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从业《风险管理》知识点及例题解析
银行从业-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第03讲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第二节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一、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模式★★(一)资产风险管理模式阶段(20世纪60年代以前)1.特点:侧重于资产业务的风险管理,强调保持商业银行资产的流动性。
2.控制手段:通过加强资信评估、项目调查、严格审批制度、减少信用放款、实施抵押、资产分散化等措施和手段,防范、减少资产业务损失的发生,确立稳健经营的基本原则,增强商业银行的安全性。
3.代表理论:哈里·马柯维茨不确定条件下的投资组合理论(现代风险管理的重要基石)【真题演练·单选】强调通过加强资产分散化、抵押、项目调查等手段来提高商业银行安全度的风险管理阶段是( )。
A.负债风险管理模式阶段B.资产风险管理模式阶段C.资产负债风险管理模式阶段D.全面风险管理模式阶段【答案】B【解析】商业银行极为重视资产业务风险管理,通过加强资信评估、项目调查、严格审批制度、减少信用放款、实施抵押、资产分散化等措施和手段,防范、减少资产业务损失的发生,确立稳健经营的基本原则,增强商业银行的安全性。
(二)负债风险管理模式阶段(20世纪60年代)1.特点:主动负债,提高杠杆,出现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回购协议、同业拆借等创新金融工具2.主要理论:威廉·夏普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CAPM(揭示一定条件下资产的风险溢价、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的定量关系,为现代风险管理提供重要理论基础)(三)资产负债风险管理模式阶段( 20世纪70年代)1.特点: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随着商业银行经营中一系列问题的出现,单纯地使用资产或负债管理的模式已不能适应实际需要,于是出现了对资产和负债进行统筹安排、综合管理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
2.金融理论:费雪·布莱克、迈伦·斯科尔斯、罗伯特·默顿提出的欧式期权定价模型。
(四)全面风险管理模式阶段(1980 年以后)•首先,全面风险管理体现在对商业银行所有层次的业务单位、全部种类的风险进行集中统筹管理•其次,风险管理应当贯穿于业务发展的每一个阶段•再次,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越来越重视定量分析,通过内部模型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风险,增强风险管理的客观性和科学性•最后,风险存在于商业银行业务的每一个环节,这决定了所有员工都应具有风险管理意识和自觉性•全面风险管理代表了国际先进银行风险管理的最佳实践,符合《巴塞尔资本协议》和各国监管机构的监管要求,已成为现代商业银行谋求发展和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基石。
银行从业资格考试《风险管理》知识点:风险暴露
/
中华会计网校会计人的网上家园 1
银行从业资格考试《风险管理》知识点:风险暴露知识点:风险暴露
商业银行应该制定适应本行的风险暴露分类的管理政策和程序,确定风险暴露分类的标准和流程。
在内部评级法下,商业银行的风险暴露分类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六类:即主权类、金融机构类(含银行类和非银行类)、公司类(含中小企业、专业贷款和一般公司)、零售类(含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合格循环零售和其他零售)、股权类和其他类(含购入应收款及资产证券化),具体定义如下:
(1)主权风险暴露
主权风险暴露是指对主权国家或经济实体区域及其中央银行、公共部门实体,以及多边开发银行、国际清算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的债权。
(2)金融机构风险暴露
金融机构风险暴露是指商业银行对金融机构的债权。
根据金融机构的不同属性,可分为银行类金融机构风险暴露和非银行类金融机构风险暴露。
(3)公司风险暴露
公司风险暴露是指商业银行对公司、合伙制企业和独资企业及其他非自然人的债权,但不包括对主权、金融机构和纳入零售风险暴露的企业的债权。
专业贷款具体可划分为项目融资、物品融资、商品融资和产生收入的房地产贷款等四类。
(4)零售风险暴露
零售风险暴露应同时具有如下三方面特征:
①债务人是一个或几个自然人;
②笔数多,单笔金额小。
③按照组合方式进行管理。
(5)股权风险暴露
股权风险暴露是指商业银行直接或间接持有的股东权益。
(6)其他风险暴露
其他风险暴露主要包括购入应收账款和资产证券化风险暴露。
银行职业资格考试知识点《风险管理》市场风险
20XX年银行职业资格考试知识点《风险管理》:市场风险1.期权性风险期权性风险是一种越来越重要的利率风险,源于银行资产、负债和表外业务中所隐含的期权性条款。
2.汇率风险汇率风险是指由于汇率的不利变动而导致银行业务发生损失的风险。
汇率波动取决于外汇市场的供求状况,主要包括国际收支、通货膨胀率、利率政策、汇率政策、市场预期以及投机冲击等,以及各国国内的政治、经济等多方面因素。
