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尿探讨

合集下载

遗尿

遗尿

病因病机
1.肾气不足,下元亏虚 肾虚不能固摄→膀胱约束无权→遗尿 2.肺脾气虚 – 脾气不足,中气下陷,土失制水之功 – 肺失肃降,不能通调水道使水液下输膀胱尤 在泾:“肺脾气虚,不能约束水道而病不禁 者,《金匮》所谓上虚不能制下也” 上虚不能制下 ,下虚不能上承→无权约束膀 胱水道→遗尿
3.下焦湿热
〔按语〕遗尿乃儿科常见病证,系指三周岁以
上之小儿,在睡眠中不能自行控制小便而不自 觉地排尿,俗称“尿床”。此病之发生,在于 肾及膀胱虚寒不能约束小便,或因脾肺两虚, 而使小便自遗为其主因。但亦有肝经有热,阴 虚有火而导致者。若小儿禀赋素弱,任督未充, 而致肾阳不足,下元虚寒,闭藏失职,膀胱失 于约束所致。本例为肾气不固,补关元以补益 下焦元气,且能益肾气;取中极以加强膀胱约 束功能;取三阴交以培补三阴之真气;取百会 旨在益智安神。下元充实,肾阳振奋,膀胱约 束有力,遗尿自止。
头针
(一)取穴 主穴:足运感区(或顶中线)。 配穴:气海(RN6) 、关元(RN4) 、中极(RN3) 、阴陵泉 (SP9)、足三里(ST36) 。 (二)治法 以主穴为主,酌加配穴。足运感区,以2.5~3寸长之 28号毫针,取准穴后,快速刺入肌层,向前平刺1.5寸, 以拇食指快速捻转,频率200次/分,持续3分钟,留针5 分钟,如此反复2次后起针。顶中线,取同样毫针,从百 会穴,向前顶穴沿肌层透刺1.5寸,以上法快速捻转1次后, 留针4~8小时。配穴,每次可配2个腹部、1个下肢穴。 腹部穴操作为气海透关元,或关元透中极。下肢穴直刺得 气。均以快速捻转加提插手法,运针1~2分钟,待感应强 烈后出针。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 3~5天。
【经验介绍】
1.包兆贵针灸合用治疗小儿遗尿,针刺取通里、大钟 穴,得气后留针 15min 。起针后用艾条温和灸关元穴 5min , 每日1次。共治疗62例,治愈35例,显效21例,好转4例, 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8%。 2.王正礼用传统灸法及拔火罐治疗遗尿,主穴为肾俞、 膀胱俞、三阴交。配穴为合谷、足三里。以上穴位均取双 侧。治疗时在第二腰椎旁拔两只火罐, 15min 后取下,然 后在肾俞、膀胱俞、三阴交等穴位上温和灸,至皮肤潮红 为度。每日 1 次, 10 次为 1 疗程。共治疗 220 例,治愈 90 例, 显效121例,无效9例。

中医遗尿名词解释

中医遗尿名词解释

中医遗尿名词解释
中医遗尿是指尿液无法控制或排出不畅的病症。

这是中医学中常见的病症之一,可分为以下几类:
1.妇科遗尿:主要指女性在活动、咳嗽、打喷嚏等情况下会有
尿液不由自主地漏出。

中医认为此种遗尿多由于子宫下垂、子宫脱垂、阴道松弛等原因所引起。

治疗上以收紧盆底肌肉、调理子宫的位置为主要方法,如针灸、艾灸、中药等。

2.老年遗尿:老年人由于膀胱功能减弱、尿道粘膜松弛等原因
会出现排尿困难或尿液不禁的问题。

中医认为此种遗尿主要由于肾气虚损、阳气下陷、脾虚等原因所致,治疗上以补益肾气、提升阳气、健脾等为主要方法,如中药调理、针灸、草药泡脚等。

3.小儿遗尿:小儿遗尿是指儿童在睡眠中尿床的现象。

中医认
为此种遗尿主要由于脾虚湿盛、肾气不固、肠胃积滞等原因所引起。

治疗上以调理脾胃功能、补益肾气、祛除湿气为主要方法,如中药调理、针灸等。

4.阳痿遗尿:指男性在性生活中无法勃起或勃起不坚硬,同时
伴有尿液不禁的问题。

中医认为此种遗尿多由于肾阳不足、肝郁气滞、心肾不交等原因所致。

治疗上以补益肾阳、疏肝理气、调和心肾等为主要方法,如针灸、中药调理等。

以上是对中医遗尿的一些常见名词解释。

不同类型的遗尿病症有不同的中医治疗方法,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辨证施治。


医强调整体调理,通过补益脏腑功能、疏通经络、调和阴阳等方法来恢复身体的平衡,从而达到治疗遗尿病症的目的。

同时,饮食调理、生活习惯的改变等也是改善遗尿病症的重要措施。

什么是遗尿?中医如何解释遗尿的原因和机制?

什么是遗尿?中医如何解释遗尿的原因和机制?

什么是遗尿?中医如何解释遗尿的原因和机制?一、什么是遗尿?遗尿,即指儿童或成人在夜间或白天无法控制尿液的排泄,常常导致尿床或尿裤子。

简单来说,就是在不想排尿的时候,尿液却不受控制地流出。

遗尿通常发生在意识清醒状态下,不同于夜间尿床(夜尿症),后者是指儿童在睡眠时因尚未掌握夜间排尿的控制能力而发生的排尿现象。

遗尿可能是一个短期的现象,例如因为尿急或突然的情绪变化导致的,也可能是一种长期的问题,与膀胱、神经系统、肾脏功能等因素有关。

它可能在儿童、青少年和成年人中出现。

遗尿对于个体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都可能产生一定的影响。

如果遗尿成为持续的问题,尤其是在成年人中,可能需要寻求医疗专业人士的帮助,以明确病因并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

在中医理论中,遗尿被归类为失禁症状的一种,通常与膀胱功能紊乱有关。

中医将膀胱视为“下焦”的一部分,与肾、脾等器官共同构成了人体的排泄系统。

膀胱在中医中被描述为“主收藏精液”,与尿液的储存和排泄有关。

当膀胱功能紊乱时,可能导致尿液无法被正常地储存和控制,从而导致遗尿现象。

中医认为,膀胱功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肾气、脾胃、心神等的调和,以及外邪的侵袭。

