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民族团结教案人教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第11课 民族团结》教学设计_12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第11课 民族团结》教学设计_12

第11课民族团结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掌握民族团结的概念、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西部大开发等基础知识。

2、通过学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培养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良好习惯。

3、增强对祖国民族大家庭的认同感重点: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以及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政策。

难点: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民族知识竞赛猜一猜这是我国哪个少数民族在这是哪个少数民族的什么乐器?这是哪个少数民族的什么乐器?欢渡什么节日?这些分别是哪个民族的服饰?以上是哪个民族的服饰?这是哪个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盛会?你能说出他是哪个少数民族的 元朝和清朝分别是哪两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哪位艺术家吗?二、 出示学习目标,学生齐读目标三、 自主学习。

学生看书,进行基础知识梳理。

(一)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1、 我国的民族构成和民族关系、民族分布的特点我国是一个由 个民族组成的 的国家。

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形成了 的关系。

并逐渐形成了以 为主体,各民族 、 的格局。

学生展示。

教师重点强调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并出示 “我国民族分布图”,增强学生对民族分布格局的认识。

过渡:针对我国的这种民族分布特点,我国实行什么样的基本国策和基本的政治制度?2、民族区域自治(1)提出: 的时候。

(2)实施:(3)意义:学生展示。

教师出示并由学生齐读《共同纲领》 、1954年《宪法》关于民族区域自治的有关规定。

教师:谁能说出我国有哪几个省级民族自治区?成吉思汗努尔哈赤学生回答。

教师出示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分布图,并告诉学生这些民族自治区并不是都在新中国成立后才建立的。

学生说出民族自治的含义,由于学生在思想品德课也学过这个内容,这里不再过多介绍。

教师讲解民族区域自治的优越性,加深对民族区域自治意义的认识,并引导学生认识这是符合我国国情的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

小组合作探究在我国为什么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可从历史发展、民族关系、近代革命斗争等角度考虑)学生按小组进行讨论,然后分组展示交流。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民族团结》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民族团结》教案

第11课民族团结教学目标了解各民族分布特点、民族区域自治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及其作用,掌握民族团结的概念: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和睦、友好、互助、联合的关系,以及各族人民齐心协力促进祖国发展和繁荣的状态。

通过学习“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培养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良好习惯,获得正确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了解一些少数民族文化习俗,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形成对祖国民族大家庭的认同感,自觉承担对于国家和民族的历史责任。

了解孔繁森的感人事迹,自觉学习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确立起为祖国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远大理想。

教学重点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以及人民政府实行的各民族共同发展政策教学难点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教学过程唐朝时,有两位公主(文成公主、金城公主)为了促进唐朝与吐蕃友好相处做出了卓越贡献。

自主学习展示交流我国秦汉以来,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并经过了2000多年不间断的发展。

各民族之间虽然有矛盾和战争,但是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和睦、友好、互助、联合的关系却是主流,各族人民齐心协力促进祖国的发展和繁荣,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如何巩固和发展呢?请大家学习新课。

(安排学生先阅读全文,作读书标记;然后探索、交流、讨论、练习)自主学习展示交流民族区域实行的自治1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构成有什么特点?(由56个民族组成,各民族的关系是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相互依存、不可分离,分布格局是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

)2组织学生讨论:党和政府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

(教师按下表启发归纳)历史传统秦汉以来,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经济文化各民族在经济、文化上长期以来取长补短、相互依存、不可分离政治利益近代以来,各族人民在共御外敌、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斗争中,建立了休戚与共的关系,在根本的政治利益上完全一致教师指出:我国民族区域的分布特点是历史形成的,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符合国情实际。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第11课民族团结教案2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第11课民族团结教案2新人教版

第11课民族团结一、教材版本:本课是初中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一课二、重点与难点重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难点: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三、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和知识能力:1、知道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

2、掌握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内容和意义;3、了解少数民族的发展状况,知道西部大开发给少数民族带来的新气象;过程与方法:1、组织学生收集和整理有关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的资料。

培养学生探究式学习的方法;2、通过学习教材中的插图,使学生学会从历史图片中提取有效信息的,分析历史史实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初步树立对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使命感;2、通过对孔繁森事迹的了解,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四、教学方法1.提问探究法。

