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总复习《出师表》知识梳理

合集下载

出师表知识点归纳整理

出师表知识点归纳整理

《出师表》知识点归纳整理:一、作者作品1. 出自于诸葛亮的《三国演义》,这是一部历史演义小说,描写了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

2.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的蜀汉丞相,这篇文章是他给刘禅的遗诏,提出了北定中原的方案,表达了他对蜀汉的忠诚和报负。

二、字词句知识梳理1. 通假字:①裨补阙漏(“阙”同“缺”,缺点)②以光先帝遗德(“遗”同“遗”,遗留)③盖追先帝之殊遇(“殊”同“特”,特殊的)④是以众议举宠为督(“举”同“举荐”)2. 古今异义:①斟酌损益(古义:考虑;今义:倒酒)②先帝不以臣卑鄙(古义:出身鄙野;今义:道德水平低)③痛恨不已(古义:痛心;今义:极度遗憾)④感激涕零(古义:感动;今义:感谢)⑤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古义:临终;今义:将要来临)⑥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古:谋划;今:食物是否软烂)3. 词类活用:③受任于败军之际(时:在……时候,状语后置使动用法)④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否:不好,不好。

否是一个动词使动用法)4. 重点句翻译:①不求闻达于诸侯译:不追求名声超过诸侯。

②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译:亲近贤臣,远离小人,这是先汉所以兴盛的原因。

③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译:不应该随意地自己看不起自己,说话不恰当,以致堵塞忠臣进谏的道路。

④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译:皇宫中和丞相府中的人都是一个整体。

奖惩功过,不应有所不同。

⑤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译: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就是后汉所以衰落的原因。

⑥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

译:(这是因为)侍卫臣僚在内尽心侍奉,忠诚坚贞的将士在外舍身作战。

⑦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译:(我)因此追念先帝的特殊恩遇,想在您的身上报答。

⑧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译:这确实是国家危急存亡的时期啊。

⑨斟酌损益,进尽忠言。

译:(我应该)谋划决策时考虑实际情况做适当的增减,用尽我的忠心来进行劝谏。

⑩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中考总复习《出师表》知识梳理

中考总复习《出师表》知识梳理

《出师表》知识梳理一、文学常识1、本文选自《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诸葛丞相集》,作者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

本文的文体是表。

2、本文是作者率师北上伐魏时写给后主刘禅(姓名)的一篇表文。

这篇“表”中写到的“先帝”,指的是_刘备(姓名),南宋诗人陆游高度评价这篇表文,说道“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杜甫慨叹诸葛亮未完成统一大业就先死去的两句诗是:“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3、诸葛亮的《出师表》分《前出师表》和《后出师表》,本文出自他的《前出师表》,后来作者又一次出兵北伐,又写下了一篇《后出师表》其中有一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表明了自己为蜀汉效忠的诚心,成为千古名句。

4、表,是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

以议论为主,兼有记叙和抒情。

二、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崩殂..:崩,古时指皇帝的死亡;殂,死亡2、此诚.危急存亡之秋.:诚:实在秋:时3、殊遇..:优待,厚遇4、引喻..失义.:称引,譬喻义:适宜,恰当5、以光.先帝遗.德:光:发扬光大遗:遗留6、陟.罚臧否..:陟:奖。

臧:善否:恶7、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是以:因此简拔:选拔遗:给予8、悉.以咨.之:悉:都咨:询问9、性行淑均..:淑:善均:平10、臣本布衣..:平民11、先帝不以臣卑鄙..:身份低微,见识短浅12、猥.自枉屈:猥:辱,这里指降低身份的意思。

13、遂许.先帝以驱驰..:许:答应驱驰:奔走效劳14、后值倾覆:....:值:遇到倾覆:兵败15、夙.夜忧叹:早16、不.毛.之地:不长草的地方指人烟稀少的地方17、庶竭驽钝...比喻才能平庸。

驽:劣马,走不快的马。

钝:刀刃不锋利。

..:驽钝:18、攘除..奸凶:排除,铲除19、斟酌损益..:损:减少;益:增加20、以彰.其咎:表明,显扬21、咨诹.善道:询问22、察纳雅言..:正言23、涕零.:零,落下24、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痛心遗憾25、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感激:感激激动三、用原文填空1、《出师表》中提出广开言路建议的句子:诚宜开张圣听。

出师表基础必学知识点

出师表基础必学知识点

出师表基础必学知识点
1. 出师表是东汉末年刘备致曹操的一封表状,表达了刘备志愿为国家
除奸,报效国家的决心和诚意。

2. 出师表分为六个部分:表章、初章、中章、末章、座右铭和签名。

3. 出师表的题目“表”指的是表状,表示向上级报告事务的文书形式;“出师”指的是出兵作战。

4. 出师表主要内容包括刘备表达将军、修德、恢复政权三个愿望,自
述对国家的忠诚与报效,要求出兵抵御外敌,重建汉室的决心和理由。

5. 出师表采用辞章体的文体,以叙述和说明为主,使用了大量的修辞
手法,如比喻、夸张、反问等,以增加文章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6. 出师表中展示了刘备对时局的清醒分析和正确判断,表达了他为民
请命的决心和勇气,以及对汉朝兴衰的关切和忧虑。

7. 出师表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篇杰出的奏表文学作品,具有重要
的历史和文学价值,被广泛传颂,并被列入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一。

(完整版)《出师表》知识点归纳

(完整版)《出师表》知识点归纳

《出师表》知识点归纳一、生字词崩殂(cu)恢弘(hong)妄自菲(fei)薄(bo)陟(zhi)罚臧(zang)否(pi) 昭(zhao)平明之理以遗(wei)陛下裨(bi补阙(que)漏行(hang)阵攘(rang)除猥(wei)自枉(wang)屈庶(shu)竭驽(nu)钝(dun) 性行淑(shu)均咨诹(zou)善道以彰(zhang)其慢责攸之、依、允等之咎(jiu) 斟(zhen)酌(zhuo)损益涕(ti)零二、词语解释1。

