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帝王的用人术

合集下载

古代帝王用人法则

古代帝王用人法则

学古代帝王将相的用人法则古人曾子有句话说得好:“用师者王,用友者霸,用徒者亡。

”“用师者王”就是领导者非常谦虚好学、礼贤下士,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不足、不能,尊奉真正贤能之人为老师,善用天下之智力以谋大业,从而“王天下”成大功。

例如周文王用姜太公尊之为太师,其后文王逝世,武王继位,又拜姜太公为国师,并尊称为“师尚父”。

商汤王用伊尹,齐桓公用管仲尊之为仲父,燕昭王用郭隗,都是用师。

“用友者霸”就是领导者对下属像兄弟朋友一样。

例如刘邦用萧何、韩信、张良,符坚用王猛,刘备用诸葛亮等等,都是用友。

“用徒者亡”则是指专用言听计从、唯唯诺诺、顺人喜好的人,那是必然会失败的。

这是曾子体察历史经验而后据以说明历史兴衰成败的用人大原则,这是古代施行王道、招揽人才的办法。

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领导者的责任主要有两条:一是出主意;二是用干部。

用干部指的就是人才选用使用问题。

在国外还有一种说法,领导者的工作,十分之七的时间是在考虑选人用人。

可见选人用人对于领导者是多么重要。

在市场中做为优秀经理管理的对象是人,所有的工作任务也都要靠人来完成,所以,管理成败的关键,也就在于选人用人上。

所以,领导选人之道,博大精深,是所有想在领导职位上呆得长久的人、所有立志于凝聚人心、干一番事业的人必须练就的本事。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作为领导者,周旋于各色人等之间,必须精于揣摩人性、把握人心,正确识人、择人、用人,为自己成就大事打下坚实的人力基础。

在《将苑—知人性》中,诸葛亮提出了七种用人的方法:通过考察对是非之事的处理来看其志向;通过辩论诘难来考察其应变能力;通过讨计观察其见识;通过告诉他祸难观察其是否勇敢;通过让其喝醉来考察本性;通过诱之以利看其是否廉洁;通过与其相约看是否守信。

除了个人品质外,诸葛亮还提出因职能和特长而选拔人才,这一点也和现代企业的人才招聘不谋而合。

古人还讲到“为职择人则治,为人择职则乱;任人唯贤则兴,任人唯亲则衰;用当其才则安,用非其才则怨:用当其时则佳,用失其时则废;异质互补则强,同性相斥则弱”。

中国历代帝王用人哲学

中国历代帝王用人哲学

中国历代帝王用人哲学中国历史上的帝王们,无论是传说中的黄帝、尧舜,还是实际上的秦始皇、汉武帝、唐玄宗等,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用人哲学。

这种哲学不仅直接影响了君王的统治,也体现了整个社会的价值观与思维方式。

在文中,我们将以历史时代为线索,对中国历代帝王的用人哲学进行探究。

尧舜禅位时期始终坚持重用贤能,他们封贤达、任刚、伯服等人为大司成,负责掌管天下,建立了“三皇五帝”的制度。

从此,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一批又一批能干、忠诚的官吏,他们为中国的发展和繁荣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这个时代,人们普遍认为,领导者应该择人而不是择亲,而唯有贤能是判断人才的标准。

这个思想一直持续到秦汉时代。

秦汉时代,儒家学说日益兴盛,它的“仁爱”思想对统治者的用人哲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丞相李斯,就是秦始皇的重要辅佐者之一。

他认为,官员应该忠于国家,而不是忠于君王。

同时,他以法家的思想,主张制定严谨的法律规定,以严惩官员腐败、违法行为。

汉武帝时期,李斯的思想在朝野中逐渐得到了认同。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社会制度稳定,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创新不断涌现。

唐代,中国经历了长达300年的鼎盛时期,其中玄宗执政期间特别重视文化的发展。

此时的用人哲学表现为,不仅要重视士人,也必须尊重其独特的才智。

唐玄宗任用李白、王维、白居易等一批文人墨客,促进了唐代文化的繁荣。

同时他还注重选人用人的标准,重视官员操守道德和政绩考核。

这一用人哲学的体现,为唐代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文化和科技最发达的时期。

宋代统治者非常重视教育和学问,他们认为成长于儒门的知识分子是最能胜任官职的人才。

同时,宋代也重视实用主义,注重考核官员个人的技能和成就。

在这个时期,官员们的本领不再仅仅是制定政策,也需要负责实施计划,并为其成果负责。

这种用人哲学的体现,为宋代新式的政治经济体制奠定了基础。

明清时代,主流思想转向了道家和儒家的结合,强调敬畏天地、明辨是非、道德为先等观念。

古代帝王的用人之道

古代帝王的用人之道

古代帝王的用人之道中国古代帝王的用人之道:恩威并重经典新知曾国藩读书会曾国藩读书会2016-12-14 11:19无论是君主,还是其他领导者,凡是爱才惜才者,大都对优秀人才关爱有加。

优秀人才往往勤勉,勤于读书,勤于政务,勤于思考,其中废寝忘食、积劳成疾者并不鲜见。

他们的身体状况直接影响到他们的服务效率和服务时间的长短,因而不能不引起领导者的关注。

群臣朝拜图(资料图图源网络)李世民唐太宗在关心爱护人才方面有不少记载。

马周被提拔为中书令后,按说正是为朝廷出力的好时候,但他却不幸“病消渴”,按现在说法就是得了糖尿病。

史载:“当时唐太宗住在翠微宫,他命令找一块适宜病人居住的好地,为马周兴建住宅。

根据太宗的指示,名医和宫内使者来往探望,络绎不绝。

日常饮食太宗也经常叫人送御膳给马周。

太宗还亲自为马周调药,派皇太子前去慰问。

”对直接因公受伤的有功人才,唐太宗的表现更是动人。

贞观十九年(645年)三月,右卫大将军李思摩在战斗中中箭受伤,唐太宗亲自为他用嘴吮吸疮血。

将士们听说这件事后,无不为之感动。

李世民(资料图图源网络)武则天武则天也是一位爱才惜才的君主。

她对狄仁杰常称“国老”,而不直呼其名。

狄仁杰经常在朝堂上与武则天当面辩论是非,直言进谏,武则天经常是屈意听从。

有一次,狄仁杰跟从武则天出游,遇上一阵大风,把狄仁杰的头巾吹落到地上,马也受惊狂奔起来。

武则天命令太子追上去,抓住缰绳把马控制住。

狄仁杰因年老多病屡次请求退休养老,武则天不答应。

狄仁杰每次进见,武则天常常不让他叩拜,说:“每次见到您叩拜,我也觉得身上疼痛。

”狄仁杰去世时,武则天哭着说:“国老不在了,我的朝堂就像空了一样。

”对于武则天,历来褒贬不一,但这段关于关心狄仁杰的描述,恐怕谁读了也会为之感动。

可以想见,在场的大臣们听了会是什么感觉!武则天(资料图图源网络)唐玄宗唐玄宗开元年间,宰相姚崇没有自己的住宅,寓居在罔极寺,因身患疟疾而请病假,玄宗派人前去询问饮食起居情况,一天竟达数十次。

