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会考复习提纲
初中地理会考复习提纲
初中地理会考复习提纲一、地球与地球运动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a.地球的形状是椭球体,但在局部可能有起伏2.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a.自转运动: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一周所需要的时间是24小时b.公转运动:地球绕太阳运行轨道是近似椭圆形3.四季的变化a.四季的变化是由地球公转引起的b.四季的轮换是由地球自转引起的4.地震a.地震的发生是地壳内部能量释放的结果b.地震烈度是衡量地震强弱的依据之一二、地理位置与区域划分1.地理位置a.地理位置是指一个地区在地球上的具体位置b.地理位置可以通过经度和纬度来确定2.区域划分a.区域划分是按照一定特征将地域划分成不同区域b.区域划分有政治、文化、经济等多种依据3.我国的地理位置与区域划分b.我国以长江为界,可划分为东、中、西三大区域三、中国的地形地貌1.中国的地形格局a.中国地势东西高,中部低b.中国地貌类型丰富多样,包括山地、丘陵、盆地等2.中国的河流a.黄河:中国第二大河流,也是世界上悬河流之一b.长江:中国第一大河流,也是世界第三大河流3.中国的高原和盆地a.青藏高原:世界上最高、最大的高原b.内蒙古高原:中国境内最大的高原c.西南盆地:中国境内最大的深层盆地四、中国的气候与气象灾害1.中国的气候类型a.北方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b.南方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2.中国的气候特点a.凉爽的春季和炎热的夏季b.干燥的秋季和寒冷的冬季3.气象灾害a.台风:热带气旋的一种,常常造成巨大破坏b.干旱:气候异常造成的缺水现象c.暴雨:降雨过程中短时间内降水量过大造成的灾害五、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1.自然资源的分类a.可再生资源:石油、煤炭等b.不可再生资源:金属矿产、水资源等2.中国的自然资源a.矿产资源:煤炭、铁矿石等b.水资源:中国拥有丰富的淡水资源3.环境保护a.废水处理:利用适当的方法处理废水,减少对水体的污染b.垃圾分类:按照可回收物、有害垃圾等进行分类处理,减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六、交通与通信1.陆上交通a.铁路:中国铁路运营里程居世界首位b.公路:中国公路总里程居世界第二位2.水上交通a.内河:长江、黄河等内河运输发达b.海洋:中国拥有世界第三长的海岸线3.通信发展a.移动通信: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移动通信市场b.互联网: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互联网用户七、人口与城市化1.人口普查与人口分布a.人口普查是统计和分析全国人口数量和结构的调查b.中国人口分布不均衡,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密集2.城市化进程a.城市化是指人口向城市地区集聚的过程b.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化率逐渐提高八、经济与区域发展1.农业a.粮食生产: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和消费国b.特色农产品:如茶叶、丝绸等2.工业a.制造业: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国家b.高新技术产业:如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3.发展不平衡a.区域发展不平衡:东部地区经济发展较快,中西部地区相对滞后b.城乡发展不平衡:城市发展较快,农村经济相对落后。
初中地理会考复习提纲
初中地理会考复习提纲
一.世界地理:
1.世界地理概念:世界地理是系统考察地球上的人类活动与地质环境、气候等自然要素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2.世界的地形:世界的地形由平原、丘陵、山地和河流构成,主要为
四大陆构成的世界地形。
3.世界的人文地理:世界人文地理主要考察人口、语言、社会文化和
经济,主要有欧洲、亚洲、非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和南极洲等。
二.中国地理:
1.中国地理的总体特征:中国地理总体特征指的是中国的地理形势、
气候环境、植被覆盖和人文地理等。
2.中国的地形:中国的地形主要构成为东部平原、中部丘陵、西部高
原和西南地区山地,另外还有海岸线构成的海洋地形。
3.中国的人文地理:中国的人文地理主要指的是中国的民族、语言、
宗教、历史文化和各省份的经济发展情况等。
三.地球科学:
1.地球构造:地球的构造由地壳、地幔和地核构成,其中地壳是上部
最薄的部分,而地幔是下部最厚的部分。
2.地球内部结构:地球内部结构主要包括外壳、内核、地幔层和地壳
层等。
3.地球的岩石结构:地球上的岩石结构主要由火成岩、变质岩和成岩岩类构成,这些岩石类型之间也存在明显的层次关系。
四.世界地理进展:。
初中地理会考复习提纲汇总
初中地理会考复习提纲汇总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纲要一、地球1、地球是个球体;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2、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纬线是不等长的,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经线是等长的。
3.纬度和经度①纬度的变化规律:由赤道(0°纬线)向南、北两极递增。
最大的纬度是90度,在南极、北极。
②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表示。
③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平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④经度的变化规律:由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西、向东递增到180°。
⑤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用“E”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的经度叫西经,用“W”表示。
⑥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
20°W以西到160°E属于西半球(大于20°W或大于160°E)20°W以东到160°E属于东半球(小于20°W或小于160°E)二、地球的运动1、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做地球自转。
