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忌导学案
统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二十一课《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
统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二十一课《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邹忌讽齐王纳谏》是《诗经》中的一篇诗歌,该篇诗歌主要讲述了齐王思维狭窄,无法接受他人的建议,而邹忌则以言辞讽刺的方式,提醒齐王应该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
本文从导学案的角度出发,对这篇课文进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
导学目标:1. 了解《邹忌讽齐王纳谏》的作者、题材和主题。
2. 理解并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关系和内容。
3. 学会运用相关的修辞手法分析课文。
导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通过介绍齐王的故事和他接受谏言的能力来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提问:你们是否遇到过接受他人建议的难题?预计回答:是的,有时候我们会出于面子、自尊心等原因,难以接受他人的建议。
二、阅读课文1. 学生阅读课文,了解诗歌的内容。
2. 学生回答问题:邹忌和齐王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预计回答:齐王是邹忌的主人,邹忌是齐王的臣子。
3. 学生回答问题:齐王为什么不接受邹忌的建议?预计回答:齐王认为,只有他自己的意见才是正确的,不愿意接受别人的建议。
4. 学生回答问题:邹忌是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的?预计回答:邹忌通过讲故事、使用修辞手法等方式来讽刺齐王,让他明白应该虚心接受他人的意见。
三、分析修辞手法1. 提问:课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预计回答:比喻、夸张、反问等。
2. 学生回答问题:请分别列举出课文中的比喻、夸张和反问的句子。
预计回答:比喻:邹忌因为一直不敢向齐王提建议,所以形容邹忌步子短。
夸张:齐王听到别人的建议就像听到国仇家恨一样。
反问:邹忌问齐王他打算如何接受建议,让齐王觉得自己的做法荒谬。
四、讨论主题和意义1. 提问:你认为这篇诗歌的主题是什么?预计回答:接受他人的建议是一种智慧,狭隘的思维无法得到他人的认同。
2. 提问:你从这篇诗歌中学到了什么?预计回答:我学到了虚心接受他人的建议很重要,不要因为面子而错过了很多好的建议。
五、拓展阅读1. 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一篇文学作品,分析其中的人物关系和剧情发展。
21、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
21、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一、预习检测(一)知人论世《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史学名著。
它是一部体史书,主要记载时期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
作者,原名刘更生,字子政,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
(二)字词检测1.而形貌昳()丽2.朝()服衣冠(),窥()镜3.于是入朝()见威王4.能谤()讥()于市朝5.期()年之后6.皆朝()于齐二、重点字词1、邹忌讽齐王纳谏2、邹忌修八尺有余3、而形貌昳丽4、朝服衣冠5、窥镜6、我孰与城北徐公美7、旦日8、明日徐公来9、孰视之10、又弗如远甚11、吾妻之美我者12、私我也13、皆以美于徐公14、宫妇左右莫不私王15、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16、王之蔽甚矣。
”17、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18、能谤讥于市朝19、闻寡人之耳者20、时时而间进21、期年之后22、皆朝于齐23、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补充字词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学习目标:1.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2.理读课文,总结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和词类活用现象。
3.欣赏邹忌的讽谏艺术,理解讽喻说理的特点。
学习重难点:1. 反复诵读中对文章的写作特色和劝谏技巧的领悟。
2. 类比手法的运用及作用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看过《封神榜》的肯定知道,在殷商时代,有一位大臣比干因进谏国君而被纣王剖心致死,像这样悲惨的结局足以使谏臣望而却步。
但是,各朝各代仍有不少智勇双全的忠臣义士,为了国家的前途而勇于进谏,在那伴君如伴虎的时代游刃有余的生存。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样一位杰出的人物邹忌,看看他是如何讽谏齐威王纳谏除蔽,修明政治的。
二、文学常识《战国策》是一部记录战国时期各国谋臣策士活动的史书,其涉及年代上接春秋,下至秦并六国。
《战国策》原名《国事》《短长》《事语》《长书》等,由于书中主要记载的是战国时策士们的言论和行动,所以传到西汉末时,由刘向整理校正后定名为《战国策》,至于这部书的作者,已不可考。