汉武帝刘彻四大用人之道

汉武帝刘彻四大用人之道

汉武帝刘彻四大用人之道汉武帝统治的五十余年,是西汉王朝的鼎盛时期,其统治具有“外儒内法,杂而用之”的特点,他在文治和武功方面皆有卓著的建树,其雄才大略非一般帝王可比,尽管武帝敬畏鬼神,好求仙学道,并严厉刻薄,常诛戮大臣,但在用人上,他力行“为政之要在于选贤”,其用人之道蕴含了很丰富的领导艺术,对今人仍有着极大的借鉴价值和启迪意义。

从《史记》、《汉书》、《资治通鉴》和《中国通史》,可以把汉武帝的用人之道归结为四点。

一、广开渠道,礼贤下士。

武帝用人不抱门第观念,对来自中下层的人才格外垂青。

卫青虽出身奴仆,但他善于骑马射箭,勇敢力气胜过常人,对官吏士大夫以礼相待,对士兵有恩,众人都愿意为他效力,他有作军事统帅的才能,所以每次率兵出征,都能立下战功,天下人都佩服武帝了解人才,善于用人。

淄川人公孙弘,宽厚谨慎,在参加对策考试时提出治理国家的八项根本措施,当时参加考试的有一百多人,太常公布考试成绩后,公孙弘被列为下等,对策上呈武帝,武帝把公孙弘的对策定为一等,随任命他担任博士,不久官居丞相。

临淄人主父偃,家中贫困,借贷没有地方,主父偃就向西进入关中,到皇宫的宫阙下上书,早晨把奏书呈上,晚上就被召入宫中拜见武帝,他谈了律令方面的问题八项,谏止征伐匈奴的事情一项,得到武帝的赞赏。

此后,由于他在内消诸侯和外御匈奴方面提出了“推恩令”和营建朔方郡的策略,都被汉武帝采纳,多次受封,官至中大夫。

武帝所用之才来源于两条渠道,一是建立太学培养人才,二是实行察举制度挖掘人才,建立太学和实行察举,以往大官僚和大富豪子嗣垄断官位的局面得到改变,一般地主子弟入仕的门径比过去宽广多了,少数出自社会下层的人,也得到了入仕的机会,在这种新的制度下,武帝通过策问和考试,可以在较大的范围内按自己的意志选择称职的官吏。

元封五年,武帝颁发纳贤诏:“只要是可以建功立业的大事,必须等待非同寻常的人才去完成。

所以有的马虽然凶暴不驯,却能一口气奔跑千里,有的世人虽然遭到世俗的拖累,却能有所作为。

古代帝王用人法则

古代帝王用人法则

古代帝王用人法则1.重视人才选拔:帝王们普遍都非常重视选拔人才,他们注重人才的能力和德行。

帝王们通常通过各种方式来找寻潜在的人才,如招募公门员工,设立科举制度,赏识和奖励有才能的士人等。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将最能胜任的人才引入政府,并让他们为国家做出贡献。

2.简政放权:古代帝王们普遍认识到,过度干预政务可能会产生负面影响,因此他们通常会将一些权力交给各级官员和地方统治者。

这样做不仅可以减轻帝王的工作负担,还能够激发官员和统治者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3.以德行为先:古代帝王们相信,一个好的统治者应该本身具备高尚的德行,才能得到民众的尊敬和支持。

帝王们常常会关注官员和统治者的德行表现,以此来判断他们是否值得信任和推崇。

同时,帝王们也会倡导崇尚德行的社会风气,以此来塑造整个社会的道德基准。

4.奖励和激励:帝王们普遍认识到,通过奖励和激励可以激发人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帝王们通常会对有出色表现的官员和统治者给予适当的奖励,如晋升、封爵或赏金等。

这种奖励和激励制度能够鼓励人们为国家和统治者做出更大的贡献。

5.轮换官员:古代帝王普遍采用轮换官员的方式来防止一些官员滥用权力或腐化。

帝王们通常会将官员轮换到不同的职位和地区,以此来增加官员的经验和拓宽他们的视野。

这样做不仅能够减少权力的滥用,还能够培养更多的合格官员。

6.委任得力助手:古代帝王们通常会委任得力助手来协助他们处理政务事务。

这些得力助手通常是帝王信任的人,他们能够帮助帝王处理日常的政务工作,解决国家的问题。

委任得力助手能够让帝王集中精力于重要事务,同时也能够提高政府的运作效率。

总之,古代帝王用人法则是帝王成功管理国家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重视人才选拔、简政放权、以德行为先、奖励和激励、轮换官员和委任得力助手等手段,帝王们能够有效地选择和任用人才,并且保持政府的稳定和延续。

这些法则不仅在古代被广泛应用,对于现代公务任用也有很多借鉴的价值。

古代君王的用人典故

古代君王的用人典故

《古代君王的用人典故》
小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讲讲古代君王用人的有趣故事。

先来说说唐太宗李世民吧。

他特别会用人,有个叫魏征的大臣,经常给他提意见,有时候唐太宗都被气得不行。

但是唐太宗知道魏征是为了国家好,所以还是很重视他的意见,把国家治理得越来越好。

还有齐桓公,他不计较管仲以前是敌人,还让管仲当大臣。

管仲很有本事,帮齐桓公出了好多好主意,让齐国变得很强大。

小朋友们,这些君王是不是很聪明呀?
《古代君王的用人典故》
小朋友们,咱们接着聊古代君王用人的故事。

你们知道周文王吗?他请姜子牙出山帮助他。

姜子牙年纪很大啦,但是周文王不在乎,觉得他有才华,真心诚意请他。

最后在姜子牙的帮助下,周文王做了很多好事。

再说说秦孝公,他用商鞅变法。

商鞅的办法一开始很多人不理解,但是秦孝公相信他,让秦国变得越来越厉害。

小朋友们,君王会用人很重要呢!
《古代君王的用人典故》
小朋友们,今天再来讲讲古代君王用人的典故。

比如说刘邦,他用了张良、萧何、韩信这些有本事的人。

张良给他出谋划策,萧何帮他管理后方,韩信给他打仗。

大家一起努力,刘邦最后当了皇帝。

还有刘备,他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

诸葛亮可聪明啦,帮刘备打了好多胜仗。

小朋友们,从这些故事里能知道,用人要用对人,这样才能成功哟!。

秘传帝王学之用人术

秘传帝王学之用人术

秘传帝王学之用人术前面的话:熟悉西汉历史的朋友都知道韩信、陈平,二人在项羽帐下之时,才不得施,谋不得用,名不见经传,转投刘邦之后,抱负大展,纵横天地,难道是韩信、陈平之流刻意对项羽隐藏才华,而对刘邦倾情相助吗?只是项羽不如刘邦会用人而已。

刘邦长于用人,开创江山四百年,项羽短于用人,最终自刎乌江。

可见,用人之术事关成败,不可不察。

另:《帝王秘传借力术》《秘传望影揣情术》等文章已发于微信公众平台,锦衣霸王(bwjinyi),有兴趣的朋友,可关注参考。

黄石公曾有言:“使智者乐立其功,勇者好行其志,贪者决取其利,愚者不爱其死。

因其至情而用之,此军之微权也。

”看来,在他老人家的眼里,勇、智、贪、愚等不同材质的人,皆可为用,据不同特性和特长,授予不同工作,才是用人至高之境。

如果能够做到“因长用人,因时用人”八字箴言,也算是通晓用人天机了。

“因长用人”。

有言为“寸有所长,尺有所短”,或有言为“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更有言为“人无完人,金无赤足”。

