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料】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第七单元乘法:练习七第5—9题及思考题(2)

合集下载

【教育资料】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第七单元乘法:练习七第5—9题及思考题(2)

【教育资料】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第七单元乘法:练习七第5—9题及思考题(2)

【教育资料】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第七单元乘法:练习七第5—9题及思考题(2)教学目标:1、进一步巩固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会熟练计算,并且能根据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在计算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教学重点: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巩固用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计算速度与正确率。

教学对策:在不同的题型中巩固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结合具体的情境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准备练习题。

教学过程设计:一、口算。

完成练习七第5题。

一组一组计算,然后比较,你发现了什么?你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学生尝试举例,说说你为什么这么举例。

二、先估算、再口算。

1、出示习题。

13 32 23 122= 26 64 46 243= 39 96 69 362、照样子,说一说:13乘2是20多,132=26。

三、先估计,再笔算。

1、出示题目:5 1 3 5请你估计积是几位数?你是怎么估计的?2、用竖式计算,进行验证。

5 1 352 5 6 53、完成第6题的估计部分。

你能用刚才的估计方法估计这些积有可能是几位数?同桌可以交流,将估计的结果写在式子的旁边。

暂时不计算。

四、解决问题。

1、练习七第7题。

想:要求这一天一共有多少学生来参观。

只要把上午参观的人数+下午参观的人数? 213问:关键求什么?学生根据数量关系进行列式解答。

(指名板演)2、练习七第8题。

学生自己读题,指名回答你是怎么想的。

3、练习七第9题。

要求小路的长,实际就是求什么?4、补充:养鸡场去年养鸡125只,今年养鸡的只数是去年的3倍,明年养鸡的只数打算是今年的4倍,估计明年养鸡多少只?组织学生练习。

这时可以指导学生进行递等式的练习:125355、讲解思考题。

根据已知的数推算未知的数,学生计算的经验也很重要,主要是根据个位的特点来判断。

学生尝试。

五、布置作业。

练习七第6、8、9题。

板书设计: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练习(二)想:要求这一天一共有多少学生来参观。

《练习七(一)》教案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练习七(一)》教案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2.创设更多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注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获得成就感。
4.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涉及两位数加减法或乘法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进行简单的算术运算游戏,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对运算规则的理解。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运算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两位数加减法和乘法在生活中的应用”进行讨论,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4.图形与几何:复习和巩固平面图形的识别,学习图形的简单分类和组合。
5.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设置生活情境,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练习七(一)》教案,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如下:
1.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通过两位数的加减法和乘法运算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增强数学运算能力。
2.增强时间与货币观念:使学生掌握时分秒的概念,理解时间与生活的联系;认识人民币及其单位,形成基本的货币观念,培养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3.发展空间观念:通过平面图形的识别和组合,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4.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结合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举例:2×3、4×5等。
(3)时间和人民币:认识时分秒,了解人民币的基本单位,能够进行简单的时间计算和货币计算。
举例:1小时30分钟等于多少分钟?5元加3元等于多少元?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练习七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练习七

学校年级三姓名课题练习七(2)课时第四单元第( 5 )课时教学目标1.巩固前面学习的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内容,帮助学生逐步形成相关的计算技能,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和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

2.让学生在独立探究的基础上进行交流,发展学生的解题策略。

制定依据1.教材分析这部分内容主要通过练习巩固此前学过的整十、整百除以一位数的口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和除法的验算,帮助学生形成相应的计算技能,并应用所学的除法计算解决一些简答的实际问题。

第7题主要是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类推出各位都能整除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其中第(1)题是由整十的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类推出非整十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即:在口算几十几除以一位数时,可以先用几十除以一位数,再用几除以一位数,最后把两次算出的结果合起来。

第(2)题是将非整十的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与相应的除法进行对比,既让学生体会乘、除法口算在计算思路上的相似性,启发他们想乘算除,又为学生再次体会乘、除法的关系提供机会。

第8题是非整十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各位都能整除)的口算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相应的口算方法,形成必要的技能。

第9题先让学生估计商是几百多,再用竖式计算。

这样的练习,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明确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程序,加深对笔算方法的理解。

同时也有利于培养他们的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丰富他们对计算结果预测、监控的经验。

第10题提出两个问题。

其中,解答“这个班需要多少张双人课桌”这个问题时,需要用到题中的隐含条件,即:每两个人用一张课桌。

这样的问题有利于学生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能力。

第11、12题是让学生应用已学的除法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着力引导他们联系生活经验分析数量关系,确定揭题思路,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

