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三、四章教材通研
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材通览
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材通览七年级上册包括有理数、几何图形的初步认识、代数式、整式的加减和一元一次方程五章内容,供七年级上学期使用。
一、教科书的地位和作用本册书在全套教科书中具有重要的基础地位,主要内容是整个七~九年级教材体系的重要基础,书中的某些思想方法也是初中数学的重要思想方法。
(一)从知识内容上来看,有理数的有关概念和运算是整个学段“数与代数”领域内容的基础;几何图形的初步认识中所学习的如何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几何图形,如何把握几何图形的本质特征以及图形的表示方法,对几何语言的认识与应用等也都是整个“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基础;代数式是代数的起步和基础。
用字母表示数是代数的基本特征,代数式又是学习方程、不等式、函数的基础;整式的加减是在学生已有的用字母表示数以及有理数运算的基础上展开的,是学习下一章“一元一次方程”的直接基础,也是以后学习分式和根式运算、方程以及函数等知识的基础,同时也是学习物理、化学等学科及其他科学技术不可缺少的数学工具;学好一元一次方程的有关内容也能为今后学好有关方程、不等式、函数等内容打好基础;(二)从数学思想方法来看,整册教科书中体现的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利用数学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模型化思想;许多性质、运算律呈现时体现的从特殊对象归纳出一般规律的思想;“有理数”中利用数轴研究有理数的有关概念和性质中体现的数形结合思想;“一元一次方程”中解方程的化归思想和程序化思想等等。
这些思想方法不仅在本册书中,而且在后面其他各册书也都是带有一般性的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
二、教科书内容及学习目标第一章“有理数”的主要内容是有理数的有关概念及其运算。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使学生了解有理数产生的必要性、有理数的意义,能够从事有理数的运算,体会“数的扩张”的一致性,并能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首先,从实例出发引出负数,接着引进数轴、绝对值、相反数等关于有理数的一些概念,这样一方面加深对有理数(特别是负数)的认识,另一方面也为学习有理数运算作准备,在此基础上,介绍有理数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和乘方运算的意义、法则和运算律,这是本章的重点。
初中地理_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3.4.2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世界的聚落第二课时_地理_初中__教学目标1、了解世界文化遗产包括的内容。
2、了解保护聚落方面的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
3、了解世界文化遗产的现状。
4、收集资料,总结保护文化遗产的措施。
5、通过学习,将保护意识内化到实际行动中,理解支持社会上保护文化遗产的措施,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做出自己的贡献。
教学重难点1、认识到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树立保护意识并内化到实际行动。
2、明确保护文化遗产的措施。
教学方法:图文结合、对比分析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法课时安排:一课时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主要包括“聚落的形态”和“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两部分,主要讲述聚落的形态、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以及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故本节的重点是“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
在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重点应放在“保护的意义”上,使学生明白这方面工作的重要性和我们所肩负的责任,因此教材的活动设计,将学习转化到行为方式的引导上,引导学生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强调教育的意义。
在教学方法设计上,主要采用了分组合作式的教学形式,启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并通过让学生当小老师,向其他同学展示个人的想法和小组的讨论结果。
课前准备: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教师提出具体要求,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接着学生按小组合作分析、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人们集中的居住在一起就形成了聚落,它既是人们居住的处所,也是人们进行生产和生活交往的场所。
由于各地自然环境的不同,各地形成了不同风格的民居。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几幅特色民居。
(边展示,学生边回答。
)[承转] 几千年以来,我们的祖先为我们留下了许许多多的古代建筑遗迹。
我们一起来看短片感受一下。
(播放短片:世界历史遗迹)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如今这些历史遗迹现状如何?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
(出示并请学生读出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及教学方法)讲授新课:[一]自主学习布置自主学习任务,学生自主学习,对遇到的自己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可在小组内讨论解决。
2022-2023学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学期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复习说课稿
2022-2023学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学期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复习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七年级上册数学课本中的第四章,主要内容为几何图形的初步复习。
通过本章的学习,可以巩固学生对几何图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的理解,并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章共分为三个部分:直线、线段和角。
