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教师职业道德范畴(教师良心、教师公正)

合集下载

《教师职业道德》第三章教师职业道德范畴

《教师职业道德》第三章教师职业道德范畴

(二)实事求是,赏罚分明
(四)面向全体,点面结合
三、教师公正的意义
(一)有利于创造 和谐的教育环境
(二)有利于提 高教师的威信
(四)有利于学 生的道德成长
(三)有利于提升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教师不公正现象的成因
(一)
教育资源紧张与教 师职业道德缺失
(二)
师生缺乏必要 的理解与沟通
(三)
教师存在认知 偏差
道德践行
一、小小分析员
【活动过程】 1.每位同学对自己搜集的案例资料进行分析。具体分析以下内容:教学 活动的目标是如何制订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用了什么教学方法,遇到了 哪些困难,是如何解决的,教师是如何评价此次活动的。 2.分析教师职业道德在上述教学活动的目标制订、实施和评价过程中分 别有哪些具体体现,案例中的教师还需要在哪些方面进行改进。 3.将分析的内容整理成800字的文稿,并与同学们交流、讨论。
道德践行
一、小小分析员
【活动总结】 活动完成后,每人写一篇总结。思考并谈一谈以
下问题:通过分析这些案例,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案例中教师的做法带给你什么启发?从中你体会 到在教育活动中践行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是什么? 你将来从事教师职业后会怎样践行教师职业道德?
道德践行
二、情景模拟
假如你是一名教师,在下列情况发生时你会怎么做? 1.听说新转学来的学生在智力上有一些轻微缺陷,他可能要被安排在自己的班 级里。 2.在一个冬日的周末,气象预报说傍晚会有寒潮来袭。学校通知各位老师:如 果方便的话,请到学校查看一下各个班级的防寒措施是否到位。 3.当你按照学生的身高安排好座位后,一位在教育系统当领导的学生家长找到 你,希望给自己的孩子换一个更好的座位。
(二)教师义务的内容

第三章教师职业道德范畴(教师良心、教师公正)

第三章教师职业道德范畴(教师良心、教师公正)
实际上如果一个对自己都不能作到公正的人,我 们就很难指望他能对别人作到公正。对自己的公 正的起码要求是努力和幸福。善待自己莫过于努 力理解自己的价值所在并恰当地努力实现这一价 值。自我价值实现的结果就是幸福的获得。
“我—你”公正
第二种公正是一种人格对等的公正。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它要求主体能够充分
公正可以分为报偿性公正与惩罚性公正。 报偿性公正是公正的基本形式。
对惩罚性公正的忽视
这种抽象的人道主义宣称所有的人都有某种永不 消失的天赋人权。实际上这种抽象的人道主义恰 恰忘记的一个自然的结果是对善良者的不公正。
忘记了“平等仅仅是对平等者的平等,而不是对 所有人的平等”这样一个公正的基本原则
两条基本原则
公正原则如做进一步的分解,可以理解为两条基 本原则:
1.报偿原则 2.承诺原则
1、报偿原则,即权利原则
意思是主体的贡献等于或者不小于(≥)应得的权 益,类似于“按劳分配”原则——多劳多得,少 劳少得,不劳动者不得食。
对每一个有劳动能力的人来说,这样一个社会主 义的分配原则是公正的。报偿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贡献等于或不小于应得权益。
由于公正具有的对等性,所以人们往往容易将公 正错误地理解为平均主义。
可互换性
可互换性是对等性的要求和保证。要真正作到对 人对己用一个标准,就必须能够让自己处在对方 的位置时,仍然接受自己原先承认的法则。
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也。否则,就只 是自以为的公正的伪“公正”。 普世主义
中性的可互换性
同侪群体影响个体教育良心的形成教师良心的作用对教师行为选择起着指导作用起点教师良心对教师的行为过程起监控作用过程对教师行为结果起评价作用结果教师职业良心的内容内容恪尽职守恪尽职守自觉工作自觉工作爱护学生爱护学生团结执教团结执教教师与社会的关系教师与社会的关系教师与自我的关系教师与自我的关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师与同事的关系教师与同事的关系第二节教师公正公正是处理人际关系时的公平与正义的伦理原则

教师职业道德中的重要范畴

教师职业道德中的重要范畴

教师义务的内容
(1)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2)尽职尽责,教书育人。 (3)创设一个良好的内部教育环境
Time
参考答案
这位教师这样做,真正做到了教书育人。
义务为学生提供所需要的服务,表现了这位教师对学生的 爱和责任。没有得到相应的利益、荣誉,说明现行的教师 评价体系是不完善的。
教师良心的特点
教师良心作为教师道德的又一重要范畴,有其自己的特点。
公正性
广泛性 综合性
稳定性
内隐性
Time
案例分析
学生考试作弊,有些教师担心学生拿不到 学位,只是口头批评,导致考风越来越差 从教师职业良心的角度分析,你认为这样 的教师 的行为符合职业良心吗?如果是你 会怎么做?
谢谢
THANKS!
教师职业道德中的重要范畴
资料收集:林丹凤 1301050101321 PPT制作:巫祯妍 1301050101332 PPT讲解:赖瑞潘 1301050101319
讲解要点
教师职业道德范畴的含义
教师诚 信
教师义务
教师公正
教师良心
教师职业道德范畴的含义
教师职业道德范畴,是指那些概括和反映教师 职业道德的主要特征、体现一定社会对教师职 业道德的根本要求,并须成为教师的普遍内心 信念,对教师的行为发生影响的基本道德概念, 如教师义务,教师良心,教师公正,教师诚信等。
一方面,我们应该及时进行教师评价体系的改革,鼓励广大教 师教书育人,另一方面,教师也应该淡泊名利,无怨无悔,把 为学生服务,满足学生的需要,促进学生成长和发展看教育实践中, 对社会向教师提出的一系列道德要求的自觉意识, 是教师个人对学生、教师集体和社会自觉履行其职 责的道德责任感以及对自己教育行为进行道德控制 和道德评价的能力,是多种教师职业道德心理因素 在教师个人意识中的有机统一。

