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农业现代化
现代化农业的技术和管理
现代化农业的技术和管理第一章:现代化农业的背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粮食供应和农业生产成为国家关注的重点。
为了满足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需求,现代化农业的技术和管理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投入。
第二章:现代农业科技2.1 生物技术生物技术是现代农业科技的重要领域,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可以改良农作物品种,提高产量和品质。
同时,通过转基因技术可以提高作物的抗病能力和抗逆性,进一步提高产量。
2.2 精准化农业精准化农业是现代农业科技的另一重要领域,它通过精准施肥、精准灌溉、精准定位等技术手段,实现农作物生长的精准监测和管理,进一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同时,精准化农业也可以减少化肥和水的使用量,降低农业生产的成本。
第三章:现代农业管理3.1 农业信息化农业信息化是现代农业管理的重要手段,通过建立现代化农业信息平台,可以实现农业生产的精准监测和管理。
同时,农业信息化还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丰富的数据信息,进一步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和决策管理。
3.2 农业机械化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生产的重要手段,通过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技术,可以实现农作物种植、收割、施肥等工作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同时,农业机械化还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减少劳动力的投入。
3.3 农业标准化农业标准化是现代化农业管理的重要方面,通过制定农业生产的标准化体系,可以形成稳定的农产品供应链,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同时,通过农业标准化还可以提高农产品的品牌附加值,进一步推动农产品的销售和营销。
第四章: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4.1 多元化农业产业化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的经济和供给需求,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是多元化和产业化。
除了传统粮食和农作物种植之外,畜牧、渔业、水果种植、中药材种植等农业产业也将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投入,形成多元化的农业生产体系。
4.2 新型农业经营模式现代化农业的另一个发展趋势是新型农业经营模式的出现,例如“农民合作社”、“土地流转”等,这些模式都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进一步促进农业产业的发展。
《农业现代化》Word文档
第三专题农业现代化实现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农业发展的目标,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基本方向。
只有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科学地衡量我国农业现代化的程度,才能清楚地把握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才能合理地借鉴发达国家的农业现代化模式的经验与教训,才能制定切合实际的有效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战略,进而实现农业现代化。
一、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及其特点农业现代化是指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过程和手段。
在这个过程中,农业日益用现代工业、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经济管理方法武装起来,使农业生产力的由落后的传统农业日益转化为当代世界先进水平的农业。
实现了这个转化过程的农业就叫做农业现代化的农业。
农业现代化是一种过程,同时,农业现代化又是一种手段。
结合我国农业发展的实际状况,对农业现代化内涵及特点的认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1.动态性农业现代化是一个相对性比较强的概念,其内涵随着技术、经济和社会的进步而变化,即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内涵,从这个意义上讲,农业现代化只有阶段性目标,而没有终极目标,即在不同时期应当选择不同的阶段目标和在不同的国民经济水平层面上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特征。
根据发达国家现代农业的历史进程,一般可将农业现代化分五个阶段:即准备阶段、起步阶段、初步实现阶段、基本阶段及发达阶段。
一个国家、地区要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必须分析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特别是农业发展现状,只有这样才能做出符合实际而又便于操作的决策。
2.区域性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农业的成功经验非常丰富,但它们有自身的历史背景、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生态资源条件。
我们借鉴发达国家现代农业经验时,需要对其实现的条件进行分析。
因为,农业生产具有很强的区域性特点,不同国家的区域性特点不同,即使同一个国家不同区域,同一区域的不同地区,农业生产的条件都存在很大的差异。
因此,农业现代化内涵具有区域性特点。
3.世界性和时代性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逐步推进,特别是在我国加入WTO的宏观背景下,我国农业将全面融入到国际市场竞争之中,面临着来自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挑战。
农业现代化基本内容
农业现代化基本内容
农业现代化是指在现代科技、管理、组织等方面的支持下,通过科学技术和管理手段的改进,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增强农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其基本内容包括:
1. 科技创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是科技创新,包括新品种的培育、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新装备的推广使用等方面,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2. 产业升级:农业现代化需要通过产业升级,实现农业从传统的小农经济向现代化的大农业、规模化经营和产业化发展的转型,以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3. 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现代化需要建立完善的基础设施,包括灌溉、排水、电力、交通、通讯等方面,以提高农业生产和经营的便利性和效率。
4. 管理体系建设:农业现代化需要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包括农业生产、经营、质量控制、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管理,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5. 人才培养:农业现代化需要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以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总之,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容包括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基础设施建设、管理体系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这些内容相互关联、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和核心。