其中,直线部分主要介绍了直线的定义、性质以及直线的表示方法;线段部分主要介绍了线段的定义、性质以及线段之间的关系;角部分主要介绍了角的定义、性质以及角的分类。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可以进一步认识几何图形的构成和性质,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与几何图形相关的问题。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直线、线段和角的定义;•理解直线的性质,能够根据已知信息判断是否为直线;•理解线段的性质,能够根据已知信息判断是否为线段;•理解角的性质,能够根据已知信息判断是否为角;•能够准确表示直线、线段和角。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学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直线、线段和角的定义;•理解直线、线段和角的性质。
2.教学难点:•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与激发兴趣(5分钟)首先,我将通过提问和展示几何图形的图片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例如,我可以问学生:你知道什么是直线吗?什么是线段?什么是角?请你们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
2. 知识讲解(15分钟)接下来,我将对直线、线段和角的定义进行详细讲解,并通过具体的例子来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首先,我会讲解直线的定义和性质。
我会提醒学生直线是由无数个点连成的,它没有起点和终点。
我会通过黑板上的图示和实物展示来说明直线的特点。
然后,我会讲解线段的定义和性质。
七年级上第四章教材分析
第四章《平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教材分析一、教学目标1、经历观察、测量、折叠、模型制作与图案设计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通过丰富的实例,认识线段、射线、直线、角等简单平面图形,了解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平行和垂直。
3、能用符号表示角、线段、互相平行或垂直的直线。
会借助三角尺、量角器、方格纸等工具画角、角平分线、线段、平行线、垂线。
4、会进行线段或角的比较,能估计一个角的大小,认识度、分、秒,会进行角的单位换算。
5、经历在操作活动中探索图形性质的过程,了解线段、平行线、垂线的有关性质;丰富学习的成功体验,积累操作活动经验,发展有条理地思考与表达能力。
6、初步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
二、设计思路教科书呈现的思路是:首先,安排线段与角的度量、表示、比较和基本作法;然后,立足丰富的情景和有趣的活动,呈现平行与垂直关系;最后,通过七巧板的活动,促进学生对平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的进一步理解。
本章以大量现实的背景和游戏为素材,以线、角等简单的平面图形及平行、垂直关系为主要研究对象,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呈现有关内容。
教学内容,应从学生的生活背景及已掌握的数学知识、技能和活动经验出发,在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中进行。
教学过程应以课本提供的大量生动有趣的现实情境,以及从事折叠、画图、模型制作、拼图制作、拼摆等活动的机会为背景,使学生在这些活动中自觉体会某些平面图形的性质极其位置关系,通过这些数学活动为主线的设计,使学生掌握与线段、角、平行线、垂线相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丰富和发展学生的数学活动经历和体验,在学习中培养良好的情感、态度、以及主动参与、合作交流的意识,进一步提高观察、分析、概括、抽象等能力。
三、课时安排1、线段、射线、直线1课时2、比较线段的长短1课时3、角的度量与表示1课时4、角的比较1课时5、平行1课时6、垂直1课时7、有趣的七巧版1课时8、回顾与思考1课时。
七年级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教材分析文字稿及例题解析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教材分析文字稿及例题解析含答案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教材分析一、教材分析1.本章地位和作用本章是初中阶段“图形与几何”领域的第一章,是初中几何的起始章节,在前面两个学段研究的“空间与图形”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欣赏丰富多彩的图形世界,初步尝试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对线段和角等一些简单几何图形的再认识,初步接触由实验几何向推理几何的过渡.本章内容是几何知识的重要基础,对后续几何的研究有很重要的意义和作用.(1)内容上:本章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几何图形”,从观察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物体抽象出几何图形或几何概念,体会几何图形的抽象性特点和数学的抽象性.第二部分“线段、角”是平面几何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图形,有关线段和角的概念、公理、性质,相关的画法、计算、推理、几何语言与图形语言之间的转化能力,对今后几何研究将起到导向作用.(2)方法上:三种数学语言(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的转化贯穿于研究的始终.要学会用分析法、综合法思考解决几何问题,这也是今后解决几何问题的基本方法.(3)思想上:这一章中所涉及到从具体到抽象的思想、把立体图形转化为平面图形的思想、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运动变换的思想、分类讨论的思想、方程的思想以及应用意识的渗透.2.本章研究目标(1)通过从什物和具体模型的抽象,了解几何图形、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以及几何体、平面和曲面、直线和曲线、点等概念.(2)能画出从分歧偏向看一些基本几何体(直棱柱、圆柱、圆锥、球)以及它们的简朴组合体获得的平面图形;了解直棱柱、圆柱、圆锥的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设想响应的几何体,制作立体模型,在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相互转换的过程当中,培养空间看法和空间设想力.(3)进一步认识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掌握它们的符号透露表现;掌握基本究竟:“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了解它们在生活和出产中的应用;了解两点间距离的意义,能度量两点间的距离;了解平面上两条直线具有相交和不相交两种位置关系;会比较线段的大小;了解线段的和、差及线段中点的概念,会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4)了解角的概念,掌握角的符号透露表现;会比较角的大小;认识度、分、秒,并会举行简朴的换算,会计较角的和与差.