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 兄友弟恭

合集下载

三字经《三字经》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长幼序教案

三字经《三字经》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长幼序教案

吉化三中校本教案课题《三字经》父子恩,夫妇从。

兄则友,弟则恭。

长幼序。

友与朋。

君则敬,臣则忠。

此十义,人所同。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熟读成诵,积累语言。

2、引导学生体会其中含义,受到儒学经典熏陶,弘扬民族文化。

教学重点:本节课以将人与人相处所应具备的最基本的十各优良品德教授给学生为宗旨,力图使其在得到教育后能够身体力行地将此优良传统发扬。

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懂得十义,学会十义,发扬十义。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刻地记住十义的概念以及发扬十义的重大意义。

教学过程设计(师生活动)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上一堂课讲了“五常”,提问学生:是哪“五常”?(仁义礼智信)由此引入“义”的概念。

今天的课程是对“仁义礼智信” 中“义”的一个分解教授。

本节里古人提出的“十义”,这是处理各种相互关系的准则,乃至今日这些准则仍是维持社会安宁、推动社会发展的保证。

二、进入新课1、领读:《三字经》父子恩,夫妇从。

兄则友,弟则恭。

长幼序。

友与朋。

君则敬,臣则忠。

此十义,人所同。

2、引入课题——五伦十义五伦就是父子、夫妻、兄弟、朋友、君臣(古代,现代是团长与兵的关系),五种人与人之间的伦常关系,前面三种是家庭关系,后面两种是社会关系,这是人与人之间不能脱离的最基本的关系。

五伦之中每一伦都是一体两面,五对十面就是十义,也就是十条义理的意思。

(太极的渊源)概括来讲,十义就是父慈,子孝,夫和,妇随,兄友,弟恭,朋谊,有信,君敬,臣忠。

先从第一句讲起。

(1)父子恩,夫妇从。

兄则友,弟则恭。

长幼序。

A:.“父子”字面意思理解为父亲和儿子,延伸的意思即是父母子女,也就是家庭关系,父子一体为一太极,占一个恩字,父要念子之恩,子女是祖先的遗德,是自己的分身,是自己生命的延续。

同样,子女要感父母之恩,父母有养育之恩,没有父母就没有自己的再造。

父子双方都能知恩报恩,就是父慈子孝,这是自然的。

(插入母亲救婴儿的故事,震撼学生;插入动物界爱子女、子女反哺的小故事,丰富学生自然知识。

弟子规5

弟子规5

第六课出则弟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出则弟”。

一个人不能离开社会而自己独居。

既要与众相处,我们就不得不注意言行举止。

“弟”应该读成“悌”,做哥哥的他心里有弟弟的存在。

悌的意思就是友爱。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兄道友,弟道恭”,在家里我们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能跟兄弟姊妹和睦相处。

“道”就是哥哥跟弟弟相处的道理。

“兄道友”,“友”是友爱,做哥哥的要友爱弟弟,“弟道恭”,做弟弟的要恭敬自己的兄长、姊妹,要互相的尊重。

兄弟姊妹就好像是树干、树枝一样,都是生活在一体的,从小我们懂得尊敬自己的兄长,做兄长的懂得爱护自己的弟妹,不但你在家里能和睦共处,将来在社会上也能与人互相的包容,互相的帮助,互相的关怀。

所以,从小能建立这种友爱的观念是非常重要的。

“兄弟睦,孝在中”。

兄弟姊妹的相处,往往比父母还要长久。

如果兄弟姊妹在家里能和睦共处,这个就是属于孝道了。

怎么说?如果你经常跟兄弟姊妹吵架,让父母操心,这就是不孝了。

【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财物轻。

怨何生”。

弟子在家里从小就要建立一个观念:看轻钱财。

当然财物很重要,要勤俭,如果将钱财看得非常重,很重视物质的享受,将来就要面对财产的纷争,彼此的怨恨就会从此产生。

很多的纷争都是由于钱财太多所引起的,所以能轻财物,把多余的财、物分散与人,不仅减少许多的怨恨,而且也会非常快乐。

中国传统的社会,一旦父母百年之后(就是往生之后),往往为了争田产,兄弟姊妹彼此不能和睦相处,可以说是反目成仇。

如果父母当时晓得留下财产会起了这么大的纷争,一定不愿意留这么多财产让子女争吵。

“言语忍,忿自泯”。

说话要忍让、柔和,怒气自然就消失了。

人与人在谈吐中,都希望对方讲话能很好听。

如果你讲话很急、很紧张,又很大声,对别人来讲,可能会误以为你在骂他,你在凶他,因此产生很多误会,就会愤怒。

所以,我们在谈吐当中,应该要特别注意。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教案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教案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教案【教学内容】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教材分析】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当哥哥姐姐的要友爱弟妹,作弟妹的要懂得恭敬兄姊,兄弟姊妹能和睦相处,一家人和乐融融,父母自然欢喜,孝道就在其中了。