第三章农业现代化(1)
• ——劳动集约:解决剩余三章农业现代化(1)
5、专业化生产与农林牧渔全面 发展相结合
第三章农业现代化(1)
• 6、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 • ——目的:遇到农民进入市场,推动主
导产业的形成,实现农业生产的区域化、 专业化、市场化 • 7、稳步推进农村工业化和乡村城镇化 • ——积极发展农村的二、三产业,促进 生产要素合理流动
一、农业现代化的目标
• (一)世界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各阶段 的目标
• (二)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最终目标 • (三)近期目标
第三章农业现代化(1)
(一)世界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 各阶段的目标
• 1、起步(初级)阶段——增加粮食产量 • 2、发展时期——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 3、农业现代化向更高水平发展时期——
农业技术丰富 • 5、地区条件差异大,经济发展不平衡
第三章农业现代化(1)
(二)中国式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 在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前提下,充分合理 的利用各种自然资源,在侧重生物技术的同时, 尽可能地结合机械技术,发挥传统农业的优点, 有选择地利用现代科技成果,实现有机农业和 无机农业相结合,专业化生产与农林牧渔全面 发展相结合,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走出一条 有利于保护环境、节约能源、低消耗、高效益 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第三章农业现代化(1)
(三)具体举措
• 1、坚持科教兴农,推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 和技术革命
• 新的农业科技革命是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 为主体的新技术革命。开始于20世纪末
• 新的农业科技革命把遗传工程、基因工程、 新材料与新能源、航空与航天、信息自动控 制等现代技术应用于农业,改变传统的生产 运作方式,大幅度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
农业现代化推进行动指南
农业现代化推进行动指南第1章农业现代化概述 (4)1.1 现代农业的特征与趋势 (4)1.1.1 科技创新驱动:现代农业依靠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先进科技成果,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4)1.1.2 产业结构优化:现代农业产业结构合理,产业链条完整,农产品加工和流通发达,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4)1.1.3 生产方式转变:从传统的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向适度规模经营、产业化经营转变,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5)1.1.4 市场导向明显: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5)1.1.5 生态环保优先:注重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发展循环农业、低碳农业,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5)1.1.6 政策支持有力:国家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完善农业政策体系,保障农业现代化发展。
(5)1.2 农业现代化的战略意义 (5)1.2.1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农业现代化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产品供给,保证国家粮食安全。
(5)1.2.2 促进农民增收:农业现代化有利于提高农业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
(5)1.2.3 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农业现代化有助于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为全国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
(5)1.2.4 提升国际竞争力:农业现代化有助于提高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增强我国农业的国际地位。
(5)1.2.5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农业现代化有助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5)1.3 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与挑战 (5)1.3.1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粮食产量稳定增长,主要农产品供给充足。
(5)1.3.2 农业科技水平不断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增强,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率提高。
51.3.3 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农产品加工业和休闲农业快速发展,农业产业链条不断延伸。
(5)1.3.4 农业生态环境逐步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提高,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治理。
农业现代化方案手册
农业现代化方案手册第1章农业现代化概述 (2)1.1 农业现代化的基本概念 (2)1.2 农业现代化的国际经验 (2)1.3 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3)第2章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 (3)2.1 农业科技发展现状与趋势 (3)2.2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构建 (4)2.3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 (4)第3章农业产业结构优化 (4)3.1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意义与原则 (4)3.1.1 意义 (4)3.1.2 原则 (4)3.2 农业产业链的构建与优化 (5)3.2.1 构建农业产业链 (5)3.2.2 优化农业产业链 (5)3.3 农业产业融合与发展 (5)3.3.1 农业产业融合 (5)3.3.2 农业产业发展 (5)第四章农业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 (5)4.1 农业资源利用现状与问题 (5)4.2 农业资源高效利用技术 (6)4.3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 (6)第5章农业机械化与智能化 (6)5.1 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与趋势 (6)5.2 农业智能化技术与应用 (7)5.3 农业机械化与智能化政策支持 (8)第6章农村市场体系建设 (8)6.1 