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讲资源环境关系王鹤鸣2014.9.16
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第五章环境管理5.1环境管理及其实施教案中图版选修6
-我国环境管理取得的成效:环境质量逐步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提高、生态系统恢复等。
6.学生应掌握的环境管理知识点
-环境管理的定义、目的和基本原则。
-环境管理的实施方法及其作用。
-常见环境问题案例分析,了解其成因及治理措施。
-我国环境管理的政策体系、法律法规及实践成效。
(1)部分学生对环境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则掌握不够扎实,需要加强复习。
(2)在案例分析题中,学生的分析思路不够清晰,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够恰当。
(3)部分学生的作业态度不端正,字迹潦草,需要加强教育。
针对以上问题,我采取了以下措施:
1.加强课堂讲解,重点讲解环境管理的实施方法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2.开展课后辅导,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教学。
2.能力层面:学生在分析、解决问题方面的能力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能够结合所学知识对环境问题进行剖析,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但还有一部分学生在将这些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环境问题中时,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此外,学生在团队协作、沟通表达方面有待提高。
3.素质层面:学生在环境责任感、环保意识方面表现出一定的差异。部分学生具有较强的环保意识,关注环境问题,能够积极参与环境保护活动。然而,也有部分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注程度不够,缺乏主动参与环保行动的积极性。
三、实践活动(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环境管理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环境管理的基本原理。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世纪法学系列教材
第三节可持续发展概述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 二、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既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 的发展”。 • 可持续发展首先是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倡导保持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的, 它号召人们在增加生产的同时,必须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改善。 • 可持续发展思想包含了当代与后代的需求、国家主权、国际公平、自然资 源、生态承载力、环境和发展相结合等重要内容。 • 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全人类的共同事业,具有空间上的全球性和时间 上的无限性,必须以每个国家、地区或行业、部门在不同时段的有序发展 或协调发展为基础。
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第二版)
主 编 周 珂
副主编 孙佑海 王灿发 贾其海
第一编环境法学总论
第一章 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
• 第一节环境与环境问题
• 第二节环境保护
• 第三节可持续发展概述
• 第四节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第一节 环境与环境问题
一、环境的定义和分类 • 环境法上的环境要受各国环境管理对象和环境立法的制约
第一节 环境与环境问题
• 环境破坏,是指由人类活动引起的生态退化及由此而衍生的环境效应. • 环境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向环境排入了超过其自净 能力的物质或能量,从而使环境的质量降低,以至影响人类及其他生 物正常生长和发展的现象。
• 环境问题在人类和生产力发展的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其后 果和危害程度也因时因地而异。当今世界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有大气 污染、臭氧层消耗、气候变暖、海洋污染、淡水资源匮乏和水体污染、 有毒化学品和危险废物污染、土地退化和荒漠化、森林过度砍伐和退 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等。
第二节环境法的目的和价值
二、环境法的价值 (一)环境法的工具性价值 1 环境法的确认性价值 2 环境法的分配性价值 3 环境法的衡量性价值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单元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第三节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优秀教学案例
在讲授新知部分,我会系统地介绍全球气候变化的基本知识。首先,我会讲解气候变化的原因,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然后,我会介绍气候变化的主要表现,如全球气温上升、极端气候事件增多等。接下来,我会阐述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包括农业、水资源、生态系统等方面。在讲授过程中,我会使用图表、数据和实例来支持我的讲解,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掌握气候变化的知识。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会提出一些与气候变化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例如,我可以让学生讨论气候变化对他们的家乡或社区可能产生的影响,以及他们认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应对气候变化。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将能够培养与他人沟通和合作的能力,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同时,小组讨论也能促进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和知识共享,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
