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折线统计图
常州市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教学分析及教案(共计4课时)
常州市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教学分析及教案(共计4课时)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是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编写的一篇教材。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折线统计图的概念,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学会制作折线统计图,并能够通过折线统计图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的实例和丰富的练习,引导学生探究、发现、理解和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对统计图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制作和解读折线统计图方面可能还存在一些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基础,通过引导、启发、激励,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提高学生制作和解读折线统计图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折线统计图的概念,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学会制作折线统计图。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折线统计图的概念,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学会制作折线统计图。
2.难点:学生能够通过折线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折线统计图的素材、练习题等教学资源。
2.学生准备笔记本、铅笔、橡皮等学习用品。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生活中的统计图,引导学生回顾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然后提问:“你们听说过折线统计图吗?折线统计图又是怎样的呢?”通过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一组折线统计图,让学生观察并说出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课件《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课件
陈小红
陈小红 一~五年级身高情况统计表
2018 6
2018年6月
年级
一
二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身高 /cm
118
120
三
四
五
126 134 148
114488
113344 112266 111188 112200
返回
折线统计图
陈小红 一~五年级身高情况统计表
2018年6月
陈小红
2018 6
年级
一
二
三
四
五
身高
/cm
118 120
返回
折线统计图
探究新知 张小楠把自己6~12岁每年生日测得的身高数据
制成了统计表和折线统计图。
例1
张小楠6~12岁身高情况统计表
2012年6月
年 6岁 7岁 8岁 9岁 10 11 12
龄
岁岁岁
身 116 118 121 126 132 141 144 高 /cm
在折线统计图中先描出每个年龄身高的点,再 把这些点顺次连起来。
任务多时,可以 小组合作完成。
返回
折线统计图
拓展延伸
你觉得用折线统计图记录数据有什么好处?
能直观显示数据的变化,便于观察。 能看出不同数据的差异,便于比较。
返回
折线统计图
课外活动
你还可以观察 黄豆、绿豆的发芽 情况,制作折线统 计图!
返回
实验过程中 要注意安全!
返回
折线统计图
预测一下实验结果可能怎么样。 你的实验结果与你的 预测相同吗?与同学 交流小组实验的结果。 水温下降的速度 不一样,可能陶
如果适合饮用的水温是18~45℃, 瓷碗中水温下降 两个容器的水各从第几分钟起开 的速度快一些。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教案(共含3课时)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教案(共含3课时)一. 教材分析《折线统计图》是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的一节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绘制方法,通过折线统计图来展示数据的分布和变化趋势。
教材通过生动的实例和丰富的练习,引导学生探究折线统计图的绘制规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条形统计图的基础知识,对数据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绘制方法还不够了解。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让学生充分体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提高学生绘制和解读折线统计图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学会绘制折线统计图,能够通过折线统计图来展示和分析数据。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和思考,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据意识和统计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学会绘制折线统计图。
2.难点:学生能够通过折线统计图来展示和分析数据,理解折线统计图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问题驱动法、合作交流法和实践活动法进行教学。
通过实例和练习,引导学生观察、操作、交流和思考,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绘制方法。
六.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折线统计图的素材、练习题等教学资源。
学生准备笔记本、尺子、铅笔等学习用品。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绘制方法,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然后,教师展示一幅折线统计图,让学生观察并说出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引发学生对折线统计图的兴趣。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多个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观察实例中的数据变化情况。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总结出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够展示数据的变化趋势。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单式折线统计图》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单式折线统计图》教案一. 教材分析《单式折线统计图》是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绘制方法,通过折线图来直观地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丰富的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和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接触过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对统计图的概念和作用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绘制和解读折线统计图方面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基础,通过适当的引导和示范,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绘制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学会绘制折线统计图,并能正确解读折线图所表示的数据。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数形结合的思想,提高数据分析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对统计图的兴趣,感受数学的趣味性和应用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学会绘制折线统计图,并能正确解读折线图所表示的数据。
