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古诗鉴赏复习指导郑茂光编写

合集下载

诗词鉴赏考前复习指导(人教版高三必修)

诗词鉴赏考前复习指导(人教版高三必修)

诗词鉴赏考前复习指导(人教版高三必修)李书山诗词鉴赏:(第一部分:按三个考点列序,明确考点)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思想感情(第二部分:答题技巧)读懂诗词,理解内容针对考点,具体作答主要问题和答题要点评卷例析一.形象、语言(一)形象:包括人物和景物。

借助形象,表达思想感情。

解题要点:抓住特征,提炼概括,结合作者生平、遭遇、写作背景(注释)。

答题格式:塑造了一个**的形象,表达了**的思想感情。

(两点:一是特征,一是思想感情)1.人物:【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念奴娇】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江雪》渔翁的形象:清高孤傲(分析:抓住特征“孤”“独”,又不是一般的孤独,而是脱离平凡的孤独)。

《登高》杜甫自己的形象:漂泊多病孤独忧虑。

《念奴娇•赤壁怀古》周瑜的形象:少年得志建功立业。

2景物:(客观形象+主观情感=意象、n×意象=意境,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剑客(一作述剑)】贾岛: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今日把似君,谁为不平事?(分析:“剑”的特征是十年磨就刃如霜,“剑客”是问不平而欲为。

“剑客”喻自己,“剑”喻才华。

诗人将自己十年寒窗和出众的才华、宏大的理想融入“剑”与“剑客”的形象里,表达了急欲一展才华、干一番事业的豪情壮志。

)陆游【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

2017年高考语文古诗文阅读与鉴赏技巧

2017年高考语文古诗文阅读与鉴赏技巧

古诗文阅读与鉴赏技巧1.名句名篇默写题与文学常识题知识范围:课标建议的60个背诵篇目;文学常识以中国古代作家为主及60个背诵篇目名称、作家及朝代。

默写时要注意:(1)今年高考是四选三选默,选择最有把握的几句来填写,千万不要多默。

(2)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书法。

(建议拿到试卷就先填写默写内容)(3)要求“一字不差”。

如默写内容印象不深,可先记得几个字默几个字,后面想起来了再默。

2.诗歌鉴赏题考纲陈述:(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第一步】准确解读文本:在了解“诗家语”多省略、多倒装特点的基础上,抓关键点:(1)上看:看诗歌题目,圈出题眼(某一词语),认真研究古诗的题目,有的题目实际上就概括了诗的主要内容,或者给你理解该诗提供了感情基调。

再看作者,回忆作者所处的朝代和作品风格。

注意时代对作家的影响(如南宋的爱国思想);(2)下看:看注解提示,了解诗歌的背景,寻找诗歌内容和情感的线索。

(3)中看:看全诗主体,每句圈出一两个词作为句眼,特别注意诗歌中的表现情感的形容词和副词(如:孤独自寂)。

后部分一般运用议论、抒情手法,是诗的主旨。

(即我们平时讲的五读:读题目、读作者、读内容、读注释、读命题。

)【第二步】明了答案构成要点(即给分点)。

小口径问题什么答什么,大口径问题一般要包括三个要点:(1)采用的写作手法:常见写作手法(技巧)见后面所附四大类13小类。

(2)手法揭示的内容:结合诗句,分析该手法写出了意象(人,物,景)的什么特点,或抒发(突出了)什么思想感情(哲理)。

(3)所起的作用:此种写法在内容或形式上起到的作用。

(内容方面的作用: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远。

形式方面的作用:前后照应,虚实结合,先总后分,一问一答)(注意:不同类型题目的三个要点的侧重点不一样,问什么则什么是回答的重点;且三个要点的顺序要根据具体题目的类型有机组合。

2017议论文写作指导:高考作文复习之论证与结构

2017议论文写作指导:高考作文复习之论证与结构

2017议论文写作指导:高考作文复习之论证与结构镇远中学郑茂光第一部分333式议论文框架标题:XXXXX第一段:排比比喻类比引出论题。

第二段:过渡说理,全文论述。

第三段:第一层层首句,即第一层分论点;阐述分论点;引用名人名言或古诗文。

第四段:简述典型事例。

第五段:分析总结第四段;另外排比举例,算一般事例。

第六段:第二层层首句,即第二层分论点;阐述分论点;引用名人名言或古诗文。

第七段:简述典型事例。

第八段:分析总结第七段;另外排比举例,算一般事例。

第九段:第三层层首句,即第三层分论点;阐述分论点;引用名人名言或古诗文。

第十段:简述典型事例。

第十一段:分析总结第十段;另外排比举例,算一般事例。

第十二段:照应开头,排比比喻类比画龙点睛。

第二部分高考作文的论证方法请简要评析下文的优劣:贫困也是一笔财富……“自古才子出寒门”。

司马光出身贫寒;范仲淹两岁丧父,随母改嫁,幼时连稠一点的粥都难以喝到;明代龙图大学士宋濂家中一贫如洗。

荷兰画家梵高也曾两袖清风,一文不名,生活上常靠着弟弟接济;苏联伟大作家高尔基曾经是个流浪儿;居里夫人刚满十岁就出去打工……可见贫困也是一笔财富。

优点:论据丰富缺点:“观点+论据”格局弊端:论点和论据之间互相脱离,两者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的桥梁,论点还是论点,论据还是论据;论据失去了其应有的作用,论点孤立无援,也就失去了立足的依据。

