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材料分析题的答题步骤和答题技巧.doc
高中历史“史料价值类”材料分析题解题思路
![高中历史“史料价值类”材料分析题解题思路](https://img.taocdn.com/s3/m/989a3a37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a7.png)
高中历史“史料价值类”材料分析题解题思路史料分析在高中历史的学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史料价值类的分析题又是史料分析活动中的一种,对于学生而言,只有正确认识、分析问题和正确解答才能获得有效分数。
那么,高中历史“史料价值类”材料分析题解题思路是什么?
1.正确认识史料价值类的分析题
史料价值类的分析题实际上是要求学生分析并理解史料的价值,从而认识历史,以及运用史料支持对历史事件的分析。
由于史料价值类的分析题不同于传统史料分析题,其解题思路也有所不同。
2.以史料为基础,结合历史事实分析史料价值
做史料价值类的分析题,必须首先从史料本身入手,仔细阅读史料,结合历史情况,分析史料的价值,以及对历史事件的描述或反映情况。
3.深入分析史料的价值,分析历史事件的描述或反映情况
在深入分析史料的价值时,可以从史料的角度,思考史料可能部分掩盖或忽视的历史内容;也可以从历史事件的角度,思考史料可能没有反映出或隐藏着的事实,以及造成历史事件发展的原因。
4.总结结论,归纳分析史料的价值和历史事件的描述或反映情况
最后,要在所分析的史料的价值及历史事件的描述或反映情况的基础上,总结出结论,归纳出史料的价值和历史事件的描述或反映情况。
史料价值类的分析题的解题思路,就是首先正确认识史料价值类
的分析题,以史料为基础,结合历史事实分析史料价值,深入分析史料的价值,分析历史事件的描述或反映情况,最后总结结论,归纳分析史料的价值和历史事件的描述或反映情况。
在练习过程中,学生要结合实际,调动起自身的思维能力,逐步掌握史料价值类分析题的解题思路,以便在考试中取得良好的成绩。
高中历史材料分析题的答题技巧
![高中历史材料分析题的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eb0324802cc58bd63186bdaa.png)
新高中历史材料分析题的答题技巧一、总体要求材料式问答题:即材料解析题(含图表、图片)和问答题的融合,从形式上看它由两部内容构成:一是材料;二是设问。
近几年高考主观试题几乎全部采用了这种形式。
1.通读材料、明确主题在命制一道材料题时,命题者往往是先确立一个主题,再围绕这个主题去寻找材料、构思设问,所以,一般来说,每道材料解析题都会有一个主题。
在解答材料题时,首先要通过浏览材料,尽可能的抓住作者的命题意图或材料的主题,这样就能迅速调动所学知识点,从而使解题明确方向,集中思维,为下一步解答奠定基础。
2.分析问题、细读材料(很重要的环节)在明确材料的主题后,接下来应该认真分析命题者提出的问题,通过分析设问句中的关键字、词,明确作者问的是什么,需要回答什么。
再根据这些问题,仔细地阅读材料,力争把每段材料的意思都弄明白,大致形成答题思路。
阅读的过程中,要逐字逐句地分析和研究,不要放过材料的任何一个部分,包括题头、摘引等,尤其是材料中有关时间、地点、人物之类的信息,往往是解题的突破口。
3.提取信息、加工整理材料分析题所提出的问题绝大部分答案应该从材料中得出,因此这时应根据仔细阅读材料后的思路,再次结合问题到材料中去寻找信息,把与问题相关的信息都提取出来,写在草稿纸上备用。
能否把材料中的所有相关信息都找出来,取决于答题者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
然后把找到的信息进行筛选,剔除不需要的和重复的信息,根据所学知识,把这些信息进行归纳整理,列好提纲,准备答题。
4.审查提纲、流畅表达在上述步骤进行完毕后,还要最后浏览一遍材料及其设问,审查自己列出的提纲是否正确或有无遗漏,最后就可以在试卷上动笔答题了。
答题时一定要做到依据提纲,一气呵成,言简意赅,击中要害,不可啰里啰嗦,言之无物,涂涂改改,答非所问。
5.答题的文字表达方式的相关要求(1)文字表达一要字迹端正、排列整齐、疏密得当;(2)文句要通顺、平实、语言准确;(3)在形式上做到“三化”:①段落化,一问一段,简明直观;②要点化,一个得分点一句话;③序号化,不同的段和不同的句上标出不同的序号,做到条理分明,一目了然。
历史材料分析题的答题步骤
![历史材料分析题的答题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f58c593d3169a4517723a3ef.png)
历史材料分析题答题步骤:审题、读材料、链接、答题。
一、审题:拿到材料首先读题,不要急于看材料,审题包括该题中有几个要回答的问题,每个题的具体要求是什么,问题与问题之间有什么样的关联,只有清楚了这些问题,才能带着问题去读材料,更有针对性地解答问题。
二、读材料:读懂材料是答好题的前提。
一般情况下读三遍,第一遍粗读,大体了解时段、地点、人物、事件等基本内容;第二遍细读,对材料去粗取精的简单处理,找到材料的中心词,找到材料之间的对比处,即关联信息;第三遍重点读,结合前后问题有重点地细读材料,理解材料与问题之间的关系,阅读材料正文的同时,还要注意提示性的文字,即时间地点、人物、材料的出处。
三、链接:,做材料题时,有的材料很难理解,但只要联系书本相关知识就会迎刃而解。
链接就是将材料与课文所反映的相关知识建立关系,判断材料所反映出的历史时期、历史事件,该内容在教材中怎样论述的,据此而建立答题的大方向,其次将材料与热点问题联系。
四、答题:答题前要先组织好答案,写出简单的题纲,不能想到什么写什么。
题目一般有四种问法,一是“根据材料回答”,答案根据材料的内容即可,不必回到教材,如果问的是根据这几段材料回答,请综合每段材料的中心,分别写出,不要笼统概括,那样你是写不完整的;二是“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这类问题答案不能全从材料中得到,部分答案必须回到教材中去回答;三是“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得到的启示”回答,是将材料中涉及到的都拿来当作有效信息处理、理解和把握材料的中心词作答案的关键;四是“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答案不来自材料,答案要从课本知识中提炼出自己的观点,做到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在语言表达上要准确,语言简洁,层次分明书写工整。
答题有四忌:一忌照抄材料做无用功,二忌照搬教材文不对题,即置材料于不顾一味回归教材;三忌白话连篇,不注意语言的表达,措词随便无中心;四忌堆积词藻。
答完题后,检查书写的答案是否有漏、有误之处,再进行补充。
从高考试题浅谈历史材料题的解题方法和规范
![从高考试题浅谈历史材料题的解题方法和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5ec3e022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ba.png)