【教学目标】1.理解两句话的意思,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这两句话。

2. 看故事、听故事,学会与人相处之道。

【教学难点】学会与人相处之道。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丧尽礼祭要尽诚事死者,如事生,谁来背背上节课的内容。

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

二、看一看,说一说,体会情感。

(一)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自由读,指名读。

(出示课件视频弟子规选段)(二)出示课件播放《孔融让梨》的故事。

让学生思考:1、“兄道友,弟道恭”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2、哥哥为什么要让孔融先拿?3、那孔融为什么要拿最小的呢?他为什么要把大的让给哥哥,从这里可以看出孔融是个什么样的孩子?表现出孔融对哥哥怎样?4、那爸爸说弟弟比他小的时候,他说了什么?从这可以看出孔融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表现出孔融对弟弟怎样?小组内讨论以上问题,教师指名回答问题并评价、小结孔融作为哥哥很友善,作为弟弟很尊重哥哥,这就是——“兄道友,弟道恭”(三)学习“兄弟睦,孝在中”1、同学们看这些是什么?老师带来了一根筷子,像不像一支箭,我请一个小朋友来折一下看看能不能把它折断,如果是一把呢?我们下面就来看一个关于折箭的故事。

2、教师出示课件,找学生朗读《兄弟折箭》的故事。

3、从故事中你知道了母亲为什么吃不下饭呢?经过折箭这件事,后来这些兄弟有没有团结和睦呢?看着和睦相处的几个弟兄,这时如果你是母亲你心情怎样?会觉得这几个儿子怎样?小组讨论评价教师小结:兄弟之间和睦就是孝顺的一种表现呀。

这就是——“兄弟睦,孝在中”。

我们再看《兄弟折箭》这个故事,几个兄弟因为什么差点打起来呀?得到那只鹿有什么好处呢?如果他们不去争那只鹿还会打起来吗?(学生思考讨论、分析问题)教师小结:三、诵读、翻译、理解(举例)1、下面我们把学的内容连起来读一读。

兄友弟恭—长幼有序

兄友弟恭—长幼有序

相处中兄弟有过失怎么办?
• • • • • 信而后谏 明-世恩夜待 逸则淫,淫则忘善。 知耻近乎勇—愧之则小人可使为君子。 德未修,感未至。行有不得,返求诸己。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如何四海之内皆兄弟, 祖国处处有亲人?
• 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 通。--《孝经》 •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 皆兄弟也。--《论语》 • 兄友则弟恭;财物轻,言语忍,长者先幼 者后,。。。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 如事兄。--《弟子规》
兄友弟恭兄道友兄弟连枝各自荣些些言语莫伤情一回相见一回老能得几时为弟兄兄弟同居忍便安莫因毫末起争端眼前生子又兄弟鹁鸽呼雏乌鸦反哺同气连枝各自荣些些言语莫伤情
第三伦
• 兄弟关系 • 兄友弟恭
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

兄弟连枝各自荣 一回相见一回老 兄弟同居忍便安 眼前生子又兄弟

些些言语莫伤情 能得几时为弟兄 莫因毫末起争端 留与儿孙做样看
推位让国的故事
太王(太姜) 1. 泰 伯 2.仲 雍
3.季曆(太任)
昌(太姒)
論 語: 泰伯第八
子曰: 泰伯, 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 让, 民无得而称焉.
让出什么? 孝 道 悌 道 忠: 忠于天下人民鸽呼雏 乌鸦反哺
鹿见草而鸣其群 蜂见花而聚其众
马不欺母
羊羔跪乳
蜘蛛网罗以为食 蝼蚁塞穴而闭水 鸡非晓而不鸣 燕非舍而不住
孝悌传家久
• 周朝八百载,泰伯三以天下让。 • 曹植《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 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 唐-李绩焚须:李绩在官,为姐煮粥,火焚 其须,不用妾仆。 • 见贤思齐: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
兄弟姊妹,手足骨肉, 痛痒相关,休戚与共。

