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学生三维目标培养,关注教师专业发展(03.24)
教学三维目标
教学三维目标三维目标教学是一种教学方法,旨在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学习成绩。
它通过设立明确的目标和使用各种教学策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一、介绍三维目标教学的概念和意义三维目标教学是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根据学生的兴趣、需要和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学生年龄、兴趣和能力水平的目标。
它主要包括三个维度,即知识维度、能力维度和情感维度。
知识维度指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的能力;能力维度指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情感维度指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三维目标教学的意义在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它通过设置明确的目标,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对学习保持持久的兴趣,并建立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二、三维目标教学的实施步骤1. 确定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年龄、能力和学习需求,制定符合学生特点的目标。
目标应该是具体的、可衡量的和可达到的,以便学生明确学习方向,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
2. 设计教学策略根据教学目标,教师需要设计相应的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可以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和评价方式等。
教学策略的设计应该符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水平,以及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实施教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合理组织教学活动。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示范、引导、实践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做好教学评价在教学结束后,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评价可以包括课堂小测验、作业评价、学习总结和学习项目等。
教师通过评价,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效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习目标。
三、三维目标教学的实施建议1. 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在制定教学目标和设计教学策略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
教师可以通过调查问卷、小组讨论和个别谈话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教学。
新课程改革下三维目标
新课程改革下三维目标第一篇:新课程改革下三维目标新课程改革下三维目标新课程改革下的三维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具体而言,“知识与技能”目标长期以来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主要甚至是唯一的目标,它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获得应该说,从17世纪培根提出“知识就是力量”起到今天的21世纪,我们仍然注重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尤其是在基础教育阶段。
”“过程与方法”目标突出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同时成为获得学习方法和能力发展的过程。
这一目标维度从现代课程观出发,认为课程不再是学科的总和,而是“体验课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提出并形成新知识的过程。
学生是课程实施中的主体,他们在这一过程中的体验本身就是财富,将会对其未来发展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至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则是建立在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基础上的,是对科学主义教育思想的反叛。
其逻辑起点是不仅专注于人的理性发展,更要致力于教育的终极目的即人格完善。
在新课程改革中,人文主义教育思想被提到了空前突出的地位。
从理论上说,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体现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本规律,体现了学生各种素质在学科课程培养中的有机联系,体现了时代对基础性学习能力、发展性学习能力和创新性学习能力培养的整体要求。
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把握“三维目标”各维度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应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的问题。
那么,如何把握新课程“三维目标”中各维度之间的关系?我认为,比较积极而稳妥的做法是:在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诚然,新课程设计者没有明说“三维”之中哪一维最重要,只是强调“三位一体”、“不可分割”。
“知识与技能”是最基础的,或者说是前提条件。
我们不能想象,一个没有打好“知识与技能”基础的学生,会很好完成“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
而“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是最根本的。
课堂三维目标
课堂三维目标在课堂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各方面素质。
为此,确定合适的三维目标对于教学的有效实施至关重要。
在我看来,课堂三维目标可以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目标。
首先,知识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基础。
它涉及到学生对课程内容的了解和掌握程度。
在确定知识目标时,教师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教学大纲的要求,确保学生能够达到既定的知识水平。
例如,在一堂数学课中,教师的知识目标可能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几何定理和图形的性质。
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解、举例子、练习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
其次,技能目标对于学生的实际应用非常重要。
技能目标涉及到学生的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启发性问题、小组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技能。
例如,在一堂英语课中,教师的技能目标可能是让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的语法和词汇来进行口语表达。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教师可以组织角色扮演活动、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最后,情感/态度目标可以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课堂中,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态度培养。
例如,在一堂历史课中,教师的情感/态度目标可能是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尊重。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历史故事、展示历史文物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历史文化素养。
