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课件】 藏气法时之经脉别论
内经选读第三单元藏气法时
15、决渎:疏通水道的意思。决,通。渎,水道。 张介宾注:‘‘上焦不治,则水泛高原;中焦不 治,则水留中脘;下焦不治,则水乱二便。三焦 气治,则脉络通而水道利,故曰决渎之官。” 16、州都:指水液汇聚的地方。膀胱为津液所聚 之处,故称州都之官。 17、气化:此指肾气(阳)对膀胱所藏津液的蒸化 和升清降浊功能,包括津液的升腾、输布和尿液 的形成、排泄。 18、殁世不殆:即终身没有危险。殁,通没。殁 世,终身之意。殆,危险。 19、使道:指十二藏相互联系的通道。
[分析]
1. 本段经文以古代官制作比喻,形象地
论述了十二脏腑的主要生理功能 2. 阐明了十二脏腑相互之间的关系 3. 强调了心为五脏六腑的主宰
1、十二脏腑的主要生理功能
心藏神,主人体精神思维活动而协调各脏腑的 生理功能,为“君主之官”。 肺主气,助心调畅全身气血和气机升降,为 “相傅之官”。 肝犹如将军,智勇兼备,主深谋远虑,为“将 军之官”。 胆主决定判断,肝胆相使,才能正确处理事物, 为“中正之官”。 膻中为心包络,犹如内臣,代君行令,主情志 喜乐,为“臣使之官”。
2、十二脏腑间的相互关系 十二脏腑的功能活动并不是孤立的,而是 既分工又合作,密切配合,共同维持人体 的生理功能活动。 故原文曰“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 说明十二脏腑是一个统一协调的整体。 体现了藏象学说的整体观。
3、强调了心的主导作用
原文曰:“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 也,……以为天下者,其宗大危,戒之戒 之。” 文中以心为君主及与诸官主次的关系,强调 了心为诸藏主宰的观点。 因为心主神明,能调节机体各个脏腑的功能 活动,也调节机体与外部环境的平衡协调, 使人健康长寿。 若心的功能失常,人体脏腑之间的“相使” 关系遭到破坏,就会出现神志和气血失常, 以致全身功能失调而发病,影响人体健康。
【中医课件】 藏气法时之经脉别论
案例1: 朱丹溪治一男丹溪曰:“此积痰也。痰积在肺,肺为 上焦,膀胱为下焦,上焦闭则下焦塞, 譬如滴水之器,必上窍通,而后下焦之 水出焉”。
乃以吐法大吐之,吐已,病如失。
关于“气口成寸,以决死生”的讨论
帝曰:气口何以独为五藏主?
岐伯曰:胃者,水谷之海,六府 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于胃, 以养五藏气,气口亦太阴也。是 以五藏六府之气味,皆出于胃, 变见于气口。《五脏别论》
案例2: 李中梓治一人,
小便不通,加服利尿药,病益甚。
李曰:“右寸数大,是金燥不能生水之故, 惟用紫苑五钱、麦冬三钱、五味十粒,人参 二钱”
一剂而小便涌出如泉。
藏气 法 时
之
经脉别论
【题解】
别,区别。本篇所论经脉理论有别于 《内经》其它篇章,故名。 课文选取了食物、水饮在体内代谢部分 的内容。
一、食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
图示
2、水液代谢与五脏功能相合
本文显示:与胃、脾、肺、膀胱(肾) 相关
《内经》其他篇章:还与三焦、小肠大 肠相关。
3、水液代谢与体内阴阳盛衰相关 阴盛者 水液代谢降低
以上小便不通两例,前者实,后者虚,均从 肺论治而获效。
要点回顾
【学习内经】素问·第二十一篇经脉别论
【学习内经】素问·第二十一篇经脉别论▲《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其余三者为《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黄帝内经》是一本综合性的医书,在黄老道家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从整体观上来论述医学,呈现了自然、生物、心理、社会“整体医学模式”(另据现代学者考证,认为今本中的黄老道家痕迹是隋唐时期的道士王冰窜入)。