先帝(指刘备)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中途去世.崩殂:古代称指帝王之死.);今天下三分,益州(指蜀汉地区)疲弊(民力贫弱困乏),此诚(实在、果真)危急存亡之秋(时)也.然侍卫之臣不懈(懈怠,放松)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边疆)者.盖(副词,推断原因)追先帝之殊遇(特殊待遇),欲报之于陛下(对皇帝的敬称,指刘禅。

)也.诚宜开张(扩大)圣听(圣明的听闻),以(用来)光(发扬光大)先帝遗德,恢弘(扩大、发扬)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轻视,看不起),引喻(称引、譬喻)失义(恰当),以(以致)塞忠谏之路也.(1。

段意:向陛下论述当前的形势,提出广开言路的建议。

)2.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提升)罚(惩罚)臧否(善恶,褒贬,这里指评论人物的好坏),不宜异同(偏义复词,指不同).若有作奸(奸邪的事情)犯科(科条法律),及为(做)忠善者,宜付(交付、交给)有司,论(判定)其刑(处罚)赏,以昭(显示、表明)陛下平明之理(治理).不宜偏(偏袒)私(有私心),使内外异法(法令不同)也。

(2。

段意:提出严明赏罚的建议。

)3.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善良诚实的人),志(志向)虑(思虑)忠纯,是以(因此)先帝简拔(“简”同“拣”,挑选:简拔:挑选提拔)以(把)遗陛下。

愚(谦词,我)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全、都)以咨(询问,征求意见)之,然后施行,必得裨补(弥补)阙(“阙"同“缺",缺点)漏(疏漏),有所广益(有启发和帮助)。

中考必背文言文《出师表》重点字词整理

中考必背文言文《出师表》重点字词整理

中考必背文言文《出师表》要点字词整理( 1)读一读写一写疲弊( bì)陛( bì)下恢弘(hóng)驽钝(núdùn)裨(bì)补阙 qu ē)漏行( háng)阵友善夙( sù)夜忧叹崩殂( cú)妄自菲( f ěi)薄陟( zhì)罚臧否( pǐ)以彰其咎( ji ù)(2)释义光:弘扬光大。

恢弘:弘扬扩大。

失义:适合、适合。

宫中:皇宫中。

府中:朝廷中。

陟(奖)罚(处罚)臧(善)否(恶)。

刑赏:罚。

以遗:赐予。

布衣:老百姓。

躬:亲身。

颠覆:兵败。

夙夜:早晚。

驽钝:比喻才能平凡。

攘除:清除、铲除。

以彰:表示。

之慢:怠慢、大意。

以咨诹(咨询)善道,雅言:正言之理:治。

(3)通假字阙【通“缺”,弊端、疏忽】简【通“检”,选拔】有【通“又”】( 4)词类活用① 良【形容做名:里指和善的人,例句:此皆良】② 广、益【广和益都是形容作,大增加,例句:有所广益】③ 、【形容作:近,疏,例句:臣,小人】④ 奸凶【形容作名:奸邪凶之徒,文指曹魏集,例句:攘除奸凶】⑤ 恢弘【形容作:大,例句:恢弘志士之气】( 5)一多①效【 a 重担:愿陛下托臣以复之效。

b 收效:不效治臣之罪】②道【 a 路程:中道崩殂 b 方法:咨善道】③因此【 a.⋯⋯的原由:今后因此也 b 用来:此臣因此先帝而忠陛下之分也】④于【 a.在:然侍之臣不懈于内 b :欲之于陛下也 c.:未不息怨恨于桓灵也 d 到:三臣于草之中】⑤以【 a 来:是以先帝拔以陛下 b 致使:以先帝之明 c 把:故崩寄臣以大事也 d 因:先帝不以臣鄙俗e :愚以中之事】( 6)古今异鄙俗【身份卑微,身世鄙野;(今)指品劣质、下贱】感谢【感人振奋;(今)指感谢、感人】怨恨【痛心遗憾;(今)指十分仇恨】开张【扩大;(今)指商铺开始营业】驱驰【奔忙效力;(今)策马快跑】。

出师表文言知识点

出师表文言知识点

出师表文言知识点《出师表》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北伐曹操之前,上呈给后主刘禅的表文。

这篇文章言辞恳切,情感真挚,蕴含了丰富的文言知识。

以下就为大家详细梳理一下其中的重点文言知识点。

一、通假字1、必能裨补阙漏:“阙”通“缺”,缺点,疏漏。

2、二十有一年矣:“有”通“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二、古今异义1、诚宜开张圣听古义:扩大。

今义:店铺开业。

2、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古义:痛心遗憾。

今义:极端憎恨。

3、先帝不以臣卑鄙古义:身份低微,见识短浅。

今义:言语、行为恶劣,不道德。

4、由是感激古义:感动奋发。

今义:因对方的好意或帮助而对他产生好感。

5、临表涕零古义:眼泪。

今义:鼻涕。

三、一词多义1、以(1)以光先帝遗德(用来)(2)以塞忠谏之路也(以致)(3)先帝不以臣卑鄙(因为)2、于(1)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在)(2)欲报之于陛下也(给)(3)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对)3、之(1)恢弘志士之气(的)(2)欲报之于陛下也(代“先帝的殊遇”)(3)悉以咨之(代“他们”,指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4、行(1)然后施行(做,执行)(2)性行淑均(品德,品行)5、益(1)有所广益(好处)(2)斟酌损益(增加)四、词类活用1、恢弘志士之气“恢弘”,形容词作动词,发扬扩大。

2、亲贤臣,远小人“亲”,形容词作动词,亲近;“远”,形容词作动词,疏远。

3、此皆良实“良实”,形容词作名词,善良诚实的人。

4、攘除奸凶“奸凶”,形容词作名词,奸邪凶恶的人。

5、以光先帝遗德“光”,名词作动词,发扬光大。

五、文言句式1、判断句(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也”表判断)(2)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也”表判断)2、倒装句(1)苟全性命于乱世。

