脓肿切开引流联合高压氧治疗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效果分析
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2例临床分析
・
・
9 ・
临床 医学 ・
口腔颌 面部多间隙感染 2 例 临床分析
姜 浩 强
口腔颌 面部 多间 隙感染 是 指 口腔 、颌周组 织 、 颜面及颈上部化脓性炎症 的总称 。我科 于 2 0 0 6年上
橡胶管从颞 部切 口直通 向下从 口内上颌节 处切 口抽 出 ,建立贯 通引流 。隔 日换药 ,抗炎对症 治疗 ,全 身给予 营养 支持疗法 和局部 电磁 波理疗 ,十 日后抽 出引流管 ,治愈疗效显著。
部 多间隙感染 ( 间隙 ,眶下间隙 ,颊间 隙 ,翼颌 颞 间隙和嚼肌 间隙) 该患者应 尽早找到 脓腔 ,采 取多 个 小切 口,彻底 分离脓腔 ,充分引流 ,必要 时采取 贯通式 引流 ,配合全身 营养 支持疗法 和局部理 疗方
能取得 良好疗效 。
黄色 血性脓 液 ,其 内分 离 出约 1 e 长鱼 刺一 根 , .m 0 双氧水 、生理 盐水交替 冲洗后置 引流条 。抗 炎对 症 治疗一 日后症状明显缓解 ,5日后治愈出院。 病例 2 ,女 7 ,半 个月前右 下后牙疼痛致 右 8岁 面部肿痛 ,因家境贫 困未 做 出任 何治疗 ,逐渐加 重 求 治 。查体见 :右面下部 红肿 明显 ,开 口受 限 ,开 口度约 2m,右下颌第 六 、七 磨牙颊 侧黏膜 明显 红 e 肿 。诊断为 :右面部颊 间隙感染 。遂 于门诊在右 下 颌 六 、七磨牙颊 沟附近切 开引流 ,内置 引流条 。二 天后复诊时局部肿 痛加剧 ,且范 围波及 右眶下及 右 颌下 、颏下 ,以 “ 右面部 多间隙感 染 ”收入 院 ,T :
间隙感染 。给予抗生素治疗 ,保持 口腔卫生 。次 日
晨 ,患者左颌 下区肿痛 且伴有 轻度 呼吸困难 ,遂于
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80例临床治疗分析
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80例临床治疗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效果。
方法:收治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
结果:两组首先均给予常规治疗,然后对照组采用开髓引流术,治疗组采用脓肿切开引流术。
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两组白细胞计数都有明显降低,同时两组对比也有明显差异(P<0.05)。
两组各有2例发生败血症,经积极治疗后均痊愈出院,两组并发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起病急,多为牙源性,脓肿切开引流术能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临床特征脓肿切开引流术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是一种进展较快的面部常见疾病。
若耽误治疗时机,易引起脓肿,经血管神经扩散作用,导致败血症等较严重并发症,甚至造成死亡[1]。
临床主要表现为局部红肿、发热、张口受限、吞咽疼痛等,全身可出现畏寒、发热、头痛等全身不适症状[2]。
2008年2月~2011年12月收治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患者50例,进行总结分析。
资料与方法2008年2月~2011年12月收治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患者80例,男52例,女28例;年龄40~86岁,平均70.45±3.45岁;于发病后5~15天入院,平均收治时间9.85±1.05天。
病因以牙源性感染为主48例,其次有腺源性感染16例、损伤性感染10例、血源性感染4例和医源性感染2例。
临床表现为颌面部或颈部肿胀、疼痛、张口受限、吞咽困难、发热等。
合并高血压病20例、慢性支气管炎18例、冠心病12例、糖尿病9例。
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一般人口学资料对比类似(P>0.05)。
治疗方法:两组首先均给予足量抗生素静滴,以青霉素、头孢类为首选,同时给予全身支持疗法。
然后对照组采用开髓引流术,通过开髓、去髓术行减压引流。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临床治疗分析
康复 。
源性及其他原 因而发生蜂 窝组织 炎时 , 十 分容易 向各 间隙蔓 延而 引起 广泛 的蜂 窝
组 织 炎 , 起 口 腔 多 间 隙 感 染 J 本 组 引 。
关 键 词 口腔 颌 面部 间 隙 感 染 临 床
于 引流脓液及缩短疗程 。
4例多间隙感 染 患 者均 为牙 源 性患 者 治 疗不及时而发展成 多间隙感染所致 。
di1 . 9 9 j i n 0 7 —6 4 . 0 o:0 36 /. s .10 s 1x 21. 1
2 】6 5. 3
口腔颌面部 间隙感 染亦 称颌 周蜂 窝 织 炎 , 口咽 、 颈 部 软 组 织 肿 大 化 脓 性 是 面 炎症的总称 , 其感 染途 径有 牙源性 、 源 腺 性、 损伤 性 、 医源 性 等 , 部 症 状表 现 为 局 红、 、 、 和功能 障碍 , 重 者全 身 出 肿 热 痛 严
见 。 口腔颌 面部 多 间隙与牙 齿及 颌骨 关 系密切 , 如牙源性感染极易 波及 到周 围 间隙 , 如下颌第 三磨牙冠周炎 、 根尖周 炎、
摘
要 目的 : 1腔颌 面部 间隙感染的 对 : 7
临床 诊 断 和 治 疗 方 法 进 行探 讨 。方 法 : 选 择5 3例 口腔 颌 面部 间隙 感 染 患者 为研 究 对 象 , 用 综 合 治 疗 的 原 则 , 予 患 者 全 采 给 身 支持 疗 法 、 部 脓 肿 切 开 引流 和 清 除 病 局 灶 的 疗 法 。 结 果 :3例 患 者 痊 愈 4 5 6例 , 好转 6例 , 效 率达 9 . % , 1例 患者 有 81 仅 因未 拔 除 患 牙 导致 复发 , 拔 除 惠 牙 经 治 后 疗 后 痊 愈 。结 论 : 确 口腔 颌 面部 感 染病 明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6例治疗总结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6例治疗总结摘要】目的总结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治疗经验,提高临床治愈率。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在2009-2012年所遇到的6例间隙感染患者,行脓肿切开引流术,并及时合理大量应用抗生素。
