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公因数(练习课)2010年5月5日领导下水课

合集下载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3 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的练习课-苏教版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3    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的练习课-苏教版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3 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的练习课-苏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将继续深入学习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的概念,让学生通过练习题,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如何找到两个或多个数的公因数,以及如何确定这些数的最大公因数。

我们将通过实例讲解和练习,让学生熟悉和掌握计算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定义,并能够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2. 培养学生独立计算两个或多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 正确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

2. 学会计算两个或多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3. 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学PPT或黑板。

2. 练习题。

3. 计算器(可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回顾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定义。

2. 新知识讲解:讲解计算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并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

3. 课堂练习:让学生做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讨论与分享:让学生分享他们的解题过程和答案,互相学习。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板书设计1.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定义。

2. 计算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3. 练习题及答案。

作业设计1. 让学生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习题。

2. 让学生尝试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例如:计算两个班级共同拥有的物品的最大数量。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和掌握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以及如何计算它们。

同时,我也希望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在课后,我会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对他们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并根据需要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和讲解。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因为这个部分涵盖了整个课堂活动的安排和实施,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有效学习和掌握知识。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下册数学《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练习课》教案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下册数学《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练习课》教案

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练习课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与对比,使学生发现与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一些简捷方法,进行有条理的思考。

2.通过练习,使学生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形成解决问题的多样策略。

3.在学生探索与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形结合的奥妙。

教学重点:理解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选用恰当的方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教学过程:一、复习1.提问:什么叫公因数?什么叫最大公因数?2.求24 和36的最大公因数。

归纳: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可以先分别求出每一个数的因数,然后把两个数的公因数写出来,它们中最大的一个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3.填一填:(1)9的因数:因数:(2)15的因数:18的因数:50的因数:9和18的公15和50的公因数:(3)13的因数:15和50个最大公因数:11的因数:13 和11的公因数:11和13的最大公因数:4.找出下列各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5和136和75和86和129和325和104和685.反馈并说说求两数最大公因数的特殊情况。

(倍数关系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较小数。

两个数公因数只有1,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1。

)二、教学实施1.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1)24和36的因数比较多,因此找最大公因数不方便。

大家还有其它求最大公因数吗?引导学生看教材第81页的“你知道吗”,指导学生自学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求最大公因数分几步?(首先,对两个数分解质因数;其次,找出这两个数共有的质因数;再将这些共有的质因数相乘,所得的积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板书:24=2×2×2×336=2×2×3×324和36的最大公因数=2×2×3=12想一想,24和36的最大公因数为什么是它们全部公有质因数的乘积?(根据公因数的含义,这个数要是24的因数,又要是36的因数,所以这个数就必须包含24和36的公有质因数2、2 和3。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最大公因数》(课件)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最大公因数》(课件)
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学会求两个 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在探索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意义的过程中,经 历观察、猜测、归纳等数学动,进一步发展初

步的推理能力。

在探索新知的过程中,培养学好数学的信心

以及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求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8和12公有的因数是哪几个?公有的最大因数是多少?
1 2 3 45 6 7 8 9
最大公因数
16的因数
24的因数
公因数
提升练习
学号是 12 的因数而不是 18 的因数的同学 站左边,是 18 的因数而不是 12 的因数的 站右边,是 12 和 18 的公因数的站中间。
我该站在哪 儿呢?
12的因数 18的因数
4 12 1 2 9 18 36
12和18的公因数
18和27的最大公因数是9。
筛选法
18的因数:1 ,2,3,6,9 ,18。 27的因数:
18和27的最大公因数是9。
分解质因法
18和27的最大公因数是9。
短除法
18 27
18和27的最大公因数是9。
观察一下,两个数的公因数和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之间有什么关系?
观察后发现:
找出下列每组数的, 8
1,2,3,4, 6,12
8和12的因数里面都有1、2、4。
8的因数
12的因数
8 1,2, 3,6,
4
12
1、2、4是8和12公有的因数,叫做它们的公因数。其中, 4是最大的公因数,叫做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怎样求 18 和 27 的最大公因数?
列举法
18的因数:1,2,3,6,9,18。 27的因数:1,3,9,27。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 最大公因数(二)练习课》word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 最大公因数(二)练习课》word教案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最大公因数(二)练习课教学内容教材第82 、83 页练习十五的第2 一9 题。

