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概要
第一章 电子政务概述《电子政务教程》ppt 课件
• 二、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
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是指政府通过电子 网络系统进行电子采购与招标,精简管理 业务流程,快捷迅速地为企业提供各种信 息服务。
信息定期更新, 实现网上表格下 载、咨询等简单 交互功能;利用 电子邮件进行交 流;建设业务管 理信息系统,提 供业务信息检索
用户事务在线 处理;数字身 份认证广泛有 效,信息安全 得到保证;基 础网络基本整 合;后台实现 信息共享
完成从职能导 向向服务导向 的转变;在线 服务完全整合, 根据用户需求 提供一体化服 务;后台跨部 门业务实现无 缝集成
1. 电子采购与招标 2. 电子税务 3. 电子证照办理 4. 信息咨询服务 5. 中小企业电子服务
• 三、政府对公众的电子政务 政府对公众的电子政务是指政府通过电子
网络系统为公众提供的各种服务。 1. 教育培训服务 2. 就业服务 3. 电子医疗服务 4. 社会保险网络服务 5. 公民信息服务 6. 交通管理服务 7. 公民电子税务
✓ 大多数所说的电子治理都是狭义的概念范畴。
2. 电子治理与电子政务的区别 其一,单一主体与多元主体。 其二,政务流程信息化与责任重构。 其三,政府导向与公众导向。
1电子政务概要
第一章 电子政务概要
3 电子政务的实质和动因
电子政务的动因: • 建设高效的政府 • 信息化、民主化的需求与发展趋势
• 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普及
第一章 电子政务概要
4 电子政务的基本应用模式
• G2G——政府对政府的电子政务 • G2B——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 • G2C——政府对公民的电子政务
第一章 电子政务概要
电子政务的应用模式
企业…… G2B 互联网 G2C 公众……
政府服务和信息资源的整合
政府部门1 G2G
政府部门2 G2G
政府部门N
电子政务的应用模式示意图
第一章 电子政务概要
G2G——政府对政府的电子政务
• G2G(Government to Government),是一种政府对政 府的电子政务应用模式,是电子政务的基础工程。G2G 是应用于上下级政府、不同地方政府、不同政府部门之 间的电子政务。也可归纳为政府机关内部和政府机关之 间的电子政务两种形式。
• • • • • 有利于推动政府职能的转变 有利于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 有利于促进社会信息化的建设 有利于公众充分享受更多优质的公共服务 有利于促进政务公开和廉政建设
第一章 电子政务概要
有利于推动政府职能的转变—助推器
• “管制主导型”政府向“服务主导型”政府转变。
打破原有的政府行政管理方式(组织结构、工作方式)。 国内外电子政务的实践证明,利用电子信息技术手段可以创新政府管 理模式,有效地保障政府职能的转变。
电子政务的基本概论
信息化发展战略行动之--电子政务行动计划
❖ 规范政务基础信息的采集和应用,建设政务信息资 源目录体系,推动政府信息公开。
❖ 整合电子政务网络,建设政务信息资源的交换体系, 全面支撑经济调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 务职能。
❖ 1992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设全国政府行政首脑机关办 公决策服务系统的通知》。
❖ 2001年,国务院办公厅制定了《全国政府系统信息化建设 2001- 2005年规划纲要》。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必要性和现 状
• 2001年12月25日,在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召开的第一次信息化领导小 组会议上,“信息化从政府信息化开始”成为会议决议之一,“电子政务” 计划以较明晰的政府行为方式确定下来。
❖ 2006年3月19日,中办、国办联合下发了《关于印发〈2006-2020年国 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的通知》。5月20日,中办、国办转发了 《国家信 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推进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建设的意见》。6月12-13日, 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电子政务工作座谈会。
❖ 根据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2006年1月公布的《2005年全球电子政 务准备报告》,我国电子政务准备度指数为0.5078,全球排名第57位, 较2004年上升了10位。