《战国策》语言活泼流畅,粗中有细,刻画人物栩栩如生,如善于讽谏的谋臣邹忌,任性顽固的贵族老妇人赵太后,追逐功名富贵的策士苏秦。
另外,还特别善于运用一些讽喻性的小故事作比,如“画蛇添足”“狐假虎威”“南辕北辙”等。
《战国策》不愧史先秦历史散文中的一枝奇葩,它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影响极为深远。
解题标题“邹忌讽齐王纳谏”巧妙地用一个兼语句式点明了文章内容地两个方面:邹忌讽齐王,齐王纳谏。
邹忌,齐国的谋臣,历事桓公、威王、宣王三朝,以敢于进谏和善辩著称。
据史载,一次邹忌听齐威王弹琴,他就籍谈论弹琴,阐述治国安民之道,齐威王听后,大为赞赏,封他为齐相。
而当时的谋士淳于髡不服,就用隐语向邹忌提了关于修身、处世、安民、用贤、治国五个难题,邹忌都能对答如流。
辩论结束后,淳于髡对他的仆人说,看来这个人破格重用的日子不会远了。
时过一年,威王果然封邹忌为成侯。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14篇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14篇《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篇1教学过程(一)导入唐朝名臣魏征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亡;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历代君主要成就一番霸业,身边没有几位敢进谏言的大臣是不成的;而劝谏能否奏效,一要看君王是否贤明,二要看谏者是否注意了进谏的艺术,使“良药”既“爽于口”,又“利于病”。
战国时齐威王非常幸运遇到了这样一位贤臣——邹忌。
今天我们来学习《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初读课文1、一读:疏通文意,了解大意。
学生自读课文,借助工具书理解文意,教师补充相关文言知识。
(1)“窥镜”的“窥”,本义是从小孔、缝隙或隐蔽处偷看,又引申为观察、侦察。
“窥”,必然是仔细的。
“窥镜”,不是一般的“对着镜子看”或“照镜子”,而是对镜端相的意思。
(2)“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我与城北徐公相比,谁更漂亮?“孰与”:与……比,谁……。
“美”:漂亮,形容词。
但“吾妻之美我者”的“美”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意为“以……为美”。
(3)“今齐地方千里”:“方”,古代称面积的用语,“方千里”就是“纵横各千里”。
据考证,齐国当时的面积为116500平方公里,约占现在山东省面积(150000平方公里)的五分之四。
“地方”为古今异义词。
(4)“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刺”:指责。
能当面指责寡人的过错的人,给予上等奖赏。
(5)“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几个月以后,隔一段时间偶有进谏;一年以后,即使想再提,也没有可提的了。
“虽”:即使。
“言”:说,批评,建议。
“进”:进谏。
“者”:相当于“……的”。
2、二读:理清思路。
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小结:第一段:邹忌与徐公比美,发觉受蒙蔽。
(提出问题)第二段:邹忌以自己受蔽的事讽喻齐主。
(分析问题)第三段:齐王纳谏除弊,内政修明。
第四段:燕、赵、韩、魏都来朝见齐王。
(解决问题)(三)研读课文1、__开始由一件家庭琐事写起,这件家事是什么?――邹忌向他的妻、妾、客提出与徐公比美的问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通用5篇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通用5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心得体会、工作报告、工作总结、工作计划、申请书、读后感、作文大全、合同范本、演讲稿、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insights, work report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application forms, post reading reviews, essay summaries, contract templates, speech draft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通用5篇本文主题为《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通用5篇。
《邹忌讽齐王纳谏》精品导学案(部编版九年级下册)--
《邹忌讽齐王纳谏》精品导学案(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学习目标1.了解《战国策》, 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2.欣赏邹忌的讽谏艺术, 理解讽喻说理的特点。
3.认识除蔽纳谏在当时的积极作用和在今天的借鉴意义。
学习重点1.理读课文, 总结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和词类活用现象。
2.反复诵读, 体会邹忌进谏的技巧。
学习难点邹忌以自己的事情设喻, 劝说齐王纳谏。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战国策》, 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2.欣赏邹忌的讽谏艺术, 理解讽喻说理的特点。
自主突破1.给下列词语中加线的字注音。