农村市场体系现状与问题 (8)6.2 农村市场体系构建策略 (8)6.3 农村电子商务发展 (8)第7章农村金融创新与服务 (9)7.1 农村金融发展现状与问题 (9)7.2 农村金融创新模式摸索 (9)7.3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 (9)第8章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构建 (10)8.1 农业社会化服务概述 (10)8.2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10)8.3 农业社会化服务政策支持 (11)第9章农业产业化与农民增收 (11)9.1 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与趋势 (11)9.2 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创新 (12)9.3 农民增收与农业现代化 (12)第10章农业现代化政策与法规 (12)10.1 农业现代化政策体系 (12)10.1.1 政策目标 (13)10.1.2 政策手段 (13)10.1.3 政策主体 (13)10.1.4 政策协调 (13)10.2 农业现代化法规建设 (13)10.2.1 法规体系 (13)10.2.2 法规内容 (13)10.2.3 法规制定与修订 (13)10.2.4 法规宣传与培训 (13)10.3 农业现代化政策与法规的实施与监督 (13)10.3.1 政策与法规实施机制 (13)10.3.2 政策与法规监督体系 (14)10.3.3 政策与法规评估 (14)10.3.4 政策与法规问责 (14)第1章农业现代化概述1.1 农业现代化的基本概念农业现代化是指应用现代科技、现代管理方法和现代经济理念,对传统农业进行改造,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的过程。
农业现代化建设路径手册
农业现代化建设路径手册第1章农业现代化概述 (3)1.1 农业现代化的内涵与特征 (3)1.2 农业现代化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3)第2章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 (4)2.1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构建 (4)2.1.1 创新主体培育 (4)2.1.2 创新资源整合 (4)2.1.3 政策支持与激励机制 (5)2.2 农业技术成果转化与推广 (5)2.2.1 成果筛选与评估 (5)2.2.2 推广体系构建 (5)2.2.3 成果转化与应用 (5)2.3 农业信息化与智能化 (5)2.3.1 农业信息化建设 (5)2.3.2 农业智能化发展 (6)2.3.3 政策支持与保障 (6)第3章农业产业结构优化 (6)3.1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意义与原则 (6)3.1.1 意义 (6)3.1.2 原则 (6)3.2 农业产业链构建与优化 (7)3.2.1 农业产业链构建 (7)3.2.2 农业产业链优化 (7)3.3 优势特色产业培育与发展 (7)3.3.1 优势特色产业选择 (7)3.3.2 优势特色产业培育与发展 (7)第4章农业资源利用与保护 (8)4.1 农业资源现状与评价 (8)4.1.1 资源类型与分布 (8)4.1.2 资源利用现状 (8)4.1.3 资源评价 (8)4.2 农业资源节约与高效利用 (8)4.2.1 节水灌溉技术 (8)4.2.2 精准施肥技术 (8)4.2.3 农业机械化与智能化 (8)4.2.4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8)4.3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 (8)4.3.1 生态农业模式 (8)4.3.2 农田土壤保护与修复 (8)4.3.3 水土保持与治理 (9)4.3.4 生物多样性保护 (9)4.3.5 农业环境监测与评价 (9)第5章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9)5.1 农田水利设施建设 (9)5.1.1 水资源合理配置 (9)5.1.2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 (9)5.1.3 农田水利设施维护与管理 (9)5.2 农业机械化与设施农业 (9)5.2.1 农业机械化推广 (9)5.2.2 设施农业发展 (10)5.2.3 农业机械化与设施农业技术创新 (10)5.3 农村交通与物流体系建设 (10)5.3.1 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10)5.3.2 农村物流体系建设 (10)5.3.3 农村交通与物流信息化建设 (10)第6章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10)6.1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背景与目标 (10)6.1.1 背景 (10)6.1.2 目标 (10)6.2 农村土地确权与流转 (11)6.2.1 土地确权 (11)6.2.2 土地流转 (11)6.3 农村土地市场培育与发展 (11)6.3.1 土地市场培育 (11)6.3.2 土地市场发展 (11)第7章农村金融创新与服务 (11)7.1 农村金融体系的现状与问题 (11)7.2 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 (12)7.3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与风险防范 (12)第8章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12)8.1 农村人力资源现状与挑战 (13)8.2 农村教育培训体系构建 (13)8.3 农村人才引进与激励机制 (13)第9章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构建 (14)9.1 农业社会化服务概述 (14)9.2 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 (14)9.3 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创新 (14)第10章农业现代化政策与制度保障 (14)10.1 农业现代化政策体系构建 (14)10.1.1 政策目标 (15)10.1.2 政策手段 (15)10.1.3 政策保障 (15)10.2 农业支持政策与财政投入 (15)10.2.1 农业支持政策 (15)10.2.2 财政投入 (15)10.3 农业现代化法律法规建设与实践摸索 (16)10.3.1 法律法规建设 (16)10.3.2 实践摸索 (16)第1章农业现代化概述1.1 农业现代化的内涵与特征农业现代化是指应用现代科技、现代管理和现代经营理念,对传统农业进行改造和提升,实现农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提高农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过程。
农业现代化的战略布局
农业现代化的战略布局一、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性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现代化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的基础。
农业现代化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产品供给,改善农民收入状况,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二、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农业现代化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支持。
政府应加大对农业科技研发的投入,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同时,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推广系统,将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迅速推广到农田,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三、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农业现代化要实现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推动农业从传统模式向现代化、产业化发展,推动农业产业与现代服务业、制造业融合发展。