教师职业道德重点

教师职业道德重点

名词解释道德:是以善恶为标准,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评价人们的行为,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原则和规范的总和。

教师职业道德:简称师德。

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时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品德的总和。

教师公正:即教师的教育公正,指教师在教育职业活动中,公平合理地对待和评价每一个学生。

具体来讲,就是要求教师在教育和评价学生的态度及行为上,应公正平等,正直无私,不偏袒,不偏心,对待不同智力,不同性别,不同相貌,不同出身,不同民族,不同性格,不同亲疏关系的学生,都应一视同仁,公平相待,满腔热忱地去关心热爱每一个学生,从每一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出发,因材施教。

依法执教:就是教师要依据法律法规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

含义包括(1)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要在法律法规的范围内进行。

(2)教师要善于利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

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

不得敷衍塞责。

热爱教育,热爱学校,教书育人,尽职尽责,注意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

就是人对自己从事的职业具有敬重的情感,并恪尽职守,履行自己的社会义务。

教师关爱学生:也称教育爱,是指教师对学生的一种自觉的、纯洁而真挚的、普遍而持久的爱。

它是教师的一种高尚和积极的情感,具有丰富的内容和要求。

教书育人:指教师在其职业活动中,既要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又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身心素质,把他们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才。

廉洁从教:指教师在整个从教生涯中都要坚持行廉操法的原则,不贪学生及家长的钱物,不贪占公共和他人钱物,不染社会上出现的一些贪、贿、欲等恶习,始终以清廉纯洁的道德品行为学生和世人做出表率。

终身学习:是指社会每个成员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实现个体发展的需要,贯穿于人的一生的,持续的学习过程。

严谨治学:是指教师在求知、传授知识以及做学问的过程中要做到严密谨慎、严格细致。

第三章教师职业道德范畴(教师良心教师公正)

第三章教师职业道德范畴(教师良心教师公正)

(二)良心与信仰——道德的内在 机制
良心作为一种非常个体化的心理现象,个体自身 的主体状况也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良心一方面反映完善生活的理想,另一方面依靠 这一理想核准自身。生活理想是道德义务和良心 之所以能够给主体带来神圣性的内在源泉。 在良心的形成或修养过程中,信仰因素的作用是 不可或缺的。对终极价值的信仰既使良心能够形 成,又使良心具有道德上的神圣性。 儒学、乌托邦、内圣外王
良心首先是一种对于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的认知。
一个“有良心”的人,实际上就是一个对自己应
当做什么和不应当做什么有理性和明确的自我觉
悟的人。
良心也只有凭借对道德责任和义务的内化的认知,
才能对人的行为作出评价和调控。
2.良心的情感成份
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良心主要是一种情感体验。 我们知道,良心的自我评价和调控之所以有效, 在作用方式上讲,就是它凭借的主要是情感武器。
(二)良心的特质
良心具有内隐、神圣和消极底线的性质
1.良心的内隐性
内隐性或先验性可以理解为良心的一种特性。
内隐性是说良心是深藏于人心之中的,虽然平常 并不外显,但涉及道德行为,尤其是涉及利益与 义务冲突的行为时,良心就会内在地发生作用。 良心的内隐性也使道德个体往往有被遮蔽的可能。
2.良心的神圣性
神圣性的含义在此是指良心可以带来主体的神圣 体验的意思。 神圣体验的真实源泉是主体在道德关系和道德生 活中所获得的自由感和意义感。简单地说,就是 一种人性“伟大”的感受。一旦道德主体违背良 心,也就会产生有背天地良心的感觉,就会有心 虚、自卑和自责等与神圣感相反的体会。良心的 神圣性来自于道德主体所拥有的人生信念和人格 理想。
威信 义务
LOGO