(状语后置,正常语序为“于乱世苟全性命”)(2)临崩寄臣以大事。

(状语后置,正常语序为“临崩以大事寄臣”)3、省略句(1)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陛下)恢弘志士之气。

出师表知识点归纳总结重点

出师表知识点归纳总结重点

出师表知识点归纳总结重点一、作者《出师表》的作者是唐代文学家、政治家王之涣。

王之涣早年曾任唐代宰相李林甫的幕僚,后来因为谏阻李林甫的错误政策而被贬谪到乡间。

在乡间生活期间,他创作了一系列优秀的诗歌作品,其中就包括了《出师表》。

二、创作背景写《出师表》时,正值唐代宰相李林甫统领军队北征的时期。

王之涣当时是李林甫的幕僚,深知李林甫误国的罪行。

而当时国家正面临外患、内乱的威胁,王之涣深感国家危急,于是写下了这篇诗作,表达对李林甫的忠告和对国家的关心。

三、内容概要《出师表》是一篇七言绝句的诗篇。

全文共十九首,通过叙述朝廷派遣李警官率大军北伐的过程,表达了作者对国家民族的深切关怀和对李林甫错误政策的忠告。

诗篇开头即以“关山酬宾客,海路减妖妖”的景色和手段描绘了军队出征的艰险,接着借夏商两代崩坏的典故来隐晦地批评李林甫的腐朽统治。

然后以“冒暑更沮蒙,逢迎常冯琶”的手法将战场的酷热和敌军的狡诈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详细描述了战争场面的同时,还反复描绘了李警官为人的品质,以此来表现作者对李林甫的忠告和期望。

四、主题思想《出师表》通过叙述朝廷派遣李警官北伐的过程,表达了作者对国家民族的深切关怀和对李林甫错误政策的忠告。

诗中强调了国家安危紧迫的局面,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悲愤之情。

通过对李林甫的贪污腐化和对国家民族的危难描写,表达了作者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对官僚腐败的不满。

同时,在对出征军队的描写中,也表现出了作者对军民的关心和对国家未来的希望。

五、艺术特色《出师表》以其精炼、明快的语言和深刻、坚实的内容成为了一篇脍炙人口的优秀诗文作品。

该篇诗作语言简练、含蓄,铿锵有力,深刻抒发了作者对国家的深情厚意。

通过对国家安危的描写,情感激昂,寓意深刻,余音回荡,引人深思。

诗中反复用“死生契阔,与子成说”的结构,表现了律诗的统一、对仗平衡;通过虚词、象征手法,表现了作者的情感,增加了艺术感染力;另外,还借"烽烟”、“霄云”、“冯琶”等一系列象征手法,增加了诗的意境美。

第23课《出师表》知识点梳理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23课《出师表》知识点梳理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出师表》复习要点(一)整体感知1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各部分主要内容2结合选文概括诸葛亮上表出师的原因。

⑴报先帝,忠陛下;⑵南方已定,兵甲以足。

3本文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蕴含着作者对先帝的感恩图报之情,表达其竭力效忠刘备父子的心愿。

4、陆游在《感状》中说“凛然出师表,一字不可删。

”足可见此文传唱千古的原因在于作者凛然正气中所蕴含的耿耿忠心。

细读此文,指出作者“忠陛下”之“忠”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三点即可)①积极献言,提岀三项建议。

(或答“提岀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三项建议”)②积极荐贤,安排内政、军事人才。

(或回答“推荐人才”)③平定南方,使后方稳定,得以岀师北伐。

④积极筹备北伐,为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作准备。

(二)1-51.诸葛亮是如何分析当前天下形势的?其目的是什么?先说不利的客观条件,指明蜀汉“危急存亡”的形势,意在刘禅能“思危”,激其发愤图强之志;再说有利的主观条件,指明希望尤在,意在促刘禅励精图治之行。

为后文的三条建议做铺垫。

2、分析形势的原因:指出先帝创业艰难,希望后主发愤图强,继承父志,复兴汉室3、1)诸葛亮向刘禅提出哪些建议:广开言路、赏罚分明、亲贤远佞。

建议陛下广泛听取臣下的意见,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振奋有理想、有抱负的人们的精神,广开言路;宫廷和丞相府是一个整体,里面的人都是国家官员,对他们实行提升、惩罚、表扬、批评,应当用一个标准,严明赏罚;亲近贤臣,疏远小人,即亲贤远佞。

2)提出这三条建议的目的是什么?目的:上面这些治国大计和政事安排,都是为了出师。

只有国内政局稳定,有了“平明之理”,诸葛亮才可以后顾无忧,专力伐魏。

3)他反复强调的是哪一条?主要陈说的是哪一条,为什么?亲贤远佞只有亲贤远佞、广开言路才能为忠谏之言开路,而非为谗邪开方便之门;只有亲贤远佞,才能真正做到察纳雅言,“昭平明之理”,不至于忠奸不分,赏罚不明。

又因刘禅昏庸无能,如不亲贤远佞,必会“妄自菲薄,引喻失义”“偏私,使内外异法”亲贤远佞关系国家存亡的根本,是三项建议的核心。

出师表知识点归纳总结

出师表知识点归纳总结

出师表知识点归纳总结《出师表》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致刘备的一封表状文,通过此表,诸葛亮表述了自己的愿望和对刘备的忠诚,也抒发了自己的感慨和对战争的看法。

本文将对《出师表》中的几个重要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背景知识1. 时代背景:《出师表》写于公元234年的三国时期,这是中国历史上乱世时代的一个重要阶段。

三国鼎立,群雄争霸,各种复杂的政治局势和军事形势都对诸葛亮的表达产生了重要影响。

2. 文化背景: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被后世尊奉为“卧龙先生”,而《出师表》是他一生中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他的文笔流畅,表达真挚,反映了当时人们对政治和战争的思考和感受。