汇率风险通常源于以下业务活动:(1)商业银行为客户提供外汇交易服务或进行自营外汇交易,不仅包括外汇即期交易,还包括外汇远期、期货、互换和期权等交易;(2)银行账户中的外币业务,如外币存款、贷款、债券投资、跨境投资等。
案例分析:资产负债比重差异形成的外汇风险,假设商业银行以美元为单位进行外币资产管理,当期外币资产和负债如下表所示:资产负债1年期1亿美元贷款1年期2亿美元定期存款1年期相当于1亿美元的英镑贷款根据上表可知,该银行资产和负债的存续期完全匹配(即DA=DL=1年),但资产和负债的币种存在差异。
如果1年期美元定期存款利率为2%,1年期无风险美元贷款收益率为3%,则银行将全部存款用于发放美元贷款,到期时可获得1%的正利差收益。
但由于市场1年期无风险英镑贷款收益率为5%,银行决定将其1亿美元存款用于英镑贷款。
贷款发放当日汇率为1英镑=2.0美元,贷款金额为5000万英镑。
①如果汇率在1年内不发生任何变化,即1英镑=2.0美元,则该银行到期从英镑贷款中获得的以美元为计价单位的收益率为5%,全部贷款资产的加权收益率为50%×3%+50%×5%=4%即全部贷款到期后获得2%的正利差收益为(4%-2%)。
②如果到期汇率变为1英镑=1.8美元,且该笔贷款不存在任何利率风险或信用风险,则该银行到期从英镑贷款中获得的以美元为计价单位的收益率为GBP50million×(1+5%)×1.8-USD100million)/USD100million=-5.5%。
银行从业资格考试《风险管理》知识点:风险控制和缓释
银行从业资格考试《风险管理》知识点:风险控制和缓释风险控制/缓释是商业银行对已经识别和计量的风险,采取分散、对冲、转移、规避和补偿等策略以及合格的风险缓释工具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风险的过程。
风险控制与缓释流程应当符合以下要求:(1)风险控制/缓释策略应与商业银行的整体战略目标保持一致;(2)所采取的具体控制措施与缓释工具符合成本/收益要求;(3)能够发现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重新完善风险管理程序。
风险控制可以分为事前控制和事后控制。
事前控制是指在银行介入某项业务活动之前制定一定的标准或方案,避免银行介入风险超过自身承受能力的业务领域或提前采取一定的风险补偿措施。
常用的事前控制方法有限额管理、风险定价和制定应急预案等。
限额管理是最常用的风险事前控制的手段,银行可以对每个风险承担部门设定一定的限额,从而确保银行避免介入高风险的业务活动。
这种风险控制方式对于那些风险缓释具有很大困难的风险十分适用。
信用风险限额和市场风险限额都是典型的限额管理的手段。
以信用风险为例,限额管理的作用在于阻止银行对某一客户、某个行业或某个区域的客户的信贷规模过于集中。
市场风险限额则是防止银行在某类交易上产生过大的头寸。
风险定价是指银行根据客户的风险水平来收取合理的风险报酬,这一方法在信用风险控制中尤为重要。
风险定价的原理是,根据风险计量的结果,评估某一客户经风险调整后的回报,对回报高、风险小的客户收取较低的价格,而对于回报低、风险高的客户收取较高的费用。
这也是银行进行风险补偿的重要方式。
制定应急预案也是风险事前控制的一种,一般的风险控制措施主要是针对正常市场条件而制定的,应急预案则是银行面临极端市场压力环境下可以采取的应对措施。
应急预案的作用在于帮助银行能够快速应对突发事件和风险,降低风险的影响程度。
风险事后控制是银行在对风险持续监控的基础上,根据所承担的风险水平和风险变化趋势,采取一系列风险转移或缓释工具来降低风险水平,从而将风险控制在银行的目标范围以内。
银行从业风险管理知识点及例题解析6.2
6.3流动性风险监测与控制 6.3.1流动性风险预警①内部指标/信号主要包括商业银行内部有关风险水平、盈利能力、资产质量,以及其他可能对流动性产生中长期影响的指标变化。
②外部指标/信号主要包括第三方评级、所发行的有价证券的市场表现等指标的变化。
③融资指标/信号主要包括商业银行的负债稳定性和融资能力的变化等。
背景知识:国际最佳操作实践从审慎的角度出发,香港金融管理局要求商业银行根据本行的风险状况制定目标流动资产比例(高于法定最低流动资产比率水平,例如30%),作为流动性风险预警信号。
6.3.2压力测试除了监测在正常市场条件下的资金净需求外,商业银行还有必要定期进行压力测试,根据不同的假设情况(可量化的极端范围)进行流动性测算。
6.3.3情景分析①正常状况。
②商业银行自身问题所造成的流动性危机。
③某种形式的整体市场危机,即在一个或多个市场,所有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6.3.4流动性风险管理方法 1.对本币的流动性风险管理第一步,设立相应的比率/指标,判断流动性变化趋势。
第二步,计算特定时段内商业银行总的流动性需求。
(1)商业银行负债的流动性需求通常可以将商业银行的存款分为三类:第一类,敏感负债第二类,脆弱资金第三类,核心存款(2)商业银行总的流动性需求商业银行总的流动性需求=负债流动性需求+贷款流动性需求第三步,根据现金流量计算特定时段内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缺口。
2.对外币的流动性风险管理高级管理层应当首先明确外币流动性的管理架构;其次是制定各币种的流动性管理策略;最后,商业银行应当制定外汇融资能力受到损害时的流动性应急计划。
通常包括两种方式:①使用本币资源并通过外汇市场将其转为外币,或使用该外汇的备用资源。
②管理者可根据某些外币在流动性需求中占有较高比例的情况,为其建立单独的备用流动性安排。
3.制定流动性应急计划①危机处理方案。
②弥补现金流量不足的工作程序。