从高考试题浅谈历史材料题的解题方法和规范从高考试题浅谈历史材料题的解题方法和规范2007年以来的历史高考题,都是新材料、新情境试题。
其中历史材料题解题基本步骤和方法有何规律?我以"近年各地高考文综卷"非选择题一部分示例:一、从设问角度在认真审题和分析题目的基础上。
我们既要注意在平时答题当中的一些答题套路和"公式",也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形成正确的作答思路。
1.题目有明确的答题角度限定。
中国古代强调"家齐而后国治",这种观念的经济和思想基础是什么?这类问题因为题目要求做了明确的答题角度限定,因此我们只能从题目的限定角度"经济"和"思想"两个角度回答问题。
2.题目没有明确的答题角度限定。
如08山东高考T27第二小问:"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变化的原因。
"题目要求在分析原因是没有明确的答题角度的限定,只是要求"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对于这类题目,"根据时代背景"、"根据当时社会情况"等分析,我们要做到以下两点:一是明确题目要求中的时代背景大概的实践范围,二是根据时间范围联系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习俗、政府政策等角度思考。
注意:历史学科基本的要素为时间,因此大家无论在回答任何题目时都要在时间上做一个准确的判断。
3.根据题目的"求答中心语"形成答题思路: 原因类(背景、条件):主观—客观;必要性—可能性;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 影响类(评价):积极—消极;直接——深远等;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的影响; 作用类:由近及远,直接—间接——深远等。
变化类(趋势):由??到??;越来越??等启示类(注:学生容易将其与概括类和说明类的题混淆)[题型特点]启示,按中文意思是指"启发指点,使有所认识"。
新高考高中历史材料分析题答题技巧
![新高考高中历史材料分析题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dc080b97ad02de80d5d8400f.png)
高中历史材料分析题答题技巧高考历史材料题分析方法和公式1、历史背景类=(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1)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2)政治背景=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3)文化背景=思想+科技+教育+……历史条件:与背景分析基本相同,更侧重于有利因素2、历史特点类从背景、时间、目的、过程、内容、措施、程度、范围、性质、影响等方面考虑;3、历史原因类:(1)原因广度:原因=主观(内因)+客观(外因)(政治+经济+思想)(2)原因深度:→直接→主要→根本根本原因:从历史发展趋势、生产力发展、和主观需要等方面考虑。
主观原因:一般从领导某事件的阶级、阶层的主管目的、动机、决策或政策、方针等进行思考;客观原因:一般从自然或社会环境、经济状况、政治现状等方面进行思考。
4、根本原因类:经济现象:从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反作用考虑政治现象:从经济方面考虑;思想文化: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从经济方面考虑;5、目的、动机:→直接→主要→根本(1)直接动机:解决当前面临的种种危机或问题(2)主要目的:实现某一方面目标,求得稳定和发展等(3)根本目的:建立或巩固统治,维护统治阶级利益(根本利益) 6、比较类:首先要明确比较对象(是相同、是不同、还是异同),从背景、目的、内容、结果、特点、方式、性质、影响等方面考虑;组织共同点的答案时,首先要写出比较点的提示语,例如:“特点:”,“方式:”,然后行文上为”都-----“;组织不同点的答案时,首先写出比较点的提示语,然后行文上为””7、影响或意义类:影响或意义=(积极+消极)(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深远影响……⑴经济影响=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⑵政治影响=格局+制度+体制+政权+政策+阶级+民族+……⑶文化影响=思想+科技+教育+文学艺术+……8、判断成败及原因类:⑴判断成败依据:→直接目标→主要任务→根本任务⑵成败原因=(主观+客观)(经济+政治+军事+策略+……)(历史发展的潮流和趋势+改革的政策与措施+新旧势力的力量对比+四看改革者的素质如何)⑶成败根源=(社会条件+阶级本质)(进步/局限) 9、性质分析类:任务+领导阶级+主力+手段+结果……10、历史评价类⑴人物评价=属性+事迹+影响(进步+局限)+结论……⑵事物评价=概况+性质特点+影响(进步/反动+正义/非义)+结论⑶观点评价=是什么(材料的观点或你的观点)+为什么(你的理由)+怎么样(对错的根源及正确的观点)11、启示、认识类:⑴政治=国情+领导+群众+武装+民主+法制+思想+策略+……⑵经济=生产力+生产关系+客观规律+发展战略+……⑶文化=批判+改造+继承+发展+……12、开放性问答题解答开放性问答题必须明确:重要的不是持何种观点,而是能否有理有据的论证自己的观点。
历史材料解析题怎么答
![历史材料解析题怎么答](https://img.taocdn.com/s3/m/75d85a8d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ba.png)
历史材料解析题怎么答历史材料解析题怎么答1、叙述型。
叙述型是从历史的角度归纳和综合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过程(原因、经过、结果)或历史人物主要的活动。
设问往往要求考生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或者是直接从材料中提炼论点回答。
题目中一般含有“简述”、“叙述”、“概述”、“试述”等提示语,回答时要紧紧围绕事件或者人物的主要活动,把散见于教材中的内容根据要求进行整理,注重考查对教材知识的再认再现和归纳总结。
2、综合型。
综合型是把分散在教材不同章节、不同国度、不同历史时期但又有某种联系的历史内容融合在一起进行综合考查,它既便于考查学科知识之间的系统联系,又注重考查多层次、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从解答方法上看,多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解答方法解题,是叙述、论证、分析、比较等的综合体。
这种题型的突出特点是内容跨度大,能力要求高。
3、说明型。
说明型非选择题是对事物的本质或者对事物(事件)进行分析说明。
设问中往往包含有“试分析、试说明、表明、体现了、反映出”等词语。
