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院患者随访、预约制度
出院患者随访制度及流程
![出院患者随访制度及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833ee293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d9.png)
出院患者随访制度及流程为了确保患者在出院后能够顺利恢复和管理病情,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问题,医疗机构通常会建立出院患者随访制度。
下面是一个关于出院患者随访的制度及流程的详细介绍。
一、出院患者随访制度1.制定随访标准:医疗机构应制定适用于不同类型患者的随访标准,包括疾病种类、住院时间、治疗方案等等,以确保患者得到最合适的随访。
2.指定专门的机构或团队负责随访:医疗机构可以指定专门的机构或团队负责出院患者的随访工作,保证随访工作的专业性和连续性。
3.建立健全的信息管理系统:建立一个健全的信息管理系统,用于记录患者的随访情况、病情变化、用药情况等信息,以便及时追踪和管理患者的健康状况。
4.加强患者教育: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包括病情的了解、用药注意事项、生活调整等方面的知识,以促进患者的主动管理和合理用药。
7.建立跨部门协作机制:出院患者随访工作不仅仅是医务人员的责任,还需要其他部门的协助。
医务人员可以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签约机构等其他部门建立合作关系,提供全方位的随访服务。
二、出院患者随访流程1.患者出院前随访:在患者出院前,医护人员会对患者进行一次综合评估和教育。
包括患者的疾病情况、用药情况、生活调整等方面的考察和指导。
2.出院后第一次随访:出院后的第一次随访通常在患者出院后的第一周内进行,目的是了解患者的康复情况和管理病情。
3.周期性随访: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方案,医护人员会定期进行随访。
可以是每月一次、每季度一次或者根据实际情况具体确定。
4.随访内容:随访内容包括患者的症状变化、体征检查成果、用药情况、生活调整等方面的提问和评估。
同时也要倾听患者的问题和需求,及时解决患者遇到的困难。
5.随访结果评价:根据患者的随访情况,医护人员会对患者的康复情况进行评价。
可以是良好、一般或者不良等不同的评价结果。
6.随访记录和反馈:医护人员会将随访情况记录下来,并根据需要将随访情况反馈给患者、家属和其他相关人员,以便更好地管理患者的病情。
出院指导与随访工作制度及流程图
![出院指导与随访工作制度及流程图](https://img.taocdn.com/s3/m/eb5bdc63a6c30c2259019eae.png)
欢迎阅读
出院指导与随访工作制度
第一条为了积极推行医院倡导的院前、院中、院后的一体化医疗模式,将医疗服务延伸至院后和家庭,使住院病人的院外康复和治疗得到科学、专业、便捷的技术服务和指导,医院特制定出院病人随访、预约制度。
或帮忙预约专家
第十条随访后对患者再次提出的意见、要求、建议、投诉,及时逐条整理综合,与相关部门进行反馈,并有处理意见和处理结果。
第十一条当患者有无理言行时应尽量容忍,耐心说服,晓知以理,动之以情,不以恶言相待,更不允许与患者发生争执。
欢迎阅读
第十二条科室要建立出院病人的随访信息登记档案,内容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历号、职业、科室、经管医生、入院日期、入院诊断、联系电话、家庭详细地址等,由病人本次住院期间的经管医师负责填写。
第十三条必须建立随访登记本,随时记录随访情况,对随访中顾客有意见或建议时,必须事实记录。
医院出院患者随访及复诊预约制度
![医院出院患者随访及复诊预约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24a19b55dd88d0d232d46a09.png)
医院出院患者随访及复诊预约制度
一、随访对象:出院后需院外继续治疗、康复和定期复诊的患者。
二、随访方式:包括电话随访(按院、科两级实施双重随访)、接受咨询、书信联系等,针对重点对象应做好上门随访工作。
三、随访时间:应根据患者病情和治疗需要具体确定。
四、随访内容:包括患者姓名、住院号、出院日期、联系电话、预约复诊时间和随访情况(病情变化和恢复情况,指导患者用药、康复、保健和健康教育,何时回院复诊,病情变化后的处置意见等医疗信息,患者在住院期间,对就医环境、医护人员服务态度、医疗效果满意度等服务信息)。
五、负责随访的医务人员为科主任、护士长和患者住院期间的主管医师。
首次随访在患者出院后10日内,由主管医师负责进行,并根据随访情况决定是否与上级医师、科主任一起随访。
主管医师应按要求填写《出院患者随访记录本》,记录随访情况。
六、出院患者的首次复诊预约应由主管医师在患者出院时完成。
患者复诊时由门诊医师根据患者病情进行下一次复诊预约,以保证治疗的连续性。
七、科主任每月应对出院患者随访和复诊预约情况检查,对未按要求进行随访的医务人员进行督促。
八、医务处、护理部对各临床科室的出院患者随访情况定期进行检查督导,并将检查情况及时反馈,促进随访预约管理工作持续改进。
九、本制度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附件1:
出院患者随访流程
附件2:
出院患者电话随访记录表。
患者出院与随访管理制度