二、文章结构《出师表》的结构可以分为四部分:表明心迹、陈述请求、反映现状、表达愿望。

这四个部分有机地连接在一起,构成了整篇文章的主旨。

三、重要句子《出师表》中有几个非常重要的句子,这些句子表达了诸葛亮对事情的看法和他的请求,也展示了他的忠诚和才智。

1. “臣亮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这句话承先启后,提到了刘备的先帝刘备的创业,也表达了刘备的早逝给蜀汉造成的巨大困难。

2.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句话形象地描述了当前摆在蜀汉面前的战争形势,只差最后一步就能获得胜利。

3. “今欲遣将军以守江河,若备克日南徐,则州下之民可得而恢复者数十万人也”:这句话说明了诸葛亮认为如果刘备能成功征服南徐,就可以获得大量的民众支持和恢复州下。

四、政治思想《出师表》中穿插了一些诸葛亮的政治思想,这些思想反映了他对社会和政治问题的思考和看法。

1. 《出师表》通过对战争形势的描写,表达了诸葛亮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他对自身能力的自信。

2.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提到了“治理国家”的重要性,强调了政治家在处理国家事务时需要权衡和决策。

五、作者形象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展示了他的忠诚、才智和聪明才智,让人深受感动。

他将自己置身于国家大事之中,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期望。

九年级下册语文出师表笔记

九年级下册语文出师表笔记

九年级下册语文出师表笔记
《出师表》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写给后主刘禅的一篇奏章,表达了他对国家的忠诚和对后主的期望。

以下是《出师表》的笔记要点:
1. 作者:诸葛亮,三国时期蜀汉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2. 内容:
背景:当时蜀汉已进入战争状态,诸葛亮为了北伐曹魏,向刘禅上表,陈述自己的心志和对国家的期望。

主题:表达诸葛亮的忠诚和责任感,以及对后主的期望和劝诫。

重点:诸葛亮在文中强调了国家的重要性和对后主的期望,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国家的忠诚和对北伐的决心。

3. 重点字词:
崩殂:指帝王之死。

光先帝遗德:发扬光大先帝的遗留下来的美德。

菲薄:轻视。

恢弘:发扬扩大。

引喻适义:称引恰当。

陟罚臧否:奖惩善恶。

异同:不同。

刑赏:惩罚或奖赏。

4. 文学特点:
文笔优美,感情真挚。

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用词简练,含义深刻。

5. 感悟与思考:
通过学习《出师表》,我们可以深刻体会到诸葛亮的忠诚和责任感,以及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厚感情。

这篇表文也提醒我们,作为一个公民,我们应该有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出师表必考知识点(一)

出师表必考知识点(一)

出师表必考知识点(一)出师表必考知识点详解一、出师表的背景和作者•出师表的背景:出师表是写给曹操的辞表,表达了诸葛亮辞官归乡的决心和对国家的忠诚。

•出师表的作者: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被誉为“卧龙”。

二、出师表的结构和内容出师表共分为6个部分,每部分都有不同的内容和表达目的。

1. 表明谦逊和忠诚•诸葛亮首先表达了自己的谦逊,称自己“非才无取”,并表示自己“昧旦”,希望能为国家做出贡献。

•他接着表达了对国家的忠诚和对臣子的尽职责,提到“臣惟”,希望能辅佐曹操。

2. 对自己才能的自评•诸葛亮在这一部分列举了自己的才能,如“驱除疾疫,掩燔烧,浚深川,修战防”等,以展示自己的能力和贡献。

3. 表达了对曹操的敬佩和对国家未来的担忧•诸葛亮在这一部分表达了对曹操的敬佩之情,并表示愿意为曹操分忧解难。

•同时,他也对国家未来的发展提出了担忧,提到“忧天下之士,壹以当之”,表示自己能够担当起解决国家问题的责任。

4. 对曹操的劝谏•诸葛亮在这一部分针对曹操的军事策略和政治决策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他指出了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如“善保禹、乐毅之策,可以成功”,“若西顾而忧,成败者也”。

5. 再次表达了自己的决心和忠诚•诸葛亮在这一部分再次强调自己的决心,表示即使被任命为吴侯,也会竭尽全力为国家效力。

•他还表示自己愿意以死报国,表达了对国家的忠诚和对事业的执着。

6. 结语和祝福•诸葛亮最后以祝福的话语结束出师表,表示希望曹操能够成就伟业,国家太平。

三、出师表的意义和影响•出师表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珍贵遗产,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学价值。

•它充分展示了诸葛亮的才华和忠诚,被誉为“忠臣之表”。

•出师表以优美的语言、娴熟的修辞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人物形象,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

•同时,出师表还被广泛用于中小学的语文教育中,是必考的重要文学常识。

以上就是关于出师表必考的相关知识点的详解。

了解这些知识点有助于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欣赏出师表这一文学作品。

《出师表》重要知识点归纳

《出师表》重要知识点归纳

《出师表》重要知识点归纳第一篇:《出师表》重要知识点归纳一、《出师表》作者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二、表是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

三.字词解释通假字1.简通拣: 挑选2.阙通缺: 欠缺.不足.缺点古今异义词1.卑鄙: 古义: 身份低微.见识短浅今义: 品质低劣.下流2.痛恨: 古义: 痛心遗憾;今义: 十分憎恨3.感激: 古义: 感动今义: 激动感谢4.开张: 古义: 扩大今义: 指商店开始营业成语归纳1.开张圣听:打开圣明的听闻,要后主广泛地听取别人意见2.妄自菲薄:过分看轻自己3.引喻失义:说话不恰当4.作奸犯科:做奸邪事情.触犯法律5.苟全性命:苟且保全性命6.斟酌损益:处理事情斟酌情理.有所兴革7.感激涕零::形容感激得留下了眼泪8.不知所云:不知道说些什么9.三顾茅庐:用来泛指诚心诚意一再邀请10.亲贤远佞:亲近贤臣.疏远奸邪小人11.计日而待:数着日子等待.指马上就要实现12.危急存亡:情势危险急迫,关系到生存或灭亡。

13.裨补缺漏:弥补缺点和疏漏之处。

四.条件句1.分析蜀国(益州)当时形势不利的客观条件: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机存亡之秋也。

