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一步提升应对环境突发事件中环境监测的应急能力(精)
浅谈如何提升突发环境事故应急监测能力
浅谈如何提升突发环境事故应急监测能力作者:朱琳来源:《环球市场》2019年第10期摘要:环境保护在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中是一项重要内容,需要引起相关部分和人员的高度重视。
本文首先阐释了突发环境事件和环境应急监测的定义,然后分析了突发环境事故应急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具有一定的现实性意义。
关键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能力建设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生态环境的恶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在控制不当的情况下,会对经济建设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当前,在环境安全领域,隐患的数量越来越多,事故出现的频率也不断增加,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不仅影响了生态环境,也威胁了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破坏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环境质量对于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经济的进步、社会的建设等产生着直观的影响,在环境污染事故的高发期阶段,应重视环境污染事故的治理,环境安全直接关系到公众的健康,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社会的稳定和长期稳定。
目前,我国已进入环境污染事故高发期,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采取合适的措施进行针对性的解决,提高环境突发问事故的应急能力,促进社会的持续性进步。
一、突发环境事件、环境应急监测的定义(一)突发环境事件突发环境事件指的是因违反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意外因素、自然灾害、社会行为与活动等,在短时间排放的有毒或者有害污染物质,在一定程度上污染和破坏大气、土壤、水环境等的事件,具有一定的突发性、瞬时性与危害性,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社会的不稳定,阻碍和谐社会的建设。
(二)环境应急监测环境应急监测指的是在发生突发环境事件之后,采取相应的措施,及时检测污染物的数量、种类、范围、成分等,明确污染物的潜在影响。
应急监测的目的是为了掌握环境的污染情况,对污染的程度进行把控,找出污染的源头,为污染的治理提供相应性的依据。
突发性污染事故监测、重大污染事故监测、环境质量监测、自然灾害的监测等都包含在环境应急监测中,在检测污染源的过程中,可以采取动态监测与定点监测的方式,如果出现意外情况,应及时进行处理。
环境应急管理如何提高应对能力
环境应急管理如何提高应对能力在当今社会,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各类突发环境事件时有发生。
从化工企业的泄漏事故到自然灾害引发的环境污染,这些突发事件不仅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也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因此,提高环境应急管理的应对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环境应急管理是指为了预防和应对突发环境事件,减少其对环境和社会造成的危害,所进行的一系列规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的活动。
它涵盖了从事件的预警、应急响应、现场处置到事后恢复的全过程。
要提高环境应急管理的应对能力,首先需要建立健全的环境应急管理体系。
这包括完善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明确各部门、各单位在环境应急管理中的职责和权限,避免出现推诿扯皮的现象。
同时,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急预案,预案应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能够根据不同类型和规模的突发环境事件进行灵活调整。
加强环境风险评估和预警监测是提高应对能力的关键环节。
通过对各类污染源、环境敏感区域的全面排查和风险评估,提前掌握可能存在的环境安全隐患,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同时,建立高效的环境监测网络,运用先进的监测技术和设备,实时掌握环境质量状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为应急决策提供准确的依据。
提高应急队伍的专业素质和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
应急队伍包括环境监测人员、应急处置人员、专家等。
要加强对应急队伍的培训和演练,使其熟悉应急处置的流程和方法,掌握先进的应急技术和装备,提高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实战能力。
此外,还应建立应急专家库,充分发挥专家在应急决策中的智囊作用。
在应急物资储备和保障方面,要根据本地区的环境风险特点和应急需求,合理储备各类应急物资,如防护用品、处理药剂、监测设备等。
同时,建立应急物资的调配机制,确保在突发环境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准确地将物资调配到现场,满足应急处置的需要。
加强公众的环境应急教育和宣传也不容忽视。
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向公众普及环境应急知识,提高公众的环境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让公众了解在突发环境事件发生时应该如何应对,如何配合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应急处置工作。
加强环境风险应急能力有效应对环境突发事件
加强环境风险应急能力有效应对环境突发事件在加强环境风险应急能力方面,有效应对环境突发事件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环境突发事件的背景、应急能力提升的必要性以及实施有效的应对措施。
1. 环境突发事件的背景环境突发事件指的是由自然灾害、事故等突发因素引发的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的事件。
近年来,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环境突发事件呈现出频发和复杂化的趋势。
例如,化学品泄漏、爆炸事故、大气污染等情况时有发生,对人们的生命安全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重威胁。
2. 应急能力提升的必要性加强环境风险应急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环境突发事件的危害程度不可忽视。
缺乏应急能力将导致应对措施不当,危机扩大化,给生态环境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
