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 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第19课十月 革命教案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第第19课十月革命教案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第第19课十月革命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d2541f04431b90d6d85c724.png)
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唐韵诗一、课标要求:概述俄国十月革命成功的史实,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二、教学目的:1、知识与才能目的:〔1〕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理解或掌握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俄国二月革命和两个政权并存场面的出现;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意义〔2〕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条件,培养学生从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分析历史问题的才能2、过程与方法目的:〔1〕结合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分析其爆发的必然性。
〔2〕从不同角度比拟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
〔3〕结合十月革命的伟大影响,比拟十月革命前后俄国和世界形势的变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的:〔1〕十月革命爆发的历史必然性。
〔2〕无产阶级政党的道路、方针和政策正确与否,是革命成败的关键。
〔3〕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历史开展的必然。
三、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1〕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2〕十月革命成功的历史意义。
2、难点:〔1〕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2〕苏维埃政权的稳固。
四、课程设计【知识回忆】①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什么?②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尝试是哪个国家的什么政权?结果怎样?是不是就意味着马克思主义理论行不通了呢?【导入】巴黎公社失败后,国际社会主义陷入了低潮,国际社会主义再次走向高潮的伟大开端是十月革命。
首先请同学们看这张照片。
在这张照片拍摄于2021年,正值俄国十月革命成功90周年之际,当时大量的俄罗斯人,自发地走上街头,高举着红旗,一起纪念这一场发生在90年前的伟大革命。
1871年巴黎公社吞没在血泊中后,马克思曾经认为社会主义革命应该发生在兴旺的资本主义国家。
沙皇俄国是一个兴旺的资本主义国家吗?假如不是,为什么在这样一个落后的国家却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列宁曾说:“假设没有战争,俄国也许几年甚至几十年内都不会发生反俄国社会主义革命是偶尔发生的吗?➢材料1: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最新精选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 政治史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19课 俄国十月革
![最新精选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 政治史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19课 俄国十月革](https://img.taocdn.com/s3/m/c5e4c80af111f18583d05a9e.png)
最新精选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 政治史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课后辅导练习九十五第1题【单选题】1917年,苏俄早期领导人李可夫扬言:“社会主义变革的太阳将从何处升起?我想,在目前的情况下,就我们这种生活水平要开始社会主义变革,这不是我们的事业,我们没有力量,客观条件也不具备…我们不能超出资产阶级制度的范围。
”该观点主要针对列宁( )A、要求退出帝国主义大战B、实行的《土地法令》C、实行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D、提出的《四月提纲》【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美国学者齐格勒认为:“虽然直到1917年俄国革命,社会主义者没有赢得任何政府的控制权,但是他们的批评,连同保守者和自由主义者一起,在说服政府革除早期工业化的弊端.为工人阶级提供保障方面起了巨大作用。
……1832年伊始,一系列法案扩大了男性公民选举权,财产资格的限制大大降低,这为最终实现男公民的普选权铺平了道路。
”材料反映了十月革命前的社会主义者( )A、为建立无产阶级政权而奋斗B、与其他政党斗争目标趋于一致C、推动了政治经济制度的改善D、保障了工人阶级政治民主权利【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1917年,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
”7月,他又在《国家与革命》中阐明,资产阶级国家由无产阶级国家代替,不能通过“自行消亡”来实现。
以上论断( )A、明确指出武装起义条件已经成熟B、凝聚布尔什维克全党的政治智慧C、逐步明确俄国革命的任务和方式D、说明仍存在和平取得政权的可能【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从文明史观看,20世纪初期丰富了世界文明发展形态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B、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C、美国罗斯福新政D、中国清王朝被推翻【答案】:【解析】:。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第19课十月革命课件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第19课十月革命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846ce3558fafab069dc02b6.png)
课堂升华
十月革命面面观——不同史观下的十月革命
全球史观: 以全球化和整体史为研究视野的史学新观点。主要关注的是人类从分散向整 体发展转变的过程; 文明史观: 人类文明发展及人类自身的文明化历史为基本线索的史学观点。 社会史观: 关注人类生存和社会生活变迁的史学新观点。它引导人们“眼光向下”,从社 会空间的视角去认识历史。 近代化史观: 又称现代化史观。包括政治法制化、民主化;经济工业化;思想文化科学化 、大众化;社会生活近代化等。 革命史观: 认为人类历史是通过不断革命斗争推进社会演进的过程。不同集团有不同的 革命史观。这个史观,意识形态色彩浓厚。
帝国主义国家,相对落后; 织已分布于各工业部门,在国家经济生活中起决定性作用。……俄国是小农经
济占优势的国家,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4/5,无产阶级在全国人口中占少数 ,工业产值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42.1%。1913年按人均计算,俄国的钢产量只 及美国的1/11,德国的1/8,英国的1/6,法国的1/4;石油产量只及美国的 2材7.料1%二。俄国的国民经济人均收入只及美国的1/7,英国的1/5,法国的1/4。俄 国在在俄经国济统和治政阶治级生成活员中的存眼在睛严里重,的农封民建阶农级奴是制畜残生余,,必农须村施保以留恫有吓贵、族束地缚主和大监
一战激化了社会矛盾; 微遭(到1残91酷0年镇俄压国,工布人尔的什工维资克相党当在于国美家国会工议人中工的资代的表1被/3逮)捕。,党的报刊全部被查
封。大战还给俄国的国民经济带来了极端—的—混王乱斯的德局主面编。《约世14界00近万代青史壮》劳动力 脱离生产,被拉出去当兵。由于燃料的不足,工厂减少了生产,1916年30多座
列宁发表《四月提纲》
二月革命
十月革命
七月流血事件 两个政权并存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五章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学 案(无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五章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学 案(无](https://img.taocdn.com/s3/m/7128b17daaea998fcd220e56.png)
历史翻转课堂课时学案(A课)制制度
.有人认为十月革命是一个“偶然事件”,是列宁和布尔
◆重点解析:
◆俄国十月革命的特点?
