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故都的秋》疑难解析:故都的秋
高中语文必修2《故都的秋》课文解读
高中语文必修2《故都的秋》课文解读《故都的秋》是郁达夫所创作的行旅散文,具有深刻的审美韵味。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中语文必修2《故都的秋》课文解读,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语文《故都的秋》课文解读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开笔用衬托的手法、赞颂的语调突出故都秋的特征。
“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是领起下文的中心句,它精要地描述了故都秋的特色。
这三个短语还构成排比,既有顺畅的气势,又有抑扬顿挫的声韵之美,奠定了文章的基调和底色。
]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说明自己不远千里、急匆匆赶来北平的理由,表达了对故都的秋无限仰慕之情。
“秋味”是对“清”“静”“悲凉”的总括。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浑浑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承上段“饱尝”二字而来,作者采用贬抑的手法,从各个不同的方面叙写南国秋天的不足,用以反衬北国之秋的美好。
第二个分号前是正面直接列举南国之秋的不足,之后写个人的感受。
前后都采用排比的短句,读起来好比山东快书,痛痛快快地数落一番,把南国的秋天结结实实地贬抑到了极处。
]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进一步申述南国之秋为什么不足。
这里先从反面设喻,后从正面设喻,形容南国的秋似秋又不是秋,言下之意,只有北国的秋才是盛开的名花,使人赏玩到十足;才是浓浓的美酒,使人陶然心醉。
]第一部分点明北国之秋“清、静、悲凉”的特征以领起下文,同时将北国之秋与南国之秋对比,表达对故都的秋的向往之情。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
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①的芦花,钓鱼台②的柳影,西山③的虫唱,玉泉④的夜月,潭柘寺⑤的钟声。
高一语文必修 上册(新教材)第七单元《故都的秋》知识点清单
高一语文必修上册(新教材)第七单元第七单元《故都的秋》知识点清单14 故都的秋一、重点剖析1. “故都”就是北平,作者为什么不直接把标题写成“北平的秋”?答案:作者之所以不用“北平”而用“故都”入题,是因为“故都”更能体现散文的抒情性。
“故”给人以历史悠久之感,也蕴含着怀念之情;“故都”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也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秋”确定了描写的内容。
“故都”与“秋”结合在一起,暗含着一种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融合的境界。
以此为题,明确而深沉。
2. “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是文章的“文眼”,其在语言表达上有何特点?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答案:(1)特点:①运用了排比手法,文气顺畅;②先用了两个单音节词“清”“静”,又以一个双音节词“悲凉”结尾,有抑扬顿挫的声韵之美。
(2)作用:概括全文意旨,奠定全文感情基调,总领下文。
作者借写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来表现自己因迷惑、抑郁、失望而徘徊的忧思与落寞之情;或者说,正因为作者有这样的心情,才感到故都的秋特别地来得“清”“静”“悲凉”。
3. 为什么作者对“陶然亭的芦花”等著名风景的描写只是点到即止,却着力描写家家户户到处可见的秋景?答案这是由作者当时的思想感情决定的。
作者所处的社会环境在他的内心投下了忧郁和凄凉的阴影,他追求“清”“静”,内心笼罩着淡淡的“悲凉”。
正因为如此,作者对“陶然亭的芦花”等著名风景的描写只是点到即止,而选择了最能表现自己内心感受的家家户户到处可见的秋景来着力描写。
在作者笔下,萧索的秋意与落寞的秋情是统一的。
4. 为了体现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作者精心描绘了五个画面,请给每个画面拟一个小标题。
在这五个画面中,作者是如何突出故都的秋的特点的?请结合课文内容简要分析。
5. “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可否改为“简直像是每一户的家虫”?答案:不能。
“家家户户”运用叠字,不仅使文章具有韵律美,还说明秋蝉分布广泛、数量众多;“养在家里”则进一步拉近了秋蝉与家之间的距离,给人一种亲近感;“家里”既呼应了前面的“家家户户”,又照应了后面的“家虫”。
