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章节缩短项目时间教材课程

合集下载

街舞九步教学课程设计

街舞九步教学课程设计

街舞九步教学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街舞的基本步伐和动作,至少掌握九种不同街舞步伐的名称及特点。

2. 学生能够描述街舞的起源、发展及其在当代文化中的地位。

3. 学生能运用所学的舞蹈知识,分析并评价一段街舞表演。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准确、流畅地完成九种街舞步伐,展示身体协调性和节奏感。

2. 学生能在团队协作中,与他人共同编排一段街舞表演,展示创意与默契。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舞蹈技巧,进行自我表达和情感传递。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街舞,培养对舞蹈艺术的热爱和尊重,增强自信心和自我展示能力。

2. 学生在团队协作中,学会相互尊重、支持和鼓励,培养集体荣誉感和合作精神。

3. 学生通过街舞学习,了解多元文化,拓展视野,提高审美素养。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舞蹈教学课程,注重实践性与趣味性,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体验和学习。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好奇心强、活泼好动的年龄段,喜欢尝试新鲜事物,对街舞有一定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要求: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的指导与反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街舞基本知识:介绍街舞的起源、发展历程、分类及特点,让学生对街舞有全面的认识。

- 教材章节:舞蹈艺术概述,街舞发展简史。

2. 九种街舞步伐教学:- 教材章节:街舞基本步伐,进阶步伐。

- 内容列举:机械舞、霹雳舞、嘻哈舞、锁舞、自由舞、地板舞、Breaking、Popping、Locking等九种街舞步伐。

3. 舞蹈技巧与动作组合:- 教材章节:舞蹈技巧,动作组合。

- 内容列举:身体协调性训练,节奏感培养,舞步衔接,动作创新。

4. 团队协作与表演:- 教材章节:舞蹈团队建设,舞蹈表演。

- 内容列举:团队协作技巧,舞蹈编排,舞台表现力。

“四环九步” 课堂模式

“四环九步” 课堂模式
“四环九步” 课堂模式
“四环”分别是导学、自学、合学、测学课堂的四个环节,“九步”是
指四个环节里的九个步骤。
它是一种模式,是一种课堂结构,也是一种教学法。它强调依据导
学,学生自主学习在前,合作探究在后,当堂检测效果的教学理念与方
式方法。
一般流程:
展示 小组 研讨
测学 约15分钟
合学 10—15分钟
自学 约15分钟
题,再顺势讲思路、方法和规律。 四、测学 紧扣目标,题量难度适中。 过渡语:“同学们,能运用新知识做对作业吗?好,要注意解题规
范,书写工整。” 出示作业题,以课本上的练习、习题为主,分必做、选做。要求当
堂完成。教师全批全改。 说明的问题:
1、 上列一般流程只是基本的框架和结构,要根据学段、学科、课型的 不同灵活运用。 2、 导学、自学、合学同一节课可循环进行。 3、 初始阶段2至3周,课堂容量适当小一些。 4、 为使自学充分,合学深入,课堂时间可采用大课和小课(小学语 文、数学每节45—50分钟,其它科每节30—35分钟;初中语文、数学、 英语、物理、化学每节50—55分钟,其它科每节35—40分钟)。 5、 课外要采取必要的跟进措施落实课堂目标的完成。
导学 1—2分钟
点评完成作业板书来自课题 出示目标 自学指导 研读教材 尝试练习
操作要领: 一、导学 1、 出示课题要快 一般直接点课题,过渡语:“同学们,本节课我们学习……”(板书课 题),或者给出一个问题情境,说:“这就是我们本节要学习研究 的……”(板书课题)。 2、 学习目标要简明、具体、可测(多媒体呈现) 过渡语:“本课的学习要达到什么学习目标呢?请看屏幕。”(多媒体
出示学习目标,让学生读一遍) 3、 自学指导要具体
过渡语:“怎样才能当堂达标呢?请看自学指导。”(多媒体出示自学 指导)

在线课程的策划书3篇

在线课程的策划书3篇

在线课程的策划书3篇篇一在线课程的策划书一、项目背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技术的不断发展,在线课程已经成为一种越来越受欢迎的教育方式。

越来越多的人希望通过在线课程来提升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因此,我们计划策划一门在线课程,以满足这部分人群的需求。

二、项目目标1. 提供高质量的在线课程,帮助学员提升知识和技能。

2. 吸引更多的学员报名参加我们的在线课程,提高我们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3. 不断优化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学员的学习体验和满意度。

