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2020高考生物 第三部分 核心素养专练 素养3 科学探究.doc

合集下载

(新高考)高中生物高考总复习生物学科素养系列Word版含答案及解析

(新高考)高中生物高考总复习生物学科素养系列Word版含答案及解析

(新高考)高中生物高考总复习生物学科素养系列生物学科素养系列(1)模型解读与建构1.物理模型(1)概念:就是根据相似原理,把真实事物按比例大小放大或缩小制成的模型,其状态变化和原事物基本相同,可以模拟客观事物的某些功能和性质。

如生物体结构的模式标本、细胞结构模式图、减数分裂图解、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食物链和食物网等。

(2)特点:实物或图画的形态结构与真实事物的特征、本质非常相像,大小一般是按比例放大或缩小的。

(3)构建策略①要明确教材中各种物理模型中的结构分别是什么,其名称术语如何规范书写。

②要把各种物理模型与相关的理论知识结合在一起,既要熟练掌握重要物理模型,又要注意细枝末节。

除了清楚各物理模型在知识点中说明了什么问题、如何读懂它外,还要进行知识的迁移和延伸,并要通过一些变式训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从而提高解题的判断和推理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在学习中将相关知识串联起来。

例1如图是某组织细胞部分结构及生理过程的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人体内胆固醇既是组成________的重要成分,又参与血液中________的运输。

胆固醇合成后以低密度脂蛋白(LDL)形式进入血液,细胞需要时LDL与其受体结合成复合物以________方式进入细胞。

(2)溶酶体中的多种水解酶是在结构[2] 上合成的,水解酶从合成到进入溶酶体的途径是:2→________→溶酶体(用数字和箭头表示)。

溶酶体中的水解酶的最适pH为5左右,少量的溶酶体酶泄漏到细胞质基质中不会引起细胞损伤,原因是。

(3)图中过程⑥→⑨说明溶酶体具有的功能,溶酶体的功能说明其膜的结构特点是。

(4)核仁的体积与代谢强度密切相关,代谢活跃的细胞中核仁体积________。

如果将RNA 聚合酶的抗体显微注射到体外培养细胞的核仁区域中,会发现细胞中的核糖体数量________。

2.概念模型(1)概念:是指以图示、文字、符号等组成的流程图形式对事物的规律和机理进行描述、阐明。

(新高考)2020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三部分核心素养专练素养2科学思维(20220122024236)

(新高考)2020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三部分核心素养专练素养2科学思维(20220122024236)

涵养2科学思想考点7基因的分别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1.某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图中甲、乙两个细胞来自同一个初级精母细胞,此中甲已经标出了所有相关的基因,乙未注明。

图中2号染色体长臂上的一段错接到了4号染色体上。

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该初级精母细胞的分裂过程前后没有发生基因突变B.产生甲、乙细胞的初级精母细胞含有2个染色体组C.图中发生的变异是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和易位D.乙细胞分裂产生的精巧胞,其基因型分别是Ab和aBb分析:选B。

该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甲细胞中出现A的等位基因a,因此判断该初级精母细胞在减数分裂前的间期发生了基因突变,A错误;依据甲、乙细胞中染色体的组成,可判断该生物含两个染色体组,即产生甲、乙细胞的初级精母细胞含有2个染色体组,B正确;题图中发生的变异是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重复,C错误;正常状况下,乙细胞分裂产生的精巧胞,其基因型分别是Ab和ABb,D错误。

2.某植物的花色受A、a和B、b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A基因控制红色色素合成,AA表现为红花,Aa表现为粉花,aa表现为白花;B基因能淡化色素(使红色淡化为粉色,粉色淡化为白色,淡化成效与B基因个数没关)。

现将白花植株和红花植株杂交,F1表现为白花且基因型只有一种。

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A.该植物集体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5种B.亲本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C.F1自交后代中能稳固遗传的白花植株占所有白花个体的1/5D.若A基因突变,使mRNA连续插入了三个碱基(非停止密码子),则产生的新肽链最多有两个氨基酸不一样分析:选C。

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AaBb、aaBB、aaBb、aabb,红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粉红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AABB、Aabb,A正确;依据题意,白花植株和红花植株杂交,F1表现为白花且只有一种基因型,由此可推测亲本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B正确;F1的基因型为AaBb,其自交后代中能稳固遗传的白花植株(1/16aaBB、1/16aabb、2/16aaBb)占后代白花植株(2/16AaBB、4/16AaBb、1/16aaBB、2/16aaBb、1/16aabb)的2/5,C错误;mRNA连续插入的三个碱基假如其插入位点在某两个密码子之间,则会增添一个氨基酸,假如插入位点在某个密码子内部,则最多有两个氨基酸不一样,D13.右图为某一高等雌性动物细胞进行正常分裂时某期间的表示图,已知基因A位于染色体1上,基因b位于染色体2上,不考虑突变、交织互换以及其余的基因,则图示细胞产生的子细胞中,基因型为Ab的配子所占比率为( )A.0%B.25%C.50%D.0%或50%分析:选D。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物核心素养教学实践研究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物核心素养教学实践研究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物核心素养教学实践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高中生物学是高中生命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高考改革中的重点学科之一。

随着新高考政策的实施,对高中生物教育的要求也日益提高,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更要求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高中生物核心素养旨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新实践、合作沟通、批判思维等综合能力,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目前高中生物教育中存在着教学内容过分强调知识传授,缺乏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和方法的问题。

有必要进行关于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物核心素养教学实践的研究,探索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

这也是本研究的出发点和研究动机。

通过开展相关研究,可以为高中生物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指导。

1.2 研究意义高中生物核心素养教学实践研究的意义在于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掌握,更能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针对性的教学设计和方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进而提升他们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

在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符合教育部门提出的素质教育要求,也符合社会对高中生综合素质的需求。

通过深入研究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的教学实践,可以为未来高中生物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推动我国生物学科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开展高中生物核心素养教学实践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对教育教学工作者、学生及整个教育系统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 正文2.1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的内涵强调科学素养。

在新高考改革中,高中生物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使其具备辨别真伪、提出问题、探究规律等科学素养。

注重生命素养。

生物学作为研究生命的科学,新课程强调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珍爱生命、理解生命的价值,培养学生的生命伦理和道德素养。

注重环境素养。

随着社会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新高考要求生物教育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环境保护责任感,使他们具备环保意识和环保行动能力。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核心素养测评三 蛋白质和核酸(含解析)新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试题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核心素养测评三 蛋白质和核酸(含解析)新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试题