最后安排的思考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小宇的火车票是妈妈的一半”这个已知条件,合理灵活地解决问题,有助于锻炼思维,积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经验。

[精品试卷]《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7单元试卷》乘法

[精品试卷]《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7单元试卷》乘法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试卷班级姓名成绩一、口算(12分)60×5= 12×3= 30×4= 3×310=9×400= 43×2= 140×2= 460×0=800×5= 81÷9= 36×2= 33×3=二、用竖式计算(18分)464×4= 8×630= 502×5×4=750×8= 305×7= 3×241×6=三、先估计,再在○里填上“〈”、“〉”或“=”。

(12分)470×5○2500 2000○506×4 5×600○3000310×3×3○310×6 7×410○2790 200×2×4○8×200四、不算出得数,把积3000大于的算式圈起来(12分)501×6 708×4 980×3 5×5996×610 9×326 7×436 8×381五、填一填。

(9分)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单价812元920元506元数量4台5台8台总价六、解决问题(37分)1、食堂每天吃掉大米70千克,照这样计算,9个星期吃掉多少千克大米?2、水果店运来418千克梨,运来的苹果比梨的8倍还多256千克。

水果店运来多少千克苹果?3、学校买来4包同样的书,每包120本,每本7元,一共要付多少钱?4、小红有120张邮票,小青的邮票数是小红的3倍。

王方的邮票数是小青的8倍。

(1)小青有多少张邮票?(2)王方有多少张邮票?5、每件毛衣208元,每件上衣356元,每条裤子120元。

妈妈带900元。

(1)所带的钱够买4件毛衣吗?够买8条裤子吗?(2)如果买2件上衣和一条裤子,应找回多少钱?6、每人每天组装8个配件,12个工人一周可以组装多少个配件?7、果园里有56棵苹果树,梨树的棵数比苹果树的4倍多一些,比苹果树的5倍少一些,梨树可能多少棵?。

练习七【说课稿】-2021-2022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苏教版

练习七【说课稿】-2021-2022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苏教版

练习七(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课练习七是苏教版2021-2022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中的一篇课文,主要内容是通过减法的练习,让学生掌握减法概念,理解减法的意义和方法,培养其数学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应用数学知识。

二、教学目标本课的教学目标是:1.让学生掌握减法的定义和概念,理解减法的意义和方法;2.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3.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减法的概念和意义,学生要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减法的运算过程和结果。

教学难点在于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整合思维,培养其计算能力。

四、教学过程及方法1. 热身通过口算练习,先让学生温习前面所学的知识,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2. 新知通过示例和实际操作概括减法的定义和概念,并对减法的意义进行简单的解释,让学生理解减法的运算过程和结果。

3. 培养计算能力通过多种不同的计算方式,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提高其对减法运算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4. 自主学习引导学生通过对本课内容的自主学习和思考,帮助他们发现知识的规律,并掌握方法,以更好地解决问题。

5. 综合测试通过对学生的测试,评估他们对本课知识掌握情况,总结教学得失,以便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五、教学反思在本次教学中,我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兴趣,引导他们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和掌握减法的概念和意义,通过多种方式深化对减法运算的认识,培养其计算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了教学效果,获得了学生的认可和赞扬。

同时,在教学中也存在不足,例如在讲解示例时,应更加深入生动地解释减法运算的意义和方法,以便学生能够更深刻地理解。

总体而言,本次教学进展顺利,学生掌握了本课的知识点,也意识到了减法在生活中的应用,为他们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练习七(二)》(教案)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练习七(二)》(教案)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解题方案:要求平均每辆车坐多少人;先求出总人数,再用总人数除以车的辆数。
(2)解决问题。
鼓励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6.练习七第12题。
(1)分析问题。
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找出条件和问题,列式解答。
解题方案:要求剩下的平均分给一年级3个班,每班分得多少个;先求出剩下的是多少个,再除以班级数。
(2)解决问题。
22÷2= 36÷3= 90÷9= 39÷3=
68÷2= 88÷4= 84÷4= 77÷7=
先计算,再说说口算方法。
3.练习七第9题。
266÷2= 889÷4= 683÷2= 935÷3=
熟悉笔算的步骤:算前进行估算,竖式计算,计算完成后,进行验算。
注意估算方法:要估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百多,只要用三位数百位上的数去除以一位数就可以了。
不足之处:操作过多,不易控制时间。
课堂教学建议:备课时要换位思考,真正从学生的角度去备课,思考这个问题提出来有没有意义,能不能帮助学生真正理解知识点。这应该是我们每天需要反问自己的;无论是设计教学,还是细小的一句教学语言,我们都要认真思考,认真整理,让学生听到的是最有用的信息。
二、分层练习
(一)基础练习。
1.练习七第7题。
(1)
20÷2= 60÷3= 80÷2=
26÷2= 69÷3= 84÷2=
(2)
31×3= 2×43= 4×11=
93÷3= 86÷2= 44÷4=
(1)第(1)小题。
先引导学生观察每一组算式,看看有没有什么发现?计算前想一想是怎么计算的。
整理:①除数相同。
②在口算几十几除以一位数时,可以先用几十除以一位数,再用几除以一位数,最后把两次算出的结果合起来。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第七单元 《 乘法》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第七单元 《 乘法》教案

