阀门流量系数Kv、Cv
蝶阀Kv值,蝶阀的流量
![蝶阀Kv值,蝶阀的流量](https://img.taocdn.com/s3/m/fbdfe401cc7931b765ce15b2.png)
蝶阀流量特性的试验研究和蝶阀的选
,他是按实际流通截面积来确定的;
系数
80° 116 245 460 823 1350 1850 3045 4765 6820 90° 118 258 510 926 1500 2170 3842 5014 9230
3 3 3
注:Kv值与Cv值是公制和英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区别,及换算为Cv=1.167Kv。每台蝶阀的Cv值是确定的,他是按实际流通截面积
公称通径 DN 50 65 80 100 125 150 200 250 300
开启角度
蝶阀开启角度时 蝶阀Kv值流量系数
10° 20° 0.9 2.5 5.3 9.8 16 84 112 20 48 155 283 30° 6.3 11 22 40 70 113 212 309 384 40° 14 28 50 90 150 230 405 590 745 50° 29 50 90 158 263 395 678 989 1253 60° 53 92 157 268 430 640 1084 1590 2058 70° 94 168 282 485 766 1096 1785 2716 3742
蝶阀Kv值,蝶阀的流量
在大量数据的基础上,采用统计学曲线拟合的方法,得到了蝶阀流量特性的回归方程,对蝶阀流量特性的试验研究 用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公式 : Cv=1.167Q√r/⊿P 1、Cv --- 流量系数 Kv=Q√r/⊿P 3 2、Q --- 流量(m /h) 3、r --- 水的密度(Kg/m ) 4、⊿p --- 阀门的压力降(Kpa) 水的密度在4℃时为1*10 Kg/m ,阀门的压力是1.6Mpa,0.1Mpa为100Kpa。
阀门系数Cv和KV值计算公式
![阀门系数Cv和KV值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859c59524431b90d6c85c7cf.png)
压力恢复系数F L =0.55液体临界压力Pc=3208.2psia流量Q =850液体比重Sg=1液体的蒸气压力Pv=45.6上游压力P1=284.3下游压力P2=0压力降△P=P1-P2=284psia阻塞压力降△Pc1=F L 2(P1-Pv)=72.2psia 阻塞压力降△Pc2=F L 2(P1-(0.96-0.28 )Pv =73.9psia比较Pv与0.5P1值的大小阻塞压力降△Pc =72.20675比较△P与△Pc的大小判别流动状态阀门系数Cv值=100.0299442压力恢复系数F L=0.9流量Q =2000000气体重度Gg =1上游压力P1=1314.7下游压力P2=1000压力降△P =P1-P2=315psia温度T =68°F 绝对上游温度T1(°R=°F+460)=528°F判别流动状态查附表1IF(Pv<0.5P1,△Pc=△Pc1,否则为△Pc=△Pc2)gal/min2psia psia psia psia =50.4阀门系数Cv2值一般流动阻塞流动查附表1查附表2IF(△P<△Pc,为一般流动"1",否则为阻塞流动"2")psia 1阀门系数Cv值一.液体IF(△P<△Pc,Cv="Cv1",否则为Cv="Cv2")psia Q =阀门系数Cv1值=Q=100scfh 阀门系数Cv1值==56比较 与0.5F L 2的大小IF( <0.5F L 2,为一般流动"1",否则为阻塞流动"2")一般流动PcSg ∆P Sg ∆21211360P P P GgT Q +•∆12GgT Q阀门系数Cv值=55.99217258计算程序使用说明:1.黄色区域需输入已知条件数据.2.粉红区域为阀门系数Cv值的结果.3.Kv=0.85CvIF( <0.5F L 2,Cv="Cv1",否则为Cv="Cv2")37.8阻塞流动F L阀门系数Cv2值==•1121178P GgT Q附表1:典型附表2:常用。
调节阀流量系数计算公式与选择数据
![调节阀流量系数计算公式与选择数据](https://img.taocdn.com/s3/m/ed2806acf8c75fbfc77db272.png)
1、流量系数计算公式表示调节阀流量系数的符号有C、Cv、Kv等,它们运算单位不同,定义也有不同。
C-工程单位制(MKS制)的流量系数,在国内长期使用。
其定义为:温度5-40℃的水,在1kgf/cm2(0.1MPa)压降下,1小时内流过调节阀的立方米数。
Cv-英制单位的流量系数,其定义为:温度60℃F (15.6℃)的水,在1b/in2(7kpa)压降下,每分钟流过调节阀的美加仑数。
Kv-国际单位制(SI制)的流量系数,其定义为:温度5-40℃的水,在10Pa(0.1MPa)压降下,1小时流过调节阀的立方米数。
注:C、Cv、Kv之间的关系为Cv=1.17Kv,Kv=1.01C 国内调流量系数将由C系列变为Kv系列。
(1)Kv值计算公式(选自《调节阀口径计算指南》)①不可压缩流体(液体)(表1-1)Kv值计算公式与判不式(液体)低雷诺数修正:流经调节阀流体雷诺数Rev小于104时,其流量系数Kv需要用雷诺数修正系数修正,修正后的流量系数为:在求得雷诺数Rev值后可查曲线图得FR值。
计算调节阀雷诺数Rev公式如下:关于只有一个流路的调节阀,如单座阀、套筒阀,球阀等:关于有五个平行流路调节阀,如双座阀、蝶阀、偏心施转阀等文字符号讲明:P1--阀入口取压点测得的绝对压力,MPa;P2--阀出口取压点测得的绝对压力,MPa;△P--阀入口和出口间的压差,即(P1-P2),MPa;Pv--阀入口温度饱和蒸汽压(绝压),MPa;Pc--热力学临界压力(绝压),MPa;F F--液体临界压力比系数,F R--雷诺数系数,依照ReV值可计算出;F L--液体压力恢复系数QL--液体体积流量,m3/h P L--液体密度,Kg/cm3ν--运动粘度,10-5m2/s W L--液体质量流量,kg/h,②可压缩流体(气体、蒸汽)(表1-2)Kv值计算公式与判不式(气体、蒸气)表1-2文字符号讲明:X-压差与入口绝对压力之比(△P/P1);X T-压差比系数;K-比热比;Qg-体积流量,Nm3/hWg-质量流量,Kg/h; P1-密度(P1,T1条件),Kg/m3T1-入口绝对温度,K;M-分子量;Z-压缩系数;Fg-压力恢复系数(气体);f(X,K)-压差比修正函数; P1-阀入口取压点测得的绝对压力,MPa;PN-标准状态密度(273K,1.0.13×102kPa),Kg/Nm3;③两相流(表1-3)Kv值计算公式(两相流)表1-3。