其次,全球环境保护的呼声不断高涨,各国都迫切需要应对环境突发事件的能力,以维护全球生态安全。
此外,提升应急能力还能提高国家的应对能力和影响力,为建设安全稳定的社会提供有力支撑。
3. 加强环境风险应急能力的策略为有效应对环境突发事件,以下策略可供参考:3.1 建立健全应急预警系统及时准确地获取环境突发事件的信息对应急工作至关重要。
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建立健全应急预警系统,整合信息资源,强化监测预警能力,提前发现和预测可能发生的环境突发事件,并及时向公众发布预警信息,降低损失。
3.2 健全应急救援体系应急救援是应对环境突发事件的重要环节。
各级政府应设立专门的应急救援机构,并加强与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的合作。
同时,加强人员培训,提高救援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形成高效协调的应急救援体系。
3.3 加强国际合作环境突发事件具有跨国性和全球性特征,需要国际合作来应对。
各国应加强信息共享、经验交流和技术支持,在应急救援、资源调度等方面加强合作,提高整体应对能力。
3.4 完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对环境突发事件进行规范和管理,明确责任主体和应急响应措施。
同时,强化监管力度,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环境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
如何进一步提升应对环境突发事件中环境监测的应急能力(精)
如何进一步提升应对环境突发事件中环境监测的应急能力自2005年以来,随着松花江水质污染、太湖蓝藻供水危机、盐城饮用水污染等一系列环境事件的发生,对于如何建立运行有效、行动快速的环境应急监测,密切监视环境质量,最大限度减轻突发性污染事故损失,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
所谓环境应急监测,是指在环境应急情况下,对污染物种类、数量、浓度和污染范围,以及生态破坏程度、范围等进行的监测。
其目的是为了发现和查明环境污染情况,掌握污染的范围和程度。
我站自2008年初以来,已接报完成了20次环境应急监测任务,其中14次为突发性环境应急监测。
在突发性环境应急监测中,有2起放射源、3起化工生产事故、2起长江运输事故和4起公路运输事故引起的环境污染事件。
回顾每一起应急监测处置过程,我发现凡是非突发性环境应急监测,因有较为充足的时间,从现场调查、方案制定、监测分析到报告编制发布,整个过程完成得都比较好,而在应对突发性环境应急监测中,虽然每次我们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精力,跟踪监测至最后处置结束为止,但每次事件结束后,我总感到有点遗憾。
经历了这么多环境突发事件的应急监测实战后,我觉得有必要静下心来,对过去应急监测处置过程中碰到的问题,进行认真的疏理和思考,以便及时地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提出切实有效的完善办法,为今后更好地开展好环境应急监测做好准备,充分发挥好环境监测在环境突发事件处置中的支持作用。
首先谈谈应急监测中的得与失。
在每一次的应急监测及处置过程中,我站监测人员从现场到分析都能克服一切困难,不分昼夜,不计得失地始终坚守在第一线,快速、准确地完成监测分析,定时、及时上报各类应急监测快报,并坚持到事件处置全部结束为止。
这一点已经得到了领导和同志们的肯定,但与此同时我们应该看到还存在的问题:①在突发环境事件的开始阶段,相对于其它部门,监测人员及设备到达事故地点稍晚,不够快速;②缺乏完整的应急监测方案,不能根据现场情况和监测结果主动及时地提出调整监测方案的意见,全听从应急指挥组的安排,没有发挥出监测站应有的技术指导优势;③没能对每一次突发性应急监测进行及时的总结评价。
环境污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监测与应对机制
环境污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监测与应对机制引言:环境污染突发事件不仅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也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和自然环境。
在全球范围内,各国纷纷建立了环境应急预案,以应对突发事件并最大限度减少其对环境的损害。
本文将重点探讨环境污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监测与应对机制。
一、建立有效的监测体系为了及时获取环境污染突发事件的信息并做出快速决策,应建立一个有效的监测体系。
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安装监测设备:在关键区域安装污染物监测仪器,包括气体监测设备、水质监测设备和土壤监测设备等,以实时监测环境变化。
2. 数据共享平台:建立一个全国性的数据共享平台,各级环境监测机构将监测数据上传至平台,供相关部门和专家进行分析和决策。
3. 建立网络监测系统:利用现代技术建立一个网络监测系统,实时监测关键区域的环境参数,并向监测人员发送预警信息。
二、加强环境污染突发事件的预警机制建立有效的预警机制是应对环境污染突发事件的关键。
以下是几种预警机制的方法:1. 传感器技术应用:将传感器技术应用于监测设备,通过与环境参数的关联,预测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并进行预警。
2. 联合监测与预警:将各级环境监测机构、气象部门和环境保护部门联合起来,建立跨部门的监测和预警系统,实现信息的共享与交流。
3. 建立预警指标体系:根据历史数据和专家研究,建立一套完善的预警指标体系,对可能引发突发事件的环境参数进行预测。
三、应急资源准备与调配在突发事件发生后,需要迅速调动各种应急资源进行救援和处置。
以下是几种应急资源准备与调配的措施:1. 健全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建立一套完善的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包括防护装备、救援工具、急救药品等,以备不时之需。
2. 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培养和组建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包括环境科学家、应急处置人员和救援志愿者等,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3. 资源调配与协同机制:建立跨部门、跨地区的资源调配和协同机制,及时向灾区调配急需的救援物资和人力资源。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的经验做法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的经验做法
突发环境事件常常给人们的生活和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因
此及时有效的应急处置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经验做法,可供参考:
1. 建立应急预案,在面对突发环境事件时,建立一套完善的应
急预案是至关重要的。
预案应包括应急响应流程、责任人员、资源
调配、通讯机制等内容,以便在事件发生时能够快速有效地作出反应。
2. 提前进行演练,定期组织应急演练,让相关人员熟悉应对程
序和流程,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效率。