皆朝于齐()形貌昳丽()朝服衣冠()孰视之()窥镜自视()谤讥于市朝()期年之后()邹忌间()进1.cháoyìzhāoguānshúkuībàngcháojīzōujiàn2.文学常识填空。
《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 本文先写邹忌在与徐公比美的过程中悟出直言不易的道理, 接着写邹忌以设喻讽谏齐王, 最后写及其结果, 本文中包含一个成语, 它是。
2.《战国策》、切身经历、齐王纳谏、门庭若市或从谏如流3.根据文章内容按要求填空。
文章标题中的“讽”, 是讽喻的意思, 特指;邹忌以设喻, 讽谏齐王除蔽纳谏;而“王之蔽甚矣”的原因是“”齐王接受劝谏之后取得了哪些成效?。
3.(依次为)下对上用委婉曲折的言词进行规劝, 。
自己日常生活中的事(或“与徐公比美这件生活中的事”)宫妇左右莫不死亡, 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国内政治修明在各诸侯国中地位提高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1)臣诚知不如徐公美(2)王之蔽甚矣(3)朝服衣冠(4)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4.(1)确实(2)受蒙蔽而不明(3)穿戴(4)当面5.词类活用①朝服衣冠②吾妻之美我者, 私我也③能面刺寡人之过者④闻寡人之耳者5.①朝, 名词作状语②美, 形容词意动用法③名词作状语④闻, 动词使动用法6.古今异义①今齐地方千里②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优秀6篇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优秀6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心得体会、工作报告、工作总结、工作计划、申请书、读后感、作文大全、合同范本、演讲稿、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insights, work report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application forms, post reading reviews, essay summaries, contract templates, speech draft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优秀6篇本文将介绍《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的优秀六篇,这些教案以其独特的教学设计和内容丰富性而脱颖而出。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精选7篇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精选7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的小编为您带来的《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精选7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了解《战国策》;2、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直译课文;3、积累文言语汇和句式知识;4、背诵全文;5、了解完整的故事情节;6、赏析生动的人物形象;7、学习叙事简洁、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8、认识除弊纳谏在当时的积极作用和在今天的借鉴意义。
教学重点1、积累文言语汇和句式知识;2、赏析生动的人物形象;3、认识除弊纳谏在当时的积极作用和在今天的借鉴意义。
教学难点1、背诵全文;2、学习叙事简洁、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教学方法读书指导法;练习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资料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1、了解《战国策》;2、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直译课文;3、积累文言语汇和句式知识。
教学程序一、导入唐太宗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历代君主要成就一番霸业,身边没有几位敢进谏言的大臣是不成的;而劝谏能否奏效,一要看做君王的是否贤明,二要看谏者是否注意了进谏的艺术,使“良药”既“不苦口”,又“利于病”。
战国时齐威王非常幸运遇到了这样一位贤臣——邹忌,而这位以雄辩著称的谋臣的讽谏之法更是令人叫绝。
今天,我们就欣赏选自《战国策》的历史散文《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解题1、标题“邹忌讽齐王纳谏”巧妙地用一个兼语句式点明了文章内容地两个方面:邹忌讽齐王,齐王纳谏。
2、邹忌,齐国的谋臣,历事桓公、威王、宣王三朝,以敢于进谏和善辩著称。
齐威王,是位贤明的君王。
史载,他继位之初,好为淫乐,不理政事,谋士淳于髡乃以隐语进谏曰:“国中有大鸟,止于王庭,三年不飞不鸣,王知此鸟何也?”齐威王听后顿悟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
华文学校九年级语文导学案主备人:顾孝举审核人:班级:学生姓名:课题:《邹忌讽齐王纳谏》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词汇。
2、理解课文内容。
3.体味邹忌讽齐王的语言艺术。
自主学习1、题目解说邹忌,战国时齐国人,曾任相国。
讽:用暗示、劝告;纳:采纳、接受;谏,臣对君,下级对上级直接规劝,使之改正错误。
齐威王,是位贤明的君王。