三、课程内容1. 课程名称:[课程名称]2. 课程目标:[课程目标描述]3. 课程大纲:[章节 1 ][小节 1 ][小节 2 ][章节 2 ][小节 1 ][小节 2 ][章节 3 ][小节 1 ][小节 2 ]4. 课程形式:[课程形式,如视频、音频、文本等]5. 课程时间:[课程预计时长]6. 课程费用:[课程价格]四、教学方法1. 直播教学:定期进行直播课程,与学员进行互动交流,解答学员的问题。

2. 录播课程:提供录播课程,方便学员随时随地学习。

3. 在线作业:布置在线作业,让学员巩固所学知识。

4. 在线讨论:搭建在线讨论区,让学员之间进行交流和互动。

五、师资力量1. 教师简介:[教师姓名],[教育背景],[工作经历],[教学经验]。

2. 教学特点:[教师的教学特点和风格]。

六、市场推广1. 社交媒体推广:利用社交媒体平台进行宣传推广,吸引更多的学员报名参加我们的在线课程。

2. 搜索引擎优化:通过优化网站内容,提高在搜索引擎的排名,增加网站的流量。

3. 合作伙伴推广:与相关机构和企业合作,进行联合推广。

4. 学员口碑推广:通过提供优质的课程服务,提高学员的满意度和口碑,吸引更多的学员报名参加我们的在线课程。

七、项目预算1. 课程开发费用:[X]元2. 师资费用:[X]元3. 市场推广费用:[X]元4. 其他费用:[X]元总预算:[X]元八、项目时间表1. 项目启动:[时间]2. 课程开发:[时间]3. 市场推广:[时间]4. 课程上线:[时间]九、项目风险评估及应对措施1. 技术风险:可能会遇到技术问题,导致课程无法正常上线。

关于《城市轨道交通概论》教学的几点思考

关于《城市轨道交通概论》教学的几点思考

关于《城市轨道交通概论》教学的几点思考摘要:近几年我国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公共交通建设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特别是近几年国家加大对轨道交通建设的扶持力度,全国地铁建设进入一个蓬勃发展时期,随之而来的是各城市间对轨道交通人才的大量需求,这对轨道交通院校不仅是机遇也是挑战,只有改进教学理念和方法,才能培养出符合轨道交通用人单位需求的人才。

关键词:概论;教学;课程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20)05-0347-02收稿日期:2019-05-06作者简介:段忠蕾(1979-),女(汉族),山东青州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轨道交通专业相关的教学和管理。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以下简称《概论》)是城市轨道交通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也是一门先导课程。

通过该课程学习学生可以对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有概括性了解,搭建专业课程框架。

对于概论类课程,有学者提出:概论课程中只对重点知识进行简要讲授,在后续专业课程中还要进行详细讲解,所以《概论》课程完全可以压缩课时,甚至可以取消。

对此,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概论》课程的课程定位和教学做了几点思考。

一、课程内容及定位《概论》是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基础课程,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对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涉及的内容建立起总体概念,最重要的是使学生在第一学期既可将各门专业课知识贯穿成为一个整体,又可了解各核心专业课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在以后的专业课学习中,做到有规可循,有更加明确的学习目标。

因此,在《概论》的课程讲授中除了知识的讲授外,更重要的是要关注“轨道交通”专业的组织构架、系统组成,让学生形成一个整体的概念。

二、课程内容对学生的要求与作用本校轨道交通运营专业选取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阎国强、仇海冰主编的《城市轨道交通概论》作为主讲教材,是全国城市轨道交通专业高职高专规划教材,主要包括九个章节,这些章节分别对应了城市轨道交通所涉及的专业门类,即:规划建设、线路和车站、车辆、供电、信号、通信、运营管理、安全管理等,涉及多门专业知识。

《运动治疗技术》教学大纲

《运动治疗技术》教学大纲

《运动治疗技术》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运动治疗技术学【课程类别】专业主干课【教学学时】36(理论)+36(实践)【课程学分】6分【开课专业】康复治疗技术【开课学期】第3学期【参考教材】1、《运动治疗技术》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时间: 2010年7月(主编:章稼)【课程性质、目的】:运动治疗学以教给学生运动治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运动治疗学是康复医学专业的基础课程,是康复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运动治疗学的基本内容分为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主要讲述运动治疗的基本理论;各论主要讲述常见运动疗法(被动运动、主动运动、关节松动术、神经发育促进技术等)的主要治疗技术。

讲授内容主要以康复专业常用的运动治疗技术为主;并介绍国内外运动治疗学新成果、新技术及临床应用。

运动治疗学的教学过程包括课堂讲授与实践。

课堂讲授注重基础理论与临床相结合;实践包括实验室的操作实践以及课堂讨论等;通过实践,巩固和加深对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强化基本操作技能。

