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关系》串讲资料
《劳动关系 》课件
社会保险争议
关于养老保险、医疗保 险、失业保险等产生的
争议。
劳动争议的处理方式
协商解决
双方自行协商,达成和解协议。
仲裁处理
提交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进行仲裁,作出仲 裁裁决。
调解处理
通过第三方调解机构进行调解,达成调解协 议。
诉讼解决
不服仲裁裁决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工资支付时间
按照合同约定或法定时间 ,准时支付工资,不得拖 欠或延迟。
最低工资标准
确保员工工资不低于当地 最低工资标准,保障员工 基本生活需求。
工时保障
工作时间规定
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工时制 度,合理安排员工工作时间。
加班及休息权益
保障员工的休息权益,合理安排加 班,按照法定标准支付加班费。
节假日休息
劳动监察制度
政府设立劳动监察部门,对用 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的情 况进行监督检查,维护劳动者 的合法权益。
社会保险法
劳动者应当依法参加社会保险 ,享受社会保险待遇,保障自
身的基本生活需要。
02
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的种类
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01
双方约定在一定期限内(一般为一年以上三年以下)结束合同
。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跨国公司和国际资本的扩张可能 对东道国劳动关系产生影响,包
括就业机会、工资水平等。
国际劳工标准和人权保护意识的 提高,促使企业关注劳动者权益
,推动全球劳动关系的改善。
THANKS
感谢观看
共享经济平台如网约车、外卖等提供了灵活就业机会,但劳动关系不明确。
共享经济下的劳动者可能面临权益保障不足的问题,如缺乏劳动保障、社保等。
劳动关系培训课件
劳动关系培训课件一、引言在现代企业中,和谐的劳动关系是企业发展的基石。
为了提高员工的劳动关系素质,提升企业的劳动关系管理水平,我们特此制作了劳动关系培训课件。
本课件将围绕劳动关系的概念、法律法规、合同管理、沟通与协调、员工权益保障等方面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以期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课件内容1、劳动关系概念本节将介绍劳动关系的定义、特点、类型以及影响劳动关系的主要因素。
通过本节学习,使员工对劳动关系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2、劳动法律法规本节将详细解读《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让员工了解劳动合同的签订、履行、变更、终止和解除等方面的法律规定。
同时,对常见的劳动纠纷和争议解决方式进行介绍,以增强员工的法律意识。
3、合同管理本节将重点讲解劳动合同的签订、履行、变更、续签以及解除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实际案例分析,使员工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劳动合同管理的相关技能。
4、沟通与协调本节将教授员工如何进行有效的沟通与协调,包括与上级、同事和下属的沟通技巧,以及解决冲突和矛盾的方法。
通过本节学习,提高员工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5、员工权益保障本节将详细介绍员工应享有的各项权益,包括工资福利、休息休假、职业安全卫生以及培训发展等方面的权益。
同时,对如何维护员工权益进行深入讲解,以增强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
三、结语通过本次劳动关系培训课件的学习,我们希望员工能够全面掌握劳动关系的概念、法律法规、合同管理、沟通与协调以及员工权益保障等方面的知识,提高自身的劳动关系素质和管理能力。
我们也希望企业能够重视劳动关系管理,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劳动能力鉴定培训课件一、引言劳动能力鉴定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关乎到员工的职业发展、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社会的公平正义。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劳动能力鉴定的知识和技能,我们特地组织了这次培训。
二、培训目标通过本次培训,使参与者能够:1、理解劳动能力鉴定的意义和流程;2、掌握劳动能力鉴定的评估方法和标准;3、了解劳动能力鉴定中的心理测试和面试技巧;4、学会如何撰写劳动能力鉴定报告。
劳动关系劳动法串讲资料
