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主义与中国_新史学_的碰撞_黄进兴
浅析后现代主义对国内史学界的影响——以后现代主义对历史客观性的颠覆为视角
浅析后现代主义对国内史学界的影响——以后现代主义对历
史客观性的颠覆为视角
李艳群
【期刊名称】《美与时代(下旬刊)》
【年(卷),期】2013(000)002
【总页数】3页(P51-53)
【作者】李艳群
【作者单位】上海大学文学院历史系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后现代主义对历史客观性质疑述评 [J], 平英志
2.后现代主义解构历史的一种策略:否定历史的客观性 [J], 邱紫华; 吴妮妮
3.以后现代主义之石攻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之玉——后现代主义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之启示 [J], 郑纯;庄奕
4.反思后现代主义对历史认识“客观性”的冲击 [J], 潘宁
5.后现代主义情境中的历史编纂——后现代主义观点下的历史启蒙:“新费解”时代的历史学[J], JornRüsen;赵协真;陈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历史学理论》参考书目
辽宁大学历史学专业2010级任课教师:耿元骊《历史学理论》参考书目说明:1)以中文书为主,有多种版本则著录较新出版且版本较好者2)分类以该书的主体分类,个别书跨多个主题,但是只放入某个主题之下。
3)论文未列入。
一、历史、历史学、史学史【书名】历史学与社会理论【作者】(英)彼得·伯克著【出版商】上海市: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0.01【书名】二十世纪的历史学从科学的客观性到后现代的挑战【作者】(美)格奥尔格·伊格尔斯(Georg G. Iggers)著;何兆武译【出版商】济南市: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5.08【书名】西方历史学名著提要【作者】陈启能主编【出版商】南昌市: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1 【书名】历史学是什么【作者】葛剑雄,周筱贇著【出版商】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08【书名】历史学基础文献选读【作者】包伟民选编【出版商】杭州市: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7【书名】为历史学辩护【作者】(法)马克·布洛赫(Marc Bloch)著;张和声,程郁译【出版商】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书名】历史与历史学【作者】何兆武著【出版商】武汉市: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7【书名】中国世界历史学30年:1978-2008 【作者】于沛,周荣耀主编【出版商】北京市: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8.10【书名】西方历史学经典名著选读【作者】王宪明选编/导读【出版商】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07【书名】中华大典历史典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分典全3册【作者】《中华大典》委员会编纂委员会【出版商】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7【书名】历史研究【作者】(英)汤因比(Toynbec,A.J.)著【出版商】上海市: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0.01【书名】《历史研究》导读【作者】(英)汤因比原著【出版商】天津市: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9.04【书名】历史之源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英汉对照【作者】(英)约翰·H.阿诺德(John H. Arnold)著【出版商】南京市:译林出版社, 2008【书名】历史是什么?【作者】(英)E.H.卡尔著【出版商】北京市:商务印书馆, 2007.06【书名】史学导论【作者】姜义华等著【出版商】上海市: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书名】论“历史是什么?”从卡尔和艾尔顿到罗蒂与怀特【作者】(英)基思·詹金斯著【出版商】北京市:商务印书馆, 2007【书名】法国史学革命年鉴学派1929-1989【作者】(英)彼得·伯克(Peter Burke)著;刘永华译【出版商】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二、史学理论与历史哲学【书名】史学理论读本【作者】刘北成,陈新编【出版商】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书名】历史理性批判文集【作者】(德)康德著;何兆武译【出版商】北京市:商务印书馆, 1990.11【书名】历史理性批判散论【作者】何兆武著【出版商】长沙市: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4.05【书名】历史理性批判论集【作者】何兆武著【出版商】北京市: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书名】历史理论基本问题【作者】赵轶峰等著【出版商】长春市: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4.05【书名】童书业历史理论论集【作者】童教英整理【出版商】青岛市:青岛出版社, 1998【书名】历史理论与史学理论近现代西方史学著作选【作者】何兆武主编;刘鑫等编译【出版商】北京市:商务印书馆, 1999【书名】历史主义与历史理论【作者】黄进兴著【出版商】西安市: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书名】西方历史理论的进化【作者】章士嵘著【出版商】太原市:山西教育出版社, 2004【书名】世界历史与和谐发展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当代研究【作者】赵士发著【出版商】北京市:人民出版社, 2006【书名】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作者】(美)威廉姆·肖著【出版商】重庆市:重庆出版社, 2007【书名】历史学的理论和历史【作者】(意)克罗齐(Benedetto Croce)著;田时纲译【出版商】北京市: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5.08【书名】作为思想和行动的历史【作者】(意)克罗齐(Benedetto Croce)著;田时纲译【出版商】北京市: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5.08【书名】关于历史学理论的学术论辩【作者】牛润珍著【出版商】南昌市: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2004【书名】近九十年史学理论要籍提要【作者】刘泽华主编【出版商】北京市:书目文献出版社, 1991.12【书名】当代西方史学理论【作者】何兆武,陈启能主编【出版商】北京市: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6【书名】历史理论与史学理论近现代西方史学著作选【作者】何兆武主编;刘鑫等编译【出版商】北京市:商务印书馆, 1999【书名】历史学家的技艺与贡献法国史学对史学理论的贡献【作者】(法)利科(Ricoeur,Paul)著;王建华译【出版商】上海市: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92.04【书名】史学理论大辞典【作者】蒋大椿,陈启能主编【出版商】合肥市: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0【书名】当代西方史学理论【作者】何兆武,陈启能主编【出版商】上海市: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3.08 【书名】史学理论读本【作者】刘北成,陈新编【出版商】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书名】史学理论的世界视野外国史学研究【作者】瞿林东主编【出版商】北京市: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07【书名】叙事的转向当代西方史学理论的考察【作者】彭刚编著【出版商】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09【书名】建国以来史学理论问题讨论举要【作者】《历史研究》编辑部编辑【出版商】济南市:齐鲁书社, 1983【书名】史学理论研讨讲义【作者】宁可著【出版商】厦门市:鹭江出版社, 