这种“不讲道理”的议论文,论点无论怎样正确,也不足以服人;论据无论怎样充足,也不过是一堆零碎的材料。

高考经验:纵观近几年来的高考议论文作文,凡是得高分的文章,大多数以说理见长。

对文章进行道理分析,可以增加论证的深度,更能显示出作者思维的缜密。

“讲道理”是议论文写作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讲道理可以使论点旗帜鲜明,提倡什么反对什么都给人以清醒的认识。

而论据通过分析,可以揭示其中所蕴涵的道理,说明其与论点的联系,使论点与论据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一句话:议论,必须做到“摆事实,讲道理”,即“事实更需雄辩”。

五诗歌阅读

五诗歌阅读
高考语文备考讲座第四讲
2017年高考语文
试题解析
第四章 古代诗歌阅读
品味景语悟情语
一切景语皆情语 加工信息途径、认识世态人情
一、古代诗歌阅读总说
古代诗歌阅读 检索·加工
检索·加工——阅读的完整步骤,全部能力。 加工方式——概括、剖析、发挥
语文的共通原则
体味景语悟情语
一切景语皆情语(王国维) 阅读写作的共通规律,洞察世事的至理名言
友知交,无拘无碍的现实慰藉吧。
成功的关键在于落实 落实的前提在于理解 理解的关键在于思考
千难万阻简单应对! 人生必定不简单!
简单学习网愿同学们学习进 步!
[备考答案] 首联表现了苏轼豁朗旷达洒脱、持重隐忍大度的性 格特点。首句“云海相望寄此身”追索原因,写出兄弟 二人宦游他乡,四海为家,天各一方,相思相望,已是 常事的境况;次句“那因远适更沾巾”述说结果,化用 王勃“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的诗句,表明此次也 不会因远别而悲伤落泪的心态。弟弟这次出使北辽,诗 人其实十分牵挂,但偏偏要说不悲伤落泪,还要追索并 说明因由。五十四岁的苏东坡可谓是世事练达、炉火纯 青。
[译诗] 我寄身杭州和你常年隔着云海遥相瞩望, 又哪里会因你这次远行让泪水打湿衣巾。 你不辞远途驿骑奔波凌风冒雪充任使臣, 只为让以骄子自居的族类见识中华精英。 途经沙漠时你定会回望汴京宫禁的月轮, 他乡梦境中也将穿越湖山前来杭城赏春。 辽邦的单于若是探问起你的家族和身世, 可别说自己是中原朝上那首屈一指的人。
[例三·2017年全国课标三卷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 [唐]白居易
一篇长恨有风情,十首秦吟近正声。 每被老元偷格律,苦教短李伏歌行。 世间富贵应无分,身后文章合有名。 莫怪气粗言语大,新排十五卷诗成。

2017年高考诗歌鉴赏真题汇编及参考答案

2017年高考诗歌鉴赏真题汇编及参考答案

2017年高考诗歌鉴赏真题汇编及参考答案一、【北京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5—17题。

(共12分)晓行巴峡王维际晓投巴峡,馀春忆帝京。

晴江一女浣,朝日众鸡鸣。

水国舟中市,山桥树杪【1】行。

登高万井出,眺迥二流明。

人作殊方语,莺为故国声。

赖多山水趣,稍解别离情。

注释:【1】树杪:树梢。

(1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巴峡乡邑旭日东升,众鸡鸣唱,晴朗的江边一个女子在浣洗。

B.水国乡民在舟中行商,山上有桥,行人走在桥上,如在书树颠。

C.诗人登高远眺,万亩良田,井然有序,二水流过,分外澄明。

D.诗人在暮春之际来到巴峡,山水之趣宽解着诗人的离愁别绪。

(16)“人作殊方语,莺为故国声”一联中,鸟雀之声传递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下列诗句采用这一写作手法的一项是( )(3分)A.欲暮黄鹂啭,伤心玉镜台。