2.材料归纳法。

3.小组活动法。

4.讲述法、讲解法。

5.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五、教学过程本课涉及到的民族区域自治和民族分布特点这个内容,因为地理教学中有所涉及,因此学生掌握的比较好,学生很容易理解。

在讲授各民族共同发展时很多同学觉得自己的家乡并没有发展。

我就组织同学们课下询问家中的老人,从长辈那里了解了在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下,我国如何促进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同学们就有了更感知的认识。

强调宪法规定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是公民的义务,我们不但要自觉履行这一义务,还要敢于同破坏国家统一,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做斗争。

因此,没有民族团结,就没有国家安定和统一。

不足的地方就是对本课难点的突破有些困难。

可结合身边的社会热点问题让学生去体会。

实践证明,《民族团结》这一课组织的还不错,教学效果很好。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民族团结教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民族团结教案新人教版
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预计用时:5分钟)
学生预习:
发放预习材料,引导学生提前了解“民族团结”的学习内容,标记出有疑问或不懂的地方。
设计预习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为课堂学习“民族团结”内容做好准备。
教师备课:
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民族团结”教学目标和“民族团结”重难点。
准备教学用具和多媒体资源,确保“民族团结”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民族团结教案新人教版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民族团结教案新人教版
2.教学年级和班级:八年级历史一班
3.授课时间:2022年10月10日
4.教学时数:1课时(45分钟)
核心素养目标
1.理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培养维护民族团结的意识。
(2)请分析以下材料,阐述国家对民族团结的政策和法规在保障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维护国家统一方面的作用。
材料: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团结,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民族歧视法》等,以保障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维护国家统一。
(3)请分析以下材料,论述青少年在维护民族团结中的责任和作用。
-民族团结: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基本特征
-历史背景:自古以来,我国各民族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交流
-现实意义:民族团结是维护国家稳定、促进社会发展的关键
-政策法规: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法规,以保障民族团结
-青少年:肩负着维护民族团结、共同繁荣的历史使命
板书设计示例:
```
民族团结
├──定义与重要性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民族团结教案1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民族团结教案1新人教版

第11课民族团结【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掌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

(2)掌握各民族共同发展。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比较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党和政府的民族政策是民族大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根本保证。

我们要维护国家统一、巩固各族人民大团结。

【重点难点】重点:民族政策、各民族共同繁荣难点:各民族跨入社会主义【教学方法】教师引导,创设情景【学习方法】自主合作,共同探究【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导入“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五十六族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同学们,这是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会歌。

当那优美的旋律在运动场上回荡的时候,让每一个在场的人都深深地感受到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和兴盛。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民族团结》一课。

一、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1.我国的民族构成和民族分布的特点[教师引导]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形成了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关系,并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

”这句话的含义?大家可以讨论一下。

[教师明确]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迄今为止,通过识别并经中央政府确认的民族有56个。

在中国,由于汉族以外的55个民族相对汉族人口较少,习惯上被称为“少数民族”。

在我国少数民族中壮族人口最多。

汉族集中地区也有少数民族聚居,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也有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居住。

这种分布格局是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相互交往、流动而形成的。

汉族遍布全国,但绝大部分集中在东部地区,少数民族人口虽少,但分布很广,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东北边疆地区和高原地区。

[学生回答]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教师过渡]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新中国成立后,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了怎样的政策?3.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采取的一项基本政策,也是中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1课 民族团结教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1课 民族团结教案 新人教版

第11课民族团结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的政策,少数民族跨入社会主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各族人民共同繁荣。

民族工作的成就。

过程与方法归纳各族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史实,培养学生通过具体事件发现历史发展规律的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倡导积极思考、与他人交流合作的学习方法,并鼓励学生用此方法来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明确党和政府的民族政策是民族大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根本保证。

