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河南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教育心理学第一章考点
201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心理学复习资料
教育学心理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教育学——是通过研究教育现象来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一门基础学科。
2教育科学——指研究教育规律的各门教育学科的总称。
3教育规律——是教育、社会、人之间和教育内部各因素之间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和关系,具有客观性、必然性、稳定性、重复性。
4、教育学的任务——是通过对教育现象的研究,来探索和揭示教育的客观规律,从而为教育实践活动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5、义务教育——是国家通过法律形式予以规定的每个人都必须接受的一定程度的教育。
6、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培养人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7、学校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组织、有系统的,以影响入学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简单的说,学校教育就是专门的育人活动。
8、遗传素质——是先天继承下来的,与生俱有的生理特点和解剖特点。
9、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总目标、总要求,是所培养的人应达到的最终标准。
10、全面发展教育——就是“为促使人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而实施的教育。
”11、“个人全面发展”——指人们有目的地联合起来,控制、利用合发展由资本主义生产提供的物质基础,并消除其历史造成的自发性和盲目性,克服和消除那些以私有制为核心展开的人的发展中的矛盾,从而达到个人智力和体力的统一,物质劳动、精神劳动和享受的统一,生存和发展的统一,使个人的天资和潜能、兴趣和才能得到前所未有的充分发展,使个人的身心、精神、才能、个性全面而和谐的发展。
12、素质——指的是人所具有的稳定的内在的基本品质资质、特点特征等。
13、素质教育——是按照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和教育对象身心发展的特点,来发掘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潜能,弘扬其主体精神,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
14、应试教育——是一种以升学为唯一目的,围绕应考科目去开展学校活动的,片面的选拔淘汰教育。
15、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的人。
2014年河南教师资格《小学心理学》考点总结内部资料附赠考点命题
2014年河南小学心理学绝密考点: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它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这并不意味着它是一般心理学原理在教育中的应用。
教育心理学拥有自身独特的研究课题。
二、教育心理掌的研究内容包含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等五种要素。
(一)学习与教学的要素1.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素,任何教学都必须通过学生起作用。
学生这一要素主要从两个方面影响学与教的过程。
第一是群体差异,包括年龄、性别和社会文化差异等。
第二是个体差异,包括先前知识基础、学习方式、智力水平、兴趣和需要等差异。
2.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但这并不否定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地位。
学校教育需要按照特定的教学目标来最有效地组织教学,教师在其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3.教学内容4.教学媒体5.教学环境(二)学习与教学的过程1.学习过程学习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判、单)。
2.教学过程3.评价/反思过程三、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1.总论(第一章)2.学生与学习心理(第二章一第十一章)3.教学与教师心理(第十二章一第十五章)包括教学设计与教学媒体的选择、课堂管理心理、教学测量与评价、教师心理等内容。
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作用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
(简答、多)一、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二、为实际教学手垦供科掌的理论指导教育心理学为实际教学提供了一般性的原则或技术。
(判)三、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四、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第三节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教育心理学的发展遵循学科发展的一般规律,从最初附属于普通心理学或融合于发展心理学,到独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形成比较完整的体系,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时期。