(三)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能够促进学生的交流和合作能力。在课堂上,我将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让他们共同探讨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将能够学会与他人沟通和合作,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小组合作也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使他们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我将在课堂上创设一些与气候变化相关的实际情景。例如,我可以展示一些极端气候事件的图片或视频,如洪水、干旱、飓风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气候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此外,我还可以邀请一些专家或当事人来分享他们的亲身经历和感受,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气候变化的实际情况。通过这些情景创设,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关注气候变化问题,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五)作业小结
在作业小结环节,我会布置一些与气候变化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例如,我可以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影响的短文,或设计一份关于应对气候变化的宣传海报。通过作业小结,学生将能够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写作和表达能力,同时也将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自己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2023版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第五章 环境与发展 第三节 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
第1讲 描述运动第的基五本章概念 环境与发展
3.分类
主体功能区 地域类型 主体功能 特点
发展方向
优化开发区域 城镇化地 区
提供工业品 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城镇体系完善,科技 优化产业结构、
和服务产品 创新能力强,但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 促进城镇群的协
已经接近饱和
调发展
重点开发区域
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人口较为密集,城镇 促进产业集群发 体系初步形成,虽然目前开发基础较弱, 展,增强人口承 但未来的开发潜力大,是支撑全国经济 接能力 增长的重要增长极
第1讲 描述运动第的基五本章概念 环境与发展
中期到2020年,北京市常住人口控制在2 300万人以内,北京“大城市病”等突出 问题得到缓解;区域一体化交通网络基本形成,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有效改善,产业 联动发展取得重大进展。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取得积极成效,协同发展机制有效运 转,区域内发展差距趋于缩小,初步形成京津冀协同发展、互利共赢新局面。 远期到2030年,首都核心功能更加优化,京津冀区域一体化格局基本形成,区域经 济结构更加合理,生态环境质量总体良好,公共服务水平趋于均衡,成为具有较强 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重要区域,在引领和支撑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作 用。
第1讲 描述运动第的基五本章概念 环境与发展
2.拓展蓝色经济空间的措施:立足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清晰规划海洋空间利用格 局,提高海洋空间利用效率,提升海洋可持续发展能力。 3.海洋大规模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主要表现 (1)合理创造更多发展空间。 (2)开发更多资源。 (3)升级海洋产业结构。
第1讲 描述运动第的基五本章概念 环境与发展
第1讲 描述运动第的基五本章概念 环境与发展
1 |京津冀协同发展 1.核心: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 2.出发点和落脚点:解决北京“大城市病”问题。 3.目标 近期到2017年,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取得明显进展,在符合协同发展目标且 现实急需、具备条件、取得共识的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移 等重点领域率先取得突破,深化改革、创新驱动、试点示范有序推进,协同发展 取得显著成效。
4-3 保护环境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精讲课件)-2023-2024学年高二生物同步精品课堂(
2.人与环境和谐发展
农业方面:举例1
1992 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 的《21世纪议程》出了“环境友好”的理念。 限数量基因的基础上,利用不同个体在基因
2005 年,我国也正式将资源节约型和环 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 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环境友好是指人 与自然和谐共处,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 自然生态系统相协调,人类社会处于可持续 发展状态。
技能训练
1.小麦的需水量与发育时期的关系是怎样的?
3.湿地是地球上重要的生态系统,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B )
A.湿地由浅水区向陆地方向依次生长着芦苇、碱蓬等,体现了群落的水平 结构 B.要恢复湿地生物多样性,在无机环境得到改善的基础上,首先应大量引 入外来物种 C.人工湿地可以净化污水,改善水质,调节小气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间接价值 D.恢复湿地的最佳方法是减少人为维护活动,尽可能采用自然恢复的方法
技能训练
1.小麦的需水量与发育时期的关系是怎样的?