用人没有是非,只有长短,皆非圣贤,又怎能贯通众道?如果善于发现别人长处,并因长处授职,又何须困惑于无人可用?熟悉西汉历史的朋友都知道郦食其,在投靠刘邦之前,郦食其不但穷困潦倒,还被人们称为“狂生”,视为异类,但刘邦却慧眼识珠,根据其舌吐莲花之长,使其充当说客,出使诸侯,为刘邦建立'统一战线'做了重大贡献。

“因时用人”。

智者用人,度世授才,争夺之时,书策为先;分定之后,忠义为首。

在不同的形势下,起用不同的人才,难道不是因时而动,循时而进,通晓天时吗?切不可以“德”障目。

刘邦手下的重要谋臣,陈平品德不佳,不仅收受贿赂,而且有“盗嫂”风言。

但刘邦深晓“度世授才”之理,诸侯纷争之际,重用技长奇正的陈平,陈平六出奇计定江山,淋漓的诠释了刘邦用人境界之高深。

微信公众平台:锦衣霸王(bwjinyi),弘国学阳谋之道,授帝王秘学之术,助有志之士成就人生辉煌。

什么是帝王之术?三句话概括“帝王之术”的根本!

什么是帝王之术?三句话概括“帝王之术”的根本!

什么是帝王之术?三句话概括“帝王之术”的根本!本文导读:现如今人们肯定听说过帝王之术,现如今看来这样的话是对古代帝王说的,在古代封建王朝时期,皇帝要维护一个王朝的发展和稳定,由此就出现了帝王之术。

时至今日,人们对古代的帝王之术仍然是存在争议的,到底什么是帝王之术呢?这个问题恐怕一时半会儿没有人能够回答清楚。

帝王之术在现如今看来,可能是属于哲学的范畴,一般人在日常生活中根本用不到。

大多数老板或者领导是会用到帝王之术的。

其实帝王之术一般指人君南面术,什么是“人君南面术”那?简单说就是治国之道、帝王学、统御天下之术。

历朝历代的皇帝都是懂得帝王之术的,一般的情况下,一个王朝的太子就会在老师的教导下去学习一些古籍知识,在学习的时候,老师就会将这些历史讲解为帝王之术,以便日后的运用。

拿汉高祖刘邦来说,根据《史记·高祖本纪》记载,根本上的帝王之术无非就是善于发现和利用人才。

怎么这样说呢?看看史记中的记载:“夫运筹策于帏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从这样的记载来看,刘邦是很懂得自己的缺点的,接下来记载了关键。

“三人者,皆人杰也。

吾能用之,此吾所以有天下也。

”这句话就说明了一切,懂得运用三人,才是刘邦能够得到天下道根本原因。

现如今看来,汉朝距今已经过去了上千年的时间,汉朝之后的历朝历代中,每个开国皇帝都是懂得运用人才的。

换句话说,古代的帝王之术就是统御天下之术,在这样的情况下想要发现人才和利用人才是非常重要的。

其实古代的帝王之术从根本上可以看成是用人之道。

在三国时期编著的《人物志》中,作者刘劭写了如何发现和利用人才。

不过要是细说帝王之术,那么这个范围涵盖的就太广泛了。

古代的帝王之术在各门类学问或轻或重、或多或少都涉及到。

不过在这之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帝王运用人才的技术。

假如当时的刘邦没有运用好萧何、张良和韩信,那么他肯定建立不了汉朝。

古代善贤的例子

古代善贤的例子

古代善贤的例子1、商王武丁从版筑护路的奴隶中发现了傅说,擢拔为相。

2、齐桓公启用阶下死囚犯管仲为相。

3、楚庄王启用隐居海滨的孙叔敖为令尹。

4、秦穆公在市井之间用五张羊皮将逃亡的百里奚赎出,用为大夫。

中国历史上善于用贤的皇帝:第一位、汉太祖高皇帝刘邦,西汉的开国皇帝。

刘邦是中国历史上最精通帝王之术的皇帝,其识人用人的境界堪称通晓天机,所以刘邦才会被称为最厉害的皇帝。

刘邦是一位智者,真正做到了用人所长、因时用人;打天下时以本领为先,平定天下后以忠义第一。

刘邦的用人之道体现很多地方,其中最大的特点就发挥手下人才的最大作用,出谋划策有张良、后勤有萧何、打仗有韩信、奇谋有陈平等等。

其它的不必懂那么多,也不必凡事都事必躬亲,只需当好一个领导就可以了。

第二位、汉光武帝刘秀,东汉的开国皇帝。

都说秀才造反十年不成,知识分子没出息,但刘秀是个例外。

刘秀是除了直接兵变篡位,中国历史上称帝速度最快的开国皇帝,从造反到称帝只用了3年。

刘秀去河北仅2年就有了称帝的资本,离不开他那出神入化的用人境界。

刘秀被誉为最会用人、最会打仗的皇帝,坚持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原则,充分信任和发挥其手下人才的最大作用。

刘秀其手下云台二十八将都是顶尖人才,但是刘秀的个人能力太强了,他们只需遵从指令就能打胜仗,但他们的才能也被掩盖了。

唐太宗李世民第三位、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位文武全才的皇帝,被誉为豁达类汉高,神武同魏祖。