了解角的平分线、余角、补角的概念,知道余角和补角的性质.(5)初步认识几何图形是描述现实天下的紧张工具,初步应用几何图形的知识解决一些简朴的实际题目,培养研究图形和几何知识的乐趣,通过交换活动,初步形成积极介入数学活动、自动与他人合作交换的意识.3.本章知识结构图几何图形4.重点、难点重点:(1)几何与图形的基本概念,线段、角的基本知识,图形与几何的知识与客观实际的联系.(2)熟悉一些基本的几何语言,养成优秀的几何作图的气,体会和模仿几何计较的较为规范的书写方式.(3)结合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互相转化的研究,来发展空间观念以及一些重要的概念、性质.难点:(1)概念的抽象性:能由什物形状设想(抽象)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设想出什物形状.(2)对图形的透露表现方法,对几何语言的认识与运用.(3)根据文字作图的训练,注意到其中可能蕴含的分类讨论等情形.5.本章共16课时,具体分配如下(仅供参考):4.1几何图形4.3角小结点、线、面、体从不同方向看立体图形立体图形展开立体图形线段大小的比较直线、射线、线段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角的度量角角的大小比较与运算角的平分线平面图形平面图形余角和补角等角的补角相等等角的余角相等4课时3课时5课时2课时2课时4.2直线、射线、线段4.4课题研究二、教学发起1.总体教学建议(1)教学中要注意与小学知识内容的衔接,要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教学,避免不适当的重复.【小学要求】:对于一些简朴几何体和平面图形有一些感性的了解,能联合实例了解线段、射线和直线,了解一些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知道周角、平角,了解周角、平角、钝角、直角、锐角之间的大小关系,能辨认从分歧偏向(前面、侧面、上面)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图,能认识最简朴的几何体(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展开图.(2)要善于利用模型、生活什物、图片、多媒体工具演示等要学生充分去体验激发学生乐趣.多从生活中的实物出发,让学生感受到图形普遍存在于我们的周围,运用信息技术工具的展现丰富多彩的图形,进行动态演示.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研究的兴趣.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性质等,也可借助实物或多媒体,让学生在探索中逐步理解这些知识.(3)要重视画图技能的培养.应注意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惯,画图要认真,图应该画得清楚、干净,并能很好地表现图形之间的位置关系.在画图的过程中,一方面培养学生的绘图技能,同时也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研究态度,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在这方面老师也应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4)要重视几何语言的教学.几何图形是“空间与图形”的研究工具,对它的一般描述透露表现是按“几何模型→图形→文字→符号”这类程序举行的.其中,图形是将几何模型第一次抽象后的产品,也是形象、直观的语言;文字语言是对图形的描述、解释与讨论;符号语言则是对文字语言的简化和再次抽象.明显,首先建立的是图形语言,其次是文字语言,再次是符号语言,最后形成的是对于研究工具的三种数学语言的综合描述,有了这类团体认识,三种语言达到融汇贯通的程度,就能基本掌控工具了.要留意概念的定义和性质的表述,逐步使学生懂得几何语句的意义并能建立几何语句与图形之间的联系.准确的几何语言应当贯穿课堂、作业、课外题等各个环节,逐步训练学生的几何推理表达.这些不仅是研究好本章的关键,同时对于学好以后各章也是很重要的.(5)在研究中通过对比(如直线、射线、线段)和类比(线段和角)加深理解.(6)注意训练几何推理书写方式,纠正用算术式进行几何计算的惯:【“旧”气】90245【“新”写法】COB11AOB904522【为什么惯要“改”?】体现了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的对应;体现了推理的过程;从算术思维到代数思维.(7)要通过立体图形的三视图与展开图发展空间概念(不要过于总结规律).(8)要注重基本概念与性质的教学.例如:①在研究直线、线段、射线的有关概念时,容易出现延长直线或延长射线之类的错误,在用两个大写字母表示射线时,忽视第一个字母表示的是这条射线的顶点.②直线有这样一个紧张性质: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要一条直线.即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线段有这样一条紧张性质:两点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XXX说成: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这两个性质是研究几何图形的根蒂根基,复时应抓住性质中的枢纽性字眼,不能出现似是而非的错误.③注意线段的中点是指把线段分成相等的两条线段的点;而连结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的距离.这里应特别注意线段与距离的区别,即距离是线段的长度,是一个量;线段则是一种图形,它们之间是不能等同的.④在复角的概念时,应留意了解两种方式来描述,即一种是从一些实际题目中抽象地概括出来,即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另一种是用旋转的观点来定义,即一条射线绕着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成的图形叫做角.角的两种定义都告诉我们这样一些究竟:(1)角有两个特征:一是角有两条射线,二是角的两条射线必需有公共端点,两者缺一不可;(2)由于射线是向一方无限延长的,所以角的双方无所谓长短,即角的大小与它的边的长短无关;(3)当角的大小一旦确定,它的大小就不因图形的位置、图形的放大或缩小而改动.如一个37°的角放在放大或缩小多少倍的放大镜下它仍然是37°不能误以为角的大小也放大或缩小多少倍.另外对角的透露表现方法中,当用三个大写字母来透露表现时,顶点的字母必需写在中央,在角的双方上各取一点,将透露表现这两个点的字母划分写在顶点字母的两旁,两旁的字母不分前后.⑤在研究互为余角和互为补角时,容易混淆这两个概念.常常误以为互为余角的两个角的和等于180°,互为补角的两个角的和等于90°.(9)要准确把握好教学要求总体上说,起始章的教学要求不宜过高,要充分保护学生研究积极性,避免产生畏难情绪,但是基础知识要落实扎实,养成规范的表达分析惯,为后续研究打好基础,因此要注意根据学生具体情况来把握教学要求.①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点线面体的概念要求学生在实际背景中认识、理解这些概念,体会抽象的过程,而不是通过形式化的描述让学生接受概念.②视图的知识对于三视图大部分内容是安排在第29章“视图与投影”中的.