【课程基本要求】:通过学习要求同学掌握运动治疗基础理论、各类运动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操作方法、以及治疗安全、适应症和禁忌症。

【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教学内容要点】:第一部分绪论教学课时数:4一、教学目的及要求1.明确运动治疗在康复治疗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运动治疗技术有关的基本概念2.熟悉运动治疗技术的主要内容;熟悉运动治疗的机理3.了解运动治疗技术的发展简史;了解我国运动治疗的现状;了解运动治疗常用的仪器设备二、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1.运动治疗技术有关的基本概念2.运动治疗技术的主要内容;3.运动治疗的机理4.运动治疗技术的发展简史;我国运动治疗的现状;运动治疗常用的仪器设备(二)教学难点:1.掌握运动治疗技术有关的基本概念2.熟悉运动治疗技术的主要内容;3.熟悉运动治疗的机理4.我国运动治疗的现状;运动治疗常用的仪器设备三、主要教学内容1.运动治疗在康复治疗中的地位和作用;2.运动治疗技术有关的基本概念3.运动治疗技术的主要内容;4.运动治疗的机理5.运动治疗技术的发展简史;6.我国运动治疗的现状;7.运动治疗常用的仪器设备四、考核知识、技能点1.运动治疗技术有关的基本概念2.运动治疗技术的主要内容;3.运动治疗的机理4.运动治疗常用的仪器设备第二部分关节活动技术. 教学课时数:4一、教学目的及要求:1.掌握关节的运动方向、运动类型和关节活动范围训练原则。

2024浙教版信息技术五年级上册《第9课 项目实践》教学设计

2024浙教版信息技术五年级上册《第9课 项目实践》教学设计

2024浙教版信息技术五年级上册《第9课项目实践》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第9课项目实践》是浙教版信息技术五年级上册的重要一课,本课旨在通过项目实践的方式,让学生将前面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将深入理解项目实践的概念,掌握项目计划制定与实施的方法,并在过程中提升团队协作、问题解决和创新能力。

本课内容紧密联系实际,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项目实践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学生能够制定简单的项目计划并实施。

-学生能够掌握信息收集、整理、分析和展示的基本技能。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实际操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I才I队协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体验项目实践的全过程,提升问题解决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其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价值。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项目实践的意义和方法。

-小组合作的实施与评价。

-信息收集、整理、分析和展示的技能。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项目计划。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解决遇到的问题。

-如何在团队中协调合作完成任务。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约5分钟)1.激发兴趣:通过展示一些学生平时生活中常见的、有趣的图片或项目案例,如电子贺卡、动画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引出课题:介绍项目实践的观点和意义,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目标。

(二)、讲授新课(约10分钟)1.讲解项目实践的概念、意义和方法,引导学生理解项目实践的重要性和作用。

2.强调小组合作的重要性,说明通过小组合作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提出项目任务(约5分钟)1.选定一个与课程内容相关、可■行的项目任务,如制作一个简单的小动画或班级相册等。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完成该任务,并提出解决步骤或方法。

2024年第九单元《创新的中国》教学计划

2024年第九单元《创新的中国》教学计划

2024年第九单元《创新的中国》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理解我国在科技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等方面的主要成就。

2. 认识创新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性,树立创新意识。

3. 掌握一定的创新方法和技巧,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

4.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创新的概念与内涵2. 我国创新的现状与特点3. 科技创新在国家发展中的作用4. 制度创新与文化创新的重要性5. 创新的方法与技巧6. 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发挥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三、教学安排课时分配- 创新的概念与内涵:2课时- 我国创新的现状与特点:2课时- 科技创新在国家发展中的作用:2课时- 制度创新与文化创新的重要性:2课时- 创新的方法与技巧:2课时- 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发挥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2课时- 实践活动:2课时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介绍一些我国科技创新的例子,引发学生对创新的兴趣和思考。

2. 讲授与讨论:在讲解创新的概念、现状、作用等方面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3.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创新实践,如小制作、小发明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创新能力。

4. 总结与反思:通过课堂总结和课后作业,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讲授法:讲解创新的概念、现状、作用等内容,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知识结构。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一些典型的创新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创新的意义和价值。

3.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 实践活动法:组织学生进行创新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5. 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课件、视频等手段,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化工企业管理》教案

《化工企业管理》教案

《化工企业管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化工企业概述、组织结构及管理原则。

2. 掌握化工企业的生产管理、技术管理、设备管理和安全管理。

3. 熟悉化工企业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4. 提高学生对化工企业管理理论与实践的认识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化工企业概述1.1 化工企业的定义、分类和发展历程1.2 化工企业的特点和重要性2. 化工企业组织结构与管理原则2.1 化工企业的组织结构类型及特点2.2 化工企业的管理原则与方法3. 化工企业生产管理3.1 生产计划与调度3.2 生产过程组织与控制3.3 产品质量管理4. 化工企业技术管理4.1 技术创新与技术改造4.2 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4.3 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5. 化工企业设备管理5.1 设备选择与采购5.2 设备的使用与维护5.3 设备更新与改造三、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管理方法。