选择题:
2.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 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是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
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高效农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生态农业是以高投入来获得农作物的高产出量 B.生态农业中物质不断循环,农民不需要对农作物增施氮肥 C.生态农业的建立能减少环境污染,并提高能量利用率 D.设计生态农业应增加食物链中营养级数量,以提高能量传递效率
生物选择性必修2
第三节
保护环境实现 人类与自然的 和谐相处
第4章 生态环境的保护
早在春秋末期,长江下游和珠江 下游的农民就在鱼塘边种桑树、养蚕 。蚕粪撒入鱼塘,供养浮游动植物, 鱼吃浮游动植物,而鱼粪又被微生物 分解并与塘泥混合后再回到种植桑树 的土壤里,成为上好的肥料。
课件2:5.1 认识环境管理
④环境保护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 在1983年12月召开的全国第二 次环境保护会议上,把环境保护确定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⑤国家行动方案 规划分三期实施,第一期(1996-2000年)确定 了1591个项目,重点治理三河(淮河、海河、辽河)、三湖(太湖、 巢湖、滇池)、两控区(酸雨控制区、二氧化硫控制区)、一市 (北京市)
高中地理精品课程
第五章
环境管理及公众参与
第一节 认识环境管理
教学目标 自主学习 课堂小结
联系实际 检测评价
教学目标
1.了解环境管理的主要思想以及中国环境管 理的基本内容。 2.通过案例认识实行环境管理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3.通过案例和活动明确环境管理必须纳入法制轨道,每个中
国人都应当具备一定的环境法知识。
2013年1月30日,国家环保部和财政部公布“关于调整第十一期环
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清单的通知”。据此回答5~6题。
C 5.国家强制采购节能产品,体现了国家在环境管理中(
)
A.是执行主体
B.是被管理对象
C.既是执行主体,又是被管理对象
6.既不是执行主体又不是被管理对象
C 4.政府采购节能产品,利用了环境管理的(
①行政手段 ②法律手段 ③经济手段 ④环境教育手段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牧民甲:10头x 1000升/头=10000升 牧民乙:20头x 1000升/头=20000升 牧民丙:10头x 1000升/头=10000升
总计:40000升
前提: 草场可以供养奶牛的最大数量为40头, 每头奶牛产奶1 000升。 增加一头奶牛就会使每头奶牛产量减少30升。
假定牧民丙多放养1头奶牛,草场上放养的奶牛数量为41头,
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农牧交错带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表现为(B )
①耕地减少 ②水土流失 ③土地荒漠化 ④生物多样性减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1.北方农牧交错带位于内蒙古高原向东北平原、华北平原的过渡
地带,①正确;内蒙古高原主要位于半干旱区,华北平原、东北平原主要位于半湿润区,北方农牧交错带位于
反面案例 美国“黑风暴”
典型例题
美济岛(下图)位于我国南海的南沙群岛中东部海域,北距海南岛约1100公里, 是在美济礁的基础上填海造陆而成,因形状优美被誉为“南海之心”。目前美济岛常 住人员上百,且以军人为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美济岛当前适宜发展的产业是(A )
A.高品质海产养殖业 B.深海探测装备制造C.海洋生物医药
1.贵州石漠化问题产生的人为原因主要是(A )
A.过度樵采垦荒,植被破坏严重 B.石灰岩广布,成土过程缓慢
C.人口大量迁出,土地荒废
D.土层较瘠薄,植被根系浅
2.关于图示农业布局的描述,正确的是(C ) A.建设水利设施是为了应对干旱的气候 B.发展沼气解决了当地能源紧张问题 C.充分利用了土地和水热资源 D.机械化和规模化程度高 【解析】1.本题考查石漠化的人为原因。不合理的垦殖活动会破坏原有的植被,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使基岩大面 积裸露,出现石漠化问题,A项正确;该地区石灰岩广布,地表崎岖,淋溶作用显著且成土慢,土壤贫瘠,是石漠化 问题产生的自然原因,B、D项错误;石漠化问题主要是人类过度使用土地引起的,C项错误。故选A。2.该地区属 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多,但贵州多喀斯特地貌,地表水易流失,修建水利设施主要是为了储水,A错误。该布 局条件下生产的沼气有限,可缓解当地能源紧张问题,但不能解决,B错误。在山麓种植粮食作物,在山坡发展林果 业、畜牧业等,可以充分利用土地和水热资源,C正确。当地为山区,地势起伏较大,机械化和规模化程度较低,D错 误。故选C。
