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三角形应用举例
解直角三角形应用举例
海洋100海里以内的区域,如图,设A、B
是我们的观察站,A和B 之间的距离为
157.73海里,海岸线是过A、B的一条直
线,一外国船只在P点,在A点测得
∠BAP=450,同时在B点测得∠ABP=600,
问此时是否要向外国船只发出警告,令
其退出我国海域.
P
A
B
——坡度、坡角
学习目标
1、知道坡角、坡比(坡度)的意义。 2、能将h、l、c、i各量的计算问题转化 为解直角三角形的问题,这些量中若已知 两个量,可求其他量. 3、在有些实际问题中没有直角三角形, 学会添加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
Ex
x
100 2xD
1、解直角三角形的关键是找到与已知和未知 相关联的直角三角形,当图形中没有直角三角 形时,要通过作辅助线构筑直角三角形(作某 边上的高是常用的辅助线);当问题以一个实 际问题的形式给出时,要善于读懂题意,把实 际问题化归为直角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
2、一些解直角三角形的问题往往与其他知识联 系,所以在复习时要形成知识结构,要把解直 角三角形作为一种工具,能在解决各种数学问 题时合理运用。
65° P
C 34°
B
例4.海中有一个小岛A,它的周围8海里范围内 有暗礁,渔船跟踪鱼群由西向东航行,在B点测 得小岛A在北偏东60°方向上,航行12海里到达 D点,这时测得小岛A在北偏东30°方向上,如 果渔船不改变航线继续向东航行,有没有触礁 的危险?
A
60°
B 12
30°
DF
3.国外船只,除特许外,不得进入我国
___1 :__3__。
h
α
L
例1.水库大坝的横断面是梯形,坝顶宽6m,坝高
23m,斜坡AB的坡度i=1∶3,斜坡CD的坡度
解三角形的实际应用举例
AB sin CAB 15 sin15 BC sin120 sin ACB
6 2 sin15 4
5 6 BC ( 3 1) 4.48(海里) 2
(1)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关键思想方法是把实际问题转化为 数学问题,即数学建模思想。 (2)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步骤
(1)设A到P的距离为xkm,用x表示B,C到P的距离,并求x的值;
(2)求静止目标P到海防警戒线a的距离(结果精确到0.01km).
a
P B C
D A
分析
(1)PA,PB,PC长度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收到信号的先后时
间建立起来. (2)作PD⊥a,垂足为D,要求PD的长,只需要求出PA的长和cos∠APD, 即cos∠PAB的值.由题意,PA-PB,PC-PB都是定值,因此,只需分别在 △PAB和△PAC中,求出cos∠PAB, cos∠PAC的表达式,建立方程即 可.
=3.571 ∴BC≈1.89(m). 答:顶杆BC约长1.89m.
例2.如图,两点C,D与烟囱底部在同一水平直线上,在点C1,D1利
用高1.5m的测角仪器, 测得烟囱的仰角分别是 =450和 =600, CD间的距离是12m.求烟囱的高AB (结果精确到0.01m). B
C1 C
D1 D
(18 2 6)(m)
从而 A1 B 因此
2 BC1 18 3 19.732(m) 2 AB A1B AA1 19.732 1.5 21.23(m)
例3:如图是曲柄连杆机构的示意图,当曲柄CB绕点C旋转时,通
过连杆AB的传递,活塞作直线往复运动.当曲柄在CB0位置时,曲 柄和连杆成一条直线,连杆的端点A在A处.设连杆AB长为l mm,曲 柄CB长为r mm,l>r. (1)当曲柄自CB0按顺时针方向旋转角为θ时,其中0O≤θ<360O, 求活塞移动的距离(即连杆的端点A移动的距离A0A); (2)当l =340mm, r =85mm,θ=80O时,求A0A的长(结果精确到1mm).
解三角形应用举例
解三角形应用举例一、测量距离问题例1(1)如图,A,B两点在河的同侧,且A,B两点均不可到达,要测出A,B 的距离,测量者可以在河岸边选定两点C,D,若测得CD=32km,∠ADB=∠CDB=30°,∠ACD=60°,∠ACB=45°,则A,B两点间的距离为km.答案6 4解析∵∠ADC=∠ADB+∠CDB=60°,∠ACD=60°,∴∠DAC=60°,∴AC=DC=32km.在△BCD中,∠DBC=180°-∠CDB-∠ACD-∠ACB=45°,由正弦定理,得BC=DCsin∠DBC·sin∠BDC=32sin 45°·sin 30°=64(km).在△ABC中,由余弦定理,得AB2=AC2+BC2-2AC·BCcos 45°=34+38-2×32×64×22=38.∴AB=64km.∴A,B两点间的距离为64km.(2)如图,为了测量两座山峰上P,Q两点之间的距离,选择山坡上一段长度为300 3 m且和P,Q两点在同一平面内的路段AB的两个端点作为观测点,现测得∠PAB=90°,∠PAQ=∠PBA=∠PBQ=60°,则P,Q两点间的距离为m.答案900解析由已知,得∠QAB=∠PAB-∠PAQ=30°.又∠PBA=∠PBQ=60°,∴∠AQB=30°,∴AB=BQ.又PB为公共边,∴△PAB≌△PQB,∴PQ =PA.在Rt△PAB中,AP=AB·tan 60°=900(m),故PQ=900 m,∴P,Q两点间的距离为900 m.二、测量高度问题例2如图所示,为测量一树的高度,在地面上选取A,B两点,从A,B两点分别测得树尖的仰角为30°,45°,且A,B 两点间的距离为60 m,则树的高度为m.答案30+30 3解析在△PAB中,∠PAB=30°,∠APB =15°,AB=60 m,sin 15°=sin(45°-30°)=sin 45°cos 30°-cos 45°sin 30°=22×32-22×12=6-2 4,由正弦定理得PB sin 30°=AB sin 15°, 所以PB =12×606-24=30(6+2), 所以树的高度为PB ·sin 45°=30(6+2)×22=(30+303)(m ). 三、测量角度问题例3 已知岛A 南偏西38°方向,距岛A 3海里的B 处有一艘缉私艇.岛A 处的一艘走私船正以10海里/小时的速度向岛北偏西22°方向行驶,问缉私艇朝何方向以多大速度行驶,恰好用0.5小时能截住该走私船?⎝⎛⎭⎫参考数据:sin 38°≈5314,sin 22°≈3314 解 如图,设缉私艇在C 处截住走私船,D 为岛A 正南方向上一点,缉私艇的速度为x 海里/小时,结合题意知BC =0.5x ,AC =5,∠BAC =180°-38°-22°=120°.由余弦定理可得BC 2=AB 2+AC 2-2AB ·ACcos 120°,所以BC 2=49,所以BC =0.5x =7, 解得x =14.又由正弦定理得sin ∠ABC =AC ·sin ∠BAC BC=5×327=5314, 所以∠ABC =38°,又∠BAD =38°,所以BC ∥AD ,故缉私艇以14海里/小时的速度向正北方向行驶,恰好用0.5小时截住该走私船. 素养提升 数学抽象是指舍去事物的一切物理属性,得到数学研究对象的思维过程,主要包括:从数量与数量关系、图形与图形关系中抽象出数学概念及概念之间的关系,从事物的具体背景中抽象出一般规律和结构,并且用数学符号或数学术语予以表征.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距离、高度、角度等数学问题,然后利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求解,很好地体现了数学抽象的数学素养.。
2025年高考数学总复习课件36第四章第七节解三角形应用举例
落实“四基”
自查自测
知识点 测量中的几个有关术语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东南方向与南偏东45˚方向相同.( √ ) (2)方位角与方向角其实质是一样的,均是确定观察点与目标点之间的位置关
系.( √ ) (3)从A处望B处的仰角为α,从B处望A处的俯角为β,则α,β的关系为α+β=
在△ACM中,由正弦定理得sinA6C0˚=siAnM45˚,所以AC=siAnM45˚·sin 60˚,
所以BC=AC·sin 60˚=siAnM45˚·sin260˚=1002 2 × 34=150(m).