2.作者分析当时有利的主观条件: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

3.表达蜀国形势危机,令人担忧的语句: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机存亡之秋也.4.形成有利主观条件的原因是:盖追先帝之殊遇,预报之于陛下也。

5.作者向后主刘禅提出的三条建议是:(1)开张圣听(2)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严明赏罚)(3)亲贤臣,远小人(亲贤远佞)6.作者提出“开张圣听”这一建议的目的是: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7.“妄自菲薄,引喻失义”造成的结果是:以塞忠谏之路也8.体现“赏罚分明”的句子(第二段中提出的建议的具体内容):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9.《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本文中意思一致的句子是: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10.强调依法办事的语句(如何具体执行,”赏罚分明”):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11.作者认为先汉兴隆的原因是(本段的中心句)“每与臣论此事”中”此”指”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的主要条件是:亲贤臣,远小人14.作者提出”亲贤远佞”建议的原因是:(从正反两方面概括两汉历史经验教训的句子)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15.表明作者出身的句子: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16.(1)写作者生活恬淡,无意于功名利禄的语句(表明作者的志趣,抱负,品格高远,生性超凡脱俗.不求功名,默默为蜀汉效力)(2)作者自述心志,表明自己志趣淡薄,无意于功名的名句(3)诸葛亮《诫子书》中有一句名言”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表现了作者恬静寡欲,但又志趣过人,由此可联想到<>中的一句话(4)与”人到无求品自高”一句,表达了一种旷达高远的人生境界,意境相同的句子(5)表明作者“静以修身”“淡泊明志”的过人志趣的句子: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17.概述”三顾茅庐”的故事即”感激”的原因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18.成语”三顾茅庐”出自于<>中的原句(唐代诗人杜甫在<>一诗中,写到”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其中第一句在本文中的原句是):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19.作者为报答先帝的知遇之恩,愿为先帝奔走效劳的句子: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20.(1)写作者与先帝患难与共的语句(临危受命,写尽作者一生的千古名句):(2)诸葛亮深情回忆追随刘备创业时期处境艰难的句子(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句子)(3)刘备被曹操战败,诸葛亮临危请命,出使东吴,以图联吴抗曹大计,在本文中自述为(4)本文形容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勇挑重担的句子(赞美那些力挽狂澜的传奇人物的句子):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21.体现”白帝城托孤”的句子: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22.受命以来的心情是(北伐的思想基础):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23.受命以来的行动是: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24.表明伐魏时机成熟的句子(出师前的有利物质基础):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25.诸葛亮提到“先帝临崩寄臣以大事”,“大事”指(写出师表的战略目标,自己的职分的句子)北定中原,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26.表达作者思想情感,贯穿全文的句子(诸葛亮一切行动的情感基础是):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27.作者对汉室刘氏父子衷心,可以用六个字概括为:报先帝,忠陛下28.作者向后主提出的希望: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五、问答题1本文的写作目的是什么?(表中向后主刘禅陈说了什么请求和愿望?)希望国内政治修明,有一个稳定的战略后方,使“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计划得以实现。

第23课《出师表》知识点梳理

第23课《出师表》知识点梳理

九下23课《出师表》知识梳理【文学常识】1、作者作品诸葛亮,字孔明。

三国时期蜀汉政治家、军事家。

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谥忠武侯。

代表作有《诫子书》。

2、文体常识表:中国古代向帝王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也是封建社会臣子对皇帝有所陈述、请求、建议时用的一种文体。

在古代,臣子写给君王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

【诵读节奏】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藏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虑,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沪,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中考语文出师表知识点3篇知识点

中考语文出师表知识点3篇知识点

中考语文出师表知识点3篇一代谋圣诸葛亮,运筹帷幄,算无遗策,是智慧的神话。

无论是在行军打仗,还是处理国政时,都是治国能臣。

可惜最后遗憾终生,留下一篇出师表。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中考语文出师表知识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语文知识点:出师表知识点一、生字词崩殂(c u )恢弘(h 6 ng)妄自菲(f § i)薄(b 6 )陟(zh i )罚臧(z a ng)否(p i )昭(zh a o)平明之理以遗(w。

i)陛下裨(b i补阙(qu e )漏行(h a ng)阵攘(r d ng)除猥(w E i)自枉(w七ng)屈庶(sh u )竭M (n u )钝(dtin)性行淑(sh u )均咨M (z 6 u)善道以彰(zh d ng)其咎(ji u )斟(zh e n)酌(zhu 6 )损益涕(ti)零二、词语解释1 .先帝(指刘备)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中途去世。

崩殂:古代称指帝王之死。

);今天下三分,益州(指蜀汉地区)疲弊(民力贫弱困乏),此诚(实在、果真)危急存亡之秋(时)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懈怠,放松)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边疆)者。

盖(副词,推断原因)追先帝之殊遇(特殊待遇),欲报之于陛下(对皇帝的敬称,指刘禅。

)也。

诚宜开张(扩大)圣听中苟且保全性命,不希求在诸侯中做官扬名。

15、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关键词:以,因为。

卑鄙:身份低微,见。

猥自枉屈:亲自降低身份。

猥:辱,这里有降低身份的意思。

说话人表示谦卑的词。

枉屈:屈身俯就。

三顾:三次拜访。

由是:因此。

感激:有所感而情绪激动。

驱驰:奔走效劳。

句译:先帝不因为我身份低微,见识浅陋,亲自降低自己的身份,委屈自己,三次到草庐中来探望我,向我询问当代的大事,我因此有所感而情绪激动,就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

16、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出师表知识点归纳大全

出师表知识点归纳大全

《出师表》知识点一、作者作品1.出自:《诸葛亮集》2.文体:表,是古代向帝王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是奏议的一种。