3. 加强监测预警,建立健全的监测预警系统,及时发现可能引
发环境事件的迹象,提前采取措施,降低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
4. 快速响应和资源调配,一旦发生突发环境事件,应立即启动
应急响应机制,快速调配相关资源,减少损失,保障人员安全。
5. 全面协作,突发环境事件往往需要多方协作才能有效处置,
因此建立起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之间的紧密合作关系至关
重要。
6. 加强宣传教育,加强对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应急处置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自救互救能力,减少突发环境事件带来的损失。
总之,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置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只有建立起完善的应急预案、加强监测预警、快速响应和资源调配、全面协作、加强宣传教育等措施,才能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减少环境事件带来的损失。
如何提高生态环境监测预警能力
如何提高生态环境监测预警能力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生态环境监测预警则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生态环境面临的压力日益增大,提高生态环境监测预警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提高这一能力呢?首先,加大资金投入是提高生态环境监测预警能力的重要保障。
生态环境监测需要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支持,而这些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政府应当增加对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财政预算,购置先进的监测仪器和设备,如高精度的空气质量监测仪、水质监测分析仪等。
同时,还应当建立专门的资金渠道,用于支持监测技术的研发和创新,推动监测手段的不断更新和完善。
其次,加强监测站点的布局和建设也是关键。
监测站点的分布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应当根据不同的生态环境类型和区域特点,科学规划监测站点的位置和数量。
在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敏感区、环境污染严重区域等,要加密监测站点的布设,实现全方位、多层次的监测覆盖。
此外,还应当加强对监测站点的日常维护和管理,确保监测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数据的可靠传输。
人才队伍的建设对于提高生态环境监测预警能力至关重要。
要培养和引进一批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监测人才,他们不仅要熟悉监测技术和方法,还要具备数据分析和处理的能力,能够准确判断环境变化的趋势和潜在的风险。
加强对监测人员的培训和继续教育,不断更新他们的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
同时,要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吸引和留住优秀的监测人才。
技术创新是提高生态环境监测预警能力的核心动力。
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方法,如遥感技术、物联网技术、大数据分析等。
遥感技术可以实现对大面积生态环境的快速监测和评估,物联网技术能够实时传输监测数据,大数据分析则可以从海量的数据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为环境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还应当加强监测方法和标准的研究,提高监测数据的质量和可比性。
完善监测预警体系是提高生态环境监测预警能力的重要环节。
环境生态部工作人员如何应对紧急情况与突发事件
环境生态部工作人员如何应对紧急情况与突发事件紧急情况和突发事件在环境保护工作中屡见不鲜,对环境生态部工作人员来说,正确应对这些情况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环境生态部工作人员应对紧急情况和突发事件的方法和策略。
一、了解紧急情况与突发事件的类型环境生态部工作人员首先要对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和突发事件进行充分的了解。
这些情况和事件可以包括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暴雨等)、环境事故(如化学品泄漏、大气污染、水体污染等)以及其他突发事件。
通过学习历史案例和经验总结,工作人员可以更好地应对和处理类似情况。
二、建立紧急响应机制针对不同类型的紧急情况和突发事件,环境生态部应建立相应的紧急响应机制。
机制应包括明确的流程和步骤,以确保工作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高效地行动。
同时,与其他政府机构、相关企业和社会组织建立合作关系,形成联动机制,共同应对突发事件。
三、加强紧急救援队伍建设环境生态部应加强紧急救援队伍的建设,确保人员素质过硬、技能娴熟。
培训工作人员掌握急救技能、应对危险环境的能力,并定期组织应急演练,以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
同时,与各级政府和专业救援队伍合作,共同推进紧急救援队伍的专业化建设。
四、加强紧急物资和装备储备环境生态部应建立完善的紧急物资和装备储备体系,确保在紧急情况发生时能够及时供应所需物资和装备。
这些物资和装备可以包括应急药品、防护设备、应急通讯设备等。
同时,定期检查和维护这些物资和装备,确保其处于正常可用状态。
五、加强信息收集和发布在紧急情况和突发事件发生时,及时准确地了解情况并发布相关信息十分重要。
环境生态部应加强信息收集渠道的建设,及时掌握事件的发展动态。
同时,建立健全的信息发布机制,确保信息能够迅速传达给相关人员和群众,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六、加强公众宣传和教育紧急情况发生后,公众的应急意识和自救能力也十分重要。
环境生态部应加强对公众的宣传和教育工作,提供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增强公众应对紧急情况和突发事件的能力。
环境监测应急能力建设及能力探讨
环境监测应急能力建设及能力探讨摘要:随着突发环境事件的日益频发,我国环保部门对突发性环境事件的重视程度也不断提高。
当前针对环境应急的监测技术方法研究也在不断深入,针对水环境和大气环境以及土壤环境等相对严重的污染情况能够利用现有的设备仪器以及监测技术方法开展应急监测,但是环境监测应急能力还需提升。
本文对环境监测系统和监测能力建设的现状以及应急能力建设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提升环境监测应急能力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环境监测;应急能力;能力建设;应急前言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对人类生存和发展都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因此,应针对当前的环境污染事件做出及时快速的处理措施,这就需要利用现代化的应急监测技术和设备,由专业人员开展应急监测工作。