5电子政务概要
• 2. 推进电子政务利于建立透明政府和诚信政府
– 政务公开:政府行为、办事程序 – 信息公开:提高政府办事的透明性 – 加强了政府廉政建设:大大降低腐败发生的可能性
43
• 3. 推进电子政务有利于建立服务政府
– 权力行政转变为服务行政 – 提供一站式、一表式服务
• 4. 推进电子政务利于建立民主政府,实现和谐政务
• (3)多功能查询:在透明的环 境下,对办事过程进行实时跟踪、 查询,对政府工作人员的办事过 程施行监督。
73
政府应成为大数据时代的领跑者
公共事业
难
自然资源 计算机及其电子产品行业
制造业
信息业
开
医疗保健业
发
的
咨询服务业
难 易
建筑业
餐饮住宿业
程
度 指
行政服务
智慧交通建设与应用
静态车辆的智慧化管理与 服务:通过物联网技术的 应用,从规划、建设、经 营、管理等方面加强停车 问题的管理与服务,实现 静态车辆的高效管理及人 性化服务
• 城市以及相关新闻、消息等;
• 有关法律、政策、法规、政府 公告等;
• 按照信息公开原则要求应当公 开的其他信息。
69
(2)在线服务:为公众、 企业或机关提供服务 的板块
• 网上办公、办事通道; • 投资指南; • 交通、气象、旅游导
电子政务概论
电子政务概论
电子政务是运用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分隔的限制,建成一个精简、高效、廉洁、公平的政府运作模式,以便全方位地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与服务。电子政务专业主要培养能系统掌握电子政务的专业人才,具有较强的政治思维能力、行政管理能和组织协调能力,能熟练掌握政府网络构建与运行技术的现代政务管理的专门人才。本专业是一个纳入教育专业目录的新兴专业,这一专业是国家"十一五"规划,落实党十六大提出的"大力推进信息化","推行电子政务"精神。将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行政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顺应国家信息化大发展的趋势而设立。随着国内对电子政务认识的不断加深,各级政府对电子政务工作的重视,我国的电子政务专业建设取得了重大发展。但从教学内容上看,"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比较严重。从教学方式来看,有的学校注重动手能力,加强了实验课程的教学课时;有些学校则以课堂讲授理论知识为主要方式,注重理论基础知识的研究和教学。从教学效果上分析,电子政务专业知识跨度较大,有些老师侧重从信息化角度讲授电子政务课程,涉及技术方面知识点较多,学生对电子政务的相关技术掌握较全面;而有些老师侧重从管理角度研究电子政务,深入分析了电子政务的发展对国家行政体制的影响和变革,因此学生对国家的管理体制和组织发展等理论知识有较系统的理解。
由于各有侧重点,以致于各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要么只懂信息技术,要么只了解政府管理、服务流程和规范,严重缺乏既懂信息技术,又了解政府管理体系和流程的复合型人才,难以适应电子政务环境下对人才的需求。为了解决"重理论、轻实践"和学校培养的学生不能满足社会需要的问题,教育部必须对电子政务专业的课程设置做一个整体规划。同时要在培养模式上创新,突破原来的以学校教育、课堂教育为主的教学模式,建立一种多元的、适合不同人群的电子政务人才培养模式。
电子政务概要
• 分组模式可是实现以信息需求方为主体的方式。
二、集成(整合)模式
• 是在网络环境下解决电子政务基本关系中的政务 活动及其信息的整体性、联系性和共享性等主要 矛盾和问题。
• 该模式提供的电子政务解决方案主要包括:
– 政府门户网站——服务资源的集成 – 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平台——管理能力和资源集成 – 构建政务的业务协同——业务职能、流程的集成
作 3. 重点是“政务”而非“电子”
1.2 电子政务的实质
• 电子政务既是信息化进程的有机组成部分; 又是广泛应用信息化而形成的一种新的政 府管理形态。
1. 电子政务覆盖政务活动的全过程 2. 电子政务是政务活动全面信息化的过程和结果 3. 电子政务是推动政务方式变革的信息化过程
1.3 电子政务的社会背景
• 2006年陕西省建立了省市县乡四级联动的电子农用推 广服务网站,并建立了电子农务专家库,农民只需通 过短信或声讯便可与专家沟通,得到方便及时的服务。
• 2006年1月1日,我国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中国 政府网正式开通,其在世界各国中央政府网站名列第 二位。
• 2008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正式实施。
二、电子政务模式的形成与发展
1. 孕育期 2. 导入期 3. 发展期 4. 成型期 5. 拓展应用期
建设新型 整合服务、 整合业务
电子政务第章电子政务概述
电子政务第一章:电子政务概述
1.1 什么是电子政务?