因此,中医在治疗遗尿时,通常会综合考虑多个因素,进行辨证施治。

二、中医对遗尿的认识中医对遗尿的认识强调了人体的整体平衡以及脏腑功能的调和。

遗尿被视为一种失禁症状,通常与膀胱功能紊乱、肾虚、脾胃失调等因素有关。

根据中医理论,遗尿被归类为“失禁”症状,意味着尿液无法在意识的控制下正常排出,而是在不合意的时间或地点自行流出。

中医强调人体脏腑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协调作用,因此,遗尿往往被视为脏腑功能的紊乱或失调所致。

膀胱在中医理论中被认为是主要负责储存和排泄尿液的脏腑之一。

膀胱的功能受到肾、脾、心等脏腑的影响。

肾主藏精,与尿液的控制和排泄有关。

肾虚可能导致膀胱功能不足,影响尿液的控制能力,从而引发遗尿。

此外,脾胃也与遗尿有关。

中医认为,脾主运化水湿,脾胃失调可能导致湿浊内生,影响膀胱功能,造成遗尿问题。

小儿遗尿的中医辨证治疗效果观察

小儿遗尿的中医辨证治疗效果观察

小儿遗尿的中医辨证治疗效果观察小儿遗尿,又称夜尿遗失、遗尿症,是指患儿在夜间睡眠时未能自觉地控制大小便功能,表现为在睡梦中突然尿失禁,足量的尿液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排出,给患儿及家庭带来了不便和困扰。

遗尿多发生于睡眠深度时,甚至影响儿童的睡眠质量,影响其健康成长。

遗尿症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与先天遗传、生活环境、心理因素、身体发育等有一定关系,但中医认为主要与脾肾不足、肝郁胁迫、心神不宁等相关。

中医治疗小儿遗尿主要从辨证施治入手,采用中医药调理法治疗。

一、中医辨证治疗小儿遗尿的基本原则1. 辨证施治:中医认为小儿遗尿的病因较复杂,需从脾肾虚弱、肝郁胁迫、心神不宁等方面进行辨证施治。

根据患儿的具体症状特点,选择相应的中药进行调理治疗。

2. 中西医结合:中医辨证施治小儿遗尿的也可结合西药治疗。

辅助运用一些中成药、中药颗粒或者采用一些西药辅助治疗,有效缓解小儿遗尿的症状。

3. 个性化治疗:小儿遗尿患儿的情况各异,治疗需因人而异。

医生应在充分了解患儿病情、体质、生活习惯等基础上,采取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1. 脾肾虚弱型:表现为小便次数增多,夜尿量多,面色晦黯,容易疲乏乏力,舌质淡白,脉象沉迟。

可选用四物汤、六味地黄丸等益气补肾的中药进行治疗。

2. 肝郁胁迫型:患儿有明显的情绪波动,易激动或易怒,夜间尿频、尿急、尿不尽,舌质偏红,脉象弦滑。

可以应用柴胡疏肝散等疏肝解郁的中药进行治疗。

3. 心神不宁型:患儿情志不宁,易受惊恐,易惊醒,夜间迷梦、口渴、多汗、舌质红,脉象细数。

可以选用安神补心汤等镇静安神的中药进行治疗。

1. 观察对象:从某医院门诊收集了100例符合小儿遗尿诊断标准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55例,女性45例,年龄范围为5-10岁,平均年龄7.5岁。

2. 治疗分组:将患儿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和西药治疗组,每组50例。

中药治疗组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方案,西药治疗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方案。

3. 治疗周期:治疗周期为3个月,每月随访1次。

器质性遗尿幼儿园案例

器质性遗尿幼儿园案例

器质性遗尿幼儿园案例案例名称:小明的器质性遗尿问题案例描述:小明是一位5岁的男孩,他在幼儿园时出现了频繁的尿床问题。

他的父母发现这个问题很严重,并且担心影响孩子的自尊心和情绪健康。

他们带着小明去了医院进行了检查,结果显示小明有器质性遗尿的问题。

分析解决方案:器质性遗尿是由于生理上的原因导致的尿床问题。

这种问题通常需要医学治疗。

首先,小明的父母需要了解器质性遗尿的原因和治疗方法,并与医生合作,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其次,幼儿园老师和家长需要合作,确保小明在学校的时候能够得到足够的支持和照顾。

老师应该时刻注意小明的尿床情况,并及时更换床单、衣服等物品。

此外,老师还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如让小明去上厕所、避免过多的饮食和饮水等,帮助小明减少尿床的发生。

最后,小明的父母需要给孩子更多的关注和支持,鼓励他积极治疗,并提高孩子的自尊心。

他们可以跟小明谈论这个问题,向他解释器质性遗尿是一种常见的生理问题,并告诉他许多孩子都会遇到类似的问题。

父母可以在家中采取一些措施,如减少夜间饮水、睡前排尿、使用吸湿垫等,帮助小明缓解尿床的问题。

结论:小明的器质性遗尿问题需要综合治疗,包括医学治疗、家庭照顾和学校支持。

只有家长、医生和老师合作,共同为孩子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照顾,才能帮助小明克服这个问题,并让他健康快乐地成长。

小明是一个4岁的男孩,进入幼儿园后,老师发现他经常尿裤子。

在和家长交流后,了解到小明曾经在家也出现过尿床的情况。

经过进一步了解,幼儿园的保健医生诊断小明患有器质性遗尿症。

为了帮助小明尽快解决这个问题,幼儿园采取了以下措施:1. 鼓励小明多喝水,并定时提醒他上厕所,以减少尿意突然而来的情况。

2. 让小明经常进行小便训练,让他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小便。

3. 给小明提供紧急情况下的备用衣服,以免他在换衣服的过程中引起其他孩子的注意。

4. 和家长密切配合,让家长给小明进行家庭训练,教他如何控制小便,养成良好的上厕所习惯。

健康讲座-夜尿(遗尿症)增多的诊治

健康讲座-夜尿(遗尿症)增多的诊治

健康讲座-夜尿(遗尿症)增多的诊治遗尿症发生在各年龄阶段。

但是在成人中的遗尿症一般都来自器质性因素,如疾病、伤残、药物副作用、衰老等。

绝大多数不属于心理疾病,治疗手段也根据病况具体分析处理,有些可能终身不愈。

作为心理疾病的遗尿症一般是指儿童遗尿症,即5岁以上的孩子还不能控制自己的排尿、夜间常尿湿自己的床铺白天有时也有尿显裤子的现象。

遗尿症在儿童期较常见,据统计,4岁半时有尿床现象者占儿童的10-20%,9岁时约占5%,而15岁仍尿床者只占2%。

本病多见于男孩,男孩与女孩的比例约为2:1。

6-7岁的孩子发病率最高。

根据某些资料,也有大约10%的5岁女孩,15%的5岁男孩遗尿的统计。

大约2/3的遗尿是在夜间最初1/3时间内发生。

因遗尿症发现较早,不难治疗。

遗尿症的患儿,多数能在发病数年后自愈,女孩自愈率更高。

部分患儿,如未经治疗,症状会持续到成年以后。

遗尿可有器质性和功能性之别,其发病机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遗传因素:可能为本病发病因素之一,本病的家族发病率甚高。