2
第七节 解三角形应用举例
必备知识 落实“四基”
核心考点 提升“四能”
课时质量评价
测量高度问题的求解策略 (1)理解仰角、俯角、方向(位)角是关键. (2)在实际问题中,若遇到空间与平面(地面)同时研究的问题,最好画两个图 形,一个空间图形,一个平面图形. (3)注意山或塔垂直于地面或海平面,把空间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
(2)若b2+c2=8,求b,c. 解:(方法一)在△ABD与△ACD中,
必备知识 落实“四基”
核心考点 提升“四能”
课时质量评价
c2=
由余弦定理得൞
b2=
1 4 1 4
a2+1-2×
1 2
a2
+1-2×
1 2
a×1× cos a×1× cos
π-∠ADC ∠ADC,
,
整理得12a2+2=b2+c2,而b2+c2=8,则a=2 3.
△ABC中,若AD是边BC上的中线,则AB2+AC2=2(BD2+AD2),AD2=14(b2+c2
《解直角三角形应用举例》课件
如图,当组合体运行到地球表面
P 点的正上方时,从中能直接看到的地球
表面最远的点在什么位置?最远点与 P 点
的距离是多少 (地球半径约为 6 400 km,π
取 3.142,结果取整数)?
F
P
FQ 是☉O 的切线,
∠FQO 为直角
Q
最远点
O
的长,要先
解:在 Rt△AOC 中,∵sin75°=
,
∴OC ≈ 38.8 cm.
在 Rt△BOC 中,∵tan30°=
,
∴BC ≈ 67.3 cm.
答:该台灯照亮水平面的宽度 BC 约为67.3 cm.
易错警示:注意结果必须根据题目要求精确到0.1cm.
技巧点拨:
借助公共边解双直角三角形
面的夹角是 30°,拉索 CD 与水平桥面的夹角是 60°,
两拉索顶端的距离 BC 为 2米.两拉索底端的距离 AD 为
20米,请求出立柱 BH 的长.(结果精确到0.1米, 3≈1.732)
解:设 DH =x 米. ∵ ∠CDH =60° ,∠H =90°,
∴ CH =DH·tan60°= 3x 米,
∴ 此时南楼的影子落在北楼上约 3.5 m 高.
解:(2)如图,若使每层楼在冬天都受阳光照射,则
DC =0 m,即点 C 与点 D 重合.
当点 C 与点 D 重合时,
tan∠ACB
∴ BD=
= ,即
tan32°
=
tan32°=
16
tan32°
,
≈ 25.6 (m),
解三角形应用举例
B C
α β
A
D
BC AB = sin(α β ) sin(90 + β )
BC sin(90 + β ) BC cos β = 所以,AB = sin(α β ) sin(α β )
解RtABD, 得 BC cos β sin α BD = AB sin ∠BAD = sin(α β ) 28 cos 30 sin 60 = sin(60 30 ) = 42(m)
视 线
N 仰角 俯角
水平线
方位角 60度
目标方向线
视 线
二、例 题 讲 解
例2、如图,要测底部不能到达的烟囱的高 ,从与烟囱底部在 、如图,要测底部不能到达的烟囱的高AB, 间的距离是12m.已知测角仪器高 已知测角仪器高1.5m,求烟囱的高。 求烟囱的高。 , 间的距离是 求烟囱的高 β = 60° CD间的距离是 已知测角仪器高 想一想 图中给出了怎样的一个 几何图形?已知什么, 几何图形?已知什么, 求什么? 求什么?
a sin β AC = sin(α β ) a sin α sin β AB = AE + h = AC sin α + h = +h sin(α β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练习: 在山顶铁塔上B处测得地面 练习 在山顶铁塔上 处测得地面 上一点A的俯角 的俯角α= ° 上一点 的俯角 = 60° ,在塔底 C处测得 处的俯角 =30°。已 处测得A处的俯角 处测得 处的俯角β= ° 知铁塔BC部分的高为 部分的高为28m,求出 知铁塔 部分的高为 , 山高CD. 山高 分析:根据已知条件, 分析:根据已知条件,应该设 法计算出AB或 的长 法计算出 或AC的长 解:在⊿ABC中, 中 ∠BCA=90°+β, ° ∠ABC=90°-α, ∠BAC=α° β, ∠BAD=α.根据正弦定理, 根据正弦定理, 根据正弦定理
解三角形应用举例
3 .