电子政务(Electronic Government)是指政府利用信息和通信技术(ICT)来实现政府运作及公共服务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它利用电子设备、计算机和互联网等技术,推动政府机构之间、政府机构与公民之间以及政府机构与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交流,以提高政府效率、公共服务品质和政府决策的透明度。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
电子政务已成为现代化政府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政府全面实施信息化的基础上,通过提供在
线服务、数字化政府运作、数字化公共参与等手
段来更好地满足公民和企业的需求。电子政务的
目标是建立一个高效透明、务实便利的数字化政
府体系,为社会发展提供全面的支持和服务。
1.2 电子政务的意义与目标
1.2.1 电子政务的意义
电子政务的实施对于现代化政府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促进政府的效率和透明度,提高政务服务的质量,加强政府与公民之间的互动和沟通,促进参政议政的有效实施,推动社会管理的精细化和智能化。
电子政务可以改变传统政府运作方式,打破信息壁垒,加强政府各部门之间及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协同工作。通过数字化和网络化的手段,电子
政务可以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为政府的决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电子政务还可以提供更加便捷的公共服务。通过在线服务平台,公民和企业可以方便地办理各类证件、申请各类服务,避免了传统方式所需要的纸质材料和排队等繁琐过程。这不仅提高了公共服务的效率,还节约了时间和资源。
1.2.2 电子政务的目标
电子政务概要
1.4.3政府对公民的电子政务 G2C
G2C(Government to Citizen),是政府 通过电子网络系统为公民提供的各种服务 。主要包括:
• (1)教育培训服务 建立全国性的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育平台, 并资助所有的学校和图书馆接入互联网和政府 教育平台;政府出资购买教育资源然后对学校 和学生提供;重点加强对信息技术能力的教育 和培训,以适应信息时代的挑战。
G2C
• (4)社会保险服务 通过建立覆盖全国的社会 保险网络,使公民通过网络及时全面地了解自己 的养老、失业、工伤、医疗等社会保险账户的明 细情况;通过网络公布最低收入家庭补助;可以 通过网络直接办理有关的社会保险理赔手续。
• (5)公民信息服务 使公民得以方便、容易、 费用低廉地接入政府法律法规规章数据库;提供 被选举人背景资料,促进公民对被选举人的了解 ;通过在线评论和意见反馈了解公民对政府工作 的意见,改进政府工作。
G2B
• (4)企业信息咨询服务 政府将拥有的各种 数据库信息对企业开放,方便企业利用。如法 律法规规章政策数据库,政府经济白皮书,国 际贸易统计资料等信息。
• (5)中小企业电子服务 政府利用宏观管理 优势和集合优势,为提高中小企业国际竞争力 和知名度提供各种帮助。包括为中小企业提供 统一的政府网站入口,帮助中小企业同电子商 务供应商争取有利的能够负担的电子商务应用 解决方案等。
07817电子政务自考知识点汇总
07817电⼦政务⾃考知识点汇总
07817电⼦政务
第1章电⼦政务概要
1.电⼦政务
2.有关电⼦政务的⼏种定义
3.认识电⼦政务的视⾓
4.从更具实际价值的⾓度认识电⼦政务的概念
5.政务活动信息化、政务⽅式变⾰、政府改⾰运动
6.政务活动全⾯信息化的内容
7.政务⽅式变⾰的实现
8.电⼦政府
9.电⼦商务
10.数字政府
11.办公⾃动化
12.政府信息化
13.政府再造
14.社会信息化
15.技术进步
16.信息技术应⽤
17.政府结构
18.电⼦民主
19.电⼦政务产⽣、发展的技术背景、政府发展背景和社会环境背景20.电⼦政务基本模式、分组模式、集成模式、知识应⽤模式
21.电⼦政务模式的形成与发展
22.电⼦政务基本模式对电⼦政务建设与发展的意义
23.电⼦政务建设主要依据的政务结构
24.美国电⼦政务发展的成功经验
25.加拿⼤电⼦政务战略计划
26.瑞典电⼦政务发展理念和做法27.英国电⼦政务建设经验
28.法国电⼦政务的成就
29.澳⼤利亚电⼦政务建设的主要
特点
30.新加坡电⼦政务计划
31.韩国电⼦政务发展独特的道路
32.国外电⼦政务发展的基本趋势
第2章中国电⼦政务及其发展历程
33.中国电⼦政务历程、“政府上
⽹⼯程”
34.中国电⼦政务发展经历的阶段
35.中国电⼦政务发展历程理论和
认识上的启发