蛋白质和核酸(3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共9小题,每小题6分,共54分)1.(2020·日照模拟)下列关于多肽和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蛋白质分子可由一条或几条肽链形成B.高温使蛋白质变性是由于肽键的断裂造成的C.氨基酸数量及序列影响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D.多肽和蛋白质均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解析】选B。

蛋白质分子是由一条、两条或多条肽链组成的,A正确;蛋白质变性是由于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造成的,肽键并没有断裂,B错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不同,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及其形成的空间结构不同,导致了蛋白质结构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C正确;多肽和蛋白质中都含有肽键,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D正确。

2.下列化合物中,属于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是(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②④【解析】选B。

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结构特点是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①②③具有该特点,属于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④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但不是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因此不是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故选B。

【知识总结】氨基酸结构分析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如图所示:找出氨基酸的共同体,即图中“不变部分”(连接在同一碳原子上的-NH2、-COOH和-H),剩下的部分即为R基。

倘若找不到上述“不变部分”,则不属于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

3.(2019·株洲模拟)下列与蛋白质相关内容的描述,正确的是( )A.所有生物一定都具有蛋白质B.生物膜上的蛋白质功能一定是作为载体蛋白或者通道蛋白C.蛋白质结构之间的差别一定由氨基酸的R基的不同决定D.控制蛋白质合成的核酸中的碱基发生改变一定改变蛋白质的结构【解析】选A。

所有生物都具有的重要化合物是蛋白质和核酸,A正确。

生物膜上的蛋白质即膜蛋白可作为载体蛋白或者通道蛋白而将物质转运进出细胞;有些膜蛋白是激素或其他化学物质的专一受体,如甲状腺细胞上有接受来自脑垂体的促甲状腺激素的受体;膜表面还有各种酶,使专一的化学反应能在膜上进行,如内质网膜上的酶能催化磷脂的合成等;细胞的识别功能也决定于膜表面的蛋白质,B错误;氨基酸结构之间的差别一定由氨基酸的R 基的不同决定,蛋白质结构之间的差别由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或排列顺序不同,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及其形成的空间结构不同决定,C错误;DNA中某个碱基发生改变,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等原因,生物体合成的蛋白质不一定改变,D错误。

2020年高考生物创新实验-基于核心素养的探究实验——设计实验鉴定转基因大肠杆菌

2020年高考生物创新实验-基于核心素养的探究实验——设计实验鉴定转基因大肠杆菌

基于核心素养的探究实验——设计实验鉴别转基因大肠杆菌(第二课时)一、使用教材内容取自浙科版高中《生物学》——选修3《现代生物技术专题》,第一章第三节:基因工程的应用。

二、实验器材1.自主构建质粒及菌株:学生运用选修课所学技术自主构建质粒pcDNA 3.1-GFP,该重组质粒含有GFP(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再将该质粒导入受体细胞E.coli菌株DH5α,得到转基因大肠杆菌(含pcDNA 3.1-GFP)。

2.试剂:香柏油(上海生工,Order NO. A502219)、QuickCut™Eco R I(TaKaRa,Code No.1611)、QuickCut™Xba I(TaKaRa,Code No.1634)、琼脂糖(上海三杰,130101)、50×TAE 缓冲液(上海生工,Order NO. B548101)、DL10,000 DNA Marker(TaKaRa,Code No. 3584A)、DL2,000 DNA Marker(TaKaRa,Code No. 3427A)、6×Loading Buffer(TaKaRa,Code No. 9156)、ddH2O。

3.仪器:血球计数板(上海求精,XB.K.25)、光学显微镜(Motic,BA200)、荧光显微镜(Motic,MoticamPro 205B)、移液枪(Eppendorf,2.5/ 10/200/1000μL)、电子分析天平(上海衡平,JA3003)、恒温水浴锅(上海博讯,DK-8D)、高速离心机(Eppendorf,centrifuge5418)、电泳仪(Tanon,EPS300)、水平电泳槽(Tanon,HE-120)、凝胶成像仪(上海培清,JS-2012)三、实验教学创新1.教学设计创新:对浙科版生物教材《选修3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与校本选修教材《基因工程技术》进行创新整合,使得实验教学内容更加充实、更具操作性。

江苏高考生物专题复习课件-核心素养抢分练类型三科学探究

江苏高考生物专题复习课件-核心素养抢分练类型三科学探究

【解析】选C。图示结构中可见2个突触(轴突-轴突,即甲、乙处;轴突-树突或胞 体,即乙、丙处)和2个突触小体(甲、乙轴突末端),A错误;给予b处适宜刺激,电表 指针发生2次方向相反的偏转,B错误;验证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刺激c 处,可观察肌肉的变化,同时测量电表处电位变化,C正确;兴奋由d→e,发生化学信 号→电信号的转化,D错误。
5.(2020·潍坊一模)在研究中枢兴奋药尼可刹米作用机制的实验中,研究人员
发现在大鼠延髓的A区注射1微升尼可刹米生理盐水溶液,可引起呼吸频率明显
增加。为了进一步确认呼吸频率增加是尼可刹米所致且其作用部位在A区,下面
哪个实验是没有必要做的
()
A.在A区注射1微升蒸馏水
B.在A区注射1微升生理盐水
C.在延髓内的B区注射1微升尼可刹米生理盐水溶液
角度三 方案实施 6.如图为某反射弧的部分结构示意图,d 处为组织液,若刺激神经元甲,则在神 经元丙上可检测到动作电位且肌肉收缩。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示结构中可见 2 个突触和 3 个突触小体 B.给予b 处适宜刺激,电表指针只发生一次偏转 C.刺激c 处,可验证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 D.兴奋由d→e,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化
【解析】选D。由图示突触的结构和神经节所在的位置可推出⑤④②①分别为 感受器、传入神经、传出神经和效应器,③为突触,在⑤处给予适宜的电刺激,若 ①发生反应,说明反射弧完整和正常,否则,反射弧不完整、不正常,A正确;兴奋的 传递过程中发生了神经递质的合成和释放,此过程需要消耗能量,有化学信号与 电信号的转换,B、C正确;在②处给予适宜的电刺激,因为兴奋的传递具有单向传 递的特点,所以兴奋能传到①,但不能传到大脑皮层,D错误。

新教材适用2025版高考生物二轮总复习第2部分核心素养提升三核心素养之科学探究教师用书

新教材适用2025版高考生物二轮总复习第2部分核心素养提升三核心素养之科学探究教师用书

三、核心素养之科学探究概念内涵“科学探究”是指能够发觉现实世界中的生物学问题,针对特定的生物学现象,进行视察、提问、试验设计、方案实施以及对结果的沟通与探讨的实力。