第3章教师职业道德范畴

第3章教师职业道德范畴

第三章 教师职业道德范畴
1. 第一节 教师义务 2. 第二节 教师良心 3. 第三节 教师公正 4. 第四节 教师幸福
第一节 教师义务 一、 义务与教师道德义务 二、 教师道德义务的作用 三、 教师道德义务的强化
社会观点
“杨不管”事件
2008年6月某日,某省某中学两位学生在课堂上打架,正在 上地理课的杨老师对学生在课堂上打架并没有太在意,也没 有立即制止,自顾上课,其间他说了一句“你们有劲的话, 下课后到操场上打”。两位同学打到最后,有一位同学全身 颤抖、口吐白沫、脸部发白,同学们将其送到医院。杨老师 仍然继续上课。受伤学生送到医院后抢救无效 身亡。 一些网友称杨老师为冷血教师。
【本节导入】
Step 1
Step 3
Step 2
•思考2:作为一个教师到 底有何职业义务?
•思考1:如何评价杨老师的行为 及言论?
• 阅读案例:“杨不管” 事件该反思什么?
一、义务与教师道德义务
人为什么会有义务?
人的社会性存在方式,决定了 人们在社会关系中必然要担当 一定的社会角色,每个社会角 色,都具有特定的职责和任务。 义务就是一定的社会角色应该 或必须担当的任务和负有的责 任。
自觉履行教师职业责任,就是要求教师把职业责任变 成自觉的道德义务,为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新人而无私奉 献。
教师义务内涵:
法律义务:是指教师依法承担的某种必须履行的责任
教师义务

道德义务: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履行的职责,应 尽的道德义务

道德义务VS 法律义务
的 职
1)职能不同 法律义务旨在防止人们彼此之间相互伤害;道德义务旨在造就完
教师的职业良心
教师的职业良心就是教育良心。 指的是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对社会向教师提出 的道德义务的高度自觉意识和情感体认,自 觉履行各种教育职责的使命感、责任感和对 自己的教育行为进行道德调控和评价的能力 等等。

教师职业道德范畴教师良心教师公正共69页

教师职业道德范畴教师良心教师公正共69页
33、如果惧怕前面跌宕的山岩,生命 就永远 只能是 死水一 潭。 34、当你眼泪忍不住要流出来的时候 ,睁大 眼睛, 千万别 眨眼!你会看到 世界由 清晰变 模糊的 全过程 ,心会 在你泪 水落下 的那一 刻变得 清澈明 晰。盐 。注定 要融化 的,也 许是用 眼泪的 方式。
35、不要以为自己成功一次就可以了 ,也不 要以为 过去的 光荣可 以被永 癫,我笑他人看不 穿。(名 言网) 32、我不想听失意者的哭泣,抱怨者 的牢骚 ,这是 羊群中 的瘟疫 ,我不 能被它 传染。 我要尽 量避免 绝望, 辛勤耕 耘,忍 受苦楚 。我一 试再试 ,争取 每天的 成功, 避免以 失败收 常在别 人停滞 不前时 ,我继 续拼搏 。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教师职业道德

教师职业道德

教师职业道德1教师职业道德:从广义上教师职业道德范畴包括教师道德原则,规范中所有的基本概念,也包括教师个体道德品质的基本概念,还包括教师道德评价、道德修养和道德教育等方面的基本概念等等。

2教书育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

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

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3教师良心:属于教师职业道德范畴,是指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对社会提出的一系列教育要求的自觉意识,是个人对学对教师集体、学校和社会自觉履行职责的特殊责任感和到的自我评价能力。

教师良心是隐藏在教室内心深处的一种意识活动,同时在教师的职业活动中体现出来的,是教师职业道德觉悟的综合表现。

4教师公正:是指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能够按社会或阶级公认的道德准则,公平合理的对待和评价每一位合,处理好与校长、教师集体、其他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之间的关系。

其中,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和评价是否公正合理、正直无私是教师公正的本质特征。

5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

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

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6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

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

不得敷衍塞责。

7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

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8教书育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

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

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9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

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

第三章教师职业道德范畴(教师良心、教师公正)说课讲解

第三章教师职业道德范畴(教师良心、教师公正)说课讲解
第三章教师职业道德范畴(教师 良心、教师公正)
师德范畴
仁慈
幸福
公正
威信
良心
义务
LOGO
第一节
教师良心
一、良心概念
❖ 《孟子》中将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称之 为良心,主张人应当注意找回被流放的良心。朱 熹则将良心视为宰制人心的“道心”。王阳明将 良心看作澄澄朗朗的“本心”。
❖ 英文中的“conscience”来源于拉丁文的 “conscire”,意即“知道”。以后知行合一, 就有了按良心办事的意思。在弗洛伊德的心理学 中,良心就是“超我”制约“自我”的人格命令 的一部分。
(二)良心与信仰——道德的内在 机制
❖ 良心作为一种非常个体化的心理现象,个体自身 的主体状况也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 良心一方面反映完善生活的理想,另一方面依靠 这一理想核准自身。生活理想是道德义务和良心 之所以能够给主体带来神圣性的内在源泉。
❖ 在良心的形成或修养过程中,信仰因素的作用是 不可或缺的。对终极价值的信仰既使良心能够形 成,又使良心具有道德上的神圣性。
在作用方式上讲,就是它凭借的主要是情感武器。 当主体选择一种合乎良心的行为时,主体获得一 种欣慰、自豪和愉快的积极的心理愉悦感受。当 主体遇到一种合乎人性和道德的事情时,会发自 内心地予以赞许、敬佩和羡慕等。
3.良心的意志成份
❖ 意向是良心的认知和情感的自然延伸。 ❖ 良心结构中的“意”,首先是“意向”的“意”,
彻底性还表现在其 作用的时间维度上
❖ 良心对人的调节表现在行动之前、行动之中和之 后。
❖ 良心是道德人格的重要构件,也是道德人格的忠 实卫士。“没有良心”的人,肯定是道德人格上 有严重疾病的人。
(二)良心作用的方式