2005.08【书名】历史哲学丛启蒙到后现代性【作者】张羽佳编著【出版商】北京市: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书名】邂逅:后现代主义之后的历史哲学【作者】(波兰)埃娃·多曼斯卡编;彭刚译【出版商】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书名】历史哲学:从启蒙到后现代性【作者】杨耕,张立波主编【出版商】北京市: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01【书名】西方历史哲学从思辨的到分析与批判的【作者】严建强,王渊明著【出版商】杭州市: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7【书名】当代西方著名哲学家评传第7卷历史哲学【作者】张文杰,何兆武编【出版商】济南市:山东人民出版社, 1996【书名】历史哲学教程【作者】翦伯赞著【出版商】石家庄市: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0【书名】历史哲学导论【作者】(英)沃尔什著;何兆武,张文杰译【出版商】桂林市: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书名】康德历史哲学论文集【作者】康德(Immanuel Kant)著;李明辉译注【出版商】联经出版事业公司, 2002【书名】20世纪西方历史哲学【作者】韩震主编【出版商】北京市: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书名】历史哲学批判的论文【作者】(英)格鲁内尔著;隗仁莲译【出版商】桂林市: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书名】当代西方历史哲学读本1967-2002 【作者】陈新主编【出版商】上海市: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09【书名】历史决定论的贫困【作者】(英)卡尔·波普尔著【出版商】上海市: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9.07【书名】历史哲学【作者】庄国雄等著【出版商】上海市: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07【书名】历史哲学经典选读【作者】(美)伯恩斯著【出版商】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04【书名】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第1卷历史过程论和历史动力论【作者】赵家祥主编;赵家祥著【出版商】长春市: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6.12【书名】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第2卷历史决定论和主体选择论【作者】赵家祥主编;刘曙光本卷作者【出版商】长春市: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6.12【书名】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第3卷历史进步论和历史代价论【作者】赵家祥主编;林艳梅本卷作者【出版商】长春市: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6.12【书名】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第4卷普遍交往论和世界历史论【作者】赵家祥主编;席大民著【出版商】长春市: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6.12 【书名】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第5卷历史认识论和历史方法论【作者】赵家祥主编;袁吉富著【出版商】长春市: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6.12【书名】历史哲学【作者】牟宗三著【出版商】桂林市: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书名】波普尔历史哲学述评【作者】谭扬芳著【出版商】合肥市:安徽大学出版社, 2007【书名】历史哲学引论【作者】孔敏【出版商】兰州市:甘肃人民出版社, 2007【书名】西方历史哲学导论【作者】韩震著【出版商】北京市: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书名】历史哲学导论【作者】(英)沃尔什著;何兆武,张文杰译【出版商】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10【书名】历史哲学引论【作者】张耕华编著【出版商】上海市: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9.10【书名】历史哲学:思辨、分析及其当代走向【作者】M.C.Lemon著【出版商】北京市: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01【书名】历史的话语现代西方历史哲学译文集【作者】(英)汤因比等著;张文杰编【出版商】桂林市: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书名】李凯尔特的历史哲学【作者】(德)亨里希·李凯尔特(Henrich Rickert)著;涂纪亮译【出版商】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书名】历史哲学【作者】(德)黑格尔(G. W. Hegel)著;王造时译【出版商】上海市: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6.03【书名】哲学通论【作者】孙正聿著【出版商】北京市:人民出版社, 2010.01【书名】天下体系世界制度哲学导论【作者】赵汀阳著【出版商】南京市: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5.04【书名】历史学的理论与方法【作者】李振宏,刘克辉著【出版商】开封市:河南大学出版社, 2008 三、中国史学与历史研究法【书名】中国史学的理论遗产【作者】瞿林东【出版商】北京市: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12【书名】中国史学通论【作者】朱希祖著林传甲著【出版商】长春市:时代文艺出版社, 2009【书名】中国史学通论作者】瞿林东著【出版商】武汉市:武汉出版社, 2006.05【作者】史家与史学【作者】王家范著【出版商】桂林市: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作者】中国历史通论【作者】王家范著【出版商】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书名】二十世纪中国历史学【作者】王学典,陈峰著【出版商】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07【书名】《历史研究》五十年论文选20世纪中国历史学回顾【作者】《历史研究》编辑部编【出版商】北京市: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07【书名】20世纪中国社会科学历史学卷【作者】杨牧之总主编;陈高华张彤主编【出版商】广州市: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6.06【书名】中国历史学30年:1978-2008 【作者】张海鹏主编【出版商】北京市: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8.10【书名】中国史学入门【作者】顾颉刚著【出版商】北京市:北京出版社, 2009.03【书名】史学入门【作者】郑梁生主编【出版商】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作者】史传通说中西史学之比较【作者】(美)汪荣祖著【出版商】北京市:中华书局, 2003【书名】史学方法【作者】王尔敏著【出版商】桂林市: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11【书名】史学方法与历史解释【作者】康乐,彭明辉主编【出版商】北京市: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05.04【书名】史学方法导论【作者】傅斯年著【出版商】南京市:江苏文艺出版社, 2008【书名】史学方法论文选集【作者】杜维运,黄俊杰编【出版商】华世出版社, 1980【书名】史学方法论【作者】杜维运著【出版商】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书名】怎样学历史——严耕望的治史三书【作者】严耕望著【出版商】沈阳市: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6【书名】二十世纪中国史学名著叙录【作者】张惠芝编辑【出版商】石家庄市: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2四、新史学、后现代史学【书名】碎片化的历史学:从《年鉴》到“新史学”【作者】(法)弗朗索瓦·多斯(FrancoisDosse)著【出版商】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12【书名】新旧历史学【作者】(美)格特鲁德·希梅尔法布(Gertrude Himmelfarb)著;余伟译【出版商】北京市:新星出版社, 2007【书名】变动世界中的史学【作者】杜维运著【出版商】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书名】历史研究国际手册当代史学研究和理论【作者】(美)伊格尔斯(Iggers,G.G.)