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短文两篇
最新[附答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导学案+人教版
最新教学资料·部编版初中语文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学习目标】1、了解科技说明文的特点及本文,层次分明地说明事物的逻辑顺序。
2、比较两文,明确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互相启发,发现新的论据或结论。
3、把握文章的说明对象,培养爱好科学、主动探寻自然奥秘的精神。
【学习重点】了解两篇短文所说明的事理,说明的顺序、方法。
【学习难点】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
【知识链接】1、题目解读“恐龙无处不在”初看题目,我们可能以为这篇短文要向人们描绘上亿年前恐龙家族繁衍生息、遍布世界的盛况,但读了全文,我们才明白这是一篇通过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来证明“板块构造”学说的科普论文。
而“被压扁的沙子”初看题目更是不知所云,沙子怎么会被压扁呢?“被压扁的沙子”能说明什么问题?读完全文才明白,本文是前一篇内容的延续,作者正是通过“被压扁的沙子”来探讨恐龙的死因——再一次证明“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2、走近作者阿西莫夫,科幻小说及科普作家、文学评论家。
美国科幻小说黄金时代代表人物之一。
他是一位生于俄罗斯的美籍犹太人,为本世纪最顶尖的科幻小说家之一,曾获代表科幻界最高荣誉的雨果奖和星云终身成就“大师奖”。
作品极其丰富,代表作有《我,机器人》、《基地》系列、《钢窟》系列等。
第一次明确提出了著名的“阿西莫夫机器人三定律”。
以其名字命名的《阿西莫夫科幻小说》杂志,至今仍然是美国当今数一数二的科幻文学畅销杂志。
作品多次被搬上银幕。
3、相关资料这两篇科普短文选自阿西莫夫晚年的著作《新疆域》。
阿西莫夫在本书序言中说,这些文章,是“对科学近期进展的回顾和对导致我们形成清晰知识的历史成就的重新检讨与评价。
”这两篇短文在原书中编排在一起,同在“地球科学新疆域”章节里,内容上有一定的关联,说明方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可以相互参照阅读。
【自主学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2015-2016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短文二篇》记承天寺夜游课件长春版
苏轼
教学目标
1. 背诵并默写课文,掌握常用 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大意。
2. 在读中品味语言,理解作品 意境,把握作者情感。
3. 学习作者在遭遇人生困境时 仍能保持的豁达的心态。
作者简介
苏轼
北宋文学家、 书画家。字子瞻, 号东坡居士,在诗 词、散文方面有巨 大成就,与父苏洵, 弟苏辙并称为“三 苏”,为“唐宋八 大 家”之一。
豁达乐观
全文小结
记 记叙 ——寻伴夜游
承
天 寺
描写 ——庭中月色
夜
游 抒情 ——月下感叹
赏月的欣喜
贬谪的悲凉
随缘自适 自我排遣 的 乐观
你的体验
月夜,漫步在皎洁的月光下,你对月光有 何独特的体验?试着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 注意用合适的修辞手法。
拓展与积累
调动你的语文积累,说出两句吟 咏月亮的诗句。
之后他几经贬谪,直到宋徽宗接位,大赦天下, 他才得到内徙的机会,但至常州便病逝了,时年66 岁。死后谥“文忠公”。
苏轼
• 《江城子·密州 出猎》
• 《水调歌头·明 月几时有》
• 《浣溪沙·山下 兰芽短浸溪》
古有一人
读书:闭门书史丛,少有凌云志。
工作:平生五千卷,一字不救饥。 态度: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 圆缺,此事古难全。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试读 听读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 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 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 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 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 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字音强化
suì qǐn zǎo
遂
寝
藻
xìng bǎi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第18课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导学案走近 艾萨克·阿西莫夫,美国最闻名的科普作家、世界顶尖级科幻小说作家,他也是位文学评论家。
他一生高产,著述颇丰,一生著述近500本,其中有100多部科幻小说。
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阿西莫夫科幻杂志”,是美国现今数一数二的科幻文学杂志。
《基地》系列和《我,机械人》系列是阿西莫夫脍炙人口的代表作。
《新疆域》是他晚年的高作。
写作背景:6500万年前,在地球上生活了1.6亿年的恐龙灭绝了,成为生物史上最大的谜案。
1986年以后,在詹姆斯罗斯岛和其他大陆上接踵发觉了恐龙化石,这意味着什么?美国科普作家阿西莫夫,依照大陆漂移假说,论证了在不同科学领域内的发觉会对其他领域产生阻碍,从而写成了其晚年高作《新疆域》,本课的两篇短文就选自这部高作。
1. 给加点的字注音。
遗骸.( ) 蟾蜍.( ) 褶.皱( ) 潮汐.( )追溯.( ) 鸟臀.目 ( )骨骼.( ) 陨.石( ) 衍.射( )两栖.( ) 2. 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结合语境说明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A. 但1986年在南极确实发觉了这种古老的两栖动物的化石..。