2.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化工企业案例,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4. 参观实习:组织学生参观化工企业,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四、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课堂表现、作业和小组讨论。

2. 期中考试:测试基本概念、原理和管理方法。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化工企业管理》及相关参考书籍。

2. 课件:制作精美的PPT课件。

3. 案例资料:收集化工企业的实际案例。

4.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查找相关资料,拓宽知识面。

5. 参观实习:联系化工企业,安排学生实地参观。

六、教学安排:1. 课时:共计32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授课计划:章节一:2课时章节二:3课时章节三:4课时章节四:3课时章节五:4课时章节六:2课时章节七:3课时章节八:4课时章节九:3课时章节十:3课时3. 实践环节:安排2次实地参观实习,每次半天。

七、教学策略:1.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劳动项目九《小小图书管理员》(教案)

劳动项目九《小小图书管理员》(教案)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图书分类与编目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图书馆管理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总的来说,今天的课程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但同时也发现了不少需要改进的地方。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鼓励学生们主动思考和表达。同时,我也会不断反思和调整教学方法,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作为图书管理员的服务意识,关注读者需求,积极参与图书馆管理工作。
3.团队合作:在图书馆实践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协作,共同完成任务。
4.问题解决:在实际工作中,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应变能力。
5.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对图书馆知识的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探索,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的参与度很高,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都进行得相当顺利。我发现他们在讨论中能够互相启发,共同解决问题。但在实验操作中,有些学生对于编目的细节处理还不够熟练,需要我在旁边进行个别指导。这可能提示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增加一些个性化的辅导,帮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掌握重点。
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提出了很多有创意的想法,如何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他们给出了很多实用的建议。我感到很欣慰,因为他们不仅学会了知识,还能将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不过,我也注意到有些学生比较内向,不太愿意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我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多地鼓励这些学生,创造一个更加包容和鼓励发言的教学环境。

加涅九步课程设计

加涅九步课程设计

加涅九步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章节的教学目标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课本中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进行观察、实验、分析等实践活动,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培养积极的探究精神和科学态度,提高对科学知识的尊重和认识。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教材的章节和内容:第1章至第5章,包括基本概念、原理、实例分析等。

2.知识点列举: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化学反应原理、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实验方法等。

3.教学进度的安排:每周安排1-2章的内容,每章结束后进行小测验,章节结束后进行总结和复习。

三、教学方法本章节的教学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和演示,向学生传授知识,引导学生理解课本中的概念和原理。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观点,进行思维的交流和碰撞。

3.案例分析法:教师提供案例,学生通过分析案例,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实验法: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验证所学知识。

四、教学资源本章节的教学资源包括以下几种:1.教材:提供课本和相关参考书籍,供学生自学和复习。

2.多媒体资料:提供PPT、视频等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

3.实验设备:提供实验器材和试剂,让学生能够进行实验操作,增强实践能力。

4.在线资源:提供相关和学习平台,供学生进行在线学习和交流。

五、教学评估本章节的评估方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平时表现: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回答、小组讨论等表现进行评估。

2.作业:布置课后作业,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估,包括作业的准确性、完整性、创新性等。

3.考试:定期进行章节考试,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题型。

4.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技能、观察能力以及实验报告的撰写水平。

合理设置时间与课程进度的小学教案使用方法

合理设置时间与课程进度的小学教案使用方法

合理设置时间与课程进度的小学教案使用方法在小学教学中,合理设置时间与课程进度是教师们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

如何科学地安排时间,使学生能够充分掌握知识,又不过分拖延进度,是每位教师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难题。

本文将探讨一些合理设置时间与课程进度的小学教案使用方法。

首先,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能力来合理安排时间。

小学生的注意力相对较短,不能持续较长时间的学习。

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将每节课的时间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

一般来说,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每节课的时间可以控制在30分钟左右,逐渐增加到45分钟左右。

这样可以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避免学习疲劳。

其次,教师在制定教案时应该充分考虑课程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学习进度。

不同的课程内容难易程度不同,有些课程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来讲解和巩固。

因此,教师应该根据课程的难易程度来安排时间。

对于难度较大的课程,可以适当延长上课时间,或者在多个课时内进行讲解和练习。

而对于难度较低的课程,可以缩短上课时间,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灵活运用教学资源来合理安排时间与课程进度。

