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薇(2010):现代农业跨越发展的支撑体系与政策选择_基于四川省的实证分析,开发研究(2)
浙江丽水莲都区“丽水山耕”数字化平台建设研究
农业工程技术·综合版 2023年8月刊2“三 农” 论 坛浙江丽水莲都区“丽水山耕”数字化平台建设研究赵应苟,吴俊锋,陈 颖,梅叶玲,郑晓微(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乡村产业发展中心,浙江 丽水 323000)摘要:莲都区是浙江省首批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示范建设县,通过莲都区“丽水山耕”数字化平台建设项目,推进了农业产业数字化。
该文阐述了项目的建设内容与完成情况,分析了建设成效与建设效益,为农业的现代化发展提供借鉴,助力乡村产业发展提质增效。
关键词:丽水山耕;数字化平台;现代农业;数字化;追溯监管;供应链;莲都区赵应苟,吴俊锋,陈 颖,等. 浙江丽水莲都区“丽水山耕”数字化平台建设研究[J]. 农业工程技术,2023,43(22):2~3.根据《浙江省财政厅关于组织开展省级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示范建设的通知》,莲都区被列为浙江省首批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示范建设县。
莲都区省级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示范建设项目实施2年,成功创建省级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示范县,进一步促进了乡村产业发展、提升了莲都现代农业发展水平。
一、项目建设背景通过莲都区“丽水山耕”数字化平台建设项目,莲都区建成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建成一批数字化集成度较高的数字茶园和数字农业工厂,极大提升了农产品加工水平,推进了农业产业数字化。
二、项目建设内容项目主要以“一中心、两体系、两大主导产业”为建设方针,实现农业农村大数据标准规范建设,形成上下联动、业务协同、信息共享的大数据体系;主要内容为数字指挥中心、智能质量安全追溯监管体系、智能供应链体系、茶叶产业数字化应用、蔬菜产业数字化应用。
三、项目完成情况1、项目建设内容建成莲都区“丽水山耕”数字化平台,集成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
建成莲都区智能质量安全追溯监管体系、智能供应链体系。
建设茶叶产业数字化基地3个,节约水电20%、肥料20%、劳动力30%,农药用量减少30%以上,受冻害面积大幅减少,茶叶产量和质量较大提升,示范带动面积1万亩。
2011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2011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第一批)立项名单批准号首席专家课题名称责任单位11&ZD001 罗志军我国东部发达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中共江苏省委研究室南京大学11&ZD002 刘迎秋抓住和用好本世纪第二个十年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的若干重大问题研究——面向未来的我国大国经济发展战略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11&ZD003 范剑勇新型城市化视角下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复旦大学11&ZD004 施建军“十二五”时期我国发展的创新驱动战略研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11&ZD005 马龙龙大国赶超经济与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的内外需关系调整研究中国人民大学11&ZD006 邹薇应对“中等收入陷阱”挑战的综合研究武汉大学11&ZD007 桑百川我国新一轮对外开放的战略布局、主要目标与政策选择研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11&ZD008 陈继勇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参与全球经济再平衡的战略与路径研究武汉大学11&ZD009 张正河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战略研究中国农业大学11&ZD010 张兵现代农业导向的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研究南京农业大学11&ZD011 徐亚平“稳增长、调结构、防通胀”三重目标下我国货币政策优化与预期管理研究安徽大学11&ZD012 罗能生推进我国区域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及生态协同发展研究湖南大学11&ZD013 郭继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总体框架与具体路径研究浙江大学11&ZD014 柳清瑞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协调发展研究辽宁大学11&ZD015 杜子芳CPI理论重建及编制方案改进研究中国人民大学11&ZD016 张健华构建我国金融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研究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11&ZD017 王爱俭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我国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协调研究天津财经大学11&ZD018 孙立坚重构国际金融治理体系——亚洲的视角和中国的选择复旦大学11&ZD019 胡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理论建构与战略路径研究上海交通大学11&ZD020 黄卫平国外长期执政政党的制度建设研究深圳大学11&ZD021 江畅构建我国主流价值文化研究湖北大学11&ZD022 陶东风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价值观研究首都师范大学11&ZD023 李凤亮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的内在机理与战略路径研究深圳大学11&ZD024 张昆跨文化传播中的中国国家形象建构研究华中科技大学11&ZD025 官建文突发公共事件舆情应对与效果评估信息平台建设研究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11&ZD026 柴晓明大遗址保护行动跟踪研究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11&ZD027 孟建国家形象建构与跨文化传播战略研究复旦大学11&ZD028 童星社会管理创新与社会体制改革研究南京大学11&ZD029 詹成付在社会管理体制创新中推动基层民主发展研究华中师范大学11&ZD030 王淑芹我国社会诚信制度体系建设研究首都师范大学11&ZD031 贾俊玲和谐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的法律构建研究北京大学11&ZD032 孙柏瑛基层政府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研究中国人民大学11&ZD033 徐晓林国家政治安全视角下的互联网虚拟社会风险治理研究华中科技大学11&ZD034 朱正威建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研究西安交通大学11&ZD035 张文宏社会分层流动的和谐互动研究上海大学11&ZD036 江立华城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问题研究华中师范大学11&ZD037 许庆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户籍制度改革与城镇化问题研究上海财经大学11&ZD038 杨云彦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研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11&ZD039 邓宏乾我国住房保障问题与改革创新研究华中师范大学11&ZD040 成金华我国资源环境问题的区域差异和生态文明指标体系研究中国地质大学(武汉)11&ZD041 卢洪友城乡环境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程度评估及均等化路径研究武汉大学11&ZD042 宋维明我国西部林业生态建设政策评价与体系完善研究北京林业大学11&ZD043 田银华基于CGE模型的产业结构调整污染减排效应和政策研究湖南科技大学11&ZD044 张龙平国家利益保护导向的中国环境审计体系创新研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11&ZD045 宋旭光中国能源—环境—经济综合核算体系研究北京师范大学11&ZD046 朱晶粮食安全框架下全球资本、自然资源和技术利用的战略选择研究南京农业大学11&ZD047 温涛农民收入超常规增长的要素集聚与张略协同研究西南大学11&ZD048 黄少安土地产权、土地流转与土地征收补偿制度研究山东大学11&ZD049 江曼琦基于区域产业链视角的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南开大学11&ZD050 耿明斋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与政策研究河南大学11&ZD051 史丹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体系研究中国社科院财贸所11&ZD052 王志刚供应链视角下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制度创新研究中国人民大学11&ZD053 田玲我国巨灾保险制度安排与实施路径研究武汉大学11&ZD054 高孟潭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制度实施现状、成效及对策研究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11&ZD055 董皞我国司法体制改革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广州大学11&ZD056 李和中地方政府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评价体系研究武汉大学11&ZD057 郑方辉公众幸福指数导向下的我国政府绩效评价体系研究华南理工大学11&ZD058 郎维伟余梓东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与民族政策的完善创新研究"西南民族大学中央民族大学"11&ZD059 