人教版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2生物与环境精品课件 第4章 人与环境 第3节第1课时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2.生态工程的概念 (1)理论基础:生态学和系统学等学科。 (2)操作:对人工生态系统进行分析、设计和调控,或对已被破坏的 生态环境进行修复、重建。 (3)结果: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或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人类社会与 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3.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遵循生态学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 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 4.生态工程建设的特点:与传统的工程相比,生态工程是一类少消耗、 多效益、可持续的工程体系。
4.整体 (1)含义:几乎每个生态工程都是具有多组分、复杂结构及综合功能的系 统,这样的复杂系统建设必须以整体观为指导。 (2)要求 ①要遵从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各组分之间要有适当的比例,不同组分之 间应构成有序的结构,通过改变和优化结构,达到改善系统功能的目的。 ②不仅要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更要考虑经济和社会等系统的影响 力。 (3)社会习惯、法律制度等也对生态工程建设有着重要影响。只有应用 整体原理,才能统一协调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开发建设与环境保护 之间的关系,保障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2.“无废弃物农业”是生态工程最早的模式之一。下图是“无废弃物农业” 中对有机废弃物进行处理的一种方案。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循环是“无废弃物农业”遵循的 基本原理之一 B.施用有机肥能为作物提供更多 的营养物质和能量 C.从资源化、无害化角度分析, 途径②③优于④ D.蚯蚓、沼气池中的分解者能有效地促进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答案:B
第4章 第3节
第1课时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内
01 惑
引
自主预习 新知导学
一、关注生态工程建设 1.生态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1)毁林种地,围湖造田,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等农业生产方式,以及工业 的迅猛发展,正在大量消耗自然资源。这样的生产方式,已经严重影响了人 类的可持续发展。 (2)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必须符合生态学规律,改变“人类能征 服自然”的错误观念,解决环境与经济发展协调的问题。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六课件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思想共张
第二十七页,共28页。
内容(nèiróng)总结
第三节 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思想。全面不协调,人地矛盾激化,局部地区环境污染演变为公害 。表现:大家好,才是真的好。(2)下列言行中,反映新环境观的是(。应提倡适度消费(xiāofèi)
No ,不鼓励高消费(xiāofèi)。塑料袋的使用对环境影响很大,所以应尽量少使用塑料袋购物。既满
(zhēngfú)自
阶然段
征服
时期 生产力水平
(zhēngfú) 自工然业
(gōngyè)
发展文速明度惊人
主要环境问题 人地关系思想
全面不协调,人地矛盾激 化,局部地区环境污染演
变为公害
人类试图成为 环境主宰
第八页,共28页。
4、谋求(mó uqiú )人地 协调
阶段 时期 生产力水平 主要环境问题
观
传统(chuántǒng)环境观:
人地对立(duìlì)
表现:人定胜天! 征服自然!
