论民族旅游场域中的跨文化交流与认知_以云南元阳箐口哈尼族村为例
后喻时代下民族地区传统文化传承与儿童教育—以云南省元阳县箐口
文章 编号 : 2 0 9 5— 9 2 1 4( 2 0 1 5 )0 4- 0 2 9 3一 O l
、
前 喻 时代下 传统 文化 传承
接受 和喜 欢和 E l 常生活关系密切同时又朗朗上 1 2 1 简 单 易 学 的 流行
歌 曲。 “ 在前 喻文化 中 ,人们 通 过 白发 苍苍 的长 辈 所 具 有 的个 人 尊 严
随着 时代 的发展 ,从 上个 世纪 8 0年代 开始 ,箐 口村越 来越 多 的 人 口流 向周 边 县镇 ,青 年劳 动力选 择 外 出打 工 。这 一 现象 的出 现改 变 了传 统农 耕 的生产 生 活方式 ,家 中 的青 年 劳动 力 的 流失 带 来 了传 统农 耕 经验 传承 的缺 位 ,伴 随而来 哈 尼 哈吧 传 承 的逐 渐 衰落 。在 笔 者的调 查 中发现 ,村 中 的儿童 几 乎不 会 唱 哈尼 哈 吧 。家庭 、学校 并 不会 教儿童 学 习哈尼 哈 吧 ,一是 因为 哈尼 哈 吧 演 唱难 度 大 ,并 非 每 个 哈尼人 都会 演唱 这种 曲调 复杂 的 古 歌 ,二 是 因 为家 庭 和 学校 这
在前 喻文 化 的社会 中 ,文化 传统 很少 发 生改 变 ,此 时 的 文化 具 有 一 定程 度 的稳定 性 和不易 变 动性 , “ 前 喻文 化 的基 本 特 征 就是 由长 辈 在 日常行 动 中所 表 现 的这样 一个 设想 ,即他 们 的生 活 方式 是 无 变 化
的 ,永 恒相 同的 。 ” 二 、后喻 时代 下传 统的 衰落 和现代 性 的兴起
元 阳县 隶属 位云 南省 南部 的红 河 哈尼 族 彝族 自治 州 ,箐 口哈尼 族 民俗村 人 口以哈尼 族为 主 。哈尼族 这 一 勤 劳的 民族 自从 唐代 迁 入 哀 牢 山地 区后 ,其祖 先放 弃 了原 来 的游 耕 事 业 ,依 山就 势 开辟 了梯 田农 业 。 ① 哈尼 哈 吧作 为哈 尼族 的 口传 叙 事 ,是 一种 古 老 的 歌 唱调 式 ,是 世世 代代 以梯 田农 耕生 产生 活 为核 心 的哈 尼人 教 化 风 俗 、规范 人 生 的 “ 百科 全书 ” 。 传统 的 农 耕 方 式 的 知 识 ,诸 如 何 时 灌 溉 、何 时 插 秧 ,如何 犁 田、如何 收割 等 ,这些 都是 通过 父辈 向子 辈 口耳 相传 的方 法 ,将 农 作 的知识 传递 给下 一代 的 。父辈 向晚辈 传递 知 识 。晚 辈 向 长辈 学 习 就是 米德 所 说 的 “ 前喻文化” 。 前 喻 文化 是一 种 面 向过 去 的文 化 ,
云南元阳县箐口村旅游情况调研
间 里梯 田都在 关 水休 耕 .村 民 称 之 为
“ 田 ” 旱 地 种 植 玉 米 、 豆 等 。粮 食 年 养 ; 黄 产 量 很 低 . 多 村 民 家 每 年 都 有 缺 粮 现 很 象 村 民也从 事家 庭养 殖 . 规模 小 . 但 效
总 的来 说 . 目前 箐 口村 旅 游 业 起 步 T 作 基 本 完 成 然 而 在 开 发 的 过 程 中存
中 存 在 的 问 题 . 在 此 基 础 上 深 入 探 讨 不 多 很 多 适 龄 儿 童 因 经 济 原 因 辍 学 并 近 年 来 国 家 实 行 退 耕 还 林 政 策 . 去 通 过 过 砍 伐 森 林 增 加 耕 地 的 方 式 已 不 适 用
箐 口村 的 现 有 土 地 已 经 很 难 承 载 更 多
的 人 口 自然 地 理 条 件 的 限 制 以 及 人 口 增 长 的 压 力 使 得 村 寨 的 发 展 受 到 很 大 的 制 约 加 上 基 础 设 施 滞 后 、 才 比 较 人 匮 乏 以 及 自然 灾 害 的 频 发 . 1 必 须 箐 5村
寻找一 条 新型 发展 之路
内 . 据 国 家 战 略 需 要 . 族 地 区 经 济 根 民
原型 . 袭着传统的蘑菇房 、 沿 民族 耕 作
制度 、 化 和习俗 . 具有典 型的“ 文 并 森
的发展 未 受 到应 有 的重 视 . 经 济水 平 其
较 东 、 部 地 区 有 一 定 的 差 距 。 随 着 西 中 部 大 开 发 战 略 和 区 域 经 济 协 调 发 展 战 略 的 实 施 . 何 加 速 民 族 地 区 经 济 和 社 如 会 的 发 展 成 为 建 设 社 会 主 义 和 谐 社 会 所 面 临 的 一 项 重 要 课 题 带 着 这 样 的 任 务 . 者 对 云 南 省 红 河 州 元 阳 县 箐 口村 笔 进 行 了 为期 2 0天 的 调 研 此 次 调 研 以 经 济 为 主 线 . 面 反 映 了 该 村 的 社 会 和 全 经 济 发 展 水 平 、 展 潜 力 以 及 发 展 过 程 发
以个案为例看云南旅游与乡村文化的互动
第21卷㊀第6期2019年11月大连民族大学学报JournalofDalianMinzuUniversityVol.21ꎬNo.6November2019收稿日期:2019-06-23ꎻ最后修回日期:2019-09-20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重大项目 藏羌彝文化走廊建设研究 子项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16ZDA155)ꎮ作者简介:杨福泉(1955-)ꎬ男ꎬ纳西族ꎬ云南丽江人ꎬ研究员ꎬ博士生导师ꎬ主要从事民族学㊁人类学和纳西学研究ꎮ文章编号:2096-1383(2019)06-0481-07以个案为例看云南旅游与乡村文化的互动杨福泉(云南省社会科学院ꎬ云南昆明650091)摘㊀要:论析了云南文化品牌与名村名镇的关系ꎬ指出乡村文化保护的是文物古迹㊁传统建筑及其蕴含其中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ꎮ通过实例分析了乡村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之关系ꎬ指出要做好云南名村名镇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ꎬ首要的工作就是固本ꎬ要对所幸存的遗址遗物加以科学的保护ꎬ并分析论述了旅游与乡村民族民间工艺品的融合及其发展态势ꎬ指出云南当下一些新农村建设流于形式化㊁表面化的问题ꎬ提出在乡村的建设规划中应有多学科的专家参与规划㊁评审ꎬ村落周围环境中的水源㊁森林等也应纳入规划㊁保护之中ꎬ更要把医疗㊁文化㊁教育㊁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向乡村延伸ꎬ使乡村全面㊁协调㊁可持续发展ꎮ关键词:云南旅游ꎻ乡村文化ꎻ互动融合中图分类号:F590.31㊀㊀㊀文献标志码:ATheInteractionBetweenYunnanTourismandRuralCulture-TakingaCaseStudyasAnExampleYANFu-quan(YunnanAcademyofSocialScienleꎬKunmingYunnan650091ꎬChina)Abstract:ThispaperanalyzestherelationshipbetweenYunnanculturalbrandsandfamousvilla ̄gesandtownsꎬandpointsoutthatruralcultureprotectsculturalrelicsꎬtraditionalarchitectureanditsrichandintangibleculturalheritage.Throughthecaseanalysisꎬtherelationshipbetweenruralculturalheritageprotectionandtourismisanalyzed.ThissthchypointedoutthaprimarytastforthehistoricalandculturaltourismresourcesofthefamoustownsinYunnanistoconsolidatetheremainsofthesurvivingsitesandtoanalyzeanddiscussthem.TheintegrationoftourismandruralfolkartsandcraftsanditsdevelopmenttrendpointedoutthatsomeofthenewruralconstructioninYunnanhasaformalandsuperficialproblem.Itisproposedthatmulti-discipli ̄naryexpertsshouldparticipateinplanningandreviewintheruralconstructionplanning.Watersourcesandforestsshouldalsobeincludedinplanningandprotection.Itisalsonecessarytoex ̄tendpublicservicessuchasmedicalcareꎬcultureꎬeducationandsocialsecuritytoruralareassothatthevillagescanbecomprehensiveꎬcoordinatedandsustainable.Keywords:Yunnantourismꎻruralcultureꎻinteractiveintegration一㊁乡村文化是云南旅游的重要支撑人类文明是人类一代一代不断地积累的ꎬ后人在继承前人所创造的文明基础上不断地进行再创造ꎬ以延续自己的文明ꎮ文明的传承需要承载和创造的平台ꎬ即 文明的家园 ꎬ而村落和乡镇ꎬ是中国最基本的社区承载体ꎬ也是创造文明的平台ꎮ很多古村镇都是人类文明的载体ꎬ一座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村镇ꎬ往往就是一个地方社会和历史发展的缩影ꎬ作为一个人类文明的展示平台ꎬ既有见证历史㊁记录历史的价值ꎬ又有文化传承价值和审美欣赏价值ꎬ同时也是一个文化再创造的平台和民众物质和精神的栖居之地ꎮ正是这些多重价值使古村镇具有了吸引游客㊁发展旅游的价值ꎮ如果伤害了这些价值赖以存在的古村镇ꎬ那么发展旅游的价值基础也就不复存在了ꎬ因此ꎬ要发展村镇旅游和文化产业ꎬ首先就需要保护好古村镇ꎮ㊀㊀云南村落和小镇的地方历史文化积淀是非常深厚的ꎬ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ꎬ25个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使云南的村镇文化具有多样性和独特性的特征ꎮ村落和小镇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既有浓郁的本土 