《故都的秋》文本解读
《故都的秋》文本解读嘿,咱今天就来唠唠郁达夫的《故都的秋》。
这篇文章啊,那可真是有点意思。
你想啊,秋天这玩意儿,在咱生活里那可太常见了。
就说我去年秋天的时候吧,去了一趟老家的小胡同。
那胡同里的秋景,真有点像郁达夫笔下故都的秋呢。
胡同两边的老房子,墙皮都有点剥落了,露出里面的青砖。
房顶上的瓦缝里,长出了一丛丛的小草,在秋风里摇啊摇的。
走进胡同,脚下的石板路有点不平整,走起来嘎吱嘎吱响。
路边有一棵老槐树,树叶都黄了,风一吹,就飘飘悠悠地落下来。
我站在树下,看着那一片片黄叶打着旋儿落下,心里突然就有点感慨。
这场景,不就跟郁达夫写的“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
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有点像嘛。
胡同里还时不时传来几声狗叫,还有大妈们聊天的声音。
这声音在秋天的空气里传得老远,让人感觉特别亲切。
郁达夫说“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咱这胡同里虽然没有秋蝉,但有鸟儿在枝头叽叽喳喳地叫,也给这秋天增添了一份生机。
我在胡同里溜达了一圈,看到有户人家的院子里种了几盆菊花。
那菊花开得可真艳啊,红的、黄的、白的,啥颜色都有。
这让我想起了郁达夫写的“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 可不嘛,这秋天的美景,真是怎么看都看不够。
《故都的秋》里还写了秋天的雨,“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
” 我也觉得,秋天的雨很有味道。
有一次,我正走在胡同里,突然就下起了雨。
那雨不大,淅淅沥沥的,打在脸上凉丝丝的。
我赶紧跑到一个屋檐下躲雨,看着雨丝在眼前飘落,心里特别宁静。
这故都的秋啊,就是这样,充满了生活的气息,让人感觉特别真实。
郁达夫用他的笔,把这秋天的美景都写活了。
咱读着他的文章,就好像自己也走进了那个充满秋意的故都。
到最后,我从胡同里走出来的时候,回头看了一眼那片秋色,心里还是满满的感动。
这故都的秋,真的是让人难忘啊。
故都的秋详解讲解
故都的秋详解讲解
中国古都之秋,浓烈却又不乏柔美。
有一曲曲淡雅的古乐,让这座都市更加精神与追求。
古都秋色,随着秋日飞扬的洋溢着古都独特的灵动,把中国的历史文化展示的淋漓尽致,为人们带来无尽的欢乐与情趣。
古都秋色,最形象的就是古建筑中古朴的支柱,古式戏台,繁华的街道,清吟古诗,
一抹清新的景色,极具民族文化特色。
它们给了古都秋色独特的韵味,也把各式各样古文
化的故事随着古建筑形象传下去。
古都秋色,除了古建筑带来的厚重气息,还有应季水果的馈赠,有庄稼的熟着,有野
菊花的芳香,有六月流火的夕阳,有赤地梅子的光彩,有菊花舞的欢腾,有桃李芳菲的芬芳,有迎新灯火的热烈。
秋季,古都中气氛温暖而添柔美。
城市中古朴的支柱,廊柱,古式戏台,街道,楼榭,一切都以这温暖共存的文化背景下盛放着历史的记忆,用古都秋色的浓烈,给历史的古城
留下了深厚的感情。
古都秋,既是秋日的颂歌,也是尊重历史的殿堂。
它将贯彻古都生活的气息、它蕴藏
的情怀,以及它所体现的独特的美,都让人不禁深感敬畏和着迷。
古老的历史,浓浓的情怀,使每个让古都燃起来的人,都将永远被这一熊熊火焰之秋所感召。
故都的秋高中课文原文及赏析
故都的秋高中课文原文及赏析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扩展资料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雕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浑浑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
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亭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罢,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象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
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
象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
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沈的地方。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
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
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象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故都的秋》习题详解