![患者出院与随访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76dcbea3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1224765.png)
患者出院与随访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确保患者出院后的病愈和恢复,有效进行随访管理,提高患者满意度,本制度订立。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医院全部相关科室,包含住院部、门诊部等。
第二章患者出院管理第三条出院评估与布置第一款患者在实现出院标准后,由主治医生负责进行出院评估。
第二款出院评估内容包含但不限于患者病愈情况、临床病情变动、医疗记录完整性、医嘱执行情况等。
第三款评估结果及时记录在患者病历中,并进行书面通知患者及其家属。
第四款依据评估结果,主治医生需订立出院计划,明确出院时间、病愈方式以及出院后的随访布置等。
第四条出院准备工作第一款出院准备工作由病区护士长或主管护士负责协调,确保出院前的各项准备工作顺利进行。
出院准备工作内容包含但不限于患者病历整理、医嘱执行情况汇总、医疗费用结算、药品配发等。
第三款全部相关工作人员必需依照规定流程和标准操作,确保患者出院的顺利进行。
第五条出院交接第一款患者出院前,主治医生与接诊医生进行出院交接,确保患者信息的连续性和准确性。
第二款出院交接内容包含但不限于患者病情变动、医嘱执行情况、病愈建议、随访布置等。
第三款接诊医生必需及时查阅患者病历、医嘱以及其他相关资料,确保了解患者病情并订立合理的随访计划。
第六条出院随访第一款患者出院后,应依据主治医生的随访布置,定期追踪患者的病愈情况。
第二款随访工作由本科室的责任医生负责,确保患者的病愈进展得到及时关注和支持。
第三款随访内容包含但不限于电话随访、门诊随访、家庭访视等。
随访结果需及时记录在患者病历中,并在需要时通知主治医生进行进一步评估和治疗调整。
第三章患者出院与随访管理责任第七条第一款主治医生负责患者出院评估、出院计划订立、出院交接以及随访布置等相关工作。
第二款病区护士长或主管护士负责患者出院准备工作的协调和组织,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三款本科室的责任医生负责患者出院后的随访工作,关注患者的病愈情况,及时供应支持和引导。
出院患者随访制度
![出院患者随访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e9e0efaa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34.png)
出院患者随访制度
为落实延伸护理服务内涵,在临床积极开展对出院患者的随访工作。
1.一般出院病人,出院7天内由其责任护士或科室专病护士进行随访。
各科室根据专科需要,制定本专科随访对象的随访时间的规定。
同时为避免给家属带来负性影响,需明确随访禁忌,如对死亡、放弃治疗自动出院、有医疗纠纷等情况的出院患者不进行随访。
2.随访内容围绕患者出院后治疗性护理,如伤口、管路、特殊饮食、用药依从性、功能锻炼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等专科情况。
3.鼓励采取多种形式的随访,如电话、信件、邮件、微信等。
4.患者出院时,主动告知患者科室联系电话,方便患者咨询。
5.为减少失访,应正确留取患者联系方式,并做好宣传工作。
6.制定体现专科特色的出院患者随访记录单(本),规范记录。
遇到可疑病情或特殊病情及时向科主任、护士长汇报。
7.护士长加强随访管理,科室随访率不低于90%。
每月对随访情况进行总结、分析、评价,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进行持续改进。
出院病人随访制度
![出院病人随访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dc6e87e1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b8.png)
出院病人随访制度出院病人随访制度是指在患者出院后,医院或相关医疗机构通过电话、短信、互联网等方式对患者进行定期的随访和关怀。
这一制度的目的是及时了解患者的康复情况、提供专业指导、加强患者与医务人员之间的沟通和互动,以促进患者的康复,提高治疗效果。
一、随访时间患者出院后,应于出院后第1天、第7天、第30天、第90天等时段进行随访,其中第1天和第7天的随访次数较多,主要是关注患者是否有术后并发症、是否适应家庭环境、用药情况等问题,后续的随访主要关注康复情况。
二、随访方式随访方式可以通过电话、短信、互联网等多种方式进行。
电话随访可以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提供康复指导和心理疏导;短信随访可以通过简短的文字对患者进行康复知识的普及和提醒;互联网随访可以通过在线问卷、专家咨询等方式进行,提供更全面的服务。
三、随访内容1. 了解患者的病情及康复情况,询问症状是否有减轻或加重,是否有复发等情况。
2. 关注患者的用药情况,是否按时按量服药,是否有不良反应等情况。
3. 提供康复指导,如日常生活注意事项、饮食调理、锻炼方法等。
4. 进行心理疏导,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提供心理支持。
5. 解答患者及家属的疑问和困惑,提供专业的咨询和建议。
6. 如有需要,安排患者的复诊和康复训练。