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为一天、产生昼夜更替和时间差异2、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为一年、产生四季变化和昼夜长短变化3 月 21 日前后(春分日),太直射赤道,3、4、5月是北半球的春季(南半球是秋季)6 月 22 日前后(夏至日),太直射北回归线,6、7、8月是北半球的夏季(南半球是冬季)9 月 23 日前后(秋分日),太直射赤道,9、10、11月是北半球的秋季(南半球是春季)12 月 22 日前后(冬至日),太直射南回归线,12、1、2月是北半球的冬季(南半球是夏季)3、地球受照射的情况不同,地球表面划分为五带:北寒带、北温带、热带、南温带、南寒带4、五带的分界线是:热带与北温带界线是北回归线,热带与南温带的界线是南回归线,北温带与北寒带的界线是北极圈,南温带与南寒带的界线是南极圈5、地球五带中,气候终年炎热的是热带,四季变化比较明显的是南、北温带,气候终年寒冷的是南、北寒带三、地图1.地图①一般方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初中地理会考复习提纲汇总.doc
精品文档初中地理会考复习提纲汇总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纲要一、地球1、地球是个球体;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2、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纬线是不等长的,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经线是等长的。
3.纬度和经度①纬度的变化规律:由赤道(0°纬线)向南、北两极递增。
最大的纬度是90度,在南极、北极。
②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表示。
③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平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④经度的变化规律:由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西、向东递增到180°。
⑤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用“E”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的经度叫西经,用“W”表示。
⑥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
20°W以西到160°E属于西半球(大于20°W或大于160°E) 20°W以东到160°E属于东半球(小于20°W或小于160°E)二、地球的运动1、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 ,叫做地球自转。
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为一天、产生昼夜更替和时间差异2、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为一年、产生四季变化和昼夜长短变化3 月 21 日前后(春分日) ,太阳光直射赤道 ,3、4、5月是北半球的春季(南半球是秋季)6 月 22 日前后(夏至日) ,太阳光直射北回归线 ,6、7、8月是北半球的夏季(南半球是冬季)9 月 23 日前后(秋分日) ,太阳光直射赤道 ,9、10、11月是北半球的秋季(南半球是春季)12 月 22 日前后(冬至日) ,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 ,12、1、2月是北半球的冬季(南半球是夏季)3、地球受阳光照射的情况不同 ,地球表面划分为五带:北寒带、北温带、热带、南温带、南寒带4、五带的分界线是:热带与北温带界线是北回归线 ,热带与南温带的界线是南回归线 ,北温带与北寒带的界线是北极圈 ,南温带与南寒带的界线是南极圈5、地球五带中 ,气候终年炎热的是热带 ,四季变化比较明显的是南、北温带 ,气候终年寒冷的是南、北寒带三、地图1.地图①一般方法:上北下南 ,左西右东。
初中地理会考复习提纲
初中地理总复习提纲第一章:地球和地球仪1、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大小:半径:6371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
3、地球仪: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
(在地球仪上找出地轴、两极、赤道)4、经线是一个半圆。
经线特点:所有经线一样长;经线都指示南北方向;经度:0°—180°;0°经线为本初子午线,以东为东经,用字母E表示,0°经线以西为西经,用字母W表示;5、纬线是一个完整的圆。
纬线特点:纬线长短不一,赤道最长,向南北两极逐渐缩短;纬线都指示东西方向;纬度:0°—90°;0°纬线为赤道,赤道以北为北纬,用字母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用字母S表示。
6、低中高纬的划分:南北半球,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
7、东西半球的划分:以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为界;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 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8、能在地球仪上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球上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9、地球的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周期:一天(24小时);自转中心:地轴。
地理意义:产生了昼夜更替和时间的差异。
10、地球的公转:公转中心:太阳;方向:自西向东;周期:一年;公转轨道:椭圆。
地理意义:产生了四季变化(季节的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变化)、五带的划分:第二章:地图1、比例尺的表示方法:文字式、线段式、数字式2、比例尺大小的比较: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
3、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
4、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5、地图上方向的表示方法:一般的地图,用一般定向法: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初中地理会考复习提纲(精华版)
初中地理会考复习提纲七年级上第一章地球和地图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地球大小: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地球仪含义: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缩小的模型。
地球仪意义: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
1、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
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为赤道(最长的纬线)。
2、连接南、北极并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叫做经线。