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及合作交流的能力,能用不同方法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2 .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重点难点掌握找两个数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1 .完成教材第82 页练习十五的第2 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集体交流找最大公因数的经验,并将这8 组数分为三类。

2 .完成教材第82 页练习十五的第3 一5 题。

学生独立填在课本上,集体交流。

3 .完成教材第83 页练习十五的第6 题。

学生独立填写,集体交流,体会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 的几种情况。

4 .完成教材第83 页练习十五的第7 一11 题。

学生独立审题,理解题意,然后试着解答,集体交流。

5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83 页的“你知道吗”。

请学生试着举例。

提问:互质的两个数必须都是质数吗?你能举出两个合数互质的例子吗?思维训练1 .某服装厂的甲车间有42 人,乙车间有48 人。

为了开展竞赛,把两个车间的工人分成人数相等的小组。

每组最多有多少人?2 .有一个长方体,长70 厘米,宽50 厘米,高45 厘米。

如果要切成同样大的小正方体,这些小正方体的棱长最大可以是多少厘米?3 .把一块长8 分米、宽6 分米的铁皮切割成同样大小的正方形铁皮,如果没有剩余,正方形个数又要最少,那么可以切割成多少块?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主要掌握了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可以先分别写出这两个数的因数,再圈出相同的因数,从中找到最大公因数;也可以先找到一个数的因数,再从大到小,看看哪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因数,从而找到最大公因数。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6课时《最大公因数》教案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6课时《最大公因数》教案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6课时《最大公因数》教案一. 教材分析《最大公因数》是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六课时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因数和倍数的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通过这部分的学习,让学生理解最大公因数的含义,会使用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的理解还需要通过具体的操作和实践来培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生动有趣的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和求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最大公因数的含义,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最大公因数的含义。

2.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和求法。

2.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和掌握最大公因数的求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

2.练习题。

3.学生分组。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出最大公因数的概念。

故事结束后,向学生提出问题:“你们知道为什么小华和小丽能共享那棵最大的树吗?是因为他们找到了什么?”让学生思考并回答,从而引出最大公因数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向学生讲解最大公因数的含义,并通过PPT展示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同时,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理解并掌握最大公因数的求法。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实践操作,运用所学的最大公因数的求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4.巩固(5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几道关于最大公因数的练习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教师及时给予反馈,巩固学生的知识。

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最大公因数练习题

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最大公因数练习题

最大公因数月 日 姓 名【知识要点】【知识要点】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 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若a ,b 的最大公因数为n ,则记为(a ,b )=n最大公因数的性质最大公因数的性质: :(1)如果a 与b 互质,那么a 和b 的最大公因数是1。

(2)如果a 是b 的整数倍,那么a 和b 的最大公因数是b 。

(3)两个数分别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所得的商是互质数。

)两个数分别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所得的商是互质数。

【典型例题】例 1.用短除法求下列各组数的最大公因数。

用短除法求下列各组数的最大公因数。

用短除法求下列各组数的最大公因数。

45和60 26和78 42,168和126例2. 用一个数去除用一个数去除3030、、6060、、75都能整除,这个数最大是多少?都能整除,这个数最大是多少?例3. 有3根铁丝:长度分别是12厘米、厘米、1818厘米和24厘米,现在厘米,现在 要把它们截成相等的小段,每根都不许有剩余,每小段最长是多少要把它们截成相等的小段,每根都不许有剩余,每小段最长是多少 厘米?一共可以截成多少段?厘米?一共可以截成多少段?例4. 幼儿园一个班借阅图书,如果借35本,平均分发给每个小朋本,平均分发给每个小朋 友差1本;如果借56本,平均分发给每个小朋友后还剩2本;如果本;如果 借69本,平均分发给每个小朋友则差3本。

这个班的小朋友最多有本。

这个班的小朋友最多有 多少人?多少人?例5.5.已知两个数的积是已知两个数的积是5766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是3131,求这两个数。