(1)从理论角度看:它打破了马克思主义的传统观念,摆脱了资本主义的包围,在经济相对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单独取得了革命的胜利,
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2)从革命道路看:它走的是由中心城市武装起义扩大到全国中小城镇和农村地区的革命道路,这正是俄国革命的特殊性。
(3)从革命性质看: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是紧密相联的,形成了急剧发展的两个不同性质阶段的革命。
(4)从革命方式看:由设想和平夺权到运用暴力革命的形式夺取政权。
◆巴黎公社革命与十月革命的比较
同:①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推翻资产阶级反动统治的革命斗争。
②背景都是大规模战争后,分别是普法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
③都是以武装起义的形式夺取政权,打碎了旧的国家机器,建立了无
产阶级专政。
温馨提示:1.按照自学流程1、2指引,专注、高效地自学思考。
2.养成看书必动笔的习惯,在课本或提纲页面上勾、画、圈、点、记。
3.遇有疑惑记下来,为在下一环节进行的合作学习做准备。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 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第19课十月革命课件 (共21张PPT)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 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第19课十月革命课件 (共2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d820e3e26c175f0e7dd137a5.png)
俄1、正国经如十济月相毛对革泽落命东后的说背景过的(笔那记样):革命总 是从反革命势力较弱的地方首先 A、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B、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2、开对社外始国会资、矛本严盾首重尖依赖先锐;;发展、首先胜利。经 A、济垄断相资产对阶级落与无产后阶级和; 社会矛盾的尖锐,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社会主义革命
一般是指资产阶级领导推翻封建地阶级 统治和封建专制制度,并建立民主制度
的革命;
二月革命
又称无产阶级革命。是指由无产阶级领 导,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和资本主义社会,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制度的革
十月命。革命
二、1917年革命的经过
记忆口诀
二月革命掘沙皇, 《四月提纲》指方向,
一战激化了社会矛盾; 微遭(到1残91酷0年镇俄压国,工布人尔的什工维资克相党当在于国美家国会工议人中工的资代的表1被/3逮)捕。,党的报刊全部被查
封。大战还给俄国的国民经济带来了极端—的—混王乱斯的德局主面编。《约世14界00近万代青史壮》劳动力 脱离生产,被拉出去当兵。由于燃料的不足,工厂减少了生产,1916年30多座
经济占优势的国家,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4/5,无产阶级在全国人口中占少 数,工业产值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42.1%。1913年按人均计算,俄国的钢产量 只及美国的1/11,德国的1/8,英国的1/6,法国的1/4;石油产量只及美国的 2材7.料1%二。俄国的国民经济人均收入只及美国的1/7,英国的1/5,法国的1/4。俄 国在在俄经国济统和治政阶治级生成活员中的存眼在睛严里重,的农封民建阶农级奴是制畜残生余,,必农须村施保以留恫有吓贵、族束地缚主和大监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五章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备课资料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五章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备课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23521ab528ea81c759f57832.png)
《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人教版)》备课资料九江市一中周明学课程标准:概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俄国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社会主义革命。
社会主义革命: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和资本主义制度,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的革命。
又称“无产阶级革命”。
是人类有史以来最深刻的革命。
按照马、恩预测,社会主义革命应首先发生于资本主义发达的欧美诸国,如恩格斯:“共产主义革命不仅是一个国家的革命,而将在一切文明国家里,即至少在英国、美国、法国、德国同时发生。
”《马恩选集》第1卷,页221。
即空间:西方;时间:同时。
而结果发生于经济相对落后的俄国(个别国家),且未引起连锁发生,且一国取得胜利。
一、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20世纪20年代,俄国已基本具备了社会主义革命的主客观条件,可以革命。
1、客观上:(1)俄已进入帝国主义时代(基本前提)按照列宁观点,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成熟、最后阶段,已具备社会主义革命的基本前提,完全可以发生社会主义革命。
(2)俄国已成为帝国主义各种矛盾的集合点和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
(革命是解决矛盾的最高形式)俄国是资本主义国家,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又是多民族国家,又是拥有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国家,帝国主义的各种矛盾在俄国表现得最明显、最全面、最集中。
表现:a、垄断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矛盾b、农奴残余与人民大众的矛盾c、大俄罗斯民族与各少数民族矛盾d、俄国与西方列强的矛盾(如俄奥)e、俄国与东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矛盾影响:这些矛盾的集结,使俄国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因为矛盾尖锐化的结果往往导致暴力革命,革命是解决矛盾的最高形式。
从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来看,这里统治最薄弱,要求革命的力量最强大)(3)一战为俄国革命创造了有利的国内国际时机,提供了最有利、最难得的时机。
一战俄国连连战败进一步激化已有的各种社会矛盾,战争导致革命(前者如普法战争、巴黎公社革命);一战削弱了国际帝国主义力量,有力量镇压俄国革命的英法德三国正杀得难解难分,无力及时镇压。
