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高矮》教案模板五篇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高、矮》教案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高、矮》教案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高、矮》教案第三课时:高矮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页的内容、“做一做”及练习一第7、8题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观察,初步感知物体有高、有矮;通过合作交流,学会比较物体高矮的一般方法;知道高和矮是比出来的。
?2.培养学生观察、合作交流的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3.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掌握比较高矮的方法,会比几个物体的高矮。
学具准备:积木块。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感知物体有高有矮1.引导比较找两个身高相差较大的学生比较,你有什么发现?学生说有高矮,胖瘦的区别都应予以肯定。
2.是啊,人有高有矮,今天我们就来研究高矮的问题。
板书:高矮二、探究方法1.情境演示:两个身高差不多的同学到前面分开站着,比较高矮。
好像有点困难,我们该怎么办呢?2.布置活动:小组合作探究比高矮的方法。
3.汇报交流。
哪个小组来汇报给大家听。
4.总结方法:直接比或作记号比等方法。
三、排队游戏?1.小组内比较说说谁最高谁最矮。
2.逐渐增加小组人数,说说谁第二高四、反馈练习1.第12页第7题(1)说出动物名(2)比较高和矮2.举其他喜爱的动物作比较五、学生活动1.摸高活动说一说怎样做摸得高(可站在地上摸,可跳起来摸)。
2.摆高活动拿积木或铅笔搭高不倒比较。
3.悄悄话游戏(1)表演两生上台,对一生说悄悄话:踮脚尖比高矮?(2)判断思考谁高,问题出在哪儿?六、评价总结比较高矮要注意什么?你学会了些什么?板书设计:高矮。
数学一年级上册《高矮》的说课稿
数学一年级上册《高矮》的说课稿数学一班级上册《高矮》的说课稿数学一班级上册《高矮》的说课稿说教学目标:本节课的学问与技能目标:同学能正确区分物体的高矮,说出谁高,谁矮,感知高矮的相对性;过程与方法目标:同学通过看一看、比一比以及玩耍等形式,能熟识和区分高矮;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育同学运用“高矮”解决实际问题的力气;依据我班同学的智残状况、接受力气、认知力气吧同学分为A、B、C三组,结合其特点,我预备了三种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A组同学能感知高矮的相对性,正确区分物体的高矮,说出谁高、谁矮B组同学能初步感知高矮,在老师的提示下区分物体的高矮,说出谁高、谁矮C组同学能说出高矮,跟着老师学,遵守课堂纪律说教学重难点:我班同学对数前概念的理解、推断存在很大的困难,因此,我将教学重点设为:能正确区分物体的高矮,说出谁高、谁矮。
教学难点:培育同学运用“高矮”解决实际问题的力气说教法:依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实行的教法是动画视频、直观演示法以及玩耍法等充分调动同学,让同学成为课堂的主体,从生活中体验数学,在实践中把握学问。
说学法本节课同学主要通过看一看、比一比等方法来完成教学目标说教学过程:本节课我通过动画视频导入,探究新知,学以致用,创新评价四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动画视频导入新课播放视频《小人国》,让同学观看并回答问题:从视频中你看到了什么?从而引出课题:高矮其次环节:探究新知(一)出示图片,让同学观看并回答问题图上画的有谁?看一看,比一比,他们谁高,谁矮?(二)实物感知高矮①请一位同学与老师站在同一起点,让其他同学目测,比较谁高,谁矮②请同学与同学站在同一起点,让其他同学目测,比较谁高,谁矮③请一位同学站在地上,另一位同学站在椅子上面,比一比,告知同学这样比较高矮是不公正的。
师总结:比较高矮的基本方法:两个物体比较,需要在同一个起点下进行。
第三环节:巩固练习,学以致用这一环节我主要通过玩玩耍:《高人矮人》让同学把握高矮学问,让同学在实践中学到学问,并把所学学问运用到实践当中。
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高矮》教案
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高矮教课目的:1.经过学生察看,初步感知物体有高、有矮;经过合作沟通,学会比较物体高矮的一般方法2.培育学生察看、合作沟通的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3.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使学生领会到生活中到处有数学。
教课重、难点:掌握比较高矮的方法,会比几个物体的高矮。
学具准备:积木块。
课时安排:1课时教课过程:一、感知物体有高有矮1.指引比较找两个身高相差较大的学生比较,你有什么发现?学生说有高矮、胖瘦的差别都应予以一定。
2.是啊,人有高有矮,今日我们就来研究高矮的问题。
板书:高矮二、研究方法1.情境演示:两个身高差不多的同学到前方分开站着,比较高矮。
仿佛有点困难,我们该怎么办呢?2.部署活动:小组合作研究比高矮的方法。
3.报告沟通。
哪个小组来报告给大家听。
4.总结方法:直接比或作记号比等方法。
三、排队游戏1.小组内比较谈谈谁最高谁最矮。
2.渐渐增添小组人数,谈谈谁第二高。
四、反应练习1.做练习题( 1) 说出动物名。
( 2) 比较高和矮。
2.举其余喜欢的动物作比较。
五、学生活动1.摸高活动说一说如何做摸得高。
( 可站在地上摸,可跳起来摸) 2.摆高活动拿积木或铅笔搭高不倒比较。
3.静静话游戏(1)表演两生登台,对一世说静静话:踮脚尖比高矮。
( 2) 判断思虑谁高,问题出在哪儿 ?六、评论总结比较高矮要注意什么 ?你学会了些什么?板书设计:高矮。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比长短、高矮》教案范文3篇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比长短、高矮》教案范文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比长短、高矮》教案范文精选3篇(一)教案标题:比长短、高矮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比较长短的概念。
2. 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比较高矮的概念。
3. 学生能够辨别和比较不同物体的长度和高度。
教学重点:比较长短和高矮的概念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运用比较长短和高矮的概念进行物体的比较。
教学准备:1. 《比长短、高矮》课本。
2. 不同长度和高度的物体模型,如木条、纸条等。
3. 相关图片和图表。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知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中的物体,提问:“你们看,教室里有哪些物品?”2. 让学生描述观察到的物品的特点,并引导他们注意物品的长度和高度。
Step 2:讲解比较长短的概念1. 将教室中的两个物品进行比较,并问学生:“这两个物品哪个长一些?”2. 引导学生用手指比较物体的长度,鼓励他们用“长”和“短”来描述物体。
3. 通过比较不同物体的长度,让学生理解长短的概念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Step 3:练习比较长短1. 准备不同长度的木条或纸条模型,让学生两两比较它们的长度,并用“长”和“短”来描述它们。
2.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比较不同物体的长度,表达自己的观点。
Step 4:讲解比较高矮的概念1. 将教室中的两个物品进行比较,并问学生:“这两个物品哪个高一些?”2. 引导学生用眼睛比较物体的高度,鼓励他们用“高”和“矮”来描述物体。