(那个地址指恐龙的遗骨化石。
) B. 两个陆块在那里聚归并缓慢地褶皱..变形。
(由于地壳运动,岩层受到挤压而形成的弯曲。
) C. 毫无疑问,6500万年前地球上曾经有过一次“大灭绝...”,发生过一次“大劫难”。
(大灾难) D. 若是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路,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何等完美无缺....。
(神话传奇,仙女穿的天衣,不用针线缝制,没有缝儿。
)3. 为以下句子中的加点部份替换一个词语,并维持情愿不变。
A. “板块构造”理论专门快为地质界几乎所有....的问题提供了答案。
( )B. 到6500万年以前,由于如此或那样.....的缘故,所有的恐龙都灭绝了,大陆也已完全分开。
( ) C. 许多尘埃进入了平流层中,结果造成在很长一段时刻......内阳光无法抵达地球的表面。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课件:18《短文两篇》 (共46张PPT)
课文探究二
1第一、二自然段作者眼中的蝉是什么样子的? 文中第一、二自然段,写出蝉的烦人、 聒噪,病蝉的微弱、细小。 2第一二自然段表达了对蝉的一种什么感受? 表现了蝉的惹人厌烦和微不足道的特点。 3在最后一段表达了对蝉怎样的感受?。 最后一段感受:宽恕,醒悟,理解,尊重
课文探究三 作者对蝉的厌烦转变为宽恕、理解, 是什么让她思想转变呢? 作者运用了什么写作方法? 是朋友的话让她重新认识了这个小 生物。作者运用了先抑后扬的写作方法。 知知不休的叫声(厌烦) ↓ 抑
1怎样理解“斜阳里,想起秋风颜色,就 宽恕了那烦人的聒聒!” ? 秋风来了,果实成熟了,对人们来说, 秋天是金色的,是快乐的,是个丰收的 季节,但是对于蝉来说,却是黑色的。 它在地下埋了17年,苦苦等待了17年的蝉 来说,却意味着生命的结束。生命虽然短 暂,蝉却执著地等待,想到这些,我以往 对他的不敬全部消失了。
研讨与练习一
作者写蝉,先抑后扬。抑在哪里?扬在何处? 通过一抑一扬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抑1首先写蝉的聒噪声使人们心烦,这是一抑。 抑:2其次写看到一只病蝉,写它的微小和病 弱,又是一抑。 扬: 蝉的生活历程显示了生命的意义。 3当最后朋友说到蝉为了延续生命,必须好好 活着,对于蝉的印象已经从烦人、病弱高 扬到显示生命意义的高度。 由抑到扬, 涵蕴深厚,传达了本文的主题:不管生命 如何短暂,必须要好好地活着。
注音解词
颤动(chàn )
钱币( bì )
一枚( méi )
短暂( zàn )
收敛( liǎn):收拢,合拢。
聒聒( ɡuō ): 持续嘈杂,使人厌烦。 宽恕( shù ):宽容饶恕。 卑微( bēi ): 卑贱微小,地位低下。 一丝不苟( ɡǒu): 形容办事认真,连最细 微的地方也不马虎。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8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案1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材内容:《阿西莫夫短文两篇》人教版新教材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8课 (需两课时)。
教材分析:《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是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一篇自读课文。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第四学段的阅读教学要求学生:“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
”这是两篇科普短文,它的突出特点是以论证为主,综合运用不同领域的科学知识,见解新颖。
如果让学生把握了课文的内容,可以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探索欲望和创新意识。
通过反复自读,学生可以品味这两篇短文简明精练、逻辑性强、幽默风趣的语言特点。
学情分析:这两篇科普短文都是事理说明文,学生可以借助已了解的有关说明文知识,通过对比阅读,比较分析每篇各自的说明对象和说明角度,相信可以培养学生善于多角度、多侧面看问题的科学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1、把握文章的说明对象,培养爱好科学、主动探寻自然奥秘的精神。
2、了解科技说明文的特点及本文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地说明事物的逻辑顺序。
3、比较两篇短文,了解它们因为说明的问题不同,所以说明的角度也就不同的特点。
教学理念:遵循语文的特点和学生学习语文的特点,以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方式,创设民主、和谐的情境,把课堂还给学生;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让他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与课程文本互动,让学生、老师、文本三者进行多重对话,更好地理解文本。
与此同时,语文教学还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让他们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获取基本的语文素养,受到思想情感的熏陶,使语文素养与人文素养的教育融为一体,让语文素养在感悟中形成,让思维品质在探究中提升。
教学重点:1、通过阅读把握文章的内容,对两篇短文的内容进行整体比较,找出它们各自所述内容的相联点和有区别的地方,懂得写作文章可根据情况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写作角度。
