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黑体字知识点
高中生物教材中黑体字知识点填空
高中生物教材中的黑体字( 知识点 ) 必修 1 1、科学家依据细胞内有.,把细胞分为细胞和细胞两大类。
2、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
3、全部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肩负者。
4、核酸是细胞内的物质,在生物体的、和生物合成中拥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5、是主要的能源物质。
6、是细胞内优秀的储能物质。
7、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为基本骨架,由很多单体连接成多聚体。
8、水在细胞中以两种形式存在。
一部分与细胞内的其余物质相联合,叫做。
细胞中绝大多半的水以游离的形式存在,能够自由流动,叫做。
9、细胞中大多半无机盐以的形式存在。
.....10、细胞膜主要由和构成。
11、细胞膜的功能:;;。
12、和、等构造,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13、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和。
14、细胞核是,是细胞。
15、细胞膜和其余生物膜都是膜。
.16、物质经过简单的扩散作用出入细胞,叫做。
出入细胞的物质借助的扩散,叫做辅助扩散。
物质从浓度一侧运输到浓度一侧,需要....的辅助,同时还需要耗费,这类方式叫做主动运输。
....17、细胞中时时刻刻都进行着很多化学反响,统称为。
18、分子从常态转变为简单发生化学反响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称为。
19、同无机催化剂对比,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明显,因此催化效率更高。
20、酶是产生的拥有作用的有机物,此中绝大多半酶是。
21、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响一般是在比较的条件下进行的。
22、是细胞内的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
23、细胞呼吸是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生成或其余产物,开释出并生成的过程。
24、有氧呼吸是指细胞在的参加下,经过的催化作用,把等有机物完全氧化分解,产生和,开释,生成许多的过程。
25、叶绿素 a 和叶绿素 b 主要汲取和,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主要吸收。
26、汲取光能的四种色素就散布在上。
27、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它内部的巨大膜表面上,不单散布着很多的色素分子,还有很多进行光合作用所必需的。
高中生物课本(人教版)黑体字知识点总结(含所在课本页码)
课本黑体字知识点——必修11、科学家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两大类。
(P8)2、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
(P20)3、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P24)4、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P26)5、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
(P30)6、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
(P32)7、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由许多单体连接成多聚体。
(P33)8、水在细胞中以两种形式存在。
一部分与细胞内的其他物质相结合,叫做结合水。
细胞中绝大部分的水以游离的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叫做自由水。
(P35)9、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的形式存在。
(P35)10、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
(P41)11、细胞膜的功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P42)12、细胞器膜和细胞膜、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P49)13、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代谢和遗传。
(P53)14、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P54)15、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
(P64)16、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叫做自由扩散;进出细胞的物质借助载体蛋白的扩散,叫做协助扩散;物质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这种方式叫做主动运输。
(P71)17、细胞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许多化学反应,统称为细胞代谢。
(P78)18、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称为活化能。
(P80)19、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因而催化效率更高。
(P80)20、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
(P83)21、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一般是在比较温和的条件下进行的。
高中生物课本黑体字知识点汇总
高中生物课本黑体字知识点必修11、科学家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两大类。
2、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
3、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4、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5、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
6、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
7、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由许多单体连接成多聚体。
8、水在细胞中以两种形式存在。
一部分与细胞内的其他物质相结合,叫做结合水。
细胞中绝大部分的水以游离的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叫做自由水。
9、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的形式存在。
10、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
11、细胞膜的功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12、细胞器膜和细胞膜、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13、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代谢和遗传。
14、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15、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
16、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叫做自由扩散。
进出细胞的物质借助载体蛋白的扩散,叫做协助扩散。
物质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这种方式叫做主动运输。
17、细胞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许多化学反应,统称为细胞代谢。
18、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称为活化能。
19、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因而催化效率更高。
20、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
21、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一般是在比较温和的条件下进行的。
22、ATP是细胞内的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
23、细胞呼吸是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
高中人教版生物必修一二黑体字整理
生物必修一黑体字1.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两大类。
2.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
3.一切生命活动的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4.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5.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
6.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
7.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由许多单体连接成多聚体。
8.水在细胞中以两种形式存在:一部分水与细胞内的其他物质相结合,叫做结合水;细胞中绝大部分的水以游离的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叫做自由水。
9.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的形式存在。