《故都的秋》习题详解第一题:命题意图:引导学生整体把握全文。
并提取文中的精要。
即生动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抒发。
既要分别品味写景和抒情,又要将二者结合起来看,看出景中有情、寓情于景的特点。
如何看待这种“悲凉”,要求学生充分地表达个人见解。
只要言之成理就应鼓励。
参考答案:作者选取了故都之秋的富有特征的景物,如秋晨民居小院所见的“很高的碧绿的天色”,青天下的“驯鸽”,槐树叶底“漏下来的日光”,破壁腰中的“牵牛花”,“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早晨铺得满地的槐树“落蕊”,被称作“北国的特产”的衰弱的“秋蝉”,又奇又有味的“北方的秋雨”以及雨后话秋凉的“都市闲人”。
北国的“枣子树”和其他鲜果。
等等。
写出了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清”与“静”相近.都以描述景物的客观特点为主,而“悲凉”则以描述作者对故都之秋的主观感受为主。
体现作者“悲凉”情怀的句段大致有:“……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
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隐隐地透出悲凉的感觉和心境。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作者听到的仿佛是悲凉之声,显然含有悲凉之情。
“有些批评家说,中国的文人学士……”——这一整段都带有悲凉之情,可以集中体会这些语句。
“北国的槐树。
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
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这里写了视觉形象、触觉形象。
花铺满地,写视觉形象;脚踏花地,是触觉感受。
写触觉,给读者以逼真的感受。
这里寂静无人,斯人独徘徊,无人可与交流.便只有与自然相交融。
揣摩作者的心境,大约是欣喜的,又是寂寞的。
第二题:命题意图:品味文中精妙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语言创造才华。
可以不受“研讨与练习”的局限.鼓励学生品味更多的有意味的语言。
参考答案:1.这里写了视觉形象、听觉形象。
《故都的秋》赏析
《故都的秋》赏析
《故都的秋》赏析
郁达夫一生所赋诗歌、散文不少,尤其是写秋天的作品更是流传甚广,像《立秋之夜》、《故都的秋》等精致佳品。
《故都的秋》是郁达夫以偏爱北方秋天的独特视角,借景观抒发对人生的感悟,值得细细品味。
在作品的字里行间,不难看出郁达夫笔调中没有了旧有文人多愁善感的无病呻吟。
作者不惜千里之行,从久居的江南赶到原来的北平,专程去感受秋天这一大自然同时也是人生的黄金季节。
正如郁达夫在文中描述的那样,由夏的蓬勃,到秋复归于沉寂平淡,故秋常常是心绪平静、平和的象征。
秋代表了成熟,代表了收获,秋是无言的充实。
同时,秋天也喻示着岁月催人老,是衰残败弱的标志。
个中深味,只有在北方的秋天里才能充分体会到。
的确,秋天貌似平常、平淡,然其内涵是十分深厚的。
当你像作者一样手捧秋果,品尝着甘苦的时候,你会发现:秋天的天空安闲明澈,阳光温暖中略带寒意,正如一个人只有驱除了精神的浮噪、环境的喧嚣,才能沉静下来,从理性的角度看待事物和自身。
思想上的成熟,智慧上的练达,事业上的收获,是每个人所梦寐以求的。
也许凡事不是万不得已,你不会竭尽全力地去拼、去争,但是,每个人并非都能够在有限的时光里干出一番惊天动地、轰轰烈烈的大事,如同春天的播种和夏天的耕耘,未必一定能够结出秋天的硕果累累。
这时,你需要保持秋天般的心境。
郁达夫在文中并没有对秋天,特别是北方的秋天一味地歌颂或者悲啼,这是一种自然而又健康的人生境界。
每个人都应当在因功成名就而踌躇满志之时,或者在虽壮怀激烈而黯然退却之时,学会去留无意、宠辱不惊,得意淡然,失意泰然。
绚烂至极,归于平淡,看来不但是大自然的规律,也是人生的规律。
《故都的秋》课文赏析
《故都的秋》课文赏析《故都的秋》是一篇充满情感和思考的散文,作者通过对故都秋天的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故都的热爱和怀念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自己独特的审美观和艺术风格。
一、对故都秋天的景色的描绘《故都的秋》通过对故都秋天的景色进行了细致的描绘,如“秋天的早晨,阳光斜射在庭院中,树叶在地上形成斑驳的影子,鸟雀在树梢上欢快地歌唱着。
”这样的描绘,使得读者仿佛置身于故都的秋天之中,感受到了秋天的清新和宁静。
同时,作者通过对秋天特有的景物如菊花、槐树等的描绘,使得故都秋天的景色更加鲜明、生动。
二、对故都的热爱和怀念之情的表达在《故都的秋》中,作者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抒发,表达了对故都的热爱和怀念之情。
这种情感在文中多次出现,如“在秋天,我总是想起故都的那片天空,那片金黄的稻田,还有那些亲切的人们。
”这样的表达,使得读者感受到了作者对故都深深的情感纽带,也让人们更加珍惜自己故乡的美好和温暖。