土著文化 的特点ꎬ又有浓郁的多民族多元文化历史积淀ꎬ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相互交融和整合ꎬ它们一方面传承着历史文化信息ꎬ另一方面与当地的文物古迹㊁区域环境风貌相辅相成ꎬ构建出乡村文化的深厚底蕴ꎮ因此ꎬ不仅仅要保护乡村文化中的文物古迹㊁传统建筑ꎬ还应保护蕴含其中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ꎮ村落和小镇ꎬ是传承民族文化的基础平台ꎬ是培养本土文化人才㊁精英乃至大师的摇篮ꎬ不仅是本土文化传承的根基ꎬ很多本土的文化精英ꎬ也都是从村落和小镇里成长和培养出来的ꎬ如各种民间宗教专家㊁工艺师㊁歌手㊁草医等ꎮ从目前的情况看ꎬ云南很多国内外驰名的文化品牌都要依托于村落和小镇ꎮ云南70%以上的人口都在农村ꎮ云南的几大支柱产业都和 农 字有关ꎮ云南经济㊁文化和旅游的发展繁荣ꎬ都与乡村有着密切的关系ꎮ保护好乡村文化ꎬ是云南省建设 民族文化强省 和 旅游大省 的根基和各民族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平台ꎮ每个国家㊁民族和地区的文化ꎬ都有具体承载和传承㊁发展所依托的社区ꎬ而村落和小镇就是最基本的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平台ꎮ无论是云南民族文化强省还是旅游大省的建设ꎬ其根基都是云南承载着各民族多元文化的众多村落和小镇ꎮ以名村名镇为重要平台促进旅游的繁荣发展ꎬ在云南比比皆是ꎮ云南的旅游胜地大都有相应的名村名镇作为重要的支撑ꎬ仅就笔者调研的村镇而言ꎬ如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丽江古城㊁束河古镇㊁白沙古镇(束河和白沙实则是村落群在近年来的旅游发展中升格而成的镇)㊁大理州的周城㊁喜洲㊁双廊㊁沙溪镇㊁腾冲的和顺等ꎬ都是远近闻名的文化名镇名村和旅游胜地ꎮ二、以个案为例看云南旅游与乡村文化遗产保护之关系笔者在几年前曾主持过一个云南省哲学社科规划项目 云南名村名镇的保护和发展研究 ꎬ选择调研了云南的17个名村名镇ꎬ其中不少已经成为云南文化名村名镇和云南乡村旅游的热点[1]ꎮ(1)如位于西双版纳州府景洪县南65公里处ꎬ行政上隶属大减龙镇曼龙扣行政村公所(村民委员会)的曼飞龙村ꎮ该村有以建于1204年的白笋塔为重要象征符号的南传佛教传统ꎬ在村中倍受关注ꎻ还有普洱市孟连县娜允古镇ꎬ地处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城的西部ꎬ从元代起就是孟连傣族土司的王城ꎬ有着七百多年的文化积淀ꎬ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个傣族古镇ꎬ2001年被云南省政府批准公布为 历史文化名城 ꎬ2005年被列为 云南省首批著名旅游小镇 ꎬ2006年被评为 云南十大名镇 之一ꎮ(2)诺邓村位于大理州云龙县果郎乡ꎬ是形成于南诏国时期的以盐业为主的一个白族村落ꎬ这个古村有非常突出的文化特点ꎬ根据唐人樊绰«蛮书»的记载ꎬ诺邓村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ꎬ是云南省目前所发现的罕见的千年古村之一ꎬ最迟在唐代就已开井制盐ꎬ是以盐井为生的村落ꎮ由于诺邓历史上兴盛的制盐业ꎬ作为 南方丝绸之路 古道的要冲ꎬ旧时诺邓是个商贸重镇ꎬ往来客商络绎不绝ꎬ至今尚保留着元代建筑 万寿宫 以及明㊁清两朝的建筑约90处ꎻ民国以后建筑的有五㊁六处ꎮ另有寺庙㊁祠堂㊁牌坊等公共建筑20处ꎬ基本上都是明清时期的ꎮ2012年中央电视台拍摄的«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诺邓的火腿ꎬ更引发了人们的普遍关注ꎮ2006年ꎬ云南坚持 政府引导㊁企业参与㊁市场运作㊁群众受益㊁永续利用 的方针ꎬ首批推出了60个旅游小镇ꎬ已成为云南省新农村建设的新亮点㊁旅游业发展的新卖点㊁当地居民收入的增长点ꎮ(3)从目前的发展情况看ꎬ云南名镇名村的旅游开发ꎬ以丽江束河㊁腾冲的和顺最为知名ꎬ效益284大㊀连㊀民㊀族㊀大㊀学㊀学㊀报第21卷也最好ꎮ束河古村被云南省政府列为 云南省首批著名旅游小镇 之一ꎮ丽江白沙镇的玉湖村㊁宁蒗县永宁乡的落水村㊁里格村等也已成为著名的旅游名村ꎮ云南展开旅游和文化名村名镇建设的方式方法也较为多样化ꎬ如 公司+农户 的方式ꎮ丽江的束河镇(又名龙泉ꎬ原属丽江县白沙乡ꎬ丽江设市后改隶古城区)是一个纳西文化名村ꎬ有着非常丰富的多元文化资源ꎬ东巴教㊁藏传佛教㊁汉传佛教㊁道教皆有ꎬ村里出过闻名遐迩的大东巴㊁活佛以及将军㊁教授等杰出人才ꎬ被列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明代丽江壁画的一部分 大觉宫壁画 也在村内ꎻ此外ꎬ束河也是著名的 茶马古道 重镇ꎬ出过不少与藏区做贸易的著名 藏客 ꎻ它也是滇川藏著名的皮革之乡ꎮ束河古村被列入 世界文化遗产 丽江古城的组成部分ꎬ也被云南省政府列为 云南省首批著名旅游小镇 之一ꎮ2003年5月ꎬ丽江市政府本着 既有实力ꎬ又有文化层次ꎬ并愿意在丽江作中长期投资发展 的宗旨ꎬ选择了昆明鼎业集团为合作伙伴ꎮ鼎业集团在开发中禀承以上宗旨ꎬ践行 保护它原有的四大文化:茶马文化㊁农耕文化㊁纳西文化和三生态文化ꎬ这是束河古镇的灵魂所在 ꎮ束河创造了被称为 2004中国经验 的束河古镇保护开发模式ꎮ它的 古村落保护和开发新区 分开实施的 双区制 模式ꎬ也得到了国内外专家的肯定和好评ꎮ束河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保持了 分区制 的格局ꎬ既有在传统古村落基础上的古镇拓展ꎬ修建了不少小桥流水㊁青瓦白墙的纳西民居式建筑ꎬ又保留了村落的田园风光和村民传统的日常生活格局ꎬ游客在这里可以看到真实的纳西农民的日常生活ꎮ这是关键的一点ꎬ也是它比目前原村民不断往外搬走的丽江古城所不具有的优势ꎮ所以ꎬ束河古村落的文化保护和如何使之保持长久的魅力ꎬ关键也就在于如何留住这一片农家生活情调㊁活着的纳西民俗和田园风光ꎮ 束河模式 还做到了以人为本ꎬ让本地居民获得利益ꎮ束河在开发建设的过程中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ꎬ最大限度地让当地居民受益ꎮ(4)和顺的旅游发展也与束河相似ꎮ2003年10月ꎬ云南柏联集团与腾冲县政府签定了投资开发㊁经营管理和顺景区40年的协议ꎬ云南柏联和顺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正式成立ꎮ从此ꎬ社会力量介入了和顺的文化保护与开发ꎬ和顺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ꎮ努力推动村镇文化与旅游的结合ꎬ整合文化旅游资源ꎬ一共整合了四条文化旅游线路:①双虹桥向东的侨乡文化游ꎮ这条游路ꎬ主要是参观和顺图书馆㊁科举亚元刘宗鉴故居内的侨乡民俗馆㊁刘氏宗祠内的宗祠纪念馆㊁李氏宗祠内的和顺名人纪念馆㊁元龙阁㊁艾思奇故居㊁大月台㊁龙潭㊁洗衣亭㊁大水车㊁水碾㊁水碓㊁水磨等ꎬ品尝侨乡特色餐饮ꎮ②双虹桥向西的马帮文化游ꎮ除现有弯楼子民居博物馆和中天寺外ꎬ将新建马帮文化博物馆ꎬ修复财神殿ꎬ游客可以骑马参观马帮驮来的三成号 ㊁翡翠大王张宝廷等富豪故居ꎬ领略和顺先辈 走夷方 的情景ꎮ然后从报捷桥由和顺乡亲为游客披红挂彩ꎬ吹吹打打到宗祠谢祖宗ꎬ到马店喝雷响茶ꎬ吃马帮饭ꎬ看赶马调表演ꎮ③抗日战争文化游ꎮ和顺是滇缅抗日战争胜利反攻的指挥部ꎬ20集团军司令部和54军㊁198师㊁预备2师就驻扎在和顺ꎬ遗址建筑至今保存完好ꎮ目前已经准备了3000多件文物ꎬ计划建立滇缅抗战博物馆ꎮ游客在参观了滇缅抗战博物馆之后ꎬ可以继续参观集团军司令部和军部㊁师部等抗日战争历史遗迹ꎬ开展国内外的学术文化交流㊁创作以及博物馆巡展活动ꎮ④田园风光农耕文化游ꎮ主要包括和顺湿地游㊁和顺山水游㊁和顺火山公园游以及欣赏老牛耕田㊁稻花油菜等田园牧歌㊁世外桃源式的景观ꎬ让游客帮农民牵牛㊁犁田㊁插秧㊁收谷子ꎬ了解传统农耕文化知识ꎬ体验 粒粒皆辛苦 的生活[2]ꎮ云南的束河与和顺这两个古村落目前的发展模式ꎬ反映了目前云南引进企业推动本地文化的保护和开发ꎬ促进旅游发展ꎬ通过旅游发展反哺文化保护和改善本地民众生活的做法ꎬ力图实现在保护中开发ꎬ通过开发促进保护ꎮ在保护工作主要依靠自我促进经济发展为途径的现实情况下ꎬ这是一种比较有成效的方式ꎮ(5)丽江市玉龙县文化旅游名村 玉湖村ꎮ丽江市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玉龙纳西族自治县白沙镇玉湖村ꎬ是笔者的跟踪调研点ꎬ曾在20世纪90年代初(1992 1995年)在玉湖村长期进行调研ꎬ当时玉湖上下村的焦点问题是生态环境的恶化ꎮ玉湖村的环境恶化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变得日益突出ꎬ由于贫困而又没有找到合适的发展之路ꎬ村民滥砍乱伐森林的问题十分突出ꎬ成了远近闻名的滥砍乱伐村ꎬ本来一个民风很好的384第6期杨福泉:以个案为例看云南旅游与乡村文化的互动纳西人 文化名村 ꎬ逐渐变成了远近闻名的 刁民村 [3]ꎮ2004年ꎬ第二届村 两委 换届了ꎬ村里的能人赵世军被当选为玉湖村党支部书记ꎮ在他的倡议下ꎬ玉湖村党支部慎思明辨ꎬ立足玉湖村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区位优势ꎬ结合丽江旅游业不断蓬勃发展的态势ꎬ转变观念出新招ꎬ决定成立玉湖村生态旅游合作社ꎬ建构了 党支部+合作社 的模式ꎬ引领村民发展旅游ꎬ以发展乡村旅游业为村子发展的主攻方向ꎬ按照 资源共有㊁利益共享㊁人人参与㊁户户受益 的原则ꎬ成立了玉湖生态旅游合作社ꎬ制定了«玉湖村旅游合作社章程»ꎮ玉湖村新的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在县㊁乡党委的帮助下ꎬ对全村的今后发展道路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和分析ꎬ认为玉湖村应走保护资源ꎬ充分利用自然和文化资源来发展旅游ꎬ促进村子发展的道路ꎮ利用玉湖村位于玉龙雪山脚下ꎬ堪称 玉龙第一村 