总的来说,课堂的三维目标是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指导。
在确定三维目标时,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需求和教学任务,确保统筹兼顾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的发展。
通过有效的目标设定和教学实施,我们可以帮助学生全面提升自己,并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教师工作计划——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综合素质提升
教师工作计划——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综合素质提升作为一名初中教师,我深知肩负着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和提升综合素质的重要使命。
在新的学期开始之际,我制定了以下的工作计划,旨在通过具体的教学措施和活动安排,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一、教学目标与策略在教学目标上,我将注重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培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塑造。
通过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同时,我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方式下得到发展。
在教学策略上,我将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实践式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学习,在动手实践中成长。
同时,我也将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
二、课程设置与活动安排在课程设置上,我将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兴趣爱好,合理安排各学科的课时比例,注重学科之间的整合与渗透。
同时,我还将开设一些拓展课程和活动课程,如艺术欣赏、科技创新、社会实践等,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活动安排上,我将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年龄特点,组织一些富有教育意义的课外活动,如文艺汇演、运动会、志愿者服务等。
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成功与快乐,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三、评价与反馈在评价方式上,我将采用多元评价的方式,注重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同时,我也将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心理动态,给予积极的引导和帮助。
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我还将建立家校联系制度,定期与家长沟通交流,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进步。
通过家长的参与和支持,形成教育合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四、自我提升与发展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育理念对学生的影响至关重要。
因此,我将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通过参加各类培训、研讨会等活动,拓宽自己的视野,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
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与计划
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与计划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教师面临着日益复杂的教育环境和多样化的学生需求。
为了适应这种变化,教师需要进行专业发展,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以更好地为学生提供优质教育。
1.教育思想与理念的更新:教师应关注教育领域的最新理论成果和研究成果,不断更新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
例如,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终身学习能力,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差异。
2.提高学科知识水平:教师应不断深化对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的学习,了解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提高学科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
例如,对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进行学习和探索。
3.教学方法与策略的创新:教师应关注新的教学方法与策略,积极探索和应用适合自己教学的方法。
例如,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4.教学评价与反思能力的提升:教师应加强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观察和评价,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动态的了解。
同时,教师还应加强自我反思和教学反思的能力,不断改进教学策略和方法。
5.学科教研与合作能力的提高:教师应积极参与学科教研活动,与同事开展合作研究,分享教学经验与教学资源。
通过教研与合作,互相促进和提高,共同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
针对以上目标,教师需要制定相关的专业发展计划,以确保目标的实现。
下面是一些具体的计划内容:1.设定明确的专业发展目标:教师可以制定短期、中期和长期的专业发展目标,并将其分解为具体的任务和时间节点。
2.学习学科知识:教师可以参加培训班、研讨会和学术交流活动,学习最新的学科知识和教学方法。
3.参加教学实践:教师可以参与学校和社区的志愿者教学活动,亲身体验和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4.参与教研与合作:教师可以参加学校和区域的教研活动,与同事进行合作研究,分享教学经验和教学资源。
5.参加评课活动:教师可以参加学校和区域组织的评课和观摩活动,借鉴他人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
6.注重自我反思:教师可以定期进行教学反思,思考自己的教学过程和效果,不断改进和提高自己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中学教育】探究三维目标引领教师发展
各个学科有着各自的目标 要求与表述
的三个维度,而不是三
个目标。
• 三融个为维一度体的。目情标相感互、依态存度,互为联系, • 过程与方法支撑着价知值识观与能力的学习
知与提识高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 知识与能力的学习受控并影响着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
.
三维目标之 间的关系
.
二、如何确立三维目标?
.
认知领域可观察的行为动词
例如:
• 背诵、复述、回忆、默写、听写、画出、写出、 列举、描述、指明、解答、罗列…
• 区分、区别、划分、解释、归纳、说明、总结、 阐明、证明、简述、比较、判断、概括、质疑、 审出、选择、筛选、找出、计算、运用、使用、 拟定、评价、撰写、试论、创造、整合…
• 符号表示、合理命名、分层描述、规范说出、规 范写清、用术语表述、用学科理论表述…
.
三维目标表述普遍存在的问题
• 主体错位(如使、让、培养等) • 目标模糊或过大(如优化思维品质,提
高学生的推理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 的能力等) • 思维割裂(三维目标的不统一)
.
《郑和下西洋》三维目标表述案例
• 知识与能力目标:
(1)向学生讲述郑和下西洋的经过,使学生了解郑和七下西洋的 基本史实。
• 技能是指人们通过练习而获得的动作方式和动作系统。 技能也是一种个体经验,但主要表现为动作执行的经验, 它是由知识经过实践和训练转化而成的。
•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外显,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我们常 说“这个人知识丰富,懂得多!”,“这个人本事 大!”,都是“这个人”知识和技能外显的结果。
.