约为70%的患儿一级亲属有遗尿史,可能与有遗传因素的患儿控制遗尿的神经机制成熟延迟有关。

国外报道74%的男孩和58%的女孩,其父母双方或单方有遗尿症的历史。

单卵双胎同时发生遗尿者较双卵双胎者为多。

提示遗传与本病有一定关系。

(2)精神因素:本病儿童精神疾病患病率高于正常儿童,且遗尿常在精神刺激后开始或恶化,说明心理因素在部分患儿中起一定作用。

亲人的突然死伤,父母吵闹离异,母子长期隔离,黑夜恐惧受惊,均可导致孩子遗尿。

有些孩子自幼没有养成控制小便的习惯和能力,一出现尿床,便受到家长的责备打骂,长期处于过度紧张状态中,每天晚上睡前总要提心吊胆,生怕再次尿床,继而产生自卑心理,使遗尿经久不愈。

心理因素不但可促使以往已有控制小例能力的儿童重新发生遗尿,而且还可使少数患儿在发生遗尿后,逐渐形成习惯,有些甚至至成人仍无法改变。

(3)睡眠过深:根据不少家长反应,这类患儿夜间睡眠很深,不易唤醒,唤醒之后,往往还是迷迷糊糊、半醒不醒因此夜间唤醒排尿,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相对比较困难。

中医儿科学22章遗尿

中医儿科学22章遗尿
调理情志
针对情志失调型现代医学对遗尿的研究
发病机制
01
02
03
遗传因素
遗尿可能受遗传因素的影 响,家族中有遗尿病史的 人群患病风险较高。
神经发育延迟
部分患儿的排尿中枢神经 发育延迟,导致无法自主 控制排尿。
心理因素
紧张、焦虑、抑郁等心理 因素也可能引发遗尿。
调护方法
中药调理
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针对不同证型的 孩子,采用相应的中药进行调理。
针灸治疗
通过针灸刺激相关穴位,调节神经和内分泌 系统,改善遗尿症状。
推拿按摩
通过推拿按摩相关穴位,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缓解肌肉紧张和痉挛。
心理疏导
针对孩子的心理问题,进行适当的心理疏导 和行为疗法,帮助孩子克服心理障碍。
针灸与行为疗法结合
利用针灸调节身体机能,结合行为疗 法调整生活习惯和心理状态。
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
某患儿遗尿多年,经过中医辨证为肾虚型,采用补肾固涩的 中药治疗,同时结合现代医学的行为疗法,最终取得良好效 果。
案例二
某患儿遗尿且伴有其他症状,经过中医诊断为脾虚气弱型, 采用健脾益气、固涩止遗的中药治疗,同时辅以西药进行对 症治疗,患儿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生物反馈治疗
利用生物反馈技术,帮助患儿调整膀胱功能, 提高自主控制排尿的能力。
药物治疗
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利尿激素等药物进 行治疗。
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或长期遗尿的患儿,可能需要考虑 手术治疗,如膀胱颈悬吊术等。
04
中医与现代医学的比较与结合
各自优缺点比较
中医优点 强调整体观念和个体化治疗,注重预防和调理。
诊断标准
症状表现

遗尿症疾病PPT演示课件

遗尿症疾病PPT演示课件
遗尿症
汇报人:XXX 2024-01-16
目录
• 遗尿症概述 • 遗尿症的危害 • 遗尿症的检查与诊断 • 遗尿症的治疗方法 • 遗尿症的预防与护理 • 遗尿症的并发症与风险
01
遗尿症概述
定义与发病率
定义
遗尿症俗称尿床,通常指小儿在熟睡时不自主地排尿。一般至4岁时仅20%有遗 尿,10岁时5%有遗尿,有少数患者遗尿症状持续到成年期。
家庭氛围
营造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避免对 孩子进行过度的指责和惩罚。
鼓励表达
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增 进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沟通和理解。
寻求专业心理咨询
如果孩子的心理问题严重影响到日常 生活和学习,可考虑寻求专业心理咨 询师的帮助。
06
遗尿症的并发症与风险
并发症类型和表现
尿路感染
遗尿症患者由于尿液长时间停留在膀胱和尿道中,容易引发尿路 感染,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
社交障碍
遗尿症可能导致患者在社 交场合感到尴尬和不安, 影响社交活动。
对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
自尊心受损
长期遗尿可能使患者产生 自卑感,降低自尊心。
焦虑和压力
患者可能因担心遗尿而产 生焦虑和压力,影响心理 健康。
抑郁情绪
长期受遗尿困扰可能导致 患者出现抑郁情绪,影响 心理健康。
对家庭和社会的影响
家庭负担增加
体格检查
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 括身高、体重、血压等一般指标 ,以及泌尿系统的专科检查,如 腹部触诊、外阴部检查等。
实验室检查
尿常规检查
通过尿常规检查了解尿液的性状 、成分等,以排除尿路感染等泌
尿系统疾病。
肾功能检查
通过检测血清肌酐、尿素氮等指标 ,评估患者的肾功能状况。