一、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幼儿心理学第一章整理笔记
第一章1幼儿教育心理研究对象?幼儿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幼儿教育情景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它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
2教育心理学独立的时间标志?1903 桑戴克《教育心理学》3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课题?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幼儿教与学的相互作用过程而展开的。
4教与学的相互作用过程包含那几个要素?1幼儿2教师3教学内容4教学媒体5教学环境5学习与教学的相互作用过程包含那几个过程?1学习过程2教学过程3评价、反思过程6教师应该如何尊重和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1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采取恰当的教育与教学措施2尊重幼儿的群体差异,包括年龄、性别、和社会文化的差异3考虑幼儿的个体差异,包括对物体的感知、经验、判断、推理、的水平,情感、意志、兴趣的需要的差异。
7教师要素所包含的内容?教师这要素主要涉及敬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教学风格。
8教师的敬业精神包括?热情,责任心,不断反思,总结经验,借此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9教师的专业知识包括?教师的专业精神不仅包括学科知识,还包括教育观念,学习,教育管理,学科科学知识。
10教师的专业技能包括?1教学设计2材料组织3信息交流4教学活动组织5教学管理6教学评价和管理11教师的教学风格包括?教师的风格涉及到教学管理,教学组织,和信息交流等方面对幼儿有着重大是的影响。
12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1教学大纲2教材3课程13教材编制和课程设置的基础?教材编制和课程设置必须以学习和教学的理论为基础。
14教学媒体?教学媒体是教学媒体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15教学环境?1物质环境⑴课堂自然环境⑵课堂设施⑶空间设施2精神环境⑴课堂纪律⑵课堂氛围⑶师生关系⑷同伴关系⑸社会文化背景16教学环境的影响?教学环境的影响幼儿的学习过程和方法,教学方法,教学组织17教学心理学的研究的核心内容?学习过程是教学心理学的研究的核心内容18评价和反思评价和反思它是一个独立的成分,它始终贯穿在整个学习与教学的过程中。
河南教师考试信息:2014年河南教师资格《心理学》常见考点教师心理
河南教师考试信息:2014年河南教师资格《心理学》常见考点:教师心理教师心理1.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1)正确的教育观念:正确的教师观、学生观。
(2)良好的个性品质:①对教育事业工作怀有浓厚的兴趣;②牢固确定先进价值观的主导地位;③良好的性格特征。
(3)高尚的职业道德。
(4)深厚的知识基础①掌握精深的专业知识;②广博的知识领域;③必备的教育科学理论;④丰富的个体实践知识。
(5)较高的教学能力①敏锐的观察能力;②较强的言语表达能力;③灵活的组织教学能力;④把握时机进行教育的能力;⑤一定的知识创新的能力。
(6)适宜的教育行为①形成民主的管理风格;②合理地运用规则与惩罚;③充分发挥教育机智的作用。
2.教师角色及应具有的特征。
[page](1)教师角色:指教师按照其特定的社会地位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角色,并表现出符合社会期望的行为模式。
(2)应具有的特征:充当知识的传授者、团体的领导者、模范公民、纪律的维护者、家长的代理人、亲密朋友、心理辅导者等诸种角色。
3.教师的角色形成:①角色认知阶段②角色认同③角色信念4.教师的特征和职业成就的关系:(1)认知特征与职业成就;(2)人格特征与职业成就。
5.教师的期望效应(罗森塔尔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
——罗森塔尔效应:按照教师、家长所期望的方向来塑造自己,也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 ——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不一定发生自我应验的预言效应,取决于教师自身因素,也取决于学生的人格特征、原有认知水平、归因风格和自我意识等因素。
6.教师威信:(1)含义。
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是一种可以使教师对学生施加的影响产生积极效果的感召力和震撼力。
(2)形成。
教师威信形成过程由“不自觉威信”向“自觉威信”发展的。
(3)内容:①人格威信②学识威信③情感威信。
7.专家型教师与新教师的比较:(1)课时计划的差异。
(2)课堂教学过程的差异。
①课堂规则的制定与执行;②吸引学生注意力;③教材的呈现;④课堂练习;⑤家庭作业的检查;⑥教学策略的运用。
河南教师考试信息:2014年河南教师资格考试《幼儿教育心理学》模拟一答案
河南教师考试信息:2014年河南教师资格考试《幼儿教育心理学》模拟一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B2.B3.B4.C5.C6.A7.A8.C9.B 10.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1.观察法2.教育3.反射4.从无意到有意5.有意注意、无意注意6.习惯化7.记忆的恢复现象8.直观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9.词汇语义10.自我中心语言11.陌生人焦虑12.基于信念的情绪理解13.自然人、社会人14.社会测量技术15.自我调节16.道德认知、道德情感17.攻击性行为18.道德两难法19.性别概念、性别角色知识20.社会性发展三、判断题(每题l分,共5分)1. ×2. √3. ×4. √5. ×四、概念解释(每题1分,共10分)1.发展:是指个体身体、生理、心理、行为方面的发育、成长、分化、成熟、变化的过程。