商业银行除了应当逐步借鉴和掌握先进的流动性管理知识和技术外,针对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和市场发展现状,还应当重视以下流动性风险管理工作:①提高流动性管理的预见性。
下半年银行从业资格考试真题答案解析《风险管理》
下半年银行从业资格考试真题答案解析《风险管理》一、单项选择题1.[解析]答案为D。
使用高级计量法计算风险资本配置时,商业银行在开发内部计量系统过程中,必须有操作风险模型和模型独立验证严格的程序,2.[解析]答案为B。
操作风险是指由于人为错误、技术缺陷或不利的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
分为七种表现形式:内部欺诈,外部欺诈,聘用员工做法和工作场所安全性,客户、产品及业务做法,实物资产损坏,业务中断和系统失灵,交割及流程管理。
交易过程中,结算系统发生故障导致结算失败,不但造成交易成本上升,而且可能引发信用风险。
’3.[解析]答案为A。
按照《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规定,法律风险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操作风险,它包括但不限于因监管措施和解决民商事争议而支付的罚款、罚金或者惩罚性赔偿所导致的风险敞口。
4.[解析]答案为A。
随机变量X服从正态分布,其观测值落在距均值的距离为1倍标准差范围内的概率为0.68,其观测值落在距均值的距离为2倍标准差范围内的概率为0.95,其观测值落在距均值的距离为3倍标准差范围内的概率为0.9973。
5.[解析]答案为A。
经风险调整的资本收益率是指经预期损失(Expected Loss,EL)和以经济资本(Economic Capital)计量的非预期损失(Unexpected Loss,UL)调整后的收益率,其计算公式RAROC=(收益一预期损失)/经济资本(或非预期损失)。
6.[解析]答案为B。
从现代商业银行管理,特别是风险管理的角度来看,市场交易人员(或业务部门)的激励机制应当以经风险调整的资本收益率和经济增加值为参照基准。
如果交易人员(或业务部门)在交易过程中承担了很高的风险,则其所占用的经济资本必然很多,因此即便交易人员(或业务部门)在当期获得了很高的收益,其真正创造的价值(经济增加值)也是有限的。
7.[解析]答案为B。
风险可完全消除的表述是错误的。
风险转移既可以降低非系统风险,也可以转移部分系统风险,只能降低非系统风险的策略是风险分散。
银行从业初级风险管理知识点
银行从业初级风险管理知识点一、风险管理基础知识1.1 风险的定义和分类风险是指不确定性因素可能对业务、资产或负债产生的不利影响。
根据影响因素的不同,风险可以分为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等。
1.2 风险管理的目标和原则银行从业初级风险管理应该以保护银行资产和维护合规性为目标,遵循审慎经营原则,实施全面的风险管理,包括识别、测量、监控和控制各类风险。
1.3 风险管理框架银行从业初级应该了解银行内部控制框架(ICF)和企业治理框架(EGF),并在此基础上建立适合自身特点的综合风险管理框架。
综合框架应包括组织结构、政策和程序、人员和培训等方面。
二、市场风险管理2.1 市场风险的定义和类型市场风险是指由于市场价格波动而导致投资组合价值下跌或者无法实现预期收益的风险。
市场风险可以分为利率风险、汇率风险、股票价格风险和商品价格风险等。
2.2 市场风险测量方法银行从业初级应该了解市场价值敞口(MVaR)和历史模拟两种常见的市场风险测量方法,并了解它们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同时还应该了解其他一些补充性的市场风险测量方法,如压力测试和情景分析等。
2.3 市场风险控制方法银行从业初级应该了解市场风险控制方法,包括交易限额、交易前批准、止损限制、对冲和多元化等。
同时还要注意监控市场波动情况,及时调整投资组合。
三、信用风险管理3.1 信用风险的定义和类型信用风险是指因借款人或发行人违约而导致债权人或投资者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信用风险可以分为违约风险、评级迁移风险和集中度风险等。
3.2 信用评级体系银行从业初级应该了解信用评级的概念和作用,以及常见的信用评级体系,如穆迪、标普和惠誉等。
同时还应该了解信用评级的限制和局限性。
3.3 信用风险管理方法银行从业初级应该了解信用风险管理方法,包括风险分散、担保、保证金和保险等。
同时还要注意定期审查借款人或发行人的财务状况,并及时调整授信额度。
四、操作风险管理4.1 操作风险的定义和类型操作风险是指由于内部失误、不当行为或系统故障而导致的损失可能性。
银行从业资格考试-风险管理知识点总结
银行从业资格考试-风险管理知识点总结1、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是指报告期净利润除以平均净资产,也可以通过销售收入乘以销售净利率再除以平均净资产来计算。
2、销售毛利率是指销售收入减去销售成本后,再除以销售收入并乘以100%得出的比率。
3、应收账款周转率是指销售收入除以期初和期末应收账款的平均值。
4、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是指360除以应收账款周转率得出的天数。
5、存货周转天数是指360除以存货周转次数或销售成本除以存货平均余额再乘以360得出的天数。
6、融资缺口可以通过贷款平均额减去核心存款平均额来计算,也可以通过流动性资产减去借入资金来计算。
借入资金可以通过融资缺口加上流动性资产来计算,即贷款平均额减去核心存款平均额再加上流动性资产。
7、资产价值变化可以通过资产加权平均久期乘以总资产乘以利率变化时间段得出。
8、关注类贷款迁徙率是指期初关注类贷款向下迁徙金额除以期初关注类贷款余额减去期初关注类贷款期间减少金额再乘以100%得出的比率。