阀门流量系数Kv 、Cv
![阀门流量系数Kv 、Cv](https://img.taocdn.com/s3/m/90079cd7195f312b3169a518.png)
阀门流量系数Kv 、Cv调节阀同孔板一样,是一个局部阻力元件。
前者,由于节流面积可以由阀芯的移动来改变,因此是一个可变的节流元件;后者只不过孔径不能改变而已。
可是,我们把调节阀模拟成孔板节流形式,见图2-1。
对不可压流体,代入伯努利方程为:(1)解出命图2-1 调节阀节流模拟再根据连续方程Q= AV,与上面公式连解可得:(2)这就是调节阀的流量方程,推导中代号及单位为:V1 、V2 ——节流前后速度;V ——平均流速;P1 、P2 ——节流前后压力,100KPa;A ——节流面积,cm;Q ——流量,cm/S;ξ——阻力系数;r ——重度,Kgf/cm;g ——加速度,g = 981cm/s;如果将上述Q、P1、P2 、r采用工程单位,即:Q ——m/ h;P1 、P2 —— 100KPa;r——gf/cm。
于是公式(2)变为:(3)再令流量Q的系数为Kv,即:Kv =或(4)这就是流量系数Kv的来历。
从流量系数Kv的来历及含义中,我们可以推论出:(1)Kv值有两个表达式:Kv = 和(2)用Kv公式可求阀的阻力系数ξ = (5.04A/Kv)×(5.04A/Kv);(3),可见阀阻力越大Kv值越小;(4);所以,口径越大Kv越大。
在前面不可压流体的流量方程(3)中,令流量Q的系数为Kv,故Kv 称流量系数;另一方面,从公式(4)中知道:Kv∝Q ,即Kv 的大小反映调节阀流量Q的大小。
流量系数Kv国内习惯称为流通能力,现新国际已改称为流量系数。
2.1 流量系数定义对不可压流体,Kv是Q、△P的函数。
不同△P、r时Kv值不同。
为反映不同调节阀结构,不同口径流量系数的大小,需要跟调节阀统一一个试验条件,在相同试验条件下,Kv的大小就反映了该调节阀的流量系数的大小。
于是调节阀流量系数Kv的定义为:当调节阀全开,阀两端压差△P为100KPa,流体重度r为lgf/cm (即常温水)时,每小时流经调节阀的流量数(因为此时),以m/h 或 t/h计。
CV和KV
![CV和KV](https://img.taocdn.com/s3/m/c998640bf78a6529647d5366.png)
按图 Ⅰ,求出 F R 用 F R 值补正 CV 值补正 CV 值=CV/FR 按补正 CV 值选定阀口径 六 二相流的 CV 值计算 当流体是液体、气体混合的二相流时,需按液体、气体分别计算出相应的 CV 值 后,再进行总的修正。
计算 :选柱塞型单座阀,查表Ⅰ,Km=0.80 ( P 1 /2)·Km=(7/2)ⅹ0.8=2.8kgf/cm 2 △P= P 1 - P 2 =7-2=5 kgf/cm 2 ∴压力条件 △P>(P 1 /2)·Km
高粘度介质 CV 值和计算 :
液体粘度>20 厘斯, 雷诺数<2300 时,C V 值的计算需进行修正 .具体可按判别式
KC 数值是调节阀本身结构决定的,反映了该阀压力恢复的高低 ,由于 D R =KC · D R 0 即 P 1 —P 2 =KC(P 1 -P V )通过 KC 可求出使缩流部压力低于 P
V 时(即不产生空化)的最大允许阀压降 D RCRI ,即 △PCri= P 1 —P 2 =KC(P 1 -P V )
不同的调节阀形式具有不同的压力恢复系数,而压力恢复系数直接影响产生闪 蒸、空化的难易程度,因此引入空化系数 KC 。P 1 - —阀入口压力; P 2 — 阀出口压力; P V —饱和蒸气压力; DRCV —缩流部差压; D R = R 1- R 2
KC 定义为: KC=△P/△P O =(P 1 —P 2 )/(P 1 —P V )
进行判别,按下列步骤求出粘度修正系数,对 CV 值进行修正。
判别式如表 5 所列。
Q 1 G 1 /(d·µ)>0.5625
不必修正
Q 1 G 1 /(d·µ) ≤ 0.5625
调节阀流量系数计算
![调节阀流量系数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4ea595f8852458fb760b5622.png)
1、流量系数计算公式表示调节阀流量系数的符号有C、Cv、Kv等,它们运算单位不同,定义也有不同。
C-工程单位制(MKS制)的流量系数,在国内长期使用。
其定义为:温度5-40C的水,在1kgf/cm2压降下, 1小时内流过调节阀的立方米数。
Cv夬制单位的流量系数,其定义为:温度60 C F (15.6 C)的水,在1b/in2(7kpa)压降下,每分钟流过调节阀的美加仑数。
Kv-国际单位制(SI制)的流量系数,其定义为:温度5-40 C的水,在10Pa ()压降下,1小时流过调节阀的立方米数。
注:C Cv、Kv之间的关系为Cv=, Kv=1.01C国内调流量系数将由C系列变为Kv系列。
(1)Kv值计算公式(选自《调节阀口径计算指南》)①不可压缩流体(液体)(表1-1)Kv值计算公式与判别式(液体)^1-1流动工况隹m塞锹1朋J式Ap 丫 F f{pa-Fipy}计算公式0.01 Wi.__ O-OW L(pi-Ffp )爺注低雷诺数修正:流经调节阀流体雷诺数Rev小于104时,其流量系数Kv需要用雷诺数修正系数修正,修正后的流量系数为:JCvL=在求得雷诺数Rev值后可查曲线图得FR值。
