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过程对环境的影响
城市化发展对于环境污染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城市化发展对于环境污染的影响及应对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a859ff71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1d.png)
城市化发展对于环境污染的影响及应对策略城市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现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凸显,成为了城市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挑战。
本文旨在探讨城市化发展对环境污染带来的影响以及应对策略。
城市化发展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城市化发展对环境污染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大气污染。
城市化的发展带来了大量的交通流量,交通运输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是不可避免的,包括废气排放、噪音污染等。
此外,由于城市化进程中大规模的建筑和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也可能会产生大量的尘埃等污染物质,进一步加剧了大气污染的问题。
二是水污染。
城市化发展带来了大规模的人口集中,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加深,同时城市下水道系统的建设也面临很大的压力,很多城市的污水处理设施技术和处理效果都有待提高,这些都容易导致城市水污染的问题。
三是垃圾污染。
城市化进程带来的人口增长和生活方式转变导致对生活垃圾的需求量急剧上升,城市垃圾处理设施过少,导致垃圾处理不足,进而引起城市垃圾污染的问题。
四是土地污染。
城市化进程中大规模的建筑和基础设施建设会导致土地资本化和环境破坏,从而容易产生土地污染问题。
应对策略要解决城市化进程中环境污染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保障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一是加强城市规划和管理。
建立健全城市规划体系,重视城市的空气、水、土壤、噪声等环境保护问题,加强建筑和基础设施项目的环评审核等,不断完善城市治理体系。
二是推动城市绿化建设。
在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中注重生态建设,增加城市绿地、公共绿色走廊等城市绿化面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三是有效控制交通污染。
鼓励发展低排放交通工具,提升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加强对机动车尾气排放的监管。
四是加强水污染治理。
加大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投入和改造力度,发展水资源再生利用技术,加强对工业和农业等行业的水污染防治。
五是完善垃圾处理体系。
加大垃圾分类处理宣传力度,建立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制度,鼓励发展清洁能源和资源循环利用。
城市化带来的影响
![城市化带来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3916a24b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ce.png)
城市化带来的影响一、城市化的概念城市化也称为城镇化,是指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其社会由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型社会向以工业(第二产业)和服务业(第三产业)等非农产业为主的现代城市型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
二、城市化带来的影响1、有利影响(1)城市化能够创造出比较多的就业机会,大量吸收农村剩余人口。
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四产业逐渐转移;城市文化向乡村广泛地扩散和渗透,影响着乡村的生产生活方式,并提高乡村的对外开放程度;有利于城市与乡村的交流,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2)作为区域发展经济中心,能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而区域经济水平提高又促进城市发展;促使生产方式、聚落形态、生活方式、价值观等变化;城市化过程能够卓有成效带动广大农村发展,有利于改善地区产业结构;市化有助于提高工业生产的效率,工业化使城市化获得持续推进的动力。
2、城市化的不利影响(1)城市化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城市需要消耗大量的热源,并释放出很多热能,某些大城市的大气环境所接受的这种人为的热能,接近甚至超过所接受的太阳和天空辐射能,使城市的气温比周围农村高。
城市排出的大量各种气体和颗粒物,会显著地改变城市的大气组成。
这种排放不仅会使城市大气中的有害气体含量增高而月还会使城市的云量,雾量和隆雨量增高。
(2)城市化对水环境的影响。
城市化增加了房屋和道路等不透水而积及排水设施,使地下水得不到地表水足够的补给,破坏下自然界的水循环。
城市化还会带来耗水量增加,导致水源枯竭,供水紧张。
随着城市的扩大、人口的增多,生活排泄物和工业废水对水质的污染也日趋严重。
(3)城市化对生物环境的影响。
城市化严重地破坏了生物环境,改变了生物环境的组成和结构。
昔曰的绿地变成了街道和建筑物,很多动物在城市中绝迹或减少,从而使生态系统失调,影响到碳、氧等物质的循环。
(4)城市化对环境的其它影响。
城市化还会带来噪声与振动等物理污染,以及交通阻塞、住房拥挤和供给紧张等一系列威胁人们工作和生活的环境问题。
城市化与资源环境
![城市化与资源环境](https://img.taocdn.com/s3/m/38f13261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88.png)
城市化与资源环境在当今社会,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城市人口不断增加。
城市化带来了很多好处,比如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水平等。
然而,城市化也给资源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城市化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一、城市化对资源环境的影响1. 能源消耗:城市化带来了巨大的能源需求,以供应工业、交通等各个领域的发展。
这导致了大量的能源消耗,对能源资源造成了压力。
2. 水资源:城市化过程中,城市人口的增加导致对水资源的需求增加,同时也给水资源供应带来了挑战。
城市的用水量增加,水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
3. 土地利用:城市化需要大量的土地用于建设住房、工厂和基础设施。
这导致农田和森林等生态环境的破坏,给生物多样性带来威胁。
4. 大气污染:城市化过程中,工业发展和交通运输的增加导致大气污染问题日益凸显。
空气中的颗粒物和有害气体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了威胁。
二、城市化与资源环境的解决方案1. 节约能源:推广能源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
鼓励绿色建筑和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减少能源浪费。
2. 水资源管理:加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提高供水设施的质量和效率。