三、独特的审美观和艺术风格在《故都的秋》中,作者通过对不同景物的细致描绘,展现了自己独特的审美观和艺术风格。
他特别注重对细节的刻画,如“那片金黄的稻田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稻穗在阳光下闪耀着迷人的光芒。
”这样的描绘,不仅表现了作者独特的审美眼光,也使得读者感受到了作者的艺术风格和创作魅力。
四、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悟在《故都的秋》中,作者通过对秋天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他认为,秋天是自然的转折点,是收获和离别的交织,也是生命与死亡的轮回。
这样的思考和感悟,使得文章的主题更加深入人心,也引发了读者对于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五、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故都的秋》的语言优美,情感真挚。
作者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排比、对仗等,使得文章的语言更具表现力。
同时,文章中的情感表达也十分真挚、浓烈。
例如,“我想念那个秋天,想念那片天空,还有那些亲切的人们。
”这样的情感表达使得读者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
整篇文章的情感氛围浓烈、感人肺腑。
高中语文《故都的秋》疑难解析:故都的秋
高中语文《故都的秋》疑难解析:故都的秋《故都的秋》疑难解析1、正确认识文章主线对文章的统率作用:文章的主线统率全文的各个部分。
本文贯穿全文的情感主线,就是“清、静、悲凉”。
这里的“清”是与“浊”相对立的,是一种清爽、清楚,而不是混混沌沌。
正如文中所写,南方的秋,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它像半开半闭的花,微醺的酒,处于模糊与朦胧之中。
而北国的秋却是味道十足的,清清爽爽的。
“静”是宁静、安静,“悲凉”是人心情在客体上的反射。
文章中各个部分均体现着“清”、“静”、“悲凉”的特点。
如写小院秋景,那小屋是“一椽破屋”,墙是“破壁”,大环境就是冷落的。
再看天色是“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而人的活动是“细数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静对”破壁腰中牵牛花的蓝朵,还有看那几缕萧疏的秋草。
不久秋味十足,而且于清闲中流露着一缕缕落寞与孤独的伤感。
作者也写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这种以声写静的方法更突出了小院的寂寞。
这些景物,从声音到色彩到外形,都在显示着全文感情的主旋律──清、静、悲凉。
其它几幅图画也是如此。
但应注意,“清、静、悲凉”虽然是统率全文的,各幅风景图均统一在这感情基调中。
但却不可机械地去分析,五幅图景中哪一景物是在显示清,哪一景物是在显示静,哪一景物是在显示悲凉。
这样去分析课文,往往会走到牵强附会的死胡同之中。
例如分析秋果中的枣树,作者之所以选它,只是因为它在京城人家院落中极为普通,几乎处处都有,而它青中带黄的色彩又与全文情感基调一致,足以代表作者心中的故都秋色。
如果非要找它哪里是清,哪里是静,哪里是悲凉,就太琐细了,也太主观猜测了。
所以,作者笔下的北京之秋清、静、悲凉的特点,是体现在五幅秋景图形成的总体氛围中的,这三者间又互相包容,互相映衬,清中有静,静中有清,清静中有悲凉,悲凉的外在表现即为清静。
这样去读文章,较易于触摸到作者写作这篇散文时的心境。
2、“不单是诗人,就是被关闭在牢狱里的囚犯,到了秋天,我想也一定会感到一种不能自已的深情。
故都的秋》课文解读
故都的秋》课文解读秋天总是美好的,无论在哪里,但北国的秋却特别清、静、悲凉。
这三个短语构成了排比,奠定了文章的基调和底色。
作者不远千里赶来北平,只为了饱尝这故都的秋味。
南国的秋当然也有,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时常多雨少风。
一个人夹在城市中,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色、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秋并不是名花,也不是美酒。
那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中是不合适的。
南国的秋似秋又不是秋,只有北国的秋才是盛开的名花,使人赏玩到十足,才是浓浓的美酒,使人XXX心醉。
本文点明北国之秋的特征,同时将北国之秋与南国之秋进行对比,表达了对XXX的向往之情。
在南方的秋天,我总是会想起北京的陶然亭、钓鱼台、西山、玉泉和潭柘寺。
这些地方都是美丽景色的代表,每个名词短语都像一幅画面,展现出生动的美景,让我感到无限向往。
这些皇家园林和名胜古迹构成了“故都的秋”的美妙意境。
然而,当我们阅读下文时,我们会发现,作者所描写的秋天并不是人人向往的地方,而是低矮的破屋和雨后的斜桥。