在这一章,没有给出严格的三视图的概念,是要求能从一组图形中辨认出是从什么方向看得到的图形,能说出从不同方向看一些最基本的几何体(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球)以及它们的简单组合所能得到的图形(对于语言难以表达的,可画出示意图,基本形状正确即可,不做尺寸要求).③展开图的要求教材从展开和折叠两个方面都有要求,且教材中的题中出现正方体表面有图案的情况,这也是中考的一个热点.圆锥的侧面展开图在背面的章节还要再研究,其余的多面体的展开图很少涉及,所以尽可能多做一些练,尽可能在本章中过关.在教学中,能够从看图阐发图形特点举行设想或先动手做再阐发图形,两方面同时举行.正方体的11种展开图,在操作中理解展开和折叠的过程,从不同的分类角度认识展开图.④推理能力的要求教科书是按照“简单说理”“说理”“推理”“用符号表示推理”不同层次分阶段逐步加深安排的.在本章,不仅要求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探究等活动归纳出图形的概念和性质,还要“简单说理”.直线和线段性质的应用、余角和补角的性质的得出等都有简单说理的成分.教学中要注意利用这里“简单说理”的因素,为后面逐步让学生养成言之有据的惯作准备.规范的推理形式,学生虽然一开始接受有些困难,随着教学的深入不断地纠正、强化,学生是可以掌握的,为以后的几何研究起到示范作用.本章中线段的中点、角平分线、互余、互补、同角的余角(补角)相等,等角的余角(补角)相等,要从文、图、式三方面加深理解,并加以应用,要配上适当的练,巩固学生的说理.(10)关于本章作图的要求:①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②作已知线段的中点③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④作一个角的平分线2.各小节教学建议4.1.1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知识点1:在实际背景中了解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概念,体会抽象的过程,能举出实例.教学建议:1.理解从模型→图形,就是数学化的过程.2.能够认清N棱柱和N棱锥,圆柱和圆锥,留意“棱”字和“锥”字的写法;能区分棱柱(锥)与圆柱(锥),能区分圆形和球体,不要求但也能够认识棱台或圆台.知识点2:从分歧角度看立体图形获得平面图形.教学建议:简单几何体要求会画图;复杂几何体能想象、辨认、说明即可.知识点3:立体图形的展开图.教学建议:1.对于立体图形展开图,学生首先要分析认清立体图形的空间结构,可以把每个面都标上它的位置名称,在展开后方便分清每个面所达到的位置.正方体的11种展开图,不要肄业生记忆,紧张的是展开和折叠的过程.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尝试.圆锥的侧面展开图在背面圆一章中还能够再研究,其余的多面体的展开图很少涉及,所以尽可能多做一些练,尽可能在本章中过关.2.通过“展开”和“围成”两种途径认识常见几何体的展开图.尽量提供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4.1.2点、线、面、体知识点:能从几何实体中抽象出点、线、面、体;知道“…动成…”.教学建议:这局部学生在小学阶段就有了响应的体验,枢纽是学生能进一步抽象了解这些概念,如对点的认识,它只透露表现一个位置,没有大小,甚至于无法画出来.这里还要说明线分直线和曲线,面分平面和曲面.4.2直线、射线、线段知识点1:三种基本几何图形的概念、表示、作图、性质教学建议:联系:射线、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反向延长射线得到直线,两方延长线段得到直线.区别:名称直线图像透露表现1.直线AB(或直线BA)直线l2.射线线段1.射线AB2.射线l1.线段AB(或线段BA)2.线段a延伸向两端无限延长向一端无限延伸不可延长2可度量1不可度量端点度量不可度量知识点2:几何语言和作图;点和直线教学发起:1.该当学会“过某点”、“点在线上/外”、“相交于某点”、“延长(到某点)”、“在某线上截取”、“连接AB”、“作直线/射线/线段AB”、“有且只要”等说法,并能画出响应的图形.2.学生在书写时可能会出现用小写字母表示点的问题.知识点3:尺规作图: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叠合法比较两条线段的长度大小教学发起:要让学生了解为什么在“射线”上截取,在直线或线段上截取行不行.知识点4:线段的中点、N等分点的概念教学建议:1.夸大中点必需在线段上,能够提出探讨性题目“MA=MB,能否断言M就是线段AB的中点?”,能够要学生利用尺规作图举行探讨.2.合理利用中点举行推理.知识点5:线段的和差倍分教学建议:1.注意规范符号语言的书写,要求学生模仿,从现在起必须变算术式为几何语言.2.发起此时不上难题、综合题,目的是先解决“三种语言”的题目,也为后续研究角的计较打好根蒂根基,分散难点.4.3.1角知识点1:角的两种定义方法教学发起:1.通常情况下角的范围是(0,180].2.明确角的分类.3.在第二种定义下,说明角的范围可以进一步扩展到和大于180的角.知识点2:角的三种表示方法教学建议:1.角的表达规范题目.2.书写时尽可能写成简洁的表达形式.知识点3:角的大小、单位制、方位角教学发起:1.度分秒的转换、计算是难点,学生对于60进制的换算还是不太适应.2.一般方位,都统一用“北偏X”或“南偏X”表示;在图中标记角度.4.3.2角的比较与运算知识点1:叠合法比较角度大小;角分线的概念;角度和差倍分的计算教学建议:1.类比“线段”的研究来研究“角”.可以从以下方面作类比:①定义、图形、符号表示②测量:测量工具、测量方法、度量单位③比较大小:两条线段/两个角的大小关系的方法④特殊位置:线段的等分点、角等分线⑤和差倍分运算:感受运算中的推理和方程思想⑥角的作图:感受作图中的方案设计2.典型题:线段同一直线上有n个点,求线段的条数.已知:点C是直线AB上一点,满足已知:平面内有AOB,射线OC满足BOC角平面内有共端点的n条射线,求角的个数.AC1BC2BC1AB,2BC2则点C有两个可能位置:已知:如图,点C在线段AB上,1AOB,O2AC1则射线OC有两个可能位置:已知:如图,射线OC在AOB内部,M,N划分是线段AC,BC中点,OM,ON划分是AOC,BOC平分线,A总有MON1总有XXX.21AOB.2OXXX4.3.3余角和补角知识点:余角和补角的概念和计算教学建议:1.明确这两个概念仅透露表现数量关系、不涉及位置关系;但反过来,特殊的位置关系(垂直、邻补角)则每每会出现两个角互为余角/补角,能够用来计较角的大小.2.可以考虑将性质写成“已知-求证-证明”的形式,让学生初步感受几何中的推理和证明.4.4课题研究制作长方体形状的包装纸盒通过这一研究体会长方体(立体图形)与其侧面展开图(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教学建议:能够安排与立体图形展开图教学联合举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小结复1.建立完善的认知结构,体会一些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2.注重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分类讨论思想、方程思想、数形联合思想等等.分类讨论思想例1.两条相交直线与另外一条直线在同一平面内,求它们的交点个数?分析由于题设条件中并没有明确这三条直线的具体位置,所以应分情况讨论.前两条的关系很确定,当画第三条时,会出现分类,或平行于某一条,或相交于同一个点,或相交不在同一个点等三种情况.说明:在过平面上若干点可以画多少条直线,应注意这些点的分情况讨论;或在画其它的图形时,应注意图形的各种可能性.例 2.点A,B,C在统一条直线上,AB=3 cm,BC=1 cm.求AC的长.方程思想在处理有关角的大小,线段大小的计较经常需要通过列方程来解决.例.如果一个角的补角是150°,求这个角的余角.分析若设这个角的大小为x°,则这个角的余角是90°-x,于是由这个角的补角是150°可列出方程求解.