2.难点:学生能够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表示数据,并能够分析折线图所反映的数量变化规律。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示范教学法:教师通过示范绘制折线统计图,引导学生模仿和实践。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练习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折线统计图模板、练习题等。
2.学具准备:学生分组合作所需的材料,如彩笔、剪刀、胶水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统计图,如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等,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统计图知识。
然后提出问题:“你们听说过折线统计图吗?它有什么特点呢?”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五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教案
五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教案一. 教材分析《折线统计图》是五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第二单元的一节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学会如何根据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并通过折线图分析数据的增减变化趋势。
教材通过实例引入折线统计图,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折线图的优势,培养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和图形表达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条形统计图的知识,对统计图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在绘制和分析折线统计图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基础,引导学生逐步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知识,提高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学会如何根据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并能对数据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处理数据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图形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据的敏感性,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学会如何根据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
2.难点:让学生学会通过折线图分析数据的增减变化趋势。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引导发现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提前准备教学所需的折线统计图素材和相关案例。
2.学生准备:收集生活中的一些数据,如身高、体重等,以便课堂上进行实践操作。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数据,如身高、体重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直观地表示这些数据。
进而引入折线统计图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几个折线统计图的实例,让学生观察和分析折线图的特点和作用。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折线图可以反映数据的变化趋势。
3. 操练(10分钟)教师让学生分组合作,利用收集到的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是小学数学中的一部分,主要是让学生掌握折线统计图的概念、特点以及绘制方法,能够通过折线统计图来分析数据、获取信息。
本节课的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旨在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条形统计图的相关知识,对统计图的概念和作用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折线统计图的特点、绘制方法以及如何通过折线统计图分析数据、获取信息等方面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知识体系中过渡到折线统计图的学习,并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折线统计图的优势。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折线统计图的概念、特点以及绘制方法,能够通过折线统计图来分析数据、获取信息。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折线统计图的概念、特点以及绘制方法。
2.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通过折线统计图分析数据、获取信息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际情境,引导学生了解折线统计图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启发式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绘制折线统计图,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折线统计图模板、数据资料等。
2.学具:学生手册、笔、纸等。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组生活中的数据,如某地区近五年的人口增长情况,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更直观地表示这些数据。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是学生在学习了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折线统计图不仅能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本节课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既是对已有知识的一个拓展,也是一个挑战。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在学习了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统计图的知识,能够理解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但是,对于折线统计图,他们可能还存在着一些认知上的困难,如如何理解折线统计图的折点、斜率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来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学会如何通过折线统计图来获取信息。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思考能力和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自己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2.难点:学生能够通过折线统计图来获取信息,理解折线统计图的折点、斜率等概念。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引导发现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发现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折线统计图的概念。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多媒体课件、折线统计图的样本、黑板。
2.学具:学生自己的折线统计图、笔记本。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某城市一年中每个月的平均温度”,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呈现(10分钟)呈现折线统计图的样本,让学生观察,引导学生发现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如折点、斜率等。