高中历史第5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历史第5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986e0274fc4ffe473368ab74.png)
4.二月革命 (1)时间: 1917 年 3 月。 (2)目标:推翻 罗曼诺夫 王朝。 (3)结果:出现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①工兵代表 苏维埃 建立了自己的武装。 ②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掌握实际权力。 (4)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特别提醒] 正确认识十月革命爆发的背景 十月革命前的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主要表现 为革命前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水平落后,各种社会矛盾激化,沙皇统 治成为各种矛盾的焦点,而不是俄国在前线战事的接连失利。
4.从革命实现的方式看:是由设想和平夺权到暴力夺权。 5.从革命的对象看:反侵略、反资本主义与反封建三位一体。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原因
史料一 由于许多历史原因(俄国比其他国家落后得多①,战争 带给它的困难特别大②,沙皇制度腐朽透顶③,人民继承着 1905 年的 传统④),使得俄国革命比其他国家先爆发。
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 主义制度的建立
第19课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课程标准
素养解读
概述俄国十 1.从时空观念角度了解俄国 20 世纪初的社会状况、十月
月革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胜利 革命发生的历史条件及进程。
的史实,认识 2.从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角度掌握二月革命的性质和十
世界上第一 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采取的措施,比较二月革命与十月革
个社会主义 命,理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
国家建立的 3.从唯物史观和全球史观角度认识十月革命的伟大意义。
历史意义。
自主预习 探新知
知识点一 革命前的沙皇俄国 1.经济状况: 资本主义 经济有了一定发展,但远远落后于其 他资本主义国家。 2.社会状况:进入帝国主义发展阶段,各种社会矛盾十分尖锐。 3.一战影响:战争进一步激化了各种社会矛盾,俄国成为帝国 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3)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3)](https://img.taocdn.com/s3/m/c23826da58f5f61fb73666f5.png)
类的希望所在,成为全世界被压迫阶级和被压迫民族的精神家
园。那么,苏联是怎样建立起来的?20世纪初的哪一重大事件 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命运呢?
带着这些疑问,让我们一起去感受那场伟大而神圣的革命
吧!
目标导航
●课程目标
1.概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
2.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学法指导 1.从社会矛盾、阶级状况、社会危机等方面,分析俄国 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
(2)莫斯科等城市的起义相继成功。
三、伟大的开端★★★
1.全俄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代表大会
(1)内容 通过《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宣布临时政府已经被 政治 苏维埃 推翻,全部政权转归__________ 外交 通过《__________ 和平法令 》,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经济 通过《__________ 土地法令 》,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劳动者使 用 选举产生第一届工兵苏维埃政府,即____________ 人民委员会 ,列 宁当选为人民委员会主席
成才之路 ·历史
人教版 ·必修1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第五单元 第19课 俄国十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革命的胜利
1 2 目 标 导 航
情 境 导 入 6 误 区 警 示
3
自 主 预 习
7
随 堂 练 习
4
课 堂 探 究
8
高 考 演 练
5
解 题 培 能
9
课 时 作 业
(1)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
(2)人民大众与沙皇专制政府矛盾尖锐。 (3)一战对俄国造成了巨大的破坏,激化了矛盾。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19课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3)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19课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3)](https://img.taocdn.com/s3/m/9dbd1b1ceff9aef8941e06a0.png)
2.理解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背景和意义。
3.探究俄国十月革命的主要特点及取得胜利的原因。
新课导入
空想到科学
理想到现实
理论到实践
新课讲授 俄 国 十 月 革 命 的 胜 利 一、黑暗笼罩 (背景) ——“革命前的沙皇俄国”
二、旭日初升 (过程)
三、光芒万丈 (意义)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
——“伟大的开端”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革命道路
革命方式 革命阶段
探究:观察下列两图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俄民主革命道路
的差异及根源。
(1)俄国攻打冬宫:俄国革命道路是以城市为中心的道路。 (2)井冈山会师:中国革命道路是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 取全国政权即“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 (3)根源:两国革命道路的不同是由两国的国情决定的。
厌恶社会主义和苏维埃政权的叶利钦总统,把十月革命节改 十月革命已经过去了九十八年,其主要成果之一的苏 成“和睦和解日”,普京上任后曾把它移到 11月4日,改称“民 联已经在二十五年前完全解体。 1917年十月革命日”定为5 族团结日”。他还签署联邦法,把“ 大全国性纪念日之一。
使俄国摆脱封建残余的束缚和剥削阶级的统治, 现代化史观 开辟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
探究:请同学们结合本课所学内容及表格信息,分析俄国十月革 命有何特点?