14
在Rt HAO中,AH=350米,cos HAO=11, 14
所以OA= AH =4900 445(米). cos HAO 11
答:扇形的半径OA的长约为445米.
测量角度问题
【例5】 缉私艇发现在北偏东45°方向,距离12 n mile的海面上有一走私船正以10 n mile/h的 速度沿东偏南15°方向逃窜.缉私艇的速度 为14 n mile/h.若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追上该走 私船,缉私艇应沿北偏东45°+α的方向去 追.求追及所需的时间和角α的正弦值.
方法2:连结AC, 作OH AC,交AC于H. 由题意,得 CD=500米,AD=300米,CDA=120. 在 ACD中, AC 2=CD 2+AD 2-2?CD·AD·cos120 =5002+3002+2 500 300 1=7002,
2 所以AC=700(米).
则cos CAD= AC2 AD2 CD2 =11. 2 AC AD 14
44
得A+ ,故A= .
42
4
2由S=1 AC·ABsinA=3 2 AB=3,得AB=2 2.
2
4
由此及余弦定理得BC2=AC2+AB2-2AC ABcosA
=9+8-2 3 2 2 2 =5,故BC= 5. 2
测量距离问题
【例1】 如图,某住宅小区的平面图呈 扇形AOC.小区的两个出入口设 置在点A及点C处,小区里有两 条笔直的小路AD,DC,且拐弯处的转角为120°. 已知某人从C沿CD走到D用了10分钟,从D沿DA走 到A用了6分钟.若此人步行的速度为每分钟50米, 求该扇形的半径OA的长(精确到1米).
【解析】方法1:设该扇形的半径为r米. 由题意,得 CD=500米,DA=300米,CDO=60. 在 CDO中, CD2+OD2-2 CD OD cos60=OC2,
解三角形应用举例
的一艘故障船正以10海里/小时的速度向岛A北偏西22°方向行驶,问救援
艇朝何方向以多大速度行驶,恰好用0.5小时追赶上该故障船?
参考数据:sin
38°取5143,sin
22°取3143
如图,设救援艇在C处追赶上故障船,D为岛A正南方 向上一点,救援艇的速度为x海里/小时, 结合题意知BC=0.5x,AC=5,∠BAC=180°-38° -22°=120°. 由 余 弦 定 理 可 得 BC2 = AB2 + AC2 - 2AB·ACcos 120°= 9 + 25 - 2×3×5×-12=49, 所以BC=0.5x=7,解得x=14.
在△ABC中,由正弦定理得 BC=AsBisni∠n∠ACBABC=sinasαin+ββ, ∴河流的宽度 d=BCsin∠ABC=assiinnαα+sinββ.
(2)如图,为计算湖泊岸边两景点B与C之间的距离,在岸上选取A和D两 点,现测得AB=5 km,AD=7 km,∠ABD=60°,∠CBD=23°,∠BCD =117°,据以上条件可求得两景点B与C之间的距离为______ km5.8 (精确到0.1 km,参考数据:sin 40°≈0.643,sin 117°≈0.891).
由正弦定理得sin∠PAPBA=sin∠ABAPB, 即sinA1P50°=sin532°8-37°,
可得
AP=sin
53°cos
14 37°-cos
53°sin
37°
≈0.821-40.62=50(m).
所以山的高度约为PQ=AP·sin 37°=50×0.6=30(m).
(2)“伦敦眼”坐落在英国伦敦泰晤士河畔,是世界上首座观景摩天轮, 又称“千禧之轮”,该摩天轮的半径为6(单位:10 m),游客在乘坐舱P 升到上半空鸟瞰伦敦建筑BC,伦敦眼与建筑之间的距离AB为12(单位: 10 m),游客在乘坐舱P看建筑BC的视角为θ.当乘坐舱P在伦敦眼的最高 点D时,视角θ=30°,则建筑BC的高度为__1_2___3_-__1_2.(单位:10 m)
解三角形的实际应用举例
解三角形的实际应用举例一、测量中的距离问题1.有一长为10 m的斜坡,倾斜角为60°,在不改变坡高和坡顶的前提下,通过加长坡面的方法将它的倾斜角改为30°,则坡底要延长的长度(单位:m)是()A.5B.5√3C.10√3D.10答案:D解析:如图,在Rt△ABC中,AC=10,∠ACB=60°.∴AB=5√3,BC=5,在Rt△ABD中,∠ADB=30°,∴BD=15.∴CD=BD-BC=10.2.(课时训练福建宁德五校联考,14)一艘船以15 km/h的速度向东航行,船在A处看到灯塔B在北偏东60°处;行驶4 h后,船到达C处,看到灯塔B在北偏东15°处,这时船与灯塔的距离为km.答案:30√2解析: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如图所示,可得B=75°-30°=45°,在△ABC 中,根据正弦定理得,AC sinB=BC sin∠BAC,即√22=BC12,∴BC=30√2 km,即此时船与灯塔的距离为30√2 km .3.(课时训练福建厦门高二期末,15)如图,某观测站C 在A 城的南偏西20°,一条笔直公路AB ,其中B 在A 城南偏东40°,B 与C 相距31千米.有一人从B 出发沿公路向A 城走去,走了20千米后到达D 处,此时C ,D 之间的距离为21千米,则A ,C 之间的距离是 千米.答案:24解析:由已知得CD=21,BC=31,BD=20,在△BCD 中,由余弦定理得cos ∠BDC=212+202-3122×21×20=-17.设∠ADC=α,则cos α=17,sin α=4√37. 在△ACD 中,由正弦定理,得AC=21sinαsin60°=24.二、测量中的高度与角度问题4.如图,D ,C ,B 三点在地面同一直线上,DC=a ,从C ,D 两点测得A 点的仰角分别是β,α(α<β),则A点距离地面的高度AB 等于( )A.asinαsinβsin(β-α)B.asinαsinβcos(α-β)C.asinαcosβsin(β-α)D.acosαsinβcos(α-β)答案:A解析:在△ACD中,∠DAC=β-α,DC=a,∠ADC=α,由正弦定理得AC=asinαsin(β-α),∴在Rt△ACB中,AB=AC sin β=asinαsinβsin(β-α).5.运动会开幕式上举行升旗仪式,在坡度15°的看台上,同一列上的第一排和最后一排测得旗杆顶部的仰角分别为60°和30°,第一排和最后一排的距离为10√6 m(如图所示),则旗杆的高度为()A.10 mB.30 mC.10√3 mD.10√6 m答案:B解析:如图所示,由题意知∠AEC=45°,∠ACE=180°-60°-15°=105°,∴∠EAC=180°-45°-105°=30°,由正弦定理知CEsin∠EAC =ACsin∠CEA,∴AC=CE·sin∠CEAsin∠EAC=20√3(m),∴在Rt△ABC中,AB=AC·sin∠ACB=30(m).