(二)
•过程
• 4 能用公式计算有关浮力的简单问题。
教师个人专业发展目标
教师个人专业发展目标一、背景分析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教师个人专业发展日益受到广泛关注。
作为一名教师,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不仅是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更是对学生的负责。
为此,特制定以下个人专业发展目标。
二、目标定位1. 知识储备(1)深入学习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确保自身具备扎实的学科基础。
(2)广泛涉猎跨学科知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3)关注教育行业发展动态,了解教育教学新理念、新方法。
2. 教学能力(1)提高课堂教学组织能力,确保课堂氛围活跃、有序。
(2)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加强教学研究,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改革。
3. 教育情怀(1)坚定教育信仰,始终以学生为本,关爱每一个学生。
(2)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3)弘扬高尚师德,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榜样。
三、实施策略1. 自我提升(1)制定个人学习计划,确保每年阅读一定数量的专业书籍。
(2)积极参加各类培训、研讨会、学术交流等活动,拓宽视野。
(3)主动向同事请教,学习他们的优秀教育教学经验。
2. 实践锻炼(1)主动承担公开课、示范课等任务,提高自身教学能力。
(2)积极参与课题研究,提升教育科研水平。
(3)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了解学生需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 反思与改进(1)定期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反思,查找不足,及时改进。
(2)积极听取他人意见,勇于接受批评,不断完善自我。
(3)建立个人教育教学成长档案,记录成长过程,总结经验教训。
四、预期成果1. 自身专业素养得到明显提升。
2. 教学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显著。
3. 学生、家长满意度提高,教育教学成果显著。
4. 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四、具体行动计划1. 短期目标(1-3年)(1)每年至少阅读5本与教育教学相关的专业书籍,并撰写读书笔记。
(2)参加至少2次校级以上教育教学研讨会或培训,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新课程的三维目标
新课程的三维目标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教育领域也在不断推出新的课程来满足新的需求。
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主要体现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创新能力和促进个性发展三个方面。
首先,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传统的课程主要强调学生的学科知识和技能,而忽视了学生的其他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包括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
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如小组合作、实践探究、社会实践等,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使他们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其次,新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传统的知识和技能已经远远不够。
新课程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在学习中进行探究和发现,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创造力。
通过开展创新实践项目、编程教育、科技竞赛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使他们能够从事有创造性的工作和解决复杂问题。
最后,新课程注重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个性和特长,传统的课程往往以标准化的方式培养学生,忽视了个性的培养。
新课程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鼓励学生发现和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在学习中可以有更多的选择和自主权。
通过拓宽课程设置、提供多样的学习机会和资源,帮助学生发掘自己的兴趣爱好并进行深入探索,培养他们的自信和独立思考能力。
综上所述,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包括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创新能力和促进个性发展。
这些目标都是为了适应时代的需求,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人才。
通过新课程的实施,能够使学生具备全面发展的能力,具备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并能够实现个性的全面发展。
构建“高效课堂”教师要达到的三维目标
构建“高效课堂”教师要达到的“三维”目标泸西县中枢镇初级中学尚永琼邮政编码:地址:泸西县中枢镇九华路9号联系电话:关键词:构建高效课堂达到三维目标内容摘要:构建高效课堂,教学中学生必须实现“三维”目标,要是学生达到学习的“三维”目标,教师也要达到“三维”目标,教师要达到的三维目标有: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
一节成功的教学课,在教学过程中,要确保学生达到三维目标:即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
知识目标:指学生所要掌握的知识点、重点和难点;技能目标:指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指教学过程中,应该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爱生命,关爱他人的优良品德,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那在“高效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做些什么呢?我认为教师在“高效课堂”中也要达到“三维”目标。
一、知识目标1、教师必须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底蕴。
教师要能够通过研究课程标准,吃透教材,准确把握教学目标,能找出一节课的知识点、考点、重点和难点,并能把这些知识点贯穿起来,不仅要做到前后贯通,新旧贯通,还要能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用理论知识指导学生实践,并把这些知识点整理,写出有效可行的导学案。
导学案主要包括学生预习自学目标、探究目标、教师教学案和训练目标等内容。
预习目标必须做到简单明了,必须是每个学生都能根据课本内容或根据生活经验就能完成的,探究目标必须有可行性、顺序性。
(比如:蚯蚓的饲养和观察实验,蝗虫的外部形态特点的探究等等,因为这些实验材料容易找到,操作方便)。
训练目标,必须和考点相结合,要贯穿知识点、考点,要有一定的难度和梯度,做到既能学有所用又能应对考试。
2、专业知识要系统化现在的教材,多数重视探究过程,而知识点比较零散,所以,教师要有系统的专业知识,要能将教材中隐含的知识点整理出来,及时展示给学生,做好探究引导。
如:初中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三节空中飞行的动物,其中有个探究是“鸟适于飞行的特点”,课本上只有探究过程,没有探究可能得到的结果,在这个探究中,如果教师没有系统的专业知识,要引导学生科学探究,尽可能得出探究结果是不可能的,所以,教师一定要认真钻研教材,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使专业知识系统化。
教师专业发展目标与计划
教师专业发展目标与计划教师作为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其专业发展对于学生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而,教师专业发展不仅仅意味着教师的个人职业提升,更是面向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整体需求。
本文将从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推动课程创新、加强师德修养、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加强教学技能提升、与家长合作等六个方面展开,探讨教师专业发展目标与计划。