教案-1年级-02学期:兄友弟恭

教案-1年级-02学期:兄友弟恭

1年级-01学期兄友弟恭教学目标1.知道兄友弟恭的含义。

2.理解兄友弟恭对家庭和睦的作用。

3.知道如何在生活中做到兄友弟恭。

教学重点理解兄友弟恭对家庭和睦的作用。

教学建议采用多媒体教学,其中的故事可以通过卡通片的方式呈现。

教学过程环节一:初学感知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个很重要的传统美德——兄友弟恭。

板书:兄友弟恭友是友爱,恭是恭敬,那么你能猜猜兄友弟恭是什么意思吗?明确:兄长要爱护弟弟,弟弟要敬重兄长。

这里的兄弟之间也是泛指的兄弟姐妹之间。

可是为什么哥哥姐姐要爱护弟弟妹妹,弟弟妹妹要敬重哥哥姐姐呢?如果哥哥姐姐不爱护弟弟妹妹,弟弟妹妹也不敬重哥哥姐姐会怎样呢?学生交流明确:兄友弟恭能够减少矛盾,让兄弟姐妹之间感情更加亲密,让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更和睦,孩子们都和睦亲密,做父母的也会感到欣慰,这也是孝顺父母的体现。

在《弟子规》这本书里就提到“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板书:兄友弟恭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兄长要爱护弟弟,弟弟要敬重兄长。

兄弟之间的关系和睦,就是孝道的体现。

讲解这句话的意思,然后学生齐读。

我们一起通过小故事来看看,是不是这样呢?环节二:巩固深化教师讲解或者播放视频《孔融让梨》的故事,学生倾听或观看。

孔融让梨孔融是孔子的第三十二代子孙,鲁国人,生于东汉末年。

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夸他是神童。

4岁时,他就能背诵许多诗词,并且还懂得礼节,父母亲非常喜爱他。

一天,父亲的朋友带了一盘梨子,给孔融兄弟们吃。

父亲叫孔融分梨,孔融挑了个最小的梨子,其余按照长幼顺序分给兄弟。

孔融说:“我年纪小,应该吃小的梨,大梨该给哥哥们。

”父亲听后十分惊喜,又问:“那弟弟也比你小啊?” 孔融说:“因为弟弟比我小,所以我也应该让着他。

”孔融让梨的故事,很快传遍了汉朝。

小孔融也成了许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榜样。

故事听完了,请你想一想,孔融为什么拿了最小的梨呢?明确:因为他心里有哥哥和弟弟,碰到好吃的,想着与哥哥和弟弟们一起分享,而不是自己独吞,他尊敬年长的哥哥,所以把大梨给哥哥吃,他又很爱护他的弟弟,所以把大梨也给了弟弟。

国学启蒙弟子规(兄道友)精品国学教案

国学启蒙弟子规(兄道友)精品国学教案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教学目标:1、学习“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理解文意,争取当堂背诵。

2、从故事中受到启发,产生感想,明白兄弟相处之道。

3、教育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习控制情绪,掌握与他人相处的技巧。

教学重点:熟读并背诵原文,理解文意,受到启发。

教学难点:在实际生活中学习控制情绪,掌握与他人相处的技巧。

教学准备:收集相关故事。

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汉朝的时候,有一对兄弟叫赵孝和赵礼,他们非常友爱。

有一年城里闹饥荒,一班强盗占据了宜秋山,把赵礼捉去了,并且要吃他,赵孝就赶紧跑到了强盗那里,恳求那班强盗们说道:「赵礼是有病的人,他的身体又很瘦,不好吃的。

我的身体生得很胖,我情愿来代替我的弟弟给你们吃,请你们把我的弟弟放走了。

」强盗还没有开口说话。

他弟弟赵礼就说道:「我被将军们捉住了,就是死了,也是我自己命里注定的,哥哥有什么罪呢?」两兄弟抱着,大哭了一番。

强盗也被他们感动了,就把他们兄弟俩都释放了。

这件事传到了皇帝那里,就下了诏书,让他们兄弟两个都做了官。

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学习兄弟相处之道。

二、反复诵读,理解文意1、教师范读,学生跟读2、学生自由练习读3、指名读4、借助学习资料和工具书,小组合作,探究文意5、教师提问,检验学习成果(1)兄弟姐妹应该要如何相处?你能用原文中的字说一说吗?(引导学生扣住“友”“恭”来理解。

)(2)“兄弟睦,孝在中”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这么说呢?(3)“怨”“忿”“泯”各是什么意思?(4)如何才能使兄弟姐妹和睦相处,不起纷争呢?你能用文中的句子说一说吗?(引导学生扣住“财物轻、言语忍”来理解。