∴旗杆的高度为30 m.6.当甲船位于A处时获悉,在其正东方向相距20 n mile的B处有一艘渔船遇险等待营救,甲船立即前往营救,同时把消息告知在甲船的南偏西30°,相距10 n mile C处的乙船,乙船立即朝北偏东θ角的方向沿直线前往B处救援,则sin θ的值等于()A.√217B.√22C.√32D.5√714答案:D解析:根据题目条件可作图如图:在△ABC中,AB=20,AC=10,∠CAB=120°,由余弦定理有BC2=AB2+AC2-2AB·AC cos∠CAB=202+102-2×20×10cos 120°=700, ∴BC=10√7.再由正弦定理得ABsin∠ACB =BCsin∠CAB,∴sin∠ACB=AB·sin∠CABBC=10√7=√217.又0°<∠ACB<90°,∴cos∠ACB=2√77,∴sin θ=sin(30°+∠ACB )=sin 30°cos ∠ACB+cos 30°sin ∠ACB =12×2√77+√32×√217=5√714. 7.某海岛周围38 n mile 有暗礁,一轮船由西向东航行,初测此岛在北偏东60°方向,航行30 n mile 后测得此岛在东北方向,若不改变航向,则此船 触礁的危险(填“有”或“无”). 答案:无解析:由题意在△ABC 中,AB=30 n mile,∠BAC=30°,∠ABC=135°,∴∠ACB=15°. 由正弦定理,得BC=AB sin∠ACB·sin ∠BAC=30sin15°·sin 30°=√6-√24=15(√6+√2).在Rt △BDC 中,CD=√22BC=15(√3+1)>38.∴无触礁的危险.8.如图,在一个特定时段内,以点E 为中心的7海里以内海域被设为警戒水域.点E 正北55海里处有一个雷达观测站A.某时刻测得一艘匀速直线行驶的船只位于点A 北偏东45°且与点A 相距40√2海里的位置B ,经过40分钟又测得该船已行驶到点A 北偏东45°+θ(其中sinθ=√2626,0°<θ<90°)且与点A 相距10√13海里的位置C. (1)求该船的行驶速度(单位:海里/小时);(2)若该船不改变航行方向继续行驶,判断它是否会进入警戒水域,并说明理由.解:(1)因为AB=40√2,AC=10√13,∠BAC=θ,sin θ=√2626,0°<θ<90°, 所以cos θ=√1-(√2626)2=5√2626.由余弦定理得BC=√AB 2+AC 2-2AB ·AC ·cosθ=10√5,所以该船的行驶速度为v=10√523=15√5(海里/小时).(2)设直线AE 与BC 的延长线相交于点Q. 在△ABC 中,由余弦定理得 cos ∠ABC=AB 2+BC 2-AC 22AB ·BC=√2)2√5)2√13)22×40√2×10√5=3√1010, 所以sin ∠ABC=√1-cos 2∠ABC =√1-910=√1010. 在△ABQ 中,由正弦定理得AQ=ABsin∠ABC sin (45°-∠ABC )=40√2×√1010√22×2√1010=40.因为AE=55>40=AQ ,所以点Q 位于点A 和点E 之间,且QE=AE-AQ=15.过点E 作EP ⊥BC 于点P ,则EP 为点E 到直线BC 的距离. 在Rt △QPE 中,PE=QE ·sin ∠PQE=QE ·sin ∠AQC=QE ·sin(45°-∠ABC )=15×√55=3√5<7.故该船会进入警戒水域.(建议用时:30分钟)1.如图,已知两座灯塔A 和B 与海岸观察站C 的距离相等,灯塔A 在观察站C 的北偏东40°,灯塔B 在观察站C 的南偏东60°,则灯塔A 在灯塔B 的( )的位置. A.北偏东10° B.北偏西10°C.南偏东10°D.南偏西10° 答案:B解析:由图可知,∠ACB=180°-(40°+60°)=80°.又∵AC=BC,∴∠A=∠CBA=1(180°-80°)=50°.2∵CE∥BD,∴∠CBD=∠BCE=60°,∴∠ABD=60°-50°=10°.∴灯塔A在灯塔B的北偏西10°的位置.2.如图所示,为测一树的高度,在地面上选取A,B两点(点A,B与树根部在同一直线上),从A,B两点分别测得树尖的仰角为30°,45°,且A,B两点之间的距离为60 m,则树的高度为()A.(30+30√3) mB.(30+15√3) mC.(15+30√3) mD.(15+3√3) m答案:A解析:设树高为h,则由题意得√3h-h=60,∴h==30(√3+1)=(30√3+30)(m).√3-13.一艘客船上午9:30在A处,测得灯塔S在它的北偏东30°,之后它以32 n mile/h的速度继续沿正北方向匀速航行,上午10:00到达B处,此时测得船与灯塔S相距8√2 n mile,则灯塔S在B处的()A.北偏东75°B.东偏南75°C.北偏东75°或东偏南75°D.以上方位都不对答案:C解析:根据题意画出示意图,如图,由题意可知AB=32×12=16,BS=8√2,∠A=30°.在△ABS中,由正弦定理得ABsinS =BSsinA,sin S=ABsinABS=8√2=√22,∴S=45°或135°,∴B=105°或15°,即灯塔S在B处的北偏东75°或东偏南75°.4.一货轮航行到M处,测得灯塔S在货轮的北偏东15°方向,与灯塔S相距20 n mile,随后货轮按北偏西30°的方向航行3 h后,又测得灯塔在货轮的东北方向,则货轮的速度为()A.103(√6+√2) n mile/hB.103(√6−√2) n mile/hC.103(√6+√3) n mile/hD.103(√6−√3) n mile/h答案:B解析:如图,设货轮的时速为v,则在△AMS中,∠AMS=45°,∠SAM=105°,∠ASM=30°,SM=20,AM=3v.由正弦定理得3vsin30°=20sin105°,即v=206sin105°=103(√6−√2)(n mile/h).5.某人站在山顶向下看一列车队向山脚驶来,他看见第一辆车与第二辆车的俯角差等于他看见第二辆车与第三辆车的俯角差,则第一辆车与第二辆车的距离d1与第二辆车与第三辆车的距离d2之间的关系为()A.d1>d2B.d1=d2。
解三角形应用举例
B
例4:如图,在山顶铁塔上B处测得地面上一 点A的俯角,在塔底C处测得A处的俯角.已 知铁塔BC部分的高为27.3米,求出山高 CD.