结果 5例患者痊愈出院,1例患者死亡。
结论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可引起败血症,严重者可危及生命,早期的发现、及时合理的抗生素应用、充分的引流对感染的控制及预后至关重要。
【关键词】间隙感染切开引流糖尿病【中图分类号】R781.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6-0152-01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很常见,均为继发性,常见为牙源性或腺源性感染扩散所致,感染多为需氧与厌氧菌引起的混合感染,也可为葡萄球菌、链球菌等引起的化脓性感染,或厌氧菌等引起的腐败坏死性感染[1]。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过程与转归受病员的抵抗力、细菌的毒力和治疗措施三方面的影响,如延误治疗,可引起全身并发症,形成败血症,甚至感染性休克,死亡率高达30-40%[2]。
所以正确的治疗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非常重要。
回顾2009年—2012年我科治疗的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患者6例,现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6例中,男性2例,女性4例,治愈5例,死亡1例,治愈率83.3%。
1.2 病例选择女,4岁,因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引起右侧颌下淋巴结炎,导致右侧颌下脓肿。
查体:体温38.5℃,右侧颌下区明显肿胀,皮温升高,有波动感;女,47岁,因46残冠反复根尖周炎症引起右侧颌下间隙、咬肌间隙及翼内间隙感染。
查体:体温38.7℃,右侧面部皮肤发红,皮温升高,张口度约一横指,右面部肿胀,变硬,压痛(++)。
女,50岁,因左侧腮腺慢性炎症急性感染化脓引起左侧腮腺区脓肿波及咬肌间隙。
查体:左侧面部肿胀,压痛明显,未及波动感,轻压左侧腮腺区可见导管口有脓性液体溢出。
女,52岁,因13、14残根根尖化脓性炎症引起眶下间隙感染。
查体见眶下区肿胀,波及内眦、眼睑、颧部皮肤,局部皮肤发红,张力变大,眼睑水肿、鼻唇沟消失,眶下区可扪及波动感。
口腔颌面部感染的研究进展
口腔颌面部感染的研究进展摘要: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属于比较常见的颌面部疾病,其中牙源性引起的间隙感染最为常见,应及早有针对性的对病灶牙进行相应处理,应密切关注患者的气道是否通畅,当出现危及生命的并发症时,应尽快对症处理。
关键词: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治疗方法;感染;病原菌的类型1前言口腔颌面部解剖关系特殊,具有上通颅底下达纵隔的筋膜间隙,期间以疏松结缔组织填充。
口腔内含有多种正常菌群,如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口腔内环境改变等,均可引发条件致病菌繁殖、扩散,导致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继而引发败血症、颅内感染、血栓性静脉炎及局部脓肿等感染性病变,对患者健康及生命造成威胁。
感染途径主要为牙源性、腺源性、损伤性及医源性,发病后进展迅速,致病菌可进入血液循环,引发败血症,甚至形成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纵隔脓肿等严重并发症,如治疗不当或不及时,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国内外均认为牙源性感染是颌面部间隙感染的主要原因,发生率约>55.00%,以眶下间隙最为多见,发生率约>27.00%,发病率最低为舌下间隙[2]。
了解当地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有助于及早给予合理抗感染治疗,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感染发生率。
因此,研究当地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感染来源、病原菌检出及病原菌种类、主要菌株敏感试验结果,对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预防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故对该地区医院收治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进行研究,观察口腔颌面部感染常见致病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等,以期为该地区临床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预防及治疗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3]。
2感染来源2.1 牙源性感染牙源性感染是成人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最主要的病因。
近 10 年来,文献报道的牙源性感染导致颌面部间隙感染的比例为 55%~72%。
Yuvaraj等认为下颌第一磨牙是最主要的病灶牙[4]。
而 Storoe等比较了 20 世纪 80 年代与 90 年代引发间隙感染的病灶牙,发现 90 年代以下颌磨牙居多,80 年代上颌后牙的比例较大[5]。
探讨高压氧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临床效果