3. 通过比较不同物体的高度,让学生理解高矮的概念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Step 5:练习比较高矮1. 准备不同高度的木条或纸条模型,让学生两两比较它们的高度,并用“高”和“矮”来描述它们。
2.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比较不同物体的高度,表达自己的观点。
Step 6:巩固练习1. 准备相关图片和图表,让学生根据图片比较物体的长度和高度。
2. 随堂检测学生是否能准确运用比较长短和高矮的概念。
一年级数学比高矮教学教案5篇
一年级数学比高矮教学教案5篇一年级数学比高矮教案1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第二册,第30——31页,解决比多比少的数学问题。
学习目标:1、结合“比多比少”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在学具的操作中,能正确地列式并进行计算。
教学重难点:1、理解“比多比少”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在学具的操作中,能正确地列式并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小黑板小棒口算卡片挂图教学措施:1、教学中让学生充分操作,理清数量之间的关系。
2、通过操作活动抽象出比多比少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一、激发问题情境师:同学们,你们看老师的手里拿的是什么?(出示一节电池)生:电池师:准确地说这是节用完了电能的电池,可以说它现在就是一件“废品”。
板书:废品师:你们知道吗?废电池中有金属和废弃的液体,这些物质对土壤、对水、对人的健康产生直接的影响。
一颗纽扣大小的电池可以污染60万升水,这些少掌柜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
师:再看老师的手里又拿了什么?(出示塑料饮料瓶子)。
生:塑料饮料瓶子)。
师:这也是“废品”。
这种瓶子埋在地下好多年也不会腐烂,对庄稼的生长有影响。
师:针对这种情况,同学们说该采取什么措施呢?生想一想。
生:回收师:很好。
(再板书“回收”。
)回收是个好办法,对回收的废品有的还能再利用,不能利用的也可以进行有益的处理。
这不,小林、小红、小青已经行动了,我们去看一看吧。
出示主题图,我们今天就来探讨一下这里有哪些数学问题。
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师组织学生观察:图上给我们什么信息?学生用语言描述所给的信息。
思考: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小组合作交流。
学生代表汇报:小红收集了多少个?小青收集了多少个?(如果学生提出的是两步解答的,就放到问题银行。
)师:同学们提的问题很好,该好如何解答呢?请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并用你的小棒摆一摆吧。
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并用你的小棒摆一摆教师巡视指导。
组织学生汇报。
生:先摆小林的23个,小红的比小林多6个,就再摆6个,结果小红就是23加上6个共29个,算式是23+6=29(个)。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高矮》教案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高矮》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理解并正确运用高矮这一概念。
2.能准确区分高和矮,并能用适当的形容词描写物体的高度。
3.培养学生观察和比较的能力,培养学生用正确的语言表达观察到的事物的高度。
4.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综合能力。
二、教学重点1.学会正确理解和使用高矮这一概念。
2.学会区分高和矮,并用适当的形容词描写物体的高度。
三、教学内容1.教材: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高矮》教材。
2.教学形式:听说读写结合,多媒体辅助教学。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新课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物体的高度差异,并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语描述物体的高度。
第二步:学习新课1.学生跟读教材中的例句,正确理解高矮这一概念。
2.教师引导学生比较不同物体的高度,并用适当的形容词描写物体的高度,如高、矮等。
第三步:巩固训练1.分组活动:学生分成小组,轮流描述图片中的物体的高度,其他小组成员猜测描述的物体是什么。
2.教师出示多个物体,让学生用适当的形容词描述物体的高度。
3.学生自由练习,描述身边的物体的高度,并与同桌交流,比较不同物体的高度。
第四步:拓展延伸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用正确的形容词描绘不同事物的高度差异。
2.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提示和图片,自由写一篇小短文,描述所见事物的高度。
第五步:总结反思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巩固学习成果,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这个知识点。
五、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对高矮概念的理解和正确描述物体的高度。
2.收集学生的小短文,评价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六、教学延伸教师可引导学生用正确的形容词描述其他物体的特征,如粗细、重轻等,拓展学生的词汇和语言表达能力。
以上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高矮》教案的简要信息,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正确理解和使用高矮这一概念,并能用适当的形容词描述物体的高度。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高、矮》教案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高、矮》教案第三课时:高矮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页的内容、“做一做”及练习一第7、8题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观察,初步感知物体有高、有矮;通过合作交流,学会比较物体高矮的一般方法;知道高和矮是比出来的。
2.培养学生观察、合作交流的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3.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掌握比较高矮的方法,会比几个物体的高矮。
学具准备:积木块。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感知物体有高有矮1.引导比较找两个身高相差较大的学生比较,你有什么发现?学生说有高矮,胖瘦的区别都应予以肯定。
2.是啊,人有高有矮,今天我们就来研究高矮的问题。
板书:高矮二、探究方法1.情境演示:两个身高差不多的同学到前面分开站着,比较高矮。
好像有点困难,我们该怎么办呢?2.布置活动:小组合作探究比高矮的方法。
3.汇报交流。
哪个小组来汇报给大家听。
4.总结方法:直接比或作记号比等方法。
三、排队游戏1.小组内比较说说谁最高谁最矮。
2.逐渐增加小组人数,说说谁第二高四、反馈练习1.第12页第7题(1)说出动物名(2)比较高和矮2.举其他喜爱的动物作比较五、学生活动1.摸高活动说一说怎样做摸得高(可站在地上摸,可跳起来摸)。
2.摆高活动拿积木或铅笔搭高不倒比较。
