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2019届中考化学总复习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第1课时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精讲课件
初三化学第一单元课题一(第1课时)解析
等
物腐烂等
说明
化学变化常伴随发光发热等现象发生, 但发光发热等现象产生的变化却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分析蜡烛燃烧的过程
蜡烛融化 蜡烛燃烧
பைடு நூலகம்
物理变化 同时发生
化学变化
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同时进行着融化 但融化的过程中却不一定燃烧
你认为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关系是什么?
注意
判断物质变化的种类不能单单依据是否有 明显的现象,而应该看是否生成了其他物质, ( 或者判断原物质的构成微粒有没有发生变化)
溶洞钟乳石的形成
从化学的角度来看,物质的 这些变化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呢?
让我们先来做几个实验:
P6-7 实验1-1(1)-(4)
你会观察实验吗?
变化前 观察反应物的颜色、状态。
变化时 观察反应发生需要的条件 (是否需要加热或其他附加条件); 观察发生的现象
(有无颜色变化;有无沉淀、气体生成; 是否有发光、发热等现象发生)。
⑵ 特征: 没有生成其它物质
⑶ 形式: 破碎、扩散、蒸发、凝固
⑷ 判断方法: 如果变化过程中没有其它物质生成, 只是物质的形、态发生了改变, 则该变化为物理变化。
如:液态水加热沸腾的变化; 研碎胆矾
2、化学变化
⑴ 定义: 变化时都生成了其他物质 ⑵ 特征: 生成了其它物质 ⑶ 常伴随的现象:发光、放热、变色、变味、
1-1 液态的水 有水蒸气放出 液态的水
(1)
遇冷变液体
无
1-1 蓝色块状的
蓝色粉末状
(2)
胆矾
的胆矾
1-1 蓝色的胆矾
(3)
溶液
蓝色的氢氧化铜 沉淀
1-1 颗粒状石灰石 (4) (或大理石)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 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目 录
• 物质的变化 • 物质的性质 • 实验探究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 物质变化与性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01
物质的变化
物质变化的定义与分类
分类
化学变化:物质在反应中形成新的物质,引起物质本身 性质的变化,如燃烧、氧化、还原等。
定义:物质变化是指物质在化学反应或物理过程中发生 的转变。
02
物质的性质
物质性质的定义与分类
01
02
03
定义
物质的性质指的是物质本 身所具有的特点和特性, 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
物理性质
描述物质状态的特性,不 涉及物质种类变化,包括 颜色、状态、气味、熔点 、沸点、硬度等。
化学性质
描述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 表现,涉及物质种类变化 ,包括可燃性、氧化性、 还原性、酸碱性等。
固体废物的处理
固体废物可以通过焚烧、填埋、回收等方法进行处理,这 些方法都涉及到物质的物理和化学变化,以及物质的性质 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有重要意义。
环境保护中的物质变化与性质
大气污染物的转化
大气中的污染物在光照、氧化剂等作用下会发生化学反应 ,生成二次污染物或对环境无害的物质,这些反应对于大 气污染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水体净化
水体中的污染物可以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去除,如 吸附、氧化、生物降解等,这些方法都涉及到物质的变化 和性质。
5. 观察和辨识物质的化 学性质:通过化学反应 实验,观察物质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变化,了解 物质的化学性质,并记 录下来。
实验结果分析与结论
01
02
03
04
05
1. 物理变化实验结果分 析:水在加热后沸腾并 转变为水蒸气,这是一 个物理变化过程,没有 新物质产生,只是物质 状态的改变。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知识点详解 新人教版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知识点详解物质的性质和变化是中考必考题。
考题往往提供典型事实,判断发生变化的类型;或将物质的用途与所体现的性质相结合综合考查。
为帮助同学们掌握这部分知识,特做如下梳理:一、基本概念(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2)化学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辨析:从宏观看,要抓住变化时是否有其他物质生成;从微观看,构成物质的粒子是否发生了变化。
如果变化时没有新物质生成,或构成物质的粒子没有变化,就是物理变化,否则就是化学变化,而伴随变化产生的现象:发光、放热、变色、生成气体、产生沉淀等只能作为判断的辅助依据,而不能作为判断化学变化的标准。
如一些同学错误地认为冰融化成水是化学变化,原因是固态冰和液态水是两种物质。
同学们应该注意,一种物质的三种状态就其本质而言,仍属同一种物质。