采用可再生水资源,如雨水收集和废水处理,减轻对地下水的依赖。
3. 合理土地利用:制定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政策,保护农田和森林等生态环境。
鼓励城市绿化和垃圾分类等措施,提高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4. 环境治理:加强大气污染防治,控制工业污染和车辆尾气排放。
鼓励使用清洁能源,如风能和太阳能,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三、城市化与资源环境的互利关系城市化虽然给资源环境带来了一定的问题,但同时也促进了资源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1. 技术创新:城市化进程需要大量的技术创新和发展,这促进了绿色科技和清洁能源的研发。
新技术的应用可以减少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污染。
2. 环境意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资源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城市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城市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dc4a8b20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fb.png)
城市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城市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不断扩张,城市化对生态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城市扩张、土地利用变化、自然资源消耗以及生态破坏等方面探讨城市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一、城市扩张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不断扩张,大量的自然生态系统被破坏和改变。
城市扩张使得原本的农田、湿地和森林等自然生态环境不断被取代,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平衡被打破。
城市化过程中,大规模的土地开发和建设导致许多珍稀植物和动物失去了自己的栖息地,造成生物资源的丧失。
二、土地利用变化城市化不可避免地改变了土地的利用方式,从农田、林地转变为城市建设用地。
土地的利用变化使得原本的农田减少,导致粮食生产能力下降,而城市建设所需的用地也会逐渐增加。
此外,大规模的土地利用变化还会导致土壤侵蚀、水源减少等问题,进一步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
三、自然资源消耗城市化对自然资源的消耗是无法避免的。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人口的增加,对能源、水资源、矿产资源的需求也随之增加。
大量的能源消耗和资源开采导致了环境污染和生态压力的增加,给生态环境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同时,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消耗还会影响到地下水位、气候变化等自然系统的稳定性。
四、生态破坏城市化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生态破坏现象。
例如,城市中大量的工厂和车辆排放的废气、废水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无法忽视,空气质量下降,水源中富营养化现象频发,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遭到了严重破坏。
此外,城市化还伴随着水土流失、地质灾害等问题,这些都是生态环境受到破坏的表现。
综上所述,城市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包括城市扩张、土地利用变化、自然资源消耗以及生态破坏等。
因此,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应当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推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保护好我们的生态环境,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美丽而健康的家园。
城市化对环境的影响
![城市化对环境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e823cf75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3699770.png)
城市化对环境的影响城市化是近年来全球范围内常见的一种社会现象,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流入,城市化进程加速。
然而,城市化带来的不仅是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发展,也对环境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本篇文章将从几个方面详细探讨城市化对环境的影响。
1. 土地利用变化首先,城市化导致土地利用方式的剧烈变化。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展,大量农田、森林和湿地被转变为住宅区、商业区和工业区。
这一过程不仅破坏了自然生态系统,还导致土地资源的不可逆转损失。
例如,在一些快速发展的城市中,原本富饶的农田被填埋,农作物生产受到严重影响。
土地利用变化还会引发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栖息地的破坏导致许多动植物面临灭绝的风险,生态链受到扰动,生态平衡被打破。
在全球范围内,由于城市建设,对生物多样性的威胁愈发严重。
2. 水资源压力其次,城市化加大了水资源的需求和压力。
随着人口向城市集中,对水资源的需求大幅增加,供水系统需要不断改进和扩建。
然而,在城市化进程中,大量雨水被不透水的建筑物和道路所覆盖,使得雨水无法渗透到地下。
这种情况直接导致了地下水位的下降及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在一些地区,由于过度抽取地下水,地面沉降现象愈加明显。
此外,城市污水处理设施不足也导致了污水直接排放到河流湖泊中,引发水体污染问题,使原本清澈的河流变得污浊。
这不仅破坏了水生态系统,还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
3. 空气质量下降空气质量是环境保护中的重要因素,而城市化对空气质量影响深远。
随着工业和交通的发展,大气污染物排放显著增加,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等。
这些污染物不仅导致雾霾频发,还对居民的健康形成严重威胁,引发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等健康问题。
此外,由于城市密集的人口和交通方式单一,汽车排放也成为一种主要污染源。
研究表明,多数大气污染物在城市集中度较高,其浓度往往超过国家标准。