这种题型主要考查考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阐释的能力和多层次、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4、比较型。
比较型是将有某种关联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历史事件(现象、人物)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分析。
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为单项比较与综合比较、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求同比较与求异比较、定性比较与定量比较四大类。
高中历史选择题答题技巧1.最佳型选择题(程度型选择题)是单项选择题中的基本题型,旨在考查对历史知识理解掌握的准确性,考查辩证思维能力。
特点是题肢与题干隐含着论点与论据的关系,在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其它选项虽有一定道理,但因不够全面或不合题意而不能成为最佳选项。
题干求答项前后,多有“最主要”、“最重大”、“最突出”、“根本”、“主导”等表示程度的副词和形容词。
是选择题中难度最大的类型。
高考历史解题方法:先根据题干要求,确定好题目的逻辑思维关系,即论点与论据的关系。
高中历史材料解析题答题技巧有哪些
![高中历史材料解析题答题技巧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c21dddf2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17.png)
高中历史材料解析题答题技巧有哪些高中历史材料解析题是历史学科中非常重要的一类题型,它通常是要求学生根据所给材料,对历史事件、人物、文化等进行分析和评价。
而要做好这类题目,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阅读和思考技巧,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高中历史材料解析题答题技巧都有哪些。
一、材料的认真阅读高中历史材料解析题要求学生对所给材料有一个非常认真的阅读,一定要仔细地理解材料中显示的历史事件、龙虎斗、人物性格及行为、政治和社会背景等方面的细节。
学生需要通过阅读抓住材料中的重点,以便在之后的分析和评价中更好地使用。
二、与历史概念的联系历史是一个相对稳定的概念,而历史学家使用的每一个术语都有一定的含义。
因此,在进行历史材料解析的时候,学生需要将材料中的每一个概念和术语与所学到的历史概念联系起来,从而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的发展和演变。
三、对历史事件的背景进行了解历史事件往往与历史背景息息相关,对历史事件的准确分析和评价需要了解相关的背景知识。
学生需要了解每个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理位置以及涉及的各方的政治和社会背景,从而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的发展和影响。
四、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历史事件的分析是高中历史材料解析的重点,学生需要根据所给材料对历史事件进行分析和评价。
学生应始终明确自己的分析和回答与材料的真实性和客观性相符合,切不可随意捏造事实或者将材料内容曲解成自己所想的内容。
五、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历史材料解析题要求学生将所学到的历史理论与实际历史事件相结合,以从历史事件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和体会。
学生需要将所学到的历史理论运用到历史事件的分析与评价中,并与所给材料进行对比,从而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的本质和意义。
六、结论明确对于高中历史材料解析题,学生需要在分析和评价后得出一个明确的结论,这种结论需要基于材料中的事实和真实历史背景,以及学生所掌握的历史理论。
同时,结论也需要与材料的意图和要求相符合,更好地呈现出学生在历史材料解析中的能力。
历史材料题答题技巧
![历史材料题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0dd512cf80eb6294dd886ce6.png)
高中历史材料题答题技巧一、答题步骤:做好历史材料分析题可分为四步:审题抓关键词、读材料找有效信息、链接所学内容、组织答案答题。
1、审题抓关键词拿到材料首先读题,不要急于看材料,审题包括审该题干中有几个要回答的问题,每个问题的具体要求是什么,问题与问题之间有什么样的关联,换言之,就是找准问题的关键词。
只有弄清楚了这些问题,才能带着问题去读材料,更有针对性地解答问题,从而节省做题时间。
2、读材料找有效信息材料分析题反映了“论从史出”的历史学科特征,读懂材料是答好题的前提。
做好这一步的关键是仔细阅读材料,挖掘有效信息。
阅读材料正文之前,要注意正文前或正文后提示性的文字,即时间、地点、人物、材料的标题或出处等。
看完提示性的文字后,再带着问题读材料,找到材料的中心词,材料之间的对比处,即有效信息。
例:①材料题的一种:文字型材料题:“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织纴……”——《墨子》问题:上述材料反映的生产方式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解析:问题问的是生产方式最早出现的时间,我们带着问题阅读材料:先看提示性文字:出处——《墨子》,得知墨子是战国时期人,该情境应该发生在战国或战国之前,再找材料中的有效文字“农夫…耕嫁,妇人纺织”,知道讲的是“男耕女织”式的小农经济,可得出结论:上述材料反映的生产方式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
②材料题的另一种:图表型材料题。
3、链接所学内容(回扣课本)链接就是将材料与课文所反映的相关知识建立联系,判断材料所反映出的历史时期、历史事件,联想该内容在教材中是怎样论述的,据此而建立答题的大方向。
通过做题我们可以看出,任何材料题的答案都离不开课本知识,换言之,材料题只是对课本知识的新应用,所以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切忌脱离课本漫天讲。
4、组织答案答题问答题题干一般有四种问法:一是“根据材料回答”;二是“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三是“根据上述材料谈自己的看法”;四是“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高中历史大题答题技巧及解题套路
![高中历史大题答题技巧及解题套路](https://img.taocdn.com/s3/m/9977e0a1fab069dc50220171.png)