ꎬ村子与玉龙雪山浑然一体形成独特的人文景观的特点ꎬ与蓬勃发展的丽江旅游大市场对接ꎬ发展山村生态旅游ꎬ以达到保护玉龙雪山生态资源ꎬ富村富民的目的ꎮ(6)从历史文化资源与旅游形成良好互动的成功案例来看ꎬ要发挥好村镇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在旅游中的作用ꎬ首先必须实现科学的保护ꎮ只有科学保护ꎬ历史文化资源才能在旅游开发建设中发挥更好的作用ꎬ否则就会失去历史文化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ꎮ特别是重要的历史遗址ꎬ实行严格的修旧如旧标准ꎬ是非常重要的ꎮ以云南省剑川县沙溪镇寺登街为例ꎬ2001年10月11日ꎬ剑川沙溪镇寺登街入选2002年第101个世界性濒危建筑保护名录ꎬ这是自丽江古城入选 世界文化遗产 后 茶马古道 名镇的又一盛事ꎮ这次和寺登街同期入选为 世界性濒危建筑保护名录 的ꎬ还有万里长城㊁上海欧黑尔 雷切犹太教堂ꎮ而寺登街被学术界公认为是 茶马古道 上一个历史悠久的名镇ꎬ在保护和修复上做到了最少地人为干预㊁最大地保留原貌㊁最多地保留历史信息ꎬ即使是年代并不久远㊁并不是重要历史文物的马店ꎬ也用修复文物的方法ꎬ尽量做到修旧如旧ꎬ原汁原味ꎮ这已经成为沙溪保护和修复的一种独特的模式ꎮ笔者曾经多次到寺登街考察ꎬ寺登街的民居建筑㊁寺庙㊁戏台㊁寨门等一直是古色古香ꎬ可以看到斑驳陆离的历史印迹ꎬ虽然都经过了精心的重新护理和修整ꎬ但不露痕迹ꎬ没有给你一种重新修建焕然一新的感觉ꎮ据当地人介绍ꎬ修缮兴化寺时所用的油漆ꎬ都要调得与旧有的原色一致ꎮ寨门原来是土墙ꎬ有些剥落的地方ꎬ也只是精心做了防止继续剥落的措施ꎬ看上去依然是原来的样子ꎮ正是因为保护得当ꎬ寺登街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前往ꎮ村镇要与旅游互动融合得好ꎬ首先要懂得文化遗产的价值以及如何保护㊁如何利用ꎮ云南省腾冲县是抗日战争时期以不顾日军狂轰滥炸而英勇抗日闻名于世的一座英雄城ꎮ近年来正在修复毁于战火的原英国领事馆ꎬ省市有关部门斥巨资进行了修缮ꎮ但是ꎬ滇缅抗日战争研究专家戈叔亚发现ꎬ可能是为了让墙壁 美观好看 ꎬ施工人员把墙壁上的很多弹孔填了ꎮ戈叔亚还把修复前拍的英国领事馆图片和正在修复中的图片进行了对比ꎬ指出了存在的 破坏性建设 问题ꎬ并用了国外一些历史遗址保护的图片ꎬ强调对于历史文化遗产ꎬ修旧如旧㊁保持历史本真原貌的重要性ꎮ戈叔亚提出的历史文化遗址修旧如旧保留原貌的问题ꎬ本来应该是文物保护的常识ꎬ但是在历史文化遗址修复和重建过程中ꎬ总是不断地出现种种漠视历史真实㊁认为历史遗址的断壁残垣不好看而加以改造的 好心干坏事 之举ꎮ不久前北京市因梁思成㊁林徽因故居的被拆迁所引发的公众讨论ꎬ也反映了当前城市建设中这种漠视㊁忽略历史文化遗址的通病ꎮ所以ꎬ要做好云南名村名镇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建设ꎬ首要的工作就是固本ꎬ要对所幸存的遗址遗物加以科学的保护ꎮ每年游览历史文化遗址的断壁残垣和幸存物的游客ꎬ历来都是非常多的ꎬ比如希腊雅典㊁中国的长城等ꎮ所以ꎬ要尽力保护好历史文化遗留的资源ꎬ包括物质和非物质文化的资源ꎮ如果保护不好ꎬ吸引游客来感受云南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就无从谈起ꎮ三、以个案为例看云南旅游与乡村民族民间工艺品的融合及其发展态势随着旅游业在云南的发展繁荣ꎬ很多原先藏在深闺人未识的民族手工艺品也不断地走出深山ꎬ走向大众ꎬ使五湖四海的人都能共享到丰富多彩的人类文化财富ꎬ当地人也因此取得了经济效益ꎮ云南各地各民族的传统手工艺产品和创新的产品走进旅游市场ꎬ有的成为广受游客欢迎的文化产品ꎬ比如大理州鹤庆县新华村的白族银器铜484大㊀连㊀民㊀族㊀大㊀学㊀学㊀报第21卷器ꎬ不仅在滇川藏的藏区很受欢迎ꎬ在大理㊁丽江等旅游区也非常受欢迎ꎮ还有大理州周城的扎染工艺品㊁丽江的 东巴拉 围巾㊁摩梭人的手工织围巾等等ꎮ迪庆藏族自治州结合旅游业大力发展传统工艺品制作ꎬ许多藏族群众和工匠将唐卡㊁木雕㊁藏饰和糌粑盒等民族特色产品推向旅游市场ꎬ在弘扬传统民族文化的同时ꎬ也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ꎮ旅游业的繁荣发展ꎬ为民族工艺品的发展极好地拓展了道路ꎬ使民族工艺文化重新获得繁荣发展的机会ꎮ事实证明ꎬ在发展旅游经济的大背景下ꎬ一些濒临失传的民族工艺文化得到了振兴和保护ꎮ旅游的发展也促成了云南民族手工艺品集散地和市场的建立ꎬ旅游胜地大理㊁丽江古城等就形成了比较集中的民族民间手工艺品的集散㊁展示和销售地ꎮ随着旅游的发展ꎬ也形成了一些以乡村社区为主㊁闻名遐迩的民间手工艺的生产地ꎬ形成了诸如 一村一品 的著名手工艺村ꎬ比如云南大理市的周城村ꎬ是赫赫有名的白族扎染工艺村ꎬ1996年被文化部命名为 民族扎染艺术之乡 ꎮ大理州剑川县的狮河村成为著名的木雕村ꎬ大理州鹤庆县的新华村成为著名的铜器银器制作村ꎮ而且ꎬ这些村落社区也成为手工艺品的研发㊁生产㊁批发和零售的市场ꎮ1.新华村的金银制品云南鹤庆新华村已经被云南省政府列为 云南省首批著名旅游小镇 之一ꎮ这个白族古村落的民族手工业ꎬ是当代中国西部民族手工业传承发展的一个典型ꎬ新华村民间匠人打制的金银制品和生活用品颇受白族㊁纳西族㊁藏族㊁壮族㊁苗族㊁傣族等少数民族喜爱ꎬ还销往缅甸㊁老挝和泰国等相邻国家ꎮ自20世纪80年代后ꎬ新华村的白族手艺人开始大量外出谋生ꎮ除了在大理㊁丽江等周边地区活动外ꎬ不少人还北上至西藏㊁四川㊁青海等地的藏区ꎬ南下到腾冲㊁版纳甚至跨出国门直至缅甸仰光和泰国清迈等地ꎮ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ꎬ以新华村为主的鹤庆白族手工业者遍及中国西南民族地区ꎬ成为西部民族手工艺品制作贸易的一支重要的主力军[4]ꎮ这一个案调研对于云南乃至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和发展有突出的借鉴意义ꎮ新华村的民族工艺技术在新华村民及其周围村寨的手工艺者的长期传承和创新中不断延续了下来ꎮ作为一个贫困县的民族村寨ꎬ新华村的手工艺者在本身的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中积极发展和开拓ꎬ为新华村带来了极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ꎮ闻名遐迩的铜器银器制作ꎬ使新华村成为一个著名的旅游点ꎮ如果没有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鹤庆县新华村这样的白族银器铜器手工业文化名村ꎬ仅仅只有村子旁边那个貌似热闹的销售银器铜器的超市ꎬ那是不可能形成引人注目的白族手工业文化氛围的ꎬ新华村这样的村落是维系白族银器铜器手工艺文化灵魂和生命的土壤ꎮ民族手工艺产品与作为其生产基地的社区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ꎬ只有双方保持一种良性的互动ꎬ才可能更好地形成村落和商品互补共生的旅游景观魅力ꎮ2.周城的白族扎染大理州大理市喜洲镇周城村是云南省最大的自然村ꎬ人口8868人ꎬ几乎全是白族ꎮ全村居住着1500余户白族居民ꎬ是大理最大的白族村镇ꎬ也是著名的白族民俗旅游村ꎬ以扎染手工艺闻名于世ꎬ周城被誉为 白族扎染之乡 ꎮ扎染是周城白族人民明末清初发展起来的民间传统工艺ꎬ扎染工艺品融白族的扎染工艺与乡土艺术为一体ꎮ扎染布由手工针缝线扎ꎬ反复冷染浸制而成ꎬ显色青中含翠ꎬ凝重素雅ꎬ图案清新雅致ꎬ色彩朴野绚丽ꎮ用扎染布制作的工艺品既有白族浓郁的乡土风格ꎬ又有现代艺术韵味ꎮ现在周城的扎染产品已有250余种ꎬ远销到欧美和东南亚各国ꎬ每年为国家创汇200多万美元ꎮ周城被文化部命名为 白族扎染艺术之乡 ꎬ成为以手工艺产品形成文化特色推动旅游发展的典型名村ꎮ2016年笔者到周城调研ꎬ看到周城推出了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参与式的寓学习与游乐于一体的活动ꎬ让前来旅游的中小学生进行参与式的扎染工艺的学习和制作ꎬ扎染师傅耐心地教学生们学习从绘画扎染图案到染布的整个过程ꎬ让学生们将自己亲手做的一件扎染作品带回去ꎮ笔者注意到学生们对此非常感兴趣ꎬ他们通过亲手学习和制作扎染工艺ꎬ对白族的扎染工艺有了深入的了解ꎬ对于自己能创作完成一幅作品充满了喜悦的感受ꎮ3.少数民族妇女传统手工艺技艺培训分布云南各地的旅游景点㊁景区ꎬ也是民族民间手工艺品的零售市场ꎮ此外ꎬ在现代化物流发展中ꎬ依赖现代网络信息交流平台中邮购和网络销售市场也正在产生ꎮ笔者曾实践了一个基于社区的 少数民族妇女传统手工艺技艺培训 扶贫项目ꎬ该项目于584第6期杨福泉:以个案为例看云南旅游与乡村文化的互动2004年在丽江实施ꎮ该项目的立项ꎬ起因于笔者在长期的民族学田野调查中ꎬ看到了少数民族地区传统的 手上的文化 的衰落和逐渐的失传ꎬ往往只有少数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尚能娴熟地掌握ꎬ特别是有些典型的民间传统手工艺ꎬ是由妇女传承的ꎮ而现代日益发达的工业生产为人们赢得了效率和利益ꎬ却也成了传统手工艺的致命伤ꎬ那种凝聚在一针一线㊁一刀一凿中的古老的诗意和充满创造性和个性差异的美ꎬ消失在那千篇一律毫厘不差的图案和 一刀切 的制作模式中ꎮ另一方面ꎬ由于不少民族传统手工艺制品生产规模小ꎬ工艺制作过程费时费力ꎬ因此ꎬ难以抵挡如今市场上各种用机械和使用大量化工原料成批量生产的工业品的冲击ꎬ于是ꎬ本来对人类的健康和生物多样性㊁资源可持续性利用都大有裨益的民族传统手工艺便逐渐地濒于衰落乃至消亡失传的危机之中ꎮ少数民族妇女传统手工艺技艺培训 扶贫项目的全部培养对象都是农村女性ꎬ体现了扶助农村妇女的理念ꎮ贫困山区的少数民族女性受教育的机会相对较少ꎬ受教育程度较低ꎬ文盲和女童辍学的现象较多ꎮ同时ꎬ文化水平的贫乏ꎬ也使得外出务工的很多女性只能从事低收入的㊁简单重复的工作ꎬ所以ꎬ利用本地的传统手工艺资源优势ꎬ学习一技之长ꎬ将有助于贫困山区少数民族妇女的就业ꎬ帮她们靠掌握一技之长达到增加收入㊁改善生活得目的ꎮ笔者从德国米苏尔社会发展基金会获得资助的这个项目的宗旨是以丽江为项目点ꎬ从丽江的少数民族妇女中挑选出合适的培训对象ꎬ进行每次为期2年的培训ꎬ专门请了丽江毛纺厂善于制作本地传统手工艺的师傅和民间的手工艺师传授技艺ꎮ目的是通过培训ꎬ使来学习的少数民族妇女掌握传统手工艺技能ꎬ学成后除了自己能继续在实践中提高之外ꎬ更能带动其他妇女一起学ꎬ并取得经济效益ꎬ改善自己的生活ꎬ如此一来ꎬ传统手工艺也就在少数民族妇女惠及自身的过程中得到了有效的传承ꎮ这个项目实施到第二期ꎬ还起到了一种项目的带动示范作用ꎬ开始发挥出 