第三章教师职业道德范畴(教师良心、教师公正)

第三章教师职业道德范畴(教师良心、教师公正)
在作用方式上讲,就是它凭借的主要是情感武器。 当主体选择一种合乎良心的行为时,主体获得一 种欣慰、自豪和愉快的积极的心理愉悦感受。当 主体遇到一种合乎人性和道德的事情时,会发自 内心地予以赞许、敬佩和羡慕等。
3.良心的意志成份
意向是良心的认知和情感的自然延伸。 良心结构中的“意”,首先是“意向”的“意”,
LOGO
第三章 教师职业道德范畴
咸阳师范学院 曾永安
教师职业道德范畴-----是指那些概括和反映教师 道德的主要特征,体现一定社会对教师道德的根 本要求,并成为教师的普遍内心信念对教师的行 为发生影响的基本道德概念(教师义务、教师良 心、教师公正、教师义务、教育威信)
师德范畴
仁慈
幸福
公正
威信
3.良心的消极底线
良心是主体对于责任和义务的自觉意识和情感。 良心往往是那些最基本和最起码的义务或责任的 反映,是消极底线的最低限定。
所以当人违背基本义务、准则时主体会受到严重 的自责。良心是有层次或境界上的不同的。良心 的基本性质并不妨碍较高的道德追求。
二、良心的形成
良心的形成大体上可以从社会和个体两个方面去 观照。这至少涉及习俗和信仰两个问题。
(一)良心与习俗——良心是一种 “世袭智慧”
动物的获得性的习惯是人的义务感、忏悔等等产 生的源头。
人的良心也是一种获得性的心理现象。心理遗传 和积淀
由父母、教师、社会生活圈、法律、宗教等的权 威使个人在习俗中长大,并根据社会的普遍意志 调整、形成自己的个人意志,这就是所谓的良心。
作为一种获得性遗传,人类个体在心理上具有某 些向善的性质。这种向善的性质是个体之所以能 够在后天接受习俗影响的心理前提。
并不外显,但涉及道德行为,尤其是涉及利益与 义务冲突的行为时,良心就会内在地发生作用。 良心的内隐性也使道德个 神圣性的含义在此是指良心可以带来主体的神圣 体验的意思。

第三章教师职业道德范畴

第三章教师职业道德范畴

1、教师道德范畴:是指概括和反映教师道德的主要特征,体现一定社会对教师道德的根本要求,并成为教师的普遍内心信念,对教师的行为发生影响的基本道德概念,如教师良心、公正、荣誉、威信等。

2、教师职业道德范畴主要有:教师良心、公正、荣誉、威信等。

3、良心:是人们在履行对他人和社会的义务的过程中形成的道德责任感和自我评价能力,是各种道德心理因素在个人意识中的统一。

4、教师良心:是教师个人在教育实践中,对社会向教师提出的一系列道德要求的自觉意识、是教师个人对学生、教师集体和社会自觉履行其职责的道德责任感以及对自己教育行为进行道德控制和道德评价的能力,是多种教师职业道德心理因素在教师个人意识中的有机统一。

5、教师良心主要表现为:首先,教师个人对学生、教师群体、对整个事业有一种高度自觉的道德责任感,对自己应当履行的道德职责,有着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从而把自己对学生、教师集体、对教育事业而负的责任,看着是自己的义务,并准备尽自己所能去履行这一义务。

其次,教师对自己教育、教学行为的自我控制和自我评价。

当确定自己的行为符合师德规范、履行了教师义务时,便产生肯定、欣慰、自豪的情感体验,否则,会产生否定、愧疚、不安的情感体验,受到“良心责备”,从而促使自己调整自己的行为。

6、教师良心是一个教育工作者道德觉悟的综合表现,是教师职业道德认识、情感、意志、信念等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是教师的道德灵魂。

7、教师良心的形成和产生有其客观的社会基础。

表现在:首先,教师良心是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而形成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教师的地位和作用越显重要,他们在自己的职业活动中的要求的必要性和合理性,逐渐把这些道德要求内化为自己的品质,产生做好教育工作的强烈的责任感,并自觉地用师德规范来约束、调节自觉地教育教学活动,形成教师的职业良心。

其次,教师良心是对教师职业道德关系的自觉反映。

教师职业道德关系是客观存在的,当教师在教育劳动中意识到这种道德关系,并产生自觉遵守特定的道德准则和要求以维护这种道德关系时,才能产生道德责任感,进行道德上的自我控制,自我道德评价和调节,形成自己的职业良心即教师良心。

教师职业道德 第三章

教师职业道德 第三章

第五节 教师威信
意义 • 教育威信是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道德基础 教育威信是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道德基础 • 教育威信高低直接影响教育劳动的效果 影响教育劳动的 教育威信高低直接影响教育劳动的效果 • 教育威信是教师不断自我完善、自我进取的积 教育威信是教师不断自我完善、自我进取的积 极精神因素