学生应在探究过程中,逐步增加对自然现象的新奇心和求知欲,驾驭科学探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提高实践实力;在探究中,乐于并擅长团队合作,勇于创新。

练习提升1.丙脂草醚是一种除草剂,探讨者利用洋葱根尖为试验材料,开展了丙脂草醚对植物细胞分裂影响的试验探讨。

下图为显微镜下视察到的部分细胞图像。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A.图中A箭头所指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此时期伴随着姐妹染色单体的分开B.图中B箭头所指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中期,染色体数与DNA分子数之比为1∶1 C.在分裂期的细胞中,若中期细胞数比例增加,则丙脂草醚抑制了纺锤丝的形成D.对根分生区细胞进行解离、漂洗、染色和制片后,再从盖玻片一侧滴加丙脂草醚【解析】图中A箭头所指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此时细胞中染色体的着丝粒分裂,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短暂加倍,A正确;图中B箭头所指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中期,此时细胞中每条染色体含有2个DNA分子,即细胞染色体数与DNA分子数之比为1∶2,B错误;在分裂期的细胞中,若中期细胞数比例增加,则可推想丙脂草醚抑制了着丝粒的分裂,C错误;对根分生区细胞进行解离、漂洗、染色和制片后,再从盖玻片一侧滴加丙脂草醚没有效果,无法达到探究的目的,因为此时细胞已经死亡,D错误。

故选A。

2.用转基因技术将抗虫基因A和抗除草剂基因B胜利导入植株W(2n=40)的染色体组中。

植株W自交,子代中既不抗虫也不抗除草剂的植株所占比例为1/16。

取植株W某部位的一个细胞放在相宜条件下培育,产生4个子细胞。

用荧光分子标记追踪基因A和B(基因A 和B均能被荧光标记)。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C )A.若某细胞有4个荧光点,则可能是处于减数其次次分裂细胞B.若4个子细胞都含有2个荧光点,则取材部位可能为根尖分生区C.若4个子细胞分别含1、1、1、1个荧光点,则细胞分裂过程中没出现过四分体D.若4个子细胞分别含2、1、1、0个荧光点,则细胞分裂过程中发生过基因重组【解析】胜利导入后产生的子代中既不抗虫也不抗除草剂的植株所占比例为1/16,相当于两对基因都是杂合子的个体自交后代中的隐性性状的个体,说明两个目的基因导入了两条非同源染色体上,若某细胞有4个荧光点,则可能是A和B同时存在的处于减数其次次分裂细胞,A正确;若4个子细胞都只含有2个荧光点,说明子细胞都含有A和B,而且进行的是有丝分裂,取材部位可能为根尖分生区,B正确;若4个子细胞分别含1、1、1、1个荧光点,说明每个细胞只有一个基因,说明进行的是减数分裂,则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过四分体,C错误;若4个子细胞分别含2、1、1、0个荧光点,说明有一个细胞同时含有A 和B,两个细胞只有A或B,一个细胞没有A和B,说明进行的是减数分裂,则细胞分裂过程中发生过基因重组,D正确。

核心素养专训Ⅲ 科学探究-2021高考生物热点

核心素养专训Ⅲ 科学探究-2021高考生物热点

核心素养专训Ⅲ科学探究1.水分子存在两种跨膜运输机制,一种是通过磷脂双分子层的自由扩散,另一种是通过水通道蛋白跨膜运输。

研究者为探究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的吸水方式,进行了如下实验,将甲组红细胞用生理盐水配制的蛋白酶溶液处理,乙组红细胞用等量的生理盐水处理。

将甲、乙两组制成装片,在盖玻片一侧滴加清水,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显微镜下观察在相同时间内两组细胞发生破裂的情况。

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A.水分子的上述两种跨膜运输方式,都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B.磷脂双分子层内部具有疏水性,水分子自由扩散通过细胞膜时会受到一定阻碍C.若甲、乙两组细胞破裂数差异不大,则说明水分子主要以自由扩散进入红细胞D.若甲组细胞破裂的数量比乙组少,则说明水分子仅通过通道蛋白进入红细胞解析:选D水分子的上述两种跨膜运输方式都是被动运输,都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从细胞膜的结构分析,由于磷脂双分子层内部具有疏水性的原因,水分子自由扩散通过细胞膜时会受到一定的阻碍;若甲、乙两组细胞破裂数差异不大,说明水跨膜运输不需要通道蛋白,进而可知水分子主要以自由扩散进入红细胞;若水分子仅通过通道蛋白进入红细胞,由于甲组细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被蛋白酶破坏,则水不能进入甲组细胞,甲组细胞不会破裂。

2.对比实验是科学探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运用了对比实验B.对比实验中每个实验组的结果通常都是事先未知的C.对比实验往往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组D.对比实验中因变量可以用多种指标表示,无关变量无要求解析:选D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运用了对比实验法,A正确;对比实验中每个实验组的结果通常是事先未知的,通过实验结果的对比来说明问题,B正确;对比实验往往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组相互对照,C正确;对比实验的因变量可以用多种指标表示,无关变量需保持相同且适宜,D错误。

3.下列探究性实验中,对实验变量的描述正确的是()A.“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所加酶的量和pH是无关变量B.“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实验,培养液中的溶氧量是无关变量C.“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促进插条生根的作用”实验,插条生根数是无关变量D.“探究植物细胞的失水和吸水”实验,原生质层外侧溶液的浓度是无关变量解析:选A“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自变量是温度,因变量是酶活性,故所加酶的量和pH是无关变量;“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实验,自变量为是否有氧;“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促进插条生根的作用”实验,自变量为生长调节剂的浓度,因变量是插条生根数或根的长度;“探究植物细胞的失水和吸水”实验,细胞液和外界溶液的浓度差是自变量。

江苏省2020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考前专题增分核心素养特训(3)——科学探究型(含解析)

江苏省2020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考前专题增分核心素养特训(3)——科学探究型(含解析)

核心素养(3)——科学探究型(时间:15分钟)命题范围①观察提问;②实验设计;③方案实施;④结果交流与讨论1。

(2019·湖北七校联考)下列有关科学家的科学发现和所利用的实验方法的叙述,都正确的是( )解析232;萨顿通过类比推理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B错误;斯他林和贝利斯通过切除(分离)小肠中的神经发现了促胰液素,C错误;我国科学家袁隆平通过杂交育种培育出超级杂交水稻新品种,D正确.答案D2.(2019·安徽蚌埠质检)1955年F。