(广义上指个体身心整体的连续变化过程,不仅是数量上,更重要的是质的变化,发展不仅指儿童的生长成熟的过程,也指成人后衰退消亡的过程)2.视敏度:是衡量视觉发展优劣的指标,是指分辨物体细节和轮廓的能力,也就是人眼正确分辨物体的最小维度。
3.突触:是神经元之间、神经元与非神经元之间特定的细胞连接结构,具有传递信息和分析整合的作用。
4.记忆:就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识记、保持和恢复的过程。
也是人脑对信息进行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
5.自传体记忆:自传体记忆是一种特殊的情境记忆,指个体在日常生活中对自身经历事件的记忆,具有不随意的特点。
6.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从而建立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它来源于现实,是对现实的一种反映。
[page]7.妈妈语:又称为“儿向语言”,通常指的是母亲指向婴儿的语言,它具有语速慢、声音高和音调高度夸张等特征,并具有强烈的起伏性。
8.心理理论:是个体为了解释和预测行为而推测他人心理状态的能力。
9.情绪:是个体对外部事物和内部需要的主观体验,它包括生理、表情和体验等多种成分。
2014年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一)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共15 分,每题1 分)1.教育心理学不同于其它心理学分支之处在于()A.它的结论都是以科学研究为基础的B.它的基本目标理解和促进教育C.它以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为研究对象D.它是一门心理学的交叉学科2.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儿童能够掌握“守恒”概念其认知发展水平处于哪个阶段( )A.感知运动阶段B.具体运算阶段C.前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3.下列不能说明学习内涵的是:()A.学习是一种适应活动。
B.学习是通过相应的行为变化得以实现的,而且这种变化是相对持久的。
C.学习是主体积累经验,构建心理结构的过程,D.学习是生理成熟引起行为变化的过程。
4.()是学习者所具有的学习方式以及表现出来的相应的学习特征。
A.学习态度B.学习潜能C.学习风格D.学习策略5.奥苏贝尔根据学习的内容与学习者已有知识经验之间的关系,将学习的类型分为()。
A.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B.认知学习、技能学习和情感学习C.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规则学习D.机械学习与有意义学习6.儿童在知道“菠菜”、“萝卜”和“洋葱”等概念之后,再学习“蔬菜”概念,这种学习是()A.上位学习B.下位学习C.并列结合学习D.归属学习7.概括出同类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特征,这种思维形式是()A.判断B.推理C.概念D.比较8.问题表征是( )A.问题的语言表述B.问题在脑中的呈现方式C.问题条件的呈现D.问题目标的呈现9.问题解决中最困难且最富挑战性的一个阶段是()阶段。
A.表征问题B.选择策略C.执行策略D.识别问题10.形成道德品质的关键在于培养()A.道德认识B.道德信念C.道德情感D.道德意志11.()是为了在工作记忆中保持信息,而对信息进行反复识记的策略。
A.精致策略B.学习策略C.组织策略D.复述策略12.要使解决问题的效率最高,就应该保持()动机。
A.较低强度B.中等强度C.较高强度D.最高强度13.人们对自己做某事成功与失败原因的总结与判断是()。
201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教育心理学》全真模拟试卷(1)
201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教育心理学》全真模拟试卷(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是幼儿道德发展的核心问题。
A.亲子关系的发展B.性别角色的发展C.亲社会行为的发展D.社交技能的发展2、根据我国现时通行的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3~4岁儿童属于()。
A.先学前期B.幼儿中期C.幼儿初期D.幼儿晚期3、两方儿童心理学的鼻祖是()。
A.巴甫洛夫B.皮亚杰C.普莱尔D.马斯洛4、在小学阶段发展最快,超过幼儿期和中学阶段注意品质是()。
A.注意的广度B.注意的稳定性C.注意的转移D.注意的分配5、对黏液质的孩子,应着重()。
A.防止粗枝大叶,虎头蛇尾B.培养勇于进取、豪放的品质C.培养积极探索精神及踏实、认真的特点D.防止任性、粗暴6、前运算阶段发生在()。
B.2~7岁C.7~11岁D.12~l6岁7、教幼儿掌握词,最重要而有效的途径是()。
A.利用卡片等教学工具B.反复细心的说明和解释C.与练习相结合D.结合日常生活活动8、幼儿道德情感发展三个时期依次为()。
A.他律性时期、过渡性时期与自律性时期B.“原伦理状态”时期、前道德情感时期与他律性时期C.前道德情感时期、道德情感时期与后道德情感时期D.“伦理状态”时期、“社会状态”时期与“心理状态”时期9、根据皮亚杰关于儿童思维发展的阶段理论,2~7岁儿童的思维处于()。
A.感知运动阶段B.具体运算阶段C.前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10、儿童形成亲社会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社会文化B.电视C.冢庭D.幼儿园11、美国心理学家哈洛关于恒河猴行为发展的实验,即所谓早期隔离或剥夺实验,此实验证明了对心理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因素是()。
A.遗传B.环境C.教育D.个体的主观努力12、“前怕狼,后怕虎”,顾虑重重,这是哪一意志品质差的表现?()A.自觉性C.自制性D.坚持性13、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各个方面()。