其基本素材来源于中国古人对生命现象的长期观察、大量的临床实践以及简单的解剖学知识。
《黄帝内经》奠定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以及治疗的认识基础,是中国影响极大的一部医学著作,被称为医之始祖。
素问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来自广东中医药00:0004:14经脉别论篇原文和白话文翻译:【原文】黄帝问曰:人之居处动静勇怯,脉亦为之变乎。
【翻译】黄帝问道:人们的居住环境、活动、安静、勇敢、怯懦有所不同,其经脉血气也随着变化吗?【原文】岐伯对曰:凡人之惊恐恚劳动静,皆为变也。
是以夜行则喘出于肾,淫气病肺。
有所堕恐,喘出于肝,淫气害脾。
有所惊恐,喘出于肺,淫气伤心。
度水跌仆,喘出于肾与骨,当是之时,勇者气行则已,怯者则着而为病也。
故曰:诊病之道,观人勇怯,骨肉皮肤,能知其情,以为诊法也。
【翻译】岐伯回答说:人在惊恐、忿怒、劳累、活动或安静的情况下,静脉血气都要受到影响而发生变化。
所以夜间远行劳累,就会扰动肾气,使肾气不能闭藏而外泄,则气喘出于肾脏,其偏胜之气,就会侵犯肺脏。
若因坠堕而受到恐吓,就会扰动肝气,而喘出于肝,其偏胜之气就会侵犯脾脏。
或有所惊恐,惊则神越气乱,扰动肺气,喘出于肺,其偏胜之气就会侵犯心脏。
渡水而跌仆,跌仆伤骨,肾主骨,水湿之气通于肾,致肾气和骨气受到扰动,气喘于肾和骨。
黄帝内经:素问第22章 藏气法时论
脏气法时论篇原文和白话文翻译:【原文】黄帝问曰:合人形以法四时五行而治,何如而从,何如而逆,得失之意,愿闻其事。
【翻译】黄帝问道:结合人体五脏之气的具体情况,取法四时五行的生克制化规律,作为救治疾病的法则,怎样是从?怎样是逆呢?我想了解治法中的从逆和得失是怎麽一会事。
【原文】岐伯对曰: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更贵更贱,以知死生,以决成败,而定五藏之气,间甚之时,死生之期也。
【翻译】岐伯回答说:五行就是金、木、水、火、土,配合时令气候,有衰旺盛克的变化,从这些变化中可以测知疾病的死生,分析医疗的成败,并能确定五脏之气的盛衰、疾病轻重的时间,以及死生的日期。
【原文】帝曰:愿卒闻之。
【翻译】黄帝说:我想听你详尽地讲一讲。
【原文】岐伯曰:肝主春,足厥阴少阳主治,其日甲乙,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
心主夏,手少阴太阳主治,其日丙丁,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
脾主长夏,足太阴阳明主治,其日戊己,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
肺主秋,手太阴阳明主治,其日庚辛,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
肾主冬,足少阴太阳主治,其日壬癸,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开腠理,致津液,通气也。
【翻译】岐伯说:肝属木、旺于春,肝与胆为表里,春天是足厥阴肝和足少阳胆主治的时间,甲乙属木,足少阳胆主甲木,足厥阴肝主乙木,所以肝胆旺日为甲乙;肝在志为怒,怒则气急,甘味能缓急,故宜急食甘以缓之。
心属火,旺于夏,心与小肠为表里,夏天是手少阴和手太阳小肠主治的时间;丙丁属火,手少阴心主丁火,手太阳小肠主丙火,所以心与小肠的旺日为丙丁;心在志为喜,喜则气缓,心气过缓则心气虚而散,酸味能收敛,故宜急食酸以收之。
脾属土,旺于长夏(六月),脾与胃为表里,长夏是足太阴脾和足阳明胃主治的时间;戊已属土,主太阴脾主已土,主阳明胃主戊土,所以脾与胃的旺日为戊已;脾性恶湿,湿盛则伤脾,苦味能燥湿,故宜急食苦以燥之。
肺属金,旺于秋;肺与大肠为表里,秋天是手太阴肺和手阳明大肠主治的时间;庚辛属金,手太阴肺主辛金,手阳明大肠主庚金,所以肺与大肠的旺日为庚辛;肺主气,其性清肃,若气上逆则肺病,苦味能泄,故宜急食苦以泄之。
黄帝内经:《经脉别论》