所以,环境监测应急能力建设非常重要,直接影响着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的预防和处理效率。
一、我国环境监测系统及监测能力建设的现状分析(一)监测技术和方法分析通过对现有的环境监测方法分析,大部分监测方法都需要在实验室中进行分析,对分析场地、硬件和环境都有相应的要求。
需要环境监测技术人员通过现场采样后,将样本带回到实验室中,再利用先进的设备和仪器对环境样本作出分析。
这对于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监测来说时间和空间上都与要求不相符,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突发环境事件的现场快速监测方法大多是基于实验室监测方法的改良,但其并不能完全替代或者符合国家对环境监测的技术标准,环境现场快速监测并未构建统一完善的行业规定和操作规范。
在环境监测分析过程中,使用不同的监测方法得到了分析结果存在显著的差异,这对环保部门做出科学的决策增加了困难,同时也导致基层群众对环境问题产生了困惑和误解,严重影响了环境监测部门对检测数据的结果的可靠性和权威性。
(二)环境监测硬件配置和监测能力随着我国对环保工作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各级生态环境部门设置了相应的环境监测站,各级监测站中配置了基本的应急监测设备,我国不同地区具有了基础的环境应急监测能力。
环境监测技术工作总结:提升精准监测能力,应对突发事件
环境监测技术工作总结:提升精准监测能力,应对突发事件。
一、目前环境监测技术存在的问题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监测技术也在不断升级换代。
但是仍然面临着很多问题,包括:1、监测精度不高。
对于一些重要的污染物质,该如何精准监测,是许多环保工作者需要解决的问题。
2、缺乏有效的数据处理和应用。
现在环境监测数据往往处于大规模下,并且存在数据不统一或有效分析的问题。
3、人工操作效率低。
环境监测在现场操作时为了避免环境危害,通常需要多次进入到监测点才可以获得完整数据,并没有很好的形成现场数据实时反馈和处理。
二、提升监测精度的两个方法在提升环境监测技术水平的过程中,我们怎样才能提升监测的精度呢?总体方法可以是机器感知或/与人工干预,但是在具体操作层面需要以下两种方法:1、实时监测。
现有的监测手段一般都是长时间的周期性监测,难以及时获取实际情况,因此我们可以建立一个完整的实时监测平台,实时接收并处理环境样本采集器采集到供应商平台的数据,包括空气质量、水质和噪音等数据。
2、意识先进的监测。
通常我们所指的精准监测指的是对特定的物质进行监测。
但普遍状况下,我们往往并不明白在环境中是什么造成了空气、水质和噪音等污染状况。
因此我们需要更先进、更智能和更具人性化的监测方法,应用高科技手段,例如大数据、等,寻找影响环境的污染因素发展机制,推进实时监测与响应技术的研究,以期最大限度地提高我们的监测水平。
三、加强数据处理与应用精准监测必须要有有力的支持,这就要求我们要加强数据的处理和应用。
在监测数据中关于各种王龙博物馆也必须进行科学转化,使其能够实际而有效地为政府和社会管理者带来可行的监测方案。
在不断积累数据的过程中,我们要建立自己的大数据仓库,逐渐打造自己的数据应用体系,实现政府和社会监管的无缝衔接。
同时,各部门之间要有相互的联系和交流,共享信息,以及智力和资源互补,形成全局性的统一管理,从而提升监测精度,达到更好的效果。
四、加强应用在环境监测过程中,已经成为技术创新的主要方向之一,不仅可用于智能化、自动化监测、样品采集和数据处理等方面,还以用于突发事件的分析与预测,有效地应对环境危机。
环境应急处置能力提升方案
环境应急处置能力提升方案背景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环境污染、自然灾害等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这些环境问题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的影响不可忽视。
因此,应急环境管理已经成为了公众关注的热点话题。
为了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升环境应急处置能力是当务之急。
目标本文拟定了一份环境应急处置能力提升方案,旨在实现如下目标:1.加强环境应急处置技术和管理能力的培训;2.建立完善的环境应急管理法规制度和应急响应机制;3.加强环保科技研发和装备更新,提升环境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的能力。
方案修订法规制度加强环境应急处置的法规手段是提升环境应急能力的关键之一。
为此,我们建议对现行的环境应急管理法规制度进行全面修订和完善,增强其针对性、可执行性和依法治理能力。
具体措施包括:1.修订和补充相关环境应急管理法规,制定具有强制性的处置规范和操作指南;2.建立应急预案审核机制,加强对单位应急预案编制和评审的监管力度;3.加强环境污染事故信息公开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建设。
建设应急响应机制环境应急处置工作需要运用严密的组织架构,明确的职责分工和快速的响应机制,并基于此制定科学有效的应急预案。
因此建立完善的应急响应机制至关重要。
我们建议:1.完善应急响应机制组织架构和管理规定,明确应急响应工作流程;2.设立环境应急处置指挥中心,建立应急处理联动机制;3.建立环境突发事件报告、处置和评估的信息化系统,提高响应速度和效率。
科技研发和装备更新科技创新的不断推进,为环保领域的研发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我们建议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提升环境应急处置技术和管理能力:1.研发环保科技创新产品和技术,在监测、污染防治、灾害预警等方面实现科技创新;2.更新环保相关设备和装备,改善设备性能和预警误差率,提高设备的应急处置能力。
结论本文拟定的环境应急处置能力提升方案包含了一个全面、可行的整体方案,从法规制度、应急响应机制、科技研发和装备更新四个方面,提出了具体措施,为环境应急处置能力提升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同时也为未来可持续发展开辟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应对措施分析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应对措施分析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类活动的增加,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频率也在不断增加。
突发环境事件指的是突发性、意外性的环境问题,例如地震、洪水、海啸、火灾、化学泄漏等。
这些事件会对人类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应急监测和应对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监测和应对措施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监测1.建立健全的监测体系突发环境事件通常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见性,因此需要建立健全的监测体系,以及有效的监测手段和技术手段。
对于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可以利用地震仪、水位计、气象雷达等设备进行监测,对化学泄漏等事件,可以利用气体检测仪等设备进行监测。