史载,他继位之初,好为淫乐,不理政事,谋士淳于髡乃以隐语进谏曰:“国中有大鸟,止于王庭,三年不飞不鸣,王知此鸟何也?”齐威王听后顿悟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从此后,齐威王励精图治,修明政治,齐国大治。
2、《战国策》简介:《战国策》是------时代----------汇编,也是一部历史散文总集。
又称《国策》、《国事》、《短长》等,经过汉代--------整理编辑,始定为《战国策》。
共-------篇,分国别编辑,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宋、卫、中山十二策。
它在我国散文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3、读课文,为下列字词注音:昳窥间进期年谤讥朝服衣冠皆朝于齐合作探究一解释下列词句的意思。
昳丽:服:窥镜:旦日:不若:孰视之:暮寝而思之:美我:私:诚知:皆以美于徐公:地方:左右:蔽甚矣:善:面刺:谤讥:市朝:门庭若市:时时而间进:期年:一词多义1、朝服衣冠入朝见威王皆朝于齐2. 时时间进又何间焉3. 吾妻之美我者徐公不若君之美也4.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不宜偏私5、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孰视之,自以为不如6、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7、乃下令受下赏8、徐公不若君之美也门庭若市9、邹忌修八尺有余欲有求于我也合作探究二:1、提问:文章开头怎样描写邹忌的外貌和行动?这些反映了什么?2、正是有了这点自信,才使他敢于和齐国有名的美男子徐公比“美”。
由此引出了他与妻、妾、客的答话,邹忌向他的妻、妾、客提出了什么问题?得到怎的怎样的回答?3、邹忌的妻、妾、客异口同声地认为他比徐公漂亮,但答话语气程度有何差别?4、接着写邹忌与徐公比美,提问:邹忌与徐公怎样比美?结果怎样?5、而后写邹忌思考解蔽,问:邹忌“暮寝而思之”,思的结果,认识到自己受蒙蔽的原因是什么?6、第二段大意是什么?7、这段中,邹忌用自己的事情设喻,讽谏齐王,用了逻辑中的类比推理方法,说说邹忌讽谏怎样把家事、国事进行类比的?8、提问:听了邹忌的分析,威王采取了什么措施?可见齐王是怎样的国君?9、威王说的上、中、下三等奖赏的区别在哪里?10、威王为此颁赏意味着什么?11、除蔽取得了怎样的成效?12、邹忌为什么不直谏而要“讽谏”?课堂检测翻译下面的句子①我孰与城北徐公美②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③忌不自信④吾妻之美我者反思小结:------------------------------------------------------------2。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设计(优秀9篇)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设计(优秀9篇)《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2.了解《战国策》。
3.朗读课文,疏通文句,提高借助语境推断文言实词意义的能力。
4.欣赏邹忌的讽谏艺术,理解讽喻说理的特点。
5.认识除蔽纳谏在当时的积极作用和在今天的借鉴意义。
教学重点理读课文,总结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和词类活用现象。
教学难点反复诵读,体会邹忌进谏的技巧。
教学方法1.朗读法2.讨论点拨法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人贵在自知。
”齐国的谋臣邹忌就是这样一位贤人。
他是一位美男子。
但与徐公相比却还不及,妻子偏爱他,妾怕他,客人有求于他,都说他比徐公美。
邹忌由此联想到什么?他是如何做的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邹忌讽齐王纳谏》寻找答案。
二、资料助读1.《战国策》《战国策》是战国末年和秦汉间的人编辑的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
最初有《国策》《国事》等名称,经过汉代刘向整理编辑,始定名为《战国策》。
全书共33篇。
主要记载的是战国时策士们的言论和行动。
《战国策》语言活泼流畅,粗中有细,刻画人物栩栩如生,如善于讽涑的谋臣邹忌,任性顽固的贵族老妇人赵太后,追逐功名富贵的策士苏秦。
另外,还特别善于运用一些讽喻性的小故事作比,如“画蛇添足”“狐假虎威”“南辕北辙”等。
《战国策》不愧是先秦历史散文中的一枝奇葩,它对后世史学和后世文学的影响极为深远。
三、朗读课文,疏通文句,把握文意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边听边在生字、多音字、通假字下作记号。
听毕,借助注释、词典自行理解。
2.译读课文,理解文意。
学生自渎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句。
如有疑难问题,同桌之间讨论解决。
教师巡视,答疑解惑。
教师检查学生自读情况。
(1)读准字音。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朝服衣冠(名词作状语,在早晨)②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当面,名词作状语)③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当面)④闻寡人之耳者(使……闻)⑤今齐地方千里(土地方圆)⑥宫妇左右莫不私王(国君旁边的近臣)⑦邹忌讽齐王纳谏(委婉劝说)⑧能谤讥于市朝(公开指责)(3)翻译下列句子。
《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
《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邹忌讽齐王纳谏》是战国时期邹忌给齐王提出谏言的典故。