3.悄悄话游戏(1)表演两生上台,对一生说悄悄话:踮脚尖比高矮(2)判断思考谁高,问题出在哪儿?六、评价总结比较高矮要注意什么?你学会了些什么?。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高矮》教案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高矮》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理解高矮的概念。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描述物体高矮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高矮的概念,会比较物体的高矮。
难点:运用数学语言描述物体的高矮。
三、教学准备1.教具:高低不同的物体(如书本、铅笔、水杯等)。
2.学具:每组一套高低不同的物体。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出示高低不同的物体,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有什么特点?”2.探究新知教师出示两组高低不同的物体,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哪组物体高,哪组物体矮。
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物体的高矮,如:“这本书比那本书高”,“这支铅笔比那支铅笔矮”等。
教师出示更多高低不同的物体,让学生继续观察、描述物体的高矮。
3.小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一套高低不同的物体。
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讨论,比较高矮,并用数学语言描述。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教师邀请几组学生分享他们的小组讨论成果。
5.练习巩固教师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学生完成后,教师批改并讲解答案。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高矮的概念。
教师提问:“你们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比较高矮的例子?”五、课后作业1.观察家中的物品,比较高矮,并用数学语言描述。
2.家长协助孩子完成课后练习题。
六、教学反思1.关注每个学生的参与程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2.在练习巩固环节,要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给予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指导。
3.课后作业的布置要适量,避免过多增加学生的负担。
通过不断反思和改进,相信我们的教学会越来越成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重难点补充:重点:1.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知物体的高低差异。
2.培养学生用“高”、“矮”等词汇准确描述物体。
难点:1.帮助学生理解“高矮”是一个相对概念,需要通过比较得出。
2.指导学生如何用语言表达比较的结果,特别是在描述多个物体的高低时。
最新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高矮》教案模板五篇
最新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高矮》教案模板五篇《高矮》是北师大版数学实验教材第一册笫二单元比较中的教学内容•这是新教材增加的一个新体系,这节课的教学是学生在学习了比较《多少大小》的基础上学习的乂一种比较.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高矮》教案,欢迎大家阅读!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高矮》教案模板一教学□标:1、让学生初步感知两个或两个动物之间的高矮关系,体会高矮的相对性.2、在比较过程中体会高矮的正确方法.3、渗透帮助他人的思想教育教学重点:掌握比较高、矮;长、短;厚、薄等的方法.教学难点:课堂纪律的组织,学生的合作精神.教具准备:绳子、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比较的多、少)师:今天有好多老师来听课,谁能说出老师多还是学生多?生:老师多!生:学生多!引导学生说:学生比老师多,老师比学生少.二、新课.1、请刚才回答的学生上来.师:老师和同学站在一起,请大家判断谁高?谁矮?生齐:老师高!师:下面谁愿跟这个同学比较?(有意请一位跟这个同学差不多的学生,这样学生不容易看出来,从而引出比较的方法).师:大家觉得谁高?谁矮?(两个学生面向学生)学生争论一番.师:他们这样站着不容易看出高矮,有更好的比较方法吗?生:让他们背对背.让两人背对背站着再比较,得出结论.(出示课件1,让学生观察.)师:淘气和笑笑也是用这种方法来比高矮的,但是,淘气这样做,你觉得对吗?生:淘气做得不对,因为他脚踮起来.师:哦!比高矮时不能把脚踮起来,还要注意什么呢?(让学生自山在小组里发表意见.如:把背挺直、鞋子一样高、都不穿鞋子等).2、老师小结比较高矮的正确方法:背对背、把背挺直、鞋子一样高、都不穿鞋子.3、小组内互比身高.师:大家都知道了比高矮的方法,现在你们可以比身高,还要请个同学帮助看.(学生活动,老师适当指导).4、学生反馈活动结果.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高矮》教案模板二一、教学目标:让学生初步感知两个或三个物体之间的高矮,体会高矮的相对性,渗透帮助他人的教育.二、教学流程设计:1、图片出示,创设情景长颈鹿和大象谁高谁矮?(1)学生独立观察,思考问题.(2)同桌交流.(3)全班反馈.2、选用哪个钉子好?(根据生活经验,厚的木版用长一些的钉子,薄一点的木板用短一点的钉子.)3、哪跟绳子最长,哪根最短?(图略)说一说,比较的方法以及理由.4、拓展练习汽车能否从桥下通过?(1)学生独立观察,思考问题.(2)同桌交流.(3)全班反馈.5、比较站在不同高度上的小兔子的高矮.(1)学生观察,(2)小组讨论(3)集体交流.注意让学生说说比较高矮时要注意什么?(同一个起点)5、从短到长依次排起来.这题的比较方法可以是数方格的方法.(1)学生观察,(2)小组讨论(3)集体交流.三、教学反思:学生对高矮和长短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所以上课的效果比较明显,比较小兔这一环节容易出错.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高矮》教案模板三课标内容《高矮》是北师大版数学实验教材第一册第二单元比较中的教学内容.这是新教材增加的一个新体系,这节课的教学是学生在学习了比较《多少大小》的基础上学习的乂一种比较.这部分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学生的学习兴趣比较高.教学U标学生通过观察,初步感知物体有高有矮;知道;通过操作学会比较物体高矮方法; 知道物体的高矮是相对的.通过猜想、验证、下结论等环节,让学生经历探究的全过程,初步培养学生探究的能力,在探究的过程中,进一步学习比较的方法.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身边物体的比较, 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重点难点在比较过程中,差别不明显的,要利用数量进行刻画,在比较.教学方法互动式教学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活动一、情境引入播放《柯南》片段,你喜欢柯南吗?柯南抓坏人可厉害呢,为什么呢?因为他观察事物非常仔细,细小的差别也能看出•今天我们就学习他这种细致入微的观察精神,看谁观察最仔细!活动二:观察主题图出示主题图观察图,和同桌互相说一说图上有儿个人,他们在干什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你怎么知道是在路上?你怎么知道是盲人?把图上的三个人进行比较,你发现了什么?他们三个人中,谁高,谁矮?(比较后板书:高矮)图上的两个小朋友,乂是谁高谁矮呢?活动三:游戏指名两个身高相差不多的学生,让学生猜一猜谁高谁矮•有什么方法知道谁猜到T?学生可能说出以下儿种方法:①请两位同学到前面比一比.(故意让一个学生踮着脚尖比)引导学生发现不公平.