要处理好自尊和谦逊的关系 要处理好自尊和谦逊的关系 自尊
第五节 教师威信
教育威信,广义而言,是指教育行业特别 教育威信,广义而言,是指教育行业特别 教育行业 整体的学校教育在社会生活中的道德信誉 在社会生活中的道德信誉; 是整体的学校教育在社会生活中的道德信誉; 狭义而言,是指教师在职业活动中 教师在职业活动中建立起来的 狭义而言,是指教师在职业活动中建立起来的 道德声望。 众所共仰的道德声望 众所共仰的道德声望。 内涵
第三章
教师职业道德范畴
主讲内容
第 五 节 教 师 威 信 第 四 节 教 师 荣 誉 第 三 节 教 师 义 务 第 二 节 教 师 公 正 第 一 节 教 师 良 心
第一节 教师良心
• 社会基础
• 教师良心是一种道德意义上的理性认识,它指导、 教师良心是一种道德意义上的理性认识,它指导、 理性认识 约束、调节着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 约束、调节着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是由教师 全部生活方式来决定的 的知识和教师的全部生活方式来决定的, 的知识和教师的全部生活方式来决定的,它有着
第二节 教师公正
• 作用 第一、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 形成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 第一、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保 教育任务的顺利完成; 证教育任务的顺利完成; 第二、有利于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二、有利于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三、有利于教师威信的形成 教师威信的形成; 第三、有利于教师威信的形成; 第四、给学生的道德心灵以良好影响。 道德心灵以良好影响 第四、给学生的道德心灵以良好影响。

第三章教师职业道德范畴

第三章教师职业道德范畴

次,良心是人们意识中进行自我评价的能力;最后,良心是多种道德心理因素在个人意识中的有机结合。

含义:是教师个人在教育实践中,对社会向教师提出的一系列道德要求的自觉意识,是教师个人对学生,教师、集体和社会自觉履行其职责的道德责任感以及对自己教育行为进行到的控制和道德评价的能力,是多种教师职业道德心理因素在教师个人意识中的有机统一。

社会基础:1)是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而形成的。

2)是对教师道德关系的自觉反映。

3)是教师接受职业道德教育,自觉进行师德修养的产物。

作用:1)教师良心对教师的行为选择起指导作用。

2)对教师的行为过程起监控作用。

3)对教师行为结果起评价作用。

2.教师公正:含义:是指教师在教育职业活动中,公平合理地对待和评价全体合作者,按照社会主义道德原则指导下的伦理定位来对待,评价和处理教师同所有面对的群体或个人之间的关系。

教师公正范畴的确立:1)教师公正受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教育制度,教育职业劳动的制约2)教师公正取决于教师对教育规律和每个学生情况的认识水平3)教师公正的确立取决于教师觉悟的提高作用:①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②有利于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③有利于教师威信形象的形成;④给学生的道德心灵以良好影响。

3.教师义务含义:两方面:一是指社会向教师提出的在从事职业活动时所必须遵守的道德要求的总和;二是教师在教育职业劳动中自觉意识到社会对教师提出的各种道德要求的合理性,把遵循教师职业道德的规范和要求,看作是个人的内在道德需要,是对社会、对教育事业应尽的使命和责任。

社会基础:①教师义务根源于现实的社会主义教育劳动的内在关系;②教育义务的内容是由社会主义教师道德规范决定的。

作用:①履行教师义务,有益于减少和协调教育工作中的“冲突情势,保证教育劳动顺利进行;②履行教师义务,可以使教师在教育劳动中自觉进行道德上的综合判断,选择正确的教育行为;③履行教师义务,有益于在教育劳动中自觉培养高尚的师德品质。

《教师职业道德》课程笔记

《教师职业道德》课程笔记

《教师职业道德》课程笔记第一章:人类文明与师德一、教育推动人类文明进步1. 教育的定义与作用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它通过特定的教育内容、方法和手段,对受教育者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行影响,以促进其全面发展。

(1)教育的个体功能- 传授知识:教育使个体掌握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技能。

- 塑造人格:教育帮助个体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 发展能力:教育激发个体的潜能,提高其创新和实践能力。

- 陶冶情感:教育培养个体良好的情感态度,如爱国、友善、尊重等。

(2)教育的社会功能- 文化传承:教育是传递和保存文化遗产的重要途径。

- 社会整合:教育有助于统一社会价值观,促进社会稳定。

- 社会流动:教育为个体提供社会阶层流动的渠道。

- 社会创新:教育通过科学研究和技术发明推动社会进步。

2. 教育与人类文明的关系(1)教育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发展。

(2)教育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3)教育通过培养人才和传承文化,为人类文明的延续和发展提供动力。

3. 教育在人类文明进步中的作用(1)传递文化- 教育将人类积累的文化遗产,如语言、艺术、科学知识等,传递给下一代。

- 教育通过课程设置和教学活动,使文化得以保存、发展和创新。

(2)培养人才- 教育根据社会需求培养各类专业人才,为社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

- 教育通过素质教育,提高国民整体素质,促进社会进步。

(3)创新知识- 教育机构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

- 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人才,为社会发展注入新活力。

(4)引领价值观- 教育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社会风气向好。

- 教育通过德育活动,培养公民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二、师德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保障1. 师德的定义与内涵师德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它体现了教师职业的道德品质和精神风貌。