(王昌龄《古意》)B.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

(晁补之《吴松道中》)C.苍鸠鸣竹间,两两自相语。

(张耒《感春》)D.殷勤报春去,恰恰一莺啼。

(杨万里《和仲良春晚即事》)(17)同样是描绘山峡,《晓行巴峡》与下列诗句相比,在运用意象、抒发情感方面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6分)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水经注》)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杜甫《秋兴八首》)二、【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0-11题。

(11分)秋兴陆游白发萧萧欲满头,归来三见故山秋。

醉凭高阁乾坤迮,病入中年日月遒。

百战铁衣空许国,五更画角只生愁。

明朝烟雨桐江岸,且占丹枫系钓舟。

[注]①迮:狭窄。

10.根据中间两联,概况作者“愁”的原因。

(6分)11.简要赏析尾联的表达效果。

(5分)三、【新课标I】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11分)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欧阳修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BBG]2017版高考语文(全国复习)(课件):古诗鉴赏+第二章+专题三考点突破(三鉴赏古诗的表达技巧)

[BBG]2017版高考语文(全国复习)(课件):古诗鉴赏+第二章+专题三考点突破(三鉴赏古诗的表达技巧)
又很自然,虽然用典,却毫不艰涩,显示了李白卓越的语言技巧。后一
句 “ 馀响入霜钟 ” 也是用典。 “ 霜钟 ” 出于《山海经 · 中山经》: “ 丰 山 „„ 有 九 钟 焉 , 是 知 霜 鸣 。 ” 郭 璞 注 : “ 霜 降 则 钟 鸣 , 故 言 知 也。”“霜钟”二字点明时令,与下面“秋云暗几重”照应。“馀响入 霜钟”,意思是说,音乐终止以后,余音久久不绝,和薄暮时分寺庙的 钟声融合在一起。这句诗写琴声与钟声交响,也兼寓有知音的意思。 《列子 · 汤问》里有 “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 的话。宋代苏东坡在《前 赤壁赋》里用“余音袅袅,不绝如缕”形容洞箫的余音。这都是乐曲终 止以后,入迷的听者沉浸在艺术享受之中所产生的想象。“馀响入霜钟” 也是如此。清脆、流畅的琴声渐远渐弱,和薄暮的钟声共鸣着,这才发
异曲同工之妙。这是陪衬的手法,适当把对立因素渗入统一的基调,可 以强化总的基调。这是诗、画、音乐都常采用的手法。诗歌后两句分写 鸟、鱼,一静一动,相反相成,抓住了江上月夜最有特点同时又最富于 诗意的情景,写得逼真、亲切而又传神,可见诗人体物之工。 此诗乍看上去,四句分写月、灯、鸟、鱼,各成一景,不相联属,确是 “一句一绝”。然而,诗人通过远近推移、动静相成的手法,使舟内舟 外、江间陆上、物与物、情与景之间相互关联,浑融一体,读之如身历 其境,由境会意。因而绝不是什么“断锦裂缯”(胡应麟)。“老去诗篇 浑漫与”,从诗题“漫成”可知该诗是诗人一时得心应手之作,这种工 致而天然的境界不是徒事雕章琢句者所能达到的。
如听万壑松”,这两句用大自然宏伟的音响比喻琴声,使人感到这琴声
一定是极其铿锵有力的。
“客心洗流水”,这一句就字面讲,是说听了蜀僧的琴声,自己的心好
像被流水洗过一般畅快、愉悦。但它还有更深的含意,其中包涵着一个

2017年高考复习诗歌鉴赏(修改定稿)1

2017年高考复习诗歌鉴赏(修改定稿)1
通向诗 歌主旨 的第一 条快速 通道 明确 风格 了解 时代 每个都 有用, 每个都 要用
作者 情感 的 载体
把握 感情 的切 入点
强化意识,学会运用
阅读方法指导
一、读标题 标题是解读诗歌内容和形式的关键。 如何利用标题来读诗呢? 1.把握标题信息 标题是诗歌内容和形式等信息的丰富 载体。有的标题概括了作品的重要内容, 有的揭示了作品的线索,有的奠定了作品 的感情基调,有的揭示了写作的时间、地 点、对象、事件、主旨等。总之,标题是 我们理解诗歌的重要切入点 .
思想内容和作者
的观点态度。 能力层级:D级
的观点态度一般包括三个方面: 2.评价作者的思想感
一是对诗歌内容主旨的评价,二 情。 是对作者思想感情的评价,三是 3.评价作者的观点态
(鉴赏评价)。
对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评价。
度。
诗歌鉴赏三步走
能 读 懂 会 鉴 赏 精 表 达
鉴赏诗歌第一步能读懂
题 目 作者 注 释 意 象 特殊词句
C、倒叙主要指诗人因诗词结构的需要而改
邑)飞渡镜湖月
刘叉《从军行》: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定语挪位
(1)定语挪前。定语提到谓语前,置于句首。
这类句子往往是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插入动词或名词 谓语。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微风细草岸,独夜危樯舟”。 “香生帐里雾,书积枕边山。”(陆游《昼卧》) 意即 “帐里生香雾,枕边积书山”。这个句子的定语 和中心语之间有三个字“生帐里”,理解为“帐 里生”或者“生(于)帐里”,都与古汉语一致, 都通顺。
主语后置
杜甫《月夜》诗: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香雾湿云鬟,清辉寒玉臂
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诗:

2017高考语文试卷真题汇编之诗歌鉴赏专题(含答案解析)

2017高考语文试卷真题汇编之诗歌鉴赏专题(含答案解析)

2017高考语文试卷真题汇编之诗歌鉴赏专题一、【新课标I卷】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阅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欧阳修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题解:此诗作于宋仁宗嘉祐四年。

此次考试,苏轼、苏辙兄弟同时中进士,曾巩亦在榜中,可谓一时之盛举。

欧阳修见人才济济,而作此诗。

全诗写出了作者主持礼部考试时,见到考场中英才济济,考试场面寂静、肃穆而充满生气,为朝廷得添新人而由衷地感到喜悦。

注释:礼部:官署名,为六部之一,掌礼乐、祭祀、封建、宴乐及学校贡举的政令。

贡院:科举时代考试贡士之所。

紫殿:指京都贡院。

暖吹:暖风,指春风。

席:犹言列坐。

衔枚:古代军旅、田役时,令口中横衔状如短筷的“枚”,以禁喧哗。

此处比喻人人肃静。

乡里:犹言郡县。

献贤:献举人才。

先德行:以德行为先。

列爵:分颁爵位。

此处代指官职。

公卿:指执政大臣。

衰病:衰弱抱病。

耗:无,尽。

赖:幸亏。

群公:指同时主持考试者如范仲淹、王安石、梅尧臣等人。

鉴裁:能赏识人才、辨别是非。

译文:贡院里香烟缭绕,春天的和风又暖又轻,宽阔的庭中一清早就坐满了各地来应试的精英。

举子们紧张肃穆地战斗,如同衔枚疾走的士兵,只听见笔在纸上沙沙作响,仿佛是春蚕嚼食桑叶的声音。

郡县里向京都献上贤才,首先重视的是品德操行,朝廷中分等授予官职,依赖着执政大臣。

我感到惭愧的是身体衰病心神已尽,选拔超群的英才,全仗诸位来识别辨明。

赏析:从诗中可知,考试时间是在初春时节。

首联着力渲染了礼部试的考场环境——群英毕至,贡院里肃穆幽雅,试院中焚起了香,以消除人多的异味,且能增添祥瑞肃穆的气氛。

颔联重点描绘士子答题情况,考生们大清早就入场了,没有一点喧闹嘈杂之声。

试题下发后,考生奋笔疾书,一片沙沙沙的声音,好似春蚕在吃桑叶。

颈联表明考试意义,诗人对此景象不禁发生感慨,济济多士,尽是天下英才,国家的栋梁。

2017年语文高考诗歌备考

2017年语文高考诗歌备考
诗歌一轮复习先按题材(思乡怀人、送别、边塞、咏 物、羁旅、闺怨、哲理等)进行复习,训练诗歌解读的方 法,情感的把握、景物特点的分析和审题答题的思路,再 从高考考点进行总结,纵横交织,最后再系统地掌握诗歌 知识。
诗歌复习详表
11
第11页,共29页。
诗歌备考的宏观思路和具体操作系统
诗歌备考的具体操作
课前可以让学生板书2首诗歌的答案,在讲解中给分,点评,一 节课详讲2-3首,其他点讲,多给学生时间读、悟、质疑、整理,晨 读要利用好,要保证诗歌的阅读量、训练量。
评分标准:第一问
主语1分,特点1分,共3分,错1个扣1分,全错0分 主语:跟水有关就可,如江水、长江、汉江、湍急水流、急流、支流 特点:形容词,如波涛汹涌、气势磅礴
翻译其中一句就给1分,纯粹抄原文不给分
7
第7页,共29页。
8. 诗的前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6分)
【答案】 这四句描写了江水万流横溃、水势浩瀚,气势宏大的景象。(3分)作者以此为下文颂扬盛唐
在训练讲评过程中贯彻“读法”“答法”“方法”, 学生多做多读多 理,老师要慢讲。
一轮要形成答题基本范式,讲究外在的规矩。同时要培养学生的不仅仅是 诗歌、答案的积累,更要让学生形成总结归纳读法方法的自觉。
12
第12页,共29页。
诗歌读法的系统性和全面性
读诗的系统性:“全读”“解读”“字读” “想读”“情读”
①《杂诗》融情于事,以抒写种种乐事表现隐居之乐,真实、自由、快乐。(2分)亲人相聚,子孙 相保;举杯酒,弹弦歌。可以不修边幅,无拘无束;可以早睡晚起,乐在其中。(3分)②《饮酒 (结庐在人境)》融情于景,以形象的描写表现隐居之乐。 9.诗的起笔两句“丈夫志四海,我愿不知老”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 怎样的作用?(6分)