四、随访结果记录和分析医务人员应及时记录患者的随访内容和结果,并进行分析。
分析患者的康复情况,发现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措施,例如增加随访次数、调整用药方案等。
同时,对于康复效果不佳的患者,可以向相关专科医生寻求指导和协助。
五、和患者家属的沟通除了对患者本人的随访外,也应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
了解家属对患者康复的关心和需求,及时解答疑问和提供支持。
同时,也要教育家属如何正确照顾患者,避免康复过程中出现意外和不良事件。
总之,出院病人随访制度是一项重要的医疗服务措施,它可以通过定期随访和关怀,提供专业指导和心理支持,帮助患者顺利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
医院出院预约管理制度
![医院出院预约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edc79d2a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2d00c18.png)
一、总则为规范医院出院患者管理,提高患者出院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医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出院预约原则1. 患者出院应由主管医师在评估患者疾病恢复情况,根据患者的需要制定相应的出院计划。
2. 医师应提前向患者或家属告知出院时间、出院带药、出院后去向等相关信息。
3. 医师与责任护士根据患者出院后治疗需要及患者/家属的知识水平,以简明易懂的方式,提供适合患者需求的出院指导。
4. 医师应向每一位出院患者提供出院记录的副本,依患者需要,还应开具诊断证明等医疗文书。
三、出院预约流程1. 患者出院前,主管医师根据患者病情,制定出院计划,并与患者或家属沟通。
2. 医师提前向患者或家属告知出院时间、出院带药、出院后去向等相关信息。
3. 患者或家属根据出院计划,向责任护士提出出院预约申请。
4. 责任护士核对出院账单及出院医嘱,确认无误后,将出院带药及出院通知单发给患者。
5. 患者凭出院通知单,到入出院处办理结账手续。
6. 医院为次日准备出院的患者,在当日查房时,根据病情尽可能减少次日的输液量,使患者能及时办理出院手续。
四、自动出院患者管理1. 自动出院又称违背医嘱出院,是指患者未经医师同意,擅自离院。
2. 医院对自动出院患者,应加强管理,确保患者安全。
3. 自动出院患者离院前,医师应告知患者离院后的注意事项,并开具相关医疗文书。
4. 自动出院患者离院后,医师应定期电话或短信随访,了解患者病情及康复情况。
五、出院预约保障措施1. 医院设立专门的服务窗口,负责出院患者的预约、咨询等工作。
2. 医院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出院预约效率。
3. 医院加强医护人员培训,提高出院服务质量。
4. 医院定期开展出院患者满意度调查,及时改进工作。
六、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医院医务科负责解释。
3. 本制度如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出院患者随访、预约制度
![出院患者随访、预约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48ce743e49649b6649d7473f.png)
出院患者随访制度之巴公井开创作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积极推行医院建议的院前、院中、院后的一体化医疗服务模式,将医疗服务延伸至院后和家庭,使住院病人的院外康复和继续治疗能获得科学、专业、便捷的技术服务和指导,医院特制定出院病人随访、预约制度.第二章随访第二条随访范围:凡在我院住院出院后的患者均需进行出院后随访.第三条职责:各病区负责对本病区出院后的患者进行出院随访.随访责任人:主管医生.第四条随访时间与频次:原则上出院半月内.第五条随访方式包括德律风随访、接受咨询、家庭随访等.第六条随访的内容包括:了解患者出院后的治疗效果、病情变动和恢复情况、如何康复、何时回院复诊等.随访后应做好挂号.第七条临床医生应认真完整书写出院记录,并保证信息准确.复诊时间应根据病人病情和治疗需要而定.第八条随访时,随访医师应仔细听取患者或家属意见,诚实接受批评,采纳合理化建议,做好随访记录.第九条随访中对患者的询问、意见,如不能立即回答,应告知相关科室的德律风号码或辅佐预约专家.第十条随访后对患者再次提出的意见、要求、建议、投诉,及时逐条整理综合,与相关部份进行反馈,并有处置意见和处置结果.第十一条当患者有无理言行时应尽量容忍,耐心说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不以恶言相待,更不允许与患者发生争执.第十二条各科均要建立出院病人随访信息挂号档案,内容应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历号、科室、经管医生、出院日期、诊断、联系德律风、家庭详细地址等外容,由病人本次住院期间的经管医师负责填写.第十三条各病区必需建立随访挂号本,随时记录随访情况,对随访中顾客有意见或建议时,必需事实记录.第十四条科主任应对住院医师的分管出院病人随访情况每月至少检查一次.