第一章劳动关系导论1.以下不属于冲突的根本根源的是(2014.4)A异化的合法化B客观的利益差异C工作本身的属性D雇佣关系的性质2.以下不属于冲突的背景根源的是(2013.4)A广泛的社会不平等B客观的利益差异C劳动力市场状况D工作本身的属性解题知识点:1.冲突的根本根源:异化的合法化、客观的利益差异、雇佣关系的性质2.冲突的背景根源:广泛的社会不平等、劳动力市场状况、工作场所的不平等、工作本身的属性一、简述影响劳动关系的外部环境(2014.4)答:1.经济环境所谓经济环境,既包括宏观经济状况,如经济增长速度和失业率,也包括更多的微观经济状况。
2.技术环境技术环境包括产品生产的工序和方式,以及采用这些工序和方式所必需的资本密集的程度等。
3.政策环境政策环境是指政府的各种政策方针,包括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等。
4.法律和制度环境甚至规范雇佣关系双方行为的法律和其他的机制,这些机制规定了双方的权利义务,并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5.社会文化环境6.影响劳动关系的五个环境要素综述二、简述劳动关系的特点(2013.4)1.法律的平等性2.经济的依赖性3.管理的从属性4.权益的冲突性5.实力的差异性6.冲突的影响性7.互动的复杂性补充知识点:三、劳动关系的主体1.雇员(不属于官员的情形)2.雇员团体3.雇主4.雇主组织5.政府四、政府在劳动关系中的角色:1,劳动关系立法的制定者;2,公共利益的维护者;3,公共部门的雇主;4,有效服务的提供者。
•第二章劳动关系理论1.管理主义学派主要关注的问题是A经济效率的最大化B人员福利的最大化C雇员忠诚的最大化D高层权力的最大化2.统合模式的具体形式包括A社会统和模式B经营者统和模式C劳动者统合模式D国家统和模式3.正统多元论学派主要分析研究的领域是A劳动力市场B工会、劳动法和集体谈判C管理政策与实践D雇员的社会问题4.协约自治模式的形式包括A劳资分离B劳资抗衡C劳资制衡D劳资统和本章主要考核的题型是选择题答题的知识点是1.规划卡的表格(各学派对劳动关系的不同看法)2.劳动关系调整模式(1)斗争模式(2)多元放任模式(3)协约自治模式:劳资抗衡模式、劳资制衡模式(4)统合模式:社会统合模式、经营者统合模式、国家统合模式社会统合模式的特征(瑞典)(1)劳资双方的关系以整个社会为背景;(2)工会在跨企业的团结权方面具有强大的力量;(3)集体意识与阶级认同存在于社会阶层;(4)劳动对其他劳动阶层的忠诚高于对本产业的冲程经营者统合模式的特征(日本)(1)劳资关系主要发生在企业层级(2)工会在跨企业的团结权方面不具有强大的力量(3)集体意识与阶级认同只存在于产业阶层(4)劳动者对本产业的忠诚度高于对其他劳动阶层的忠诚国家统合模式的特征(瑞典)(1)国家对劳资双方采取强有力的控制手段,对劳动契约采取干预态度,对集体劳动关系予以压缩(2)以劳动基准法为核心,国家公权力对劳资双方的劳动契约直接介入、干预和管制(3)在劳动安全卫士与劳动监督检查方面,采取官僚本位主义,缺乏工会与劳动者的参与(4)劳动力市场政策主要是为了配合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而较少从劳动者的立场进行规划,体现劳动者利益•第三章劳动关系的历史和制度背景1.泰勒等人的科学管理理论产生于A、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B、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期C、20世纪初期到20世纪中叶D、20世纪中叶到20世纪八九年代2.“管理理论的丛林”的命名者是著名的管理学家A哈罗德孔茨B彼得德鲁克C雨果忙斯特伯格D约翰莫尔斯3.被誉为“工业心理学之父”的是A哈罗德孔茨B彼得德鲁克C雨果忙斯特伯格D约翰莫尔斯答题的知识点规划卡上的图(劳动关系发展及历史背景)•第四章管理方1.独裁剥削管理模式最能体现新古典经济理论主张的是A效率最大化思想B职权结构最大化C福利最大化思想D成本最小化思想2.工作生活质量计划的核心是A工作轮换B工作扩大化C工作丰富化D工作再设计本章知识点1.管理方(1)不仅包括企业中的各级管理人员,还包括各类正式与非正式的雇主协会。
劳动关系与劳动法串讲
到19世纪中 到20世纪初
叶
期
1914年到 1944年
45年到20 从20世纪 世纪80、 80、90年 90年代 代开始
经济技术 社会背景
管理理念
劳动关 系的特 征
产业革命
第二次技术 革命
二次世界大 战和经济大 危机
亚当•斯密的 泰勒等人的 管理思想 科学管理理
论
行为管理理 论
雇主通过强硬 政府出台立法; 政府干预产业
法条进行分析。
第一章 劳动关系导论
第一节 劳动关系的概念
串1:劳动关系的定义 串2:劳动关系的本质 串3:劳动关系的主体 串4:劳动关系的特点
第二节 劳动关系的实质:冲突与合作
串5:合作和冲突的根源
合作的根源 冲突的根源
被迫 获得满足 根本根源
背景根源
异化的合法化 客观的利益差异 雇佣关系的性质
第五节 工作场所的规则
串39:劳动就业标准 串40:女工保护标准 串41:未成年工保护标准
真题回顾
A 工资的支付应该至少( )
A.一个月一次 B.两个月一次 C.半年一次 D.一年一次
真题回顾
以劳动者完成一定劳动定额为标准
D 的工作时间称为(
)
A.缩短工作日
B.综合计算工作日
C.弹性工作时间
D.计件工作时间
A.政府不干预劳资关系 B.三方原则等制度的建立 C.国家干预开始制度化、法制化 D.劳动关系实现了制度化、法制化