一、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教师专业素养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包括学科知识、教育理论和教学技能等方面。
教师应通过持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学科知识水平,同时关注教育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教学理念。
此外,他们还应加强自身的教学技能,提高教学能力和效果。
二、推动课程创新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课程也需要不断创新和更新。
作为教师,应积极参与课程设计和开发,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同时,教师还应灵活运用各种教学资源和工具,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三、加强师德修养教师作为学生的楷模和引导者,应时刻保持良好的师德形象。
他们应始终保持敬业精神,尊重学生的个性和需求,倡导诚信和道德规范。
此外,教师还应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注重学生的综合发展,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和人格品质。
四、培养创新思维能力面对不断变化的社会和教育环境,教师需要具备创新思维能力来应对挑战和探索解决方案。
他们应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和创新,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同时,教师自己也应持续学习和探索,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
五、加强教学技能提升教学技能是教师工作的核心能力,对于提高教学效果至关重要。
教师应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技能,包括课堂管理、教学方法、评估和反馈等方面。
通过参加培训和研讨会、观摩他人的教学等方式,教师可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技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与家长合作家长是教育的重要参与者,与家长的合作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教师应主动与家长沟通和合作,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和需求,共同制定学生的学习目标和计划。
新时代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三维”打造之路
新时代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三维”打造之路新时代的教师队伍建设是学校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和关键。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师队伍建设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如何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教师队伍,成为当前学校教育领域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在新时代,我们应该从三个维度着手,即“素养维度”、“能力维度”和“心理健康维度”,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为学校教育事业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和动力。
一、素质维度教师队伍的素质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提升教师素养是学校教育的根本要求。
高素质的教师应该具备优秀的学术背景和良好的人文素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同时还应该具备广泛的兴趣爱好和社会实践经验。
这些都是构成教师综合素质的重要因素。
为了推动教师队伍素质的提升,学校应该着力加强教师的学术研究和专业发展。
通过搭建学术交流平台、举办专业讲座和培训班等活动,让教师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
学校还应该建立健全的评价体系,对教师的学术研究成果和教学业绩进行全面评估,为其提供专业化的指导和支持。
教师自身也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积极参加学术交流、教学竞赛和专业培训活动,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适应新时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成为学生的榜样和引领者。
二、能力维度教师的专业能力是其核心竞争力,也是影响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新时代,教师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教学能力,同时还应该具备良好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为了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学校应该积极构建专业成长通道,为教师提供广阔的专业发展空间和平台,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重视教师的专业技能和教学能力,鼓励教师开展教学改革和创新实践。
加强教研工作,促进教师间的交流和合作,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共同探讨教学问题,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首先要不断学习,掌握最新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了解最新的教育政策和规定,同时还应该积极参加教学培训和专业技能竞赛,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
教育学三维目标
教育学三维目标教育学三维目标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原理、教育方法和教育改革等问题的学科。
在教育学中,有三个重要的维度,即个体维度、社会维度和制度维度。
这三个维度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教育学研究和实践的核心目标。
下面将从每个维度详细介绍教育学的三维目标。
个体维度目标是指通过教育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和个人自主成长的能力。
个体维度目标强调培养学生的智力、德育、体育、艺术等方面的能力。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当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并因材施教,促使学生发展自己的潜力。
此外,个体维度目标还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
教育学的任务是为学生提供一个培养个人能力和发展个性特长的平台。
社会维度目标是指通过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适应能力。
社会维度目标强调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交技能,使他们能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和服务他人。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观念。
此外,社会维度目标还强调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国际视野。
教育学的任务是为学生提供一个能够适应多元文化和国际化发展的教育环境。
制度维度目标是指通过教育促进教育制度的改革和教育政策的制定。
制度维度目标强调建立公平、公正和高效的教育制度,为每个学生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当关注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推动教育投入的公平分配。
此外,制度维度目标还强调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的改革。
教育学的任务是为学生提供一个高质量的教育,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和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在实践过程中,教育学的三维目标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
个体维度目标和社会维度目标可以互为支持,在培养学生个人能力的同时,也关注学生与他人的互动和社会交往。
制度维度目标则为个体维度目标和社会维度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制度保障。
只有在公平、公正和高效的教育制度下,个体维度目标和社会维度目标才能真正实现。
因此,教育学的三维目标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