2、在反复阅读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逻辑顺序的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恐龙无处不在》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由多媒体展示《侏罗纪公园》影片的几个片断,让其奇特的想像和栩栩如生的画面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学生交流有关恐龙这个世界上最庞大的动物的图片及资料,想一想为什么在6 500万年前灭绝了呢?恐龙的化石会告诉我们一些什么秘密呢?请看美国著名科普作家和科学幻想小说家阿西莫夫是怎样为我们揭开谜底的。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同步练习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同步练习及答案内容预览: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同步训练第18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Ⅰ.基础知识应用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遗骸()劫难()褶皱()追溯()2、下列字形全对的一组是()A骨骼蟾蜍飘移深渊B驮着汇聚分裂爆发C措施致蜜趋势膨胀D携带悲残舒适流逝3、解释词语⑴追溯:----------------。
⑵劫难:----------------。
4、阿西莫夫是--国---作家和---家。
两篇短文均选自----。
5、《被压扁的沙子》一文说明的中心是()A.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
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B.恐龙灭绝的原因是“撞击说”和“火山说”。
C.斯英石只出现在沙子强烈挤压的地方。
D.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
6、判断下列标点符号的作用⑴目前存在两种对立的理论,即“撞击说”和“火山说”。
句中的双引号表示----------。
⑵如果二氧化硅(即非常纯的沙子)处于超高压的状态,那么它的原子相距很近,从而变得极为致密。
句中的括号表示--------。
7、根据语境,完成仿句科学是美丽的,它是开在人类心灵之野的一朵玫瑰,是闪在广袤宇宙的一颗明星,是--------,是------------。
8、你还知道有关“恐龙”的其他情况吗?请写下来与同学交流一下。
----------。
Ⅱ.课内精段赏析(一)⑴在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
这些古老的爬行动物在南极的出现,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
⑵如果把这个发现与南极大陆联系起来,这比仅考虑恐龙来说要重要的多。
恐龙如何能在南极地区生存呢?恐龙实际上并不适应寒冷的气候,现代的两栖动物(青蛙和蟾蜍是人人皆知的现代两栖动物)更不适应南极气候。
但1986年在南极地区确实发现了这种古老的两栖动物化石。
⑶恐龙不可能在每一块大陆上独自生存,那么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⑷这一问题的答案是: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
18、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课件
共同探讨
1、作者由恐龙化石的发现联想到什么问题? 第一、恐龙如何能在南极地区生存呢? 恐龙这样的两栖动物不适应南极气候。 第二、恐龙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 陆上去的呢? 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
2、什么是“板块构造”理 论?
板块构造理论——地质学的一个分支,是现代最有影响的全球构 造理论。包容了大陆漂移说、海底扩张说、大陆碰撞等学说。
褶皱(zhě zhòu)
劫难(jié)
鸟臀目(tún)蟾蜍(chán chú)
字词解释
1 遗骸:遗留下来的骨骸。 2 褶皱:由于地壳运动,岩层受到挤压而 形成 弯曲。 3 劫难:灾难。 4 致密:细致精密。 5 追溯:逆流而上,向河江发源处走。比喻探索 事物的由来。 6 天衣无缝:神话传说,仙女穿的天衣,不用针 线制作,没有缝儿,比喻事物没有一定破绽。
品味语言准确性
1、“板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几乎 所有的问题提供了答案。 2、印度向北移动,并且大约在5000万 年前与亚洲相碰撞…… 3、到6500万年前,由于这样或那样的 原因,所有的恐龙都灭绝了,大陆也已完 全分开。
2、被压扁的沙子
恐龙灭绝原因的两种对立理论
撞击说
火山说
撞击说:
你知道吗?
我国的“恐龙之乡”是四川自贡
中国最早被命名的恐龙 ----鸭嘴龙,高4.5米, 长约8米。俄国地质学家把它命名为满洲龙。 “恐龙”名字的来历 ----创立“恐龙”这一名 词的是英国古生物学家理查德.欧文 。他把希 腊字Dinos和Sauros组合起来,于是“恐怖的 蜥蜴”一词便随之诞生了。 我国科学家则把它简捷地翻译为“恐龙”。
写作特色:
语言准确。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 18.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通过看地图证明南美与非洲的相离, 更使人信服,补充说明了大陆漂移学说的 一个最显而易见的证据。
品味语言
课文中多处使用了设问句,这样既将 中心内容一步步推出,又使读者感觉到 非常亲切,就如面对面交流。
“恐龙如何能在南 极地区生存呢?”引 出恐龙如何到另一个 大陆的问题。
假说一:“撞击说” 假说二:“火山说”
合作探究
2.斯石英有怎样的性质?
A.斯石英并不十分稳定,它会变成普通沙 子,但在自然状态下的“反弹”十分缓慢, 可以保持数百万年;另一方面,斯石英在 很高的温度下,又会很快恢复为普通沙子。 B.斯石英“只出现在被强烈挤压的地方”, 它的形成来自于巨大的压力。
合作探究
字词注音
致密: 细致精密。
劫难: 灾难、灾祸。 遗骸: 遗骨(遗留的残骨)。
褶皱: 由于地壳运动,岩层受到挤压而形成的弯曲。 天衣无缝: 比喻事物没有一点破绽。
恐龙无处不在
第一部分 (1) 用一个科学观 点—“在一个 科学领域的新 发现肯定会对 其他领域产生 影响”引出说 明内容。
第二部分 (2—14) 阐述说明内 容—由恐龙化 石在南极的发 现说明“恐龙 无处不在”这 一发现推究原 因。
石无处不在,是为了证明另一项科学
理论——板块构造立论的正确。
“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由 何而知?