Skoog等人培养烟草髓部组织时,偶然发现在培养基中加入放置很久的鲱鱼精子DNA,髓部细胞分裂加快;如加入新鲜的DNA,则完全无效;当把新鲜的DNA高压灭菌后,又能促进细胞分裂。

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实验的后续操作是对DNA降解产物进一步分离提纯B。

实验的自变量主要是DNA是否降解C。

实验说明DNA降解产物能促进细胞分裂D.实验证明DNA降解产物是一种植物激素解析确定降解后的DNA能促进细胞分裂,后续的操作应对DNA 降解产物进一步分离提纯,A正确;实验方案中不同组别相比,DNA 是否降解是主要控制的变量,B正确;根据结果显示DNA降解产物能促进细胞分裂,C正确;植物激素是植物体内产生的,该实验还不能证明DNA降解产物可由植物体内产生,故不能证明其为植物激素,D错误。

答案D3。

(2019·长郡中学联考)以下有关实验操作和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甘蔗茎、甜菜块根等都含有较多的糖,且近于白色,是检测还原糖的最佳材料B。

光合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中使用95%乙醇来分离色素C。

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及复原的实验中需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D。

模拟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时,代表F1的“雄1”、“雌1”两个信封中放入的“黄Y”和“绿y"的卡片数一定要相等,两信封中的总卡片数可以不等解析甘蔗茎和甜菜块根中富含蔗糖,但蔗糖不是还原性糖,A错误;光合色素的提取利用无水乙醇,分离利用层析液,B错误;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及复原的实验中不需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而是实验前后自身对照,C错误;“黄Y”和“绿y”的卡片数比例为1∶1即可,不需要雌雄配子数目相等,D正确。

中国学生发展六大核心素养

中国学生发展六大核心素养

中国学生发展六大核心素养总体框架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

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

根据这一总体框架,可针对学生年龄特点进一步提出各学段学生的具体表现要求。

基本内涵核心素养课题组历时三年集中攻关,并经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审议,最终形成研究成果,确立了以下六大学生核心素养。

(一)文化基础文化是人存在的根和魂。

文化基础,重在强调能习得人文、科学等各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掌握和运用人类优秀智慧成果,涵养内在精神,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发展成为有宽厚文化基础、有更高精神追求的人。

1.人文底蕴。

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人文领域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基本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

具体包括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等基本要点。

2.科学精神。

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行为表现。

具体包括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等基本要点。

(二)自主发展自主性是人作为主体的根本属性。

自主发展,重在强调能有效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认识和发现自我价值,发掘自身潜力,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成就出彩人生,发展成为有明确人生方向、有生活品质的人。

3.学会学习。

主要是学生在学习意识形成、学习方式方法选择、学习进程评估调控等方面的综合表现。

具体包括乐学善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等基本要点。

4.健康生活。

主要是学生在认识自我、发展身心、规划人生等方面的综合表现。

具体包括珍爱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等基本要点。

(三)社会参与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社会参与,重在强调能处理好自我与社会的关系,养成现代公民所必须遵守和履行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个人价值实现,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发展成为有理想信念、敢于担当的人。

高中生物教学中怎样实现核心素养四个维度的策略探索

高中生物教学中怎样实现核心素养四个维度的策略探索

高中生物教学中怎样实现核心素养四个维度的策略探索摘要:为了达到教育部门制定内容目标,深入了解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理念,尝试探索将核心素养理念四个维度融入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达到主动学习的目的,从而有效实现普通高中生物学科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高中生物;核心素养;四个维度随着高中教育改革的持续深化,教育部对高中生物学科教学也不断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认识到生物学在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促进科技发展、社会进步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等方面的重要贡献[1],通过学习能够运用课本知识认识生命现象,解决生活问题,探索生命规律,掌握科学探究的思路和方法,形成科学思维的习惯;在面对现实世界的挑战时,能充分利用生物学知识抵制违法活动和不良习惯等的社会责任,为继续学习和走向社会打下认知和实践的基础[1]。

为了达到此教学目标,高中生物教师需要深入了解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理念,并开始尝试将核心素养理念融入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达到主动学习的目的,从而有效提高高中生物教学质量。

一、高中生物教学现状分析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当前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有一些教师没有基于核心素养对生物知识的教学,而是传统的灌输知识,提高成绩的教育理念。

正是这种教育观念和思想观念,没能真正认识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所以采用的还是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没能体现除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的学习方法,导致学生在课堂的学习过程中,对生物知识理解不到透,学习起来是十分困难,甚至导致学生变得不自信,失去学习的兴趣。

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生物教学策略应教学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和学生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应进行交流和探讨,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二、教学中实现核心素养四个维度策略(一)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生命观念高中生物有许多知识内容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生活中能找到许多相关例子。

生物核心素养与教学目标

生物核心素养与教学目标

课时1 走进细胞学科素养课程标准学习指导1.生命观念:认同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之上;认识生命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和世界观。

2.科学思维:能够基于观察到的细胞与生命活动之间关系的生物学事实和证据归纳出“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的观点。

3.科学探究:掌握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交流与讨论。

4.社会责任:学生通过分析病毒与人类健康的关系,树立预防疾病,健康生活的观念;形成生态意识,参与环境保护实践活动。

1.举例说明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之上。

2.概述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3.认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4.能操作高倍显微镜。

5.区别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6.简述细胞学说的内容及建立过程。

学习本部分内容时,一方面要从整体上把握细胞是一切生命活动的最基本单位;另一方面要密切联系初中生物教材,充分利用教材及有关资料中的图片,运用集合的思想理解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通过使用高倍显微镜对几种细胞进行观察,得出细胞多样性和统一性的结论,采取比较的方法对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知识进行学习,同时加强对高倍显微镜使用方法的训练。

课时2 细胞中的元素与无机物学科素养课程标准 学习指导1.生命观念:生命是物质的,细胞是由各种元素和化合物组成的,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都来自无机环境;不同元素在细胞中的含量不同,不同元素和化合物在不同细胞中的种类相同但含量有差异分别体现了细胞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2.科学思维:比较不同生物、细胞中的元素、化合物的含量,归纳出各种元素、化合物在含量上的共性;根据不同物质含量的多少,推测它们在生物体内的重要性;利用生活中的案例理解自由水与结合水的相互转化及其与代谢的关系。