对没有按要求进行随访的医务人员应进行催促,确保随访率不低于90% .医务科负责随机抽覆按核核实,考核结果纳入科内平时管理工作.德律风回访制度1、对出院病人由科主任催促、检查,主管医生实行按时德律风回访.2、回访人必需持有执业资格证,做到热情、礼貌、不与病人发生争执.3、病人出院时应逐项填写《出院病人德律风回访记录表》,完成回访及时记录,不得遗漏.4、、病人出院半月内由主管医生完成德律风回访.5、回访前应了解对方出院时的病情、治疗情况,回访的内容包括病人目前情况、服药情况、熬炼情况、生活情况及健康指导等.6、回访时对病人的提问应耐心听取,依照语言规范慎重回答,对治疗原则问题不清楚的不得随意敷衍;对那时不能马上解决或德律风解释不清的问题应采用另行回答、预约专家、回院复查等方法;对德律风投诉应及时调查核实情况,在3天内给予回复.7、对德律风回访的情况要记录在案,不能回访的要注明原因;遇到可疑病情、特殊病情要立即向科主任汇报,做到科内每月小结一次.8、院医务科按期抽查病人,检查制度落实情况,已出院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年夜于百分之九十.出院患者随访流程出院患者预约制度第一条门诊服务中心负责出院病人的德律风预约,保证德律风预约通畅.及时与专家门诊沟通,了解专家出诊情况.第二条预约时需核实(复述)患者实名身份信息.第三条预约采用分时段,参考患者平时就诊时间,尽可能满足患者就诊需要.第四条预约胜利后应告知患者相关就诊注意事项.第五条接到专家停诊通知须在第一时间告知患者并辅佐预约其他时间或安插其他专家.急诊ICU。
患者预约随访管理制度
![患者预约随访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9b411738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aa.png)
患者预约随访管理制度
一、总则
为规范和优化患者随访管理工作,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确保患者能够及时获得优质的医疗
服务,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患者随访管理工作,包括但不限于门诊随访、住院随访等。
三、患者预约随访流程
1. 患者预约随访需提前至少一天在医院预约窗口或通过电话、网络等方式进行预约登记。
2. 医院预约窗口接受患者预约登记,记录患者基本信息、就诊科室、医生姓名等内容,并
安排具体的随访时间。
3. 医院将预约信息及时通知相关医护人员,确保医护人员了解患者的随访情况。
4. 医护人员在预约时间准时接待患者,进行随访服务,包括病情询问、体格检查、医嘱指
导等。
5. 随访结束后,医护人员填写随访记录,记录患者的具体情况、医嘱内容等,并及时归档。
6. 患者如需再次预约随访,可根据需求提前提出要求。
四、患者预约随访管理要求
1. 医院应建立完善的患者预约随访管理系统,确保预约信息的及时准确记录和传达。
2. 医院应安排专人负责患者预约随访管理工作,做好预约窗口接待工作。
3. 医护人员应按照规定的流程和要求,认真执行患者随访服务,确保服务质量。
4. 医院应定期进行患者预约随访服务的质量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管理措施。
五、附则
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如有需要调整,应经相关部门讨论决定。
2. 未尽事宜由医院相关部门具体负责解释。
随访制度和随访预约管理制度
![随访制度和随访预约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6aced65d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7327576.png)
随访制度和随访预约管理制度随访是医疗机构对患者进行定期回访和跟踪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随访可以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指导患者正确服药和生活方式,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而随访预约管理制度则是为了更好地组织和安排随访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而制定的管理规定。
本文将从随访制度和随访预约管理制度两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随访制度1.1 确定随访对象: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方案,确定需要进行随访的对象,包括手术后患者、慢性病患者、高危人群等。
1.2 随访频率: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进展,确定随访的频率,一般可以是每周、每月或每季度进行一次。
1.3 随访内容:随访内容应包括患者的症状、体征、用药情况、生活方式等方面的了解,及时发现问题并提供指导。
二、随访预约管理制度2.1 预约方式:可以通过电话、短信、在线平台等方式进行随访预约,提高预约的便利性和效率。
2.2 预约时间:根据医护人员的工作安排和患者的时间情况,合理安排随访预约时间,避免出现错时等问题。