还可以通过监测网络、卫星遥感等手段进行实时监测,及时获取事件的信息。
2.加强监测数据的整合和分析监测数据的整合和分析是应急监测工作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监测数据的整合和分析,可以及时了解事件的发展趋势和影响范围,为应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需要加强监测数据的共享和交换,建立多部门协同工作的机制,以便更好地应对突发环境事件。
3.完善预警系统预警系统是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预警系统,可以提前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采取预防和应对措施,减少突发环境事件造成的损失。
需要完善预警系统,在监测到突发环境事件的可能发生时,能够迅速发出预警,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并提供详细的信息和建议。
1.加强应急预案的编制和演练应急预案是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重要工具。
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并进行定期的演练和评估。
在应急预案中应该包括事件的分类、预警机制、应急响应程序、物资储备和人员培训等内容,以确保在突发环境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
2.提高应急物资储备水平针对不同类型的突发环境事件,需要储备相应的应急物资。
对于地震和洪水,需要储备救援器材、救生设备、食品和饮水等;对于化学泄漏,需要储备防护服、止漏器材、化学品吸附剂等。
如何应对环境污染突发事件
如何应对环境污染突发事件近年来,环境污染突发事件不断发生,给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活环境造成严重威胁。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需要加强对环境污染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保护我们蓝天碧水的美丽家园。
本文将从提高应急响应能力、加强预防治理、加强环境监测等方面展开详细分析,为应对环境污染突发事件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首先,提高应急响应能力是应对环境污染突发事件的重要措施之一。
政府部门应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和应急响应机制,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做出响应。
同时,要加强应急演练和培训,提高各级干部和公众的应急意识和应对能力。
此外,加强与周边地区、相关企事业单位的联防联控,形成合力应对突发事件,共同保护环境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其次,加强预防治理是防范环境污染突发事件的关键所在。
政府应加强对企事业单位的监管,推动其加强环境保护、减少污染排放。
鼓励企事业单位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对于污染治理措施落后、存在严重污染隐患的单位,要进行严格的整改和监督,确保环境的安全与可持续发展。
此外,要加大环境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力度,对环境犯罪行为进行打击和处罚,形成严密的法治环境。
再次,加强环境监测是有效应对环境污染突发事件的重要手段。
应建立健全的环境监测网络,包括大气、水质、土壤等多方面的监测,及时发现和预警环境污染的风险。
对重点污染区域和企事业单位进行定期监测,并公开监测数据,提高信息透明度,增加舆论监督的力度。
此外,要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在环境监测领域推广应用先进技术和手段,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敏感性。
综上所述,应对环境污染突发事件需要我们提高应急响应能力、加强预防治理和加强环境监测。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有效保护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和健康。
我们要牢固树立生态文明意识,构建美丽中国的共同梦想,为我们的后代留下一个清洁、美丽、可持续发展的家园。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的措施分析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的措施分析随着工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环境污染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环境污染事故时有发生。
这些事故的突发性导致环境监测事先难以进行,而环境污染事故时限往往十分紧迫,必须迅速采取应急措施,防范事故的进一步扩大。
因此,应急监测成为事故发生时必不可少的手段。
应急监测的目的是迅速获取污染物浓度、分布及趋势等信息,判断事故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为事故处理提供科学依据。
应急监测中需要考虑以下措施。
1. 整合现有信息应急监测前,需要整合现有信息,包括污染源类型、环境敏感区域、再生资源等,以便制定针对性的监测方案和探测模式,提高监测效率和精度。
2. 选择监测技术和设备应急监测需要快速响应污染事故和实施监测。
因此,需要选择高效、可靠的监测技术和设备。
常用的技术包括:DLT(远距离激光测距)、DOAS(差分吸收光谱测量)、PID(挥发有机物探测器)、离子色谱、红外吸收等。
3. 制定监测计划和方案针对不同污染源和环境敏感区域,需要制定不同的监测计划和方案,包括监测对象、监测内容、采样方法、监测频次等。
应急监测的目标是快速、准确地获取数据,避免干扰和误差,确保所获数据科学、可靠。
4. 快速采样和分析应急监测的时间十分紧迫,需要快速响应和反应。
因此,采样和分析要尽量缩短时间,提高效率。
常用的方法如现场快速采样、现场分析、实时连续监测等。
5. 信息处理和发布应急监测结束后,需要对监测数据进行处理和应急响应,快速将结果向公众分享,以便及时采取对策,避免影响范围扩大。
同时还需要定期更新监测结果,污染排放源实施控制,避免类似污染事故再次发生。
总的来说,应急监测是有效应对各类环境污染事故的重要手段。
在实施应急监测时,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急监测方案和技术路线,快速采集监测数据,及时分析和发布监测结果,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对环境的影响,保护生态与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演练:如何提高应急水平?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演练:如何提高应急水平?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演练:如何提高应急水平?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种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频繁发生,如地震、洪水、火灾、恐怖袭击等,这些事件不仅会对公民的安全造成直接威胁,也会对社会的正常运转造成严重影响。