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为20°W和160°E。
经纬网: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格。
§1.2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自转含义: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
方向:自西向东。
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一天(24小时)。
地理意义:昼夜更替和地方时差。
二、地球的公转1、含义:围绕太阳不停地运转。
方向:自西向东。
公转一周的时间为一年(365天)。
2、地理意义:形成四季(春夏秋冬)。
4、五带: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2.1 大洲和大洋2、七大洲:面积广大的陆地叫做大陆。
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做岛屿。
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成大洲。
世界共有七大洲,按面积大小排列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注意看P29图2.6)。
乌拉尔山脉;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沟通黑海和地中海);黑海;里海;乌拉尔河。
四大洋:从大到小排列: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3.1天气: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态。
气候: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天气预报和常用天气符号:(书本46面图3.6)天气预报是气象工作者通过对天气资料的分析,发布将要出现的天气状况。
§3.2气温:空气的温度,常用℃表示,在北半球,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从低纬度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最寒冷的大洲为南极大陆。
完整版初中地理会考复习提纲汇总
4、五带的分界线是:热带与北温带界线是北回归线,热初中地理会考复习提纲汇总带与南温带的界线是南回归线,北温带与北寒带的界线是北极圈,南温带与南寒带的界线是南极圈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纲要5、地球五带中,气候终年炎热的是热带,四季变化比较一、地球明显的是南、北温带,气候终年寒冷的是南、北寒带4千米;赤道周长:1、地球是个球体;平均半径:6371万千米;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三、地图、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纬线是21.地图不等长的,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①一般方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经经线:②指向标法: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
线是等长的。
③经纬线定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3.纬度和经度④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
北两极递增。
向南、①纬度的变化规律:由赤道(0°纬线)⑤比例尺大小的判断:分母愈小,分值愈大,是大比例度,在南极、北极。
最大的纬度是90尺;分母愈大,分值愈小,是小比例尺。
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②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N”⑥比例尺类型:线段比例尺、数字比例尺、文字比例尺表示。
叫南纬,用“S”⑦大比例尺,表示范围小,表示内容详③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平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小比例尺,表示范围大,表示内容略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经线)向西、向东0°④经度的变化规律:由本初子午线(四、海洋与陆地180°递增到。
1、地球表面海洋占71 ﹪,陆地占29 ﹪。
三分陆地,表示;本初子午“E”⑤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用七分海洋表示。
线以西的经度叫西经,用“W”2、七大洲面积比较:亚洲(最大)、非洲、北美洲、南组成的经线圈。
160°EW⑥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最小)。
或大于20°W属于西半球(大于W 20°以西到160°E四大洋面积比较:太平洋(最大)、大西洋、印度洋、或W属于东半球(小于20°E以东到20°160°E)W160°北冰洋(最小)E)小于160°3、洲界:亚洲与非洲:苏伊士运河亚洲与欧洲: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二、地球的运动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做地球自转。
初中地理会考复习提纲
初中地理会考复习提纲考试范围: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章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一节:日本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章八年级下册:五、六、七、八、九章(70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球仪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第一个说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麦哲伦环球航行二、半球的划分:1、南北半球的划分界限:以赤道为界2、东西半球的划分: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组成的经线圈。
3、低、中、高纬度的划分:0—30、30—60、60—90。
4、赤道半径、平均半径、周长三、地球的运动:自转和公转——方向、周期、地理意义;五带划分四、地图1、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2、地形图: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3、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度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度缓4、能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区分:山脊、山谷、山顶、鞍部、陡崖等山体部位(能画出来)5、分层设色地形图中:绿色代表平原,蓝色代表海洋第二章:陆地和海洋一、地球海陆分布:1.、71%是海洋,29%是陆地。