计算调节阀雷诺数Rev公式如下:对于只有一个流路的调节阀,如单座阀、套筒阀,球阀等:对于有五个平行流路调节阀,如双座阀、蝶阀、偏心施转阀等707(X)Q L 如/尸】tv494WQ L甘亦F R --雷诺数系数,根据 ReV 值可计算出; QL--液体体积流量,m 3/h v-运动粘度,10-5m 2/s② 可压缩流体(气体、蒸汽)(表1-2) Kv 值计算公式与判别式(气体、蒸气)尸F 关系曲线文字符号说明:P1--阀入口取压点测得的绝对压力, MPa ;P2--阀出口取压点测得的绝对压力, MPa△ P--阀入口和出口间的压差,即( P1-P2), MPa ; Pv--阀入口温度饱和蒸汽压(绝压),MPa ; Pc--热力学临界压力(绝压),MPa ;F F --液体临界压力比系数,ft-0.96-0.28F L --液体压力恢复系数 P L --液体密度,Kg/cm 3 W L --液体质量流量,kg/h ,表1-2X 压差与入口绝对压力之比( △ P/P1); K-比热比;Wg-质量流量,Kg/h ; Kg/m 3T1-入口绝对温度,K ; Z 压缩系数;f ( X,K )-压差比修正函数; 压力,MPa ;PN-标准状态密度(273K ,1.0.13 x 2kPa ), Kg/Nm 3 ; ③ 两相流(表1-3) Kv 值计算公式(两相流)X T -压差比系数;Qg-体积流量,Nm 3/h P1-密度(P1,T1条件),M-分子量;Fg 压力恢复系数(气体) P1-阀入口取压点测得的绝对 表1-3注:本计算公式仅适用干气(汽).液均匀矗合相流休・并ILJt冲厲相说体均未达到阻寒渝余件. 丈字符号说明::p■-阀入口取压点测得的绝对压力.MPa:仇--阀出口取压点牌得的絶对压力,MP,;昨一气体、蒸汽质駅漁如kg/h; 少L“液体质诺流仏畑/h;pc■■两相谧务效密度.kg/nP pm—i«j相滾密度(pi.Ti条件),kg/亦:円一气体、離汽密度(pi.ri^件),kg/m3;P T-气休、英汽标准状态密度(273K* 1.013X102kpah kg/Nm\PL—液体密度,k«/m3;Fg-«气体压力恢址系匕;f(X,K)—瞇比修正系敎.Fg值与九乞刖汁算式同可压缩就体计算式相同;Ti—AO绝对湛度・:K:M-■分7M;Z ■■压竊系数;幵一液体临养压力比系歡.⑵C值计算公式(选自《调节阀口径计月设计規定》CD5OA12-84)①液体(液27)C値计算公武与判别式(液体)乂文宁符号说明:pi—阀人口处流体绝对压力■ kgf/cm2jS 100kPa; 7-■阀出I i处流体绝对压力.kgf/cm:或IOOXP3; AP一阀两端压爰,△pH/M・p2.或lOOkPa;Fi—压力恢貝系数,估帚调节阀压办恢复能力的系数:小一阀人口佩度下液体介质的饱和黄汽崖力(绝对压力儿kgf/cm^lOOkRa;X■■压泄比,糾压降与阀人口压力之比-即*= 评斥・・液体临界压力比系数;“卅-■临界压差比,产土观塞诡时之x;用一比热比系歆空气介质为,1F空气介质为卷K■-气沐绝热指数;丫■■膨胀系数,考虎气体 < 芙汽)密度在洲内发生变化的校正系数;L4 Q —液体体积流Itm3/h:0—气体休秧流戢.mVh:(际准伏态-273K.1 OBvIOTa)M L-液体质曲流址.kg/h ;必~蒸气质世流対,kg/h;pi —液体密度(P】E条件下M/cm八气体密度kg/Nm3(标准状态--273KJ.013X10^Pa)P5"蒸讥密度(piJY茨件下Xkg/cmJ门一阀入口处流体温取K ()|尔文)Z--气体压縮系数;分子氐G—气体相对密度(空气为1).⑶ 山武・雷尼威尔公司Cv值计球公式(选门見忠仪衣厂C产品技术参ft>)①植体(表37)(Cv 工1.170Cv值计算公式与判别式〈液体)表37文宁符号说明:液体的赧大ZttS. mVh;P —竝大漁絃时阀逬「I 压力,炸f/cm?ab$; 珂~最大流虽时阀出口压力、kgf/cm^bs; △/»--阀两瑞压井,AP-P>-P^ kfg/cm ? G —液休的相灯密度 冰•";△^c -Tl 算流辰用的允许圧差.kfg/cm?丙一进I 」温度下液体的饱和球汽乐力、kgf/cm-abs; AF —a 口压力下液体饱和滔厦与进II 淋哎之差,C.文字符号说明:Q —标准状态(760mmHg, 15.60下气体的最大流儼・n?/h;pi —ft!A 流砂时阀逬口压力.kgf/cm 2ab$; pi —时阀出口压力,kgf/em 23bs; △p —阀两端压差,3=0-p2, kpf/cm 2; G —气体的相对密度(空气巧):T 一流休温度,C.③蒸FC (表3-3)CMg 计算公式与判別式(蒸汽)表3_3C仁Cg/Cv (C1由制造厂提供);Cg-气体流理系数;Cv-液体流量系数; △ P-压差,Psi;P1--阀入,Psia; G--气体相对密度(空气=);T-气体入口的绝对温度, °R (兰金氏度);d1--人口蒸汽的密度,Ib/ft3;Qscth--气体流量,scth (标准英尺寸3/小时);Qib/hr--蒸汽流量, lb/hr。
阀门系数Cv值的确定和意义
![阀门系数Cv值的确定和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e65636a1cc22bcd126ff0cef.png)
阀门系数Cv 值的确定和意义 1. 概述:通常测定阀门的方法是阀门系数(Cv ),当为特殊工况选择阀门时,使用阀门系数确定阀门尺寸,该阀门可在工艺流体稳定的控制下,能够通过所需要的流量。
阀门制造商通常公布各种类型阀门的Cv 值,它是近似值,并能按照管线结构或阀座制造而变动上调10%。
如一个阀门不能正确计算Cv ,通常将削弱在两个方面之一的阀门性能:如果Cv 对所需要的工艺而言太小,则阀门本身或阀内的阀芯尺寸不够,会使工艺系统流量不够。
此外,因为阀门的节流会导致上游压力增加,并在阀门导致上游泵或其他上游设备损坏之前产生高的背压。
尺寸不够的Cv 也会产生阀内的较高阻力降,它将导致空穴现象或闪蒸。
如果Cv 计算值比系统需要的过高,通常选用一个大的超过尺寸的阀门。
显然,一个大尺寸阀门的造价、尺寸及重量是主要的缺点。
除此之外,如果阀门是节流操作,控制问题明显会发生。
通常闭合元件,如旋塞或阀盘,正位于阀座之外,它有可能产生高压力降和较快流速而产生气穴现象及闪蒸,或阀芯零件的磨损。
此外,如果闭合元件在阀座上闭合而操作器又不能够控制在该位置,它将被吸入到阀座。
这种现象被称为溶缸闭锁效应。
2. Cv 的定义一个美国加仑(3.8L )的水在60°F (16℃)时流过阀门,在一分钟内产生1.0psi (0.07bar )的压力降。