这就需要各级政府采取有效措施,比如推广公共交通、发展绿色出行方式等来缓解空气污染问题。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知识清单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知识清单](https://img.taocdn.com/s3/m/e14d0437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38.png)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知识清单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然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在给人们带来诸多便利和机遇的同时,也对地理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城市化对气候的影响1、热岛效应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人口的增加,城市中的建筑物、道路等大量的人工表面吸收和储存了更多的太阳辐射能,同时城市中的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和居民生活等活动也释放出大量的热能。
这使得城市的气温明显高于周边郊区,形成了热岛效应。
热岛效应不仅会影响城市居民的生活舒适度,还可能导致局部的气象灾害,如暴雨、雷电等的发生频率增加。
2、雨岛效应城市化过程中,由于城市的地面硬化率高,雨水难以渗透到地下,导致地表径流迅速增加。
同时,城市中的建筑物和空气污染物会使大气中的水汽凝结核增多,从而增加了城市的降雨量。
这种现象被称为雨岛效应。
雨岛效应可能会引发城市内涝等问题,给城市的排水系统带来巨大压力。
3、大气污染城市中的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和能源消耗等活动会排放大量的污染物,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等,这些污染物会导致城市的空气质量下降,引发雾霾等大气污染问题。
大气污染不仅会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还会对气候产生负面影响,如导致酸雨的形成。
二、城市化对水文的影响1、地表径流变化城市的建设使得大量的土地被硬化,如铺设道路、建设建筑物等,这减少了雨水的下渗,导致地表径流迅速增加。
同时,城市的排水系统通常是为了尽快排除雨水而设计的,这使得雨水在短时间内大量流入河流,造成河流水位的急剧上升,增加了洪水发生的风险。
2、水污染城市中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雨水径流中携带的污染物会进入水体,导致河流、湖泊和地下水的污染。
水污染不仅会影响城市的供水安全,还会破坏水生态系统,威胁水生生物的生存。
3、水资源短缺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城市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长。
然而,城市化过程中的水污染和不合理的水资源利用导致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知识清单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知识清单](https://img.taocdn.com/s3/m/3261085e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8ee9b54.png)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知识清单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经济发展和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然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也给地理环境带来了诸多影响,这些影响涉及到自然环境、生态系统、资源利用等多个方面。
一、对气候的影响城市化使得城市的下垫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城市中大量的建筑物、道路等人工表面取代了自然的植被和土壤,导致地表的粗糙度增加,风速减小,空气流通不畅。
同时,城市中的建筑物和道路吸收了更多的太阳辐射,使得城市的气温高于周边的郊区,形成了“城市热岛效应”。
此外,城市化还会影响降水的分布和强度。
城市中的高层建筑和污染物会干扰气流的运动,使得降水在城市内部的分布不均匀。
一些城市可能会出现局部暴雨增多的情况,而另一些地区则可能降水减少。
二、对水文的影响城市化改变了地表径流的特征。
城市中的道路、建筑物等不透水表面增加,使得雨水无法像在自然环境中那样迅速渗透到地下,而是形成地表径流快速汇集。
这不仅增加了洪水发生的风险,还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水资源短缺。
城市污水的排放也对水文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大量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未经有效处理就排入河流、湖泊等水体,使得水质恶化,水生生物的生存受到威胁。
三、对土地利用的影响城市化进程中,大量的农田、林地和草地被征用用于城市建设,导致土地资源的紧张和生态功能的丧失。
城市的扩张往往是无序的,缺乏合理的规划,造成土地的浪费和利用效率低下。
同时,城市化还会引发土地的沉降问题。
过度开采地下水用于城市的生产和生活,导致地下含水层的压力减小,地面出现下沉现象,给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居民的生活带来安全隐患。
四、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城市化破坏了原有的生态平衡。
城市中的植被减少,生物多样性降低,许多野生动植物失去了栖息地,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受到削弱。
城市中的污染物排放和人类活动的干扰也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产生了负面影响。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下降,容易引发各种生态问题,如病虫害的爆发、水土流失等。
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和相关常识
![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和相关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8a654d17e53a580217fcfe0a.png)
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及相关常识城市化对大气环境的影响:1、城市化改变了下垫面的组成和性质。
城市用砖瓦水泥以及玻璃和金属等人工表面代替了土壤草地和森林等自然地面,改变了反射和辐射面的性质及近地面层的热交换,从而影响大气的物理性状2、城市化改变了大气的热量状况,城市化消耗大量能源,并释放出大量热能3、城市化大量排放各种气体和颗粒污染物,这些污染物会改变城市大气环境的组成城市化对水环境的影响:1、对水量的影响。
城市化增加了房屋等不透水面积和排水工程,特别是排水工程减少渗透增加流速,地下水得不到地表水足够补给,破坏了自然界的水份循环,致使地表总径流量和峰值流量增加,滞后时间缩短。
城市化增加耗水量导致水源枯竭,供水紧张,地下水过度开采,招致地下水位下降,地面下沉。
2、对水质的影响。
主要是指生活、工业、交通运输以及其它服务行业对水环境的污染。
城市化对生物环境的影响:严重破坏了生物环境,改变了生物环境的组成和结构,是生产者有机体和消费者有机体的比例不协调。
人与环境的关系:1、人类与环境是对立的统一,人类改造环境,环境也反作用于人类。
总的来说这种改造和反作用是能够协调起来的,人类社会在与环境协调发展中不断取得进步,但在改造环境的过程中有时也会有消极的结果,遭到环境的报复,造成人为的环境问题,这种环境问题是会长期存在的,预料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大规模地深入地改造环境,也必将引起更复杂的新的环境问题2、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是调节人类社会活动与环境的关系。
但要真正实现这种调节,必需具备下列条件:A在通晓环境变化过程的基础上,预测人类社会活动引起的环境影响,掌握自然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B要以环境制约生产,运用规律改造环境,C全面规划合理布局,有计划地安排社会生产力,使发展生产与保护环境的关系协调起来D要提高人类对环境价值的认识是千百万人协调动作,为实现这种调节,进行系统地自觉的努力。