10.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
11.细胞膜的功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12.细胞器膜和细胞膜、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13.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代谢和遗传。
14.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15.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
16.(被动运输中)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叫做自由扩散。
17.(被动运输中)进出细胞的物质借助载体蛋白的扩散,叫做协助扩散。
18.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这种方式叫做主动运输。
19.细胞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许多化学反应,统称为细胞代谢。
20.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称为活化能。
21.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因而催化效果更高。
22.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
23.酶的特性:高效性,专一性,作用条件温和。
24.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一般是在比较温和的条件下进行的。
25.ATP是细胞内的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
26.细胞呼吸是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产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
高中生物课本(人教版)黑体字知识点总结(含所在课本页码)
课本黑体字知识点——必修11、科学家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两大类。
(P8)2、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
(P20)3、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P24)4、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P26)5、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
(P30)6、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
(P32)7、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由许多单体连接成多聚体。
(P33)8、水在细胞中以两种形式存在。
一部分与细胞内的其他物质相结合,叫做结合水。
细胞中绝大部分的水以游离的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叫做自由水。
(P35)9、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的形式存在。
(P35)10、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
(P41)11、细胞膜的功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P42)12、细胞器膜和细胞膜、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P49)13、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代谢和遗传。
(P53)14、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P54)15、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
(P64)16、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叫做自由扩散;进出细胞的物质借助载体蛋白的扩散,叫做协助扩散;物质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这种方式叫做主动运输。
(P71)17、细胞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许多化学反应,统称为细胞代谢。
(P78)18、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称为活化能。
(P80)19、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因而催化效率更高。
(P80)20、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
(P83)21、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一般是在比较温和的条件下进行的。
人教高中生物课本黑体字知识点全
人教高中生物课本黑体字知识点全高中生物是一门涉及生命科学的学科,课本中包含了大量的知识点。
其中,黑体字所表示的知识点是必须重点掌握的内容。
本文将全面介绍人教版高中生物课本中黑体字知识点,以便同学们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相关内容。
一、细胞的结构和功能1. 细胞膜:细胞的外包膜,具有选择通透性,维持细胞内外物质的稳定。
2. 细胞壁:植物细胞的外部支持结构,由纤维素组成。
3. 细胞质:细胞内的半液体胶状物,包含细胞器和溶质。
4. 基质:细胞质中除去细胞器的其他物质。
5. 核膜:细胞核的外包膜,具有保护作用。
6. 核仁:细胞核内的小圆体,参与蛋白质的合成。
7. 核糖体:存在于细胞质中,参与蛋白质的合成。
8. 中心体:参与细胞分裂。
9. 线粒体:细胞内的能量中心,合成和储存ATP。
10. 高尔基体:合成和分泌物体的重要细胞器。
11. 液泡:植物细胞中的储存室。
12. 索持丝:参与细胞的有丝分裂。
二、遗传与进化1. 有丝分裂:细胞分裂的方式,通过有丝分裂可以形成两个相同的子细胞。
2. 同源染色体:一对相同的染色体,包含相同的基因。
3. 减数分裂:生殖细胞分裂的方式,通过减数分裂可以形成具有一半染色体数量的细胞。
4. 排列组合与分离定律:遗传学定律,描述了基因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排列和组合规律。
5. 重组:染色体的交换,导致基因重组。
6. IC50:药物抑制剂的浓度,可抑制50%的目标蛋白活性。
7. 突变:遗传物质的突发性变异,是进化的重要来源。
8. 确定性突变:导致遗传信息发生永久改变的突变。
9. 孟德尔的遗传实验:揭示了基因的分离与自由组合规律。
10. 线粒体DNA:通过母系遗传的DNA,存在于细胞质中。
11. 基因工程:利用生物技术对基因进行操作和调控。
三、生物的分类1. 植物:具有细胞壁、光合作用和固定化无机物质能力的多细胞生物。
2. 动物:多细胞生物,具有异养、运动和感知能力。
3. 真核生物:细胞内有真核核的生物。
高中生物高考复习人教版教材黑体字汇总( 选择性必修一、二、三)
高中生物教材黑体字选择性必修一1.人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 P2,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作内环境。
P42.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是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
P53.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作稳态。
P94.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P105.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P116.支配内脏、血管和腺体的传出神经,它们的活动不受通讯支配,称为自主神经系统。
P187.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刺激所产生的规律性应答反应,叫作反射。
P228.兴奋是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细胞或组织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P239.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的化学物质——激素进行调节的方式,就是激素调节。
P4610.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交反馈调节。
P5211.人们将下丘脑、垂体和靶腺体之间存在的这种分层调控,称为分级调节。
P5412.激素调节的特点:通过体液进行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作为信使传递信息、微量和高效。
P5413.激素等化学物质,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称为体液调节。
P5714.免疫系统的功能: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免疫监视。
P6915.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叫作植物激素。
P9216.生长素在浓度较低时促进生长,在浓度过高时则会抑制生长。
P9417.由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称为植物生长调节剂。
P10018.光作为一种信号,影响、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全过程。
P106参与调节植物生命活动的其他环境因素:温度、重力。
P107选择性必修二1.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就是种群密度。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特征。
P22.自然界有类似细菌在理想条件下种群增长的形式,如果以时间为横坐标,种群数量为纵坐标画出曲线来表示,曲线则大致呈“J”形。
高中生物新教材必修一黑体字总结