本文是诸葛亮上书给后主刘禅的一篇表文。

3.作者: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期蜀汉政治家,军事家。

二、词语解释崩殂(cú):指帝王之死。

崩:古时指皇帝死亡。

殂:死亡。

疲弊:人力疲惫,民生凋敝。

诚:确实秋:时候。

内:朝廷。

外:这里指疆场。

追:追念。

殊遇:特殊的礼遇。

宜:应当。

开张圣听:扩大皇上听闻(的范围)意思是要后主广泛听取意见。

光:发扬光大。

恢弘:发扬,扩展。

妄自菲薄:随意地看轻自己。

引喻:称引、譬喻。

失义:不合道理。

义:恰当,适宜。

陟(zhì):提拔、晋升。

臧否(pǐ):赞扬和批评。

异同:这里指不同。

作奸犯科:做奸邪事情,触犯科条。

论:评判。

刑:罚。

昭:显示。

平明之理:公平清明的治理。

理:治。

内外异法:宫内和丞相府的赏罚标准不同。

良实:忠良诚实的人。

志虑忠纯:志向和思虑忠诚纯正。

简拔:选拔。

遗:给予。

愚:我,谦称。

悉:全,都。

咨:询问。

裨补阙漏:弥补缺失疏漏。

阙:同“缺”,缺失,缺点。

有所广益:这里指有启发和帮助。

淑:善。

均:公正、公平。

行(háng)阵:行伍,部队。

所以:这里表示原因。

倾颓:衰败。

痛恨:痛心、遗憾。

贞良死节:忠正贤明,为保全节操而死(指以死报国)躬耕:亲身耕种。

躬:亲自。

闻达:有名望,显贵。

卑鄙:社会地位低微,见识短浅。

猥(wěi):辱。

谦辞。

枉屈:屈尊就卑。

感激:感奋激发。

驱驰:奔走效劳。

倾覆:覆灭,颠覆。

这里指兵败。

尔来:自那时以来。

夙(sù)夜:早晚,日日夜夜。

不效:没有效果。

不毛:不生长草木。

这里指贫瘠、未开垦的地方。

奖:鼓励。

庶:表示期望。

驽钝:比喻才能平庸,这是诸葛亮自谦的话。

驽,劣马,跑不快的马。

钝,刀刃不锋利。

攘除:排除,铲除。

斟酌损益:斟酌利弊。

斟酌,考虑可否。

损,损害。

益,益处。

效:这里是功效的意思。

告:祭告。

出师表知识点归纳总结

出师表知识点归纳总结

出师表知识点归纳总结一、历史背景《出师表》的历史背景是以三国时期为背景的,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

当时,刘备与东吴联合对抗曹操,形成了鼎足之势。

而此时的关键人物之一就是诸葛亮,他被刘备请来辅佐,成为了刘备的谋士。

这一时期的政治格局以及各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将会对《出师表》的内容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文学特点1. 文辞简练:《出师表》的文辞简练,语言通顺,表达清晰,没有多余的修饰和装饰,这是其最大的特点之一。

2. 表达忠诚:《出师表》是诸葛亮致刘备的一封信,表达了诸葛亮对刘备的忠诚之情,信中充满了对刘备的忠诚之情和对国家的担当精神。

3. 阐述治国理念:《出师表》还阐述了诸葛亮的治国理念,包括治理政事的态度和方法、兵权授与的原则、开始建立西川、组织整顿军队、耕者有其田等等。

4. 显露才华:在《出师表》中,诸葛亮不仅展现了自己的才华,更将自己为国家崛起所展现出来的伟大抱负透露无遗。

三、人物形象1. 刘备:刘备是中国古代的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领导蜀汉取得了重大的成就。

在《出师表》中,他被描绘成一个明君,因为他征求诸葛亮的意见,并信赖他的才能。

2. 诸葛亮:诸葛亮是中国古代的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在蜀汉时期担任丞相,为国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在《出师表》中,他被描绘成一个忠臣,因为他无私地为国家效力,不计较个人得失,爱国热忱。

3. 曹操:曹操是中国古代的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领导曹魏取得了重大的成就。

在《出师表》中,他被描绘成一个昏君,因为他荒淫无道,自私自利,不顾国家民生。

四、理论内涵1. 忠君爱国:《出师表》中透露出诸葛亮对刘备的忠诚和对国家的爱护。

这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忠臣爱国精神。

2. 治国理政:《出师表》中诸葛亮阐述了自己的治国理政的理念和方法,包括均田制和赋役制等,这些都是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 育人治国:《出师表》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教育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崛起的基础。

九年级语文出师表知识点归纳

九年级语文出师表知识点归纳

九年级语文出师表知识点归纳
《出师表》是唐代文学家文学家文学家文学家文学家文学家文学家文学家文学家文学家文学家文学家文学家杨炯(公元495年-公元569年)所作的一篇辞表,这是杨炯在被授予任蜀州西部都护府从事军政事务之前,向唐太宗李世民请求改任的文章。

辞表中用格律严格的平仄对偶、含蓄细腻地表达了作者真挚的情感,以及对尊者的真心敬意和愿意奋发向前的决心。

知识点归纳如下:
1.辞表的概述和背景:《出师表》是杨炯向唐太宗李世民请求改任的文章。

2.辞表的结构和体裁:辞表采用格律严格的平仄对偶写成,共十二首(首、次、三、
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附),每首六十个字。

3.辞表的文学特点:辞表情感真挚、含蓄细腻,表达了作者的真心敬意和愿意奋发向前的决心。

4.辞表的主题与思想:辞表主题是请求改任,同时表达作者对尊者的真挚敬意,以及愿为国家效力的决心。

5.辞表的语言风格:辞表语言简练、文辞优美,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

6.辞表的文化内涵:辞表体现了封建礼教的思想,强调忠诚、奋发向前、为国家效力的美德。

7.辞表的艺术价值:辞表的文学艺术价值较高,语言优美,表达情感真挚,堪称唐代辞章的杰作。

出师表知识点归纳总结重点

出师表知识点归纳总结重点

出师表知识点归纳总结重点《出师表》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致刘备的表章,是文学史上的一部重要作品,也是研究三国历史、诸葛亮智勇才华的重要文献资料。