9、信用风险的防范需要事前识别、事中控制和事后监督和纠正。
对于法人客户的财务状况分析可以采用财务报表分析、财务比率分析和现金流量分析。
同时,还需要分析管理层风险、行业风险、生产和经营风险以及宏观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风险等非财务因素。
对于贷款组合信用风险的识别,需要更多关注系统性风险可能造成的影响,如宏观经济因素、行业风险和区域风险等。
信用风险计量经历了专家判断法、信用评分模型和违约概率模型三个阶段,XXX鼓励商业银行使用内部评级的方法来计量信用风险。
内部评级包括客户评级和债项评级,风险暴露分类包括主权风险暴露、金融机构风险暴露、公司风险暴露、零售风险暴露、股权风险暴露和其他风险暴露。
其中,公司风险暴露包括中小企业风险暴露、专业贷款风险暴露和一般公司风险暴露,零售风险暴露包括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合格循环零售风险暴露和其他零售风险暴露。
客户评级是商业银行对客户偿债能力和偿债意愿的评价,反映客户违约风险的大小。
银行从业资格考试《风险管理》知识点:关键风险指标法
银行从业资格考试《风险管理》知识点:关键风险指标法1.关键风险指标的定义操作风险关键风险指标(Key Risk Indicator,KRI)是指对一个或多个操作风险敞口,通过反映操作风险发生可能性或影响度或某一控制有效性,对该风险或控制进行定性或定量跟踪监测的操作风险管理流程。
关键风险指标通常包括交易量、员工水平、技能水平、客户满意度、市场变动、产品成熟度、地区数量、变动水平、产品复杂程度和自动化水平等。
关键风险指标示例:2.关键风险指标监控的原则关键风险指标监控应遵循整体性、重要性、敏感性、可靠性和有效性原则。
(1)整体性。
监控工作要能够反映操作风险全局状况及变化趋势,揭示诱发操作风险的系统性原因,实现对全行操作风险状况的预警。
(2)重要性。
监控工作要提示重点地区、重点业务、关键环节的操作风险隐患,反映全行操作风险的主要特征。
(3)敏感性。
监控指标要与操作风险事件密切相关,并能够及时预警风险变化,有助于实现对操作风险的事前和事中控制。
(4)可靠性。
监控数据来源要准确可靠,具有可操作性,要保证监控工作流程、质量可控,要建立起监控结果的验证机制。
(5)有效性。
监控工作要根据经营发展和风险管理战略不断发展和完善,指标是开放的、动态调整的,监控工作要持续、有效。
3.关键风险指标法的应用流程关键风险指标法可选择已经识别出来的主要操作风险因素,并结合商业银行的内、外部操作风险损失事件数据形成统计分析指标,用于评估商业银行整体的操作风险水平。
这一方法的难点在于对各项关键指标设定合理的阈值,即风险指标处于何种范围之内可以被认为是处于较低风险水平、中等风险水平或较高风险水平,并针对不同评估结果采取何种适当的风险控制措施。
具体来看,关键风险指标监控由设置关键风险指标,监控分析、报告关键风险指标,更新关键风险指标等步骤组成。
4.关键风险指标与其他管理流程的结合应用KRI数据能够监测和预警关键风险、控制措施及其变化,并提示管理层对超过数据门槛的风险变化采取相关管理措施。
银行从业《风险管理》知识点汇总
知识点1风险、收益与损失(一)风险的定义(1)风险是未来结果的不确定性(或称为变化)。
(抽象概念)(2)风险是损失的可能性。
(本书的理解)(3)风险是未来结果对期望的偏离,即波动性。
(现代金融风险管理理念)(二)风险与损失风险绝不能等同于损失。
损失是事后概念,风险是明确的事前概念。
两者描述的是不能同时并存的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
金融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分为:预期损失、非预期损失和灾难性损失。
预期损失通过提取损失准备金和冲减利润的方式来应对和吸收;非预期损失通过资本金来应对;灾难性损失一般通过保险手段来转移。
知识点2风险管理与商业银行经营商业银行从本质上来说就是经营风险的金融机构,以经营风险为其盈利的根本手段。
我国商业银行以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为经营原则。
风险管理与商业银行经营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承担和管理风险是商业银行的基本职能,也是商业银行业务不断创新发展的原动力。
(2)风险管理作为商业银行实施经营战略的手段,极大地改变了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模式。
从传统上片面追求扩大规模、增加利润的粗放经营模式,向风险与收益相匹配的精细化管理模式转变;从以定性分析为主的传统管理方式,向以定量分析为主的风险管理模式转变;从侧重于不同分散管理的模式,向集中进行全面风险管理的模式转变。
(3)风险管理能够为商业银行风险定价提供依据,并有效管理商业银行的业务组合。
(4)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能够为商业银行创造附加价值。
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具有自觉管理、微观管理、系统管理、动态管理等功能。
高水平的风险管理能够降低商业银行的破产可能性和财务成本,保护商业银行所有者的利益,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
(5)风险管理水平直接体现了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不仅是商业银行生存发展的需要,也是现代金融监管的迫切要求。