必修1 分子与细胞1细胞学说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从而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P42水在细胞中以两种形式存在,绝大部分的水呈游离状态,可以自由流动,叫作自由水;一部分水与细胞内的其他物质相结合,叫作结合水。
P213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的形式存在。
P214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
P235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
P266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P28。
7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
P298核酸是由核苷酸连接而成的长链。
P349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P3510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P3511细胞膜的功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P4012分离细胞器的方法----差速离心法。
P4T13细胞器膜和细胞膜、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P5214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代谢和遗传。
P5515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
P5616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P5617物质以扩散方式进出细胞,不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这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称为被动运输。
P6518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的方式,叫作自由扩散,也叫简单扩散。
P6619借助膜上的转运蛋白进出细胞的物质扩散方式,叫作协助扩散,也叫易化扩散。
P6620物质逆浓度梯度进行跨膜运输,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这种方式叫作主动运输。
P6921细胞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许多化学反应,统称为细胞代谢。
P7622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称为话化能。
P7823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催化效率更高。
P7824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
P81 25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一般是在比较温和的条件下进行的。
新课程生物必修123选修1黑体字全(同名23623)
课本黑体字知识点必修11、科学家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两大类。
2、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
3、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4、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5、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
6、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
7、每一个单体都以假设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由许多单体连接成多聚体。
8、水在细胞中以两种形式存在。
一部分与细胞内的其他物质相结合,叫做结合水。
细胞中绝大部分的水以游离的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叫做自由水。
9、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的形式存在。
10、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
11、细胞膜的功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12、细胞器膜和细胞膜、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13、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代谢和遗传。
14、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15、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
16、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叫做自由扩散。
进出细胞的物质借助载体蛋白的扩散,叫做协助扩散。
物质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这种方式叫做主动运输。
17、细胞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许多化学反应,统称为细胞代谢。
18、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称为活化能。
19、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因而催化效率更高。
20、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
21、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一般是在比较温和的条件下进行的。
22、A TP是细胞内的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
23、细胞呼吸是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 TP的过程。
五年级科学下册黑体字内容
五年级科学下册黑体字内容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不同的物体在水中(沉浮)不同,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与体积),沉浮状况不改变。
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重量)与(体积)都有关。
3、(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重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它可以用改变自身的重量来改变沉浮。
4、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
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
5、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6、把小船与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小船与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我们称它为(水的浮力)。
7、(上浮物体)与(下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8、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物体(漫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9、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上浮):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就(下沉);浮力(等于)重力,物体就浮在水面上。
10、当液体中溶解了(足够量)的其它物质时,如盐、糖、味精等,有可能会使马铃薯浮起来。
死海淹不死人就就是因为海水里溶解了大量的(盐)。
(不同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作用大小不同。
11、比(同体积)的水(重)的物体,在水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水(轻)的物体,在水中(上浮);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在液体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液体(轻)的物体,在液体中(上浮)。
12、一块木头重5N,小明用了3N的力把木头压入了水中,这时木头受到的浮力就是8N。
13、橡皮、小石块、木块、泡沫、回形针等物体,在水中沉的物体有橡皮、小石块、回形针,在水中浮的物体有木块、泡沫。
物理课本中的黑体字概念
物理课本中的黑体字概念-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2、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3、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4、透明物体的颜色由通过它的色光决定5、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6、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7、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8、把正电荷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9、欧姆定律的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10、串联电路的特点:电流:文字: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都相等。
字母:I=I1=I2=I3=……In电压:文字: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电压之和。
