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初期中小学改造论文
建国初期基础教育的发展历程及启示(1949年-1966年)
建国初期基础教育的发展历程及启示(1949年-1966年)摘要:在新中国建国初期,百废待兴,国家的政治、经济、教育等等都亟待解决,教育是整体国民素质的基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人才输出源泉。
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小学教育尚处于较为落后的局面,伴随着新政权的建立,旧有的教育模式及办学理念已然无法满足新时期下的客观需要,而且当时中国人民的文化素养不高,文盲占大多数,在经济落后、生活水平低的年代大家都在为吃饱穿暖奔波,不是太重视受教育和读书,在这种情况下在刚刚建国,教育的事业尤其是基础教育是怎样发展的是值得研究的一个课题,我们应该在建国初期基础教育发展的历程中去学习当时的一些经验。
关键词:基础教育;教育发展历程;启示一、教育的重要性教育是一种改变人类对客观世界认识的途径,一种积极引导人类的思想、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积极有效的途径,教育的本质属性,即教育是一种影响,一种积极的影响,一种对人类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及自身的积极的影响。
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
当今世界,知识和人才成为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人力资源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人才培养与储备成为各国在竞争与合作中占据制高点的重要手段,从国家竞争的角度而言,其竞争的本质在于人才的比拼和知识的较量。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我们怎么样才能够将我们人口数量优势转化成人才优势呢,这就需要我们通过教育的手段来提升中国人民的国民素质,让中国人口优势变成人才优势。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振兴直接关系国民素质的提高和国家振兴,只有真正做到以科教为本,才有可能实现现代化建设的赶超战略和一流国家建设的目标。
所以说,教育事关民族兴旺、人民福祉和国家未来。
教育事业也是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为群众提供公平的受教育机会,满足群众对发展教育的期望,推动教育在更高的起点上实现更大的发展,这是人民的需要,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基础教育是涉及人数做多,影响范围最广的教育,我国基础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为各行各业培养合格的劳动者,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基本的要素。
建国初期教育改革的意义
建国初期教育改革的意义建国初期,教育改革是新中国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在那个时期,中国正在从封建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教育改革被视为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关键之一。
教育改革在建国初期具有高度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首先,建国初期的教育改革为国家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解放前,中国的教育体制落后,存在着农村和城市教育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教育改革为改变这个状况提供了契机。
初步改革措施包括推广综合性的中小学教育,提倡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免除学杂费等。
这些措施使得更多的孩子有机会接受教育,同时也为培养人才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
教育改革的推进,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力资源支持。
其次,教育改革为提高人民群众的素质和意识形态塑造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新中国建立初期,人民群众普遍素质较低,大量人民缺乏科学文化知识,文化觉悟水平有限。
为了增强人民的科学素质、文化意识,教育改革不仅推进了普及教育政策,而且重视思想政治教育。
教育改革在课程设置和教材编写上坚决贯彻党的思想路线,培养学生的共产主义思想和道德品质。
通过教育改革,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民族觉醒意识和自豪感也日益增强。
第三,教育改革为社会制度的巩固提供了有力支持。
教育是一种传承和培养社会价值观的机制,对于巩固社会制度具有重要作用。
建国初期,中国面临着封建传统和资本主义思潮的冲击,教育改革被看作是防止剥削和反动思想蔓延的重要手段。
因此,教育改革通过加强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社会主义观念教育等来巩固国家的意识形态,确保了社会稳定和党的领导地位的巩固。
最后,教育改革为国家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
教育改革的实施使中国在教育领域取得了显著进步。
这种进步不仅仅体现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水平上,更体现在教育体制的完善和发展上。
初期的教育改革为今后的全面教育改革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之后的岁月里,中国不断加强对教育的投入,推进教育现代化,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科学家、工程师、文化名人和政治家,为国家的崛起奠定了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建国初期学校制度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适应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我国对旧的教育制度进行了全面改革。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建国初期学校制度的改革。
一、新教育工作方针的确立1949年12月,在北京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研究确定了新教育工作总方针。
这一方针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教育是新民主主义教育,人民政府应有计划有步骤地改革旧的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和教学法。
二、处理接受外国津贴的学校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对接受外国津贴的学校本着在遵守中国政府法令的条件下允许其存在,允许它们继续接受外国津贴的方针。
这一政策既保证了我国教育主权,又保护了这些学校在一定程度上的自主性。
三、改革课程1. 废除反动课程:1949年11月公布的《大学专科学学校各系课程暂行规定》,明确宣布废除国民党政府颁布的“党义”、“公民”、“童子军”、“军事训练”等反动课程。
2. 增设马列主义课程:在课程设置中,增设了“政治经济学”、“新民主主义论”、“社会发展史”等马列主义新课。
3. 建立科学的学时制:1950年8月,教育部发布并实施高等学校各院系课程草案,规定文、法、理、工各院都设有公共必修课程、本系必修课程、分组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文、法两院暂实行3个学习小时为1学分的学分制。
理、工两院以学年制为基础,逐渐建立比较科学的学时制。
四、调整学校布局建国初期,我国对学校布局进行了调整,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教育质量。
具体措施包括:1. 合并学校:将一些规模较小、条件较差的学校进行合并,提高学校整体水平。
2. 建立新的学校:针对一些地区教育资源匮乏的情况,新建一批学校,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
3. 优化师资队伍: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素质,确保教育质量。