常见疾病治疗遗尿优秀文档

常见疾病治疗遗尿优秀文档
治法:
主穴: 配穴: 操作: 方义:
(1)肾阳不足 治则:温补肾阳,固摄下元。 处方:中极、关元、肾俞、膀胱俞、三阴交。 方义: 随证配穴:小便频数灸列缺。睡眠深沉加百会、
神门。
操作:
(2)肺脾气虚
治则:补益肺脾。
治则:温补肾处阳,固方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元:。 气海、太渊、足三里、三阴交。
随证配穴:小便频数灸列缺。 处方:中极、关元、肾俞、膀胱俞、三阴交。
遗尿
一、概述
遗尿是指年满5周岁以上,具有正常排尿 功能的小儿,在睡眠中小便不能自行控制, 称为遗尿。
二、病因病机
先天肾气不足 下元虚冷,膀胱失约
肾亏
遗尿
病后失调
脾肺气虚,上虚不能制下
三、辨证 1.根据遗尿的主症辨证: 2分 重 中 轻 四.根度度度度、据::::治全每每每疗身夜周周兼发 发 发证生 生 生辨121次 --证42次 次或:。 。多次。 睡脾肾治重脾脾病随随处遗轻中脾重遗病治遗遗肾病处 脾随睡中随病随 脾处眠肺亏则度肺肺后证证方尿度度肺度尿后则尿尿亏后方肺证眠度证后证肺方深 气 : : 气 气 失 配 配 : 是 : : 气 : 是 失 : 是 是 失 :气 配 深 : 配 失 配气 :沉虚温每虚虚调穴穴中指每每虚每指调温指指调中 虚穴沉每穴调穴 虚中加,补夜,,::极年周周,夜年补年年极 ,:加周:: ,极百上肾发上上小小、满发发上发满肾满满、 上小百发小小 上、会虚阳生虚虚便便关生生虚生阳关 虚便会生便便 虚关5555周周周周、不,不不频频元不,元 不频、频频 不元11212次岁--次岁岁岁-244神能固能能数数、能固、 能数神数数 能、次次次或以或以以以门制摄制制灸灸肾制摄肾 制灸门灸灸 制肾。 。 。多上多上上上。下下下下列列俞下下俞下列。列列下俞次,次,,,元缺缺、元、 缺缺缺 、。具。具具具。。。膀。膀 。。。 膀有有有有胱胱 胱正正正正遗遗俞俞 俞常常常常尿尿、、 、排排排排三三 三尿尿尿尿阴阴 阴功功功功交交 交能能能能。。 。的的的的小小小小儿儿儿儿,,,,在在在在睡睡睡睡眠眠眠眠中中中中小小小小便便便便不不不不能能能能自自自自行行行行控控控控制制制制,,,,称称称称为为为为遗遗遗遗尿尿尿尿。。。。

遗尿中医辩证论治

遗尿中医辩证论治

遗尿中医辩证论治遗尿中医辩证论治来源:老中医在线发布:laozhongyi遗尿是指5岁以上的小儿不能自主控制排屎,经常睡中小便自遗,醒后方觉的一种病症。

遗尿可分为原发性遗尿和继发性遗尿两种,前者是指持续的或持久的遗尿,其间控制排尿的时期从未超过1年;后者是指小儿控制排尿至少1年,但继后又出现遗尿。

据国外报道,约15%一20%的5岁儿童, 5%的10岁儿童,2%的12^~14岁儿童患遗尿症,即使至青少年后期或成人期,也还有l%一2%出入患遗尿症。

夜间遗尿的儿童中,男孩是女孩的2倍,且有明显的家族倾向。

未经治疗的遗尿症,每年有15%的儿童自行缓解。

本病大多病程长,或反复发作,重症病例白天睡眠中也会发生遗尿,严重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与生长发育。

中医学对本病有较全面的认识,《素问·宣明五气》明确指出:“膀胱不约为遗尿”,《诸病源候论·小便病诸候·尿床候》也说:“夫人有于睡眠不觉尿出者,是其禀质阴气偏盛,阳气偏虚者,则膀胱肾气俱冷。

不能温制于水,则小便多,或不禁而遗尿。

”嗣后,历代医家均认为小儿遗尿多系虚寒所致,常用温补之法。

现代对本病的认识有了深入的了解,内服外敷、针推并施的综合疗法,不仅提高了本病的治疗效果,而且使本病的理法方药进一步丰富和完善。

【病因病机】一、病因1。

禀赋不足先天禀赋不足,素体虚弱,肾气不足,下元虚寒,则闭藏失职,膀胱气化功能失调,而发生遗尿。

2。

病后失调大病久病之后,失于调养,致使脾运失健,肺气虚弱,“上虚不能制下”而遗尿。

3。

湿热内蕴或因疾病影响,或因饮食失调,以致湿热内蕴,郁于肝经,肝经疏泄失利,移热于膀胱而致遗尿。

4。

情志失调突然受到惊吓,或因小儿自幼缺乏教育,没有养成良好的夜间排尿习惯;或因小儿白天嬉戏过度,夜间睡眠过深,呼唤不应;或骤然更换新环境等,均可造成遗尿。

5。

其它因素少数患儿是由于器质性病变所致,如蛲虫病、尿道畸形、脊柱裂(隐性或伴有脊髓膨出)、脊髓炎、脊髓损伤、癫痫、大脑发育不全及膀胱容积小等。

遗尿-中医难病诊治

遗尿-中医难病诊治

遗尿-中医难病诊治遗尿,俗称尿床,系指3岁以上儿童睡中小便自遗,醒后方觉的一种病症。

轻者数夜或每夜1次,重者一夜数次。

其发病率为5.6%~14.7%,以3岁以上、10岁以下的儿童较为多见,少数可延长至十几岁以至成年。

遗尿,属中医“遗溺”证的范畴,在《黄帝内经》中已有论述。

如《灵枢·本输》篇曰:“三焦者……人络膀胱,约下焦,实则闭癃,虚则遗溺。

”不但提出了遗溺的病名,而且阐发了其发病机理。

不过遗溺所指范围较广。

明确提出与本病症相类的尿床的为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内有《尿床候》的记载。

《备急千金要方》及《外台秘要》均已收载了有关小儿遗尿的治方和针灸疗法;明清两代医家,对本症的认识更有所发展,明代张介宾认为,肺气虚与遗尿有关,《景岳全书》提出治水者必须治气,治肾者必须治肺之法,设立肺肾同治,标本兼顾的治则。