3. Cv 值的计算方法 3.1 液体3.11 基本液体确定尺寸公式1) 当∆P <∆Pc=F L 2(P1-Pv):一般流动Cv=Q PSg ∆2) ∆P ≥∆Pc :阻塞流动当Pv <0.5P1时∆Pc=FL2(P1-Pv)当Pv ≥0.5P1时∆Pc= FL2[P-(0.96-0.28PcP 1)Pv ] Cv=QPcSg∆ 式中 Cv----阀门流动系数; Q------流量,gal/min ;Sg-----流体比重(流动温度时);流体比重就是流体单位体积的重量,与流体密度成正比,液体比重用γ表示,γ=ρG∆P----压力降,psia∆Pc---阻塞压力降 psiaF L -------压力恢复系数 见表1 P1-------上游压力 psiaPv--------液体的蒸气压(入口温度处) psia Pc--------液体临界压力 psia 见表2表1:典型F L 系数之间的压力差。
流量系数KV、CV值
![流量系数KV、CV值](https://img.taocdn.com/s3/m/d295976d69dc5022abea0049.png)
1、调节阀的流通能力Kv值,是调节阀的重要参/,它反映流体通过调节阀的能力,也就调节阀的容量。
根据调节阀流通能力Kv值的计算,就可以确定选择调节阀的口径。
为了正确选择调节阀的尺寸,必须准确计算调节阀的额定流量系数Kv值。
调节阀额定流量系数的定义是:在规定条件下即阀的两端压差为105Pa流体的密度为1g/cm3,额定行程时流经调节阀以m3/h或t/h 的流量数。
Kv —所需阀门设计流通能力(m3/h);
Q —阀门设计流量(m3/h);
Kvs —阀门最大流通能力(m3/h);
Kvr —系统最小流量时阀门流通能力(m3/h)。
Kvs值表示调节阀的最大开度时的Kv值。
流量系数Kv的定义
流量系数:一个与阀门的几何结构和给定行程有关的常数、用来衡量
流通能力。
流量系数计算单位及符号C、Cv、Kv
流量系数C:温度为5℃-40℃的水,在1Kgf/cm2(0.1Mpa)压降下,一小时内流过调节阀的立方米数。
流量系数Cv:温度为60°F(15.6℃)的水,在1磅/平方英寸[IIb/in2(7kpa)]压降下,每分钟流过调节阀的
美加仑数。
流量系数Kv:温度为278-313K (5℃-40℃)的水,在0.1MPa压降下,一小时内流过调节阀的立方米数。
以m3/h表示。
C为工程单位制的流量系数。
Cv为英制单位的流量系数。
Kv为国际单位的流量系数。
注:C、Cv、Kv之间的关系为Cv=1.17Kv, Kv=1.01C
数值关系为Kv=1.01C=0.8569Cv。
阀门的流量系数与流阻系数
![阀门的流量系数与流阻系数](https://img.taocdn.com/s3/m/219cda20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03.png)
阀门的流量系数与流阻系数(一)阀门的流量系数阀门的流量系数是衡量阀门流通能力的指标,流量系数值越大,说明流体流过阀门时的压力损失越小。
流量系数值随阀门的尺寸、型式、结构而变化,不同类型和不同规格的阀门都要分别进行试验,才能确定该种阀门的流量系数值。
1、流量系数的定义流量系数表示流体流经阀门产生单位压力损失时的流体的流量。
由于单位不同,流量系数有几种不同的代号和量值。
2、阀门流量系数的计算(1) 一般式C=Q"/Ap式中C—流量系数;Q—体积流量;P一流体密度;Ap一阀门的压力损失(2) Kv值的计算表Kv=QVp/Ap式中Kv一流量系数(m2);Q—体积流量(m3/h);P—流体密度(kg/m3);Ap一阀门的压力损失(bar)。
(3) Cv值的计算表Cv=QVG/Ap式中Cv—流量系数(Usgal/min+(,1lbf/in2));Q—体积流量(USgal/min);P一水的相对密度=1;Ap一阀门的压力损失(lbf/in2)。
(4) Av值的计算表Kv=QVp/Ap式中Kv一流量系数(m2);Q—体积流量(m3/s);P—流体密度(kg/m3);Ap一阀门的压力损失(Pa)。
(5)流量系数Av、Kv、Cv间的关系Cv=1.17KvCv=10e6/24AvKv=10e6/28Av3、流量系数的典型数据及影响流量系数的因素流量系数值随阀门的尺寸、型式、结构而变。
对于同样结构的阀门,流体流过阀门的方向不同,流量系数值也有变化。
阀门内部的几何形状不同,流量系数的曲线也不同。
阀门内部压力恢复的机理,与文丘里管的收缩和扩散造成的压力损失机理一样。
当阀门内部的压降相同时,如阀门内压可以恢复,流量系数值就会较大,流量也就会大些。
压力恢复与阀门内腔的几何形状有关,但更主要的是取决于阀塞、阀座的结构。
(二)阀门的流阻系数流体通过阀门时,其流体阻力损失以阀门前后的流体压力降Ap表示。
对于紊流流态的液体:Ap"u2P/2式中Ap一被测阀门的压力损失(Mpa);工一阀门的流阻系数;P一流体密度(kg/mm3);u—流体在管道内的平均流速(mm/s)。
阀门 Kv&Cv值
![阀门 Kv&Cv值](https://img.taocdn.com/s3/m/8304796958fafab069dc0224.png)
PnVn/Tn = P1V1/T1 已知 Pn = 1 barA
Vn =是我们要求的. P1 = 2+1 = 3 barA V1 = 1666.7 立方米/小时
计算数据
阀入口压力 2 BarG = 3 BarA 阀出口压力 P2 = 1.9 BarG = 2.9 BarA 阀门压降 DP = 0.1 Bar 流量 QV = 4938.6 标准立方米/小时 流体相对密度, SG = 1
45
2.3 蒸汽出口压力P2>0.58P1入口压力
Kv =
QM x K
22.5 x ( P2 x DP )0.5
QM = 蒸汽流量,Kg/Hr
DP = P1 – P2, 流体通过阀门时的压降, Bar; P2 = 阀门出口压力,BarA 绝压 K = 过热蒸汽修正系数(饱和汽 = 1),
K = 1 + 0.00126 TS TS = 蒸汽过热度,oC
23
操作压力在100 ~5000 KPa 的容器
设计压力 = 最小需要的设计压力 + 10%, 或 者 + 175 KPa 两者中的大者。
设计温度 = 最小需要的设计温度 + 15 到 25 oC 或者壳体材料的最高许用应力开始下降的 点的温度,两者中的大者。
24
操作压力高于 5000 KPa 的容器
33
压降的设定
已知阀前压力为180 bar, 用户没有提供阀后 压力。根据已有条件,假设系统压降为10% 入口压力,则系统压降为18 bar. 采用阀门压 降为系统压降的13%,则阀门的压降 △P = 2.34 bar.