在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过程中,有两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决定其风险承担能力:一是资本金模式,因为资本金可以吸收商业银行业务所造成的风险损失,资本充足率较高的商业银行有能力接受相对高风险、高收益的项目,比资本充足率低的商业银行具有更强的竞争力;二是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资本充足率仅仅决定了商业银行承担风险的潜力,而其所承担的风险究竟能否带来实际收益,最终取决于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知识点3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1)资产风险管理模式:20世纪60年代以前特点:偏重于资产业务的风险管理,强调保持商业银行资产的流动。
银行从业资格考试风险管理真题经典试题答案及知识点详细解析
第一套题11. 考点:单一货币敞口头寸单币种敞口头寸是指每种货币的即期净敞口头寸、远期净敞口头寸以及调整后的期权头寸之和,反映单一货币的外汇风险。
公式:单币种敞口头寸=即期净敞口头寸+远期净敞口头寸+期权敞口头寸+其他敞口头寸50+30+20+40=140其中第一项“即期净敞口头寸”=即期资产-即期负债其中第二项“远期净敞口头寸”=远期买入-远期卖出所以公式也可以写成:单币种敞口头寸=即期资产-即期负债+远期买入-远期卖出+期权敞口头寸+其他敞口头寸12.考点:流动性风险管理商业银行应当重视以下流动性风险管理工作:(1)提高流动性管理的预见性。
(2)建立多层次的流动性屏障。
商业银行应当根据资产负债的不同流动性,以现金备付、二级备付、三级备付、法定准备等多级流动性准备,实现有弹性的、多层次的资产负债期限结构匹配。
三是通过金融市场控制风险。
公开市场、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是商业银行获取资金,满足流动性需求的快捷通道。
20.考点:利率风险之收益率曲线风险。
利率风险按照来源的不同,可以分为四类:重新定价风险、收益率曲线风险、基准风险、期权性风险。
重新定价风险:也称为期限错配风险,是最主要和最常见的利率风险形式,来源于银行资产、负债和表外业务到期期限(就固定利率而言)或重新定价期限(就浮动利率而言)所存在的差异。
这种重新定价的不对称性使银行的收益或内在经济价值会随着利率的变动而变化。
举例:如果银行以短期存款作为长期固定利率贷款的融资来源,当利率上升时,贷款的利息收入是固定的,但存款的利息支出却会随着利率的上升而增加,从而使银行的未来收益减少和经济价值降低。
收益率曲线风险:也称为利率期限结构变化风险,重新定价的不对称性也会使收益率曲线斜率、形态发生变化,即收益率曲线的非平行移动,对银行的收益或内在经济价值产生不利影响,从而形成收益率曲线风险。
举例:纵轴代表收益率,横轴则是距离到期的时间。
若以五年期政府债券的空头头寸为10年期政府债券的多头头寸进行保值,当收益率曲线变陡的时候,虽然上述安排已经对收益率曲线的平行移动进行了保值,但该10年期债券多头头寸的经济价值还是会下降。
银行从业风险管理知识点及例题解析5.3
5.3.3主要业务风险控制 1.柜台业务柜台业务泛指通过商业银行柜面办理的业务,是商业银行各项业务操作的集中体现,也是最容易引发操作风险的业务环节。
柜台业务范围较广,包括账户管理、存取款、现金库箱、印押证管理、票据凭证审核、会计核算、帐务处理等各项操作。
(1)主要操作风险点①账户开立、使用、变更与撤销; ②现金存取款; ③柜员管理; ④重要凭证和重要物品管理; ⑤现金库箱管理; ⑥平账和账务核对; ⑦抹账、错账冲正、挂账、挂失业务。
(2)操作风险成因(3)操作风险控制要点①完善规章制度和业务操作流程,不断细化操作细则,并建立岗位操作规范和操作手册,通过制度规范来防范操作风险。
②加强业务系统建设,尽可能将业务纳入系统处理,并在系统中自动设立风险监控要点,发现操作中的风险点能及时提供警示信息。
③加强岗位培训,特别是新业务和新产品培训,不断提高柜员操作技能和业务水平,同时培养柜员岗位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④强化一线实施监督检查,促进事后监督向专业化、规范化迈进,改进检查监督方法,同时充分发挥各专业部门的指导、检查和督促作用。
⑤严格执行各项柜台业务规定。
2.法人信贷业务法人信贷业务是国内企业/机构类业务最重要的部分,也是国内商业银行最主要的商业银行业务。
法人信贷业务是商业银行经营的以企业/机构客户为服务对象的信贷业务,包括法人客户贷款业务、贴现业务、商业银行承兑汇票等业务。
按照法人信贷业务的流程,可分为评级授信、信贷调查、信贷审查、信贷审批、贷款发放、贷后管理六个环节。
(1)主要操作风险点①评级授信②信贷调查③信贷审查④信贷审批⑤信贷放款⑥贷后管理(2)操作风险成因(3)操作风险控制要点①牢固树立审慎稳健的信贷经营理念,坚决杜绝各类短期行为和粗放管理。
②倡导新型的企业信贷文化。
③改革信贷经营管理模式。
④明确主责任人制度。
⑤加快信贷电子化建设。
⑥提高信贷从业人员综合素质。
⑦把握关键环节。
⑧提高法律介入程度。
银行从业资格考试《风险管理》计算题案例分析
银行从业资格考试《风险管理》计算题案例分析一、案例介绍某城市商业银行在过去的几年中,为了扩大市场份额,加快发展速度,采取了较为激进的风险管理策略。
该银行不仅放贷速度加快,而且贷款额度也大幅度增加。
在此背景下,该银行的风险管理部门发现了一些问题。
该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已经连续三年呈现上升趋势。
该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已经低于监管部门规定的最低标准。