1986年在南极发现鸟臀目恐龙。地球
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因而
"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之说成立"。
课文说明的对象涉及哪两个学科?从 中我们可以明白一个什么道理? 生物学(恐龙)——地质学(板块理论) 确如文章开头所说:“不同科学领域之 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里的发 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最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8课《短文两篇·蝉·贝壳》PPT课件
听读两篇短文,分别划出两文中文眼句。 (提示:哲理散文的文眼句是文中蕴含哲理 的句子,也就是主旨句,作者对生命的感悟 的句子)
整体感悟
听读两篇短文,分别划出两文中文眼句。 (提示:哲理散文的文眼句是文中蕴含哲理 的句子,也就是主旨句,作者对生命的感悟 的句子)
《蝉》5节 “那本来的生活历程就这样。 它为了生命延续,必须好好活着。哪管是 九十年,九十天,都不过要好好地活过。” 此句文眼句提示了朴素而深刻的哲理: 不管生命如何短暂,都应该积极面对,好 好地生活。(记此句处) 从文眼句我们体会到生命短暂,但却积极 秋风来了,果实成熟了,本应是收获 的季节,但对那在地下埋了十七年,苦苦等 面对,为延续生命好好活着,这就是蝉的 了十七年的蝉来说,却意味着生命的结束。 生命意义所在。从这个角度,体会一下 虽然生命短暂,但蝉执着的等待,想到这些, 《蝉》一文最后一句“斜阳里,想起秋风 “我”以往对它的不敬全部消失了。(记此 颜色,就宽恕了那烦人的聒聒!”应怎样 句处) 理解?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2014年版) 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8课《短文两篇· 蝉· 贝壳》
哲理散文
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县第五中学真情语文工作室
欣赏一组图片,请用一个两字词概括 你看到内容。
生 命
哲理散文
学习目标
1. 阅读目标:学会找哲理散文的文眼句, 并通过对其的理解把握课文内容及其主旨。 (重点,涉及练习二) 2. 写作目标:了解先抑后扬及由事物引发 哲理的写作方法,能仿照课文写法,就一 自然事物写出它给你带来的启示(难点, 涉及练习一、练习三) 3. 能力目标:品读、欣赏课文,能就两文 风格和思想感情作点对比欣赏。(难点) 4. 德育目标:体悟生命的意义,树立积极、 认真对待生命的态度。(重点)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学案3:第18课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学习目标〗1、了解科技说明文的特点及本文,层次分明地说明事物的逻辑顺序。
2、比较两文,明确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互相启发,发现新的论据或结论。
3、把握文章的说明对象,培养爱好科学、主动探寻自然奥秘的精神。
〖学习重点〗了解两篇短文所说明的事理,说明的顺序、方法。
〖学习难点〗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
〖知识链接〗1、题目解读“恐龙无处不在”初看题目,我们可能以为这篇短文要向人们描绘上亿年前恐龙家族繁衍生息、遍布世界的盛况,但读了全文,我们才明白这是一篇通过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来证明“板块构造”学说的科普论文。
而“被压扁的沙子”初看题目更是不知所云,沙子怎么会被压扁呢?“被压扁的沙子”能说明什么问题?读完全文才明白,本文是前一篇内容的延续,作者正是通过“被压扁的沙子”来探讨恐龙的死因——再一次证明“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2、走近作者阿西莫夫,科幻小说及科普作家、文学评论家。
美国科幻小说黄金时代代表人物之一。
他是一位生于俄罗斯的美籍犹太人,为本世纪最顶尖的科幻小说家之一,曾获代表科幻界最高荣誉的雨果奖和星云终身成就“大师奖”。
作品极其丰富,代表作有《我,机器人》、《基地》系列、《钢窟》系列等。
第一次明确提出了著名的“阿西莫夫机器人三定律”。
以其名字命名的《阿西莫夫科幻小说》杂志,至今仍然是美国当今数一数二的科幻文学畅销杂志。
作品多次被搬上银幕。
3、相关资料这两篇科普短文选自阿西莫夫晚年的著作《新疆域》。
阿西莫夫在本书序言中说,这些文章,是“对科学近期进展的回顾和对导致我们形成清晰知识的历史成就的重新检讨与评价。
”这两篇短文在原书中编排在一起,同在“地球科学新疆域”章节里,内容上有一定的关联,说明方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可以相互参照阅读。
〖自主学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鸟臀(2)褶皱(3)潮汐(4)劫难(5)追溯(6)遗骸2、解释词语。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案
⼋年级语⽂上册第18课《阿西莫夫短⽂两篇》教案⼋年级语⽂上册第18课《阿西莫夫短⽂两篇》教案●教学⽬标知识⽬标1.积累词语,掌握“遗骸、褶皱、劫难、追溯”等词的读⾳,理解“劫难、致密、追溯、天⾐⽆缝”等词的词义,并学会运⽤。
2.了解“板块构造”“⼤灭绝”“撞击说”“⽕⼭说”“斯⽯英”等科学概念。
3.了解两篇⽂章作者的思维⽅式。
能⼒⽬标1.⽐较分析两⽂的说明对象和说明⾓度,把握两⽂所介绍的科学知识,体会作者思维的开放性与周密性。
2.揣摩语⾔,体会本⽂语⾔简明精练、逻辑性强、幽默风趣的特点。
3.培养学⽣⽤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想问题的思维⽅法。
德育⽬标学习作者运⽤丰富的科学知识、敏锐的科学眼光深⼊探索未知的精神,激发学⽣努⼒学习,不囿于成说,敢于创新,善于创新,向科学的未知领域进军。
●教学重点1.把握两篇短⽂的内容,明确说明对象,理清写作思路。
2.学习作者善于联系,由此及彼,多⾓度、多侧⾯的思维⽅法。
●教学难点体会课⽂中的补充说明的作⽤和含义。
●教学⽅法1.⽐较阅读法。
2.涵泳品味法。
3.延伸拓展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要点]朗读课⽂,整体感知⽂意;精读课⽂,⽐较分析两篇短⽂的说明对象和说明⾓度,深⼊理解⽂章内容;揣摩语⾔,体会作者独特的语⾔风格;学习作者的思维⽅法,引导学⽣留⼼⽣活,思考⾃然和社会,多⾓度看问题,获得新知、真知。
[教学步骤]设计(⼀)在距今约2.3亿年前——6500万年前,地球上出现了⼀种奇异的爬⾏动物。
它们与现代的蜥蜴有许多相似之处,如⾝体表⾯覆盖着有鳞⽚的⽪肤。
它们的后代是由卵孵化出来的等等。
在这漫长的1.65亿年间,它们成为了整个地球的主宰。
它们经历了⽓候较为温暖的三迭纪,⾷物丰富的侏罗纪,充满了⽣存恐惧的⽩垩纪,它们作为过去的⽣物,⼈们给了它们⼀个名字——恐龙。
6500万年前,⽩垩纪的⼀个早晨,草⾷性恐龙正在吃着美味的早餐,“轰”的⼀声巨响,⼀场天翻地覆的⼤爆炸发⽣了,从此恐龙便慢慢地减少,直⾄最后灭绝。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8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课件
(2)文章的段落结构怎样?