这点是根据系统的工作特性和结构而定, 不能 死搬硬套.
cv值计算——精选推荐
![cv值计算——精选推荐](https://img.taocdn.com/s3/m/5d9dc079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a4.png)
为平衡阀的阀门系数。
它的定义是:当平衡阀前后差压为1bar(约1kgf/cm2)时,流经平衡阀的流量值(m3/h液体 (英制)(公制)Cv=Q21P P G-Cv=1.17Q21P P G-=Q2P G△……(1) =1.17QPG△……(1') 式中Q=最大流量gpm(美加仑/分)Q=最大流量 m 3/hG=比重(水=1)G=比重(水=1)P 1=进口压力 Psia(最大流量时) P 1=进口压力 kgf/cm 2(最大流量时) P 2=出口压力Psia(最大流量时)P 2=出口压力kgf/cm 2(最大流量时)P=P 1-P 2 注:上述公式只适用于流体流动呈紊流状态,或雷诺数大的场合,流体接近层流或雷诺数较小的场合,上述公式必须进行粘度修正。
粘度修正要按粘度修正曲线(雷诺数R 的实测系数值)进行修正。
表示调节阀流量系数的其它符号及定义C ——工程单位制(MKS 制)的流量系数,在我国长期使用。
其定义为温度5-40℃的水,在1kgf/cm 2(0.1MPa)压降下,一小时流过调节阀的立方米数.Kv ——国际单位制(SI 制)的流量系数,其定义为:温度5-40℃的水,在105Pa 压降下,每小时流过调节阀的立方米数。
注:1.C 、Cv 、Kv 之间的关系为:Cv=1.17CKv=1.01C2、我国调节阀流量系数将由C 系数变为Kv 系数。
3、IEC 推荐公式中的符号C 是作为各种运算单位的流量系数的通用符号,不同运算单位计算出的流量系数,用公式中的数字常数Ni 来区别。
因此,勿与我国长期使用的C 值混淆。
粘度修正液体粘度大于100SSU(赛波特秒),或者大于20CST(厘斯),计算所要求的Cv 值应按下列次序进行粘度修正。
1、不考虑粘度影响,用公式(1)或(1')求出Cv 。
2、用公式(A)和(B)或者用公式(A')和(B'),求出系数R 。
3、从粘度修正曲线上,求出系数R 相对应的Cv 的修正系数。
调节阀流量系数Kv计算公式
![调节阀流量系数Kv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2978d338ad51f01dc381f105.png)
调节阀流量系数Kv的计算公式调节阀最重要参数是流量系数Kv,它反映调节阀通过流体的能力,也就是调节阀的容量。
按照调节阀流量系数Kv的计算,就可以够肯定选择调节阀的口径。
为了正确选择调节阀的口径,必需正确计算出调节阀的额定流量系数Kv值。
调节阀额定流量系数Kv的概念是:在规定条件下,即阀的两头压差为10Pa,流体的密度为lg/cm,额定行程时流经调节阀以m/h或t/h的流量数。
1.一般液体的Kv值计算a.非阻塞流判别式:△P<FL(P1-FFPV)计算公式:Kv=10QL式中:FL-压力恢复系数,见附表FF-流体临界压力比系数,FF=-PV-阀入口温度下,介质的饱和蒸汽压(绝对压力),kPaPC-流体热力学临界压力(绝对压力),kPaQL-液体流量m/hρ-液体密度g/cmP1-阀前压力(绝对压力)kPaP2-阀后压力(绝对压力)kPab.阻塞流判别式:△P≥FL(P1-FFPV)计算公式:Kv=10QL式中:各字符含义及单位同前2.气体的Kv值计算a.一般气体当P2>时当P2≤时式中:Qg-标准状态下气体流量Nm/hPm-(P1+P2)/2(P1、P2为绝对压力)kPa△P=P1-P2G -气体比重(空气G=1)t -气体温度℃b.高压气体(PN>10MPa)当P2>时当P2≤时式中:Z-气体压缩系数,可查GB/T 2624-81《流量测量节流装置的设计安装和使用》3.低雷诺数修正(高粘度液体KV值的计算)液体粘度过高或流速过低时,由于雷诺数下降,改变了流经调节阀流体的流动状态,在Rev<2300时流体处于低速层流,这样按原来公式计算出的KV值,误差较大,必须进行修正。
此时计算公式应为:式中:Φ―粘度修正系数,由Rev查FR-Rev曲线求得;QL-液体流量m/h对于单座阀、套筒阀、角阀等只有一个流路的阀对于双座阀、蝶阀等具有二个平行流路的阀式中:Kv′―不考虑粘度修正时计算的流量系ν ―流体运动粘度mm/sFR -Rev关系曲线FR-Rev关系图4.水蒸气的Kv值的计算a.饱和蒸汽当P2>时当P2≤时式中:G―蒸汽流量kg/h,P1、P2含义及单位同前,K-蒸汽修正系数,部分蒸汽的K值如下:水蒸汽:K=;氨蒸汽:K=25;氟里昂11:K=;甲烷、乙烯蒸汽:K=37;丙烷、丙烯蒸汽:K=;丁烷、异丁烷蒸汽:K=。
控制阀Cv、Kv和C的换算及详尽推导过程
![控制阀Cv、Kv和C的换算及详尽推导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af3a4bed31126edb6e1a1014.png)
控制阀Cv、Kv和C的换算及详尽推导过程不同单位制的控制阀流量系数(Cv、Kv和C)都是控制阀在固定压差下,单位时间内控制阀全开流通水的体积,Cv、Kv和C存在Cv=1.156Kv,Cv=1.167C 的关系。
昌晖仪表在本文分享Cv、Kv和C三者的定义、单位、换算及详尽推导过程。
1、流量系数的定义控制阀流通能力是指特定流体在特定温度下,当阀两端为单位压差时,单位时间内流经控制阀的流体体积数,采用不同单位制时有不同表达方式。
①流量系数C的定义给定行程下,温度为5-40℃的水, 阀两端压差为1kgf/cm2时,每小时流经调节阀的体积(以m3表示)。
C是流量系数的通用 符,我国过去曾长期使用,以前称流通能力C。
②流量系数Kv的定义给定行程下,阀两端压差为102kPa时,温度为5-40℃的水,每小时流经调节阀的体积(以m3表示)。
Kv是国际单位制流量系数。
③流量系数Cv的定义给定行程下,阀两端压差为1lb/in2时,温度为60℉的水,每分钟流经调节阀的体积(以美国加仑U.S gal表示)。