环境科学的基本任务:是揭露人与环境这一矛盾的实质,研究人类与环境之间的辩证关系,掌握它的发展规律,调控人类与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过程,寻求解决矛盾的途径和方法,从而保护保护环境,促进人类社会更加繁荣昌盛地向前发展。
快速城市化对环境的影响
![快速城市化对环境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c454ecd6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069eb41.png)
快速城市化对环境的影响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城市化已成为全球普遍的趋势。
快速城市化带来了经济、社会和人口的发展,然而,它也对环境造成了一系列的影响。
本文将就快速城市化对环境所带来的影响展开论述。
1. 土地利用与生态破坏快速城市化需要大量的土地用于建设住房、商业和基础设施。
这导致了大量的耕地被转化为城市用地,森林被砍伐,湿地被填埋。
这些土地利用的变化破坏了生态系统,破坏了当地的生物多样性,打破了生物链条。
土地利用的改变还会导致土壤侵蚀和水资源的浪费。
2. 空气污染城市化过程中的工业发展和交通需求增加导致空气质量下降。
工业排放物、汽车尾气和建筑工地的颗粒物污染大气环境,导致空气中的有害物质超标。
这些污染物对人类的健康造成威胁,尤其是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增加。
3. 水资源压力城市化对水资源的需求迅速增加,给供水系统和水生态系统带来了严重压力。
大量的水被用于农业、工业和居民生活,导致地下水水位下降,河流和湖泊水源减少。
此外,污水排放不当会污染水体,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威胁。
4. 垃圾处理问题城市化过程中,人们的消费水平提高,废弃物的产生量也大幅增加。
垃圾处理问题成为城市面临的挑战之一。
垃圾处理设施不够完善,往往导致垃圾填埋场的过度使用。
垃圾处理不当不仅对周围的土壤和水源造成污染,还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带来困扰。
5. 生态平衡被打破快速城市化导致了生态平衡的破坏。
原本和谐的生态系统被人类活动干扰,许多物种失去了自然的栖息地,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
生态平衡被打破还会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影响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
为了减轻快速城市化对环境的影响,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需要发展绿色工业和清洁能源,减少工业和交通排放。
其次,加强城市规划和土地管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系统。
第三,推广节约用水和回收利用水资源的措施,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此外,加强垃圾分类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实现垃圾的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0424cdcebb4cf7ec4afed027.png)
讨论三:“大树移植”可使城市迅速绿化,这样
的做法值得推广吗 ?为什么?
怪了,树木也输液!
大气污染
噪声污染
电磁污染
城 市 环 境 污 染
光污染
固体废弃物污染
水污染
——住房紧张
香港的“铁笼”
——就业困难
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 生规模将达到699万,比2012 年增加19万人,是新中国成立 以来,大学毕业生最多的一年!
加强城市绿化建设,扩大城市绿地面积。
④进行科学合理的城市发展规划。
城市规划应当综合考虑:
1、促进和带动城乡经济发展; 2、为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 3、防治“城市病”; 4、因地制宜,形成城市特色; 5、留有发展余地。
三、我国城市发展趋势
1、城市经济逐步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 2、大型中心城市加速发展,辐射带动功能显著增强 3、有更多的农业人口进入大城市或当地的小城镇
水文
城市建设过程破坏了原有的河 网系统,有的河流被填埋后作为 容易使城市在下暴雨时排水不 道路或其他建设用地,有的河流 畅,造成地面积水;残留河道也 容易因富营养化而变黑发臭 被分割成断头河或死水河 城市的生产生活污染,尤其是工 使城市生态系统成为一个脆弱 业“三废”,干扰和破坏了所在地 的系统。城市是人类对自然环 区的生态环境 境影响和改变最大的地方
——社会秩序混乱
持刀抢劫
飞车抢包
干啥来着,这么专注?
二、城市环境问题
1.问题(“城市病”的表现)
人口密集
就业困难 环境质量下降
“城市病”
交通拥挤 社会秩序混乱
地价房租昂贵
人类产业活动密集
2.原因
长期高强度的工业生产 不合理的城市规划
城市化与自然环境保护
![城市化与自然环境保护](https://img.taocdn.com/s3/m/88ca460c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1eb206d.png)
城市化与自然环境保护城市化是当今社会的重要趋势之一。
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化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
然而,城市化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其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就是自然环境保护。
本文将就城市化与自然环境保护的关系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可行的解决方案。
一、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1.资源消耗加剧: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城市功能的不断提升,城市所需的资源消耗也越来越大。
例如,城市发展需要大量的水资源、能源和土地资源,这些资源的开采和利用对自然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导致水源减少、土地沙漠化等环境问题的出现。
2.生态系统破坏:城市化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土地用于建设住宅、商业和工业用地,这导致了大片的森林被破坏,湿地被填充,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生态系统的破坏导致了物种灭绝、生物多样性下降等问题,对自然环境保护造成了威胁。
3.环境污染加重:城市化过程中,大量的交通、工业和居民废气排放导致空气质量下降,水污染和土壤污染等问题也日益凸显。
环境污染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威胁,同时也破坏了自然环境中的生态平衡,使得自然环境保护变得更加迫切。
二、自然环境保护在城市化过程中的重要性1.生态系统服务: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它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生态系统服务,例如空气净化、水资源供给和食物生产等。
自然环境的破坏将会破坏这些服务,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2.可持续发展:自然环境保护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
只有保护好自然环境,才能够实现城市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城市化过程中,应将自然环境保护作为重要的发展目标,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3.生活质量提升:自然环境的破坏将会导致环境质量下降,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多困扰。