)6、教师小结,归纳文意:哥哥姐姐应当要友爱弟弟妹妹,弟弟妹妹则要尊敬哥哥姐姐,兄弟姐妹和睦相处,父母内心就会感到宽慰,这样也是对父母的孝顺。

兄弟姐妹如果彼此将财物看轻,那么就会减少很多冲突,不会生出怨恨。

弟子规16兄道友弟道恭教案

弟子规16兄道友弟道恭教案
【故事一】孔融让梨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小孩儿名字叫孔融。他家有六个兄弟,他排行第六,大家都叫他小六儿,因为他性情活泼、随和,大家都喜欢他。虽然家里兄弟多,但爸爸妈妈对他们每个人的要求都很严格:要勤奋读书;对人要懂礼貌;说话要和气;无论什么事,兄弟们都要互相谦让,不要光想着自己;别人有困难要给予帮助。孔融年纪虽小,爸爸和妈妈的话,他都记得清清楚楚。他喜欢做事,总抢着扫地呀,端碗什么的,非常讨人喜欢。
4、我们小朋友做为哥哥、姐姐或者弟弟、妹妹应该怎么做呢?(哥哥、姐姐应该友爱、帮助、协助、和顺弟弟、妹妹;那么弟弟、妹妹应该对哥哥、姐姐恭敬有礼貌。)
四、巩固练习
俗话说“四海皆兄弟”。我们应该把所有的人都当做兄弟姐妹。古人讲过“爱的感觉,是温暖;是正直;爱的心地是无私;爱的行为,是成全。”
可能你们也听说过,新加坡有一个许哲女士,她不分种族,不分宗教,凡是可怜的人都尽量帮助.护持。前几年她106岁时,一位记者采访她:“您为什么对所有的人都这么好
思考:1、司马光在伺奉兄长的时候就像侍奉谁一样啊?(像父亲,体现了弟弟对哥哥的恭敬,像对待父亲一样。)
2、司马光对哥哥的饮食是如何照顾的?(哥哥年龄大,体质羸弱,消化不佳,需要少餐多顿,进餐后司马光总是关切的问哥哥是否还学要再吃点东西。对哥哥的恭敬体现在了细微之处。)
3、司马光在换季的时候是如何关照哥哥的呢?(总是关切的问哥哥是否需要加衣服,日日嘘寒问暖,真真正正的做到了“弟道恭”!)
2.引入:“兄道友、弟道恭”,兄弟是同气连枝,血浓于水,兄弟很有可能是陪伴我们一生走过最长路的亲人。法昭禅师曾经写了一首描述兄弟情义的词,叫:“同气连枝各自荣,些些言语莫伤情,一回相见一会老,能的几时为兄弟。兄弟同居忍便安,莫因毫末起争端,眼前生子又兄弟,留与儿孙坐样看。”

兄友弟恭——精选推荐

兄友弟恭——精选推荐
请确保付费时的浏览器及电脑和复制文章时所用的浏览器是一样的
兄友弟恭
兄友弟恭
拼音 xiōng yǒu dì gōng
简拼
xydg
近义词 兄弟怡怡
反义词
兄弟阋墙
感情色彩 褒义词
成语结构
联合式
成语解释 哥哥对弟弟友爱,弟弟对哥哥恭敬。形容兄弟间互爱互敬。
成语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使布立教于四方,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内平外成。”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家庭关系
例子 萧红《呼兰河传》第四章:“家风是干净利落,为谨慎,兄友弟恭,父慈子爱。”
英文翻译 show love and respect as good brothers should
产生年代 古代
常用程度 一般

兄友弟恭

兄友弟恭

《兄友弟恭》教学设计三(3)班应晓明教材分析:《朱熹家训选读》是婺源小学地方教材,而且朱熹是婺源县的历史名人,字元晦,号晦庵,又称紫阳先生,谥号“文公”。

南宋诗人、哲学家,教育家。

《朱熹家训选读》微言大义,几百年来,对婺源淳朴民风,文明乡风的形成具有重大影响。

通过其教学,可以启迪和教育小学生从小知礼仪,明事理,进一步了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和灿烂文化。