李世民能够24岁就平定天下,登基后开创贞观之治,离不开其高超的用人之道,也就是知人善任、纳谏如流,又有与汉高祖一样的豁达(大度和宽容)。

这样的人不成功没天理。

明太祖朱元璋第四位、明太祖朱元璋是一位聪明睿智、帝王之术等各方面极强的皇帝。

朱元璋的用人之术在历代帝王中也是数一数二的,他能成为元末各路义军最终的胜利者,离不开其高明的识人用人之道。

但是,朱元璋事事都亲力亲为,反而失去了用人的最高境界,这点就不如上面几位了。

刘邦的顶级用人术,总结起来就是三句话

刘邦的顶级用人术,总结起来就是三句话

刘邦的顶级用人术,总结起来就是三句话第一句:构建矛盾套人术通过对目标对象构建出一组或者多组矛盾,从而收服目标对象、套住目标对象。

1、收陈平诸将尽讙,曰:“大王一日得楚之亡卒,未知高下,而即与共载,使监护长者!”汉王闻之,愈益幸平。

此时,各个将军们都不服陈平,而刘邦听说后,则是反其道而行之——更加宠幸陈平。

这样做,1)去除陈平的顾忌和包袱。

2)构建出一个矛盾——不满VS满意。

这一做法,可使陈平能放胆发挥自己的谋略,同时是构建了不满和满意的两个极端——这就远远超越了陈平的后方、把陈平套在自己手中了,所以,终其余生,忠心耿耿于汉朝天下。

绛、灌等或谗平曰:“平虽美丈夫,如冠玉耳,其中未必有也。

闻平居家时盗其嫂;事魏王不容,亡而归楚;归楚不中,又亡归汉。

今大王尊官之,令护军。

臣闻平使诸将,金多者得善处,金少者得恶处。

平,反复乱臣也,愿王察之。

”这就是陈平在其他能干者眼中的形象——和嫂子通奸、事魏不忠、事楚不忠、贪贿赂的乱臣,在此情况下,陈平可谓危在旦夕。

而刘邦怎么做呢?刘邦召来陈平一番问答后,汉王乃谢,厚赐,拜以为护军中尉,尽护诸将。

诸将乃不敢复言。

通过道歉、厚赐、升官,1)尽去陈平可能的包袱。

2)基于亲信将军对陈平的质疑,构建了一个矛盾——质疑VS信服。

就这样把陈平这个不忠之臣、乱臣,套成了一个忠心之臣、能发挥自我的才干之臣。

其后更是,汉王以为然,乃出黄金四万斤予平,恣所为,不问出入。

通过恣所为,不问出入,1)尽去陈平用钱上的顾虑和包袱。

2)同时,这里又构建了二个矛盾——贪钱应避免支配钱VS 给钱让支配钱、质疑VS全信。

可以说,刘邦就是陈平的后盾,通过尽去陈平的包袱、通过构建出的几组矛盾,把陈平完全的发挥了、收服了。

正是能构建这么大的矛盾,所以能做大风歌、鸿鹄歌这种气度恢宏、气势磅礴的诗歌。

2、收英布英布到时,刘邦正坐在床上洗脚,就叫英布去见他。

英布见状,怒火燃胸,后悔前来,想要自杀。

当他退出来,来到为他准备的宾馆,见到帐幔、用器、饮食、侍从官员一如刘邦那么豪华,英布又喜出望外。

帝王用人的学问中国历代帝王用人哲学

帝王用人的学问中国历代帝王用人哲学

帝王用人的学问中国历代帝王用人哲学自古以来,管治国家,必须得人。

古代帝王必须认真考虑用人之道,只有用对人才,才能承担怎样的责任,才能治理国家,安定人心,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

在中国历代的封建王朝中,帝王用人的学问是综合了中华传统文化和历代实践的总结,是中国封建王朝的一个重要特点。

本文将介绍中国历代帝王用人哲学的几个方面。

一、选贤任能的原则选贤任能是帝王用人的根本原则。

中国历代帝王一般是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明朝设有考试科目,唐朝之前有乡试和会试,唐朝后有殿试,这些考试都是为了选拔官员。

唐玄宗时,因为他不注重选贤任能而采用赐官等方式满足功臣,导致唐朝大乱,这也充分说明了选贤任能的重要性。

二、知人善用的能力虽然掌握了选贤任能的原则,但要实现用人之道还需要注重知人善用的能力。

汉武帝以知人善用而成就一代盛世,对于不同的人才有不同的用武之地,比如把组织能力超群的卫青,任命为九卿之一;把擅长法律和行政管理的董仲舒,推选为中央千石之一。

这种细致管理的做法卓然成为汉朝的典范,为历代帝王所效仿。

三、视贤如宝的态度“莫教乌角抵衡金。

功名富贵任公卿。

君子不强乱凌人,况是今朝位最高。

”这是明朝官员徐渭写给明成祖的诗,表达了把视贤如宝的态度。

这种态度是对于人才的尊重,对人才的充分信任。

唐玄宗任用魏征,是一种视贤如宝的表现,他在听魏征的讲话时,时不时地表示同意,并且赞叹魏征的才能,那种敬畏之情让魏征倍感荣幸,而魏征的建言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了唐玄宗的治理。

四、能分忧并施展自己才能的环境能够分担忧、施展才能的环境,是吸引人才的重要条件。

宋朝开国时期的赵匡胤,由于黑暗时代的军阀割据,他不断在兵权和土地上遭到削弱,因此他将主要精力放在建立自己的军队,又吸收士族阶层加盟,挖掘人才,使得他的实力不断增长。

赵匡胤视人如切身之宝,把那些能够施展才能的人才都视之为部属,给他们充分的干事创业的机会,获得了他们的忠诚、支持、献策,达到了他的结束,以扩军筑城,完成族人复仇之事。

古代帝王的十大驭人术

古代帝王的十大驭人术

古代帝王的十大驭人术帝王掌管天下需要各方面力量的支持。

在这诸多力量中,中央执行机关里的行政长官,特别是那些资深且有能力者,更常常成为帝王要优先考虑的对象。

既要调动他们的忠诚心和积极性,又予以适当限制和合理控制,这是再理想不过的。

因为没有这些人的工作,帝王将一事无成。

如果使用不当、控制不严,帝王也会大权旁落。

究竟如何驭臣,这其中不仅多有花样,而且也颇具难度。

1.自树威信做了皇帝的人并不一定是最有威信的人,而一旦身为国主,树立威信又是绝对必要的。

比如秦始皇在统一天下、位至至尊以后曾经多次到全国各地巡游,每到一地,他都要刻石立碑,碑文写的无非是他身为皇帝的功劳和辛苦。

这样一而再、再而三,不厌其烦地自我标榜,其目的无非是要建立自己的威信,在百官和百姓中确立自己不同于他之外任何人的特殊地位,秦始皇的这一举动,在其驾驭臣下方面确实起到了预期的作用。

灭秦建汉的汉高祖刘邦也深知自树威信的重要性,有两件事很能说明他对这一问题的敏感和自觉。

其一,刘邦在平定天下以后,有一次在洛阳南宫摆酒设宴,问群臣项羽之所以失天下、自己之所以得天下的原因,群臣各有所答,但都不中肯綮。

刘邦自己总结说:“在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方面,我比不上张良;在管理国家行政事务、安抚百姓、给前方战士提供足够给养方面,我比不上萧何;而在率领百万大军,战必胜、攻必取方面,我更比不上韩信。

张良、萧何、韩信三人,都是杰出的人,我能任用他们,这是我获得天下的重要原因。

”刘邦这番话既直言不讳,又入情入理。

你与其说他是在讨论汉得天下的原因,不如说是为了自树个人威信。

特别是他巧妙地运用欲扬先抑法,先谦虚地称赞张、何、韩三人,然后话锋一转,那意思是说,他们三个“人杰”都愿意为我所用,那么我的高人一筹不是不言自明的吗?另一件事是,刘邦在得了天下以后,大臣们整天大吃大喝,这些人大多缺乏文化教养,完全不懂礼仪,喝醉酒就吵吵嚷嚷,甚至舞刀动枪,这使刘邦很不开心。

这时有个精明的儒生名叫叔孙通的看出了刘邦的心事,就建议刘邦制定礼仪。

唐太宗用人之道

唐太宗用人之道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为贤明的皇帝之一,他的很多治国之道久为后世所推崇,即便放在今天仍值得我们认真借鉴学习。

而在他的所有治国方略中,用人之道又更为重要。

唐太宗喜欢人才,也擅长用人,在他理政的23年时间里,所用的文臣武将不胜枚举,著名点的有魏征、尉迟敬德、房玄龄、杜如晦等。

纵观太宗用人之道,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首先,重视人才,太宗认为“能安天下者,惟在用得人才”。