历代各医家在长期医疗实践中积累了一整套中医中药治疗遗尿的临床经验。

本症多与素体虚弱,病后失调,隐性脊柱裂,外生殖器疾病,不良习惯及各种因素所致大脑功能紊乱等有关,但确切原因尚不清楚。

如经久不愈,可使儿童精神抑郁,影响身心健康,甚至导致智力迟钝。

目前对本症的治疗,西医尚无特效疗法。

现代中医对遗尿的认识,在50年代初,就有用针灸治疗的报道。

随着临床资料不断涌现,治疗方法除内服中药外,针灸、激光穴位熄射:耳压、头针灸穴位贴敷也有大量报道。

特别是80年代后,对针灸治疗的研究,在取穴和穴位刺激方法都有很大的发展。

通过实验研究发现,针刺刺激可调节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膀胱逼尿肌的作用,从而可使膀胱潴尿和排尿功能得到调整,对桥脑、中脑的排尿中枢放电频率亦有较大影响,使尿比重增加,总尿量减少。

近年来研究正在向纵深发展,在辨证上已注意到功能性与器质性遗尿的鉴别,以中西医理论为指导,对疾病的诊断更加准确、精细。

在治法上更趋适用性,选择无痛、高效、方便、易行的方法,更适宜于对儿童遗尿症的治疗。

综合临床疗效,对记载完整的1345例统计,痊愈814例,有效413例,无效118例,总有效率为91.2%.这说明中医中药对本病有肯定的疗效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儿童遗尿症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儿童遗尿症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儿童遗尿症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在儿童成长过程中,遗尿症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问题,给孩子和家庭带来不少困扰。

遗尿症又称夜尿症,是指小儿在规定的睡眠时间内,尚未能建立规律的夜间睡前憋尿习惯,或即使能力已经获得,但由于某种原因而无法控制解尿,导致患儿在睡着时突然发生的潜意识排尿,使床具、衣物等被尿湿,被称为遗尿。

本文将探讨儿童遗尿症的病因及相关的原因。

1. 生理原因引起的遗尿症一些生理因素可能导致儿童遗尿症的发生,包括:•尿液潴留:尿液潴留可能是因为膀胱容量过小或膀胱排空障碍引起的,导致儿童在睡眠中无法感知膀胱充盈而发生遗尿。

•尿频症:尿频症通常是因为膀胱收缩功能异常所致,导致频繁小便,容易在夜间引起遗尿。

•尿道异物或感染:尿道异物或感染也可能影响儿童控制尿液的能力,导致遗尿症的发生。

2. 精神因素引起的遗尿症儿童遗尿症的发生与精神因素密切相关,包括:•情绪问题:长期的心理压力、悲伤、恐惧等情绪问题可能导致儿童遗尿症的出现。

•家庭环境:家庭环境的不稳定、家庭成员关系不和谐等问题也可能影响儿童的精神状态,进而引起遗尿症。

3. 遗尿症的遗传因素有研究表明,遗尿症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

如果一个孩子的父母中有一方或双方曾患有遗尿症,那么这个孩子患遗尿症的几率会相应增加。

4. 睡眠障碍引起的遗尿症睡眠障碍可能是儿童遗尿症的一个原因。

其中包括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噩梦和恶性循环等问题,会导致儿童在睡眠中出现尿潴留或控制尿液能力下降,导致遗尿的发生。

5. 过敏原因引起的遗尿症有些儿童可能对食物、药物或环境过敏,过敏反应导致身体反应不稳定,也可能引起遗尿症。

结语儿童遗尿症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

家长在面对儿童遗尿症时,应该尽早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了解问题的具体原因,并且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帮助孩子尽快克服遗尿问题,重建自信与健康的生活方式。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遗尿症什么原因

遗尿症什么原因

遗尿症什么原因小儿遗尿是由什么引起的?对于父母们担心的这个问题,今天就来告诉你们为什么会小儿遗尿。

小儿遗尿的原因(1)遗传因素:30%遗尿孩子的爸爸和20%遗尿孩子的妈妈,在小时候也曾犯遗尿病。

反过来讲,爸妈均有遗尿史,他们儿子有40%会遗尿,他们的女儿有25%也患此病。

另外,在双胞胎、单卵双胎兄弟同时遗尿的要比双卵双胎高出2倍,可见,遗尿有遗传倾向。

(2)睡眠过深:这是一个较常见的因素。

这类小儿常常在睡前玩的较疲乏,睡得很深,不易唤醒,也多在梦境中尿床。

若睡前饮水较多,则更易发生尿床。

(3)膀胱功能成熟延迟:有些患遗尿症的小儿的膀胱容易较正常孩子小,这些孩子平时排尿次数相对较多,但尿量不多。

这是由于膀胱内的尿液没有多少,它就收缩排尿了。

(4)精神紧张:据临床统计,家庭不合、父母离异、失去双亲,惨遭虐待、升学考试前,孩子发生尿床的机会明显增多,但这种遗尿常是暂时的,过一段时间,精神情绪会逐渐消失。

(5)疾病的因素:由器质性疾病引起遗尿的情况并不多见。

泌尿系感染、畸形、以及脊柱裂、脑脊膜膨出等可引起遗尿。

另外,无症状性细菌尿和高钙尿也会引起遗尿,应引起人们的注意。

遗尿症的五大危害1、尿床会导致患者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烦燥易怒、多梦咬牙、睡觉乱蹬乱翻、注意力不集中、好动或不能久坐、精神萎糜等,直接影响大脑神经系统的功能及其发育,致使智商下降。

2、尿床患者会表现出挑食、厌食、面黄肌瘦或虚胖、乏力、易饭前腹痛或受凉腹痛、易晕车、大便溏稀或干燥等症状,直接影响机体的营供应及吸收。

3、尿床会导致患者产生羞愧、自卑、内疚、胆怯或胆小、恐惧、焦虑的心理。

久而久之,引起人格变化,表现性格内向、孤癖、不合群、神经质或有暴力倾向等。

4、尿床还会严重危害孩子的生长发育,易患隐睾、隐裂、疝气、包茎、小阴茎、小子宫、囱门愈合晚、走路晚、说话晚、身高体重差等。

5、尿床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导致孩子成人后出现少精、早泄、阳痿、不育,月经不调、闭经、排卵障碍、更年期提前、不孕等疾病,直接影响生育及性功能。

小儿遗尿的中医辨证治疗效果观察

小儿遗尿的中医辨证治疗效果观察

小儿遗尿的中医辨证治疗效果观察
遗尿是儿童常见的病症之一,中医学认为遗尿有多种病因,如脾虚湿盛、肾阳虚弱、肝肾不足、气血不足等,而不同的病因会有不同的治疗方法和药物选择。