• 全文共15段,共分三部分。 • 第一部分(第1段):开篇点出文章主旨——不
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互相影响的。 • 第二部分(第2~14段):举例说明南极发现恐
• 第三部分(第15段):表明南极洲恐龙化石的作 用,照应了第1段,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2.文本探究
• (1)作者在行文中放在括号里的文字起补 充说明作用,试举例说明。
恐龙们惶恐失措,争相逃命。可撞击激起的灰尘布满了天 空。一时间暗无天日,气温骤降,大雨滂沱。在以后的数月 乃至数年里,天空依然尘烟翻滚,乌云密布,地球因终年不 见阳光而进入低温中,苍茫大地一时间沉寂无声。
大量恐龙因寒冷而聚集取暖,但任免不了被冻死、饿死的厄运。
山洪暴发,泥石流将恐龙卷走并埋葬起来。恐龙时代就这 样结束了。
说明语言:准确浅显,生动易懂。
被压扁 恐龙灭 的沙子 绝原因
撞击说 火山说
肯定 研究证明 推理论证
否定
拓展延伸
• 通过今天的学习,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来重 现六千五百万年前的那场灾难。
6500万年前的一天,恐龙们还在地球乐园中无忧无 虑地嬉戏,觅食。
突然天空中出现了一道剌眼的白光,一颗直径10公里相当于一 座中等城市般大的巨石从天而降。那是一颗小行星,它以每秒40 公里的速度一头撞进大海,在海底撞出一个巨大的深坑,海水被 迅速气化,蒸气向高空喷射达数万米,随即掀起的海啸高达5公里, 并以极快的速度扩散。
(2)作者的思路以及说明顺序怎样?
科学发现 观点产生
科学研究发现 印证观点
•由因到果的逻辑说明顺序
(3)科学界研究恐龙灭绝问题,在作者看来 有何意义?你怎么认为?
• 作者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学术问题,因 为我们将来也许还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大 灾难(万一某天某个星体要撞击地球,我 们也许会知道如何来避免这种撞击)。
初中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课件
不能删去;因为删去后就不能强调只是一部分科学家 持这种观点,就不能突出作者在下文的说明内容,不符合 实际情况。
三、品读课文 探究? (用文中原话回答)
由于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对地球的撞击,引起火山喷 发,造成大火和潮汐大浪,使许多尘埃进入平流层,导致 很长一段时间内阳光无法抵达地球表面,而导致了恐龙的 灭绝。
3.作者认为研究“撞击说”的目的是什么?(用文中原话 回答)
因为我们将来也许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大灾难。我们 需要尽可能多地了解这种事件所产生的影响,因为将来面 临这种事件时,我们可以采取某种应急措施。
字词积累
一、读一读
遗 h骸ái
chánchú 蟾蜍
j劫ié 难
两 q栖ī
z褶hě 皱 鸟t臀ún目
二、记一记
漂 移: 漂浮的物体朝某个方向移动。 迁 移:离开原来的所在地并另换地点。 遗 骸:遗留下来的骨骸。 褶 皱:由于地壳运动,岩层受到挤压而形成的弯曲。 劫 难:灾难。 天衣无缝: 神话传说,仙女穿的天衣,没有缝儿。比喻事
角度不同。试比较。
第一篇《恐龙无处不在》依据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的事实,佐证了大 陆漂移假说;
第二篇《被压扁的沙子》通过对“被压扁的沙子”的反思,证明外星 撞击导致恐龙灭绝。
这两篇短文都谈到了恐龙的灭绝,但这一问题在每篇文章中所扮的 “角色”不同。在第一篇中,作者谈到恐龙灭绝的历史,谈到它的化石无 处不有,是为了证明另一科学理论(“板块构造”理论)的正确;而在第二 篇中,恐龙的灭绝则成为探讨的主题,“被压扁的沙子”则成了证据。
(2)举新墨西哥州拉顿地区的岩石例子: 证明思路:
第18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被压扁的沙子PPT课件共26页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lspjy
3.作者为什么选择“撞击说”而否认“火山说”? 在作者看来,有论据验证的理论才能成立。 作者对前苏联科学家的实验研究成果进行了介绍: 被压扁的沙子因此被称为斯石英,在通常条件下,斯
石英可以保持数百万年。(列数字说明) 在一些地方已经 发现了斯石英,而且有证据显示这些地区曾经受到过巨大 陨石的撞击。(举例子说明) 在进行过原子弹爆炸实验的 场地也发现了斯石英,它是由膨胀火球的巨大压力形成的。 (举例子说明) 由以上两例,作者认为斯石英也应该出现 在压力极高的地壳深处。
作者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学术 问题,因为我们将来也许还会遇到这 样或那样的大灾难(万一某天某个星体 要撞击地球,我们也许会知道如何来 避免这种撞击)。我们需要尽可能多地 了解这种事件所产生的影响,因为当 将来面对这种事件时,我们可以采取 某种应急措施。
自由发挥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lspjy
本的》 不好吗?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lspjy
1.对于6500万年前恐龙的灭绝,科学界存 在着哪两种对立的理论?各自的依据是什么?
