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保护原理基础-绪论

合集下载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绪论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绪论
d2
C 6
d3
D
图 1-6 保护选择性举例说明图
绪论—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
1.选择性selectivity 选择性原则要求:保护动作跳开除了隔离故障元件, 应最大限度的保证系统中其他无故障元件仍能继续安全 运行。即因故障跳闸引起的停电范围最小。 如何满足选择性:继电保护通常通过合理的选择定 值,合理的配置保护实现选择性。选择性的提高还有赖 于一次设备的配置(如负荷开关更换为断路器)。某些 保护原理本身具有选择性
电力系统运行状态
正常运行状态 不正常运行状态 故障状态
电力系统控制目标
通过自动的和人工的控制,使电力系统尽快的摆脱 不正常状态和故障状态,能够长时间在正常状态下运行
绪论—电力系统运行状态及继电保 护的作用
电力系统不正常运行状态的危害 概 念: 通常指运行参数超出额定范围,或电能 质量不能满足要求但又没有故障的运行状态
后备保护:远后备,近后备
绪论—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及其构成
继电保护的配合及保护范围的划分
发电机保护 变压器保护 高压母线II保护 线路保护 高压母线保护
G
G
低压母线保护
高压母线I保护 图 1-5 保护配置 、配合关系示意图
绪论—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
选择性selectivity
A 1 G 3 4
d1
B 2 5
架空线故障实景
故障损毁的电抗器
绪论—电力系统运行状态及继电保 护的作用
继电保护的作用 故障不可避免:自然因素,设备制造因素,人为因素 故障必须快速自动切除:电磁暂态过程短,对设备修 复有利,对系统稳定有利 基本任务: 1. 自动、快速、有选择性的将故障元件从电力系 统中切除,使故障元件免于继续遭到损坏,使无故障 部分迅速恢复正常运行。 2. 反应电力设备的不正常运行状态,并根据运行 维护条件动作于信号或跳闸

继电保护基本知识

继电保护基本知识

第三章 电网的电流保护
1 90°接线方式
优点:① 对各种两相短路都没有死区,因为继电器加入的是非故障的相间电压,其值很高;② 适当选择内角α后,对线路上各种相间故障都能保证动作的方向性。
缺点:三相短路时仍有死区。
第四章 电网接地故障的零序电流保护
1.中性点直接接地电网发生单相接地短路时,零序电流、零序电压的分布特点;
零序电压:故障点零序电压最高,离故障点越远,零序电压越低,变压器中性点接地处为零。
零序电流:分布:与变压器中性点接地的多少和位置有关;大小:与线路及中性点接地变压器的零序阻抗有关。
零序功率:分布:短路点零序功率最大;方向:对于发生故障的线路,两端的零序功率方向为线路—母线。
第五章 距离保护
纵差动保护和电流速断保护:防御变压器绕组、套管及引出线上的故障 。
2 : 励磁涌流特点
特点:有很大成分的非周期分量;有大量的高次谐波,尤以二次谐波为主;波形经削去负波后出现间断。
防止励磁涌流造成差动保护误动的措施主要有:采用具有速饱和铁芯的差动继电器,采用二次谐波制动,采用间断角原理的差动保护,采用波形对称原理的差动保护。
2 : 发电机定子绕组单相接地特点
(1)有零序电压出现,其大小与α成正比;(2)接地点通过容性零序电流,大小与α及C0G、C0l有关; (3)当发电机定子绕组内部发生单相接地时,机端零序电流互感器中流过的电流为外接元件电容电流,方向由发电机流向母线;(4)当发生外部单相接地时,机端零序电流互感器中流过的电流为发电机本身的电容电流,方向由外部流向发电机。
3 : 线路发生故障保护和重合闸的动作情况
对于瞬时性故障,两侧保护动作,断路器断开,线路失去电压,检无压侧重合闸先进行重合。重合成功,另一侧同步检定继电器在两侧电源符合同步条件后再进行重合,恢复正常供电;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

4、写出相间短路功率方向继电器的动作方程并画出 其动作特性。 5、如何测量相间短路功率方向继电器的灵敏角。 6、何谓相间短路功率方向继电器的90°接线?采用这 种接线方式时,三个继电器应分别如何接线?
7、采用90°接线的功率方向继电器在相间短路时会不 会有死区?为什么? 8、在方向过电流保护中为什么要采用按相起动?试举 例说明。
和相邻线路II段配合 躲过最小负荷阻抗:全阻抗继电器、方向阻抗继电器 注意:灵敏系数校验、分支系数、时间
7.系统振荡对单相式阻抗继电器的影响
电力系统振荡的基本概念 电压、电流振荡过程中的变化 振荡中心、振荡周期 振荡过程中的电压、电流向量图;阻抗矢量图 电力系统振荡时阻抗继电器的测量阻抗 系统振荡对单相式阻抗继电器的影响 对不同地点的阻抗继电器的影响 对不同特性的阻抗继电器的影响
5.圆特性的方向阻抗继电器
对方向阻抗继电器的要求 方向阻抗继电器的死区及消除措施:(a)记忆 回路(b)引入第三相电压
6.距离保护的整定计算


距离保护I段整定 距离保护II段整定
和相邻线路的距离I段配合 与相邻变压器快速保护配合 注意:灵敏系数校验、分支系数、时间


距离保护III段整定
12、在下图所示网络中,已知: (1)线路AB的A侧和BC均装设了三段式定时限电流 保护,最大负荷电流分别为120A和100A,负荷自起 动系数分别为1.8; (2)线路AB的A侧Ⅱ段保护的延时允许大于1s; I II III (3) K rel 1.25, K rel 1.15, K rel 1.2 试计算:线路AB的A侧各段保护的动作电流并校验 它们的灵敏性。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
复习大纲及思考题

继电保护摘要

继电保护摘要

继电保护知识要点第一章绪论1. 继电保护装置是什么?其基本任务是什么?答:能反应电力系统中电气元件发生故障或者不正常运行状态,并动作于断路器跳闸或发出信号的一种自动装置。

基本任务是:自动、迅速、有选择性地将故障元件从电力系统中切除,使故障元件免于继续遭到破坏,保证其他无故障部分迅速恢复正常运行。

反应电气元件的不正常运行状态,而动作于发出信号、减负荷或跳闸。

2. 继电保护装置的组成?答:继电保护装置中的基本组成元件——继电器(一种当输入量(电、磁、声、光、热)达到一定值时,输出量将发生跳跃式变化的自动控制器件。

) 传统继电保护装置的组成测量部分:测量被保护设备相应的电气量,并与整定值比较,从而判断是否启动保护。

逻辑部分:根据各测量部分输出量的大小、性质等判断被保护设备的工作状态。

执行部分:完成保护所承担的任务,如跳闸、发告警信号等。

3. 试述对继电保护的四个基本要求的内容: 答:选择性:※ 保护装置动作时,仅将故障元件从电力系统中切除,使停电范围尽量缩小,以保证系统中的无故障部分仍能继续安全运行。

※ 主保护:正常情况下,有选择性切除故障· 但存在主保护不能够隔离故障元件的可能性,如断路器拒动 ※ 后备保护:主保护不能切除故障时起作用· 远后备:在远处(变电站)实现,性能比较完善,但其动作将扩大停电范围。

· 近后备:在主保护安装处实现,要同时装设必要的断路器失灵保护。

速动性:※ 力求保护装置能够迅速动作切除故障 ● 提高电力系统并列运行的稳定性 · 暂态稳定等面积定则极限切除时间 · 高压/超高压输电线路保护 ● 减轻对设备、用户的损害※ 对继电保护的速动性,不同情况有不同的要求(工程实际的考虑) ● 切除故障时间:保护装置动作时间+断路器动作时间。