高中历史大题答题技巧及解题套路【一】材料题答题技巧 1.“抄材料”《考试大纲》的能力要求第一条就是“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获取有效信息,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
答案往往隐藏在材料中。
如果试题提供的材料足够丰富,很多时候,考生只需把材料中的“关键词”或“关键句”找出来,然后根据需要进行“再加工”(抽象、概括、归纳)即可作答,我们不妨称其为“抄袭”艺术。
当然,“抄袭”的时候要掌握技巧,一般不要“原文照抄”。
“抄袭”的类型很多,或抄袭大意,或抽象概括,或同义词(反义词)替换,或文言文转换为白话文,或把欧式语言转换得符合中国语言习惯,或把口语转换为专业术语,或长短句互换等。
总之,既要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又要对有效信息能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
【二】历史分析公式 1. 历史背景=(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⑴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⑵政治背景=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⑶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教育+……2. 历史条件:与背景分析基本相同,更侧重于有利因素(1)原因广度:原因=主观(内因)+客观(外因)(2)主观原因:事件发起、参与者内在经济、政治、思想诸方面因素(3)客观原因:自然、社会环境、外在各方面经济、政治、思想因素等原因广度与背景分析方法基本相同,背景侧重于静态分析,原因更侧重于动态分析。
3.原因深度:原因:→直接→主要→根本(1)直接原因:最直接引发事件的偶然性因素(导火线、借口等) (2)主要原因:包括引发事件的主观、客观各方面重要因素(3)根本原因:历史趋势(生产力发展、时代要求)+主观需要【三】历史大题答题技巧及解题套路 1. 矛盾分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阶级矛盾、阶级内部矛盾、民族矛盾、宗教矛盾、不同利益集团矛盾……1)答题的文字表达方式基本方法:文字表达一要字迹端正、排列整齐、疏密得当;二要文句通顺、平实、语言准确;三要在形式上“三化”,即段落化,一问一段,简明直观;要点化,一个得分点一句话;序号化,不同的段和不同的句上标出不同的序号,做到条理分明,一目了然。
高中历史史上最全材料题答题套路
![高中历史史上最全材料题答题套路](https://img.taocdn.com/s3/m/ceb53f995f0e7cd185253637.png)
高中历史材料题最全答题套路公众号【高中历史教学】出品一、原因(背景)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知识来源、回答方式以及核心知识点。
1.知识来源方面,主要有“根据材料”“依照所学知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三种规定;2.回答方式方面,需要具体回答与详细分析的关键词有“说明”、“分析”等等,而一般可以简单分析的关键词是“指出”、“概述”、“简析”等;3.知识点方面,往往选取比较重要的考点,或者是上课的重难点。
解法与技巧在没有限定词的情况下,历史背景、条件、因素、依据、原因等可从(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内、外因方面,或直接原因、主要原因、根本原因方面去思考。
1.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方面(1)涉及政治史问题时,可以从政治制度、政府政策、政治事件、民族关系等角度分析。
(2)涉及经济史问题时,可以从经济政策、资金、技术、劳动力、市场等角度去分析,或者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角度去分析。
(3)涉及文化史问题时,可以从历史传统、文化政策、政治背景、理论体系等角度去思考与分析。
2.内因与外因(1)对于“内因”与“外因”的分析,一定要弄清楚问题考查的历史对象的内涵与外延。
(2)如果题目问的是历史人物,那么内因就是历史人物的性格、意志品质与个人经历等,而外因就是历史人物所处的社会环境;(3)如果题目问的是历史事件,那么内因往往是该历史事件的主观条件与直接原因,以及该历史事件策划者、组织者的历史活动;而外因往往是导致该历史事件发生的间接相关事件,以及客观的外在条件。
(4)如果题目问的是国家或重要社会组织的因素,那么内因就是这个国家与组织内部的人物活动、历史事件等,对于国家而言,其外因是国际局势、对外关系;对于社会组织而言,其外因是不同社会组织间的联系,以及政府政策、社会环境等等。
(5)有时题目会要求从主观原因、客观原因两个角度去分析,其实这与内因、外因的分析方法大致相同。
3.直接原因、主要原因、根本原因(1)对于深度层次分析,往往要了解一些常用的社会理论,譬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理论”“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诸如此类。
高中历史高考大题突破技法-以“审读联答”四步法,规范解答高考材料问答题
![高中历史高考大题突破技法-以“审读联答”四步法,规范解答高考材料问答题](https://img.taocdn.com/s3/m/aff270da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1111c1b.png)
第三步 扣教材——依据所学知识 非选择题的开头格式一般都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所以 很多学生解答时,养成了一个“抛开教材,就题答题”的坏习惯。 从非选择题的“教材型”“材料型”“结合型”三种类型来看,答 题时一般都要适当联系教材。审完设问后,应先回顾与所学知识的链 接点,再列出提纲要点。这里有三种情况: (1)如果是“教材型”的设问,就可直接用教材知识作答。如果该设 问与题目中的材料有一定联系,对材料内容应作大概了解。 (2)有的“材料型”的设问,尽管题目要求“依据材料指出”,但实 际上材料所含信息与教材知识又非常相近,依据教材知识照样可以回 答。这样的设问,当你回顾教材知识后再读材料,则很容易概括出答 案。
中心口号
“救国”“勿 忘国耻”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
“打倒帝国主义 ”“废除不平等条 约”
运动规模 波个商—及省埠—全会摘国 城自3市王0和多奇生《波市及19全15国~210902多5年个中大国中民城族波城主及镇义全运国动约之6演00进个》
材料二 我以为先要组织党——共产党。因为它是革命运动的发动 者、宣传者、先锋队、作战部。以中国现在的情形看来,须先组织它, 然后工团、合作社,才能发生有力的组织。革命运动、劳动运动,才 有神经中枢。