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建国初期,我国在学校教育中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纳入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道德品质。
总之,建国初期我国学校制度的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新中国学校教育发展
新中国学校教育发展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的教育事业还处于落后状态。
国家需要通过教育来培养一支优秀的人才队伍,推动国家的经济和社会进步。
因此,对于新中国来说,发展教育事业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新中国的教育改革由来已久。
1950年11月,中共中央发布《关于在全国范围内学习普及字母的决定》,这是中国汉字文化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
这份决定规定了在全国范围内普及拼音文字的目标和具体措施,为接下来的大规模教育改革打下了基础。
1952年,新中国推出了一项名为“三大改造”的教育改革计划,分别是学校体制改革、教育内容改革以及教育方法和手段改革。
在学校体制改革中,新中国废除了一切私立学校和宗教学校,实现了全民办学。
在教育内容改革中,新中国创新了教学方法,推广了新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并推进了全国的文化教育普及工作。
在教育方法和手段改革中,新中国推广了电影、广播、报纸等媒体,用新的方式向全民普及知识。
20世纪60年代,祖国的发展进入了一个高峰期,这也是学校教育的发展期。
对于学校教育来说,这个时期有三个重要的特点:第一,教育的对象逐渐向普及全民化的方向发展。
中国的初中、高中和大学等高等教育发展迅速,普及率在不断提高,人民对自己接受教育的投入和实际收益也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
第二,教育的内容逐渐扩大,除了语文、数学等基础课程之外,还涉及到了音乐、美术、体育、科学技术和社会科学等多个领域。
第三,教育的方法在创新中进步。
随着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教育手段和教学方法开始被广泛采用,比如活动教学、探究式教育等。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新中国的学校教育再次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人才培养的需求更为迫切。
因此,教育领域的改革必须继续深入,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终身教育等方面的问题都必须得到有效的解决。
在当前背景下,学校教育发展的主要任务是进行深层次的教育改革,使学校教育逐步转向人类科学知识的深入学习和掌握,同时加强对学生创新教育的培养,并在全社会范围内普及和深化应用信息技术,建立具有国际水平的高端人才培养体系。
对建国初期中小学改造问题的初探-最新教育资料
对建国初期中小学改造问题的初探一、问题的提出建国之初,全国人民面临的任务是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与此同时必须对旧有教育事业进行改革。
中共中央和中国政府为改革与发展教育事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1949年9月颁布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明确提出“有计划有步骤地改革旧的教育制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全国解放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各地军事管制委员会按照中共中央的指示,首先接收了国民党遗留下来的各级公立学校,采取了“维持现状,立即开学”的办法。
1950 年12 月,按照政务院《关于处理接收美国津贴的文化教育救济机关及宗教团体的方针的决定》,接管了受外国津贴的高等学校,和中等,初等学校约,收回了中国的教育主权。
1952年9 月,按照中共中央的指示,逐步将全国私立中、小学全部由人民政府接办,改为公立。
在接管和接办旧有学校的过程中,进行了教育改革。
1950 年6 月,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三中全会上强调要“有步骤地谨慎地进行旧有学校教育事业和旧有社会文化事业的改革工作,争取一切爱国的知识分子为人民服务”。
当时中国教育工作的任务,是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以老解放区的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有用的经验,借助苏联的教育经验,建设新民主主义的教育。
因此,在这时期,对旧有学校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改革,完全是必要的六盘水地区也要和中央同步,1949 年12 月,六盘水地区解放,按照中共中央的指示,对当地的机构进行了接管和改造,教育机构也自然在其列,由于“刚刚解放,各方面并不稳定,需要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对旧式的教育事业必须进行改革,建设新民主主义教育①”,因此,对中小学的接管和改造也就成了当务之急。
从当前的文献中分析不难看出,针对教育改造的具体层面的研究很多,比如教材的改革,师资队伍的改造,学制的改革等等,然而,虽然针对建国初期的教育改造的文献较多,但是针对某个具体的地区的研究就特别的少,尤其是贵州地区建国初期的初级教育的总体改造的研究就没有了,因此本文提出的问题是:建国以来我国关于教育改革的研究视角有哪些?每一类的研究视角下的重点是什么?有哪些不足?本文将试图对上述问题做出回答。
关于建国后中小学语文教学综述
关于建国后语文教学改革的综述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主要是在教学层面上进行,诸如识字教学改革,阅读教学改革,作文教学改革等等。
五六十年代提倡“启发式”教学,“精讲多练”,当前开展的新一论课程改革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
尽管课堂教学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语文课程的有效性问题一直没能从根本上得到改观。
我们认为,语文课程“高投入、低产出”的问题主要不是出在教学层面,而是出在课程论层面。
如果仅仅从教学层面对语文教学进行改革,似乎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语文课程存在的深层问题。
语文教学的改革花样百出,然而总还得应付考试。
所谓的“重过程,轻结果”,实在是不负责任的,误人子弟的提法。
试想,你把这堂课热热闹闹地混过去了,却不管教学的效果,升学考了,你让学生怎样应付?也许到将来某一天,中国已经取消入学考试了,我们或许可以用这样的态度与学生玩几次。
我们做教师的,只能从学生的终生角度想问题,不能图自己的一时快活,更不能像“大跃进”、“人民公社”运动那样,把学生的一生命运当作自己成名成家的试验品。
如果这教学改革的动机不正,只怕会事与愿违,事倍功半。
而且上对不起国家发给你的工资,下对不起敬你如神的学生,中对不起自己的良心。
我国中小学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阅读为中心”,其呈现的教学形态就是教师领着学生阅读课文。
目前语文课费时最多的也是阅读教学,最无效果的也是阅读教学。
其实,阅读是最活的东西,一篇文章,可以翻来覆去的读无数遍,每遍都可以有所得,当然是读的角度不同,所得也有不同。
但我们的阅读教学,却非要一次把它全部读完、理解完不可:从中心思想到艺术特点,从段落大意到妙词警句,附带读音组词。
而且更可恨的是老师的越俎代庖,代学生理解。
不错,老师自己是理解得透彻了,学生却仍不知所云!我们的语文课本是以阅读为中心编写,翻开语文课本,从第一课到最后一课,基本上是供阅读的课文,阅读课文构成了语文教材的基本框架;课堂教学是以课文阅读为中心组织的,阅读是教学主线,识字、学词以及听、说、写的练习是课文阅读的衍生品,其轻重取舍须服从阅读的需要;从时间配比看,阅读课时数超过语文总课时数的四分之三,除了两周一次作文课,学生学习语文就是一学期学几十篇课文,然后配合课文完成一些语文练习。
中国教育60年论文-建国60年中国教育之变