探讨高压氧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临床效果摘要:目的:探讨高压氧和负压封闭引流术对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者的治愈情况。
方法:80名对症患者,随机分组,各40例,对照组以负压封闭引流术为治疗手段,观察组在此治疗手段的基础上加入高压氧疗,对两组治疗前后炎性反应情况以及最终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对比。
结果:各项炎性指标对比,观察组在治疗后均更低,而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疗效更优(P<0.05)。
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术是治疗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主要方法,联合高压氧疗能够发挥抗菌作用,可提高感染治疗效果。
关键词:高压氧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临床效果口腔颌面部的肌肉,粘膜,软组织之间都是存在潜在的间隙,我们把它叫做口腔颌面部的间隙,由于外伤或者牙齿方面的疾病导致了感染进入到这些间隙当中,当感染发生后,需进行抗感染治疗,这样才能有效的抑制病情[1-2]。
据此,本研究采用分组试验方式分析高压氧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方案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80名对症患者,随机分组,各40例,选取时间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观察组男、女分别20例、20例,年龄18~50(35.63±10.33)岁;对照组男、女分别23例、17例,年龄19~49(35.25±10.42)岁。
一般资料差异(P>0.05)。
纳入标准:对本次试验知情并签字同意,病情确诊。
排除标准: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者。
1.2方法对照组:按照感染创面大小修整负压封闭引流材料,塞入脓腔,从切口处引出引流管,间断性缝合切口后擦干净周围皮肤,覆盖薄膜,封闭引流管(系膜法),确保创腔和创面形成真空。
观察组:患者入高压氧仓,空气加压至0.25mPa,给予面罩吸氧,氧流量6-10L/min,每天氧疗三次,每次30分钟,负压封闭引流术参照对照组。
两组分别治疗8天,期间对患者情况进行治疗护理,并且监测其体征,随时处理突发情况,确保治疗安全。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治疗效果分析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治疗效果分析李斌;王永丽;郭虹【摘要】目的了解可改善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病情的治疗措施.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7月—2016年2月73例因口腔颌面部间隙发生感染问题进入我院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疗法为依据展开分组:行常规疗法的35例均属A组,而加以脓肿切开引流疗法+高压氧疗法的38例则属B组,分别统计两组疗效及其白细胞值,展开比较.结果治疗后,A组治疗总有效率、白细胞值、不良症状发生率均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口腔颌面外科口内入路手术患者术后采取输液式的口腔冲洗,能够显著清除患者口腔异味及异物,提高口腔清洁度,降低各类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口腔内的伤口愈合,该方法应用效果显著.【期刊名称】《中国继续医学教育》【年(卷),期】2017(009)006【总页数】2页(P88-89)【关键词】常规疗法;脓肿切开引流疗法;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高压氧疗法;白细胞【作者】李斌;王永丽;郭虹【作者单位】内蒙古乌海市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内蒙古乌海016000;内蒙古乌海市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内蒙古乌海016000;内蒙古乌海市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内蒙古乌海016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82.3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通常表现出病情严重特征,而且还可能使机体全身出现不适现象,临床多以广谱型的抗菌药品对其展开治疗,但是实践效果有限,而通过联合展开脓肿切开引流疗法+高压氧疗法,则可使机体病情充分缓解[1-3]。
为了解适合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同时能促进其转归的疗法,此研究重点选取73例因口腔颌面部间隙发生感染问题、于2014年7月—2016年2月进入我院的患者展开分析,并且施以不同疗法,旨在提升救治工作实践效果,同时改善机体白细胞值。
1.1 一般资料研究随机选取73例因口腔颌面部间隙发生感染问题、于2014年7月—2016年2月进入我院的患者,以不同疗法为依据展开分组。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治疗效果分析
【 2 】 傅 洁洁 , 钟伟 伟 , 张冰 冰 , 等. 马 铃 薯 治 疗 静 脉 输 液 外 漏
的 实验研 究f JI . 护理 研究 : 上 旬刊 , 2 0 0 7, 2 1 ( 1 2 A) : 3 1 3 5. 【 3 ]周红琴 , 金霞云. 马 铃 薯 巧 治 链 霉 素 肌 肉 注 射 致 臀 部 硬 结 的效果 观 察[ J ] . I 临床 肺 科 杂 志 , 2 0 0 8, 1 ( 1 ) : 1 2.