现在,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各种教学资源来辅助教学。

通过使用这些教学资源,教师可以更加生动地呈现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灵活调整教学进度。

如果学生对某个知识点掌握较快,教师可以提前进行复习和巩固,以便更早进入下一个知识点的学习。

而对于学习较慢的学生,教师可以适当延长学习时间,给予更多的辅导和指导。

最后,教师还应该注重课程的复习和巩固。

在小学教学中,复习和巩固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教师可以通过布置作业、组织小组活动等方式,让学生在课后进行复习和巩固。

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每节课的开始和结束时间进行知识的回顾和总结,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综上所述,合理设置时间与课程进度是小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教师可以通过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能力来安排时间,考虑课程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学习进度,灵活运用教学资源,注重课程的复习和巩固等方式,来合理设置时间与课程进度。

九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

九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

九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引言本教学计划旨在为九年级学生提供一份全面、系统的数学研究指导。

教学计划将按照教材的章节顺序安排,并根据学生的研究进展进行调整。

以下是数学上册的教学计划及进度。

课程目标掌握九年级数学上册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数学推理和逻辑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和应用能力。

教学计划以下是九年级数学上册的教学计划:1.第一章:有理数概念:正负数、绝对值、相反数、绝对值与数轴。

进度:第1-4节。

2.第二章:整式与分式概念:整式、分式、分母为一元二次式的分式。

进度:第1-3节。

3.第三章: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概念:函数、方程、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

进度:第1-4节。

4.第四章:二次根式与二次函数概念:二次根式、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进度:第1-3节。

5.第五章:统计与概率概念:样本调查、频率分布表、概率的计算。

进度:第1-4节。

6.第六章:圆的认识概念:圆的性质与定理。

进度:第1-3节。

7.第七章:相似三角形概念: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定理。

进度:第1-4节。

8.第八章:平面向量概念:平面向量的性质与运算。

进度:第1-3节。

9.第九章:立体图形概念:长方体、正方体、棱柱、棱锥等的性质与计算。

进度:第1-4节。

教学进度调整具体教学进度调整将根据学生的研究情况而定。

如果学生在某个章节掌握较快,可以适当提前进入下一章节的教学内容。

如果学生在某个章节进度较慢,可以适当延长教学时间以确保学生的掌握程度。

总结本教学计划旨在帮助九年级学生全面而系统地学习数学上册的知识。

教学进度将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适时调整,以确保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掌握程度。

希望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

《企业资源规划》教学大纲

《企业资源规划》教学大纲

《企业资源规划》教学大纲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管理学院开设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必修专业课,在该专业课程体系中具有重要作用。

课程以“理论、体系、运用”为架构,从ERP用户、ERP咨询顾问公司、技术开发公司、项目监理公司等角度阐述企业成功实施ERP的过程方法,为学生全新展现了企业ERP的系统业务知识,期望学生获得新背景下关于ERP的系统认识。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企业资源规划的概念、业务流程、系统功能与系统实施方法。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ERP的基本概念和内涵、ERP的基本工作原理、ERP 系统的体系结构,解ERP软件选型和ERP实施的方法及注意问题,使学生对如何构建企业资源规划应用系统有全面而系统的认识,熟悉企业从接受订单到生产,再到销售的整个流程,以及在ERP中的实现。

通过ERP理论和实践整个项目的学习和训练,学生不仅能够掌握ERP 理论体系、选型依据和实施方法,而且能够具备ERP软件的操作技能,期望能提升学生的职场适应能力。

知识目标:1.了解企业资源规划的基本概念2. 掌握ERP理论体系、选型依据和实施方法能力目标:1.能够熟练进行ERP软件的操作2.掌握ERP咨询顾问的常用工具软件和方法素养目标:1.提升学生系统解构企业信息化,掌握企业资源规划(ERP)原理、体系和实施的基本管理素养2.培养学生以开放发展的视界重新认识企业信息化三、课程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在经济新常态期,处于两化融合、互联网浪潮、智能制造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的增长动力已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这需要我们以开放发展的视界重新认识企业信息化。

本课程正是基于“理论、体系、运用”视角重新解构ERP,从ERP用户、ERP咨询顾问公司、技术开发公司、项目监理公司等角度系统阐述企业成功实施ERP的过程方法。

本课程具有较强的针对性,遵循逻辑思维的过程来编排顺序,共分三个部分,九个章节。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程设置方案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程设置方案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程设置方案引言九年义务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每个学生基础教育的起点。

学校课程设置方案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本文将就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程设置方案的相关问题展开讨论。

一、学校课程设置的概念学校课程设置是指学校在一定时期内根据教育目标、学生特点和社会需求等因素确定的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内容的安排。