第四章 管理方
第一节 谁是管理方
串10:管理方的概念 串11:雇主的含义 串12:雇主协会的定义
与作用
第三节 管理模式和实践
串13:职权结构 串14:管理理念 串15:管理模式图
串讲 第六章 劳动关系管理
第六章劳动关系管理第一节劳务派遣用工管理1、劳动关系的含义与特征劳动关系的含义:在现代社会,劳动的社会形式的趋同性使得劳动关系成为经济社会最普遍、最基本的社会关系。
一般而言,所谓劳动关系通常是指用人单位(雇主)与劳动者(雇员)之间在运用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实现劳动过程中所发生的关系。
劳动关系因生产要素属于不同的所有者而产生,它是产权关系的另一种表现形式,而与劳动分工并无直接的联系。
劳动关系是社会生产过程中生成的客观条件-生产资料(资本),与生产的主观条件-劳动力相互结合的具体表现形式,两者的结合在使劳动过程得以开始的同时,也形成了现实的劳动关系。
劳动关系的特征:1)劳动关系的内容是劳动;2)劳动关系具有人身关系属性和财产关系属性相结合的特点;3)劳动关系具有平等性和隶属性的特点。
2、劳动法律关系的含义和特征含义:所谓劳动法律关系是指劳动法律规范在调整劳动关系过程中所形成的雇员与雇主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即雇员与雇主在实现现实的劳动过程中所发生的权利义务关系,它与劳动关系的最主要区别在于劳动法律关系体现了国家意志。
特征:1)劳动法律关系是劳动关系的现实形态;2)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权利和义务;3)劳动法律关系的双务关系;4)劳动法律关系具有国家强制性。
事实劳动关系的含义:指用人单位除了非全日制用工形式外无书面劳动合同或无有效书面劳动合同形成的劳动法律关系。
劳动者为用人单位提供劳动,接受用人单位的管理,遵守用人单位的内部劳动规则,获得用人单位支付的劳动报酬等是构成事实劳动关系的基本要素。
关于事实劳动关系的法律规定:我国劳动立法就是对事实劳动关系给以了规范,例如《劳动法》第九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的条件解除劳动合同或者故意拖延不订立劳动合同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3、劳务关系含义:劳务关系是指劳动服务供给者与劳动服务的需求者根据口头或书面约定,由劳动服务供给者向劳动服务的需求者提供一次性的或者是特定的劳动服务,劳动服务的需求者依照约定向劳动服务供给者支付劳务报酬的民事法律关系。
劳动关系-授课
退工手续的及时办理
法律规定: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用人单位应当出具解除 或终止劳动关系的有效证明,并在15日内办妥 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现实生活中,一些单位与职工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时因 种种原因发生不愉快,而采取不开退工单,扣押职工档 案材料等手段。即便是职工不对,单位这样的做法也是 以错对错。如对职工重新就业,或领取失业救济金或享 受失业医疗补助费造成损失,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劳 动 合 同
保密协议与竞业限制的案例(1)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 竞业限制期
脱密期 保密规则试用期限
解释:用人单位制订保密规则,与劳动者签订保密协 议或约定竞业限制条款,都是为了保护用人单位的商 业秘密。但竞业限制是在劳动合同终止或解除后发生 效力,同时必须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合 理的经济补偿。
劳 动 合 同
劳动合同
w 劳动合同的订立 w 劳动合同的履行与变更 w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劳 劳动合同的订立 动 合 同 w 劳动合同的法定(必备)条款
w 劳动合同的约定条款 w 劳动合同期限
劳 劳动合同的订立 动 合 同 w 劳动合同的法定(必备)条款
n n n n n n n n
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 劳动者的姓名/地址/居民身份证号码 劳动合同期限 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劳动报酬 社会保险 劳动保护/劳动条件/职业危害防护
劳 动 争 议
终局裁决
什么是“ 终局裁决” 制? 仲裁实行一裁终局的制度。裁决作出后, 当事人就同一纠纷再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 法院起诉的,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不 予受理。
劳 动 争 议
终局裁决
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又如何 获得救济呢?