第七单元乘法第一课时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教学内容:P70——71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口算整百数乘一位数的算法的过程,会口算整百数乘一位数。

2、在具体情境中应用数学方法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于日常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例1情境图,图中的两位小朋友正在干什么?你知道了什么?根据搜集到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二、自主探究谈话:同学们提出了很多问题,现在我们先来一起解决其中的两个问题。

1、怎样求小女孩要跑多少米?400×2=800(米)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2、试一试。

怎样求小男孩要跑多少米?400×3=1200(米)独立完成后,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3、小结,问:观察上面两题算式的特点,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揭示课题总结算法。

三、组织练习1、想想做做1 学生独立完成,说说口算的方法。

2、想想做做2教师出示卡片指名回答,再移动卡片,学生抢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3、想想做做3学生独立完成后,说一说每组的三道题之间的联系。

4、想想做做4引导观察图意,搜集信息,明确问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在小组内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5、想想做做5问:“沿着四周走一圈”是什么意思?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班级交流评讲。

6、想想做做6两人一组讨论,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

四、全课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又是怎样学到这些新知识的?第二课时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教学内容:P72——73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过程,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笔算14×6= 28×7=指名说一说是怎么乘的。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练习七》优质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练习七》优质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练习七》优质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练习七》主要包括了分数的比较大小、分数的加减法运算以及分数的应用等知识点。

通过这部分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分数的基本运算方法,能够熟练运用分数比较大小的规则,以及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概念和简单的运算方法,但对于分数的比较大小和应用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比较大小和应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分数的比较大小方法,能够熟练运用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分数的比较大小方法,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2.教学难点:分数的比较大小规则的理解和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比较大小和应用。

2.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游戏教学法:设计相关的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分数的比较大小和应用的相关课件。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相关的数学题目和实际问题。

3.教学工具:黑板、粉笔、投影仪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入分数的比较大小和应用。

例如,老师可以拿出两块相同的蛋糕,一块切成了8份,另一块切成了12份,让学生判断哪块蛋糕更大。

2.呈现(10分钟)老师通过课件呈现分数的比较大小和应用的相关知识点,让学生了解和掌握。

同时,老师可以结合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3.操练(10分钟)老师可以设计一些分数的比较大小和应用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过关必备)《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7单元试卷》乘法

(过关必备)《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7单元试卷》乘法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试卷班级姓名成绩一、口算(12分)60×5= 12×3= 30×4= 3×310=9×400= 43×2= 140×2= 460×0=800×5= 81÷9= 36×2= 33×3=二、用竖式计算(18分)464×4= 8×630= 502×5×4=750×8= 305×7= 3×241×6=三、先估计,再在○里填上“〈”、“〉”或“=”。

(12分)470×5○2500 2000○506×4 5×600○3000310×3×3○310×6 7×410○2790 200×2×4○8×200四、不算出得数,把积3000大于的算式圈起来(12分)501×6 708×4 980×3 5×5996×610 9×326 7×436 8×381五、填一填。

(9分)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单价812元920元506元数量4台5台8台总价六、解决问题(37分)1、食堂每天吃掉大米70千克,照这样计算,9个星期吃掉多少千克大米?2、水果店运来418千克梨,运来的苹果比梨的8倍还多256千克。