黄达远边疆热点地区城市民族关系发展态势与对策研究陕西师范大学11&ZD060 戴健权德庆我国公共体育服务统计体系与综合评价实证研究"上海体育学院西安体育学院"11&ZD061 何德全网络空间的国家安全战略研究国家信息中心11&ZD062 骆克任海外华侨生存安全预警机制研究华侨大学11&ZD063 阎学通我国公共外交研究:战略与策略清华大学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影响研究2010年度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立项项目清单(不含保密项目)序号项目编号项目名称承担单位北京市科委1 2010GXS1D029 产业主导权问题研究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2 2010GXS3K076 2011-2020中国科技投入政策分析及预测研究北京科学学研究中心3 2010GXS3K085 新型共性技术研发组织运行模式及机制研究北京长城战略咨询研究所4 2010GXS5D179 新医改背景下乡村卫生队伍建设与发展研究首都医科大学5 2010GXS5D180 生产性服务业优化升级途径与对策研究北京城市系统工程研究中心6 2010GXS5D181 环渤海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研究——与德国弗朗霍夫协会系统与创新研究所合作北京科学学研究中心天津市科委7 2010GXS1D109 构建滨海新区现代产业体系的制度创新研究天津市科学学研究所8 2010GXS5D182 滨海新区航空产业根植性培育和集群升级互动推进的路径研究中国民航大学9 2010GXS5D183 金融创新支持滨海新区实体经济发展改革研究天津财经大学10 2010GXS5D184 中国研究型大学科技创新力研究——构成、培育与政策建议南开大学河北省科技厅11 2010GXS1D030 城乡等值化重大问题研究河北省唐山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研究中心12 2010GXS5D185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影响研究河北科技大学13 2010GXS5D186 曹妃甸新兴工业区人才聚集实现路径及政策研究河北工业大学14 2010GXS5D187 装备制造业原始创新动力机制构建与建设路径研究燕山大学山西省科技厅15 2010GXS1D110 网络环境下科技管理部门政府信息公开情况调查及及长效机制研究山西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16 2010GXS5D188 我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有效模式和绩效分析太原师范学院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17 2010GXS1D111 内蒙古科技名牌战略与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研究内蒙古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18 2010GXS5D189 煤炭开采企业环境成本管理模式与应用研究—源于内蒙古煤炭开采企业的经验数据内蒙古大学19 2010GXS5D190 牧区生态移民政策的微观评估内蒙古农业大学辽宁省科技厅20 2010GXS1D112 辽宁省特色产业基地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研究辽宁省软科学研究会大连市科技局21 2010GXS1D124 辽宁沿海经济带自主创新基地建设研究大连理工大学22 2010GXS5D191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研究大连交通大学23 2010GXS5D192 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策略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吉林省科技厅24 2010GXS1D090 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技术性贸易措施及对全球贸易体系的影响吉林大学25 2010GXS5D193 近代中日两国软实力比较研究——甲午战争前后软实力对两国走向盛衰的支配作用长春师范学院26 2010GXS5D194 商品住宅经济性能成本评价实证研究长春工程学院27 2010GXS5D195 经济转型中的制度质量与区域创新能力:一个跨区域的实证研究吉林大学长春市科技局28 2010GXS1D127 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科技合作发展战略研究吉林大学29 2010GXS5D196 东北地区科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机理及路径研究长春工程学院30 2010GXS5D197 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高新区发展的影响及对策研究吉林大学黑龙江省科技厅31 2010GXS1D113 黑龙江省服务外包产业结构优化与创新研究哈尔滨商业大学32 2010GXS5D198 基于TRIZ理论的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模式与管理方法研究哈尔滨工程大学33 2010GXS5D199 我国复杂产品系统创新中政府角色定位与支持政策研究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市科技局34 2010GXS1D128 哈尔滨市高新技术产业技术联盟优化发展的集成机制与对策研究哈尔滨市生产力促进中心35 2010GXS5D200 区域创新系统与区域主导产业群协同发展对策研究哈尔滨工程大学36 2010GXS5D201 传统医药产业资源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风险研究哈尔滨工程大学上海市科委37 2010GXS1D031 市场经济条件下举国体制问题研究同济大学38 2010GXS1D032 技术创新扩散与经济持续增长的关联性研究同济大学39 2010GXS4K050 促进高校和科研机构产学研合作制度研究上海科技成果转化中心40 2010GXS4K051 长三角地区公民科学素质基准测评及方法研究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41 2010GXS1D091 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实证研究复旦大学、浙江工业大学42 2010GXS1D114 科技创新创业投融资政策瓶颈分析及对策研究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43 2010GXS5D202 外资主导下产业集群创新模式的动态选择与绩效评价:基于长三角的实证研究东华大学44 2010GXS5D203 基于标准与食品安全法的我国中小企业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研究上海市标准化研究院45 2010GXS5D204 统一通信产业技术演进路径及技术路线图研究同济大学江苏省科技厅46 2010GXS1D033 我国新兴产业培育的主要障碍和对策研究东南大学47 2010GXS3K082 提高国有大中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对策研究南京工业大学48 2010GXS5D205 科技金融创新促进江苏重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研究扬州大学49 2010GXS5D206 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农业科研机构组织创新和发展模式研究江苏省农业科学院50 2010GXS5D207 科技奖励促进自主创新的效果评价研究江苏大学51 2010GXS5D208 中小企业电子商务模式选择与绩效评价研究南京财经大学南京市科技局52 2010GXS5D209 长三角地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及评价研究——以上市公司为例南京工业大学浙江省科技厅53 2010GXS5D210 基于自主创新的我国纺织业国际市场能力提升研究浙江师范大学54 2010GXS5D211 标准中专利许可及其垄断行为的监管机制研究中国计量学院55 2010GXS5D212 发达地区土壤污染防治的制度创新和技术集成研究嘉兴学院宁波市科技局56 2010GXS1D095 企业社会责任指标体系研究浙江万里学院57 2010GXS5D213 服务型区域教育体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宁波诺丁汉大学58 2010GXS5D214 基于地方产业链的区域物流协同模式创新与对策研究浙江万里学院安徽省科技厅59 2010GXS1D115 安徽省合芜蚌创新试验区若干重要问题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60 2010GXS5D215 青少年科学素质发展与企业家精神培养的实证研究安徽师范大学61 2010GXS5D216 循环经济的技术创新体系研究安徽省社会科学院福建省科技厅62 2010GXS1D116 基于国家区域战略部署的海峡西岸经济区特色发展研究福建农林大学63 2010GXS5D217 南方集体林区公益林碳汇评价研究——以福建省为例福建农林大学64 2010GXS5D218 效益GDP核算体系的构建和对省域经济评价应用的研究福建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厦门市科技局65 2010GXS1D125 海峡两岸产业创新合作模式与策略研究北京大学创新研究院(厦门)66 2010GXS5D219 海峡两岸新兴产业对接专利(情报)服务研究厦门市科技发展研究中心67 2010GXS5D220 闽台科技资源整合战略研究厦门大学人文学院68 2010GXS5D221 国际经济波动下公司R&D投资决策行为与政策效应厦门大学管理学院江西省科技厅69 2010GXS1D117 科技支撑引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研究江西省山江湖开发治理委员会办公室70 2010GXS5D222 科技入园模式与机制研究南昌大学71 2010GXS5D223 中部地区科技与金融结合研究江西财经大学科技金融研究中心72 2010GXS5D224 科技进步对物流产业发展的作用机制研究华东交通大学山东省科技厅73 2010GXS5D225 城市人口的贫困与健康研究济南大学74 2010GXS5D226 金融危机下自主创新与经济结构调整研究——基于有效需求视角的分析山东理工大学75 2010GXS5D227 我国学术不端行为的制度性根源与对策研究山东科技大学济南市科技局76 2010GXS5D228 金融促进节能减排技术创新的理论、实务与案例研究济南大学青岛市科技局77 2010GXS1D126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中的青岛市功能定位与发展战略研究中国海洋大学78 2010GXS5D229 