为了有效应对这些突发事件,必须提高应急水平,制定合理的应急预案并进行演练,以在真实事件发生时做出正确的决策和行动。
一、应急预案的制定制定应急预案是提高应急水平的基础。
应急预案是一种组织性、操作性的文件,是为了解决突发事件引发的灾害事故而制定的。
应急预案应包括事件应对的流程,责任分工,物资调配,人员组织方式等。
在制定应急预案时必须坚持以下原则:(1)科学合理原则。
应急预案的制定必须建立在充分的科学研究和地质环境调查的基础之上,要进行充足的风险评估和灾害概率研究,确保应急预案适应性和准确性。
(2)层层把关原则。
应急预案制定过程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计划和标准进行,并通过层层审核、评估、修改,确保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可行性、操作性等方面的完善。
(3)修订更新原则。
应急预案应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相关环境变化不断进行修订和更新,确保适应实际情况的需要。
二、应急预案演练应急预案制定完成后,应及时进行演练。
演练是检验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的必要方法,也是提高应急水平的有效手段。
应急预案演练应具备以下特点:(1)主题明确。
应急预案演练应明确演练主题和演练目标,并制定明确的演练方案。
(2)真实性强。
应急预案演练要基于真实的场景进行,模拟真实灾害,保障演练效果的真实性。
(3)演练程序完整。
应急预案演练要注重演练程序的完整性,包括应急预案的出台、演练计划的制定、现场指挥的组织和事后评估等环节。
(4)实效显著。
应急预案演练要注重实效,要在演练中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有效地提高应急水平。
三、应急预案演练的收获应急预案演练可以收获以下方面的成果:(1)提高应急反应速度。
应急预案演练可以让参演人员熟练掌握预案流程,熟悉应急应对方式,提高应急反应速度。
提高环境监测能力的七十种途径
提高环境监测能力的七十种途径随着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环境监测的重要性也日益突出。
而提高环境监测能力,不仅对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也对人类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提高环境监测能力的七十种途径,以期为环保工作和环境监测行业的同仁提供一些建议和思路。
一、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1. 完善环境监测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监测内容、标准和程序等方面的要求。
2. 督促和引导各地区建立健全环境监测管理制度,确保监测工作的有效实施。
3. 开展环境执法培训,提高环境执法人员的法律素养和监测能力。
二、加强监测设备的更新和维护4. 不断引进先进的监测设备,提高监测效率和准确性。
5. 增加设备维护和校准的投入,确保监测设备处于良好工作状态。
6. 开展技术培训,提升监测设备操作和维护人员的技能水平。
三、建立健全数据管理系统7. 建立统一的环境监测数据管理系统,实现数据共享和互通。
8. 加强数据质量控制,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9. 提高数据处理和分析的能力,为环境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四、加强监测人员的培训和素质提升10. 建立完善的监测人员培训制度,提高监测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
11. 加强监测人员的职业道德培养,提高其诚信和责任意识。
12. 鼓励监测人员主动学习和研究,保持技术更新和创新能力。
五、加强与科研机构和高校的合作13. 建立健全科研机构与监测机构的合作机制,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14. 加强与高校的合作,吸纳科研人员参与监测工作,提升监测能力和水平。
15. 开展科研项目合作,共同攻关环境监测领域的关键技术和难题。
六、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16. 建立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环境监测机构的联系和合作,借鉴其先进经验和技术。
17. 参与国际环境监测标准的制定和修订,提高国际合作水平和影响力。
18. 进行国际交流和合作项目,推动环境监测技术的创新和进步。
七、推广和应用新技术19. 推广和应用遥感技术,实现对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全面监测和评估。
浅议提升应对突发事件中环境监测的应急能力
是 便携 式 、快 速 现场 测定 设 备严 重缺 乏 ,一些 先
பைடு நூலகம்
突发 性 环境 污 染 事 故的 发生 具 有 不 确定 性 , 进的便携式快速监测设备应用还不够熟练 ;四是 难 以预 测 ,因 此 要 求 应 急 监 测 准 备 工 作 常 备 不 技 术储 备 支撑 系 统滞 后 ,缺 乏快 速便 捷 的相 关资 懈 。应 急监 测 准备 和 响应 贯 穿于 事 前 、事发 、事 料 查 阅手 段 ;五 是缺 少针 对性 强 的应 急监 测预 案 后几 个 阶段 。因此 ,防患 于未 然 是 事故 防范 的 前 和 逼真 的 实战 演练 。 提 ,在应 急 监 测方 面 的准 备措 施 包括 :制定 污 染 3 针 对存 在 的 问题 ,对 照环 境 应 急监 测 所遵 循 事故 应 急监 测 预案 ;应 急 监 测能 力 建设 ;标 记 重 点源 ;应 急监 测培 训 及应 急 演 习等 。
环境应 急监 测能 力提 出了 自己的看法 。 关 键词 : 污 染事 故 ;应 急监 测 ;应急 能力
环 境应 急 监 测在 污染 事故 的应 急 处 置 中起 着 应 急 监 测 仪 器 和 设 备 要 凸显 便 携 快 速 ;操 作 简 举 足轻 重 的作 用 ,所 谓 环境 应急 监 测 ,是 指在 环 单 ;实用性 、可操作性强 ;性能价格 比高 ;满足 境 应 急情 况下 ,对污 染 物种 类 、数 量 、浓 度 和污 便携 式或 车载 的 要求 等特 点 。 染 范 围 , 以及 生 态 破 坏 程 度 、范 围 等 进 行 的 监 13 现 场监 测 。应 急 的响应 . 现场 环 境应 急 监 测要 求快 速 、灵活 、实 用 。 测 。其 目的是 为 了发 现 和查 明 环境 污染 情 况 ,掌 握 污染 的范 围和 程度 。要求 监测 数 据 的准 确性 和 首先 ,我们 需要 确 定监 测 因子 ,在 获取 充足 的现 及 时性 是 事故 处 理 的核 , 作 。随 着 工农 业 生产 场 资料 并 利用 充足 的数 据 库资 源进 行分 析 ,才 能 DI 的 高速 发 展 ,环 境污 染 加剧 ,突发 性 环境 污染 事 够确 定 污染 因子 ;其次 ,需要 精密 、正 确 的布 点 故 也 不断 增 多 ,尤 其是 化工 原 料 、产 成 品及 有 毒 方法 ;再 次 ,跟 踪 监 测不 可 忽略 ;最 后 ,污 染 事 有 害 危险 品 的生 产 、储 存和 运输 过 程 中均 隐 含着 故发 生 后 ,采 用正 规方 式 及时 、准 确 的发布 监 测 不 同程度 的 突发 事 故 因子 。这 就要 求 我们 在 突发 信息 。 性 环 境污 染事 故的 预防 、监 测 、应 急处 理 及 其后 2 现 阶段环 境 应 急监 测 中存 在 的主 要 问题 置 工 作上 力 争做 到 最佳 状 态 ,为人 民生 命财 产 的 作 为 基 层 监 测 站 应 对 环 境 突 发 事 件 不 足 之 安 全 提供 有 力有 效 的保 障 ,最 大 限度 减少 生 态环 处 :一 是突 发 环 境事 件的 开始 阶段 ,相对 于其 他 境的污染和人 民的损失 。因此 ,应建立先进的环 部 门 ,监 测人 员及 设 备到 达事 故地 稍 晚 ,不够 快 境 应 急 监测 预 警体 系 ,完 善事 故应 急预 案 ,做 好 速 。二 是 缺乏 完 整 的应急 监 测方 案 ,不能 根据 现 应 急 监 测的 准 备 ,提高 应 急处 置能 力是及 时 有效 场情 况 和 监测 结果 主 动及 时地 提 出调 整监 测方 案 的意见 ,没有 发 挥 出监测 站 应有 的技 术优 势 。三 处 理 突发 性环 境污 染 事故 的首 要 环节 。 是应急监测设备投入和专项经费没有保障,特别 1 突发 事件 中环境 应急 监 测遵 循原 则