新版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__折线统计图
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第一课时折线统计图教学内容:第21~22页例1和“练一练”,第25页练习四第1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结构和特点,能读懂折线统计图;能收集简单数据,并用单式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能简单分析折线统计图的数据,了解数据反映的实际情况。
2.使学生在认识折线统计图,收集数据、运用折线统计图表达数据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统计方法,积累统计活动的经验,体会并了解折线统计图的优点,提高用折线统计图处理简单数据的技能,增强数据分析观念。
3.使学生主动参与统计活动,形成相互合作、积极思考的学习意识,感受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统计在日常生活里的作用。
教学重点:认识折线统计图并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
教学难点:分析数据,体会数据蕴含的规律或特点。
教学准备:学生收集自己从一年级开始每年体检的身高数据;教师收集2 ~3幅折线统计图。
教学过程:一、回忆统计,导入新课1.回顾统计。
回顾:我们从一年级的数学学习开始,就学习过许多统计的知识与方法。
大家回忆一下,统计有什么用处?我们都学习过哪些统计的内容和方法?说明:我们知道,为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或者了解某个问题的实际情况,我们需要用统计的方法获得数据,分析数据反映的具体事实,并根据事实作出判断或推测。
在统计内容和方法上,大家学会了调查收集数据,分类整理数据,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以及分析数据表达的信息。
2.引入新课。
引入:为了提高统计能力和根据需要表达数据,我们今天要学习表达数据的新形式。
大家要能认识这种新的表达形式及特点,学会用这种形式表示数据、分析数据。
那究竟是怎样的形式呢?我们一起看具体问题。
二、认识新知,了解特点1.体会身高变化情况。
出示例1的统计表。
提问:这是已经学习过的统计表。
你能从统计表里知道些什么?张小楠的身高是怎样变化的?引导:你能用手指比划画一条线,表示他每个年龄身高增加的情况吗?大家和老师一起,用手指试着画画这条线看。
第二单元 折线统计图(复习课件)五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
( )。
A.小明6~10岁身高变化情况
B.5位同学的体重情况
C.某商场5~9月空调销售情况 D.温州3~7月份的气温变化情况
考点精讲练
考点01 单式折线统计图
分析 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多少; 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解答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解:A.小明6~10岁身高变化不会有下降的情况,与图中折线下降的情形不相符; B.5位同学的体重情况最适合用条形统计图来表示; C.某商场5~9月空调销售情况,根据生活经验可知,5~8月空调销售量可能上升,9月空调销
第二单元 折线统计图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SJ
思维导图
知识盘点
知识点一:单式折线统计图 1、折线统计图。 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 后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的统计图就是折线统计图,在统计 过程中只统计一组数据,从折线统计图中,不仅能看出数量的多 少,还能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考点精讲练 考点02 复式折线统计图
分析 观察折线统计图的趋势、正确分析数据即可解答。
解答
解:A.由图可知,实线表示甲,7月份销售量为85台,是最高,原题说法正确; B.由图可知,虚线表示乙,10月份销售量为48台,是最少,原题说法正确; C.7月:85-50=35(台)8月:80-70=10(台)9月:78-52=26(台) 10月:72-48=24(台)11月:70-55=15(台)12月:73-65=8(台) 35>26>24>15>10>8。即7月相差最大,原题说法正确; D.根据C中求解可得12月相差最小,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D
考点精讲练 考点02 复式折线统计图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拓展课件第2单元 折线统计图(共13张PPT)
解应 决用 行单 程式 问折 题线
统 计 图
段的信息绘制而成的折线统计图。
(1)从统计图中可以看出这辆汽车( 3:00 )出发, ( 4:40 )到达,A地到B地的距离是( 80 )千米。 (2)这辆汽车实际行驶了多长时间?途中休息了多长时间?
(3)电动汽车销售量的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你有何感想? 电动汽车销售量的折线统计图呈上升趋势。
感想:电动汽车的需求量在增大,人们都在注重环 保或低碳出行的人数在增多。 【提示】 合理即可,答案不唯一。
谢谢观赏
• 不习惯读书进修的人,常会自满于现状,觉得再没有什么事情需要学习,于是他们不进则退。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 的话,另一眼睛看到纸的背面。 年 月 日星期一下午 时 分 秒
4时-3时40分=20(分) 4时40分-3时-20分=1时20分
答:这辆汽车实际行驶了1时20分,途中休息了20分。
运 用
4.具有“世外桃源”之称的香格里拉是云南的风景名
比 较
胜,下图是香格里拉2018年月平均气温和月平均降水
法 解
量统计图。
决
实
际
问
题
如果你们准备到这里旅游,你会向爸爸、妈妈建议几月份 去呢?简单说一下你的理由。
•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 年 月下午 时 分 • 正确的略读可使人用很少的时间接触大量的文献,并挑选出有意义的部分。2022年4月11日星期一8时43分41秒20:43:4111 April 2022 •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会向爸爸、妈妈建议9月份去。因为9月份气温 适当,降水量较少。
市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说课稿
市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折线统计图》是市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的一节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学会如何根据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并能够通过折线统计图分析数据的变化趋势。
教材通过具体的案例和练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统计学的一些基本知识,如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绘制和解读。
但是,对于折线统计图的认识和应用还比较陌生。
此外,学生对于数据分析的能力还有待提高,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理解并应用折线统计图进行数据分析。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折线统计图的概念,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能够通过折线统计图分析数据的变化趋势。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理解折线统计图的绘制过程,提高数据分析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到统计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对数据分析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折线统计图的概念,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能够通过折线统计图分析数据的变化趋势。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折线统计图的绘制过程,学会如何根据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并能够通过折线统计图分析数据的变化趋势。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讲授法、演示法、实践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练习纸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环节,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知识和技能。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统计图,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统计图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讲解:讲解折线统计图的概念、特点和作用,通过示例演示如何绘制折线统计图,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折线统计图分析数据的变化趋势。