A.在速度上基本均衡,在同一时间片断中,发展的各个方面并不是孤立进行的B.在速度上不均衡,在同一时间片断中,发展的各个方面是孤立进行的C.在速度上基本均衡,在同一时间片断中,发展的各个方面自始至终是成体系的D.在速度上不均衡,在同一时间片断中,发展的各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14、在幼儿判断和推理过程中,幼儿初期常常不能按()进行推理和判断。
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教育心理学》重点考点讲义
教师资格证考试《少儿教育心理学》要点考点讲义第一章少儿心理学概括一、要点掌握(一)名词1、少儿心理学 2 、少儿期 3 、环境 4 、察看法 5 、讲话法 6 、问卷法 7 、测试法(二)问题1、少儿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少儿心理学研究是研究少儿期(3—— 6、7 岁)小孩心剪发展规律和特色的科学。
少儿心理学的内容包含三个方面:(1)少儿心剪发展理论;(2)少儿发展各阶段的心理特色;(3)少儿心理各方面的发展规律。
2、少儿心剪发展的基本理论(1)少儿心剪发展的动力(2)遗传、环境和教育在少儿心剪发展中的作用第一,遗传是少儿心剪发展的必需物质前提;第二,环境在必定条件下对少儿心剪发展起决定作用;第三,教育是少儿心剪发展的重要条件,对少儿心剪发展起主导作用。
(3)小孩心剪发展的年纪阶段性第一,小孩心理年纪特色的本质。
第二,小孩心理年纪特色的稳固性和可变性。
第三,小孩心剪发展的年纪阶段的区分。
第四,小孩心剪发展中的敏感期。
3、研究少儿心理的基来源则(1)客观性原则。
(2)发展性原则。
(3)教育性原则。
4、研究少儿心理的常用方法侧重掌握这些方法长处及其需要注意的方面。
(1)察看法。
(2)讲话法。
(3)问卷法。
(4)测试法。
(5)实验法二、掌握(一)名词1、遗传 2 、纵向研究 3 、横向研究 4 、实验法 5 、要点期(二)问题1、少儿心理学研究的意义(1)理论意义(2)实践意义2、研究少儿心理的基本方式(1)纵向研究(2)横向研究第二章少儿心理学研究的概略一、要点掌握问题1、西方少儿心理学研究的主要代表人物2、西方少儿心理学研究的新趋势(1)大批展开小孩初期的研究。
(2)小孩社会化的问题遇到重视。
(3)皮亚杰的理论获取新发展。
(4)本质应用方面出现了新的领域。
(5)研究技术不停现代化,生命学运动出现。
二、掌握问题前苏联少儿心理学的研究三、认识问题我国少儿心理学的研究第三章、游戏与少儿的心剪发展一、要点掌握(一)名词1、游戏 2 、角色饰演(二)问题1、游戏在少儿心剪发展中的作用(1)游戏适应少儿心剪发展的需要。
2014年河南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考试资料一
2014年河南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考试资料一1、学习过程: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
2、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3、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4、关键期:个体早期生命中有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这个时期称为关键期。
5、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
6、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7、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意识。
一般认为,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
8、认知过程:是指学生借以获得信息、做出计划和解决问题的心理过程。
这个过程存在着个体之间的认知方式和认知能力等方面的个别差异。
9、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是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
10、掌握学习:是指向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提供最佳的教学和给予足够的学习时间而使绝大多数学生达到掌握的程度(通常要求成功地完成80-90%的教学评价项目)。
11、性格:是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12、广义的学习:是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13、知识:是客观事物的特征和联系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它是来自反映的对象本身的认知经验。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重点
教育心理学重点第一章绪论填空、单项选择:1.心理学定义: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2.亚里士多德的?灵魂论?是人类文明史上最早关于心理学的专著。
3.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所心理学实验室,是心理学成为独立科学的标志4.心理学历史可以分为哲学心理学时期和科学心理学的创立和开展时期多项选择:1.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人格2.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3.人格包括人格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自我意识〕和人格特征〔能力、气质和性格〕4.心理学主要研究方法:实验法、测验法、调查法、临床法和个案法简答、论述:1.论述教师职业必备的心理素质?一、高尚的职业道德教师的职业道德简称“师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那么,以及及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
二、广博的知识深厚广博的知识积累是教师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
三、完善的人格教师人格是教师在职业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治理构造、情感意志、行为修和道德意识的内在倾向性。