,求这两个数。

,求这两个数。

例6.6.一块长方形运动场,长一块长方形运动场,长450米,宽231米,四角和四周都要栽上米,四角和四周都要栽上 树,相邻两棵之间的距离相等,最少应栽多少棵树?如果买一棵树苗树,相邻两棵之间的距离相等,最少应栽多少棵树?如果买一棵树苗 8元钱,买这些树要用多少钱?元钱,买这些树要用多少钱?例7.7.有三个不同的自然数,它们的和是有三个不同的自然数,它们的和是1267.1267.如果要求这三个数的公如果要求这三个数的公如果要求这三个数的公 因数尽可能地大,那么这三个数最大的那个数是多少?因数尽可能地大,那么这三个数最大的那个数是多少?随堂小测随堂小测姓 名 成 绩1.用短除法求下列各组数的最大公因数。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练习课ppt课件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练习课ppt课件

12.连一连
24和16的
公因数
1
4
2 10
12 20
30 24
2和5的
公倍数
13.写出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
12和20 (12,20)=4
33和11 (33,11)=11
13和7 (13,7)=1
15和21 (15,21)=3
35和25 (35,25)=5 18和45 (18,45)=9
14.写出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
10.把一张长方形纸(如下图)裁成同样大小,面积尽 可能大的正方形,纸没有剩余,至少可裁多少个?
边长 4cm
12cm
20cm
11.把下面两根彩带剪成长度一样的短彩带且没 有多余,每根短彩带最长是多少厘米?
45cm
30cm
(45,30) =15 45的因数: 1,45, 3,1155, 5,9 30的因数: ;1,30, 2,1155, 3,10, 5,6; 45和30的公因数:1, 3, 55,,1155..
பைடு நூலகம்
4和9
6和12
[4,9]=36 [6,12]=12
10和3
[10,3]=30
15和5
8和10
12和10
[15,5]=15 [8,10]=40 [12,10]=60
把46块水果糖和 38
块巧克力分别平均分 给一个组的同学,结 果水果糖剩 1块,巧克 力剩3块.你知道这个组
最多有4几6-位1=同45学(吗块?)38-3=35(块)
如果两个数只能同时被1 整除,那么这两个数的最 大公因数就是1。
7.写出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
7和10 1 12和2412 14和21 7
4和9 1 27和3 3 9和12 3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最大公因数》(人教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最大公因数》(人教版)
其次,在分解质因数法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对此方法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有些学生能够快速掌握,而另一些学生则对此感到困惑。为了帮助学生克服这个难点,我采用了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的方式,让他们在实践中逐步掌握。但我也意识到,对于这部分学生,可能需要更多的个别辅导和耐心引导。
此外,实践活动中的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学生在交流过程中能够相互启发,提出许多有趣的观点。这让我意识到,学生的潜力是巨大的,他们需要在课堂中多进行互动交流,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尽量多设置这样的环节,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最大公因数》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找到两个数的共同特征的情况?”比如,我们在分水果或分组时,需要找到能够平均分配的数量。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最大公因数的奥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最大公因数的基本概念。最大公因数是指两个或多个整数共有的最大因数。它是我们在进行数学运算和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一个重要工具。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比如,两个数18和24,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6。这个案例展示了最大公因数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简化问题。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和求法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比如分解质因数法,我会通过具体的例子和步骤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最大公因数相关的实际问题。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13课时《求最大公因数和约分的练习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13课时《求最大公因数和约分的练习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13课时《求最大公因数和约分的练习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求最大公因数和约分的练习课》是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13课时的一节练习课。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最大公因数和约分的基础上进行的一个练习,目的是让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求最大公因数和约分的方法和应用。

教材中安排了丰富的练习题目,既有巩固基础知识的选择题,也有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应用题,还有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拓展题。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最大公因数和约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对求最大公因数和约分的方法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

但是,由于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不同,对于求最大公因数和约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也有所不同。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求最大公因数和约分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求最大公因数和约分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练习,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运用求最大公因数和约分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对于一些复杂的问题,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求最大公因数和约分的方法解决。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实际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运用求最大公因数和约分的方法解决问题。