它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核心。

二、课程设置应关注的问题1.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九年义务教育是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基础。

应该通过课程设置引导学生形成独立思考、勇于挑战和创新的态度。

2. 拓宽学生的多元发展道路学校课程设置应该关注到学生的兴趣与特长,开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程,以满足学生个体化发展需求。

3. 提高教学质量教师的教学方法和素质是课程设置质量高低的重要因素之一。

应该注重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培养他们的教学创新意识。

4. 适应社会需求与发展趋势学校课程设置还应紧跟社会发展的步伐,反映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培养能适应社会变革、具有综合素养的人才。

三、课程设置方案的制定过程课程设置方案的制定过程应该具备以下几个基本环节:1. 建立研究课程设置的专门小组;2. 调研与分析,了解学生特点和社会需求;3. 制定初步课程设置方案;4. 组织讨论和研究,收集意见和建议;5. 审议通过最终课程设置方案。

四、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方案的现状目前我国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方案主要包括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其中必修课程主要包括语文、数学、外语、体育等;选修课程则根据不同学校和地区的情况进行设置。

五、推进素质教育的课程内容为了适应新时代的需求,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应该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课程设置方案可以引入道德与法治、历史与社会、科学与技术等综合素质教育的内容,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六、建设师资队伍师资队伍是保证课程设置实施效果的重要保障。

应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鼓励教师参加教育教学研究,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学计划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学计划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与要求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在于让学生初步掌握化学基本概念、原理和实验技能,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探究能力。

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初步具备科学探究和实验操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重点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化学反应、物质分类与性质等基础知识。

重点章节包括化学反应类型、化学方程式、酸碱盐等。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讲授、讨论、实验演示、互动问答等多种教学方法。

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和网络资源,增强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时间与进度根据教材和课程标准的要求,合理安排教学时间,确保每个章节的教学进度和教学质量。

同时,留出适当的时间进行复习和巩固,以及进行期末复习和考试。

五、实验与探究活动化学实验是化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探究能力。

同时,设计一些探究性和创新性实验项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六、评估与反馈机制通过课堂测试、作业、实验报告等多种方式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发现并纠正学习中的问题。

同时,利用教学管理系统,实现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实时监控和反馈。

七、教学资源与利用充分利用教材、教学课件、实验教学器材等教学资源,同时积极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和资源。

鼓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和拓展学习。

八、教学反思与总结在每个教学阶段结束后,对教学工作进行总结和反思。

分析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同时,也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总结和反思,发现自身的优点和不足,制定后续学习计划。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和科学探究能力,为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支持和帮助。

同时,也要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9版教材临床课程设计

9版教材临床课程设计

9版教材临床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掌握临床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理解并描述常见病症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及治疗原则。

2. 学生能了解并阐述临床病例中的病理生理、病因及发病机制。

3. 学生能掌握临床基本操作技能,如体格检查、病历书写、实验室检查结果解读等。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临床思维,对病例进行分析、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

2. 学生能在实际操作中,正确进行体格检查,规范书写病历,准确解读实验室检查结果。

3. 学生能通过小组讨论、病例分析等方式,提高临床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医学事业,关心患者,具有责任感和敬业精神。

2. 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敢于质疑,勇于探索,不断提高自身临床能力。

3. 培养学生尊重生命,关爱患者,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同理心。

本课程针对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结合临床课程特点,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紧密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其临床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为将来从事医学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具备初步的临床诊疗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基本理论知识:涵盖临床课程中常见病症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

具体包括:- 内科学:如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等疾病;- 外科学:如创伤、感染、肿瘤等疾病;- 儿科学:如儿童生长发育、常见疾病等;- 妇科学:如女性生殖系统疾病、孕期保健等。

2. 临床基本技能:包括体格检查、病历书写、实验室检查结果解读等,以教材相应章节为基础,结合临床实际操作进行教学。

3. 病例分析与讨论: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临床病例,引导学生运用临床思维进行分析、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

4. 教学大纲安排:- 第一周:内科学基本理论知识学习;- 第二周:外科学基本理论知识学习;- 第三周:儿科学基本理论知识学习;- 第四周:妇科学基本理论知识学习;- 第五周:临床基本技能训练;- 第六周:病例分析与讨论。

毕设网站课程设计

毕设网站课程设计

毕设网站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网站设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框架,理解毕设网站的开发流程和需求分析。

2. 使学生了解并运用HTML、CSS、JavaScript等网页编程语言,实现毕设网站的前端设计。

3. 帮助学生掌握网站后端技术,如数据库操作、服务器端编程等,为毕设网站提供数据支持和交互功能。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独立进行毕设网站需求分析、设计、开发和测试的能力。