当年太宗平定刘周武,刘下属部将虽然投降,但随后又纷纷叛逃而去,只剩尉迟敬德还留在营中。

太宗手下诸将劝他杀了敬得,免生后患,但太宗却认为敬德是个人才,不仅不杀反而重用之。

后来敬德果然屡立战功,甚至还救了太宗一命;其次,知人善用。

太宗命封德彝举荐人才,封领命很久都没有举荐一个。

太宗问他为何,他说:“不是我不尽心,而是现在没有旷世奇才。

”太宗责备他说:“人的才能,各有所长,君子用人,就如同用器皿一样,大才大用,小才小用,各取所长。

”第三,对人推心置腹,以诚相待。

有人给太宗出主意,要太宗采用些计谋或权术来试探朝中大臣的忠奸。

太宗回答说:“如果用这些权术去试探部下,自身就不够光明磊落,如何要求他们正直呢?”张居正对此的评论也非常深刻:“君德贵明不贵察,明生于诚,其效至于不忍欺,察生于疑,其弊至于无所容,盖其相去远矣。

”最后,有容人之量。

太宗在位,时常有大臣秉理直谏,而太宗却常能接受各种不同意见,从不固执己见,也不偏听偏信。

张居正更是认为太宗能够兼听为明主要是他虚心求教的结果,这也正是孔夫子“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所要达到的境界。

浅谈唐太宗用人之道大唐帝业的实际开创者李世民,不但以他高瞻远瞩的武功谋略打下了江山,留下了“浅水原大战”、“虎牢关大战”等经典战例,而且他在治国用人方面也取得了巨大成就,开创了万世景仰的“贞观盛世”。

这巨大成就的取得在很大程度上是和他卓越的人才观和积极的用人策略分不开的。

可以这么说,若没有李世民的知人善任就不会有大唐二百九十年的帝业,就不会出现空前繁荣的“贞观之治”。

品《用人三十六计》

品《用人三十六计》

品《用人三十六计》品《用人三十六计》今天,我想和大家谈论一个话题:“历朝皇帝如何取得天下?”观点一:熟读兵书,精通兵法;观点二:招揽贤士,爱惜人才。

就观点一来齐头并进,这并没有错,相反,对于古人而言,这也正是做为一个领导者拿下江山的前提条件反应有的智慧与谋略但对于观点二的看法。

我想了解“三十六计”历史的人都知道,自古以来,历朝历代成就大业的领导者无不以“江山社稷用人为先为准则,从而因用人而兴――――齐恒公重用管仲成就一番春秋霸业,秦始皇得用韩非、李斯横扫六国,一统天下,齐邦有张良、韩信的“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智谋而成为西汉的开国之君;刘备以隆中以识诸葛亮,而得“三分天下”之势……不胜枚举的领导者在挥洒着他们的用人艺术,以至于无数后人为此拍案叫绝。

也许,正是受历代杰出领导者的事迹影响。

自己也梦想着成为一位高级领导者,也因此,阅读了这本书――――《用人三十六计》在《用人三十六计》中,无论是谈论用人还是管人,透出的都是领导者的智慧,这其中也涉及到一些理论与技巧。

例如第八计:“知人善用”作为一名优秀的企业领导者,必须要做到知人善任。

要细致地了解下属的各自特点。

从实际工作中发现他们的长处和不足,以便更好地任用他们掌握第一手资料。

其次,要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把各类人放在最合适的岗位上,完全发挥他们的特好和优势。

相信去过寺庙的人都知道,一进庙门,首先是弥勒佛,笑脸迎客,而在他的北面,则是黑口黑脸的韦陀,但相传,在很久以前,他们并不在一个庙里,而是分别掌管不同的庙,弥勒佛热情好乐,所以来的人非常多,但他什么都不在乎,丢三落四没好好地管理帐务,所以常常不敷出,而韦陀虽然管帐是把好手,但成天阴磁卡个脸,太过严肃,搞的人越来越少,最后香火断绝。

佛祖在查香火时发现这个问题,就将他们俩放在同一个庙里,由弥勒佛负责公关,笑迎八方客,于是香火大旺,而韦陀铁面无私,锱铢必较,则让他负责财务严格把关。

在两人的分工合作中,庙里一派欣欣向荣景象。

刘邦用人之道

刘邦用人之道

刘邦用人之道
刘邦是汉朝的开国皇帝,他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的用人之道。

以下是一些刘邦的用人之道:
1. 不拘一格:刘邦不拘一格地选拔人才,不论出身、地位、财富,只要有能力就会得到重用。

他曾经重用过许多出身贫寒的人,如韩信、陈平、萧何等。

2. 善于倾听:刘邦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和建议,尤其是来自基层的声音。

他会认真听取下属的意见和建议,并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决策。

3. 赏罚分明:刘邦赏罚分明,对于有功的人会给予重赏,对于有过的人会给予重罚。

他曾经封赏过许多有功之臣,如韩信、彭越等。

4. 信任下属:刘邦非常信任自己的下属,给予他们充分的自主权和自由度。

他相信下属能够做好自己的工作,不会过多干涉他们的决策。

5. 用人不疑:刘邦用人不疑,对于自己信任的人会给予充分的信任和支持。

他不会轻易怀疑自己的下属,也不会因为一些小事情就改变自己的信任。

6. 重视人才培养:刘邦非常重视人才培养,他会通过各种方式培养和选拔人才。

他曾经设立过太学,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人才。

刘邦的用人之道是不拘一格、善于倾听、赏罚分明、信任下属、用人不疑和重视人才培养。

这些用人之道使得他能够吸引和留住大量的人才,为汉朝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能当帝王的人,驭人手段,真不是一般人能玩的转的!

能当帝王的人,驭人手段,真不是一般人能玩的转的!

能当帝王的人,驭人手段,真不是一般人能玩的转的!自古以来能当皇帝的人,其必然有一身能征服天下的本事,其中驾驭人的手段,就不是一般人能比的,比如对于康熙来说就是如此!皇帝要能驾驭住下面的下属,无非有三种手段,第1种手段是用钱,第2种手段是用官,而第3种手段就比较高明了,叫做恩义!在电视剧《康熙王朝》当中,康熙就使出了这么一招,康熙为了扳倒鳌拜,必须要做好充足的准备,而其中有一个人至关重要,他就是吴六一,吴六一为九门提督,掌握着京城的兵权,而谁有兵权,在关键的时候,谁就能说话算数?所以为了拉拢吴六一,康熙和鳌拜使出了各种法子,鳌拜主要就是钱与权来拉拢他,可吴六一对这两样东西不感兴趣!而康熙就想到一个法子,经过孝庄的点拨,吴六一一直有个心结,就是他的义父洪家生,而康熙就让魏东亭带着侍卫将洪仁生从牢中提出来,并亲自送往吴六一府上,同时还给吴六一下了密旨,吴六一看到康熙的密旨时,内心激动不已,康熙这是何等的信任,将自己和孝庄太后的身家性命交到了吴六一手中,所以吴六一必然舍命报答!就这样康熙收服了吴六一,而在后面擒拿鳌拜的时候,吴六一也立下了汗马功劳,从这我们可以发现康熙的驭人手段,收买人容易,但是让人死心踏地就跟着自己,就不容易了!读到这,大家肯定很佩服康熙,可如果仅仅只有这么一点,那么康熙还称不上千古一帝,其实康熙也是有两手准备的,他赐给魏东亭尚方宝剑,让他观察吴六一的动向,如果发现吴六一图谋不轨,就让魏东亭把吴六一就地格杀。