3.实践:学生分组合作,根据给定的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并分析数据的变化趋势。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教学分析及教学设计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教学分析及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主要让学生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学会如何通过折线统计图来获取和分析信息。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让学生体会折线统计图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条形统计图的相关知识,对统计图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在实际操作和分析数据方面可能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通过实例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可能对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认识不足,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际操作来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2.学会如何通过折线统计图来获取和分析信息。
3.培养学生运用折线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如何通过折线统计图来获取和分析信息。
2.难点:如何运用折线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让学生体会折线统计图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操作教学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制作折线统计图,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问题解决法:引导学生运用折线统计图来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实例和练习题。
2.学具:为学生准备折线统计图的制作材料,如纸张、彩笔等。
3.教学资源:收集一些生活中的统计数据,用于教学实例和练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统计数据,如班级学生的身高、体重等,引导学生关注统计数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实例讲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让学生了解折线统计图是如何表示数据的。
同时,引导学生与条形统计图进行对比,明确两者的异同。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动手制作折线统计图,可以选择班级学生的身高、体重等数据进行制作。
在制作过程中,引导学生注意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如如何表示数据点、如何连接数据点等。
第2单元 折线统计图-五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思维导图+易错精讲+易错训练)易错点一:对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不了解,导致判断错误。
判断:复式折线统计图就是一个统计图中用两条相同的折线表示两组数据。
()【错误答案】正确【错解分析】错在没有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统计图中的两条折线不能一样,应用实线和虚线区分,或用不同颜色的折线来表示。
【正确答案】错误【易错例题一】比较两个病人住院期间的体温变化情况,采用()统计图。
A.折线统计图B.复式条形统计图C.复式折线统计图D.以上三种统计图都可以【分析】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清楚地反映事物的变化情况,据此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统计图即可。
【详解】据题意,结合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比较两个病人住院期间的体温变化情况,采用复式折线统计图。
故答案为:C【点睛】本题考查折线统计图的认识,熟练掌握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的特点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易错例题二】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不恰当的是()。
A.甲的工作效率比较稳定B.乙的工作效率比甲高得多C.乙的工作效率不稳定D.乙的工作效率偶尔比甲高【分析】根据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虚线上的数据代表甲的变化情况,实线上的数据代表乙的变化情况,折线比较平稳,说明工作效率比较稳定,折线起伏较大,说明工作效率不稳定,所以通过观察统计图可知:甲的工作效率比较稳定,乙的工作效率不稳定,乙的工作效率偶尔比甲高,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A.甲的工作效率比较稳定,此说法正确;B.乙的工作效率比甲高得多,此说法错误;C.乙的工作效率不稳定,此说法正确;D.乙的工作效率偶尔比甲高,此说法正确;故答案为:B【点睛】本题考查理解和掌握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易错点二:注意折线统计图的分段情况及变化情况,掌握其意义。
下图的折线统计图不可能是关于()的统计图。
A.哥哥本期数学成绩B.妈妈某年每个月的工资收入C.重庆市去年的气温变化情况D.服装厂去年每个月的产量【错误答案】ACD【错解分析】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观察图可知,数据一直在发生变化,所以这个折线不能表示固定不变的数据。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教学分析及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教学分析及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是学生在学习了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折线统计图,掌握其特点和作用,能够通过折线统计图获取信息,解决问题。
教材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折线统计图的特点,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掌握绘制折线统计图的方法,提高学生数据分析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条形统计图的基本知识,对于统计图的概念、作用和绘制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绘制折线统计图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如如何确定描点、连线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耐心指导,让学生逐步掌握绘制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够通过折线统计图获取信息,解决问题。
2.学生能够掌握绘制折线统计图的方法,提高数据分析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2.绘制折线统计图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2.自主探究法:学生独立尝试绘制折线统计图,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合作交流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绘制任务,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4.讲解法:教师讲解折线统计图的相关知识,解答学生的疑问。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展示折线统计图的实例。