《经脉别论》经脉别论:黄帝问曰:人之居处动静勇怯,脉亦为之变乎。
歧伯对曰:凡人之惊恐恚劳动静,皆为变也。
是以夜行则喘出于肾,淫气病肺。
有所堕恐,喘出于肝,淫气害脾。
有所惊恐,喘出于肺,淫气伤心。
度水跌仆,喘出于肾与骨,当是之时,勇者气行则已,怯者则著而为病也。
故曰:诊病之道,观人勇怯骨肉皮肤,能知其情,以为诊法也。
故饮食饱甚,汗出于胃。
惊而夺精,汗出于心。
持重远行,汗出于肾。
疾走恐惧,汗出于肝。
摇体劳苦,汗出于脾。
故春秋冬夏,四时阴阳,生病起于过用,此为常也。
经脉别论: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
淫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
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
毛脉合精,行气于腑。
腑精神明,留于四脏,气归于椎衡。
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死生。
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
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
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
经脉别论:太阳藏独至,厥喘虚气逆,是阴不足阳有馀也,表里当俱写,取之下俞。
阳明藏独至,是阳气重并也,当写阳补阴,取之下俞。
少阳藏独至,是厥气也,蹻前卒大,取之下俞,少阳独至者,一阳之过也。
太阴藏搏者,用心省真,五脉气少,胃气不平,三阴也,宜治其下俞,补阳写阴。
一阳独啸,少阳厥也,阳并于上,四脉争张,气归于肾,宜治其经络,写阳补阴。
一阴至,厥阴之治也,真虚㾓心,厥气留薄,发为白汗,调食和药,治在下俞。
经脉别论:帝曰:太阳藏何象。
歧伯曰:象三阳而浮也。
帝曰:少阳藏何象。
歧伯曰:象一阳也,一阳藏者,滑而不实也。
帝曰:阳明藏何象。
歧伯曰:象大浮也,太阴藏搏,言伏鼓也。
二阴搏至,肾沈不浮也。
黄帝内经第六十九讲《素问.藏气法时论》
黄帝内经第六十九讲《素问.藏气法时论》教材246页,第四节,《素问。
藏气法时论》。
这一节是节选了《藏气法时论》,先说一下这个题目,藏气就是五脏之气,脏腑之气,法时就是取法于四时。
或者说是效法四时。
也就是说,脏气应四时,五脏之气于四时相应,肝应春、心应夏、肺应秋、肾应冬等等。
脏气应四时,因此治脏气之病必去法于四时,或效法四时。
再说简单一点,治脏器者,必应四时。
这就是说,还是天人相应的基本观点。
我们中医在治疗五脏之病的时候,要考虑到时间问题,按春、夏、秋、冬考虑四时,当然还有其他的时间,比如月份,十干日,乃至于日夜的十二个时辰。
现在所说的二十四个小时,多和脏气有一定的相配属的关系。
这是关于这个篇名。
脏气应四时,故治脏气之病必应四时。
(或必取法于四时)第一段,我们选取的第一段,这段是讨论什么呢?是讨论五脏应时及其所苦之治法。
肝主春,足厥阴少阳主治。
其日甲乙,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
心主夏,手少阴太阳主治,其日丙丁,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
脾主长夏,足太阴阳明主治,其日戊己,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
肺主秋,手太阴阳明主治,其日庚辛,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
肾主冬,足少阴太阳主治,其日壬癸,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开腠理,致津液,通气也。
肝主春,其实这里也就是说,肝取法与春,肝与春季相应,肝气通于春,我们在讲《六节脏象论》的时候已谈到过这个问题,肝主少阳,春是少阳升发之时,所以肝与春相应。