·快速保护动作时间:0.01~0.04s · 断路器动作时间:0.02~0.06s 灵敏性:对于其保护范围内发生故障或不正常运行状态的反应能力。

继电保护基础精选全文

继电保护基础精选全文

单位长度的线 路正序阻抗
系统的次 暂态电势
最大、小运方下 的系统电抗
21
说明: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最大保护范围 l p.max 小于线路L1的全长。
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只能保护线路的一部分, 不能保护线路的全长。
满足灵敏度要求的保护范围为:最大运行方式下, 三相短路时,m≥50%;最小运行方式下,两相短 路时,m≥15~20%。
故障不可避免,但事故是可以避免的,电力工作 者的任务就是避免电力故障酿成事故。
基本任务: 反应电力设备的不正常运行状态,并根
据运行维护条件动作于信号或跳闸。 2
第一节 继电保护的基本知识
1、继电保护装置
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一旦发生故障,必须迅速而 有选择性地切除故障元件,以免造成人身伤亡和电气 设备损坏。完成这一功能的保护装置称为继电保护装 置
第七章 继电保护基础
• 继电保护的基本知识 • 单侧电源电网相间短路的电流保护 • 电网的接地保护 • 电力系统的主设备保护 • 10kV配电系统的保护 • 工厂供电系统的保护 • 民用建筑配电系统的保护
1
第一节 继电保护的基本知识
继电保护的作用 故障不可避免: 自然因素:雷击,冰灾,台风,地震 设备制造因素:设计,工艺,材料 人为因素:误操作,管理不当
2)但由于它在相邻线路上的动作范围只是线路的 一部分,不能作为相邻线路的后备保护(远后备)。
3)因此还需要装设一套过电流保护(电流III段) 作为本线路的近后备保护以及相邻线路的远后备保护。
29
三、定时限过流保护(过电流或电流III段)
1、基本原理
动作电流按躲过最大负荷电流(正常运行) 来整定,并以时限来保证动作选择性。
I III op1

继电保护原理基础

继电保护原理基础

继电保护原理基础
继电保护是电力系统中常用的一种保护手段,它通过检测电力系统的异常状态,及时地切断故障电路,以保护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其工作原理基于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功率等物理量变化,利用继电器的动作来实现保护动作。

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是传感器将电力系统中的电流、电压等物理量转化为相应的信号,然后经过信号输出、信号处理等步骤,最终控制继电器动作。

一般来说,继电保护的工作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传感器检测:传感器将电力系统中的电流、电压等物理量转化为电信号。

比如,电流互感器可以将高电压系统中的电流转化为低电压电流信号。

2. 信号输出:经过传感器检测后,得到的电信号需要进行处理,并输出给继电器。

这一步通常由信号处理模块完成,可以对信号进行放大、滤波等处理,以保证输出的信号稳定可靠。

3. 继电器动作:继电器是继电保护的核心组成部分,它根据输入的信号进行判断,并控制其触点的闭合或断开。

当电力系统出现异常情况时,继电器将根据预设的保护动作逻辑来进行相应的动作。

4. 保护动作:继电器动作后,将会触发保护设备执行相应的保护动作,如切断故障电路,保护设备免受进一步损坏。

继电保护的原理基于电力系统的物理量变化,通过传感器检测、信号输出、继电器动作和保护动作等步骤来实现对电力系统的保护。

不同类型的继电保护可以针对电压过高、电流过载、短路故障等不同故障情况进行保护,以确保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稳定。

继电保护原理

继电保护原理
– * 不正常运行状态: – 电力系统中电气元件的正常工作遭到破坏,但没有发 生故障的运行状态。如:过负荷、过电压、频率降低、 系统振荡等。
xx
一、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概念与作 用
• 2、继电保的作用:
– 故障和不正常运行状态 —>事故,不可能完全避免 – 要求: 几十毫秒内切除故障
• 人(×),继电保护装置(√)
– 继电保护装置就是能反应电力系统中电气元件发生故 障或不正常运行状态,并动作于断路器跳闸或发出信 号的一种自动装置。
• 3、继电保护包括继电保护装置和继电保护技术。
– ﹡ 继电保护技术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它主要由电力系 统故障分析、继电保护原理及实现、继电保护配置设 计、继电保护运行及维护等技术构成。
• I2 、I0 序分量保护等。 • 非电气量:瓦斯保护,过热保护

原则上:只要找出正常运行与故障时系统中电气量或非 电气量的变化特征(差别),即可找出一种原理,且差 别越明显,保护性能越好。
xx
二、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构成与分类:
• 2、构成
– 一般由测量元件、逻辑元件和执行元件三部分 组成。
xx
• 按被保护的对象分类:
– 输电线路保护、发电机保护、变压器保护、电动机保 护、母线保护等;
• 按保护原理分类:
– 电流保护、电压保护、距离保护、差动保护、方向保 护、零序保护等;
• 按保护所反应故障类型分类:
– 相间短路保护、接地故障保护、匝间短路保护、断线 保护、失步保护、失磁保护及过励磁保护等;
• 按继电保护装置的实现技术分类:
– 机电型保护(如电磁型保护和感应型保护)、整流型 保护、晶体管型保护、集成电路型保护及微机型保护 等; xx