2.3 预约提醒:在预约成功后,可以通过短信、电话等方式提醒患者随访时间,减少患者忘记或误过随访的情况。
三、随访记录管理3.1 随访记录表:建立完善的随访记录表格,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随访时间、内容、结果等信息,方便随访工作的跟踪和评估。
3.2 随访记录归档:将随访记录按照时间和患者分类进行归档管理,便于查阅和分析历史随访情况。
3.3 随访记录保密:随访记录涉及患者的隐私信息,需要严格保密,避免泄露患者隐私。
四、随访效果评估4.1 患者满意度调查:定期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了解患者对随访工作的评价和建议,及时改进工作。
4.2 随访效果评估: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评估随访工作的效果,及时调整和改进随访方案。
4.3 随访质量考核:建立随访质量考核制度,对医护人员的随访工作进行评估和考核,激励医护人员提高随访质量。
五、随访制度的优化5.1 定期培训: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随访工作培训,提高其随访技能和服务意识,保证随访质量。
(最新版)医院出院患者随访制度
![(最新版)医院出院患者随访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977e02ab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51e4852.png)
医院出院患者随访制度一、各科室要建立出院患者信息档案:内容应包括:姓名、单位、住址、联系电话, 住院治疗结果、出院诊断和随访情况等内容。
二、随访范围:所有出院后需院外继续治疗、康复和定期复诊的患者均在随访范围。
三、随访要求:(1)各科要指定专人负责随访工作。
(2)随访工作负责人要详细收集患者资料, 建立随访患者资料库。
(3)随访范围内患者在出院3-5天内进行第一次随访, 特殊患者根据需要随时随访, 随访范围内患者至少随访1次以上。
(4)随访率不得低于同期出院患者的50%。
(5)随访范围内随访率不得低于应随访患者的90%。
(6)随访范围内一周内首次随访率不得低于应随访患者的60%。
四、随访方式: 包括电话随访、接受咨询、书信联系等。
五、随访内容包括: 一是了解出院患者出院后的治疗效果、病情变化和恢复情况, 指导患者如何用药、如何康复、何时回院复诊、病情变化后的处置意见等专业技术性指导;二是进行住院满意度调查并征求患者及家属的建议和意见。
六、医院和各科向社会公布医疗和咨询服务电话, 接受健康咨询、预约专家、预约检查。
七、工作人员应耐心解答病员及家属的有关咨询, 凡属专业性较强的问题不能准确回答的, 要很礼貌的告诉对方找有关科室或专家咨询, 并告之联系方式。
八、医院每年召开一次医德医风监督员座谈会, 征求社会和患者的意见和建议;倾听患者提出的合理化建议, 改善医院的服务质量。
九、医院职能部门定期、不定期抽查随访情况, 对随访制度落实较差、随访情况低于随访要求的, 将分别给予通报批评、扣分、罚款处理。
医院二(再)次手术监控管理制度为进一步加强手术安全管理, 保障医疗安全, 特制定本制度。
一、二(再)次手术分计划性二(再)次手术和非计划性二(再)次手术两类。
计划性二(再)次手术纳入科室管理范畴, 非计划性二(再)次手术纳入医院监控管理范畴。
二、计划性二(再)次手术是指由于病情治疗需要而进行的二(再)次手术, 属于正常计划内治疗步骤。
医院患者出院、随访及复诊预约制度
![医院患者出院、随访及复诊预约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7d9f2ff91eb91a37f0115c77.png)
文档序号:XXYY-ZWK-001文档编号:ZWK-20XX-001XXX医院患者出院、随访及复诊预约制度编制科室:知丁日期:年月日患者出院、随访及复诊预约制度一、患者出院应由主治医师以上(包括主治医师)在评估患者健康状况、治疗情况、家庭支持能力及当地卫生资源等基础上,按照本科的具体要求决定。
主管医师在评估病人需求的基础上,根据病人的需要制定相应的出院计划。
如果病人有特殊治疗需求,应及早制定出院计划,必要时鼓励患者及家属一起参与。
二、制定出院计划后,主管医师应提前向患者或家属告知,包括拟定出院时间、出院带药、合适的交通工具、出院后去向等。
三、医师、护士应根据病情为出院患者提供必要的服药指导、营养指导、康复训练指导、生活或工作中的注意事项等信息服务。
四、医师应向每一位出院患者提供出院记录的副本。
依患者需要,还应开具诊断证明等医疗文书。
五、患者出院当天,医师下达出院医嘱,并与护士协调出院过程,联系提供必需的服务,根据患者病情帮助其选择合适的交通工具,让患者安全地出院。
六、病情不宜出院而患者或家属要求自动出院者,医师应加以劝阻,充分说明继续治疗的重要性及自动出院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如劝阻无效,应报请副主任医师以上(含副主任医师)批准,由患者或其委托代理人签署相关知情同意文书后办理出院手续,方可离院。
如患方拒绝签名,医师在病程记录中写明知情同意告知情况及患方拒绝签字的情况,请在场的第三方证人(如另外一名医师或护士)签名并留下联系方式,书写者签名。
七、医师通知出院而拒绝出院者,应积极劝导并向患方发出《出院通知书》,必要时报告医务部、保卫部和患者所在单位或有关部门,共同协助做好出院工作。
八、随访及复诊预约制度(一)随访对象:出院后需院外继续治疗、康复和定期复诊的患者均在随访范围内。