而保护自然环境可以减少环境污染、改善空气质量、增加绿地覆盖等,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
三、促进城市化与自然环境保护的可行解决方案1.加强城市规划:在城市化过程中,建立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制度非常重要。
城市化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城市化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解决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2771b26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ed.png)
城市化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解决方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人口不断增长,城市规模扩大。
然而,城市化带来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本文将探讨城市化带来的环境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一、城市化带来的环境问题1. 空气污染城市化导致机动车和工业排放不断增加,严重污染空气。
大量的尾气排放和烟囱排放使得城市空气中的有害气体浓度升高,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
2. 水污染城市化过程中,水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
大量废水排入河流和湖泊,使得水质恶化,很多水资源已无法使用。
3. 垃圾处理问题城市化带来了大量的垃圾问题。
废弃物的处理不当,垃圾堆积成山,对周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二、解决方案1. 推动清洁能源的使用为了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应积极推广清洁能源的使用。
例如,加大对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2. 加强工业与企业的环保责任政府应加强对工业企业的监管,推行严格的环保政策,要求企业减少污染物排放,并引导企业采取先进的环保技术,改善工厂污染。
3. 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加大对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力度,确保城市废水得到有效处理。
同时,鼓励居民使用低污染的生活用水,并宣传环保的生活方式。
4. 提倡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推广垃圾分类制度,鼓励居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
政府可以提供相应的奖励政策,激励居民积极参与,减少垃圾的产生和对环境的污染。
5. 加强环保教育和宣传加强对城市居民的环保教育和宣传,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
通过开展环保主题活动、举办宣传讲座等形式,普及环保知识,引导居民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
三、总结城市化带来的环境问题是当今社会面临的严峻挑战。
然而,通过政府、企业和居民共同努力,我们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积极推动清洁能源的使用、加强对工业的环保监管、建设污水处理设施、促进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以及加强环保教育和宣传,这些措施将有助于改善城市环境,为人们创造一个更加健康和宜居的城市环境。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07089fb1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d8.png)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和经济等社会要素流向城市的过程,也包括城市人口和就业机会的增长以及城市化率的提高。
城市化过程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发展,对地理环境也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城市化的影响1. 土地利用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用地不断扩张,不仅导致了城市边缘地区的农田和森林被开垦,还使城市内部的绿地和农田面积减少。
这种土地利用方式改变不仅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还导致了资源紧缺和生态平衡失调。
2. 水资源城市化造成了城市需求水资源量的增加,因此对地理环境的水资源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压力。
城市的工业和生活排放也会导致水体污染,加剧水资源的供需不平衡。
3. 空气质量城市化导致了交通量的增加、工业发展等因素造成了大气污染问题。
城市中的尾气排放和工业排放严重影响了空气质量,导致了雾霾等环境问题。
4. 生物多样性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原有的自然生态环境逐渐被破坏,导致了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许多物种的栖息地受到威胁,生物多样性受损,甚至有些物种濒临灭绝。
5. 气候变化城市化导致了城市地表温度的升高,城市热岛效应凸显。
这不仅导致城市内部气温较高,而且会对周边地区的气候产生一定影响,加剧了气候变暖的趋势。
对策和建议1. 环境保护加大城市环境保护力度,增加绿化覆盖率,建设生态园林和湿地公园等绿色环保空间,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2. 节约资源推广节能减排和资源循环利用等技术手段,减少城市资源消耗量,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3. 控制污染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严格控制工业和交通排放,减少环境污染对城市环境的影响。
4. 科学规划制定科学城市规划,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实现城市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
结语城市化对地理环境影响巨大,虽然带来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机遇,但也需要重视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实现城市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希望未来城市化过程能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88bb7ed3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f6.png)
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城市化是城市人口和城市土地面积快速增长的过程,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特征。
然而,随着城市化的加速进行,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日益显现。