本文将深入解析这个典故背后所蕴含的哲理和道理,通过分析人物形象的对比展现出不同的性格特点,带领读者探讨谏言与权力、忠言与背叛之间的纷争,引导读者反思在现实生活中如何正确对待忠言和批评。
在故事中,邹忌作为一位忠臣,毫不畏惧地向齐王献上了忠言。
相比之下,身处高位权力的齐王却偏向于听取谄媚的奉承之词,将忠言视为反对自己的背叛行为。
这种对比明显展现了忠言与权力之间的矛盾,引人深思。
通过对话中邹忌和齐王的角色形象进行分析,可以看出邹忌以实事求是、犀利直言的性格特点,与齐王的自私狭隘、听取谄谀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
邹忌所体现的忠言直谏之风,与齐王的权力膨胀、傲慢自大形成鲜明对照,引发了读者对人性的深思和反省。
考虑到现实社会中类似的情况,人们往往容易在被吹捧和奉承之中失去清醒判断,把对自己的批评当成敌人的进攻。
然而,正如邹忌所言,“王不能使臣不忠也”。
忠臣之言,当获得王者的倾听与接纳,而不是被视为一种背叛。
这种忠言直谏的精神,对于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公平正义,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当今社会,面对各种问题和挑战,我们也需要勇于提出忠言,敢于直面批评和指正。
不论身处何种地位和角色,都应保持谦逊、包容的态度,虚心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以求得更好的发展和进步。
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诚信、和谐的人际关系,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
通过学习《邹忌讽齐王纳谏》这个寓言故事,我们能够感悟到忠言逆耳、忠言足疾情,以及正直清廉、忠诚敬业的精神。
同时也教育我们应当正确认识自我,理解和尊重他人的不同观点,克服权力的膨胀和傲慢,真正做到宽以待人,严以律己,以实际行动践行忠言直谏的精神,为国家和社会的繁荣稳定做出自己的贡献。
总之,忠言逆耳利于行,公正批评有益于人。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在日常生活中保持清醒头脑、坚定原则,勇于直言忠言,共同创造一个更加和谐宜居的社会环境。
愿我们都能以邹忌为楷模,勇敢坚定地面对权力和挑战,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邹忌讽齐王纳谏》素质教育导学案附习题答案
邹忌讽齐王纳谏一、知识点拨与学法引导(一)整体感知这是一篇短小精悍、逻辑思维较强,融基本知识、思想内容、现实借鉴为一体的优秀作品。
文章选自《战国策·齐策》。
本文着重写齐相邹忌以自身生活中的小事设喻,劝说齐王必须以广泛听取人民的意见作为施政依据的故事。
既表现了古代志土(邹忌)为了国家利益勇于讽谏的思想,又表现了开明、有作为的君主(齐威王),从谏如流,闻过则喜,勇于改革的大度胸怀。
(二)学法引导本文篇幅短小,思路明晰,推理过程有较强的逻辑性,文字也较浅显,可以借助课文注解和已有的文言文知识, 理解字义、词义,把握句意。
以读代讲、以读代解、以读代译、以读代练,突破历史,联系现实生活中的人、事,认识齐威王纳谏除蔽的积极意义。
学习邹忌善于揣摩对方心理,善于运用设喻的语言艺术,提高表达能力。
(三)审美鉴赏简练生动的语言美全篇只有三百多字,从家事说到国事。
写人物,声貌毕肖;叙事实,曲折引入;用语简洁生动。
说它简洁,如“于是入朝见威王曰:……”几个字就交代了朝见的过程,省去了进见的“导语”,开门见山地直陈其事。
齐王听了谏辞以后,只用一个“善”字就写出了齐王纳谏的决心。
威王下令纳谏以后,只三十来字就交代清楚了“令初下”“数月之后”“期年之后”三个阶段的具体情况,说明了纳谏后发生的巨大变化;纳谏的效果,只写邻国动态,省去国内情况,这些文字都是异常的简练。
说它生动,如:邹忌与妻、妾、客的三问三答,意思雷同,但句法、语气却各不相同,逼真地刻画了人物不同的心理、神情,文字错综,毫不呆板。
(四)重点难点突破1、这篇课文记述了一个什么家庭小事?要说明什么道理?是用什么方法说理的?[析] 本题旨在引导学生理清文章思路,概括要点,把握文章主旨。
[参考答案] 记叙了邹忌向他的妻、妾与客提出自己与徐公谁美的问题的故事。
要说明的道理是:劝说齐威王广开言路,积极纳谏,改良政治。
邹忌不是像一般人那样正面讲道理,而是用一段具体的家庭琐事为譬喻来阐明“纳谏”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10篇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10篇《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篇1一、导语设计唐朝名臣魏征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亡;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历代君主要成就一番霸业,身边没有几位敢进谏言的大臣是不成的;而劝谏能否奏效,一要看君王的是否贤明,二要看谏者是否注意了进谏的艺术,使“良药”既“爽于口”,又“利于病”。
战国时齐威王非常幸运遇到了这样一位贤臣————邹忌。
今天我们来学习《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解题1、标题“邹忌讽齐王纳谏”巧妙地用一个兼语句式点明了__内容地两个方面:邹忌讽齐王,齐王纳谏。
2、邹忌,齐国的谋臣,历事桓公、威王、宣王三朝,以敢于进谏和善辩著称。
齐威王他继位之初,好为淫乐,不理政事,谋士淳于髡乃以隐语进谏曰:“国中有大鸟,止于王庭,三年不飞不鸣,王知此鸟何也?”齐威王听后顿悟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从此后,齐威王励精图治,修明政治,齐国大治。
三、认识《战国策》多媒体出示:《战国策》由于书中主要记载的是战国时策士们的言论和行动,所以传到西汉末时,由刘向整理校正后定名为《战国策》。
是先秦历史散文中的一枝奇葩,它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影响极为深远。
