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抓好初中古诗文教学的四个环节

合集下载

古诗词教学的四大步骤

古诗词教学的四大步骤

古诗词教学的四大步骤古诗词教学中,如果掌握了科学合理的方法,就会使得教学非常轻松,那么如何进行古诗词教学呢,我们认为古诗词教学需要掌握四个步骤。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是我们民族的精神支柱,而古诗文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如能在小学阶段学习积累更多的古诗文,则不仅能启迪人的心智,而且能享有一辈子。

语文教学中,尤其是古诗教学,传统的教师一般多停留在字面讲读上,没有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实施素质教育,优化课堂教学是主渠道。

而要实现课堂教学最优化,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注重老师的教法改革,探索一套有利推进素质教育,强化素质教育的教学模式。

我尝试用“激兴趣——读诗文——明诗意——赏意境”四步古诗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打破传统的古诗教学模式,提高了古诗教学质量。

1.激兴趣兴趣是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

教育心理学认为,兴趣是学习的催化剂,是学生从事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它能促使学生积极探索,努力攀登,向着自己认定的目标奋进。

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提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

”对于远离学生生活的古诗教学,教师若能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有趣、有序地进行,将对学生学习古诗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

比如:在教《望庐山瀑布》时,就可采用“激兴点拨法”。

新课一开始用一个谜语“悬崖挂块大白布,千手万脚捉不住,远听千军万马吼,远看银泉飞下谷。

”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对瀑布的兴趣,再导读回忆《瀑布》,使学生受到语言描绘的情境感染,从而进入瀑布的诗境。

另外,运用多媒体课件中精美的界面设计、古朴典雅的音乐,营造出浓郁的中国古代文化氛围,烘托出良好的教学气氛,也是很好的激趣方式,更是传统教学无法做到的。

2.读诗文“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古诗文的教学也同此理。

让学生反复吟诵,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把教师的不厌其烦讲解变成学生相互间的讨论、启迪和学习,力求做到:①吟诵与自查自悟相结合,引发感悟。

初中古诗词教学“四环节”

初中古诗词教学“四环节”

初中古诗词教学“四环节”发表时间:2018-04-18T16:44:43.163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8年4月总第261期作者:郝智娜[导读] 古诗词教学既有文学作品教学的目标,又有古诗词教学的目标,二者有机统一,才能准确把握古诗词教学。

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东赵中学030600.最近,一次偶然的机会听了一位语文老师讲苏轼的《水调歌头》的公开课。

听课后,令我产生了诸多疑惑。

古诗词教学只是读读、记记罢了吗?这样的做法笔者不敢苟同。

况且教无定法,但大致有法。

古诗词教学的“法”是什么,让我长久沉思。

众所周知,在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发展中,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这些民族的文化瑰宝随着时间的沉淀愈发散发出诱人的魅力,它以健康的思想、真挚的情感、博大的胸襟、优美的语言、精巧的构思,让炎黄子孙徜徉在古诗词的殿堂里,于无形中接受灵魂的洗礼、情感的浸润。

读起来朗朗上口,品味起来意蕴幽长,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在文学大家庭中以其精美的语言熏陶和感染了一代代的仁人志士。

有些经典诗词被选入中小学课本,成为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精神食粮。

怎样使诗词教学获得最大效益或探寻古诗词教学的捷径是我一直探究的教学课题之一。

现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7——9年级)阶段中指出“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还指出“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

”这两段应该成为我们进行古诗词教学的理论依据。

古诗词教学既有文学作品教学的目标,又有古诗词教学的目标,二者有机统一,才能准确把握古诗词教学。

选到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有八十余首,数量之多,且内容丰富,作品风格不同。

那么古诗词教学环节又是什么,我想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谈点做法与体会。

初中语文“四环节”教学法

初中语文“四环节”教学法

初中语文“四环节”教学法【摘要】初中语文“四环节”教学法是一种结合了理论和实践的教学方法,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实践和创新,提高其语文素养。

本文从理论依据、具体操作步骤、实施效果、优点和局限性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探讨。

初中语文“四环节”教学法的理论依据主要包括认知理论、学习理论和教育心理学等内容,指导教师在课堂中进行有效引导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具体操作步骤包括启发性教学、重点讲解、巩固运用和拓展延伸,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实施效果方面,初中语文“四环节”教学法可以有效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意识,提升学生成绩和综合素质。

本教学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需要教师有较高的专业水准和精准的指导。

未来发展方向则包括更加注重个性化教学和跨学科融合,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初中语文、四环节、教学法、理论依据、具体操作步骤、实施效果、优点、局限性、未来发展方向1. 引言1.1 初中语文“四环节”教学法概述初中语文“四环节”教学法是指在语文教学中通过“听、说、读、写”四个环节的有机结合,实现知识传授和运用的有效方式。

这种教学法通过让学生在多种语言活动中互相补充、互相促进,达到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的目的。

在这种教学法中,学生既是知识的获取者,又是知识的运用者,能够在不同的语言活动中全面发展自己的语言能力。

初中语文“四环节”教学法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通过在听、说、读、写四个环节中反复操作,帮助学生建立起对语言的深刻理解和应用能力,提高语文学习的效果。

这种教学法也能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使他们在语文学习中收获更多成就感和快乐感。

2. 正文2.1 初中语文“四环节”教学法的理论依据该教学法倡导“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

在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有所不同的情况下,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的教学安排,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适宜的环境中得到有效的学习。