以下是对《出师表》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的重点:一、简介与背景《出师表》是诸葛亮为了表达自己对刘备的忠诚和对国家发展的关切而写的一篇表章。

刘备是当时的蜀汉丞相,而诸葛亮则是他的重要谋士和军事将领。

背景是当时国家面临强敌曹魏的压迫,而刘备想要出兵北伐。

二、表章结构1. 开头部分:表明写作目的,并表达忠诚之情。

2. 中间部分:详细列举自己的才能和为国家付出的努力。

3. 结尾部分:表达对刘备的期望,希望能出兵北伐。

三、用词或句式1. 以谦虚委婉的语言表达对刘备的忠诚和殷切的希望。

2. 运用排比句、对偶句等修辞手法,使表章更加生动有力。

3. 通过自我贬低和自我批评的手法,凸显自己的忠诚和对国家的关心。

四、表达内容和重点1. 强调自己的无私忠诚与对国家的大义。

2. 详细列举自己的政治才能、军事才能及修身养性的成就。

3. 提及对刘备的关心、期望以及对国家形势的判断。

4. 表达出国家形势紧迫,需要出兵北伐的紧迫性。

5. 表现出对刘备的高度敬佩和对刘备的忠诚度。

6. 通过表章向刘备递交,表明自己愿出山为国家效力。

五、文章主题《出师表》的主题是忠诚和国家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诸葛亮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为国家做出的贡献,表达了对国家的深情厚意和对刘备及其家族的忠诚,同时也揭示了当时国家紧迫的形势和自己的建议。

结论:《出师表》是一篇感人至深的表章,在文学史上具有极高的地位。

通过对自身才能和对国家利益的关心表述,诸葛亮展现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忠诚精神,对后人有着深远的影响。

这部作品不仅仅是文学的珍品,更是展示了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和人格魅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出师表》知识梳理一、文学常识1、本文选自《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诸葛丞相集》,作者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

本文的文体是表。

2、本文是作者率师北上伐魏时写给后主刘禅(姓名)的一篇表文。

这篇“表”中写到的“先帝”,指的是_刘备(姓名),南宋诗人陆游高度评价这篇表文,说道“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杜甫慨叹诸葛亮未完成统一大业就先死去的两句诗是:“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3、诸葛亮的《出师表》分《前出师表》和《后出师表》,本文出自他的《前出师表》,后来作者又一次出兵北伐,又写下了一篇《后出师表》其中有一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表明了自己为蜀汉效忠的诚心,成为千古名句。

4、表,是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

以议论为主,兼有记叙和抒情。

二、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崩殂..:崩,古时指皇帝的死亡;殂,死亡2、此诚.危急存亡之秋.:诚:实在秋:时3、殊遇..:优待,厚遇4、引喻..失义.:称引,譬喻义:适宜,恰当5、以光.先帝遗.德:光:发扬光大遗:遗留6、陟.罚臧否..:陟:奖。

臧:善否:恶7、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是以:因此简拔:选拔遗:给予8、悉.以咨.之:悉:都咨:询问9、性行淑均..:淑:善均:平10、臣本布衣..:平民11、先帝不以臣卑鄙..:身份低微,见识短浅12、猥.自枉屈:猥:辱,这里指降低身份的意思。

13、遂许.先帝以驱驰..:许:答应驱驰:奔走效劳14、后值倾覆:....:值:遇到倾覆:兵败15、夙.夜忧叹:早16、不.毛.之地:不长草的地方指人烟稀少的地方17、庶竭驽钝...比喻才能平庸。

驽:劣马,走不快的马。

钝:刀刃不锋利。

..:驽钝:18、攘除..奸凶:排除,铲除19、斟酌损益..:损:减少;益:增加20、以彰.其咎:表明,显扬21、咨诹.善道:询问22、察纳雅言..:正言23、涕零.:零,落下24、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痛心遗憾25、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感激:感激激动三、用原文填空1、《出师表》中提出广开言路建议的句子:诚宜开张圣听。

2、诸葛亮分析蜀国当前形势有利条件的句子: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之于外。

3、诸葛亮分析蜀国当前形势不利条件的句子: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4、开张圣听的目的是: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

5、希望后主不要随便看轻自己的句子是:不宜妄自菲薄6、在内政上亲贤臣,就会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7、在军政上亲贤臣,就会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8、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陟罚臧否,不宜异同9、《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

这与《出师表》中的陟罚臧否,不宜异同有一曲同工之处。

10、严明赏罚的句子是: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11、本文中作者认为先汉所以兴隆的原因是:亲贤臣,远小人。

12、后汉所以倾颓的原因: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13、文中从正反两方面概括两汉历史经验教训的句子: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14、表明诸葛亮身份的句子: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15、表明诸葛亮性情的句子:先帝知臣谨慎。

16、写作者志趣抱负的句子: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与诸侯。

17、本文作者陈述自己临危奉命的千古名句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18、表明作者与先帝患难与共的句子: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19、《出师表》中叙述诸葛亮追随先帝驱驰原因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20、诸葛亮《出师表》中写作者回忆先帝不惜降低身份拜访自己的句子是: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21、简述“三顾茅庐”故事的句子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22、写出文中与“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卑鄙'一词相呼应的语句。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23、体现“白帝城托孤”的句子: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24、第七段中“大事”具体指什么?: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25、受命以来的行动是: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26、出师前的有利条件是: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27、军事行动的目的是: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28、诸葛亮这一切行动的情感基础是: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29、文中最能表达作者效忠刘氏父子的句子: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30、体现诸葛亮矛盾、复杂的心情的句子: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四、问答题1、本文的写作目的是什么?请求出师北伐,希望国内政治修明,有一个稳定的战略后方,表达作者报先帝忠陛下的思想感情和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坚定决心。

2、诸葛亮出师的感情基础是什么?报先帝忠陛下3、本文作者向后主陈说了什么情,言了什么事?对先帝的怀念,对刘氏父子的效忠,写出师北伐,兴复汉室的事。

4、作者向后主提出三条修明政治的主张是什么?哪一条是主旨所在?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