聆听教师名言导入语,和__内容链接,进入课堂情境学生试说题目意思,在教师引导下理解题目含义。
通过阅读,了解邹忌其人阅读相关资料学生整理笔记由名言导入,切入课文,实现和文本的链接,自然而不牵强。
了解文本题目才能更好的理解内容;了解邹忌其人有助于学生对__内容的理解。
完成文学常识的积累,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做好铺垫。
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四、疏通课文(一)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昳(yigrave;)丽朝(zhāo)服衣冠(guān)窥(kuī)镜期(jī)年朝(chaacute;o)于齐间(jiagrave;n)进(二)再读课文,读清句读。
(三)学生熟读课文,依据注释试译全文,并根据自己的理解画出重点字词。
有关《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三篇
有关《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三篇《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篇11、识记生字,理解重点实词的词义,语译全文。
2、归纳词类活用和句式3、学习文章巧妙的讽喻手法4、体会本文讽劝统治者广开言路,修明政治才能国富民安的主题。
1、识记生字,理解重点实词的词义,语译全文。
2、归纳词类活用和句式学习文章巧妙的讽喻手法老师讲解,学生朗读、讨论、思考电脑多媒体一、导入二、出示本课目标和重难点。
三、指导学生学习阅读提示,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四、简介《战国策》:《战国策》:又称《国策》,原为战国未期和秦汉间人怕编纂,后经西汉未年刘向编订成书,全书共33篇,反映了战国时期策士谋臣的言论和谋略,其体列为国别体,全书共12策,《邹忌讽齐王纳谏》是一篇历史散文。
五、识记生字:昳(yì)丽朝(zhāo)服衣冠(guān)窥(kuī)镜期(jī)年朝(cháo)于齐间(jiàn)进六、师生共同朗读课文。
七、让学生结合书上解释,语译全文。
八、分析课文内容,体会文章主题:第一段,写妻、妾、客对邹忌的赞美以及赞美的缘由。
他经过了冷静的思考悟出了妻、妾、客的谬赞是有其缘由的,就是“私臣”、“畏臣”、“有求于臣”。
这一段是下文他用暗示比方的方法讽谏齐王的基础。
第二段,写邹忌设喻进谏,由自己的不易听到直言,指出齐威王所受蒙蔽之大。
邹忌以一家之事喻一国之事,向齐王进谏。
通过设喻、类比,指出了齐威王所受蒙蔽之大,因而暗示出纳取直言的重要性。
第三段.写齐威王受到邹忌的'启发,虚心纳谏,广开言路,使国家获得大治。
第四段,概述齐王纳谏的结果并点出了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深刻意义。
先写齐王纳谏的效果。
最终一句,是全文的点睛之笔,主旨所在:“此所谓战胜于朝廷”,即“不需用武力,在朝廷之中就能战胜别的诸侯国”。
九、学习文章巧妙的讽喻手法:国君能不能广开言路,纳谏免受蒙蔽,修明政治,是一件关系国家兴亡的大事。
但一开口就提到应当纳谏,可能会使他抵触,不易接受。
第21课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九年级语文下册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
第21课《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文中的重要词语和特殊句式,结合注释以及积累的文言知识,疏通文意。
2.学习类比说理、巧妙讽谏的论说技巧。
3.体会古代志士勇于谏言的精神和古代明君从善如流的气度与明辨的智慧。
【重点难点】1.学习文章的精练笔法与详略安排。
2.感受古人的政治智慧,体会他们的责任感与担当精神【学习过程】预习案背景介绍春秋战国之际,七雄并立,各国间的兼并战争、各统治集团内部新旧势力的斗争,以及民间风起云涌的反抗斗争,都异常尖锐激烈。
在这激烈动荡的时代,“士”作为一种最活跃的阶层出现在政治舞台上。
他们以自己的才能和学识,游说于各国之间,有的主张连横,有的主张合纵,所以史称这些人为策士或纵横家。
他们提出一定的政治主张或斗争策略,为某些统治集团服务,并且往往利用当时错综复杂的斗争形势游说诸侯采纳,以施展自己治国安邦的才干。
各国统治者也认识到人心的向背,是国家政权能否巩固的决定性因素。
失去了民心,国家的统治就难以维持。
所以,他们争相招揽人才、虚心纳谏,争取“士”的支持。
学习案第一课时(一)开篇:知作者,明背景1.解题:邹忌讽齐王纳谏(1)邹忌劝谏齐王(2)齐王纳谏(3)讽谏,即用暗示、比喻之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
巧妙地运用了一个兼语句式,点明了文章内容的两个方面:邹忌劝谏齐王,齐王纳谏。
2.作者介绍刘向(约前77-前6),本名更生,字子政,沛(今江苏沛县)人。
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
著有《新序》、《说苑》、《列女传》等,还修订整理了《战国策》《楚辞》等。
他所撰《别录》,为我国最早的目录学著作。
3.作品介绍《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又称《国策》。
记载了东周、西周、秦、楚、齐、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各国之事。
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灭六国,约有240年的历史。
《战国策》分为12策,33卷,共497篇,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也可说是游说之士的实战演习手册。
《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共3篇