中国教育60年论文-建国60年中国教育之变中国教育60年论文-建国60年中国教育之变时光飞逝,转眼间,中国成立60年,改革开放也已经30年了,中国也在这几十年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个方面都有了大的发展,下面,就来详细的说一下吧!在教育方面,中国人民的教育水平、文化水平已经明显提高,国家从一开始提出了九年制义务教育,让教育制度化,使得中国有更多的学生在法律的保护下,有了学习的机会,现在,国家为能让更多的人上得起学,出台了一系列更多的便民政策,现在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学杂费也通通免去,学生可以不花一分钱就从小学到初中一口气给读完,在上大学方面,学校为了能让更多的人有机会去大学学习,在财政上大大的支持:上不起大学的学生可以办理贷款业务,这样学生就能够在读完大学之后,在自己有能力的情况下再还掉国家的贷款;在鼓励学生用心学习上面,国家设立了多种奖学金,促进学生能够更加用功的学习!在教学的硬件设施与软件上都有了相当高的配置,在硬件上,现在的学校都有了很高的配置,教师在讲课时不一定要靠单一的课本,现在学校的教室里都配有电脑,教师要什么材料,就可以利用电脑,上网便可以找到,只要想的到的都有!学生的座椅现在已不是当年的小木椅,而是靠背的椅子,椅子上功能还很多,可以满足学生的书写需求。
教学楼也不是当年的简陋的小矮房,已是几十丈高的写字教学楼,教室里有空调,冬天冷了可以开暖气,夏天热了便可开冷气,学生是既冻不到,也热不着。
黑板已经换成了技术先进的投影仪,上面的字可以放的足够大,学生不可能会看不见!在学生的衣食住行方面,学校也是安排的妥妥当当,饿了可以去食堂买吃的,吃的不过瘾,学校有便利店,学生可以去那买想吃的任何零食。
住的是公寓楼,比三十年前的大官员家里还好!在软件方面,学校配备了优秀的师资队伍,各个学校开设的课程的优秀老师都有。
为了学生有一个好的领导老师,学校聘请资深教授、企业老总等成功人士来学校为学生上课,做讲座,为了学生能够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学校开设心理、人生就业等咨询平台,帮学生排忧解难;为学生有一个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学校聘请国外教授来校教学,开设各种国际接轨班级,能够让学生去国外发展!中国改革开放30年,中国的教育已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在学生的素质方面,还有很大的提高,所以,在以后,我们还要加强我国人民的素质教育,为我国进一步全面的发展做贡献!--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学习参考。
一所乡村学校的变迁史
一所乡村学校的变迁史一出了细巷街道东口,渐离镇甸一路向东。
细巷原面依旧平展展铺陈着,极细微下斜的落差感,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迎面有风掠过,却是明显感觉清冷了许多。
自然亦是开阔了许多。
村庄不很规则地,东一簇西一堆亘卧着,静默着。
如同凝神抽旱烟的老农,总有想不完的心事。
原野旷远无边,伴着一两声遥远而低沉的犬吠,间或慢悠悠升腾起的炊烟,竟也平添了几许虚幻的田园诗意。
烟青色淡淡的时光一直在流逝,兼以夜色无边般弥漫的失落,竟惹行人大有“陇头流水,其声呜咽;念吾一身,飘然旷野”的羁旅游离感伤。
所幸脚下依然是宽阔平坦的静红公路,可以直通静宁细巷红寺的,遂再一次念想和确认了,至今细巷人提起故土一脸自豪,说这辈子就爱细巷川,一点都不羡慕静宁县城(大有八百里秦川人只喜爱西安,不羡慕北京上海一样的,死不挪窝的故土情结)。
一所名称和规模多次变迁的乡村小学,就坐落在厚川村部旁边。
几度风雨,几度雪霜,它亦是细巷镇东面的行政村,唯一一所保留下来的乡村完全小学。
东出细巷镇去静宁平凉兰州,第一眼就望见了一排排的赭黄色教室,巍然屹立着。
庄严沉静,气度非凡。
在远离乡镇的农村,兀自拔地而起这样一排排建筑物,无论如何都是格外惹人瞩目的。
自然就使人不自觉地,猜度起其出处和名分。
1991年厚川小学原土木结构的校舍破烂不堪。
在台湾台塑集团董事长王永庆先生兴学项目资助下,建起了这座教室。
为了纪念感恩这一义举和血浓于水的两岸同胞情深,学校亦改成了此项目覆盖下的,国内统一名称——明德小学。
并且因感动于此义举和崇高精神,修建过程中,静宁县教育局和细巷学区,对施工的监理看护十二分用心。
派专人吃住于此,安起蹲起,昼夜不停监督施工全过程。
据说还因一些细节问题和施工方骂过仗。
此后只要提起这座教室,总务陶俊科主任总是赞不绝口,不无自豪地,对后来走马上任的年轻李小平校长,陆续新调入的老师介绍道:“这座楼比铁箍下的还牢固,你就不知道,验收通不过,拆了重盖过几回哩!”其建成后,一直是细巷原东面旷野一道美丽的风景,亦成了标志性建筑。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政策的历程、反思与走向
急于进 入共 产 主义社 会 , 我 国 的政 治 经 济建 设 方 针 出现 了较 大 的偏 差 , 继 而影 响到 了教育 工作 , 出现了 “ 教育 大跃 进 ” 。1 9 6 2年 教育 部 又 提 出 , 全 日制 中小 学 要适 当压缩 规模 , 注意 调整 学校 布局 , 以方 便学 生
上 学 。1 9 6 5年 , 全 国有 小学 1 6 8 . 1 9万所 , 中学 1 8 1 0 2 所, 还有 农 村职业 中学 6 1 6 2 6 所, 这个 时期 学校 数量 达 到历 史最 高点 u J 。 “ 文革” 期间 , 全 国范 围 内出现 了“ 教 育改 革” , 中 学 下放 到公社 , 小 学下 放 到 生 产 大 队 , 并实行“ 小 学
【 关键词】 农 村 中小学; 布局调 整 ; 政策 变化 ; 资源配置 ; 人 文关怀
【 中图分类号] G 4 0 — 0 1 1 . 8
【 文献标志码】 A
[ 文章编号】 1 6 7 4 — 6 1 2 0 ( 2 0 1 3 ) 0 3 — 0 0 3 1 — 0 3
Hale Waihona Puke 2 0 0 1 年, 教育 部 采 取 了一 系 列 重 大 的措 施 调 整 农村 中小学 布局 , 此 次 调 整 主 要 是 针对 农 村 中小 学 整 体办 学条 件较 差 、 师 资水 平 不 高 的现状 。历 经 十 年 的实践 证 明 , 布 局 调 整 改 变 了部 分 学 校 的 办 学状 况, 扩大 了优 质 的教育 资 源 ; 但 同时也 出现 了不少 问 题, 如辍 学率 反弹 、 学 生家 庭 负担变 重等 。笔 者从 教 育 政策 视角对 我 国学 校布 局调 整 的历程 、 特点 、 问题 进行 历史 性 的梳理 与分 析 , 以期 能 为 我 国 今后 学 校 布局 变迁 的持 续发 展 带来 一定 的参 考意义 。 农村 中小 学布 局调 整 政策 的主 要历程
普通教育论文:我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原因、进程、问题及对策
普通教育论文:我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原因、进程、问题及对策普通教育论文:我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原因、进程、问题及对策内容提要:2001年以来,中国对县镇以下的中小学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撤并,究其原因,主要有:人口出生率下降,学龄儿童数减少;城镇化快速发展,城镇入学需求增加,农村教育发展步子减缓;教育投入长期偏低,农村办学经费严重匮乏;农村中小学师资力量薄弱,办学条件差,城乡教育差距拉大。
这一轮布局调整历时10多年,对于改进教育质量、优化教师配置、提高教育效益等具有明显的效果,但也存在不少问题。
近年来,国家不断出台专项治理政策,要求各地有计划地组织实施,加大经费投入,加强校车监管,划拨专项经费改善和增加学生营养,方便学生就近入学。
但一些问题依然存在,各地还应积极应对、妥善处理。
关键词:中国农村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教育经费作者简介:杨天平(1956-),男,江苏盐城人,浙江师范大学发展规划处处长,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管理学博士、教育管理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教育管理与政策研究。
浙江金华 3210042001年以来,中国县镇以下的农村中小学校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撤销、合并、改建、迁建、新建、扩建与重建。
一、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主要原因1.国家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出生率下降,学龄儿童数减少新中国发展史上有三次生育高峰:第一次是20世纪50年代,第二次是1963至1976年之间,第三次是1985至1990年之间。
1972年国家开始提倡计划生育,但未认真实施。
改革开放以后,普遍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
1982年9月和12月,中国共产党第12次代表大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将计划生育定为基本国策。
但是,由于原有人口基数大,第二次生育高峰出生的人口陆续进入婚育期,农村重男轻女、农民传宗接代的思想根深蒂固,特别在一些农村和边远地区,二胎、高胎次生育仍相当普遍,加之育龄人口的大幅度迁徙流动和计划生育管理体制性漏洞,使得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初期,中国的人口出生率不降反升。
中国建国时期的教育体制改革
中国建国时期的教育体制改革中国的教育体制在建国初期面临了巨大的挑战。