著;陈海宏等译【出版商】北京市:华夏出版社, 1989.05【书名】历史学与社会理论【作者】(英)彼得·伯克(Peter Burke)著;姚明,周玉鹏等译【出版商】上海市: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1【书名】史学研究的新问题新方法新对象法国新史学发展趋势【作者】(法)勒戈夫(Legoff,J.),(法)诺拉(Nora,P.)主编;郝名玮译【出版商】北京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88.08【书名】新史学【作者】(法)勒高夫(Le Goff,J.)等主编;姚蒙编译【出版商】上海市: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9.08【书名】西方新史学述评【作者】庞卓恒主编【出版商】北京市: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2【书名】新史学九十年【作者】许冠三著【出版商】长沙市:岳麓书社, 2003【书名】新史学【作者】(美)鲁滨孙著(James Harvey Robinson)何炳松译【出版商】桂林市: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01【书名】新史学自白与对话【作者】(英)玛丽亚·露西娅·帕拉蕾丝-伯克(Maria Lucia Pallares-Burke)编;彭刚译【出版商】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书名】新史学圈外史学【作者】王尔敏著【出版商】桂林市: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08【书名】后现代与历史学中西比较【作者】王晴佳,古伟瀛著【出版商】济南市: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3【书名】后现代历史叙事学【作者】(美)海登·怀特(Hayden White)著;陈永国,张万娟译【出版商】北京市: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书名】后现代主义辞典【作者】王治河主编【出版商】北京市: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4【书名】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作者】罗明洲著【出版商】北京市: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2005.08【书名】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续编【作者】王燕著【出版商】北京市: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2006【书名】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十五讲【作者】陈嘉明著【出版商】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书名】后现代的历史学:中西比较第2版【作者】陈启能主编;王学典孔令栋姜芃副主编;王晴佳古伟瀛著【出版商】济南市: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6.01【书名】新史学第5辑后现代:历史、政治和伦理【作者】陈恒,耿相新主编【出版商】郑州市:大象出版社, 2006 【书名】后现代主义与史学研究【作者】黄进兴著【出版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8.12【书名】历史的逻辑:把后现代主义引入视域【作者】C. 贝汗·麦卡拉(C. Behan McCullagh)著【出版商】北京市: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书名】历史学研究的语言学转向西方后现代历史哲学研究【作者】韩震,董立河主编【出版商】北京市: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书名】元史学十九世纪欧洲的历史想象【作者】(美)海登·怀特著【出版商】南京市:译林出版社, 2009.08- 11 -。
后现代主义思潮与中国的现代化
后现代主义思潮与中国的现代化摘要: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在西方兴起的一种反思和批判现代化负面效应的一种社会思潮。
后现代主义思潮在中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对于中国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有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科学技术;理性;现代化一、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及其特征20世纪60年代的西方社会中,随着现代化进程而来的矛盾和冲突逐渐暴露出来。
促使思想家们开始对现代化进程进行反思和批判。
后现代主义思潮正是这一反思和批判的结果。
总的来说,后现代主义思潮具有以下主要理论特征。
第一,反理性主义。
20世纪60年代的西方社会大力颂扬人的理性力量,倡导通过理性去认识客观世界,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近代自然科学。
借助于近代自然科学,西方资本主义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把科技推向了极端。
然而,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和现实却使科技和理性走上了人的对立面。
这就抽掉了视自由、理性和主体性为生命的西方人的生存根基和价值、信仰根基,把他们抛入了价值、信仰和生存的真空,也促使人们开始用怀疑的眼光审视西方资本主义的现代工业和现代科技理性。
尼采被称为由理性转向非理性的转折点人物,他对理性的攻击动摇了理性主义的大厦,从而被视为后现代主义的真正先驱。
他认为“世界除了强力意志外,什么也不是。
”尼采对强力意志的推崇贬低了传统理性主义哲学对理性的崇拜。
正如马尔库塞评价道:“尼采揭露了那个作为西方哲学和西方道德基础的巨大谬误;就是把事实当成了本质,把历史条件变成了形而上学的条件。
”在尼采看来,理性不是世界的主宰,权力意志才是世界的主宰,真理不过是权力意志的工具,对人是否有利是衡量真理的惟一标准。
尼采的反理性主义后来被后现代主义推向极致。
第二,反人类中心主义。
近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人类中心主义在现代西方社会愈演愈烈,这种观念造成了人与自然的对立冲突。
人成为凌驾于自然之上的主宰,并由此导致了一系列社会问题。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后现代主义思想家在提出了“上帝的死亡”之后,又提出了一个新的观点即“人的死亡”,主张要用对自然的和谐去反对人类中心主义,反对人类对自然的掠夺和征服,从而消解人类中心主义。
后现代主义思潮与中国新时期小说
后现代主义思潮与中国新时期小说后现代主义思潮与中国新时期小说引言后现代主义思潮自20世纪末兴起,对当代社会、语言和知识的本质提出了新的挑战。
中国新时期小说作为后现代主义思潮在文学领域的呈现,也在思想观念、叙事风格和文学形式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本文将探讨后现代主义思潮对中国新时期小说的影响,包括对传统叙事模式的颠覆、对真实与虚构的模糊边界的追问、对语言和形式的创新,以及对身份、历史和权力的重新思考。
一、叙事模式的颠覆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叙事模式进行了彻底的颠覆和破坏,打破了传统的线性叙事结构,为中国新时期小说带来了新的叙事方式。
小说家常常采用非线性、碎片化的叙事结构,将不同时间、空间和视角的片段交错叠加,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创造出一种错综复杂的叙事效果。
例如,蒋子龙的小说《噪声》通过多角度、多层次的叙述,展现了一个混沌而离散的现实图景。
二、真实与虚构的模糊边界后现代主义思潮对真实与虚构之间的边界进行了质疑和探索,中国新时期小说也不再依赖于传统的真实性和客观性,而是更多地关注虚构的可能性和艺术的表达。