这引发了我们的疑问:作者写故都的秋天,到底是为了什么?即使在北京皇城人海之中,租一间破屋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坐在院子里,也能看到高高的碧绿天空,听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从槐树叶子底下,向东数着一丝丝漏下来的阳光,或者在墙上,静静地看着牵牛花的蓝色花朵,自然而然地感受到秋天的气息。
牵牛花最好是蓝色或白色,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不好。
最好在牵牛花下面,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
这是作者向我们展示的第一幅故都秋景图。
让我们细细品赏,看看它蕴含了怎样丰富而深刻的内涵。
这幅画的时间是早晨,主体是“一椽破屋”,屋的背景是“XXX”。
作者身处在“XXX”之中,但他的心却游在“名利场”之外。
他租了“一椽破屋”,“泡一碗浓茶,向院子里一坐”,这难道不是一个置功名利禄于不顾,超凡脱俗的隐士?我们再来看看作者为我们描绘的秋景:这里有“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有“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有“日光”,还有“牵牛花(朝荣)的蓝朵”,秋“来得清,来得静”,全无“皇城人海”的喧嚣。
故都的秋详解讲解
《故都的秋》详解1一、直击题旨本文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并流露出忧郁、孤独的心境——在那个时代,社会风云和个人遭际在作者心里投下的阴影,以致对故都清秋的“品味”夹杂着一些苦涩。
二、探寻思路全文按“总——分——总”结构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2段)总写对北国、江南之秋的不同感受,表达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
第二部分(3-12段)从记叙和议论两个方面写古都纷繁多彩的清秋景象。
记叙方面:根据“清”“静”“悲凉”三个特点逐一描绘古都自然风物。
议论方面:从喻理角度进一步赞颂自然之秋、北国之秋。
第三部分(13、14段)总括全文,再次强调南国之秋的色味不及北国之秋,直抒对故都的无比眷恋之情。
三、质疑问难问:作家所描写的故都秋天的景物有些什么独特之处?想想为什么对这些很平常的景物情有独钟?答:作家不写故都的皇家宫殿和园林,也不写远近郊区众多的优美的自然风光,那些景致虽也代表了故都的特色,但似乎离老百姓的生活很遥远。
他只是依凭一个普通文化人士的眼光来观察和体验故都之秋,他笔下的秋色、秋味、秋的意境与姿态,都笼罩着一层奇异的主观色彩。
郁达夫从生活中体验到许多悲苦与忧愁,但是他没有彻底消沉,而是依然怀有一颗追求真善美的心灵,以审美的心态和眼光来观察故都秋景,看到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美好的一面;他不写北平的宫殿庙宇、亭台楼阁,而是写老百姓家园和普通街道上所见之景,写出了北平下层人民和不得意的知识分子的生活状况的一个侧影,他的审美眼光与普通人的生活联系在一起,表现出作者的平民意识。
问:“悲凉”本是形容消极、低落情绪的,可为什么用在赞美故都之秋的文字中?答:30年代的旧中国,连年战乱,民生凋敝,读书人也食无所安。
为了谋生,郁达夫辗转千里,颠沛流离,饱受人生愁苦与哀痛。
因此,景物描写中融入了作者自己的主观情绪。
他描写自己心中的“悲凉”已不仅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整个的人生感受;同时也是那个时代动荡风云的投射,写出的是那个时代的感伤与悲凉。
《故都的秋》重难点剖析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第七单元
《故都的秋》重难点剖析郁达夫《故都的秋》是一篇文质兼美、意蕴深沉的散文,是中学语文教材中的经典篇目。
然而,每次听完老师们精心准备的公开课,我都有些失望。
老师带领学生去体会故都“清”“静”“悲凉”的特点,通过倾听青天下驯鸽的飞声、细数槐树叶底漏下来的日光、静对着喇叭花的蓝朵、脚踩槐树落蕊、细看扫帚丝纹等细节去体会其“清”与“静”;通过疏疏落落尖细且长的秋草、秋蝉衰弱的残声、灰沉沉的天色等意象去体会秋的“悲凉”。
这看上去并没有问题,但是这些内容,老师不讲,学生也可以读懂。
文本还有哪些耐人寻味的细节?文字的背后,还有哪些深沉的思想情感?老师没有讲出来,也没有引导学生去思索。
那么这节课就事论事,浮于表面,教师失去了作为师者的指导意义。
著名的教育专家孙绍振先生曾经说道:“现在的中学语文教学为什么枯燥乏味?主要是因为语文教师难以讲出学生不知道的东西。
课堂要有吸引力,在知识与分析层面上教师与学生应该有落差。
对于文本,如果教师在和讲解上不能出新,如果教师在课堂上的分析都是学生在一般资料上就可以看到的,学生就不会信服你,课也不会上得生动。
”复旦大学教育研究专家陈静静博士在分析学生陷入学习困境的时候讲到:“很多时间被浪费在已有知识的不断重复上,而真正核心的、有难度的、有挑战性的课题则往往没有时间进行充分的思考和解决。