第十章 劳动关系 第一节 劳动关系基本概念和主要理论框架
第十章劳动关系【本章教材结构】【本章内容讲解】第一节劳动关系基本概念和主要理论框架【本节考点】【考点】劳动关系的概念【考点】劳动关系的主体构成和环境因素★★【考点】劳动关系的运行★【本节内容精讲】【考点】劳动关系的概念劳动关系的概念(一)劳动关系的定义1.劳动关系通常是指生产关系中直接与劳动有关的那部分社会关系,或者说是指整个社会关系系统中与劳动过程直接相关的社会关系系统。
(1)劳动关系的目的:实现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并完成劳动过程(2)劳动关系的主体:以劳动者和劳动力使用者为基本主体。
员工和雇主以及他们的组织,构成了狭义的劳动关系主体;广义的劳动关【例题:单选题】关于劳动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劳动关系是一种经济关系而非社会关系B.劳动关系就是指劳动者个人与企业之间的关系C.劳动关系在劳动过程中形成D.劳动关系仅影响劳资双方,不影响社会公众【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劳动关系的概念。
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劳动力使用者以及相关组织为实现劳动过程所构成的社会关系。
从劳动关系的性质看,它是一种社会经济关系。
它以劳动者和劳动力使用者为基本主体。
员工和雇主以及他们的组织,构成了狭义的劳动关系主体;广义的劳动关系主体还包括政府。
【例题:单选题】劳动关系最主要的特点是()。
A.雇佣关系B.冲突与合作C.劳动标准D.管理规则【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劳动关系的特征。
其中,雇佣关系是劳动关系最主要的特点。
【本知识点结束】【考点】劳动关系的主体构成和环境因素★★(一)劳动关系的主体构成(为便于学员记忆,编排顺序做了调整)1.劳动者和雇主的权利与义务【例题:单选题】在劳动关系理论中,雇主的义务包括()。
A.给劳动者加薪B.尽量不裁员C.保证劳动者休息休假权D.给劳动者发放生活补助【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雇主的义务。
雇主的义务主要包括:平等雇佣劳动者的义务、提供劳动报酬的义务、保证工人休息休假权的义务、提供社会保险的义务、保证工人安全和健康的义务、提供职业培训的义务。
劳动关系培训资料
劳动关系培训资料劳动关系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通过签订劳动合同而建立的法律关系。
良好的劳动关系对于保持企业稳定、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和提升生产效率至关重要。
为了帮助企业加强劳动关系管理,以下是一份劳动关系培训资料,旨在帮助企业界定双方的权益和责任,以及规范雇佣关系的细则。
一、劳动关系概述劳动关系的概念:劳动关系是指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通过签订劳动合同,建立起的一种经济利益和法律义务相统一的关系。
二、劳动合同1. 劳动合同的定义:劳动合同是企业与劳动者之间约定权益和义务的法定文件,用于明确劳动者从事工作的条件、待遇和保障。
2. 劳动合同的要素:a) 甲方:雇佣劳动者的用人单位;b) 乙方:被雇佣从事劳动工作的个人;c) 劳动合同内容:i. 工作岗位和职责;ii. 工作时间和休假;iii. 工资和福利待遇;iv. 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v. 面临的风险和责任;vi. 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和程序。
三、劳动关系的权益和义务1. 用人单位的权益和义务:a) 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b) 按时支付工资和福利待遇;c) 给予合理的工作任务和要求;d) 提供培训和发展机会;e) 履行劳动合同的相应义务。
2. 劳动者的权益和义务:a) 完成工作任务和要求;b) 遵守企业规章制度;c) 保护企业的商业机密;d) 提供诚实、守信的劳动;e) 维护劳动权益和参与工会活动。
四、劳动争议解决机制1. 内部协商:企业和劳动者通过对话和谈判解决争议,以和解或妥协的方式解决问题。
2. 劳动仲裁:当协商无法解决争议时,可由相关部门组织仲裁委员会进行仲裁,裁决为最终决定。
3. 劳动争议诉讼:在仲裁不满意的情况下,可以依法向劳动争议解决法院提起诉讼。
五、劳动关系培训的重要性1. 提高劳动关系和员工满意度,以提升生产效率和企业发展。
2. 减少劳动纠纷和法律风险,维护企业声誉和利益。
3. 增强劳动力的技能和专业素养,提高工作质量和创新能力。
六、劳动关系管理的建议1. 建立规范的招聘和录用程序,确保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合法性和公平性。
第六章 劳动关系管理串讲
第一节集体合同的内容和签订程序一、掌握集体合同应包括的内容:1、劳动条件标准部分:包括劳动报酬、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保险福利、劳动安全卫生等项条款。
2、一般性规定:规定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履行的有关规则。
包括:员工录用、合同变更、续订、解除、集体合同条款解释、有效期限等项。
3、过渡性规定:集体合同的监督、监察、争议处理、违约责任等项。
4、其他规定:作为劳动条件标准的补充条款,规定在集体合同的有效期间应达到的具体目标和实现目标的主要措施。
此类规定一般不能作为劳动合同的内容,只是作为签约方的义务而存在。
二、集体合同的形式与期限:形式分主件和附件,期限为1~3年三、集体合同与劳动合同的区别:1、主体不同:集体合同的当事人一方是企业,另一方是工会组织或劳动者按照合法程序推举的代表。
劳动合同的当事人是企业和劳动者个人。
2、内容不同:集体合同的内容是关于企业的一般劳动条件标准的约定,以全体劳动者共同权力和义务为内容。
劳动合同的内容只涉及单个劳动者的权利义务3、功能不同:协商订立集体合同的目的是规定企业的一般劳动条件,为劳动关系的各个方面设定具体标准,并作为单个劳动合同的基础和指导原则。
劳动合同的目的是确立劳动者和企业的劳动关系。
4、法律效力不同:集体合同规定企业的最低劳动标准,凡劳动合同约定的标准低于集体合同的标准一律无效,故集体合同的法律效力高于劳动合同。
四、违反集体合同的责任企业违反集体合同的规定,应承担法律责任;工会违反,应承担道义责任。