理论角度 列宁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即打破了马克思 主义的传统观念,冲破了帝国主义的包围,在经 济相对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单独取得了胜利) 由中心城市武装起义扩大到中小城市和农村的道路 由设想和平夺取到用暴力革命形式夺取 先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后社会主义革命
——《新全球史》
七月流血抛幻想
十月革命现曙光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19课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6)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19课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6)](https://img.taocdn.com/s3/m/55bde57c1ed9ad51f01df2a3.png)
从材料中可知,布尔什维克党夺取政权的方式发生
了怎样的转变?转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提示:
(1)转变:由和平夺权到暴力夺权。
(2)原因:七月流血事件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的反动性暴露,资产阶级单独掌握国家政权。
【想一想】
十月革命胜利后,俄国采取很多措施巩固新生政权,其 中能满足人民最迫切要求和最根本要求的措施分别是什 么? 提示: (1)满足最迫切要求是:颁布《和平法令》,退出第 一次世界大战。 (2)满足人民最根本要求是:颁布《土地法令》,消 灭俄国的封建土地制度和地主阶级,变封建土地私有制 为土地国有制。
第19课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新课导入
列宁实事求是,不盲从权威,在马 克思主义指导下,通过论证,提出 社会主义有可能在少数国家甚至单 独一国获得胜利的理论,丰富发展 了马克思主义,为十月革命在落后 的俄国率先胜利和建立世界上第一 个社会主义国家提供了理论依据。
请思考: (1)列宁领导的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历史条件有 哪些? (2)十月革命爆发的历史意义有哪些?
探究二:十月革命的胜利 1.夺取政权:(两步:夺取政权——巩固政权) (1)二月革命: ①时间:1917年3月; ②结果:推翻了统治俄国长达300多年的罗曼诺夫王朝;
③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④革命后形势:出现了工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
政府,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其中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掌
握实权。
(2)“四月提纲”: ①背景: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早日实现和平、取得 土地和面包,临时政府却不顾人民死活,继续进行第 一次世界大战。 ②提出:1917年4月,列宁。
新建立的苏维埃政权,立法 权、行政权、司法权为一体
二月的彼得格勒 四月列宁回到彼得格勒 七月的彼得格勒
2019年精选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 政治史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19课 俄国十月
![2019年精选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 政治史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19课 俄国十月](https://img.taocdn.com/s3/m/3701685002020740be1e9b71.png)
2019年精选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 政治史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习题精选第五十四篇第1题【单选题】下列关于俄国二月革命与1911年辛亥革命共同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B、都受到专制统治的压制C、都受到国际环境的重大影响D、都推翻了帝制【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俄国十月革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十月革命( )A、是在工人阶级占人口多数的国家中取得胜利的B、推翻了俄国沙皇专制统治C、退出了帝国主义大战D、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2017年是“十月革命”爆发100周年,这场革命( )A、标志着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变成科学B、将社会主义从理论变成了现实C、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D、标志着世界近代史的开端【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1917年俄国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结束的标志是A、二月革命B、《四月提纲》的发表C、七月事件D、十月革命【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法国巴黎公社的经验与俄国二月革命的教训对无产阶级来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两者的共同启示是( )A、工人阶级必须建立工农民主专政B、应采取较为严厉的新闻政策C、无产阶级必须打碎旧的国家机器D、无产阶级可以发动资产阶级【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沈志华的《一个大国的堀起与崩溃:苏联74年兴衰历史》中说:“最主要的是,临时政府没有看清楚二月革命后彼得格勒政治舞台上的真正主角是不再承认任何权威的群众,没有把群众的迫切需要作为稳定政局的问题来解决,在一系列具体问题上拖延不决,结果最终被群众抛弃。
”材料反映出二月革命后A、人民强烈要求反对专制斗争B、人民急迫要解决生存与和平问题C、临时政府没有掌握实际权力D、临时政府对外妥协引发人民不满【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毛泽东于1937年写的《矛盾论》中对俄国十月革命做出了如此评价:“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不只是开创了俄国历史的新纪元,而且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五单元从科学社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五单元从科学社](https://img.taocdn.com/s3/m/acd80d7867ec102de2bd89d4.png)
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俄国二月革命和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出现;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意义(2)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条件,培养学生从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目标:(1)结合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分析其爆发的必然性。
(2)从不同角度比较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
(3)结合十月革命的伟大影响,比较十月革命前后俄国和世界形势的变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十月革命爆发的历史必然性。
(2)无产阶级政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正确与否,是革命成败的关键。
(3)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1)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2)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
2、难点:(1)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2)xx政权的巩固。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巴黎公社失败后,国际社会主义陷入了低潮,国际社会主义再次走向高潮的伟大开端是十月革命,十月革命为什么会在俄国爆发,过程又是怎样的,又有何意义,这就是本课所探讨的问题。
新课讲授:一、革命前的xxxx毛泽东说过:“革命总是从那些反革命势力比较薄弱的地方首先开始,首先发展,首先胜利。
”列宁在分析沙皇俄国的时候说:“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
”也就是说,俄国首先爆发无产阶级革命不是偶然的。
请同学们看课文,分析归纳一下俄国具备了哪些革命的条件?在分析俄国革命爆发的原因时,教师可以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进行分析;客观方面,俄国已经进入帝国主义时代,但同时又是最落后的帝国主义国家,“一战”使得它各种矛盾激化,人民群众无法生存,故而发动武装起义。
主观方面,俄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成熟。