字母:U=U1+U2+U3+……Un电阻:文字: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路电阻之和。
字母:R=R1+R2+R3+……Rn.串联电阻的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大分压定律:文字:串联电路中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与其电阻成正比。
字母:U1/U2=R1/R2 U1:U2:U3:…= R1:R2:R3:…11、并联电路的特点:电流:文字:并联电路中总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电流之和。
字母: I=I1+I2+I3+……In电压:文字: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都相等。
字母:U=U1=U2=U3=……Un电阻:文字: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倒数之和。
字母:1/R=1/R1+1/R2+1/R3+……1/Rn并联电阻的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小分流定律:文字:并联电路中,流过各支路的电流与其电阻成反比。
字母:I1/I2= R2/R112、电功计算公式:W=UIt =Pt(适用于所有电路)对于纯电阻电路可推导出:W= I2Rt= U2t/R①串联电路中常用公式:W= I2Rt W1:W2:W3:…Wn=R1:R2:R3:…:Rn②并联电路中常用公式:W= U2t/R W1:W2= R2:R1③无论用电器串联或并联。
七年级生物黑体字总结
七年级生物黑体字总结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7.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就叫生物圈( biosphere)。
8.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ecological factor)。
生态因素可分为两类: .非生物因素-一光、温度、水等;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9. 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ecosystem)。
10.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producer)。
11.动物不能自已制造有机物,它们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因而叫做消费者(consumer)。
12.细菌和真菌常常被称为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decomposer)。
13.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犹豫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foodchain)。
14.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food web)。
15.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16.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17.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18.生物圈是一个统一- 的整体,是地球. 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19.人类探索微观世界不可缺少的工具--显微镜20.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21.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22.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23.细胞核是控制中心24.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有和遗传。
25.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26.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的。
DNA是进传物质,因此可以说染色体就是遗传物质的载体。
27.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28.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一个或一种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差异性变化,这个过程叫做细胞分化。
29.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叫做组织(tssue)。
八年级上课本黑体字
14、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被毛; 胎生,哺乳;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 齿的分化。 15、运动系统主要是由骨、关节和肌 肉组成的。 16、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 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的 相应部位就会产生运动。
27、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 在其他生物的细胞内。 28、病毒的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外 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 胞结构。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 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 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 毒,这是它的繁殖方式。
29、生物分类从大到小的等级依次是:界、 门、纲、目、科、属、种。 30、“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同种生 物的亲缘关系是最密切的。 31、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的多 样性。 32、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 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1、腔肠动物主要特征:身体呈辐射 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2、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两 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3、线形动物主要特征:身体细长, 呈圆柱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 疣足辅助运动。 5、软体动物主要特征:柔软的身体表 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 是足。
17、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 还需要其他系统如神经系统的调节。运 动所需的能量,有赖于消化系统、呼吸 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
18、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 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 19、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 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 行为,称为学习行为。
高中生物必修课本“黑体字”知识汇总(共224条,全重点)
23.固醇类物质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胆固醇是构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必修一P32
24.性激素能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以及生殖细胞的形成
必修一P33
25.维生素D能有效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
必修一P33
26.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骨架,有许多单体连接成多聚体
必修一P18
12.脂肪的检测中苏丹Ⅲ可将脂肪染成橘黄色,苏丹Ⅳ可染成红色
必修一P19
13.蛋白质检测的具体操作为加入1mlA液,再加入B液4滴,摇匀
必修一P19
14.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生物体内氨基酸约有20种
必修一P20
15.必需氨基酸是指人体细胞不能合成的,必须从外界获取的氨基酸有8种(婴儿有9种);非必需氨基酸有12种
必修一P41
30.细胞在癌变过程中,细胞膜成分发生改变,有的产生甲胎蛋白、癌胚抗原
必修一P41
31.细胞膜的功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控制物质进出;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必修一P42
32.细胞壁的化学成分主要是纤维素和果胶,其作用是对植物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
必修一P43
33.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能量,大约95%来自线粒体
必修一P26
20.常见的单糖果糖、半乳糖、葡萄糖、核糖、脱氧核糖,二糖麦芽糖(两分子葡萄糖)、蔗糖(一分子果糖,一分子葡萄糖)、乳糖(一分子半乳糖, 一分子葡萄糖),多糖淀粉、纤维素
必修一P30
21.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它还具有缓冲和减压作用,可以保护内脏器官
必修一P32