绿色的碱式碳酸铜粉末在加热条件下逐渐变为黑色粉末,试管口有水珠生成,同时从试管中导出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其中一定含有二氧化碳。
显然碱式碳酸铜已转变为其他三种物质,这一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我们不妨记住物理变化的四种常见形式:状态的改变(固、液、气);形态的改变(如矿石的粉碎);某些能量形式的改变(如电灯通电后发光、放热,电能转变成光能和热能);位移的改变(物体从甲地转移到乙地)。
熟悉了物理变化,就不难判断化学变化。
(1)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导电性、挥发性、延展性等。
(2)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主要包括:可燃性、稳定性、活泼性、氧化性、还原性、酸性、碱性、毒性等。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是两组不同的概念,二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性质是物质固有的属性,是物质的基本特征,是变化的内因(即变化的依据),而变化只是一个过程,是性质的具体体现,即性质决定变化、变化体现性质。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在描述上是不同的,描述物质的性质时有“可以——不可以”、“能——不能”、“ 容易——不易”等字词。
中考总复习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3、不能加热的
(二)计量仪器 (三)漏斗 (四 )夹持器
(五)取用药品的仪器 (六)气体的净化装置
(七)其他
判断正误:
√ ×√√
×√ √
√
××√ × ×× √ ×
先向量筒里倾倒液体至接近所需刻度后, 改用滴管滴加到刻度线。
注意:
只能用来量取液体,不能做反应器、不 能溶解、稀释溶液。只可以精确到0.1mL (即读数时只能读到小数点后一位。)
【注意事项】
1.量筒必须放平稳。 2.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
体的凹液面最底处保持水平。
正确
俯视会使读数偏 大 。 实际量 小于读数
2、药品用量的取用原则 应该严格按照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药品、如果没有
说明用量,一般按最少量取用:液体(1ml~2ml) , 固体 (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3、剩余药品的处理 不能放回原瓶,不能随意丢弃,要放入指定的容器 内。
注意:药匙和镊子在使用前和使用后都要擦拭干净。
一、化学药品的取用
1. 固体药品的取用
一、探究两者的氧气含量不同
方法: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盛有空气样品和呼出气 体的样品中。
现象: 插入空气样品中的小木条继续燃烧。插入呼出 气体样品中的小木条熄灭。
结论: 空气中氧气含量高于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
二、探究两者的二氧化碳含量不同
方法: 向一瓶空气样品和一瓶呼出气体的样品中, 各滴入相同滴数的澄清石灰水,振荡。
NaOH + HCl===NaCl + H2O 2NaOH+ CO2 ====Na2CO3 + H2O
另外物理变化也可伴随有明显的现象。如: 氧气液化时变成淡蓝色、电灯通电时发光也 放热。
初中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重要知识点梳理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1.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
“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
2.物质的变化与性质(1)物质的变化①按照“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新物质”指的是组成发生变化的物质。
没有“新物质”生成的是物理变化(如物质形状、状态的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是化学变化(如物质的燃烧)。
②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有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中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③化学变化中常伴随有发光、放热、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但判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只有“有新物质生成”这一个依据(灯泡发光、发热、变色;水的气化;气球或轮胎的爆炸等都是物理变化)。
(2)物质的性质①按照“是否需要发生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分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需要发生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是化学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是化学性质。