示范项目 (pilotproject)的作用ꎮ项目以白华培训中心带动乡村培训的方式ꎬ在丽江发展了三个乡村手工艺品制作点ꎮ通过这个项目的实施ꎬ我们也体会到ꎬ各民族传统的手工艺ꎬ除了那些已经被人们普遍喜爱且有了市场效益的产品ꎬ还可以深入探讨如何在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的问题ꎬ以创造出当代人喜欢而又不失本土特色的手工艺产品ꎮ该项目的少数民族妇女们所生产的一些真丝围巾㊁花布等ꎬ在传统的工艺㊁图案等基础上有所创新ꎬ因而在旅游市场上也受到了人们的青睐ꎮ四、云南旅游与乡村文化互动的前景展望乡村是云南旅游赖以繁荣发展的重要依托ꎬ没有诸多名镇名村的云南旅游的前景是无法想象的ꎮ今天的村落文化变迁ꎬ也与当代的社会经济发展状态和全球的经济㊁社会和文化的影响密切相关ꎮ比如旅游大潮对丽江束河㊁腾冲和顺㊁鹤庆的新华村等带来了各种影响ꎬ带来了当地的生活㊁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巨大变化ꎬ因此ꎬ如何在文化剧烈变迁的当下保护好云南的名村名镇文化ꎬ要有与时俱进㊁针对现实问题的举措和办法ꎮ云南要保护好名村名镇ꎬ也要多借鉴国际国内的各种保护方式ꎬ如冯骥才先生曾说:在国际上ꎬ古村落的保护有三种模式ꎬ一是像乌镇那样ꎬ不进行变动ꎬ老百姓照样在里面生活ꎬ游客买门票进去ꎻ二是民居博物馆形式ꎬ如山西的大院ꎬ把相关的摆设平移㊁集中起来进行展示ꎻ三是新区与老区分开ꎬ居民可以搬到新区去住ꎬ也可以留在古村区ꎮ开发的时候ꎬ一定要请专家论证ꎬ一个古村落原本的文化内涵是哪些内容ꎬ应该如何进行展示ꎬ都要有科学的论证ꎮ要把开发的过程视为整理㊁保护古村落的过程ꎬ可以进行修缮ꎬ但不能破坏或粉饰ꎬ改变它旧有的形制和体量[5]ꎮ«中共中央㊁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ꎬ要 加强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ꎮ村庄治理要突出乡村特色㊁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ꎬ保护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村落和古民宅 ꎮ云南的旅游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靠文化资源ꎬ当前云南省又在发奋努力地向 民族文化强省 的目标迈进ꎬ对乡村特色文化的保护就显得比其他地方更为迫切和重要ꎮ因此ꎬ在当前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中ꎬ重视保护和发展云南的 乡村特色文化 ꎬ应该是被列为其中的重要内容ꎮ云南从2013年起ꎬ将加快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转型升级ꎬ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的主要内容ꎬ以推进云南美丽乡村建设ꎮ2014年ꎬ云南省省级财政安排美丽乡村建设684大㊀连㊀民㊀族㊀大㊀学㊀学㊀报第21卷。
哈尼族水文化传播分析——以云南元阳丫多哈尼族为例的开题报告
哈尼族水文化传播分析——以云南元阳丫多哈尼族为例的开题报告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水文化是指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对水资源的认识、利用、保护及与人类文化、信仰、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关系逐渐形成的一种文化。
哈尼族是云南省的一个少数民族,丫多哈尼族是哈尼族的一支,他们生活在云南元阳县的山区,是中国重要的生态移民民族之一。
哈尼族有着丰富的水文化传统,他们认为水是生命之源,非常重视水的利用和保护,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水文化。
本文以云南元阳丫多哈尼族为例,对其水文化传播进行深入研究。
首先,通过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哈尼族水文化的历史渊源、特点以及在传承中的困境;其次,通过对哈尼族水文化的艺术表现形式进行研究,包括歌曲、舞蹈、文化产业等方面;最后,分析哈尼族水文化传播的现状和问题,提出哈尼族水文化传播的对策和建议。
本文的意义在于促进哈尼族水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同时加强哈尼族与其他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增强哈尼族文化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二、研究的内容和方法1.研究内容本文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哈尼族水文化的历史渊源和特点。
(2)哈尼族水文化的艺术表现形式,包括歌曲、舞蹈、文化产业等方面。
(3)哈尼族水文化传播的现状和问题,以及提出哈尼族水文化传播的对策和建议。
2.研究方法本文采用以下的研究方法:(1)调查研究:通过实地调查和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哈尼族水文化的历史渊源、特点以及在传承中的困境。
(2)文献研究: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了解哈尼族水文化的历史、发展和现状。
(3)实证分析:通过分析哈尼族水文化的艺术表现形式,包括歌曲、舞蹈、文化产业等方面,探讨哈尼族水文化的特点及其对传承的影响。
(4)对比研究:通过对比哈尼族水文化传播的现状和问题,了解其他民族的水文化传播情况,为哈尼族水文化传播提出对策和建议。
三、论文的难点和创新思路1.论文的难点(1)哈尼族水文化的历史渊源和特点比较复杂,需要深入了解其发展历程。
(2)哈尼族水文化艺术表现形式比较独特,需要采用多种方式加以分析。
涓滴效应及其社会文化影响——以云南省元阳县箐口村为例
涓滴效应及其社会文化影响——以云南省元阳县箐口村为例涓滴效应及其社会文化影响——以云南省元阳县箐口村为例导语:在当代社会中,由于全球化、信息技术发展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社会文化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云南省元阳县箐口村作为一个典型的农村社区,涓滴效应在这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不仅对当地的社会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我们认识和探讨涓滴效应的作用提供了一个有趣的案例。
第一部分:涓滴效应的概念与原理涓滴效应是指一个小行为的影响能够逐渐扩大,进而对整个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的现象。
它源于我们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比如“蝴蝶效应”,即动态系统的微小变动可能会引起一个连锁反应。
换句话说,涓滴效应是指微小的个体行为,通过相互作用和扩散,逐渐产生复杂和巨大的社会效应。
第二部分:箐口村的社会文化背景箐口村位于云南省元阳县,是一个以农业为主要经济支柱的农村社区。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箐口村一直处于相对封闭状态,社会文化发展相对滞后。
然而,随着城市化和全球化的推进,箐口村的社会文化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第三部分:箐口村独特的地理环境与涓滴效应的产生箐口村地处山间,人口相对稀少。
然而,正是这个独特的地理环境,为涓滴效应的产生提供了机会。
由于社区成员之间的相对隔离,每个人的行为和决策往往会影响到周围的人。
一个人的行为会通过社区的信息传播和互动的方式,逐渐影响到社区的整体行为模式。
第四部分:箐口村中的涓滴效应的具体表现在箐口村,涓滴效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群体行动:一个人的行动可以激励其他人采取类似的行动。
例如,当一位居民开始修建自家的房屋时,邻居们纷纷效仿,使整个社区的房屋建设进程加快。
2. 教育兴起:农村教育一直是箐口村的难题。
然而,当一位农村村民的孩子成功考入大学时,这个喜讯会在社区传播开来,激励其他家庭开始重视教育问题,从而推动整个社区的教育兴起。
3. 社会参与:一个人的参与行为可以鼓励其他人加入社会公益活动。
例如,当一位居民主动参与垃圾分类活动时,周围的其他居民也会逐渐加入,形成良好的社区环境。
中国跨界民族友好相处案例
中国跨界民族友好相处案例中国作为多民族国家,一直以来都十分注重跨族群友好相处。
以中华民族为核心,中国共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独特文化和传统习俗,这些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中国,各民族之间的交往和相互融合,不仅是文化交流,更是人文关怀。
下面,我们来看看中国跨界民族友好相处的案例。
在云南省昆明市的大观公园里,有一群跨民族志愿者,他们每天欢迎游客来参观、交流,告诉游客有关本地区不同民族的文化传统,同时,也帮助那些需要翻译服务的游客。
这个志愿者团队由来自不同族裔的年轻人组成,他们都有着深厚的民族认同感,同时也拥有共同的文化理解。
志愿者们会对游客展示如何编制彩布花簇、如何织布和制作年画等等,他们通过呈现生动的表演和讲解,让游客了解到当地文化的丰富性和多元性。
此外,在云南省文山州的莲花峰民族风情园里,各民族之间的传统文化表演也成为了人们喜闻乐见的节目。
当地藏民、彝族、苗族、红伟族、瑶族等民族的表演通常会包括舞蹈、歌唱和器乐等表现形式,呈现出五颜六色的民族文化。