2.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求最大公因数和约分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进行练习,相互讨论和交流,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教学课件,包括练习题目和答案解析。

2.练习题:准备一些练习题目,包括选择题、应用题和拓展题。

3.教学黑板:准备一块黑板,用于板书解题过程和答案。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设置一个实际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运用求最大公因数和约分的方法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10课时《最大公因数》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10课时《最大公因数》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10课时《最大公因数》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10课时《最大公因数》是本册教材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因数与倍数的概念,对于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教材安排了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他们对因数与倍数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对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理解还有待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程度的学生更多的关注和引导,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和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最大公因数的概念。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态度。

四. 说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难点:对最大公因数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实践活动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教学卡片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故事情境,引入最大公因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探究: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尝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3.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方法和经验,互相学习,进一步理解最大公因数的概念。

4.讲解与示范:教师讲解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并进行示范操作。

5.练习与拓展: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并进行拓展训练,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

6.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提高学习效果。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和求法。

中小学《最大公因数》练习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案例测试练习卷题

中小学《最大公因数》练习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案例测试练习卷题

中小学《最大公因数》练习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案例测试练习卷题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最大公因数的含义,能够运用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2. 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2. 难点:理解最大公因数的概念,能够灵活运用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三、教学准备:1. 课件:最大公因数的定义及求法。

2. 练习题:不同难度的最大公因数练习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最大公因数的概念。

2. 讲解:讲解最大公因数的定义,演示如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3. 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

4. 讲解:讲解练习题的解题思路,引导学生总结最大公因数的求法。

5.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及求法。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及求法。

2. 搜集生活中的实例,运用最大公因数的概念解决问题。

3.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了解最大公倍数的概念。

六、教学评估:1. 课堂练习:通过实时解答学生提出的练习问题,评估学生对最大公因数概念的理解程度和应用能力。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反馈和作业表现,评估教学方法的有效性,调整教学策略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2. 反思课堂互动:思考课堂上学生参与度和互动情况,寻找提高学生积极性的方法,确保课堂氛围活跃。

八、教学拓展:1. 相关概念介绍:介绍最大公因数和最大公倍数之间的关系,为学生后续学习最大公倍数打下基础。

2. 实际应用案例:分享更多生活中的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最大公因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九、教学计划调整:1. 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反馈,调整后续课程的教学计划,确保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

2. 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安排针对性的辅导和额外练习,帮助学生提高。

五年级数学人教版《最大公因数》说课稿(大全五篇)

五年级数学人教版《最大公因数》说课稿(大全五篇)

五年级数学人教版《最大公因数》说课稿(大全五篇)第一篇:五年级数学人教版《最大公因数》说课稿最大公因数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最大公因数》,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五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理解和掌握因数的含义以及其特点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这部分内容既是“数与代数”领域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进一步学习约分和分数四则计算的基础。

对于学生的后续学习和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以人为本”教育教学理念、教材编排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力求达到以下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能了解求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数学活动过程,训练学生思维有序性和条理性。

教学重点:理解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三、说教法、学法基于以上对教材认识和高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善于表达的特点,我设计把“启发诱导”、“情景教学”、“愉快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融会贯通。

力求让学生在和谐愉快的氛围中主动探索新知,意在把抽象概念教学变得具体化、形象化、生动化。

同时,也让孩子们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教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靠模仿和记忆,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为了让学生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探索找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我设计了让学生在半独立状态下进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这种学法的指导意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

四、说教学过程依据教材特点、小学生认知规律和发展水平,我设计了以下四个教学环节:(一)第一个环节是“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在这一环节中,首先通过复习因数的概念、因数的特点以及找一个因数的方法唤起学生对旧知的回忆,从而引出本节课探索有关因数的问题,为新知的学习奠定认知基础。

第01课时 最大公因数(课后练作业课件)