2.练习题:准备一些关于折线统计图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画纸、彩笔等绘制工具:为学生提供绘制折线统计图的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统计图,如商场促销海报、天气预报等,引导学生回顾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介绍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让学生初步认识折线统计图。
同时,展示一些实例,让学生感受折线统计图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操练(10分钟)学生自主探究,尝试绘制折线统计图。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二单元《 折线统计图》教案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二单元《折线统计图》教案一. 教材分析《折线统计图》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二单元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掌握绘制折线统计图的方法,并能够通过折线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并通过操作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绘制折线统计图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条形统计图的相关知识,对统计图的概念和作用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绘制折线统计图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要耐心引导学生,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绘制折线统计图的方法。
此外,学生对生活中的数据和信息有一定的好奇心,教师可以抓住这一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学会绘制折线统计图,并能通过折线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据的敏感性,培养学生的数据观念,使学生能够认识到数据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学会绘制折线统计图。
2.难点:让学生能够通过折线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操作教学法:让学生亲自动手绘制折线统计图,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问题教学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多媒体课件、折线统计图模板、数据表格等。
2.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画笔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生活中的统计图,如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等,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各自的特点。
然后,教师提问:“你们想不想自己尝试绘制一幅折线统计图呢?”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实例,让学生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扬州市某学校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教案
扬州市某学校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教案一. 教材分析《折线统计图》是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折线统计图的概念、特点以及如何通过折线统计图来分析数据。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折线统计图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他们的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条形统计图的相关知识,对统计图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他们在绘制和分析折线统计图方面还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绘制方法,并培养他们运用统计图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折线统计图的概念和特点,学会绘制折线统计图,并能通过折线统计图来分析数据。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运用折线统计图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统计图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习惯,提高他们的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折线统计图的概念、特点和绘制方法。
2.难点:如何通过折线统计图来分析数据,以及在不同情境下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合作学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2.学具:学生用书、练习册、折线统计图模板、彩笔。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幅生活中的折线统计图,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同时,让学生举例说明在生活中何时会用到折线统计图。
呈现(10分钟)1.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几组数据,让学生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进行展示。
2.学生分小组讨论,汇报各自的选择理由。
操练(10分钟)1.教师发放折线统计图模板,让学生尝试绘制一幅折线统计图。
2.学生在绘制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巩固(10分钟)1.教师出示一组数据,让学生选择绘制折线统计图或条形统计图。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 第2单元单式折线统计图 课件
3.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1)四年级有( 25 )人近视,近视 人数最少的是( 一 )年级 (2)观察这张折线统计图,你最想 说什么?
建议同学们做到科学用眼,注 意眼的卫生,经常做眼保健操。
4.如图是春风小学2000~2005年购买图书情况统计图。
①( 2005)年购买图书最多。 ②从2000年到2005年购买图书的数
量是逐年增多的吗? 不是
③购买图书的均势是增加还是减少
?
增加
5.拓展练习:育红小学各年级向灾区希望小学捐款钱数统计表
年级 钱数(元)
一 二 三四五六 20 35 50 72 85 98
(1)根据统计表制折 线统计图。
98 85 72
50 35
20
5.拓展练习:育红小学各年级向灾区希望小学捐款钱数统计表
10
1
10
2
条形统计图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 量的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直条,然后把这些直条按照一定的 顺序排列起来。
条形统计图便于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你今年多少岁?身高又是多少厘米呢?
我今年12岁,身高是 132厘米。
要想清楚地表示身高的变化 情况,你认为可以怎么做?
每年相对固定的时间测量自己的身高,用 合适的方式整理这些数据,观察对比。
清楚的看出各数量的 清楚的看出各数量增减变化 多少,便于相互比较 情况,也能看出数量的多少
练一练
判断下面情况是用折线统计图还是条形统计图?
1)一个小组的身高情况。( 条形统计图 ) 2)北京一周的空气污染情况。( 折线统计图 ) 3)股票的升降变化趋势。( 折线统计图 ) 4)电视专卖店各类电视的销售情况。(条形统计图)
张小楠 6 ~ 12 岁身高情况统计表
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单元解读)-五年级数学下册 苏教版