表现: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新环境观
天人合一、人地归一
第十页,共28页。
【典例 1】环境观是世界观的一部分,决定了人们(rén men)对环境的 态度,并制约着人们(rén men)在生产和生活中的行为。结合所学知识回
1994年3月
提出(tí chū)了中国实施可 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对策 及行动方案,这是
中国21世纪议程
—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
全球第一部国家级的《21世纪 (shìjì)议程 》
北京 1994
第十九页,共28页。
【典例 2】下列关于可持续发展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停止开采非可再生资源,为子孙后代积累巨大财富 B.加大加快各类可再生资源的保护力度 C.控制人口增长,使人口数量维持在目前的水平 D.在资源开发利用时,不能危害未来人类的生存需求 【名师点拨】海南省位于热带,水热条件优越;地势四周低平、中 间高耸。平原面积(miàn jī)狭小,多丘陵、山地,遵循因地制宜 的原则,适合发展热带农作物育种基地。 【答案】D
第一章第一节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课程标准解读
节名 小标题 人类与环境 关系的发展 阶段 形成正确的 环境伦理观 环境问题及 其产生的主 要原因 人类面临的 主要环境问 题及其危害 课程标准内容 标准 活动建议
第一节 人类与 环境的 关系
第二节 环境问 题的产 生及其 危害
举例说明人类 与环境的相互 关系,形成正 确的环境伦理 观
第三阶段:即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类开始理智地认识人 类与环境的关系,确立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即 人类开始寻求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5.从20世纪90年代起,中国在每年的4月22日都举办 “世界地球日”宣传活动,并根据当年的情况确定活 动主题。2011年,中国确定的“世界地球日”主题 为“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材料说明人与 环境的关系是( ) B A.对立 B.统一和谐 C.征服自然 D.崇拜自然 6.人类提出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因为( ) ①人类面临多个严重的全球性问题 D ②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矛盾尖锐 ③人类反思了传统发展模式所带来的种种弊端 ④可持续发展是使人地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山东省济钢高级中学王庆波课程标准解读课程标准解读小标题小标题课程标准内容课程标准内容标准标准活动建议活动建议第一节第一节人类与人类与环境的环境的关系关系人类与环境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发展关系的发展阶段阶段举例说明人类举例说明人类与环境的相互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形成正关系形成正确的环境伦理确的环境伦理形成正确的形成正确的环境伦理观环境伦理观第二节第二节环境问环境问生及其生及其危害危害环境问题及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主其产生的主要原因要原因说出环境问题说出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因及危害针对本地区某一突出的环境问题针对本地区某一突出的环境问题开展调查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及开展调查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及危害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精品课件 第5章 环境与发展 章末核心素养整合
要从“开源”(替代资源的开发、加强储量勘探等)和“节 流”(提高利用率、减少浪费、加大资源循环利用等) 两方面入手
【典型例题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题。 下图示意河套平原地区,当地将黄河水通过引水渠引入区内 灌溉农田,农田灌溉退水经过排水渠汇入乌梁素海。后来,乌 梁素海污染日趋严重。近年来,针对该区域的污染问题,有关 政府部门积极采取措施进行生态治理,取得显著成效。
【典型例题2】由于特殊的地质条件,含铝矿物和煤炭同时 沉积形成高铝煤炭资源,内蒙古准格尔煤田就属于高铝煤炭 产地。读高铝煤炭资源循环经济产业链示意图,完成下列各 题。
(1)图示产业链中电解铝厂建立的优势条件主要是( A ) A.原料丰富 B.科技发达 C.市场广阔 D.交通便利 (2)建立该循环经济产业链的主要意义是( B ) A.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B.实现资源综合利用 C.降低运费和劳动力的成本 D.实现粉尘和酸性气体的零排放
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电解铝厂发展的区位优势是原料丰 富。第(2)题,循环经济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但 仍会有污染物的排放。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分析乌梁素海污染严重的原因。