四、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农业现代化需要打造农产品品牌,提高农产品品质和口碑,增加品牌附加值。
政府应加大对优质农产品品牌建设的支持力度,完善品牌认证和保护制度,提供品牌推广和市场拓展的政策支持。
五、推动农业信息化发展农业信息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政府应加强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田、农户、农产品市场之间的信息流通和互联互通。
同时,大力发展农业大数据,提供决策支持,优化资源配置和农业生产。
六、加强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现代化不能只追求经济效益,还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农田资源可持续利用。
政府应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绿色化、生态化。
同时,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完善农田灌溉设施,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七、改善农民收入状况农业现代化的目标是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实现农民富裕。
政府应加大对农民收入的支持力度,推动农业经营主体化、规模化发展,培育现代农业经营者。
同时,加强农民职业培训,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和技术水平。
八、推动农村产业发展农业现代化要充分发挥农村资源禀赋优势,推动农村产业发展,增加农民就业机会。
政府应加强农村投资和资源整合,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打造特色农村旅游、休闲农业、乡村新业态,增加农民收入来源。
初中地理农业生产与农业现代化
初中地理农业生产与农业现代化农业是人类最早的生产方式之一,也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农业生产逐渐走向了现代化道路。
本文将探讨初中地理中的农业生产与农业现代化问题。
一、农业生产的基本概念和过程1. 农业生产的定义农业生产是指通过动植物的种植、养殖和相关加工活动,以生产农产品为目的的经济活动。
它是人们利用自然资源进行生产的一种方式。
2. 农业生产的过程农业生产一般经历农业资源准备、农田准备、耕种、养殖、收获、储存和加工等过程。
其中,耕种、养殖是农业生产的核心环节。
二、农业现代化的特征和意义1. 农业现代化的特征农业现代化主要包括生产方式现代化、农业产品供给现代化、农业经营现代化、农村社会经济现代化等方面。
它的特征是高效、节约、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2. 农业现代化的意义农业现代化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加强国家的农业竞争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三、农业生产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1. 农业生产的发展对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农业生产的发展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
只有通过提高农业生产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实现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才能推动整个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2. 农业现代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农业现代化对农业生产具有深远的影响。
它可以促进农业生产的高效化、规模化和自动化程度的提升,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和竞争力。
四、农业现代化的挑战和解决办法1. 农业现代化面临的挑战农业现代化面临着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人口老龄化、市场竞争等问题。
这些问题给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2. 农业现代化的解决办法为了应对上述挑战,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如加大对农业科技研发的支持,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以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
五、农业现代化的示范与经验1. 农业现代化的示范地区中国的东部沿海城市、美国的中西部地区、欧洲的荷兰等地区都是农业现代化的典型示范地区。
农业现代化推进方案手册
农业现代化推进方案手册第1章农业现代化概述 (3)1.1 农业现代化的基本概念 (3)1.2 农业现代化的国际发展趋势 (3)1.3 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现状与挑战 (3)第2章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应用 (4)2.1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构建 (4)2.2 农业技术成果转化与推广 (4)2.3 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 (5)第3章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 (5)3.1 农业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5)3.2 农业产业布局优化策略 (5)3.3 农业产业链延伸与价值提升 (6)第四章农业生产方式变革 (6)4.1 精准农业发展策略 (6)4.1.1 信息化技术支撑 (6)4.1.2 基于大数据的农业生产决策 (6)4.1.3 无人机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6)4.2 生态农业模式摸索 (6)4.2.1 生态循环农业发展 (6)4.2.2 低碳农业技术集成与示范 (7)4.2.3 生态农业品牌建设与推广 (7)4.3 循环农业发展路径 (7)4.3.1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7)4.3.2 多元化农业经营模式 (7)4.3.3 农业循环经济园区建设 (7)4.3.4 政策支持与激励机制 (7)第5章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与利用 (7)5.1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政策分析 (7)5.1.1 政策背景 (7)5.1.2 政策目标 (8)5.1.3 政策措施 (8)5.2 土地流转与规模经营 (8)5.2.1 土地流转 (8)5.2.2 规模经营 (8)5.3 农村土地整治与节约集约利用 (8)5.3.1 农村土地整治 (8)5.3.2 节约集约利用 (9)第6章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与提升 (9)6.1 农田水利设施建设 (9)6.1.1 建立完善的农田水利设施规划体系 (9)6.1.2 加强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 (9)6.1.3 推进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 (9)6.2 农业机械化与智能化发展 (9)6.2.1 完善农业机械化政策体系 (9)6.2.2 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 (9)6.2.3 发展农业智能化技术 (9)6.3 农业信息化建设与应用 (9)6.3.1 构建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 (9)6.3.2 推广农业信息化技术应用 (10)6.3.3 