例5:一辆汽车在一条水平的公路上向正 东行驶,到A处时测得公路南侧远处一山 顶D在东偏南15°的方向上,行驶5KM后 到达B处,测得此山顶在东偏南25°的方 向上,仰角为8° ,求此山的高度CD.
(1)已知a=14.8cm,c=23.5cm,B=148.5° (2)已知B=62.7°C=65.8° ,b=3.16cm; (3)已知三边的长分别为 a=41.4cm,b=27.3cm,c=38.7cm.
例8:在某市进行城市环境建设中,要把 一个三角形的区域改造城市内公园,经 过测量得到这个三角形区域的三条边长 分别为68m,88m,127m,这个区域的面 积是多少? (精确到0.1cm2)
例1 设A,B两点在河的两岸,要测量两点之间的 距离,测量者在A的 同侧,在所在的河岸边选定一点C,测出AC的距离是55cm,
BAC 51, ACB 75
求A,B两点间的距离
B
A
C
例 2 如图A,B两点都在河的对岸(不可到达),设 计一种测量A,B两点距离的方法
A B
例3 : AB是底部B不可到达的一个建筑物,A 为建筑物的最高点,设计一种测量建筑物高 度AB的方法. A
例6:如图一艘海轮从A出发,沿北偏东75°的方 向航行67.5海里后到达海岛B,然后从B出发,沿 北偏东32°的方向航向54海里后到达海岛C. 如果下次航行直接从A出发到达C,此船应该沿 怎样的方向航行,需要航行多少距离?,根据下列条件,求三角 形的面积S(精确到0.1cm2)
_高中数学第一章解三角形2应用举例4课件新人教版必修
命题方向2 正、余弦定理在生产、生活中不易到达点测距 中的应用
要测量河对岸两地 A、B 之间的距离,在岸边选取相距 100 3 m 的 C、D 两点,并测得∠ACB=75°,∠BCD=45°, ∠ADC=30°,∠ADB=45°(A、B、C、D 在同一平面内),求 A、 B 两地的距离.
[分析] 此题是测量计算河对岸两点间的距离,给出的角度较 多,涉及几个三角形,重点应注意依次解哪几个三角形才较为 简便.
跟踪练习
如图所示,a是海面上一条南北方向的海防警戒线,在a上点A 处有一个水声监测点,另两个监测点B、C分别在A的正东方20 km处和54 km处.某时刻,监测点B收到发自静止目标P的一个 声波,8 s后监测点A、20 s后监测点C相继收到这一信号.在当 时的气象条件下,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 km/s.
[解析] (1)依题意,PA-PB=1.5×8=12(km),PC-PB= 1.5×20=30(km).
∴PB=(x-12)km,PC=(18+x)km. 在△PAB 中,AB=20 km, cos∠PAB=PA2+2PAAB·A2-B PB2=x2+2022-x·20x-122=3x+5x32. 同理,cos∠PAC=723-x x. 由于 cos∠PAB=cos∠PAC, 即3x+5x32=723-x x,解得 x=1372(km).
∴cosC=-cos(A+B)=-cosAcosB+sinAsinB
=-45×
22+
22×35=-
2 10 .
(2)由(1)知 cosC=-102,∴sinC=7102, 由正弦定理,得sAinBC=sBinCA, ∴AB=10×27102=14.
2 ∴BD=7.
在△BCD 中,由余弦定理,得
解三角形的实际应用举例
小结:
1、解决应用题的思想方法是什么? 答: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即数学建模思想。 2、解决应用题的步骤是什么? 实际问题 分析转化
数学问题(画出图形)
检 验
数学结论 解三角形问题
布置作业:课本P.70 习题B 1、2
课外探究:
如果要测量某铁塔的高度,但不能到达铁塔 的底部,在只能使用简单的测量工具的前提 下,你能设计出哪些测量方法?并提供每种 方法的计算公式。
思考与交流:
1、你能设计出别的测量方法吗?把你设 计的方案与本小组的同学讨论,看看是否 B 可行。
CD
C
90o
D
A
例2:如图,一辆汽车在一条水平的公路上向西行 750 驶,到A处时测得公路北侧远处一山顶D在北偏西 的 方向上,行驶5km后到达B处,测得此山顶在北偏 0 西 的方向上,仰角为 8 ,求此山的高度CD.