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土地利用变化:城市化导致大量的农田、森林和湿地被城市化用地所取代,这对自然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土地开垦和建设过程中的大规模破坏性开发导致土壤侵蚀、水源污染和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2.城市排放和污染:城市化带来了大量的人口密集和交通拥堵,进而增加了工业和交通领域的排放量。
这些排放物包括大量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给空气、水资源和土壤带来了严重的污染问题。
3.生态断片化:城市化过程中,自然环境被分割成了大片不连续的小区域,形成了生态断片。
这导致了动物迁徙受阻、物种分布不均等问题,并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带来了威胁。
4.自然资源耗竭:城市化带来了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增加,如土地、水资源、能源等。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这些资源的消耗速度加快,进一步加剧了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为减轻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应采取以下措施:1.推动可持续城市发展:鼓励城市规划与建设更加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推动可持续发展理念贯彻于城市化的全过程。
2.加强环境监管和治理:严格控制工业和交通领域的污染排放,加强环境监管力度,采取有效的污染治理措施,确保城市化过程中的环境质量。
3.保护重要生态功能区:保护核心的自然生态系统,减少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为物种迁徙和生态系统的恢复提供空间和条件。
4.提倡节约资源和环保意识:鼓励居民参与节能减排、回收再利用等环保行动,提高居民环保意识,减缓城市化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只有通过积极采取措施,才能实现城市化与自然环境的良性互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3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3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601a41e319e8b8f67c1cb9a0.png)
活动
阅读材料:“移植大树 之风为何屡禁不止”,回答 问题:
1. “大树移植”可使大城市迅速绿化,但
这种做法对生态环境会造成哪些不利影响? 大量移植大树对树木原生存地会造成严重 的环境破坏,直接影响当地的生态群落,还会 引发水土流失、泥石流、山体滑坡、洪涝、沙 尘暴等自然灾害。
活动
阅读材料:“移植大树 之风为何屡禁不止”,回答 问题:
城市化过程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地形----- 趋向平坦
气候----- 产生热岛效应 水文----- 破坏原有的河网系统,城区水系紊乱 生态----- 产生污染,破坏所在地的生态环境
(1)热岛效应
城市“五岛”效 应
在各国学者研究过的不同规模城市中,无论其处在何种 地理纬度和地质条件,市内的气温都高于郊区。而且当天气系 统微弱、冬季和夜间静风无云时,热岛的强度最强,城市内外 温差以最低温度最显著。随着城市的人口、面积、性质不同, 热岛强度最大值一般在2~7℃。 人们因酷热难忍而大开空调度日对于缓解能源紧缺的压 力来说是不利的,产生空调综合症。 热岛环流可将在城市上空扩散出去的大气污染物又从近 地面带回市区,造成重复污染。当天气系统主导的本地风速极 小时,热岛环流表现得更为明显。
“生态城市”——是指符合自然生态规律 和适合人类生存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
城市绿化措施:统一规划;城郊防护林和 城内绿地构成层级系统;种植适生的本土植被; 花、草、灌、林相结合;依法保护绿地。
城市现代化:生态化和特色化
生态化的中心是人与自然的协调融合; 特色化的中心是人与文化的协调融合。
生态化【合肥市环城公园一瞥】
【阅读】
2、城市化过程对人文地理环境产生哪些影响?
城市化过程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
城市化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
![城市化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https://img.taocdn.com/s3/m/49e05841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f3.png)
城市化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城市化是指城市规模和城市人口的增长过程。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城市化已成为全球共同面临的挑战。
然而,城市化背后往往伴随着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
本文将探讨城市化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具体影响,并提出一些可行的解决方案。
1. 水资源的过度开发与污染城市化过程中,大量的水资源被利用于工业生产、居民生活和农业灌溉。
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导致水源减少,河流和湖泊水位下降,湿地面积缩小。
同时,城市化带来的城市排水和固体废物的排放,导致水体污染。
这些问题严重威胁着自然生态系统的健康。
解决方案:采取水资源管理措施,包括合理规划水资源的利用、加强水环境保护、提高废水处理技术等。
同时,推广节水技术和宣传节约用水的意识,以减少对水资源的需求。
2. 土地利用的变化与生境丧失城市化通常伴随着大规模的土地开发和建设,导致自然生态系统的生境丧失。
原本的湿地、森林和草地被用于建设道路、建筑物和工业园区,破坏了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解决方案:在城市规划中充分考虑生态保护,合理划定城市绿地和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区域。
同时,采取城市绿化和生态修复措施,如建设城市公园、打造生态走廊,以恢复自然生态系统。
3. 空气污染与生态环境破坏城市化过程中,大量的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和燃烧排放导致城市空气污染,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和生态环境。
空气污染不仅加剧了全球气候变化,也直接影响了植物和动物的生存状况。
解决方案:加强大气污染治理,采取减排措施,促进清洁能源的使用,限制车辆尾气排放,减少工业废气的排放。
此外,加强环境监测和预警系统,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4.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丧失城市化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不仅仅是对生物多样性的威胁,还会导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丧失。
例如,湿地的消失会导致洪水和干旱频发,森林的破坏会导致土壤侵蚀和泥石流。
这些现象直接影响了人类的生活和生产。
解决方案:加强生态系统保护,恢复和重建自然生态系统。
鼓励植树造林、湿地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以提升自然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
什么是城市化?城市化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和环境?