提高农业信息化服务水平 (10)第7章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 (10)7.1 农业面源污染防控 (10)7.1.1 面源污染现状分析 (10)7.1.2 防控措施 (10)7.2 农田土壤质量保护与提升 (10)7.2.1 土壤质量现状分析 (10)7.2.2 保护与提升措施 (10)7.3 生态农业补偿机制研究 (11)7.3.1 生态农业补偿现状分析 (11)7.3.2 补偿机制构建 (11)第8章农业市场体系建设与营销创新 (11)8.1 农产品市场体系构建 (11)8.1.1 完善市场基础设施 (11)8.1.2 构建多元化市场主体 (11)8.1.3 加强市场监测和信息发布 (11)8.2 农产品品牌建设与推广 (11)8.2.1 品牌培育 (11)8.2.2 品牌推广 (12)8.2.3 品牌保护 (12)8.3 农业电子商务发展 (12)8.3.1 电商平台建设 (12)8.3.2 电商人才培训 (12)8.3.3 电商政策支持 (12)8.3.4 电商物流体系构建 (12)第9章农业政策支持与金融服务 (12)9.1 农业政策支持体系优化 (12)9.1.1 政策目标与重点支持领域 (12)9.1.2 政策工具与措施 (12)9.2 农村金融体系建设与创新 (13)9.2.1 农村金融体系现状与问题 (13)9.2.2 农村金融体系建设与创新措施 (13)9.3 农业保险发展及风险管理 (13)9.3.1 农业保险现状与问题 (13)9.3.2 农业保险发展及风险管理措施 (13)第10章农业现代化人才培养与引进 (13)10.1 农业人才需求与培养现状 (13)10.2 农业人才培训体系构建 (14)10.3 农业人才引进与激励机制研究 (14)第1章农业现代化概述1.1 农业现代化的基本概念农业现代化是指应用现代科技、现代管理方法和现代经济理念,对传统农业进行改造,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农村生活水平的过程。
农业现代化的内涵与条件
农业现代化的内涵与条件农业现代化是指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着眼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结合的综合效益的提高,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
要完成这一历史转变过程,必须创造和改善一系列社会经济及技术条件:1.商品经济必须有一定程度的发展。
现代经济所需的各种社会经济条件,必须通过商品经济的发展而逐步形成。
只有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才能全面打破封闭式的自然经济,彻底摧毁小生产的经营方式,使农业朝着专业化和社会化的方向发展;只有商品经济的发展,才能不断扩大市场,市场的扩大是社会化大生产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只有商品经济的发展,才能打破墨守成规的习惯势力,推动农村科学文化的普及和提高。
2.工业要有一定程度的发展。
工业和农业是不可分割的两个部门,二者之间存在着辩证关系,工业是在农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农业的发展又离不开工业的主导作用。
农业现代化所需要的机器、化肥、农药及其他现代生产要素,无一不依靠工业;农业现代化所需要的各种科学技术人才,几乎大都是在大工业成就的基础上进行培养的;农业现代化的资金,从长远来看,大部分将来源于工业积累;农业剩余劳动力,将主要依靠工业部门来吸收。
3.教育水平要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在大规模的“物力投资”的同时,必须重视“智力投资”,这是世界各国农业现代化的经验。
因为现代的生产资料必须与现代的劳动力相结合,只有“物”而没有“人”是不可能现代化的。
农业现代化所需要的人才包括:精干的农业科学家和教育家,庞大的农业科学工作者、农业管理专家和农业推广专家队伍,以及受过专业教育的广大农业劳动者。
这就要求智力投资必须是多层次的,高等农业教育、中等农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应按比例的协调发展。
4.人口增长必须有一定的控制。
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的程度上离不开人口的增加,但超过了一定的限度,人口就变成了农业现代化的一种负担或限制因素。
这在发展中国家明显地表现了出来。
人口过多,造成了资源超负荷,从而引起农业对资源的掠夺式经营,以致造成生态平衡的破坏;人口过多,必然抵消了农业的增产部分或者农业的资金积累,没有资金积累,实现农业现代化是不可能的;人口过多,经济很难搞上去,导致平均主义泛滥,劳动者积极性受到挫伤,人民生活难以改善,较低的人口生产成本又会刺激人口的进一步的扩大再生产,形成恶性循环;人口过多,需要更多的教育投资以及医疗卫生条件,如果这些条件不能满足,必然是人口素质下降。
农业现代化概念
一、概念农业现代化是指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过程和手段。
在这个过程中,农业日益用现代工业、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经济管理方法武装起来,使农业生产力的由落后的传统农业日益转化为当代世界先进水平的农业。
实现了这个转化过程的农业就叫做农业现代化的农业。
农业现代化是一种过程,同时,农业现代化又是一种手段。
二、特征1.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农业现代化可以概括为“四化”,即机械化、科学化、水利化和电气化。
将机械化排在农业现代化的首要位置。
所谓农业机械化,是指运用先进设备代替人力的手工劳动,在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中大面积采用机械化作业,从而降低劳动的体力强度,提高劳动效率。
理论上讲是这样,但在山区、丘陵地区,由于土地面积较小,限制了机械化的应用,甚至无法利用机械。
2.生产技术科学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动力源泉农业生产技术科学化,其涵义是指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从而提高产品产量、提升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保证食品安全。
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其实就是不断将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过程,不断提高科技对增产贡献率的过程。
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的出现,将使农业现状发生巨大的变化,农业增长方式从粗放经营转变为集约经营。
科技将在对传统农业的改造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3.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农业产业化是指农业生产单位或生产地区,根据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特点,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户为基础,以龙头企业或合作经济组织为依托,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系列化服务为手段,通过实现种养加、产供销、农工商一条龙综合经营,将农业再生产过程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联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的过程。
可以说,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过程就是农业现代化的建设过程。
一方面,农业产业化促进了农业专业化和规模经营的发展;另一方面,反过来,农业专业化和规模经营又促进了农业先进技术和设备的推广应用,促进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需要指出的是,农业产业化模式不是万能的,不同区域采取农业产业化模式时,需要对该模式产生的历史背景、运做机制、绩效评价等进行评价,盲目引进外界模式往往会导致失败。
农经第三章农业现代化讲稿