而且在后面康熙擒拿鳌拜,吴六一带人救驾完毕后,他也没有立即开门,直到吴六一把身边的人全部支开以后,康熙才出来见他!一般的用人手段叫做用人不疑,高明一点的手段叫做用人又疑,疑人也又用,可帝王的用人手段又不一样了:用人,我就给你极大的权利,但不影响我怀疑你,用完人以后,即使你功劳再大,我也有驾驭你的能力!自古以来,帝王都是驭人的高手,而这些驭人手段对于我们现在来说就是管理,提升自己管理能力,当一个高明的领导,快速的方法,就是跟帝王学习,那么我们如何去学习呢?我们可以去读读《帝王传记》这套书!帝王信任你,可以给你掌控全局的兵马,可当你把兵马带出城外以后,帝王就开担心了,所以很多时候驭人就是一把双刃剑,《帝王传记》这套书值得大家去读一读,书中包括康熙、唐太宗李世民、宋太祖赵匡胤、秦始皇、刘邦、曹操、武则天等等生平事迹,作为权力的巅峰,智慧的集大成者,帝王们的一举一动奠定了辉煌的历史,而这些历史能启发我们的智慧,让我们在人生当中,也能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下!。

资治通鉴唐太宗用人之道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资治通鉴唐太宗用人之道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资治通鉴唐太宗用人之道概述说明以及解释唐太宗用人之道的概述说明及解释唐太宗李世民,作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帝王,以其英明睿智的执政风格和出色的用人之道而著称于世。

其治国理政的成功经验被后人传颂不已,其中,唐太宗用人之道更是备受瞩目。

本文将就唐太宗用人之道的概述进行详细说明及解释。

一、明察人才,善用人材唐太宗在选拔人才时,首先注重个人的品德和才能,而非出身或门第。

他重视人才的潜力和实力,善于发掘潜能,重用为国家、社会、民族做出贡献的人才。

在他的治国过程中,他喜欢用贤臣,重视用人的才干;敢于用能臣,尊重用人的品德;善于用忠臣,注重用人的忠诚。

因此,在他的治理下,政治清明,社会安定,民风肃正,经济繁荣,实现了社会长治久安的目标。

其次,唐太宗在用人方面注重培养和珍惜人才。

他对人才的重要性有清醒认识,深知人才是国家、民族发展的基础,因此,他注重培养人才,给予他们重要的职责和任务,鼓励他们发挥才能,努力创造价值。

同时,唐太宗对人才十分珍惜,尊重人才的意见和建议,倾听他们的声音,给予他们应有的权利和地位,让他们充分施展才华,助力国家治理和发展。

二、严明法纪,宽容人才唐太宗在治国用人方面,注重法纪严明但也善于宽容人才。

他重视法纪,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保证了政府机构的正常运转和社会秩序的稳定。

然而,唐太宗也明白人才是宝贵的资源,因此在人才方面,他不拘泥于形式主义,而是注重人才的实际表现和贡献。

对于一些错误或犯错的人才,唐太宗会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恰当的处理和管理措施,同时给予改过自新的机会。

他相信人才是可以培养成材的,宽容和包容的态度能够激发其潜力,使其更好地为国家和民族作出贡献。

三、重视敬畏唐太宗用人之道中,更注重敬畏的价值。

他在用人方面,不仅要求人才具备才干和品德,更要求人才对君主忠诚敬畏,遵守规章制度,维护国家利益,不得为私利损害国家和民族的利益。

在唐太宗的治国理政中,重视敬畏有助于在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建立起一套严密的制度和管理体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国家长治久安。

博古通今,悉数古代帝王人才管理的经典手段

博古通今,悉数古代帝王人才管理的经典手段

博古通今,悉数古代帝王人才管理的经典手段面对中国资本大时代的到来,市场争夺战从看得见的资本、市场转向看不见的资源——人才,现如今各种招揽人才手段比比皆是。

其实人才并不难得,难得的是让人才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做贡献,本文用7个经典故事,演绎古代人才管理的经典招数。

一留才:刘备苦心留住徐庶心分分合合,职场中已司空见惯。

因此,引才难,留才也难,而留住高才的心似乎难于上青天。

刘备被曹操赶得到处奔波,好不容易安居新野小县,又得军师徐庶。

有一天,曹操派人送来徐母的书信,信中要徐庶速归曹操。

徐庶知是曹操用计,但他是孝子,执意要走。

刘备顿时大哭,说道:“百善孝为先,何况是至亲分离,你放心去吧,等救出你母亲后,以后有机会我再向先生请教。

”徐庶非常感激,想立即上路,刘备劝说徐庶小住一日,明日为先生饯行。

第二天,刘备为徐庶摆酒饯行,等到徐庶上马时,刘备又要为他牵马,将徐庶送了一程又一程,不忍分别,感动得徐庶热泪盈眶。

为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他不仅举荐了更高的贤士诸葛亮,并发誓终生不为曹操施一计谋。

徐庶的人虽然离开了,但心却在刘备这边,故有“身在曹营心在汉”之说。

徐庶进曹营果然不为曹设一计,并且在长坂坡还救了刘备的大将赵云一命。

古往今来,凡是留才的案例,没有超出刘备的。

留才留心,只要能留住人才之心,即使人才在天涯海角,依然会为你效命。

二引才:秦昭王五跪得范雎引才纳贤是国家强盛的根本,而人才,尤其是高才,并不那么容易引得到。

秦昭王雄心勃勃,欲一统天下,在引才纳贤方面显示了非凡的气度。

范雎原为一隐士,熟知兵法,颇有远略。

秦昭王驱车前往拜访范雎,见到他便屏退左右,跪而请教:“请先生教我。

”但范雎支支吾吾,欲言又止。

于是,秦昭王第二次跪地请教,且态度更加恭敬,可范雎仍不语。

秦昭王又跪,说:“先生真的就不愿意教寡人吗?”这第三跪打动了范雎,道出自己不愿进言的重重顾虑。

秦昭王听后,第四次下跪,说道:“先生不要有什么顾虑,更不要对我怀有疑虑,我是真心向您请教的。

古代帝王之术十六个字

古代帝王之术十六个字

古代帝王之术十六个字
一、德:帝王应以德为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二、仁:以仁爱之心待百姓,体恤民众疾苦,解决民生问题。