第01课时 最大公因数(课后练作业课件)
课后练
第四单元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第1课时 最大公因数 (教材P60例1~例2)
百灵口算 写出下列各组数的最大公因数。
2与3( 1 ) 3与9( 3 ) 3与6( 3 ) 8与16( 8 )
4与6( 2 ) 6与7( 1 ) 18与9( 9 )
5与10( 5 ) 12与6( 6 ) 7与14( 7 )
2.写出下列各分数中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数。
������ ( 1 )
������
������ ( 3 )
������
������ ( 1 ) ������ ( 7 )
������������
������������
������������ ( 12 )
������������
������������ ( 28 )
������������
������������ ( 3 ) ������������ ( 15 )
������
������������
3.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在3,5,7,8中,任意两个数只有公因数1的
有( D )对。
A.3
B.4
C.5
D.6
(2)a是b的倍数(a,b均不为0且互不相等),那么a和b 的最大公因数是( C )。 A.1 B.a C.b D.ab
(3)( D )的最大公因数不一定是1。 A.相邻的两个自然数(0除外) B.两个不同的质数 C.1和一个比1大的自然数 D.两个奇数
4.找出下面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你能发现什么?
7和28
36和9
54和1821和637 Nhomakorabea9
18
21
我发现:如果两个数互为倍数关系,则它们的最大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10课时《最大公因数》教案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10课时《最大公因数》教案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10课时《最大公因数》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10课时《最大公因数》是小学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理解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及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通过学习,学生能运用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因数和倍数的概念,对求两个数的公因数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求最大公因数方面,部分学生可能会存在理解上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最大公因数的概念,掌握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最大公因数的概念,掌握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最大公因数的概念,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2.难点:理解最大公因数与公因数的关系,运用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让学生感知最大公因数的存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究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实践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的过程。

4.归纳总结法: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总结最大公因数的求法,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及求法。

2.练习题:准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练习求最大公因数。

3.教学道具:准备一些小卡片,上面写有数字,用于引导学生操作。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利用生活情境,如拼图,引导学生思考:拼图时,如何快速找到合适的拼图块?2.学生回答:找到拼图块的共同边。

3.教师引导: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最大公因数的概念。

呈现(10分钟)1.教师讲解最大公因数的定义:两个数共有的最大因数,称为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2.示例:求8和12的最大公因数。

中小学《最大公因数》练习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案例测试练习卷题

中小学《最大公因数》练习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案例测试练习卷题

中小学《最大公因数》练习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案例测试练习卷题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最大公因数的含义,掌握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最大公因数的定义及求法。

2. 应用最大公因数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最大公因数的定义及求法。

2. 难点:运用最大公因数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最大公因数。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最大公因数。

3. 组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解两个数公有的因数,引出最大公因数的概念。

2. 讲解最大公因数的定义及求法:讲解最大公因数的定义,并通过PPT展示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5. 练习巩固: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对最大公因数的掌握程度。

7. 布置作业:布置适量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练习完成情况和小组讨论参与度来评价学生对最大公因数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观察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时是否能有效运用最大公因数,以及他们在团队合作中的沟通和协作能力。

3. 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反馈:1. 课后收集学生作业,分析其解答过程和结果,了解学生对最大公因数的掌握程度。

2. 听取学生对课堂活动的反馈,了解教学方法和内容的适宜性,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和问题。

3. 与同行交流教学经验,借鉴他人的教学反馈,不断提升教学效果。

八、教学拓展:1. 利用课后时间,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际问题,鼓励他们运用最大公因数和其他数学知识解决,以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推荐相关的数学阅读材料或在线资源,让学生深入了解最大公因数在数学中的其他应用,如在数论中的地位和作用。