教师专业发展目标工作计划
教师专业发展目标工作计划一、个人教师专业发展目标作为一名教师,我相信教育是一项永无止境的事业。
因此,我把自己的专业发展目标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 提升专业教学能力,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者。
2. 持续学习和更新教育理论和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
3. 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努力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4. 积极参与学校教研活动和学科竞赛,与同行进行深度交流。
5. 加强自身的学术研究能力,提升专业水平。
6. 培养自己的职业素养,做到表率身先士卒。
二、教师专业发展目标的工作计划1. 提升专业教学能力(1)制定具体教学计划,合理安排课程内容和教学进度。
(2)加强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的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3)积极参加课堂教学观摩和交流,向优秀教师学习教学方法和经验。
(4)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增加学生参与教学的机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5)注重学科知识和实践能力的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 持续学习和更新教育理论和实践(1)阅读教育专业书籍和期刊,了解最新的教育理论和实践。
(2)参加教育培训班和研讨会,与同行教师进行深度交流和探讨。
(3)利用互联网资源,关注教育政策和前沿动态,及时了解最新的教育理论和实践。
(4)参与教育课题研究和实践课程改革,积极参与学校教研活动。
3. 培养学生综合素质(1)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2)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和社会实践,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3)注重学生的思维训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4)关注学生的道德素质教育和价值观培育,促进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4. 积极参与学校教研活动和学科竞赛(1)积极支持学校的教研活动,参与学校教研项目的讨论和执行。
(2)关注学科竞赛和科技活动,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并取得优异成绩。
(3)与同行教师进行深度交流和合作,相互促进共同进步。
教学工作计划三维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三维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掌握基础知识:培养学生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为学生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2)提高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实践能力:结合学科特点,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激发学习兴趣:通过创设情境、开展游戏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培养创新思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勇于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3)提高课堂效率:优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时间利用率,确保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知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通过教育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生活的情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培养良好品德:加强德育教育,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团结友爱、尊重他人、遵守纪律的良好品德。
(3)增强社会责任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大事,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实施策略1. 教学内容优化:根据三维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调整,确保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
2. 教学方法创新: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情境教学、探究教学、合作学习等,提高教学效果。
3. 评价方式多元化: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加强家校合作: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形成教育合力。
5. 丰富课外活动: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预期效果通过实施本教学工作计划,预期达到以下效果:1. 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与措施
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与措施引言教师是社会中最重要的角色之一,他们通过教育和培养下一代人,承担着巨大的责任。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变化,教师的专业发展变得更为重要。
本文将讨论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和措施,以期提供给教育工作者和决策者有关如何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实用建议。
目标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是帮助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并不断适应教育改革和学生需求的变化。
以下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目标:1. 提高教育理论和知识水平教师应不断学习和更新教育理论和知识,了解最新的教育发展趋势和研究成果。
他们应该掌握最先进的教育方法和技术,以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服务。
2. 增强教学能力和方法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方法,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他们应该学会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策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3. 培养专业精神和道德感教师应该具备积极向上的教育态度,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和道德观。
他们应该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4. 关注个体差异和多元化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多元化需求,并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他们应该提供包容性和差异化的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应性教育。
措施为了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以下是几种有效的措施:1. 提供专业培训和继续教育机会教育机构和政府应该提供专业培训和继续教育机会,帮助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
这些培训可以包括教育理论、教学方法、课程设计等方面的内容,以满足不同教师的需求。
2. 鼓励教师参与研究和创新教育机构应该鼓励教师参与教育研究和创新实践,推动教育领域的发展。
他们可以组织教师研讨会、学术交流和教育项目,激发教师的创造力和积极性。
3. 建立教师评估和反馈机制教育机构可以建立教师评估和反馈机制,定期评估教师的教学质量和专业发展情况。
这种机制可以帮助教师发现自身的不足,进一步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4. 提供积极的工作环境和支持教育机构应该为教师提供积极的工作环境和支持,以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