②常见的物理性质包括:色味态、溶解性、熔沸点、挥发性、密度、硬度、吸附性、导电导热性、延展性等9方面。
常见的化学性质包括:可燃性、助燃性(初中阶段认为助燃性是氧气的特有性质)、稳定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腐蚀性、毒性等8方面。
在谈及利用的是物质的什么性质时,不能只说利用的是“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需要细化到上面涉及到的具体性质(如导电性等)。
③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变化和用途。
(3)“物质的性质”与“物质的变化”的区别物质的性质是物质固有属性,描述时一般用“可、能、会、难、易、好、差”等修饰词。
物质的变化重在强调物质“变”的过程。
如“酒精挥发”是物理变化,而“酒精易挥发”是物理性质;“蜡烛燃烧”是化学变化,而“蜡烛能燃烧”是化学性质。
(1)观察实验前后物质的色味态等。
(2)在什么条件下进行实验(如点燃)?观察到哪些实验现象?(3)分析现象的原因,得出结论。
5.蜡烛燃烧实验(蜡烛由石蜡和棉线烛芯两部分组成)(1)蜡烛的物理性质:白色、略有气味的固体;硬度较小;难溶于水;密度小于水。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知识点(有答案解析)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讲学)1.通过对日常生活现象和化学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使学生理解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初步概念。
2.在关于物质的性质描述中,能够初步区分哪些属于物理性质、哪些属于化学性质。
3-注意培养学生科学的观察和分析能尤,并使他们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盲。
知识梳理知识点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重点)知识在线知识拓展1、水沸腾的实验沸腾时产生的水蒸气与玻璃片又凝结成酒体;胆矶的研碎块状固体被粉碎成蓝色粉末;镁条燃烧时发出耀眼的强光,并放出大量的热;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了蓝色的硫酸铜沉淀;2、变化时的新物质是指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原来的物质不同的物质。
3、化学变化常伴有能量的吸收和释放。
化学能可以转化光能、热能和电能。
4、如树木的生成是将光能转化为物质的化学能。
而镁条的燃烧是将镁条所蕴含的化学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考题何现【考题示例】下列成语包含的物质的变化其中有一种与其他三种有本质区别,该变化为()A.钻木取火B.积土成山C.百炼成钢D.死灰复燃【答案】B【解析】解答本題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
A、钻木取火过程中,木头燃烧有二氧化说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积土成山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百炼成钢过程中,生铁中的碳能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D、死灰复燃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只有B属于物理变化,其他三项都发生了化学变化。
故选B。
知识点二、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知识在线知识拓展1、当外界条件改变时,物质的性质也会随着发生变化,因此,描述物质的性质要注明条件。
如:当温度升高时,固态的冰就会变成酒态的水,把水加热到一定温度时,谁就会沸腾。
2、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本质区别是否零要在化学变化中体现出来。
如:当我们间到一种物质的气味时,这种物质并没有发生化学变化,所以物质的气味这种性质就是物理性质。
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总结】在化学变化中,生成新物质的同时,物质的 状态、形状、大小也改变,所以化学变化中一定同时 发生物理变化。但在物理变化中,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讲授新课
知识与拓展
1.物理变化常见的三种形式: (1)状态(固、液、气)的改变,如液态水、固态冰
和水蒸气; (2)形状的改变,如矿石粉碎等; (3)某些能量形式的改变,如白炽灯通电发光、放
颜色: 无色 状态: 液体 气味: 有特殊气味 密度: 0.8g/ml 水溶性: 能与水互溶 是否挥发:易挥发 点燃时在空气中 能燃烧
讨论:以上性质可以怎样分类?
导入新课
学习目标
1.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并能识别。(重点) 2.能区分物质的物理变化与物理性质,化学变化与化学
性质。(难点) 3.明确物质用途所运用的性质,判断该性质属于物理性
101kPa的压强称为标准大气压,上述水的熔点和沸 点是在标准大气压下测定的;若压强低于101kPa,则水 的沸点低于100℃。
讲授新课
(2)密度 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物质 水 铁 铝 氧气 二氧化碳 空气
密度 19g/L 1.977g/L 1.293g/L
× 么变化?