n v a l e s c e n t Me d, Ap r . 2 01 3, Vo 1 . 2 2, No . 4 i n J Co 医学 2 0 1 3 年第 2 2 卷第4 C h
— —
・
3 51 ・
豆价格便 宜 , 每次可用 1 个, 仅花0 . 5 元 左右 , 外 敷 操 作 简 便, 病 人 容易 接 受 , 感 觉 良好 。 3 . 2 . 3 提 高 护 理 质量 , 避 免 医 患 纠纷 , 土豆 更 胜一 筹 抽 血 外 渗 不 仅 给 病 人带 来 很 大 痛 苦 ,再 加上 心 理 过 度 紧 张 导致晕厥 , 给 病人 造 成 各 种严 重后 果 , 有可 能 会 引 发 医 患 纠纷 。因此 对于 抽 血外 渗 的及 时 处理 是 十分 重要 的 。 采 用 热水 袋 热 敷 处 理 外 渗所 引起 的 烫 伤 在 临床 上 很 常 见 。而 采 用土 豆 切 片外 敷 水 肿 部位 , 既 安全 又可 靠 , 且 无 任 何 副 反应, 不 仅 不会 发 生烫 伤 , 而 且可 治 疗烫 伤 。土豆 内含 茄 碱, 有兴奋平滑肌及抗真菌的作用¨ I , 且 内含 丰 富 的 维 生 素B 。 和维 生 素B : , 其 中维 生 素 B 参与糖 、 蛋 白质 和 脂 肪 三 中7 6 例 患者
对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的几点护理体会
对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的几点护理体会目的:一步研究口腔颌面间隙感染的护理对策,为临床护理提供指导意见。
方法:收集了2011年1月-2012年1月来我院进行口腔颌面间隙感染的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研究,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积极地心理护理,口腔护理,脓肿切开护理,呼吸道护理,饮食指导,健康教育。
结果:上述34例患者均未出现败血症、脑血肿、海绵窦血栓等严重并发症。
平均住院18.5天,痊愈出院。
对患者进行6个月随访,无复发情况。
结论:对口腔颌面间隙感染患者,实施全面的心理护理,口腔护理,脓肿切开护理,呼吸道护理,饮食指导,健康教育能够有效促进降低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痊愈,治疗治疗效果。
标签: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护理口腔颌面间隙感染指的是包括颈上部、口腔颌面部潜在性筋膜间隙中发生的炎症总称【1】。
在感染初期,表现为坏死、脓肿。
随着疾病迅速发展【2】,会严重威胁患者生命。
为了进一步研究口腔颌面间隙感染的护理对策,为临床护理提供指导意见,笔者收集了2012年4月-2012年11月来我院进行口腔颌面间隙感染的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研究,研究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收集了2012年4月-2012年11月来我院进行口腔颌面间隙感染的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研究,其中,17例男,18例女,患者年龄在14-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7岁。
病程在10天-35天之间,平均20.6天。
15例颌下间隙感染,9例舌下间隙感染,7例颊部间隙感染,4例咽部间隙感染。
29例患者接受脓肿切开引流手术,6例患者接受甲硝唑+抗生素联合治疗。
1.2方法心理护理:患者需要忍受张口受限、疼痛等干扰,病情严重的会出现吞咽、进食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精神状态以及生活质量。
因此,护理人员需要为患者提供积极心理护理,用亲切的语言、和蔼的态度,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病魔的勇气,赢得患者的尊重与信任。
向患者介绍疾病的病因、治疗方法、预防等知识,及时发现患者心理障碍,及时疏解,缓解患者不良情绪。
高压氧联合脓肿切开引流术治疗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的临床效果
高压氧联合脓肿切开引流术治疗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的临床
效果
戚永花;傅妮
【期刊名称】《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年(卷),期】2019(12)15
【摘要】目的探讨高压氧联合脓肿切开引流术治疗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的临床
效果。
方法选取城阳区人民医院2015-2016年收治的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患者13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8例。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及脓肿切开
引流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高压氧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2周。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白细胞计数,并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
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白细胞计数、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结
论高压氧联合脓肿切开引流术治疗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的临床效果较好,可缓解
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术后感染,且安全性较高。
【总页数】2页(P28-29)
【作者】戚永花;傅妮
【作者单位】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人民医院高压氧科;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人民医
院药剂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57.33
【相关文献】
1.高压氧联合脓肿切开引流术治疗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疗效及患者临床特点的探讨
2.笑气-氧气吸入镇静法在口腔颌面部表浅脓肿切开引流术中的临床观察
3.封闭负压引流术与切开引流术治疗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的效果比较
4.传统切开引流术和封闭式负压引流术治疗颌面间隙感染的临床效果
5.一清胶囊辅治在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切开引流术后的应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脓肿切开引流联合高压氧治疗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的临床价值分析
脓肿切开引流联合高压氧治疗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的临床价值分析作者:薛午申臧庆辉王志平来源:《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年第27期【摘要】目的探讨脓肿切开引流联合高压氧治疗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的具体疗效。
方法筛选出我院2018年~2019年接收的146例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患者,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3例。
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方案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脓肿切开引流联合高压氧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率。