Cv是英制流量系数。
2、不同单位制公式推导①流通能力C计算公式及单位当γ/γ0=1,Q=1m3/h,△P=1kgf/cm2时,如C定义为1,则N=1。
则流通能力C的公式及单位如下:公式中C为流通能力;Q单位为m3/h;γ/γ0为比重;△P单位为kgf/cm2。
②流量系数Cv计算公式及单位当ρ/ρ0=1,Q=1USgal/min,△P=1lb/in2,如定义Cv=1,则N=1。
则流量系数Cv的公式及单位如下:其中Cv为流量系数;Q单位为USgal/min;ρ/ρ0为比密度;△P单位为lb/in2。
③流量系数Kv计算公式及单位当ρ/ρ0=1,Q=1m3/h,△P=100kPa时,若Kv=1,则N=0.1。
则流量系数Kv的公式及单位如下:其中Kv为流量系数;Q单位为m3/h;ρ/ρ0为比密度;△P单位为kPa。
3、流通能力C、流量系数Kv、流量系数Cv的换算①流量系数Cv与流通能力C的关系从式中知:Q单位为USgal/min;ρ/ρ0为比密度;△P单位为lb/in2。
调节阀Cv值计算及口径选择
![调节阀Cv值计算及口径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e6e868936294dd88d0d26bb1.png)
提供一点调节阀选型设计时有关CV值的基础知识,大家共同分享。
阀门Cv值与开度是两个概念问题,国外喜欢叫Cv,国内习惯叫Kv,Kv表示的是阀门的流通能力,它的定义是:当调节阀全开,阀两端的压差ΔP 为100KPa,流体重度r为1gf/cm3(即常温水)时,每小时流经调节阀的流量数,以m3/h或t/h计。
(例如一台Kv=50的调节阀,则表示当阀两端压差为100KPa时,每小时的水量为50m3/h。
)阀门开度是指阀门在调节的时候,阀芯(或阀板)改变流道节流面积时阀芯(或阀板)运动的位置,一般用百分比表示,关闭状态为0%,全开为1 00%。
对于蝶阀由时候厂家会提供Cv—开度曲线,这时候的Cv表示的是在不同开度时对应的阀门流通能力。
Cv 值Cv: 20°C的水通过阀体的压力降为1bar时的流量Cv = 6.6Q ‧ SG/√△P …………………………….( 1 )Q 流量公升/分SG 水密度 1△P 阀体两端的压力差 bar△P = SG 〔 6.6Q / Cv 〕2Cv值愈大→流量愈大→表示阀体两端的阻力很小。
阀的选择:所选的阀,其Cv值一定要等于或大于其额定的Cv值。
影响Cv值得因素:*管子入口的口径太小*管子的长度*阀体的开口*乱流*离大小头口端太近*阀体入口的形状第一部分调节阀Cv值计算及口径选择二 Cv值计算及口径选择流量系数Cv值是调节阀的重要参数,它反映调节阀的能力(容量),根据Cv值的大小来确定调节阀的公称通径。
Cv值的定义是:阀处于全开状态,两端压差为1磅/寸2的条件下,60℉(15.6℃)的清水,每分钟通过阀的美加仑数。
我国流量系数是按公制定义的。
符号为Kv,Kv与Cv的关系是Cv=1.17Kv。
1.液体介质计算:(英制)(公制)…………………….(1)……………(1′)式中Q=最大流量gpm(美加仑/分) Q=最大流量 m3/hG=比重(水=1) G=比重(水=1)P1=进口压力psi P1=进口压力100kpa(kgf/cm2)P2=出口压力psi P2=出口压力100kpa(kgf/cm2)ΔP=P1-P2注意:P1和P2为最大流量时的压力(1)粘度修正液体粘度大于100SSU(塞波特秒)或者大于20CST(厘斯)即20mm2/s时,计算所要求的Cv值应按下列次序进行粘度修正。
阀门的流量系数CV
![阀门的流量系数CV](https://img.taocdn.com/s3/m/5d0e3dc56137ee06eff91801.png)
阀门的流量系数C V 、K V 和流阻系数ζ。
1.阀门的流量系数是衡量阀门流通能力的指标,流量系数越大说明流体渡过阀门时的压力损失越小。
流量系数表示流体流经阀门产生单位压力损失时流体的流量。
C V =Q 21P P G - (2
/12)/(min /in Lb USgal ) 当阀门全开时,阀两端压差为1磅/英寸2,流体用60℉的清水时,通过阀门的美加仑/分的流量数。
Q —体积流量 (美加仑/分)
Δp —阀门压力损失 (磅/英寸2)
G —水的相对密度=1
K V =Q 2
1P P -ρ (m 2 ) Kv 值是指水流经阀门的两端压差为100KPa 时,某给定行程所流过以m 3 /h 计,介质密度取Kg/m 3的流量数值。
Q —体积流量 (米3/小时)
Δp —阀门压力损失 100KPa
ρ—介质密度 (公斤/米3,取ρ=1)
Cv=1.17Kv
2.流阻系数。
它与Cv 值的换算关系 Cv=29.9ζ2
d
d :阀门内径或阀座口径in(英寸)
ζ:流阻系数 (无量纲)
DN400闸阀Cv=28931
DN400蝶阀Cv=16388 (全开时)。
调节阀KV值计算 Microsoft Word 文档
![调节阀KV值计算 Microsoft Word 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d8f7acf9856a561252d36fe5.png)
调节阀的计算、选型方法调节阀根据驱动方式分类,一般分为气动调节阀、电动调节阀、液动调节阀、自力式调节阀等。
根据结构可分为单座调节阀、双座调节阀、套筒调节阀、角式调节阀、球阀、蝶阀等九大类。
调节阀的计算选型是指在选用调节阀时,通过对流经阀门介质的参数进行计算,确定阀门的流通能力,选择正确的阀门型式、规格等参数,包括公称通径,阀座直径,公称压力等,正确的计算选型是确保调节阀使用效果的重要环节。
1.调节阀流量系数计算公式1.1 流量系数符号:Cv—英制单位的流量系数,其定义为:温度60°F(15.6℃)的水,在16/in2(7KPa)压降下,每分钟流过调节阀的美加仑数。
Kv—国际单位制(SI制)的流量系数,其定义为:温度5~40℃的水,在105Pa压降下,每小时流过调节阀的立方米数。