2017年高考语文试卷真题汇编:诗歌鉴赏专题(含答案)

2017年高考语文试卷真题汇编:诗歌鉴赏专题(含答案)

2017年高考语文试卷真题汇编:诗歌鉴赏专题(含答案)2017高考语文试卷真题汇编之诗歌鉴赏专题一、【新课标I卷】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阅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XXX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XXX。

XXX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惭衰病心神耗,XXX裁精。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诗的第一句写出了考场肃穆而又怡人的环境,衬托出作者的喜悦心情。

B.第三句重点在表现考生们奋勇争先、一往无前,所以把他们比作战士。

C.参加礼部考试的考生都由各地选送而来,道德品行是选送的首要依据。

D.朝廷对考生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E.作者承认自己体弱多病的事实,表示选材工作要依靠其他考官来完成。

15.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

(6分)参考答案14.BE15①用春蚕食叶描摹考场内考生落笔纸上的声响,生动贴切;②动中见静,越发见出考场的庄严寂静;③强化作者充满希望的喜悦之情。

解析】14.试题分析:B项说法错误。

E项全诗透露出一种惜才爱才的真挚感情,也表达了要为国选出真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15.试题分析:先点出其修辞手法,再表述其作用、效果。

二、【新课标Ⅱ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送子由使契丹XXXXXX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XXX看清禁月①,湖山应梦武林春②。

XXX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

注】①清禁:皇宫。

XXX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

②武林:杭州的别称。

XXX时知杭州。

③唐代XXX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

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XXX有第一人XXX,公是否?”XXX怕被扣留,骗他说:“彼XXX,安肯来邪?”14.本诗尾联用了唐代XXX的典故,以下对此进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本联用XXX的典故准确贴切,因为XXX兄弟在当时声名卓著,与XXX非常相似。

2017年高考现代文阅读满分指导郑茂光编写

2017年高考现代文阅读满分指导郑茂光编写

2017年高考现代文阅读复习指导贵州省镇远中学郑茂光第一部分概述一、文章要素内容:题材(材料)、主题(中心)、情节、人物形式:结构、体裁(文体)、语言、手法二、筛选信息、归纳、概述要点筛选的方法:去否定,留肯定;去修饰,留主干;去实例,留结论;去表象,留本质;分清主次,辨别有关和无关……)重要信息的判断:在各段中,要注意概括句、归纳句、总领句、总结句、议论句、抒情句(或词),一段一点,几段一点、一点几段。

信息的选用:摘抄法、摘要法、概括归纳法。

三、开头的作用开头:1、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兴趣;2、开篇点题,揭示主旨;3、总领或引出下文,作铺垫;4、渲染气氛,奠定基调;5、与后文作对比。

中间:1、点题;2、承上启下;3、渲染、对比;4、总结上文、照应前文;5、埋下伏笔、为后文做铺垫;6、7、一波三折、跌宕起伏。

结尾:1、点题、深化主题;2、照应开头或标题、首尾呼应、结构严谨;3、含蓄、耐人寻味、引人深思;4、总结。

某段:能不能删去,为什么?不能删,分点陈述:内容上写了什么;结构上的功能;主旨上的作用。

四、中心思想通过记叙什么(某一件事)、议论什么(哪儿方面)、描写什么(对象或特征)、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什么人生哲理、表现了作家什么观点态度、思想感情(厌恶、喜爱、否定、肯定、讽刺、同情、鞭挞、讴歌、歌颂、摒弃、追求[自由人格])即作家的观点态度。

五、几种作用拟人、比喻: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某对象的某特征、表现作者什么感情(喜爱、赞美、羡慕)。