1.说出生命系统的主要元素和化合物,简述元素和化合物与生命系统的关系。

2.探讨细胞中主要化合物的种类。

3.认同生命的物质性。

4.简述水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和作用。

5.说出无机盐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和主要作用。

结合问题情境,通过观察、讨论生物体和地壳在组成元素方面的相似性与差异性,列举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2020年度新课程标准高中生物试题

2020年度新课程标准高中生物试题

2020年度新课程标准高中生物试题试卷分析2020年度新课程标准高中生物试题严格遵循新课程标准,注重考查学生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包括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科学态度。

试题内容涵盖生物学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以及生物技术与应用、生物科学进展等方面的知识。

试题结构2020年度高中生物试题分为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简答题和综合分析题五大部分,试题总数为50题,总分为100分。

1. 选择题:20题,每题2分,共计40分。

2. 填空题:10题,每题2分,共计20分。

3. 判断题:10题,每题2分,共计20分。

4. 简答题:5题,每题4分,共计20分。

5. 综合分析题:5题,每题10分,共计50分。

试题示例选择题1. 下列关于细胞膜的描述,错误的是:A. 细胞膜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组成B. 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和选择透过性C. 细胞膜上的糖蛋白与细胞识别和信息传递无关D. 细胞膜的功能是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物质交流填空题2. 在光合作用的暗反应过程中,1分子的_____可以生成3分子的_____。

判断题3. 基因突变是指基因结构的改变,包括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

简答题4. 请简述DNA复制的过程和条件。

综合分析题5. 某种植物的基因型为AaBb,请用棋盘法表示其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

答案与解析选择题答案1. C填空题答案2. ATP NADPH判断题答案3. 正确简答题答案4. DNA复制的过程包括解旋、合成子链和形成子代DNA。

复制条件包括模板(DNA的双链)、能量(ATP)、酶(解旋酶、DNA聚合酶)和原料(四种游离的脱氧核苷酸)。

综合分析题答案5. 基因型比例为:1AABB、2AaBB、2AABb、4AaBb、1AAbb、2Aabb、1aaBB、2aaBb、1aabb。

注意事项1. 本试题仅供学习和参考,不代表实际考试形式和难度。

2. 答案与解析仅供参考,具体解析可能因不同教学版本和地区差异而有所出入。

(新高考)2020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三部分核心素养专练素养1生命观念

(新高考)2020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三部分核心素养专练素养1生命观念

素养1 生命观念考点1 生物学大概念1.下列有关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组成病毒的蛋白质是在细胞内合成的B.细胞内蛋白质发生水解时,通常需要另一种蛋白质的参与C.将胰岛素放置在较高温度下保存时,其生物活性会丧失D.在细胞膜、细胞质基质中负责转运氨基酸的载体都是蛋白质解析:选D。

组成病毒的蛋白质是在宿主细胞内合成的,因为病毒不能进行独立的新陈代谢,A正确;细胞内蛋白质发生水解时,通常需要蛋白酶的催化,而蛋白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B正确;高温会破坏蛋白质(胰岛素)的空间结构,使其失去生物活性,C正确;细胞质基质中负责转运氨基酸的载体是tRNA,D错误。

2.下列有关细胞呼吸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各种糖都可以直接经细胞呼吸氧化分解B.细胞呼吸产生的[H]最终与氧气反应生成水C.细胞无氧呼吸的两个阶段都产生少量ATPD.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或乳酸分子中仍然含有大量的化学能解析:选D。

纤维素是构成植物细胞细胞壁的重要成分,不能经细胞呼吸氧化分解,核糖和脱氧核糖是构成核酸的重要成分,也不能经细胞呼吸氧化分解,A项错误;有氧呼吸过程产生的[H]最终与氧气反应生成水,但无氧呼吸过程产生的[H]不能与氧气反应生成水,B项错误;在无氧呼吸第一阶段产生ATP,第二阶段不产生ATP,C项错误;无氧呼吸过程中,有机物进行的是不彻底的氧化分解,有机物中的能量大部分并没有释放出来,而是储存在酒精或乳酸中,D项正确。

3.(不定项)(2019·济南高三模拟)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蓝藻细胞的光合作用发生在叶绿体中B.水在叶绿体中分解需要ATP提供能量C.叶肉细胞中合成葡萄糖时需要ATP提供能量D.二氧化碳固定生成C3不需要消耗ATP,需要酶解析:选CD。

蓝藻属于原核生物,细胞中不含叶绿体,但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及与光合作用相关的酶,其可进行光合作用,A项错误。

在光合作用过程中,水的分解发生在光反应阶段,该阶段发生水的光解和ATP的合成,其中水的光解所需能量来自叶绿体中光合色素所吸收的光能,B项错误。

(新高考)高中生物高考总复习生物学科素养系列Word版含答案及解析

(新高考)高中生物高考总复习生物学科素养系列Word版含答案及解析

(新高考)高中生物高考总复习生物学科素养系列生物学科素养系列(1)模型解读与建构1.物理模型(1)概念:就是根据相似原理,把真实事物按比例大小放大或缩小制成的模型,其状态变化和原事物基本相同,可以模拟客观事物的某些功能和性质。

如生物体结构的模式标本、细胞结构模式图、减数分裂图解、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食物链和食物网等。

(2)特点:实物或图画的形态结构与真实事物的特征、本质非常相像,大小一般是按比例放大或缩小的。

(3)构建策略①要明确教材中各种物理模型中的结构分别是什么,其名称术语如何规范书写。

②要把各种物理模型与相关的理论知识结合在一起,既要熟练掌握重要物理模型,又要注意细枝末节。

除了清楚各物理模型在知识点中说明了什么问题、如何读懂它外,还要进行知识的迁移和延伸,并要通过一些变式训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从而提高解题的判断和推理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在学习中将相关知识串联起来。

例1如图是某组织细胞部分结构及生理过程的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人体内胆固醇既是组成________的重要成分,又参与血液中________的运输。