绪论1

绪论1

分析题
1. 在图中线路AB上装有电流保护1,试指出它作为主保护和后 备保护的保护范围。
2. 在图(a)、(b)、(c)中,各断路器处均装有继电保护装置, 当K点发生故障时,保护动作使哪些断路器跳闸才称有选择性动作?
3. 在图中,K1点短路时,线路保护3动作跳开断路器3,是 否可称有选择性动作?它又如何起到远后备作用?
五、几个容易被忽略的问题
• 继电保护与防止故障:继电保护并不能防止故障的发生, 继电保护的功能,只有在电力系统发生事故时才能表现出 来,它并不能预测与防止事故。 • 继电保护与继电保护装置:继电保护并不单指继电保护装 置,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脱离一次系统的需求,脱离继电 保护的电流、电压输入量,脱离继电保护对断路器的控制 以及断路器本身的动作行为(如动作速度)来讨论继电保 护的动作行为。 • 保护的用法: 继电保护装置本身不能直接用于高电压及大 电流设备上。 • 自动装置:继电保护装置属于自动动作的装置,属于自动 控制设备的一类。
2. 反应两端电气量的保护
A
E1
B
I f ( A B )
4 3 (a)正常运行情况
.
C
I f ( B C )
2 1 E2
.
A
I
E1 4
B
. ' d1
' Id 1
.
d1
'' Id 2
.
3
2
1
E2
(b) d1点短路时的9; d2
d2
'' Id 2
.
B
'' Id 2 .
4
3
2
1
E2
问答题:何谓主保护和后备保护?什么叫近后备和远后备、 有何区别?什么情况下采用断路器失灵保护? • 主保护是反应被保护元件自身的故障并以尽可能短(符合 要求)的时限切除故障的保护。 • 后备保护是指由于某种原因使故障元件保护装置或断路器 拒绝动作时,由相邻元件的保护或故障元件的另一套保护 动作。 • 近后备是指某一元件同时装设两套保护,当该元件故障时, 一套保护万一不动作,则另一套保护动作于跳闸。 • 远后备是指故障元件保护或断路器拒动时,由相邻的上一 级元件的保护动作于跳闸来实现后备作用。与之不同的近 后备是同属一地的故障元件的另一套保护来动作,此时要 求断路器不能拒动。 • 当采用近后备时,若断路器拒动,则必须通过装设在断路 器上的失灵保护,切除该线路连接母线上的所有电源线路。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第一章绪论一,电力系统的正常工作状态,不正常工作状态和故障状态电力系统在运行中可能发生各种故障和不正常运行状态,最常见同时也是最危险的故障是各种类型的短路.发生短路时可能产生以下后果:1)通过故障点的短路电流和所燃起的电弧使故障设备或线路损坏.2)短路电流通过非故障设备时,由于发热和电动力的作用,引起电气设备损伤或损坏,导致使用寿命大大缩减.3)电力系统中部分地区的电压大大降低,破坏用户工作的稳定性或影响产品的质量.4)破坏电力系统并列运行的稳定性,引起系统振荡,甚至导致整个系统瓦解.继电保护装置的基本任务是:1)自动地,迅速地和有选择地将故障元件从电力系统中切除,使故障元件免于继续遭到破坏,保证其他无故障部分迅速恢复正常运行.2)反应电气元件的不正常运行状态,并根据运行维护的条件(如有无经常值班人员)而动作于信号的装置. 二, 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及其组成1,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电力系统发生故障后,工频电气量变化的主要特征是:1)电流增大. 短路时故障点与电源之间的电气设备和输电线路上的电流将由负荷电流增大至大大超过负荷电流.2)电压降低. 当发生相间短路和接地短路故障时,系统各点的相间电压或相电压值下降,且越靠近短路点,电压越低.3)电流与电压之间的相位角改变. 正常运行时电流与电压间的相位角是负荷的功率因数角,一般约为20°;三相短路时,电流与电压之间的相位角是由线路的阻抗角决定,一般为60°~85°;而在保护反方向三相短路时,电流与电压之间的限额将则是180°+(60°~85°).4)不对称短路时,出现相序分量, 如单相接地短路及两相接地短路时,出现负序和零序电流和电压分量.这些分量在正常运行时是不出现的.利用短路故障时电气量的变化,便可构成各种原理的继电保护.例如,据短路故障时电流的增大,可构成过电流保护;据短路故障时电压的降低,可构成电压保护;据短路故障时电流与电压之间相角的变化,可构成功率方向保护;据电压与电流比值的变化,可构成距离保护;据故障时被保护元件两端电流相位和大小的变化,可构成差动保护; 据不对称短路故障时出现的电流,电压相序分量,可构成零序电流保护,负序电流保护和负序功率方向保护等.2, 继电保护的组成及分类模拟型继电保护装置的种类很多,它们都由测量回路,逻辑回路和执行回路三个主要部分组成.3,对继电保护装置的基本要求(l) , 选择性选择性就是指当电力系统中的设备或线路发生短路时,其继电保护仅将故障的设备或线路从电力系统中切除,当故障设备或线路的保护或断路器拒绝动作时,应由相邻设备或线路的保护将故障切除.(2),速动性速动性就是指继电保护装置应能尽快地切除故障.对于反应短路故障的继电保护,要求快速动作的主要理由和必要性在于1 )快速切除故障可以提高电力系统并列运行的稳定性.2 )快速切除故障可以减少发电厂厂用电及用户电压降低的时间,加速恢复正常运行的过程.保证厂用电及用户工作的稳定性.3 )快速切除故障可以减轻电气设备和线路的损坏程度.4 )快速切除故障可以防止故障的扩大,提高自动重合问和备用电源或设备自动投人的成功率.对于反应不正常运行情况的继电保护装置,一般不要求快速动作,而应按照选择性的条件,带延时地发出信号.3 , 灵敏性灵敏性是指电气设备或线路在被保护范围内发生短路故障或不正常运行情况时,保护装置的反应能力.所谓系统最大运行方式,就是在被保护线路末端短路时,系统等效阻抗最小,通过保护装置的短路电流为最大的运行方式;系统最小运行方式,就是在同样的短路故障情况下,系统等效阻抗为最大,通过保护装置的短路电流为最小的运行方式.保护装置的灵敏性用灵敏系数来衡量.灵敏系数表示式为:l )对于反应故障参数量增加(如过电流)的保护装置:保护区末端金属性短路时故障参数的最小计算值2 )对于反应故障参数量降低(如低电压)的保护装置:保护区末端金属性短路时故障参数的最小计算值4,可靠性可靠性是指在保护范围内发生了故障该保护应动作时,不应由于它本身的缺陷而拒动作;而在不属于它动作的任何情况下,则应可靠地不动作.以上四个基本要求是设计,配置和维护继电器保护的依据,又是分析评价继电保护的基础.这四个基本要求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但往往又存在着矛盾.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要根据电网的结构和用户的性质,辩证地进行统一.第二章,电网的电流保护一, 单侧电源网络相间短路的电流保护输电线路发生相间短路时,电流会突然增大,故障相间的电压会降低.利用电流会这一特征,就可以构成电流保护.电流保护装置的中心环节是反应于电流增大而动作的电流继电器.电流继电器是反应于一个电器量而电阻的简单继电器的典型.1,继电器(1)电磁型继电器电磁继电器的基本结构形式有螺管线圈式, 吸引衔铁式和转动舌片式三种,如图2.1 所示. 电流继电器在电流保护中用作测量和起动元件, 它是反应电流超过一整定值而动作的继电器. 电磁继电器是利用电磁原理工作的,以吸引衔铁式继电器例进行分析,在线圈1 中通以电流,则产生与其成正比的磁通,通过由铁心,空气隙和可动舌片而成的磁路,使舌片磁化于铁心的磁极产生电磁吸力,其大小于成正比,这样由电磁吸引力作用到舌片上的电磁转距可表示为( 2.1 )式中比例常数;电磁铁与可动铁心之间的气隙.( a )螺管线圈式; (b) 吸引衔铁式; (c) 转动舌片式图2.1 电磁型继电器的结构原理1 —线圈;2 —可动衔铁;3 —电磁铁;4 —止挡;5 —接点;6 —反作用弹簧正常工作情况下,线圈中流入负荷电流,继电器不工作,这是由于弹簧对应于空气隙产生一个初始力矩 .由于弹簧的张力与伸长量成正比,因此,当空气长度由减小到时,弹簧产生的反作用力矩为式中比例常数.另外,在可动舌片转动的过程中,还必须克服摩擦力力矩 .因此1 )继电器动作的条件.为使继电器动作,必须增大电流,通过增大电流来增大电磁电磁转矩,使其满足关系式:2 ) 动作电流 .能够满足上述条件,使继电器动作的最小电流值称为继电器的动作电流(起动电流),记作 .3 )继电器的返回条件.