数形联合思想例.如图,长方形纸片ABCD,点E、F分别在边AB、CD上,连接EF.将∠BEF半数,点B落在直线EF 上的点B'处,得折痕EM;将∠AEF半数,点A落在直线EF上的点A'处,得折痕EN,求∠XXX的度数.说明:对于几何中的一些概念、性质及关系,应把几何意义与数量关系结合起来加以认识,达到形与数的统一.三、几个主要知识点1.从分歧偏向看例1.将两个大小完全不异的杯子(如图1-甲)叠放在一起(如图1-乙),则从上往下看图乙,获得的平面图形是()第图1解析:从上面往下看,能够看到上面杯子的底和两杯子的口都是圆形,应用实线透露表现,故选C.例2.图2是一个几何体的什物图,从正面看这个几何体,获得的平面图形是()图2ABCD解析:此几何体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从正面看上面的几何体,看到的是一个等腰梯形,从正面看下面的几何体,看到的是一个长方形,再根据上面的几何体放置的位置特征,应选C.2.展开与折叠例3.如图3所示的平面图形中,不可能围成圆锥的是()图3解析:圆锥的展开图是一个圆和一个扇形,D选项中是一个圆和一个三角形,不能围成圆锥,故选D.例4.图4是正方体的展开图,原正方体相对两个面上的数字之和的最小值是图4________.解析:将正方体的展开图折成正方体,能够获得2与6两个面相对,3与4两个面相对,1与5两个面相对,所以相对两个面上的数字之和的最小值是:1+5=6.故填6.3 .线段的性质与计算例5.在修建崇钦高速公路时,有时需要将弯曲的道路改直,依据是___________.解析:本题是线段性质的实际应用,根据线段的性质直接获得谜底.应填“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例6.如图5,点C是线段AB上的点,点D是线段BC 的中点,若AB=12,AC=8,则CD=______.解析:由图可知,CB=AB-AC=12-8=4.又因为D是BC的中点,所以CD=BC=2.故填2.4.角度的计算例7.如图6所示,已知O是直线AB上一点,∠1=40°,OD平分∠BOC,则∠2的度数是()A. 20°B. 25°C. 30°D. 70°CA1OD2图512解析:由∠1=40°及平角定义,可求出∠BOC的度数,由角平分线的定义,通过∠BOC=2∠2可求出∠2的度数.因为∠1=40°,所以∠BOC=180°-∠AOC=140°.又由于OD是∠BOC的平分线,所以∠2=B图61XXX∠BOC=70°.故选D.2例8.如图7,直线AB与直线CD相交于点O,E是∠AOD内一点,已知OE⊥AB,∠BOD=45°,则∠COE的度数是()A. 125°B. 135°C. 145°D. 155°解析:因为OE⊥AB,所以∠BOE=90°.由于∠BOD=45°,所以∠DOE=45°.所以∠COE=180°-∠DOE=135°.故选B.5.余角与补角例9.(1)已知∠α=20°,则∠α的余角等于度.(2)一个角的补角是36°35′,这个角是.ACO图7EDB解析:(1)由余角定义,∠α的余角为:90°-20°=70°.故填70.。
七年级上册三、四单元教材知识梳理及闯关
09 闯关模拟测试卷
模拟测试卷一
试卷概述
涵盖三、四单元核心知识点,包括词汇、语法、阅读等。
题型及分值分布
选择题、填空题、阅读理解等多样化题型,分值合理分布。
难度等级
适中难度,既考查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又检验综合运用能力。
模拟测试卷二
试卷概述
针对三、四单元重点难点进行设计的模拟试卷。
题型及分值分布
阅读理解选择题
结合阅读材料,设计相关 选择题,考查学生从文本 中提取信息、理解文意的 能力。
填空题专项训练
词汇填空题
针对单元重点词汇设计的 填空题,旨在考查学生对 词汇的记忆和运用能力。
语法填空题
结合单元语法点设计的填 空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语 法结构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短文填空题
提供一篇短文,要求学生 根据上下文填写合适的单 词或短语,考查学生的综 合语言运用能力。
阅读理解专项训练
细节理解题
针对阅读材料中的细节信息设计的题目, 旨在考查学生从文本中获取具体信息的
能力。
推理判断题
根据阅读材料中的信息,要求学生进 行推理、判断或预测,考查学生的逻
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主旨大意题
要求学生概括阅读材料的主旨大意, 考查学生对文本整体内容的把握能力。
词汇猜测题
针对阅读材料中的生词或难词设计的 题目,要求学生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 考查学生的词汇猜测能力。
03 课文内容详解
课文背景介绍
作者生平与时代背景
介绍作者的生平事迹、主要成就以及所处的时代背景,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 文内容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文章体裁与特点
说明课文的体裁(如记叙文、议论文等)及其特点,引导学生掌握不同体裁的阅 读方法和技巧。
七年级上册第四章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早上好,今天我为大家解说的是七年级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
下面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章内容加以解说。
一、教材特点: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材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基本线索,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
”(教师应该重新认识教材的功能,明确教材只是达到目的的材料,教学时应该根据教材提倡创造,而不是照本宣科成为教材的机械执行者。
)二、教材编写特点1、通过前言中的实际问题和大量实物图片,展示现实生活中多姿多彩的图形世界与几何知识间的密切联系2、从日常熟悉的物体入手,认识点、线、面、体的概念以及直线、射线、线段、相交线和角的有关概念。
3、本章多从实物和模型出发,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几何图形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三、课标要求1.通过实物和具体模型的抽象,了解几何图形、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以及几何体、平面和曲面、直线和曲线、点等概念2.能画出从不同方向看到的一些几何体的平面图形;了解几何体的展开图;根据展开图想象出几何体,培养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力。
3.进一步认识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掌握其表示法,会比较线段的大小,理解点段的和差倍分等,会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掌握“两点确定一条线段”、“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等公理。
4.理解角的概念,掌握角的符号表示,会比较角的大小,会对角的单位的转换,会计算角的和差,了解角平分线、余角、补角等概念,知道余角、补角的性质。
5.初步认识几何图形是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工具,培养学习图形与几何知识的兴趣。