美国经济学家、世界银行经济顾问 H· 钱纳里,凋查研究了101个发达国家和 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二元经济结构问题,提出了产业结构转变论。他认为 经济发展就是经济结构的成功转变。经济结构成功转变的基本内容就是传 统农业主导的经济结构,由于市场需要的变化,在城市工业化和农村工业 化的工业化过程中,发生资金投入、生产技术、资源配置的变化,从而转 变为现代工业主导的经济结构。经济结构转变的整个过程,经历逐步推进 的三个阶段。在经济结构转变启动的第一阶段,由于人们最终需求中食物 消费的需要最多和最大,整个社会主要依赖农业提供初级产品。就国际贸 易的需要来说,也是这样,比较优势在初级产品的生产方面。随着经济的 发展、收人的增加、生活的改善,总消费中食物消费份额下降的恩格尔定 律显现出来。无论国内消费需要,还是国际贸易需要,都转向了工业制成 品。现代城市工业应运兴起,传统农村农业处于发展缓慢乃至停滞的状态。 在经济结构迅速转变的第二阶段,由于工业制成品市场需要的激励,资金、 劳力等生产要素资源从生产率较低的传统农业部门和其他部门,迅速流向 生产率较高的现代工业部门和其他部门,现代生产技术也在现代工业部门 和其他部门迅速发展起来。现代工业部门和其他部门不仅获得了资源重新 配置的直接增长效应,而且获得了资源在整体经济中重新配置的总体再配 置增长效应。在经济结构转变完成的第三阶段,传统农村农业实现了现代 化的改造和发展,现代农业部门从生产率低速增长部门转变为生产率增长 速度较高部门,缩小了同现代工业部门和其他部门的生产率差距。二元经 济结构转变为一元经济结构,经济不发达状态转变为经济发达状态。在钱 纳里看来,发展中国家的资源转移和再配置,同发达国家相比是更加重要 的增长因素。因为发展中国家二元经济结构更加突出,市场需要和要素市 场的变化幅度更大,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转变余地也就更大。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新华章的农业现代化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新华章的农业现代化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农耕历史的农业大国,农业在中华民族的文明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和农业技术的创新,农业现代化已成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新华章的重要标志之一。
本文将从农业现代化的概念和意义、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展以及推动农业现代化的策略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农业现代化的概念和意义农业现代化是指在农业生产中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推动农业生产方式、农村经济结构和农民生活水平等全面转变的过程。
农业现代化的意义不仅仅体现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方面,更重要的是对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增长和农村社会稳定的促进作用。
农业现代化可以助力实现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提升农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二、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展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推进和现代科技的引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首先是农业生产技术的更新。
通过推广应用高效节水农业技术、精准施肥技术以及智能农机和农业装备的引进,我国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
其次是农产品质量的提升。
通过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推进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和有机农产品认证等措施,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获得了更高的竞争力。
再次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推进。
我国积极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和新动能,推动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最后是农民收入的增长。
通过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就业创业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我国农民收入稳步增长,农村地区贫困人口减少,农村社会稳定得到有效保障。
三、推动农业现代化的策略为进一步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策略和举措。
首先,加大农业科技创新的力度,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和科技人才,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其次,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电力、通讯、交通等基础设施,提升农村生产生活的条件。
再次,加强农业支持政策的制定和落实,为农民提供更好的金融、税收和土地政策支持,增加农业投入。
农业现代化方案
农业现代化方案农业现代化是指利用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质量和可持续性,以满足人们对粮食、衣食住行等基本需求的发展目标。
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需要制定系统的方案来指导和推动农业发展的各个方面。
本文将分析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个综合性的农业现代化方案。
一、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性1.1 提高农产品质量与安全农业现代化可以通过科学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例如,合理施肥、科学管理农作物病虫害、引进高产优质品种等措施可以提高产品的品质。
通过严格控制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可以降低农产品中有害物质的含量,保证食品安全。
1.2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农业现代化可以通过引进先进的机械设备、自动化技术和智能化管理系统,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效益。
例如,使用智能化的农业机械可以节约劳动力成本,提高生产效率;通过智能化的精细管理系统,可以实现精准施肥、精准灌溉,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1.3 促进农民收入增加农业现代化可以通过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增加农民的收入。
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需要推动农业产业化、规模化,通过推动农村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
同时,农业现代化可以提供就业机会,创造更多的农田产业就业机会,进一步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二、2.1 科学技术支持农业现代化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持。
政府应加大投入,加强农业科研力量的建设,培养和吸引科技创新人才。
加强与农业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的合作,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应用。
同时,建立健全农业现代化技术推广体系,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和指导,提高他们科学种植、管理和经营的能力。
2.2 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现代化需要健全的农田基础设施支持。