亲贤远佞5、为什么在分析不利的形势之后又引出有利的主观条件呢?要后主既意识到客观形势的危急,又树立兴复的信心。

6、作者如何安排国内政事?推举了哪些贤臣?目的是什么?推荐贤臣1)宫中:推荐良实,志虑忠纯的郭攸之、费袆、董允等。

2)营中:推荐性行淑均,晓畅军事的将军向宠。

3)其他:推荐贞良死节之臣侍中、尚书、长史、参军等。

目的是消除北伐后顾之忧,使他能集中精力伐魏。

7、“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说明什么内容?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概括了与先帝患难与共的历史。

这样写是为了说明创业的艰难,进一步表达效忠刘备父子的心愿。

8、作者的政治愿望,战略目标是什么?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9、文中提及的哪些事件使诸葛亮终生感动,并为此不懈奋斗?(1)三顾茅庐(2)临危委重任(3)白帝城托孤10、“不效则治臣之罪”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品格和愿望?表现诸葛亮以身作则,誓死要“北定中原,兴复汉室”。

也希望后主能严格治理国家。

11、请写出刘备给后主的遗诏,并谈谈自己的体会?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今天,我们仍然要坚持以德服人。

生活中对于小的缺点或恶劣的坏事,要防微杜渐,因为小错不改,慢慢会变成一种恶习,而不断的积累善行,却可以铸造成优秀的品质,形成高尚的人格,最终赢得人们的尊重。

12、“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也当世之事”点明刘备有怎样的品质?有宽宏的气度和不耻下问的品德。

13、联系文中关的情节评价一下刘备的为人。

从三顾茅庐,白帝托孤,危难之际委诸葛亮以重任等内容,可以看出刘备求贤若渴,知人善任,用人不疑,有宽宏的气度和不耻下问的品德。

14、本文的作者是三国时期的军事家、政治家诸葛亮,在长篇小说《三国演义》中被塑造成智慧超群、忠心耿耿的大臣形象,请结合本文的相关内容说说他的“忠”,结合《三国演义》中有关情节说说他的“智”忠:他跟随先帝奋斗二十余年,为完成先帝意愿,五月渡泸,深入不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忠心耿耿。

智:《三国演义》中他屡出奇谋,如“舌战群儒”、空城计“等情节充分表现出他超人的智慧,卓越的才能。

15、请就本文第6段的内容或写法写一段评注性的文字。

本段文字采用了“叙事抒情”的写法。

作者自述本志,回顾了先帝的“三顾茅庐”之恩,交代了追随先帝的原因,表达了对先帝的怀念感激之情和效忠刘氏父子的决心。

16、第七段追忆“白帝城托孤”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说明“出师”的原因,是完成先帝未竟的事业。

这是他“报先帝而忠陛下”的本分。

17、今南方已定指的是《三国演义》中的哪价出师之前作者做了哪些准备工作?出师的目的是什么?“奖率三军。

北定中原,庶竭驾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18、诸葛亮自叙本志和出师伐魏有何关系?表示自己无意于功名,但先帝三顾茅庐之恩,及白帝城托孤的信任令其感动,为报知遇之恩,所以出师伐魏。

19、请就课文第八段的内容或方法写一段评注性文字。

再次申明君臣各自应担负的责任:“臣”,讨贼兴复;“攸之、袆、允等,进“兴德之言”;陛下,“咨陬善道,察纳雅言”恳切之情溢于言表,忠诚之心现于纸面。

其情其语,感人至深,不愧为一代名相,旷世贤臣。

20、请结合文中内容谈谈,诸葛亮当时的主张对今天社会进步还有哪些积极意义?今天的社会进步依然需要广开言路,群策群力,集思广益材可办好事情,也需要严明法纪,赏惩分明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在选拔任用人才上也应使有识之士得到任用。

21、诸葛亮《出师表》受到无数后人的高度评价,请写出两例于“表”有关的诗句。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陆游《书愤》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

----文天祥《正气歌》22、请写出关于诸葛亮的一组对联。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刘玄德三顾茅庐诸葛亮鞠躬尽瘁23、请写出本文的成语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作奸犯科计日以待三顾茅庐亲贤远佞24、表中13次提到先帝,作用是什么?勉励后主“光先帝遗德”、“深追先帝遗诏”,以完成先帝未竟的“北定中原”、“兴复汉室”大业。

25、诸葛亮从哪些方面向刘禅提出了三条建议?这些建议中有哪两条与孟子在一篇文章中的观点一致?是哪篇文章?写出相关语句?1)从纳谏、法制、用人方面,提出了: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三条建议。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国恒亡。

26、“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与诸侯。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之间。

”这两句话是《出师表》中的名句,任选其一谈谈你的理解?前者体现了诸葛亮的宁静淡泊之志,表现了他对刘备知遇之恩的感激,也是他自谦之辞。

后者是诸葛亮一生追随先帝,尽忠职守,鞠躬尽瘁的真实写照,表达了他效忠先帝的一腔赤诚。

27、“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可见诸葛亮出师伐魏前心绪难平,情感复杂。

根据你对《出师表》的理解,结合以往的积累,谈一谈一代贤相,智慧过人的诸葛亮“临表涕零,不知所言”的原因。

怀念先帝,为先帝大业未竟而过早离开人世而感到惋惜沉痛,感念先帝的知遇之恩,想起自己二十多年的辛苦辗转,无限感慨;即将出师北伐,而后主刘禅昏庸无能,朝廷内又有小人作崇,难免生后顾之忧,情感复杂,无以言表,不禁潸然泪下。

28、你认为诸葛亮能得到刘备赏识重用的前提是什么?他的这种有幸遇明君的机遇令人羡慕,那么你认为怎样做才能迎来属于自己的机遇?前提是诸葛亮具有经天纬地的韬略和过人的才智。

我们应不断地充实自我,提高自我,是自己也具有迎来机遇的真才实学和本领,要有一颗积极进取之心,要善于发现捕捉机遇。

29、“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分别用原文和自己的话回答“天下计”和“老臣心”的含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