二、问题分析1、不良贷款率上升该城市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上升,说明该银行的风险控制能力存在一定的问题。
这可能是由于该银行为了扩大市场份额,加快发展速度,而放宽了贷款标准所导致的。
经济环境的不稳定也可能导致不良贷款率的上升。
2、资本充足率不足该城市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低于监管部门规定的最低标准,说明该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不足。
这可能是由于该银行为了扩大市场份额,加快发展速度,而增加了风险资产所导致的。
该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上升也可能导致资本充足率的下降。
三、风险管理建议1、严格控制贷款质量针对不良贷款率上升的问题,该城市商业银行应该采取更加严格的贷款标准,加强对借款人的信用评估和风险控制。
该银行还应该加强对不良贷款的催收和处置力度,以降低不良贷款率。
2、增加资本充足率针对资本充足率不足的问题,该城市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增加资本金、降低风险资产等方式来提高资本充足率。
该银行还可以通过加强风险管理、优化资产结构等方式来降低风险资产的风险程度。
四、总结该城市商业银行在过去的几年中为了扩大市场份额,加快发展速度,采取了较为激进的风险管理策略,导致不良贷款率和资本充足率出现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该银行应该采取更加严格的风险管理措施来控制贷款质量和增加资本充足率。
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该银行的风险管理工作达到监管部门的要求并保持稳健的发展态势。
银行从业资格考试《风险管理》真题14卷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哪一项不属于银行风险的种类?A.市场风险B.操作风险C.流动性风险D.政治风险正确答案是:D.政治风险。
银行从业资格考试《风险管理》常见考点解析(1篇)
银行从业资格考试《风险管理》常见考点解析(1篇)银行从业资格考试《风险管理》常见考点解析 1考点解析一:主要交易产品的风险特征1.即期即期交易可在世界各地的签约方之间进行。
由于时区不同,需要向后推迟若干时间,以执行付款指令及记录必需的会计账目。
这就是惯例规定交付及付款最迟于现货交易后两天执行的原因。
交割日(或称起息日)也是外汇交易合同的到期日,在该日交易双方互相交货货币。
2.远期远期产品通常包括远期外汇交易和远期利率和约。
远期外汇交易是由交易双方约定在未来某个特定的日期,依交易时所约定的币种、汇率和金额进行交割的外汇交易。
远期外汇交易是最常用的规避汇率风险、固定外汇成本的方法。
远期利率合约为另一种主要的远期交易产品,是指交易双方同意在合约签订日,提前确定未来一段时间(协定利率的期限)的贷款利率或投资利率的一种合约,协定利率的期限通常是一个月至一年。
远期利率合同是一项表外业务。
3.期货期货是在交易所里进行交易的标准化的远期合同。
1972年,美国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国际货币市场首次进行国际货币的期货交易。
1975年,芝加哥商业交易所开展房地产抵押证券的期货交易,标志着金融期货交易的开始。
已经开发出的金融期货合约主要有三大类:一是利率期货;二是货币期货;三是股票指数期货。
期货市场本身具有两个基本的经济功能:一方面,期货交易具有规避市场风险的功能。
另一方面,期货交易有助于发现公平价格。
远期和期货都是指在确定的未来时间按确定的价格购买或出售某项资产的协议。
两者的区别在于:第一,远期合约是非标准化的,货币、金额和期限都可灵活商定,而期货合约是标准化的;第二,远期合约一般通过金融机构或经济商柜台交易,合约持有者面临交易对手的违约风险,而期货合约一般在交易所交易,由交易所承担违约风险;第三,远期合约的流动性较差,合约一般要持有到期,而期货合约的流动性较好,合约可以在到期前随时平仓。
4.互换互换是指交易双方约定在将来某一时期内相互交换一系列现金流的合约,较为常见的有利率互换和货币互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章风险管理基础一、风险与风险管理具备领先的风险管理能力和水平,成为商业银行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一)风险与收益1.风险的三种定义(1)风险是未来结果的不确定性:抽象、概括(2)风险是损失的可能性:损失的概率分布;符合金融监管当局对风险管理的思考模式(3)风险是未来结果(如投资的收益率)对期望的偏离,即波动性符合现代金融风险管理理念:风险既是损失的来源,同时也是盈利的基础2.风险与收益的关系:平衡管理3.切勿将风险与损失混淆风险:事前概念,损失发生前的状态损失:事后概念4.损失类型预期损失——提取准备金、冲减利润非预期损失——资本金灾难性损失——保险(二)风险管理与商业银行经营我国商业银行以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为经营原则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1.承担和管理风险是商业银行的基本职能,也是商业银行业务不断创新发展的原动力(1)依靠专业化的风险管理技能;(2)两个例子开发和管理基金;外汇交易和衍生品交易做市商:《指引》所称银行间外汇市场做市商,是指经国家外汇管理局(以下简称外汇局)核准,在我国银行间外汇市场进行人民币与外币交易时,承担向市场会员持续提供买、卖价格义务的银行间外汇市场会员。