教师工作计划——明确教学目标,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教师工作计划——明确教学目标,助力学生全面发展随着新学期的到来,作为教师的我,又一次站在了教学工作的起点。
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工作,我制定了以下的工作计划。
一、教学目标首先,我要明确本学期的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我将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即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具体来说,我计划通过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作业布置等多方面的工作,帮助学生掌握学科知识,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同时,我还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道德品质,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与方法在教学内容方面,我将根据教材和教学大纲的要求,系统地梳理和整合学科知识,确保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完整性。
同时,我会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补充,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在教学方法上,我将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同时,我还会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PPT、视频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学生管理学生管理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更好地管理学生,我计划采取以下措施: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我会积极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和生活状况,关注他们的情感变化,及时给予关心和支持。
同时,我也会严格要求自己,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楷模。
2.建立班级管理制度。
我会与班干部一起制定班级管理制度,明确班级纪律和行为规范。
同时,我还会建立奖惩机制,激励学生积极参与班级活动、遵守纪律、努力学习。
3.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我计划组织一些有益的课外活动,如学科竞赛、文艺比赛等。
通过这些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还可以增强班级凝聚力和向心力。
四、作业与评价作业是巩固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手段,评价则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方式。
因此,我计划采取以下措施:1.合理布置作业。
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
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新课程标准的出台,标志着我国教育事业迈向了新的阶段。
新课程标准强调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出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三个维度的目标。
这三维目标是新课程标准的核心,也是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分析一下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
首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目标之一。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包括文化素养、思想道德素养、科学素养、身心素养等。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旨在使学生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能够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
这也是新课程标准与传统课程标准的重要区别之一。
其次,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是新课程标准的另一个重要目标。
学科能力是指学生在各学科学习中所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包括语文能力、数学能力、外语能力、科学能力等。
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旨在使学生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技能,能够在各个学科领域中做出创新性的贡献。
这也是新课程标准注重学科整合和跨学科学习的重要体现。
最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新课程标准的又一个重要目标。
学习能力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包括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创新学习能力等。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旨在使学生具备自主探究、协作交流、创新实践的能力,能够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
这也是新课程标准注重学生主体地位和个性发展的重要体现。
总的来说,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基础,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是关键,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是保障。
只有将这三个维度的目标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实现新课程标准的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充分认识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努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学科能力和学习能力,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师专业标准三维度、十四领域
教师专业标准三维度、十四个领域
教师专业标准设置了三个维度:1、专业理念和师德2、专业知识3、专业水平在每个维度下设了若干领域其中专业理念和师德维度包括四个领域;专业知识包括四个领域;专业水平包括六个领域。
具体内容如下:
一、专业理念和师德
1、强调教师职业的专业性和独特性,要求教师注重自身专业
发展。
这是时代发展和教育进步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诉求。
2、突出中学生的生命教育。
教师要将保护中学生的生命安全
放在首位,尊重中学生的人格,信任中学生,尊重个体差
异。
3、明确要求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让中学生拥有快乐的学校
生活。
要依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新课程改革的精神深入、
有效地转变教学观、学生观、师生观,以及学校管理思维
等。
4、要求教师要注重修身养性。
对教师的个人修养和行为方面
有诸多要求。
教师应明确哪些心性、品质、行为是适当的,
并将其融入进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中。
二、专业知识
1、要求教师了解和掌握中学生发展的知识
2、对中学教师学科知识的要求体现一定的特殊性
3、要求教师掌握中学教育与教学理论
4、注重通识性知识的重要价值
三、专业水平
1、对教师水平的要求处处体现“学生为本”的理念
2、对教师水平的要求尽可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新需要
3、注重中国教师专业水平建设过程中的独特性
4、十分强调教师的沟通与合作水平
5、在班级管理和教育活动中,一定要去研究学生,不能遇到
问题时抱有随遇而安的心态,学生的教育是全社会的一个
重大问题,增强研究是一个现代教师所必须的能力
6、抓好教育方向,运用好教育方法。
新课程标准中的三维目标分类
新课程标准中的三维目标分类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对课程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提出了要求,构成了新课程的“三维目标”。
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指向学生全面发展,注重学生在品德、才智、审美等方面的成长,是国家新课程基本理念的重要体现之一。