农业科技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研究青岛农业大学79 2010GXS5D230 专利技术产业化的VSR模式及其推进战略—青岛“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实证研究青岛科技大学80 2010GXS5D231 医药分离制度改革对合理医疗体系构建的影响研究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81 2010GXS5D232 发展战略研究方法体系及其立论基础青岛大学河南省科技厅82 2010GXS1D118 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与政府行为研究河南省社会科学院83 2010GXS5D235 新中国科学技术发展与对外关系问题研究郑州大学84 2010GXS5D233 我国粮食网上交易的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河南工业大学85 2010GXS5D234 科技发展与科研不端行为的法律规制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湖北省科技厅86 2010GXS1D092 科技全球化的最新进展与发展趋势华中科技大学87 2010GXS1D119 政府科技投入引导机制与相关政策研究华中科技大学88 2010GXS5D236 三峡物流中心的建设与长江上游经济带的可持续发展三峡大学89 2010GXS5D237 面向多突发事件耦合的城市交通应急决策支持体系研究武汉工程大学90 2010GXS5D238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全球技术垄断竞争力实证研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市科技局91 2010GXS5D239 江汉平原水资源环境保护与利用研究华中师范大学92 2010GXS5D240 武汉城市圈研发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与支撑政策研究华中科技大学93 2010GXS5D241 科技保险的实施效果、运作障碍及制度建设研究武汉理工大学湖南省科技厅94 2010GXS1D034 新兴大国的自主创新道路——“金砖四国”比较研究湖南商学院95 2010GXS3K086 中心城市科技支撑创意产业发展战略研究长沙思龙企业发展顾问有限公司96 2010GXS1D093 中国工业化中后期的技术经济范式变化研究湖南大学97 2010GXS5D242 我国银行业市场退出机制研究长沙理工大学98 2010GXS5D243 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的构建与评价研究中南大学99 2010GXS5D244 中国汽车工业跨越发展战略研究湖南大学100 2010GXS5D245 科技进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研究湖南大学广东省科技厅101 2010GXS3K077 产业技术路线图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中的应用研究广东省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102 2010GXS5D246 产学研结合促进产业集群向创新集群发展研究——基于广东的实践广东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103 2010GXS5D247 转型期中国企业家心里资本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研究暨南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厅104 2010GXS5D248 边界次区域经济合作背景下区域物流经济带空间结构演化与物流经济圈构造—以桂粤闽为例广西民族大学105 2010GXS5D249 东盟国家矿产资源开发与广西经济发展互动研究广西社会科学院106 2010GXS5D250 西部省区高新技术带动传统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海南省科技厅107 2010GXS5D251 海南省生态补偿机制研究海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108 2010GXS5D252 海南益寿型旅游产业发展研究海南大学四川省科技厅109 2010GXS1D120 科技支撑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研究四川省社会科学院110 2010GXS5D253 西部地区科技人才开发投入机制研究及政策建议九三学社四川省委员会111 2010GXS5D254 全国法治县创建工作标准与评价体系研究——四川省泸县法治建设模式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成都市科技局112 2010GXS5D255 增强县域科技发展能力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对策研究——以新试验区成都为例成都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重庆市科委113 2010GXS1K017 政府财政科技投入重大项目监管重大问题研究西南政法大学114 2010GXS1D094 城乡统筹与农村生活形态变化研究重庆社科院、河南发展研究中心、宁波大学115 2010GXS5D256 农民工现行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障碍及支持政策研究重庆大学116 2010GXS5D257 “后移民时期”三峡库区社会发展战略和重大社会问题前瞻性研究重庆社会科学院贵州省科技厅117 2010GXS5D258 贵州现阶段产业发展突出问题研究——定位认知、同质化发展及改善可能贵州大学云南省科技厅118 2010GXS1D121 科技人员服务边疆民族地区农业的模式和机制研究云南农业大学119 2010GXS5D259 大湄公河次区域(GMS)科技合作中的融资模式研究云南财经大学西藏自治区科技厅120 2010GXS5D260 西藏金融安全预警系统研究西藏大学陕西省科技厅121 2010GXS1K016 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战略研究西安交通大学122 2010GXS1D122 “关中-天水”经济区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研究西北大学123 2010GXS5D261 网络治理:面向地方政府层面的理论研究西安交通大学124 2010GXS5D262 国际金融危机下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对策研究西安交通大学125 2010GXS5D263 高等职业教育“工学四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西安市科技局126 2010GXS5D264 陕西航空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研究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管理委员会甘肃省科技厅127 2010GXS5D265 黄河上游流域城市水环境污染治理的水交易机制研究兰州交通大学青海省科技厅128 2010GXS5D268 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问题研究——以青海省为例. 青海大学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厅129 2010GXS5D266 西部农牧民致富之路:向江河湖库灌区收缩和分层次向农村城镇转移宁夏农林科学院130 2010GXS5D267 宁夏太阳能开发利用及产业化发展研究宁夏科技信息研究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厅131 2010GXS1D123 新疆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研究新疆科技政策研究所132 2010GXS5D269 新疆与中亚五国的科技合作研究新疆师范大学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133 2010GXS5D270 科技进步促进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经济发展研究石河子大学134 2010GXS5D271 社会稳定视角下的新疆南疆地区经济发展研究塔里木大学教育部182 2010GXS1K014 基于实证的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对策研究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183 2010GXS1K018 以大型农业龙头企业为主体构建新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农村发展学院184 2010GXS1B019 科技重大专项引领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与发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185 2010GXS1B020 典型商业模式构造及其对企业创新价值实现作用研究同济大学中国科技管理研究院186 2010GXS4K052 对外技术转让知识产权管理现状研究北京大学法学院187 2010GXS4K053 科技法律法规实施状况评估清华大学中国科技政策研究中心188 2010GXS4K055 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市场资源战略研究同济大学中国科技管理研究院189 2010GXS4K056 重点科技立法项目研究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190 2010GXS3K078 面向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重大科技任务新型组织模式研究清华大学科技社会研究所191 2010GXS3K079 西部地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路径和模式研究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192 2010GXS3K080 物联网发展趋势及产业培育对策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应用技术研究院193 2010GXS3K083 工业技术创新重大问题研究北京工业大学管理学院194 2010GXS1B101 大学知识转移与企业自主创新互动机理及其支持政策体系的研究清华大学195 2010GXS5B139 促进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和发展的法律机制研究中国政法大学196 2010GXS5B140 国家知识产权开发与保护下长三角区域自主创新路径选择河海大学197 2010GXS5B141 国际金融危机的产生与传递及其对中国金融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湖南大学198 2010GXS5B142 中国软科学综合评价体系设计与能力建设研究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199 2010GXS5B143 基于过程的政府投资产学研合作项目治理研究山东大学。