继电器动作后,当减小时,继电器在弹簧的作用下将返回.为使继电器返回,弹簧的作用力矩必须大于电磁力矩及摩擦力矩之和,即或4 ) 返回电流. 满足上述条件,使继电器返回原位的最大值电流称为继电器的返回电流,记为,5 )返回系数. 返回电流和起动电流的比值成为继电器的返回系数,可表示为6 ) 动作电流的调整方法:①改善继电器线圈的匝数;②改变弹簧的张力;③改变初始空气隙的长度.7 ) 剩余力矩 .在继电器的动作过程和返回过程中,随着气隙的变化,都将出现一个剩余力矩,从而使继电器的动作过程和返回过程都雪崩式的进行,继电器要么动作,要么返回,它不可能停留在某一个中间状态,具有明显的"继电特性".同时,该力矩还有利于继电器的触点可靠的接触与断开.2,几个基本概念1 )系统最大运行方式在被保护线末端发生短路时,系统等值阻抗最小,而通过保护装置的短路电流为最大的运行方式.2 )最小运行方式在同样短路条件下,系统等值阻抗最大,而通过保护装置的电流为最小的运行方式.系统等值阻抗的大小与投入运行的电气设备及线路的多少等有关.3 )最小短路电流与最大短路电流在最大运行方式下三相短路时通过保护装置的电流为最大,称之为最大短路电流.而在最小运行方式下两相短路时,通过保护装置的短路电流为最小,称之为最小短路电流.4 )保护装置的起动值对因电流升高而动作的电流保护来讲,使起动保护装置的最小电流值称为保护装置的起动电流,记作 .保护装置的起动值是用电力系统的一次侧参数表示的,当一次侧的短路电流达到这个数值时,安装在该处的这套保护装置就能够起动.5 )保护装置的整定所谓整定就是根据对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确定保护装置的起动值(一般情况下是指电力系统一次侧的参数),灵敏性,动作时限等过程.3,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根据对保护速动性的要求,在满足可靠性和保护选择性的前提下,保护装置的动作时间,原则上总是越快越好.因此,各种电气元件应力求装设快速动作的继电保护.仅反应电流增大而能瞬时动作切除故障的保护,称为电流速断保护,也称为无时限流速断保护.(1),工作原理无时限速断保护是为了保证其动作的选择性,一般情况下速断保护只保护被保护线路的一部分,具体工作原来如图2.6 所示.对于单侧电源供电线路,在每回电源侧均装有电流速断保护.在输电线上发生短路时,流过保护安装地点的短路电流可用下式计算( 2.4 )图2.06 电流速断保护的动作特性分析Ⅰ—最大运行方式下三相短路电流;Ⅱ—最小运行方式下两相短路电流由式( 2.4 )和( 2.5 )可看出,流过保护安装地点的短路电流值随短路点的位置而变化,且与系统的运行方式和短路类型有关. 和与的关系如图2.6 中的曲线Ⅰ和Ⅱ所示.从图可看出,短路点距保护安装点愈远,流过保护安装地点的短路电流愈小.(2),整定计算1 )动作电流为了保证选择性,保护装置的起动电流应按躲开下一条线路出口处(如点即B 变电所短路时,通过保护的最大保护电流(最大运行下的三相短路电流)来整定.即可靠系数对保护1 ( 2.6 )把起动电流标于图2.6 中,可见在交点M 与保护 2 安装处的一段线路上短路对2 能够动作.在交点M 以后的线路上的短路时,保护2 不动作.因此,一般情况下,电流速断保护只能保护本条线路的一部分,而不能保护全线路.2 )保护范围(灵敏度)计算(校验)规程规定,在最小运行方式下,速断保护范围的相对值为15%~20% ,即式中——最小保护范围;当系统为最大运行方式时,三相短路时保护范围最大;当系统为最小运行方式时,两相短路时保护范围最小.求保护范围时考虑后者.由图2.6 可知( 2.7 )其中, 代入式( 2.7 )整理得( 2.8 )(3)动作时限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没有人为延时,只考虑继电保护固有动作时间.考虑到线路中管型避雷器放电时间为0. 04~0.06s ,在避雷器放电时速断保护不应该动作,为此在速断保护装置中加装一个保护出口中间继电器,一方面扩大接点的容量和数量,另一方面躲过管型避雷器的放电时间,防止误动作.由于动作时间较小,可认为t=0 .( 4 )电流速断保护的接线图1 )单相原理接线图电流继电器接于电流互感器TA 的二次侧,它动作后起动中间继电器,其触点闭合后,经信号继电器发出信号和接通断路器跳闸线圈.(5),对电流速断保护的评价优点:简单可靠,动作迅速.缺点:①不能保护线路全长.②运行方式变化较大时,可能无保护范围.如图2.9 所示,在最大运行方式整定后,在最小运行方式下无保护范围.③在线路较短时,可能无保护范围.4, 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由于电流速断保护不能保护本线路的全长,因此必须增设一套新的保护,用来切除本线路电流速断保护范围以外的故障,作为无时限速断保护的后备保护,这就是限时电流速断保护.( 1 )对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的要求增设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线路全长,,对它的要求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护线路全长并具有足够的灵敏性,在满足这个全体下具有较小的动作时限.( 2 )工作原理1 ) 为了保护本线路全长,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的保护范围必须延伸到下一条线线路去,这样当下一条线路出口短路时,它就能切除故障.2 ) 为了保证选择性,必须使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的动作带有一定的时限.3 ) 为了保证速动性,时限尽量缩短.时限的大小与延伸的范围有关,为使时限较小,使限时电流速断的保护范围不超出下一条线路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的范围.因而动作时限比下一条线路的速断保护时限高出一个时间阶段 .( 3 )整定计算1 )动作电流动作电流按躲开下一条线路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的电流进行整定( 2.9 )2 )动作时限 .为了保证选择性,时限速断电流保护比下一条线路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的动作时限高出一个时间阶段,即( 2.10 )当线路上装设了电流速断和限时电流速断保护以后,它们联合工作就可以0.5s 内切除全线路范围的故障,且能满足速动性的要求,无时限电流速断和限时速断构成线路的"主保护".3 )灵敏度校验. 保护装置的灵敏度(灵敏性),是只在它的保护范围内发生故障和不正常运行状态时,保护装置的反应能力.灵敏度的高低用灵敏系数来衡量, 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灵敏度为( 2.11 )式中——被保护线路末端两相短路时流过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的最小短路电流;当时,保护在故障时可能不动,就不能保护线路全长,故应采取以下措施:①为了满足灵敏性,就要降低该保护的起动电流,进一步延伸限时电流一条线路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的保护范围).②为了满足保护选择性,动作限时应比下一条线路的限时电流速断的时限高一个,即速断保护的保护范围,使之与下一条线路的限时电流速断相配合(但不超过下( 4 )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的接线图1 )单相原理接线如图2.11 所示,( 5 )对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的评价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结构简单,动作可靠,能保护本条线路全长,但不能作为相邻元件(下一条线路)的后备保护(有时只能对相邻元件的一部分起后备保护作用).因此,必须寻求新的保护形式.5,定时限过电流保护( 1 )工作原理过电流保护通常是指其动作电流按躲过最大负荷电流来整定,而时限按阶梯性原则来整定的一种电流保护.