2014年河南省高校教师资格考试职业道德部分

2014年河南省高校教师资格考试职业道德部分

职业道德修养第一章教师职业道德概述(单判)道德的内涵:1有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

2 以善恶为评价标准。

3依靠人们的行为习惯、社会舆论及内心信念来发挥调节作用。

4.调整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从我国的历史和现实的国情出发,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把这些内容具体化,规范化,并成为调整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的行为准则的过程。

(多)道德的功能:认识功能教育功能、调节功能(判)职业生活是人类社会的一大领域,作为指导和调节职业生活中的个人和他人、个人和社会相互关系的职业道德并非是人类社会一经形成就有的,而是在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即出现了社会分工才逐渐产生的,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判)所谓职业道德,是指在职业范围内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习俗的总和,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其自身的岗位上应遵循的特定的行为规范。

(多)职业道德的功能(特征):稳定性、具体性、适用性;(判)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时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品德的总和,是调节教师与他人、与社会、与集体、与学生等职业工作关系时所必需遵循的基本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在此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

(多)构成要素:教师职业道德从整体上来说,是由教师职业理想、教师职业技能、教师职业良心、教师职业作风和教师职业纪律、教师职业责任、教师职业态度、教师职业荣誉等因素构成。

教师的职业活动主要体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简多)教师职业道德的特征:鲜明的继承性强烈的责任性独特的示范性严格的标准型(多)教师职业道德总是蕴含和体现着多方面的价值:教育价值文化价值伦理价值。

第二章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准则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涵义:一般说来,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是教师在教育职业活动中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所应遵循的最根本的指导准则。

教师职业道德范畴

教师职业道德范畴
教育家赞可夫曾说:“如果没有威信, 那就是说,师生之间就没有正确的相互关 系,就缺少了有效地进行教学和教育工作 的必要条件”。一个有威信的教师是学生 可以信赖和敬仰的良师益友,是学生崇拜 、仿效的偶像。
人们常将教育威信与教育威严混为一谈, 认为威严就是威信,或者认为有了威严才 有威信。
实际上,教育威信和教育威严是全然不 同的:
感、意向。
• 2.教师良心的含义
• 教师良心是老师个人在教育实践中,对社会向老 师提出的一系列道德要求的自觉意识;
• 是教师个人对学生、教师集体和社会自觉履行其 职责的道德责任感,以及对自己教育行为道德控
制和道德评价的能力;
• 是多种教师职业道德心理因素在教师个人意识中 的有机统一。

包括:对学生、对教师群体、对教育事业的高度自觉
• 二是在对待城市学生和农村学生或家庭背景好的学生 和家庭背景差的学生方面。
• 目前,前一种教师不公正在学校的教育生活中有很多
方面的表现,其中在微小和被人忽略的环节或方面的教师 不公正表现为:

一是课堂提问上的歧视;二是座位安排上的歧视;三
是在作业批改上的歧视;四是在班级活动的安排上歧视。
对学生的公正

第三节 教师义务

第四节 教师荣誉

第五节 教师威信
第一节 教师良心
• 一、教师良心的含义 • 1.良心的概念
• 良心,是人们在履行对他人和社会的义务的过程 中形成的道德责任感和自我评价能力,是各种道 德心理因素在个人意识中的统一。
• (1)道德责任感
• (2)自我评价能力 (3)从心理结构上说,良心有三种主要的构成成份,即认知、情
• 教师与自己同事的关系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同志”关 系。在处理同其他教师的关系上,主要是要公正地评价自己 和他人的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做到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教育 的使命。

论述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范畴

论述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范畴

论述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范畴
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以保护学生的权利,维护学校的秩序和社会的利益。

它是教师从业的基本要求,也是教师行为的准则。

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范畴包括:
一是尊重学生的权利,遵守教育法规,不得以任何形式侵犯学生的合法权益。

二是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不得以任何方式侵犯学生的人格尊严。

三是坚持公平正义,对学生的行为要公正、公平,不得以任何理由歧视学生。

四是尊重学生的宗教信仰,不得以任何方式限制学生的宗教信仰,不得干预、支配学生的宗教信仰。

五是坚持教育的客观性,不得以任何方式把自己的主观意志强加给学生。

六是坚持学生的自由发展,不得以任何方式限制学生的自由发展。

七是坚持教学的质量,要求教师要做到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等各方面都要达到最高水平。