本段不是讲的取法问题吗?所以“肝主春”,具体的意思就是肝取法于春。
如果肝脏有病,可以足厥阴少阳主治。
表里两经同治。
肝的经脉是足厥阴。
于其相表里的是胆经,足少阳经。
所以肝病要取足厥阴和足少阳,两经同治。
这个主治的治,其实这个治的本意是救治的意思,也有一个处理的意思。
这个病要怎么处理呢?当然作为处理的意思也含有治疗,所以你要具体的来讲,那就是说,肝有病,可以治疗主厥阴经和足少阳经。
如果针灸取穴的话,就取该二经之穴。
同时,取该二经之穴还有应时治之。
4.藏气法时
9、中正之官:胆正直刚毅,不偏不倚,故为中正之 中正之官:胆正直刚毅,不偏不倚, 胆禀刚果之气,故为中正之官, 官。《类经》说:“胆禀刚果之气,故为中正之官, 类经》 而决断所出。胆附于肝,相为表里,肝气虽强, 而决断所出。胆附于肝,相为表里,肝气虽强,非 胆不断,肝胆相济,勇敢乃成。 胆不断,肝胆相济,勇敢乃成。” 10、膻中:其有二解,一谓胸中气海,一指心包络。 10、膻中:其有二解,一谓胸中气海,一指心包络。 这里作为十二官之一,当指心包络。 这里作为十二官之一,当指心包络。 膻中者, 11、臣使:《灵枢·胀论》:“膻中者,心主之宫 臣使: 灵枢·胀论》 城也。 贴近于心,故为心的臣使。 城也。”贴近于心,故为心的臣使。
[翻译 翻译] 翻译
黄帝问道: 黄帝问曰: 黄帝问曰:愿闻十二 黄帝问道:希望听你讲讲十二 藏之相使,贵贱何如? 个脏器相互之间的关系和功能, 藏之相使,贵贱何如? 个脏器相互之间的关系和功能, 有没有重要与次要的分别? 岐伯对曰: 岐伯对曰:悉乎哉问 有没有重要与次要的分别?岐 请遂言之。心者, 伯回答说:你问得真详细呀! 也,请遂言之。心者, 伯回答说:你问得真详细呀! 请你让我尽量的告诉你。 君主之官也, 君主之官也,神明出 请你让我尽量的告诉你。心比 肺者,相傅之官, 如君主, 焉。肺者,相傅之官, 如君主,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皆 从之而。肺比如丞相, 治节出焉。肝者, 治节出焉。肝者,将 从之而。肺比如丞相,治理全 调节气血营卫。 军之官,谋虑出焉。 军之官,谋虑出焉。 身,调节气血营卫。肝好比智 勇的将军,运筹帏幄。 胆者,中正之官, 胆者,中正之官,决 勇的将军,运筹帏幄。胆性正 直而刚毅, 断出焉。膻中者, 断出焉。膻中者,臣 直而刚毅,具有正确的判断能 膻中象内臣, 使之官,喜乐出焉。 使之官,喜乐出焉。 力。膻中象内臣,负责传达君 主的喜乐意志。 主的喜乐意志。
第三单元,藏气法时
24、《素问?太阴阳明论》认为脾“为胃行其津液”,其中“津液”是( )
A、水液 B、尿液 C、水湿 D、水谷精微 E、汗液
(C)
7、《素问?六节藏象论》提出人体以五脏为本,其中肾为( )
A、阴精之本 B、封藏之本 C、阳气之本 D、先天之本 E、罢极之本
(B)
8、《素问?六节藏象论》提出心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意义是( )
A、面 B、骨 C、筋 D、血 E、发
(A)
11、《素问?六节藏象论》所论的五脏的“其充”中,肺其充在( )
(C)
5、《素问?灵兰秘典论》指出“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的“化物”应该解释为( )
A、对水谷消化吸收 B、分清泌浊 C、化生水谷精气
A、肝 B、心 C、脾 D、肺 E、肾
(A)
13、《素问?六节藏象论》认为肺通于( )
10、决渎:疏通水道的意思。决,通也;渎,水道也。
11、州都:指水液汇聚的地方。膀胱为津液所聚之处,故称州都之官。
12、气化:此指肾气(阳)对膀胱所藏津液的蒸化和升清降浊功能,包括津液的升腾、输布和尿液的形成、排泄。
13、使道:指十二藏相互联系的通道。
14、主蛰:此以冬眠伏藏之虫,比喻肾主藏精的功能。
2、《素问?灵兰秘典论》中“气化则能出矣”的“气化”主要由何脏腑施行( )
A、三焦 B、脾 C、肝 D、肾 E、命门
A、生命的根本 B、主思维活动 C、主推动血在脉中运行
D、主面之华色 E、以上均不是
(A)