三、智:明智决策,睿智才能,善于应对各种复杂局势。

四、勇:勇气是帝王必备的品质,能面对挑战,果断行动。

五、信:言出必行,言行一致,信守诺言,取信于民。

六、治:善于治国理政,建立有效治理体系,维护社会稳定。

七、刚:坚决执行法律,对抗腐败现象,维护社会公正。

八、宽:宽容待人,以宽容化解矛盾,维护社会和谐。

九、革:勇敢推进改革,大胆创新,推动国家进步。

十、度:处理问题要恰到好处,不偏不倚,不过度也不欠缺。

十一、克:自我克制,克服个人欲望,不为私利损害国家利益。

十二、简:简化行政程序,提高行政效率,减轻百姓负担。

十三、序:科学分工,合理安排,保持社会秩序稳定。

十四、以:以人民为中心,关注民生,倾听民意,为人民谋幸福。

十五、和:倡导和谐相处,国家间和睦相邻,消除战乱和分裂。

十六、付:帝王职责是为国家和人民尽职,承担起责任和义务。

以上是古代帝王之术的十六个字,希望每一位帝王都能以此为准则,为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而努力。

只有在德才兼备的情况下,
才能执掌国家大权,以睿智和善治国家,创造和平繁荣的美好未来。

古代帝王的人力资源管理的用人法则

古代帝王的人力资源管理的用人法则

长期的人才发展战略,他的观念是“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 不可”。他颁布的三道《求贤令)。被若干人奉为古代爱才之典范。唐太 宗李世民选拔人才的原则是“拔人物则不私于党,负志业则减尽人 才”。他搜罗四方人才为已所用,而不计较人才来自于何方,他认为对 人才必须包容,包容才能并蓄,并蓄才能坚不可摧。清朝康熙大帝抱着 。善相马者天下无弃马,善相人者天上无弃才”的信念,通过各种办法 进选人才为已资源一词。是指一定范围内的人具备的劳动能力的总和。人 力资源是社会和世界发展的经济资源,运动过程包括形成、发掘、配置 使用四个环节,对其开发、利用、管理的研究,自古就客观存在。古云: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非也.“谋事在人,成事仍在人”,此说绝对科 学。绝对是真理。细想任何一位成功的帝王都是从人力资源管理的实 践开始的.而且都是非常精明的、科学的、合理的、有效地、创造性地用 好人.使用好人才而取得成功的。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人才论,自古到今 是一个不朽的话题。“人才”这个概念。含义相当广泛,对不同时代的人 来说。人才的内涵也是不同的。远古时期具有不同的掌握特殊技能的 人就是人才。汉代时期非常孝敬父母的人,就可能被认为是人才。被推 举做官。隋唐后通过科举考试、中了秀才、举人、进士、状元才能被认为 是人才。不论什么时代,都存在着“得一人则兴,失一人则亡”的道理。 汉高祖刘邦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的呼吁;曹操则要“任天下智力”; 唐太宗李世民则说“以天下之广、岂可独断一人之虑”?;元朝英宗则说 。朕思天下之大,非朕一人思虑所及”。所以,这些帝王们都能认真研究 。人力资源管理”.广选天下贤才,创造了辉煌的时代,百姓安康。天下 太平。细悟古代成功帝王们的用人,原来都有道行、绝招、决窍、招数和 法则。要知道“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谁能抓住用人 的法则、抓住时代的脉搏、顺应潮流、顺乎广大民心,准就能成为问鼎 。中原”的最后成功者。总结古代帝王们的人力资源管理的用人法则有 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帝王的用人术作者:孟鑫来源:《资治文摘》2008年第01期帝王掌管天下需要各方面力量的支持。

在这诸多力量中,中央执行机关里的行政长官,特别是那些资深且有能力者,更常常成为帝王要优先考虑的对象。

既要调动他们的忠诚心和积极性,又予以适当限制和合理控制,这是再理想不过的。

因为没有这些人的工作,帝王将一事无成。

如果使用不当、控制不严,帝王也会大权旁落。

究竟如何驭臣,这其中不仅多有花样,而且也颇具难度。

自树威信做了皇帝的人并不一定是最有威信的人,而一旦身为国主,树立威信又是绝对必要的。

比如秦始皇在统一天下、位至至尊以后曾经多次到全国各地巡游,每到一地,他都要刻石立碑,碑文写的无非是他身为皇帝的功劳和辛苦。

这样一而再、再而三,不厌其烦地自我标榜,其目的无非是要建立自己的威信,在百官和百姓中确立自己不同于他之外任何人的特殊地位,秦始皇的这一举动,在其驾驭臣下方面确实起到了预期的作用。