谈古诗词课堂教学“四步”突破策略

谈古诗词课堂教学“四步”突破策略

谈古诗词课堂教学“四步”突破策略古诗词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学习中重要的一环。

但是由于其特殊的形式和语言,古诗词的教学常常被认为是晦涩难懂和枯燥乏味的。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诗词,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能力,我们可以采取“四步”突破策略。

第一步:情感共鸣古诗词是中国文人墨客用优美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的艺术形式。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从情感入手,让学生通过阅读、背诵古诗词,感受其中所蕴含的情感,引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和情感共鸣。

可以通过师生互动、小组讨论、情感体验等方式,引导学生从自身经历中找到与古诗词相似的情感体验,从而增强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感受。

在教学杜牧的《秋夕》时,可以让学生回忆自己在秋天的一次美丽的经历,感受到秋天的深沉和美好,进而理解诗人的情感表达。

第二步:意境感知古诗词在意境上是非常丰富深远的,但很多学生往往难以抓住其中的意境和形象。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具体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感知古诗词的意境,提高他们的想象力和感受力。

可以采用视觉影像、声音等多种媒体手段,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意境素材。

通过比如播放古诗词相关的音乐或视频,给学生带来视觉和听觉的震撼,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感受力。

可以通过绘画、模型等手段,创造具体的意境,让学生亲身参与增强对古诗词意境的感知。

在教学李白的《静夜思》时,可以让学生用画笔描绘出月亮、床前明月光以及人物的形象和情感,更好地感知诗词中的意境和情感。

第三步:文化积淀古诗词不仅是个体感受和情感表达,更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了解古诗词蕴含的文化积淀,扩大他们的文化视野和修养。

通过导读古诗词背后的历史典故、文化背景和哲理,让学生了解古诗词的深刻内涵,增加他们对古诗词的兴趣和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课题研究,了解古诗词中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人物和风情,让学生从中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第四步:创新表达古诗词教学不应该仅局限于阅读和理解,更要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浅谈在古诗教学中运用“四读式”教学

浅谈在古诗教学中运用“四读式”教学

浅谈在古诗教学中运用“四读式”教学古诗是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厚的历史积淀。

古诗教学是中文课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学习古诗,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文修养和审美情趣。

古诗教学在传统的朗诵、背诵的基础上,也需要结合现代教学理念,采用更加科学的方法。

在古诗教学中,运用“四读式”教学法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诗歌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

“四读式”教学法是指:朗读、解读、仿写、背诵。

通过这四个环节,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古诗,提高对古诗的感悟和领悟能力。

首先是朗读,这是古诗教学的基本环节,通过朗读可以使学生熟悉古诗的韵律和节奏,提高语感。

其次是解读,这是对古诗文本内容和意境的深入理解,需要教师引导和学生自主思考相结合。

然后是仿写,通过仿写古诗,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更好地领悟古诗的艺术魅力。

最后是背诵,通过背诵古诗,可以加深学生对古诗的记忆和理解,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毅力和耐心。

在古诗教学中,采用“四读式”教学法有以下几个优势: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古诗教学往往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通过“四读式”教学法可以增加古诗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通过朗读和背诵古诗,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古诗的韵律和美感,提高他们对语言的敏感性;通过解读和仿写古诗,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古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丰富的内涵,通过“四读式”教学法可以让学生更好地领悟古诗的意境和艺术魅力,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可以促进师生互动。

在“四读式”教学中,教师既扮演着知识传授者的角色,又是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和促进者,通过互动式的教学过程可以让学生更加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在实际教学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设计教学内容。

初中古诗词教学“四步法”

初中古诗词教学“四步法”

初中古诗词教学“四步法”摘要:古诗词教学一直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也是学生学习较为吃力的一个篇章。

古诗词教学和语文的其他教学部分一样也是“有章可寻”。

“四步教学法”引导学生去发现古诗词的美,欣赏它的美,享受美感的体验。

关键词:古诗词;四步法古诗词教学一直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也是学生学习较为吃力的一个篇章。

很多老师尤其是新手教师,往往面对它“望洋兴叹”。

其实就和语文的其他教学部分一样,古诗词教学也是“有章可寻”。

我通过在平日的学习与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一个较为实用的“四步教学法”,分步骤、有条理阐释古诗词教学的一点看法。

一、老师范读,学生读背默“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已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但不可否认朗读是语文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古老方法。

学习新诗词前让学生凭着语感自读成背,甚至默写。

诗歌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韵味在读背中都能一一涌现,虽然此时学生并不真正了解它在表达什么,但是良好的诗词底蕴和语感正是这样建立起来的。

在引导学生读背时老师可以先范读,提醒学生注意生僻字和断句,也可以要求学生自行查阅字典扫清朗读障碍,再听录音范读。

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是老师范读还是录音泛读(我个人建议教师范读更好,因为更真切也更能带动朗读的热情),一定要融入感情,读出诗歌本身所具备的音律美及诗歌的风格特征。

如读李白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就要读出诗人的旷达豪情;读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就要读出诗人决意以死明志,捐躯赴国难的坚定信念;读陶渊明的《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就要读出一种淡远悠长的闲适之感,等等。