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单元解读一、链接课标本单元“折线统计图”是小学数学统计教学中的重要内容。
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基本方法,会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来表示统计结果,并能根据统计图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了解了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建立了统计的观念的基础上,认识一种新的统计图——折线统计图。
教学重点是帮助学生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根据折线的起伏变化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二、单元目标1. 通过实例,认识折线统计图,能用折线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
2. 能从报纸、杂志、电视等媒体和实际生活中,有意识地获得一些数据信息,能对现实生活中的统计数据做出合理的解释,会用统计图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 能根据折线统计图中的数据信息提出并解答简单的问题,能进行判断和预测。
4. 体验统计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统计表、统计图来表述和交流。
三、内容分析学生在前面的学习过程中已经经历过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过程,掌握了统计的基本方法,会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来表示统计结果,并能根据统计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了解了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
但是,通过试讲发现,学生会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在读图、分析数据过程中,学生表现出思维和语言没有和实际操作同时发展,也就是在学习条形统计图时没有形成基本的读图、分析数据的能力。
所以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观察、比较两种统计图时,学生能发现异同,不能准确地表述;在观察、发现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学习过程中,学生发现、分析、表述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是学习难点;在例2的学习过程中,画统计图、分析、预测等都是学习难点。
为解决学生的学习困难,教学中给学生充分的观察发现、思考交流的时间,在交流中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发现的学习方法,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语言,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四、课时安排1.第一课时:单式折线统计图2.第二课时:复式折线统计图。
第2单元 折线统计图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 五下
一、折线统计图
1.折线统计图。
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的统计图就是折线统计图。
2.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从折线统计图中,不仅能看出数量的多少,还能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3.折线统计图的制作方法。
(1)写出标题和制图时间。
(2)根据题中的统计项目和数量,完成横轴和纵轴,并分别注意观察每个小格代表的数量。
方法提示:气温变化、病人的体温变化、盈利情况都可用折线统计图来表示。
重点提示:与单式折线统计图相比较,复式折线统计图更便于进行几组数据的比较。
方法提示:画复式折线统计图时,可以用实线和虚线表示不同的量;也可以用不同的颜色的线表示不同的量。
(3)根据数据描点,在两个数据的交点处点上实心点。
(4)将所有的实心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
二、复式折线统计图
1.复式折线统计图。
在统计过程中,存在两组或两组以上的数据,需要用不同颜色(或其他形式)的折线,来表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数量的变化情况,这样的统计图就是复式折线统计图。
2.复式折线统计图的优点。
从复式折线统计图中,不仅能看到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而且便于比较各组的相关数据。
3.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制作方法。
(1)写出标题和制图时间。
(2)按照单式折线统计图的制作方法,用不同的表示方法将每组数据进行描点、连线。
4.观察复式折线统计图的方法。
运用综合、对比等不同的观察方法,可以读懂复式折线统计图,从中获取更多的信息,并能根据信息提出或回答相应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
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
教
学
过
程
师 生 互 动
二次备课
一、一、谈话揭题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复式折线统计图,谁来说说复式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蒜叶的生长。(板书课题) 指名回答。
(5)填写制表日期。学生可能说到:容易分析张小楠身高的变化情况
学生回答:身高变化情况、各时间段内身高增长幅度
请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三、完成练一练统计身高。
谈话:除了刚才我们讨论的这些情况外,还有很多数据比较适合用折线统计图来统计分析。比如我们同学的身高情况。
课前我们一起收集了自己每学期期末时的身高情况,让我们一起来试着将它也制成折线统计图,看看我们的身高增长趋势如何。
比较折线统计图和统计表,你有什么想法?学生独立将自己的身高数据制成折线统计图,并在小组内交流,说说自己的身高增长情况,再和小组内的同学进行比较,说说能从图上发现什么。
学生说一说:折线统计图不但和统计表一样可以反映数据的多少,并且比较易于反映几年中自己身高的变化情况:持续上升,没有下降10
四、巩固练习:练习四第1、3、4题
内容
“练一练”和练习四第1题
教学
探讨
反思
学生分别看图,并根据图下的问题在小组里交流。
2、完成练习四的第2、5题 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3、完成练习四的第6题 引导互相评价,肯定优点,指出不足;再让学生根据交流的情况,进一步修改或完善所画的统计图。
引导学生看图回答问题,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组织全班交流。
学生独立回答
学生各自在教材上画出表示两组数据的折线。
五、总结新课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掌握了什么本领?用折线统计图描述数据有什么优点?制作折线统计图时要特别注意什么?
板书
设计
单式折线统计图
横轴
纵轴
描点连线
标注数据
填写日期
随堂
检测
内容
“练一练”和练习四第1题
教学
探讨
反思
课题
复式折线统计图
课时
安排
共需要3课时
为第2课时
教学
内容
页 数:书第23~24页,例2、“练一练”及25、26页练习四第2、4、5、6题。
3、能从统计图中发现数学问题、解决问题,并能体会统计知识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掌握绘制折线统计图的一般步骤。
教学难点:能根据折线统计图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
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
教
学
过
程
师 生 互 动
二次备课
一、导入新课:
1.出示例1
第二单元 折线统计图
课题
单式折线统计图
课时
安排
共需要3课时
为第1课时
教学
内容
页 数:书第21~22页,例1、“练一练”及练习四第1题。
知识点: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组成部分
教学
目标
1、让学生在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认识折线统计图,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关系。
2、使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看折线统计图,会画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数据进行合理分析,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2.分析统计表。谈话:你能从这张统计表中了解到哪些信息?