36.功能、电⼦政务功能、政府职
能转变、公共服务、社会信息化
37.中国电⼦政务功能的具体表现
38.电⼦政务在政府职能中“助推
器”作⽤的发挥
39.电⼦政务对于提⾼政府⼯作效
率的意义
40.电⼦政务对于提⾼政府公共服
务能⼒的时代意义
41.中国国情下电⼦政务基本功能的认识和实现
电子政务概述
电子政务概述
1.1 电子政务的概念
“电子政务”来源于英文中的“E-government”, E-government的字面意思为“电子政府”,学者和媒体多将其译为“电子政务”,主要为了与“电子商务”概念相对应,国内的媒体基本上都用了“电子政务”这一名称。“电子政务”的概念具有丰富的内涵,但由于它在不同国家的实践重点不同,它的概念内涵也不同,结合我国电子政务的实践和不同组织、学者对于电子政务的定义,笔者认为,我国的电子政务是指国家各级政府运用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将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形成一个公开透明、高效便捷、打破时空限制的管理和服务平台,并通过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持续不断地优化与创新,加强对政府业务运作的有效监督,从而提高政府服务的传递能力和效率,最终促进公民的自我实现。
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起步,至今经历了从单机到联网、从分散到集成、从办公自动化到政务信息化三个发展阶段。目前,我国的电子政务已形成了促进公共服务创新的三种模式:一是以政府的核心业务流为主线进行开发的公共服务。二是以政府建立的门户网站建设为主线创新的公共服务,目前我国大部分省市县级单位都已建立了自己的门户网站。三是核心业务与门户网站相结合的公共服务,政府在建设管理信息系统的同时,把政府门户网站作为政府与公众的接口,大大提高了在线办事的效率。
1.2电子政务的特点
相对于传统行政方式,电子政务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其行政方式的电子化,即行政方式的无纸化、信息传递的网络化、行政法律关系的虚拟化等。
电子政务概论
电子政务概论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电子政务成为了现代政
府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子政务是指利用信息通信技术来改进政府运行和提供公共服务的方式。通过电子政务,政府可以更高效地管理资源,提升公共服务的质量,促进政府与公民之间的互动与沟通。本文将从电子政务的定义、发展背景、应用范围和挑战等方面进行探讨。
电子政务的定义
电子政务是指利用信息通信技术支持政府运作的一种方式,通过数字化的手段来改善政府行政机关的决策、运行和服务能力。它涵盖的范围很广,包括电子政务基础设施、电子政务系统建设、电子政务服务等方面。
电子政务的发展背景
电子政务的发展源于信息技术的迅速进步和普及。随着互
联网的普及和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政府公共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政府也面临着更大的管理和服务压力。
电子政务的出现为政府提供了一种更加高效、便捷和可靠的管理方式。
电子政务的应用范围
电子政务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涵盖了政府各个领域的管理和服务。下面列举几个典型的应用场景:
1.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政府网络基础设施建
设、数据中心建设等。
2.电子政务系统建设:包括政务管理系统、公共服务
系统等。
3.政府数据开放:政府通过开放数据,提供更多的信
息资源和数据支持。
4.电子商务:政府通过电子商务平台,提供更方便、
快捷的服务,如在线缴费、电子证照等。
5.政府门户网站建设:政府通过门户网站,提供公共
服务、政策信息、在线申办等功能。
6.电子政务服务:包括在线申报、电子证照、数据查
询等服务。
电子政务的挑战
电子政务的发展面临着一些挑战:
电子政务概论
电子政务概论:
《电子政务概论》是2009年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徐双敏。
本书在充分反映本国电子政务建设实际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电子政务的基本概念、电子政务兴起的背景、各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经验以及电子政务的基本设施等内容。
内容简介:
电子政务是政务机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打破原有组织结构界限,优化原有工作流程,提供公共服务的一种模式。
《电子政务概论》适用于高等学校行政管理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及公共管理类相关专业的本科学生学习使用,对实际从事行政管理的工作者,以及相关的理论工作者也会有使用和参考意义。
图书目录:
第1章电子政务概述
1.1电子政务的基本概念
1.1.1电子政务的含义
1.1.2与电子政务相关的其他概念
1.1.3电子政务的主要功能及发展意义
1.2电子政务的基本应用模式
1.2.1电子政务应用模式概况
1.2.2政府对政府的应用模式
1.2.3政府对企业的应用模式
1.2.4政府对公民的应用模式
1.3电子政务的总体框架
1.3.1电子政务总体框架的构成
1.3.2服务与应用系统
1.3.3信息资源
1.3.4基础设施
1.3.5法律法规与标准化体系
1.3.6管理体制
1.4电子政务概论的学习意义和方法1.4.1电子政务概论的学习意义
1.4.2电子政务概论的主要学习方法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练习与思考题
案例
第2章电子政务在世界范围的发展
2.1电子政务兴起的背景
2.1.1全球化的发展
2.1.2信息技术的发展
2.1.3电子商务的发展
2.1.4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兴起
2.2部分国家电子政务发展的特色与经验
2.2.1法制先行的美国
第章电子政务的基本概述
第章电子政务的基本概述
4. 电子政务与传统政务的区别
表1.1所示为传统政务与电子政务的区别
第章电子政务的基本概述
二、电子政务的内容 (一)电子政务的组成部分 1.政府部门内部办公的电子化、自动化和网
络化 2.政府部门通过网络与民众之间进行交互式
• 政府对公民电子政务的主要内容如表1-4所示。
第章电子政务的基本概述
表1-4 政府对公民电子政务(G-C)的主要内容
名称
含义
教育培训服 务
就业服务
通过建立全国性的教育平台,资助所有的学校和图书馆接入互联网和政府教育平台;政府出资购买 教育资源然后对学校和学生提供;加强对各类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教育和培训,以适应信息时代的 挑战。
电子司法档案系统
在政府司法机关之间共享司法信息,如公安机关的刑事犯罪记录,审判 机关的审判案例,检察机关检察案例等,通过共享信息改善司法工作效 率和提高司法人员综合能力。
电子财政管理系统
向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审计部门和相关机构提供分级、分部门历年的政 府财政预算及其执行情况,包括从明细到汇总的财政收入、开支、拨付 款数据以及相关的文字说明和图表,便于有关领导和部门及时掌握和监 控财政状况。
业绩评价系统
按照设定的任务目标、工作标准和完成情况,利用先进的自动化测评系 统对政府各部门的业绩进行科学地测量和评估。
电子政务概要
电子政务概要
(一)电子政务概念:政府机构应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将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在互联网上实现组织机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空间、部门分隔的限制,全方位地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符合国际标准的管理和服务。
第一,电子政务必须借助于电子信息和数字网络技术,离不开信息基础设施和相关软件技术的发展及其相应的各类人力资源;第二,电子政务处理的是与政权相关的公开事务,除了包括政府机关的行政事务以外,还包括立法、司法部门以及其他一些公共组织的管理事务,如检务、审务、社区事务等;第三,电子政务并不是简单地将传统的政府管理事务原封不动地搬到互联网上,而是要对其进行组织结构的重组和业务流程的再造,电子政府不是现实政府的一一对应。
关于第一点,离不开信息技术非常好理解,而相应的人力资源的重要性有必要进行解释。在各种生产力因素中,不可否认的是人力因素是其它生产力因素的掌握者和使用者,与其它生产力因素相比,拥有毋庸置疑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在信息社会,每天都会有大量的信息拥向政府,如果工作人员不具备一定的知识储量而且不具备处理问题的综合能力,那么不管是问题的数量和复杂程度都超出了他们所能应对的限度。“反应失败”势必造成社会的动荡。例如,这一次的三鹿事件,在今年6月份,就有人在国家质监总局的网站上发表过对该奶粉的质疑,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并且被屏蔽掉,那么面对这个问题作为工作人员该如何面对呢?而突发性的事件会接连不断的发生,面对通过一根网线和电脑就拥有话语权的普通公众在网络上的发言如何甄别、判断和处理,从而积极响应呢。所以说,政府工作人员自身的学习显得尤为重要,否则新的技术手段带来的便利会受到影响。