我们要维护国家统一、巩固各族人民大团结。

通过对有关民族工作知识内容的学习,进一步认识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团结对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

难点: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

三、【导学过程】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情景导入】展示歌曲《爱我中华》导入【自主学习】1、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我国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形成了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关系,逐步形成了以为主体的各民族的格局。

2、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期,西藏地区胜利完成,废除了制度,百万农奴翻身当家作了主人,进入了社会主义阶段。

3、党中央提出战略以来,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西部地区出现了大开发大发展的新气象。

【合作探究】1、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有56个民族。

为了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我国在少数民族聚集区实行什么政策?这一政策有什么好处?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区与一般的省、市、县有什么不同?2、调查一下你周围的同学,看看他们中间有没有少数民族?这个少数民族又有哪些节日和风俗习惯呢?学生小组之间合作探究交流解决上述问题,加深对课文的认识。

【小结提升】【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56个星座,56枝花,56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这首歌曲表达的主旨是()A、民族平等B、民族团结C、民族共同繁荣D、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2、下列哪一地区是我国第二橡胶基地()A、西藏B、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区C、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D、宁夏回族自治区3、孔繁森是()A、援藏干部的杰出代表B、援蒙干部的杰出代表C、援疆干部的杰出代表D、援回干部的杰出代表二、问答题1、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构成有什么特点?民族分布格局是怎样的?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什么意义?2、我国有那几个省级自治区?分析党和政府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3、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何时开始实施?大开发的地区有哪些?如何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的?。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四单元 第11课 民族团结教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四单元 第11课 民族团结教案 新人教版

第11课民族团结【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知道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

2、掌握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内容和意义。

3、了解少数民族的发展状况,知道西部大开发给少数民族带来的新气象。

过程与方法:1、组织学生收集和整理有关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的资料。

培养学生探究式学习的方法。

2、通过学习教材中的插图,使学生学会从历史图片中提取有效信息的,分析历史史实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初步树立对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使命感;【重点与难点】重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难点: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教学方法】教师引导,创设情景【学习方法】自主合作,共同探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歌曲《爱我中华》。

这首《爱我中华》是我国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会歌,每当听到这首优美的旋律,我们都能深深地感受到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和兴盛。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民族团结》一课。

二、学习新课:(一)、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1.我国的民族构成和民族分布的特点提问:(1)我国有多少个少数民族?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汉族占主体,少数民族有55个。

在全国总人口中汉族占92%,少数民族占8%。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原因A.中国历史上长期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符合中国国情和历史传统。

B.各民族长期的经济文化联系,形成了各民族只适宜于合作互助,不适合分离的民族关系。

C.近代以来,各民族在共御外敌、争取民族独立解放的革命斗争中,建立了休戚与共的亲密关系,形成了相互离不开的政治认同。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一九五四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新人教版历史八下第11课《民族团结》word教案

新人教版历史八下第11课《民族团结》word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教案第11课民族团结教学目标力训教学重点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以及人民政府实行的各民族共同发展政策教学难点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大家还记得西汉有位自愿嫁给匈奴单于呼韩邪,使得汉族与匈奴族友好相处的著名美女吗?谁说得出她的姓名?(王嫱——王昭君。

)2谁还能说出唐朝时,为促进唐朝与吐蕃友好相处做出卓越贡献的两位公主吗?(文成公主、金城公主)承上启下,教师讲授:我国秦汉以来,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并经过了2000多年不间断的发展。

各民族之间虽然有矛盾和战争,但是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和睦、友好、互助、联合的关系却是主流,各族人民齐心协力促进祖国的发展和繁荣,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如何巩固和发展呢?请大家学习新课。

1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构成有什么特点?(由56个民族组成,各民族相互依存、不可分离,分布格局是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

)2组织学生讨论:党和政府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

(教师按下表启发归纳)教师指出:我国民族区域的分布特点是历史形成的,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符合国情实际。