科学界对于恐龙在6500万年遭遇灭顶之灾, 存在着的两种对立的理论是:“撞击说”和 “火山说”。
“撞击说”的依据:在一个6500万年前形 成的沉积物薄层中,发现了稀有金属铱,它的 含量异常丰富。一些人认为,这可能是由于一 个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对地球撞击的结果。这 种撞击也许深入到了地壳内部,引起火山喷发 造成大火和潮汐大浪。许多尘埃进入了平流层 中,结果造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阳光无法抵达 地球表面。这也许是导致包括所有恐龙在内的 许多地球生物灭绝的原因。
行文思路上有哪些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课文教学研讨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课文教学研讨内容预览:18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课文研讨一、整体把握这两篇科普短文选自阿西莫夫晚年的著作《新疆域》。
阿西莫夫在本书序言中说,这些文章,是“对科学近期进展的回顾和对导致我们形成清晰知识的历史成就的重新检讨与评价”。
阿西莫夫认为,“科学是个极具活力的领域,而且它从来也没有像现在这样充满活力”,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科学的新进展而欣喜,“对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令人敬畏的新疆域感到惊奇”。
这两篇短文在原书中编排在一起,同在“地球科学新疆域”章节里,内容上有一定的关联,说明方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可以相互参照阅读。
恐龙无处不在“恐龙无处不在”,初看标题,我们可能以为这篇短文要向人们描绘上亿年前恐龙家族繁衍生息、遍布世界的盛况,但读了全文,我们才明白这是一篇通过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来证明“板块构造”学说的科普论文。
文章开头突发议论:“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
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这两句议论是全篇行文的逻辑基础。
南极和地球其他大陆上都发现有恐龙化石,“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
特别是南极洲发现恐龙化石,引起了作者深入的思考:“恐龙如何能在南极地区生存呢?”恐龙实际上并不适应寒冷的气候。
作者并没有把思维定格在恐龙本身的研究上,而是把“这个发现与南极大陆联系起来”考察,由此及彼步步追问:“恐龙不可能在每一块大陆上独立生存,那么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行文到第6、7段,对这一问题做出直截了当的回答:“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
”“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随之一起运动。
”显然,一部分恐龙正是搭乘这班“航船”来到南极的。
第8、9、10、11段简明地介绍了“板块”学说,并说明每个大陆都有恐龙化石的原因。
地球在四十多亿年的发展史中,“泛大陆形成和分裂过多次”,由于恐龙统治地球的时间太长,它们恰好经历了一个泛大陆由合而分的过程,成了地质演变历史的见证。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8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案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学目的1.积累相关词语,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简明精练、逻辑性强、幽默风趣的特点,了解“板块构造”“大灭绝”“撞击说”“火山说”“斯石英”等科学概念。
2.理解课文基本内容,了解两篇文章作者的思维方式。
教学重难点1.积累相关词语,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简明精练、逻辑性强、幽默风趣的特点。
2.理解课文基本内容,了解两篇文章作者的思维方式。
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
2.理解《恐龙无处不在》。
教学内容与步骤情景激趣恐龙曾支配全球陆地生态系统超过1亿6千万年之久。
恐龙最早出现在2亿3千万年前的三叠纪,灭亡于约6千5百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所发生的白垩纪末灭绝事件。
科学家最新研究表明,0.66亿年前小行星碰撞地球时,正值恐龙生态系统较脆弱时期,遭遇小行星碰撞所致的环境巨变,“糟糕运气”的恐龙走向灭绝。
人类发现恐龙化石的历史由来已久。
早在发现恐龙之前,欧洲人就已经知道地下埋藏有许多奇形怪状的巨大骨骼化石。
直到古生物学家曼特尔发现了恐龙并与鬣蜥进行了对比,科学界才初步确定这是一群类似于蜥蜴却早已灭绝的爬行动物。
人类如果不借助于化石,对恐龙这一神秘的物种就会一无所知。
所以对恐龙的研究,也就是对恐龙化石的研究。
恐龙化石大致可分为骨骼化石和生痕化石两种,主要保存在中生代时期形成的沉积岩中。
恐龙化石的形成是一个复杂、漫长而又神秘的过程,它牵涉到恐龙的死亡和灭绝,也与地球亿万年的风云变幻息息相关,而它的发现和挖掘也同样不易。
科学家们通过各种手段寻找恐龙化石的蛛丝马迹,并借助现代高科技手段来复原化石和研究恐龙。
通过他们的工作,我们渐渐了解了恐龙的外形及生活习性,而来自世界各地关于恐龙的新发现以及新看法,一再修正我们原先认定的恐龙形象,使之更接近事实的真相。
相传晋朝时代的我国,某某省某某市就发现过恐龙化石。
但是,当时的人们并不知道那是恐龙的遗骸,而是把它们当作是传说中的龙所遗留下来的骨头。