有三分陆地,七分海洋的说法2、陆半球、水半球二、结合图2.6“大洲和大洋的分布图”识记以下内容:(P28-30)1、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位置、形状和大小顺序(要画出来)2、各大洲之间的分界线:亚欧——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亚非——苏伊士运河;亚洲与北美洲——白令海峡;北美洲与南美洲——巴拿马运河3、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的大致分布以及原因三、海陆的变迁:1、海陆变迁的原因:地壳运动、海平面上升、人类活动2、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学说3、板块运动:七年级下册日本一、概况:1、位置:太平洋西北部的岛国。
2、国土组成: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等四个大岛及其周围的数千个小岛组成。
3、日本是一个多火山和地震灾害的岛国,因为它处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今年可能会出日本地震的事,结合地震带的分布以及地震产生的原因4、日本的最高山峰:富士山(是一座著名的火山);日本的首都:东京。
初中地理会考知识复习提纲
初中地理会考复习提纲(一)地球和地图1、地球自转和公转比较自转公转自西向东方向自西向东(北逆南顺)一天一年转动一周所需时间(即周期)产生四季地理意义产生昼夜更替2、经纬线的划分:(1)经度的划分:0°经线(本初子午线),划分东经(E)和西经(W),东经划分0°~180°,西经划分0°~180°。
(2)纬度的划分:0°纬线(赤道,最长的纬线),划分北纬(N)和南纬(S),北纬表示划分0°~90°,南纬划分0°~90°。
3、特殊经纬线:(1)0°经线,本初子午线,划分东经和西经。
(2)0°纬线,赤道,最长的纬线,划分北纬和南纬,划分南北半球。
(3)东西半球的界限:西经20°(20°W)和东经160°(160°E)组成的圆。
(4)北纬23.5°(北回归线), 南纬23.5°(南回归线)—划分热带和温带。
(5)北纬66.5°(北极圈), 南纬66.5°(南极圈)—划分温带和寒带。
(6)五带的划分(教材P.12.图1.20)4、通过经纬线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
5、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方向、图例。
6、能运用地图辨别方向、量算距离(运用比例尺)、估算海拔和相对高度海拔:地面某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地面某点高出另一点的垂直距离。
(二)世界地理1、运用地图说明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和主要特点地球表面71%是海洋,陆地仅占29%。
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
亚洲(最大),非洲(最热),大洋洲(最小),南极洲(最冷,跨经度最多,纬度最高);太平洋(最大),北冰洋(最冷,纬度最高)。
2、知道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及其分布亚欧大陆东部—季风气候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沿岸---地中海气候亚欧大陆内部---温带大陆性气候赤道附近—热带雨林气候南极洲---寒带气候3、板块学说及地震与板块运动的关系板块学说: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
初中地理会考复习提纲
初中地理会考复习提纲一、自然地理部分:1.陆地形成与变化:a.地壳构造和板块运动;b.地震、火山和地理构造;c.植被带和气候带;d.地貌类型及其特点。
2.空气水的运动和地球的水循环:a.大气环流和区域气候;b.水蒸气的生成和降水;c.河流水系和地下水的形成;d.地球上的水资源分布和利用。
3.冰川与沙漠的地理特征:a.冰川的形成与演化;b.沙漠的形成与分布。
4.地球生态系统:a.生物圈的结构和功能;b.生态平衡与生态破坏;c.地球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5.海洋与岛屿:a.海洋运动与洋流形成;b.世界海洋资源和环境问题;c.岛屿的形成与发展。
二、人文地理部分:1.人口与城市:a.人口分布与迁移;b.城市化进程与城市规模;c.城市发展对环境的影响。
2.农业与工业:a.农业的类型和分布;b.农业对环境的影响;c.工业的类型和分布;d.工业对环境的影响和可持续发展。
3.内陆交通和海洋运输:a.内陆交通的发展和影响;b.海洋运输的发展和影响。
4.资源和能源:a.自然资源的分类和分布;b.能源的类型和利用。
5.地理信息系统和地图:a.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应用;b.地图的使用和解读。
三、地理实践部分:1.地球观测和测量:a.大地测量和卫星遥感;b.地图投影和比例尺。
2.野外实践:a.地貌观察和测量;b.野外调查和数据收集。
3.多媒体技术与地理教学:a.多媒体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b.地理实验和模拟技术。
以上是初中地理会考复习提纲的精选内容,根据学校和地区的具体要求和教材内容可以进行适当调整。
在复习过程中,建议先进行整体了解,然后重点掌握每个部分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知识点。
掌握好基础知识后,进行题目的练习和模拟考试,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提高解题能力和考试技巧。
希望以上提纲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初中地理会考复习提纲汇总
初中地理会考复习提纲汇总
一、自然地理
1、地形
(1)有关地球的概念:地球是圆形的,由六大洲组成,被分为北半球
和南半球;地球表面由陆地与海洋组成;地球公转约一年,自转约一天。
(2)有关地形的概念:地形特征是地表上的形状,大陆、海洋都有自
己特有的地形。
主要包括高低不平的地势、河流、湖泊、沼泽、山脉等。
(3)特征介绍:地形可分为平原、丘陵、山地、高原、盆地等。
平原
是四面均由坡度较小、比较平坦的地形,河流和湖泊常常经过其中。
丘陵
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平原相连形成的连续的低坡度的地形,有许多丘陵
地形可以找到。
山地是由许多山峰和山谷组成的,它们可以是独立的山脉,也可以形成更大的地貌类型。
高原是一种高海拔的地形,地面平坦,多数
高原上覆盖着草地,有许多河流,也会有雪山、湖泊和洞穴。
盆地是经过
构造变化形成的地形,由于构造变化,盆地内外地势不平,有许多河流流
经其中,也可以有湖泊。
2、气候
(1)有关气候的概念:气候是指一个时期,地球表面不同地方发生的
气象现象和气象数值的平均值。
(2)特征介绍:大气含有水汽、二氧化碳、氮气、硫氧化物等物质。
初中地理会考复习提纲(重点微缩)
(一)七年级上册1.地球大小: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2.五带: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