良好的范读能带动学生对诗词思想主题的探寻,更能营造一种浓厚的诗情画意的学习氛围,这是一堂生动有效语文诗歌课最好的开端和基础。

范读看似简单,但对老师的要求颇高,不仅要求吐词清晰,标准无误的普通话发音,更考验一个老师自身对诗词理解及品味的层次高低。

古诗文教学应当具备的四个环节

古诗文教学应当具备的四个环节

古诗文教学应当具备的四个环节摘要:传统的古诗文教学是“字字落实”的教法,翻译原作和语法讲解便成了古诗文教学的两大支柱。

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读古典诗文,应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学生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我认为在古诗文教学中,“读”“诵”“背”“延”这四个环节是必不可少的。

关键词:古诗文教学环节读、诵、背、延传统的古诗文教学是“字字落实”的教法,翻译原作和语法讲解便成了古诗文教学的两大支柱。

老师只顾“填”,而学生又不是“鸭”,怎能不生厌恶之情?把一篇篇充满着深刻的意蕴、丰富的情感,充满着动人的诗情画意的古诗文支离破碎了,还谈什么去体味挖掘古诗文的音乐美、意境美和语言美呢?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读古典诗文,应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学生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古诗文时,必须改变教法,指导学生在咀嚼、体会、感悟和创新上下功夫,放手让学生自主诵读,从整体上去感知古诗文的音乐美,让他们自然而然地步人诗文的意境,最终获得思想的启迪,达到积累祖国语言,提高审美情趣的目的。

为此,我认为在古诗文教学中,“读”、“诵”、“背”、“延”这四个环节是必不可少的。

1、读首先让学生自读,从课题到作者,从开头的导读到课文,再到注释,让学生自由读,从整体上感知课文。

初步了解作者,课文的大意,表达思想感情。

1.1读准字音。

这是最基本的要求。

如果有不认识的字,由学生自己或小组查字典或词典解决。

1.2读准诗文的节奏。

要求在语言层面上读通全诗,做到停顿正确。

特别是教古诗,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正确停顿、富有节奏的朗读可使学生较快地进入赏析古诗的角色。

有利于理解古诗的含义。

1.3读出语气和语势。

这样有利于体会古诗文的感情和气势,表现出诗文的抑扬顿挫、跌宕起伏的节奏感。

浅谈古诗词教学的四流程

浅谈古诗词教学的四流程

浅谈古诗词教学的四流程作者:史万武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8年第36期摘要:诗词是用来抒发个人感情,感悟生活哲理的。

学习欣赏古诗词能陶冶人的思想情操,激发追求美的激情,提高审美能力,培养高雅气质,感悟人生真谛。

学习欣赏古诗词,读是第一位的。

读是一种眼、口、耳、思并用的综合性活动,是从文字到语音、语义、情味的全面感知活动。

在古诗词教学中,有导学、感知、品味、感悟四个流程。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感知品味感悟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歌的历史源远流长。

学习欣赏古诗词能陶冶人的思想情操,激发追求美的激情、提高审美能力、培养高雅气质感悟人生真谛。

而中国古诗词是讲究含蓄简隽的,这就给古诗词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下面就古诗词教学浅谈一下自己的拙见。

一、导学流程:介绍诗词背景知识,为学习古诗词创造条件大凡名家,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特色。

诗歌是用来抒发个人情感、感悟生活哲理的。

由于每个人的生活经历、文化素养、看问题的出发点、政治立场等不同,所形成的创作风格、表达思想情感的方式也不同。

因此,在学习古诗词内容前,教者要让学生尽可能地了解一些关于作者与作品的背景知识,包括作者的出身经历、家庭状况、文化素养、理想愿望、社会环境、时代特点、创作风格甚至创作该诗前后的思想状况、个人境遇等,以便帮助学生更快更准确地把握理解诗词内容,品味诗词意蕴。

二、感知流程: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美和感知诗句的内容大意,为领会情感、品味意境做准备诗,之所以为歌,就是因为它是一种有声的语言,通过发声来抒发情感。

任何一种语言文字都是作者思想情感的载体,也是读者理解作品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情感的桥梁。

学习欣赏诗词,读是第一位的。

读是一种眼、口、耳、思并用的综合性活动,是从文字到语音、语义,从表层意思到潜在情味的全面感知活动。

在读中,读者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感知,把自己的生活体验联系到诗词的语言文句中,形成读者与文本内容的对话。

有时,读者本不够丰富的阅历会有所增长,沉睡的体验会唤醒,躲闪的知识能复现,旧有的见识能更新,模糊的情感能变得清晰。

谈古诗词课堂教学“四步”突破策略

谈古诗词课堂教学“四步”突破策略

谈古诗词课堂教学“四步”突破策略古诗词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精华,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

通过学习古诗词,不仅可以了解中国古代文化,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和审美情趣。

古诗词的教学一直是一个老师们面临的难题,因为古诗词的语言难度较大,学生们往往难以理解与把握。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提出了“四步”突破策略,希望通过这种策略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诗词。

一、步骤一:背景介绍在课堂教学中,我们首先要为学生提供古诗词的背景介绍。

古诗词的创作背景往往与历史事件、社会风貌以及文化传统等有着紧密的联系。

通过了解古诗词的背景,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古诗词的含义和情感表达。

当我们教学《登鹳雀楼》这首古诗词时,我们可以向学生介绍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生平事迹,让学生了解他在官场上的不幸遭遇以及他对人世间的独特见解,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体会王之涣在诗中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二、步骤二:诗词赏析在背景介绍之后,我们可以进行古诗词的赏析。