B
C1
C
D1
D
A1 A
49028 35012
11.12 m
1.52m
B
49028
35 12
0
求A1B
D1
C1
A1
C 11.12 m D
A
1.52m
B
49028
35012
C1
求A1B
D1
A1
C1D1B 180 0 130 032,
解:
A C 11.12 m D 在BC1D1中,已知BC1D1 35012,
0 56
D
北
西
B
0 56
C
750
A
0 解:在⊿ABC中 A 15,0ACB 250 150 10, 根 据正弦定理,
解直角三角形应用举例
【例】 某灯塔B 在观测点A 的北30°的方向,船M 在灯塔正东方向,且在观测点A 的北60°东的方向距A 30海里,求若船M 在上午11点10分出发,下午1点40分时驶抵灯塔B 处,求船的速度(精确到0.1海里).分析 只需延长MB ,归结为解直角三角形问题来加以解决. 解:延长MB 和正北的方向线相交于C ,得︒=∠90ACB .在MCA ∆Rt 中,有︒=∠60CAM ,所以.315233060sin ;15213060cos 30cos =⨯=︒⋅==⨯=︒⋅=∠⋅=AM MC CAM AM AC又,在ABC ∆Rt 中,︒=∠90ACB ,所以35331530tan =⨯=︒⋅=AC BC . 于是,有31035315=-=-=BC MC MB .据题意,船M 行驶到B 只用时2.5小时,所以,船的速度为9.673.143425310≈⨯≈=(海里/时) 答:这艘船的速度是6.9海里/时.说明 由于南北方向线和东西方向线互相垂直.所以航海问题大都能归结为解直角三角形问题;本例由于所给的已知角都是特殊角,所以也可用平面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来解.如设x BM =(海里),证,1521212121=====AM AC x BM AB BC于是,根据勾股定理,有,67549,301522222==+⎪⎭⎫ ⎝⎛+x x x 由于0>x ,所以得310=x .下同.【例】 某水坝的断面是梯形,上宽6=DC (米),底角︒=∠60A ,坡BC 的坡比2.1:1=i ,坝高为20米,求坝底的宽(精确到0.1米).分析 分别解FBC AED ∆∆Rt ,Rt . 解:在AED ∆Rt 中,有3320332060cot =⨯=︒⋅=DE AE ; 在BFC ∆Rt 中,有2.11=FB CF ∴ ,242.120=⨯=BF 又,DC EF =,所以5.4153.11302463320≈+=++=AB (米) 答:坝底宽约为41.5米.【例3】 在距山坡脚B 100米的测点A 测山顶上高压输电铁塔顶端M 的仰角为6328'︒,测底端N 的仰角为2434'︒,求铁塔的高(精确到0.1米,如图).分析 ABM ∆和ABN ∆都是直角三角形,且2434,6328'︒=∠'︒=∠BAM BAN .解:在ABN ∆Rt 中,有52.545452.01006328tan ≈⨯='︒⋅=AB BN , 在ABM ∆Rt 中,有,24.696924.01002434tan ≈⨯='︒⋅=AB BM所以,铁塔的高度为7.1472.1452.5424.69≈=-≈-=BN BM MN (米)说明 应当注意,MAN ∠不是视线和水平线的夹角,所以它既不是仰角,也不是俯角.【例】 某直升飞机在我迫击炮阵地M 上方测得敌军雷达站P 的俯角为15°,在向点P 的迎面沿仰角30°的方向飞行,升高100米后再测点P 的俯角为30°,分别求原飞行高度和点M 到点P 的水平距离(3215cot +=︒).分析 据题意,画出图形.如图,仰角︒=∠30FAB ,俯角100,15,30=︒=∠︒=∠BH FAP EBP (m ).解ABG ∆Rt 可得AG 的长.由于BNP ∆Rt 和AMP ∆Rt 都没有已知的边长所以都不能独立解出,所以应列方程组求解.解:在ABG ∆Rt 中,100=BG ,所以310030cot 100=︒=AG ,设y NP x AM ==,,于是分别在AMP ∆Rt 和BNP ∆Rt 中,有⎩⎨⎧︒+=︒=+.30cot )100(,15cot 3100x y x y 消去y ,整理,得,3100,32002)32(31003)100(=∴=+=++x x x x把3100=x 代入②,得31003003)1003100(+=+=y ,于是,有)m (32003003100)3100300()m (3100+=++=+=+==AGPN MN PN PM AM答:我直升机的原飞行高度为3100米,炮兵阵地M 到P 的距离为(3200300+)米.说明 在解题时,首先要准确画图,理解题意,确定可解的直角三角形.如果没有直接可解的三角形,不能用一元方程求解,则应考虑到方程组求解.典型例题五例 如图,在电线杆上离地面高度5m 的C 点处引两根拉线固定电线杆,一根拉线AC 和地面成60°角,另一根拉线BC 和地面成45°角.求两根拉线的总长度(结果用带根号的数的形式表示).分析:分别在两个直角三角形ADC 和BDC 中,利用正弦函数的定义,求出AC 和BC 。
解三角形应用举例
3:某人在塔的正东沿着南偏 600的方向前进40米后,看见 西 塔在东北方向,若沿途测得塔 300 ,求塔高为多 的最大仰角为 米?
4:已知在河的一侧可测有关 的距离,以及观测点及河对面 测量目标M和N的有关角度, 请设计测量对岸目标M和N之 间距离的方案,并用有关公式 给出计算步骤。
Hale Waihona Puke 本节小结: 1:对于平面图形,解三角形的关键在于确定三 角关系,选择恰当工具进行合理运算与转化。 2:对于空间图形,解三角形的关键在于确定空 间关系,建立空间的架构,进而确立已未知的 转化路径。 3:注意正余弦定理与均值定理等知识点的综合 运用。 4:注意生活中一些常见的角的表述及其意义。 5:注意建模类问题的训练,及其解答与表述。
解三角形应用举例
银川一中 蔡炜
1:为了竖一块广告牌,要制造三 角形支架,三角形支架如图所示: 0 60 要求∠ACB= BC的长度大于1 米,且AC比AB长0.5米,为了使 广告牌稳固,要求AC的长越短越 好,求AC最短为多少米?AC最 短时BC的长为多少米?
2:已知海军在海岸A处发现北偏东 0 45 方向距离A( 3 -1)Km的B处有一 0 艘敌舰,在A北偏西 75 方向距A 2Km 处有我军一驱逐舰奉命以 10 3 的 速度追截敌舰,此时敌舰以10的速度 0 从B处向北偏东30 方向逃窜,问驱逐 舰沿什么方向能最快追上敌舰?