词语:同上句子:内容上(主题、思想感情、观点态度)结构上:结构严谨、严密、点明主旨,深化主题。

第二部分思路、结构、线索一、思路作者在构思活动中,经过反复思考之后形成并表现在文章中的指向表达目的的思维轨迹。

叶老:“思路,是个比喻的说法,把一番话一篇文章比作思想走的一条路,思想从什么地方出发,怎样一步一步往前走,最后达到这条路的终点。

它与结构最为相近,一般合称。

”即: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2017年高考诗歌鉴赏资料

2017年高考诗歌鉴赏资料
黄芦岸白苹渡口,绿柳堤红蓼滩头。虽无刎颈交,却有忘机友,点秋江白鹭
沙鸥。傲杀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
诗歌的题材
咏史怀古诗--历览古今通得失,观景知人论兴衰 咏物抒怀诗--绘尽天下万物态,寄寓世间感慨情 羁旅思乡诗--他乡村树似吾乡,愁煞天涯断肠人 送别怀人诗--多情自古伤离别,一种分别多样情 山水田园诗--山光水色养性灵,登山观海总溢情 边塞征戍诗--金戈铁马征战事,大漠秋风慷慨情 爱情闺怨诗—心有灵犀情无限,明月孤灯梦难圆
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中国古代诗歌中常用的 “比喻”的手法,朱庆馀的诗把自己比作新 媳妇,把张籍比作夫婿,把主考官比作公婆, 把参加考试比作新媳妇第一次见公婆。张籍 的诗把朱庆馀比作越女、采菱姑娘,把朱庆 馀的作品比作菱歌,把其他人的作品比作 “齐纨”,难以与朱庆馀相比。
(三)作者
“诗言志”,作者的人生经历不同,他(她)通过诗词所表现出 来的思想倾向也就不同。因此,鉴赏时不妨从作者所处的时代 环境及其生活经历突破。联系那个特定时代的社会背景和文化 背景。从背景入手,便于感受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容易体会 诗词的内容和主旨。
(四)典故
古代诗人创作时,有时借助一些典故来表现广泛而深 刻的主题。如果我们关注这些典故,了解这些典故, 无疑会有助于把握作品的主题。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 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 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 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21.解析:抓住“浔阳”这个表地点的词来找答案; 抓住“月色”这个意境找答案,即找有“月”的诗句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高考古诗鉴赏复习指导贵州省镇远中学郑茂光第一部分古诗的演变、发展历程和格律1、古体诗古风,《诗经》、“楚辞”(《离骚》),古诗十九首,五言、七言,建安三父子,乐府诗(汉乐府、南北朝乐府),《孔》、《木》,唐诗人也写乐府诗,标题带有“歌”“行”“歌行”“引”“曲”“吟”字样。

长恨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琵琶行、丽人行、兵车行、、燕歌行、李凭箜篌引、梦游天姥吟留别、长干曲等。

1、近体诗绝句、律诗、五言、七言、排律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出句、对句对仗:结构、词性、内容、平仄平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黏对:第二颗字。

如:旅夜书怀押韵:韵母相同或相似。

偶句、首句(变体、常体)、平声韵、仄声韵(千山)唐诗人:初唐:沈佺期、宋之问、王勃、杨炯、卢照龄、骆宾王、陈子昂、贺知章盛唐:张九龄、王之涣、孟浩然、王昌龄、王维、李白、高适、杜甫、岑参、张继中唐:韦应物、孟郊、韩愈、白居易、刘禹锡、李绅、柳宗元、元稹、贾岛晚唐:李贺、杜牧、李商隐、温庭筠3、词长短句、诗余、曲子词。

小令58,中调59-90,长调91。

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词牌名、词题、上阙、下阙。

宋诗词人:北宋:范仲淹、柳永、晏几道、晏殊、梅尧臣、欧阳修、王安石、苏轼、黄庭坚、秦观、周邦彥。

南宋:李清照、岳飞、陆游、范成大、杨万里、朱熹、辛弃疾、陈亮、姜夔、刘辰翁、文天祥、林升。

豪放派:代表人物:辛弃疾、苏轼、岳飞、陈亮、陆游题材范围:题材广阔,大至国家盛衰、时政得失,小至个人理想抱负、日常感受无不可入词(以记事、说理为主,表达内心感慨)感情: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表现方法:以铺叙、直陈为主语言:雄浑、豪放、语词宏博、用事较多、直抒胸臆音律:敢于突破、不受束缚婉约派:代表人物:柳永、晏殊、晏几道、周邦彦、李清照、秦观、姜夔、李煜、题材范围:题材较狭窄,往往多是写个人遭遇,男女恋情、离别相思、伤春感时。

感情:儿女之情、离别之思表现方法:多用含蓄委婉、蓄藉比兴的表现手法语言:细腻、婉转、缠绵、清新绮丽、柔美、含蓄婉约音律:严守格律,重视音律谐和,语言圆润,清新绮丽,具有一种柔婉之美4、曲:散曲、杂剧散曲属于诗歌,配乐演唱,杂剧属于戏剧,用于表演。

散曲:小令,单支曲子,套曲,多支曲子。

杂剧:旦本(女主角主唱)和末本(男主角主唱)两种,结构上包括四折一楔子,每折戏要用同一宫调演唱。

如【正宫】。

三个构成部分:宾白、唱词、科介宫调:音乐的各种调式。

正宫,《窦娥冤》,越调,《秋思》,般涉调,《高祖还乡》曲牌名:曲子的音乐谱式,天净沙,耍孩儿、鲍老儿、叨叨令、端正好、滚绣球、一煞、二煞元曲人:关汉卿,杂剧67部,现存18部。