个别劳动者违反,则按劳动合同的规定承担责任第二节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一、工伤保险待遇(一)工伤医疗期待遇1、医疗待遇:报销医疗费用和必要的护理费用2、工伤津贴:按照平均工资支付工伤津贴3、福利待遇:与本单位其他员工享受同等福利待遇(二)工伤致残待遇1、1-4级:退出生产、工作岗位,终止劳动关系,发给工伤伤残抚恤证件,待遇:按月发给抚恤金,标准为本人工资的90-75%;发给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相当于本人18-24个月工资;患病按医疗保险有关规定执行;民地安家的,发相当于当地上年度六个月月平均工资的安家费2、5—10级:原则上用人单位安排工作。
2018年自考《劳动关系》重点串讲资料(2)
2018年自考《劳动关系》重点串讲资料(2)•1、劳动合同制度的作用:P42-P44劳合制度的作用:1劳合制度是建立劳动力市场的重要条件2有利于保障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的合法权益3有利于劳动力的合理使用和合理流动4增强企业社会责任5有利于提高职工队伍的素质6促进劳动法制建设2、什么是无效劳动合同?无效劳动合同有哪几种情形?如何处理无效劳动合同?P62-P63无效劳动合同:是指不具有法律效力的劳动合同。
有几下几种形式:1,一方或双方当事人主体不合格。
2、内容不合法。
3、严重违反一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
处理:无效劳动合同从订立时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双方都可以不必履行,已经履行的,如订立无效劳动合同属用人单位的原因并且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用人单位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如双方都有责任,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劳动合同如属部分无效,又不影响其余部分的效力的,则其余部分仍然有效,但对无效部分必须加以修改。
(订立时起即无效;各自承担责任;部分无效其余有效。
)3、什么是劳动合同?有哪些法律特征?P45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具有以下四方面的法律特征:1、主体是特定的。
2、当事人双方法律地位平等。
3、当事人在职责上具有从属关系。
4、劳动合同的目的在于劳动过程的实现,而不仅仅是劳动成果的给付。
4、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劳动关系的发展趋势:P21-P23*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劳关的发展:1劳关主体利益明晰化。
劳关就其实质而言,是一种利益关系,但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劳关的这种性质特点被掩盖2劳关类型多样化。
多样化指劳关不再是公有制的一统天下,除公有制劳关外,非公有制劳关会得到发展3劳关的形成合同化。
基于劳关主体的明晰和利益的多元化,以劳合的形式建立劳关4劳关运行的市场化。
按市场机制和规律规范劳关的运行是市济条件下的必然结果5劳关规范的法制化。
市济本质上是法制经济。
在市济条件下,劳关在构成,运行,处理等方面将全部实现法制化。
2018年自考《劳动关系》重点串讲资料(3)
2018年自考《劳动关系》重点串讲资料(3)•1、什么是集体合同?P88集体合同对劳动合同的效力是怎样体现的?P92集体合同:又可称为团体协约、集体协议等。
是由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事业单位以及产业部门、雇主及雇主罢休之间就职工劳动报酬、工作条件、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社会保险福利等事项,进行协商谈判所缔结的书面协议。
对签订集体合同的企业来说,集体合同对本企业全部劳动合同都具有约束力。
1、集体合同的内容而劳动合同未涉及的,对劳动者和企业都适用,都应按照集体合同的规定执行。
2、劳动合同中的标准不得低于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否则应确认为无效。
3、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依法变更后,劳动合同的标准也应随之变更第四章:1、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区别?P97劳务关系:是提供劳动与接受劳务的主体之间的关系。
劳务合同的主体可以是法人或个人,产生经济合作关系(非劳动关系),服从经济法律规范,其权利义务关系爱民法调整。
劳动关系: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发生的权利义务关系,受劳动法调整。
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主体、内容都存在明显差别。
2、如何认定事实劳动关系?P98事实劳动关系:即缺乏劳动合同依据而现存的劳动关系,它的出现是我国在劳动合同法律制度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
事实劳动关系发生在两种情况下:一是应当签订劳动合同,因企业管理疏忽或者其他原因未签订劳动合同。
二是原合同因期限届满已经终止,在未办理续订合同手续的条件下继续存在的劳动关系。
认定事实劳动关系的基本条件是:劳动关系双方已经履行或正在履行各自的劳动权利与义务。
3、结合工作实际,谈谈如何预防劳动争议发生?P106-1071增强劳动法律意识2加强劳合管理(完善劳动合同内容;建立健全规章制度;用人单位应当运用有效管理手段,建立劳动合同台帐)3建立平等协商机制(促进劳动关系双方对涉及职工利益的事项经常性地进行协商和沟通,有利于化解矛盾,减少劳动争议发生)4实行劳动监督检查制度(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劳动关系培训讲义
• 社会保障——国家和企业包起来的各项劳动保险和企 业集体福利制度。
• (4)劳动者和劳动力使用者没有独立的主体身份;工 会是作为国家和单位的行政助手发挥作用。
• 企业是国家的企业,职工是国家的职工;工会并不是 职工利益的代表。