9、《素问?六节藏象论》所论的五脏的“其华”中,肾其华在( )
A、秋气 B、夏气 C、冬气 D、春气 E、土气
经脉别论.ppt
篇解:本篇论述的内容都与经脉有关,但又不 篇解:本篇论述的内容都与经脉有关, 专论经脉循行等, 内经》 专论经脉循行等,与《内经》中其他论述经脉 篇章的内容有较大区别,故名“经脉别论” 篇章的内容有较大区别,故名“经脉别论”。
[原文] 原文] 黄帝问曰:人之居处动静勇怯, 黄帝问曰:人之居处动静勇怯,脉亦为之变 岐伯对曰:凡人之惊恐恚劳动静,皆为变也。 乎?岐伯对曰:凡人之惊恐恚劳动静,皆为变也。 是以夜行则喘出于肾,淫气病肺。有所堕恐, 是以夜行则喘出于肾,淫气病肺。有所堕恐,喘 出于肝,淫气害脾。有所惊恐,喘出于肺, 出于肝,淫气害脾。有所惊恐,喘出于肺,淫气 伤心。度水跌仆,喘出于肾与骨,当是之时, 伤心。度水跌仆,喘出于肾与骨,当是之时,勇 者气行则已,怯者则著而为病也。故曰: 者气行则已,怯者则著而为病也。故曰:诊病之 观人勇怯骨肉皮肤,能知其情,以为诊法也。 道,观人勇怯骨肉皮肤,能知其情,以为诊法也。 故饮食饱甚,汗出于胃。惊而夺精,汗出于心, 故饮食饱甚,汗出于胃。惊而夺精,汗出于心, 持重远行,汗出于肾。疾走恐惧,汗出于肝。 持重远行,汗出于肾。疾走恐惧,汗出于肝。摇 体劳苦,汗出于脾。故春秋冬夏,四时阴阳, 体劳苦,汗出于脾。故春秋冬夏,四时阴阳,生 病起于过用,此为常胃,经脾胃共同作用化生精气,输于五脏, 食物入胃 , 经脾胃共同作用化生精气 , 输于五脏 , 然后由 五脏分别输精于与其相合的形体组织。 五脏分别输精于与其相合的形体组织。在水谷精气的输布过程 心肺起着关键作用。 中,心肺起着关键作用。
[原文] 原文] 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 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 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 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 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
PPT 藏象学说
精选版课件ppt
1
藏象学说
五脏 六腑 奇恒之腑 脏腑间的关系
精选版课件ppt
2
五脏 —心
位置:
精选版课件ppt
3
五脏 —心
生理功能:
» 主血 » 主脉 » 藏神
精选版课件ppt
4
心主血
(1)主生血 “食气入胃,脾经化汁,上奉心火,心火得 之,变化而赤,是之谓血。”
调节气血运行
精选版课件ppt
60
肝与脾
疏泄与运化
肝—疏泄胆汁,促进消化 脾—运化水谷,散精于肝
消化
肝—脾 藏血与统血 肝—肝藏血—贮存血液,调节血量 血液
脾统血—统摄血液,血循脉内
肝与肾
水能涵木 肝—属木,为子 母子关系 肾—属水,为母
精血互生 肝藏血—阴(血)赖肾精滋养 相互滋生
肝—肾
肾藏精—肾精赖肝血补充
精选版课件ppt
32
女性
气肾 中 精
年龄
0 7 14 21 28 35 42 49
男性
气肾 中 精
0 8 16 24 32 40 48 56 年龄
精选版课件ppt
33
2、主水
生理功能
“肾者水脏,主津液。” ------《素问ㆍ逆调论》
精选版课件ppt
主3水4
(1)肾阳的气化作用:
水液
肾阳气化 水液的代谢正常
4、液: 心在液为汗。 心——汗
5、志: 心在志为喜。 心——喜
6、通于夏气
精选版课件ppt
11
五脏 — 肺
位置:
精选版课件ppt
12
生理功能
1、主气
(1) 肺主呼吸之气 (2)肺主一身之气 肺主宗气的生成影响着一身之气的生成
第三单元-脏气法时-(1)
“藏气法时”,是指五脏之气的生理 活动顺应四时五行规律而变化。《内经》 藏象学说不仅从“象”来概括“藏”的本 质,而且从人与自然的相互联系中把握生 命的活动规律。“藏气法时”体现了藏象 学说的基本特点。
素问·灵兰秘典论301
灵兰,即灵台兰室之简称,相传是 古代帝王藏书之所。秘典,珍重之辞, 即秘藏之典籍。本文篇末有“藏灵兰之 室,以传宝焉”之语,以强调所论内容 的重要性,故篇名。