导思想乃势所必然。 ——引自《中国近代史》编写组编《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写出中国共产党召开的这次“十分重要 的会议”的名称,说明陕甘宁边区在全国抗日根据地中的地位,请用 关键词归纳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的作用。(4分)
(2)延安时期是毛泽东思想成熟的时期。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 出这一时期毛泽东思想最重大的理论成果及其对“中国向何处去”时 代之问的回答。“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乃势所必然”, 结合延安整风运动的史实,从端正党内思想认识的角度予以扼要说明。 (6分)
浅析高中历史材料解析题答题方法与技巧
![浅析高中历史材料解析题答题方法与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bdd2292fc850ad02de8041dd.png)
标准化的高中历史试卷板块之 一,便 是 材 料 解 析 题. 当 然,解析题也是学生普遍认为难以得 高 分 的 内 容 之 一. 为 改 变这一现状,教师需 为 学 生 提 供 更 为 高 效 的 解 题 技 巧,让 学 生逐渐增强解答解析题的自信心.解 析 题 的 解 答 过 程 中,学 生必须充分发挥自 己 的 思 维 能 力、阅 读 能 力,甚 至 是 理 解 能 力.除此之外,学生在对答案进行整理 的 过 程 中 还 应 该 具 备 语言运用以及总结的能力.现将高效的解题技巧实施归纳 总 结 ,为 高 中 生 提 供 积 极 的 帮 助 . 一 、熟 练 掌 握 历 史 学 科 的 基 础 知 识
浅析高中历史材料解析题答题方法与技巧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罗丽君
摘 要:历史学科在高中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并 且 在 学 业 水 平 测 试 以 及 高 考 之 中 占 有 相 当 大 的 比 例. 由 此 可 见, 高中历史的教育教学工作是至关重要的.现就其中的解析题 答 题 的 技 巧 进 行 深 入 的 探 究,旨 在 借 此 为 高 中 学 生 的 解 析 能 力 提 升提供有效的借鉴.解答解析题的前提是坚实的基础知识储备,其次便是需要掌握审 题 的 相 关 技 巧,并 且 无 论 是 在 审 题 还 是 在 答 题 的 过 程 中 必 须 认 真 . 经 过 对 材 料 的 认 真 阅 读 之 后 ,可 采 用 辩 证 的 方 式 对 答 案 进 行 审 查 ,继 而 组 织 答 案 且 合 理 表 述 .
就 辩 证 方 式 的 实 践,其 对 象 主 要 是 评 论 以 及 认 识 等,学 生需对其采取 辩 证 分 析 的 方 式 防 止 以 偏 概 全 的 行 为 出 现. 通常对某一材料内容实施分析或者评论,旨 在 引 导 学 生 表 达 自己的观点时,学生必须杜绝全面否 定 的 态 度. 若 是 要 求 学 生对闭关锁国政策发表自己的看法时,学 生 应 该 认 识 到 该 措 施发生的时 代 特 征,将 其 对 我 国 以 及 国 外 侵 略 者 均 进 行 分 析 ,从 而 降 低 片 面 化 的 思 想 理 念 .
高中历史材料解析题的答题技巧
![高中历史材料解析题的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a4c903cf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04.png)
高中历史材料解析题的答题技巧历史材料解析题是高中历史考试中常见的题型。
解析题要求学生根据提供的历史材料,对其中的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和解释。
以下是一些答题技巧,帮助学生有效地解答历史材料解析题。
1. 仔细阅读材料:在回答问题前,首先要仔细阅读提供的历史材料。
理解材料中的主题、观点和事实,把握其中的关键信息。
2. 分析材料的来源和作者:了解材料的来源和作者的背景对于理解材料的观点和偏见很重要。
考虑作者的角度、目的和时间背景,以便更好地理解其观点。
3. 寻找关键词和关键句:识别材料中的关键词和关键句可以帮助你确定材料中的主题和观点。
这些关键词和关键句通常与问题相关,所以要把握好它们。
4. 运用历史知识和背景:解析题要求学生能够将提供的材料与自己的历史知识和背景相结合。
运用相关的知识和背景,对材料中的观点和事件进行解释和分析。
5. 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解析题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通过对材料中的信息进行分析和推理,找出观点的逻辑关系和发展过程。
6. 结构化回答问题:在回答问题时,要注意清晰地组织自己的思路,合理地分段和连接句子。
使用恰当的历史术语和表达方式,确保回答准确和简洁。
7. 综合材料和个人观点:解析题要求学生对材料进行分析和解释,但也鼓励学生加入自己的观点。
在回答问题时,可以参考提供的材料,同时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8. 多练解析题:通过多做历史材料解析题的练,提高解题的技巧和水平。
阅读更多的历史材料,培养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敏感性和理解力。
总之,要解答好高中历史材料解析题,学生需要仔细阅读、分析材料,运用历史知识和背景,进行逻辑思维和推理,并结构化地回答问题。
通过多练习,不断提高解题的技巧和能力。
浅析高中历史材料题答题技巧
![浅析高中历史材料题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9ac1bd651711cc7931b716f6.png)
201
2016年第29期
青年时代 YO巧
赵 娟
青海省格尔木市第二中学 青海 格尔木 816099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高考更注重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历史材料题正是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 识回答问题的能力。但许多学生在考试中无从下手,失分严重。那么,怎样才能答好这一题型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 浅谈高中历史材料解析题的答题技巧,希望能给高三文科生一些启示。 关键词:高中历史;材料解析题;答题技巧 纵观近年来的高考试卷 , 我们可以看出历史材料题已 经成为一种重要题型,并且选择题也材料化的倾向。那么如 何提高历史材料题的分数呢?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体 会,谈谈高考历史材料题的解题技巧。 材料和教材内容的联系回答问题就不会太难。当然有的设问 可以在教材中直接“对号入座”。找出材料与教材的联系。 把材料中的重点信息与课本中的重要史实和观点相对照,确 定材料所述与教材的具体章节的关联,这样材料便与课本联 系在一起。再深入读材料,答题的大方向就有了,回答问题 就不难了。