乡村振兴中规模性返贫风险的发生机理与阻断机制
2023年1月第1期总第249期理论与改革THEORYANDREFORMJan.,2023No.1(TotalNo.249)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高质量’导向下城乡社区治理和服务体系建设的有效性研究”(21ZDA110)、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程度的评价研究”(19AZD017)。
作者简介:姜晓萍,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郑时彦,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F3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26[2023]01-0130-013 DOI:10.13553/j.cnki.llygg.2023.01.010乡村振兴中规模性返贫风险的发生机理与阻断机制姜晓萍 郑时彦 摘 要: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是乡村振兴阶段巩固扩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基础和前提。
本文通过提炼自然灾害频发、生命健康隐患、市场风险增多、政策执行偏差等乡村振兴中的主要风险点,总结可能引致规模性返贫风险的关键事件;基于“传统—现代”视野,从传统的持续影响与现代性的自反性两方面进一步解析乡村振兴中规模性返贫风险点的深层次诱因;归纳乡村振兴阶段结构与制度的变迁、风险环境、风险抵御机制与规模性返贫四大关键要素,通过分析其互动过程,揭示乡村振兴中规模性返贫风险的演化逻辑与发生机理;最后基于上述分析,从实现源头识别、转向合作治理、推进主体性重塑三个方面构建乡村振兴中规模性返贫风险的阻断机制。
关键词:乡村振兴;规模性返贫风险;发生机理;阻断机制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习近平反复强调要“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1]。
中央《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明确将“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2]作为重要目标。
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的实现路径研究
12农场经济管理 (2024/2)Nongchang Jingji Guanli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的实现路径研究姚润林1 冯俊1.2 (1.南通大学 2.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摘要:数字经济是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数字经济发展能够充分发挥数据要素对生产力的提振效能,是全面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环节。
现阶段薄弱落后的基础设施、短缺的专业数字技术人才、不完善的政策法规体系等影响了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因此要立足数字中国建设和扎实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要求,从加快建设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农村数字人才队伍、发挥法治对乡村数字经济的引领作用等方面创新路径,找准数字经济与乡村振兴的结合点,探索赋能作用有效发挥的途径。
关键词:乡村振兴;数字经济;实现路径【作者简介】 姚润林(2000—),男,硕士研究生在读,南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研究方向:乡村振兴。
【课题项目】 2022年度江苏省社科基金“以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促进共同富裕的理论逻辑与现实路径研究”(22EYB011)。
一、引言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
[1]目前乡村振兴在农业人口老龄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业农村差异化发展等方面面临挑战。
《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2)》显示,2022年,中国的数字经济规模已达50.2万亿,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占比为41.5%,位居全球第二。
所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切实把乡村振兴(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落到实处,推进数字经济这一新的引擎和新动力,是顺应现实逻辑的必然扩展。
二、数字经济助力乡村振兴的作用机理(一)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智慧农业建设迅速起步农村发展仅仅依靠传统的种养业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需要,因此需要推动数字经济发展,使乡村产业由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加快传统农业产业转型。
地方政府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政策供给特征——基于四川省的实证
地方政府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政策供给特征
——基于四川省的实证
尹业兴;熊昕若
【期刊名称】《统计与决策》
【年(卷),期】2022()11
【摘要】文章以四川省2013—2019年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相关政策文件为研究对象,基于“政策供给主体-政策供给内容-政策工具组合”三个维度构建地方政策供给的理论框架,分别从政府部门协同、政策重点的承接和转移、政策工具的延续和优化三个方面出发,探讨了四川省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过程中的地方政策供给特征和优化策略。
【总页数】5页(P21-25)
【作者】尹业兴;熊昕若
【作者单位】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四川师范大学教务处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3
【相关文献】
1.四川省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基于土地政策视角2.积极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评《乡村振兴背景下山区贫困有效治理的石泉样本研究》3.甘肃省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问题研究
——以通渭县决胜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为例4."十四五"财政政策供给的继承与创新
——着眼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统筹做好乡村教育振兴和教育振兴乡村教育部召开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暨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推进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我国财政支持农业发展的实证分析
我国财政支持农业发展的实证分析
孙露卉
【期刊名称】《中国商贸》
【年(卷),期】2013(000)014
【摘要】农业不仅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而且影响到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各国政府均非常重视财政对农业发展的支持。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形势新要求下,研究我国财政支持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在分析我国财政支持农业发展的现状基础上,实证分析了我国财政支农的效率,结果表明财政支农总支出与农业总产值之间存在长期稳定正向关系,认为我国应进一步增强农业的财政投入,优化财政支农结构。
【总页数】2页(P173-174)
【作者】孙露卉
【作者单位】天津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3
【相关文献】
1.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中公共财政支持效率评价 [J], 石泓;余志刚
2.国外公共财政支持农业发展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J], 王翊覃
3."入世"后我国农业发展的财政支持政策 [J], 刘勇
4.我国公共财政支持农业发展状况分析 [J], 王翊覃
5.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难题与财政支持政策的选择 [J], 侯石安;陈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四川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科技支撑体系研究
作者: 谯薇
作者机构: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
出版物刊名: 中国集体经济
页码: 61-65页
年卷期: 2012年 第06S期
主题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支撑;四川