教学目标:1、理解兄友弟恭的含义。

2、学习兄弟(朋友、同学)之间如何相处并能够检点自己的日常行为。

3、通过讲故事,想问题等真正做到举一反三,自觉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

教学重难点:1、理解兄友弟恭的含义。

2、学习兄弟(朋友、同学)之间如何相处并能够检点自己的日常行为。

教学过程:一、读原句:兄之所贵者,友也。

弟之所贵者,恭也。

【注释】①友:友爱。

②恭:尊敬,谦(qian)恭说译文:当兄长所珍贵的是“友”,爱护弟弟。

当弟弟所珍贵的是“恭”,尊敬兄长。

兄弟情同手足。

不能因为一些小事而反目成仇,大动干戈。

(设计意图):初步理解兄友弟恭的含义。

使学生明白兄弟(朋友、同学)之间如何相处并能够检点自己的日常行为,形成意识。

二、讲故事:《孔融让梨》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礼仪对于我们炎黄子孙来说,更多的时候能体现出一个人的教养和品位。

礼仪的启蒙和普及是在家庭教育中完成的,一个风尚良好的家庭势必能教导出兄友弟恭的子孙。

孔融是东汉鲁国曲阜人,是孔夫子的后人,位列建安七子之首,堪称一代名儒。

由于受家族圣贤礼教的影响,孔融从小就很敬爱父兄、幼悌弟弟。

“小孔融,年四岁。

知孝悌,能让梨”这则童谣讲述的是孔融小时候尊敬长辈友爱兄弟的故事。

一个四岁孩子的可爱之举引人深省,让大人都汗颜惭愧。

父亲看到孔融在分梨的事情上很懂事,便问他:“你为什么把大梨分给我们呢?”孔融稚嫩地回答:“祖母和父亲是长辈,对我有养育之恩,理应得到最大的梨;而哥哥比我年长,又那么照顾我,我应该恭敬哥哥。

”父亲又问道:“那弟弟比你年幼,你为什么也给他分了大的呢?”四岁的孔融认真地答道:“弟弟最年幼,我应该对弟弟友悌,大梨也应该让给弟弟;我还小,吃个小梨就够了。

第6课兄友弟恭

第6课兄友弟恭

第6课兄友弟恭熟读精思(一)夫风化①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是以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②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矣。

—《颜氏家训·治家篇》①风化:教育感化。

②友:友爱。

教育感化,是从上向下推行、从先向后施加影响的。

所以父母不慈爱,儿女就不会孝顺;兄姊不友爱,弟弟妹妹就不会恭敬;丈夫不仁义,妻子就不会恭顺。

人与人的关系是相互的,建立良好的道德关系,每个人都应从自己做起。

(二)孝弟①者,仁之祖②也;忠信者,交③之庆④也。

内不考⑤孝弟,外不正⑥忠信,泽⑦其四经⑧而诵学者,是亡其身者也。

—《管子·戒》①弟:通“涕”,敬爱兄长。

②祖:根本。

③交:交往,交游。

④庆:善,福。

⑤考:考察,考校。

⑥正:端正。

⑦泽:通“释”,放弃,离开。

⑧四经:指孝、梯、忠、信。

凡事都有规则尺度,在家不孝梯,出门不忠信是会自亡其身的。

因此,孝梯忠信。

孝梯是仁的根本,忠信是人际交往的最好状态。

,放弃了孝、梯、忠、信这四条原则而空谈学问,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严格要求自己,努力践行孝悌忠信。

虚心涵泳司马光敬兄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妇孺皆知,聪明机智的司马光后来做了宰相,他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对待朋友讲诚信,很有贤德。

尤其是他敬爱自己的兄长,被后世传为佳话。

司马光的哥哥,名旦,字伯康,兄弟二人的感情特别好。

司马光退居洛阳的时候,每次返乡探亲,总会去探望兄长。

当时伯康已八十岁了,司马光也年事已高。

伯康体质赢弱,消化不佳,为保康健常需少食多餐,故照顾起来颇为费神。

司马光侍奉兄长如同侍奉父亲一样地尽心尽力,常常亲切地问候:“您饿了吗?要不要再吃点东西?”几乎是时时刻刻地关注,无微不至地悉心照料。

当季节交替时,气温变化无常,老人最怕的是着凉。

司马光常常轻抚着兄长的后背,关切地问:“衣服会不会太薄?会不会冷?”随时都注意哥哥的衣服是不是足够保暖,日日嘘寒问暖。

兄弟间的深厚情感自然地流露,手足之情温馨感人。

切己体察1.你认为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对于家庭、亲族之间的和睦有怎样的影响?请谈谈你的看法。