”对于《故都的秋》,怎样讲才是一节有意义的课?为了真正读懂郁达夫笔下的秋意,我决定去图书室借一本郁达夫的书来读一读。
在去图书馆的路上,我还在担心能不能一下子找到我要的书,可是等我站在书架前,那本《郁达夫精品文集》就立在眼前,与我对语。
原来是天意注定我必须要与大师做一次心灵的相遇。
断断续续读完这本书之后,对郁达夫的生活经历有了更清晰具体的认识之后,我认为本文的重点可以确定为以下三点:01读懂北方秋枣图曾经,我也是咬文嚼字,绞尽脑汁,强行要给第秋枣图贴上“清”“静”“悲凉”的标签,如:因为作者关注了枣子的细微变化,说明他清闲、宁静;因为枣子红完,西北风就起来了,所以萧瑟悲凉。
故都的秋第三段解析
故都的秋第三段解析
故都的秋第三段解析:
第三段到第十一段分层次来描写北国之秋的独特景物。
第三段是总括,描绘了一幅对着牵牛花品茶,聆听驯鸽的飞声,观赏一丝丝的日光和高远的天色的画面。
北国秋天的清静、淡泊表现得淋漓尽致,也和上文江南的秋形成了对比,更好地抒发了作者对北方的秋的喜爱的情感。
描绘北国之秋具体的意象:槐树、蝉声、秋雨、果树,这些只属于秋的意象顿时在读者心中勾勒出北国秋天的画面。
槐树的落蕊铺了满地,扫过之后留下淡淡的细纹,细腻、清闲,却有一丝落寞。
秋蝉衰弱的鸣声伴着息列索落的秋雨,太阳重新露出脸来,着着青布单衣叼着烟管的人们在雨后斜桥影中交谈。
果树结了一颗颗果子,果实在树叶间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
这些都是北方的秋独有的景物。
作者运用细腻的描写来体现,足以看出他情感的浓郁与深厚。
《故都的秋》是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革命烈士郁达夫于1934年8月创作的散文。
《故都的秋》里的秋天是以“清”“静”“悲凉”为题眼的一篇文章,是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
文章用北国的秋景的浓色与厚味来和南方秋色的淡色和浅味形成对比。
全文1600多字,运用了40多个秋字来描写秋景非但没使文章枯燥无味反而使文章更加生动,可见郁达夫的写作手法已经出神入化了,本文堪称佳作。
“故都”两字指明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也暗含着一种文化底蕴;“秋”字确定描写的内容,与“故都”结合在一起,暗含着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一种境界。
故都的秋详解
《故都的秋》详解1一、直击题旨本文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并流露出忧郁、孤独的心境——在那个时代,社会风云和个人遭际在作者心里投下的阴影,以致对故都清秋的“品味”夹杂着一些苦涩。
二、探寻思路全文按“总——分——总”结构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2段)总写对北国、江南之秋的不同感受,表达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
第二部分(3-12段)从记叙和议论两个方面写古都纷繁多彩的清秋景象。
记叙方面:根据“清”“静”“悲凉”三个特点逐一描绘古都自然风物。
议论方面:从喻理角度进一步赞颂自然之秋、北国之秋。
第三部分(13、14段)总括全文,再次强调南国之秋的色味不及北国之秋,直抒对故都的无比眷恋之情。
三、质疑问难问:作家所描写的故都秋天的景物有些什么独特之处?想想为什么对这些很平常的景物情有独钟?答:作家不写故都的皇家宫殿和园林,也不写远近郊区众多的优美的自然风光,那些景致虽也代表了故都的特色,但似乎离老百姓的生活很遥远。
他只是依凭一个普通文化人士的眼光来观察和体验故都之秋,他笔下的秋色、秋味、秋的意境与姿态,都笼罩着一层奇异的主观色彩。
郁达夫从生活中体验到许多悲苦与忧愁,但是他没有彻底消沉,而是依然怀有一颗追求真善美的心灵,以审美的心态和眼光来观察故都秋景,看到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美好的一面;他不写北平的宫殿庙宇、亭台楼阁,而是写老百姓家园和普通街道上所见之景,写出了北平下层人民和不得意的知识分子的生活状况的一个侧影,他的审美眼光与普通人的生活联系在一起,表现出作者的平民意识。
问:“悲凉”本是形容消极、低落情绪的,可为什么用在赞美故都之秋的文字中?答:30年代的旧中国,连年战乱,民生凋敝,读书人也食无所安。
为了谋生,郁达夫辗转千里,颠沛流离,饱受人生愁苦与哀痛。
因此,景物描写中融入了作者自己的主观情绪。
他描写自己心中的“悲凉”已不仅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整个的人生感受;同时也是那个时代动荡风云的投射,写出的是那个时代的感伤与悲凉。
《故都的秋》讲解解析
《天净沙· 秋思 》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 天涯
《天净沙· 秋思》
(仿写)
破屋浓茶小院, 漏光鸽声碧天, 秋草蓝朵残垣。 槐蕊铺地, 落寞人在故都。
思考: 第12节的中心句是什么? 作者将议论的落脚点放在哪里?