摘要: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及四川省'十二五'时期经济建设的重点,是国家及地区未来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新的历史时期,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作用日益突出。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过程是技术创新与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完善的科技支撑体系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文章首先界定了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科技支撑体系的内涵,其次分析了四川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支撑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了构建四川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科技支撑体系的具体建议。
我国乡村振兴研究现状、论域与展望——基于CSSCI的文献计量分析
第41卷第1期南都学坛(人文社会科学学报)Vol.41No・l 2021年1月Academic Forum of Nandu(Journal of th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Jan.2021我国乡村振兴研究:现状、论域与展望——基于CSSCI的文献计量分析徐琴(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2)摘要:以乡村振兴研究领域2017—2019年间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CSSCI)文献为研究对象,运用CiteSpace软件,分别对该研究领域的作者、发文机构和关键词进行统计分析,归纳出该研究领域高产作者、核心机构和研究热点的分布规律。
结合关键词可视化分析结果,以理念一路径分析框架对我国乡村振兴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了归纳与概括。
分析结果表明,国内乡村振兴研究理念维度的内容主要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与内涵而展开,路径论域则涉及乡村振兴的主体与资源两个层面。
未来的乡村振兴研究可以从理论与实践两个维度进行深化:在理论指向上,需要进一步明确乡村振兴的核心内涵、廓清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关键问题;在实践指向上,深化对乡村振兴实践差异化、阶段化的认知,探索多元化的乡村振兴路径可能,从而推进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关键词:乡村振兴;现状;理念;路径;展望中图分类号:D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6320(2021)01-0092-10—、弓I言2020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2020年也因此成为进入21世纪以来中央一号文件连续聚焦“三农”问题的第17个年头,由此可以看出,乡村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中之重。
为有效推进乡村现代化,解决我国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10月召开的十九大会议上正式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乡村发展就此上升为国家战略。
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搭建了“四梁八柱”的顶层设计框架,进一步为乡村发展绘制了政策蓝图,提供了指导方向。
新质生产力赋能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义、掣肘及优化路径研究
新质生产力赋能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义、掣肘及优化路径
研究
初金哲;周丹
【期刊名称】《当代农村财经》
【年(卷),期】2024()5
【摘要】新质生产力是数字时代生产力的新形态,其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农业是我国基础性产业,其对于维护国家安全稳定、人民幸福生活具
有重要作用。
因此,在新时代推动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必然趋势。
新质生产力
则能够为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明前进方向、提供磅礴动力、开辟崭新路径、优化产业结构。
但数字生产力赋能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也面临着农民数字素养能力较低、农业产业数字设施发展滞后、农业创业产业支撑能力较弱、农业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融合度不高、农业数字人才紧缺等诸多现实掣肘。
需要通过开展数字培训,加强
资金扶持,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推广应用数字技术以及加强政策激励引导等方式加
快农业领域新质生产力的形成,进而全面促进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总页数】5页(P40-44)
【作者】初金哲;周丹
【作者单位】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
【相关文献】
1.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径
2.用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
3.湘竹提质蓄势赋能新质生产力——湖南竹产业高质量发展提速五年打造千亿级竹产业集群
4.着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有效赋能北大荒高质量发展
5.新质生产力赋能体育用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出场语境、推进困囿与实践路径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我国现有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及国际经验借鉴
我国现有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及国际经验借鉴谯薇,王葭露(四川大学经济学院,四川成都610064)一、研究背景所谓生态循环农业,是指按照生态学、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技成果和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具有较高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1]。
国家农业部和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于2016年12月印发《农业综合开发区域生态循环农业项目指引(2017—2020年)》的通知,要求聚力建设区域生态循环农业项目,科学合理地选择发展模式,开展禽畜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预计到2020年建设区域生态循环农业项目约300个[2]。
十九大强调,要将建设生态循环农业立于突出位置,以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动现代农业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生态友好型农业,取得了积极成效。
截至2014年底,先后两批建设国家级生态农业示范县100余个,带动省级生态农业示范县500多个,建成生态农业示范点2000多处[3]。
但同时,我国生态循环农业较发达国家来说,其发展尚在起步阶段,因此,研究及借鉴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对中国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有利于推动乡村振兴与农业现代化的实现。
二、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理论基础1、农业生态学理论农业生态学理论强调运用生态学和系统论的原理和方法,将农业生物与其自然环境作为一个整体,促进农业生态与经济良性循环,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业生态系统是以人类农业经济活动为中心、以农业生物为组成部分、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目标的生态系统,它是以作物、家畜、鱼类、林木、土壤为物质基础所构成的一个非闭合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体系。
运用农业生态学理论,遵循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相互联系、协调发展规律,有助于科学地指导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实践。
2、循环经济理论循环经济是一种生态保护性经济,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3R)作为行为准则,以资源的节约和循环利用为理论核心,是一种“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
第15卷第6期2022年12月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ShenyangUniversityofTechnology(SocialScienceEdition)Vol.15No.6Dec.2022收稿日期:2022-04-26基金项目: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AHSKQ2021D159);安徽财经大学校级科研项目(ACKYC20026)。
作者简介:宋俊秀(1985-),女,黑龙江林口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金融投资等方面的研究。
doi:10.7688/j.issn.1674-0823.2022.06.04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宋俊秀a,钱 力b,倪修凤b(安徽财经大学a 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b 经济学院,安徽蚌埠233030)摘 要: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要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持续推动脱贫地区发展和乡村振兴。