解三角形应用举例
解三角形应用举例一、选择题1.在相距2 km的A,B两点处测量目标点C,若∠CAB=75°,∠CBA=60°,则A,C两点之间的距离为( )A. 6 kmB. 2 kmC. 3 kmD.2 km解析如图,在△ABC中,由已知可得∠ACB=45°,∴AC sin 60°=2sin 45°,∴AC=22×32=6(km).答案 A2.一艘海轮从A处出发,以每小时40海里的速度沿南偏东40°的方向直线航行,30分钟后到达B处,在C处有一座灯塔,海轮在A处观察灯塔,其方向是南偏东70°,在B处观察灯塔,其方向是北偏东65°,那么B,C两点间的距离是( )A.102海里B.103海里C.203海里D.202海里解析如图所示,易知,在△ABC中,AB=20,∠CAB=30°,∠ACB=45°,根据正弦定理得BCsin 30°=ABsin 45°,解得BC=102(海里).答案 A3.(2017·合肥调研)如图所示,已知两座灯塔A和B与海洋观察站C的距离都等于a km,灯塔A在观察站C的北偏东20°,灯塔B在观察站C的南偏东40°,则灯塔A与B的距离为( )A.a kmB. 3 a kmC.2a kmD.2a km解析由题图可知,∠ACB=120°,由余弦定理,得AB2=AC2+BC2-2AC·BC·cos∠ACB=a 2+a 2-2·a ·a ·⎝ ⎛⎭⎪⎫-12=3a 2,解得AB =3a (km). 答案 B 4.如图,一条河的两岸平行,河的宽度d =0.6 km ,一艘客船从码头A 出发匀速驶往河对岸的码头B .已知AB =1km ,水的流速为2 km/h ,若客船从码头A 驶到码头B 所用的最短时间为6 min ,则客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 )A.8 km/hB.6 2 km/hC.234 km/hD.10 km/h 解析 设AB 与河岸线所成的角为θ,客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v km/h ,由题意知,sin θ=0.61=35,从而cos θ=45,所以由余弦定理得⎝ ⎛⎭⎪⎫110v 2=⎝ ⎛⎭⎪⎫110×22+12-2×110×2×1×45,解得v =6 2.选B. 答案 B5.如图,测量河对岸的塔高AB 时可以选与塔底B 在同一水平面内的两个测点C 与D ,测得∠BCD =15°,∠BDC =30°,CD =30,并在点C 测得塔顶A 的仰角为60°,则塔高AB 等于( )A.5 6B.15 3C.5 2D.15 6解析 在△BCD 中,∠CBD =180°-15°-30°=135°.由正弦定理得BCsin 30°=30sin 135°,所以BC =15 2. 在Rt △ABC 中,AB =BC tan ∠ACB =152×3=15 6.答案 D二、填空题6.如图所示,一艘海轮从A 处出发,测得灯塔在海轮的北偏东15°方向,与海轮相距20海里的B 处,海轮按北偏西60°的方向航行了30分钟后到达C 处,又测得灯塔在海轮的北偏东75°的方向,则海轮的速度为________海里/分. 解析由已知得∠ACB=45°,∠B=60°,由正弦定理得ACsin B=ABsin∠ACB,所以AC=AB·sin Bsin∠ACB=20×sin 60°sin 45°=106,所以海轮航行的速度为10630=63(海里/分).答案6 37.江岸边有一炮台高30 m,江中有两条船,船与炮台底部在同一水平面上,由炮台顶部测得俯角分别为45°和60°,而且两条船与炮台底部连线成30°角,则两条船相距________m.解析如图,OM=AO tan 45°=30(m),ON=AO tan 30°=33×30=103(m),在△MON中,由余弦定理得,MN=900+300-2×30×103×3 2=300=103(m).答案10 38.在200 m高的山顶上,测得山下一塔顶和塔底的俯角分别是30°,60°,则塔高为________m.解析如图,由已知可得∠BAC=30°,∠CAD=30°,∴∠BCA=60°,∠ACD=30°,∠ADC=120°.又AB=200 m,∴AC=40033(m).在△ACD中,由余弦定理得,AC2=2CD2-2CD2·cos 120°=3CD2,∴CD=13AC=4003(m).答案400 3三、解答题9.如图,渔船甲位于岛屿A的南偏西60°方向的B处,且与岛屿A相距12海里,渔船乙以10海里/时的速度从岛屿A出发沿正北方向航行,若渔船甲同时从B处出发沿北偏东α的方向追赶渔船乙,刚好用2小时追上.(1)求渔船甲的速度;(2)求sin α的值.解(1)依题意知,∠BAC=120°,AB=12,AC=10×2=20,∠BCA=α. 在△ABC中,由余弦定理,得BC2=AB2+AC2-2AB·AC·cos∠BAC=122+202-2×12×20×cos 120°=784.解得BC=28.所以渔船甲的速度为BC2=14海里/时.(2)在△ABC中,因为AB=12,∠BAC=120°,BC=28,∠BCA=α,由正弦定理,得ABsin α=BCsin 120°,即sin α=AB sin 120°BC=12×3228=3314.10.(2015·安徽卷)在△ABC中,A=3π4,AB=6,AC=32,点D在BC边上,AD=BD,求AD的长.解设△ABC的内角A,B,C所对边的长分别是a,b,c,由余弦定理,得a2=b2+c2-2bc cos∠BAC=(32)2+62-2×32×6×cos 3π4=18+36-(-36)=90,所以a=310.又由正弦定理,得sin B=b sin∠BACa=3310=1010,由题设知0<B<π4,所以cos B=1-sin2B=1-110=31010.在△ABD中,因为AD=BD,所以∠ABD=∠BAD,所以∠ADB=π-2B.由正弦定理,得AD=AB·sin Bsin(π-2B)=6sin B2sin B cos B=3cos B=10.11.(2016·全国Ⅲ卷)在△ABC中,B=π4,BC边上的高等于13BC,则cos A=( )A.31010B.1010C.-1010D.-31010解析设BC边上的高AD交BC于点D,由题意B=π4,BD=13BC,DC=23BC,tan∠BAD=1,tan∠CAD=2,tan A=1+21-1×2=-3,所以cos A=-1010.答案 C12.如图所示,D,C,B三点在地面同一直线上,DC=a,从D,C两点测得A点仰角分别为α,β(α<β),则点A离地面的高AB等于( )A.a sin α·sin βsin(β-α)B.a sin α·sin βcos(β-α)C.a cos α·cos βsin(β-α)D.a cos α·cos βcos(β-α)解析结合题图示可知,∠DAC=β-α.在△ACD中,由正弦定理得:DCsin∠DAC=ACsin α,∴AC=a sin αsin∠DAC=a sin αsin(β-α).在Rt△ABC中,AB=AC sin β=a sin αsin βsin(β-α).答案 A13.如图,从气球A上测得正前方的河流的两岸B,C的俯角分别为75°,30°,此时气球的高是60 m,则河流的宽度BC等于________m.解析如图,∠ACD=30°,∠ABD=75°,AD=60 m,在Rt△ACD中,CD=ADtan∠ACD=60tan 30°=603(m),在Rt△ABD中,BD=ADtan∠ABD=60tan 75°=602+3=60(2-3)(m),∴BC=CD-BD=603-60(2-3)=120(3-1)(m).答案120(3-1)14.如图,在海岸A处,发现北偏东45°方向距A为(3-1)海里的B处有一艘走私船,在A处北偏西75°方向,距A为2海里的C处的缉私船奉命以103海里/时的速度追截走私船.此时走私船正以10海里/时的速度从B处向北偏东30°方向逃窜,问缉私船沿什么方向能最快追上走私船?并求出所需要的时间(注:6≈2.449). 解设缉私船应沿CD方向行驶t小时,才能最快截获(在D点)走私船,则有CD=103t(海里),BD=10t(海里).在△ABC中,∵AB=(3-1)海里,AC=2海里,∠BAC=45°+75°=120°,根据余弦定理,可得BC=(3-1)2+22-2×2×(3-1)cos 120°=6(海里).根据正弦定理,可得sin∠ABC=AC sin 120°BC=2×326=22.∴∠ABC=45°,易知CB方向与正北方向垂直,从而∠CBD=90°+30°=120°.在△BCD中,根据正弦定理,可得sin∠BCD=BD sin∠CBDCD=10t·sin 120°103t=12,∴∠BCD=30°,∠BDC=30°,∴BD=BC=6(海里),则有10t=6,t=610≈0.245小时=14.7分钟.故缉私船沿北偏东60°方向,需14.7分钟才能追上走私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新课感知 新课感知
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常常 想测得一个点与另一个不可到达的点间的距离或在远处的 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这样的想法能实现吗?如何实现呢?