![什么是城市化?城市化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和环境?](https://img.taocdn.com/s3/m/fbcd1eec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d5.png)
什么是城市化?城市化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和环境?城市化是指人口从农村地区向城市地区大规模流动的过程。
随着城市化的加速推进,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对我们的生活和环境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一、城市化带来的好处1. 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城市化促进了农业现代化、工业化进程。
城市的基础设施、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生活环境等各个方面都得到提升。
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便捷的交通和配套设施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和舒适。
2. 带动经济发展城市作为一个经济发展的重心,其所在地区的经济也会得到带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同时,城市中聚集了大量的人口和知识,以及各种信息资源,促进了科技研发、创新产业的发展。
3. 增加社会交流机会城市人口密度大,城市人们的社交活动更加丰富多彩,更有利于促进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之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
同时,城市的开放和广泛的社交网络也为人们提供了沟通、互动、交流的平台,增加了社会联系和互动的机会。
二、城市化带来的负面影响1. 城市群体化可能会导致人口失衡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大和人口的不断增加,一些城市可能会出现人口失衡的问题,例如老龄化、青少年人口数量下降等问题。
这可能会导致劳动力不足、社会保障工作难以落实。
2. 环境问题可能会更加突出城市的生活垃圾、污染、交通拥堵、房地产开发等问题也会更加突出。
城市环境的恶化不仅会对城市居民的健康造成影响,也会让城市变得更加不宜居。
3. 矛盾和冲突可能会更加突出随着城市化的加速推进,城市中的各种矛盾和冲突也会变得更加突出。
例如社会阶层的分化、城乡差距的扩大、产业结构和经济利益的分配不均等问题都可能会导致社会矛盾的加剧。
三、如何促进健康城市化进程1. 提高城市人口的文化素质和科学素养优化城市的教育体系和文化氛围,推动城市人口文化素质和科学素养的提升,让更多人能够适应城市生活,为城市的发展和文化建设做出贡献。
2. 加强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合理规划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加强医疗、教育、交通、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以适应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生活的需求,保障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化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
![城市化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c4b7d7ac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f0.png)
城市化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化对环境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篇文章将探讨城市化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从而增进人们对这一重要问题的了解。
一、城市化对环境的影响1. 自然资源消耗:城市化导致土地和水资源的大量消耗。
随着城市扩张,土地被开发和居住建设所占用,原本的农田和自然栖息地被逐渐削减,进而破坏生态平衡。
此外,城市对水资源需求巨大,导致水资源短缺的问题逐渐凸显。
2. 大气污染:城市化带来的交通拥堵和工业污染排放使空气质量下降。
尾气排放、工厂废气以及建筑施工扬尘等污染源加剧了城市空气中的污染物含量,对居民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威胁。
3. 垃圾问题:城市化带来了巨大的垃圾产生量,垃圾处理成为一个巨大的挑战。
集中的人口和商业活动导致了大量的废弃物和污水产生,垃圾填埋场和垃圾焚烧设施也面临垃圾处理能力不足的问题,进一步增加环境压力。
4. 生态系统破坏:城市化削弱了自然生态系统的功能,使得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
城市化过程中的过度开发、环境破坏和生境破碎化,导致了许多物种的灭绝和生态系统的恶化。
二、城市化对社会的影响1. 基础设施压力:城市化使城市面临着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的巨大压力。
城市交通、供水、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的投资需求持续增加,而对市政公共设施的提供则成为一个复杂的任务。
2. 社会分层:城市化加剧了社会的分层问题。
由于城市的发展不均衡,富人和穷人之间的差距扩大,城市贫困和社会不公问题日益凸显。
同时,农村劳动力纷纷涌入城市,形成庞大的流动人口群体,他们在城市中遭遇各种挑战和困境。
3. 就业机会:城市化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吸引了许多农民工和外来务工人员涌入城市。
城市的工业、服务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为农民提供了更好的就业选择和生活条件改善的机会。
4. 文化冲击: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对传统文化、社会习俗和价值观念产生了冲击。
城市的多元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影响,引起了传统价值观念的冲突和转变,一些社会问题也随之出现,如家庭关系疏远、价值追求的简化等。
城市化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教案
![城市化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25e765a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a1.png)
城市化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教案。
一、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城市化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影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1)土地使用变化城市化过程中,大量的土地被开垦和侵占,导致城市周边的自然环境遭到破坏。
很多原本是农田和草地的土地被转化为城市建设用地,造成土地面积的减少和生态系统的破坏。
(2)水土流失城市化过程中,土地的利用率增加,场地的可持续性下降。
由于强制性建筑行为,建筑物和其他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会覆盖原有的自然地貌,形成水土流失的问题。