、王实甫,杂剧十四种,现存《西厢记》、《丽春堂》、《破窑记》三种。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张养浩《中吕·山坡羊·潼关怀古》、白朴、王冕、郑光祖1、别离诗(送或离)题:送、赠、别情:挚爱深情、离情别绪、留恋、安慰、嘱咐、祝愿、担忧、伤感、惆怅、期待、豁达景:柳、酒、歌、船、亭、桥、江、岸、枫、风、衰草例:王维《送元二使安西》、高适《别董大》、李白《赠汪伦》、柳永《雨》2、爱情诗(爱恨情长、儿女情长)物象:青鸾、鸿雁、燕子、鸳鸯、桃花、红豆、比目、蝴蝶、比翼鸟、连理枝、牛郎织女、金风、玉露、红叶等情:思念、思慕、离情别恨、、爱恋(缠绵悱恻)语言:含蓄、直露例:《邶风静女》、《迢迢牵牛星》、《雨霖铃》、《鹊桥仙》、《一剪梅》、《长恨歌》等3、哲理诗苏轼《题江临壁》、王之涣《登鹳雀楼》、朱熹《观书有感》4、边塞诗意象:旌旗、鼓、干戈、号角、战车、辕门、烽火、楼兰、凉州、边关、玉门关、羌笛、琵琶、胡笳、《梅花落》《关山月》《》胡人、胡马、黄河、长城、明月、阴山、黑山、大漠、孤烟、征人意境:阔大、磅礴、雄浑、凄清、萧条、荒凉、高远、悲壮、类别:①矢志报国(盛唐),《从军行》、《出塞》、《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书愤》、南乡子(辛弃疾)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破阵子(辛弃疾)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

②反对征伐、厌恶、憎恶战争(南宋),杜甫《兵》,高适《燕歌行》③思家、思人,高适《塞上听吹笛》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有的借家人思念。

5、田园山水诗意象:高山、流水、明月、清风、农家风光、山间胜景、景的特征:宁静、闲适、恬谈、优美、和谐、清幽、农家乐、情感:寄情山水、喜爱、愉悦、闲适、隐逸情怀(归隐田园)语言:清新自然、平实质朴6、思乡怀人(羁旅行绊)诗意象:驿道、马、船(舟)、杜鹃、鸿雁、客、浮萍、秋风、枫叶、笛、柳、明月、特征:萧条、凄清情感:含蓄深沉、思乡怀人、孤寂、漂泊无依、归期遥遥、孤独彷徨例:《静》、《九月》、《春夜》,有的从对方着笔,如《月夜》今夜鄜(fū)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6、怀古咏史诗内容:古人、古迹、古事景特征:萧条、荒凉、破败、也有阔大雄浑的语言:深沉、委婉、沉郁、豪放目的:伤今,不满现实,讽喻统治者,劝谏当政者,昔盛今衰(物是人非);伤已,壮志未酬,郁郁不得志,愤懑例:《越》《赤》《京》7、咏物诗(托物言志,借物抒情)志情:喜悦、赞美、坚贞不屈、清高、傲骨语言:委婉、含蓄、象征、比喻、拟人、夸张8、闺怨诗抒写古代民间弃妇和思妇(包括征妇、商妇、游子妇等)的忧伤,或者少女怀春、思念情人的感情。

《玉阶怨》李白,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春怨》金昌绪,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温庭筠《望江南》,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苹洲。

9、宫怨诗描写宫女幽怨为主题的。

行宫,元稹,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10、题画诗王维《画》,苏轼《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lóu hāo)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第二部分鉴赏古诗的形象1、分类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叙事诗:《孔》、《石》、《蚕》、《卖》、“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身上…可怜…心忧”。

抒情主人公形象①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李白“安能”(事、心颜)②心忧天下,忧国忧民,杜甫“安得、大庇、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吾庐…”以己推人。

③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热爱山川)陶“采、悠然”、“结庐”、“狗吠”、王维《山暝》。

④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登幽》前不见古人,辛弃《永》。

⑤矢志报国、慷慨愤世(报国无门、建功立业)陆、辛《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尚思为国戌轮台,夜阑…”《书愤》。

⑥友人送别、思念故乡(行旅羁绊)《赠》、《九月九日》、《静》、王勃《送杜少府之任州》城阙辅三秦、风烟、与君、同是宦,海内,无为。

⑦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王昌《出塞》、“秦、万、但”、王翰《凉州词》“黄河、一片”、杜甫《兵》、高《燕》、王昌《从军行》“青…”⑧爱恨情长(儿女情长)《雨霖铃》“相见时难”、“君问”。