《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共3篇《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1《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一、故事梗概邹忌是中国春秋时期的一位著名的谏臣。
齐国的国君晏子在统治期间,对待臣下的建议总是爱听好话,不善听取忠言的建议。
邹忌敢于讲真话,有一次他直言劝说齐国国君加强防备以免被攻击,但晏子却嘲笑邹忌的身材,认为像他这样的人,没有什么苦难可言。
邹忌于是提出离开齐国,并用一拟罪的方法离去,这使朝廷上下很是震惊。
后来,晏子与其他国家起战,竟然败掉了。
为救国家,晏子只好向邹忌请教,并纳他的建议,最终成功战胜了对手。
二、导学目标1. 认识邹忌对君王进谏、直言建议和敢于担当的特点。
2. 理解君臣关系、对话技巧和背后隐藏的政治含义。
3. 探讨真言怎样促进决策和事业的推进,认识诚实言论的价值。
4. 分析“富国强兵”为什么重要,认识防御和攻击的策略。
三、导学流程1. 搜集资料,介绍邹忌和中国春秋时期的历史背景。
2. 看动画片《邹忌讽齐王纳谏》,引导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和台词语言。
3. 分组讨论,探讨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和个人看法,提示一些问题如下:(1)为什么邹忌要离开齐国?(2)晏子和邹忌的态度和语言各有什么特点?(3)如果你是晏子,你怎样面对邹忌的建议?(4)讲真话和说好话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有时候不讲真话?(5)什么是“富国强兵”,这个观念在现代社会是否适用?4. 讲解相关知识点,如:(1)君臣关系:集权制度下君主与官员之间的权力关系。
(2)战争策略:包括防御和攻击等战术思维和决策手段。
(3)民族复兴:强调国家的独立、强大、富裕、文明等,提高国家的整体素质。
5. 思考题:(1)如果你是邹忌,你还会怎样做?如果你是晏子,你会不会提前听取邹忌的建议,改进政策?(2)认为“诚实为本”这个道理现在是否受到足够的重视。
(3)思考人与人之间互相理解和沟通的方式和方法,如何在沟通中实现双方利益最大化?四、导学措施1. 登记资料,开设网络课堂或课外读物,让学生先自行了解历史背景,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拓宽视野。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6篇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6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心得体会、工作报告、工作总结、工作计划、申请书、读后感、作文大全、合同范本、演讲稿、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insights, work report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application forms, post reading reviews, essay summaries, contract templates, speech draft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6篇本文主题为《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6篇。
《邹忌讽齐王纳谏》优秀教案(精选5篇)
《邹忌讽齐王纳谏》优秀教案《邹忌讽齐王纳谏》优秀教案(精选5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邹忌讽齐王纳谏》优秀教案(精选5篇),欢迎大家分享。
《邹忌讽齐王纳谏》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标:1、能准确地朗读课文,力求读出人物语气和故事特定情境。
2、利用课文注释,疏通文意,了解“私、修、间”等14个常用词语的用法,归纳义项,掌握几个特殊句式。
3、欣赏邹忌的讽谏艺术。
体会古代志士为了国家利益勇于讽谏的思想,理解古代明君勇于纳谏的大度胸怀。
课前准备:1、自渎课文,利用工具书,疏通文意。
2、搜集资料,了解邹忌及齐王其人。
教学过程一、导入唐朝名臣魏征曰:“以铜为镜,可以正方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亡;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历代君主要成就一番霸业,身边没有几位敢讲谏的大臣是不成的。
但中国有句古话,“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封建社会,皇权威威,不可侵犯,有多少谋臣良相出于对国家尽责,对国君尽忠的赤诚之心,劝国君改正过失,冒死进谏,但大多因批龙鳞、逆圣听而惨遭杀身之祸。
这类的例子同学们都知道哪些呢?(学生从正、反两方面举例)忠心耿耿的志士仁人一片丹心令人感动,他们的命运令人惋惜,同时也引起我们的反思,“忠言”就一定要“逆耳”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一个进忠言的故事,看主人公是如何做的,结果又是怎样?(板书:课题)二、解题1、思考:文题有几层意思?讲解“讽谏”。
明确:题目“邹忌讽齐王纳谏”点明了文章内容的两个方面:邹忌讽齐王,齐王纳谏。
讽:讽谏,即用暗示、比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
封建社会,皇权威威,不可侵犯,有多少谋臣良相因批龙鳞、逆圣听而惨遭杀身之祸。
伍子胥赐剑自刎,比干剖腹挖心,屈子放逐,司马迁蒙宫刑之辱,都是千古奇冤!然而,邹忌却敢于劝说齐威王要从谏如流,他凭借的正是一个“讽”字,一种聪明巧妙的劝谏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邹忌讽齐王纳谏
一、基础练习:
1、填空