通过分析古诗词的意境、形式、修辞手法等,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古诗词的艺术魅力。

在这一步骤中,我们可以让学生阅读古诗词的原文,并逐句进行解释,并结合诗词的创作背景、作者的生平以及时代背景等进行分析,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古诗词的内涵和情感表达。

在课堂上我们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赏析,每个小组分析一首古诗词,然后进行讲解和交流,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领略古诗词的魅力。

三、步骤三:朗诵演绎在进行了背景介绍和诗词赏析之后,我们可以让学生进行古诗词的朗诵演绎。

通过朗诵古诗词,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古诗词的语言美和意境美,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在这一步骤中,我们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每个学生可以选择一个诗人的角色进行朗诵,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感受诗人的情感与思想,并进行情感表达。

我们也可以进行古诗词的表演赏析,在课堂上安排学生进行古诗词的表演,让学生通过表演的方式来传达古诗词的情感和意境,这样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初中语文语文论文健谈古诗教学四步曲

初中语文语文论文健谈古诗教学四步曲

健谈古诗教学四步曲面对新课题,面对新概念,对古诗的教学,下面我来说说我的教法:首先让学生朗读好。

不是有句话这样说的吗?“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那怎样才算好?其一要读得准确,学生可借助工具书把字读准。

其二要读得流利,在读准的基础上读得流利。

其三初步有感情朗读,用自己的理解和体会去朗读。

然后理解诗句的意思。

怎样理解?一是让个别学生读好课本里的注释;二是让学生自己借助工具书来理解,找出自己最容易理解的字词句和最难理解的字词句,并做上记号。

三是让小组展开讨论交流,合作探究,你们这一组最容易理解和最难理解的是哪个字词句。

小组各成员做好自己职责:组长要组织好,记录员要记录好,计时员要注意提醒时间,汇报员要做好发言准备。

四是各个小组汇报学习情况,汇报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好,控制好,紧扣住重点字词句来多下点功夫,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让学生弄懂透才好。

接下来让学生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且有感情的朗读。

具体做法:一是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自由地用自己体会到的感情来读;二是由几个学生汇报朗读情况,“学了这首诗,你的体会或感受是什么?应该用怎样的一种语气、语调去朗读?你能不能示范朗读一下?......”三是师生共同总结诗的内容及感情。

结尾是课内积累。

1、把古诗里的佳句、名句摘抄下来。

2、把你认为最欣赏、最优美的词句摘抄好。

3、不妨花点时间把古诗背诵下来。

教后记:1、教学氛围浓厚,学生积极性高。

2、课堂形式完全是自主、合作、开放、探究,学生学习轻松自如,又发散学生思维空间,开拓思考能力。

3、整节课渗透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这一概念主题,顾及全面,合作探究较成功,这些都是建立在师生平等、民主、和谐的基础上的效果。

附:什么样的考试心态最好大部分学生都不敢掉以轻心,因此会出现很多过度焦虑。

想要不出现太强的考试焦虑,那么最好的办法是,形成自己的掌控感。

1、首先,认真研究考试办法。

这一点对知识水平比较高的考生非常重要。

随着重复学习的次数增加,我们对知识的兴奋度会逐渐下降。

古诗词教学的四大步骤教程文件

古诗词教学的四大步骤教程文件

古诗词教学的四大步骤古诗词教学的四大步骤古诗词教学中,如果掌握了科学合理的方法,就会使得教学非常轻松,那么如何进行古诗词教学呢,我们认为古诗词教学需要掌握四个步骤。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是我们民族的精神支柱,而古诗文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如能在小学阶段学习积累更多的古诗文,则不仅能启迪人的心智,而且能享有一辈子。

语文教学中,尤其是古诗教学,传统的教师一般多停留在字面讲读上,没有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实施素质教育,优化课堂教学是主渠道。

而要实现课堂教学最优化,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注重老师的教法改革,探索一套有利推进素质教育,强化素质教育的教学模式。

我尝试用“激兴趣——读诗文——明诗意——赏意境”四步古诗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打破传统的古诗教学模式,提高了古诗教学质量。

1.激兴趣兴趣是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

教育心理学认为,兴趣是学习的催化剂,是学生从事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它能促使学生积极探索,努力攀登,向着自己认定的目标奋进。

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提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

”对于远离学生生活的古诗教学,教师若能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有趣、有序地进行,将对学生学习古诗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

比如:在教《望庐山瀑布》时,就可采用“激兴点拨法”。

新课一开始用一个谜语“悬崖挂块大白布,千手万脚捉不住,远听千军万马吼,远看银泉飞下谷。

”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对瀑布的兴趣,再导读回忆《瀑布》,使学生受到语言描绘的情境感染,从而进入瀑布的诗境。

另外,运用多媒体课件中精美的界面设计、古朴典雅的音乐,营造出浓郁的中国古代文化氛围,烘托出良好的教学气氛,也是很好的激趣方式,更是传统教学无法做到的。

2.读诗文“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古诗文的教学也同此理。

让学生反复吟诵,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把教师的不厌其烦讲解变成学生相互间的讨论、启迪和学习,力求做到:①吟诵与自查自悟相结合,引发感悟。