四、全面的能力 1.教育教学的能力;2.组织管理的能力;3.系统学习的能力。
五、专业的技能 1.教学设计技能;2.教学语言技能;3.教学监控技能;4.教学操作和示范技能;5.教学评价技能;6.教学研究技能;7.思想教育及心理辅导技能。
2.教师应掌握的心里辅导技术?一、关注技术:关注是心理辅导的首要技术之一。
二、倾听技术:学会倾听是心理辅导的先决条件。
倾听过程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要鼓励学生多讲话;②要让学生感到你愿意听他讲话;③要尽量从学生的角度来感受他们讲话时的内心体验;④谈话时要注意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的配合。
三、沉默技术:〔克制群体压力〕沉默技术的作用在于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及空间去反省自我,思考其个人成长的问题。
四、宣泄技术:是指学生将淤积已久的情绪烦恼倾述给辅导教师的过程。
五、探讨技术:是辅导教师帮助学生积极认识、思考其成长中的挫折及障碍的过程。
2014年教师资格考试幼儿心理学考点串讲
2014年教师资格考试幼儿心理学考点串讲一
为了帮助考生系统的复习教师资格考试课程,全面的了解最新教师资格考试教材的相关重点,京师经纬教育特地编辑汇总了幼儿心理学的考试知识点,重点内容等等,祝大家考试顺利,希望对您参加本次考试有所帮助!
【考试内容】
第一章重点考点,如下:
识记
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发生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另外,它的研究对象是心理现象,心理现象被划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大部分。
幼儿心理学的概念:幼儿心理学是研究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的科学。
理解
学习幼儿心理学的意义:1.有助于确立科学合理的幼儿发展观、教育观。
2.有助于教育者更理地开展幼儿教育工作。
心理现象的本质:一.心理是脑的机能。
二.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三.心理具有主观能动性。
四.心理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发展。
应用
主要的心理学研究方法:一.描述性研究(一)观察法(二)测验法(三)产品分析法(四)个案法。
二.实验性研究1.实验室试验2.自然实验。
京师经纬教师证培训网给广大考生提供最新教师考试讲座北京教师资格证考前辅导,北京教师资格证考什么、教师资格证成绩查询、教师资格证大纲等全方位教师考试信息,预祝广大考生顺利通过考试。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知识点
教师证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知识重点梳理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____的科学。
(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2、教育心理学旨在理解____,如学习的实质、动机、过程与条件等,以及根据这些理解创设____,如学习资源的利用、学习活动的安排、师生互动过程的设计与学习过程的管理等,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
(学生的学习心理,有效的教学情境)3、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____而展开的。
(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4、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____、____、____、____和____等五种要素;由____、____和____这三种活动过程交织在一起。
(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5、学生这一要素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影响学与教的过程:第一是____,包括年龄、性别和社会文化差异等;第二是____,包括先前知识基础、学习方式、智力水平、兴趣和需要等差异。
(群体差异,个体差异)6、学校教育需要按照特定的教学目标来最有效地组织教学,____在其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教师)7、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一般表现为____、____和____。
(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8、____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教学媒体)9、教学环境包括____和____两个方面。
(物质环境、社会环境)10、学习过程指____________。
(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
)11、____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如学习的实质、条件、动机、迁移以及不同种类学习的特点等。
(学习过程)12、____虽是一个独立的成分,但它始终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包括在教学之前____、在教学过程中____以及在教学之后的____。
河南教师考试信息:2014年河南教师资格考试《幼儿教育心理学》模拟三答案
河南教师考试信息:2014年河南教师资格考试《幼儿教育心理学》模拟三答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偶发记忆现象:是指当要求幼儿记住某样东西时,他往往记住的是和这件东西一起出现的其他东西。
2.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言或非语言如图画等的描述,在头脑中形成相应新形象的过程。