小说家常常以虚构的手法来揭示人们对于真实的构建和塑造,挑战读者对于现实和虚幻的认识。
林达的小说《独坐一座城》通过虚构的城市和人物来呈现一种超现实的叙事,引导读者思考现实与虚构的关系。
三、语言和形式的创新后现代主义思潮强调语言和形式的自由性和多样性,中国新时期小说也在语言实验和形式创新方面有了大量的探索。
小说创作中出现了大量的新词汇、外语借词、方言等,使得小说更加丰富多样,呈现出一种多元文化的面貌。
杜拉斯的小说《海上花园》通过流动的叙述语言和自由的形式,展现了一种以感官体验为核心的文学世界。
四、身份、历史和权力的重新思考后现代主义思潮提出了对身份、历史和权力的重新思考,中国新时期小说也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深入挖掘这些问题。
小说家通过叙事的方式探索个体与集体、自我与他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历史和权力对于身份构建和社会变迁的影响。
文学流派知识:探究中国当代文学对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借鉴与创新
文学流派知识:探究中国当代文学对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借鉴与创新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文学流派的转变也愈发频繁。
在中国当代文学中,后现代主义文学是影响最为深远的流派之一。
本文将探究中国当代文学对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借鉴与创新。
一、后现代主义文学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影响后现代主义文学最早起源于西方文学,它的文学特点是突破传统文学的限制,重视语言和形式的创新,追求非正统的美学和文化陈述方式。
在中国,后现代主义文学的思潮最先在80年代涌起,其代表作品有《黄金时代》、《白银时代》、《海底两万里》等。
这些作品都表现出了后现代主义文学的核心特征,即强调语言创新和文化多元化。
后现代主义文学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语言创新后现代主义文学强调语言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性,因此语言创新成为其主要特点之一。
在中国当代文学中,不少作家也开始尝试应用新的语言策略,例如采用方言、网络语言、造词、消解文言等手段,使语言更具活力和时代感。
2.文化多元化后现代主义文学在其文化陈述中强调多元文化的丰富性和重要性。
在中国,文化多元化相当丰富,这些文化的交融和碰撞也成为了中国当代文学的一大亮点。
3.新兴思潮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兴起带来了新兴思潮的涌现。
在中国当代文学中,也出现了许多充满新意和新思潮的作品,例如女性文学、同性恋文学、网络文学等。
二、中国当代文学对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创新与此同时,中国当代文学也在不断发展与创新。
它不仅汲取后现代主义文学的营养,更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和魅力。
1.同步并行的审美中国当代文学在审美上的改变是其创新之一。
它不仅强调文本独立性,更在反映社会现实的同时将人性探究放在重要位置。
其审美特质鲜明,打破了原有流派的惯性,将多种审美手段有机结合在一起展现,呈现出全新的审美风貌。
2.破除叙事模式的尝试中国当代文学对叙事方式的探索有着自己的思考和创新。
“娓娓道来”的叙事方式并不总能满足当下文学的需求,因此,作家们也尝试将不同的叙事方式融合使用。
后现代主义思潮与中国新时期小说
后现代主义思潮与中国新时期小说后现代主义思潮与中国新时期小说引言后现代主义思潮自20世纪中期开始在西方文化界兴起,对于文学和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国的新时期小说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后现代主义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思维方式。
本文将探讨后现代主义思潮与中国新时期小说的关系,以及后现代主义对中国新时期小说的影响。
一、后现代主义思潮的特征1.1 文化多元性与反对正统思维后现代主义思潮强调文化的多元性,反对一切形式的正统思维。
它否定了大故事(metanarrative)的存在,并认为真理是相对、不确定的。
这种思潮使人们对传统权威和价值观持怀疑态度,倡导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1.2 语言游戏与破碎的叙事后现代主义思潮主张破碎的叙事,艺术的模仿性和真实性被质疑。
它采用诸多语言游戏和文字游戏来突破传统的叙事结构,打破物质与精神、形式与内容之间的界限。
1.3 反传统与文化审视后现代主义反对传统,揭示传统的弊端和权力关系。
它试图以一种别具一格的方式审视现实,探索文化中的各种潜藏问题和矛盾。
二、中国新时期小说的特点中国新时期小说是指建国后的中国大陆,特指改革开放以来的小说创作。
它经历了丰富多样的发展阶段,包括80年代的“新浪潮”和90年代的“奇幻潮”,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学风格。
2.1 主题多元化与散漫性中国新时期小说以主题多元化为特点,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进行了广泛的描写和审视。
小说内容散漫、形式多样,涉及社会现象、生活琐事、人际关系等。
2.2 反叙事与碎片化表达中国新时期小说常采用非线性、碎片化的叙事方式,拒绝传统的叙事结构,注重画面的视觉表达和语言的韵律美。
这种叙事方式使得小说呈现出丰富多样的文化意蕴和艺术表达。
2.3 世界观的冲突与价值观的摇摆中国新时期小说呈现了一种多元、冲突的世界观。
作家们对社会和人性进行了思考,但缺乏对价值观的明确立场,呈现了一种摇摆不定的状态。
三、后现代主义思潮对中国新时期小说的影响3.1 叙事结构的突破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使中国新时期小说的叙事结构更加多样化和突破性。
后现代主义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后现代主义对中国文学的影响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加速,中国文学也逐渐受到了来自西方的影响。
其中,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思潮,对中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后现代主义的到来,不仅给中国文学带来了新的思维方式和表达形式,还对传统文学观念进行了颠覆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后现代主义对中国文学的影响,并分析其对文学创作的启示。
一、后现代主义对中国文学的思维方式的影响后现代主义强调对现实的多元解读和多元性的认知。
在中国文学中,这一思维方式的引入使得作家们更加关注个体的独特体验和多样性。
传统的线性叙事方式逐渐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碎片化的叙事结构和多层次的叙述方式。
这种变革使得中国文学作品更加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也更加符合当代读者对多元性和开放性的需求。
二、后现代主义对中国文学的表达形式的影响后现代主义强调对语言的游戏性和多样性的追求。
在中国文学中,这一影响体现在作家们对语言的创新和探索上。
他们通过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引用文化符号和大量的对话等方式,打破了传统文学的边界,使作品更加生动有趣。
同时,后现代主义还注重对文学形式的反思和颠覆,使得中国文学作品在形式上更加多样化和富有实验性。
三、后现代主义对中国文学观念的颠覆后现代主义对中国传统文学观念进行了颠覆和挑战。
传统的文学观念强调对现实的描绘和道德的宣扬,而后现代主义则更加关注对现实的批判和对权威的质疑。
这一转变使得中国文学作品不再局限于传统的道德教化功能,而更加注重对社会现象和人性的深入探讨。
作家们开始以一种更加客观和冷静的眼光审视社会,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和反思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四、后现代主义对中国文学创作的启示后现代主义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不仅仅是一种表面上的变革,更是对文学创作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深刻反思。
后现代主义的到来使得中国文学重新审视了自身的定位和任务,作家们开始更加注重对个体的关怀和对社会的批判。