初中古诗词阅读教学的四步骤

初中古诗词阅读教学的四步骤

初中古诗词阅读教学的四步骤摘要〕现行初中语文义务教育的教科书,全册六个单元,每个单元后面都编有古文言文,每册后面另附古诗词十首,占了教学内容的三分之一。

那么,如何有效地进行古诗文教学?〔关键词〕诵读感悟品评赏析探究体验1 知人论世“知人论世”最早是孟子提出来的,他认为要理解作品,一定要对作者及所处的时代有所了解,这才能与古人为友,才能体会出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知人”就是要了解作者其人以及作者与作品的关系。

诗人的生平、经历、境遇等都会在诗歌中有所体现,并形成诗人独特的创作风格和个性,决定着诗歌的特殊主题。

“论世”就是要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环境。

诗人自身的经历与境遇离不开社会政治背景,了解他在什么情况下针对什么东西写作,也就是把诗作与写作的时代背景联系起来考察。

诗歌作为典型的文学样式,其思想内容不可能不打上时代的烙印鉴赏古典诗歌,一般要联系其写作背景,才能从深层次准确地而不是牵强附会地把握主题。

2 诵读感悟2.1 诵读,要读出语感。

古诗文是我国古代的书面语形式,在时间和空间上都与现代的人有隔膜。

在阅读和理解方面存在不小的难度,“诵读”就是打破隔膜的利器。

多诵,一定能诵出它的韵味。

因为古诗文语言高度凝练,讲究声韵和谐。

要诵出语感,首先要读准字音,读懂大致的文义;其次,要读出节奏,读出语气;再次,要读出感情。

诵读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听录音跟读、教师范读、全班齐读、小组合读、个人读、接龙读、分角色表演或比赛读。

如上《咏雪》一课,先让学生对照注释初读,解决字音词义的问题,再让学生边读边划句子节奏(难点由学生质疑解答),然后学生找出朗读时要变化的语气(如“大雪纷纷何所似”要读出疑问的语气,“未若柳絮因风起”要读出神气的语气等)。

请一些学生起来尝试,然后带动下面的学生,大家就能快一些进入角色,为更高层次的诵读打下良好的基础。

2.2 诵读,要读出情感。

情是古诗文的魂,它渗透在字里行间,与事、景交融。

教师只有带领学生尽情诵读,引导学生认真体味辨别,学生才会体会出作者的情,并产生共鸣,展开一定的联想和想象。

古诗的讲解四步骤

古诗的讲解四步骤

古诗的讲解四步骤
嘿,朋友!你知道吗?讲解古诗就像是一场奇妙的探险,得有四个
关键步骤!
第一步,咱得先“穿越时空”,去了解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

就像李白,他生活在大唐盛世,那是一个多么繁华、自由的时代啊!这难道
不会影响他诗歌中豪迈奔放的风格吗?你想想,如果李白生在战乱频
繁的时期,他还能写出“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这样的自
信之语吗?
第二步,得好好琢磨诗句的字面意思。

每个字词都有它独特的韵味
和含义。

比如说“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多妙啊!一个字就把春天的生机展现得淋漓尽致。

这不就像画家手中的神来之笔,轻轻一点,整个画面就活了?
第三步,要感受诗歌所传达的情感。

诗人写诗那都是有感而发呀!
像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满满的忧国忧民
之情,难道不让人动容?这就好比你在黑暗中看到了一盏明灯,给人
温暖和希望。

第四步,去欣赏诗歌的艺术手法。

比喻、拟人、夸张等等,各种手
法让诗歌变得绚丽多彩。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夸
张的手法,多震撼!仿佛那瀑布真的从天上倾泻而下。

朋友,这四个步骤是不是像一把钥匙,能帮咱们打开古诗那神秘而美妙的大门?我觉得呀,只要按照这四步走,咱们就能真正领略古诗的魅力,感受到那千百年前诗人的喜怒哀乐!。

古代诗歌教学四环节

古代诗歌教学四环节

古代诗歌教学四环节随着新教材中古代诗歌比重的增加,随着高考诗歌鉴赏题范围和题型的变化,古代诗歌课堂教学模式也应该进一步优化。

以下,我就古代诗歌教学的朗读、感悟、评赏、迁移四环节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为此,我们应该明确:1.古代诗歌的文体特征。

古代诗歌是韵文学,它与音乐是孪生姐妹,随着开展,其对韵律的要求更加严格,因此,韵律是古代诗歌美的特质之一。

我国古代诗歌重意境、重表现。

以言志、缘情为主流,相对叙事性而言,抒情性更强。

在语言上,它讲究精练、含蓄、厚重、形象。

通过以上考察,使我们觉得,构建“朗读、感悟、评赏、迁移”这一古代诗歌课堂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古代诗歌阅读鉴赏能力,以适应高考要求是有积极意义的。

(一)与一般文章相比,古代诗歌的朗读尤为重要。

因为只有熟读成诵,才能因声求气,感受到古代诗歌的音律之美,才能读出古代诗歌的“韵”、“味”来。

以感悟为主的读诗,是中国古代诗话、诗评的主要特色。

其实也是一种无奈。

即使近代对西方文艺批评、美学理论有很深了解的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他的《人间词话》中也仍然表现为更多的感悟式的批评。

如最为人所熟知的诗句“红杏枝头春意闹”中一“闹”字而境界全出的评语,很精彩,但如何的境界全出,那么语焉不详。

总之,以感悟读诗,是古代诗歌本身特点所决定的,也是古代诗歌批评的传统方式,它的缺陷是明显的,但却是阅读古代诗歌的重要一环。

对中学生来说,以一种轻松的、漫谈式的方式(大概也是一种“精神助产术”),让他们感悟古代诗歌之美,是有利于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三)感悟式的阅读不可或缺,但是,要培养提高学生古代诗歌阅读鉴赏能力,我们还必须在此根底上前进一步,这就是要在评赏这一关键环节上花大力气。