优化农田整理,提高灌溉设施,加强水利工程建设,提高排水和节水能力。
加强农田防护林网建设,加强对农田环境污染的防治。
此外,还要加大对农村电网和通信网络建设的投资,提高农村电力、信息化水平。
2.3 农业产业化发展农业现代化需要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培育和壮大农业龙头企业,推动农业向规模化、集约化、特色化方向发展。
农业农村现代化知识点总结
农业农村现代化知识点总结一、农业现代化的概念和特点1. 农业现代化的概念农业现代化是指在现代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的指导下,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减少生产成本、保护环境和促进农民增加收入为目标,通过改革和创新,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生产结构、生产关系和农村经济社会制度的变革,实现农业生产的现代化。
2. 农业现代化的特点(1)生产方式的现代化。
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装备,推广科学种植、养殖、管理等现代化生产方式。
(2)生产结构的多样化。
发展多种经营、多产业联合等多元化生产结构。
(3)生产关系的市场化。
建立农产品市场体系,增强农产品市场化流通和竞争能力。
(4)农村经济社会制度的民主化。
推进土地承包权、农村土地经营权、财产权的流转和规范化。
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阶段和路径1. 发展阶段(1)初级阶段。
主要依靠农业机械化和化肥农药的应用,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
(2)中级阶段。
主要依靠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实现农业生产的多元化和附加值的提高。
(3)高级阶段。
主要依靠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实现农业生产方式的彻底变革和农产品的国际化。
2. 发展路径(1)技术路径。
以推广高效农业技术和先进生产装备为主,提高农业生产率和产品质量。
(2)产业路径。
以发展农业产业化为主,建立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产品流通体系,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3)生态路径。
以生态农业为主,实现生态经济和可持续发展。
三、农村现代化的内涵和指标1. 农村现代化的内涵(1)经济现代化。
实现农村经济多元化、市场化和产业化发展。
(2)社会现代化。
实现农村社会制度的民主化、法制化和社会管理的现代化。
(3)生态现代化。
实现农村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资源的合理利用。
(4)文化现代化。
实现农村文化资源的保护和传承、农民素质的提高。
2. 农村现代化的指标(1)农村经济的现代化指标。
包括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村产业发展水平、农村经济结构和农民收入水平等指标。
(2)农村社会的现代化指标。
农业现代化进程
农业现代化进程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农业现代化已成为各国推动经济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探讨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农业现代化的含义农业现代化是指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改造传统农业,提高农业生产力的过程。
它涉及种植技术、养殖技术、农产品加工、农业机械化以及农业信息化等多个方面。
技术进步与创新农业技术的发展是农业现代化的核心。
通过生物技术的应用,如转基因技术和育种技术的革新,作物的产量和抗病虫害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同时,精准农业的兴起,如使用卫星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土壤分析和作物监测,使得农业生产更加高效和环保。
机械化与自动化农业机械化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关键。
从最初的简单农具到如今的智能农机,机械化程度的提升极大地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了作业效率。
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如无人机喷洒农药和自动化收割机,进一步推动了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
信息化与数据管理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农业生产管理变得更加科学和精确。
通过农业信息平台,农民可以获取实时天气信息、市场价格动态等,做出更合理的生产决策。
大数据和云计算的使用,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优化了资源配置。
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在追求生产效率的同时,农业现代化也强调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
生态农业的推广,旨在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
同时,循环农业和有机农业的发展,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了农业生产的环境足迹。
结语农业现代化不仅是技术革新的过程,也是农业生产方式和社会结构深刻变革的过程。
它对于提高全球食品安全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农业现代化将继续深化,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近期目标
• 2010年全面实现小康,2050年基本实现农业现代 化 • 农业现代化分三步走 • 第一步:准备阶段(1980-1990) • 第二步:起步阶段(1990-2000) • 第三步: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阶段(2000-2050)
• 到2010年,实现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村经济和
农民收入再上一个新台阶,具体目标:
内 容
马拉农机具,畜力占农业总动力的76%, 机械动力占24%。后期,钢铁工业发展 促进了农业机械制造。 内燃机为主要动力,拖拉机普及,1940 年每千英亩耕地有拖拉机4.9台,机械动 力占农业总动力的93%以上。到1945年 已有拖拉机248万台。 内燃机和电力为主要动力,农业全部采 用机械,养鸡,养牛实现自动化、电气化、 工厂化,机械向大功率宽幅和高速、精 密方向发展。
其它科学技 术应用
• 日本型——劳动集约型:日本、荷兰、 等国
• ——国情:人多地少,自然资源缺乏,耕地面积少。 • ——实现农业现代化:先生物技术现代化,提高土地 生产率;后农业机械化,适当提高劳动生产率。
• 西欧型——中 间 型:英国、法国、意大 利等国
• ——国情:工业相对发达,劳动力和耕地资源都不太 丰富 • ——二者并举,生物技术和机械技术现代化并进,物 质投资和智力投资并举,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共 同提高。
• 二、指标体系 • 三、评价方法
(一)世界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 各阶段的目标
• 1、起步(初级)阶段——增加粮食产量 • 2、发展时期——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 3、农业现代化向更高水平发展时期—— 协调经济、技术体系和自然环境的关系, 实现经济效益、技术效益、社会效益和 生态环境之间的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
• 分为:古代农业和近代农业两阶段 • 1、古代农业(奴隶社会-19世纪中期)
• 基本特征:
• 铁制工具,人畜力为动力;
• 生产技术主要来自直接的经验;
• 物质和能量在农业内部循环;
• 自给自足的经济为主
2、近代农业 (19世纪中叶-20世纪40年代)