自从1989年南极洲发现恐龙化石后,全世界七大洲都已有了恐龙的遗迹。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学案4:第18课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学习目标:1. 了解说明的内容,理清说明的顺序。
2. 体会科普文章的简练、缜密、生动的语言。
3. 增强科学意识,培养多角度看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了解两篇短文所说明的事理,说明的顺序、方法。
学习难点:理解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
第一课时〖学习过程〗作者简介:阿西莫夫(1920—1992),美国著名的科普作家和科学幻想小说家。
他发表的科幻小说和科普作品至今已有300多部,是公认的当今美国科幻小说家的泰斗。
一、独立试航:阅读课文,独立完成下列问题(一)给加点字注音:遗骸()蟾蜍()追溯()潮汐()褶皱()(二)解释下列词语:追溯:天衣无缝:二、学生自读《恐龙无处不在》一文,研讨以下问题:(一)整体感知1.这篇短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理清文章说明的层次:全文共15个自然段,共分三部分。
(在课本上标注并写出层意)3 .“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由何而知?4.“大陆漂移”使恐龙遍布世界的说法由何而来?三、合作探讨:1.课文中多处使用了设问句。
这样既将中心内容一步步推出,又使读者感到非常亲切,如面对面交流。
说出下列各句的作用:(1)“恐龙如何能在南极地区生存呢?”(2)“恐龙不可能在每一块大陆上生存,那么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2.课文采用多种说明方法进行说明,引人入胜。
画出具体句子并说明运用这一方法的作用:(1)举例子:。
(2)作比较:。
(3)打比方:。
(4)列数字:。
四、知识梳理:通过南极发现恐龙的例子,提出恐龙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以及灭绝的问题(生物学),引出了板块构造理论(地质学),从而说明了“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这一现象。
五、达标测评:完成课后练习第二题1小题六、布置作业:完成《新课堂》6-11题第二课时学生阅读《被压扁的沙子》一文:一、整体感知1.对于6500万年前恐龙的灭绝,科学界存在着哪两种对立的理论?各自的依据是什么? 2.作者在本文中意在说明恐龙是怎样灭绝的?3.段落结构:全文可分为两大部分。
18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整体感知 科学家们由 南极附近的岛上发现恐龙化石的现 象推理得出了 地壳在进行缓慢而不可抗拒的运动 的结论。
一、初读课文,独立思考:
• 本文要说明的内容是什么?
一、初读课文,独立思考:
• 本文要说明的内容是什么? • 依据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的事 实,证明了“板块构造”理论 的正确。
二、阅读课文,分组讨论:
• 1.为什么说恐龙无处不在?
• 2.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说明了什么问
题?
• 3.什么是“板块构造”理论?
• 4.什么是“泛大陆” ?复述“泛大陆” 分离成七大洲的过程。
1. 为什么说恐龙无处不在?
1986年1月,阿根廷南极研究所的专家 在南极发现一些化石骨骼,而这些骨骼 属于鸟臀目恐龙。 在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 石。这些古老的爬行动物在南极的出现, 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
说明顺序:逻辑
分析文章结构
• 全文共15个自然段,共分三部分。 •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用一个科学观点——“一个 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引出说 明内容。 • 第二部分(第2~14自然段):阐述说明内容——由恐 龙化石在南极的发现说明“恐龙无处不在”,再由“ 恐龙无处不在”这一发现推究原因。 • 第三部分(15自然段):以“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为 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提 供了一个强有力的证据”总结说明内容,结束全文。
• 6500万年前,在地球上生活了1.6亿年 的恐龙灭绝了,成为生物史上最大的 迷题。不同领域恐龙化石的发现意味 着什么?美国科普作家阿西莫夫,根 据大陆漂移假说,佐证了在不同领域 内发现会对其他领域产生的影响,从 而写成此文。
2014-8-28
整体感知 科学家们由_____________________现 象 推理得出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课后第二大题,理解并感悟
此句上承接着“上苍给它制作出来的居所却有 多精致、多仔细、多么地一丝不苟啊”,比较了自 己和贝壳里的生命,感悟自己的生命尽管有限,但 还是比贝壳里的生命时间要长一点,空间要多一点, 以表达一种感激的心情:要力所能及地把事情做得 更精致些、更好些,让后人为自己的执著、努力而 感动。 因为爱美,所以她加倍珍惜生命;或者因为热 爱生命,她加倍喜欢美。在作者的心中和笔下,这 生活中的美和生命的感激是紧密相连的
解决了难题之后,让我们再来理理文章的结 构吧! 烦蝉:知知不休(1~2)
蝉
知蝉:泥里十七年,鸣 叫一夏(3~4)
赞蝉:延续生命,好好 地活(5~6)
恕蝉:懂蝉(7)
沙滩上贝壳零星,生命就是贝壳上那神秘的曲线 ....海蓝蓝,金沙滩, ....一片白去一片帆。 .... 小小贝壳像星星, ....五彩贝壳装满篮。 石子进到它的肉里,他默默地忍受了这些痛苦,他是一只坚强的贝壳
并思考:以“蝉”为 题有何好处?