素问·六节藏象论302
(四)肝 罷极之本
• 罷同“疲”: 极,劳甚;罷极,疲易过度。《素问
吴注》:“动作劳甚,谓之罷极。肝主筋,筋主运动, 故为罷极之本。”
• 罷同“羆”:《素问直解》:“罷,作羆。肝者,将
军之官,如熊羆之任劳,故为羆极度之本。”羆,棕 熊;极,高大任力。
• 罷当为“能”通“耐”;极,疲困。李今庸:“本节
素问·灵兰秘典论301
一、十二脏腑的主要生理功能 心 君主之官—生之本,五脏六腑之大主
神明出焉 主宰精神活动 统帅协调整体
《说文》:“心,人心。在身之中。象形。” 《明堂五脏论》:“心者,纤也……无事不贯
心。”
素问·灵兰秘典论301
一、十二脏腑的主要生理功能 肺 相傅之官—位高近君,辅佐君主 治节出焉 主呼吸,调节气机 朝百脉,助心行血 主行水,通调水道 肺,从肉从市,会意字。市,通“芾”, 草木小而茂密的样子。 《明堂五脏论》:“肺者,傍也”
素问·节藏象论302
(二)肺
• 气之本—主气司呼吸 • 魄之处—附形之灵,舍于肺气 • 其华在毛,其充在皮 • 阳中之少阴 生理:以降为顺;喜润恶燥
通于秋气(金) 病理:肺失宣降;易感燥邪
素问·六节藏象论302
(二)肺 魄:人体本能的感觉和动作。张介宾:
第三单元 藏气法时
素问· 灵兰秘典论
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肾者, 作强之官,伎巧出焉。三焦者,决渎之 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 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凡此十二官者, 不得相失也。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 则寿,殁世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主 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 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以为天下者, 其宗大危,戒之戒之!
【原文】
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爪, 其充在筋,以生血气,其味酸,其色苍, 此为阳中之少阳,通于春气。脾、胃、大 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 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 者也;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其味甘, 其色黄,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凡十一 藏,取决于胆也。
1.“藏象”的含义
【原文】
此受五藏浊气,名曰传化之府,此不能 久留,输泻者也。魄门亦为五藏使,水 谷不得久藏。 所谓五藏者,藏精气而不 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府者,传化物 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所以然者, 水谷入口,则胃实而肠虚;食下,则肠 实而胃虚。故曰:实而不满,满而不实 也。
“此受五藏浊气”
①浊气,指水谷精微,相对自然界清气而言 较浊故称浊气。“此受五脏浊气”即传化之 腑必须接受五脏所藏精气的充养,才能发挥 其正常的传化水谷的功能。 ②浊气,指五脏代谢后的废物。“此受五脏 浊气”,即五脏将精微物质经过代谢所产生 的浊物,必须传之于传化之腑,由此排出体 外。
和胃止呕
攻下通便
六腑 以通为用 以降为顺
清泻三焦 疏利膀胱 顺气利肠 通腑逐瘀
举例:
症状:少腹胀满,大便色黑,小便自利, 谵语烦渴,夜间发热,闭经腹痛,脉沉 迟有力。 辩证:痰热互结,血蓄下焦证 治则:通腑逐瘀 治疗:桃核承气汤