2. 提高学生运用网页编程语言进行前端设计的能力,实现网站的界面美观、响应式布局和用户友好性。

3. 培养学生运用后端技术进行数据处理和服务器端编程的能力,实现网站的数据存储、管理和交互功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能够在项目开发过程中与团队成员协同工作,共同解决问题。

2. 培养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和审美意识,注重网站设计的美感和用户体验。

3. 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自信心,使他们认识到自己在毕设网站开发过程中的价值和作用,激发他们继续深入学习的兴趣。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项目开发经验。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编程基础,对网站设计有浓厚兴趣,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要求:教师应采用案例教学、项目驱动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注重个别辅导,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确保课程目标的达成。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情感态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课程效果。

二、教学内容1. 网站设计基本概念:网站结构、网页组成、前端与后端技术等。

- 教材章节:第一章 网站设计概述2. 网页编程语言:HTML、CSS、JavaScript。

- 教材章节:第二章 HTML与CSS;第三章 JavaScript基础3. 网站开发流程与需求分析:项目规划、需求分析、原型设计等。

- 教材章节:第四章 网站开发流程4. 前端设计:响应式布局、界面设计、用户交互等。

初中科学总目录

初中科学总目录

初中科学总目录一、引言初中科学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具有关键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初中科学的总目录,包括课程设置、教材内容、实验活动等多个方面,帮助读者全面了解初中科学的课程体系。

二、课程设置初中科学的课程设置主要包括生物学、化学、物理学和地球科学等四个领域。

这些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自然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提高科学素养。

1、生物学:学习内容包括细胞结构与功能、遗传与进化、生态系统与生物圈等。

2、化学:学习内容包括物质的结构与性质、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化学实验等。

3、物理学:学习内容包括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等。

4、地球科学:学习内容包括地球的结构与组成、地球的历史与演变、地球的资源与环境等。

三、教材内容初中科学的教材内容应涵盖以上四个领域的基础知识,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能力。

教材应包括理论知识和实验活动两大部分,并适当引入科学前沿知识和技术。

1、理论知识:包括基本概念和原理的讲解,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知识体系。

2、实验活动: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

四、实验活动实验活动是初中科学教育的重要环节,可以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操作中,提高科学素养。

实验活动应包括以下内容:1、基本实验技能训练:如仪器使用、实验操作流程等。

2、验证性实验:对所学原理进行验证和解释。

3、设计性实验: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探索和研究。

4、研究性学习:结合实际问题,开展科学研究和项目设计。

五、教学方法初中科学的教学方法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和探究式学习的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在线学习等,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六、评价与反馈初中科学的评价应注重过程与结果的结合,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考试、作品评定、口头报告等。