(二)随访方式:包括电话随访、接受咨询、上门随诊、书信联系等。
(三)随访时间:应根据患者病情和治疗需要具体制定。
(四)随访内容:包括了解患者出院后的治疗效果、病情变化和恢复情况,指导患者如何用药、如何康复、何时回院复诊、病情变化后的处置意见等专业技术性指导等。
病患出院后随访管理制度
![病患出院后随访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5a777606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c9.png)
病患出院后随访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了保障病患出院后的健康恢复和医疗服务质量,建立健全病患出院后随访管理制度。
本制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卫生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管理要求,适用于医院内全部病患出院后的随访工作。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医院全部病患出院后的随访管理工作,并包含相关职能部门的协作和搭配。
第三条基本原则出院后随访管理工作应遵从以下基本原则: 1. 以病患健康为中心,关注病患的全面健康情形。
2. 实施个性化的随访方案,依据病患实际情况订立随访计划。
3. 加强随访与跟踪,及时了解病患病愈情况,并及时供应必需的医疗引导和帮忙。
4. 确保病患隐私和信息安全,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保密规定。
第二章随访管理流程第四条随访计划订立1.医院将依据病患的病情及出院后的需求订立个性化的随访计划。
2.随访计划应明确随访的时间节点、随访方式和随访内容等。
3.随访计划应经过病患确认并签署同意书。
第五条随访方式1.随访方式重要包含电话随访、上门随访和线上随访等形式。
2.随访人员应提前与病患预约好随访时间,确保病患搭配和接受随访工作。
第六条随访内容1.随访人员应依照随访计划的要求,认真询问病患的身体恢复情况、用药情况、饮食和生活习惯等。
2.随访人员应及时记录病患的随访信息,确保随访记录的真实、准确和完整。
第七条随访结果评估1.随访人员应依据随访情况对病患的病愈情况进行评估和分析。
2.随访结果评估应结合医疗团队看法,进一步订立后续的病愈引导和跟踪计划。
第八条随访信息安全1.随访人员应严格保守病患的隐私信息,不得泄露病患个人隐私。
2.随访记录和信息存储应采取加密和备份措施,确保随访信息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3.随访记录仅在必需的情况下得以访问和使用,并在使用后及时清除或销毁。
第三章职责和要求第九条医院负责人1.负责订立和监督病患出院后随访管理制度的执行。
2.组织人员进行随访管理培训,确保相关人员掌握随访工作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出院患者电话随访制度
![出院患者电话随访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66c0df73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9c79a4b.png)
出院患者电话随访制度
一、在分管院长、科主任的领导下进行工作。
二、随访对象为全院各临床科室已出院患者。
三、随访的方式及内容
医院实行二级随访,一级随访由临床医生完成,二级随访由门诊办医疗服务组专职人员完成。
(一)一级随访
1.主管医生在患者出院后10天内进行电话随访,随访有效率达到90%以上。
2.随访内容包括患者病情疗效追踪,目前的身体状况及进行相应健康指导。
3.特殊病种(科室科研项目、新技术及重点病种病人)在患者出院10天内和3个月内两个时间节点由科主任或科室副主任职称以上的医师进行电话随访。
4.作好随访记录,次月5号前将随访情况上传给医疗服务组。
(二)二级随访
医疗服务组专职人员在临床医生随访后,按科室出院病人量的25%进行电话抽查临床科室的随访情况,了解患者对我院医疗服务工作满意状态,收集社会意见和建议。
医疗服务组次月将电话随访情况汇总,在医院内网进行通报。
四、结果应用
(一)临床科室积极处理患者意见和建议,医疗服务组工作人员对处理情况进行追踪考核。
(二)临床科室电话随访情况纳入社会评价数据收集管理。
出院患者随访预约制度
![出院患者随访预约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2a28686d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1c.png)
出院患者随访预约制度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医疗服务的不断完善,患者出院后的随访和预约制度变得日益重要和必要。
这种制度不仅有助于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也能有效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和满意度。
下面将详细探讨出院患者随访和预约制度的重要性及其实施的方法。
首先,出院患者随访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模式,可以帮助医生对患者的康复情况进行跟踪和评估。