本文通过观察中医辨证治疗小儿遗尿的效果,探讨不同的辨证方法和治疗方案。

1. 根据五脏旺相辨证治疗
五脏旺相是中医辨证的基本方法,根据患儿的五脏虚弱程度来选择药方。

对于脾胃虚弱型的遗尿,可选用参苓白术散,包括人参15g、白术15g、茯苓15g、炙甘草9g、泽泻15g、车前子30g。

此方具有扶正祛邪的作用,可增强脾胃功能,降低湿气,改善遗尿的症状。

2. 根据病情辨证治疗
根据病情辨证治疗是指根据患儿的病情发展而进行治疗,如临床上多见的肝肾不足型遗尿,可选用金匮肾气丸,包括山药30g、茯苓30g、泽泻30g、熟地黄30g、枸杞子30g、牛膝30g、丹皮15g、龙骨30g、牡蛎30g。

此方能补肾益气,固涩止泻,改善遗尿症状。

3. 应用外用治疗
中医外用治疗是针对常见皮肤小儿病症,如黏液病、湿疹、疹痒等进行治疗。

对于遗尿症状明显的小儿,可使用温灸等外用方法治疗,如使用艾灸治疗,用艾叶加热后放在足背部灸穴位,如中府、关元、三阴交等穴位。

艾灸能温暖肾经,补益气血,调和脉络,对小儿遗尿症状具有一定的改善效果。

综上所述,在中医辨证治疗小儿遗尿时,应根据患儿的病因和病情,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

中草药治疗有一定的副作用,应按照医嘱正确使用,同时积极配合生活护理和行为治疗,如控制喝水量、适当加强运动等,才能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遗尿的中医治疗分析

遗尿的中医治疗分析
1 7 2 C h | n a C o n t i n u i n q Me d i c a l E d u c a t i o n v 。 f _ Z Q . 4・ 中 医中药研究
造成 用 药混乱 。
对 高危 药 品 的重 视 ,加 强对 药 械科 工 作人 员 的 系统 培训 ,增强 其
人 核对 机制 ,避免 安全 隐患 。
用药 不 正确 不 仅 导致 了患者 及 家庭 难 以愈 合 的伤 痛 ,而 且使 得 医
高 危 药 品质控 小 组 每一 季度 定 时检 查 病 区高 危 药 品 的使 用 期 院产 生 了 负面 的社 会 影 响 。广大 医 务人 员 在 日常 工作 过 程 中总 结
限 、数 量 及摆 放 位置 ,同时 把 检查 结果 如 实报 告 给 医 院药事 管 理 和吸 取错误 教训 ,避 免重 蹈覆辙 。
委 员会 ,并 与科 室管理 考核 相结 合 。
2 . 1 . 3 高危 药 品效期 管理 门诊 药 房 、病 区药房 和 个病 区安 排 专人
参考文献 负 贵 高危药 品 的有效 期 和数量 管 理 ,确 保实 现高 危药 品安 全有 效 。 【 1 】 许金 美, 玲珍 ,姚志芳 ,等 . 持续质量改进在病 区高危药品管 先进先 出 。 理 中的应 用 U 】 中医药管理 杂志,2 0 1 1 ,1 9( 1 ) : 8 l 一 8 2 .
2 我院 高危 药品管 理和 实践 体会 2 . 1 建 立三 位一 体 的管理体 系 对于 高 危 药 品 ,积极 构 建 医 、药 、护 三位 一体 的管 理架 构 ,
患者 用药 正 确 。另 外 ,医 院对 高 危药 品 进行 集 中 配置 ,避 免 医护
在 医 院药 事管 理 委 员会 的 引导 下 ,从 药 品 的养 护 、领取 、使 用 等 人 员 遭 受细 胞 毒性 药 物 的危 害 。在 临床 应 用过 程 中也 能够 实 施 一 方 面安 排 专人 负 责 ,药学 组 织质 量 管 理组 每个 月 检查 各 个 科室 有 些 措施 , 比如更加 精 细化控 制静 脉注 射的 速度 、 用 药剂 量 、 液体量。

执业医师考试辅导遗尿病治疗探讨

执业医师考试辅导遗尿病治疗探讨

遗尿病治疗探讨遗尿病,指5岁以上的少年儿童在无神经及泌尿系统器质性病变的情况下,不能自主控制排尿,经常在入睡后不自觉地将尿液排泄在床上的一种疾病。

偶见18岁以上成人亦有此证。

从临床角度看,遗尿包括两种情况,一则指遗尿病,即俗称的尿床;二则指遗尿症,即不仅是将尿液排泄在床上,同时也在非睡眠状态或清醒时将尿液排泄在衣物或其它不宜排放的地方。

从病理角度看,前者多为神经功能不协调所致,多为单纯性持续性,即除尿床外无其它伴随症状。

后者多为器质性病变,诸如神经系统的损害、相关器官的占位性病变,多为伴随性和一过性,即除尿床外还有其它更明显的病理表现,可随其它病变好转而好转。

本文探讨的是单纯而无器质性病变的遗尿病尿床。

1 尿床的生理病理人的排尿过程是,医学敎育网搜集整理从肾脏分解排泄的多余水分、电解质、体内垃圾、体内细胞的代谢产物等的混合液体尿液逐渐贮存到膀胱,当膀胱达到一定的容量,尿液的压力刺激位于膀胱壁的压力感受器,由压力感受器发出的排尿信号经周围神经系统传导至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经分析处理后适时发出排尿指令,该指令到达膀胱,引起尿道括约肌松驰、逼尿肌收缩,从而将尿液排出体外。

从这一生理过程看,倘若神经系统损害,或膀胱等相关器官有占位性病变,均可引起异常排尿即遗尿症。

这种遗尿症不分白天夜晚、床上或非床上、清醒或非清醒状态均可发生,且往往伴随其它病变同时出现。

尿床则不同:其一,尿床是在睡眠状态,是在当事人无知觉的情况下排出尿液在床上;其二,尿床一般不伴随其它典型的神经系统病变或占位性病变体征;其三,尿床患者的理化检查均在正常范围。