3.注意的转移能力:有意识地将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的能力。
4.移情:是指儿童在觉察他人情绪反应时体验到的与他人共有的情绪反应。
5.自尊:是一个个体的价值判断,它表达了个体对自己所持的态度。
二、填空题(每空格1分,共20分)6.发展的基础性、发展的递进性、发展的易感性7.选择功能、保持功能、调节功能8.前依恋期、依恋关系建立期、依恋关系明确期、互惠关系的形成期9.严厉型、灌输型、开放学习型、民主型10.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11.口头言语、书面言语、内部言语三、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请把正确选项填在括号内)12.A 13.D 14.B 15.B 16.A 17.B 18.C 19.D 20.B 21.C四、判断说明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先判断正误,对错误的请简要说明理由)22.错误,幼儿的思维发展标志着幼儿认识水平的提高。
23.对。
24.错误,幼儿能够自我调节。
25.对。
26.错误,不当的惩罚会加剧孩子的攻击性。
[page]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27.答:(1)注意是心理活动的积极维护者,是高质量认知活动的捍卫者。
(2)注意对儿童心理活动发展有功能性意义。
28.答:(1)依恋关系是依恋双方情感交融的关系,但有一方表现出更为依赖。
(2)依恋者寻求与依恋对象的身体亲近和目光追随。
(3)依恋关系可以提供安全感和自我效能感。
(4)依恋还具有传递性和稳定性。
29.答:(1)对儿童的学习及其对早教中心、幼儿园以及学校的适应发挥着重要作用。
(2)对儿童社会性,特别是自我的发展具有极大的作用。
(3)对儿童的亲子关系、同伴关系产生一定影响。
2014年 幼儿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2014年幼儿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心理健康的特征:(一)积极的自我观念(二)悦纳他人(三)恰当地面对现实(四)智力正常(五)情绪适度(六)热爱生活(七)形成完整统一的人格。
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志:(一)智力发展正常(二)情绪稳定,情绪反应适度(三)乐于与人交往,人际关系融洽(四)行为统一协调(五)性格特征良好。
影响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一.生物因素二.(一)社会环境1.家庭2.幼儿园3.社会因素(二)自然社会三.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特点和心理健康的维护:(一)学前儿童的心理特点1.认识活动的具体形象性。
2.心理活动及行为的无意性。
3.游戏成为促进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活动。
4.开始形成最初的个性倾向。
(二)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维护:成人对儿童进行教育教学,在与儿童进行交流、沟通的过程中要采用适合儿童思维发展水平的方式,争取做到具体形象、生动活泼、寓教于乐,让儿童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接受。
满足儿童好奇的求知欲,避免抽象生硬,切忌强制服从。
针对儿童情绪性强、自控力差的特点,成人一方面要与孩子建立起良好的关系和感情基础,另一方面要在各种不同的活动中,采用不同的方法,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强化儿童心理活动和行为的有意性,从而提高儿童的控制能力。
开展游戏活动,鼓励儿童与人交往,充分利用游戏中的多种成分,给儿童的心理发展以滋养。
对于儿童显现出来的最初的个性特征,成人应给予充分的注意,教师在面向全体儿童进行教育的同时,一定要因材施教、长善救失,促使每一名儿童全面健康地成长。
教师对儿童心理健康的维护:一.用爱抚慰儿童的心灵。
二.教师要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
三.尊重儿童的独立人格。
四.让儿童的生活充满快乐。
五.帮助儿童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
六.强化儿童的亲社会能力。
七.消除儿童的恐惧心理。
八.正确处理儿童的痛苦情绪。
九.训练儿童的交往技能。
十.执行合理的生活制度。
儿童心理偏差的行为表现:吮吸手指:(1):症状:婴儿吮吸手指极为常见。
2014年河南教师资格考试《心理学》第一章综合练习题答案
2014年河南教师资格考试《心理学》第一章综合练习题答案参考答案单项选择题1.A2.B3.C4.D5.C6.B7.B8.C9.A 10.C多项选择题1.BCD2.ABE3.ABCDE4.ACE5.ABD6.ABCDE7.ABCDE8.ABCD9.ABDE 10.AB填空题1.实验室实验法2.哲学心理学时期3.个案法4.调查法5.人格心理特征6.广博的知识积累7.宣泄技术8.心理现象9.意志10.预测和控制心理行为四、简答题1. 简述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答: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很多,其中主要有:(一)实验法实验法就是有目的地严格控制和创设一定条件,引起被试某种心理现象,加以描述、分析的方法。
心理学的实验法可以分为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
实验室实验法是在实验室中,严密控制实验条件,借助于一定的仪器,研究心理现象的方法。
自然实验法也叫现场试验法,是在实际生活情境中,对实验条件做适当控制,研究心理现象的方法。
(二)测验法测试法就是运用标准化的心理测验,对被试的某些心理品质测定,研究心理现象的方法。
(三)调查法调查法是以收集被试各种材料,间接了解其心理现象的一种方法。
调查法可分为书面调查和口头调查两种。
书面调查法即问卷法,是通过被试书面回答的方式以研究其心理现象的方法。
口头调查法即访谈法,是研究者通过与被试交谈的方式以了解其心理特点的方法。
(四)临床法临床法是通过谈话,观察个人的心理现象或行为,系统地、综合性地描述心理现象的方法。