通过交流活动,行程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主动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意识。
重点:几何与图形的基本概念和线段、角的基本知识难点:几何图形的表示和画图、作图和几何语言的准确应用。
四、内容分析及地位作用:本章教学内容是几何学中最基本的一些知识,我们生活中的现实空间的各种物体都以其所具有的各种空间形式存在于我们周围,学习有关图形与几何的知识能使人们更好的认识现实空间,并把有关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和工作之中,本章是初中阶段“图形与几何”领域的第一章,介绍图形与几何一些基本概念与图形,一些最基本的概念,如几何图形、立体图形、平面图形、点、线、面、体等,要在本章中从现实具体物体中抽象、归纳出来,直线、射线、线段、角及有关的概念在本章中得到比较详细的介绍,并被广泛应用于后面的教学中,本章属于初中几何图形知识学习的起始阶段,对于后面的几何教学影响深远。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3.4合并同类项》说课稿2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3.4 合并同类项》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四节“合并同类项”是初中学段代数部分的重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法则,理解同类项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合并同类项的法则进行简单的整式运算。
在教材中,通过丰富的例题和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提高解题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分数和小数的基本运算,对数学概念有一定的理解能力。
但部分学生对代数概念的理解可能还存在困难,对合并同类项的应用可能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法则,理解同类项的概念,能够正确地进行同类项的合并。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同类项的概念。
2.教学难点:理解同类项的本质,熟练运用合并同类项的法则进行计算。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合并同类项的思考,引入新课。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探究同类项的概念,引导学生发现合并同类项的规律。
3.课堂讲解:讲解同类项的概念、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并通过例题演示合并同类项的过程。
4.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合作解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思考合并同类项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6.课后作业: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简洁,能够突出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
可以设计如下板书:1.同类项的概念2.合并同类项的法则3.合并同类项的步骤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可以从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练习题的正确率等方面进行。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学情与教材分析
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令狐云国)本章学情分析与教材分析(一)学情分析“几何图形初步”是初中阶段“图形与几何”领域的第一章,介绍图形与几何的一些最基本的概念和图形.一些最基本的概念,如几何图形、立体图形、平面图形、体、面、线、点等,要在本章中从现实具体物体中抽象、归纳出来,直线、线段、射线、角及有关的概念在本章中得到比较详细的介绍,并被广泛应用于后续的教学中.本章的教学属于初中几何图形知识学习的起始阶段,对于后续相关知识的学习影响深远.学生在小学阶段认识了最简单的几何图形,为本章的“几何图形初步”的学习作好了一些铺垫,本章内容的学习也是后面学习三角形、四边形、圆等相关几何知识的重要基础.其中直线、射线、线段和角都是重要而最基本的几何图形,有关直线、射线、线段和角的概念和性质、表示、画法、计算等,都是重要的几何基础知识,是学习后续图形与几何知识以及其他数学知识的必备基础.因此,本章重点内容是几何与图形的基本概念和线段、角的基本知识,概念的抽象性是教学的主要难点,应该予以重视.(二)教材分析1.核心素养本章的核心是直线、射线、线段和角的概念和性质、表示、画法、计算等.因此本章知识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抽象与几何直观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与逻辑推理的能力,体验数形结合的思想.2.本章目标(1)通过从实物和具体模型的抽象,了解几何图形、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以及几何体、平面和曲面、直线和曲线、点等概念.(2)能画出从不同方向看一些基本几何体(直棱柱、圆柱、圆锥、球)以及它们的简单组合体得到的平面图形;了解直棱柱、圆柱、圆锥的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想象相应的几何体,制作立体模型,在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相互转换的过程中,培养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力.(3)进一步认识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掌握它们的符号表示;掌握基本事实:“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了解它们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理解两点间距离的意义,能度量两点间的距离;了解平面上两条具有相交与不相交两种位置关系;会比较线段的大小,理解线段的和、差以及线段的中点等概念,会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4)理解角的概念,掌握角的符号表示,会比较角的大小,认识度、分、秒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会计算角的和与差.了解角的平分线、余角、补角的概念,知道补角和余角的性质.(5)初步认识几何图形是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工具,初步应用几何图形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习图形与几何知识的兴趣,通过交流活动,初步形成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3.课时安排本章教学需13课时,具体分配如下:4.1 几何图形 4课时4.2 直线、射线、线段 3课时4.3 角 4课时4.4 课题学习 1课时章末复习课 1课时4.本章重点本章的重点是几何与图形的基本概念和线段、角的基本知识.5.本章难点概念的抽象性是本章教学的主要难点.。