从而让学生明口,事物的比较要在同一起点上②用尺子量一量.③分别请两位同学到墙边站直,在墙上划一划.通过验证谁猜对了?开讲激趣:利用学生熟悉的动画人物一柯南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既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良好习惯,乂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联系生活实际,在引导学生比较了图中人物的高矮之后,让学生自己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比较?让学生明口比较是从生活中得来的.学会比较的方法后,乂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进行比较.活动四如何比一组学生的高矮?选一组学生上来比高矮,由高到矮排成一列,然后说出谁,谁最矮.选中间的某一位学生,让学生说一说这位学生比谁高,乂比谁矮.活动五做一做笫16页的第1〜4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活动六练一练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在学生独立解题的基础上,组织他们进行交流.活动七总结全课活动八下课每个小组从矮到高排成一列,每人用高或矮说一句话(如我在小组中,我比某某高,我比某某矮),再离开教室.让同组的同学互相比较高矮,培养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留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人人参与,激励人人成功.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高矮》教案模板四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观察,初步感知物体有长有短,通过学生操作学会比较物体长短的方法;知道长和短是比出来的•通过小组活动探讨对比高矮的不同办法.2.培养学生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3.在小组活动中让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体会到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页、10页,及练习一的第6、8题.教具、学具准备1.13袋不同的物品.2.两枝不同颜色不同长度的铅笔.3.教学所用的实物图.教学设计教学长短1•引导学生观察.师谈话:今天,程老师为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个精美的纸袋,你们想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东西吗?[设计一个悬念,让学生一上课就把注意力集中在纸袋上,吸引学生参与学习活动•]请组长将纸袋中的东西倒出来.大家看一看,都有什么?[组长带领大家参加活动,促进小组合作交流.]2.交流、汇报.a.请各组说一说:你们的纸袋里有什么?b.小组交流、汇报.学生可能说出:两枝铅笔,一枝绿色、一枝花色;两把尺子,一把是蓝色,一把红色, 三根彩带,一根是粉色,一根是紫色,一根是白色.c.要求学生把同样的东西放在一起.引导提问:你乂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发现:物体有长有短.(板书:长短)[此处,让学生在分类放东西活动中,通过眼睛看和动手操作,感知物体有长短.]3.探究比较长短的方法.a.请学生说一说:怎样知道哪个物体长些,哪个物体短些?b.小组合作探究比长短的方法.[在这里,要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各组学生边讨论边动手,从不同角度发现比长短的不同方法•并给学生交流展示自己探索的成果•]c.小组汇报.学生可能说出:①看出来的.②把它们平放在桌子上,一头对齐,或竖着放在桌面上,比出物体的长短.③两头都不对齐,如图:也能比出物体的长短.d.揭示比较的一般方法.教师强调:我们不管把铅笔竖着放在桌子上或手上、把尺子平放在桌子上,或者把彩带拉直平放在桌子上比长短,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把要比的儿个物体的一端对齐•也就是说,比较长短时,一般把要比的儿个物体的一端对齐.e.出示铅笔图,引导学生说岀谁比谁长、谁比谁短.4.反馈练习.a.比长短游戏①让学生可自由结合,自己选择的长短的对象告诉学生:你们想比什么就比什么,愿意比什么就比什么.②交流汇报.让学生说一说比较哪些物体的长短和比的结果.b.出示教科书笫12页笫6题.教师谈话:你看蛇和鳄鱼也在为谁长谁短争执起来. 请小朋友来做裁判,好吗?学生观察并交流.[实物图中的蛇是特制的,学生说出自己的判断后,我就将蛇卷曲的部分拉直,结果和学生说的一样,直观生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学生的正确判断,及时表扬:你们真聪明,没有被卷曲的迷惑.教学高矮1.设置情境,引入课题.在黑板上方贴一朵红花,下方贴一朵红花.问:谁愿意将黑板上的红花摘下来?请一名学生上台摘红花.学生拿到了下方贴的一朵红花.怎么着,也拿不到黑板上方贴的红花.这时,教师轻松地将红花拿下来.[此处,设置摘红花的情景引入高矮教学内容,自然有趣.]问:程老师为什么能拿到这朵红花?生:因为程老师个子比这个小朋友高.师:这位小朋友为什么没能拿到这朵红花呢?生:因为小朋友个子矮.指出:下面我们共同研究比高矮.2.探究比高矮的方法.a.引入研究内容.师:谁愿意和这位小朋友比一比高矮.(请一位和他高矮差不多的学生上台,并让两人分开站在讲台的左右两边.)师:大家能看出谁高谁矮吗?生:不容易看出来.[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信心.]b.请各组同学讨论比高矮的方法.c.小组汇报、交流.得出结论:①脚跟并拢,站直,背靠背,就能比出来了.②还可以靠墙作记号,比一比谁高.3.反馈练习.a•独立完成第12页第7题.b.排队游戏.师:请第三小组同学从1报数请这七位小朋友上台按高低排成一排.(师观察, 学生在站位置时,都与其他人进行了比较.有个别的同学两个人高矮不相上下,学生也注意从鞋底的厚薄、鞋跟的高低来区别.)[排队游戏让学生的学习活动达到了一个高潮.学生把一些细小环节考虑在内,想出不同的方法让7位同学排成一排.]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高矮》教案模板五教学H标:1.通过比较高矮、长短的活动,让学生感受教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良好习惯.2.使学生经历比较事物的高矮、长短的过程,体验一些具体的比较方法.3.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推理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教学重点:经历简单的推理活动,体验具体的比较方法.教学难点:经历简单的推理活动,体验具体的比较方法.教学过程:一、感知高矮的关系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黑板一棵大树,树上挂满苹果,有高有矮.)秋天来啦,苹果都熟了,老师想请小朋友们把苹果摘下来放到篮子里,谁愿意来?(学生摘到下方的苹果,怎么都拿不到黑板上方的苹果.这时,老师轻松地将苹果拿下来•)某某为什么没能摘到苹果,而老师为什么能摘到呢?对,老师和某某比,老师比某某高,某某比老师矮•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比高矮.(板书:比高矮)请跟老师读.2、例举生活中的高矮.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还能想到哪些物体能比高矮吗?二、体验比较的方法.刚才小朋友们一眼就看出来老师比高,现在,你们想跟小伙伴们比比高矮吗?好, 请听清楚要求:想想你要和小组内哪个同学比?你想跟他怎么比?比好之后,快速回位坐好!开始!1、学生活动,探讨比较方法.2、学生汇报,展示不同方法.谁来告诉老师你是怎么和身边的小朋友比高矮的?请你和你的小伙伴出来演示给大家看好吗?学生每汇报一种,教师及时加以正确指导.3、游戏.下面,咱们来做个小游戏,请小朋友们猜一猜,谁长得高些?看看,到底谁长得高些?请你再看看是谁高?他们比身高的方法对吗?那你们说正确的应该怎么比?4、小结.