黄帝内经第二十二篇藏气法时论
黄帝内经第二十二篇藏气法时论黄帝内经第二十二篇藏气法时论藏气法时论论述五色、五味及五谷、五果、五畜、五菜对五脏之所宜,以下是小编J.L分享的黄帝内经第二十二篇藏气法时论,更多佛学经文请关注。
本篇要点:一:论述"合人形以法四时五行五治"的道理.二:阐明五脏病"愈"、"加"、"持"、"起"的时间禁忌与治则.三:五脏虚实的症候及具体治法.四:论述五色、五味及五谷、五果、五畜、五菜对五脏之所宜.原文与译文:黄帝问曰:合人形以法四时五行而治,何如而从,何如而逆?得失之意,愿闻其事。
黄帝问道:结合人体五脏之气的具体情况,取法四时五行的生克制化规律,作为救治疾病的法则,怎样是从?怎样是逆?我想了解制法中的从逆得失是怎么一回事.岐伯对曰: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
更贵更贱,以知死生,以决成败,而定五脏之气,间甚之时,死生之期也。
岐伯回答说:五行就是金、木、水、火、土配合时令气候,有衰旺胜克的变化,从这些变化中可以测知疾病的死生,分析医疗的成败,并能确定五脏之气的盛衰、疾病轻重的时间,以及死生的日期.帝曰:愿卒闻之。
黄帝说:我想听你详尽的讲一讲.岐伯曰:肝主春,足厥阴少阳主治。
其日甲乙。
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
岐伯说:肝属木,旺于春,肝与胆为表里,春天是厥阴肝和足少阳胆的时间,甲乙属木,足少阳胆主甲木,足厥阴肝主乙木,所以肝胆旺日为甲乙;肝在志为怒,怒则气急,甘味能缓急,故宜急食甘以缓之.心主夏,手少阴太阳主治。
其日丙丁。
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
心属火,旺于夏,心与小肠为表里,夏天是手少阴心和手太阳小肠主治的时间;丙丁属火手少阴心主丁火,手太阳小肠主丙火.所以心与小肠的旺日为丙丁;心在志为喜,喜则气缓,心气过缓则心气虚而散,酸味能收敛,故宜急食酸以收之.脾主长夏,足太阴阳明主治。
其日戊己。
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
脾属土,旺于长夏<六月>,脾与胃为表里,长夏是足太阴脾和足阳明胃主治的时间;戊己属土,足太阴脾主己土,足阳明胃主戊土,所以脾与胃的旺日为戊己;脾性恶湿,湿盛则伤脾,苦味能燥湿,故宜急食苦以燥之.肺主秋,手太阴阳明主治。
黄帝内经第二十一篇经脉别论
《黄帝内经第二十一篇经脉别论.doc》经脉别论论述了六经偏盛所发生的症状和治法,同时阐述了气逆所出现的脉象。
以下是小...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推荐度:点击下载文档https://m./wenxue/neijing/163104.html下载说明:1. 下载的文档为doc格式,下载后可用word文档或者wps打开进行编辑;2. 若打开文档排版布局出现错乱,请安装最新版本的word/wps 软件;3. 下载时请不要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否则会导致无法下载成功;4. 网页上所展示的文章内容和下载后的文档内容是保持一致的,下载前请确认当前文章内容是您所想要下载的内容。
付费下载付费后无需验证码即可下载限时特价:6.00元/篇原价20元免费下载仅需3秒1、微信搜索关注公众号:copy839点击复制2、进入公众号免费获取验证码3、将验证码输入下方框内,确认即可复制联系客服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温馨提示支付成功,请下载文档我知道了咨询客服×常见问题•1、支付成功后,为何无法下载文档?付费后下载不了,请核对下微信账单信息,确保付费成功;已付费成功了还是下载不了,有可能是浏览器兼容性问题。
•2、付费后能否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后下载?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会导致下载不成功,请不要更换浏览器和清理浏览器缓存。