中心句: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 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起深沉、幽 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 落脚点:可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 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 底。
让我们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学学元代的马致远,结合课文内容 来写一曲《天净沙· 秋思》怎么样?
探究思考
• 本文还有一段言简意深的议论,它的主 要思想是什么? • 中国——外国 悲秋之广 • 常人——文人 悲秋之深 • 是对悲秋情结的总结与升华,更提升了 作者的悲秋之感与颂秋之情。
体会文章写作特色
• ①衬托的手法:写江南之秋的作用。 • ②景物的选取:能体现作者主观情绪。 • ③语言的特色:句式整散结合,节奏感 强。
南国的秋南国的秋北国的秋北国的秋本体甘甜可口甘甜可口回味不永回味不永食之有味食之有味玲珑如意玲珑如意逗玩邀宠逗玩邀宠味美细腻味美细腻清香后劲足清香后劲足如秋之内蕴如秋之内蕴有味耐饥有味耐饥如秋之隽永如秋之隽永可大快朵颐可大快朵颐得秋之爽气得秋之爽气跋涉千万里跋涉千万里12故都之秋清静悲凉令人向往江南之秋色味不浓赏玩不足1314记叙议论乡国有异秋感略同故都之秋别有深味南国之秋色味不如北国之浓故都秋好宁可减寿也要留住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秋蝉啼唱那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的下起雨来
“悲凉”本是形容消极、低落情绪的,可为什么作 者把“悲凉”用在赞美故都之秋的文字中(文眼句),而 不用明快的笔调来颂秋呢?(方法:联系背景)
《故都的秋》赏析
《故都的秋》赏析赏析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
下面为大家带来了《故都的秋》赏析,欢迎大家参考!原文: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
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
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叫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
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
【高中语文《故都的秋》问题探究与探究思路】 故都的秋(共4页)
【高中语文《故都的秋》问题探究与探究思路】故都的秋[模版仅供参考,切勿通篇使用]《故都的秋》于1984年被选入高中语文教材后,成为高中语文写景抒情散文的重要篇目,下面是XX给大家带来的高中语文《故都的秋》问题探究与探究思路,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语文《故都的秋》问题探究《故都的秋》主题是什么?历来众说纷纭,见仁见智。
比较有代表性的说法是:“九?一八事变以后,日寇步步紧逼,北平的陷落不过迟早的事。
《故都的秋》写于1934年8月,三年后的8月14日,北平失守,郁达夫不经意中为一座历史名城唱了一曲凄恻的挽歌。
”“作者所挚爱、所追寻的‘故都的秋’”,“实质上是一种特殊形态的深挚的爱国主义精神的体现”。
还有的说得更明朗:“《故都的秋》借写故都的秋景,表达了一种深沉的爱国之情,对故都的秋有多眷恋,表明他对祖国的爱就有多深。
在这篇精致的散文中,作者不但表达了对故都的秋的深深眷恋之情,更是传递出他的爱国情愫,一种离乱人心底难以言说的心声——富国强兵,驱逐列强。
”《教师用书》则持另一种说法,它认为这是抒写作者对于故都的眷恋:“本文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对故都之秋的向往、眷恋之情,并流露出忧郁、孤独的性格。
”《故都的秋》是一部爱国之作或者眷恋北平之作吗?你对这篇文章的主题,有什么新的看法?高中语文《故都的秋》探究思路上述说法,“爱国说”牵强附会,“眷恋说”隔靴搔痒。
关于北平,郁达夫写过两篇文章,一篇《故都的秋》,一篇《北平的四季》。
《北平的四季》确是“对这日就沦亡的故国的哀歌”,在国难深重的当时,郁达夫再没有重践斯土,只能这样遥祝故都的无恙:“五六百年来文化所聚萃的北平,一年四季无一月不好的北平,我在遥忆,我也在深祝,祝她的平安进展,永久地为我们黄帝子孙所保有的旧都城。
”所以,如果说《北平的四季》抒发了郁达夫的爱国主义情感,那是完全正确的,但如果说《故都的秋》也是同一个主题,则是生搬硬套,牵强附会。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 2《故都的秋》重难点探究
高效上好每节课 快乐上好每天学
在文章结尾部分,作者又写到了“南国之 秋”,指出“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譬 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 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 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 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对”,透露出悠闲、惬意。总起来说,表现了作
者热爱故都之秋的情怀。高效好每节课 快乐上好每天学(2)这里写了视觉形象、触觉形象。花铺满 地,写视觉形象;脚踏花地,是触觉感受。写触 觉,给读者以逼真的感受。这里寂静无人,斯人 独徘徊,无人可与交流,便只有与自然相交融。 揣摩作者的心境,大约是欣喜的,又是寂寞的。
退出
高效上好每节课 快乐上好每天学
这里写的不是上流社会人士或文化人士而是平民因为那些着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的形象更有地方特点而且作者觉得与他们更亲近表现出作者的平民意识似乎也能读出作者很希望能像都市闲人那样过无忧无虑的生活
《故都的秋》重难点探究
高效上好每节课 快乐上好每天学
1.文章以“故都的秋”为题,联系全文思考,“故 都”即是“北平”,为何不以“北平的秋”为题呢?