同时,后现代主义也提醒了作家们要保持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历史的思考,以免在追求新潮的同时失去了文化的根基。
后现代主义思潮与中国新时期小说
后现代主义思潮与中国新时期小说近几十年来,后现代主义思潮在世界范围内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热潮,并对各个领域的艺术、文化和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作为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受众之一,其新时期小说同样受到了这股浪潮的冲击和引领。
本文将探讨后现代主义思潮对中国新时期小说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在文学创作中的反应和体现。
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与现代社会的变革和知识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
在传统现代主义思想的影响下,人们对现实世界的反思逐渐从对客观真理的追求转向对主观感受和个体体验的关注。
后现代主义以“现代体验”的多元化、相对性和流动性为特征,强调对文本和语言的解构,关注“他者”身份和边缘群体的话语权,并拒绝绝对真理和大型叙事。
这种思潮在中国新时期小说中的表现尤为明显。
首先,后现代主义思潮对文学叙事的颠覆和重构产生了深远影响。
传统小说往往以线性、连贯、逻辑严谨的叙事方式呈现,而后现代小说则打破了这种传统基础,采用碎片化、铺陈性、非线性的叙述方式。
王小波的《黄金时代》就是以多重线索和时间错乱的手法,展现了一个个个体的碎片化命运,从而颠覆了传统的叙事结构。
这种对叙事方式的颠覆和重构,旨在突破传统叙事模式的限制,更好地呈现个体独特的生命经验和复杂的现实状态。
其次,后现代主义思潮对语言的解构与重构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后现代小说强调语言本身的游戏性和多义性。
大量使用象征、隐喻、无意义语汇和幽默的手法,使得小说中的语言变得模糊、曲折且难以捉摸。
毕淑敏的《蹦床》就是一部标志性的后现代小说,其语言以平铺直叙的叙事方式呈现,使得读者进入了一个意识流的游戏中。
这种对语言的解构与重构,在一定程度上挑战了读者对于正常语言的理解和准确解读,使得小说的阅读变得更加复杂、有趣和开明。
此外,后现代主义思潮还关注对话语体系的拆解。
传统小说中存在一种权威主导的话语体系,而后现代小说则倾向于突破这种话语体系的限制,探索被边缘化群体的话语权。
《轮到你了,我的康德》是余华的一部后现代小说,通过主人公的视角将残疾人士的生活状态展示出来,引发了对边缘化群体的关注和思考。
“后现代”思潮在中国――兼论其与20世纪90年代各种思潮的复杂关系(2)
“后现代”思潮在中国――兼论其与20世纪90年代各种思潮的复杂关系(2)【摘要】本文探讨了“后现代”思潮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对中国文化产生的影响,以及与20世纪90年代各种思潮的交织与碰撞。
通过分析后现代思潮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和未来发展趋势,揭示了后现代思潮在中国的重要性及与20世纪90年代思潮的相互关系。
展望未来,后现代思潮在中国仍然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将继续对中国文化和社会产生深远影响,引领思想潮流的进程。
【关键词】后现代思潮、中国、20世纪90年代、思潮、影响、传播、接受、文化、产生、交织、碰撞、社会、发展趋势、重要性、相互关系、展望未来。
1. 引言1.1 介绍文章主题《后现代》思潮在中国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对于当代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引言开始,逐步探讨后现代思潮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以及与20世纪90年代各种思潮的复杂关系。
通过对后现代思潮的传播与接受进行深入探讨,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变迁和发展。
后现代思潮对中国文化产生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它促使中国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碰撞与融合,激发了文化创新和多元发展的动力。
在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各种不同的思潮如新品味运动、新浪潮等也在当时蓬勃发展,与后现代思潮产生了复杂的关系。
在接下来的我们将深入探讨后现代思潮在中国的发展与影响,以及其与90年代各种思潮的交织与碰撞。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可以揭示后现代思潮在当代中国社会和文化中的重要性,以及其与其他思潮之间复杂的相互关系。
1.2 概述后现代思潮在中国的影响后现代思潮在中国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在文化领域,后现代思潮的到来引领了中国文化的转型和更新。
传统的中国文化价值观和审美观念受到挑战,出现了更多探索性和多元化的文化作品。
艺术、文学、电影等领域都受到了后现代思潮的启发,带动了中国文化的多元发展。
在社会领域,后现代思潮的兴起也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冲击和反思。
中国现代文学对后现代主义与新叙事文学的批判与检验
中国现代文学对后现代主义与新叙事文学的批判与检验近年来,随着后现代主义和新叙事文学在全球范围内的兴起,中国现代文学也对这两种文学流派进行了深入的批判与检验。
中国作家们通过自己的创作实践,对后现代主义和新叙事文学进行了反思与探索,以此来探讨中国文学的当代发展方向。
首先,中国现代文学对后现代主义进行了批判与检验。
后现代主义强调对现实的怀疑和对语言的玩弄,试图打破传统的叙事结构和意义的稳定性。
然而,在中国的现实背景下,后现代主义的一些特点并不适用。
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变革使得人们对现实的关注更加迫切,他们更加需要文学作品来反映和探讨现实问题。
因此,中国现代文学对后现代主义进行了批判,认为后现代主义过于追求形式上的创新,忽视了对现实的关注和思考。
同时,中国作家们也意识到,后现代主义的语言游戏和意义的模糊可能会导致读者的困惑和迷失,因此他们在自己的创作中更加注重叙事的连贯性和意义的明确性。
其次,中国现代文学对新叙事文学进行了批判与检验。
新叙事文学强调对个体经验和日常生活的关注,试图通过细致入微的叙事来描绘现实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然而,在中国的文化背景下,新叙事文学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整体性和普遍性,而新叙事文学强调个体的独特性和差异性,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存在一定的冲突。
中国现代文学对新叙事文学进行了批判,认为新叙事文学过于关注个体经验,忽视了社会和历史的背景。
中国作家们认为,文学作品不仅仅是个体经验的叙述,还应该具有普遍性的意义和价值。
因此,他们在自己的创作中注重对社会和历史的思考,试图通过个体经验来反映更广泛的社会问题。
此外,中国现代文学还对后现代主义和新叙事文学进行了实践和探索。
中国作家们尝试将后现代主义和新叙事文学的一些特点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以此来寻找中国现代文学的独特发展路径。
他们在创作中注重对现实的关注和思考,同时也注重对个体经验和日常生活的描绘。
他们试图通过叙事的方式来反映和探讨中国社会的问题,以此来引发读者的思考和共鸣。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后现代主义意识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后现代主义意识近年来,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后现代主义意识逐渐崭露头角。
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文化思潮,对于传统的现代主义文学提出了质疑,试图打破传统文学的桎梏,探索新的表达方式和意义。
在中国的文学界,一些作家开始尝试以后现代主义的手法来创作,从而引发了一系列有关后现代主义的讨论和思考。
首先,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后现代主义意识体现在对于现实的解构和重建上。
传统的现代主义文学强调对于现实的观察和描写,但是后现代主义文学则试图从不同的角度来解构现实,挑战现实的表象和常规。