结果实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脓肿切开引流;高压氧;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中图分类号】R78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20.27..02口腔颌面部感染在临床上是一个常见的疾病,如果临床治疗延误或治疗方案不合理,则会导致病情加重或恶化,通过临床研究得出,高效、及时、规范地临床治疗能够大大有效地治疗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疾病,对降低其并发症率具有积极作用。
本文着重探讨了脓肿切开引流联合高压氧的具体治疗效果,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筛选出我院2018年~2019年接收的146例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患者,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3例。
其中,对照组:男38例,女35例;年龄20~68岁,平均46.8岁;病程5~38 d,平均24.23 d;研究组:男45例,女28例;年龄19~72岁,平均49.72岁;病程6~42 d,平均32.16 d。
对比两组的基础资料发现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下研究存在可比性。
筛选原则:①经临床颈部及颌面部等CT检查已确诊者;②符合切开引流指征标准;③患者头脑意识清醒,存在自主能力;④自愿参加此次研究,且参与前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筛除原则:①婴幼儿、感染辐射纵膈部位等患者;②存在心肝肾肺等功能障碍者。
③不配合接受临床治疗者[2]。
封闭负压引流结合药物冲洗治疗口腔颌面间隙感染的临床疗效分析
浙江创伤外科2021年6月第26卷第3期ZH J J T raumatic ,June 2021,V ol.26,N o.3作者单位:316000舟山,浙江省舟山市口腔医院(朱茹蓉);浙江省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林敏丽)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是口腔颌面外科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
手术切开引流是临床治疗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常规方式,通常采用切开颌面脓肿部位行开放式被动引流方式,直至感染症状消退且无脓液流出,然而期间反复清创冲洗对患者造成巨大痛苦,且位置较深且空间较小颌面间隙中脓液不易彻底排出,易导致病情迁延[1]。
故本研究封闭负压引流联合药物冲洗治疗口腔颌面间隙感染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以自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于本院就诊并接受治疗128例口腔颌面间隙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64例)和对照组(64例)。
对照组,男性37例,女性27例;年龄为28~70岁,平均年龄为(47.92±6.94)岁。
均为咬肌间隙感染,牙源性感染49例,腺源性感染15例。
研究组,男性39例,女性25例;年龄为26~73岁,平均年龄为(46.68±7.26)岁。
均为咬肌间隙感染,牙源性感染51例,腺源性感染13例。
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方案的制定符合《世界赫尔辛基宣言》的相关要求,且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1.2纳入和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经局部穿刺及超声检查确诊口腔颌面间隙感染;②患者年龄>18岁;③咬肌间隙感染患者,且存在明显颌面红肿疼痛和张口受限症状;④病历资料完整;⑤自愿参与研究。
排除标准:①严重心脑血管基础性疾病患者;②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③合并其他口腔疾病患者;④肝肾功能不全者;⑤患有严重精神障碍性疾病,无法配合手术和正常沟通者。
1.3治疗方法:所有患者于入院早期均由医师根据临床经验选则广谱抗菌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并及时采集脓液,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和药敏试验,检测出感染病原菌,确定敏感性抗菌药物,及时调整抗菌药,防止耐药性产生,嘱患者减少局部刺激,保持感染部位清洁,严禁热敷、挤压,避免感染扩散。
临床治疗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效果分析
临床治疗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效果分析摘要】目的分析切开引流术治疗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效果。
方法选取50例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两组,在正确运用抗菌药物的基础上,给予对照组组患者传统手术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切开引流术治疗,然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
结果观察组中有24例患者症状改善,达到了96%的总有效率;对照组中有20例患者症状改善,达到了80%的总有效率。
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二者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切开引流术治疗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广为推广。
【关键词】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临床治疗效果【中图分类号】R781.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2-0198-02口腔颌面部和外界相同的途径是通过口腔和鼻腔,因此极易诱发感染。
同时,有潜在间隙广泛存在于口腔颌面颈部各大解剖结构之间,且相互联通,一旦发生感染,则极易在间隙中发展、扩散。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是一种炎症性疾病,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治疗,患者的病情就会急剧恶化,因此临床应该给予充分的重视[1]。
本研究对我院近年来收治的50例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分析了切开引流术治疗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研究选取50例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两组,观察组中有13例为男性患者,12例为女性患者,年龄在8~6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5.5±2.7)岁。
在感染起始部位方面,有2例患者在咽旁,2例患者在颊下,3例患者在舌下,4例患者在翼下,6例患者在颌下,8例患者在眶下,3例患者在咬肌;对照组中有16例为男性患者,14例为女性患者,年龄在10~5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3.6±2.9)岁。
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摘要】目的:探讨对存在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英文缩写简称MSI病症)患者予以了临床有效治疗及其效果。