答案:河套灌区的农田退水绝大部分排入该湖,化肥、农药 的施用使得湖水污染加剧;当地工业与城乡生活废水也都排 入该湖。所在区域气候干燥,降水少,湖水以水渠进入和排出, 吞吐量较小,流动性差,污染物在湖中积累,污染逐渐严重。
解析:导致乌梁素海污染的原因要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 方面分析。自然原因主要与该地的气候有关,人为原因主要 与工农业生产和生活废水排放有关。农业生产过程中大量施 用化肥、农药,由于农田灌溉退水经过排水渠汇入乌梁素海, 残留在土壤中的农药、化肥随灌溉水流流入乌梁素海,造成 其严重污染。当地工农业及城乡生活废水也排入该湖,加上 所在区域气候干燥,降水少,蒸发量大,湖水以水渠进入和排出, 吞吐量较小,流动性差,污染物在湖中积累,浓度加大,污染逐渐 严重。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RJ上册教案 第2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3节河流 第3课时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第3课时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本课主要从黄河的概况、开发和治理方面进行讲解。
首先在大致了解黄河的源流概况的基础上,明确黄河在上、中、下游的划分;其次从黄河在不同河段的水文特征及其影响,来突出其“忧”“患”。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我国的第二长河。
黄河对沿岸经济发展有很大影响。
对黄河的学习可以加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忧患意识。
这节内容与前面地形、气候等知识相联系,也是学习我国水能资源、环境保护、西部大开发的基础。
通过七年级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读图的基本方法,能够在图中找出河流的发源地,流经的省区、地形区,主要支流等地理信息,前一课时是长江的开发与治理,学生对于河流的开发与治理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初步建立中国自然地理知识结构,但缺乏地理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的分析能力,因此,在本课时学习中,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空间概念和读图用图能力的培养,学会分析归纳总结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因果关系。
教学重点:黄河的开发利用和环境问题的解决对策。
教学难点:黄河流域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导入新课课件出示黄河流域景观图片及三门峡、龙羊峡、小浪底等水利枢纽图片,在气势磅礡的《黄河大合唱》背景音乐中,用雄奇秀丽的景观图激发学生了解我国黄河知识的热情。
教师提问:(1)你曾经游览过黄河吗?(2)你能背诵哪些与黄河相关的诗句?(3)我们家乡的生活与黄河相关吗?二、探究新知(一)黄河的概况1.学生分组合作,阅读“中国地形图”(教材P 23图2.2)、教材P 50图2.41、P 51图2.42、图2.43,结合文字内容完成下面表格:教师过渡:我们经常称呼黄河为“母亲河”,说明黄河对中华民族有巨大的贡献,下面我们一起了解“母亲”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2.教师提问:阅读“黄河流域水系图”,联系所学知识,讨论一下黄河的贡献有哪些。
提示:①黄河塑造了一些平原。
如上游的宁夏平原、河套平原,下游的华北平原。
②黄河蕴藏着丰富的水能。
因为黄河上中游流经高山、峡谷,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我国在黄河上建成了三门峡、小浪底等水电站。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精品课件 第五章 环境与发展 第二节 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 (2)
共同性 原则
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是世界各国共同的任务,需要各国的积极 参与
二、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1.政府、企业、公众在可持续发展实施中的关系
监督企业行为
2.实施途径 (1)消除贫困 原因 贫困是发展中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障碍 地位 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 途径 我国农村消除贫困的主要途径:①教育扶贫;②发展特色产业;③转移
解析 第1题,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就是要保护生态环 境,强调发展要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协调,B正确。 第2题,退耕还林还草,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符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 念,A正确;增加地下水的开发,易造成地面塌陷,不符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 银山理念,B错误;围湖造田,会导致湖泊面积缩小,使湖泊对河流的调节作 用减弱,易引发洪涝灾害,不符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C错误;重化 工业虽存在污染,但经济发展也是国家实力和社会财富的基础,故不能全面 关停重化工业,应适度关停,D错误。