毛泽东主席在共和国成立后,意识到教育对国家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因此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体制改革。
本文将就中国建国时期的教育体制改革进行探讨。
一、新中国教育体制的建立新中国成立后,面临着庞大的教育改革任务。
中国教育体制的建立,首先体现在义务教育普及上。
毛主席明确提出“无论工农兵,一律上学”,并大力推行了农村包围城市、带领城市向农村学习的办学方针,使得农村地区的教育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此外,针对教育体制方面的问题,新中国还成立了全国教育委员会,加强对教育的统一管理和领导。
通过建立教育委员会,推动了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
二、思想教育的改革除了教育体制的改革,新中国时期还进行了一系列的思想教育改革。
这主要体现在对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全面革新。
在内容方面,新中国积极推动了思想教育的科学化、大众化和社会化。
取消了旧中国时期的四书五经的教学,以革命理论、科学知识和现代文化为主要内容。
新中国还成立了新的教科书编写委员会,制定了符合国情和时代要求的新的教材。
在教学方法方面,新中国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推崇实用主义的教学方法。
通过实践教学和实习实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高等教育改革中国建国时期的教育体制改革还包括了高等教育领域。
在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毛主席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口号,鼓励思想解放和学术独立。
这个时期,大量的高校建立了独立的学院和研究所,促进了学术研究和知识产出的发展。
高等教育的改革还包括了选拔机制的改革和教师队伍建设的完善等。
四、农村教育的改革新中国建国之初,农村地区的教育水平普遍较低。
为了解决农民的文盲问题,中国进行了大规模的农村教育改革。
首先,实施了农村的“大包干”制度,激发了农民对教育事业的积极性。
农民包办教育任务,自筹资金,亲自动手修建学校,并参与教育管理。
此外,农村教育还推行了农村小学教师“后进补前进”,从农村青年中选拔优秀人才进行培养,提高了农村教师队伍的素质。
新中国17年(1949~1965)中小学教科书的规整策略
新中国17年(1949~1965)中小学教科书的规整策略任何一个国家欲建立和巩固自己的政权,不仅要依靠国家机器镇压各种反抗和扫除各种障碍,更重要的是要依赖各种宣传舆论工具和学校教育在思想上向全体国民灌输新的意识形态和政治认同感。
而教科书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知识载体,又承载着国家的主流价值观,它包含了极为丰富的历史的、社会的和现实的内容。
因此,教科书被视为培养社会认同感的主要工具。
正如陆费逵先生所说:“立国的根本在乎教育。
教育根本实在教科书。
”[1]正因为如此,所以任何政府,尤其是新生政权都会采取种种措施来规范和统整教科书,以赢得公众的认同,并最终谋求其政权的合法化,巩固其统治。
新中国一成立,就要求编写一套以马列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反映中国共产党意旨的新教科书,以便更好地向下一代及整个国民灌输国家意志。
可以说新中国对中小学教科书的规整已是一种必然。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规整并非一帆风顺,在如何规整上,从借鉴、模仿到自主探索,规整之路充满了艰辛。
一、借助统一的名义规整新中国成立后,通过接收教会学校,接管私立学校,处理民间教育社团组织等,对旧中国遗留的教育,进行接管、整顿、改造,逐步形成了大一统的、高度集权的国家教育体制。
另外,我国出版图书的新华书店也从分散经营走向统一、集中。
这些都直接影响到我国中小学教科书的发展。
1.制定了全国统一的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1950年8月,教育部颁发了《小学各科课程暂行标准(草案)》和《中学暂行教学计划(草案)》。
1952年3月18日,教育部正式颁布了《小学暂行规程(草案)》和《中学暂行规程(草案)》。
上述文件全面规范了我国的中小学教育教学,确定我国中小学校课程设置的基本框架。
以政治课程为例:取消了民国时期的“党义”、“公民”、“军训”等课程;开设了“革命常识”、“共同纲领”、“时事政策”等政治课,强调在各门学科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革命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教育。
这就从根本上消除了旧课程的反动性,彻底改变了中小学课程的性质。
家乡初中校的变迁
家乡初中校的变迁姜玉央建国初期,面对战后的中华大地,中国共产党带领全中国人民,开始了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面对飞速发展的大好形势,各级领导深刻地认识到落后的山区教育,制约了社会的发展速度,必须努力发展山区的教育事业,使贫困山区的人们掌握文化科学知识,才能促进山区的发展。
到了1955年,佛子庄一带的小学教育,已经初具规模,只是缺少中学,发展中学教育迫在眉睫。
佛子庄乡是按照房山区的整体规划,1993年由当时的班各庄乡和长操乡合并而成的。
历史上曾有佛子庄、班各庄、长操、上英水、北窖、陈家坟、九道河等七所中学。
其中佛子庄、班各庄、九道河三所中学设有高中班、另有一所农业高中建在陈家坟的百窖沟里。
后来由于办学条件较差,生源少等多种原因,其他初中校和高中校全部撤掉,只剩下佛子庄、班各庄、长操3所中学。
佛子庄中学建在村北的缓坡地上,并修出了一块大操场。
1956年春天,在当时的小学校长杨振成的主持下,学校破土动工,建筑人员都是本村的瓦工,但施工质量高,房屋结构形式美观,合理,建筑风格与周围的民房相比独树一帜,得到了民众的赞扬。
1957年2月正式交付使用,第一任校长是张士学。
初建的佛子庄中学只有房屋17间房,北面6间,两部教室,南面6间,也建成两部教室,西面建有5间比较窄的房屋,作为老师的办公室和宿舍,远远望去像一个三合院,加上垫出的操场面积,此时佛子庄中学占地总面积已达到3600平方米,已初具规模。
佛子庄中学招收的前两届学生都是贫苦人家的孩子,上学比较晚,都是十七八岁的姑娘小伙儿,有的年龄比老师的岁数还大,他们都成了学校初期建设的好劳动力,为学校的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到了1958年,他们在老师们的带动下,先后平整出2400平方米的大操场,修了南北大围墙,打了一眼井,并且在操场的东面盖了一座方圆百里仅有的一个大礼堂,与操场西边的教学区遥相呼应。
这座大礼堂不但是师生们开会的场所,也是各级政府召开民众大会的地点,在它三十多年的历程中,创造了很高的使用价值,至今人们对它记忆犹新。
建国初期桐城县基础教育改造述评(1949-1952年)
建国初期桐城县基础教育改造述评(1949-1952年)论文摘要本文以建国初期桐城县基础教育的接管、接办和改造为研究对象,从改造旧的基础教育与新政权建立和巩固之关系的角度,截取 1949??1952 年这一时间段,对接管接办旧的基础教育的过程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描述, 归纳分析了其中的因果关系及影响。
本文的结构是:除绪论及结语外,共有五章。
绪论部分:回顾了改造旧教育的研究现状,并指出了其研究意义及不足之处,提出了本论文研究的目的、试图解决的问题,并介绍了本论文的资料来源及研究方法。
第一章,首先交待了桐城县的解放和旧教育的简况。
其次,分析了接管旧教育的原因,第三,叙述了桐城县民主政府以人民政权为后盾,以教育科为具体接管接办机构,以通令为依据,桐城县民主政府分门别类,迅速完成了对旧教育的接管和接办。
第四,指出了接管旧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第二章,在接管接办旧的基础教育的过程中,接管接办几乎与改造同时进行。
在大规模改造之前,桐城县民主政府进行了多方面的准备工作,从而为顺利改造提供了有利条件。
随之,按中学、小学两个层次,桐城县民主政府从学校的组织管理机构、管理体制、并结合社会政治运动强化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第三章,本章主要论述分析了中小学学制、课程以及教学方法方面的改造。
第四章,本章主要论述是对教师队伍的思想改造。
为落实新中国教育方针,还需要对教师队伍进行思想改造。
桐城县民主政府首先是对教师队伍的思想改造作了必要的准备工作,随后按思想改造和组织清理两个方面对教师队伍进行改造。
这次思想改造运动中出现了严重的清理整顿教师的问题。
第五章,分析说明了桐城县旧的基础教育改造因过急过快导致了各种问题。
最主的问题有:私塾的迅速消失、小学普及过快过急、学校布局不合理等。
结语部分,对建国初期桐城县旧的基础教育接管改造提出了总结和思考。