电子政务概论
第一章电子政务概述
第一节 1.电子政务已被联合国经济社会事务部确立为“信息高速公路”五大应用领域(电子政务、电子商务、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电子娱乐)之首。
2.电子政务建设,就是政府为适应这种社会和经济运行方式的变革而采取的主动措施。
3.美国电子政务建设的长期战略分三步:1、第一步是实现跨部门的连接,集成政府部门的信息服务;第二步是明确各个部门的目标和使命,通过推行四项电子政务计划,使公民能够理解和接收电子政务,最终目标是提供规范统一的政府服务;第三步是改变政府的运作程序,用一年半或两年时间完成主要的建设任务。
4.电子政务既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一个机遇,也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个工具。
5.电子政务的作用;①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提高政府的决策水平②加强政府的管理服务职能,消除官僚主义③增加政府管理的透明度,实现开放式政府④促进信息流通利用,带动社会信息化⑤精简“文山会海”,节约行政开支⑥促进政府廉政建设,强化社会监督⑦提高政府的反应能力和社会回应力,扩大公众的参与⑧提高高素质的国家公务员队伍,选拔和任用优秀人才
6.电子政务集体社会效益主要体现:①促进政府机构改革②辅助政府更合理、更全面地计划决策③协助政府更及时地宏观监控与更合理地宏观调整④更好地发挥各级政府公务员作用⑤提高政府服务水平⑥提高社会信息化的发展
7.政府投资力度的加大使电子政务的市场进一步扩大,从需求方面来看,我国的电子政务市场已有初始阶段逐步向高速发展阶段跨越8.电子政务和传统政务也存在着区别:①政府存在的形态不同②办公手段不同③行政业务流程不同④服务方式不同⑤与公众沟通的方式不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 代
劳动工具
劳动效 率
十分低 下 较低
原始时 赤手空拳和简单工具 代 农业时 人力操作工具:镰刀、锄头、人 代 力车等 工业时 机械化、电气化和初级信息工具 代 (电报、电话等) 信息时 智能化、一体化、信息化的劳动 代 工具体系
明显提 高 极大提 高
信息技术的根本作用在于为人类的信息获取、传递、 处理、存储和使用活动提供了更加有效的工具,从而 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社会充分开发和合理利用信息资源 的能力。 物质、能量和信息是构成客观世界的三大要素。在农 业社会之前,人们主要是开发利用物质资源,18世纪 后期爆发工业革命之后,人们才认识能量资源,对物 质和能量资源大规模开发利用。直至20世纪中叶以后, 随着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革命的兴起和发展, 人们才认识信息资源,将三种资源一起开发利用。 今天,人类社会已进入信息社会,信息资源作为 推动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战略资源正在发挥着日益 巨大的作用,社会经济的增长不再是单纯依靠物质和 能量资源的投入,更依赖于知识和信息的贡献。
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覆盖 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要把国民经 济和社会信息化放在优先位置,以信息化 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 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四、信息化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在信息化问题上,面临三个挑战: 1.信息透明度带来的挑战 。 2.信息量的挑战。 3.信息化带来的效率的挑战。
1. 中国古代和西方早期认为信息=消息 南唐 李中 《暮春怀故人》诗:“梦断美人 沉信息,目穿长路倚楼台。” 宋 陈亮 《梅花》诗:“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 藏。”《水浒传》第四回:“ 宋江大喜, 说道:‘只有贤弟去得快,旬日便知信 息。’”巴金 《家》三一:“二表哥的事 情怎样了?为什么连信息也不给我一个?”