在系统正常运行时它不起动,而在电网发生故障时,则能反应电流的增大而动作,它不仅能保护本线路的全长,而且也能保护下一条线路的全长.作为本线路主保护拒动的近后备保护,也作为下一条线路保护和断路器拒动的远后备保护.如图2.13 所示,( 2 )整定计算1 )动作电流.按躲过被保护线路的最大负荷电流,且在自起动电流下继电器能可靠返回进行整定( 2.12 )2 )灵敏系数校验.要求对本线路及下一条线路或设备相间故障都有反应能力,反应能力用灵敏系数衡量.本线路后备保护(近后备)的灵敏系数有关规程中规定为( 2.13 )作为下一条线路后备保护的灵敏系数(远后备),〈〈规程〉〉中规定( 2.14 )当灵敏度不满足要求时,可以采用电压闭锁的过流保护,这时过流保护自起动系数可以取13 )时间整定.由于电流Ⅲ段的动作保护的范围很大,为保证保护动作的选择性,其保护延时应比下一条线路的电流Ⅲ段的电阻时间长一个时限阶段为( 2.15 )( 3 )灵敏系数和动作时限的配合过电流保护是一种常用的后备保护,实际中使用非常广泛.但是,由于过电流保护仅是依靠选择动作时限来保证选择性的,因此在负责电网的后备保护之间,除要求各后备保护动作时限相互配合外,还必须进行灵敏系数的配合(即对同一故障点而言越靠近故障点的保护应具有越高的灵敏系数).( 4 )对定时限过电流的评价定时限过电流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对单侧电源的放射型电网能保证有选择性的动作.不仅能作本线路的近后备(有时作主保护),而且能作为下一条线路的远后备.在放射型电网中获得广泛的应用,一般在35kv 及以下网络中作为主保护.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的主要缺点是越靠近电源端其动作时限越大,对靠近电源端的故障不能快速切除.6, 阶段式电流保护的应用及评价电流速断保护只能保护线路的一部分,限时电流速断保护能保护线路全长,但却不能作为下一相相邻的后备保护,因此必须采用定时限过电流保护作为本条线路和下一段相邻线路的后备保护.由电流速断保护,限时电流速断保护及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相配合构成一整套保护,叫做三段电流保护.实际上,供配电线路并不一定都要装设三段式电流保护.比如,处于电网末端附近的保护装置,,当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的时限不大于0.5~0.7s 时,而且没有防止导线烧损及保护配合上的要求的情况下,就可以不装设电流速断保护和限时电流速断保护,而将过电流保护为主要保护.在某些情况下,常采用两段组成一套保护, ( 2 )阶段式电流保护的时限阶段式电流保护的时限特性是指各段电流保护的保护范围与动作时限的关系曲线.电流三段式保护的保护特性及时限特性如图2.14 所示.图2.14 电流三段式保护特性及时限特性分析图继电保护的接线图一般可以用原理图和展开图形式来表示.电流三段式保护单相原理接线图如图2.15 所示,( 3 )阶段式保护的选择性电流速断保护是通过选择动作电流保证选择性的,定时限过电流保护通过选择动作时限来保证选择性的,而限时电流速断保护则是通过同时选择动作电流和动作时限来保证选择性的.这是应当重点理解的环节. ( 4 )对阶段式电流保护的评价三段式电流保护的优点是简单,可靠,并且一般情况下都能较快切除故障,一般用于35kv 及以下电压等级的单侧电源电网中.缺点是它的灵敏度和保护范围受系统运行方式和短路类型的影响,此外,它只在单侧电源的网络中才有选择性.7,电流保护接线方式电流保护的接线方式就是指保护中电流继电器与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之间的连接方式.( 1 )三相完全星型接线主要接线方式1 )三相完全星型接线方式如图2.17 所示,三个电流互感器与三个电流继电器分别按相连接在一起,形成星型.三个继电器触点并联连接,相当于"或"回路.三相星型接线方式的保护对各种故障,如三相,两相短路,单相接地短路都能动作.图2.17 完全星型接线图图 2.18 不完全星形接线图2 )相不完全星型接线方式两相不完全星型接线方式如图 2.18 所示.它与三相星形的保护的区别是能反应各种相间短路,但B 相发生单相短路时,保护装置不会动作.( 2 )各种接线方式在不同故障时的性能分析1 )中性点直接接地或非直接接地电网中的各种相间短路.前述三种接线方式均能反应这些故障(除两相电流接线不能保护变压器外),不同之处在于动作的继电器数目不同,对不同类型和相别的相间短路,各种接线的保护装置灵敏度有所不同.2 )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电网中的两点接地短路图2.20 串联内线路上两点接地的示意图在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电网(小接地电流)中,某点发生单相接地时,只有不大的对地电容电流流经故障点,一般不需要跳闸,而只要给出信号,由值班人员在不停电的情况下找出接地点并消除之,这样就能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因此,对于这种系统中的两点接地故障,希望只切除一个故障.①串联线路上两点接地情况,如图2.20 所示,在和点发生接地短路,希望切除距电源远的线路.若保护1 和保护2 均采用三相星形接线时,如果它们的整定值和时限满足选择性,那么,就能保证100%地只切除BC 段线路故障.如采用两相星形接线,则保护就不能切除B 相接地故障,只能由保护2 切除BC 线路,使停电范围扩大.这种接线方式在不同相别的两点接地组合中,只能有2/3 的机会有选择地后面的一个线路.②放射性线路上两点接地情况如图2.21 所示,图2.21 放射性线路上两点接地的示意图在点发生接地短路时,希望任意切除一条线路即可.当采用三相星型接线时,两套保护(若时限整定相同)均将起动.如采用两相星型接线,则保护有2/3 的机会只切除任一线路.因此,在放射性的线路中,两相星型比三相星型应用更广泛.( 3 )各种接线方式的应用三相星形接线方式能反应各种类型的故障,保护装置的灵敏度不因故障相别的不同而变化.主要应用如下方面:1 )广泛用于发电机,变压器,大型贵重电气设备的保护中.2 )用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电网中(大接地电流系统中),作为相同短路的保护,同时也可保护单相接地(对此一般都采用专门的零序电流保护).3) 在采用其它更简单和经济的接线方式不能满足灵敏度的要求时,可采用这种接线方式.两相星形接线方式较为经济简单,能反应各种类型的相同短路.主要应用于如下方面:1 )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电网和非直接接地电网中,广泛地采用它作为相间短路保护在10kv 以上,特别在3 5kv非直接接地电网中得到广泛应用.2 )在分布很广的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电网中,两点接地短路常发生在放射型线路上.在这种情况下,采用两相星形接线以保证有2/3 的机会只切除一条线路(要使保护装置均安装在相同的两相上,一般为AC 相).如在6 ~ 10kv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对单相接地可不立即跳闸,允许运行2 小时,因此在6~10kv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的过流保护装置广泛应用两相星形接线方式.两相电流差接线方式具有接线简单,投资较少等优点,但是灵敏性较差,又不能保护Y/ -11 接线变压器后面的短路,故在实际应用中很少作为配电线路的保护.这种接线主要用在6 ~ 10kv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作为馈电线和较小容量高压电动机的保护.二,双侧电源网络相间短路的方向性电流保护1,方向性电流保护的工作原理在单侧电源网络中,各个电流保护线路靠近电源的一侧,在发生故障时,它们都是在短路功率的方向从母线流向线路的情况下,有选择性地动作,但在双侧电源网络中,如只装过电流保护是不能满足选择性要求.( 2 )几个概念1 ) 短路功率:指系统短路时某点电压与电流相乘所得到的感性功率.。