加强环境应急能力建设
加强环境应急能力建设
加强环境应急能力建设,是指在应对突发环境事件时能够迅速、有效地组织、指挥和实施应急响应工作的能力。
在加强环境应急能力建设方面,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系:建立环境应急管理机构,明确责任分工,完善应急管理规章制度,确保组织机构和工作程序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2. 提升应急响应能力:加强应急培训和演练,提高应急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应急技术水平,确保他们在应急事件中能够迅速作出正确的决策和应对措施。
3. 建立健全环境监测网络:完善环境监测体系,建立更加稳定和全面的环境监测网,实时掌握环境质量状况,提高应急响应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4. 加强应急物资保障:建立健全应急物资储备体系,提前储备所需的应急物资,确保在应急事件中能够及时调配和使用。
5. 发展应急技术装备:引进先进的应急技术装备,提高应急救援的效率和安全性,提高环境应急处理的能力。
6.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参与国际环境应急合作与交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技术,提高我国环境应急能力的国际竞争力。
通过上述措施的实施,可以提高环境应急能力,更好地应对突发环境事件,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浅析如何提高环境污染突发事件应急监测管理
浅析如何提高环境污染突发事件应急监测管理摘要:环境监测是随着环境污染的形成而产生,并随着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而发展的。
作为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环境监测既是环境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环境决策的重要依据。
因此,加强环境保护,提高环境管理效率,必须依靠环境监测。
关键词:环境监测突发事件存在问题对策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当前我国已进入了环境污染事故的高发期,全国各类事故造成的突发环境污染事件数量急剧上升,突发性的环境污染事件给国民经济、环境及人们生命和健康带来巨大灾难,能否及时防范、妥善处理突发性环境事件,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也是对环保部门能力和水平的检验。
而应急监测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整个环境应急工作成败和高层的决策是否正确。
但是,目前,应对环境污染突发事件的应急监测管理水平还比较低,表现在环境污染突发事件预警能力不强、应急监测现场协调指挥能力不强、应急信息的报告和反馈不够及时和准确,应急监测装备能力配置不能满足实际需要、监测人员缺乏应急技术和安全知识培训、后勤保障不足等。
所以,对环境污染突发事件应急监测管理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
一、目前环境污染突发事件监测管理存在的问题1.1环境污染突发事件预警能力不强。
环境污染突发事件的发生往往是非正常的、不可抗拒的,在时间、地点、场合、排污方式、途径、种类、数量、浓度等方面难以预料,一般不可预测,有些有一些苗头。
目前环境监测还不能够做到预测污染事件发生,甚至有些突发污染事件已经发生了七八个小时后才接到污染事件的报告,往往错过了最佳的监测和处置时机,监测工作的被动可能造成决策的失误。
如何在第一时间及时了解污染突发事件的发生情况,如何在一些事件发生前进行预报,以便采取预防措施,是环境监测管理需要去努力探讨的问题。
1.2应急监测现场协调指挥能力不强。
环境污染突发事件发生后,往往有方方面面的领导到场,在环境应急监测现场指挥上,目前存在着过分依靠领导临场发挥的情况,有时领导之间的意见不一致时,各方面的行动难以协调地开展,特别在监测的频次、持续时间等方面,没有科学的评估,受到行政权力的自由裁量权影响太大,容易造成应急权力失控和监测资源浪费。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的措施分析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的措施分析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污染已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时有发生,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及时有效地应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对其进行应急监测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的措施进行分析,旨在为相关部门和机构提供参考和指导。
一、建立完善的监测网络体系要实现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首先需要建立完善的监测网络体系。
这包括环境监测站、在线监测设备、移动监测车辆等。
环境监测站应该覆盖城市、工业园区、交通要道等重点区域,能够实时监测大气、水体和土壤的污染情况。
各类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风险区域也需要加强监测覆盖,确保第一时间获取相关监测数据。
还需要配备一定数量的移动监测车辆,能够在事故发生后快速到达现场,进行现场监测和采样分析。
二、建立快速响应机制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往往发生突然,对于监测部门而言,需要有一套快速响应机制。
这包括预先建立好的监测方案、监测流程和协作机制。
针对不同类型的事故,需要制定相应的应急监测方案,明确监测范围、监测内容、监测方法等。
监测流程包括监测站点的选择、数据采集的流程、信息传输的流程等,要做到快速、准确、全面。
各相关部门和机构之间的协作机制也十分重要,要建立好应急响应的协作联系,互相配合、沟通畅通,确保应急监测的顺利开展。
三、提前储备应急监测设备和人员应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需要提前储备应急监测设备和人员。
监测设备包括各类现场监测装备、采样器材、分析仪器等,要保证设备齐全、功能完好。
还需要具备相应的监测人员,这些人员需要接受专业的培训,熟悉监测设备操作流程,能够在事故发生后迅速投入监测工作。
在平时,还需要进行模拟演练,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应急响应能力。