2.作为商业银行实施经营战略的手段,极大地改变了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模式从片面追求利润的管理模式转向实现“经风险调整的收益率”最大化的管理模式;从定性分析为主的传统管理方式转向定量分析为主的风险管理方式;从分散风险管理的模式转向全面、集中管理模式。
3.为商业银行的风险定价提供依据,并有效管理商业银行的业务组合4.健全的风险管理为商业银行创造附加价值具有自觉管理、微观管理、系统管理、动态管理功能;5.风险管理水平直接体现了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不仅是商业银行生存发展的需要,也是金融监管的迫切要求决定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能力的两个因素:资本规模、风险管理水平(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商业银行自身发展、风险管理技术进步、监管当局监管的规范要求1.资产风险管理模式阶段20世纪60年代以前偏重于资产业务,强调保持商业银行资产的流动性2.负债风险管理20世纪60年代-70年代为扩大资金来源,避开金融监管限制,变被动负债为积极性的主动负债;同时,加大了经营风险华尔街的第一次数学革命:马科维茨资产组合理论、夏普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3.资产负债风险管理模式20世纪70年代通过匹配资产负债期限结构、经营目标互相代替和资产分散,实现总量平衡和风险控制缺口分析、久期分析成为资产负债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华尔街第二次数学革命:欧式期权定价模型4.全面风险管理模式20世纪80年代后非利息收入比重迅速增加1988年《巴塞尔资本协议》标志全面风险管理原则体系基本形成2004年《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标志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出现了一个显著变化,由以前单纯的信贷风险管理模式转向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并举,信贷资产与非信贷资产并举,组织流程再造与技术手段创新并举的全面风险管理模式。
提倡应用VAR(Value at risk)方法计量市场风险。
(1)全球的风险管理体系(2)全面的风险管理范围(3)全程的风险管理过程(4)全新的风险管理方法(5)全员的风险管理文化在多年的管理实践中,人们意识到一个银行内部不同部门或不同业务的风险,有的会相互叠加放大,有的则相互抵消减少。
因此,风险的考虑不能仅仅从某项业务、某个部门的角度出发,必须根据风险组合的观点,从贯穿整个银行的角度看风险,即要实行全面风险管理。
Coso《全面风险管理框架》美国的 COSO委员会,即美国“反对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所属的内部控制专门研究委员会发起机构委员会Committee of Sponsoring Organizations of the Tread—way Comm ission.三个维度:企业目标、全面风险管理要素、企业的各个层级《全面风险管理框架》三个维度的关系是:全面风险管理的8个要素都是为企业的四个目标服务的;企业各个层级都要坚持同样的四个目标;每个层次都必须从以上8个方面进行风险管理。
1.2 商业银行风险的主要类别按风险事故可以将风险划分为经济风险、政治风险、社会风险、自然风险和技术风险;按损失结果可以将风险划分为纯粹风险和投机风险;按是否能够量化可以将风险划分为可量化风险和不可量化风险;按风险发生的范围可以将风险划分为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
巴塞尔委员会根据诱发风险的原因,把风险分为以下八类:1.2.1 信用风险信用风险是指债务人或交易对手未能履行合同所规定的义务或信用质量发生变化,影响金融产品价值,从而给债务人或金融产品持有人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
传统观点认为,信用风险是指因交易对手无力履行合同而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
然而,由信用风险带来的损失也可能发生在实际违约之前,当交易对手的履约能力即信用质量发生变化时,也会存在潜在的损失。
对大多数商业银来说,贷款是最大、最明显的信用风险来源。
信用风险既存在于传统的贷款、债券投资等表内业务中,也存在于信用担保、贷款承诺等表外业务中,还存在于衍生产品交易中。
信用风险对基础金融产品和衍生产品的影响不同。
信用风险包括违约风险、结算风险等主要形式。
(1)违约风险既可以针对个人,也可以针对企业(2)结算风险是一种特殊的信用风险,涉及在不同的时间以不同的货币进行结算交易。
赫斯塔银行的破产促成了巴塞尔委员会的诞生。
信用风险具有明显的非系统性风险特征。
与市场风险相反,信用风险的观察数据少,且不易获取。
1.2.2市场风险市场风险被定义为由于市场价格(包括金融资产价格和商品价格)波动而导致商业银行表内、表外头寸遭受损失的风险。
主要包括利率风险、股票风险、汇率风险和商品风险,其中利率风险尤为重要。
市场风险具有数据优势和易于计量的特点,并且可供选择的金融产品种类丰富。
由于市场风险来源于所属的经济体系,具有明显的系统性分险特征,难以通过分散化投资完全消除。