观众们不仅能够欣赏到美妙的表演,还能够了解到各个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互动关系。
此外,在广西省的那坡县,当地政府和各个民族的代表团建立了“跨界社团”,该社团致力于促进民族之间的和谐相处,同时也帮助民族里的贫困家庭解决生活困难。
“跨界社团”每年都会举办各种活动,例如聚餐、体育赛事以及文化活动,以此来增进各民族之间的感情和互相理解。
总之,在中国,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友好相处,有助于不同民族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使得文化更为丰富多彩。
跨界民族友好相处是中国多元文化发展的核心理念之一,同时也激发了民族中的生产力,推动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承。
少数民族乡村文化构建刍议——以云南箐口哈尼民俗村老年协会为视角
建设 步伐 的加快 , 城 乡二元 体制 的快 速转 变 、 老龄 化 加 速和计 划 生育 政策 的长 期 稳 定 执 行 , 老 年 协 会 在
养 老模 式转 变 、 地 方 文化建 设 、 地方 社会 管理 等方 面 扮 演起 越来 越重 要 的角色 。箐 口作 为 中 国西 南边 疆
一
、
箐 口村 老 年 协 会 现状
十七 岁》 、 《 花腰 新娘 》 、 《 太 阳照 常升起 》 等三部 电影
将这 里选 为外 景地 。但是 这里 的文化 建设 真 的丰富
多彩 吗 ?
( 一) 老年 协会基 本情 况 :
管理 人员 目前 共 有 6人 。社 会 长 、 副会 长 、 出 纳、 会 计各 一人 , 其他成 员两 人 。其 基本 情况 如下 :
南 6 . 8 7公 里 处 , 距 县城 南沙 镇 3 0 k m。属 于一 个 自
① 老年协会作为一种 特殊 的社会 团体 , 依 托尊老信老 观念成
为 了一支作用独特的社会力量。云南元 阳箐口村 作为一个哈尼族 民 俗村 , 其老年协会 的建设刚刚起步 , 笔者 以为它将 为当地乡村文化建 设, 地方权力体系变革 , 民俗 文化村开发 提供一种新 的路 径 , 也将 为 乡村养老模式 的转变 、 民族文化的开发与保护提供一种新的思考。
,
建设 速率 也不 近相 同 。但 是 随着 我 国市 场 经 济
了丰富 的文 化 资源 宝 库 。由于 坐 落 于海 拔 1 6 0 0米 的半 山腰 , 立 体气 候 表 现 明显 , 使得村寨、 梯 田常 年 隐 现在 云海 之 中 , 自然 景 观独 特 , 形成 了 由云 海 、 梯
旅游开发与地方性知识的消失——以箐口村的田棚的变迁为例
圈, 而如今却 衰败 了, 这种状况的 出现是现代化使 然 , 来说 , 游开发是造成这一 衰败的直接原 因和加速 器, 益主体 的缺 具体 旅 利
失则是根 本原 因。这一地 方性知识 即将 消失的无可挽 回值得我们在地 方性知识的保护和传承方面进行深入的思考。
关键词 : 地方性知识 ; 游开发 ; 口村 ; 旅 箐 田棚 中图分类号 : 5 G0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62 29 (0 10 — 0 9 0 17 — 0 42 1 ) 4 03 — 4
第2 1卷第 4期
v 1 21 No 4 o. .
四川职业技术学 院学报
J u n l f i u nV c t n l n e h i l C R g o r a o c a o a o a a dT c nc o e e S h i a
2 1 年 8月 01
随着旅游 业在 2 世纪 的兴起和全球 的蔓延,菁 口村保 1
存较 好 的丰 富的传统 自然和文 化资源吸 引了政府 与公司 的 眼球, 旅游开发成 为菁 口村一 大热 点并备受学者和社会 的关 注 。“ 这个哈尼小 山村几乎是被裹挟着 迅速 进入哈尼梯 田申 报世 界文化遗 产 以及旅游开发等种种现代 生活事项 之中的”
⑤ 口村作为一个典型 的哈尼 村寨, 2 0 菁 在 0 2年作为旅游 民俗 文化村来打造 由政府 的宏观计划 , 并逐渐实行政府与市场 联手 的旅游 开发。 政府与世博公司签订 了 5 0年的协议, 由政
则, 不如着眼于如何形成知识 的具体的情境条件 。 地方性 喀‘ 知识意味着一地 方所独 享的知识文化 体系 , 由此地 人民在 是
识体系,与此地人 民的生存 和发展环境及其历 史密不可分 。
元阳县哈尼族居民参与旅游业分析及其可持续发展对策——以元阳箐口村居民为例
要】 本 文通过对哈尼族著名旅游 区红河州元 阳箐口村的居民参与旅 游业的情况进行调查 , 出其中存在的参与程度低 , 指 参与方式
单一, 未能充分调动居 民参与的积极性等问题 。通过对本地居 民参与旅游的 S T分析 , 出了要加强旅 游营销 , 置社 区参与的机制, WO 提 设 建立
资少而被更老的居民们慢慢置换 了。年轻人占多数 的时候 , 得较好 , 低 的主要原因 , 跳 文化 程度低 也是一个 问题 , 本地 劳动者 科学文化 素质 游客也拍照也比较踊跃。中老年居 民由于不 太适应舞蹈 节奏 , 果不 低 , 效 人均教育年限仅 4— 年 , 5 居民很多是文盲 , 大约 6 %的居民无法说 3
西 部 经 济
元阳县哈尼族居民参与旅游业分析及其可持续发展对策
本文为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 目“ 红河州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 究” 项 目编号 :7 23 5 ; ( 0 Y 0 9 ) 红河学院硕博课题“ 红河州旅 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研 究”( 项目编号 : S6 1 )  ̄ 0 0 2 资助项 目
信息沟通渠道和推行政 府引导模式等策略 , 才能使社 区全面参与到旅游业 中, 箐 口 的旅游业 实现可持 续发展。 使 村
【 关键词】 少数 民族 ; 区; 社 参与旅游业 ; 可持续发展
箐口自然村 隶属于 元阳县新 街镇 , 总人 口 96人( 0 6年 人 口统 口村 居 民 的旅 游 参 与 率 较 低 , 方 式 较 为 单 一 。 究 其 原 因 , o 2o 参与 主要 是 因 计) 。其中男性 5 3人 , 0 女性 4 3人 , 0 全部属于哈尼族。村民人 均年 收入 为本地旅游发展 阶段较初级 , 旅游资源季节性强且开发不成 系统 , 游客 约 6o元(o 6年统计) 主要从事农业生产 , o 2o , 种植稻谷 和饲 养猪、 鸭 人数少且逗留的时间短 , 牛、 无法有效激发其消费欲望 。在调查中 , 很多居 子等牲畜, 家禽 。箐口村位于哈尼梯田核心保护区内, 是元阳境内第一个 民表示他们虽然也有参与旅游业 的愿望 , 但实际 付出的劳动 时间与 回 由政府投资并大力宣传的旅游接待地。早在 20 年 , 0 1 政府就先后出资数 报不成比例, 大大打击了他们参与的热情。 十万兴建了面积共约 8o 0 多平方米的上下广场, 并对村 中道路和房屋等 2 参 与旅 游 业热 情 受 到挫 伤 的 因素 、 项目 频 次 百 分 比 进行了大量的修缮工作 ,O 4 2 0 年又建成 了停车场 、 博物馆等建筑。 资金 分 配 不 公 3 2 79 . 村中 3 O一5 的年轻居 民占主体( 6 0岁 6 %), 但他们多数( 6 外出 7 %)
箐口村旅游业发展思考
冯利华 杨维强 中央 民族 大学经济 学院 1 0 8 0 O 1
姓 并 不 知 道该 如 何 参 与 到 本 村 的旅 游 发 展 和资源保护中。这种被动的 “ 不相 关”使 得当地居民对旅游业产 生质疑 ,也把保护
当地 自然文化遗产的责任看成一种徒劳无
一
从2 0 年起 , 00 红河州政府和元 阳县政 府对箐 口村进行了整治和改造 ,建立起箐 口哈尼 民俗旅游村 ,试 图把箐 口打造成 了 元 阳梯 田核心区 唯一 的游客定点接 待村。 根 据 旅 游 开 发 的 需 要 ,箐 口村 修 建 了一 系 列旅游设施 。在 公路边村 口修建 了寨 门和 个 约一百多平方米的广场 ,新建 了中心 广 场 ,和 一排 哈 尼 风格 的草 棚 、 凉亭 、休 闲楼 , 葺 了 水 磨 房 、 修 水雄 房 和 水 碾 房 。 在 文化 广 场 的东 侧 ,修 建 了 一座 由数 座 “ 蘑 菇 房 ”组 成 的 哈 尼族 文化 陈列 馆 。 除旅 游 设施 外,云南省政府和 红河州政府先后投 入上千万元资金用于哈尼梯 田区域的水土 保持 和环境整治工作 ,包括在梯 田核心保 护区实施植树造林 、封 山育林和节能 改灶 等一 系列生态 系统工程 。这 些措施改善 了 村寨环境 ,使箐 口村在保持 外部 原始 风貌 的同时 , 民居 内部 功 能 得 到 更 新 。 时 , 同 设 计 了 一 系 列 的 民俗 体验 活动 ,让 游 客 在对 梯 田欣赏之余体验哈尼 民俗 风情 。 总 的来说 ,目前箐口村旅游业起 步工 作基本完成 。然而在开发的过程 中存在着 诸 多 有待 改 进 之处 。2 0 0 2年 ,红河 州 决 定 将 哈 尼梯 田 申报联 合 国教 科 文 组 织 世界 遗 产, 并在2 0 年得到世界遗产 中心的确认。 04 随着 申遗工作的开展 ,箐 口哈尼 民俗文化 旅 游 村 面 临 着 一个 前 所 未 有 的 发 展 良机 。
哈尼村寨旅游开发的社会文化影响的初步研究--以元阳县箐口村为例
哈尼村寨旅游开发的社会文化影响的初步研究--以元阳县箐口
村为例
唐雪琼;车震宇
【期刊名称】《红河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4(002)003
【摘要】民族村寨是民族文化旅游的重要物质载体,旅游对目的地的社会文化影响是目前旅游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以元阳县箐口村为例,通过实地调查,分析了旅游开发给哈尼村寨所带来的社会文化影响,并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和建议.以此为箐口村的旅游发展提供有益的咨询,也为其他少数民族村寨旅游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总页数】4页(P79-82)
【作者】唐雪琼;车震宇