就业;④基础设施建设;⑤易地搬迁
(2)发展绿色经济
属于社会持续发展
①“褐色经济”:基于煤炭、 石油 等化石能源的经济。
②“绿色经济”:追求经济发展、 环境保护 、社会包容三方面的平衡,强
调节能减排、资源高效利用和社会公平。
③中国的绿色经济
绿色经济模式
主要内容
循环经济 控制污染物排放、提高 资源 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消耗
探究点二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情境探究
近些年,为发展农村经济,一些新型农业类型不断出现,其中一种名为“认养 农业”的新农业模式走红全国。在“认养农业”模式中,消费者预付生产费用, 生产者为消费者提供绿色、有机农产品。城市居民可以在农村认养一块 土地,工作的闲暇之余可以体验种植、收获的喜悦。在辽宁省盘锦市某镇, 当地农户瞅准了“认养农业”的发展潜能,实行“农旅结合,共同发展”的模式。 下图为盘锦“认养农业”的运行模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废物产生量与废物排放量不是一回事,不能混为一谈。在废 物的末端治理或资源化措施比较得力的情况下,它们二者之间 在数量上会有很大差别。在上述IPAT方程中,环境负荷所指的 只能是单位GDP的废物产生量,而不能是它的排放量,因为公 式丝毫未涉及废物的末端治理和资源化等手段。
14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SEPA Key Laboratory on Eco-Industry
6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SEPA Key Laboratory on Eco-Industry
Industrial Ecology
5.3 非稳态社会经济系统的资源-环境关系式
• 非稳态社会经济系统
资源消耗量 废物排放量 系统内物质的净增量 (5.3)
系统内物质的净增量 一项,主要是指新增的建筑物、基础
16
Industrial Ecology
续例1
计算2005年能源消耗量I0
I 0 P0 A0 T0
13.07 108 1.39 10 4 1.22 10 4 22.16 108 吨标煤
计算2010年能源消耗量I I P AT
13.4 10 8 1.95 10 4 1.22 (1 0.2) 10 4
Industrial Ecology
5.2 稳态社会经济系统的资源-环境关系式 社会经济系统划分为稳态和非稳态两类
系统内的物质量不随时间变化的,是稳态系统; 否则是非稳态系统
• 稳态社会经济系统
资源消耗量 废物排放量
(5.1)
要想降低废物排放量,就得减少资源消耗量。
5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SEPA Key Laboratory on Eco-Industry
质量的治本之策,是环保工作的重点;
② 完善末端治理:在不少情况下,这是提高
环境质量的必要措施,因为它能削减排入环境 中的废物量;
③ 提高环境自净(及自修复)能力:这是
借助自然界的力量改善环境的重要措施。
10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SEPA Key Laboratory on Eco-Ind.2’)是IPAT方程的另一种形式。若已知基准年 的 P0 , A0 , T0 值(或 I0 值)及 p , a , t 值,即可按式( 6.2 ) (6.2’)计算第n年的环境负荷In值。
19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SEPA Key Laboratory on Eco-Industry
大气质量指标 地表水体质量指标 地下水质量指标 土地污染程度指标 其他指标 (III)
9
图 环保工作思路图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SEPA Key Laboratory on Eco-Industry
Industrial Ecology
环境保护包括三个方面的工作
① 控制资源消耗量:这是从源头上提高环境
5.5 环境保护工作的内容
名称 调整产业结构 调整产品结构 发展循环经济 主要内容 发展第三产业、发展环保产业、发展“静脉”产业、淘汰落后产业 发展高附加值产品、开发环境友好材料、开发环境友好产品 推进清洁生产、推进大、中、小循环、开发链接技术、加强资源综合 利用、开发再制造技术、进行物质流分析工作、进行总物流分析工作 开发、推广节能、降耗技术、推广产品的环境设计、提升传统产业 向集约型经济转变、加强环境管理、加紧进行企业的(ISO14000)认证、 开展“产品生命周期分析”工作 加强核电、水电建设、加大天然气比重、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太 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潮汐能
6.1 IPAT方程
式(6.1)是著名的IPAT方程式(Commoner,Holdren的争论)
I = P × A× T
P —人口; A —人均GDP; T —单位GDP的环境负荷。
(6.1)
式中:I —环境负荷(资源消耗量、废物产生量);
13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SEPA Key Laboratory on Eco-Industry