22.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也是构成多种细胞器膜的重要成分
初中生物课本黑体字
• 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 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为学习行 为。
• 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 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群体中还 形成等级。
•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维持生态平衡;促进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 子。
• 第三道防线是人体在出生以后逐渐形成的后天 防御屏障,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 作用,因而叫做特异性免疫(又称后天性免 疫)。
• 健康是指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 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者不虚弱。
• 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就叫生物圈。
• 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 因素。
• 光合作用实质上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 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 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 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 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 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性,其实质都是有机 物分解,释放能量。
• 鸟卵的结构:鸟卵既可贮存丰富的营养物质供 胚胎发育的需要;又有卵壳、卵壳膜的保护, 能减少水分的丢失。
• 性状就是生物体形态结构、生理和行为等特征 的统称。
•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 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就是基因在 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
• 生物性状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 原始地球上尽管不能形成生命,但能产生构成 生物体的有机物。
• 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 血液就是由血浆和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
血小板)构成的。 • 血液不仅具有运输作用,而且还具有防御和保护
高考生物新教材选择性必修1、2、3课本黑体字复习增分必背考点梳理(填空版)
选择性必修一黑体字1.(P4)叫做内环境。
2.(P5)是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
3.(P9)叫做稳态。
4.(P10)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5.(P11)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
6.(P22)叫做反射。
7.(P23)兴奋是。
8.(P46),就是激素调节。
9.(P52),这种调节方式叫做反馈调节。
10.(P54)激素调节的特点:①。
②。
③。
④。
11.(P57),称为体液调节。
12.(P69)免疫系统的功能:①。
②。
③。
13.(P92),叫做植物激素。
14.(P94)生长素在时,促进生长,在时,则会抑制生长。
15.(P100),称为植物生长调节剂。
16.(P106)光做一种,植物生长发育的全过程。
17.(P107)除了光,参与调节植物生命活动的其他环境因素:。
选择性必修二黑体字1.(P2)就是种群密度。
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2.(P8)自然界有类似细菌,下种群增长的形式,如果以为横坐标,为纵坐标,画出曲线图来表示曲线,则大致呈“J”型。
3.(P9)种群后,,曲线呈“S”型。
4.(P9)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K值。
5.(P22)叫做生物群落,简称群落。
6.(P23)称为物种丰富度。
7.(P24)种间关系主要有等。
8.(P27),称为这个物种的生态位。
9.(P38)叫做群落演替。
10.(P41)适应变化的种群数量,不适应的数量,因此。
11.(P48)叫做生态系统。
12.(P51)就是食物网。
13.(P54),称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14.(P57)任何生态系统都需要以便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
15.(P63),这就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16.(P64),称作生物富集。
17.(P71)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①。
②。
18.(P73),就是生态平衡。
19.(P74)负反馈是指。
20.(P74)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的基础。
(P74),叫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1.(P90),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本黑体字知识点必修11、科学家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两大类。
2、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
3、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4、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5、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
6、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
7、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由许多单体连接成多聚体。
8、水在细胞中以两种形式存在。
一部分与细胞内的其他物质相结合,叫做结合水。
细胞中绝大部分的水以游离的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叫做自由水。
9、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的形式存在。
10、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
11、细胞膜的功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12、细胞器膜和细胞膜、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13、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代谢和遗传。
14、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15、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
16、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叫做自由扩散。
进出细胞的物质借助载体蛋白的扩散,叫做协助扩散。
物质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这种方式叫做主动运输。
17、细胞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许多化学反应,统称为细胞代谢。
18、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称为活化能。
19、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因而催化效率更高。
20、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
21、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一般是在比较温和的条件下进行的。
22、ATP是细胞内的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
23、细胞呼吸是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
24、有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生成许多ATP的过程。
25、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主要吸收蓝紫光。
26、吸收光能的四种色素就分布在类囊体的薄膜上。
27、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它内部的巨大膜表面上,不仅分布着许多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子,还有许多进行光合作用所必需的酶。
28、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29、光反应阶段:光合作用第一个阶段中的化学反应,必须有光才能进行。
这个阶段叫做光反应阶段。
30、暗反应阶段:光合作用第二个阶段中的化学反应,有没有光都可以进行,这个阶段叫做暗反应阶段。
31、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
32、细胞在分裂之前,必须进行一定的物质准备。
细胞增殖包括物质准备和细胞分裂整个连续的过程。
33、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个分裂完成时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