关键词: 桐城县基础教育接管改造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early days of basic education over the Tongcheng County, to take overand transform the object of study, from basic education to transform the old and the newregime to establish and consolid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ngle of interception of 1949- 1952 of this time period, then the receiver basic education to do the old process and theproblems described, summarized and analyzed the caus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and theimpactThis structure is: In addition to introduction and epilogue, a total of five chaptersIntroduction Part I: review of the research to transform the old educational status, andpoints out its significance and shortcomings of proposed purpose of this study, an attempt toresolve the problem, and introduces the sources of this thesis and research methodsThe first chapter, introduced the Tongcheng liberation and the old education brieflySecondly, analyses the reasons, and took the old education, describes the tongcheng countypeople's government to democratic regime, education section for specific institutions toTongLing takeover attempts, tongcheng county basis, etc.mustdemocratic government to theold education takeover and attempts. Fourth, points out over the old education processproblemsChapter II, take over the old process of basic education, take over almost simultaneouslywith the transformation. Before large-scale transformation, Tongcheng county democraticgovernment in various aspects of the preparations, so as to provide favorable conditions forthe smooth transformation. Followed by secondary and primary schools at two levels, TongCheng County, democratic government from the school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system,combined with social and political movement to strengthe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education for studentsChapter III, this chapter discusses the analysis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education,curriculum and teaching methods of transformationChapter IV, this chapter discusses mainly is the thought of teachers. To implement the new education policy, still need to teachers for ideological reform. Tongcheng countydemocratic government to teachers' first thought remolding thenecessary preparations, thenaccording to the ideological reform and cleaning in two aspects of teachers. The ideologicalreform movement in serious rectification of teachersChapter V,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Tong Cheng County, the old basic education reform by to fast too quickly leads to problems. Most major issues are: the rapid disappearance ofprivate schools, too fast too fast universal primary school, unreasonable layoutConclusion part, on the early days of basic education Tongcheng County took over thetransformation of old made a summary and reflectionKeywords: Tongcheng county foundation education take over transformation目录绪论 (1)第一章对旧教育的接管 (5)第一节桐城县的解放及旧教育的简况 (5)第二节接管旧教育的必要性 (7)第三节对旧教育的接管 (7)第四节接管旧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3)第二章组织管理改造与思想政治教育 (15)第一节中小学组织管理的改造 (15)第二节结合政治运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24)第三章中小学教学方面的变革..........................................27 第一节学制的变革 (27)第二节课程的变革 (30)第三节教学方法的变革 (35)第四章旧教育改造中的教师队伍 (39)第一节教师思想改造运动的准备工作 (39)第二节小学教师的思想改造 (41)第三节教师队伍素质及待遇问题 (44)第五章改造旧教育中所出现的问题 (49)第一节私塾的消失 (49)第二节小学普及过快过急 (51)第三节学校布局不尽合理 (54)第四节其它诸多问题 (56)结语 (60)参考资料 (63)后记 (69)绪论一、选题的缘起及意义1、选题的缘起新中国成立后,为改变旧教育的性质,确立中国共产党在教育领域中的领导地位,中共采取一系列措施,对旧教育进行了接管、接办和改造。
百年建校文章
百年建校文章一百年前的某个秋日,一座乡村小学迎来了它的诞生。
那时的乡村,还没有现代化的设施,学校的存在是一种奢侈。
然而,为了让孩子们接受知识的照亮,为了塑造未来的希望,一群热爱教育的人们决定建造这所小小的学校。
这所小学初建时只有几间简陋的教室,四壁简朴,桌椅几乎是手工制作的。
但这并没有阻碍学校的发展。
逐渐地,越来越多的孩子们走进了这所学校,他们带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
百年来,这所学校见证了一个个孩子的成长,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才。
百年建校的历程并不平坦,学校曾遭受战争的洗礼,也曾经历文化大革命的考验。
然而,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学校始终坚守着教育的使命,为孩子们提供最好的学习环境。
教育的火炬在这片土地上从未熄灭,它照亮了一个个孩子的心灵,为他们的人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百年来,这所学校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学生。
他们走出校门,成为各行各业的精英,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贡献力量。
他们中有著名的科学家、医生、艺术家,也有普通的农民、工人,但无论他们的身份如何,都是这所学校的骄傲。
百年建校的今天,学校已经不再是那个简陋的小木屋,而是一座现代化的校园。
教室里设备齐全,教学楼气派宏伟,校园里绿树成荫,花香四溢。