甲同学:有发光放热的现象,所以是化学变化。
√ 乙同学:没有生成新的物质,所以是物理变化。
【总结】此类现象可帮助我们判断是否发生了化学 变化,但不能作为判断依据。 判断物质变化类型的标准是:“是否生成新物质”。
讲授新课
例2 分析蜡烛燃烧的过程:
蜡烛熔化 蜡烛燃烧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同时 发生
新物质生成
有水蒸气放出, 液态的水 玻璃片上出现小
无
水珠
(2) 块状的胆矾 块状变成粉末 粉末状的胆矾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知识点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1、探究物质变化的几个实验总结:(1)、(2)有个共同特征,就是物质的形状或者状态发生了变化,但是没有生成新物质;(3)、(4)共同特征是在变化中生成了新物质。
2、列表法比较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石墨变金刚石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水滴石穿”、木柴燃烧、钢铁生锈、食物腐败、酿酒(醋)、呼吸作用、光合作用、中毒、生米煮成熟饭等都是化学变化、●“日照香炉生紫烟(光现象),遥看瀑布挂前川”、“冰雪融化”、汽油挥发、铁水铸成铁锅、蜡烛受热熔化,木已成舟、日光灯通电发光等指的是物理变化。
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1、列表法比较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2、说明:物质的性质不一定非得通过物质发生变化才能表现出来。
例如:氮气和稀有气体可以做保护气。
这虽然不包含化学变化,但利用了它们的化学性质(稳定性);物理变化定义中“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应该理解为2 层意思:①在物理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蔗糖易溶于水,碘易溶于酒精等;②物质不需要发生变化,直接由感觉器官感知的如,直接能看出来水是无色、透明、液体。
3、描述物质的时候要注明条件,常见描述性质的词语有:“(具)有”、“是”、“会”、“易”、“能”、“会”、“可以”及相应的反义词,等等。
4、实验1-2 需要注意的内容 a、闻气体气味的正确做法b、氧气(O2)与二氧化碳(CO2)的比较——色、味、态【物理性质】;助燃性(O2)与阻燃性(CO2)【化学性质,要学会与可燃性区别】;O2 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检验O2 的存在】、CO2 能使澄清石灰石变浑浊【检验CO2 的存在】5、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请举例说明。
三、物质的性质与物质的变化的区别与联系1、区别——通过寻找是否有描述性质的特征词语来进行区别2、联系——性质决定着变化,而变化又表现出性质【例】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的、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并能溶解碘、酚酞等多种物质。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一课时教学
第11页
阅读书本归纳出化学反应中常见现象:物质颜色改变、 发光、放热、生成气体或沉淀等。
让学生学习观察、描述试验现象及统计试验结果,深入 培养学生观察试验能力和推理能力。
第12页
第13页
培养学生归纳能力。
第9页
学生分组讨论:(1)物理改变和化学改变概念和区分。 独立思索或小组讨论:(2)比较物理改变和化学改变及例 子 让学生学习观察、描述试验现象及统计试验结果,从而培 养学生观察试验能力和统计能力。 培养学生归纳能力。 建立新概念,引导认识新概念。
第10页
【讲述】怎样判断物质之间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呢?其实 化学反应不但生成了新物质,同时往往伴随有一定现象。
化学 九年级上册 人教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改变和性质
第1课时 物理改变和化学改变
第1页
了解化学改变和物理改变概念,了解物质两种性质。
物理化学改变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
第2页
我们生活世界是物质,人们呼吸空气、喝水,厨房 里柴米油盐,盖房木料、水泥、织布棉花、制造汽车钢 铁、农田施用化肥等都是物质。世界上千千万万种不一 样物质,它们颜色、状态、气味都一样吗?改变情况又 是怎样?相关物质这些问题正是这索自然界中物质改变形式。
第5页
【过渡】物质是怎样发生改变,物质改变有几个形式?做 试验,要学会观察试验现象,怎样观察?