采用2011—2019年云南、贵州、四川三省315个县域面板数据,构建三重差分模型,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经济增长效应进行评估与分析,进一步检验其异质性与中介效应。
研究结果表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相较于政策单独实施的经济增长效应更为显著;就业水平、地区生产总值以及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基数都会显著影响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经济增长效应;政策衔接的经济增长效应具有区域异质性,基本不存在民族异质性,可通过优化县域产业结构,提高县域居民生活水平,进而发挥其经济增长效应。
关 键 词: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政策衔接;三重差分中图分类号:F061 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0823(2022)06-0497-16 贫困问题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难题,消除贫困是人类的共同使命。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不断深入推进脱贫工作,积极转变扶贫模式,由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救济扶贫”,改革开放后的“改革扶贫”,工业化、城镇化推动的“开发扶贫”,再到实施“精准扶贫”[1],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
数字经济建设赋能乡村振兴——基于30个省份的实证分析
数字经济建设赋能乡村振兴——基于30个省份的实证分析周禹辰;刘睿杰;熊慧莹;李扬羽;陈琼茂;李博文
【期刊名称】《可持续发展》
【年(卷),期】2024(14)1
【摘要】数字经济作为现代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值得一提的是,在发展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数字经济以其快捷性、高渗透性为乡村振兴发展贡献力量。
本文选取了2017年~2021年30个省份的数据,通过构建乡村振兴指数体系和数字经济指标体系,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对数字经济和乡村振兴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反战可以对乡村振兴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且经过内生性分析和稳健性分析后结论仍然成立。
本文为加快数字经济发展和在乡村振兴中加入更多的数字技术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和决策参考。
【总页数】10页(P23-32)
【作者】周禹辰;刘睿杰;熊慧莹;李扬羽;陈琼茂;李博文
【作者单位】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2
【相关文献】
1."三农"自媒体对乡村振兴的影响
——基于7个省份快手自媒体数据的实证研究2.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能力评价与提升路径研究——基于26个省份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3.技术赋能
乡村数字治理的实践逻辑与运行机制——基于关中H村数字乡村建设的实证考察4.技术赋能、制度形塑与数字政府绩效生成——基于31个省份数据的实证研究5.数字乡村建设赋能乡村振兴的实现路径——基于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数字乡村建设的案例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24年度四川继续教育公需科目试题
2024年度四川继续教育公需科目试题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20题)1.长三角一体化的规划总面积为()万平方公里。
A.22.5B.33.6C.35.8D.47.52.提升()发展水平,加快推进院校办学条件达标,做强高职专科教育,推进本科层次职业教育。
A.高等教育B.学前教育C.义务教育D.职业教育3.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体系,有各项事业发展的广阔舞台,完全能够源源不断培养造就大批优秀人才,完全能够培养出大师。
A.义务教育B.中等教育C.中职教育D.高等教育4.《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提出,应用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评价突出企业主体、市场导向,以()为主。
A.用户评价B.第三方评价C.市场绩效D.用户评价、第三方评价和市场绩效5.维权流程呈现“两低一高”的趋势,其中“一高”是指()。
A.侵权成本高B.维权收益高C.维权成本高6.(),通俗地说就是数据的中心A.大数据B.数据中心C.物联网D.工业互联网7.美术作品不涉及?()A.电影B.雕塑C.绘画D.书法8.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这一部分内容中提出,要深入实施()。
A.科教兴国战略B.人才强国战略C.创新驱动发展战略D.以上均是9.摄制权、改编权、翻译权和汇编权这四项权利都属于()。
A.署名权B.修改权C.发表权D.演绎权10.我国数据要素市场发展的现状在(),以联邦学习、安全多方计算、数据沙箱为主的新技术不断助力我国数据要素市场发展。
A.技术融合层面B.区域发展层面C.技术发展层面D.区域融合层面11.我们的目标是:到2030年,在()有一批开拓者。
A.新兴前沿交叉领域B.人文领域C.教育领域D.外交领域12.《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成立公约》第二条第八项不涉及其中哪一项?()A.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B.人类一切活动领域的发明C.表演艺术家的表演以及唱片和广播节目D.天气预报13.()是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重要环节。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政策分析--基于19个省份政策文本的NVivo软件分析
划”在整体框架上,与国家层面规划大致匹配;在聚焦内容上,都以“农村”“乡村”为核心,以促进乡村
“建设”、乡村“文化”及乡村“产业”的发展;在评价指标上,都更加注重对“产业兴旺”与“生活富裕”评价
指标的完善。同时各省份也存在立足实际但创新不足,层级清晰但权责不明等问题。因此,各省份有必
要制定具有针对性与创新性的乡村振兴规划,为推进乡村振兴的发展贡献更多的新思路与新模式。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将扎根理论与内容分析法相结合,构
[作者简介]卢智增(1973—),男,桂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与传媒学院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姜天禹(1996—),男,桂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与传媒学院硕士研究生。 杨靖梅(1997—),女,桂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与传媒学院硕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农村人居环境与居民健康治理研究"(20BKS009)。
二、研究结果
(一)省级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总体框架分析 将《规划》的规划背景、指导思想、基本原则、 发展目标、远景谋划、建设内容与规划实施共7 类指标作为父节点进行编码,与19个省份的乡 村振兴战略规划文本进行对比,可看出各省份乡 村振兴战略规划的总体框架与《规划》基本一致, 各省份在制定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时基本包含了 规划背景、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建议 内容与规划实施这6类内容。此外,部分省份乡 村振兴战略规划与《规划》一致,还编撰了远景谋 划这一类内容。 对各省级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文本进一步分 析,可发现北京市、河南省、湖南省、江苏省、天 津市、浙江省、江西省共7个省份基于《规划》的 框架制定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其余12个省份 如山东省、安徽省、广东省、湖北省、云南省、四
图1 19个省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文本编码覆盖率 63
基于可持续生计框架的农民培训模式和对策研究——以四川省为案例
关键词: 三农 ” “ 问题 ; 可持 续生计框 架:3 36 F2 .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2— 7 3 2 1 )2~ 0 0—1 10 9 5 ( 02 0 0 6 1
Fa m e s r r ’Tr i ng M o e a t m p o e e tBa e ani d nd I sI r v m n s d
,
c mbn n h r s n i ain o i h a h p n h ti c n p o ie s me rl v n e o o i ig t e p e e t t t fS c u n, o ig ta t a r vd o e e a t c mme d t n 0 o vn fb su o r n ai s fr s 1i g p _ — o 0 lms fcn g iu t r ,u a r a n e s n s e a i g a rc l e r r lae sa d p a a t. u Ke r s h r b e a ig a rc l r ;r rl a e s a d p a a t ; te s san l l ei o d r me o k:t e y wo d :t e p o l ms f cn g iu t e u a r a n e ns h u ti a e i l o s f u s b v h a wr h
o h u t i a l i ei o d r me r A C s fS c u n n t eS san b e L v l o sF a wo k: a eo ih a h
Y NJn MA Qa , u z —ho I i , i x i a n
( n e i et n c neadTcnl yo hn ,colfMa gm n adEoo i ,hnd 104 C ia U i rt o E c oi Si c n eh o g C i Sho o n e et n cnm c C eg u60 5 , h ) v sy f l r c e o f a a s n