看来比身高的方法有很多,但比较时必须要注意:一是两个人的脚要放在同一个平面上;二是人要立正站直,可以用背鼎背的办法比,也可以用面对面的办法比; 三是用做记号的办法时,人还要贴着墙壁•现在你们会比身高了吗?三、活动巩固.我请坐得最好的小朋友到前面来排排队.谁愿意来给他们排队?你是按什么顺序排的?谁最高?谁最矮?谁第二高?(老师加入)现在他还是最高的吗?你能找出三个比你高的小朋友吗?小结:小朋友们合作得很好,队伍排得很整齐,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这种排队的方法是很重要的.四、拓展练习.1、小动物们看见小朋友这么热闹,它们也想来比高矮,看!这是?(大象和犀牛)你能用学过的知识说一句话吗?(长颈鹿)这是?现在你想让谁和谁比?这时大象还是最高的吗?三只动物比,谁最高?谁最矮?2、(出示三只兔子图片)3只兔子都站在了领奖台上,怎样才能比出他们谁长得高?谁长得矮呢?用我们刚才所说的比较方法行不行?为什么?怎么比呢?3、(出示图片)汽车能从桥下通过吗?要想使汽车顺利通过大桥下,可以怎样做呢?五、课堂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会了?(比高矮)请你在班级中找出三个比你高的同学.教学反思:一、能采用合作的方式让学生主动探索,体现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我在教学时把比高矮方法的任务交给学生自己来完成.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进行比较,探讨,而且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想出了多种比的方法,既体现了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也增强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学习的意识.二、能创设一定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体会数学就在身边.我在引入时用了摘苹果的小游戏,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并初步感知了高和矮•而在学会比高矮之后,乂安排了排队游戏,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解决生活中或平时要遇到的问题.这样有力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三、存在不足:在合作比较、探讨时,有的小朋友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也不知道怎么听别人的发言,显得有点乱,讨论后学生不能很快静下来,时间也花得比较多.。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高矮》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高矮》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够了解“高”和“矮”的概念;
2.能够用“高”、“矮”比较身高,选择符合条件的物品;
3.能够根据身高差排序,并算出身高差。
二、教学重难点
1.“高”和“矮”的概念;
2.选择符合条件的物品;
3.根据身高差排序,并算出身高差。
三、教学过程
A. 导入新知识
1.询问学生:你们都想长高吗?你们知道什么是高和矮吗?
2.教师出示身高差达到预期的两个人:他们中哪个人高?哪个人矮?为什么?
B. 讲解新知识
1.介绍“高”和“矮”的概念;
2.以图片为例,让学生观察物品的高度,并在书中找出高和矮的图片;
3.引导学生比较书本中两个人的身高,并选择出符合条件的物品;
4.让学生根据身高差排序,并算出身高差。
C. 拓展练习
1.分组让学生互相比较身高,并选择出最高的人和最矮的人;
2.让学生自由选择两个物品进行比较其高度并写下自己的选择;
3.让学生通过多组数据,从中找出什么规律并进行总结。
D. 归纳总结
1.总结新学知识;
2.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
3.指导学生如何运用新学知识。
四、教学反思
1.本课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提高学生趣味性,例如使用实物进行展示、带领学生手动测量身高等;
2.活动的规划应该更加具体,计划好每一个细节,避免学生产生困惑;
3.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充分发掘自己的潜力,发挥出最大的学习效果。
《高矮》教案
《高矮》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直观区分物体的高矮,理解高矮的相对性。
2、通过比较高矮的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3、激发学生对数学活动的兴趣,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能够准确区分物体的高矮,并理解高矮的相对性。
2、教学难点在不同情境中,正确判断物体的高矮关系,并理解高矮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
三、教学方法直观演示法、操作探究法、小组合作法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不同高度的铅笔、杯子、凳子等实物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幅小朋友们排队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看这幅图,能说一说哪个小朋友高,哪个小朋友矮吗?”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高矮。
2、讲授新课(1)比高矮①请两位身高有明显差异的同学上台,站在同一水平面上,引导其他同学观察并说一说谁高谁矮。
②再请这两位同学背靠背站着,让同学们再次比较高矮。
提问:“为什么两次比较的结果是一样的呢?”(因为他们站在同一水平面上)③拿出两支长度不同的铅笔,一端对齐,平放在桌面上,让学生观察哪支铅笔高,哪支铅笔矮。
(2)高矮的相对性①展示一个场景:一个小朋友站在地面上,另一个小朋友站在台阶上,问学生:“现在谁高谁矮?”然后让站在台阶上的小朋友下来,和另一个小朋友站在同一平面上再比较高矮。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结果呢?”从而让学生明白比较高矮时要在同一水平面上。
②课件出示一幅图片:一个大树和一个小房子,问学生:“大树和小房子能比高矮吗?”让学生明白不同类的物体不能比较高矮。
3、课堂练习(1)让学生同桌之间互相比较高矮,并说一说比较的结果。
(2)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通过比较不同物体的高矮,巩固所学知识。
4、课堂小结(1)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提问:“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2)强调比较高矮时要在同一水平面上,不同类的物体不能比较高矮。
5、课后作业(1)回家后和家人比较高矮,并说一说比较的结果。
一年级数学高矮教案
一年级数学高矮教案一年级数学高矮教案12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年级数学高矮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年级数学高矮教案1教学目标1、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
2、知道元、角、分之间的十进制关系,懂得1元=10角、1角=10分,学会兑换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功用。
3、培养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推理能力及合作精神。
4、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节约用钱教育。
教学重难点认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认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