【讲述】可从三方面观察。 改变前观察:有几个物质参加反应,物质色态味。 改变时观察:反应条件(加热、点燃等),现象(发光、 发烧,生成沉淀或气体等)。 改变后观察:有几个物质生成,生成物色态味等。 思索并统计 让学生认识观察时统计是十分必要。详细、 准确而又真实地统计是分析思索,得出结论前提。
中考化学精炼本 第一部分 考点过关练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第1课时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B
酒精挥发
化学变化
C
氧气用于急救病人
物理性质
D
木材燃烧
物理变化
6.(2020·成都)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B )(()) A.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B.氦气可用于制造低温环境 C.一氧化碳用于炼铁 D.天然气用作燃料
7.(2021·长春)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说法错误的是( C )C A.金刚石的硬度很大,可以用来裁玻璃 B.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保护气 C.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可用来灭火 D.石墨的导电性能好,可用作电池的电极
4.(2021·威海)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C ) A.用生石灰作干燥剂 B.用 75%的酒精溶液对皮肤消毒 C.用活性炭除去自来水中的异味和色素 D.用白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5.(2021·眉山)下列选项中关于性质或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A 铁在潮湿环境中易生锈 化学性质
8.(2021·辽阳)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不匹配的是( B ) A.不锈钢耐腐蚀——可制造医疗器械 B.亚硝酸钠有咸味——可作调味品 C.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作保护气 D.干冰易升华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
9.(2021·云南考试说明)化学是与我们的生产和生活紧密相关的学科。 现有常见的五种物质:a.金刚石、b.钛合金、c.石墨、d.稀有气体、e. 氯化钠,请选择相应的物质回答下列问题(填字母序号)。
Hale Waihona Puke 12.(2021·天津)化学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现有①钛合金、 ②熟石灰、③碳酸氢钠、④氦气、⑤活性炭、⑥氯化钠,选择适当的物 质填空(填序号)。
(1)可用作厨房调味品的是_⑥_⑥__; (2)可用于焙制糕点的是_③_③__; (3)可用作冰箱除味剂的是_⑤_⑤__; (4)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②_②__; (5)可用于制造电光源的是_④_④__; (6)可用于制造航天飞机的是_①_①__。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总复习 (共23张PPT) (1)
11
巩固训练
练习2:生活处处有化学,在实际生活中,下列物质的用 途与其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D ) A. 用盐酸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 B. 用木炭烤肉串 C. 用熟石灰改良本性土壤 D. 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 分析:化学性质通过变化体现出来,看哪个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和状态 没有 变化
(填“有”或“没有”)
①钨丝通电时也有 光 和
热 放出;
②通电前后,钨丝本身
没有发生变化(填“有”
或“没有”),因此钨丝通
电发
物理变化
光发生的变化是
综上所述,你的结论是:发光发热的现象的产生并不能说明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
18
能力提升
1:下面示意图形象地表示了某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变 化。其中 表示氧原子、 表示碳原子,则:该反应的化
(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 (化学变化) (化学性质) (物理变化) (化学性质)
9
课堂总结 本课主要是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 学性质几个概念的理解! 记住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能判断哪些是化学性质。
10
巩固训练
练习1:生活中常常会发生一些变化,下列变化属于化学 变化的是( B ) A. 樟脑球在衣柜中渐渐消失 B. 吃进的食物一段时间后被消化了 C. 给电熨斗通电产生热能 D. 在晾干的咸菜表面出现白色晶体
14
巩固训练
练习5: (1)金属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指出金属铝的
一个性质及其对应用途。 性质:_______导__热__性__好__(__或__导__电__性__)____________ 对应的用途:________做__铝__锅___(__做__电__线__)________ (2)传统的生豆浆是用石磨来打磨的,打磨的过程是 __物__理__变__化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