【作者单位】红河学院人文学院,云南,蒙自,661100;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学系,云南,昆明,65021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892.3;F59
【相关文献】
1.村寨歌舞展演的路径选择——元阳县箐口村哈尼族歌舞展演的经济人类学考察[J], 马翀炜
2.哈尼族留守及失学儿童教育现况的调查与研究——以云南元阳县箐口村为例 [J],
陈进;刘思红;陈诚
3.哈尼族乡村日常生活中的消费赊账形式——以云南省元阳县箐口村为例 [J], 陈文超;陈文
4.仪式、经济与再生产——以云南省红河州元阳县箐口村哈尼族"昂玛突"仪式为例[J], 郑宇
5.一个传统哈尼村寨的开发历史反思--以云南省元阳县箐口村为例 [J], 徐敬瑶;毛志睿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游场域下中外跨文化交流中的族群意识与族群认同——以云南省丽江市为例
从游 客 的主体 位置来说 , 外 国游客 来 到东道 主旅游 目 的地 去参观 异文 化 , 体 验 异文 化 , 自然 地 也 会 去学 习
和研 究异文 化 , 与 异 文化 的主人 开 展交 流 , 这 就是 一
种 带有人类 学色 彩 的参 与 观察 。外 国游 客 成 为貌 似
第3 5卷 第 1期
2 0 1 5年 1月
r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Vo 1 . 3 5 No . 1
J o u r n a l o f S o u t h . C e n t r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f o r N a t i o n l a i t i e s ( Hu ma n i t i e s a n d S o c i l a S c i e n c e s )
生性工作与休闲的划分以及任何特殊情况下出现的从具体的旅游行为来看无论作为旅游团还是文化差异都把游客与东道主区分开来游客不必为游客个体似乎在旅游观光活动中并不特别突出特了把自己融入到当地社会的生活中进行调适那么别明确地体现他们的民族族群认同意识但作为游为了要保持主客双方建立友好和谐的交往环境和良客的行为习惯社会背景价值存在和民族依据等都好的互动关系是谁应该调适呢
中图分类号 : F 5 9 0— 0 5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 号 : 1 6 7 2— 4 3 3 X( 2 0 1 5 ) 0 1 - 0 0 2 9 - 0 5
一
、
观 察与被观察— — 旅游 中的族群互 动
游族 群互动交 流的形式 , 也 是旅游场 域 中族 群关 系 的
云南民族文化的跨文化传播探析
云南民族文化的跨文化传播探析关于《云南民族文化的跨文化传播探析》,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要: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我国传统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被严重忽视。
文化在传承和发展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对其进行传播。
目前文化的传播更多的是一种跨文化形式的传播。
跨文化传播,维系了社会结构和社会系统的动态平衡,把不同区域、族群、国家的人群“连结”在一起,促进了人类文化的发展和变迁。
在文化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还可以与其他文化进行交流融合,在这个过程中,云南文化也可以得到创新与长久发展。
为此,主要从云南民族文化跨文化传播的意义和方式展开论述。
下载论文网关键词:云南;民族文化;跨文化传播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ki.16723198.2017.01.006云南地处我国西南边陲,同时也是少数民族的聚集地。
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数量最多的一个省,除汉族外,人口在4000人以上的少数民族共25个。
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不同的特色和文化,这些文化的混合在云南内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风格。
跨文化传播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体、组织、群体等等之间进行的文化交流。
虽然说跨文化传播是一个陌生的词语,但是在我国的历史上已经有了先例,像丝绸之路、唐玄奘西天取经、郑和下西洋等等都是跨文化传播的表现。
云南民族文化的跨文化传播不仅表现在云南内部个民族之间,同时云南作为一个文化整体与其他地域的文化还有一定的文化交流。
1云南民族文化和跨文化传播基本介绍1.1云南民族文化云南的民族文化包括历史文化名城、民族文化活动、宗教信仰、节庆风俗、饮食文化等。
在云南历史文化名城中,主要包括大理、丽江、昆明等,其中大理和丽江已经被建设成著名的旅游风景区,每年成千上万的游客在这里旅游,通过这样的形式,把云南本土文化向外传播,从而达到跨文化?鞑サ哪康摹4游幕?方面来讲,主要包括民族语言文字,在云南有哈尼(2种)、僳僳、纳西、景颇(载瓦)、苗(2种)、壮、白、瑶、独龙等10个民族新创12种民族文字或拼音方案,在文化文字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旅游开发与少数民族村落日常生活的异化——基于元阳县箐口村的实例
入非 日常 的过程 。
本文针 对一个 具体 的社会 文化情 境 , 呈 现
作者简介 : 钟小 鑫, 男, 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 民族研究 中心 2 0 1 4级博士研究生 , 主要从事 中国西南及东南亚民族文化研究 。 8 5
其 在 旅 游 开 发 的过 程 中 日常 生 活 具 体 被 异 化 的 景 致 。本 文 将 这 种 异 化 的 过 程 概 括 为作 为 镶 嵌 在 社 会 文 化 体 系 中 的总 体 性 日常 生 活 走 向 了 以 经 济 为基 础 和 目的 的单 面 向 日常 生 活 。 在 某 种 程 度 上讲 , 这 正 是 哈 贝 马 斯 所 指 出 的 以 货 币 为 媒 介 的经 济 系 统 在 现 代 社 会 中获 得 了强 大 的 自
体的社会文化体系 中的 日常生活在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消解 , 以经济为基础和 目的的单面向 日常生活在不 断扩张 , 也 即日常生活 与社会文化体系的脱嵌 , 而村落 日 常生活异化 的背后是社会与文化的变迁与重构 。通过这一实例 , 本文试 图探讨
现代性与 日常生活之间的相互关系 。 关键词 : 箐 口村 ; 旅游开发 ; 日常生活 ; 异化
现代性 历程 中被 异 化 的一 种 形式 , 即科 学 主 义对
生活的基 础 , 同时决定 着个体 的再 生产 , 并 在更 深远 的层次 上决 定 社 会再 生产 , 赫 勒 还 强 调 日常 生活 的 自在 性 , 而非 自为 性 。 【 2 H H 这 在一 定意 义
上 为人类 学 探 讨 日常 生 活 与 社 会 文 化 之 间 的 关 系提 供 了理 论 基 础 。列 斐 伏 尔 认 为 E t 常 生 活 是 每个 个 人最 直 接 的生活 领 域 , 是“ 总体 性 的人 ” 的 实 践本 身 。 l 3 J ( n 综 合 这 些 对 日常 生 活 的界 定 与
旅游活动中的跨文化交流论文
旅游活动中的跨文化交流论文摘要:以跨文化交流为主题,通过对旅游过程中文化资源的相互传播以及跨文化交流在旅游活动中表现形式的分析,详细论述文化交流对于旅游目的地文化的影响。
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注重突出文化特色,创新旅游业的发展理念,打破行政地域限制,进而推动我国旅游产业的跨文化发展。
关键词:旅游;文化资源;跨文化交流;表现形式旅游成为当前人们放松心情、休闲娱乐的重要方式之一,已融入全球产业结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成为人们日常的生活的重要部分。
就国内旅游业发展的现状来看,旅游业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相关产业发展和社会就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一、旅游过程中文化资源的相互传播通过对旅游地异质文化的体验,游客们不仅开阔了视野,还能从中获取另一种文化信息,这种信息包含历史文化、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并且大多数来自于与客源地居民的交流和日常生活中。
与此同时,客源地居民也能通过与游客的接触,从旅游客体和旅游媒介中接触外来文化[1]。
二、跨文化交流在旅游活动中的表现形式旅游活动中跨区域、跨文化的交流,主要表现在发达国家之间的跨文化旅游、发展中国家的跨文化交流、国家内部文化区域之间的交流以及发达与发展中国家的.国际文化交流。
近年来,民族文化的兴起,很大程度地推动了区域旅游的发展。
在我国,以新疆、西藏等民俗风情为代表的跨文化旅游活动,成为当前国内重要的旅游线路。
[2]丰富的人文和自然景观资源,使人们在旅游活动中接触到不同民族之间的异域文化。
三、跨文化交流对于旅游目的地文化的影响旅游活动推动了不同区域之间人们的交流,游客作为文化交流的载体,在旅游活动的过程中对异域文化的取舍都或多或少对客源地产生影响。
第一,客源地文化被无止境的包装销售,文化交流的商业化趋势明显。
被包装后的文化传播俨然丧失了客源地的原有风情,这种商业模式在损害自身文化的同时,也无法满足游客的需要;第二,目的地的逆文化迁移。
“企业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为道具,以消费者为中心,创造能够使消费者参与,值得消费者回忆的活动”[3]。