三、答——答题的落脚点
读完题 , 找到答题点 , 答题的思路有了 , 最后就是组 织答案了,这是答题的落脚点。在平时答历史题的过程中,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同学答的满满的,可就是不得分或得 分很低,原因何在呢?主要是因为他们犯了答题的忌讳。历 史答题有四忌:一忌照抄材料;二忌照搬教材答非所问;三 忌白话连篇,不用历史的专业语言;四忌堆积浮华的词藻。 针对以上问题,我总结了以下几点回答历史材料题的要求: “三化一全一精炼”。 “ 三化 ” 是指 : 语言规范化 , 即答案要用历史的专业 术语,例如,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不能直接笼统说经济的 发展;答案提示化,有几个小问时,答每个小问前写清关键 词,例如原因、过程、影响等;答案序号化,当答案要点很 多时,标记上序号。 一全是指要点要全,语言要精炼:历史问答题有一个特 点,就是要点特别多,所以思考问题要考虑全面。例如专制 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首先要考虑到积极影响和消极影 响两个方面,然后再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三方面考虑积 极影响和消极影响。而要点多了就需要答题时语言精炼,切 忌堆积词藻,费话连篇。那只能是浪费时间还得不了分。 对材料中的有效信息进行整合后,回答问题时要做到语 言准确,言简意赅。材料题不是写作文,不需要华丽的辞藻 和巧妙的构思,一般问什么就答什么,注意语言的准确性、 科学性。一定要用历史学科的术语来表述,避免用大白话。 此外还要逻辑严谨,层次分明,最好是分层次,分要点来回 答。另外注意有没有字数的限制。最后特别提醒的是考生一 定要做到书写工整,卷面整洁。这样才能让阅卷教师看得一 目了然,还有个好心情,考生才能得到理想的分数。
高中历史选择题和材料解析题解题解题技巧
![高中历史选择题和材料解析题解题解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d8fb164b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85.png)
高中历史选择题和材料解析题解题解题技巧一、历史选择题解题技巧:(一)解答选择题的一般步骤1、最大限度地捕捉题干中的有效信息历史选择题题干的有效信息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指材料型选择题中的材料信息,它是题干的主要部分,是命题者提出问题和我们解答问题的依据。
对这类信息,我们无须象语文学科的要求那样,逐字逐句地过文字关,只要真正把握住材料所提供的信息点,理解材料的意思就能够了。
例:“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
功臣侯者百有余邑,尊王子弟大启九国。
”以上材料说明西汉初设立王国的主要目的是:A、吸取秦亡的教训,恢复分封制B、分封诸侯,辅佐中央政权题干中提供的有效信息是:“西汉初年,接受秦亡的教训,分封诸侯”,至于怎么分,分几等则不是题目的主要要求。
题干中的另一种信息是答题要求,也就是题目中的一些限定词,上例中的“主要目的”就是题干的另一信息。
把材料提供的信息和题干的要求结合起来分析,我们就能够知道题目要求回答的是“汉初分封诸侯的主要目的是什么?”不难看出,A是一种具体做法,BCD都是目的,但只有B才是主要目的。
2、站在一定的理论高度上,认真区分典型题中的一些特殊限定。
历史选择题常会有一些特殊限定的要素,如“根本原因”、“本质”、“性质”、“实质”等。
平常训练时,我们就应该在理论上认真区分这些特定限定词的细微区别。
例如,“根本原因”指的是本质的原因,一般指历史的客观存有,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象,反映的是一种历史的必然;而主要原因是指在诸多因素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现象中的主要因素。
例如:“战国时期,战争连绵持续,但社会经济却得到相当的发展,”。
如果分析其原因,因为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发展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因素,所以根本原因是战国时期封建制度的确立适合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主要原因则是各国对生产的重视。
又如,“性质”与“实质”也是比较难分辨的,“性质”是一种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属性。
高中历史材料解析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高中历史材料解析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ee818eac284ac850ad024256.png)
、
是解好题的第一步。 1 . 先读设 问, 后读材料 。不少人认 为要先读材料 , 后看题 目设 问 。事 实 上 这 样 做 有 很 大 的 局 限 性 , 先 读 材 料 比较 陌 生 , 如 遇 到 难 懂 的 古 文 和 外 来 材 料 甚 至 障 碍 更 大 ,容 易 产 生 惧 怕 心 理 .影 响 答 题 :在 不 了解 答 题 要 求 和 方 向 的情 况 下 阅 读 材 料, 针对性不强 、 效率不高 , 茫 茫 然 需 多 读 几 遍 方 可 。所 以 , 先 读 题 目设 问 , 给 材 料 内 容定 位 , 明确 答 题 方 向 、 目标 , 带 着 问题 阅读材料更显得思路清晰明确 。 2 . 阅读材料的基本原则 : ( 1 ) 看两头 , 找 信 息 。材 料 的 首 尾 两头 . 一 般 是 命 题 者对 材 料 的 出处 和 内容 作 简 要 介 绍 的 地 方 , 内容一般包 括材料 的背景 、 时间 、 国别 和 作 者 , 甚 至 材 料 的 中 心 等一个或多个信息。 这 些 说 明性 文 字 , 往 往 给 解题 者某 种 暗 示和引 导 。 有 可能包含解 题所需 的信息 , 有一 定的启发 作用 , 不 可 漏 读 。( 2 ) 读懂 、 读 透 材料 。对 材 料 的 阅读 , 一 般 情 况 下 应 读 三遍 : 第一遍粗读 , 找 到 材 料 叙 述 的 核 心 内容 。 第二遍细读 , 正确理解材 料的观点 . 获取 有效信息 , 要防止犯 似是而 非 、 一 知半解 就匆忙答题的错误。 第三遍重点读 , 带 着设 问 有 重 点地 阅读 , 提取有 效信息 , 搁置无效 信息 , 并 确 定 材 料 与 相 关 知 识 的联系 , 破 解 命 题 的考 查 方 向 。 二、 找 是 解 答 的关 键 “ 找” 就是从材料和有关知识 中 , 找取解题 的信息点 、 信 息 源 , 它 往往是 与“ 读” 交织 在一起的 , 而 且 方 向是 一 致 的 , 无 需