继电保护第一讲绪论(华电继保课件)

继电保护第一讲绪论(华电继保课件)

电力系统线路保护主讲教师:贾文超电自教研室1第一章绪论1.1 继电保护的作用1.2 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及组成1.3 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1.4 继电保护的发展21.1继电保护的作用3电力系统:发电系统、输电系统、配电系统、用户。

一次设备: 发电机、变压器、母线、输电线路等。

二次设备:对一次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监视、测量、控制和保护的设备。

481.1.1 正常工作状态不等式约束条件:用电设备的功率及其上限max .min .i i i U U U ≤≤母线电压及其上、下限max .ij ij I I ≤线路电流及其上限max min f f f ≤≤系统频率及其上、下限1.1.2 不正常工作状态及其危害所有的等式约束条件均满足,部分的不等式约束条件不满足但又不是故障的工作状态称为不正常运行状态。

91.1.2 不正常工作状态及其危害1、过负荷:因负荷超过电气设备的额定值造成的电流增大.危害:造成载流导体的熔断或加速绝缘材料的老化和损坏从而导致故障.101.1.2 不正常工作状态及其危害2、过电压:发电机突然甩负荷而产生危害:造成绝缘击穿导致短路111.1.2 不正常工作状态及其危害3、频率降低:系统中出现功率缺额而引起危害:1)影响产品质量2)低于47Hz~48Hz时会引起频率崩溃3)使电压下降可能引发电压崩溃121.1.2 不正常工作状态及其危害4、系统振荡:因系统受到扰动而失去功率平衡危害:电流和电压周期性摆动,严重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13常见的十种短路类型纵向不对称故障(断线)复杂故障:在电力系复杂故障:在电力系统的不同地点(两处或两处以上)同时发生不对称故障的情况14短路的后果•数值很大的短路电流通过短路点将燃起电弧,使故障设备损坏•短路电流通过故障设备和非故障设备时,产生热和电动力的作用,致使其绝缘遭到损坏或使设备缩短使用寿命•电力系统中大部分地区的电压下降,使大量电能用户的正常工作遭到破坏或产生废品•破坏电力系统并列运行的稳定性,引起系统振荡,甚至造成整个电力系统瓦解16An Example:August 14, 2003 Blackout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Canada181.1.4 继电保护的概念及作用一、继电保护的概念继电保护技术+ 继电保护装置•继电保护技术包括电力系统故障分析、继电保护原理及实现、继电保护配置设计、继电保护运行及维护等技术19•继电保护装置继电保护装置就是能反应电力系统中电气元件发生故障或不正常运行状态,并动作于断路器跳闸或发出信号的一种自动装置20二、继电保护的作用•自动、迅速、有选择性的将故障元件从电力系统中切除,使故障元件免于继续遭到破坏,保证无故障部分迅速恢复正常运行•反应电气元件的不正常运行状态,并根据运行维护条件(例如有无经常值班人员),而动作于发出信号、减负荷或跳闸211.2 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构成和分类221.2.4 继电保护的分类•按被保护的对象分类输电线路保护、发电机保护、变压器保护、发电机保护、母线保护等•按保护原理分类电流保护、电压保护、距离保护、差动保护、方向保护、零序保护等281.2.4 继电保护的分类•按保护所反应故障类型分类相间短路保护、接地故障保护、匝间短路保护、失步保护、失磁保护等•按继电保护装置的实现技术分类机电型保护(如电磁型保护和感应型保护)、整流型保护、晶体管型保护、集成电路型保护及微机型保护等291.2.4 继电保护的分类•按继电保护测量值与整定值的关系分类过量保护(测量值≥整定值时动作)欠量保护(测量值≤整定值时动作)301.2.4 继电保护的分类•按保护所起的作用分类主保护、后备保护、辅助保护等主保护:反映被保护元件本身的故障,并以尽可能短的时限切除故障的保护311.2.4 继电保护的分类•按保护所起的作用分类主保护、后备保护、辅助保护等后备保护:主保护或断路器拒动时用来切除故障的保护。

继电保护教材

继电保护教材

经典文档 下载后可复制编辑第一章 绪 论第一节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作用一、电力系统的故障和不正常运行状态1. 电力系统的故障:三相短路 f (3)、两相短路 f (2)、单相短路接地 f (1)、两相短路接地 f(1,1)、断线、变 压器绕组匝间短路、复合故障等。

2. 不正常运行状态:小接地电流系统的单相接地、过负荷、变压器过热、系统振荡、电压升高、频率 降低等。

二、发生故障可能引起的后果是:1、 故障点通过很大的短路电流和所燃起的电弧,使故障设备烧坏;2、 系统中设备,在通过短路电流时所产生的热和电动力使设备缩短使用寿命;3、因电压降低,破坏用户工作的稳定性或影响产品质量;破坏系统并列运行的稳定性,产生振荡, 甚至使整个系统瓦解。

事故: 指系统的全部或部分的正常运行遭到破坏,以致造成对用户的停止送电、少送电、电能质量变坏 到不能容许的程度,甚至毁坏设备等等。

三、电保护装置及其任务1.继电保护装置:就是指反应电力系统中电气元件发生故障或不正常运行状态,并动作于断路器跳闸 或发出信号的一种自动装置。

2.它的基本任务是:(1)发生故障时,自动、迅速、有选择地将故障元件(设备)从电力系统中切除,使非故障部分继续 运行。

(2)对不正常运行状态,为保证选择性,一般要求保护经过一定的延时,并根据运行维护条件(如有 无经常值班人员),而动作于发出信号(减负荷或跳闸),且能与自动重合闸相配合。

第二节 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和保护装置的组成一、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 继电保护的原理是利用被保护线路或设备故障前后某些突变的物理量为信息量,当突变量达到一定值 时,起动逻辑控制环节,发出相应的跳闸脉冲或信号。