客观历史条件:1、革命前xx的社会状况。
(1)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教师要明确指出:这是俄国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它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但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政治上沙皇专制、贵族特权依然没有废除,经济上贵族地主占有大量的土地,获得自由的农民依然一贫如洗,所以俄国国内市场依然十分的狭小,这些成为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也是俄国在19世纪末20实际初处于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环节的原因。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34ad4cf8c1c708a1284a44ff.png)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参考教案课程标准:概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考纲:十月革命考纲解读: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背景,二月革命与十月革命的异同,苏维埃政权巩固政权的措施,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高考重点: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背景,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高考难点:二月革命与十月革命的异同,中俄两国革命道路的异同。
高考知识:一、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1)客观条件经济:俄国资本主义有一定的发展,但仍然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
政治①腐朽的沙皇制度占统治地位,是军事封建性的帝国主义。
②俄国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国内矛盾尖锐。
③一战激化了各种社会矛盾。
俄国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
(2)主观条件俄国无产阶级革命性较强;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广大农民成为革命同盟军二、十月革命的进程1、二月革命(1917年3月)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结果: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出现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工兵代表苏维埃、临时政府(掌握实权)2、《四月提纲》的发表(列宁)内容: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化;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争取以和平的方式取得政权。
3、七月事件结果:标志着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结束。
和平夺取政权已经不可能。
4、八月决议内容: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夺取国家权力的决议。
5、粉碎八月叛乱6、十月革命攻打东宫。
三、建立、巩固政权的措施1、政治:掌握政权(最核心)《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2、经济:建立经济基础(最根本)《土地法令》3、外交:恢复和平环境(最迫切)《和平法令》选举产生了第一也工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人民委员会主席。
意义:苏维埃政权在俄国的建立,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诞生。
三、特点1、革命理论:一国胜利论2、革命道路:城市中心论3、革命阶段: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紧密联系4、革命方式:设想和平夺权到暴力夺权四、历史意义1、性质: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2、意义(1)俄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为把俄国改造成社会主义强国和实现国家现代化创造力重要前提。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82294cf66294dd88d1d26b1d.png)
二、“十月革命一声炮响”
1.“四月提纲”
(1)背景:临时政府不顾人民死活,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
(2)内容
①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 社会主义革命 。
②争取以 和平方式 取得政权。
2.“七月事件”: 临时政府 镇压工人和士兵的示威游行,两个政权并存
的局面结束。
3.十月革命
(1)1917年11月7日,起义工人和士兵占领了 彼得格勒 的主要战略要地和政
通过十月革命完成的。 (3)“四月提纲”的发表有何意义?
答案 为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指明了方向。
答案
拓展提升
俄国十月革命的四大特点
(1)从理论的角度看:打破了马克思主义的传统观念,即在资本主义经济 相对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也能单独取得革命胜利,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 发展。 (2)从革命的道路看:由中心城市起义发展到中小城镇和农村地区,这是 由俄国国情决定的。 (3)从革命的性质看: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紧密相连,形成急剧发展 的两个不同性质的革命阶段。 (4)从革命的方式看:由设想和平夺权到运用暴力革命形式夺取政权,这
2.历史意义 (1)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 社会主义革命 。 国际无产 (2)成功地在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上打开了一个缺口,鼓舞了_________ 阶级 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3)将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开创了 国际社会主义运动 的新局面, 也为俄国的社会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思考 答案
(1)据史料一,指出俄国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 特点:俄国和其他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原因:农奴制的残余阻碍了经济和政治的发展,使俄国社会出现了很多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19课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2)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19课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2)](https://img.taocdn.com/s3/m/a5b29385f524ccbff12184cb.png)
工 兵 攻 打 冬 宫
“阿芙乐尔”号巡洋舰
今天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
“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为俄国波罗的海舰队的巡洋舰,于 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21时45分,投入革命阵 营的该舰官兵按照列宁的起义计划,用炮声发出进攻临时政 府所在地冬宫的信号,为十月革命的胜利立下功勋。为了纪 念这一伟大历史事件,“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作为革命纪念 物,现停在圣彼得堡市内的涅瓦河畔。
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 制度的建立
第19课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社会主义革命应该发生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马克思 假如没有战争,俄国也许几年甚至几十年内都不会发生反 对资本家的革命。 ——列宁
一、革命前的沙皇俄国
苏联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
为什么社会主义革命偏偏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发生到 底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 分析归纳俄国具备的革命条件。
立起新型无产阶级专政,开辟出社会主义发展
道路
对世界: 向被压迫民族展示了一条新的解放道路,极大 地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的解放斗争
谢谢观看!