3.海陆分布与气候:纬度相同的地方,夏季海洋气温低,陆地上气温高;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
4.地形地势与气候:一般情况下,每增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5.山地五种不同形态: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
6.地形类型: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
7.海洋与陆地:人们常用“七分(71%)海洋(四大洋),三分(29%)陆地(七大洲)”概括地球海陆分布。
8.世界共有七大洲,按面积大小排列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南极洲。
9.大洲分界线:亚、欧:乌拉尔山脉;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沟通黑海和地中海);黑海;里海;乌拉尔河。
亚、非:苏伊士运河(沟通地中海和红海)。
亚、北美:白令海峡。
南、北美:巴拿马运河(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
10.四大洋:从大到小排列: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11.板块构造学说(地球由六大板块组成即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12.天气:晴阴多云降雨霜冻雷雨降雪雾等。
13.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从低纬度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最寒冷的大洲为南极大陆。
14.对流雨:湿润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变冷凝结而形成的降雨。
15.地形雨:湿润空气水平运动时,遇到山地,沿山坡“爬升”,温度下降,水汽凝结,在迎风坡产生的降水。
16.:类似的道理,当冷空气与暖空气相遇时,相对较轻的暖空气被“抬升”,遇冷凝结而产生的降水。
17热带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地中海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18.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
19.世界人口的数量与增长: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20.世界的人口问题:社会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21.世界的人种:黄色人种、黑色人种、白色人种22.世界上的主要语言: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也是联合国工作语言。
初中地理会考复习提纲
初中地理会考复习提纲一、地理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1.地理的定义和分类-地理的定义-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区别2.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地理学的实地考察方法-图件和实验方法-统计和分析方法-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应用二、地球与地图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的形状-地球的大小2.地球的运动-自转和公转-时间和经度的关系3.地图的制作和使用-地图的分类-地图的制作步骤-地图的使用方法三、地球的层构造和板块构造1.地球的内部结构-地球的层析结构-不同地质层的特点和组成2.地壳的活动和板块构造-地壳的活动现象-板块构造理论-板块边界的主要类型和地震地带四、气候与天气1.气候的基本要素-温度-湿度-降水-风2.气候的分类-不同气候类型的特点-中国的气候类型及其分布3.天气的形成和变化-气压变化和气流形成-气象要素变化的影响因素-不同天气现象的形成和特点五、水资源和水环境问题1.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全球水资源的分布-中国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水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2.水污染和水环境治理-水污染对环境的影响-水环境治理的措施和方法六、土壤资源和土地利用1.土壤的形成和类型-土壤的主要成分和形成过程-不同土壤类型的特点和分布2.土地利用与农业生产-农业耕地和林地的利用-农业发展对土地的影响3.城市土地利用与城市化-城市土地的利用和开发-城市化对土地资源的影响和管理七、人口与城市化1.人口资源和人口分布-人口资源的分布和特点-人口密度和人口分布规律2.人口迁移和城市化-人口迁移的原因和类型-城市化过程和城市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3.城市规划与建设-城市规划的意义和内容-合理城市发展的措施和方法八、经济地理1.经济活动和经济区位-经济活动的特点和分类-经济区位的重要性和选择原则2.工业和交通运输-工业发展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交通运输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和类型3.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特色和类型-区域合作和开放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九、旅游地理1.旅游资源和旅游地类型-旅游资源的种类和特点-旅游地的分类和发展2.旅游业发展和旅游规划-旅游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旅游规划和旅游管理的重要性3.旅游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旅游环境对旅游业的影响-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和方法十、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1.自然灾害类型和特点-地震-暴雨和洪水-干旱-风暴和台风2.防灾减灾的基本原则和措施-预测和监测-防灾工程-灾后救援和重建以上是初中地理会考复习的提纲,详细内容可根据自己的课程教材和知识点进行具体的学习和整理。
初中地理会考复习提纲
6、交通运输:管道运输主要运输石油和天然气。 7、主要城市:莫斯科(首都,最大城市,红场、克里姆林宫) 七、中东
4
1、中东地处亚、非、欧三洲交界地带,里海、黑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
2、丰富的石油资源:中东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
①主要产油国有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沙特阿拉伯、伊拉克、科威特、伊朗、埃及等国家;