四川省区域农业竞争力实证分析与评价
四川省区域农业竞争力实证分析与评价
肖舒刈
【期刊名称】《江西农业学报》
【年(卷),期】2016(028)009
【摘要】以四川省各市(州)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并结合各区域实际情况构建出包含5个一级指标、15项二级指标组成的四川省区域农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运用因子分析法提取出农业生产力、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农业规模和农业结构4个公因子并对各地市农业竞争力排序,而后依据上述4个公因子利用系统聚类分析法对四川省21市(州)的农业竞争力进行了分类。
基于2014年统计年鉴的研究结果表明:四川省各市(州)按照农业竞争力水平情况可分为4类,其中成都市农业发展状况最好,甘孜州和阿坝州的农业竞争力最弱,与因子分析排序结果基本一致。
最后,针对增强四川省农业竞争力提出了一系列相关措施与建议。
【总页数】7页(P112-118)
【作者】肖舒刈
【作者单位】河海大学,江苏南京 210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7
【相关文献】
1.四川省区域农业生态系统综合评价 [J], 周梦佳;陈治谏;廖晓勇;王海明
2.农业机械化对区域农业生产影响的实证分析——以四川省射洪县为例 [J], 声明湘
3.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评价实证分析——以四川省为例 [J], 朱波强;赖胜强;唐雪梅
4.中国区域农业竞争力评价及分析--基于组合赋权法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J], 莫颂娟;罗阳
5.中国区域农业竞争力评价与分析——农业产业竞争力综合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J], 陈卫平;赵彦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四川省科研院所发展改革思路研究
四川省科研院所发展改革思路研究♦何彬彭大敏曾婷张洋摘要科研院所是经济发展的引擎和创新源头,是科技创新体系战略的重要载体,其改革和能力的提升不仅关系到其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也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的后劲X本文梳理了四川省科研院所发展改革现状,针对四川省科研院所发展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革思路,以期对四川省科研院所进一步改革创新提供参考。
关键词:转制类科研院所;公益类科研院所;产业技术研究院近年来,随着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四川省科研院所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科研院所的体制机制已从单一模式走向了多样化。
部分开发类科研院所转制为科技型企业或成为企业内部科研机构,公益型科研院所经过机构重组、业务调整、事业费减拨、人员分流等一系列改革,运行机制发生了重大调整,有效激发了科研院所的创新活力。
但现阶段四川省科研院所的改革还不够,四川省科研院所发改革现,挖改革的行之有效的改革思路,对全面促四川省科研院所发改革有着至重要的。
一、四川省科研院所发展改革现状一本年,随着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分省事业单分类改革化了科研,科研成为业,不断、研的类新型研发机构,分为事业单或企业单。
2019年末,四川全省拥有类科研院所297。
,院所5。
,省级部门属113家,市州级部门属96家,县属22家,新型研发机构16家。
2019年科研院所投入R&D人员全 3.74人年,R&D费245m全省所科研院所(不含转制科研院所)全四,从业人员研发人员,研发费位。
2019年,川科研院所有从业人员约10.9人,科技活人员岸题研究生)6.5 人,分年 1.1% 2.2%。
院所人员80%,,从业人员全省科研院所的79.3%,科技人员77.6%。
省科研院所科技人员占比分为13.2%7.1%,分年0.30.5分新型科研院所 1.8%,院所占0.3%。
2019年末,全省有53家科研院所成了企业化转制,,院所25、省院所19家/转1)、院所9/转2家)。
乡村振兴视域下脱贫地区内生发展能力测度及精准施策研究
乡村振兴视域下脱贫地区内生发展能力测度及精准施策研究作者:杨俊严芝清钟文来源:《中国集体经济》2024年第05期摘要:文章在已有理论基础上,甄选科学合理的指标构建了脱贫地区县域内生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BP神经网络模型和GIS空间分析技术测度我国原有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2014-2020年县域内生发展能力并分析其时空演变规律,通过聚类分析法识别出466个(4大类)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
研究表明:县域内生发展能力受贫困程度的深刻影响,原有深度贫困县主要分布在自然环境恶劣、社会经济发展低下等特殊区域;针对中国原有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临沧-齐齐哈尔能够成为划分区域内生发展能力的重要分界线,即分界线以东是内生发展能力高水平片区、以西为低水平片区、以中是中等水平片区;依据主要制约因素,466个重点帮扶县进一步可划分为综合发展能力制约县、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制约县、社会经济发展能力制约县、人力资本提升制约县;依据不同类型帮扶县制定因地制宜的扶持政策是新时期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有效举措。
关键词:脱贫地区;内生发展能力;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一、引言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推进战略,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农村扶贫概括起来有三个阶段性任务,即大水漫灌式扶贫,广扶贫、成效低——精准扶贫,培育区域内生发展能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实现共同富裕。
1978-2019年,中国农村贫困发生率从97.5%下降到0.6%,农村贫困人口从7.7亿下降到550万,减少近7.65亿,取得宏伟成绩①。
在此过程中,离不开国家划定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明智之举,对所划定的连片特困区域,国家给予针对性地重点帮扶,为推进乡村振兴夯实了基础。
而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注重原有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域内生发展能力提升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根本途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问题研究>现代农业跨越发展的支撑体系与政策选择)))基于四川省的实证分析p徐薇(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四川成都610031)内容提要:本文基于四川农业的现实基础,提出其现代农业发展需要构建农业财政金融与保险支撑体系、农业科技与人才支撑体系、现代农业产业支撑体系、农业信息服务支撑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支撑体系和现代农业市场支撑体系六大支撑体系。
四川建设现代农业的政策措施,一是因地制宜选择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二是合理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发展;三是进一步优化优势特色农业区域布局;四是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五是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后续管理;六是高度重视培育新型农民。
关键词:现代农业发展;支撑体系;政策选择中图分类号:F3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10)02-0017-05当前,我国农业发展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的关键时期,在国家宏观发展战略背景下,现代农业已经成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要的产业支撑条件。
能否尽快实现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跨越,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历史进程,因此,必须立足新的历史条件,准确把握现代农业的基本内涵,深入研究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的现实基础,在此基础上建设具有战略性的支撑体系,进而提出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相关政策措施,确保现代农业建设能有效推进并达到预期目标。
本文以四川省这一农业大省为分析案例,对上述重要问题进行相关研究一、现代农业的基本内涵现代农业作为一个特定和动态的概念,是相对于传统农业而提出的,它是按照当代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对农业最新发展的一种表述,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进一步分析,现代农业就是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用现代工业力量装备的、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的、以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经营的、生产效率达到当代世界先进水平的,农工贸紧密衔接、产加销融为一体,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新型产业体系。
对中国现实而言,现代农业发展的进程也即是改造传统农业的过程,就是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