•3、如何联系客服?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公众号“网站在线小助理”,及时联系客服解决。
请把【付款记录详情】截图给客服,同时把您购买的文章【网址】发给客服。
客服会在24小时内把文档发送给您。
(客服在线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12:30 14:00-18:30)。
教学课件第三单元藏气法时
❖ 小肠---受盛之官 肾---作强之官
❖ 三焦---决读之官 膀胱-----州都之官 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
《素问·六节藏象论》
❖ 【题解】古人以“甲子“纪天度,甲子一周为六十 日,称为一节,每年三百六十日,分为六节。本篇 主要内容由两部分组成,先论五运六气,而运气以 干支甲子纪之;后论藏象,而藏象也与干支甲子、 天地阴阳密切相关,故合一篇而论之,名曰六节藏 象论。正如张志聪所说:“此篇乃论岁运之总纲, 天之十干,成六六节以应一岁。而天之十干,化生 地之五行,地之五行,皆由天之十干所化。故曰六 节藏象论也。”
【原文】 305
❖ 【提示】论述了谷食和水饮入胃后其精气输 布运行的过程
❖ 【名词】气归于权衡:衡,即平衡的意思。 言精气化为血气入于血脉,精气的欺布要保 持平衡的生理状态
【分析】
❖ 谷食和水饮入胃后其精气输布运行的过程 食气--- 入胃---肝---筋
入胃---心---脉---经--经气归于肺 肺朝百脉--- 输精于皮毛。
央,灌溉于四藏,是惟四季月中。各旺十八日。 “春夏秋冬,肝心肺肾之所主也。土是四时之中皆 有土气,而不独主于时也。五藏之气,各主七十二 日,以成一岁。”
【分析】
❖ 脾与胃在生理上的关系非常密切 (1)解剖上:脾与胃之间有系膜相连 (2)经脉上:经脉相互络属,互为里 (3)生理功能上:脾“为胃行其津液”的机理
而人出者生血气
凡十一藏取决于胆也
❖ 强调胆的功能既特殊而又重要,因而提出以上十一 脏功能的发挥,取决于胆的功能正常。李杲对此深 有体会,在《脾胃论》中指出:“大抵脾胃虚弱, 阳气不能生长,是春夏之令不行,五藏之气不生。” 因而强调在补益脾胃的同时,十分重视升发阳气, 阳气升则脾气随之而升,水谷精气得以输布,全身 得以营养。其在补中益气汤中不仅用升麻举陷,更 用柴胡以升发少阳之气,促使脾气上升,输精于肺, 身脏腑得以充养,虚证即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气口成寸,以决死生”的讨论
帝曰:气口何以独为五藏主?
岐伯曰:胃者,水谷之海,六府 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于胃, 以养五藏气,气口亦太阴也。是 以五藏六府之气味,皆出于胃, 变见于气口。《五脏别论》
案例2: 李中梓治一人,
小便不通,加服利尿药,病益甚。
本文显示:与胃、脾、肺、膀胱(肾) 相关
《内经》其他篇章:还与三焦、小肠大 肠相关。
3、水液代谢与体内阴阳盛衰相关 阴盛者 水液代谢降低
阳盛者 水液代谢亢进
案例1: 朱丹溪治一男子小便不通,
医用通利药而反剧。
丹溪曰:“此积痰也。痰积在肺,肺为 上焦,膀胱为下焦,上焦闭则下焦塞, 譬如滴水之器,必上窍通,而后下焦之 水出焉”。
藏气 法 时
之
经脉别论
二、水液代谢过程
水五 精经 宣 四并降 调输
水膀 道胱
对“合于四时五脏阴阳”的理解
提示:
1、水液代谢与四时相应变化
《灵枢五癃津液别》:“天暑衣厚则 腠理开,故汗出,……天寒则腠理闭, 气湿不行,水下留于膀胱则为溺与 气。”
2、水液代谢与五脏功能相合
李曰:“右寸数大,是金燥不能生水之故, 惟用紫苑五钱、麦冬三钱、五味十粒,人参 二钱”
一剂而小便涌出如泉。
以上小便不通两例,前者实,后者虚,均从 肺论治而获效。
要点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