初中地理会考复习提纲汇总 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纲要 一、地球 1、地球是个球体;平均半径:6371 千米;赤道周长:4 万千米; 地球表面积:5.1 亿平方千 米。 2、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纬线是不等长的,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经线: 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经线是等长的。 3.纬度和经度 ①纬度的变化规律:由赤道(0°纬线)向南、北两极递增。最大的纬度是 90 度,在南极、北极。 ②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表示。 ③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平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④经度的变化规律:由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西、向东递增到 180°。 ⑤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用“E”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的经度叫西经,用“W”表示。 ⑥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160°E 组成的经线圈。 20°W 以西到 160°E 属于西半球(大于 20°W 或大于 160°E) 20°W 以东到 160°E 属于东半球(小于 20°W 或小于 160°E) 二、地球的运动 1、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做地球自转。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为一天、产生昼夜更替和 时间差异 2、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为一年、产生四季变化和昼夜长短变化 3 月 21 日前后(春分日),太阳光直射赤 道,3、4、5 月是北半球的春季(南半球是秋季) 6 月 22 日前后(夏至日),太阳光直射北回归线,6、7、8 月是北半球的夏季(南半球是冬季) 9 月 23 日前后(秋分日),太阳光直射赤道,9、10、11 月是北半球的秋季(南半球是春季) 12 月 22 日前后(冬至日),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12、1、2 月是北半球的冬季(南半球是夏季)
初中地理会考复习提纲(精品资料)
初中地理会考复习提纲七年级上册1、人类的活动离不开地理⑴地理与日常生活:地理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我们可以了解天气,广泛了解世界各地的基本情况和风土人情等。
⑵地理与生产建设:我们生产活动不能随心所欲,它要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⑶学会收集地理信息:①查阅地理书籍②咨询有关人士③上网查阅资料等。
2、学习地理,为了更好地生活①尊重自然规律,做大自然的朋友;②因地制宜,扬长避短;③综合地分析问题;④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一、地球和地球仪1、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P3中的图1.2)⑴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⑵大小: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⑶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实: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成功;地球的卫星照片;月食照片,是地球影子遮挡了照射的阳光。
⑷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西班牙→大西洋→麦哲伦海峡→太平洋→菲律宾群岛→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班牙。
2、地球的模型——地球仪⑴含义: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缩小的模型。
⑵意义: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
3、纬线和经线(P5中的图1.7)⑴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⑵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⑶地轴:假想的地球自转轴。
⑷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⑸经、纬线的特点:⑹特殊的经、纬线①特殊纬线赤道——是最长的纬线,既是纬度的起始点,以北为北纬用字母N 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用字母S 表示,也是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
30°纬线——是低纬度与中纬度的分界线 60°纬线是中低纬度与高纬度的分界线 ②特殊经线 0º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是经度的起始点,以东为东经用字母E 表示,以西为西经用字母W 表示,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旧址。
180°经线——大致与“国际日期变更线”一致 20°W ——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 160°E ——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 ⑺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0°纬线);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 、160°E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地理会考复习资料七年级上册与同学们谈地理1、人类的活动离不开地理⑪地理与日常生活:地理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我们可以了解天气,广泛了解世界各地的基本情况和风土人情等。
⑫地理与生产建设:我们生产活动不能随心所欲,它要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⑬学会收集地理信息:①查阅地理书籍②咨询有关人士③上网查阅资料等。
2、学习地理,为了更好地生活①尊重自然规律,做大自然的朋友;②因地制宜,扬长避短;③综合地分析问题;④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一、地球和地球仪1、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P3中的图1.2)⑪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⑫大小: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⑬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实: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成功;地球的卫星照片;月食照片,是地球影子遮挡了照射的阳光。