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之间存在口腔MSI病症的84例患者作为实际研究对象,依据计算机随机分配将其划分两个小组,分别是实验组以及对照组,予以对照组常规性治疗,而予以实验组切开患处引流治疗,对比两组不同治疗后有效率和相应的白细胞实际计数。
结果:实验组行切开患处引流治疗后治疗实际有效率集中在97.6%;对照组行常规性治疗后治疗实际有效率集中在85.7%,此外在白细胞实际计数上实验组降低幅度较为明显,两组统计数据对比较为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存在口腔MSI病症患者予以切开患处引流治疗具备较好临床效果。
【关键词】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临床效果;治疗【中图分类号】R78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5-0184-02通常来讲口腔MSI病症实际感染区域包含了口腔颌部软组织以及颌面和相应的颌周等区域,感染病菌集中在厌氧菌以及链球菌和相应葡萄球菌等方面,人们一旦患有该种病症则会对其日常工作和正常生活带来不便[1]。
1.资料以及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研究实际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之间存在口腔MSI病症的84例患者作为实际研究对象,依据计算机随机分配将其划分两个小组,分别是实验组以及对照组,各组均被划分42例患者,对照组42例患者中有20例男性患者以及22例女性患者,年龄集中在25岁到44岁之间,予以对照组常规性治疗;实验组42例患者有21例男性以及21例女性,年龄集中在26岁到44岁之间,而予以切开患处引流治疗。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具有较小差异。
1.2 方法相关医护人员予以对照组常规性治疗,利用青霉素等相关抗生素予以药物指导服用,治疗需要一个疗程共计15天;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之上对患者患区予以麻醉,之后作切口并进行良好引流,此过程需要有效清除坏死部位并保证通畅引流,利用相应甲硝唑予以手术区域换药清洗,适当进行酸碱平衡以及电解质方面营养良好支持[2]。
重症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24例临床分析
重症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24例临床分析作者:黄立林耿冰邱宇林李嵩施斌朱小峰来源:《海峡科学》2007年第03期【摘要】目的:探讨重症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的综合治疗方法,以提高临床治愈率。
方法:重症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24例,给予抗感染、切开引流、冲洗换药、全身营养支持治疗,对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治疗结果等进行综合分析。
结果:经积极治疗后,22例痊愈,2例(8.3%)死亡。
结论:对重症口腔颌面多间隙感染,采取积极抗感染与手术切开引流相结合,全身与局部兼顾的方法综合处理,可降低死亡率,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综合处理口腔、颜面和颈部存在着彼此连续的筋膜间隙,成为感染发生和扩散的潜在间隙。
化脓性炎症可局限于一个间隙内,也可波及相邻的几个间隙,形成弥散性蜂窝织炎或脓肿,还可沿神经血管扩散,引起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败血症、纵膈脓肿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
因此,波及口腔颌面部多个间隙尤其是口底多间隙的感染是颌面部最严重而治疗最困难的感染之一[1],有文献报道腐败坏死性口底间隙感染的死亡率达17%[2]。
近年来随着对该病认识的不断提高以及多学科治疗的普遍开展,该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已显著降低,笔者科室10年来共收治了颌面部3个间隙以上伴全身症状严重的重症口腔颌面部感染患者24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1997年1月~2006年12月,收住院治疗重症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患者24例,男女各12例,年龄1岁~84岁,平均年龄(46±20.24)岁,其中60岁以上患者9例,合并糖尿病6例,妊娠1例。
上述患者颌面部或颈部肿痛明显,开口受限,进食困难,并出现畏寒、发热、头痛、乏力等全身症状。
3例出现呼吸困难,其中1例作气管切开。
24例中,并发纵膈脓肿,败血症2例,后均出现中毒性休克伴心力衰竭、呼吸衰竭而死亡。
1.2 实验室检查患者入院后均予以三大常规、生化全套、B超及胸片等各项实验室检查。
探讨微创切口联合负压引流治疗颌面部间隙感染的临床效果
探讨微创切口联合负压引流治疗颌面部间隙感染的临床效果姚立峰【摘要】目的探讨微创切口联合负压引流治疗颌面部间隙感染的疗效.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3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为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切开引流手术治疗,创口置普通细橡皮管,观察组患者实施微创切口联合负压引流治疗.评价2组患者治愈率,并就患者拔管时间、病原菌清除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展开比较.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临床治愈率分别为82.5%、7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拔管时间(4.2±1.3)d、病原菌清除率95.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5.8±1.7)d、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均未发现并发败血症、脓毒血症、脑脓肿、颈部及纵隔脓肿等并发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切口联合负压引流治疗颌面部间隙感染有显著的效果,不但创伤小、美观,安全性更高,值得推广.【期刊名称】《中外医疗》【年(卷),期】2017(036)029【总页数】3页(P103-105)【关键词】微创切口;负压引流;颌面部间隙感染;并发症【作者】姚立峰【作者单位】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苏州大学附属张家港一院)口腔科,江苏张家港2156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颌面部间隙感染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包括颜面、颌周、口咽区软组织肿胀化脓性炎症等疾病,发病较急,常表现为急性炎症过程[1]。
患者临床表现为化脓性感染,红、肿、热、痛、功能障碍,重者还伴有全身高热、寒战、脱水等不适症状。
传统的切开治疗有一定的效果,但其创伤太大,后期患者恢复的时间较长,且容易引起多种并发症[2]。
因此,微创切口联合负压引流技术逐渐受到关注,该次研究以该院2013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患者为例,探讨微创切口联合负压引流治疗颌面部间隙感染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颌面部严重多间隙感染采用抗生素联合激素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参 考文 献 [1]郑慧玲 ,林明英 ,吴玉琼 .稳心颗 粒对老 年原发 性高 血压合并 急
性左心衰竭患者相关指标 的影 响 [J].中国药房 ,2016,27(18):
descending thoracic aortic disease:open and endovascular approaches:
a scientific statement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J].Circu—
lation,2010 ,121:2780—2804.