1.2.3操作风险操作风险是指由于人为错误、技术缺陷或不利的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
根据巴塞尔委员会的规定,操作风险包括人员、系统、流程和外部事件所引发的四类风险,七种表现形式:内部欺诈,外部欺诈,聘用员工做法和工作场所安全性,客户、产品及业务做法,实物资产损坏,业务中断和系统失灵,交割及流程管理。
操作风险具有普遍性,与市场风险主要存在于交易类业务和信用分险主要存在于授信业务不同,操作风险普遍存在于商业银行业务和管理的各个方面。
操作风险具有非营利性,它并不能为银行带来盈利,但是操作风险可能引发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
对它的管理策略是在管理成本一定的情况下尽可能降低。
1.2.4 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是指商业银行无力为负债的减少和/或资产的增加提供融资而造成损失或破产的风险。
流动性风险包括资产流动性风险和负债流动性风险。
资产流动性风险是指资产到期不能如期足额收回,进而无法满足到期负债的偿还和新的合理贷款及其他融资需要。
负债流动性风险是指商业银行过去筹集的资金特别是存款资金,由于内外因素的变化而发生不规则波动,对其产生冲击并引发相关损失的风险。
流动性风险形成的原因更加复杂和广泛,是综合性风险。
产生原因: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计划可能不完善之外,信用、市场、操作等风险领域的管理缺陷同样会导致流动性不足。
流动性风险水平体现了商业银行的整体经营状况。
1.2.5 国家风险国家风险是指经济主体在与非本国居民进行国际经贸与金融往来时,由于别国经济、政治和社会等方面的变化而遭受损失的风险。
国家风险可分为政治风险、社会风险和经济风险三类。
政治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受特定国家的政治原因限制,不能把在该国贷款等汇回本国而遭受损失的风险。
政治风险包括政权风险、政局风险、政策风险和对外关系风险等多个方面。
社会风险是指由于经济或非经济因素造成特定国家的社会环境不稳定,从而使贷款商业银行不能把在该国的贷款汇回本国而遭受损失的风险。
经济风险是指境外商业银行仅仅受特定国家直接或间接经济因素的限制,而不能把在该国的贷款等汇回本国而遭受损失的风险。
国家风险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国家风险发生在国际经济金融活动中,在同一个国家范围内的经济金融活动不存在国家风险;二是在国际经济金融活动中,不论是政府、商业银行、企业还是个人,都可能遭受国家风险所带来的损失。
1.2.6 声誉风险声誉是商业银行所有的利益持有者通过持续努力、长期信任建立起来的宝贵的无形资产。
声誉风险是指由于意外事件、商业银行的政策调整、市场表现或日常经营活动所产生的负面结果,可能对商业银行的这种无形资产造成损失的风险。
几乎所有的风险都可能影响银行声誉。
管理声誉风险的最好办法就是:强化全面风险管理意识,改善公司治理,并预先做好应对声誉危机的准备;确保其他主要风险被正确识别、优先排序,并得到有效管理。
1.2.7 法律风险法律风险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操作风险,它包括但不限于因监管措施和解决民商事争议而支付的罚款、罚金或者惩罚性赔偿所导致的风险敞口。
狭义的法律风险广义的法律风险包括外部合规风险和监管风险。
法律风险的表现形式1.2.8 战略风险战略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在追求短期商业目的和长期发展目标的系统化管理过程中,不适当的未来发展规划和战略决策可能威胁商业银行未来发展的潜在风险。
这种风险来自四个方面:一是商业银行战略目标缺乏整体兼容性;二是为实现这些目标而制定的经营战略存在缺陷;三是为实现目标所需要的资源匮乏;以及整个战略实施过程的质量难以保证。
在现实操作过程中,战略风险管理可以被理解为具有双重含义:一是商业银行发展战略的风险管理;二是从战略性的角度管理商业银行的各类风险。
战略风险是多维的风险管理体系1.3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主要策略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策略指的是风险管理政策层面上的管理技术和措施。
1.3.1 风险分散风险分散是指通过多样化的投资来分散和降低风险的方法。
马柯维茨的资产组合管理理论认为,只要两种资产收益率的相关系数不为1,分散投资于两种资产就具有降低风险的作用。
根据多样化投资分散风险的原理,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应是全面的,不应集中于同一业务、同一性质甚至同一国家的借债人。
多样化投资分散风险的风险管理策略前提条件是要有足够多的相互独立的投资形式。
同时,风险分散策略是有成本的。
1.3.2 风险对冲风险对冲是指通过投资或购买与标的资产收益波动负相关的某种资产或衍生产品,来冲销标的资产潜在的风险损失的一种风险管理策略。
风险对冲是管理利率风险、汇率风险、股票风险和商品风险非常有效的办法。
与风险分散策略不同,风险对冲可以管理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还可以根据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和偏好,通过对冲比率的调节将风险降低到预期水平。
商业银行的风险对冲可以分为自我对冲和市场对冲两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