注:Cv≈1.16 Kv1.2不可压缩流体(液体)Kv值计算公式1.2.1 一般液体的Kv值计算#式中:P1—阀入口绝对压力KPa 2—阀出口绝对压力KPaQL—液体流量 m3/h ρ—液体密度g/cm3FL—压力恢复系数,与调节阀阀型有关,附后FF—流体临界压力比系数,PV—阀入口温度下,介质的饱和蒸汽压(绝对压力KPa)PC—物质热力学临界压力(绝对压力KPa)注:如果需要,本公司可提供部分介质的PV值和PC值1.2.2 高粘度液体Kv值计算当液体粘度过高时,按一般液体公式计算出的Kv值误差过大,必须进行修正,修正后的流量系数为式中:K′V —修正后的流量系数 KV —不考虑粘度修正时计算的流量系数FR—粘度修正系数(FR值从FR~Rev关系曲线图中确定)计算雷诺数Rev公式如下:对于只有一个流路的调节阀,如单座阀、套筒阀、球阀等:对于有二个平行流路的调节阀,如双座阀,蝶阀,偏心旋转阀等:1.3可压缩流体—气体的KV值计算式中:P1—阀入口绝对压力KPa P2—阀出口绝对压力KPaQg—气体流量 Nm3/h G—气体比重(空气=1)t—气体温度℃ Z—高压气体(PN>10MPa)的压缩系数注:当介质工作压力≤10MPa时,Z=1;当介质工作压力>10MPa时,Z>1,具体值查有关资料。
调节阀流量系数Kv的计算公式
![调节阀流量系数Kv的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75567413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4dad753.png)
调节阀流量系数Kv的计算公式调节阀最重要参数是流量系数Kv,它反映调节阀通过流体的能力,也就是调节阀的容量。
根据调节阀流量系数Kv的计算,就可以确定选择调节阀的口径。
为了正确选择调节阀的口径,必须正确计算出调节阀的额定流量系数Kv值。
调节阀额定流量系数Kv的定义是:在规定条件下,即阀的两端压差为10P a,流体的密度为lg/cm,额定行程时流经调节阀以m/h或t/h的流量数。
1.一般液体的K v值计算a.非阻塞流判别式:△P<FL(P1-FFPV)计算公式:Kv=10QL式中:FL-压力恢复系数,见附表FF-流体临界压力比系数,FF=0.96-0.28PV-阀入口温度下,介质的饱和蒸汽压(绝对压力),kPaPC-流体热力学临界压力(绝对压力),kPaQL-液体流量m/hρ-液体密度g/cmP1-阀前压力(绝对压力)kPaP2-阀后压力(绝对压力)kPab.阻塞流判别式:△P≥FL(P1-FFPV)计算公式:Kv=10QL式中:各字符含义及单位同前2.气体的Kv值计算a.一般气体当P2>0.5P1时当P2≤0.5P1时式中:Qg-标准状态下气体流量Nm/hPm-(P1+P2)/2(P1、P2为绝对压力)kPa△P=P1-P2G -气体比重(空气G=1)t -气体温度℃b.高压气体(PN>10MPa)当P2>0.5P1时当P2≤0.5P1时式中:Z-气体压缩系数,可查GB/T 2624-81《流量测量节流装置的设计安装和使用》3.低雷诺数修正(高粘度液体K V值的计算)液体粘度过高或流速过低时,由于雷诺数下降,改变了流经调节阀流体的流动状态,在Rev<2300时流体处于低速层流,这样按原来公式计算出的KV值,误差较大,必须进行修正。
此时计算公式应为:式中:Φ―粘度修正系数,由Rev查F R-Rev曲线求得;QL-液体流量m/h对于单座阀、套筒阀、角阀等只有一个流路的阀对于双座阀、蝶阀等具有二个平行流路的阀式中:Kv′―不考虑粘度修正时计算的流量系ν ―流体运动粘度mm/sFR -Rev关系曲线FR-Rev关系图4.水蒸气的Kv值的计算a.饱和蒸汽当P2>0.5P1时当P2≤0.5P1时式中:G―蒸汽流量kg/h,P1、P2含义及单位同前,K-蒸汽修正系数,部分蒸汽的K值如下:水蒸汽:K=19.4;氨蒸汽:K=25;氟里昂11:K=68.5;甲烷、乙烯蒸汽:K=37;丙烷、丙烯蒸汽:K=41.5;丁烷、异丁烷蒸汽:K=43.5。
第阀门设计计算常用数据
![第阀门设计计算常用数据](https://img.taocdn.com/s3/m/833e5551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d6.png)
第阀门设计计算常用数据阀门是工业生产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流体控制装置。
在阀门设计中,为了确保阀门的可靠性和性能,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设计计算。
以下是阀门设计中常用的数据及其计算方法。
1.流量系数(Cv):流量系数是衡量阀门对流体流动的阻碍程度的指标。
它的计算公式为:Cv = Q / Sqrt(ΔP)其中,Q为单位时间内通过阀门的流体流量,ΔP为通过阀门的压差。
2.标准开度:标准开度表示阀门的开启程度,通常用0到100%之间的数值表示。
标准开度的计算公式为:Standard Opening = (Actual Opening - Minimum Opening) / (Maximum Opening - Minimum Opening) * 100%其中,Actual Opening为实际开度,Minimum Opening为最小开度,Maximum Opening为最大开度。
3.种类系数(Kv):种类系数是阀门根据不同流体性质的特点而定的一个系数,用于计算流体的实际流量。
它的计算公式为:Kv = Cv * Sqrt(γ / ΔP)其中,γ为流体的密度。
4.突变系数(ξ):突变系数用于考虑流动介质在流过阀门时可能产生的各种突变或压力损失。
它的计算公式为:ξ=(P1-P2)/(0.5*γ*V^2)其中,P1和P2分别为阀门两侧的压力,γ为流体的密度,V为流速。
5.流通面积(A):流通面积是指流体流过阀门时的横截面积。
它的计算公式为:A=Cv/(Kv*√(ΔP))其中,Cv为流量系数,Kv为种类系数,ΔP为压差。
6.阻力系数(ΔP):阻力系数是指阀门对流体流动的阻碍程度。
它的计算公式为:ΔP=(P1-P2)*ξ其中,P1和P2分别为阀门两侧的压力,ξ为突变系数。