高中历史材料题答题技巧
![高中历史材料题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5afffb72b84ae45c3a358c03.png)
高中历史材料题答题技巧(1)读,解题的前提注意两点:①读懂材料。
对材料一般应读三遍:粗读,通过浏览材料,尽可能地抓住作者的命题意图或材料的主题;细读,理解材料的观点,获取有效信息;带着设问重点读,提取有效信息,并确定材料与相关材料知识的联系,把握作者的命题意图和考查方向。
②看两头。
材料的两头是命题者对材料的出处和内容作简介的地方,内容一般包括材料的背景、时间、国别和作者等这些说明性文字给解题者以某种暗示,可能隐藏着解题的有关信息,有一定的启发性。
(2)找,解题的关键①找到有效信息。
读材料时要善于抓关键词。
无论材料的文字有多少,无效信息的干扰程度有多强,材料的涵义往往都在几个关键词上。
②对照材料和设问找信息。
材料题,顾名思义是要把对问题的回答建立在分析、运用材料上,用材料进行论证,说明问题的特点。
只有坚持“论从史出”的原则,才能发挥材料的功能。
因此,要做到一边读材料一边读设问,将设问置于材料中对照,从材料中找出回答设问的信息,或从设问的行文中进一步获得读材料时忽略的重要方面,避免撇开材料和设问,随意发挥的倾向。
③将有效信息回归教材。
虽然材料题一般都是新材料,新情景,新设问,但必然与教材有着某种不可分割的联系。
这里的联系,一是指题目以教材内容为背景,二是指题目的一二处设问需要从教材内容来确定大致的方向。
确定了材料和教材内容的联系回答问题就不会太难。
当然有的设问可以在教材中直接“对号入座”。
(3)答,解题的归宿①审准设问。
在设问中,往往有限制性词语对问题回答作出限制,如:“不得摘抄原材料”、“依据材料……”、“评价材料的观点”、“比较材料”等。
②解答要完整而有层次。
解答的完整和层次性,直接影响得分。
③注意运用史观。
用史观分析材料,是历史阐释的最高要求,在高考中呈上升趋势。
运用史观分析材料,可以有效辨别观点错误的材料,提高判断能力。
④答题要简明。
答题时一定要做到言简意赅,条理清楚,问什么答什么,不可啰里啰唆,言之无物,涂涂改改,答非所问。
例谈高中历史材料分析题的答题技巧
![例谈高中历史材料分析题的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dcba0923580216fc700afd50.png)
例谈高中历史材料分析题的答题技巧作者:熊南琴来源:《都市家教·下半月》2015年第10期【摘要】纵观近几年的高考文科综合试卷,不难发现,材料分析题已经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材料分析题属于主观题,在答题上有很强的主观性,正因为这样,很多考生在做答案时往往会出现一些偏差。
接下来,本文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高考出题的规律来谈谈高中历史材料题的答题技巧,内容和观点仅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高中历史;材料分析;答题技巧一、高中历史材料分析题的答题技巧1.认真审“设问”先看材料中的设问,可以减轻阅读的难度,提高解答的针对性。
首先,要审设问中的提示语。
在设问中一般有“根据材料”回答,当看到这些提示的时候,我们必须要牢牢抓住材料,不能脱离材料。
如果要你“归纳、概括”则应根据分值对材料进行高度的浓缩。
另外,我们要注意题目是否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如果需要,那么答题时要回归书本,扩展思维,补充认识。
还要注意题目是否要求“引用原文”,如果不需要,那我们就要用白话文表达意思就可以了。
其次,要审设问后的附加值。
不管是平时的试卷中还是高考卷中,每一设问所附的分值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暗示了判分的方向,一般而言,分值为6、4、3、2分的分别可答为3、2、3(或1)、2(或1)个要点,而分值为1分的要点则肯定是1个。
2.认真读“材料”首先,要特别注意材料出处和“省略号两边”的信息。
材料的出处多注在材料的末尾处。
材料的出处和其他省略的信息,往往能提供材料的时间、国别、作者及其身份等信息,这些都能给考生某种暗示和引导,而省略号删去的是与答题无关的内容,省略号两边保留的内容必定是重要的,肯定隐含着重要信息。
我们还要将材料的基本信息点与教材的基本史实、观点相对照,确认材料与教材的哪章、哪节相关联,将材料与教材挂靠在一起,回答问题就不难了。
其次,要审清材料的“有效信息”。
材料中的有效信息是答题的关键,这些信息往往以一些关键词的形式出现,如“时间”“阶级本质”等。
高中历史材料解析题答题方法与技
![高中历史材料解析题答题方法与技](https://img.taocdn.com/s3/m/4bc0ea5d76eeaeaad1f330ce.png)
高中历史材料解析题答题方法与技巧探究(课堂实录)2015-04-21 高中历史高中历史材料解析题答题方法与技巧探究(课堂实录)材料解析题中经常出现的问法变化(或发展趋势)、原因(或背景)、特点、作用(或影响)启示(或认识)等。
说明了什么?反映了什么问题?材料中可以得出哪些信息或结论?材料间有何联系?比较二者之间有何区别(或异同点、优缺点等)。
答题方法:1、审题抓关键词拿到材料首先读题,不要急于看材料,审题包括审该题干中有几个要回答的问题,每个问题的具体要求是什么,问题与问题之间有什么样的关联,换言之,就是找准问题的关键词。
只有弄清楚了这些问题,才能带着问题去读材料,更有针对性地解答问题,从而节省做题时间。
2、读材料找有效信息材料分析题反映了“论从史出”的历史学科特征,读懂材料是答好题的前提。
做好这一步的关键是仔细阅读材料,挖掘有效信息。
阅读材料正文之前,要注意正文前或正文后提示性的文字,即时间、地点、人物、材料的标题或出处等。
看完提示性的文字后,再带着问题读材料,找到材料的中心词,材料之间的对比处,即有效信息。
3、链接所学内容链接就是将材料与课文所反映的相关知识建立联系,判断材料所反映出的历史时期、历史事件,联想该内容在教材中是怎样论述的,据此而建立答题的大方向。
任何材料题的答案都离不开课本知识,换言之,材料题只是对课本知识的新应用.4、组织答案答题材料题主要有两种问法:一是“根据材料回答”;二是“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第一种答案比较简单,根据材料的内容即可答出,如果问的是根据这几段材料回答,请综合每段材料的中心,分别写出;第二种问题答案不仅要从材料中找到有效信息,部分答案还必须根据材料提示的内容联系课本知识总结答案。
答题技巧答题有四忌:一忌照抄材料做无用功;二忌照搬教材文不对题,即置材料于不顾一味回归教材;三忌白话连篇,不注意语言的表达,措词随便无中心;四忌堆积词藻。
对此,答题争取做到“四化一全一精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历史材料分析题的答题步骤和答题技巧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高考越来越倾向于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1、获取和解读信息