以“蝉”做标题有何好处?
“蝉”作者情感的引发物,也 是聚焦点,以“蝉”为题,用语 精炼,能引发读者对文章的兴趣 与思考
在了解标题作用之后,就请大家探讨以下几个 问题:
1、作者写蝉,先抑后扬。试对此加以分析,并说说有怎样的 表达效果 2、“那么小,却那么响,竟响彻一个夏天!”运用了什么修 辞? 3、“那管事九十年、九十天,都不过要好好的活过”这句话 有什么深意?
1、作者写蝉,先抑后扬。试对此加以分 析,并说说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抑的内容:写蝉的聒噪、病弱、细小,着意写出蝉的 惹人厌烦和微不足道 扬的内容:蝉在地下埋了十七年,出来就为活一个夏 天,蝉这种执着的精神让作者产生了敬佩之情 通过一抑以扬表达了作者对蝉的喜爱、敬佩之情,并 从中得到了生命的感悟:不管生命有多短暂,都应积极 面对,好好的生活
零落:(花叶)脱 落 收敛:收拢,合拢
聒聒:持续嘈杂, 使人厌烦 宽恕:宽容饶恕
卑微:卑贱微小, 地位低下 一丝不苟:形容办 事认真,连最细微 的地方也不马虎 把玩:拿着赏玩 固执:(性情或态 度)古板执着,不 肯变通
垂蕊饮清露, 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
——虞世南《蝉》
读一读,听
“为了这样一个短暂和细小的生命,为了这样一个脆 弱和卑微的生命,上苍给它制作出来的居所却又多 精致,多仔细,多么地一丝不苟啊!”这句话表达 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比起贝壳里的生命来,我在这世间能停留的时间和 空间是不是更长和更多一点呢?是不是也应该用我的 能力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 加一丝不苟呢?”这两个反问句是什么关系?有什么 深意和作用? 读课后第二大题,理解并感悟
“比起贝壳里的生命来,我在这世间能停留的时间和 空间是不是更长和更多一点呢?是不是也应该用我的 能力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 加一丝不苟呢?”这两个反问句是什么关系?有什么 深意和作用?
连续两个反问句,层层递进。第一个较为浅易, 从生命的长度作为,说的是自己在世界上停留的时 间和空间比贝壳更长更多一点儿;第二个较为深入, 从生命的内涵和意义作比,启示自己以感激和珍惜 的态度,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塑造令人感动的生命。 两个反问句承接上文,启示我们要让自己活得 精彩,要为后世留下一些值得珍惜的东西。
本文托物言志,由叙到议,层层递 进,作者借贝壳抒发一种积极向上、 乐观自信的精神力量,以小见大, 引出读者对生命的感悟。
梳理文章结构层次
外形:坚硬精致
——托物
贝壳
生命:脆弱卑微 感悟:尽职尽责 ——言志
小的“物”引发对
生命的一些感悟。②对于生命的理解,都比较积极、认 真。③对于“物”的描写细致入微,笔触轻柔自然。
不同之处: ①《蝉》是先抑后扬;《贝壳》是直入
主题,开门见山。 ②《蝉》对于生命的感悟是不管生 命的短暂与否,都要积极面对,好好活着;《贝壳》则 是尽力要把自己能做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 一丝不苟。 ③《蝉》的作者对于生命的态度隐喻在蝉 的生命意义中,并没有直接表白;《贝壳》则明确提出 了自己要认真做事的想法,表达了要留下令人珍惜和惊 叹的东西的愿望。
2、“那么小,却那么响,竟响彻一个夏 天!”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这句话运用了对比手法,“却”写出了蝉虽 小,但是他用尽全力歌唱,歌颂生命,这也是 作者的疑惑之处。“竟”表达了作者对此有不 解 ,感叹句的使用强调了作者的不解与吃惊 程度。
3、“那管事九十年、九十天,都不过要好好的 活过”这句话有什么深意? 这句话是全文的文眼,它是由抑倒扬的关键 之处,也是由蝉引起的关于生命的深刻感悟, 卒章显志,揭示了生命的意义,点明了主题。 他也提醒了我们:不管生命有多短暂,都要 好好的活。
“为了这样一个短暂和细小的生命,为了这样一个脆 弱和卑微的生命,上苍给它制作出来的居所却又多 精致,多仔细,多么地一丝不苟啊!”这句话表达 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贝壳内的生命“短暂”“细小”“脆 弱”“卑微”,但它的居所“精 致”“仔细”“一丝不苟”,于对比中 突出了贝类对生命的珍爱,对生命的付 出。两个“多”一个“多么”起强调作 用,强调贝类营造居所的用心,作者直 抒胸臆,强烈地表达了对贝壳的歌颂之 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