(3)大气污染城市化带来的人口密集和用车量的增加,都会增加城市环境中的尾气和颗粒物的排放。
各种工业污染源点的污染也会导致城市大气环境的变差,出现雾霾天气的频率增加。
二、城市化对人文环境的影响城市化带来的不仅仅是自然环境的变化,还会对人文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如下:(1)人口流动城市化会导致外来人口的密集涌入,可能会动摇和重新塑造原有的人文地理环境。
由于外来人口内在文化与原有文化差异较大,可能会带来一些文化冲突和各种社会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加强文化交流和多元文化理念的宣传教育。
(2)生活方式的变化城市化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城市居民的生活节奏加快,快餐化和消费主义的趋势加大,这可能会降低人们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和保护,加速城市环境的污染。
三、城市化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城市化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有以下几点:(1)城市与乡村发展的不平衡城市化带来的人口和资源聚集效应,可能会影响城市周边的乡村地区的发展。
城市的发展优先级较高,导致原本富饶的农业生产资源较少被利用,以及乡村地区的基础设施相对欠缺等问题。
这种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我们需要通过科学规划和资源调配来解决。
(2)城市化的经济效益和负面影响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带来的是经济的快速增长,但也可能带来相应的负面影响,如社会福利的恶化,生态环境的恶化等。
为了解决城市化的经济效益和负面影响的问题,我们需要加强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的建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业生产发展、建设 规模扩大、居民消费 水平提高
使城市环境质量 日益下降,危害 人们的健康
影响人体健康和 动植物的繁殖
危害人体健康和 环境
合理布局大气污 染较重的企业, 实行集体供暖, 建立绿化隔离带
建立污水处理厂 ,实行污水达标 排放
及时清除,实行 分类回收、利用
• 总结: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 城市化过程表现为人口的转变、空间地域利用方 式的转变、产业构成的转变,在转变过程中和转 变完成后,对地理环境带来深刻影响,具体可从 三方面分析:
• 1.景观变化的影响 (1)不利影响
• (2)有利影响:合理的城市化可以使城市景观与 自然环境协调发展,形成最佳人居环境。
•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墨西哥城治理环境问题可以借鉴上海的做法是(双 选)( )
• A.分散大城市职能
B.扩大城市绿地面积
• C.边污染边治理
D.扩大城市规模
• 答案:(1)AB • (2)工业废气、汽车尾气 噪声污
• D.阴天时热岛效应显著
• (2)若图示热岛强度与人类活动之间的 关系密切,其依据是( )源自• ①城市人口密度高于农村
• ②臭氧层空洞不断扩大
• ③海陆热力环流显著
• ④峰值时刻与人流、车流高峰期吻合
• A.①③
B.①④
• C.②④
D.①②
• 答案:(1)A (2)B
• 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阴天时城 市热岛强度最大值约1.6℃。晴天时比 阴天时热岛强度大,热岛效应显著。 云量少,风速小时,多为晴天,热岛 效应显著。第(2)题,城市人口集中, 工业生产、交通工具排放的废热多, 形成热岛效应。图中热岛强度峰值时 刻为8 00前后,正值上班高峰期。
• 2.产业结构转变带来的影响
• 3.城市化也会改变人们的地域联系方式和频率, 以及文化和观念。
问题设计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 材料一 墨西哥城人口超过了2000万,是拉丁美洲最大 的城市。该城市环境污染严重,城内有13万家工厂和150 万辆汽车,每天排放的有害气体使墨西哥城上空常常被黄 色烟雾笼罩。
• 12.强调________,注重构建和谐的人居环境。
• 大文豪钱钟书说过:“城里的人想出去, 城外的人想进来。”这一现象对大城市而 言尤其明显。无论是出去还是进来,都是 憧憬着另一个彼岸。
• 城市人为什么想出去?城外的人为什么想 进来?
• 自主核对 • 1.改善居住环境和交通等基础设施 生活习惯
染 水污染 垃圾污染
• (3)建设卫星城,开发新区 改善 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 绿化环境, 扩大园林绿地、公共绿地的面积
• (4)AB
• 总结: 城市化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及整治措施
主要表现
成因
危害
治理措施
环境 质量 下降
大气 污染
水污 染
固体 垃圾 污染
城市居民燃烧煤炭等 化石燃料所排出的烟 尘;工矿企业排放的 烟气;汽车、飞机、 火车等各类交通工具 排放出的尾气
• 三、我国城市发展趋势
• 7.城市经济逐步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 ________力量。
• 8.________城市加速发展,辐射带动功能显 著增强。
• 9.有更多的________人口进入城市或当地小 城镇。
• 10.运用________手段提升城市现代化水平。
• 11.控制环境污染和______破坏,治理各种 “城市病”。
噪声 交通运输、工业生产 影响人们休息、 噪声大的工厂远
• (1)结合材料分析墨西哥城城市环境问 题产生的原因是(双选)( )
• A.人口膨胀
• B.工业过于集中
• C.失业人口增多
• D.城市规模扩大
• (2)墨西哥城的主要大气污染源是 ________。城市环境污染除大气污染 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等。
• (3)结合材料二,分析上海市解决城市问题的途径:
• 问题设计1
• (2010·江苏盐城质检)下图“城市热岛 强度日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1)~ (2)题。
• (1)图中有关城市热岛强度的信息,正 确的是( )
• A.晴天日平均值约1.7℃,最大值约 3.7℃
• B.阴天日平均值约0.9℃,最大值约 2.4℃
• C.热岛强度与天气形势有关,云量少, 风速小,热岛效应微弱
自主填空:
• 一、城市化与我们的生活 • 1.对城乡生活的影响
二、城市环境问题
4.原因:____________密集,长期高强度的 ________,使城市及附近地区生态环境遭到很大破坏。
5.表现地交价通房租 就业
,环境质量下降,趋于恶化 ,社会不太安定
• 6.影响:居民向生态环境较好、房租 地价便宜的______或________迁移的 过程。是城市化进程由________发展 到________的新阶段。
劳作方式 缩小 2.热岛效应 环境生态 3.城 市功能分区 二、三 文化交流 融合 4.人类 产业活动 工业生产 5.拥挤 昂贵 困难 6. 郊区 卫星城 集聚 扩散 7.主导 8.大型中 心 9.农业 10.信息化 11.生态 12.以人为本
• 思考:城里人想出去,是因为“城市化问题”造 成的;而城外的人想进来,是因为城里比较好的 经济、文化、教育等条件的吸引。(言之有理即 可)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材料二 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城市,1998年底人口达1306 万。20世纪80年代上海就开始修建卫星城。1990年开始 建设浦东新区。近20年来,上海修建了全长480千米的环 城公路,新建了高架公路和地铁等。人均居住面积从 1980年到1994年增加了近一倍。1999年,园林绿地面积 达1万多公顷,公共绿地3600多公顷。上海的环境正日益 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