例患者 为颊 间隙感染 、10例患者 为颌 间隙感染 ,9例患者 为咬 肌 间隙感染 ,1例 患者为 翼下 间隙感 染 。在 年 龄 、性 别 、感 染 部位等有 关信 息上 ,两组 间的情况 相似 ,可 以进行 比较 。所有 患者 均同意参与到本次实验研究 中 ,并签署 同意书说 明。 1.2 方法 首先对两组患者进行入 院后 常规检 查 ,检查 的项 目包 括血尿便常规以及肝 肾功能检测 。给予两组 患者抗生素 药物青霉 素(四川制药制剂有 限公 司 ,国药准字 H51021740), 采用静脉滴注的方法 1日3次 ,剂 量为 2.4g。观 察组在 此基 础上同时使用激素 治疗 ,使 用 的药物 是地 塞 米松 (天津 金耀 氨基 酸有限公司 ,国药准 字 H12020516),静 滴 ,1日 1次 ,1次 10mg,两组患者 的治疗 时间均 为 2周 。在 患者 的感 染早 期在 局部麻醉下 进行 引流术 ,将 患者颌 面部 间隙的局部组 织进行 切开 ,将脓液完 全引出并 放置引 流管 。对两 组治疗 结果 的差 异 进 行 对 比 。 1.3 疗效评 价标准 显效 :指患者 的治疗效果 明显 ,疼痛 消失 ,没有 产生不 良反应 。有效 :患者 临床治疗 效果 显著 ,疼 痛基本消失 ,基 本无不 良反应 。无效 :治 疗后症 状 没有好 转 ,
口腔颌面间隙感染应用高压氧治疗的效果研究
口腔颌面间隙感染应用高压氧治疗的效果研究【摘要】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口腔颌面间隙感染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92例口腔颌面间隙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而观察组则运用高压氧+脓肿切开引流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疗效。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较高,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组间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同时,两组的白细胞计数比较有统计意义(P<0.05)。
结论:临床上给予口腔颌面间隙感染患者高压氧治疗效果显著。
【关键词】高压氧;口腔颌面间隙感染;临床效果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hyperbaric oxygen in the treatment of oral maxillofacial space infection. Methods:92 cases of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pace infection treatedin our hospital in February 2014 -2015 February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method,among which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routine treatment,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hyperbaric oxygen and abscess incision and drainage,and the curative effect of two groups was analyzed. Results:comparedwith the control group,the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andthe difference was obvious(P<0.05).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and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groups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P<0.05);at the same time,the white blood cell count of the two groups was more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hyperbaric oxygen therapy is effective in treatingoral and maxillofacial space infection.[Key words] hyperbaric oxygen,oral and maxillofacial space infection,clinical effect口腔颌面部感染是比较常见的一种面部疾病,具有预后效果差、病情发展快等特点,因为颌面部的筋肌膜间隙较多,如果筋肌膜间隙内出现脓液,容易相互扩散,诱发多间隙感染,如果治疗不及时,容易出现诸多并发症,严重的情况下,甚至导致患者死亡。
口腔颌面间隙感染进行高压氧治疗的临床分析
口腔颌面间隙感染进行高压氧治疗的临床分析王焱;杨晋【摘要】抽取90例患有口腔颌面间隙感染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A、B 两组各45例.A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治疗;B组采用高压氧疗法进行治疗.结果B 组治疗后的病情好转率明显高于A组;接受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少于A组;治疗后症状的复发率明显低于A组.应用高压氧疗技术对患有口腔颌面间隙感染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期刊名称】《现代诊断与治疗》【年(卷),期】2012(023)008【总页数】1页(P1231)【关键词】高压氧疗;口腔颌面间隙感染【作者】王焱;杨晋【作者单位】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河北保定 072750;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河北保定 0727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78颌面部间隙感染是临床口腔科中比较常见且多发的一种疾病[1]。
当患者出现蜂窝织炎症状时,首先应该采用大剂量的抗生素类药物进行治疗,炎症大多数能够自行吸收。
但是如果细菌的毒性相对较强、抗生素类药物使用不恰当,则会导致出现脓肿[2]。
本次研究对采用高压氧疗技术治疗口腔颌面间隙感染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帮助临床拓宽对口腔颌面间隙感染患者的治疗方法,控制口腔颌面间隙感染症状的发展速度,使该类患者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保障。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采用随机抽样分组方法,抽取2009年9月~2011年9月来我院就诊的90例患有口腔颌面间隙感染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两组各45例。