它有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也有助于保障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地区事务的权利。

它有助于国家政策在少数民族地区的贯彻执行,也有助于民族自治地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它有助于国家富强,也有助于各民族繁荣。

它有助于各民族巩固热爱祖国的情感,也有助于大家增强热爱本民族的情感。

总之,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个两全其美的选择。

1学生阅读53页相关课文,回答:请你以藏族、达斡尔族、傣族为例,说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情况。

(藏族百万农奴翻了身,进入社会主义阶段,成为我国五大牧区之一。

内蒙古自治区的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成了国家商品粮基地。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是我国第二橡胶基地。

)2指导学生联系历史填图册第6页的两幅地图中,说出当时为少数民族区域经济发展而进行的基本建设工程项目名称。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1课 民族团结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1课 民族团结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民族团结【课程标准】了解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史实。

【教材分析】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形成了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关系,同时各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也有较大的差异。

因此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是保证祖国统一、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各民族团结起来,为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

新中国成立后,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治制度,实现了民族平等,满足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

人民政府十分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从财力、物力和人力上给予支持,使少数民族地区得到迅速发展。

尤其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提出,给少数民族地区带来了大发展的新气象。

【学情分析】本课的难点是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

这一知识点涵盖的知识面较广,理论性较强,初二学生难以把握,因而具有较高的难度。

因此在进行本科教学时,教师最好能提供大量丰富的资料,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民族风情等,突破难点。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听歌曲、看录像、读资料、识地图等,使学生了解民族团结的概念;各民族分布特点;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内容和意义;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少数民族地区的迅速发展;西部大开发给少数民族地区带来了新气象。

过程与方法:通过“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一目的学习,培养学生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基本观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一些少数民族文化生活、民俗的介绍,使学生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教学重点】本课重点是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

【教学难点】本课的难点是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

教学过程:。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民族团结教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民族团结教案新人教版

第11课民族团结课型:新授课年级:八年级一、教材地位分析:民族团结列在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中的第一课,用两目的内容呈现。

第一目“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介绍了我国各民族关系的情况和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

第二目“各民族共同发展”,概述了我国解放后各民族团结一致所取得的建设成就。

在本单元中占有重要地位。

二、课程标准:通过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认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重要意义。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我国各民族分布特点及共同发展的概况;了解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内容和意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教材重组,从四个版块落实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注重历史学习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积极思考与创新思维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形成积极进取、各民族互帮互助的人生态度,并逐步树立为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做贡献的人生理念。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

难点: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

五、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2009年国庆60周年竖立在天安门广场的56根民族团结柱的视频教师:同学们,这是在2009年国庆60周年的庆典上,竖立在天安门广场的56根民族团结柱。

我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多民族的归家,56根民族团结柱,代表着我国的56个民族,充分体现了全国各族人民对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美好祝愿,展示了各民族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光明前景。

56个民族,这么多的兄弟姐妹怎样才能做到和睦相处、共同发展呢?(设计意图:通过视频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将学生一下子带进了一个以民族团结为主题的课堂情景中。

)(二)教师引领,自学探究一、多彩多姿华夏园——品味民族风情教师:将学生分为四个竞赛小组,开展一个关于民族知识的小竞赛。

展示:《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是我国哪个少数民族的歌曲?《阿拉木汗》是哪个少数民族的歌曲?《道拉基》是哪个少数民族的歌曲?《阿诗玛》是哪个少数民族的歌曲?《弦子舞曲》是哪个少数民族的歌曲?泼水节是哪个少数民族特有的节日?火把节是哪个少数民族特有的节日?木鼓舞是哪个少数民族的舞蹈?竹竿舞是哪个少数民族的舞蹈?教师:对小竞赛的优胜者语言表扬,鼓励继续努力。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四单元 第11课 民族团结教案3 新人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四单元 第11课 民族团结教案3 新人