四、采用先进的监测技术手段随着科技的发展,监测技术手段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对于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需要采用先进的监测技术手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进一步提升应对环境突发事件中环境监测的应急能力自2005年以来,随着松花江水质污染、太湖蓝藻供水危机、盐城饮用水污染等一系列环境事件的发生,对于如何建立运行有效、行动快速的环境应急监测,密切监视环境质量,最大限度减轻突发性污染事故损失,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
所谓环境应急监测,是指在环境应急情况下,对污染物种类、数量、浓度和污染范围,以及生态破坏程度、范围等进行的监测。
其目的是为了发现和查明环境污染情况,掌握污染的范围和程度。
我站自2008年初以来,已接报完成了20次环境应急监测任务,其中14次为突发性环境应急监测。
在突发性环境应急监测中,有2起放射源、3起化工生产事故、2起长江运输事故和4起公路运输事故引起的环境污染事件。
回顾每一起应急监测处置过程,我发现凡是非突发性环境应急监测,因有较为充足的时间,从现场调查、方案制定、监测分析到报告编制发布,整个过程完成得都比较好,而在应对突发性环境应急监测中,虽然每次我们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精力,跟踪监测至最后处置结束为止,但每次事件结束后,我总感到有点遗憾。
经历了这么多环境突发事件的应急监测实战后,我觉得有必要静下心来,对过去应急监测处置过程中碰到的问题,进行认真的疏理和思考,以便及时地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提出切实有效的完善办法,为今后更好地开展好环境应急监测做好准备,充分发挥好环境监测在环境突发事件处置中的支持作用。
首先谈谈应急监测中的得与失。
在每一次的应急监测及处置过程中,我站监测人员从现场到分析都能克服一切困难,不分昼夜,不计得失地始终坚守在第一线,快速、准确地完成监测分析,定时、及时上报各类应急监测快报,并坚持到事件处置全部结束为止。
这一点已经得到了领导和同志们的肯定,但与此同时我们应该看到还存在的问题:①在突发环境事件的开始阶段,相对于其它部门,监测人员及设备到达事故地点稍晚,不够快速;②缺乏完整的应急监测方案,不能根据现场情况和监测结果主动及时地提出调整监测方案的意见,全听从应急指挥组的安排,没有发挥出监测站应有的技术指导优势;③没能对每一次突发性应急监测进行及时的总结评价。
产生以上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我站制订有完整的《应急监测程序》和夜间、节假日值班表,但由于职责分散于各个科室部门,因此在实际操作中起到的作用不大,给快速协同作战带来更大的挑战。
突发性环境事件往往发生在人们最不经意的时候。
在夜间或节假日接报时,由于值班人员住宅离单位远近不一,要召集全各部门相关人员耗费时间较长。
即使在上班时间,往往碰上监测人员和车辆正好都在外执行任务或尚未回到站里,召回人员和车辆需要耗费不少的时间。
这无疑影响了监测人员快速到达现场。
2、监测站接报时有时还不知道现场泄漏有毒有害物质的种类,通常都是由大队或分局先到达现场调查清楚情况后才通知监测站前往实施应急监测,所以应急监测的滞
后也就不可避免了。
其实,不管是大队、分局还是监测站自身,都还没有形成需要由监测站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进行定性监测判定的意识,对现场快速监测设备在环境应急初期初步定性和半定量判定污染物种类和浓度分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识不足。
总认为其检测限过高,精密度较差,为确保上报数据的准确性还是习惯于常规的采样分析方法,不大敢采信速测法取得的监测数据。
3、应急监测中的技术支持过于靠后,没能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指导监测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在连续的跟踪监测中也只是起到编制快报的作用,没能根据事件的发展对应急监测方案进行及时的调整。
当然这项工作在璜土“5.11”应急监测中已有了明显的改进。
4、应急监测的技术贮备不足。
一是对全市化学危险物质的种类缺乏全面的了解,没有快速便捷的资料查阅手段;二是快速、简便、能准确定性和半定量的快速检测装备还不够全面,监测能力贮备还不够丰富,一些先进的便携式快速检测设备应用还不够熟练;三是缺少针对性强的应急监测预案和逼真的实战演练。
针对以上情况,接下来我们要抓紧时间,加快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做好应急监测工作的使命感。
应急无小事,我们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每一次应急监测任务。
作为监测站站长,要站在全局的高度想问题、办事情,深刻认识应急监测必须“快”的重要性,始终站在应急监测的第一线;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突破固有的思维模式和框架,面对突发性环境应急监测,要根据应急需要充分发挥现有仪器装备作用,快速大胆地开发新项目的监测分析方法,不要受计量认证或实验室认可的束缚,全力以赴做好各项应急监测工作。
二、加快做好资料收集和应急监测装备的查漏补缺工作
虽然目前我局的环境信息中心尚在建设中,但为满足近阶段应急监测的需要,我站要尽快收集相关企业环评、风险评价资料和危险化学物质数据库,加快编制饮用水源地、重大危险源等应急监测预案。
在应急监测装备方面,要增加各种试剂盒、速测管的贮备,增添便携式测油仪、流量仪、水质和空气快速连续自动采样设备等应急监测设备,确保现有各类水气便携式快速检测设备正常使用。
同时为更好地满足应急监测的需要,监测站还需配置一辆体型小巧,越野性能出色的监测车,以便在应急监测车由于路况限制不能行驶的情况下,它可以运载应急监测设备和人员及时到达现场,保证应急监测工作有序进行。
三、加快建立一支专门应对突发性应急监测,可以随时待命、训练有素的快速响应队伍。
俗话说得好“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环境应急监测在事件发生的开始阶段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环境应急前期的快速监测设备种类和数量日益增多,和日常监测分析任务的日益加重,原来各类应急设备操作和维护保养分别由监测室、分析室人员分散承
担的方式已不能满足现阶段突发性应急监测的需要,要快速地做好环境事件前期的应急监测工作,完全有必要成立一支相对固定的应急预警监测队伍。
考虑到空气、水质自动监测子站的预警功能和应急监测车的流动监测功能,初步设想以自动监测室为基础,适当增配人员,成立自动监测预警室,制定更实用有效的应急监测值班和考核制度,并加强应急监测技术和处置专业培训,开展针对性强的应急监测演练,为今后打好突发性环境应急监测第一仗作好充分准备。
当然,在后续的监视、评估等准确定量定性监测中,还需要全站各部门的参与和支持。
四、扎实做好每一次环境应急监测的总结评价工作
每一次应急,每一件工作都是一个不断学习、提高的过程,只有及时地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应急监测程序、预案才能得到不断完善,应急监测技术才能得到提高,监测人员也才能得到成长。
所以,全站上下必须重视应急监测结束后的总结评价工作,按各自职责及时写出分析评价报告,召开好总结评估会。
以上是本人结合一年多来我站环境应急监测工作情况,对如何改善提升应急监测能力所作的一些回顾、总结和反思,是对自己的也是对大家的。
在今后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还将作进一步的讨论和研究,不当之处请领导和同志们多提宝贵意见。
高霞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