所谓评赏,就是要运用古代诗歌阅读的根本理论和术语,对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质作理性分析,其能力目标也就是要到达《考试说明》中的要求。

从2002、2003两年高考题看,要特别养成对“诗眼”的认知能力,对古代诗词语言的锤炼的评析能力,要形成运用一般理论分析具体阅读对象的能力。

谈古诗词课堂教学“四步”突破策略

谈古诗词课堂教学“四步”突破策略

谈古诗词课堂教学“四步”突破策略古诗词是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具有丰富的情感、深刻的内涵和精湛的艺术表现力。

对于现代学生来说,古诗词的学习往往显得枯燥乏味,难以引起兴趣。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热情,成为教师们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本文将围绕谈古诗词课堂教学的“四步”突破策略展开讨论,希望能为广大教师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一、第一步:激发学生兴趣,引导情感共鸣古诗词课堂教学的第一步,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情感共鸣。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音乐欣赏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古诗词的背景故事、作者生平、创作背景等,让学生对古诗词产生浓厚的兴趣。

通过欣赏古诗词的配乐音乐,让学生从音乐中感受诗词的情感和意境,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教师还可以通过讲述古诗词的故事背景等方式,让学生对古诗词产生情感上的认同感,从而使学生在学习古诗词时能够投入更多的情感和热情。

二、第二步:启发思维,探索内涵古诗词课堂教学的第二步,是启发学生的思维,探索古诗词的内涵。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进行思维导图、分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古诗词的意境、寓意、修辞手法等,帮助学生探索古诗词的内涵。

可以选择一些富有深意的古诗词,提出一些引发思考的问题,如“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作者用了哪些手法表达了自己的情感?”等,让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逐渐领悟古诗词的内在含义,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第三步:诗词鉴赏,提升审美情操古诗词课堂教学的第三步,是进行诗词鉴赏,提升学生的审美情操。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朗诵、赏析名家诗词、解读经典名篇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感受古诗词的艺术魅力,提升学生的审美情操。

可以邀请学生自主选择一首自己喜爱的古诗词进行朗诵,并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让学生在朗诵中感受古诗词的美感,提升审美情操。

教师还可以结合名家诗词赏析和经典名篇解读,引导学生欣赏和品味古诗词的艺术魅力,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审美情感。

抓好四环节,优化文言文教学

抓好四环节,优化文言文教学

文本解读新课程NEW CURRICULUM文言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

尽管语文教学改革不断推进,初中文言文教学的现状还是不容乐观,不少教师依然只注重知识的积累,而轻视文本内涵的解读。

文言文教学停留在读读、译译、背背的层面,课堂时间几乎都用在教师疏通文义,逐字逐句落实,学生机械背诵(词语解释、翻译句子等)上,教学脱离了课文的语境,学生无法通过阅读获得情感体验,以致学习文言文无兴趣、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不高。

优化文言文教学是每个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也做了一些尝试。

先抓好课前预习,铺垫课堂教学。

教师要及时批阅学生的预习作业,或用热情的语言鼓励学生继续努力,或用指导性的意见提示学生努力的方向。

还要认真整理学生遇到的疑难问题,以便设计或调整教学方案。

起初由于学生的预习习惯较差,自主学习的效果很不理想,但习惯成自然,学生的预习渐入佳境,自学能力基本形成,为课堂上的合作探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要优化预习效果,还要靠好的预习方法,教师应结合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预习方法的指导。

一、阅读文本,发现问题预习不是走马观花的看看课文,而要认真阅读文本,发现问题并尽力解决。

“不动笔墨不读书”,教师要教会学生边读文本边做标记,标出不认识的字词、理解不了的句子以及阅读过程中存在的疑问,先在课文中标注出来,而后整理在预习笔记本上,通过自主学习解决。

自己解决不了的,留待课堂上和同学、老师一起合作探究。

二、借助资料,解决问题1.借助课后注释注释不是简单的背会就行了,要认真研读,从中获取有益的知识。

(1)落实文言词语、句子。

或依据关键词连贯整句,或根据整句解释落实关键词。

例如《狼》中“其一犬坐于前”的“犬”是名词用作状语,翻译成“像狗一样”;“一狼洞其中”的“洞”是名词用作动词,翻译成“打洞”,学生明白了词语的用法,才能正确的翻译句子,疏通文义。

再如《为学》中,注释“以告富者”,把(到过南海这件事)告诉那个有钱的和尚,借助括号里的文字暗示学生,原句在“以”字后面省略了“之”字,“之”是代词,指代“到过南海这件事”,翻译时要把它补写出来,学生对文言省略现象有了认识,又借以分析出“以”字用法和介词“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谈抓好初中古诗文教学的四个环节很长一段时间,初中古诗文教学是以“读读背背”为主。

如今,随着二期课改的逐步深入,对初中古诗文教学的要求在提高。

具体表现在课文的篇目在增加,考试的范围在扩大,如今不但要考查课文内容,而且还要向课外扩展。

这无疑在初中阶段的古诗文教学必须与时俱进,做到更上一个台阶。

应当说这对初中学生以后的继续学习和对文化品位的发展是有益的,因为汉语文言是一个精美的语言系统,具有言简意丰的表现力,中国古代的文明史,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古诗文精品。