• • • • • • 基本特征: 半机械和机械化农具 开始采用近代自然科学和农业科学技术 分工开始发展 向商品化、社会化农业转化 农业企业出现
高度机 械化时 期
1940 年至 今
美国生物技术现代化
项 目 良种繁育和 推广 农业化学的 发展 内 容 重视引进国外优良品种,重视农业科研和推广,重 视畜种及饲料的培育和改良,饲养方法改革。 19世纪末开始使用商品肥料,1950年化肥用量 143hm/kg,到1982年增加到258hm/kg,有复合肥、 液体肥、长效肥等,肥效利用率高,使用除草剂、 杀虫剂。20世纪90年代,开始发展生态农业,限制 化肥、农药的用量,保护环境。 激光照射种子,遥感技术、计算机测产,自动喷灌, 生物防治,土壤改良,遗传育种等。
第四节 中国农业现代化的道路
一、国外农业现代化的道路
• 美国型——资本集约型:美国、加拿大等国
• ——国情:地广人稀,劳动力不足。 • ——实现农业现代化:先农业机械化,提高劳动 生产率,缓解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后生物技术现 代化,提高土地生产率。
美国农业机械化
项 目
半机械 化时期
机械化 时期
时期 18401910 19101940
法国生物技术现代化
内 容 农业化学化 进展和特征 ① 80年代后,化肥用量300kg/hm2,N、P、K复合肥为 主,品种有液体肥、颗粒肥、浓缩肥、长效肥。② 注重 施肥方法的研究,科学施肥,有机肥、无机肥结合。蔬 菜、果树等经济作物以有机肥为主。③ 大量使用地膜, 保护地栽培。畜牧业使用配合饲料。 ① 作物育种: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移植、杂交、激光 照射选育良种品种更新周期短。实现了良种化,谷物单 产6000kg/hm2。②畜种改良:牛15个月出栏可达500kg, 猪6个月出栏可达110kg,鸡2个月出栏可达2kg。 ① 自流灌溉不发达,主要以节水型、自动化灌溉为主。 灌溉水资源利用率70%以上。②灌溉方式:大田和草地 用喷灌,园艺作物用滴灌,采用管道输水。一些作物用流 动喷灌器灌溉,减少水损失。
机械、电器 动力机、电动机 机械化、电器化、自动化 生产规模大、分工细
生物技术、温室、工厂化 生产
经营管理 传统经验
经济形态 自给自足、排斥交换
科学管理,计算机卫星遥控 手段
商品经济高度发展、区域 化、专业化、社会化生产
第二节 农业现代化的内容
一、概念:
1、定义:农业现代化是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 代工业武装农业,用现代管理方法和手段组织、 管理农业,把落后的传统农业逐步改造成为具 有较高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农产品商品 率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的过程。
良种化
农田水利现 代化
二、从国情出发,走中国式 农业现代化道路
• 国情:一国的地理、环境、人口构 成、自然资源、民族传统、文化习 俗、科技水平及国民经济发展水平 等。
(一)我国的基本国情
• 1、人多地少,农业劳动力资源丰富
• 2、农业资源总量多,人均占有量少
• 3、有较完整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工业体系
• 4、现代科技落后,农民素质低,但传统 农业技术丰富 • 5、地区条件差异大,经济发展不平衡
三、现代农业:
资本主义产业革命——20世纪。尤其是二战以后 • • • • • 基本特征: 农业机械为生产工具; 以石油、电力为动力; 物质循环和能源转化是开放式循环 技术体系建立在科学技术的基础上,用于指导 农业生产和实践
现代农业的成效
• (1)土地生产率大幅度提高
• (2)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商品率较高
• 粮食产量5.6亿吨,棉花500万吨,肉类7000万吨,水产品 4200万吨; • 农民生活在小康基础上更加富裕; • 全国人均每日主要营养供给量接近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 平均水平,其中热量2600千卡,蛋白质80克,脂肪80克; • 在农村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
• 到2020年,使农业和农村经济更加发展,基本实现农业生
农民人均纯收入 农民人均生活费支出 恩格尔系数 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
3、富裕文明的指标
三、评价方法:综合评分法
• • • • • 1、选取评价指标 2、确定指标权数(A.L.Steaty的AHP法) 3、确定评分标准 4、收集指标数据 5、计算综合评价值:P=∑WiXi X=x/m X——指标值 m——各指标的标准
(二)中国式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 在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前提下,充分合理 的利用各种自然资源,在侧重生物技术的同时, 尽可能地结合机械技术,发挥传统农业的优点, 有选择地利用现代科技成果,实现有机农业和 无机农业相结合,专业化生产与农林牧渔全面 发展相结合,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走出一条 有利于保护环境、节约能源、低消耗、高效益 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 (3)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基本上消灭了城乡差别 • • • • 农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内容不同 原始农业是凭人类的本能向大自然乞讨的农业 传统农业是凭人类的感性经验向大自然索取的农业 现代农业是科学技术使自然和人类和谐发展的农业
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的特征
农产品商品率 商业性投入比 农业劳动力 传统农业 0—40% 0—30% 50%以上 现代农业 50%—100% 30%—90% 低于20%
3、劳动者现代化
• 现代的生产、经营理念。 • 具备四个意识:市场意识、竞争意识、科技意识和法 律意识。 • 较高的科技和文化素质。
4、经济管理现代化
• 指在农业生产的全过程中,采用先进的管理 手段和科学的管理方法。包括: • 农业组织结构现代化:建立新型的适应现代 农业发展的组织结构。 • 经济管理方法现代化 • 管理手段现代化
(二)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最终目标
• 发达的农业:建立高产、优质、低耗的农业生产系 统——经济效益 • 良好的环境:建立合理、高效、稳定的农业生态系 统—生态效益 • 富裕文明的新农村:建设繁荣、富庶、文明的现代农 村—社会效益 • 农业现代化是经济、生态、社会三个方面的统一 • 是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 培育和推广良种,实现良种 化—提高土地生产率 • 病虫害防治:化学防治、生物 防治 • 采用先进技术:栽培、耕作、 畜牧、饲养技术
• 例:水、肥、温的控制(温室);
立体农业;人工饲养蜘蛛的研究; 人工饲养瓢虫等。
2、生产手段现代化
• 农业机械化:在农业中广泛地运用机器设备来替代人、 畜力的过程(产业、作业项目)。 • 农业电气化:广泛运用电能(养殖、育种等) • 农业水利化:兴建水利工程和设施,实现旱涝保收。 • 大地园林化:对土地进行全面规划,实现山、水、林、 田、路的综合治理。
法国农业机械化进展
年代 进 展
19世纪
1860年,开始在农村使用拖拉机和动力机械,直到 1900年还是以蒸气动力为主。
农用蒸气机、电动机、内燃机开始增多,作业机械播 种机、施肥机、拖拉机只有2—3万台,农业生产上混 杂着人畜动力。
20世纪初
20世纪中期 进入农业机械化高涨时期。拖拉机和农机具每年增加 2—7万台,到1970年每千hm2耕地和牧场有40台拖拉 机,每台负耕25hm2。种植业各种作业都实现了机械 化。 20世纪后期 农机具向大功率、高速、宽幅发展,农用汽车在农村 广泛使用,畜牧业生产也实现了全盘机械化。自动化、 电气化是这一时期法国农业现代化的标志。
2、从内涵看
• 农业生产的本质: • ——是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的过程,科学技术 能提高循环和转化的效率。 • 生产目的:获取农产品和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 高的土地生产率就是要实现农业机械化,高的 劳动生产率就是要实现生物技术现代化,高的 商品率就是要实现区域化、专业化生产。
3、从外延看:农业现代化是一个综合 性的、世界性的、历史性的概念。
三、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