教学工具课件一套,常用的面额的人民币(不同版本的)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今天我为你们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看看它是谁?(课件演示:点击出现蓝猫图像)你们认识它们吗?今天是蓝猫文具店开业的'日子,它邀请我们全班去参观文具店,你们想去吗?一起来吧!二、探究新知1、参观文具店回答问题(课件演示)(1)师:谁能说说文具店有什么文具?价钱是多少?(学生回答)(2)师:你们喜欢这些文具吗?可是用什么买呢?(学生回答)2、认识人民币(1)师:中国的钱币叫人民币,你们认识人民币吗?(2)初认人民币。
师:将桌面上的人民币拿出,先自己认一认,再在小组内交流,看谁认得多。
(学生活动)汇报认识情况(学生回答,师板贴人民币:硬、纸币)问:观察这人民币,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回答)师:纸做的钱币是纸币,金属做的人民币叫硬币。
(3)再认人民币师:(指纸币)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的纸币,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
(学生活动后,汇报识别方法)师:像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2元、1元在读时有一个相同处是什么?所以它们的单位是元,那你能说说看5角、2角、1角、5分、2分、1分的单位是什么?(学生口答)师: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
纸币我们会认了,那么硬币你会辨认吗?师:识别人民币可以从人民币的大小、图案、面值、颜色上来记住。
《高矮》教学设计(精选16篇)
《高矮》教学设计(精选16篇)《高矮》篇1活动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一册第16--17页的内容.活动目标:知识技能方面:通过观察,初步感知物体有高,有矮,通过组织学生小组交流体会比较物体高矮的方法.解决问题方面:在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情感与态度方面:培养学生观察,合作及交流的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渗透帮助他人的教育.活动器具:三角板,米尺,教学挂图,竹子活动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出新知1,创设乘公交车的情境,教师当售票员,请学生当乘客.[评析: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初步感知人有高有矮.]2,引出课题:高矮二,探究比较的方法1,出示主题图⑴看图用一,二句话说明图意.⑵说一说小朋友和叔叔谁比较高,谁比较矮.⑶图中的谁和谁也可以比高矮.2,探究比较方法⑴小组合作探究[评析:师参与到学生活动中去,注意了解学生都有哪些不同的方法.]⑵汇报交流3,实践活动"比一比"⑴图中小朋友比高矮的方法正确谁高谁矮⑵比较时应注意什么小结:三,巩固练习第1题:⑴明确题目要求.⑵学生自己尝试完成.⑶同桌相互检查第3题:⑴把3根彩绳一端对齐贴到黑板.⑵把卷的彩绳拉直,进行比较.第2题:⑴出示两本厚薄相差较大的书.⑵让学生感知身边事物的厚薄关系.第4题:⑴看清图意,哪只蚂蚁走的路最长哪只蚂蚁走的路最短⑵自己尝试练习.⑶教师辅导学困生.四,实践活动学生举例身边的事物说一说哪些是高矮关系,长短关系,厚薄关系.[评析:联系生活,让学生体验到生活处处有数学.]五,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高矮的比较,怎样比较,比较应注意什么《高矮》教学设计篇2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高矮”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体会到高和矮也是相对的,进一步建立比较的意识。
教学准备:挂图、三枝笔教学过程:一、情境体验、感知高矮师:同学们,开学的第一天我们到学校来,都做了什么事,谁还记得呢?生1:发新书,大扫除。
小学一年级数学高矮课堂教学
高矮课堂教学
一年级数学教案
“高矮”这节课从教学内容上来看,并不是纯粹的知识性学习,而是一种体验性的活动,包含了丰富的过程性学习目标.教师在教学这一课时,可以安排这样一个活动环节:
1.比一比两人的高矮.
(1)师:请小朋友先估计一下,小华和小明两个人,谁比谁长得高一些?
(2)请小华和小明上来,由另一位小朋友做裁判,比一比谁长得高.
2.小组活动.
(1)内容:前后四人一组,比一比,谁最高,谁最矮?
(2)要求:小组先商量一下,准备怎样比才能又快又好,商量好以后,再下位比.
(在反馈时,得到3种方法,A、两两相比;B、一个人和3个人依次相比;C、站一排相比.)
3.游戏.
(1)说说你刚才和谁比了高矮,谁高谁矮?
(2)能不能想个办法,使矮个子变高,使高个子变矮呢?
(学生顿时情绪高涨,出现了许多办法,如矮个子的同学踮起了脚,高个子的同学蹲了下来,矮个子的同学站到了凳子上,另一个同学把矮个子的同学抱起来等等)。
《高矮》数学教案设计
《高矮》數學教案設計
教案设计:《高矮》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高矮的概念,能够通过比较物品的长度或高度来判断其高矮。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提高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3. 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测量的基本方法。
二、教学内容:
1. 高矮的概念
2. 比较物体的高矮
3. 测量物体的高度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可以准备一些不同高度的物品,如书本、笔筒等,让学生观察并尝试说出哪个物品更高,哪个物品更矮。
以此引入高矮的概念。
2. 新课讲解(15分钟)
(1)教师解释高矮的概念,并举例说明。
(2)教师演示如何比较物体的高矮,比如将两个物品并排放在一起,看哪个物品顶部的位置更高,就说明这个物品更高。
(3)教师介绍测量的方法,如使用尺子或者卷尺等工具,让学生理解测量的意义。
3. 实践操作(20分钟)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每组选择几个物品,先目测比较它们的高矮,然后用尺子进行测量,记录数据,最后汇报结果。
4. 小结与作业(10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高矮的概念和比较、测量的方法。
布置作业,让学生在家中找一些物品,尝试比较它们的高矮并测量其高度。
四、教学评价:
通过观察学生的实践活动以及他们完成作业的情况,评估他们是否掌握了高矮的概念,能否正确地比较和测量物体的高矮。
五、教学反思:
教师在课后应反思教学过程,查看哪些地方学生理解得较好,哪些地方存在困难,以便在下一次教学中做出调整。
(一年级数学教案)高矮教案.doc
高矮教案一年级数学教案第二课时教学目标认识高矮的区别,学会比较高矮的方法,体会高矮的相对性,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重难点1.在比较过程中,对差别不明显的,要先进行刻画,再比较。
2.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比较的方法.教具准备绳子字典教学方法互动式教学教学过程(一)学前准备师:同学们,大家认识大象与长颈鹿吗?生:认识.师:谁能告诉老师它们谁高?谁矮?生:长颈鹿高,大象矮.师:大象与小鸡谁高谁矮?生:大象高,小鸡矮.师:真棒!那为什么大象一会儿高了,一会儿矮了呢?(二)探究新知活动一比身高1.擂台赛。
请班上长得很高的同学上台当擂主,其他同学挑战。
当两个学生在台上比身高时,其余同学在台下当裁判,由a, b, c三名学生一一与擂主比高矮。
再请学生d(教师事先掌握该生比擂主稍矮一些)上台挑战,但在比高矮之前,先让生d悄悄站在预先准备好的两块砖上, 使其稍高一下.生1:生d高.生2:不公平!教师:哪里不公平?生2:生d脚底下有块砖.师:对了,大家观察的真仔细.我们在比较之前应该把比较的对象先放在同一起点上.2.警车过桥洞。
故事导入,出示图片(教材第19页)。
学生猜测警车能顺利通过桥洞吗?为什么?大部分学生通过数木块判断警车不能过桥洞。