通过随访,医生可以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和康复进展,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治疗方案的调整,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同时,随访还可以发现和解决患者的康复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以提供更好的康复指导和支持。
第三,出院患者随访可以及时发现并预防康复中的并发症和复发。
有些患者在出院后康复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不适和不良反应,如疼痛加重、伤口感染等。
通过随访,医生可以及时对这些问题进行诊断和处理,避免其进一步发展成为严重的并发症和复发,保障患者的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
最后,预约制度的建立能够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通过预约制度,患者可以提前预约医生的门诊,避免长时间的等待和挂号排队,提高就诊效率。
同时,医生可以事先了解患者的病情和诉求,提前准备好相关的检查和资料,提供更加个性化和高效的医疗服务。
此外,预约制度还可以避免因患者的过量就诊导致医院的资源浪费和负担过重,从而提高医院的整体管理效果和满意度。
为了有效实施出院患者的随访和预约制度,医院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建立完善的患者信息管理系统。
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或其他信息化平台,医院可以及时记录和管理患者的基本信息、病历和康复记录等,以便于医生进行随访和预约管理。
2、制定明确的随访和预约流程。
医院应该制定详细的操作流程和标准,包括随访和预约的时间节点、责任人和操作方式等,以保证整个管理过程的规范和高效。
3、加强医患沟通和康复指导培训。
医院可以组织相关的培训和讲座,培养医生和护士的沟通和康复指导技能,以提供高质量的随访和预约服务。
4、加强医患关系和服务质量评估。
患者出院后追踪与随访制度
![患者出院后追踪与随访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e3da7eb2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1d23d08.png)
患者出院后追踪与随访制度1. 背景介绍患者出院后的追踪与随访工作对于医院来说具有紧要意义。
通过及时了解患者的健康情形,有效掌握治疗效果,并供应必需的健康引导和支持,以确保患者的病愈和防备疾病复发。
为了保障患者的权益和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医院特订立本《患者出院后追踪与随访制度》。
2. 目的与原则•目的:通过追踪和随访,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愈情况并供应连续支持,保障患者的健康和满意度,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
•原则:–患者自己乐意参加:患者出院后,追踪与随访工作应遵从患者自己乐意参加的原则,确保患者的知情同意。
–保护患者隐私:医院应严格保护患者的个人隐私和医疗信息,并确保追踪与随访过程中不泄露患者的个人信息。
–多方式打开:追踪与随访工作可以通过电话、短信、邮件、社交媒体以及面对面等多种方式打开,依据患者的需求和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3. 追踪与随访流程3.1 出院前沟通在患者出院前,由责任医生与患者进行沟通,明确追踪与随访的目的、内容和方式,并获得患者的知情同意。
同时,收集患者的联系方式和其他必需信息,以备后续追踪与随访使用。
3.2 出院后追踪• 3.2.1 第一次追踪:患者出院后的第一个工作日,责任医生通过电话与患者取得联系,了解患者的病愈情况、服药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困惑,并予以必需的引导和建议。
• 3.2.2 后续追踪: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院将依据需要进行不定期的追踪工作,内容涵盖患者的身体情形、生活习惯、药物使用情况、病愈效果等,以及解答患者的疑问和供应相关信息。
3.3 定期随访医院将依据患者的情况订立定期随访计划,依据患者的健康情形和需要进行随访,以保证患者的病愈和防备疾病的复发。
医院将通过电话、短信、邮件或其他方式与患者进行定期随访,了解患者的健康情形、生活质量和满意度,并依据需要供应必需的健康引导和支持。
3.4 随访记录与评估医院将建立患者出院后追踪与随访的记录系统,对每次追踪与随访的结果进行记录和评估,确保患者的信息得到妥当保管,并为患者供应个性化的服务。
[完整版]出院随访、预约制度及管理质量检查及反馈改进
![[完整版]出院随访、预约制度及管理质量检查及反馈改进](https://img.taocdn.com/s3/m/c4775d02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69.png)