师:在讲述这个政策之前,我们先来进行一个只是竞赛,大家准备好了吗?
(组织课堂知识竞赛,活跃气氛。课堂知识竞赛内容丰富,时间跨度较大,综合考查出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
知识竞赛问题如下:
1、我国一共有多少个少数民族?
2、结合地理知识谈谈我国民族分布概况和特点。
3、在中国历史上各民族进行了哪些友好的交往?
(引用伊利、蒙牛、鄂尔多斯等少数民族聚居区著名商标说明当地经济的发展,贴近学生日常生活,容易产生共鸣。)
(学生指出是青藏铁路。教师根据时事切入这一方面的内容,指出少数民族地区交通条件的改善。)
师:2.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主改革。
(引用相关视频及数据资料说明西藏地区民主改革前后发生的巨大变化,学生通过学习感受党和政府为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所作的努力。)
师:3.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农牧业经济,加大改革开放力度。
(学生阅读57页相关课文并回答,如藏族百万农奴翻了身,进入社会主义阶段,成为我国五大牧区之一;内蒙古自治区的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成了国家商品粮基地;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是我国第二橡胶基地。)
(教师归纳指出人民政府尽一切努力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措施)
师: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帮助和扶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大家可以看幻灯片上的内容,这条铁路被称作是“天路”,你们知道是哪条铁路吗?
第11课民族团结
第11课民族团结
课时安排
一课时(45分钟)
教学用具
幻灯片和板书相结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学生了解各民族分布特点、民族区域自治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及其作用;掌握民族团结的概念: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和睦、友好、互助、联合的关系,以及各族人民齐心协力促进祖国发展和繁荣的状态。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民族团结教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民族团结教案新人教版
自主学习展示交流
民族区域实行的自治
1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构成有什么 特点?(由56个民族组成,各民族的关系是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相互依存、不可分离,分布格局是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
2组织学生讨论:党和政府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教师按下表启发归纳)
历史传统秦汉以来,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
4根据54页“动脑筋”,从孔繁森的先进事迹中,说说他有哪些高贵品质值得提倡?(忠诚党的事业,关心人民疾苦,不顾个人得失等。)
达标反馈
1根据55页“活动与探究”,指导学生完成连线。(可以通过讨论,先把能够确定 的答案连起来,然后在教师介绍下,连接剩下部分。)
2完成课本55页“练一练”:应选A(见课本52页。)
第11课民族团结
主备内容
二次备课
(备课人:________)
【教学目标】
1.了解各民族分布特点、民族区域自治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及其作用;掌握民族团结的 概念: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和睦、友 好、互助、联合的关系,以及各族人民齐心协力促进祖国发展和繁荣的状态2.通过学习“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培养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良好习惯,获得正确分析问题的能力,利用教材有关照片及其说明文字,结合本校西藏班网页介绍的内容,通过汉藏“民族团结”的感性认识,联想到全国各民族的大团结3.通过了解一些少数民族文化习俗,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形成对祖国民族大家庭的认同感,自觉承担对于国家和民族的历史责任了解孔繁森 的感人事迹,自觉学习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确立起为祖国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远大理想
自主学习展示交流
我国秦汉以来,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并经过了2000多年不间断的发展。各民族之间虽然有矛盾和战争,但是各民族在社会生 活和交往中和睦、友好、互助、联合的关系却是主流,各族人民齐心协力促进祖国 的发展和繁荣,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如何巩固和发展呢?请大家学习新课。(安排学生先阅读全文,作读书标记;然后探索、交流、讨论、练习)

八年级历史下册《民族团结》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历史下册《民族团结》教案、教学设计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合作意识。
2.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民族团结的相关图片、视频等资料,增强学生对民族团结的直观感受。
3.设计问题链,引导学生层层递进地思考,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条理性。
4.创设情境,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体验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同理心。
五、作业布置
1.必做作业:
(1)根据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撰写一篇关于民族团结的感悟文章,要求不少于300字,重点阐述民族团结对个人、社会和国家的重要意义。
(2)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民族团结相关知识,提高对历史知识的运用能力。
2.选做作业:
(1)收集现实生活中民族团结的案例,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下节课与同学们分享。
(2)结合所学知识,设计一份民族团结传海报,展示我国各民族团结的美好画面。
3.拓展作业:
(1)观看一部与民族团结相关的电影或纪录片,撰写观后感,不少于500字。
(2)参与一次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了解民族团结在实际生活中的体现,撰写实践报告。
作业要求:
1.学生需按时完成作业,确保作业质量。
6.视频观看:播放民族团结的相关视频,让学生感受民族团结的力量。
7.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8.课后作业:布置与民族团结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9.拓展活动:组织学生参加民族团结主题活动,如征文、演讲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我国历史发展脉络有初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他们对民族团结的认识处于朦胧阶段,对民族团结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因此,在本章节的教学中,应关注以下学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