据此分析,尿床仅仅是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或神经功能不协调所致。

比如膀胱的压力感受器反应阈偏低,导致患者膀胱贮有少量尿液时,即可引起压力感受发出排尿信号引起排尿,因此患者有尿泡小、排尿次数频繁等表现。

患者排尿中枢兴奋抑制功能紊乱,患者常有梦中排尿或起床时视力模糊、辨不清方向等表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遗尿停颗粒的制备与临床观察【关键词】小儿遗尿;遗尿停颗粒;制备;临床观察【摘要】目的研制遗尿停颗粒治疗小儿遗尿病症。

方法药剂科与名老中医共同研制,进行临床观察。

结果与结论遗尿停颗粒治疗小儿遗尿病症,起效迅速,疗效显著,安全性好。

【关键词】小儿遗尿;遗尿停颗粒;制备;临床观察小儿遗尿是儿科常见的病症,主要临床表现是:5岁以上的儿童,在睡眠较深时不易唤醒,自己不能起床排尿,甚至一夜尿床数次。

它不仅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与生长发育,同时也增加了家长的精神与生活负担。

目前国内外对本病的治疗仍缺少高效的药物,西药治疗此病效果不佳,针灸效果虽好,但需多次针刺,不易被多数患儿配合与接受。

为此,我们医院药剂科根据名老中医所献秘方,研制出遗尿停颗粒治疗小儿遗尿病症,起效迅速,疗效显著,安全性好。

现介绍如下。

1 处方益智仁10g,桑螵蛸10g,肉桂3g,黄芪12g,甘草5g。

2 制备按处方称取各药合格饮片置多功能提取罐内,加10倍水煎煮2次,第1次2h,第2次1h,合并两次煎煮药液,离心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30(50~60℃)的稠膏。

取1份稠膏,加入3份蔗糖粉混匀,制粒,干燥。

质量检验合格后用铝膜袋包装,每袋装5g。

3 临床资料3.1 诊断标准3.1.1 西医诊断标准 5岁以上小儿夜间小便不能控制,经常尿出而无知觉,排除因泌尿道感染、畸形、蛲虫病、脊髓损伤、癫痫、大脑发育不全、糖尿病、尿崩症等原因引起的遗尿症[1]。

3.1.2 中医肾气不足辨证标准(1)主要症状:睡中遗尿、熟睡不易醒;(2)次要症状:尿清量多、面色淡白、精神不振、形寒肢冷;(3)舌质淡、苔白、脉沉迟无力。

具备全部主症和次症中至少2项,参考舌证脉象,即可确诊[2]。

3.2 病例纳入标准 (1)符合小儿遗尿西医诊断标准;(2)符合中医肾气不足辨证标准;(3)平均每月夜间遗尿次数在15次能以上;(4)年龄为5~14岁的儿童;(5)家长或监护人知情同意。

3.3 疗效评定标准临床痊愈:治疗后夜间不再遗尿。

显效:治疗后夜间遗尿次数减少50%以上。

有效:治疗后夜间遗尿次数减少但不到50%。

无效:治疗前后夜间遗尿次数无明显好转。

3.4 用药方法 5~7岁,每次5g,每天2次,7~14岁,每次5g,每天3次,开水冲化后温服。

疗程为2周。

3.5 病例观察方法在正式开始用药前部分患儿需要有一个导入期,以解决对正在服用的同类中西药物进行洗脱等问题,导入期的时间视具体情况而定,一般为1~7天,以便于治疗前1周遗尿次数的评价。

开始用药1周后,第7±1天复诊1次,全面检查症状体征并记录在案,观察记录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询问用药情况,交待下1周用药并记录,开始用药2周后,第14±1天再次复诊,全面检查症状体征并记录在案,观察记录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询问用药情况,记录治疗前1周遗尿次数和治疗后1周遗尿次数并进行统计分析。

全部病例于停药4周后进行随访观察有无症状、体征的反复。

3.6 合并用药规定用药观察期间,不得使用兴奋中枢类西药及温补肾阳、固涩小便中药。

3.7 病例资料我院儿科与中医科收集自2003年2月5日~2005年11月17日符合小儿遗尿病例纳入标准的患儿258例,由于6名患儿家长中途加用其他药物,违反了合并用药规定,12名患儿失访,共计有18 名病例脱落。

最终有效病例为240例,其中男136例,女104例,平均年龄为9.8岁,经遗尿停颗粒治疗1个疗程后,临床痊愈209例(占总病例数87%),显效12例(占总病例数5%),有效5例(占总病例数2.1%),无效14例(占总病例数5.9%)。

无复发。

4 讨论遗尿,又称“遗溺”、“尿床”、“遗溲”。

是指睡眠中小便自遗,醒后方觉的一种病症。

患病率约为10.85%。

本病的发病以3周岁以上,13岁以下的儿童多见。

本病的病因病机主要为:由于小儿身体虚弱,先天肾气不足,膀胱虚冷,气化失职,通调水道,功能失常而发生遗尿。

遗尿症关键在于肾之阳气不足,故治疗选用补肾固涩之品以温补肾阳。

方中益智仁辛温入肾,功能补肾固精、缩尿。

长于治疗肾阳不足之夜尿频数、遗尿;桑螵蛸甘咸性平,既补益又收涩,为补肾助阳、固精缩尿之良药,尤其善于治疗肾虚阳衰、精气失固所致的遗尿、尿频。

两药共为君药。

肉桂温补肾阳,其性浑厚凝降,守而不走,偏暖下焦,能助肾中阳气,并能纳气归肾、引火归元为臣药。

黄芪固表补气,通调水道为佐药。

甘草调和诸药为使。

全方药味共凑补肾益气,固精缩尿之功,治疗小儿遗尿起效迅速,疗效显著,安全性好。

三重疗法治疗小儿遗尿症【关键词】遗尿遗尿是小儿的一种顽疾,国外研究表明小儿遗尿症对其心理影响特别严重。

早在19世纪初,英国医学界便开始对这种疾病的病理研究,50年代又开始对遗传和基因方面的研究,在我国由于一些观念上的误区,一些家庭对小儿遗尿症认识不够,而且也缺少经过医学组织认证的系统治疗手段,导致治愈率较低,复发率较高,病程长且难愈。

笔者根据祖国医学的内治法、外治法和食疗方法的理论和临床经验,参考国内外相关报道,经过筛选,拟定内服温肾止遗汤、肚脐外敷五龙散、食用益智仁猪脬汤三重疗法治疗小儿遗尿症,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00年3月~2004年3月小儿遗尿症病例71例,入选病例均符合《中医儿科学》[1]的诊断标准。