部编三年级上册语文【同步习作】第六单元习作 这儿,真美 22张幻灯片

部编三年级上册语文【同步习作】第六单元习作  这儿,真美 22张幻灯片

每个顺序对应景物特点1:动静结合+修辞 每个顺序对应景物特点2:动静结合+修辞
部编版语文
头脑风暴
部编版语文
除这儿真美的习作要求外,还可以选择下面的习作。 【习作要求】
写自己游览过的一处自然景观。可以写著名的旅游景点,也可 以写身边的景物。写之前先想想主要突出景观的哪点奇特之处,大 体按怎样的顺序写。希望通过你的习作,读者能够想象出画面,感 受到大自然的神奇。题目自拟,300 字左右。
这儿,真美
(二)中间描写景物
2.抓特点用修辞让景物更出彩 如:写果园,果园的特点是? 查看教材本课积累站主体部分抓住景物的主要特点。 海滨小城的特点是什么? 你想写的美景,有什么特点呢? 如何让你的美景更加生动形象呢? 查看教材本课积累站主体部分运用多种修辞手法。 这一段文字,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比喻、排比。
部编版语文
谢谢聆听
部编版语文
部编版语文
这儿,真美
(二)中间描写景物
让美景更加生动形象,除了使用修辞手法以外,我们还可以让景物动静结 合起来描写,景物静态的形状、大小、颜色我们可以写;景物颜色声音的变化 这种动态的我们也可以写。这样就可以动静结合了。
秋天的树就像一幅色彩斑斓的图画。白桦和栎树的叶子由绿慢慢变黄了, 黄绿相间,松柏显得更苍翠了。枫树叶随风摆动,发出“哗哗”的声响,好像 红衣少女配着乐舞蹈。
部编版语文
范文引路
美丽的小河
部编版语文
开头:点明要写的景物及特点
美丽的小 河
中间:按时间顺序描写小河 四季不同景象
结尾:表达自己对小河的感悟
部编版语文
本 课 积累站
部编版语文
博览群书
部编版语文美文阅读源自 写景作文部编版语文开头:巧用中心句 。

[VIP专享]02兄友弟恭出则悌

[VIP专享]02兄友弟恭出则悌

中华德育动漫解读---兄友弟恭出则悌(二)【话“悌”】悌的内涵:悌,一个心一个弟,心中有弟是为悌。

悌之道是属于儒家伦理的范畴,指敬爱兄长,友爱兄弟。

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的宗法关系。

常与“孝”并列,称为“孝悌”。

儒家文化里非常重视“孝悌”之道,把它看作是实行“仁”的根本条件。

《论语.学而》中说:“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

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意思是:一个人孝顺爹娘,敬爱兄长,是不会触犯上级的,更不会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

君子守住了这个根本,道也就产生了。

”如果说孝之道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使命,那么悌之道便是人遵循宗亲关系,维护家族顺序的一种良好品德,更是处理外在关系的一种延伸。

悌的重要意义:《弟子规》中讲到“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这句话非常的精彩,里面包含了两层意思可谓意义深远,用两个词来准确的概括就是:秩序和情感。

兄弟本是同气连枝,都是父母血脉的延续,但是如果没有一种秩序来确定这样的关系,情感也势必将受到牵动;但如果只用秩序而不用情感去维护这种关系,便有损兄弟情分。

所以,古人又提出了“友恭”这一说辞,这也正是悌之道的意义所在了。

“入则孝、出则悌”,并不是要分出尊卑,并不是要我们泯灭个性、一味的顺从,而是让人们学会孝道的秩序和礼仪。

我们为什么要提倡悌道:俗话说,家有家规,国有国法,这家规、国法便是一种长幼有序的秩序,老百姓过日子讲究长幼有序,皇室更是如此,在嫡长子继承制的封建社会里,太子储君的用度和其他皇子是不一样的。

《大明宫词》中太平公主在书房撒娇喜欢太子的明黄色桌椅装饰,武则天叫人给公主也弄一套,然而一向软弱的皇帝却下令从此以后太子改用朱红色,为得就是守护太子的威仪。

康熙皇帝是我我国历史上功绩卓越的一位圣主,然而康熙帝做的最有争议的一件事大概就是立二皇子为太子了,晚年又对立储之事废而立、立而废,乱了悌道最终导致九王夺嫡,手足相残。

当今社会有很多因为家庭问题闹得绝交的兄弟们,这样,上对不起祖宗的阴德,下对不起父母的养育了。

小学国学校本课程教材

小学国学校本课程教材

小学校本课程教材(国学·《弟子规》·低年级段)第一课zǒng xù总叙dìzǐguīshèng rén xùn shǒu xiào tìcìjǐn xìn弟子规,圣人训。