例如,作家莫言的《红高粱家族》通过对于家族历史的多重叙述和碎片化的结构,揭示了现实中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这种对于现实的解构和重建,使得作品更具有多元性和开放性,引发了读者对于现实的思考和反思。
其次,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后现代主义意识还体现在对于语言和叙事的创新上。
后现代主义文学试图打破传统文学的语言规范和叙事方式,通过运用各种各样的语言技巧和手法,来呈现更加多样化和富有张力的作品。
例如,作家余华的《活着》通过使用简洁而生动的语言,以及以时间为线索的叙事方式,使得作品更加贴近读者的生活和情感。
这种对于语言和叙事的创新,使得作品更具有个性和独特性,吸引了更多读者的关注和喜爱。
此外,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后现代主义意识还体现在对于身份和认同的探索上。
后现代主义文学试图挑战传统的身份认同观念和社会规范,探索个体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的存在和定位。
例如,作家王小波的《黄金时代》通过对于女性身份的反思和探索,呈现了一个个体在社会变革中的困惑和挣扎。
这种对于身份和认同的探索,使得作品更具有深度和思考性,引发了读者对于自我和社会的思考和反思。
综上所述,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后现代主义意识在近年来逐渐显现出来。
通过对于现实的解构和重建、对于语言和叙事的创新以及对于身份和认同的探索,作家们试图打破传统文学的束缚,探索新的表达方式和意义。
这种后现代主义的意识不仅使得中国现代文学更加多元化和开放化,也为读者提供了更多思考和反思的机会。
“后现代”思潮在中国――兼论其与20世纪90年代各种思潮的复杂关系(3)
“后现代”思潮在中国――兼论其与20世纪90年代各种思潮的复杂关系(3)【摘要】“后现代”思潮在中国的兴起是20世纪90年代各种思潮的反映和延续。
在当时中国社会文化的背景下,“后现代”思潮对文学艺术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与“80后”思潮和“乌托邦”思潮展开了相互影响、冲突与共存。
在中国文化领域,“后现代”思潮的推广和影响逐渐显现,为当时中国思想文化领域带来新的活力和思考。
本文将探讨“后现代”思潮在当时中国的地位和作用,以及20世纪90年代各种思潮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和意义。
展望“后现代”思潮在中国未来的发展趋势,为中国思想文化领域的发展提供启示和参考。
【关键词】关键词:后现代思潮、中国、20世纪90年代、思潮、社会文化、80后思潮、乌托邦思潮、文学艺术创作、推广、影响、地位、作用、发展趋势。
1. 引言1.1 介绍“后现代”思潮在中国的出现“后现代”思潮在中国的出现,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随着中国社会和文化的急剧变革而开始崭露头角的。
这一思潮的出现,是对传统现代主义思维方式的一种挑战和颠覆,是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浪潮下,中国知识分子和文化人在思想上的一次前所未有的革新尝试。
“后现代”思潮的诞生背景,与中国社会的转型和改革密不可分。
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中国政治经济体制开始逐步向市场经济模式转型,思想文化领域也呈现出多元、开放、涌现的局面。
而正是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后现代”思潮迅速兴起,成为当时思想文化界的热门话题和讨论焦点。
“后现代”思潮在中国的出现,不仅是知识分子对西方后现代思想的接纳和回应,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进程的一种交融和碰撞。
这一思潮的涌现,不仅为当时中国的思想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思维范式,更为中国未来的文化领域带来了更加丰富多元的可能性和发展方向。
1.2 解读20世纪90年代各种思潮的背景20世纪90年代是中国思想文化领域发展的重要时期,各种思潮交织交错,呈现出多样化的文化图景。
试论后现代主义文论思潮在当代中国的积极影响
试论后现代主义文论思潮在当代中国的积极影响在当代中国,后现代主义文论思潮正日益成为文化与学术领域的热门话题。
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文论思潮,深刻地影响了当代中国的文学、艺术、哲学和社会科学等领域。
它的出现不仅为中国的知识分子提供了全新的思考范式,同时也为中国当代文化的多元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的角度来评估后现代主义文论思潮在当代中国的积极影响,并探讨其在不同领域的具体表现。
一、后现代主义文论思潮的影响后现代主义文论思潮充满了反传统、反规范、反权威的精神,对传统的权威性知识体系进行了颠覆和挑战。
在当代中国,这种精神焕发出独特的影响力。
后现代主义的思想解构了传统的观念框架,打破了对知识的单一权威性,提供了一种更加包容和多元的思考方式。
后现代主义倡导的文化多元主义、相对主义和反规范性思维,引领了中国社会对传统文化观念和权威性话语的反思与重新审视。
后现代主义的叙事技巧和文学风格也为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二、后现代主义在中国当代文学中的体现在中国当代文学领域,后现代主义的影响尤为显著。
后现代主义文论思潮对中国当代小说和诗歌的叙事形式和文学风格产生了深远影响。
作家们开始注重叙事的碎片化和多元化,以及对语言的反思和实验。
另后现代主义的文学批评理论也深刻地激发了中国作家们对文学价值和文学批评的重新思考,推动了文学批评的理论多样化和文学价值的多元化。
三、后现代主义在中国哲学与社会科学中的影响除了文学领域,后现代主义思潮还对中国的哲学与社会科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后现代主义提出的相对主义和反规范性思维,为中国哲学界提供了新的思考范式,激发了中国哲学家对知识体系和道德观念的重新审视。
在社会科学领域,后现代主义的思想解构与多元文化观念,也促使中国社会科学家们更加注重对社会现象的多元解释和多元认知。
总结与回顾后现代主义文论思潮在当代中国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文学、哲学与社会科学领域。
它打破了传统的思维模式与文化框架,推动了中国文学的多元发展和学术研究的多元化。
后现代主义在中国
后现代主义在中国摘要:“后现代主义”作为当代西方一支极具影响力和进步的社会哲学文化思潮,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开始了在中国的历程。
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文化理论在中国得到广泛地传播和全面渗透,这为中国文艺界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同时也给理论界带来了对后现代主义在中国的全面思考。
作为一次极大的思想冲击,后现代主义无疑对中国当代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批评话语对中国当代文学作品及文学现象的阐释,为中国当代文学批评提供了一个新的批评视角和一种新的批评模式,这又逐步影响了当代中国文学的创作。
但在中国特有文化语境下,面对产生于西方本土文化范畴的后现代主义,作为一把双刃剑,其彻底解构精神和虚无主义色彩的体现以及对多元化和相对主义的崇尚,它的积极性与消极性从来都是并存的。
那么,如何理解和对待这一外来思潮,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思考。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文化;价值中图分类号:b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8-0260-01一、后现代主义理论要旨“后现代主义”作为当代西方一支极具影响力和进步的社会哲学文化思潮,随着科技文明的发展及西方发达的后工业时代的到来,它早已广泛地影响和渗透到了西方社会文化和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近三、四十年来集广泛争论于一身的“显学”。
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社会哲学文化思潮,它不仅是一种思潮,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我们不难看出其涵盖面之广以及其特性的纷繁复杂。
综合前人对后现代主义的研究状况,对后现代主义进行理论界定,我们大致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把握其基本内涵:一是作为一个时间性概念,顾名思义后现代主义与现代主义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后现代主义可以说是“随着现代主义的衰落而崛起的”①;二是作为一种理论性概念,后现代主义作为西方后工业社会或晚期资本主义的新兴文化现象和理论思潮,是对西方理性文化全面冲击后到达的某种特殊文化状态,它所显示出的是与之前现代主义以中心意识为主导的思维方式不同的理论态度。