胆固醇合成后以低密度脂蛋白(LDL)形式进入血液,细胞需要时LDL与其受体结合成复合物以________方式进入细胞。

(2)溶酶体中的多种水解酶是在结构[2] 上合成的,水解酶从合成到进入溶酶体的途径是:2→________→溶酶体(用数字和箭头表示)。

溶酶体中的水解酶的最适pH为5左右,少量的溶酶体酶泄漏到细胞质基质中不会引起细胞损伤,原因是。

(3)图中过程⑥→⑨说明溶酶体具有的功能,溶酶体的功能说明其膜的结构特点是。

(4)核仁的体积与代谢强度密切相关,代谢活跃的细胞中核仁体积________。

如果将RNA 聚合酶的抗体显微注射到体外培养细胞的核仁区域中,会发现细胞中的核糖体数量________。

2.概念模型(1)概念:是指以图示、文字、符号等组成的流程图形式对事物的规律和机理进行描述、阐明。

(新高考)2020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三部分核心素养专练素养3科学探究

(新高考)2020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三部分核心素养专练素养3科学探究

素养3 科学探究考点10 教材实验创新1.将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置于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实验开始后的4个时间点a~d 测得细胞液相对浓度(P值)如下图所示(实验期间细胞均存活)。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b时间内,液泡体积逐渐增大B.c→d时间内,P值不再增大主要受细胞壁的限制C.b→c时间内,光学显微镜下可看到水分子运出细胞D.c→d时间内,洋葱表皮细胞可能并未发生质壁分离解析:选D。

由图示可知,a→b时间内,P值不断增大,说明该过程细胞不断失水,细胞液浓度逐渐增大,液泡体积逐渐变小,A项错误。

c→d时间内,P值不再增加,说明此时进出细胞的水分子数一样多,细胞内外浓度相等,此过程中P值变化不受细胞壁的限制,B 项错误。

无论在哪个过程中都无法在光学显微镜下看到水分子进出细胞,C项错误。

c→d 时间内,P值不再增加,可能是细胞已经发生了质壁分离,但也可能是外界溶液浓度稍大于细胞液浓度,细胞会发生失水,但并没有发生质壁分离,D项正确。

2.将Ⅰ、Ⅱ两种物质混合,在t1时加入酶α,Ⅰ、Ⅱ两种物质浓度的变化曲线如图,Ⅰ、Ⅱ两种物质浓度相等时的时间点为t2。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酶α可与物质Ⅰ形成酶—底物复合物B.若t1时增加酶α的量,则t2值减小C.若提高反应体系温度,则t2值变大D.t3后物质Ⅱ增加缓慢与物质Ⅰ浓度有关解析:选C。

根据题图可知,在实验过程中发生了物质Ⅰ的分解和物质Ⅱ的生成,而且物质Ⅰ是在酶α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了物质Ⅱ,酶α在发挥作用的过程中可与物质Ⅰ形成酶—底物复合物,A项正确。

在t1时增加酶量可促进酶促反应的进行,酶促反应速率越大,t2值越小,B项正确。

由于不知道此实验的温度是否为最适温度,故提高反应体系温度,不能确定酶促反应速率是增大还是减小,C项错误。

图中t3后由于物质Ⅰ浓度非常小,所以其分解产物Ⅱ增加缓慢,D项正确。

3.下列关于“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的经典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S型肺炎双球菌致小鼠得败血症与细菌表面的荚膜有关B.将S型肺炎双球菌的DNA注入小鼠体内,可分离出活的S型菌C.用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产生的子代中,大多数具有放射性D.烟草叶片被烟草花叶病毒感染后出现病斑是因为病毒进行了逆转录解析:选A。

生物学核心素养在高考试题中的体现及启示

生物学核心素养在高考试题中的体现及启示
“四层”即四个圈层: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这四个 圈层环环相扣、层层叠加。
第一圈层“必备知识”强调考查学生长期学习的知识储备中的基础性、通用性知识,是学生今后进入 大学学习以及终身学习所必须掌握的。
第二圈层“关键能力”重点考查学生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强调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交 流与合作等学生适应未来不断变化发展社会的至关重要的能力。
科学 探究
《中国考试》2018年第10期发表吴成军文章,值得学习: “考查生物学核心素养,体现立德树人的国家意志”
1. 通过精选试题内容,来考查生物学核心素养 2. 通过设计真实的问题情境,来考查生物学核心素养 3. 通过重视专业语言的表达,来考查生物学核心素养
1. 通过精选试题内容,来考查生物学核心素养
➢“一核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
“四层” (考查目标) (考什么)
“四翼” (考查要求) (怎么考)
“一核” (高考立场) (为什么考)
立德树人 服务选才 引导教学
2018年3月3日考试中心主任姜钢、党委书记刘桔在《中国教育报》发表署名文 章:
“牢记立德树人使命,写好教育考试奋进之笔”
立德树人“一堂课” 服务选才“一把尺” 引导教学“一面旗”
第三圈层“学科素养”的考查要求学生能够在不同情境下综合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处理复杂任务,具 有扎实的学科观念和宽阔的学科视野,并体现出自身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等内化的综合学科素养。 第四圈层“核心价值”的考查和引导要求学生能够在知识积累、能力提升和素质养成的过程中,逐步 形成正确的核心价值观,这也体现了高考所承载的“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和“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的育人功能和政治使命。
从细胞水平来看,2018年全国Ⅱ卷第2题考查了“物质跨膜运输”,第6题考查 了“癌细胞的特点”,全国Ⅲ卷第2题考查了“细胞的结构和生命活动”,第4题考 查了“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比较”,第5题考查了“细胞呼吸”。

高一生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教学设计-单元设计

高一生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教学设计-单元设计

6.学习活动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根据课堂教与学的程序安排)教师活动1提问“你们知道中中、华华吗?”,从而播放克隆猴的视频学生活动1 观看视频,活动意图说明:情景引入。

用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使他们以最快的速度进入课堂。

并能产生疑问:细胞核为什么这么重要?有什么功能?环节二:教师活动2组织学生看书上的4个资料,并提供相关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学生活动2学生分成4大组,每组讨论1个资料,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

派代表上台展示研讨成果。

活动意图说明:通过对科学史料的分析,体会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的精神;培养学生用专业术语来描述实验现象。

环节三:教师活动3引导学生看教材细胞核的结构相关内容,并提出一定的任务,有独立完成的,也有小组合作的:模型建构学生活动3独立完成学案的图表填写和读背任务;小组合作,构建模型,上台展示活动意图说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研讨交流能力、知识内化能力、动手能力,局部与整体观。

7.板书设计8.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达标检测】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原核细胞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因此原核细胞中的生命活动是紊乱的。

()(2)控制细胞器进行物质合成等的指令主要通过核孔从细胞核送到细胞质。

()(3)核膜上的核孔可以让蛋白质和DNA自由进出。

()(4)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形态。

()(5)细胞核位于细胞的正中央,所以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

()2、图为细胞中某一结构的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只有在(填“真核”或“原核”)细胞中,才可以看到此图所表示的结构。