∙知识与技能: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获得。
基础知识主要包括人类生存所不可或缺的核心知识和学科基本知识;基本能力——获取、收集、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突出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同时成为获得学习方法和能力发展的过程。
主要包括人类生存所不可或缺的过程与方法。
过程指应答性学习环境和交往、体验。
方法包括基本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具体的学习方式(发现式学习、小组式学习、交往式学习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不仅专注于人的理性发展,更致力于教育的终极目的即人格完善。
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责任,更重要的是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
价值观不仅强调个人的价值,更强调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科学的价值,更强调科学的价值和人文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人类价值,更强调人类价值和自然价值的统一,从而使学生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三维的课程目标应是一个整体,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互相联系,融为一体,体现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本规律,体现了学生各种素质在学科课程培养中的有机联系,体现了时代对基础性学习能力、发展性学习能力和创新性学习能力培养的整体要求。
教师专业标准三个维度、十四个领域的主要内容
作业标题:教师专业标准三个维度、十四个领域的主要内容。
作业内容:教师专业标准三个维度:第一、“专业理念与师德”维度;从职业理解与认识、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个人修养与行为四个领域对教师的专业理念与师德提出具体要求。
1、强调教师职业的专业性和独特性,要求教师注重自身专业发展。
这是时代发展和教育进步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诉求。
2、突出学生的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是这个时代的重音符,它体现出不断革新的教育观,因此生命教育也自然成为教师对学生的一种最原初、最重要的姿态和使命。
教师要“将保护学生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尊重学生的人格”,“信任学生,尊重个体差异”。
这即意味着,教师要服务于学生生命成长的需要,关心学生的生命状态,同时也关注学生自身对生命的体验和态度。
3、明确要求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拥有快乐的学校生活。
学校生活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拥有的,以学生为着眼点提出快乐学校生活的问题意味着要依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新课程改革的精神深入、有效地转变教学观、学生观、师生观,以及学校管理思维等。
外在环境的改善固然重要,但是在教师与学生交往的微观世界里,教师对教育和对学生的理解与行动将会更为直接地决定学生是否能够拥有一个快乐的学校生活。
4、要求教师要注重修身养性。
指向教师个人修养和行为方面的诸多要求。
这些要求更多反映出教师作为平凡的人,哪些心性、品质、行为是适当的,其次才将教师作为“教育者”特有的心性、品质和行为要求融入进来。
第二、专业知识;从学生发展知识、学科知识、教育教学知识、通识性知识四个领域对教师的专业知识提出具体要求。
1、要求教师了解和掌握学生发展的知识。
目的在于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和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教师仅仅只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学习特点等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加强政策和法律层面的学习,了解学生生存、发展和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需要了解学安全防护的知识、掌握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侵犯和伤害行为的预防与应对方法,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重学生三维目标培养,关注教师专业发展——新课程下的物理教学思考连江尚德中学李永程摘要:介绍新课程结构、理解新课程理念,提出新课程下物理教学应转变教师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励者、指导者,教师应注重自身专业发展,成为学科知识的学者,教师个性发展的创造者。
关键词:新课程结构、新课程理念、三维目标、激励者、指导者、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者、创造者我有幸于2005年1月参加了福建省教育厅组织的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培训, 2005年8月又参加福州市第十二期市级骨干班物理班的学习,聆听了高中物理新教材(司南版)副主编高山校长对高中新课程标准的解读,通过集中学习和自我的深入学习,我对新课标有了一定的认识。
下面谈谈我对新课程标准下高中物理教学的认识。
一、物理新课程标准的课程结构与课程理念(一)物理新课程标准的课程结构物理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物理内容共分十二个模块,每个模块2学分,其中必修共6个学分(即高中毕业只需学完3个模块)。
具体结构如下图所示:(二)物理新课程标准的课程理念1、高中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在课程目标上注重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在课程结构上重视基础,体现课程的选择性;在课程内容上体现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在课程实施上注重自主学,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在课程评价上强调更新观念,促进学生发展。
2、高中物理新课程的“新”(1)教学理念的“新”:由传统的一维目标转为三维目标,由单一知识技能转向三维的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中学物理教学不仅应让学生学习终身发展必备的物理基础知识和技能;还应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学良好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及社会责任感。
要打破经以前只注重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而忽视了其它两方面的做法。
这需要我们中学教师转变教学观念,从内心深处理解“新课程”的理念并落实到具体的教学中。
(2)教学内容的“新”:重视基础性、强调选择性、体现时代性、注重实用性。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基础依然非常重要,因此课程设计依然是面对全体学生,教学内容还是应注重基础性;因此新课标在必修模块一、二中的内容强调的是物理学科的基础知识。
新课程特别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强调对不同的学生课程内容的可选择性;新的物理课程具有明显的可选择性,这个在新课程的结构上体现的十分明显。
当今世界日新月异,新课程要求课程设计要注意与进俱进,课程内容要有时代的特色;新课程的选修1系列、选修2列的内容有许多就是紧跟时代的步伐。
学习是为了应用,三维目标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最终是要让学生在生活实际中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因此新课程标准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注重实用性。
新课程的选修1系列、选修2列的内容有许多就是联系实际,不那么强调理论而更强调实际应用。
(3)教学方法的“新”:强调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提倡“探究式”教学方法的应用。
新课程强调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注重过程与方法的教学,强调学生体验过程,提倡探究式教学。
对新课程标准下的物理教学方法最正确理解是不要设定固定的教学方式。
强调教学方法不应注重教师的“教”,而是应注重学生的“学”;提倡在教学中使用包括“探究式”教学在内的多种教学方式并举的教学模式,倡导教学过程中要特别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新课标”提倡“探究式”教学但不并不是说所有教学中都应用“探究式”教学是最好的,而是应注重教学实际,并不排除“传授式“教学。
二、注重学生三维目标的培养,关注教师自身专业发展,做一名智慧型物理教师。
1、教师要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