A组男28例,女17例;年龄12~73(平均43.7)岁;B 组男29例,女16例;年龄13~72(平均44.1)岁。
所抽取的研究对象的自然资料,不具有统计学差异,可以在分析研究过程中进行比较。
1.2 方法A组患者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治疗;B组患者采用高压氧疗法(60min/次,qd,治疗10d)进行治疗。
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症状好转情况、接受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情况、治疗后症状的复发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J C M, F e b , N o v . 2 0 1 5 , V d . 1 3 , N o . 4
・
论
著 ・
脓 肿 切 开 引 流联 合 高压 氧 治疗 口腔颌 面 部 多 间 隙感 染 效 果 分 析
高银 亮
驻马店市 中心 医院口腔科 , 河南 4 6 3 0 0 0
多间隙感染。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 料采用 检验 , P< 0 . 0 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 1 两组 患者 的 临床 治疗 效 果 对 照 组 经治 疗后
( 1 l 例) 和腮腺区感染 ( 6例) 。观察组年龄 2 4~ 3 8
岁, 平均 ( 2 8 . 1± 4 . 7) 岁; 妊 娠 时 间 8~3 5周 , 平 均
观察 组经治疗 后 白细胞计数 为( 2 . 4 8± 0 . 3 5 )×1 0 / L , 对照组 为 ( 6 . 1 4± 0 . 7 7 )X 1 0 ’ / L, 观察 组的改 善程度优于 对
照组 ,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 ( P< 0 . 0 5 ) 。观 察组 的并 发症 发生率 低 于对 照组 , 比较 差异 无统 计学 意义 ( P> 0 . 0 5 ) 。结论
对于女性而言, 妊娠期是一个特殊生理阶段 , 通 常会 出现免疫力下降、 激素水平发生改变等一系列 生 理变 化 。而智 牙 冠周 炎 、 根 尖 周 炎 等 一 些 常见 的 口腔颌 面部感 染 是妊 娠 期 妇 女 的 多发 疾 病 , 受其 自
( 2 4 . 2 ± 4 . 1 ) 周。主要病 因为智牙冠周炎 ( 4 2 例) 、 根尖周炎( 1 3例 ) 和腮腺 区感染 ( 7例 ) 。两组患者 的一 般资 料 比较 差 异无 统计 学 意 义 ( P> 0 . 0 5 ) , 具
生理盐水对脓 肿腔反复 冲洗 , 每次给予高压 氧 1 h , 每日1 次, 均治疗 2 周。
1 . 3 疗效判定标 准 显效 : 症状明显好转 , 病变部 位红 、 肿、 热、 痛 等完全 消 失 ; 有效 : 症 状有所 好转 , 病 变部 位红 肿 出现 消 退 现象 , 热、 痛 等 症状 有 所 缓解 ;
摘要: 目的
探讨妊娠期 口腔 颌面部多 间隙感 染 的临床治疗 效果 。方 法
选取 2 0 1 0年 1月——2 0 1 4年 1月收治
的1 2 4 - 例妊娠期 口腔颌 面颈部多 间隙感 染患 者 为研究对 象 , 按 随机数 字表 法将 其 分为 对照 组和 观察 组 , 每组 6 2
例 。对照组静 注广 谱抗菌药物治疗 , 视情况 给予激素并提供 营养支持 ; 观 察组在其 基础 上采 用脓肿切 开引流联合 高压 氧治疗 , 两组患者均 治疗 2周后 比较其 临床治疗 效果 。计量资料采 用 t 检验, 计数 资料采 用 检验 , P< 0 . 0 5 为差 异有统计 学意义 。结果 对 照组经治疗后显 效 1 2例 , 有效 3 5例 , 无效 1 5例 , 治疗 总有 效率为 7 5 . 8 1 %; 观察 组经 治疗 后显效 2 5例 , 有效 3 5例 , 无效 2例 , 治疗总 有效率为 9 6 . 7 7 %, 组 间比较 差异 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 0 5 ) 。
1 . 1 一般资料
2 0 1 0年 1月
本次研究所纳入 的病例均为我院
无效 : 各项症状无好转 。经治疗后观察并记 录两组 患者 的临床治疗情况、 白细胞计数及并发症发生情 况 。总 有效 =显 效 +有效 。
1 .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 P S S 1 6 . 0对数据进行分析 和处理 , 计量资料以 ± s 表示 , 采用 t 检验, 计数资
显效 1 2 例, 有效 3 5 例, 无效 1 5 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 7 5 . 8 1 %; 观察组经治疗后显效 2 5 例, 有效 3 5 例, 无 效2 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 9 6 . 7 7 %, 差异有统计学意
有可 比性 。 、
身生理变化等因素的影响, 会导致治疗趋于复杂 , 易 引发 口腔颌 面部 多 间 隙 感 染 … 。该 病 具 有发 病 急 、
进 展快 、 病情重等特 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对症治疗 , 除静注
广谱抗菌药物之外 , 视情况 给予激素并 提供营养支 持 。观察 组在 此基 础 上对 患者 采用脓 肿切 开引流联 合高压氧治疗 , 将脓肿切开后使用甲硝唑、 氧化氢与
推广使用。 关键词 : 妊娠期 ; 口腔颌 面部 ; 多 间隙感 染 ; 脓肿切 开引 流 ; 高压氧
中图分类号 : 1 1 7 8 1 . 8 文献标 志码 : A 文章编 号 : 1 6 7 2— 4 2 0 8 ( 2 0 1 5 ) 0 4— 0 0 4 5— 0 2
妊娠期孕产妇 口腔颌面多 间隙感染后 采用脓 肿切开引 流联合 高压 氧治疗 可获得 理想效果 , 值得 临床
疗, 会对孕妇及其胎儿 的生命造成严重威胁【 2 】 。目 前, 国内外关于妊娠期 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治疗 方面的报道较少, 本文以我院收治的 1 2 4例妊娠期 口腔颌面颈部多间隙感染 患者为研究对 象 , 对其临 床治疗效果进行 了分析和探讨 , 现报道如下。
1 资 料与 方法
2 结 果
O 1 4年 1月 收 治 的妊 娠 期 口腔 颌 面颈部多间隙感染患者 , 共1 2 4例 , 均在外院抗感染
治疗 3 — 2 1 d 无效 , 人我院后通过病史 、 临床表现及
影像学检查予以确 诊, 以≥2个 间隙的感染确定为
察组 , 每组 6 2 例 。其 中对照组年龄 2 2 — 3 6 岁, 平均 ( 2 7 . 9± 4 . 5 ) 岁; 妊 娠 时 问 7~3 4周 , 平 均( 2 4 . 6± 3 . 9 ) 周。主要病 因为智牙冠周炎 ( 4 5 例) 、 根尖周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