1、 利用基本电气参数的区别 发生短路后,利用电流、电压、线路测量阻抗等的变化,可以构成如下保护。

( 1)过电流保护:反映电流的增大而动作,如图 1-1 所示,( 2)低电压保护:反应于电压的降低而动作。

( 3)距离保护(或低阻抗保护):反应于短路点到保护安装地之间的距离(或测量阻抗的减小)而动 作。

继电保护知识要点

继电保护知识要点

第一章绪论一、基本概念1、正常状态、不正常状态、故障状态要求:了解有哪三种状态,各种状态的特征正常状态:等式和不等式约束条件均满足;不正常运行状态:所有的等式约束条件均满足,部分的不等式约束条件不满足但又不是故障的工作状态故障状态:电力系统的所有一次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外力、绝缘老化、过电压、误操作、设计制造缺陷等原因会发生如短路、断线等故障;2、故障的危害要求:了解,故障分析中学过①过短路点的很大短路电流和所燃起的电弧,使故障元件损坏;②短路电流通过非故障元件,由于发热和电动力作用,会使其的损坏或缩短其使用寿命;③电力系统中部分地区的电压大大降低,使大量的电力用户的正常工作遭到破坏或产生废品;④破坏电力系统中各发电厂之间并列运行的稳定性,引起系统振荡,甚至使系统瓦解;3、继电保护定义及作用或任务要求:知道定义,明确作用;定义:继电保护是继电保护技术与继电保护装置的总称基本任务:①自动、迅速、有选择性地将故障元件从电力系统中切除,使故障元件免于继续遭到破坏,保证无故障部分迅速恢复正常运行;②反应电气元件的不正常运行状态,并根据运行维护条件,而动作于发出信号或跳闸;4、继电保护装置的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要求:构成三部分,哪三部分测量比较元件、逻辑判断元件、执行输出元件;5、对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四性”的含义要求:知道有哪四性,各性的含义选择性:指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保护装置仅将故障元件切除,而使非故障元件仍能正常运行,以尽量缩小停电范围;速动性:是指尽可能快地切除故障;灵敏性:在规定的保护范围内,对故障情况的反应能力;可靠性:在保护装置规定的保护范围内发生了应该动作的故障时,应可靠动作,即不发生拒动;而在任何其他不该动作的情况下,应可靠不动作,即不发生误动作;6、主保护、后备保护、近后备、远后备保护的概念要求:什么是主保护、后备保护、近后备、远后备保护主保护:指能以较短时限切除被保护线路或元件全长上的故障的保护装置;后备保护:考虑到主保护或断路器可能拒动而配置的保护;近后备:当电气元件的主保护拒动时,由本元件的另一套保护起后备作用;远后备:当主保护或其断路器拒动时,由相邻上一元件的保护起后备作用;第二章电网的电流保护一、基本概念1、继电器的定义及类型要求:了解定义:是一种能自动执行断续控制的部件,当其输入量达到一定值时,能使其输出的被控制量发生预计的状态变化,具有对被控制电路实现“通”、“断”控制的作用;类型:按动作原理分:电磁型、感应型、整流型、电子型和数字型按反应物理量分:电流继电器、电压继电器、功率方向继电器、阻抗继电器、频率继电器、气体继电器按所起的作用分:启动继电器、量度继电器、时间继电器、中间继电器、信号继电器、出口继电器2、继电特性、动作电流、返回电流、返回系数要求:什么继电特性,动作电流、返回电流、返回系数的定义无论启动和返回,继电器的动作都是明确干脆的,不可能停留在某一个中间位置,这种特性被称为“继电特性”;在过电流继电器中,为使继电器启动并闭合其触点,就必须增大通过继电器线圈的电流,以增大电磁转矩,能使继电器动作的最小电流称之为动作电流;在继电器动作之后,为使它重新返回原位,就必须减小电流以减小电磁力矩,能使继电器返回原位的最大电流称之为继电器的返回电流;返回电流与启动电流的比值称为继电器的返回系数;3、单则电源网络相短路时电流量有哪些特征要求:1短路电流是单方向的,2短路电流比正常电流大得多,3短路电流的大小同系统运行方式、故障类型、电源电势、故障位置等因素有关4、最小运行方式和最大运行方式要求:了解最小运行方式的定义,用于校验保护灵敏度;了解最大运行方式的定义,用于整定保护的速断电流最小运行方式:在相同地点发生相同类型的短路电流时流过保护安装处的电流最小,对应的Z=Z系统等值电抗最大,s s.max最大运行方式:在相同地点发生相同类型的短路电流时流过保护安装处的电流最大,对应的Z=Z系统等值电抗最小,s s.min5、电流速断保护的工作原理、整定计算原则,动作选择性是如何保证的P16要求:电流速断保护的定义,根据什么参数来整定计算,上下级保护的动作选择性是如何保证的靠整定电流的大小反应于电流增大而瞬时动作的电流保护称为电流速断保护,也称为电流I段速断是按照躲开本线路末端的最大短路电流来整定,通常都是优先保证动作的选择性,即从保护装置启动参数的整定上保证下一条线路出口处短路时不启动,在继电保护技术中,这又称为躲开下一条线路出口出短路的条件整定6、电流速断保护的主要优缺点简述要求:了解主要优缺点,如快速简单,不能保护线路全长优点:简单可靠、动作迅速缺点:不能保护线路全长7、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的工作原理、整定原则要求:主保护,能保护线路全长,但不能用于下一级线路的远后备保护工作原理:保护范围延伸到下一条线路为保证选择性,必须使保护的动作带有一定的时限为了使动作时限尽量缩短,考虑使它的保护范围不超出下一条线路速断保护的范围其动作时限比下一条线路的速断高出一个时间阶段整定原则:①启动电流的整定 II set.2.1I 1.1-1.2II I II rel set rel K I K ,其中取保护范围不超过下级线路速断的保护范围②动作时限的选择 II I 21t =t +t t 0.3-0.5,其中取动作时限比下级的限时速断保护高出一个时间梯度8、灵敏系数的定义,灵敏度需大于1的原因,III 段式保护哪段最灵敏要求:了解灵敏系数的定义,知道III 段式保护哪段最灵敏第III 段为了能够保护本线路的全长,限时电流速断保护必须在系统最小运行方式下,线路末端发生两相短路,具有足够的反应能力,这个能力通常由反应系数来衡量;灵敏度大于1线路才没有死区;sen K =保护范围内发生金属性短路时故障参数的计算值保护装置的动作参数值III 段式保护中,III 段灵敏度最高,I 段灵敏度最低;9、过电流保护的工作原理、整定原则,上下级保护的动作选择性是如何保证的要求:了解过电流保护按躲过最大负荷电流来整定,上下级保护的动作选择性靠整定时间来保证的工作原理:起动电流大于躲开最大负荷电流起动电流大于躲开最大负荷自起动电流,外部故障能可靠返回 理解的难点保护定值不能保证选择性为保证选择性,必须使保护的动作带有一定的时限与相邻线路动作时限配合:阶梯时限特性整定原则:①启动电流的整定 保护装置的启动电流必须大于该线路上出现的最大负荷电流L.max I ;同时还必须考虑在外部故障切除后电压恢复,负荷自启动电流作用下保护装置必须能够返回,其返回电流应大于自启动电流III III III rel ss setL.max rel ss re re K K I =I K 1.15-1.25K 1.5-2.5K 0.85-0.95K ,其中取,取,取②动作时限的选择各保护的启动电流均按照躲开被保护元件上各自的最大负荷电流整定10、III段式电流保护是指哪三段各段的保护范围、时限配合分析参见书中图要求:要会分析,是三段式保护的核心内容;故障发生在I段时,II、III段会起动吗三段:电流速断保护、限时电流速断保护和过电流保护11、继电保护的整定分哪三步曲继电保护上下级保护的配合是指灵敏度和时间的配合吗要求:知道保护整定三步曲继电保护上下级保护的配合是指灵敏度和时间的配合保护整定三部曲:动作值的整定、动作时限的整定、灵敏度校验12、继电保护的接线方式和接线系数要求:了解接线方式,主要是二相二继电器和三相三继电器,接线系数的定义接线方式:1三相三继电器的完全星形接线它主要用于中性点直接接地电网中进行各种相间短路保护和单相接地短路保护;2两相两继电器的不完全星形接线应用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电网和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电网中,广泛作为相间短路保护的接线方式;3两相一继电器的两相电流差接线主要用于低压线路保护和电动机保护中灵敏度较易满足的场合接线系数:13、双测电源网络相间短路功率方向的定义要求:明确功率方向的定义,单电源线路和双电源线路的核心区别是功率短路功率:短路时母线电压与线路电流相乘所得到的感性功率,当功率方向由母线流向线路为正方向14、方向性电流保护方向元件的动作特性分析分析要求:知道15、90度接线方式,相间短路时功率方向元件的动作特性分析分析要求:熟练掌握,当线路末端发生二相故障时,这二相的继电器动作行为分析ϕ时其灵敏度角是多少线路阻16、采用90接线方式的LG-11型功率方向继电器,其内角为︒抗角多大最灵敏继电器动作范围是什么要求:掌握,能正确回答sen k r a==-=---90+ϕϕϕϕϕϕϕϕ≤≤。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第四版)-1(最详细版)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第四版)-1(最详细版)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
主讲人:李海锋
联系方式
第一章绪论
一、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作用
故障和不正常运行状态,都可能在电力系统中
二、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
故障分析——分析被保护对象的一些参量,故障
保护原理判据——根据被保护对象故障时不同各种保护原理可以由一个或者若干个继电器执行部分输出信号
电流保护装置制回路
电流保护装置
测量被保护设备相应的电气量,并与整定
根据各测量部分输出量的大小、性质、输
出逻辑状态、出现顺序等,确定是否跳闸三、继电保护装置的组成
完成保护所承担的任务,如跳闸、发告警信号等。