云南之行:元阳梯田.箐口探民俗风情
云南之行:元阳梯田.箐口探民俗风情[原创]云南之行:元阳梯田.箐口探民俗风情已推荐继续欣赏元阳梯田风光。
下午,天气转好了,蓝天白云都出来了,我们的心情也为之一振。
下午将游览箐口和老虎嘴,先看箐口,最后赶到老虎嘴去看日落。
在箐口景区,有两个看点,一是看梯田,二是参观箐口哈尼民俗村。
箐口看梯田,可以就在公路旁的观景台看,这里居高临下,一览无遗。
远处,可看见云雾缭绕的新街镇,山下,则是大片的梯田,间或几个村寨,最大的那个村子就是我们将要去的箐口哈尼民俗村。
还是先拍几张梯田的PP。
箐口哈尼族民俗村座落于半山腰,村寨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气息。
民俗村集中体现哈尼梯田文化的共性即森林、村庄、梯田和江河四度同构的特征,所以又被称为哈尼族四度同构展示区。
沿着村里的石板路游览,游客可以感受到哈尼梯田文化的精华,不仅可欣赏到壮丽的梯田风光,而且还可以观赏哈尼蘑菇房、水渠、水碾房、水磨房、水碓房等生产生活设施,可以参观哈尼族的民族服饰、梨、耙、锄头和织布机等生产生活用具,展示区内还有两眼清澈见底的泉水即白龙泉、长寿泉。
2005年,由《中国国家地理》主办,全国34家媒体协办的“中国最美的地方”评选活动,评选出的中国最美的六大乡村古镇中就有哈尼村落。
到这里参观游览是要买门票的,单景点票价30元,套票(箐口民俗村、老虎嘴景区、坝达和多依树景区)100元。
我们买的是套票,到这里就是验一下票了。
先在景区门口认真看了一下导游图,别把经典景点漏掉了。
村子里同样也有一个大大的文化广场,大铜鼓分外显眼。
一群哈尼女人正在那里排练舞蹈,大老爷们照样是在抽着大烟筒。
孩子们在自由戏耍,看到有游客来,也会过来让你拍照,不过照完后会向你要“小费”的。
你若没带零钱,最好别招惹他们。
看水碾房、水磨房、水碓房,还要走一段山林和田间的游步道,这样,又欣赏到了围绕村寨的层层梯田了。
看到了彩色的梯田,红的浮萍、绿的浮萍,点缀着本来就漂亮的田野。
村子里的祭祀场所,坐落在村尾,这里还建有“哈尼哈吧传承中心”。
涓滴效应及其社会文化影响——以云南省元阳县箐口村为例
涓滴效应及其社会文化影响——以云南省元阳县箐口村为例马翀炜;张宝元
【期刊名称】《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23(41)1
【摘要】哈尼族箐口村的发展表明,先富地区的发展惠及贫困地区的“涓滴效应”的直接表现是贫困地区人们经济收入的增加。
国家对乡村发展的大量投入及农民在城乡之间的流动是涓滴效应得以在乡村实现的重要路径。
涓滴的深层效应表现为土地制度的多样化,农作雇工的普遍化,农作工序的货币化以及传统文化的悬置。
村寨
生活及生产关系的货币化固然促进了村民经济收入的增长,但也使村寨社会关系不
断疏离。
促使有益于城市生产力水平提升的城市文化与乡村传统文化有效结合是实现乡村振兴并使城乡融合发展得以实现的重要基础。
【总页数】10页(P93-102)
【作者】马翀炜;张宝元
【作者单位】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
【相关文献】
1.哈尼族乡村日常生活中的消费赊账形式——以云南省元阳县箐口村为例
2.仪式、经济与再生产——以云南省红河州元阳县箐口村哈尼族"昂玛突"仪式为例
3.哈尼
村寨旅游开发的社会文化影响的初步研究--以元阳县箐口村为例4.一个传统哈尼村
寨的开发历史反思--以云南省元阳县箐口村为例5.利益优化:日常生活消费赊账的经营者应对——以云南省元阳县箐口村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民族旅游发展下箐口哈尼族历史记忆的重塑
作者: 朱渊[1];王世丽[1]
作者机构: [1]云南民族大学云南省民族研究所,昆明650500
出版物刊名: 边疆经济与文化
页码: 72-74页
年卷期: 2021年 第8期
主题词: 民族旅游;哈尼族;文化变迁;历史记忆;重塑
摘要:箐口作为元阳梯田景区较早开发的民族村落之一,经过二十余年的旅游发展,当地哈尼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生计方式的多样化、生活习惯和节日文化的变迁,箐口哈尼族文化朝着三个不同的方向发展:对原有传统文化的持续传承,如梯田的种植技术和文化;传统的哈尼族文化与现代元素融合形成的新文化,如哈尼族的服饰出现了某种程度的"混搭";传统文化的消失,如十月年、昂玛突等节日仪式的消失.箐口哈尼族文化的三种发展取向构建了一种"新式"的哈尼族文化,形成历史记忆的重塑,不断组合排列的哈尼族文化,最终成为箐口哈尼族新的历史记忆.。
论民族旅游场域中的跨文化交流与认知_以云南元阳箐口哈尼族村为例
2012年11月第29卷第6期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Yunnan Nationalities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Vol.29,No.6Nov.2012【收稿日期】2012-05-10【作者简介】撒露莎(1985-),女(回族),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讲师,民族学博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中南民族大学中央高校基金资助科研项目(项目编号:CSQ10027)阶段成果。
论民族旅游场域中的跨文化交流与认知———以云南元阳箐口哈尼族村为例撒露莎(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4)摘要:对元阳县箐口村哈尼族在民族旅游场域中的中外跨文化交流与认知情况的实地调查分析表明,在民族旅游的场域中,外国游客与东道主之间存在一定形式的交流互动,但是对双方认知获得和交流影响有所区别。
基本来讲,这种旅游场域中的跨文化交流对东道主的影响要大于对外国游客的影响,但交流对双方的认知都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民族;旅游场域;跨文化;交流与认知【中图分类号】C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7X (2012)06-0031-06一、民族旅游与跨文化交流人类学对旅游的关注始于20世纪60年代,真正的旅游人类学研究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从1963年人类学者努涅斯(Nunez )发表论文研究墨西哥山村开展周末旅游带来的影响作为标记,到此后出现的一系列研究论著,特别是人类学者纳什(Nash )、格雷本(Graburn )、史密斯(Smith )、科恩(Cohen )等人的研究,为旅游人类学学科地位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旅游人类学从一开始就是一种跨文化的研究,然而,中国的旅游人类学起步较晚,发展有限,因而,即便是国际旅游人类学的研究对旅游跨文化研究的许多方面已经作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提出了包括舞台真实性理论、旅游仪式理论、旅游商品化理论等不同的理论,也形成了研究旅游对东道主社会文化变迁的影响和研究游客本身的旅游人类学的两大基本流派,但中国的旅游人类学研究,特别是旅游中的中外跨文化研究,仍然是比较薄弱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11月第29卷第6期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Yunnan Nationalities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Vol.29,No.6Nov.2012【收稿日期】2012-05-10【作者简介】撒露莎(1985-),女(回族),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讲师,民族学博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中南民族大学中央高校基金资助科研项目(项目编号:CSQ10027)阶段成果。
论民族旅游场域中的跨文化交流与认知———以云南元阳箐口哈尼族村为例撒露莎(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4)摘要:对元阳县箐口村哈尼族在民族旅游场域中的中外跨文化交流与认知情况的实地调查分析表明,在民族旅游的场域中,外国游客与东道主之间存在一定形式的交流互动,但是对双方认知获得和交流影响有所区别。
基本来讲,这种旅游场域中的跨文化交流对东道主的影响要大于对外国游客的影响,但交流对双方的认知都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民族;旅游场域;跨文化;交流与认知【中图分类号】C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7X (2012)06-0031-06一、民族旅游与跨文化交流人类学对旅游的关注始于20世纪60年代,真正的旅游人类学研究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从1963年人类学者努涅斯(Nunez )发表论文研究墨西哥山村开展周末旅游带来的影响作为标记,到此后出现的一系列研究论著,特别是人类学者纳什(Nash )、格雷本(Graburn )、史密斯(Smith )、科恩(Cohen )等人的研究,为旅游人类学学科地位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旅游人类学从一开始就是一种跨文化的研究,然而,中国的旅游人类学起步较晚,发展有限,因而,即便是国际旅游人类学的研究对旅游跨文化研究的许多方面已经作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提出了包括舞台真实性理论、旅游仪式理论、旅游商品化理论等不同的理论,也形成了研究旅游对东道主社会文化变迁的影响和研究游客本身的旅游人类学的两大基本流派,但中国的旅游人类学研究,特别是旅游中的中外跨文化研究,仍然是比较薄弱的。