⑭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西班牙→大西洋→麦哲伦海峡→太平洋→菲律宾群岛→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班牙。
2、地球的模型——地球仪⑪含义: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缩小的模型。
⑫意义: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
3、纬线和经线(P5中的图1.7)⑪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⑫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⑬地轴:假想的地球自转轴。
⑭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⑮经、纬线的特点:⑯特殊的经、纬线①特殊纬线赤道——是最长的纬线,既是纬度的起始点,以北为北纬用字母N表示;赤道以南为南纬用字母S表示,也是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
30°纬线——是低纬度与中纬度的分界线60°纬线是中低纬度与高纬度的分界线②特殊经线0º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是经度的起始点,以东为东经用字母E表示,以西为西经用字母W表示,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旧址。
180°经线——大致与“国际日期变更线”一致20°W——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160°E——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⑰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0°纬线);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160°E。
⑱经度和纬度的变化规律:(西经)(东经)本初子午线赤道4、利用经纬网定位⑪经纬网的含义:在地球仪或地图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格。
⑫经纬网的作用:确定地球表面某一点的位置。
二、地球的运动1、地球的自转(P9中的图1.15) ⑪含义: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
⑫方向:自西向东。
⑬周期:一天(约为24小时)。
⑭产生的现象:昼夜更替、地方时差 2、地球的公转(P11中的图1.19) ⑪含义:地球围绕太阳不停地旋转。
⑫方向:自西向东。
⑬周期:一年(约为365天)。
⑭特点:地球公转的轨道平面与地轴的夹角是66.5° ⑮产生的现象:①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 ②同一地点,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北纬)(南纬)愈向北愈大愈向南愈大③同一地点,昼夜长短的变化;④同一地点,不同季节太阳光热不同,即春夏秋冬四季的形成。
⑯二分二至: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夏至日(6月22日前后)、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⑰四季的划分(以北半球为例,南半球正相反):3、4、5三个月是春季;6、7、8三个月是夏季;9、10、11三个月是秋季;12、1、2三个月是冬季。
3、地球的五带(P12中的图1.20)⑪比例尺①概念: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比②表现形式:数字式、文字式、线段式⑫方向的判读:①一般地图: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②有指向标的地图:根据指向标定方向,指向标箭头一般指向北方③有经纬网的地图:根据经纬网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⑬图例和注记①图例:用来表示地理事物的各种符号。
②注记:用来说明地理事物名称的文字或用说明地理事物数量的数字,称之为地图的“语言”。
③常用图例:(P14中的图1.24)铁路国界山峰2、地形图的判读⑪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P16中的图1.27)①海拔(绝对高度):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举例: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吐鲁番盆地海拔-155米②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举例:旗杆高出地面15米⑫地形图的类型: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
等高线:在地图上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成的线。
等深线:在地图上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
⑬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P16中的图1.29)①根据等高线的疏密程度判断坡度的陡缓: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
②根据等高线形状判断地形类型: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
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表示山谷,向低处凸出表示山脊;两个山顶之间的部位是鞍部;等高线重叠的地方表示陡崖。
⑭陆地上的五种基本地形: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
地形图上用海拔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
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黄色表示高山高原、白色表示冰川。
3、从地图上获取信息⑪地图常见种类:导游图、交通图、政区图⑫比例尺大小与地图范围、详略的对应关系:第二章陆地和海洋一、大洲和大洋1、地球?水球?⑪地球表面陆地面积占29%,海洋面积占71%,概括为“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⑫分布: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半球。
⑬中国载人航天历程:2003.10.15,杨利伟,神舟5号飞船;2005.10.12,聂海胜、费俊龙,神舟6号飞船;2008.9.25,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神舟7号飞船。