信号电源
触点
工作回路衔铁
电磁继电器
近后备:在主保护安装处实现,要同时装设必要的断路器失2. 速动性
4. 可靠性
总结:
五、继电保护工作的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求那些保护应动作跳闸。
当d1短路时,保护1、2动→跳1DL、2DL,有选择性 当d2短路时,保护5、6动→跳5DL、6DL,有选择性 当d3短路时,保护7、8动→跳7DL、8DL,有选择性 若保护7拒动或7DL拒动,保护5动→跳5DL(有选择性) 若保护7和7DL正确动作于跳闸,保护5动→跳5DL,则越级跳闸(非选择性)
以过电流保护为例:
正常运行: Ir=If,LJ不动 故障时: Ir=Id>Idz LJ动—>SJ动(延时)
—>XJ动—>发信号 TQ动—>跳闸
3.分类
❖ 按被保护的对象分类:
▪ 输电线路保护、发电机保护、变压器保护、电动机保 护、母线保护等;
❖ 按保护原理分类:
▪ 电流保护、电压保护、距离保护、差动保护、方向保 护、零序保护等;
❖ 按保护所反应故障类型分类:
▪ 相间短路保护、接地故障保护、匝间短路保护、断线 保护、失步保护、失磁保护及过励磁保护等;
❖ 按继电保护装置的实现技术分类:
▪ 机电型保护(如电磁型保护和感应型保护)、整流型 保护、晶体管型保护、集成电路型保护及微机型保护 等;
3.分类
❖ 按保护所起的作用分类:
▪ 主保护、后备保护、辅助保护等;
测量元件: 测量从被保护对象输入的有关物理量(如电流、电压、阻抗、 功率方向等),并与已给定的整定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给出“是”、 逻序是“从执 如辑或否非而行:元它应”判元故件们跳、断件障:的闸“保:时根组或大护根→据合发于是据跳测,信” 否逻闸量 使 号、应辑;部保,“该元不分护并不启件正输装将大动传常出置有于。送运量按关”的行的一命等信时大定令具号→小的传有,发、布给“最信性尔执0后号质逻行”或完;、辑元“成正输及件1保常”出时。性护运的序逻质装行逻逻辑的置时辑辑回一所→状工路组担不态作有逻负动、,:辑的作出最或信任。现后、号务的确与,。顺定、 非、延时启动、延时返回、记忆等
• 辅助保护:为补充主保护和后备保护的性能或当主 保护和后备保护退出运行而增设的简单保护
三、对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
❖对动作于跳闸的继电保护,在技术上一般 应满足四个基本要求:选择性、速动性、 灵敏性、可靠性。即保护“四性要求”。
❖(一)选择性
▪ 选择性是指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保护装置仅 将故障元件切除,而使非故障元件仍能正常运 行,以尽量缩小停电范围。
小结:选择性就是故障点在保护区内就动作,保护区外不动作。当主保护未 动作时,由近后备或远后备切除故障,使停电面积最小。因远后备保护比较 完善(对保护装置DL、二次回路和直流电源等故障所引起的拒绝动作均起后 备作用)且实现简单、经济,应优先采用。
(二)速动性
❖ 快速切除故障。 ❖ 1、提高系统稳定性;2减少用户在低电压下的动作时间;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
第一章 绪论
❖一、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概念与作用
▪ 1. 电力系统的故障和不正常运行状态: ▪ * 故障:各种短路(d(3)、 d(2) 、d(1) 、d(1-1)))和断
线(单相、两相),其中最常见且最危险的是各种类 型的短路。其后果:
• I增加 危害故障设备和非故障设备; • U增加 影响用户正常工作; • 破坏系统稳定性,使事故进一步扩大(系统振荡,瓦解) • I2(I0)旋转电机产生附加发热 I0—相邻通讯系统
习题
❖ 1、什么是故障、异常运行和事故?短路故障有那些类型?相间故障 和接地故障在故障分量上有何区别?对称故障与不对称故障在故障分 量上有何区别?
❖ 2、什么是主保护、后备保护?什么是近后备保护、远后备保护?在 什么情况下依靠近后备保护切除故障?在什么情况下依靠远后备保护 切除故障?
❖ 3 、说明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有那些基本要求。 ❖ 4 、针对下图系统,分别在D1、D2、D3点故障时说明按选择性的要
3减少故障元件的损坏程度 ,避免故障进一步扩大。 ❖ 故障切除时间t :
❖ tbh-保护动作时间; t tbh t DL
❖ tDL-断路器动作时间; ❖ 一般的快速保护动作时间为0.06~0.12s,最快的可达
0.01~0.04s。 ❖ 一般的断路器的动作时间为0.06~0.15s,最快的可达
0.02~0.06s。
= I d min I dz
❖ 对反应于数值下降而动作的欠量保护(如低电压保护)
K lm
保护的动作参数 保护区内金属性短路时 故障参数的最大计算值
= U dz U d.max
❖ 其中故障参数的最小、最大计算值是根据实际可能的最不利运 行方式、故障类型和短路点来计算的。
❖ 在《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中,对各类保护的灵 敏系数Klm的要求都作了具体规定
的合理性、制造工艺水平、内外接线简明,触点多少 等; ❖ 外在的:运行维护水平、调试是否正确、正确安装
❖ 上述四个基本要求是分析研究继电保护性能的基础, 也是贯穿全课程的一个基本线索。在它们之间既有矛 盾的一面,又有在一定条件下统一的一面。
四、发展
❖ 原理:随电力系统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发展
过电流保护(最早熔断器) 电流差动保护 方向性电流保护
▪ * 不正常运行状态: ▪ 电力系统中电气元件的正常工作遭到破坏,但没有发
生故障的运行状态。如:过负荷、过电压、频率降低、 系统振荡等。
一、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概念与作用
❖ 2、继电保护的作用:
▪ 故障和不正常运行状态 —>事故,不可能完全避免 ▪ 要求: 几十毫秒内切除故障
• 人(×),继电保护装置(√)
(1901年)
(1908年)
(1910年)
距离保护 高频保护 微波保护 行波保护、光纤保护
(1920年) (1927年) (50年代) (70年代)
❖ 结构型式:
机电型
电子型
微机型
(电磁型、感应型、电动型) 晶体管
集成电路
20世纪50年代
60年代末提出 70年代后半期出样机
有机械旋转部件
无机械旋转部件(静态保护)
▪ 继电保护装置就是能反应电力系统中电气元件发生故 障或不正常运行状态,并动作于断路器跳闸或发出信 号的一种自动装置。
❖ 3、继电保护包括继电保护装置和继电保护技术。
▪ ﹡ 继电保护技术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它主要由电力系 统故障分析、继电保护原理及实现、继电保护配置设 计、继电保护运行及维护等技术构成。
(三)灵敏性
❖ 指在规定的保护范围内,对故障情况的反应能力。满足灵敏性 要求的保护装置应在区内故障时,不论短路点的位置与短路的
类型如何,都能灵敏地正确地反应出来。
❖ 通常,灵敏性用灵敏系数来衡量,并表示为Klm。 ❖ 对反应于数值上升而动作的过量保护(如电流保护)
K lm
保护区内金属性短路时 故障参数的最小计算值 保护的动作参数
• 主保护:满足系统稳定和设备安全要求,能以最快 速度有选择地切除被保护设备和线路故障的保护。
• 后备保护:主保护或断路器拒动时用来切除故障的 保护。又分为远后备保护和近后备保护两种。
• ①远后备保护:当主保护或断路器拒动时,由相邻 电力设备或线路的保护来实现的后备保护。
• ②近后备保护:当主保护拒动时,由本电力设备或 线路的另一套保护来实现后备的保护;当断路器拒 动时,由断路器失灵保护来作,即不 发生拒绝动作(不拒动);而在不改动作时,他能可 靠不动,即不发生错误动作(简称不误动)。
❖ 不误动的可靠性称为“安全性”,不拒动的可靠性称 为“可信赖性”
❖ 影响可靠性有内在的和外在的因素: ❖ 内在的:装置本身的质量,包括元件好坏、结构设计
▪ ﹡ 继电保护装置是完成继电保护功能的核心。
二、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构成与分类:
1. 基本原理:
❖ 区分系统正常运行状态与故障或不正常运行状态:故障特征。
• I增加 —> 过电流保护 • U降低 —> 低电压保护 • Z= U/I, 模值减少,相位增大 —>阻抗保护(距离保护)
• 两侧电流相位或功率方向变化:
–相差高频,方向高频保护,纵联差动保护等。
• I2 、I0 序分量保护等。 • 非电气量:瓦斯保护,过热保护
❖ 原则上:只要找出正常运行与故障时系统中电气量或非 电气量的变化特征(差别),即可找出一种原理,且差 别越明显,保护性能越好。
二、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构成与分类:
❖ 2、构成
▪ 一般由测量元件、逻辑元件和执行元件三部分 组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