除了以上常用的数据和计算方法外,阀门设计还需要考虑其他一些因素,如温度、流体性质、压力等。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实际测量和试验,以确保阀门的性能和安全可靠性。
阀门流量系数Kv、Cv
![阀门流量系数Kv、Cv](https://img.taocdn.com/s3/m/b08dd50a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54.png)
阀门流量系数K v 、Cv调节阀同孔板一样,是一个局部阻力元件。
前者,由于节流面积可以由阀芯的移动来改变,因此是一个可变的节流元件;后者只不过孔径不能改变而已。
可是,我们把调节阀模拟成孔板节流形式,见图2-1。
对不可压流体,代入伯努利方程为:(1)解出命图2-1 调节阀节流模拟再根据连续方程Q= AV,与上面公式连解可得:(2)这就是调节阀的流量方程,推导中代号及单位为:V1 、V2 ——节流前后速度;V ——平均流速;P1 、P2 ——节流前后压力,100KPa;A ——节流面积,cm;Q ——流量,cm/S;ξ——阻力系数;r ——重度,Kgf/cm;g ——加速度,g = 981cm/s;如果将上述Q、P1、P2 、r采用工程单位,即:Q ——m/ h;P1 、P2 —— 100KPa; r——gf/cm。
于是公式(2)变为:(3)再令流量Q的系数为Kv,即:Kv =或(4)这就是流量系数Kv的来历。
从流量系数Kv的来历及含义中,我们可以推论出:(1)Kv值有两个表达式:Kv = 和(2)用Kv公式可求阀的阻力系数ξ = (5.04A/Kv)×(5.04A/Kv);(3),可见阀阻力越大Kv值越小;(4);所以,口径越大Kv越大。
在前面不可压流体的流量方程(3)中,令流量Q的系数为Kv,故Kv 称流量系数;另一方面,从公式(4)中知道:Kv∝Q ,即Kv 的大小反映调节阀流量Q的大小。
流量系数Kv国内习惯称为流通能力,现新国际已改称为流量系数。
2.1 流量系数定义对不可压流体,Kv是Q、△P的函数。
不同△P、r时Kv值不同。
为反映不同调节阀结构,不同口径流量系数的大小,需要跟调节阀统一一个试验条件,在相同试验条件下,Kv的大小就反映了该调节阀的流量系数的大小。
于是调节阀流量系数Kv的定义为:当调节阀全开,阀两端压差△P为100KP a,流体重度r为lg f/cm (即常温水)时,每小时流经调节阀的流量数(因为此时),以m/h 或 t/h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阀门流量系数Kv 、Cv调节阀同孔板一样,是一个局部阻力元件。
前者,由于节流面积可以由阀芯的移动来改变,因此是一个可变的节流元件;后者只不过孔径不能改变而已。
可是,我们把调节阀模拟成孔板节流形式,见图2-1。
对不可压流体,代入伯努利方程为:
(1)
解出
命图2-1 调节阀节流模拟
再根据连续方程Q= AV,与上面公式连解可得:
(2)
这就是调节阀的流量方程,推导中代号及单位为:
V1 、V2 ——节流前后速度;
V ——平均流速;
P1 、P2 ——节流前后压力,100KPa;
A ——节流面积,cm;
Q ——流量,cm/S;
ξ——阻力系数;
r ——重度,Kgf/cm;
g ——加速度,g = 981cm/s;
如果将上述Q、P1、P2 、r采用工程单位,即:Q ——m/ h;P1 、P2 —— 100KPa;r——gf/cm。
于是公式(2)变为:
(3)
再令流量Q的系数为Kv,即:Kv =
或(4)这就是流量系数Kv的来历。
从流量系数Kv的来历及含义中,我们可以推论出:
(1)Kv值有两个表达式:Kv = 和
(2)用Kv公式可求阀的阻力系数ξ = (5.04A/Kv)×(5.04A/Kv);
(3),可见阀阻力越大Kv值越小;
(4);所以,口径越大Kv越大。
在前面不可压流体的流量方程(3)中,令流量Q的系数为Kv,故Kv 称流量系数;另一方面,从公式(4)中知道:Kv∝Q ,即Kv 的大小反映调节阀流量Q的大小。
流量系数Kv 国内习惯称为流通能力,现新国际已改称为流量系数。
2.1 流量系数定义
对不可压流体,Kv是Q、△P的函数。
不同△P、r时Kv值不同。
为反映不同调节阀结构,不同口径流量系数的大小,需要跟调节阀统一一个试验条件,在相同试验条件下,Kv的大小就反映了该调节阀的流量系数的大小。
于是调节阀流量系数Kv的定义为:当调节阀全开,阀两端压差△P为
100KPa,流体重度r为lgf/cm (即常温水)时,每小时流经调节阀的流量数(因为此时
),以m/h 或 t/h计。
例如:有一台Kv =50的调节阀,则表示当
阀两端压差为100KPa时,每小时的水量是50m/h。
2.2 Kv与Cv值的换算
国外,流量系数常以Cv表示,其定义的条件与国内不同。
Cv的定义为:当调节阀全开,阀两端压差△P为1磅/英寸2,介质为60°F清水时每分钟流经调节阀的流量数,以加仑/分计。
由于Kv与Cv定义不同,试验所测得的数值不同。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Cv = 1.167Kv (5)
2.3 推论
从定义中我们可以明确在应用中需要注意的两个问题:
(1)流量系数Kv不完全表示为阀的流量,唯一在当介质为常温水,压差为100KPa 时,Kv才为流量Q;同样Kv 值下,r、△P不同,通过阀的流量不同。
(2)Kv是流量系数,故没单位。
但是许多资料、说明书都错误地带上单位,值得改正。
---------------------------------------------------------------------------------
根据以上定义,该阀体在同种流体条件不同压差下,可以根据Kv来计算流量Q (Q正比于压差△P的平方根)
Q=Kv/sqrt(△P) △P单位为bar,Q单位为立方米/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