八是坚持学校纪律,教师要维护学校秩序,不得破坏学校纪律,维护学校的秩序和社会的利益。

教师职业道德之教师良心

教师职业道德之教师良心

教师职业道德之教师良心(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职业道德、时事政治、政治理论、专业基础、说课稿集、教资面试、综合素质、教案模板、考试题库、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professional ethics, current affairs and politics, political theory, professional foundation, lecture collections, teaching interviews,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lesson plan templates, exam question banks, other materials, etc.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so stay tuned!教师职业道德之教师良心教师良心作为教师职业道德范畴的重要内容,在教师职业道德体系里考频较高,通常以客观题的形式考察其内涵、特点及意义,今天就带大家一起来梳理一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圣性的含义在此是指良心可以带来主体的神圣 体验的意思。 神圣体验的真实源泉是主体在道德关系和道德生 活中所获得的自由感和意义感。简单地说,就是 一种人性“伟大”的感受。一旦道德主体违背良 心,也就会产生有背天地良心的感觉,就会有心 虚、自卑和自责等与神圣感相反的体会。良心的 神圣性来自于道德主体所拥有的人生信念和人格 理想。
公正原则说到底是一种处理利益关系的原则 。“一切正义理论共同承认下述最低原则:同样 的情况应当同等地对待——或者使用平等的语言 来说:平等的应当平等地对待,不平等的应当不 平等地对待。这一基本原则通常称为‘形式上的 正义原则’”。
两条基本原则
公正原则如做进一步的分解,可以理解为两条基 本原则: 1.报偿原则 2.承诺原则
3.良心的意志成份 .
意向是良心的认知和情感的自然延伸。 良心结构中的“意”,首先是“意向”的“意”, 其次才是“意志”的“意”。这是因为许多情况 下良心只表现意向而不表现为意志,或者只有意 向而没有意志的参与。 良心所具有的意志成分具有较大的自由特性,与 那些由纯粹外力产生的强制性的意志力有明显的 感受上的差异。
LOGO
第三章 教师职业道德范畴
咸阳师范学院
曾永安
教师职业道德范畴-----是指那些概括和反映教师 道德的主要特征,体现一定社会对教师道德的根 本要求,并成为教师的普遍内心信念对教师的行 为发生影响的基本道德概念(教师义务、教师良 心、教师公正、教师义务、教育威信)
师德范畴 范畴
幸福 仁慈
公正
威信
良心
义务
LOGO
第一节
教师良心
一、良心概念
《孟子》中将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称之 为良心,主张人应当注意找回被流放的良心。朱 熹则将良心视为宰制人心的“道心”。王阳明将 良心看作澄澄朗朗的“本心”。 英文中的“conscience”来源于拉丁文的 “conscire”,意即“知道”。以后知行合一,就 有了按良心办事的意思。在弗洛伊德的心理学中, 良心就是“超我”制约“自我”的人格命令的一 部分。
(二)良心与信仰——道德的内在 良心与信仰 道德的内在 机制
良心作为一种非常个体化的心理现象,个体自身 的主体状况也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良心一方面反映完善生活的理想,另一方面依靠 这一理想核准自身。生活理想是道德义务和良心 之所以能够给主体带来神圣性的内在源泉。 在良心的形成或修养过程中,信仰因素的作用是 不可或缺的。对终极价值的信仰既使良心能够形 成,又使良心具有道德上的神圣性。 儒学、乌托邦、内圣外王
良心是与公正、 良心是与公正、仁慈和义务等概念有 密切关系的范畴
首先,良心与公正、仁慈有密切的联系。 其次,良心与义务也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范畴。
“对于道德实践来说,最好的观众就是人们自己的良心 。” 对于道德实践来说, ——西塞罗,《论辨集》 论辨集》
本我就是最原始的我,充满了各种欲望;无意识行为、饥 饿、口渴。 行成意象、冲动性行为 、 “快乐原则”, 自我是现实中的我; 推迟行动、考虑后果、“现实原则” 、 超我是道德上的我,是高于现实的,以道德要求严格要求 自己的我。 “自我理想”和“良心”、道德原则 内疚、自卑、羞耻 如果本我单独表现出来,往往是不被社会所接受,所容纳 的; 如果超我单独表现出来,就是超越社会的,使人就像道德 机器。 这两者经常存在冲突,所以自我就是调节这两者间的冲突 的,使我们能够在现实生活中满足自己的需要的同时又很 好的生存。
它的内涵是权益应当小于或等于(≤)主体所承诺 的义务。任何人都有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只有当承诺并且践行的义务大于或等于自己收获 的权益时,社会发展才能正常,人际关系才能理 顺。否则就只能承认和导致不公正。
三、公正的类型
公正的内涵丰富,可以有不同的划分。
首先, 首先,从公正的性质上看
公正可以分为报偿性公正与惩罚性公正。
(二)良心的特质
良心具有内隐、神圣和消极底线的性质
1.良心的内隐性 .
内隐性或先验性可以理解为良心的一种特性。 内隐性是说良心是深藏于人心之中的,虽然平常 并不外显,但涉及道德行为,尤其是涉及利益与 义务冲突的行为时,良心就会内在地发生作用。 良心的内隐性也使道德个体往往有被遮蔽的可能。
2.良心的神圣性 .
观照。这至少涉及习俗和信仰两个问题。