1914年的东普鲁士之战,俄军伤亡25万人之多;1915年的春 夏大战中,俄军更遭到毁灭性的打击,伤亡和被俘的人员超
过了170万。1916年底,前线俄国装备困难,有20多万士兵
连步枪都没有。1917年,全国男性劳动力中已有1500万人
(近一半)被强迫入伍,150多万人战死,四百多万人伤残,
妇女、儿童被赶进工厂,使得农田荒芜、交通不畅,造成粮 食供应紧张,饥饿席卷全国,首都彼得格勒的存粮只够维持 一个月。 “假如没有战争,俄国也许几年甚至几十年内不会发生反对 资本家的革命。”
二月革命倒沙皇
最新精选人教版高中必修1 政治史历史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19课 俄国十月革
![最新精选人教版高中必修1 政治史历史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19课 俄国十月革](https://img.taocdn.com/s3/m/6fead87504a1b0717fd5dd97.png)
最新精选人教版高中必修1 政治史历史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课后练习一第1题【单选题】有人认为俄国二月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主要依据是( )A、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B、革命的任务是推翻沙皇专制统治C、革命是布尔什维克党领导的D、革命的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列宁说“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对这句话正确的理解应该是A、一战激化俄国各种矛盾,推动了革命发生B、一战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根本条件C、俄国爆发社会主义革命,必须有战争条件D、没有一战就没有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俄罗斯社会科学家米诺夫写到:“(继续)战争注定会使俄国国内反对沙皇制度的斗争转变为反对新的民主制度的斗争。
因为受教育阶层已经失去了对民众的控制,……因此,社会主义者把人民吸引到自己这边来,并推翻了现存政府。
”对该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战争”是指克里米亚战争B、“新的民主制度”指社会主义制度C、“受教育阶层”指无产阶级D、“现存政府”指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回到1917年5月的北京,你不会看到的是( )A、学校的进步青年热切期盼着下一期的《新青年》B、北京郊区多了不少浓烟滚滚的工厂C、一些学堂的孔子画像被涂抹D、报纸上出现十月革命的报道【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李可夫在1917年讲道:“社会主义变革太阳将从何处升起?我想,根据现有条件,根据居民的生活水平,开始社会主义变革不是我们的事情,我们没有力量和客观条件来做到这一点……我们面临着伟大的革命任务,但我们不能超出资产阶级的利益的范围来完成这项任务。
”该讲话时的俄国( )A、二月革命推翻罗曼诺夫王朝B、四月提纲提出用暴力夺取政权C、一战失利引发七月流血D、十月革命推翻临时政府【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俄国十月革命走的是由中心城市武装起义再扩大到全国中小城镇和农村的道路。
2019-2020年人教版历史必修1 政治史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19课 俄国十月革命
![2019-2020年人教版历史必修1 政治史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19课 俄国十月革命](https://img.taocdn.com/s3/m/4d43adef58f5f61fb73666d4.png)
2019-2020年人教版历史必修1 政治史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复习巩固四十三第1题【单选题】从革命性质分析,俄国革命实际上经历了三种革命:即发生在彼得格勒和莫斯科等工业中心的无产阶级革命,发生在广大农村的以农民夺取土地为主要方式的农民革命,发生在民族民族革命。
最终,力量弱小的布尔什维克党赢得并巩固了政权。
据此判断,俄国革命的成功主要是由于无产阶级( )A、有效调动了各种社会力量B、坚持了以城市为中心的道路C、推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D、突出了农村革命的主体地位【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2012年版俄罗斯普通学校历史教科书《俄罗斯1917年的革命风暴》将俄国1917年发生的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称为“伟大的俄罗斯革命”,将其划分为“2月阶段”和“10月阶段”,认为“它们不是相互矛盾的”。
它们不矛盾主要表现在( )A、努力实现和平民主B、推翻沙皇专制统治C、社会主义革命性质D、满足农民土地要求【答案】:第3题【单选题】俄罗斯历史教科书《俄罗斯1917年的革命风暴》将俄国1917年发生的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称为“伟大的俄罗斯革命”,将其划分为“2月阶段”和“10月阶段”,认为“它们不是相互矛盾的”。
上述观点的主要依据是两者都( )A、着力推翻沙皇专制B、满足农民土地要求C、推进和平民主的进程D、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不仅有人全盘否定十月革命,否定列宁,还有人主张把列宁墓从红场迁出,甚至四处寻找沙皇的后裔,企图在俄罗斯恢复帝制。
但此事最终因没有多少人响应而告吹。
列宁墓仍然留在红场,列宁的铜像依然屹立在十月广场。
该事件充分说明了A、列宁作为引导苏俄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领导人,仍然受到民众的敬仰B、否定十月革命的人带有自己的政治目的C、俄国民众对苏联解体后的社会状况不满D、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政治斗争的复杂性【解析】:第5题【单选题】“腐朽的沙皇专制政权因战争的压力和灾难而逐渐遭到削弱,直到最后整个摇摇欲坠的机构倒塌下来。
2019-2020年人教版历史必修1 政治史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19课 俄国十月革命
![2019-2020年人教版历史必修1 政治史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19课 俄国十月革命](https://img.taocdn.com/s3/m/a54aa7c6767f5acfa1c7cde0.png)
2019-2020年人教版历史必修1 政治史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知识点练习第九十八篇第1题【单选题】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过程中发生许多重大事件,其中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①推翻沙皇专制,两个政权并立②列宁指明革命的正确方向③爆发彼得格勒武装起义④和平发展的可能性破灭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②①③④D、①②④③【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以下是一组反映20世纪初期中、俄两国社会变革的图片。
它们所代表的历史事件都A、推翻了专制王朝B、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C、改变了社会性质D、促进了本国的近代化【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1917年,第二国际的领袖们疯狂地攻击列宁不顾俄国的“落后”程度,硬要“直接过渡到无产阶级专政”,“立刻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试图使一个怀孕的妇女生下一个完全没有成熟的婴儿”。