(1)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
(2)整理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
(3)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
2、调动和运用知识
(1)辨别历史事物和历史解释;
(2)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
(3)说明和证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
3、描述和阐释事物
(1)客观叙述历史事物;
(2)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的特征;
(3)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阐释。
4、论证和探讨问题
(1)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
(2)使用批判、借鉴、引用的方式评论历史观点;
(3)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
在众多的历史试题中,材料分析题无疑成为了综合考察学生各种能力的好题型。
从历年的考试题分析中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材料分析题的分值越来越大,就连选择题也趋向于材料解析,而学生的学习弱点就
在于此,材料分析题成为制约学生历史成绩提高的一大难题。
针对以上种种情况,现把自己工作以来在材料分析题的答题步骤和答题技巧上的经验总结如下:
一、答题步骤:
做好历史材料分析题可分为四步:审题抓关键词、读材料找有效信息、链接所学内容、组织答案答题。
1、审题抓关键词
拿到材料首先读题,不要急于看材料,审题包括审该题干中有几个要回答的问题,每个问题的具体要求是什么,问题与问题之间有什么样的关联,换言之,就是找准问题的关键词。
只有弄清楚了这些问题,才能带着问题去读材料,更有针对性地解答问题,从而节省做题时间。
2、读材料找有效信息
材料分析题反映了“论从史出”的历史学科特征,读懂材料是答好题的前提。
做好这一步的关键是仔细阅读材料,挖掘有效信息。
阅读材料正文之前,要注意正文前或正文后提示性的文字,即时间、地点、人物、材料的标题或出处等。
看完提示性的文字后,再带着问题读材料,找到材料的中心词,材料之间的对比处,即有效信息。
例:①材料题的一种文字型材料题:
“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织纴……”——《墨子》
问题:上述材料反映的生产方式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
解析:问题问的是生产方式最早出现的时间,我们带着问题阅读材料:先看提示性文字:出处——《墨子》,得知墨子是战国时期人,该情境应该发生在战国或战国之前,再找材料中的有效文字“农夫…耕嫁,妇人纺织”,知道讲的是“男耕女织”式的小农经济,可得出结论:上述材料反映的生产方式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
②材料题的另一种图表型材料题:
中外国内生产总值对照表:
年份中国欧洲(不含俄)美国
1820 2190 1880 340
1913 2420 9970 5200
(
(万元)
请回答:表格中的信息说明了什么问题?
解析:先看提示性文字:表格名称——中外国内生产总值对照表,可得知是中外GDP对比。
对于表格题,我们要“横着看来竖着看”,横着看是国家对比,竖着看是时间对比,可得出结论:中国在1820年以前,国内生产总值几乎是欧美的总和,增长率远高于整个欧洲地区;近代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远远落后于欧美国家。
3、链接所学内容
链接就是将材料与课文所反映的相关知识建立联系,判断材料所反映出的历史时期、历史事件,联想该内容在教材中是怎样论述的,据此
而建立答题的大方向。
通过做题我们可以看出,任何材料题的答案都离不开课本知识,换言之,材料题只是对课本知识的新应用,所以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切忌脱离课本漫天讲。
4、组织答案答题
问答题题干一般有四种问法:一是“根据材料回答”;二是“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三是“根据上述材料谈自己的看法”;四是“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第一种答案比较简单,根据材料的内容即可答出,如果问的是根据这几段材料回答,请综合每段材料的中心,分别写出,不要笼统概括;第二种问题答案不仅要从材料中找到有效信息,部分答案还必须根据材料提示的内容联系课本知识总结答案;第三种问题是文综考试以来的新问法,进一步考察学生“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的能力,这就需要将材料中涉及到的内容都拿来当作有效信息处理,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评论历史观点;第四种即从所学知识出发探索历史问题的答案,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这就对学生有更高的能力要求了。
当然,有些简单的问题没必要按部就班的答题,但对于复杂的材料分析题来说,按照这四步答题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答题技巧:
在平时的答题过程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同学写了满满的答案,可就是不得分,原因是什么呢?那是因为犯了答题忌讳。
答题有四忌:一忌照抄材料做无用功;二忌照搬教材文不对题,即置材料于不顾一
味回归教材;三忌白话连篇,不注意语言的表达,措词随便无中心;四忌堆积词藻。
针对以上问题,我总结了以下答题技巧:“四化一全一精炼”。
1、“四化”:
语言规范化:答案要用专业的历史语言,例:资本主义发展需要资本(货币),不能说“钱”等;
答案提示化:答案要写清问题的关键词,例如原因、过程、影响等;答案段落化:切忌一大段文字写下来,没有段落一锅粥;
答案序号花:答案要点很多,标记上1、2、3、4较明了。
2、要点要全,语言要精炼:
历史问答题有一个特点,就是要点特别多,所以思考问题要多方面考虑,比如说中国近代前夜发展迟滞的原因是什么?思考这个问题就要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技、对外政策等方面考虑。
而要点多了就需要答题时语言一定要精炼,切忌堆积词藻费话连篇,不注意语言的表达,措词随便无中心。
做到了以上几点,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一定要认认真真写字。
“态度决定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