随机分成两组。

治疗组41例,其中男29例,女12例,男女比为2.42:1。

年龄3~7岁27例,8~12岁11例,13岁以上3例;对照组30例,其中男21例,女9例,男女比为2.33:1。

年龄3~7岁20例,8~12岁8例,13岁以上2例。

两组病程均为最短的半年,最长的11年。

证见小便清长,神疲乏力、形寒肢冷、面白无华、记忆力减退或智力较差,食欲不振、舌淡苔白、脉细等表现。

辨证属肾气不固型。

两组病例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具有均衡可比性。

1.2 方法1.2.1 治疗组(1)中药内服,自拟方温肾止遗散:益智仁15g,补骨脂10g,五味子3g,山药12g,伏神12g,桑螵蛸6g,生牡蛎12g,金樱子10g,石菖蒲10g,炙麻黄3g,每日1剂,水煎浓缩至80ml,分2~4次服,7天为1个疗程。

(2)外治法:五龙散敷脐,方组:五味子12g,龙骨3g,二药共为细末,混合均匀,以醋调成糊状,摊在白布上,约6cm×6cm每晚睡前贴在患儿脐部,胶布固定,次晨取下,7天为1个疗程。

(3)食疗法:益智仁猪脬汤:鲜猪脬1具,益智仁10g,荔枝肉20g,小茴香5g,黑豆20g,食盐适量,加水800ml砂锅炖至熟烂,约200ml左右,去药渣,喝汤食猪脬。

根据年龄1~3天1剂,痊愈为止。

1.2.2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治疗方法,综合性治疗措施。

1.3 疗效评定标准痊愈:夜间无遗尿,临床症状消失,随访1年无复发。

好转:治疗30天遗尿次数明显减少,偶有遗尿,临床症状减轻。

无效:治疗30天症状无改善。

3 讨论遗尿是小儿的一种顽疾,国外研究表明小儿遗尿症对其心理影响特别严重,在国外很早就已引起医学界重视,国际上近年来多采用去氨加压素类药物,增加抗利尿激素水平以减少尿量,同时配合行为矫正手段包括夜间叫醒、控制睡前引水量等以及心理治疗,来克服这种顽疾。

在我国由于一些观念上的误区,一些家庭对小儿遗尿症认识不够,而且也缺少经过医学组织认证的系统治疗手段,导致治愈率较低,复发率较高,病程长且难愈。

笔者根据祖国医学的内治法、外治法和食疗方法的理论和临床经验,参考国内外相关报道,经过筛选,拟定内服温肾止遗汤、肚脐外敷五龙散、食用猪脬汤三重疗法治疗小儿遗尿症。

“温肾止遗散”中益智仁、补骨脂温肾缩尿,暖膀胱、温化下焦之寒气;五味子敛肺气,益气安神;山药、茯神健脾益肺;金樱子、生牡蛎、桑螵蛸固精缩尿;石菖蒲、炙麻黄开心窍、利肺气,共奏温肾阳,暖膀胱,止遗尿之效。

现代研究认为,温补肾阳药物(益智仁、补骨脂、桑螵蛸),对于骶管缺损区脑脊液和血液供应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对伴有脊柱隐裂的遗尿患儿能取得一定疗效。

另外,麻黄的宣发温煦之力,使肺气得宣,膀胱得固,则遗尿可止。

此即《景岳全书?遗溺》[2]所说:“治水者必须治气,治肾者必须治肺”之旨。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麻黄具有较强的兴奋作用,能提高大脑皮质的兴奋性,使睡眠深度减弱,当患儿受到膀胱充盈刺激时容易自醒,或易被唤醒,可有效地避免遗尿的发生。

中医外治法源远流长,《素问?至真要大论》[3]云:“内者内治,外者外治”。

清代陈复正从“小儿脏腑未充,则药物不能多受”的观点出发,创立了不少适合小儿的外治法,如小儿热敷、贴药等。

外科宗师吴师机提出:“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

敷脐疗法是中医外治法的一种,具有悠久的历史,因脐(神阙穴)的特除解剖结构和腧穴位置,故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

“五龙散”敷脐治疗小儿遗尿,乃笔者多年的经验方,方中五味子收敛止遗;龙骨镇心安神,固涩止遗,二药外敷脐部,通过对神阙穴的刺激和腧穴经络的调节作用,达到治疗目的。

“益智仁猪脬汤”是根据中医“药食同源”和“以脏补脏”的理论制定的治疗遗尿的食疗方法。

小儿脏俯娇嫩,形体未充,先天不足,需要食补。

猪脬是血肉有情之品,“同气相求”以强化后天,补气升提,且作引经之药。

方中益智仁、荔枝肉、小茴香、黑豆有温肾固涩止遗尿的作用。

综上所述,笔者运用内外合治、以脏补脏,三重疗法治疗小儿遗尿,疗效可靠、显著,治愈率明显提高,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小儿遗尿临床观察【摘要】目的探讨遗尿停汤剂合新型艾灸按摩治疗小儿遗尿肾气不足型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采用遗尿停汤剂合新型艾灸按摩治疗小儿遗尿肾气不足型30例,并设对照组对比。

结果治疗组显控率优于对照组(P<0.05),并无皮肤感染等不良反应。

结论该疗法治疗小儿遗尿有较好临床疗效且安全无毒副作用。

【关键词】小儿遗尿;综合疗法;新型艾灸按摩疗法;遗尿停汤剂小儿遗尿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

患儿夜间睡眠较深,不易唤醒,神志朦胧,每夜或隔天尿床,每夜遗尿1~3次者多发生于10岁以下儿童。

从病程而言,一般小儿遗尿病程较长,有的反复发作,重症病例白天也会遗尿。

造成患儿睡眠不足,记忆力下降,学习成绩不佳,性格孤僻,易激惹,影响患儿身心健康和生长发育。

笔者临床运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小儿遗尿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诊断标准[1-2]西医诊断标准:(1)睡眠较深,不易唤醒,每夜或隔几天发生尿床,甚则一夜尿床数次;(2)发病年龄在5岁以上;(3)小便常规多无异常发现;(4)X线摄片检查,部分患儿可发现有隐性脊柱裂。

中医辨证标准:小儿年龄在5岁以上,睡中小便自遗,醒后方觉。

其中肾气不足型指睡中小便自遗,甚者一夜数次,小便清长,面白少华,腰膝酸软,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迟无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