首孝弟,次谨信。

fàn ài zhòng ér qīn rén yǒu yúlìzéxuéwén泛爱众,而亲仁。

有余力,则学文。

zǒng xù总叙dìzǐguīshèng rén xùn shǒu xiào tìcìjǐn xìn弟子规,圣人训。

首孝弟,次谨信。

【译文】学生有学生的规矩,这是古代圣人的教训;当学生的首先要孝敬父母,顺从兄长,其次要做事小心,说话诚实,讲究信用。

孔子讲学孔子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

相传,他最早创立私塾,招收学生。

据说,孔子有三千学生,著名的有七十二人。

孔子教学生以儒家的典籍《诗》、《书》、《礼》、《易》等为教材,以文、行、忠、信四项课目(即历代的文献、社会的经验、对待别人要忠、与人交往要信)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培养了许多人才。

作为我国历史上最早创办私学的教育家,孔子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教学经验,对今天的教育者来说仍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故事悄悄话:孔子教学,首重德行教育,而《《弟子规》》正是最好的德行教育课本,这个教育主要注重的是家庭教育,家教是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教育,是孩子得到最初的也是给他打上烙印的教育,叫作扎根教育。

所以,我们知道,一个人的幸福、成功要以道德、品行作为根基的,我们一定要通过学习,落实圣贤的教诲,让我们能在一生获得幸福成功的人生,乃至于成圣成贤。

fàn ài zhòng ér qīn rén yǒu yúlìzéxuéwén泛爱众,而亲仁。

兄友弟恭

兄友弟恭
为 万 世 开 太 平
为 往 圣 继 绝 学
弟子规
出则悌
兄友弟恭
+ 1.Βιβλιοθήκη 解“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
中 。财物轻 ,怨何生 。言语忍, 忿自泯 ” 的含义。(重点) + 2.学习兄弟相处之道,并能够以此检点自己 的行为。(难点) + 3.积累成语和写作素材。(重点)
兄道友 ,弟道恭 ; 兄弟睦, 孝在中 。 财物轻 ,怨何生 。 言语忍, 忿自泯。
(二)焚须煮粥 唐李绩 ,字懋功 ,本姓徐, 太宗赐姓李 ,以功封英国公。初 为仆射时 ,其姊病 。 绩亲为燃 火煮粥。风回 ,焚其须 。 姊曰 :“ 仆妾多矣 ,何自苦如此?” 绩曰 :“岂为无人耶 ? 顾今姊 年老 ,绩亦老 。虽欲数为姊煮粥 ,其可得乎?”
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该如何对 待自己的兄弟姐妹,又该如何与同学相处?
短短八句话二十四个字,却告诉我们兄弟相处 之道的三大法宝。这三大法宝是什么呢? 要做到兄友弟恭,兄弟之间需要做到:
第一,和睦相处 第二,重义轻财 第三,隐忍退让
(一)兄肥弟瘦 及天下乱,人相食。孝弟礼为 饿贼所得,孝闻之,即自缚诣贼, 曰:“礼久饿羸瘦,不如孝肥饱。” 贼大惊,并放之。 ——《后汉书·赵孝传》
五、牢记圣言,以此作结 《兄弟偈》 兄弟偈》
同气连枝各自荣,些些言语莫伤情。 一回相见一回老,能得几回为弟兄。 弟兄同居忍便安,莫因毫末起争端。 眼前生子又兄弟,留与儿孙做样看。

中国文化概论精讲6笔记

中国文化概论精讲6笔记

中国文化概论第六节课官方笔记本章知识点及考频总结课件内容第五章——中国传统的精神文化第三节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一、儒家思想与伦理道德规范1.儒家创始人孔子仰慕西周的礼制和文化,在继承西周时代伦理观念的基础上,建构起了第一个完整的道德规范体系,形成了相对系统的伦理道德思想。

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是仁、义、礼,这三个方面可以视为其三基德或三母德。

孔子还提出了孝、悌、忠、恕、恭、敬、诚、信、刚、直等德目,把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规范进一步具体化。

2.孟子在孔子的基础上对儒家的伦理道德思想进行了丰富和发展。

他认为仁、义、礼、智四种母德是与生俱来的,同时强调后天修养对加强个人道德修养无比重要。

孟子又将具体的人际关系归纳为“五伦”,“五伦”中的每种社会角色都有着明确的行为规范:所谓的“五伦十教”。

3.西汉时期,董仲舒将伦理关系发展为“三纲五常”。

“三纲”表现了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尊卑和隶属关系。

“五常”是指五种道德规范。

①五伦十教:孟子将具体人际关系归纳为“五伦”,即父子、夫妇、兄弟、君臣、朋友。

“五伦”中的每种社会角色都有着明确的行为规范: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朋友有信。