但无论校园的面貌如何变化,学校的教育理念永远不变: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
百年建校的故事还在继续,新的一代学生正在这里接受教育的洗礼。
他们将继承百年传统,走向未来的道路。
这所学校将继续陪伴他们成长,为他们的人生插上翅膀,让他们飞向更高更远的目标。
百年建校,是一个不可磨灭的记忆。
那是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那是一份深深的情感。
百年建校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教育,更在于奉献和付出。
它见证了一群人的坚持和努力,也见证了一个社区的发展和进步。
百年建校的故事,如同一部动人的电影,在人们心中永远流传。
它让我们明白,教育的力量是无穷的,它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也可以改变整个社会的面貌。
百年建校,是一座永恒的灯塔,照亮着人们前行的道路,引领着他们走向光明的未来。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的演进及其未来展望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的演进及其未来展望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的演进及其未来展望引言劳动教育是指以劳动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活动,是培养学生劳动意识、劳动技能和实践能力的一项重要教育实践。
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小学教育体系的一部分,劳动教育不仅扮演着培养劳动者的角色,还对学生的品德、智慧和社会责任感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的演进过程,探讨其现状,并展望未来劳动教育的发展方向。
第一章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的初期阶段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新时代。
当时,中国的教育体制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中小学教育被普及到全国范围。
在这个阶段,劳动教育被认为是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劳动技能的重要途径。
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主要以生产劳动为基础,以农村为主要实施地点。
学生通过参与农田耕作、养殖和手工制作等活动,锻炼了他们的劳动能力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勤劳精神和集体观念。
第二章新中国中小学劳动教育的现状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中小学劳动教育也经历了许多变化。
目前,学校课程中的劳动教育内容多样化,既包括理论教育,也包括实践活动。
在课堂上,学生学习劳动的相关知识,了解劳动领域的新技术和新方法。
在实践中,学生能够参与校园的建设、环境保护和社会实践等活动,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
然而,当前中小学劳动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学校对劳动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高。
由于教育竞争的压力和应试教育倾向的存在,学校往往将更多的时间和资源投入到学科知识的传授上,而忽视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
其次,劳动教育的内容和方法需要进一步创新。
现行的劳动教育模式较为传统,往往缺乏科技和信息技术的应用,不能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
再者,学生参与劳动活动的积极性有待提高。
一些学生对劳动教育缺乏兴趣和动力,需要引导和激发他们主动参与劳动的热情。
第三章新中国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未来展望为了推动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发展,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1.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解放前后的中国教育体制变革
解放前后的中国教育体制变革中国在解放前后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其中之一就是教育体制的改革。
解放前,中国的教育体制滞后且不完善,学校资源匮乏,教育普及率低,教学内容偏重于封建思想。
然而,随着新中国的成立,教育改革成为了国家发展的重要议题。
本文将探讨解放前后的中国教育体制变革,以及这些变革对中国教育的影响。
解放前的中国教育体制面临着诸多挑战。
当时,中国的教育资源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农村地区的学校则几乎没有。
同时,由于长期战乱,学校设施受损严重,师资力量不足。
因此,大部分农村孩子无法接受正式教育。
另外,解放前的教育内容也存在问题,教学材料多为封建思想的宣传,忽视了科学、现代化的教育。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教育改革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议题。
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和资源改善教育条件,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
整个国家开始积极推进“小学普及,四个率先”,将教育纳入五年规划中。
这意味着,中国政府将教育作为国家建设和人力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几年里,中国的教育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各级政府增加了对教育的投入,提高了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
新增的学校和教育机构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
此外,政府还推出了对农村、贫困地区学生的资助计划,帮助他们完成学业。
这一系列改革举措使中国的教育普及率大幅提高,改善了农村孩子接受教育的机会。
除了教育资源的改善外,教学内容也经历了巨大的变革。
解放后,政府和教育机构通过对教材的修订,淘汰了封建思想的内容,增加了科学、现代化的知识。
学生们开始学习关于社会主义思想、自然科学、技术等现代化知识。
这使得中国教育的内容更加符合国家的发展需求。
然而,教育改革也面临了一些问题。
尽管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得到了改善,但仍存在一些学校条件差、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
同时,由于教育资源的不平衡分配,一些大城市的学校在设施和师资方面更加优越,导致教育资源的不公平现象。
此外,一些教育考试制度的不合理也成为了教育改革的难点,过分注重分数和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造力的培养。
建国初期教育改革的意义
建国初期教育改革的意义近代中国自强不息,不断探索教育发展的途径与路径。
建国初期的教育改革充分展示了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初心与决心,对于当时和今天的教育发展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满足国家建设需求建国初期的中国正处于艰难的发展时期,面临着经济、农业、工业等各种问题。
教育改革被视为国家建设的重要一环,通过培养人才来支撑经济建设、社会发展。
为满足国家建设的需求,教育改革在当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二、提高教育普及率建国初期,由于历史原因,中国的教育普及率非常低。
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提高教育普及率,让更多的人接受教育,并获得知识与技能。
通过推行新的教育政策和制度,建国初期的教育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扩大了教育的覆盖面,增加了教育机会,提高了教育普及率。
三、弘扬革命精神建国初期的中国正处于革命时期,深受传统教育的束缚。
教育改革作为一项革新事业,致力于培养具有革命精神的新一代人。