水果店运来多少千克苹果?3、学校买来4包同样的书,每包120本,每本7元,一共要付多少钱?4、小红有120张邮票,小青的邮票数是小红的3倍。

王方的邮票数是小青的8倍。

(1)小青有多少张邮票?(2)王方有多少张邮票?5、每件毛衣208元,每件上衣356元,每条裤子120元。

妈妈带900元。

(1)所带的钱够买4件毛衣吗?够买8条裤子吗?(2)如果买2件上衣和一条裤子,应找回多少钱?6、每人每天组装8个配件,12个工人一周可以组装多少个配件?7、果园里有56棵苹果树,梨树的棵数比苹果树的4倍多一些,比苹果树的5倍少一些,梨树可能多少棵?。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试题》乘法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试题》乘法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试卷班级姓名成绩一、口算(12分)60×5= 12×3= 30×4= 3×310=9×400= 43×2= 140×2= 460×0=800×5= 81÷9= 36×2= 33×3=二、用竖式计算(18分)464×4= 8×630= 502×5×4=750×8= 305×7= 3×241×6=三、先估计,再在○里填上“〈”、“〉”或“=”。

(12分)470×5○2500 2000○506×4 5×600○3000310×3×3○310×6 7×410○2790 200×2×4○8×200四、不算出得数,把积3000大于的算式圈起来(12分)501×6 708×4 980×3 5×5996×610 9×326 7×436 8×381六、解决问题(37分)1、食堂每天吃掉大米70千克,照这样计算,9个星期吃掉多少千克大米?2、水果店运来418千克梨,运来的苹果比梨的8倍还多256千克。

水果店运来多少千克苹果?3、学校买来4包同样的书,每包120本,每本7元,一共要付多少钱?4、小红有120张邮票,小青的邮票数是小红的3倍。

王方的邮票数是小青的8倍。

(1)小青有多少张邮票?(2)王方有多少张邮票?5、每件毛衣208元,每件上衣356元,每条裤子120元。

妈妈带900元。

(1)所带的钱够买4件毛衣吗?够买8条裤子吗?(2)如果买2件上衣和一条裤子,应找回多少钱?6、每人每天组装8个配件,12个工人一周可以组装多少个配件?7、果园里有56棵苹果树,梨树的棵数比苹果树的4倍多一些,比苹果树的5倍少一些,梨树可能多少棵?。

昆山市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70.第七单元练习》备课教案

昆山市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70.第七单元练习》备课教案

昆山市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70.第七单元练习》备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70.第七单元练习》主要内容包括: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本节课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概念,对分数的加减法运算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对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理解不深,运算过程中容易出现错误。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

2.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

2.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正确运用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实践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实践等方式,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

2.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具体实例,引出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例如,老师可以拿出两个分数,比如1/4和1/3,问学生这两个分数相加应该怎么算。

让学生思考并回答,然后老师进行讲解。

2.呈现(10分钟)老师通过PPT呈现一些分数的加减法题目,让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

同时,老师可以在这个过程中讲解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以及一些注意事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每组选几道题目进行计算。

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老师可以进行巡回指导,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的错误。

4.巩固(10分钟)老师选几道题目进行讲解,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

然后让学生进行一些类似的题目进行练习,加强理解和记忆。

5.拓展(10分钟)老师可以给学生一些分数的加减法题目,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探索更多的运算规律。

6.小结(5分钟)老师对今天的课程进行小结,回顾和巩固学生所学的内容。

7.家庭作业(5分钟)老师布置一些分数的加减法运算题目,让学生进行练习。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第七单元测试卷
一、填空题.
1.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它的( )分之( ),写作( ).
二、判断题. (正确的画“ ”,错误的画“✕”)
三、在里填上“>”“<”或“=”.
四、用分数表示图形中的涂色部分.
( ) ( ) ( ) ( )
五、根据图形列式计算.
( )+( )=( )
( )-( )=( )
六、算一算.
七、动脑筋,做一做.
1.图中的涂色部分是这个图形的几分之几?
2.把一张长方形的纸条对折一次,再对折一次,其中的每份占整张纸条的几分之几?
八、解决问题.
4.妈妈把一个西瓜平均切成10块,小可吃了2块,妈妈吃了3块,爸爸回来后,又吃了4块.
(1)小可和爸爸一共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
(2)小可比妈妈少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
(3)这个西瓜吃完了没有?
第七单元测试卷答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资料】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第七单元乘法:练习七第
5—9题及思考题(2)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会熟练计算,并且能根据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在计算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巩固用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计算速度与正确率。

教学对策:在不同的题型中巩固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结合具体的情境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准备练习题。

教学过程设计:
一、口算。

完成练习七第5题。

一组一组计算,然后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你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
学生尝试举例,说说你为什么这么举例。