3.揭示课题。
二、教学新课:
1.探究特征,感悟优点。
谈话,刚才我们在统计表中了解的信息在这张折线统计图上都能找到吗?(能)那他们为什么还要将数据制成这样的折线统计图呢?
教师加以指导,学生可能会说到比较相差数或看折线的上升幅度。
谈话:那你认为就分析身高增长变化的情况来说,用统计表好些还是用折线统计图好些?为什么?估计一下张小楠13岁生日时身高大约是多少厘米,说说理由。
(2)纵轴:标明数据,单位长度表示的数据大小要一致,一般最高数据比统计到的最高数据稍高一些(和条形统计图相同);
(3)描点、连线:要找准数据,看清横轴、纵轴进行描点。当提供的数据与纵轴上的数据没有直接对应时,要把纵轴上相应的一小段平均分后再找点;在点与点之间连线时不能漏掉或连错。
(4)标注数据:在所描的点的上边或下边写上数据,不要写在折线上。
教学重点:让学生形成初步的统计意识,能运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会分析统计图中的信息。
教学
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
教
学
过
程
师 生 互 动
二次备课
一、导入新课:
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要继续学习折线统计图。(板书:折线统计图)
二、学习例2
1、出示例2统计表,你能知道些什么信息?
对学生意见的预设和对策:
(1)每个人的身高都在增长,增长的情况各不相同,但大致的增长趋势是相同的。
(2)这份统计图和其他的统计图有明显区别,底部从0到110这一段用了折线和虚线。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要这样表示。指导学生发现最低身高数据在110以上,省略0到110这段数据可以使110~145厘米之间的每一段放大,使数据的增减变化情况更明显,而且使统计图更美观。
展示学生的作业,
学生看图回答问题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和本领?有哪些收获?
五、课堂作业
1、阅读第27页 结合“为什么气温变化正好相反?”,学生自主阅读“你知道吗?”再交流说说理由。
2、收集从今天起一星期的本地最高气温或最低气温情况,并制成折线统计图,预测本地近阶段的气温变化情况。
3、练习册配套练习。
2、完成复式折线统计图。
3.指出:从复式折线统计图中,不仅能看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而且便于对两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 学生回答:学生根据统计表回答了解到的信息。
学生独立完成,将折线统计图补充完整。
学生根据折线统计图进一步讨论讨论问题。
从图中你还能获得哪些信息?你有什么发现?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一练”
板书
设计
复式折线统计图
便于对两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
随堂
检测
内容
“练一练”和练习四第1题
教学
探讨
反思
课题
蒜叶的生长
课时
安排
共需要3课时
为第3课时
教学
内容
页 数:书第28~29页,蒜叶的生长
知识点:发展统计观念
教学
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提高识图和用图的能力,感受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2、使学生在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统计观念。
知识点: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组成部分
教学
目标
1、使学生经历用复式折线统计图描述数据的过程,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看懂复式折线统计图所表示的信息,能根据要求完成复式折线统计图。
2、使学生能根据复式折线统计图中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比较和判断、推理,进一步增强统计观念,提高统计能力。
教学重难点
5.提出问题:
(1)在阳光下和房间里,蒜叶的生长变化情况有什么相同点?
(2)比较图中每组数据的差,说说差的变化有什么特点?
(3)从实验数据中,你还能获得哪些信息?
在小组里说说根须的生长变化情况。
学生观察统计图:了解各小组第3天和第6天的根须长度,分别计算出平均数。
四、全课总结
板书
设计
蒜叶的生长
随堂
检测
2.联系生活举例。
你有没有在其他地方见过类似这样的图?
教师小结折线统计图的优点:不但能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3.了解结构。
谈话:既然折线统计图能反映数据的变化情况,看了图,你知道一张完整的折线统计图应该由哪些部分组成,在制作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1)横轴:一般用于标明时间的前后,每个时间段都要平均分;
二、联系生活应用统计知识
1.出示28页例题图
提出问题:做菜时常用蒜叶来调味,你注意过蒜叶的生长过程吗?
2.观察记录:学生交流在家记录的生长情况,完成统计图
3.提出问题:
(1)种在水中的蒜瓣第几天开始长出根须?
(2)其他小组的蒜瓣第几天开始长出根须?
4.记录蒜叶的生长。
(1)学生根据记录的从第6天开始记录的数据,填写统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