(一)良心与习俗——良心是一种 良心与习俗 良心是一种 世袭智慧” “世袭智慧”
动物的获得性的习惯是人的义务感、忏悔等等产 生的源头。 人的良心也是一种获得性的心理现象。心理遗传 和积淀 由父母、教师、社会生活圈、法律、宗教等的权 威使个人在习俗中长大,并根据社会的普遍意志 调整、形成自己的个人意志,这就是所谓的良心。 作为一种获得性遗传,人类个体在心理上具有某 些向善的性质。这种向善的性质是个体之所以能 够在后天接受习俗影响的心理前提。
报偿性公正是公正的基本形式。
对惩罚性公正的忽视
这种抽象的人道主义宣称所有的人都有某种永不 消失的天赋人权。实际上这种抽象的人道主义恰 恰忘记的一个自然的结果是对善良者的不公正。 忘记了“平等仅仅是对平等者的平等,而不是对 所有人的平等”这样一个公正的基本原则
中国教育界也存在对惩罚性公正的 忽视
惩罚不等于体罚
良心的直觉作用 良心可以以直觉、顿悟、预感等瞬间完成的方式 起作用。 良心的理智作用 经过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的冲突,作出深思熟虑 的理性的判断和抉择。
教师良心: 教师良心是老师个人在教育实践中,对社会向老 师提出的一系列道德要求的自觉意识。 是教师个人对学生、教师集体和社会自觉履行其 职责的道德责任感,以及对自己教育行为道德控 制和道德评价的能力。 是多种教师职业道德心理因素在教师个人意识中 的有机统一。
道德上的良心概念
道德意义上的良心是一种道德心理现象,是人们 在履行对他人和社会的义务的过程中形成的道德 责任感和自我评价能力,是各种道德心理因素在 个人意识中的统一。 道德责任感 自我评价能力
(一)良心的结构
从心理结构上说,良心有三种主要的构成成份,
即认知、情感、意向。
1.良心的认知成份 .
良心首先是一种对于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的认知。 一个“有良心”的人,实际上就是一个对自己应 当做什么和不应当做什么有理性和明确的自我觉 悟的人。 良心也只有凭借对道德责任和义务的内化的认知, 才能对人的行为作出评价和调控。
1、报偿原则,即权利原则 、报偿原则,
意思是主体的贡献等于或者不小于(≥)应得的权 益,类似于“按劳分配”原则——多劳多得,少 劳少得,不劳动者不得食。 对每一个有劳动能力的人来说,这样一个社会主 义的分配原则是公正的。报偿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贡献等于或不小于应得权益。
2、承诺原则,也可以称为义务原则 、承诺原则,
“我—你”公正 我 你
第二种公正是一种人格对等的公正。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它要求主体能够充分 尊重对方的人格自由和尊严。我们不可以视自己 为追求幸福有血有肉的主体,而视他人为自己一 个纯粹的外物。实际上幸福生活只有在人际和谐 的环境中才可能找到。
“我—他”公正 我 他
第三种公正是一种狭义的公正。 他人是一个与自己完全对等的客体。在涉及利益 关系时,双方都有对等的权力。为了保证各自的 利益,双方都需要作出对等的让步;同时双方都 应遵守相同的准则和义务。为了保证合作成功, 也为了各自在合作中顺利实现共同利益,对规范 的同等遵守的公正十分必要。
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也。否则,就只 是自以为的公正的伪“公正”。 普世主义
中性的可互换性
双方都认可的对等、可以互换或客观性的标准并 不能保证这一标准本身是正确或公正的。 在认为在少数民族和妇女本来就应低人一等的价 值标准之下,所谓公正只要做到对所有的少数民 族和妇女一视同仁即可,而无须考虑他们与白人 雇员报酬上的悬殊。
——《论语·子路》 子路》
对等性
对等就是指主体对人对事要一视同仁,适用同一 个规则或标准。以一个标准对别人而以另外一个 标准对待自己,就叫偏私,就是不公正了。
由于公正具有的对等性,所以人们往往容易将公 正错误地理解为平均主义。
可互换性
可互换性是对等性的要求和保证。要真正作到对 人对己用一个标准,就必须能够让自己处在对方 的位置时,仍然接受自己原先承认的法则。
最终价值判定上有依赖性
一方面公正是一个普遍的道德法则,另一方面公 正原则在最终价值判定上又有依赖性,它依赖于 公正以外的东西。 公正的这一属性既使我们认识公正与偏私的对立, 也使我们能够理解为什么平均主义不是公正的正 确理解。也正是因为这一最终价值判定的依赖性, 公正才是一个社会和历史的范畴。
二、公正的内涵
对学生、对教师群体、对教育事业的高度自觉的 道德责任感(认识)
对自己教育、教学行为的自我控制和自我评价 (行为)
二、教师良心的社会基础
1、社会活动发展形成。社会基础。历史性
2、教师道德关系的自觉反映。客观性
3、道德修养的产物。养成性
教师职业良心的形成
A. 社会状况影响教育良心的形成 B.同侪群体影响个体教育良心的形成 同侪群体影响个体教育良心的形成 C. 教育对象以舆论的形式参与教师良心的修养 D. 教师从知、情、意方面进行自我修养 教师从知、
彻底性还表现在其 作用的时间维度上
良心对人的调节表现在行动之前、行动之中和之 后。 良心是道德人格的重要构件,也是道德人格的忠 实卫士。“没有良心”的人,肯定是道德人格上 有严重疾病的人。
(二)良心作用的方式
良心有直觉和理智两种作用方式。或者,我们也
可以说,有两种良心:直觉和理智的良心。
直觉和理智的良心
2.良心的情感成份 .
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良心主要是一种情感体验。 我们知道,良心的自我评价和调控之所以有效, 在作用方式上讲,就是它凭借的主要是情感武器。 当主体选择一种合乎良心的行为时,主体获得一 种欣慰、自豪和愉快的积极的心理愉悦感受。当 主体遇到一种合乎人性和道德的事情时,会发自 内心地予以赞许、敬佩和羡慕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