【精品】2019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四单元教案全集★ (34页)
【精品】2019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第三、四单元教案全集★(34页)第三单元计划第三单元多数是文情并茂的优美篇章。
学习这几篇文章,要注意以下几点:1.注重诵读,通过富有感情的朗读来体会课文的意境,培养美的情趣,体验优美、充满韵味的语感。
2.理清思路,学习作品精美的构思。
3.将整体感知与抓住重点深入理解有机结合起来。
4.深入作品的意境之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5.品味诗文优美的语言是一种艺术享受,要反复诵读,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揣摩、欣赏精彩语段和词语。
6.要以学生为主体,尝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贯彻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教育。
11、春设计思想:先练后讲、先学后教,先试后导这是尝试教学法的核心。
我在讲授《春》一课时,以这一思想为指导,从学生的口头训练入手,分层设置思考题,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在景物描写中抒发的感情,学习写景状物的一般方法,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各个学习环节中,我本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让学生主动的想、主动的说、主动的学,把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教师的精讲点拨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在不断尝试中享受到成功的乐趣。
同时根据大纲的要求和本课的特点,我把重点放在了整体感知课文、语感的培养和读写结合上,加强对学生的综合训练,突出重点,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使学生牢固的掌握所学知识,并把它们灵活的运用到自己的实际写作中去,做到学为所用。
教材分析:它是传统名篇,这是朱自清在解放前写的,各套课本都会选的;它在情调、布局谋篇、修辞方法、遣词造句方面都堪称典范,学生尽可模仿学习。
提示几个主要问题:(1)写出了春天哪些景象?(2)写出了春的什么特点?(3)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4)熟读、背诵。
本课遇到比喻和拟人两种修辞方法的学习任务,这里作两点提示:一、学习这课,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方法是一重点,课本里的知识嫌少,仅在练习里附了一点,教师应该找参考书,作一点补充;二、应该多结合课文语句消化知识,将修辞学习与揣摩语言结合起来,而不要单纯地讲知识。
七年级上册第三四章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第三四章知识点七年级上册的第三四章主要介绍了数的大小比较、整数的加减、乘法等基本知识点。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讲述这些知识点。
一、数的大小比较数的大小比较是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之一,也是以后学习中比较重要的一块内容。
在七年级的课堂中,我们会学到三种比较方法:1.眼观比较法:通过眼观直观地看出数的大小关系。
2.用算法比较法:将两个数按照同样的算式进行计算,然后比较算式结果的大小。
3.数线法:可以画一个数轴,将相应的数点标出,然后在数轴上比较大小。
二、整数的加减整数的加减是最基本的算数运算,也是以后加减乘除学习的基础。
在七年级上册,我们学习了整数加减运算的方法。
1.同号相加减:当两个整数的符号相同时,直接将它们的绝对值相加减,符号不变。
2.异号相加减:当两个整数的符号不同时,将它们的绝对值相减,结果的符号取负号。
三、整数的乘法整数的乘法同样是七年级上册的重点内容之一,我们在学习整数乘法前,需了解以下几个概念:1.正整数:大于0的整数。
2.负整数:小于0的整数。
3.零:等于0的数字。
在乘法运算中,同号的两个数相乘结果为正,异号的两个数相乘结果为负。
四、练习题1.比较大小:-8,-3,-5,-2,0,3,62.计算:(1)|-6+3|+2(2)12-(-8)-(-5)(3)(-4)-(-3)×2(4)3×(-2)-2×(-3)结语七年级上册第三四章涵盖了数的大小比较、整数的加减乘法等基本知识点。
作为初中数学的入门课程,这些内容堪称是后续学习的基础和核心,在数学学习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
我们在学习的同时,要注重实践,勤于练习,才能在数学学习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3月 23日,云南。 水库干涸见底。
土地荒漠化
不是.合理利用,注意保护和培育,以 实现可持续利用。
我国自然资源基本特征:
我 国 自 然 资 源 基 本 特 征
类别
总量居 世界位次
国土 面积
矿产 资源
耕地 资源
河流年 径流量
森林 面积
最重要的运输方式 内河运输 水 路 运 输 管 道 运 输 公 路 运 输 航 空 运 输 铁 路 运 输 主要铁路干线 主要铁路枢纽 特 点 东密 西疏
海洋运输
如何选择交通运输方式
交通运输方式
交通运输
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我国农业的概况
我国工业的概况
1.会比较不同运输方式的特点,会合理选择交 通运输方式。 2.记住我国主要铁路线和重要的交通枢纽。 3.能结合生活实际设计合理、经济的出行路线。
节约、治理、保护
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
课标要求
• 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运用地图说 出我国交通运输网络的大致分布格局。 • 运用资料并联系实际,说出我国农业分布概 况,并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 •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工业的地理分布。用实 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在工业发展中的作用。
第四章
… …
开发新 材料、新 能源。
节约和保护资源并不难,对于我们往往是举手之劳。 下面几种行为你做到了吗?你还能说出哪些?
可再生资源
自 然 资 源
类 别
合理利用、注意 保护和培育 十分珍惜和 节约使用
概念
非可再生资源
基本特征
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 1.知道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
• 2.读图说明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五、转换灵活的交通运输枢纽
在若干条交通运输线交叉的地方, 形成了交通枢纽(作用、类型)
找出下列交通枢纽: 北京,郑州,徐州,株洲,兰州,成都
……
如果你要乘火车由哈尔滨到广州, 请选择最近便的铁路线,并说出沿途在 哪些城市与其他主要铁路干线交会?