二、先估算、再口算。

1、出示习题。

13 32 23 12
2= 26 64 46 24
3= 39 96 69 36
2、照样子,说一说:13乘2是20多,132=26。

三、先估计,再笔算。

1、出示题目:5 1 3 5
请你估计积是几位数?你是怎么估计的?
2、用竖式计算,进行验证。

5 1 3
5
2 5 6 5
3、完成第6题的估计部分。

你能用刚才的估计方法估计这些积有可能是几位数?
同桌可以交流,将估计的结果写在式子的旁边。

暂时不计算。

四、解决问题。

1、练习七第7题。

想:要求这一天一共有多少学生来参观。

只要把
上午参观的人数+下午参观的人数
? 213
问:关键求什么?
学生根据数量关系进行列式解答。

(指名板演)
2、练习七第8题。

学生自己读题,指名回答你是怎么想的。

3、练习七第9题。

要求小路的长,实际就是求什么?
4、补充:养鸡场去年养鸡125只,今年养鸡的只数是去年的3倍,明年养鸡的只数打算是今年的4倍,估计明年养鸡多少只?
组织学生练习。

这时可以指导学生进行递等式的练习:12535
5、讲解思考题。

根据已知的数推算未知的数,学生计算的经验也很重要,主要是根据个位的特点来判断。

学生尝试。

五、布置作业。

练习七第6、8、9题。

板书设计: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练习(二)
想:要求这一天一共有多少学生来参观。

只要把
上午参观的人数+下午参观的人数
? 213
课后反思:
这节课主要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可以用两步连乘解决的简单实际问题,但每个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各不相同。

思考题可以让学生有兴趣的学生先独立探索,再适时进行启发和点拨。

要知道学生根据数字组合的情况,有条理地列出几种可能符合要求的算式,并逐个进行比较和筛选,进而确定填写方法;也要通过相应的交流,使学生体会到估算、笔算以及有条理地思考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作用,从而进一步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

课后反思:
经过多次练习,学生列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一位数的技能已经熟练了很多。

在估计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积是几位数时,学生能初步认识到:只要一位数乘三位数百位,那么该题的得数一定是四位数;如果一位数乘三位数百位上的数不需要进位,则该题的得数通常是三位数,但也可能是四位数。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学生仍没有形成列竖式打草稿的习惯。

思考题左边一题可以通过七的乘法口诀,确定个位上的数,通过我的引导学生按乘的顺序在其余的方框里填上合适的数。

右边的题目,对学生来说比较困难,根据我的分析,学生通过尝试填出很多答案,这样的题目能够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同时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课后反思:
本次练习主要是针对三方面的知识做必要的讲解和巩固练习。

第一,通过第5题的练习让学生通过计算、观察发现每组中两道题的联系和区别,从而认识在计算连乘时可根据从左到右的计算方法,也可先算后连个数,再和第一个数相乘,结果是一样的。

第二主要是估计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积是几位数的方法,通过练习发现学生掌握的还可以,并明确了估计积是几位数也是对计算的一种验算。

第三是让学生灵活运用三位数乘一位数解决简单实际问题,通过练习发现学生能独立分析题意,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并能正确运用计算方法解决问题。

课后反思:
学生在计算时正确率还可以,在估计过程中,学生能进一步认识判断积的位数应该去看这个三位数的最高位与一位数相乘,通过这两个数相乘得到一个大约值,来初步判断它的位数,当然学生对于一些进位的特例也能有更清楚了。

尤其是连续进位导致位数改变的情况,也能比较快地、清楚地认识到。

在指导学生连乘计算时,学生也能较好的学习,如12423,学生会说直接用124乘以6,或用这个知识点解决学生没有学到的计算题,如120xx,学生能很快地知道它就等于12026或12034,大大提高了学生知识的灵活性。

当然,本课中,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是思考题,但是这种类型的题目学生只凭自己的兴趣去凑数,通过讲解方法后,学生能根据老师所讲的方法自己填,尤其是第二小题,答案不唯一,学生学习的兴趣比较高涨。

课后反思:
这节课继续复习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以及笔算三位数乘一位数再估算积是几位数,还有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在口算时,类型有所改变,是通过三个数连乘的方法来进行口算,如:20xx2与20xx,可以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也可以先算出后两个数的积,再与第一个数相乘,第一题可以转换成第二题的形式,第二题也可转换成第一种形式,根据这种方法我让学生口算20xx2,学生能很快说出20xx6或20xx4,不仅让学生掌握了口算的技巧,还提高了学生的口算正确率。

在进行判断积是几位数时,学生掌握的比较好,他们知道用三位数百位上的数去乘一位数看需不需要进位,需进位的肯定是四位数。

在做思考题时,学生的兴趣很浓厚,在讲解完方法后跟学生一起做了第一题,然后让学生按老师介绍的方法自己填,第二题答案很多,学生在回答时很踊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