灭秦建汉的汉高祖刘邦也深知自树威信的重要性,有两件事很能说明他对这一问题的敏感和自觉。

刘邦在得了天下以后,大臣们整天大吃大喝,这些人大多缺乏文化教养,完全不懂礼仪,喝醉酒就吵吵嚷嚷,甚至舞刀动枪,这使刘邦很不开心。

这时有个精明的儒生名叫叔孙通的看出了刘邦的心事,就建议刘邦制定礼仪。

刘邦虽然是个粗人出身,但他马上意识到了叔孙通建议的价值,于是当即命令叔孙通尽快去做。

叔孙通遵照刘邦的旨意,找来三十多个懂礼仪的儒生没日没夜地抓紧排练。

一个多月以后,儒生就演练成熟,正好这时大汉定都长安,刘邦就把叔孙通排练的这套礼仪原原本本地运用在大臣们身上。

群臣照礼仪进殿陆续接受刘邦的召见,按官阶高低依次向刘邦行叩拜之礼。

进见的大臣都俯首低眉,恭敬备至,整个召见过程井然有序。

自此以后,刘邦端坐于上,群臣按礼仪进宫接受召见,就自然成为一种规矩。

借礼仪制度建立个人尊严、提高个人威信,这是刘邦有意而为的。

所以,当刘邦目的达到以后竟喜不自禁地说:“我现在才算真正体会到当皇帝的尊贵了。

”下诏罪己曹魏黄初二年六月,日食发生。

日食在今天看来已是一种很容易理解的自然现象。

但古人却往往把自然现象与人间社会政治联系起来,认为自然的非正常现象是上天对人类的警告,如不及时向上天承认错误,上天就会给人间降下灾难。

当时,负责官员将此事上报文帝曹丕,要求按旧例罢免太尉以避灾。

此时的太尉是老臣贾诩。

这贾诩原本是张绣手下的谋士,归附曹操后,他自知身为降臣难与曹操旧部相比,于是就暗地里在曹操儿子曹丕身上下工夫。

他先是帮曹丕“深自砥砺”争宠、固宠,谋算曹操身后自己的政治命运。

一次曹操就立嗣一事征询他的意见,贾诩避而不答。

曹操问他为什么不说话,他回答说是在想袁绍和刘表的儿子们因争立而相互残杀的故事。

这一说,曹操自然明白这是在劝自己按长幼顺序册立曹丕为太子。

贾诩在老谋深算的曹操的眼皮子底下冒险押了这一宝,暗怕会被多疑的曹操识破,自此便韬光养晦,闭门不出。

后来曹操果然立曹丕做了太子,曹丕也知道贾诩于此事甚有功劳。

所以,曹丕一上台,就立刻任命贾诩做了太尉。

曹丕重用贾诩,不光是因为贾诩对自己有恩,而且还因为贾诩的深谋远虑对自己稳坐帝位大有用场。

而这黄初二年,是曹丕登基称帝的第二年,政局还未完全稳定,当然不能因一个小小的日食就除掉贾诩。

所以,曹丕听完报告,下诏说:“上天降下灾异,是警告天子的。

天子委过于下级官员,这不是圣人的做法。

文武官员们,大家小心尽职吧!以后凡有此类警告,绝不归罪你们。

”曹丕这纸“一切责任由我来负”的罪己诏书,不仅保住了谋臣贾诩,而且也为自己买下了宽仁、厚待功臣的美名。

收买人心稳定臣心,收买人心,是皇帝分内的工作,封赏最不喜欢的人也是有效的办法之一。

刘邦战胜项羽夺得天下之后,由于大臣们争功不止,封赏工作迟迟无法进行,仅封完刘氏宗室和外戚就停止了。

有些旧臣对此很不满意,一时间人心浮动。

刘邦对此颇为担心,就把张良找来询问原委,研究对策。

张良详细向刘邦作了汇报,并添枝加叶地说,大家对皇帝迟迟不赏功臣很有意见,就要计划造反了。

这准备造反的人当中,连曹参和陈平也包括在内。

刘邦一听,情况十分紧急,忙向张良讨主意。

张良说:“陛下取得天下靠的是这批功臣,而现在封赏的却大都是亲戚朋友,将领们怕封赏轮不到自己头上。

还有,陛下平定天下剪除的都是平常怨恨的人,现在还没得到封赏的人当中,哪个敢保证平时没有一点过失,因此他们是怕陛下乘机处罚打击他们。

”刘邦是个绝顶聪明的人,他知道天下初定,功臣良将无论如何是需要的。

于是忙问张良怎么办才好。

张良问刘邦:“这些人中有没有陛下平时最憎恨、最不喜欢的?”刘邦说:“有。

雍齿仗着和我同乡,曾经多次跟我过不去,我早就想杀掉他。

可是因为他立功多,所以一直不忍心下手。

”这里所谓“功多”、所谓“不忍心”其实都是说给人听的。

韩信不是功盖天下,照样被杀掉了吗?刘邦深知,此时最要紧的是安定人心,于是这一念之间,雍齿就彻底改变了命运。

刘邦听从张良的建议,当天设酒摆宴,封雍齿为二千五百户汁方侯。

群臣得知雍齿受封的消息,都很高兴,他们说:“连雍齿都有资格封侯,这封赏还怕轮不到我们吗?”于是,一场即将发生的骚乱,以雍齿的受封为界,在一夜之间就平息了。

丢卒保车明成祖永乐年间,贵州一带的少数民族势大。

镇守贵州的都督马烨采取各种手段,企图刺激当地的少数民族造反,以便抓住口实,彻底废除土司制度,代之以中央选派的“流官”。

其中采取的最极端做法是把前任土司头目的妻子奢香脱光衣服鞭打。

这一下,当地少数民族果然愤怒异常,打算起兵反叛,但被现任土司头目坚决制止了。

他亲自进京上访,状告马烨。

永乐帝自然对此事洞若观火,他明白马烨完全是为了明王朝利益,又清楚此时正是提出交换条件的好时机。

于是召宣受辱遭打的奢香进京。

永乐帝问奢香说:“马烨辱打你是错误的,我现在为你除掉他,你准备怎样报答我?”奢香叩头说:“我保证世世代代不犯上作乱。

”永乐帝微微一笑,说:“不犯上作乱是你们的本分,怎么能说是报答呢?”奢香万般无奈,答应为明王朝从贵州东北部开一条通往四川的山路,以供驿使往来。

奢香答应的这一条件无疑是永乐帝极其欢迎的。

官府有路可通,铁鞭可及少数民族地区,那他们自然不敢再造反。

永乐帝也实践诺言,随即召回马烨,将其斩首。

这马烨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明王朝的利益,但他所做的一切却又成了最后被杀的罪状。

事后永乐皇帝也说过:“我也知道马烨对朝廷忠心耿耿,但是我如果顾惜他,就没办法安定贵州这块地方了。

”以他排他唐大历年间,宦官气焰十分嚣张,唐代宗利用宰相元载的力量诛杀了宦官鱼朝恩,收回了宦官霸占的权力。

但此后元载的权势却因此得到扩张,有一件小事即可看出元载权势之大。

元载有个亲戚向他讨官,他一向瞧不上这个亲戚,就胡乱在一张纸上写了“元载”二字,这个亲戚就拿着纸给地方官看。

地方官一看是元载的签名,竟然像面对当今宰相元载似的,对元载的这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大加款待,尊敬有加。

元载势力如此之大,这是代宗绝难允许的。

代宗起初还单独召见他,希望能既保住这位“功臣”,又使之悔过自新。

但后来见元载一意孤行,不思悔改,就决定搬掉这块绊脚石。

代宗对付元载的办法,先是任用不依附元载的大臣。

而元载也非等闲之辈,他则多派亲信,于内外广泛搜集刺探代宗的情报。

代宗信任将军李泌,元载就诬陷李泌是鱼朝恩的余党。

代宗为不过早刺激元载,忍痛把李泌派往江西观察使魏少游处任参佐,并约定:“朕决意除载,当有信报卿,可束装来。

”大历六年,成都司录李少良上奏揭发元载“奸赃阴事”,代宗准备就此下手除掉元载。

不料李少良走漏了风声,元载抢先诬告李少良,代宗从大局考虑,宣布李少良“凶除比周,离间君臣”,将李少良处死,暂时稳住了元载。

大历十二年,代宗又收到一封状告元载“图为不轨”的密奏,代宗借此命令将军吴凑趁元载来政事堂议政的机会,当场将元载逮捕,并“赐载自尽”。

元载自知这次难逃一死,只提出要求,让自己死得痛快些。

而使者明白其中就里,故意要元载“受少污辱”,脱掉脚上的臭袜子塞入元载口中,然后才砍掉他的头。

从代宗和元载斗法的前前后后看,代宗先是利用元载扫荡了宦官,然后又设法除掉了元载。

这里,代宗就是利用以他排他,达到相抵相消的目的。

分职弱权皇帝对臣下的分职弱权,成功者莫过于在政府机构设置上做文章。

像丞相一职,位极人臣,他既可以是皇帝的得力助手,又可能对皇室构成重大威胁。

西汉初期的丞相甚至可以驳回皇帝的诏旨。

到汉武帝时,中央设尚书省,尚书令分去了过去丞相拆读天子奏章的权力。

以后,皇帝又提高太尉、御史大夫的地位,使之与丞相平起平坐,并把三者先后更名为司徒、司马和司空,变一相为三相,从而彻底改变了丞相掌管天下一切的局面。

东汉光武帝宠信尚书令侯霸,把原来由丞相掌管的政务移交给尚书台。

曹魏时期,朝廷又设中书监掌管机密政务,尚书台草拟诏书,评议尚书奏事的权力也移交给中书监,尚书台的权力又受到限制。

南北朝时,皇帝命过去专管皇帝家庭杂务的侍中、黄门侍郎参预平议尚书奏事,以削减中书监的权势。

到隋代,朝廷设立殿内省,包揽皇帝内务的一切工作,而门下省则成为参预政事的封驳机关。

至此,丞相与尚书的权势被削弱,中央各机构都成了围绕皇帝旋转的大小秘书组织。

秘书组织大体上是服务性的,它从根本上就不具有动摇皇帝威权的能力。

(摘自《人力资源报》2007年10月25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