(2)图中对核内物质起屏障作用的是[ ] 。

(3)细胞质合成的组蛋白等蛋白质是通过[ ] 进入细胞核的。

(4)细胞核行使遗传功能的重要结构是[ ] ,遗传信息存在于其组分的上。

(5)与某种RNA合成及核糖体的形成密切相关的结构是[ ] 。

9.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结合教学特色和实际撰写)视频剪辑、多媒体投影、PPT制作课件10.教学反思与改进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去教学生,教师讲授整节课不超过10分钟,符合学校的教学理念。

2020年高考全国卷三生物试题分析解析解读

2020年高考全国卷三生物试题分析解析解读

2020年高考全国卷三生物试题分析解析解读2020年全国Ⅲ卷生物试题难度中等,一贯延续了高考生物重视课本、重视与生活相紧密联系的特点,今年特别加强了与病毒、中心法则相关板块的考察。

题目命制注重基础,试题所涉及的主要是遗传信息的传递(第1题)、实验(第2题)、基因的表达(第3题)、免疫调节(第4题)、新冠病毒(第5题)、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第6题)、细胞代谢(第29题)、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第30题)、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第31题)、育种(第32题)、生物技术实践(第37题)、现代生物科技技术(第38题)。

一、融入新冠疫情以及杂交育种,体现社会责任生物选择题第5题考查了新冠病毒的相关知识,从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免疫应答、疫情防控措施中的生物学原理。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核酸检测的原理以及疫情所致的生活方式改变和影响等方面进行考查,体现时代主题,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担当意识。

第32题结合杂交育种原理和过程,让同学们分析并设计实验,获得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让大家重温袁隆平先生的杂交育种之奥妙,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

二、考查核心概念的识记、理解和应用生物学科知识点较多,但是考查内容仍然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植物生理方面,依然考查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综合知识,同时涉及植物激素调节等内容;动物生理方面,依然侧重神经和体液调节以及免疫调节内容;生态学方面,考查群落的演替等微观生态学内容,而宏观生态学方面的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内容着重考查;遗传学方面,侧重基因表达等内容,及杂交育种等遗传学内容。

三、考查科学探究与理性思维试卷中第2、32题都涉及了实验或探究内容,分别考查了学生对实验材料的选择,实验方法的应用和实验方案的设计等基础知识;尤其是2题,侧重考查了探究题目的提出与实验现象的对应关系,并且考察了学生对于对照实验的理解。

第32题考查了学生答出出现生物学现象的原因,对学生的理性思维与科学探究能力要求较高,体现了考查学生核心素养的命题意图,同时要求学生写出实验思路,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了考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素养3 科学探究考点10 教材实验创新1.将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置于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实验开始后的4个时间点a~d 测得细胞液相对浓度(P值)如下图所示(实验期间细胞均存活)。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b时间内,液泡体积逐渐增大B.c→d时间内,P值不再增大主要受细胞壁的限制C.b→c时间内,光学显微镜下可看到水分子运出细胞D.c→d时间内,洋葱表皮细胞可能并未发生质壁分离解析:选D。

由图示可知,a→b时间内,P值不断增大,说明该过程细胞不断失水,细胞液浓度逐渐增大,液泡体积逐渐变小,A项错误。

c→d时间内,P值不再增加,说明此时进出细胞的水分子数一样多,细胞内外浓度相等,此过程中P值变化不受细胞壁的限制,B 项错误。

无论在哪个过程中都无法在光学显微镜下看到水分子进出细胞,C项错误。

c→d 时间内,P值不再增加,可能是细胞已经发生了质壁分离,但也可能是外界溶液浓度稍大于细胞液浓度,细胞会发生失水,但并没有发生质壁分离,D项正确。

2.将Ⅰ、Ⅱ两种物质混合,在t1时加入酶α,Ⅰ、Ⅱ两种物质浓度的变化曲线如图,Ⅰ、Ⅱ两种物质浓度相等时的时间点为t2。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酶α可与物质Ⅰ形成酶—底物复合物B.若t1时增加酶α的量,则t2值减小C.若提高反应体系温度,则t2值变大D.t3后物质Ⅱ增加缓慢与物质Ⅰ浓度有关解析:选C。

根据题图可知,在实验过程中发生了物质Ⅰ的分解和物质Ⅱ的生成,而且物质Ⅰ是在酶α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了物质Ⅱ,酶α在发挥作用的过程中可与物质Ⅰ形成酶—底物复合物,A项正确。

在t1时增加酶量可促进酶促反应的进行,酶促反应速率越大,t2值越小,B项正确。

由于不知道此实验的温度是否为最适温度,故提高反应体系温度,不能确定酶促反应速率是增大还是减小,C项错误。

图中t3后由于物质Ⅰ浓度非常小,所以其分解产物Ⅱ增加缓慢,D项正确。

3.下列关于“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的经典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S型肺炎双球菌致小鼠得败血症与细菌表面的荚膜有关B.将S型肺炎双球菌的DNA注入小鼠体内,可分离出活的S型菌C.用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产生的子代中,大多数具有放射性D.烟草叶片被烟草花叶病毒感染后出现病斑是因为病毒进行了逆转录解析:选A。

S型肺炎双球菌的菌体外面有多糖类的荚膜,使菌体不易受到宿主正常防护机制的破坏,因此S型肺炎双球菌可使小鼠得败血症,A项正确。

将S型菌的DNA和活的R型菌混合注入小鼠体内,才能使S型菌的DNA进入R型菌内,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只将S型菌的DNA注入小鼠体内,不会分离出活的S型菌,B项错误。

用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过程中,噬菌体把其遗传物质(被32P标记的DNA)注入大肠杆菌内,利用大肠杆菌中的物质(没有被32P标记)来合成子代噬菌体,因此获得的子代噬菌体中,只有少量的噬菌体具有亲代的DNA而具有放射性,大量的噬菌体无放射性,C项错误。

烟草花叶病毒是一种RNA病毒,但它不是逆转录病毒,无法进行逆转录,D项错误。

4.(不定项)某小组选用生长素类似物2,4­D进行了如下的插枝生根实验:A.甲组的2,4­D溶液能促进枝条生根B.乙组的2,4­D溶液能抑制枝条生根C.丙组的芽能产生2,4­D促进枝条生根D.丁组缺少激素来源导致几乎没有根解析:选ABD。

丙组用清水处理,为空白对照组,甲组与丙组比较,根的数量较多,说明甲组的2,4­D溶液能促进枝条生根,A项正确。

乙组与丙组比较,根的数量几乎没有,说明乙组的2,4­D溶液浓度过高,对枝条生根起抑制作用,B项正确。

2,4­D为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是生长素类似物,具有生长素的作用,但不是由植物细胞合成的,芽合成的是生长素,C项错误。