2、七大洲和四大洋⑪关于海洋、陆地的基本概念:(P28中的图2.5)⑫海陆分布大势:①六块大陆:亚欧大陆、非洲大陆、南极大陆、澳大利亚大陆、北美大陆、南美大陆。
②七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P29中的图2.6)③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④大洲分界线:(P30中的图2.7)亚、欧: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沟通黑海和地中海)。
亚、非:苏伊士运河(沟通地中海和红海)。
南、北美:巴拿马运河(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
亚、北美:白令海峡。
⑬亚洲是最大的洲;欧洲是最小的洲;太平洋是最大的洋;北冰洋是最小的洋。
南极洲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北冰洋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洋。
二、海陆的变迁1、沧海桑田⑪现象:地球上的海洋和陆地是不断变迁的⑫原因: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主要原因,此外人类的活动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
⑬举例:今天的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过去曾经是海洋。
注意:①“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大陆漂移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是目前最被普遍接受、相对完善的一个学说。
②六大板块: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
(P37中的图2.19)③由板块运动引起的两大地震带是: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一、多变的天气1、天气及其影响⑪含义:是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阴晴、风雨、冷热等大气状况。
⑫特点:短时间(时间)、相差大(空间)、变化大(变化)⑬影响:天气对交通、生活、农业生产、军事等人类活动有着深刻的影响。
2、明天的天气怎么样?⑪天气预报:是气象工作者通过对天气资料的分析,发布将要出现的天气状况。
⑫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世界各地获取气象信息→卫星传输接收→对信息加工处理→分析判断得出结论→预报⑬天气预报的形式:电视、报纸、互联网、广播、手机短信、打电话⑭天气预报的内容:①卫星云图: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白色表示云区②城市天气预报:说明一日内阴晴、风、气温和降水等常规情况,另外还有沙尘暴、空气质量、海浪、冰雹、大雾等特殊预报。
⑮常用的天气符号(P46中的图3.6)3、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评价空气质量的方式: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用污染指数来表示。
污染指数小,对人体健康有利;污染指数大,对人体健康有害。
二、气温和气温的分布1、气温与生活⑪气温:空气的温度,常用℃表示。
日平均气温=一日内气温观测值之和÷观测次数月平均气温=一月内日平均气温之和÷当月天数年平均气温=一年内月平均气温之和÷月数(12)⑫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气温影响人们的穿衣、饮食、住房、农业和交通等。
2、气温的变化⑪日变化(P51中的图3.12)①概念: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
②变化特点:一天当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点(14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③气温日较差=最高气温-最低气温⑫年变化(P51中的图3.13)①概念: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
②变化特点:南北半球气温的变化正好相反。
陆地上:北半球气温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上:北半球气温8月最高,2月最低。
③气温年较差=最高月平均气温—最低月平均气温⑬通常用气温的变化曲线图来表示一个地方一年内的气温变化情况。
⑭气温年变化曲线图的绘制方法:一横月、二纵温、三定点、四连线3、气温的分布⑪等温线:气温相同的点的连线。
⑫表示:世界各地冷热不同,通常用等温线图来表示。
⑬影响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⑭分布规律:①纬度差异:一般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
(P53中的图3.17)②海陆差异: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
③垂直变化:随海拔升高气温降低,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⑮等温线图的判读:①等温线封闭,中心气温高的为高温中心,中心气温低的为低温中心。
②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小。
⑯世界“热极”撒哈拉沙漠,世界“冷极”南极大陆。
三、降水和降水的分布1、降水与生活⑪降水: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其中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⑫测量:测量降水的工具是雨量器,表示降水量大小的单位一般为毫米。
⑬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降水影响交通、农业生产等。
2、降水的季节变化(P55中的图3.19)⑪通常用各月降水量柱状图来表示一个地方一年内降水的季节变化情况。
⑫降水量柱状图的绘制方法:一横月、二纵水、三柱形⑬主要降水类型: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
3、降水的分布(P56中的图3.21)⑪等降水量线:降水量相同的点的连线。
⑫表示:世界各地降水量的不同,通常用等降水量图来表示。
⑬影响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⑭分布特点:①赤道附近降水量较丰富,两极地区降水少;②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③在温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较多,内陆降水较少;④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⑮世界“雨极”乞拉朋齐,世界“干极”阿塔卡马沙漠。
四、世界的气候1、气候的地区差异⑪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