出院患者随访制度【整理版】为了积极推行医院倡导的院前、院中、院后的一体化医疗服务模式,将医疗服务延伸至院后和家庭,使住院病人的院外康复和继续治疗能得到科学、专业、便捷的技术服务和指导,医院特制定出院病人随访制度如下,望各临床科室认真执行:1. 各科均要建立出院病人住院信息登记电子档案,内容应包括姓名、年龄、单位、住址、联系电话,门诊诊断、住院治疗结果、出院诊断和随访情况等内容,填写人由病人本次住院期间的主管医师负责填写.2. 所有出院后需院外继续治疗、康复和定期复诊的患者均在随访范围.3. 随访方式包括电话随访、接受咨询、上门随诊、书信联系等,随访的内容包括:了解病人出院后的治疗效果、病情变化和恢复情况,指导病人如何用药、如何康复、何时回院复诊、病情变化后的处置意见等专业技术性指导。
4。
随诊时间应根据病人病情和治疗需要而定,治疗用药副作用较大、病情复杂和危重的病人出院后应随时随访,一般需长期治疗的慢性病人或疾病恢复慢的病人出院2~4周内应随访一次,此后至少三个月随访一次.5。
负责随访的医务人员由相关科室的科主任、护士长和病人住院期间的主管医师负责.第一责任人为主管医师,随访情况由主管医师按要求填写在住院病人信息档案随访记录部分。
并根据随访情况决定是否与上级医师、科主任一起随访。
6. 科主任应对住院医师的分管出院病人随访情况每月至少检查一次。
对没有按要求进行随访的医务人员应进行督促.7. 医务科、护理部应对各临床科室的出院病人信息登记和随访情况定期检查指导,并将检查情况向业务院长汇报及全院通报。
8。
各临床科室出院病人信息登记电子存档率要求达100%。
科室每月底统计总登记率低于90%时,每降低1%,扣全科人员人均10个岗点。
急、危、疑难病人、慢性病病人、需定期复诊的病人及病情康复较慢的病人随访率要求达到100%。
每漏随访一人扣主管医师20个岗点,科室每月底统计必须随访的病人随访率低于90%时,每降低1%,扣全科人员人均10个岗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出院患者随访制度
令狐采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积极推行医院倡导的院前、院中、院后的一体化医疗服务模式,将医疗服务延伸至院后和家庭,使住院病人的院外康复和继续治疗能得到科学、专业、便捷的技术服务和指导,医院特制定出院病人随访、预约制度。
第二章随访
第二条随访范围:凡在我院住院出院后的患者均需进行出院后随访。
第三条职责:各病区负责对本病区出院后的患者进行出院随访。
随访责任人:主管医生。
第四条随访时间与频次:原则上出院半月内。
第五条随访方式包括电话随访、接受咨询、家庭随访等。
第六条随访的内容包括:了解患者出院后的治疗效果、病情变化和恢复情况、如何康复、何时回院复诊等。
随访后应做好登记。
第七条临床医生应认真完整书写出院记录,并保证信息准确。
复诊时间应根据病人病情和治疗需要而定。
第八条随访时,随访医师应仔细听取患者或家属意见,诚恳接受批评,采纳合理化建议,做好随访记录。
第九条随访中对患者的询问、意见,如不能当即答复,应告知相关科室的电话号码或帮忙预约专家。
第十条随访后对患者再次提出的意见、要求、建议、投诉,及时逐条整理综合,与相关部门进行反馈,并有处理意见和处理结果。
第十一条当患者有无理言行时应尽量容忍,耐心说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不以恶言相待,更不允许与患者发生争执。
第十二条各科均要建立出院病人随访信息登记档案,内容应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历号、科室、经管医生、出院日期、诊断、联系电话、家庭详细地址等内容,由病人本次住院期间的经管医师负责填写。
第十三条各病区必须建立随访登记本,随时记录随访情况,对随访中顾客有意见或建议时,必须事实记录。
第十四条科主任应对住院医师的分管出院病人随访情况每月至少检查一次。
对没有按要求进行随访的医务人员应进行督促,确保随访率不低于90% 。
医务科负责随机抽查考核核实,考核结果纳入科内平时管理工作。
电话回访制度
1、对出院病人由科主任督促、检查,主管医生实行定时电话回访。
2、回访人必须持有执业资格证,做到热情、礼貌、不与病人发生争执。
3、病人出院时应逐项填写《出院病人电话回访记录表》,完成回访及时记录,不得遗漏。
4、、病人出院半月内由主管医生完成电话回访。
5、回访前应了解对方出院时的病情、治疗情况,回访的内容包括病人目前情况、服药情况、锻炼情况、生活情况及健康指导等。
6、回访时对病人的提问应耐心听取,按照语言规范慎重回答,对治疗原则问题不清楚的不得随意敷衍;对当时不能马上解决或电话解释不清的问题应采取另行答复、预约专家、回院复查等方法;对电话投诉应及时调查核实情况,在3天内给予回复。
7、对电话回访的情况要记录在案,不能回访的要注明原因;遇到可疑病情、特殊病情要立即向科主任汇报,做到科内每月小结一次。
8、院医务科定期抽查病人,检查制度落实情况,已出院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大于百分之九十。
出院患者随访流程
出院患者预约制度
第一条门诊服务中心负责出院病人的电话预约,保证电话预约通畅。
及时与专家门诊沟通,了解专家出诊情况。
第二条预约时需核实(复述)患者实名身份信息。
第三条预约采取分时段,参考患者平时就诊时间,尽可能满足患者就诊需要。
第四条预约成功后应告知患者相关就诊注意事项。
第五条接到专家停诊通知须在第一时间告知患者并帮忙预约其他时间或安排其他专家。
急诊IC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