中学生加强古诗文学习,可以汲取丰厚的人文养料,增加自己的文化积淀。

所以指导学生从古诗文中吸取精华,陶冶情操,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通过对古诗文教学的摸索,本人认为要与二期课改同行,加强古诗文学习,必须抓好以下四个环节。

首先,教学中要“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因为现今社会,古诗文在生活中出现和运用的机率已比较少,曾接受过旧式文言教育的老一辈也不再是社会的主要人群,报刊杂志、流行书籍、广播影视对古诗文的运用也有限。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初中学生学习古诗文,老师很有必要提高他们的学习趣味。

从而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作用,产生对古诗文的浓厚兴趣。

例如说到诗人白居易,就先介绍他的特点。

白居易活了七十五岁,是个长寿的诗人;他的诗现存二千八百多首,是个高产的作家;同时又是“安史之乱”以后,在中唐诗人中首屈一指,所以可与陶渊明、李白、杜甫齐名。

这样可使学生对作者有个大致了解,除此以外,还可说说有关小故事:白居易识字早,五六岁学写诗,八九岁已会声韵格律,十六岁拿了诗稿去长安拜访老诗人顾况。

顾老先生见不速之客是个孩子,名字是“居易”,就打趣说:“长安米贵,在此‘居’可很不‘易’呀!”接下读到“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不禁叫绝,郑重地说:“能写出这样的诗句,‘居’不难……”。

这样一说学生自然会对作者产生兴趣,然后再教他的《卖炭翁》,学生当然就神情专注,更加容易接受。

再譬如教到欧阳修的作品,也可用有趣的小故事导入:相传宋朝有个富家子弟,自以为很有学问,总想和欧阳修比试高低。

一天夹了几本唐诗上路,见路边大树就即兴赋诗“路边一古树,两朵大丫杈。

”偏巧欧阳修也路过,见他没下文,就替他续上“未结黄金果,先开白玉花。

”自命不凡的秀才点头称好。

为板回面子,又见物而吟:“远看一群鹅,一棒打下河。

”可又没词了,欧阳修续曰:“白翼分清水,红掌踏绿波。

”这秀才拱手说:“想不到你也会诗,我们一同去与欧阳修比试吧!”到渡口,上了船,秀才又自作聪明吟道:“诗人同登舟,去访欧阳修。

”欧阳修听罢大笑,随口说:“修已知道你,你还不知羞。

”这里欧阳修利用谐音巧作双关续诗联,嘲讽了酸秀才自以为是……这样导入,学生对作者机智、幽默的印象颇深,也就会饶有趣味地去研读起欧阳修的作品。

当然这些仅是开头第一步,让学生在接触所教的古诗文作品前,对作者及有关情况有个了解,然后引导学生向学习古诗文的纵深发展。

第二,就是要“反复诵读,注重感悟”。

随着二期课改的深入,教学古诗文已不再是单纯的读读背背。

过去比较偏重的是机械地背诵,而对作品的理解与感悟这方面较忽略,这样对一个学生在真正意义上的积累是有缺陷的。

入选初中古诗文的都是经过精心挑选,具有代表性的古文化精品,那些诗文含义隽永,言简意赅,韵律和谐,读起来琅琅上口。

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多种方式的诵读,如:范读、个别读、小组读、自由读、背诵……。

从形式各异的多种阅读中去领会作者深邃的思想,领悟作品所要表达的感情,感受其诗文中的意境,从而激发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增进语言感受能力,企盼学生在“读书百遍”的基础上加深理解。

当然这样还不够,教师还要启发学生去从中感悟,在语文课上为他们的深入学习进一步铺路搭桥,指点迷津。

为他们拓展相关知识的背景,挖掘作品本身的文化因素,使课文的内涵更加丰富。

例如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文章以酣畅的气势,贬斥了封建官僚统治集团,赞美了新生力量勇于改革的精神,讴歌了祖国美好的未来,激励人们发愤国强,肩负起建设少年中国的重任。

课文明白畅达,感情奔放,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去领会作者盼望祖国富强的强烈愿望,去感受作者奋发图强的进取精神。

尤其那些运用了比喻和排比修辞所造成的文章气势,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会带来巨大的鼓舞力量。

老师也应适时点拨,对文末一气呵成的四字句引导学生去理解其比喻意义,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感悟与体验,从而明白梁启超对中国少年寄予了怎样的殷切希望。

再联系到学生个人的感受,要树立起以天下为已任,以蓬勃的朝气做到自强自立,为振兴中华,为祖国强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三个学习环节是“合作交流,迁移拓展”。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老师要最大限度地引导他们参与课堂教学,师生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让课堂成为师生交流互动的天地。

在古诗文学习中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提高质疑能力。

帮助学生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鼓励学生利用工具书联系上下文查解字句。

讨论交流时,引导学生互相启迪,互相学习。

例如教学《小石潭记》,这是柳宗元脍炙人口的散文游记,要让学生读通读懂,可指导学生查找疑难字词,再让他们熟读成诵,从中受到美的陶冶。

学生质疑中提出:想寄情山水的作者在僻远荒凉的永州确实找到了乐趣,听到“如鸣佩环”的水声,使他“心乐之”的清澈潭水与活泼的游鱼,作者陶醉于自然美景的欢悦之情可见一斑。