芽能合成生长素,丁组无芽,其缺少激素来源导致几乎没有根,D项正确。

5.(不定项)某小组开展探究振荡培养中转速大小对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振荡培养能提高培养液中的溶氧量,还能增加酵母菌获得营养物质的机会B.不同转速下酵母菌的种群密度增长速率不同,但最终的种群密度相同C.该实验中酵母菌数量随时间而变化,所以无须进行对照实验和重复实验D.可通过血细胞计数板计数获得本实验中酵母菌的估计的种群数量答案:AD6.(不定项)(2019·济南高三月考)某位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流程。

实验中5只家兔的药剂注射剂量和生理指标均按单位体重计算。

据此判断,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的有①号和⑤号家兔B.二次注射后,低血糖症最先缓解的是④号家兔C.该实验不能证明肾上腺素是如何升高血糖的D.该实验证明了家兔的血糖调节是神经—体液调节解析:选BD。

在首次注射实验中,①号是对照组(空白对照),②~⑤号都是实验组;在二次注射实验中,⑤号是对照组,②~④号是实验组,A项正确。

二次注射时,②号注射的是葡萄糖溶液,葡萄糖溶液能迅速地缓解低血糖症状,故二次注射后,低血糖症最先缓解的是②号家兔,B项错误。

该实验能证明肾上腺素可以升高血糖,但不能证明肾上腺素是如何升高血糖的,C项正确。

该实验未涉及神经调节,D项错误。

考点11 综合探究实验1.小麦的穗发芽会影响其产量和品质。

某地引种的红粒小麦的穗发芽率明显低于当地白粒小麦。

为验证穗发芽率的降低是发芽小麦种子中淀粉酶活性降低引起的,请根据提供的实验材料,完善实验思路,并预测实验结果。

实验材料:红、白粒小麦种子若干,蒸馏水,pH缓冲液,1%淀粉溶液,碘液,试管若干支,量筒,37 ℃水浴锅等。

(要求与说明:pH缓冲液用于维持反应液适宜的pH;反应体系总体积控制在5 mL以内;穗发芽后吸水对质量的影响忽略不计。

)(1)实验思路:①取________、________的红、白粒小麦种子,分别加蒸馏水研磨、制成提取液。

提取液首先需要进行________处理,防止自身物质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②绘制表格,将实验分组、步骤(试剂体积需有具体数值)及显色结果(颜色深浅用“+”的数目表示)写在表格中。

(2)分析与讨论:若两种小麦种子提取液的试管中都未显色,则在重新实验时需要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点)。

解析:(1)根据题干信息及单一变量原则,取穗发芽时间相同、等质量的红、白小麦种子,分别制成小麦种子提取液,为防止小麦种子自身淀粉对实验结果的影响,需对其进行去除淀粉处理。

可利用碘液与淀粉的显色反应检测提取液中淀粉酶的含量,具体操作步骤见答案。

(2)若未显色,说明淀粉可能被完全水解,则应采取缩短反应时间、减少提取液的量或增加底物淀粉的含量等措施,避免淀粉被完全水解。

答案:(1)①穗发芽时间相同质量相等(两空可互换)去除淀粉②萌发小麦种子淀粉酶活性记录表2.草莓比较耐阴,将其栽种在光照强度较弱的温室大棚里可能更加适宜生长。

某生物兴趣小组研究了遮光处理对草莓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

材料用具:二叶期草莓幼苗若干、遮阳网(网内光照强度为自然光照强度的1/3左右)、光合分析测定仪等。

实验步骤与分析:选取生长状况相似的草莓幼苗若干,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用遮阳网进行处理。

将两组草莓幼苗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至植株长出6片叶左右,测得其净光合速率如图1所示。

(1)图1中,对照组呈现“双峰”型曲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据图1分析,实验组有机物积累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

(2)有同学推测遮光可能影响光合作用的________反应,并据此继续进行实验得到图2的结果。

由图2可知,实验组利用CO2的效率降低,可能的原因是遮光使叶片温度降低,导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推测,适当遮光可导致叶绿素含量增加,以适应弱光环境。

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验证该同学的推测是否正确,简单的写出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上所述,欲提高草莓的光合速率,可改变________(填“CO2浓度”或“遮光比例”)再作进一步研究。

解析:(1)对照组没有进行遮光处理,在中午,温度过高,植物蒸腾作用过强,部分气孔关闭,CO2吸收量减少,光合速率下降。

分析图1可知,在实验时间内,实验组对CO2的吸收量低于对照组,故实验组有机物积累量显著低于对照组。

(2)由图2可推测遮光可能影响光合作用的暗反应。

实验组利用CO2的效率降低的可能原因是遮光使叶片温度降低,影响了光合作用相关酶的活性,光合速率降低。

(3)可以采用纸层析法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草莓叶片中叶绿素含量,提取遮光组和未遮光组草莓叶片中的叶绿素,并用纸层析法进行分离,通过比较两组叶绿素色素带的宽度可推断适当遮光是否能导致叶绿素含量增加。

(4)由题图可知,遮光虽然能改变气孔的关闭状况,但是遮光过度可能会导致叶片温度降低,影响光合作用相关酶的活性,导致光合速率降低,若要提高草莓的光合速率,可适当改变遮光比例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答案:(1)气孔关闭,CO2吸收量减少在实验时间内,实验组吸收的CO2总量少(2)暗光合作用相关酶的活性降低(3)提取并用纸层析法分离遮光和未遮光情况下等量草莓叶片中的色素,观察并比较叶绿素色素带的宽度(4)遮光比例3.对下列生物学实验进行结果预测、分析或讨论。

(1)为探究油菜素内酯(BR)对生长素(IAA)生理作用的影响,研究人员利用绿豆芽幼根做了相关实验,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实验中各组至少设置三个重复实验将结果求平均值,是为了避免________影响实验结果。

该实验不能证明BR对主根生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高浓度抑制、低浓度促进),理由是____________。

坐标曲线图中ab段与bc段,BR对主根伸长影响的不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未感染过肺炎双球菌的大鼠注射R型肺炎双球菌,一段时间后抽取此大鼠的血液制成血浆,将这些血浆均分成两等份(甲组、乙组)。

向甲组中加入R型肺炎双球菌,向乙组中加入S型肺炎双球菌,而后观察到甲组中有凝集反应而乙组中无此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