测量距离的问题
例1、设A、B两点在河的两岸,要测量两点之间的距离。 测量者在A的同测,在所在的河岸边选定一点C,测出 75 , C 60 AC的距离是55cm, A= = ,求A、B 6 2.449 ). 两点间的距离(精确到0.1m ,
10 A
50 40
B
BC 28
∴我舰的追击速度为14n mile/h
又在△ABC中由正弦定理得:
AC BC sin B sin A
即 B=38.2° 故我舰行的方向为北偏东
AC sin A 5 3 故 sin B BC 14
50°- 38.2°=11.8°
课堂小结 1、本节课通过举例说明了解斜三角形在实际中的一些应用。 掌握利用正弦定理及余弦定理解任意三角形的方法。 2、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关键要分析题意,分清已知 与所求,根据题意画出示意图,并正确运用正弦定理和余 弦定理解题。 3、在解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贯穿了数学建模的思想,其流程 图可表示为: 实际问题
15 45
解:在⊿ABC中, ∠A=15°, ∠C=45°-15°=30°. 根据正弦定理,
15 45
BC AB sin A sin C
AB sin A 5sin15 5( 6 2) BC 2.5875(km). s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n C sin 30 2
CD=BC×tan∠DBC=BC×tan15°≈693(m) 答:山的高度约为693米。
28 cos30 sin 60 sin(60 30 ) 42( m)
CD=BD-BC=42-28=14(m) 答:山的高度约为14米。
测量高度的问题
例5 一辆汽车在一条水平的公路上向正西行驶,到A处时测得 公路北侧远处一山顶D在西偏北15°的方向上,行驶5km后到 达B处,测得此山顶在西偏北45°的方向上,仰角15°,求此 山的高度CD. 分析:要测出高CD,只要 测出高所在的直角三角形 的另一条直角边或斜边的 长。根据已知条件,可以 计算出BC的长。
a sin sin AB AE h AC sin h h sin( )
D H
C G
E B
测量高度的问题
例4: 在山顶铁塔上B处测得地面 上一点A的俯角α= 60° ,在塔底 C处测得A处的俯角β=30°。已 知铁塔BC部分的高为28m,求出 山高CD. 分析:根据已知条件,应该设 法计算出AB或AC的长 解:在⊿ABC中, ∠BCA=90°+β, ∠ABC=90°-α, ∠BAC=αβ, ∠BAD=α.根据正弦定理,
分析:已知两角一边,可以用正弦定理解三角形
AB AC = sin C sin B
测量距离的问题
例2、A、B两点都在河的对岸(不可到达),设计一种 测量两点间的距离的方法。
分析:用例1的方法,可以计算出河的这一岸的一 点C到对岸两点的距离,再测出∠BCA的大小, 借助于余弦定理可以计算出A、B两点间的距离。
测量角度的问题
例6 我舰在敌岛 A 南偏西 50°相距 12 海里的 B 处,发现敌舰正 由岛沿北偏西10°的方向以10海里/小时的速度航行.问我舰需 以多大速度、沿什么方向航行才能用2小时追上敌舰? C
解:如图,在△ABC中由余弦定理得:
BC 2 AC 2 AB 2 2 AB AC cos BAC 1 202 122 2 12 20 ( ) 2 784
画图形
数学模型
解 三 角 形
实际问题的解
检验(答)
数学模型的解
B
C
A
D
BC AB sin( ) sin( 90 )
BC sin(90 ) BC cos 所以,AB sin( ) sin( ) 解RtABD, 得 BC cos sin BD AB sin BAD sin( )
1.2 解三角形应用举例
新课导入
塞乐斯生于公元前624年,是古希腊第一位闻名 世界的大数学家.他原是一位很精明的商人,靠卖橄 榄油积累了相当财富后,塞乐斯便专心从事科学研究 和旅行.他游历埃及时,曾用一种巧妙的方法算出了 金字塔的高度,使古埃及国王阿美西斯钦羡不已.
1.2 │ 新课导入
•
[解析] 塞乐斯的方法既巧妙又简单:选一个天 气晴朗的日子,在金字塔边竖立一根小木棍,然 后观察木棍阴影的长度变化,等到阴影长度恰好 等于木棍长度时,赶紧测量金字塔影的长度,因 为在这一时刻,金字塔的高度也恰好与塔影长度 相等.
测量高度的问题
例3 AB是底部B不可到达的一个建筑物,A为建筑物 的最高点,设计一种测量建筑物高度AB的方法 解:选择一条水平基线HG,使 H,G,B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由 在G,H两点用测角仪器测得A的 仰角分别是α,β,CD=a,测角仪 器的高是h.那么,在⊿ACD中, 根据正弦定理可得
A
a sin AC s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