哈佛大学著名教育学教授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认为,八种能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智力、身体-动觉智力、自然观察智力、言语-语言智力、音乐智力、人际交往智力、自知自省智力由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我们知道学生具有多种能力,不同学生具有不同的能力特长。
因此,不同的学生的培养目标应有所不同,培养方式也应有所不同。
这与新课程的目标是一致的。
但是传统课堂教学强调教学流程的高度规范化、统一化、精确化和程序化设计,具有高度的可操作性和可接受性,这是其优势所在。
教师一旦掌握了基本要求,就可以顺利实施教学。
但正是因为此,我们培养的学生缺少个性、缺少创造性。
我们可能培养了具备终身发展必备的物理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学生;却未能培养出具有科学探究方法、自主学习能力、良好的思维创造力的学生;也不能培养出具有良好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及社会责任感的学生。
新课程下的教学要求教师转变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
这种指导既包括学习内容与学习方法的指导,又包括成长中面临困惑与疑虑的指导。
在师生双边活动中由教学的“独奏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伴奏者”。
课堂教学不再是学生被动的学习,而成为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参与适当的指导的新型课堂教学。
教师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应做好下面三个方面。
第一方面是指导学生确立合理的学习目标。
教师在教学中为学生确立合理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在这个学习目标的指引下,主动获取各种学习资源中的有有信息,自主的选择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逐步的建构自已的知识体系,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
第二方面是指导学生学习方法。
不同学生在适合自身的不同的学习方法,但教师要适时的给学生指导,让学生能尽快的找到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
第三方面是让学生体验成功。
物理是中学各科中较难学的一科。
教学中要对不同层次、不同特点的学生分别施教。
要注意设置教学内容的层次和梯度,创设条件,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上的成就感。
信心是学生学好物理的最重要条件,学生没有了信心,教师再好的教学方法也无济与事。
知识宜随着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提高逐步引向深入。
2、教师应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激励者”教师教会的不如学生自已学会的。
我们常碰见这样的学生:上课都能听懂,下课自已做同类型的试题却做不来。
原因就在于此。
物理教学,关键是教思路,教方法,启发学生“勤于思考,悟物穷理”。
教师应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激励者”,倡导悟物穷理,就要启发学生多向自己提问。
教师在教学中要成为一名学生学习的“激励者”,教师在教学中应做这样四件事情。
第一件事是激励学生思考,让学生在思考中学会如何利用知识达到发展自已的目的,而不是传授给学生尽可能多的知识。
因为知识是无穷的,学生不可能从教师身上得到所问题的答案,教师也不可能给学生所有问题的答案,所以我们要让学生学会自已去寻找答案。
第二件事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部驱动力、是学生学习自信心的来源。
第三件事是提供材料,教师提供给学生的不应是现成的答案和结论,而应提供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理解世界、认识生活的材料,尽可能的让学生自已去实现学习目标。
第四件事是特别关注学生的能力培养。
面对高考,解题必须的,但是教会学生十道题,不如教会学生解一道题的方法。
课堂教学例题不能多,每一道题给学生讲都要有明确的目的性,不能为讲题而讲题,一道例题讲完应让学生在方法上、能力上有所得。
3、教师要转变为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研究者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综合化、教育的社会化,“再加上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综合学科、横向学科的不断涌现。
因此,新课程要求教师多才多艺、博学多识的,他们不仅熟谙所教学科的知识体系与学术前沿,而且精通相关学科,了解新兴学科,能自如地将各科知识融会贯通于教育教学当中,并能不断开设适应学生需求的新课程及各种专题。
但是,囿于传统知识框架的限制,当前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往往仅仅能教一两门课。
顾明远教授认为,专业化与开放性是我国教师教育当前面临的两大问题。
教师专业化的基本含义是:第一,教师专业既包括学科专业性,也包括教育专业性,国家对教师任职既有规定的学历标准,也有必要的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和职业道德的要求;第二,国家有教师教育的专门机构、专门教育内容和措施;第三,国家有对教师资格和教师教育机构的认定制度和管理制度;第四,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教师专业化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因此,作为一名专业教师必须不断加强自身专业化的学习研究,为自身成为一名专业化的教师而努力。
作为一名专业教师必须具备下面两方面的专业知识。
一是学科的专业知识。
主要包括:物理基础知识、应用技术基础知识、物理学史及广义的科学技术发展史知识、跨学科及边缘学科知识等。
这些知识有些是大学教育专业必须学习的,但有些却是要教师不断学习、不断提高的。
因为新课程“对科学、技术、社会的观念渗透提出了要求:了解科学与技术、经济和社会的互动作用,认识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有可持续发展意识和全球观念。
”知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随时更新的,要求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要紧跟随时代的发展,不断加强自身专业化的学习研究。
二是教育学的专业知识。
主要包括:有关教育的政策法规知识、教育理论知识、学科教学论与学习论知识、教学评价知识、教育科研方面的知识。
要成为一名合格的专业教师仅有学科专业知识是不够的,还需要教师具备丰富的教育学理论知识。
例如:多元智力理论、构建主义心理学、学习认识论等教育心理学知识。
4、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做一名个性飞扬的创造型教师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学生对某门学科感兴趣是从喜欢这门学科的任课教师开始的。
每个教师要通过努力,争取成为一个个性飞扬、教学技巧高超、深受学生喜爱的教师。
教学方法上张扬教师个性,在保证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教师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上出有自身个性特点的课。
以自身特点的教学方式把要教的知识告诉学生,以自身特点的教学手段把学生须掌握的能力培养出来。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科学地渗透三维教学目标的思想,发挥自己独特的个性,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创造性的应用各种教学方式去展现物理学的美。
做一名个性飞扬的创造型教师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第一、教师要加强自身研究。
教师要研究自己的成长规律,使自己的教学思想、教学艺术、教学风格能及时得以总结、提炼、概括和升华。
在这个基础上形成自已的教学体系,要学会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这样才能培养出个性千姿百态、具有独立自主的批判意识、有创造力的学生。
第二、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情感激发。
教师真诚对待学生、高兴接受学生、善意理解学生。
对学生不能有虚伪与欺哄,要从内心真正接受学生、信任学生,鼓励他们奋发向上;尝试从学生的角度看问题、善意理解他们。
这样,学生就会有学习的动力、有学习的热情,才能产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教师在在教学中的以情动人,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享受的是智慧、品味的是欢欣、尝试的是成功、体悟的是人生。
第三、教师的教学风格应幽默风趣。
幽默作为一种能够引起喜悦带来欢乐,以愉快的方式娱己娱人的艺术手段,在物理教学艺术中是必不可少的。
我认为,不讲一句“废话”的课不是一堂好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