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课件

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课件

小组讨论
鼓励学员分组讨论,分享 解题思路和计算方法,提 升团队协作能力。
进阶练习
复杂数字处理
设计包含多个数字、有一定难度 的题目,如求多组数字的最大公 因数和最小公倍数,让学员学会 处理复杂数字和多个数字之间的
关系。
一题多解
设计具有多种解法的题目,引导 学员思考不同解题思路,拓展数
学思维。
错题解析
探索规律
探索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在计算中的规律,如倍数关系 、互质关系等。
综合运用
将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 知识与其他数学知识相结合,
综合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THANKS
感谢观看
06
总结与回顾
主要知识点回顾
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定义
最大公因数的求法
最大公因数是指两个或多个整数共有的最 大的正整数,最小公倍数是指两个或多个 整数的公有的最小的倍数。
使用质因数分解法,先将两个数进行质因 数分解,然后找出所有公共的质因数并相 乘,得到最大公因数。
最小公倍数的求法
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应用
最小公倍数
两个或多个整数的公有的最小的 倍数,且该倍数能够被这几个整 数共同整除。
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
最大公因数
反映了几个整数共有的因子个数,是 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最小公倍数
反映了几个整数的公共倍数情况,对 于解决与时间相关的应用问题有重要 作用。
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应用
01
02
定义法
最小公倍数的定义
两个或多个整数公有的倍数中最小的一个,称为它们的最小 公倍数。
求法
利用最小公倍数的定义,我们可以先求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 数,再用这个最大公因数去除这两个数,得到它们的最小公 倍数。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练习课)-苏教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练习课)-苏教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练习课)-苏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旨在巩固学生对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理解,通过一系列练习题,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深化对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和应用。

教学目标1. 巩固学生对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理解。

2.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时运用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

2. 如何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够灵活运用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学课件2. 练习题3. 答题卡4. 白板和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引导学生回顾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

2. 练习:分发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 讨论与分享:学生完成后,分组讨论,分享解题过程和答案。

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汇报。

4. 总结与讲解:教师根据学生的练习情况,总结解题方法,讲解难点和易错点。

5. 应用: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进行解决。

6. 评价: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和思考。

板书设计1.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2.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求法3.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应用作业设计1. 练习题:让学生在家完成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实践题: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进行解决。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练习课的形式,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化对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同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练习情况,及时进行总结和讲解,帮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和技巧。

在课后,要布置适量的作业,让学生在家进行巩固练习。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因为这个部分涵盖了学生从回顾概念到实际应用的全过程,是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的关键环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义务教育课习课
执教
封瑞卿
5、a和1的最大公因数是(
1
).
7、甲数=2×3 ,乙数=3×5,甲乙两数的最大公因数是( 3
).
脱口而出 口算
快速说出各组数的最大公因数.
3和9 3 8和15 1 24和36 12 27和36 9 1和15 1 12和8 4 44和11 11 15和25 5
找出各分数中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数.
解决问题
把一块长56厘米,宽42厘米的长方 形纸板裁成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纸片, 没有剩余。 裁成的小正方形纸片的边长最大 是多少厘米? 可以裁成几块?
解决问题
有一个长方体木块,长36厘米,宽 30厘米,高18厘米,现在将它切割 成同样大的小正方体,不能有剩余。 切成的小正方体的棱长最长是多少厘米? 可以切成多少块? 每块的体积最大是多少立方厘米? 假如在切割之前已经将长方体木块表面 刷上红漆,切割后,没有涂上红漆的小 方块有几个?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五年级下册
最大公因数(练习课)
执教
封瑞卿
我会填
1、甲数是乙数的倍数,甲、乙两数的最大公因数是( 乙数 ).
2、a是b的7倍,a、b的最大公因数是(
b
).
).
3、甲、乙两个数是互质数,甲、乙的最大公因数是( 1
4、甲、乙是两个不同的质数,那么甲、乙两数的最大公因数是( 1 ).
解决问题
有28个梨,35个苹果要平均分给一些同学, 且每人分得的苹果、梨一样多,还不能有 剩余。 最多有几个同学? 此时每人分到几个苹果几个梨?
解决问题
五一班科普小组到图书馆借书, 如借35本,平均分发给小组的同 学,差1本;如借56本,平均分 给每个成员后还剩2本。科普小 组的同学最多有几人?
7
24
3
6
按要求在( 2和( )
)内填数. 6和( ) ( )和15
1、每组数中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
2、每组数中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其中较
小的数.
2和( ) 8和( ) ( )和11
解决问题
有两根木棍,分别长20厘米、36厘米, 要把它们都截成同样长的小段而没有 剩余。 每小段最长为多少厘米? 一共截成了多少段? 一共需要锯几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