(五)个案法个案法是对某个人深入而详尽的观察与研究,以便发现影响他的某种心理现象和行为因素的方法。
2. 简述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现代心理学是一个科学体系,包含多种多样的心理学分支。
按照他们研究的目的和取向的不同,可以大致分为四个层次:(一)基础研究:主要研究心理学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
其中包括心理学史、理论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等。
(二)心理现象研究:包括感觉心理学、知觉心理学、记忆心理学、思维心理学、动机心理学、能力心理学、动机心理学和性格心理学等。
河南教师考试信息:2014年河南教师资格《心理学》常见考点心理健康教育
河南教师考试信息:2014年河南教师资格《心理学》常见考点: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1.心理健康的概念: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活力,积极内心体验,良好社会适应能力,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
2.心理健康的标准:(1)对现实的有效知觉(情绪稳定)(2)自知自尊与自我接纳(正确的自我观)(3)自我调控(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4)与他人建立密切关系的能力(人际关系和谐);(5)人格结构的稳定与协调(人格完整)(6)生活热情和工作效率(心理行为表现符合年龄特征)3.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1)是保障学生心理健康的客观需要;(2)是时代的呼唤,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3)是改进和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客观要求。
4.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1)个人因素;(2)家庭因素;(3)学校因素;(4)社会因素。
5.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个人因素有:(1)生物学方面,生理发育的鼎盛时期;(2)心理方面,身心发展不平衡,心理活动也处于矛盾状态。
6.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有:(1)父母关系,父母间不良关系对学生心理健康产生极大不利影响;(2)父母期望,过高或过低的期望,对孩子心理健康发展都是不利的;(3)教养方式,家庭教养方式对学生心理健康不仅具有直接的影响,而且还体现在对学校教育的效果起促进、干扰或者抵消的作用上;[page](4)父母个性,言行举止对孩子心理健康起着潜移默化的示范作用。
7.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学校因素有:(1)教育方式,学校的教育方式、方法不当会造成学生的心理压抑;(2)同伴关系,对学生的日常生活和个体发展具有重要影响;(3)学习负担,过重使学生心理处于超负荷的高度紧张状态之中。
8.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特点:(1)隐匿性与突发性;(2)多元性与单一性;(3)无知性与盲目性。
9.中学生易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习惯上,人们用心理困扰、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分别指称严重程度由低到高的几类心理健康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河南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教育心理学第一章考点
第一章幼儿心理学概述
一、重点掌握
(一)名词
1、幼儿心理学
2、幼儿期
3、环境
4、观察法
5、谈话法
6、问卷法
7、测验法
(二)问题
1、幼儿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幼儿心理学研究是研究幼儿期(3——6、7岁)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的科学。
幼儿心理学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1)幼儿心理发展理论;(2)幼儿发展各阶段的心理特点;(3)幼儿心理各方面的发展规律。
2、幼儿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1)幼儿心理发展的动力
(2)遗传、环境和教育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第一,遗传是幼儿心理发展的必要物质前提;第二,环境在一定条件下对幼儿心理发展起决定作用;第三,教育是幼儿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对幼儿心理发展起主导作用。
(3)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性
第一,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实质。
第二,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第三,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的划分。
第四,儿童心理发展中的敏感期。
3、研究幼儿心理的基本原则
(1)客观性原则。
(2)发展性原则。
(3)教育性原则。
4、研究幼儿心理的常用方法
着重掌握这些方法优点及其需要注意的方面。
(1)观察法。
(2)谈话法。
(3)问卷法。
(4)测验法。
(5)实验法
二、掌握
(一)名词
1、遗传
2、纵向研究
3、横向研究
4、实验法
5、关键期
(二)问题
1、幼儿心理学研究的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2、研究幼儿心理的基本方式
(1)纵向研究
(2)横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