⑨爱惜人才《短》“青青、悠悠、但为、沉吟、呦鹿、食野、我有嘉、鼓瑟笙”。

⑩悯农怜农2、基本要素什么形象、什么手法、什么特征、什么意义。

3、如何分析①知人论世:时代背景、身份出身、阶级阶层、思想性格。

唐:李隆基、贵妃、国忠、李林、安史之乱、征伐北方、由盛而豪、官官专权、潘镇割羁、国党之争。

宋:北宋、南宋、偏安、妥协、投降元:等级李白:不受用、赐金、傲岸、洒脱,甫:困守长安、被贬、飘泊、陆辛、李清。

②抓住语言、神态、动作、心理、肖像、情节及环境。

③审读注释及关键词句(心情)例《念》:少年周瑜的形象,雄、羽、谈、樯,“我”多、早、人、一樽。

④抓住表露人物情感或思想的词句;⑤借助意象和典故,展开联想和想象,感知形象。

1、基本要素时、地、景、特征、手法、感情。

时间:春、秋、轻、老、早、晚;地点:江边、山村、旅途、塞外、田园桑麻、湖光山色、大漠孤城,如《山居》、《旅夜》;场面:农事、战争、狩猎、离别;色彩、角度2、景物特征繁盛盎然、热烈、活泼、优美、绚丽、明丽(媚);萧条(瑟)、荒凉、破败、凄清(冷);宁静、寂静、柔和(和谐)、恬静;雄奇、雄伟、险峻、壮阔(辽阔、阔大);乐、哀;远、近;动、静。

其它词语:雄浑壮丽雄奇险峻辽阔苍茫清幽明净闲适恬淡恬静优美萧瑟凄凉孤寂冷清肃杀荒寒雄浑开阔 雄奇瑰丽 恢弘高远 浩瀚辽阔 博大新奇 深邃奇崛 朦胧渺远 空灵高远 空蒙迷茫 虚幻飘渺 苍凉悲壮 优美迷人 清新明丽 清净幽远宁静恬淡 安谧美好 清净悠闲 冷森幽僻 凄清冷落萧疏凄寂淡雅闲适和谐静谧开阔苍凉深远绵邈高远辽阔沉郁孤愁等3、写景手法①各种修辞②正面描写:动静结合(以静衬动,以动写静)、虚实结合、点面结合、白描勾勒、工笔细描、列景(意象排列)、色彩渲染(季节色彩、冷暖色调)、观察角度(高低、远近、俯仰)、感觉角度(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③侧面描写:对比、衬托。

正衬:乐景衬乐情,哀景衬哀情;反衬:乐景衬哀情,哀景衬乐情。

④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借、移)。

(托、借)1、表现松、竹、梅、菊、兰、莲、山川、木石、花草虫鱼《石》、《咏梅》“驿、寂,已是黄,更著,无意,一任,零落成泥,只有”。

2、要素什么物、手法、特征、象征义、感情(比、拟、夸)形象、手法、特征、感情、意义意象:生活中的物象加上诗人情感。

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

①送别类(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杨柳、长亭、驿路、南浦、寒蝉、行舟、酒。

②愁苦类(或表达忧愁、悲伤心情,或渲染凄冷、悲凉气氛):梧桐、芭蕉、芳草、流水、杜鹃、猿啼、风霜、飞雪、苦雨、酒。

③思乡类(或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表达对亲人的牵挂):月亮、鸿雁、莼羹鲈脍、双鲤、羌笛、蟋蟀、捣衣、行舟。

④抒怀类(或托物显示高洁的品质,或抒发感慨):梅花、菊花、松柏、幽兰、蝉、翠竹、黍离、冰雪、草木、乌鸦。

⑤爱情类(用以表达爱恋、相思之情):红豆、连理枝、比翼鸟。

⑥战争类(或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表达对和平的向往):投笔、长城、楼兰、请缨、柳营、羌笛。

⑦闲适类(或表达清闲恬淡的心情,或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五柳、东篱、三径、渔樵、山林。

意象作用营造气氛;设置背景或环境;塑造意境;奠定情感基调;借景抒情;衬托(人物性格、品质;以景衬境、以景衬情);诗歌线索。

常见意境雄浑、开阔;高远、纯清;庄严、肃穆;清幽、明丽;深隐、旷达;静谧、悠闲;空灵、秀美;慷慨、豪迈;和谐、融洽;激越、狂野;缠绵、悱恻;萧瑟、落寞;苍凉、悲壮;凄婉、冷落;荒凉、衰败;凄苦、悲凉;痛苦、悲愤;低沉、怨婉;幽暗、忧惧;悲怆、幽怨第三部分分析古诗的思想感情1、咏史怀古诗①表达物是人非的惆怅,昔盛今衰、沧海桑田的感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