• (5)建立劳动关系通过政府的行政指令来实现,没有 政府的行政指令,终身保持不变,直至退休。
• 现阶段,中国私营企业的劳动关系具有下列主要 特点:
• (1)私营企业是劳动力的支配者和使用者,劳动 者是让渡劳动力的被雇佣者。
• 。
• (3)私营企业用工不规范的情况较为普遍。
• 多采用家族式管理方式。根据《劳动法》的规定, 私营企业也实行劳动合同制,但现实中,侵犯工 人合法权益的现象在私营企业中相当普遍。
• 2.2.2 外资企业的劳动关系
• 案例2-2 外资企业是否受中国法律调整
• 陈某高中毕业后,来到一家由日本人投资的 电子厂工作,但厂方并未与他签订劳动合同。 该厂实行的是计件工资,虽然厂方规定每天 工作12小时,但为了多挣钱,陈某等人也没 有怨言。1998年下半年,陈某等10人因表现 好,被选派到国外进行技术培训。出国前, 厂方要求陈某等10人签一份保证书,其中规 定,他们回来后至少必须在厂里工作20年, 如果中途离厂,必须赔偿厂里2万元的培训 费。陈某等人认为厂方待自己不薄,二话没 说就在保证书上签了字。
• 2.2.2 外资企业的劳动关系
• 我国引进外资企业是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 开始的,截至2005年初,我国已累计批准 设立外商投资企业52万多个。这里所说的 外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包括中外合 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和外商独 资企业等形式。
•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 —混合经济,既有公有制,又有私有制;
劳动关系与民主管理培训讲义
劳动关系与民主管理培训讲义一、劳动关系管理1. 劳动关系的定义和意义劳动关系是指雇主和员工之间的合作与互动关系。
良好的劳动关系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增强企业竞争力,促进员工的发展和提高工作满意度。
2. 劳动关系的原则和特点劳动关系应当遵循公平、平等、协商和互利互惠的原则,同时要兼顾雇主和员工的权益。
劳动关系的特点包括持续性、政治性、科技性和法律性。
3. 劳动关系管理的目标和方法劳动关系管理的主要目标是维护和促进雇主和员工之间的良好合作关系。
方法包括建立健全的制度、加强沟通和协商,依法合理解决劳动纠纷。
4. 劳动关系管理的重点和难点劳动关系管理的重点在于平等竞争、协商和协调,难点在于员工的利益诉求和员工与雇主之间的矛盾。
5. 劳动关系管理的作用和意义良好的劳动关系管理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生产效率,促使员工更加忠诚和积极,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民主管理1. 民主管理的概念和原则民主管理是指在企业中推崇和实施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文化。
其原则包括平等、公开、有序、民主和依法。
2. 民主管理的特点和优势民主管理的特点是广泛参与、深度沟通、协商决策和依法规范。
其优势在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集体智慧的发挥和提高企业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3. 民主管理的途径和方法民主管理的途径包括建立健全民主制度、加强民主服务和民主监督,方法包括听取员工意见、尊重员工选择、促进员工发展和培养员工参与。
4. 民主管理的挑战和难点民主管理面临的挑战在于员工的参与度、企业文化的转变和领导者的改变,难点在于民主管理的实践和落实。
5. 民主管理的意义和价值民主管理有利于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和激励积极性,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
三、劳动关系与民主管理结合1. 劳动关系与民主管理的关系和联系劳动关系与民主管理是相互关联、相互支撑的,劳动关系决定了民主管理的广度和深度,而民主管理又促进了劳动关系的和谐和稳定。
2021年度自学考试《劳动关系》串讲资料五
XX年度自学考试《劳动关系》串讲资料五第六章:1、什么是三方协商?有哪些特点?三方协商,指由 ___,雇主,劳动者三方代表,根据一定的议事规则或程序,通过特定的形式开展协商谈判而形成的共同参与决定,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制衡的一种制度*三方协商的特点1三方主体的 ___性2主体权利的对等性3协商过程的 ___性4协商目的的合作性2、 ___在三方协商机制中有哪些作用?p1711 ___作用:⑴ ___在制定法律和重大经济政策,在调整劳关及相关劳动问题时,如制定工时制度,确定最低工资标准,劳动条件标准,劳动保护措施和社会保险福利制度等,都吸取并听取劳资双方 ___ ___劳资双方共同进行讨论⑵对劳动力市场的宏观干预.主要是根据法律创造条件,采取措施,促进失业人员就业,制定消除就业歧视的政策和措施,对雇主的大量裁员进行干预⑶对劳资双方的协商谈判,采取直接介入和间接介入,主动介入和被动介入,争议前介入和争议后介入等方式,进行协商,促使劳资双方合作,达成协议⑷实施劳动行政管理,全面规范劳资双方的行为2平衡作用:劳资双方在某一时期或某一问题上出现分歧,一方力量明显大于对方时,劳资关系的协商会困难重重,协商结果也不利于共同合作,这对于发展经济和安定社会都会产生消极影响. ___的作用就是采取强硬的调整措施,使双方力量保持平衡.特别是当劳工运动一旦危及到经济发展和雇主的利益时, ___往往会使用权力,对工会采取强硬措施,以平衡劳资关系.其方法一般情况下是介入劳资双方进行调停,只有在紧急情况下才采取强制手段3监督作用:现代社会中, ___对劳资关系的直接干预程度越来越小,而监督的作用于越来越强.当劳资关系的调整进入劳资双方依法进行协商谈判,签订 ___合同的时期后,劳资双方的行为纳入法制轨道,劳资关系的稳定具有了一定程度的法律保障.因而 ___在三方协商格局中主要发挥监督作用*4服务作用:⑴ ___通过立法,建立完整的劳资关系法律体系,为劳资关系的法律调整提供依据,制定标准⑵按国际劳工 ___1981年163号建议书的要求, ___部门对参加 ___协商, ___谈判的劳资双方___予以承认,并在谈判过程中提供必要的资料⑶ ___对劳资双方在建立劳关,进行合作方面给予指导帮助,提供中介, ___服务,发布各种信息⑷为劳资关系双方进行人员和业务培训, ___国际的合作与交流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劳动关系讲义