现代农业是一个不断演化的概念,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现代农业的发展具有以下五大特征:一是市场化程度日趋成熟,市场经济体制构成现代农业发展的制度基础;二是工业装备普遍采用,并且构成现代农业的硬件支撑;三是先进科技广泛应用,技术进步成为决定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关键要素;四是产业体系日臻完善,其构成和效率成为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
五是生态环境愈益重视。
注重农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方向。
二、四川农业的现实基础四川是一个地处西部内陆、自然资源条件及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悬殊的人口大省和农业人省。
全省辖区面积48.5万平方公里,居全国第5位;总人口8700万,居全国第3位;耕地面积6089.6万亩,居全国第2位。
由于气候、土壤地域分布的多样性,四川适合多种动植物繁衍和生长,经过两千多年的培育和筛选形成了不少独特的优质特色品种。
但四川农业和农村经济总体发展水平不高,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农民生活消费的恩格尔系数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均有较大差距。
综合而论,四川现代农业发展的现实基础具有如下特点:一是农业生产工具由手工农具、半机械化农具和机械化农具共同组成,农业机械化水平总体上不高,手工操作仍然在农业生产中居主体地位。
二是农业动力为人力、畜力、机械力、化学力、电力等同时并17存,但仍然维系以人力和畜力为主的基本格局。
三是农业的基础设施条件逐步改善,但靠天吃饭的格局尚未从根本上改变,农村基础设施体系还突出地存在功能不全和效率较低的问题。
四是农业技术体系中包括传统生产技术和现代农业科学技术,但以直接经验为基础的传统生产技术仍是主体,现代农业科技的作用还相对有限。
五是农民的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但农村劳动力整体文化与科技素质还相对较低,农村剩余劳动力非均衡流动的负效应日渐显现。
六是农业的商品化和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但农产品的商品率还较低,开放程度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的矛盾仍较为突出。
从总体上看,尽管四川农业取得了一系列极其重要的进展,已经为完成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根本转变奠定了初始条件,但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统筹城乡发展任务十分紧迫和粮食安全问题有所凸显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四川农业发展的资源性矛盾正日益充分地暴露出来,由于人地矛盾日益尖锐,生态负荷日趋沉重,在未来相当一段时期,四川农业将主要面临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公共服务发展滞后、农村劳动力非均衡流动矛盾日益显现,农业生产要素的外部流失愈加严重等关键性制约因素,由此成为四川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中难以回避的严峻挑战。
三、四川建设现代农业的支撑体系四川农业的发展还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初始阶段,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是四川农业面临的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
从四川人多地少、资源约束严峻、生态负荷较重、区域发展不均衡的现实出发,四川现代农业建设必须高度注重与自然生态环境相协调,在模式选择上必须充分体现自身特点,突出发展资源节约型现代农业模式、劳动密集型现代农业模式、区域特色型现代农业模式、可持续型现代农业模式。
为此,必须在加大投入力度,显著改善生产条件,提高科技推广水平的基础上,构建六大支撑体系,确保我省现代农业取得突破性的发展。
(一)农业财政金融与保险支撑体系由于农业生产的专业化、规模化程度低,加之农业对土壤、气候等自然因素依赖较强,农业面临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较大。
一方面社会资本投资农业的动力较小,另一方面农业内部积累能力不强,这些因素共同造成了农业发展投资不足。
现代农业发展必须加大投入,有效降低农业经营风险,因此,有必要构建有效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财政金融及保险体系。
1.构建高效的财政投入体系财政支持是现代农业建设的基本条件,需要划清中央、地方各级财政在农业投入中的界限和范畴,建立政府投资的长效机制,以保证现代农业建设有稳定的资金来源渠道。
应进一步提高财政对农业的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比重和财政用于农业基本建设的投资在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中的比重,并要依法加大对农业部门基金和预算外支农资金的筹集力度,积极开拓农业发展资金的筹集渠道。
加大财政对现代农业建设的投入和补贴力度,一是通过以奖代补、先建后补、以物抵资、以工代赈等方式,增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增强现代农业的发展后劲;二是加大财政对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扶持力度,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优势特色产业带建设;三是继续加大对农民购买良种、大型农机具的直接补贴力度,加速农业的科技化、机械化和良种化水平;四是增加对农产品质量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和农业科研推广等方面的投入力度。
2.建立有效的金融支持体系现代农业是以市场化运作为基本特征的高投入、高效益的农业,相比传统农业而言,现代农业所需的金融支持显得更为重要和迫切,因而必须建立起有效的金融支持体系。
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必须按照有利于增加农户和企业贷款,有利于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的要求,以培育竞争性的农村金融市场,形成合理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为目标,加快改革和创新农村金融体制。
一是建立健全农村金融的多种所有制结构,形成合作金融机构、政策性金融机构、商业性金融机构并存的三大主体;二是完善农业贷款担保制度,保障农业经营者和金融机构双方共同利益;三是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做好政策性金融服务,发放优势特色农业开发贷款、生态环境建设贷款、基础设施建设贷款等;四是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扩大改革试点成果,使其成为现阶段农村金融服务的主体;五是积极探索民间金融机构准入的政策调整试点,支持社会资本进入农村组建村镇银行;六是培育农村小额贷款组织,规范引导民间借贷,有效弥补农村金融服务缺口。
3.建设农业保险服务体系为有效化解农业生产的自然和市场风险,有效支持保护现代农业发展,要尽快建立多渠道支持、多主体经营的农业保险体系,设计适合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具体险种及风险防范措施。
一是鼓励现有商业保险公司开展农业保险业务,扩大农业保险经营范围,各级财政设立专项资金,对农业保险业务给予适当补贴;二是支持农民规范建立为农民生产服务的互助保险合作组织,通过财政补助、减免营业税和所得税等优惠办法,扶持其发展壮大;三是创立政策性农业保险机构,为投资较大、有一定风险的种养业项目提供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
(二)农业科技与人才支撑体系农业科技落后、科技人才匮乏是制约四川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的主要障碍之一,建设现代农业首先需要构建农业科技与人才支撑体系。
1.强化农业科技研发体系一是建设区域性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以农业大专院校和农业科研机构为依托,建设区域性农业科技创新中心,重点突破一批具有区域优势的重大农业科学技术成果。
同时对全省农业科研机构进行分类改革、分层改革和区域科技资源的优化重组,建立分工明确、相互协作、有利于发挥比较优势的农业科技创新研究开发新体制。
省级农业科研机构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中心的示范作用和辐射作用,重点完成具有区域特色的重大农业技术研发;市县级农业科研机构则在省级科研机构的指导下完成本地区农业技术配套研究,并积极开展试验示范和推广;二是支持各类农业科技企业的发展,鼓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合作参与农业技术的研究开发,积极优化民营科技企业和科技中介机构的运行环境,加快建立产权明晰的企业化科技研究开发体系。
2.创新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在以政府主导的传统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日益瓦解的现实背景下,必须对农业科技推广体系进行创新。
一是进一步支持农业科技园区发展,充分发挥其在农业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服务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二是分类整合现有农业部门的资源,对公益性机构,由财政全额供养;对中介性机构采取/养一段,扶一程0,让其逐步走上半自给道路;对经营性机构则大力扶持,实行企业化经营;三是政府充分发挥引导、组织、协调作用,增强科技型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科技带动力及推广农业新技术的辐射功能。
3.构建科技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现代农业还必须全力加强对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
一是采用多种形式、通过多种渠道,造就一批农业技术专家和农民专业技术人才,为农业科技进步培养高素质的梯队人员队伍;二是进一步培训农业中初级技术人员。
加强农业技术职业教育建设工作,将职业教育建设成为四川省农业科技人才培训的重要平台;三是加强农业科普知识和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宣传普及工作,提高广大农民科技素质和科技观念。
(三)现代农业产业支撑体系从本质上看,现代农业发展的过程同时就是用现代产业体系来提升农业和用现代经营方式来推进农业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