评价结果应及时反馈给学生和教师,以便调整教学策略和提高学习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关键资源需要:有些时候需要将关键设备或人员重新指派到 新项目。
• 高的管理成本(或公关成本); • 意料之外的延误:如不利的天气、设计缺陷、设备故障等导
致项目进度显著延迟。 • 实践中要用优先级矩阵对时间和成本进行权衡
2020/6/11
缩短项目时间的基本原理
• 缩短项目时间对项目经理的挑战是使用快速合理的 方法将缩短项目时间的收益和成本进行比较,找到 最小成本下对缩短项目时间影响最大的活动。
• 和敏感网络相比,非关键活动的松弛减少仅会略 微提高它们变为关键的风险,但在关键活动上花 费资金,可以实现间接成本的巨大节省。
• 不敏感网络在现实中并不少见,约占所有项目的 25%。缩短具有高间接成本的不敏感网络,可以 产生巨大的节省。
2020/6/11
实践考虑——确定压缩活动时间
• 即便一个中等规模的项目,压缩时间也是困难的。与正常时 间成本相比,压缩时间和成本的精确程度一般是粗略的。
• 核心问题是决定哪些活动要被缩短,以及将缩短过程进行 到何种程度。
• 管理人员需要寻找使单位时间成本增加最小的可以缩短的 关键活动。选择要压缩的关键活动取决于活动斜率(压缩 单位时间需要的成本增加额),斜率越小,说明压缩项目 时间需要的成本越低。
• 活动的正常时间代表在正常条件下,用成本低、现实可行 、有效方法完成活动的时间。
第九章 缩短项目时间
2020/6/11
缩短项目时间的原因
• 强加的时间长度:对满足这一日期的问题或成本没有任何考 虑,是领导者随意确定的。
• 新产品投放市场时间的考虑:一条经验规则是产品投放市场 延迟6个月会导致大约30%的毛利或市场份额损失。
• 激励合同可以让项目时间缩短得到回报,并通常对项目承包 商和业主都有利。
• 本章描述的识别过程通过收集特定项目时间内的直 接和间接成本,搜索关键路径,发现缩短项目时间 长度且直接成本最低的活动,计算总成本,并将其 与缩短项目时间的收益进行比较。这一过程要求选 择压缩成本最低的关键活动。
• 这种方法可在项目开始或正在进行过程中完成。
2020/6/11
项目直接成本
• 直接成本一般包括劳动力、原材料、设备。直接成 本与工作包、活动和团队具体关联。
• 对敏感网络需要进行细致分析。具有多种接近关键 路径的项目压缩减少了进度安排上的灵活性,增加 了项目延误风险,结果说明仅需要从正常时间向最 优时间进行部分调整。
2020/6/11
不敏感网络
• 不敏感网络,如果有一条主导关键路径具有相对 高的间接成本,但没有接近关键的路径,从正常 时间点向最优时间调整不会产生新的关键或接近 关键的路径。
2020/6/11
实践的考虑——线性假设
• 一些理论研究者担心成本和时间之间的关系不是 线性的,而是曲线的。
• 使用线性假设可以进行合理而快速的比较,这种 简单方法对于绝大多数项目是合适的,但在少量 非常庞大、复杂和长时段的项目中,线形假设可 能不适用。
• 有时观望是最明智的策略。项目早期压缩关键活动,如果其 他关键活动提早结束或某个非关键路径变成新的关键活动, 可能会导致浪费。钱已经花完,通过压缩活动提前完成任务 却不可能。
• 如果后面的活动可能延误,压缩早期关键活动是明智的,否 则项目经理只能压缩最后的活动才能返回到进度计划上来。
• 最后,压缩活动时间的确定是一种判断,需要对可用的选择 、风险和满足最终期的重要性加以仔细考察。
• 假设活动的直接成本是正常成本,一般情况下与正 常时间对应当成本认为是低成本。在这一假设前提 下,任何活动时间的缩减都会增加活动成本。
• 当项目时间长度是强加的时候,直接成本可能不再 代表低成本,可能比项目的正常成本高。
2020/6/11
构造项目成本—时间图的三个主要步骤
• 找到项目时间长度内的总直接成本; • 找到项目时间长度内的总间接成本; • 将项目时间长度的总直接和间接成本相加。
Cost-Time Trade-Off Example
2020/6/11
Cost-Time Trade-Off Example
Figure 9.5
2020/6/11
2020/6/11
Project Cost-Time Graph
网络敏感性概念
“敏感性”是指项目进行过程中关键路径变化 的可能性。项目进行过程中一些与关键路径 时间比较接近的非关键路径可能由于耗费时 间超出了松弛时间而成为关键路径。敏感性 是衡量这种变化可能性的指标。敏感性取决 于非关键路径上的松弛时间是否充裕,或关 键路径上活动数量的多少。
• 压缩时间指现实的、完成活动的最短可能时间。在压缩时 间内完成活动的直接成本称为压缩成本。
2020/6/11
压缩 800
成本
压缩点
600
活 动 400 成 本
200
正常 成本
正常点
2020/6/11
0 0
55
10
活动时间长度单位
成本斜率的计算
• 知道活动的斜率可以让管理人员能够比较哪些关 键活动应缩短。
2020/6/11
网络敏感性对项目时间调整的影响
• 敏感的网络具有多种关键或接近关键的路径,项目 向最优时间的移动要花费资金缩短关键活动,导致 松弛减少和更多关键路径和活动的出现。
• 具有多种接近关键路径的项目,松弛减少会增加项 目的延误风险。接近关键的活动被延迟变成关键活 动可能产生更高的项目总成本,花费资金缩短原始 关键路径上的活动就是一种浪费。
• 斜率越平坦,说明缩短每一个单位时间需要增加 的成本越小;更陡峭的斜率意味着缩短一个时间
单位的成本更大。
• 任何活动的单位时间成本或斜率通过以下公式进

行计算: 成本斜率=
时 成间 本降 提 压 正 低 高缩 常成 时 压 正 本 间 缩 常时 成间 本
=¥80/单位时间
2020/6/11
2020/6/11
2020/6/11图示蕴涵假设前提• 成本——时间关系是线形; • 正常时间是用低成本有效方法完成活动的时间
; • 压缩时间代表着一种极限; • 斜率表示单位时间的成本; • 所有加速必须在正常和压缩时间范围内发生。
2020/6/11
项目成本-时间图
2020/6/11
确定要缩短的活动
• 构造成本-时间图最困难的是找到相关区间上特定项目时间 长度的总直接成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