在教育改革中,对传统教育体制进行了彻底的改革,强调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革命精神和社会主义道德观念,使教育与革命事业紧密结合,为巩固新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促进教育内容与形式的创新建国初期的教育改革突破了传统教育的限制,改革了教育内容和形式。
在内容上,建国初期的教育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强调知识与实践的结合,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
在形式上,教育改革推动了多种多样的教育形式的发展,如学校、幼儿园、职业学校等,为教育的多元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五、扩大人才培养规模建国初期的教育改革致力于扩大人才培养规模,提高人才的素质与数量。
通过增加教育资源投入,建设更多的学校和培训机构,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加强对人才培养的管理和评估等举措,教育改革有效地扩大了人才培养规模,为国家的各个领域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
六、增强国家文化自信建国初期的教育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文化自信和国家意识。
通过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与责任感。
中小学科学教育改革论文-教育改革论文
中小学科学教育改革论文- 教育改革论文一科学教育改革历程科学教育和其他教育一样是为了促进学生成长和发展,科学教育在使受教育者科学素养得到提高的同时应使其更能明辨是非、具备更好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纵观世界各国基础教育,20世纪50年代末都陆续开始科学教育改革,早期的改革以学科为中心,这一阶段主要表现在组织科学研究专家和科学教育专家学者开发课程与编写教材,包括学生用书和教师用书,其中著名的课程项目有:美国的《小学科学研究》(ESS)、《改进科学课程研究》(SCIS)和《科学:过程的研究》(SAPA);英国的《牛津初等科学》(OPSP)、《纳菲尔德初等科学》(NPSP)。
可以看出这个阶段似乎过度推崇布鲁纳的学科结构理论,而且未能及时对实施课程的教师进行培训,所以很多课程改革在实践上都以失败告终。
之后,20世纪70年代,由于“儿童中心主义”思想的影响,科学教育也进行了心理学视角的研究,其中影响较大的如建构主义心理学理论,其中重要的工作有杰亚夫(R.Drive)的发现:学生科学学习的成绩与其先前经验的相关性研究。
这也成之后为科学教育提供了理论根据,相比之下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的科学教育的目标更加关注学生:发展全体民众的科学素养。
但是,也应该注意到这一时期出现了极端建构主义思想,过分强调儿童建构的主观能动性、否认客观世界的可知性,这在根本上是违背科学精神的,极端建构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科学教育质量的下降。
科学教育改革的成熟的阶段应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
其中最显著的标志是发达国家为了提高科学教育质量而有史以来第一次推出全国统一的科学课程标准。
美国于1996年颁布了《国家科学教育标准》。
美国已于1985年启动了举世瞩目的“2061计划”,并于11年后出台了美国历史上第一部《国家科学教育标准》。
而作为科学教育发祥地的英国,在1989年正式颁布了英国历史上首部《国家科学教育课程标准》,经过几次修订和完善,英国政府又于2000年公布了面向新世纪的《国家科学教育课程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国初期中小学改造论文摘要:,笔者希望通过对建国初期中小学教育的改造问题的初探,以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角度,从一个大的历史环境作为背景,详细研究六盘水地区在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接管和改造当地中小学的,一次填补本地区此研究的空白,并且,其将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及研究价值。
一、问题的提出建国之初,全国人民面临的任务是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与此同时必须对旧有教育事业进行改革。
中共中央和中国政府为改革与发展教育事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1949年9月颁布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明确提出“有计划有步骤地改革旧的教育制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全国解放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各地军事管制委员会按照中共中央的指示,首先接收了国民党遗留下来的各级公立学校,采取了“维持现状,立即开学”的办法。
1950年12月,按照政务院《关于处理接收美国津贴的文化教育救济机关及宗教团体的方针的决定》,接管了受外国津贴的高等学校,和中等,初等学校约,收回了中国的教育主权。
1952年 9月,按照中共中央的指示,逐步将全国私立中、小学全部由人民政府接办,改为公立。
在接管和接办旧有学校的过程中,进行了教育改革。
1950年 6月,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三中全会上强调要“有步骤地谨慎地进行旧有学校教育事业和旧有社会文化事业的改革工作,争取一切爱国的知识分子为人民服务”。
当时中国教育工作的任务,是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以老解放区的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有用的经验,借助苏联的教育经验,建设新民主主义的教育。
因此,在这时期,对旧有学校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改革,完全是必要的。
六盘水地区也要和中央同步,1949年12月,六盘水地区解放,按照中共中央的指示,对当地的机构进行了接管和改造,教育机构也自然在其列,由于“刚刚解放,各方面并不稳定,需要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对旧式的教育事业必须进行改革,建设新民主主义教育①”,因此,对中小学的接管和改造也就成了当务之急。
从当前的文献中分析不难看出,针对教育改造的具体层面的研究很多,比如教材的改革,师资队伍的改造,学制的改革等等,然而,虽然针对建国初期的教育改造的文献较多,但是针对某个具体的地区的研究就特别的少,尤其是贵州地区建国初期的初级教育的总体改造的研究就没有了,因此本文提出的问题是:建国以来我国关于教育改革的研究视角有哪些?每一类的研究视角下的重点是什么?有哪些不足?本文将试图对上述问题做出回答。
二、建国以来中小学教育改造的研究视角目前,国内的相关研究主要是当代的教育,一般是校园文化的创建、当代教学数字化的改造等等。
但是建国初期的相关研究就比较零散,针对某个地区的中小学的改造,研究的不多,大部分集中在教材和课程的改革,而有关建国初期中共中央对某个地区的中小学的改造问题却寥寥无几。
笔者经过对文献的归纳和总结,其研究视角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教育课程改革。
课程即教材,因此课程改革也就是教材的改革,这方面的文献,大体上分为两类,一类是笼统的,从大的方面研究教科书变革,比如《建国初期中小学教科书的变革》(方成智,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7)一文中,就简要谈论了中小学的数学,物理,自然等科目的教材的出版方及内容的变化,以及国家的大政方针,其中也简要的介绍了建国初期教材改革的一般过程;而在《新中国中小学教科书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1949-1954)》(刁含勇,华东师范大学,2011)一文中,就阐述了建国初期教科书的发展历程以及编审制度的形成和确立,该文从全局角度,历史发展的观点较为详细的分析和阐述了教科书的发展历程,应该说,对我的论文写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另一类则是对单科教科书改造的详细研究,笔者从中国知网上查到,关于单科教科书的研究不在少数,其中以地理,历史,语文等科目篇幅最多,比如《建国初期的小学地理教科书评介(非人教版②)—以1949年<新编高级小学地理课本>整理为例》(李家清,赵金凤,姚泽阳.地理教学,2013)该文中就主要阐述高级小学地理课本的编写思想,体系结构,编写特点等方面进行剖析,较为全面的分析阐述了地理课目教科书的变迁,其他的还有《湖南小学语文教材百年演变历程》(周敏,刘萃,李涵.思想者说,2014);《建国60年母语教材的变迁》(王淦生,辽宁教育,2014);《新中国中小学教科书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1949-1954)》(刁含勇,华东师范大学,2010),该文中把教科书放大到了制度的形成,也详细阐述了教科书制度是如何形成的,具体研究了教科书编审“国定制”的原因、步骤和经过以及“国定制”与“编审制”的历史发展和利弊得失。