后现代主义之后的历史理性与史学实践
后现代主义之后的历史理性与史学实践一、本文概述《后现代主义之后的历史理性与史学实践》这篇文章旨在探讨后现代主义思潮之后,历史理性与史学实践所经历的变革及其发展趋势。
文章首先回顾了后现代主义对历史理性与史学实践的影响,指出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冲击下,传统的历史理性观念受到了挑战,史学实践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接着,文章分析了后现代主义之后,历史理性与史学实践的新变化,包括历史认识的主观性、历史解释的多元性、历史叙述的碎片化等。
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探讨了后现代主义之后历史理性与史学实践的发展前景,提出了若干思考和建议,以期为未来史学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本文旨在通过对后现代主义之后的历史理性与史学实践的深入研究,揭示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和发展规律,为史学研究提供新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本文也期望通过这一研究,促进史学界对历史理性与史学实践问题的关注和思考,推动史学研究向更深层次发展。
二、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反思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文化、哲学和社会理论思潮,在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对历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它质疑了传统历史学的客观性、连续性和普遍性,提倡多元性、相对性和碎片化。
然而,随着后现代主义理论的发展和实践的深入,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的反思。
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反思之一是对其极端相对主义的批判。
后现代主义强调历史的多元性和相对性,认为一切历史叙述都是主观的和文化特定的,从而否定了历史学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然而,这种极端的相对主义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即否认了历史学的任何普遍性和规律性。
这种否定不仅削弱了历史学的解释力,也使得历史研究陷入了无法交流的困境。
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反思之二是对其碎片化倾向的批判。
后现代主义反对传统历史学的宏大叙事和总体性理论,主张通过微观的、碎片化的研究来揭示历史的多元性和复杂性。
然而,这种碎片化倾向往往导致历史研究的碎片化和无序化,缺乏整体性和深度。
碎片化的历史研究虽然能够揭示历史的细节和丰富性,但却难以把握历史的整体脉络和发展规律。
后现代主义与中国当代文化
基本内容
后现代主义与中国当代文化之间的互动与融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 程中,两种文化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并最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后现代文化。 这种后现代文化既包含了后现代主义的批判精神和多元化理念,又体现了中国当 代文化中对传统文化和社会现实的和反思。
基本内容
例如,在中国的当代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对传统叙事结构和拍摄手法的解 构与突破。这些尝试不仅体现了对西方后现代电影的借鉴,也彰显了中国电影人 对本土化表达方式的探索。同时,中国的网络文化也在迅速发展,呈现出后现代 主义特征。在网络空间中,信息传播的碎片化、去中心化以及参与式的文化实践, 都反映了后现代主义对权力、权威和中心的解构意识。
文献综述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后现代主义文学开始进入中国,对中国当代文学产生 了深远影响。中国当代文学在吸收后现代主义文学的精华的同时,也受到其强烈 的冲击。中国当代作家在创作过程中不断尝试新的表现形式和技巧,丰富了中国 当代文学的多样性。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
本次演示采用文献研究法,通过对相关理论著作、文学作品以及研究论文的 梳理和分析,总结后现代主义文学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影响。同时,本次演示还采 用了案例分析法,对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当代文学作品进行深入剖析,探讨其中所 体现的后现代主义特点。此外,本次演示还结合问卷调查和访谈等实证研究方法, 了解读者和作家对后现代主义文学的认知和评价。
基本内容
同时,中国当代文化也对后现代主义做出了回应。中国当代文化在吸收后现 代主义思想的同时,也对其进行了改造和本土化。例如,中国当代艺术在吸收后 现代主义思潮的过程中,将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了一种新的艺术形式。 此外,中国当代文化也试图将后现代主义思想应用于社会实践和制度建设,以推 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0 1 3 年第 5 期
) 一 样,我 仍 然 认 为 释 , 而非 “ 从逻辑上 ” 使其声名扫地 。 与阿维泽 · 塔克 尔 ( A v i e z e r T u c k e r 历史主义是历史学学科合理性 之 核 心 。 我 的 确 同 样 认 为 , 这 种 合 理 性 的 核 心 中 尚 有 许 多 悬 而 未
“ 想 象 共 同 体”源自④ 举中 国 史 为 例 , 我 的 同 学 杜 赞 奇 ( ( ) 之说反甚嚣尘上 。 ) i m a i n e d c o mm u n i t P r a s e n i t D u a r a g y j ⑤ 便获得不少的回响 。 , 倡议 “ 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 ”
凡是志在打倒固有史学 、 开辟 新 局 的 史 家 , 均 资 “ 新 史 学” 为 名 号, 以 正 当 化 其 揭 竿 起 义 的 事 为 ; 这种文化现象在中 、 外均层出不穷 , 殊值留意 。 不料于此 , 中西史 学 终 于 有 了 一 个 汇 聚 点 。
④ 直可以视作近代中国史学发展的里程碑。 ⑤ 而在西 新 史 学》 一 文, 1 9 0 2 年 , 梁启超发表 的 《 ⑥ 中、西 “ )的 《 方 , 则有鲁滨孙 ( 新史学 》 一书 , 相互辉映 。 新史学 ” J a m e s H a r v e R o b i n s o n y ⑦ 但是 “ 各有根源 , 内容亦不尽相同 , 新史学 ” 的 “ 新 ” 字 , 除了标示时间的序列 , 本身即是价
后现代主义与中国 “ 新史学 ” 的碰撞
台湾 “ 中研院 ” 历史语言研究所特聘研究员 黄进兴 中国与西方向来被认为两种 最 具 历 史 意 识 的 文 明 , 彼 此 的 交 流 史 不 绝 书 , 但 却 各 自 发 展 出
③ 这种情形直迄清代末年方有改观 。 始自 2 别有特色的史学 , 隔绝竟达数千年之久 。 0 世纪之初 ,
② 稍后的傅 ” 热衷引介进化史观便是极佳的先例 。 王国维指出 :“ 自进化之论出 , 学子益重历史 。 ③ 但进化史观面临来自各方面的挑 。 斯年也承认 “ 史学之外的达尔文论 , 正是历 史 方 法 之 大 成 ”
战 , 一度危机 重 重 ; 在 后 现 代 的 语 境 下 , 民 族 主 义 的 客 观 性 则 大 受 质 疑 ,
梁启超的 “ 新史学 ” 中未变而影响深远者同样有两点 : 其一 , 是 “ 史 料” 基 本 概 念 的 确 立;
⑥ 这两项预设转化了传统史学的性 其二 , 史学与其他学科 的 关 系 , 尤 其 是 与 社 会 科 学 的 结 盟 。
质 , 使今日中国史学得以加入近代史学行列 , 而与之祸福与共 。 首先 , 梁氏在 《 中国历史研究法 》 费 了 绝 大 篇 幅 , 反 复 阐 释 “ 史 料” 这 个 概 念。 史 学 之 有 — —史 料 之 上。 依 照 数 据 别于玄学或神学 , 其立论不可端赖 穷 思 冥 想 , 却 必 得 立 在 具 体 的 证 据 —