这些批评主要是针对( )A、两个政权并立的局面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影响C、《四月提纲》的提出D、苏俄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十月革命奏响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走向现实的第一首凯歌。
”十月革命的最大成果是( )A、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B、推动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C、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D、鼓舞了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担任过十月革命时期《真理报》副主编的季诺维耶夫曾说:“二月革命胜利后,弗·伊(列宁)带着整个革命的现成政治图纸回到俄国。
”“现成政治图纸”指的是( )A、号召俄国人民推出世界大战B、发动七月革命C、提出了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D、建立苏维埃政府【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1930年苏联粮食产量为835.4亿千克,1931年降至694.8亿千克;1930年苏联粮食出口483亿千克,1931年增至518亿千克。
这表明苏联( )A、人民为国家工业化建设作出贡献B、农业投入不足造成粮食供不应求C、粮食减产严重制约工业发展速度D、农业集体化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答案】:第7题【单选题】梅朝荣在《从史前到人类的终结:人类简史》一书中说:“十月革命已建立了新文明的基础,这文明不是为出类拔萃的少数,而是为全体人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俄国二月革命和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出现;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意义(2)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条件||,培养学生从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目标:(1)结合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分析其爆发的必然性||。
(2)从不同角度比较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
(3)结合十月革命的伟大影响||,比较十月革命前后俄国和世界形势的变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十月革命爆发的历史必然性||。
(2)无产阶级政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正确与否||,是革命成败的关键||。
(3)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1)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2)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
2、难点:(1)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2)苏维埃政权的巩固||。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巴黎公社失败后||,国际社会主义陷入了低潮||,国际社会主义再次走向高潮的伟大开端是十月革命||,十月革命为什么会在俄国爆发||,过程又是怎样的||,又有何意义||,这就是本课所探讨的问题||。
新课讲授:一、革命前的沙皇俄国毛泽东说过:“革命总是从那些反革命势力比较薄弱的地方首先开始||,首先发展||,首先胜利||。
”列宁在分析沙皇俄国的时候说:“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
”也就是说||,俄国首先爆发无产阶级革命不是偶然的||。
请同学们看课文||,分析归纳一下俄国具备了哪些革命的条件?在分析俄国革命爆发的原因时||,教师可以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进行分析;客观方面||,俄国已经进入帝国主义时代||,但同时又是最落后的帝国主义国家||,“一战”使得它各种矛盾激化||,人民群众无法生存||,故而发动武装起义||。
主观方面||,俄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成熟||。
客观历史条件:1、革命前俄国的社会状况||。
(1)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教师要明确指出:这是俄国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它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但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政治上沙皇专制、贵族特权依然没有废除||,经济上贵族地主占有大量的土地||,获得自由的农民依然一贫如洗||,所以俄国国内市场依然十分的狭小||,这些成为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也是俄国在19世纪末20实际初处于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环节的原因||。
(2)俄国已具有帝国主义的基本特征||。
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俄国资本主义得到迅速发展||。
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资本主义垄断组织已经在国民经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俄国帝国主义具有明显的军事封建色彩||。
2、第一次世界大战激化了国内矛盾||。
学生阅读教材第88页第二段内容||,分析一战对俄国各方面的影响||。
沙皇俄国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接连失利||,国内经济濒于崩溃||,激起全国各地不断爆发革命运动||,革命潮流冲击着沙皇专制统治||,革命时机成熟||。
从国际范围来说||,第一次世界大战削弱了帝国主义||,使无产阶级有可能在帝国主义链条上的薄弱环节突破而取得革命的成功||。
教师着重分析为什么此时俄国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一环?20世纪初的俄国||,资本主义发展远远落后于美、德、英、法等国||。
资本主义工业既要依靠沙皇政府的庇护以求得发展||,又受到前资本主义关系层层密网的困扰||。
沙皇专制制度依靠贵族地主阶级和军队来维持自己的统治||,具有明显的军事封建性||。
英法等外国资本的大量输入||,使俄国帝国主义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有侵略压迫其他弱小国家和民族、争霸世界的帝国主义本性||,另一方面又因实力不足而处于对西方强国的依赖地位||。
上述政治经济状况使俄国成为帝国主义各种矛盾表现得最集中、最尖锐的国家||,即垄断资产阶级同无产阶级的矛盾||,沙皇专制制度和农奴制残余同人民大众的矛盾||,大俄罗斯民族同各少数民族的矛盾||。
俄国帝国主义同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和东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矛盾||。