可下文写其“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勿勿离去。

作者是否有点“喜忧无常,性格不可捉摸?”学生接下根据各人体会各抒己见,最终明确这与作者在当时环境下的心境有关,柳宗元想寻求感伤的解脱,然而又无法彻底解脱,是处于抑郁矛盾之中所表现出的举动,这与欧阳修贬官滁州《醉翁亭记》中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思想有所不同。

古诗文教学光是对文本作品的解读还不够,因学生的积累还是有限的。

作为老师可适当作些拓展与迁移。

如学了《小石潭记》,可对作者的《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等其余几记作些介绍。

又如学了蒲松龄的《狼》,可对《狼三则》的内容作些介绍。

除此以外,还可作些相关迁移。

例如学了《扁鹊见蔡恒公》,要使学生认识到虚心听取别人意见,防微杜渐的必要性;明确固执已见,盲目自信的危害性。

老师还可介绍《曲突移薪》的故事,文中写客见主人家“灶是直突,旁有积薪”,就直言告诫主人“更为曲突,远徙其薪,否者有火患。

”对此忠告主人却“默然不应”,结果造成了“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的后果。

这样通过同类及相关内容的迁移,可以让学生加深对课文主旨的理解,同时也扩大了阅读面,对古诗文的有关知识也得到了有益的拓展。

第四个环节就是“强化积累,适时引用”。

文章中名句的引用并非是多余之笔,就举当代散文家梁衡《赏不尽看不够说不完的大自然》为例,文章歌颂大自然在物质和精神上对人类的赐予。

仅引几句“……‘大江东去’不由人不追慕英雄伟业,‘杨柳依依’却叫你享受幸福人生。

唐太宗说处世有三面镜子,以铜为镜,可正衣冠;以古为镜,可见兴替;以人为镜,可知得失。

其实还少说了一面,以自然为镜,可调身心。

”仅几句中的引用就有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还有《诗经·采薇》,另有唐太宗的名言。

如果没有这些引用,文章就会少了意蕴与灵气。

我们学习古诗文就是要把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得到继承、发扬、与光大,所以在古诗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积累与引用。

那么如何效果更好些?是否可在教学中把相关古诗文内容进行组合:例如诗词中比较多的写“山水”、写“送别”、写“春色”等。

就以“春”这个话题来说:可以把王安石的《元日》中“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白居易的《忆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杜甫的《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贺知章的《咏柳》“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叶绍翁的《游园不值》“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崔护的《题都城南庄》“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关春风”另有杜牧的、陆游的、晏殊的……这样组合在一起,各写春色,异曲同工,在欣赏一幅幅优美绚丽春天美景的同时,可使人心旷神怡身心愉悦,在吟诵中受其感染加深记忆。

还可对古诗文中含有哲理的名句进行组合。

如:表示站得高,才能望得远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生活中困难看似重重,但只要努力坚持就会出现转机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人们所处地位不同,看问题出发点不一样,对客观事物认识就会有一定片面性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各低各不同”;要想学问深,就必须不断地学习,常学才能常新的“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老师还可从思维训练的角度引导学生引用名句,把平时熟记的名言警句自然贴切地引入写作中,使之为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服务,也使文章显得更加厚实而优雅。

举例说(1)那整片刚落成的乡村别墅群,有的粉墙红瓦,有的蓝瓦尖顶,一排排齐展展地延伸到远处。

中心区域小桥流水,杨柳依依。

不禁使人想起陶渊明笔下“填《桃花源记》句子”的世外桃源。

(2)西湖的美,不全在山水本身,它少不了那些引人入胜的众多传说和故事。

“填《陋室铭》的句子”一旦没有了这些人文传统的点缀,人们浏览西湖的兴致就会大减。

(3)古人云:“一叶落而知天下秋。

”放眼望去,万顷稻海轰轰烈烈的黄了,千亩棉田风起云涌地白了,满的叶子呐喊着扑落下来。

转瞬之间。

“填《醉翁亭记》句子”。

答案如下:(1)“屋舍俨然,美池桑竹,阡陌交通”(2)“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3)“风霜高洁,水落石出”做这样的名句引用,让学生懂得恰当地引用古诗文名句,可以使文章更加言简意赅,表意生动。

在平时学习中形成思维习惯,把名言警句在自己的习作中有意识地学以致用。

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名句的适时引用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种历史感的体现,而写作可以说是贯通古今的精神漫游。

总之,古诗文的教学方法可以多种多样,但本人认为这样四个环节是学好初中古诗文的有效步骤。

我们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数千年的文明史,留下了数量极丰的古诗文精品,这些光辉灿烂、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就像一座光芒四射的宝藏,具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

中学生作为民族文化的继承者和走向未来的开创者,完全有必要也有可能在语文课以及课外广泛阅读中,学习并掌握一定数量的古诗文,做到含英咀华,古为今用。

要不断扩大视野,从优秀的古诗文中获得熏陶、感染,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

从而激发爱国热情,培养高尚品格、情操和正确审美观念。

老师在古诗文这块园地同样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加强自我修养,做到沟通古今,激活传统,继往开来。

树立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指导学生学习、借鉴古代名家的高超技巧,提高文化修养,多读一些古诗文书籍,累积于心,养成对古诗文的爱好,使每个学生从中学到知识,受到启迪,获得教益,不断充实自己的文化底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