难能可贵的是有的学生发现警车车灯是可以取下的,过桥洞后,再放到车顶上,这样就可以解决问题了。
0三课堂作业新设计1.让不同的学生与老师比高矮,谁高?谁矮?为什么?2.直线绳子与打过结的绳子比较,哪个长?哪个短?为什么?3.字典与数学课本比较:a:平放着,谁厚?谁薄?b:竖放着,谁高?谁矮?0四板书设计(略)0五课堂小结。
小学一年级数学《比高矮》比教案模板
小学一年级数学《比高矮》比教案模板小学一年级数学《比高矮》比教案模板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
【教材分析】长短、高矮都属于比较物体长度的问题。
是学习计数、计算和ht的学习的准备性知识。
比高矮有两方面内容:一是高矮的概念。
二是比高矮的方法。
这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这节课。
主要使学生感知高矮的概念。
探索比的方法。
教学时采用自主探索、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的方式。
首先教师创设问题情境。
让学生观察,初步感知人或物体有高有矮,引出高矮的概念;接着让学生想一想怎么知道人或物体有高有矮的,引出比较的方法,让学生去探索;最后通过各种活动、游戏。
让学生体验比较的方法。
加深对高矮概念的认识。
【学情分析】低年级儿童在入学前,己经通过对各种物体的感知。
初步积累了有关比长短、比高矮的感性经验。
但由于学生年龄小。
观察能力有限,看问题、观察物体不全面,所以教学时,注意采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并在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善于倾听别人意见、虚心向他人学习的好习惯。
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
紧密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设计各种比较的活动。
让学生去探索。
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并及时进行评价,使学生饰得看问题要全面,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观察比较。
使学生感知人或物体有高有矮。
2.通过组织各种实践活动。
使学生探索、学会比较高矮的方法。
体验长短、高矮都是比出来的。
都是比较物体长度的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1.在真实的情境中让学生经历体验比较高矮方法的过程,加深对高矮概念的认识。
2.在比的活动中。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在教师指导下。
能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有关比较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学会交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活动中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通过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
小学数学教案认识高矮
小学数学教案认识高矮1. 让学生认识高、矮的概念。
2. 让学生能够通过比较物体的高度进行排序。
3. 培养学生对事物高度的观察和比较能力。
【教学内容】高矮的概念、比较物体的高度。
【教学重点】认识高、矮的概念,通过比较物体的高度进行排序。
【教学难点】能够准确使用高、矮的概念进行比较。
【教学准备】1. 物体高低不同的玩具或图片。
2. “高”“矮”两个字卡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不同高度的物体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它们的高低差异,引出高、矮的概念。
二、讲授(10分钟)1. 教师向学生介绍高、矮的概念,并通过示范物体的高度进行比较。
如“这个杯子比这个书本高,所以杯子比书本高”。
2. 让学生观察物体的高度,用“高”、“矮”两个字卡片进行分类比较。
三、练习(15分钟)1. 让学生以小组形式比较不同物体的高度,进行排序,比较谁是最高的,谁是最矮的。
2. 让学生用语言描述物体的高矮差异,如“这个石头比那个树矮”。
四、操练(10分钟)让学生用画笔在纸上画出几个物体的高度,然后让同学用手指或尺子测量物体的高度,学生再用“高”、“矮”两个字卡片对其进行分类。
五、总结(5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今天学习到的内容,巩固学生对高、矮概念的认识。
【课堂作业】1. 带颜色画出你家里东西中最高或者最矮的物品。
2. 用简短语句描述这个物体的高矮差异。
【板书设计】高矮【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有了对高矮概念的初步认识,同时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和比较能力。
在今后的生活中,可以通过观察和比较物体的高度,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描述事物的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通过观察,初步感知物体有高有矮;知道;通过操作学会比较物体高矮方法;知道物体的高矮是相对的。
通过猜想、验证、下结论等环节,让学生经历探究的全过程,初步培养学生探究的能力,在探究的过程中,进一步学习比较的方法。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身边物体的比较,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c.小组汇报。学生可能说出:
①看出来的。
②把它们平放在桌子上,一头对齐,或竖着放在桌面上,比出物体的长短。
③两头都不对齐,如图:也能比出物体的长短。
d.揭示比较的一般方法。
教师强调:我们不管把铅笔竖着放在桌子上或手上、把尺子平放在桌子上,或者把彩带拉直平放在桌子上比长短,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把要比的几个物体的一端对齐。也就是说,比较长短时,一般把要比的几个物体的一端对齐。
2、老师小结比较高矮的正确方法:背对背、把背挺直、鞋子一样高、都不穿鞋子。
3、小组内互比身高。
师:大家都知道了比高矮的方法,现在你们可以比身高,还要请个同学帮助看。
(学生活动,老师适当指导)。
4、学生反馈活动结果。
一、教学目标:
让学生初步感知两个或三个物体之间的高矮,体会高矮的相对性,渗透帮助他人的教育。
出示主题图
观察图,和同桌互相说一说图上有几个人,他们在干什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你怎么知道是在路上?你怎么知道是盲人?
把图上的三个人进行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他们三个人中,谁高,谁矮?(比较后板书:高矮)
图上的两个小朋友,又是谁高谁矮呢?
活动三:游戏
指名两个身高相差不多的学生,让学生猜一猜谁高谁矮。有什么方法知道谁猜到了?
4、小结。
看来比身高的方法有很多,但比较时必须要注意:一是两个人的脚要放在同一个平面上;二是人要立正站直,可以用背靠背的办法比,也可以用面对面的办法比;三是用做记号的办法时,人还要贴着墙壁。现在你们会比身高了吗?
三、活动巩固。
我请坐得最好的小朋友到前面来排排队。谁愿意来给他们排队?
你是按什么顺序排的?谁最高?谁最矮?谁第二高?(老师加入)现在他还是最高的吗?你能找出三个比你高的小朋友吗?
二、教学流程设计:
1、图片出示,创设情景
长颈鹿和大象谁高谁矮?
(1)学生独立观察,思考问题。
(2)同桌交流。
(3)全班反馈。
2、选用哪个钉子好?
(根据生活经验,厚的木版用长一些的钉子,薄一点的木板用短一点的钉子。)
3、哪跟绳子最长,哪根最短?
(图略)
说一说,比较的方法以及理由。
4、拓展练习
汽车能否从桥下通过?
二、新课。
1、请刚才回答的学生上来。
师:老师和××同学站在一起,请大家判断谁高?谁矮?
生齐:老师高!
师:下面谁愿跟这个同学比较?
(有意请一位跟这个同学差不多的学生,这样学生不容易看出来,从而引出比较的方法)。
师:大家觉得谁高?谁矮?(两个学生面向学生)
学生争论一番。
师:他们这样站着不容易看出高矮,有更好的比较方法吗?