北京
天津 石家庄
哈尔滨
长春 沈阳
郑州
武汉 长沙
株洲
特点一:土地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小
48%
土
地 已 工矿交通城
沙漠山 耕地 市用地、内 地永久积12.68% 陆水域5.26 雪、冰川 % 15.72% 难利用的土地
从图中可以看出: 我国各类土地利用 类型齐全,所占比 例不合 理(合理、 不尽合 理), 耕地比重小,难利用 的土地 比重大,后备 土地资源不足。
中国的经济发展
活动建议
●观看反映我国农业生产特色的录像,搜集有 关我国工业生产现状的图文资料,讨论我国工 农业发展的前景。 ●参观本地特色农业生产基地、工矿企业或车 站、码头。
第四章
• • • •
中国的经济发展
第一节 交通运输 第二节 农业 第三节 工业 学习与探究 中国的高速铁路
我国的交通运输业概况
与它相似的_______________ 青藏铁路、浙赣线等
兰新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一个起点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和一个终点城市来命名 与它相似的________________ 陇海线 还有其他命名的方法吗? 以铁路线所在的位置来命名的,如北疆线、南疆线
资源基本特征
3
3
4
6
6
自然资源大国
人均资源量不足
人均量 占世界比值
人均量 居世界位次
1/3
3/5 80
1/3 67
1/4 88
1/5 121
地大物博÷众多人口=人均资源占有量少
保障资源供给的讨论
扩大铁矿 石、石油等重 要资源的进口 渠道。 改进技术,提高 资源利用率,加强资 源的回收和循环利用、 增值使用。 培养 节约能源 的意识。
特点二:我国各类土地利用类型齐全,所占 比例不合 理
特点三:各类土地资源的分布不均
(图例可点击)
特点三:各类土地资源的分布不均
主要分布地区
土地资源类型
干湿地区
主要地形 平原、盆地及 低缓的丘陵 山地、丘陵
耕地
湿润、半湿润区 湿润、半湿润区
林地
草地
难利用土地
干旱、半干旱区 干旱区
高原、山地 盆地、高原、 高山、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活动建议
• 搜集有关土地资源方面的资料,与俄罗斯、美国、印度等 国进行对比。 • 调查当地的主要自然资源,列举合理或不合理开发利用方 面的事例,并撰写简要报告。
说明:
"标准"没有要求面面俱到地讲述各种类型的自然资 源。教学中应注意以水、土资源为案例,引导学生了解 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人均少、时空分布不均的特点, 并渗透节约资源的教育。
近→公路
第一步:考虑运距 铁路
远→
水路
航空
铁路 大→ 第二步:考虑运量 水运 小→航空 高→铁路 第三步:考虑运价 低→水运 此外,有时还应考虑当地交通状况、时间要求及货物的 性质等因素。
四、四通八达的铁路运输网 :东部密集,西部稀疏
主要南北干线
哈尔滨
北京 焦作
京 广 线
上海
宝鸡 成都
京 九
焦柳线
现状二 时间分布 不均:
部分城市的降水量柱状图
夏秋多,冬春少,
年际变化大
北京部分年份降水量变化
现状三: 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世界水资源总量前七位国家
人均径流量(立方米/人)
巴 西
径流总量(亿立方米)
俄罗斯
加拿大 美 国 印度尼西亚
中 国
印 度 世 界
120000 90000 60000 30000 0
广州
某旅游团,从武汉出发,打算游览 南京中山陵、苏州园林、上海、
北京故宫、江西庐山、泉城济南,
最后返回武汉。请你为他们设计
一条合理、经济的旅游路线。
线路最短,最省钱
• 1、知道农业的组成及重要性。
• 2、用实例说明农业在地区分布上的差异。
• 3、了解农业的发展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 • 4、通过资料认识科学技术在发展农业中的重 要作用,树立科技才能兴农的意识。
0
20000
40000
60000
现状四
浪费现象和污染严重
图A
现状
空间:南丰北缺
措施
跨流域调水
兴修水库 珍惜
分布 不均 时间:夏秋多,冬春少
人 为
人均不足
浪费.污染
节约、防治
水资源短缺
时间不均——兴建水库
洪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
地区不均 —— 跨流域调水 “南水北调”工程示意图 引滦入津
引黄济青
资 源 分 类
1、对下列自然资源进行分类,并说明原因:
温泉 风能
树木 草地 海鱼 核能
潮汐能 天然气
藏羚羊 花岗岩
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树木 草地 潮汐能 风能 海鱼 原因: 能够短时间生成或循环利用 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核能 天然气 花岗岩 原因: 用一点少一点,不能短时间再生
温泉 藏羚羊
考考自己:
• 3.认识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 相互作用的关系。正确认识土地资源 与人类的关系,树立正确的资源观。
第二节 土 地 资 源
一、土地利用类型
不能称为资源的土地
二、认识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土地类 面积(万 世界地 中国人均 世界人 型 平方千米) 位(第 (平方米) 均(平 几位) 方米)
总面积 耕地 林地 草原
耕地、林地、草地、 建设用地 对策
有利
土 地 资 源
类型齐全
人均占有量小
比例构成不合理
不利
一少一多一不足
分布不均 破坏严重
水土流失、土地荒 漠化、乱占耕地
十 分 珍 惜 和 合 理 利 用 每 一 寸 土 地
返回
第三节 水资源
时空分布不均
夏秋多,冬春少 南丰北缺
兴修水库
水 资 源
跨流域调水
核心 节约 用水
返回
• 1. 了解我国水资源的现状。 • 2. 找出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措施。 • 3. 树立节水意识,培养惜水观念。
水资源: 通常是指地球上的淡水资源
水资源
江河 湖泊水
大气 降水
现状一 (南丰北缺,东多西少)
空间分布 不均
南北方水土资源所占比例
北方地区土地资源丰富,但水 资源少,供需矛盾突出。水土资源 匹配不合理进一步加剧了北方的缺 水状况.
鲁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 三、四章教材通研
临淄三中
于庆玉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课标要求
• 举例说出什么是自然资源,它有哪些主要类型。 •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 •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以及 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 运用实例,说出我国为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而建 设的大型工程。
—
—
读课本P94图4.5尝试练习:
在图中找到京沪线、湘黔线、兰新线。分析这三条铁路线的名 称,看看是怎样给它们命名的。 京沪线 以起止点城市的简称或别称命名 与它相似的___________ 京广线、沪杭线等 湘黔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起止点城市所在的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来命名
由农业大国成为农 业强国
无土栽培
超级杂交稻
水稻是中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其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 量的40%左右。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为核心的科
研团队所培育的“超级杂交稻”, 2011年试验田亩产已达到 926.6千克。而目前全球水稻 平均亩产仅200千克左右。 杂交水稻的成功培育, 为中国实现粮食自给自足创 造了条件,也为世界的粮食安全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