②三纲五常:“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妇纲”,表现了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尊卑和隶属关系。

“五常”是指仁、义、礼、智、信五种道德规范。

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1.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中国传统精神文化既然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伦理道德也就必然成为中华民族所共同尊崇的价值原则。

在这种原则的作用下,中华民族形成了许许多多的美好品德。

(1)仁爱孝悌。

(2)重义轻利。

(3)谦和礼让。

(4)真诚有信。

(1)仁爱孝悌。

这是中华民族美德中极为重要而又最具特色的部分,是中华民族固有的民族精神。

“仁”的核心是“爱人”。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首先表现为家庭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对人的爱心也就首先应该施加于家庭成员身上,即儒家所倡导的“孝悌”之道。

国学之《弟子规》

国学之《弟子规》

弟子规目录第一课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第二课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第三课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第四课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第五课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第六课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第七课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第八课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第九课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第十课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第十一课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第十二课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第十三课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第十四课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第十五课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第十六课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第十七课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第十八课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第十九课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第二十课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第二十一课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第二十二课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第二十三课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第二十四课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第二十五课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第二十六课近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第二十七课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第二十八课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第二十九课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第三十课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第三十一课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第三十二课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第三十三课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第三十四课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第一课原文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注释(1)规:言行规范。

(2)圣人:指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3)训:教导,教诲。

(4)孝:孝顺父母。

(5) 弟:同“悌”,敬爱哥哥。

(6)谨:说话谨慎,少说话。

(7)信:诚信,守信用。

译文《弟子规》这本书是学生们生活学习的规范,它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编成的。

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敬父母,和兄弟姐妹团结友爱。

其次一切言行中,要认真谨慎,即说话做事要千思万虑,考虑周全,不可草率任性;要讲信用,做到忠厚做人,诚实做事。

拓展《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具体列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接人待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课兄友弟恭
计划学时: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背诵一则,了解手足情深。

过程与方法:学习并背诵常棣全文,学会背诵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兄弟情深的朴素情感,学会在生活中兄弟之间互相关爱,各尽其责。

教学流程:
导入:由“亲亲为大”的学习,我们知道,孝是做人的根本,是一切爱的源头。

就是用一颗感恩的心去善待和回报父母。

孝是善事父母,而悌是善事兄长。

《常棣》是《诗经》中的名篇杰作,它不仅是中国诗史上最先歌唱兄弟友爱的诗作,也是情理相融富于理趣的明理典范。

2.背诵“第一则”(5分钟)
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

是以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矣。

父慈而子逆,兄友而弟傲,夫义而妇陵,则天之凶民,乃刑戮之所摄,非训导之所移也。

(1)【注释】
⑴风化:指教育感化。

⑵傲:傲慢,轻慢。

⑶陵:以下侮上。

⑷戮(lu):杀。

摄:通“慑”,使之害怕。

译:教育感化这件事,是从上向下推行的,是从先向后施行影响的。

所以父不慈就子不孝,兄不友爱就弟不恭敬,夫不仁义就妇不温顺了。

至于父虽慈而子要叛逆,兄虽友爱而弟要傲慢,夫虽仁义而妇要欺侮,那就是天生的凶恶之人,要用刑罚杀戮来使他畏惧,而不是用训诲诱导能改变的了。

赏析:
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的,建立良好的道德关系,每个人都应从自己做起。

学生讨论交流后,教师强调:
3.诵读“第二则”(5分钟) ,理解文章。

孝弟者,仁之祖也。

忠信者,交之庆也。

内不考孝弟,外不正忠信,泽其四经而诵学者,是亡其身者也。

译文:孝悌是仁的根本,忠信是交往的凭借。

在家不思考孝悌,出门不正行忠信,离开这四条原则而空谈学问,是会自亡其身的。

强调重点词:弟,通“悌”,敬爱兄长。

祖,根本。

交,交往。

度,尺度,这里是指依托、凭借。

考,考察,考校。

正,端正。

泽,通“释”。

放弃,离开。

四经,指孝、梯、忠、信。

学生根据课文注释,自学翻译文章。

教师巡回指导。

思考并讨论: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教师引导,并强调: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严格要求自己,努力践行孝悌忠信。

5.学生直到背诵“一则”
板书设计:
兄友弟恭敬
教育感化,从自己做起
践行孝悌忠信
课堂检测:熟练背诵1则
布置作业:作为家中的哥或姐,你将如何对待你的弟弟或妹妹?反之呢?
教后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