34、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叫做细胞分化。
35、细胞的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36、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就叫细胞凋亡。
37、有的细胞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细胞中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就变成不受机体控制的、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这种细胞就是癌细胞。
必修21、分离定律: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自由组合定律: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3、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
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一半。
4、减数分裂过程中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叫同源染色体。
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叫做联会。
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叫一个四分体。
5、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6、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恢复到体细胞中的数目,其中有一半的染色体来自精子,另一半来自卵细胞。
7、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
8、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体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9、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10、有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所以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叫做伴性遗传。
11、因为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所以说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12、DNA分子是以4种脱氧核苷酸为单位连接而成的长链,这4种脱氧核苷酸分别含有A、T、C、G四种碱基。
磷酸—脱氧核糖骨架安排在螺旋外部,碱基安排在螺旋内部的双链螺旋。
腺嘌呤(A)的量总是等于胸腺嘧啶(T)的量;鸟嘌呤(G)的量总是等于胞嘧啶(C)的量。
DNA中,A一定与T配对,G一定与C配对。
这叫做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13、DNA分子的复制是一个边解旋边复制的过程,复制需要模板、原料、能量和酶等基本条件。
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复制能够准确地进行。
14、遗传信息蕴藏在4种碱基的排列顺序之中;碱基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而碱基的特定的排列顺序,又构成了每一个DNA分子的特异性;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是生物体多样性和特异性的物质基础。
DNA分子上分布着多个基因。
15、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16、RNA是在细胞核中,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的,这一过程称为转录。
17、游离在细胞质中的各种氨基酸,就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这一过程叫做翻译。
18、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19、基因还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20、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叫做基因突变。
21、由于自然界诱发基因突变的因素很多,基因突变还可以自发产生,因此,基因突变在生物界中是普遍存在的。
22、基因突变是随机发生的、不定向的。
在自然状态下,基因突变的频率是很低的。
23、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
24、染色体结构的改变,都会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可能导致性状的变异。
25、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另一类是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
26、人类遗传病通常是指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主要可以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三大类。
27、杂交育种是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在一起,再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的方法。
28、诱变育种是利用物理因素(如X射线、γ射线、紫外线、激光等)或化学因素(如亚硝酸、硫酸二乙酯等)来处理生物,使生物发生基因突变。
29、基因工程,又叫做基因拼接技术或DNA重组技术。
通俗地说,就是按照人们的意愿,把一种生物的某种基因提取出来,加以修饰改造,然后放到另一种生物的细胞里,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
30、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叫做种群。
31、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做这个种群的基因库。
32、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率,叫做基因频率。
33、基因突变产生新的等位基因,这就可能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
34、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
35、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称为一个物种。
36、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共同进化。
必修31、不论男性还是女性,体内都含有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这些液体统称为体液。
2、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
3、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
4、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5、兴奋是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6、人的大脑皮层除了对外部世界的感知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外,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7、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节,这就是激素调节。
8、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做反馈调节。
反馈调节是生命系统中非常普遍的调节机制,它对于机体维持稳态具有重要意义。
9、激素调节的特点: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或靶细胞。
10、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称作植物激素。
11、生物素的作用表现出两重性:既能促进生物,也能抑制生物;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
12、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称为植物生长调节剂。
13、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就是种群密度。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14、自然界确有类似细菌在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的形式,如果以时间为横坐标,种群数量为纵坐标画出曲线来表示,曲线则大致呈“J”型。
15、种群经过一定时间的增长后,数量趋于稳定的增长曲线,称为“S”型曲线。
16、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K值。
17、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叫做群落。
18、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
19、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就叫做演替。
20、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21、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成的复杂营养结构,就是食物网。
22、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元素,都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这就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