2、网络上的信息被大家下载和利用,此事例说明
信息具有( )
A 时效性和共享性 B 时效性和传载性 C 传载性和共享性 D 可处理性和传载性
信息技术是指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讯 手段获取、传递、存储、处理、显示信息 和分配信息的技术 。 信息技术发展的结果将对整个人类的社会 进步产生多方面的积极影响(如:农业、 工业、国防等)
wenku.baidu.com
信息产业:是指那些从事开发和利用信息 技术的产业,其产品包括硬件和软件产品 信息产业的构成包括:信息设备制造、信 息生产加工、信息服务、信息软件研制开 发四部分。
信息和信息产业对国家的影响: 从经济发展看,信息化、信息产业的发展 关系到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基础设施建 设、技术创新程度、社会创新程度、社会 各行业和各领域的管理水平 从社会进步看,信息化、信息产业的发展 改变着我们现有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 生活方式、市场发展水平、经济开放程度, 甚至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
信息化的三个互相联系的主要方面:
(1)信息技术本身的发展及其产业化; (2)基于信息技术的信息产业(包括设备制造 业,信息传输业和信息服务业)的广泛应用。 (3)信息技术手段在经济和社会领域中的广泛 应用。
二、信息与信息产业
“信息”--“Information”,陈述或解释、理解等。 《辞海》中将信息定义为音信、消息。 《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对信息接受者来说 事先不知道的报道。 “信息”一词已成为一个含义深刻、内容丰富的 概念。
计算机和通讯设备行业为主体的IT产业, 我们通常称之为信息产业,又称为第四产 业。
三、全球信息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进入新的世纪,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 进程日益加快,对世界各国产生了深刻的 影响。特别是以微电子、计算机、通信及 互联网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信 息产业蓬勃兴起,信息基础设施以前所未 有的速度和规模向前发展,极大地促进了 人们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推动了 经济结构的调整与人类社会的进步。
电子政务导论
第一章 社会信息的网络化 第二章 电子政务概述 第三章 电子政务对社会变革的影响 第四章 电子政务系统与办公自动化系统 第五章 电子政务技术基础知识 第六章 政府上网工程 第七章 网络银行 第八章 电子政务的安全防范 第九章 电子政务中的数据挖掘 第十章 决策支持系统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 第十一章 虚拟现实技术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 第十二章 国内外电子政务发展现状 第十三章电子政务应用实例
信息具有5个显著特征: 普遍性:存在各个领域 无限性:过去、现在、将来都存在 永恒性: 不会消失 转移性:可以在时空中转移 共享性:可以同时被多人共享,不具有排 他性
练习: 1、关于信息的基本特征,下列陈述正确的是() A 信息既来源于物质世界,又来源于精神世界。 B 信息不是知识,所以信息没有知识的本性。 C 信息是一种抽象的概念,它不能像物质、能量一 样被感知。 D 信息量在传递、加工过程中实现增值。
2. 现代科学指信息是事物发出的消息、指 令、数据、符号等所包含的内容。人通过 获得、识别自然界和社会的不同信息来区 别不同事物,得以认识和改造世界。在一 切通讯和控制系统中,信息是一种普遍联 系的形式。
信息发展的过程
信息的含义:信息是客观世界各种事物特 征和变化的反映,以及这些特征和变化经 过人的大脑加工后的再现。
第一章社会信息网络化
第一节信息时代的来临 第二节网络化带来的革命 第三节中国网络化的建设和发展 第四节网络化时代政府职能的转变
第一节信息化时代的来临
一、信息化的含义
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软件技术 综合在一起,构成了今天的现代信息技术 (information technology,缩写it)。自20世纪 7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迎来了以信息技术、新材 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空间技术、海洋开发和生 物工程等为标志的新技术革命。这些技术的广泛 应用,正在推动世界经济从工业化向信息化转化。 信息化:是指社会经济结构从以物质与能量为中 心,向以信息与知识为重心转变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