(2)教育的学制改革。
在《建国至改革开放前义务教育学制改革的历史研究》(刘桂玲,西南大学,2011)一文中就阐述了从建国初期一直到改革开放前夕,中小学义务教育学制的改革在各个时期的变化;《建国初十七年基础教育学制改革浅析》(李雪,郭余欢.华中师范大学,2009),该文中对建国初期十七年中国基础教育学制改革的历程及其经验教训的回顾和剖析;(3)教学模式的改造。
建国初期以模仿苏联的教育模式为主,这方面的文献占很大比重,由于建国初期,百废待兴,社会各个方面需要改造,自然教育也迫切需要改造,然而,战乱刚过,在人才的培养上缺乏经验,“为了搞建设,只能借鉴苏联的教育模式”,因此当时的教育体系,不管是机构的设立,教材的编写,课程的设置等等,都效仿苏联。
但在60年代以后,由于中苏关系的破裂,“我国的教育模式向自主选择转变”。
(4)教师教育的改造。
大部分以教师工资为主要爱内容,由于工资是教师能够生存下去的经济基础,和教师息息相关,教师又是教育的基础,是培养人才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对整个社会和国家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影响,因此,教师问题这部分的文献较多,比如《建国初期临汾县中小学教师工资及生活状况研究(1949-1956)》(訾振培,山西师范大学,2014),该文从宏观和微观两个不同的视角上揭示了建国初期全国中小学教师整个群体在待遇稳步提高的情况下对新中国建设带来的重要作用;还有就是针对教师教育的文献,《福建中小学教师发展研究(1949-2009)》(曾能建,福建师范大学,2010),这篇文献就主要阐述了建国以来福建省六十年的教师教育状况,探索教师教育的历史基础。
在以上文献中,都是研究教学体系中的一个具体的方面,比如教材,学科,学制,课程等,而宏观的文献,也只是总体上论述教育的改革,没有具体到建国初期中小学的改造问题。
笔者查阅大量的文献,发现目前只有两篇文章,本文与之相似:《建国初期桐县基础教育改造评述(1949-1952)》(潘承生,华东师范大学,2010)和《1949-1956年河南省小学教育研究》(陈雪萍,河南大学,2010),这两篇文献从大到小,都具有地域性,但是,贵州的情况与其他地区有不同之处,而关于六盘水地区的这方面的研究是没有的,因此,对于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对中小学教育的改造问题,还是值得研究的。
三、建国以来关于中小学教育改造研究的反思从以上研究成果的文献梳理分析可以看出,迄今为止,国内对某个地区的建国初期的改造的研究较少,直接以中小学教育改造为研究对象的几乎很少,因此笔者从机构接管、办学体制、教育队伍、教学制度这四个方面入手查阅资料,另外查阅大量的原始资料,逐步了解到建国初期中共对中小学改造的过程,以尽量保证研究的全面性和科学性。
随着社会的不断前进和发展,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开始关注我国的教育问题。
目前,国外在这方面的研究几乎没有,只是在少数对中国的研究的书籍里面会偶有提及,这些国外寥若晨星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写作起到一个较好的借鉴作用。
与之相较,国内对建国初期教育改造的研究就角度各异、成果较丰。
现有的研究大多是从这些方面开展的:基础教育教材的改革研究、中小学课程改革的历史考察、建国初期教育工作的得失研究、教师的思想改造运动、建国初期中小学各科借鉴苏联教育经验的研究、建国初期教学方法的改革以及课程改革等等。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产生了一大批富有学术价值、对建国初期改造的问题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成果。
毫无疑问,这些研究成果对于我们认识和了解中国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对中小学改造的那段历史提供了详实的基础资料。
但是就目前来看,尚存在着不少缺陷,如:(1)研究多是从微观层面上来进行的,缺乏对那段历史的宏观的研究。
(2)尚没有形成对建国初期教育改造的全面、系统、深入、细致的研究,不少研究仍是零碎的,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系统。
(3)对改造的问题有各种各样的研究有不少,但多是分开来研究,比如说单单研究教材改革、课程设置改革等,缺乏对中小学改造问题的整体的把握。
(4)很多人随大流,都去研究教材改革、课程改革等较为热点的问题,使得对中小学改造的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被忽略等等。
因此,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对中小学的改造的研究仍然存在着很大的探索空间,需要通过不断的探索、查阅原始资料继而创新来补充,来解决或解答一个较为全面的改造的问题。
四、初探的意义从上述的研究现状来看,国内对中小学改造的总体研究很少,从多方面来看,没有针对贵州地区的研究,而且只是对某个方面的研究,比如教材的改革,课程改革和学制改革等等,特别是针对某个地区的研究,到目前为止只有少量的研究。
因此,对于某个地区,尤其是贵州地区的中小学的改造问题的研究上的缺失,就成为我们填补空白的机会。
笔者是贵州省六盘水市人氏,然而对于本地区的中小学改造的研究没有任何一篇文献有提及,只能从当地的档案局中查找到一些零零星星的资料,那么,笔者希望通过对建国初期中小学教育的改造问题的初探,以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角度,从一个大的历史环境作为背景,详细研究六盘水地区在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接管和改造当地中小学的,一次填补本地区此研究的空白,并且,其将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及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1]毛泽东.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R].延安:中国共产党第七届第三次中央全体会议, 1945.[2]六盘水市志.教育志[M].六盘水市教育局,2013.[3]田正平主编.李涛著,《借鉴与发展-中苏教育关系研究(1949-1976)》,2006,第3页。
[4]刁含勇.新中国中小学教科书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1949一1954)[D].华东师范大学, 2011.1-181[5]潘承生.建国初期桐县基础教育改造评述(1949-1952)[D].华东师范大学, 2010.[6]陈雪萍.1949-1956年河南省小学教育研究[D].河南大学,2010.[7]韩晓莉.革命与节日—抗战时期山西革命根据地的节日文化建设[J].中共党史研究, 2014,(4): 104-115[8]彭泽平.初建的“传统” —建国之初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的历史考察[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4, 30(5): 70-76[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办公厅编.教育文献法令汇编(1955)[M],1955[1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办公厅编.教育文献法令汇编(1954)[M],1955[11]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编订.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修订草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4,(20).[12]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小学课程暂行标准初稿12].1950:105.[13]《关于中小学政治课选学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的意见》,六盘水市档案局所藏档案,案卷号:6,类别:6,期限:永久[14]张俊洪.回顾与检讨一一新中国四次教育改革论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注解:①参见六盘水市志.教育志[M].贵州六盘水市:六盘水市教育局,2013,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