我国劳动关系现状
微观原因——个人层次
0贪图私利,钻企业政策空子的心理 0法制观念淡薄 0习惯观念制约
我国劳动关系现状
非公有制企业(主要是外资企业)的问题
0 工人以民工为主,存在求职盲目性(原因是信息不充 分、竞争)、组织涣散性、工作短期性的问题,因而 不易建立组织 0 工人对待不公待遇的方法:跳槽、消极怠工、破坏机 器、罢工(但范围、作用都不大) 0 加班加点、拖欠克扣工资、忽视劳动保护(安全、卫 生)、没有保险、体罚、侮辱职工人格
概念
劳动关系
劳动者与所在单位之间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关系。 企业所有者、经营者、普通职工及其工会组织之间在 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各种责、权、利关系, 主要包括:所有者与全体职工(包括经营管理人员) 的关系;经营管理者与普通职工的关系;经营管理者 与工人组织的关系;工会与职工的关系。
概念
劳动法规
劳动法规
劳动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促进就业 第三章 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 第四章 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第五章 工资 第六章 劳动安全卫生 第七章 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 第八章 职业培训 第九章 社会保险和福利 第十章 劳动争议 第十一章 监督检查 第十二章 法律责任 第十三章 章附则
我国劳动关系现状
劳动争议案件数高速增长
600,000 500,000 400,000 300,000 200,000 100,000 0 1995 1996 1997 1998 19000 70000 60000 50000 40000 30000 20000 10000 0
.经营者职位权力与职工民主权利的逆向涌动 .危机感与主人翁责任感的逆向涌动 .竞争意识与合作意识的逆向涌动 .利益驱动与理想信念的逆向涌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答
劳动关系的特征
1劳动关系是在现实劳动过程中所发生的关系,与劳动者有着密切的联系。
2劳动关系的双方当事人,一方是劳动者,另一方是提供生产资料的用人单位。
3劳动关系的一方劳动者要成为另一方用人单位的成员,并遵守单位的内部劳动规章。
我国劳动法的作用
1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调动劳动者积极性
2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3建立和维护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
我国劳动法的基本原则
1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的原则
2劳动者有享受职业培训的权利和义务的原则
3劳动者享有按劳分配和社会保障的权利的原则
4劳动者享有休息和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的原则5劳动者有组织工会和民主参与权利的原则
6在劳动方面男女平等、民族平等的原则
7提请处理劳动争议的权利的原则
劳动法律关系特征
1他的主体双方具有平等性和隶属性
2它具有国家意志为主导、当事人意志为主体的特征
3它具有社会劳动过程中形成和实现的特征
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特征
1劳动者的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
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是公民在年满16周岁时同时产生的。
2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必须由劳动者本人实现。
3 某些劳动者的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受到一定的限制。
劳动就业原则
1国家促进就业原则
2平等就业原则
3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相互选择原则
4劳动者竞争就业原则
5照顾特殊群体人员就业原则
6禁止未成年人就业原则
解决劳动就业的其他途径
1发展生产,节制生育
2广开就业门路,拓宽就业渠道
3办好劳动就业服务企业,扩大就业安置
4开展职业培训事业,提高后备劳动力就业素质
5采取多种办法,分流企业富余人员
6大力发展乡村企业,吸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劳动就业服务企业特征
1它是以安置城镇失业人员就业为主的经济组织2它是由国家和社会扶持兴办的经济组织
3它是劳动者生产经营自救的经济组织
4它是具有法人资格的股份合作制集体经济组织劳动合同的作用
1它是劳动者实现劳动权的重要保障
2它是用人单位合理使用劳动力、巩固劳动纪律。
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手段。
3它是减少和防止发生劳动争议的重要措施。
劳动合同的内容
1劳动合同期限
2工作内容
3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
4劳动报酬
5劳动纪律
6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
7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
劳动合同履行原则
1亲自履行原则
2权利义务统一原则
3全面履行原则
4协作履行原则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三种情况
1因劳动者部符合录用条件或者有严重过错或触犯刑律,用人单位可以随时通知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
2因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或客观原因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用人单位可以提前(30日)通知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