经梁氏登高一呼之后 , 传统史 学 洞 门 大 开 , 积 极 迎 纳 西 方 思 潮 。 自 此 , 中 国 史 家 为 求 改 造 传 统 史学的企图始终未曾动摇 。 而后现代主义恰巧代表晚近西方一股崭新的思潮 , 其 遭 遇 甚 值 观 察 。 在讨论二者之间可 能 的 关 系 之 前 , 首 先 , 必 得 了 解 中 国 新 史 学 的 趋 向 及 其 与 传 统 史 学 的 区 隔 。 其次 , 才能叙及后现代主义大致的论旨 , 特别是它对新史学的冲击 。 , 虽发生于百年之前 , 但其所厘 定 的 方 向 , 却 有 变 , 有 未 变 。 有 梁启超鼓吹的 “ 史学革命 ” 变的是 : 当时为应 付 时 局 所 引 介 的 进 化 史 观 、 民 族 主 义 史 学 , 今 皆 时 过 境 迁 , 需 要 改 弦 更 张 。 原来于中国旧学问当中 , 便有 “ 崇经 黜 史 ” 的 倾 向 , 史 学 并 非 全 然 自 主 。 唯 清 季 以 降 , 经 学 不 敌强势西学 , 其解释典范日趋 式 微 。 史 学 在 无 所 凭 依 的 状 况 之 下 , 只 得 汲 汲 寻 求 外 援 。 梁 氏 之
① 但是正如奎因教导我们的那样 , 人类对于现实的所有理解都是这样的情形 。 ② 决的东西 。
— —既 是 为 开 启 实 际 自 有了这些新的好迹象 , 我 在 人 文 科 学 与 自 然 科 学 之 间 寻 求 一 种 调 和 — 解释学 ” 向度 , 也是为给人文科学 、 特别是历史学恢复某种学 科 合 法 性 的 意 义 , 然科学研究的 “ 以反对那种在我看来是对其在 语 言 学 上 的 消 解 所 做 的 夸 张 的 、 后 现 代 的 描 述 。 如 果 我 们 首 先 丢 弃那种关于科学 必须是 什么的实 证 主 义 幻 觉 , 还 有 那 种 语 言 绝 不 可 能 表 述 具 有 主 体 间 性 的 洞 见 ( 即经验性的指涉 ) 的后现代主义错觉 , 我们便可以转向历史研究 能 为何物的问 题 , 并 且 将 有 关 史学实践的方法论和认识论问题带回到一个理智的语境之中 。 ( 本文译 者 陈 栋 , 清 华 大 学 历 史 系 研究 生 )
a m e s H a r v e R o b i n s o n, T h e N e w H i s t o r E s s a s I l l u s t r a t i n t h e M o d e r n H i s t o r i c a l O u t l o o k,N e w ⑥ J y y: y g , , 。 该书出版于 年 收集作者自 年以来所发表的文章 首篇的标题便是 Y o r k: F r e e P r e s s 1 9 6 5. 1 9 1 2 1 9 0 0 《 , 发表于 1 新史学 》( T h e N e w H i s t o r 9 0 0 年 。 该书在 2 0 世纪初期影响并带动美国的历史 研 究 甚 巨 。 y) ) 和贝克 ( ) 谈起 》 ,《 请参见黄进兴 :《 历史相对论的回顾与检讨 : 从比尔德 ( 历史主义与 B e a r d B e c k e r , 西安 :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 , — 。 历史理论 》 年 第 页 0 0 2 1 1 7 1 2 5 ⑦ ) ,与以兰克史学为首的 在1 新 史 学” ( 8 9 0 年代 , 西方学界即倡议开创一种别出 心 裁 的 “ N e w H i s t o r y ) ,法国 则 有 贝 尔 ( ) ,美 传统史学相区别 。 主要代表在德国 有 兰 普 雷 希 特 ( K a r l L a m r e c h t H e n r i B e r r p ) , 。 国则 有 特 纳 ( 等 不 过 他 们 的 主 张 不 尽 相 同 参 见 F r e d e r i c k J .T u r n e r E r n s t B r e i s a c h,
H i s t o r i o r a h A n c i e n t, M e d i e v a l, a n d M o d e r n, C h i c a o a n d L o n d o n:U n i v e r s i t o f C h i c a o P r e s s, g y g g p y:
① ② ③ ④ ⑤
A v i e z e r T u c k e r, O u r K n o w l e d e o t h e P a s t. g f 奎因对 这 个 未 决 性 的 论 题 最 清 楚 的 表 述 是 在O Em i r i c a l l E u i v a l e n t S s t e m s o f t h e W o r l d, n " p y q y E r k e n n t n i s, v o l . 9, 1 9 7 5, 3 2 8. . 3 1 3 - p p : , H e r b e r t . 1 3 8 B u t t e r f i e l d, T h e O r i i n s o H i s t o r e w Y o r k B a s i c B o o k s 1 9 8 1, 1 3 9.另可参见杜 - p p g f y,N , 台北 : 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 ,1 , , 。 维运 :《 中西古代史学比较 》 年 第 章 第 页 9 8 8 1 2 ,《 梁启超 :《 新史学 》 饮冰室文集 》 第 2 册 , 台北 : 台湾中华书局 ,1 9 6 0 年 , 第 1—3 2页。 ) 、《 ,二者均收入 梁氏完备成熟的论述则见诸 《 中国历史研究法 》( 中国历史研究 法 补 编 》 ( 1 9 2 2 1 9 2 6) 《 ) 。 饮冰室专集 》( 台北 : 台湾中华书局 ,1 年 9 7 2
⑦ 在 史 学 论 证 过 程, “ 形成之早晚先后 , 史料分为 “ 直接史料 ” 与 “ 间接 史 料 ” 两 大 类 别 。 直接
。 要之 , “ 间接史料 ” 直接史料 ” ( 或谓 “ 原始数据 ”) 与 史料 ” 最具分量 , 不得已方退而求诸 “
新 史 学 ” 一 词, 当 时 在 史 学 界 应 相 当 流 行。 经 查, 傅 斯 年 私 人 藏 书 中 有 . 3 1 3 0 0 7, 3 1 8.又 “ ① 2 - p p , : W G u s t a v o l f E i n ü h r u n n a s t u d i u m d e r N e u e r e n G e s c h i c h t e, B e r l i n e i d m a n n s c h e W d S f g i , 中研院 ” 史语所傅斯年图书馆收藏 。 1 9 1 0. “ B u c h h a n d l u n g : , M a r i a L u c i a G. P a l l a r e s u r k e, T h eN e wH i s t o r C a m b r i d e P o l i t P r e s s 2 0 0 2. 1 9 9 0年 代,在 台 湾 ① -B g y y, , 以求开风气之先 , 开拓史学研究的新视野 。 即有一群青年学者创办 《 新史学 》 ② ,周 锡 山 编 校: 《 王国维 : 《 重刻 〈 支 那 通 史〉 序》 王 国 维 集》 第 4 册,北 京:中 国 社 会 科 学 出 版 社, 2 0 0 8年,第4 6 9页。 ,《 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 之 旨 趣 》 傅 斯 年 全 集 》 第 4 册 , 台 北 : 联 经 出 版 事 业 公 司 ,1 9 8 0年, ③ 傅斯年 :《 第2 5 3页。 ④ ⑤ ⑥ 近年研究 “ 民族 ” 的形成偏 向 主 观 论 者 , 最 具 代 表 性 的 便 是 B e n e d i c t A n d e r s o n, I m a i n e d C o mm u n i t i e s: g :V , R e l e c t i o n s o n t h e O r i i n a n d S r e a d o N a t i o n a l i s m, L o n d o n a n d N e w Y o r k e r s o 1 9 8 3 . f g p f , : P r a s e n i t D u a r a R e s c u i n H i s t o r r o m t h e N a t i o n Q u e s t i o n i n N a r r a t i v e s o M o d e r n C h i n a, C h i c a o: j g g y f g f , U n i v e r s i t o f C h i c a o P r e s s 1 9 9 5. y g 梁氏 “ 新史学 ” 的来源 , 显然有取自当时日 本 引 介 的 西 方 史 学 , 但 也 有 径 取 西 方 史 学 的 地 方 。 但 正 本 溯源 , 西方史学方是其最终源头 , 因为当时日本史学亦是取资西方 。 参见杜维运 : 《 梁著 〈 中国历史研 ,《 究法 〉 探原 》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 研 究 所 集 刊 》 第 5 1 本 第 2 分 ,1 9 8 0年,第 3 1 5—3 2 3页。又 参 见 ,收 入 邬 国 义 编 校,浮 田 和 民 讲 述: 《 邬国义 :《 梁启超新史学思想探源 ( 代 序 言 )》 史学通论四种合 ⑦ , 李浩生等译 , 上海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 刊》 0 0 7 年 , 第 1—4 9页。 ,《 梁启超 :《 中国历史研究法 》 饮冰室专集 》 第 1 册 , 第 3 6 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