这些矛盾的存在||,使俄国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
上述两方面情况||,构成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爆发的客观历史条件主观历史条:件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成熟俄国在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中的特殊地位和错综复杂的矛盾||,极有利于革命力量的形成||。
俄国无产阶级深受沙皇专制制度和资本主义的双重压迫||。
又相对集中||,有很强的革命性和战斗力||。
俄国工人阶级开展斗争比西欧各国晚||,受机会主义危害较小||。
经过1905年革命洗礼||,俄国工人运动已处在国际工人运动前列||。
俄国无产阶级有农民作为自己的同盟军||,从而形成了强大的革命力量||。
更为重要的条件是俄国无产阶级有坚强、成熟的布尔什维克党领导||,有杰出的革命领袖列宁||。
列宁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可能在一国首先取得胜利的理论||,关于工农联盟和无产阶级革命领导权的策略原则||,关于暴力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成为指导俄国无产阶级实现社会主义革命的强大思想武器||。
教师进一步总结:上述三点俄国革命的历史条件||,使俄国成为帝国主义国家中唯一具备成熟的革命条件的国家||,其它国家或是主观条件不具备||,如德国;或是主客观条件不具备||,如英、法、美||。
2、二月革命(1)二月革命的爆发||。
第一次世界大战为俄国革命提供了有利的国内外形势||。
在国内||,1500万壮丁被强征入伍||,饥饿席卷全国||,沙皇统治日趋虚弱||,资产阶级也左右不了局势||,各种社会矛盾都集中到沙皇专制制度上||。
在国际上||,有力量镇压俄国革命的英、法、德三国正厮杀得难解难分||。
正如列宁所说||,“假如没有战争||,俄国也许几年甚至几十年内不会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
1917年3月||,二月革命爆发||,沙皇专制制度被推翻||。
统治俄国三百多年的罗曼诺夫王朝结束了||。
(2)二月革命的影响||。
二月革命后俄国政治形势的基本特点是:形成了工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并存的局面||。
苏维埃得到武装工农群众和革命士兵的支持||,管理国家事务||,这表明它是新生政权的萌芽||。
但是||,在苏维埃中占多数席位的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人反对社会主义革命||,他们支持资产阶级成立了临时政府||。
临时政府是主要政权||。
(3)二月革命后的形势||。
虽然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但俄国人民迫切要求获得和平、面包和土地的愿望并没有实现||。
掌权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为了自身的利益||,不愿放弃瓜分战利品的机会||,因此不顾人民的要求||,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并企图借助战争来消灭革命力量||。
在这种情况下||,布尔什维克党如何领导人民继续斗争||,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全党、全体劳动人民都热切盼望着伟大领袖列宁的归来||。
二、“十月革命一声炮响”1917年4月||,长期流亡国外的列宁回到了首都彼得格勒||。
成千上万的工人、士兵和革命群众争先恐后地奔赴车站||,欢迎自己爱戴的领袖||。
请大家看插图《列宁回到彼得格勒》||。
从这张图中||,你看到了什么?(学生回答略||,教师总结)我们把同学们说的概括为三点||。
第一||,列宁的回国||,受到了群众发自内心的欢迎;第二||,人民群众手中掌握着武装;第三||,列宁号召人民要把革命进行到底||。
第二天||,列宁在布尔什维克的会议上作了《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的报告||,这就是著名的《四月提纲》||。
1、列宁的《四月提纲》||。
(1)背景:二月革命后||,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临时政府掌握着实际权力||。
革命向何处去||,布尔什维克党应采取什么路线、方针和策略||,这关系到革命的前途和命运||。
(2)内容:提出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任务||。
还提出了“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希望以和平的方式取得政权||。
(3)意义:《四月提纲》给布尔什维克党提出了使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
因为武器在人民手中||,列宁认为可以和平地剥夺临时政府的权力||。
但是||,临时政府制造七月流血事件||,革命和平发展已不可能||,政权完全落入临时政府手中||。
2、七月流血事件||。
(1)原因:临时政府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引起人民强烈不满||。
直接原因是俄军在前线惨败||。
(2)经过:1917年7月||,工人和士兵在彼得格勒举行示威游行||,临时政府出动军队镇压||。
(3)影响:临时政府开始大规模搜捕和杀害布尔什维克党人;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和平夺权已不可能||,转向暴力革命||。
3、十月革命的胜利||。
十月革命是怎样取得胜利的?(学生回答)11月7日||,布尔什维克党领导彼得格勒的工人赤卫队、革命士兵推翻了资产阶级的临时政府||。
接着||,成立了以列宁为首的世界第一个苏维埃政府||。
(此处||,教师为便于学生记忆经过||,可用以下顺口溜:“二月革命掘沙皇||,《四月提纲》指方向||,七月流血抛幻想||,十月革命现曙光||。
”)(1)武装起义的决议:1917年10月||,布尔什维克党中央通过了在近期举行武装起义的决议||,加紧进行起义的准备工作||,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作为武装起义、夺取政权的口号||。
(2)经过:1917年11月6日晚||,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领导的武装起义首先在彼得格勒发生||。
到11月7日||,起义军已占领主要经济部门、交通要塞和政府各部||。
晚上9时45分||,“阿芙乐尔”号炮声||,革命工人和士兵向临时政府的最后据点冬宫发动猛攻||,并于次日凌晨完全占领冬宫||。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
接着||,莫斯科等城市的武装起义也相继成功||。
(特点:城市中心论||。
与中国比较||,差异:国情||。
与二月革命比较||,性质||。
)从彼得格勒起义的胜利可以看出||,俄国革命的胜利首先是在城市取得的||,再由城市扩展到全国乃至广大的农村||,这就是我们之后归纳的“城市中心论”||,而这样一条革命道路是适合俄国的||。
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中国革命前期失败的原因||,最终得出结论:必须按照本国的具体国情来制定政策||,而不能照抄照搬别国的经验三、伟大的开端1、巩固政权:全俄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的召开||。
(1)时间:1917年11月7日(2)内容:通过了列宁起草的《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正式宣布临时政府已经被推翻||,全国政权转归苏维埃||。
通过了《和平法令》||,建议一切交战国政府和人民“立即缔结停战协定”||,实现“不割地不赔款的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