3因经济性裁减人员,用人单位按照法定程序与被裁减人员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
1在试用期内
2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
3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的
集体合同与劳动合同的不同
1集体合同的主体一方是工会或职工推举的代表,另一方是用人单位;劳动合同的主体一方是劳动者个人,另一方是用人单位。
2签订集体合同的目的是协商、稳定劳动关系;签订劳动合同的目的是确立劳动关系。
3集体合同内容是规定职工集体劳动条件,包括职工集体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劳动合同的内容是规定劳动者个人劳动条件,包括劳动者个人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
4订立集体合同必须遵循合法、平等、合作的原则;订立劳动合同则应遵循合法;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
5签订集体合同,需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者集体职工讨论通过,由双方首席代表签字;签订劳动合同,则由劳动者同用人单位签订。
6集体合同适用于企业和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及其全体员工;劳动合同则适用于签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孤儿和用人单位。
7集体合同规定了最低限度的集体劳动条件,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个人劳动条件低于集体合同规定的一律无效。
我国当前工资法律调整的三大原则
1按劳分配原则
2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工资水平的原则
3用人单位自主分配和劳动者个人物质利益原则
我国工资立法的作用
1可以保证职工生活水平的稳定和不断提高
2可以保证合理组织劳动和劳动力的合理流动
3可以鼓励职工学习文化,钻研技术,提高职工素质和业务技术能力,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率的提高。
建立最低工资制度的特殊意义
第一最低工资制度是建立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基本条件。
第二最低工资制度作为国家干预分配,可以保障劳动者权益,保障社会的发展和稳定。
第三我国工资制度与国际劳工组织工资制度接轨。
不得作为最低工资的组成部分
1加班加点工资
2中班、夜班、高温、低温、井下、有毒有害等特殊工作环境、条件下的津贴
3国家法律、法规、政策规定的劳动保险、福利待遇等
劳动安全卫生的意义
1有效地防止伤亡事故,避免有毒有害物质的危害,保证职工在劳动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和健康
2有利于改善劳动条件和减少繁重的体力劳动,保护我国劳动力
3促进我国现代化生产技术的发展
职业培训的意义
1加强职业培训是现代化生产的客观需要
2加强职业培训是发展市场经济的迫切需要
3加强职业培训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民族的素质
4加强职业培训有助于劳动就业和再就业,实现公民的劳动权
法律调整职业培训的原则
1先培后用、优质优用原则
2需求导向原则
3投资受益原则
4效益责任原则
5学以致用原则
社会保险的作用
1保护退出劳动领域者的正当权益,促进社会安定团结,维持劳动力再生产的正常进行
2免除职工后顾之忧,调动职工的劳动积极性
3加强安全防范工作,促进安全生产
4有利于职工队伍的正常更新和劳动力的合理流动
社会保险法律调整的原则
1保证基本生活需要,量力提高原则2有利于生产发展的原则
3社会化原则
社会保险支付依据
1劳动能力丧失
2劳动能力暂时中断
3劳动能力使用中断(失业)
4职工死亡
保险待遇计算依据
1以职工原工资为依据
2以工龄为依据
3以保险费的交纳为依据
4以国家宏观政策为依据
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的作用
1可以保证社会主义劳动生产正常进行,从而促进国民经济顺利发展。
2可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3劳动纪律是严格科学管理,完善企业各种经济责任制的必要条件。
4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树立和培养职业道德的共同点
1热爱劳动,以主人翁态度对待本职工作
2努力学科科学文化知识,刻苦钻研生产技术
3遵守劳动纪律,维护生产秩序
4勤俭节约,爱厂如家
5尊师爱徒,团结互助
论述工会的性质
我国工会的性质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广泛的群众性和重要的社会性。
阶级性说明,工会决不是超阶级的组织,也不是任何别的阶级组织,而是真正的公人阶级组织。
群众性说明,工会在其本阶级范围内有广泛的组织性、内部的民主性和自愿性。
社会性说明,工会是团结公人推动社会前进的重要动力。
怎样确定工会的法律地位
第一工会的法律地位应当与工人阶级的地位相适应。
第二工会的地位必须与工会的组织宗旨和目的相一致。
工会的权利
1参加管理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的权利。
2对执行劳动法的监督权。
3保障职工依法行使民主参与的权利。
4帮助、指导职工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和代表职工与企业签订集体合同的权利。
工会的职责
1教育职工的职责
2组织职工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开展群众性的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和技术协作活动。
3协助企业、事业单位、机关行政方面办好职工集体福利事业,做好工资、劳动保护和劳动保险工作。
职工民主管理的作用
第一可以充分保障职工的主人翁地位和合法权益。
第二可以保障厂长负责制的顺利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