①《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体的历史著作《》。
“讽谏”的意思是。
②文章中写邹忌从妻、妾、客的回答中受到启发的句
子。
威王采取纳谏措施后收到效果的句
子:。
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1)谓其妻曰()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2)于是入朝见威王()皆朝于齐()
(3)皆以美于徐公()必以情()
(4)时时而间进()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3、指出句子中加点词活用的类型及意思。
(2分)
(1)朝服衣冠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4、判断下面各句子属于什么句式,并翻译句子。
(1)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义、今义。
(1)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古义今义(2)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古义今义
(3)宫妇左右莫不私王古义今义
(4)能谤讥于市朝古义今义
6、请列举两个出自《战国策》的成语:
二、分析课文
1、按要求用原文回答问题。
(1)邹忌与徐公比美的基础条件是什么?
(2)邹忌与妻、妾、客人之间的三问三答是什么?
(3)明日,徐公来,邹忌通过比较,得出一个什么结论?
(4)邹忌入朝见威王,以自己生活中的小事作论据,用类比推理的方式得出一个什么结论?
2、面对妻、妾、客的不同程度的赞美,邹忌从“不自信”到“暮寝而思之”,反映出他怎样的品质?
3、邹忌的妻、妾、客异口同声地认为他比徐公漂亮,但答话语气程度有何差别?
4、揣摩“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说说这段描写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活动,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
5、邹忌认为“王之蔽甚矣”的原因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邹忌进谏时说到“王之蔽甚矣”就戛然而止,有什么好处?
6、“王曰‘善’。
”请你结合文意品析“善”字的表达作用。
7、齐威王下令后,进谏者由“门庭若市”到“时时而渐进”,再到“无可进者”,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
8.《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的讽谏艺术有什么特点?其是如何讽谏的?
9.请结合全文分析,邹忌讽齐王成功的原因。
10、听了邹忌的分析,威王采取了什么措施?可见齐王是怎样的国君?
11.分析齐王和邹忌的人物形象。
二、阅读下列语段,完成习题。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1、给下列加线字注音
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
2、解释下列加线词的意思
①能谤讥于市朝()②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③期年之后,……()④王曰:“善。
”乃下令()
3、这一段是写进谏的结果,即齐威王下令纳谏及收到的效果。
请按下列要求填空
①悬赏进谏的三个等
级:。
②纳谏后的三大变
化:;;。
4、翻译下列句子
①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
译文:
②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译文:
8.文中依次叙述“令初下”“数月之后”“期年之后”进谏者的人数,这是为什么?
9.“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说明了什么问题
10.“此所谓战胜于朝廷”中的“此”指代什么?“战胜于朝廷”的意思是什么?
三.对比阅读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乙】孙叔敖为楚令尹,一国吏民皆来贺。
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慰问、吊唁)。
孙叔敖正衣冠而见之,谓老人曰:“楚王不知臣之不肖(品行不好),使臣受吏民之垢(谦虚的说法,意为担任楚国的宰相),人尽来贺,子独后吊,岂有说乎?”父曰:“有说。
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也,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患祸隐伏在那里)。
”孙叔敖再拜曰:“敬受命,愿闻余教。
”父曰:“位已高而意益下(越把自己看得低),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
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
1.解词
①宫妇左右莫不私王②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③孙叔敖为楚令尹④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也
2.译句
①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②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
3.邹忌向齐王、“老父”向孙叔敖进言分别用了什么方法?在与人交往中,你更欣赏哪一种?请说说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