跨文化交流是一种伴随着人类成长的历史文化现象,是现代人的一种生活方式,更是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
欧美文化之所以有强大的生命力,正是由于它不断地吸收不同文化的有益因素,使自己不断得到更新和丰富。
同样,中国文化也是在不断吸收外来文化的过程中得到发展的。
跨文化交流研究所寻求的是在“互相参照”的过程中认识文化的特性,使各种文化都能通过对话而获得思想新资源。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跨文化交流更加活跃和频繁。
在旅游人类学的研究中,关于对旅游的分类,美国人类学家史密斯提出五种类型说,即民族旅游、文化旅游、历史旅游、环境旅游和娱乐性旅游。
[1]而以色列人类学家科恩则从旅游体验的角度,把游客分为存在型游客、实践型游客、体验型游客、娱乐性游客和转移型游客五类。
[2]五种类型的旅游形式,如果是在国外旅游的前提下,又都是民族旅游的范畴,因为涉及到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之间的交往交流问题。
民族旅游在跨文化交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在改变传统文化边界、拓展文化空间的过程中,推进着跨文化传播,进行着文化的整合。
民族旅游中的跨文化交流既对东道主文化产生显著的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会对游客本身产生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民族旅游如何构筑一个丰富性、多样性和有序性的跨文化交流,成为一个重要的时代话题。
旅游人类学对跨文化交流的研究通常从三个层面来展开,一是东道主层面,所谓从涵化和发展的视角看旅游;二是游客层面,所谓从个人经历转换的视角看旅游;三是客源地层面,所谓从上层建筑层面看旅游。
[3]因为客源地层面的研究相对较为困难,事实上,旅游跨文化交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前两个层面。
—13—DOI:10.13727/ki.53-1191/c.2012.06.006我国民族地区由于大多地处边疆,交通不便,文化独特,历史以来对外十分封闭,许多民族地区在中外文化的交流中几乎是个空白。
随着民族旅游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进入民族地区,对地处深山中的少数民族带来巨大的文化震撼。
同样,外国游客对我国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好奇。
这样,旅游成为一个极好的交流途径,在旅游的媒介作用下,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最现代的西方文化在旅游的场域中,得到高密度高频率的碰撞和交流。
并且,这种中外跨文化的交流比之其他形式的文化交流包括国内各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更具有其特殊性。
这种特殊形式的跨文化交流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变迁的影响也因而具有其特殊性,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本研究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以云南省元阳县箐口哈尼族村寨的涉外旅游为个案,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展开有关跨文化交流与认知的讨论。
二、箐口哈尼族村寨的涉外旅游云南省元阳县箐口村是个典型的哈尼族村寨,位于元阳县至绿春县的山区公路旁,距元阳县城南沙30公里。
村寨座落在半山腰,全村有195户、940多人。
箐口村是一个传统的哈尼族村寨,村民均为哈尼族,自古以来以种植梯田为生,直到今天仍然基本维持着自给自足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箐口村是全国哈尼族蘑菇房保存最完好的一个村寨,蘑菇房多为二至三层,呈自然分散格局,草顶土墙的蘑菇房顺山势而建,以村中主道路为中心,高低错落,散漫山坡。
村寨设有寨门、祭祀房、磨秋坪、秋千、水碾房等,村寨周边是层次叠叠的梯田,盛夏季节,一望无际的梯田一遍绿色,生机盎然,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村寨上方是寨神林和寨神树,充满着原始神秘的宗教气息。
溪流从村头哗哗奔流而下,顺着弯弯曲曲的沟道,淌过层层梯田。
整个村寨与梯田相得益彰,形成人与自然和睦相处、天人和谐的自然景观和古朴经典的原生态梯田文化场域。
箐口村的哈尼族村民勤劳朴实,自古以来与外界少有接触,世代沿袭着古老的梯田稻作耕种方式和古朴的民俗文化传统,民族特点鲜明,文化传统典型,是梯田文化保存最古老、最完整的哈尼族村寨之一。
箐口村独特完整的哈尼族传统文化,成为开展民族旅游的绝好资源。
箐口村的旅游发展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的10年,处于旅游地发展的初期阶段,基本属于自发旅游。
旅游设施缺乏,游客人数较少,大多是摄影、文化爱好者和民族文化研究者,重游率较高。
第二阶段是2000年至今,是旅游建设和发展阶段。
特别是旅游地的参与是这个阶段旅游发展的重点。
2000年初,红河州以元阳梯田为核心区的“红河哈尼梯田风景区”申报世界遗产[4],元阳哈尼族梯田文化旅游包括箐口村的旅游得到前所为的发展。
元阳县先后投资400多万元用于村寨的旅游设施建设,包括修建村寨房屋、道路、停车场、村广场、卫生设施、观景点、民俗活动区等等,为村寨旅游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这一阶段箐口村的旅游活得到很大的发展,旅游工作统一由村委会组织、管理,策划了系列旅游项目包括梯田风光观赏、民居参观、歌舞表演、风味餐饮、民族旅游商品销售等,村民积极参与旅游活动,游客人数大量增加。
箐口村从2001年底开始有组织的接待游客,游客数量不断攀升。
2003年,全县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0.6万人次,箐口村接待的游客也达到3万多人次。
到2005年时,箐口村的游客量更是达到了7万人次。
箐口村的外国游客是其旅游客源的一大亮点,人数不少。
据箐口村管委会的游客人数统计,2004年来箐口的外国游客共710人,2005年1794人,2006年后,来箐口的外国游客历年都有所增加。
外国游客的客源地以法国游客居多,约占外国游客总人数的三分之一。
其次是日本游客。
再后依次是美国等欧美国家的游客。
外国游客客源地涉及法国、日本、美国、德国、荷兰、英国、比利时、奥地利、瑞士、加拿大、挪威、澳大利亚、新加坡、马来西亚、韩国等国家,以欧美国家的人数居多。
正常情况下,一年每个月的大多数时间都有外国游客前来旅游,许多时候一天之内有多批外国游客到来。
①因此,外国游客在箐口村是司空见惯的,外国游客与当地哈尼族人的交往交流势在难免。
三、当地居民与外国游客的交往与认知按照一些国外旅游人类学者的研究分析,在跨—23—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9卷①以上数据根据箐口村管委会统计旅游台账分析。
文化旅游的场域中,当游客与东道主遭遇时,来自西方世界的外国游客在文化上拥有绝对的强势,西方游客往往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在旅行社为其特别营造的“环境幻影”(enviromental bubble)中或者走马观花,或者隔岸观花,与东道主真实的社会场景和社会生活并不接触或者很少直接的接触,游客与东道主之间被隔离开来。
大众旅游的观察者们离当地人愈发遥远,特别是在广告和传媒的渲染下,各类游客凝视所产生的形象构成了一个封闭的、永远存续的幻觉系统,游客可以据此来选择和评价那些潜在的旅游地。
“布尔斯廷认为,此类旅游是被制造出来的———是在游客所熟悉的美式酒店形成的环境幻影中被制造出来的,于是游客和旅游地的陌生环境彻底绝缘”[5]。
当然,事实上,外国游客与东道主之间还是有一些交流的,特别在一些非大众旅游或者非制度性旅游的场景中。
但是,在这种游客与东道主的交流中,由于西方游客的强势文化,加上所谓的“环境幻影”的因素,“作为旅游者老说,他们不易从东道主哪里借鉴其文化,而东道国的人却很容易受外来文化的影响”[1]。
这样的情形,在中国的涉外乡村旅游场域中,似乎颇为常见。
随着外国游客的逐渐进入,箐口村民与外国游客的交往也逐渐增多,他们与外国游客的交往方式一般比较简单,从不会外语用身体语言交流,到借助工具进行买卖的沟通,到使用简单外语直接对话,各种形式都有。
以下一些案例能够较充分的说明问题。
案例1:村里开店老板,女,大理人,从大理来箐口做生意:“我不会说英语,卖东西给老外的时候就把价格敲在计算器上,或者用手指表示。
”案例2:村里开店老板,当地人,男:“我不会说英语,一般用手势语表示商品价格。
”案例3:村民男(33岁):“我见到老外只会说Hello,Byebye,老外走的时候会给我们一个飞吻,他们说着叽里咕噜的话。
”(作者按:他们不知道什么是英语,只晓得老外说的不是普通话。
)案例4:村里民间导游,男(35岁):“老外进来我很高兴,因为可以多分点钱。
以前没开发旅游的时候,我们的收入很低,基本没有收入。
我会几句简单的英语。
”案例5:村里开店老板:“店才开张20来天,生意一般,很少有老外来买东西……现在看到老外已经觉得很平常了,我一般会跟他们打招呼,会说hel-lo。
”案例6:村民男(36岁):“老外来了我们语言还是有障碍,有时他们会说点汉语,如‘你好’。
”案例7:几个小学生(13 14岁):“我们学了些简单的英语,What s your name?sorry,hello,apple,teacher……等以后学了更多的英语,希望能跟老外交流下,练习一下英语口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