Industrial Ecology
式中的环境负荷可以特指各种资源消耗量或 废物产生量。以能耗为例,式(6.1)可写作
GDP 能源消耗 能源消耗量 人口 ( )( ) 人口 GDP
以SO2为例,式(6.1)可写作
GDP SO 2产生量 SO2产生量 人口 ( )( ) 人口 GDP
工业生态学基础
王鹤鸣 手机:18640085726 E-mail:wanghm@ 2014年9月
课程结构
绪论(自然生态系统和工业系统、可持续发展、工业生态学概述)
经济增长与环境负荷(环境保护的基本思路和工作内容、经济增
长过程中的资源消耗量和废物排放量、穿越“环境高山”)
非稳态社会经济系统在环境方面的基本关系式 :
资源消耗量 废物排放量
(I) (II)
环境质量(5.4)
(III)
系统内物质的净增量是由资源转变而成的,提高这个 转变效率,延长使用寿命,是降低资源消耗量,从而降 低废物排放量,改善环境的一个重要途径。
8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SEPA Key Laboratory on Eco-Industry
G P A
13.4 108 1.95 10 4 26.13 1012 元
G 26.13 10 12 1.438 12 G0 18.17 10
与2005年相比
即2010年GDP比2005年增长43.8%。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SEPA Key Laboratory on Eco-Industry
Industrial Ecology
第二篇、经济增长与环境负荷
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最重要 的正是它们之间在数量上的协调。如果数量上失 调,那就会在资源和环境方面出问题,尤其是在 经济高速发展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3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SEPA Key Laboratory on Eco-Industry
Industrial Ecology
6.2 IGT方程—经济增长过程中的环境负荷
6.2.1 IGT方程
IPAT方程还可写成其他形式,如
I = G× T
式中
G P A
(6.3)
,也就是GDP。
IPAT方程的另一种形式
按IPAT方程,基准年的环境负荷I0等于
I 0 P0 A0 T0
(6.1a)
式中,P0,A0,T0—分别为基准年的人口、人均GDP和 单位GDP的环境负荷。
基准年以后第n年的环境负荷In等于
I n Pn An Tn
(6.1b)
式中,Pn,An,Tn—分别为第n年的人口、人均GDP和 单位GDP的环境负荷。
Industrial Ecology
稳态社会经济系统在环境方面的基本关系式 (三类变量):
资源消耗量 废物排放量
生物资源量 非生物资源量 水量 空气量 (I) 废气量 废水量 固体废物量 (II)
环境质量(5.2)
大气质量指标 地表水体质量指标 地下水质量指标 土地污染状况 其他指标 (III)
25.5 108 吨标煤
I 25 .5 10 8 1.15 8 I 0 22 .2 10
与2005年相比,即2010年能源消耗比2005年增加15%。
17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SEPA Key Laboratory on Eco-Industry
Industrial Ecology
Industrial Ecology
环保工作的基本思路
以控制资源消耗量为重点,进一 步完善末端治理,提高环境自净能力, 标本兼治,是环境保护工作的基本思 路。
11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SEPA Key Laboratory on Eco-Industry
Industrial Ecology
制定新法律、法规,修改、补充现有法律、法规 制定新的政策,修改、补充现有的政策(技术、价格、税收、金融等)
12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SEPA Key Laboratory on Eco-Industry
Industrial Ecology
6 经济增长过程中的资源消耗量和废物排放量
资源环境综合分析 (总物流分析、生态足迹分析、系统动力学分析)
生态设计和环境评价 (生态设计、生命周期评价、环境影响评价)
循环经济和物质循环(循环经济概述、社会层面上的物质循环、生态
工业园—企业之间的物质循环、生产流程中物流对能耗、物耗的影响)
2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SEPA Key Laboratory on Eco-Industry
提升技术水平 提升管理水平 调整能源结构
改变消费观念
改变经营观念、策略 生态环境的保护、修复、改善 完善末端治理
提倡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
发展产品租赁 治理河道、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限牧禁渔 增设和完善废气、废水、固废的治理装置
加强宣传教育
制定法律、法规 制定政策
媒体宣传、科普教育、大、中、小学教育
设施以及各种耐用品(如机器、车辆等)的总和。
若用符号Δ代表“ 为
系统内物质的净增量
”,式(5.3)
资源消耗量 废物排放量
(5.3’ )
7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SEPA Key Laboratory on Eco-Indus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