学生观察并交流。
[实物图中的蛇是特制的,学生说出自己的判断后,我就将蛇卷曲的部分拉直,结果和学生说的一样,直观生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学生的正确判断,及时表扬:你们真聪明,没有被卷曲的迷惑。
教学高矮
1.设置情境,引入课题。
在黑板上方贴一朵红花,下方贴一朵红花。
问:谁愿意将黑板上的红花摘下来?
教学重点:
经历简单的推理活动,体验具体的比较方法.
教学难点:
经历简单的推理活动,体验具体的比较方法.
教学过程:
一、感知高矮的关系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黑板一棵大树,树上挂满苹果,有高有矮。)
秋天来啦,苹果都熟了,老师想请小朋友们把苹果摘下来放到篮子里,谁愿意来?(学生摘到下方的苹果,怎么都拿不到黑板上方的苹果。这时,老师轻松地将苹果拿下来。)
活动五做一做
第16页的第1~4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活动六练一练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在学生独立解题的基础上,组织他们进行交流。
活动七总结全课
活动八下课
每个小组从矮到高排成一列,每人用“高”或“矮”说一句话(如我在小组中,我比某某高,我比某某矮),再离开教室。
让同组的同学互相比较高矮,培养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引导提问:你又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发现:物体有长有短。
(板书:长短)
[此处,让学生在分类放东西活动中,通过眼睛看和动手操作,感知物体有长短。]
3.探究比较长短的方法。
a.请学生说一说:怎样知道哪个物体长些,哪个物体短些?
b.小组合作探究比长短的方法。
[在这里,要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各组学生边讨论边动手,从不同角度发现比长短的不同方法。并给学生交流展示自己探索的成果。]
2、在比较过程中体会高矮的正确方法。
3、渗透帮助他人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
掌握比较高、矮;长、短;厚、薄等的方法。
教学难点:
课堂纪律的组织,学生的合作精神。
教具准备:
绳子、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比较的“多、少”)
师:今天有好多老师来听课,谁能说出老师多还是学生多?
生:老师多!
生:学生多!
引导学生说:学生比老师多,老师比学生少。
请组长将纸袋中的东西倒出来。大家看一看,都有什么?
[组长带领大家参加活动,促进小组合作交流。]
2.交流、汇报。
a.请各组说一说:你们的纸袋里有什么?
b.小组交流、汇报。
学生可能说出:两枝铅笔,一枝绿色、一枝花色;两把尺子,一把是蓝色,一把红色,三根彩带,一根是粉色,一根是紫色,一根是白色。
c.要求学生把同样的东西放在一起。
生:让他们背对背。
让两人背对背站着再比较,得出结论。
(出示课件1,让学生观察。)
师:淘气和笑笑也是用这种方法来比高矮的,但是,淘气这样做,你觉得对吗?
生:淘气做得不对,因为他脚踮起来。
师:哦!比高矮时不能把脚踮起来,还要注意什么呢?
(让学生自由在小组里发表意见。如:把背挺直、鞋子一样高、都不穿鞋子等)。
三、教学反思:学生对高矮和长短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所以上课的效果比较明显,比较小兔这一环节容易出错。
课标内容
《高矮》是北师大版数学实验教材第一册第二单元“比较”中的教学内容。这是新教材增加的一个新体系,这节课的教学是学生在学习了比较《多少大小》的基础上学习的又一种比较。这部分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学生的学习兴趣比较高。
e.出示铅笔图,引导学生说出谁比谁长、谁比谁短。
4.反馈练习。
a.比长短游戏
①让学生可自由结合,自己选择的长短的“对象”告诉学生:你们想比什么就比什么,愿意比什么就比什么。
②交流汇报。让学生说一说比较哪些物体的长短和比的结果。
b.出示教科书第12页第6题。教师谈话:你看蛇和鳄鱼也在为谁长谁短争执起来。请小朋友来做裁判,好吗?
请一名学生上台摘红花。
学生拿到了下方贴的一朵红花。怎么着,也拿不到黑板上方贴的红花。
这时,教师轻松地将红花拿下来。
[此处,设置摘红花的情景引入“高矮”教学内容,自然有趣。]
问:程老师为什么能拿到这朵红花?
生:因为程老师个子比这个小朋友高。
师:这位小朋友为什么没能拿到这朵红花呢?
生:因为小朋友个子矮。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高矮》教案模板五篇
《高矮》是北师大版数学实验教材第一册第二单元“比较”中的教学内容。这是新教材增加的一个新体系,这节课的教学是学生在学习了比较《多少大小》的基础上学习的又一种比较。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高矮》教案,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感知两个或两个动物之间的高矮关系,体会高矮的相对性。
学生可能说出以下几种方法:
①请两位同学到前面比一比。(故意让一个学生踮着脚尖比)引导学生发现不公平。从而让学生明白,事物的比较要在同一起点上
②用尺子量一量。
③分别请两位同学到墙边站直,在墙上划一划。
通过验证谁猜对了?
开讲激趣:利用学生熟悉的动画人物--柯南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既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良好习惯,又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
重点难点
在比较过程中,差别不明显的,要利用数量进行刻画,在比较。
教学方法
互动式教学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活动一、情境引入
播放《柯南》片段,你喜欢柯南吗?柯南抓坏人可厉害呢,为什么呢?因为他观察事物非常仔细,细小的差别也能看出。今天我们就学习他这种细致入微的观察精神,看谁观察最仔细!
活动二:观察主题图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页、10页,及练习一的第6、8题。
教具、学具准备
1.15袋不同的物品。
2.两枝不同颜色不同长度的铅笔。
3.教学所用的实物图。
教学设计
教学长短
1.引导学生观察。
师谈话:今天,程老师为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个精美的纸袋,你们想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东西吗?
[设计一个悬念,让学生一上课就把注意力集中在纸袋上,吸引学生参与学习活动。]
(1)学生独立观察,思考问题。
(2)同桌交流。
(3)全班反馈。
5、比较站在不同高度上的小兔子的高矮。
(1)学生观察,
(2)小组讨论
(3)集体交流。
注意让学生说说比较高矮时要注意什么?(同一个起点)
5、从短到长依次排起来。
这题的比较方法可以是数方格的方法。
(1)学生观察,
(2)小组讨论
(3)集体交流。
小结:小朋友们合作得很好,队伍排得很整齐,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这种排队的方法是很重要的。
四、拓展练习.
1、小动物们看见小朋友这么热闹,它们也想来比高矮,看!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