高效上好每节课 快乐上好每天学
(2)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 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 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答案】(1)这里写了视觉形象、听觉形象。
景物写得非常细致,如“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
光”“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也写
高中语文新人教版必修2:《故都的秋》难句解释
《故都的秋》是著名现代作家郁达夫写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
它的篇末有一段难句: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比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
比起北国的秋来,正象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这两个句子有人贬抑。
如一篇名为《白璧微瑕堪遗憾——名篇指瑕拾趣》的文章就指出,这两个句子是文章结尾处所出现的不和谐音符。
理由是“‘譬如’后面的四个意象的排列,说得都是南国之秋的美丽处,都是具有一种诗意美的,可是,到了后面,为了强调与北国之秋的比较效果,作者使用的一连串的四个排比句,却实在缺乏美感。
原因有二:一是用词太俗,不雅;二是意象本身粗陋,缺乏诗意。
这里出现的“黄酒”、“白干”、“稀饭”、“馍馍”、“黄犬”、“骆驼”这一类字眼与前面文雅柔美的情味反差太大了,而这些用词所包含的意象意义也显得过于唐突粗俗,毫无含蓄蕴藉之美,与全文的风格迥异,实在有些煞风景……所以,我认为,这四个比喻句的排比实在有些不伦不类,难免给人一种狗尾续貂的感觉”。
大多数人褒扬。
首先是谭学纯教授对这一句子的评析。
他认为,作者运用排比、博喻辞格,精选四组在量与质上差别明显的事物,让读者品味到故都秋天淳厚、浓郁、鲜美的醉人特色,与作者那浓烈的挚爱产生共鸣。
其次是贺诚章先生认为:“这段文字使用了比喻,多角度表达了对南北方秋天的具体差别的体验:一是味道薄厚的差别(黄酒之与白干);二是充实程度的差别(稀饭之与馍馍,实际是感觉);三是肥美程度的差别(鲈鱼之与大蟹,还是味觉);四是规模的差别(黄犬之与骆驼,又回到了视觉)。
又次漆瑗先生则认为:“‘黄酒之与白干’,一个温和,一个刚烈;‘稀饭之与馍馍’,一个稠润,一个硬实;‘鲈鱼之与大蟹’,一个细腻、秀美,一个粗壮、威严;‘黄犬之与骆驼’,一个机灵、活泼,一个沉稳、刻苦。
”再次是复旦大学附中张大文先生的意见,他认为:“作者把南方的秋味同故都的秋味相比较,认为前者之与后者,有如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故都的秋》疑难解析: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疑难解析
1、正确认识文章主线对文章的统率作用:
文章的主线统率全文的各个部分。
本文贯穿全文的情感主线,就是“清、静、悲凉”。
这里的“清”是与“浊”相对立的,是一种
清爽、清楚,而不是混混沌沌。
正如文中所写,南方的秋,只能感
到一点点清凉,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它像半开半闭的花,微醺的酒,处于模糊与朦胧之中。
而北国
的秋却是味道十足的,清清爽爽的。
“静”是宁静、安静,“悲凉”是人心情在客体上的反射。
文章中各个部分均体现着“清”、“静”、“悲凉”的特点。
如写小院秋景,那小屋是“一椽破屋”,墙是“破壁”,大环境就是冷落的。
再看天色是“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而人的活动是“细数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静对”
破壁腰中牵牛花的蓝朵,还有看那几缕萧疏的秋草。
不久秋味十足,而且于清闲中流露着一缕缕落寞与孤独的伤感。
作者也写到青天下
驯鸽的飞声,这种以声写静的方法更突出了小院的寂寞。
这些景物,从声音到色彩到外形,都在显示着全文感情的主旋律──清、静、
悲凉。
其它几幅图画也是如此。
但应注意,“清、静、悲凉”虽然
是统率全文的,各幅风景图均统一在这感情基调中。
但却不可机械
地去分析,五幅图景中哪一景物是在显示清,哪一景物是在显示静,哪一景物是在显示悲凉。
这样去分析课文,往往会走到牵强附会的
死胡同之中。
例如分析秋果中的枣树,作者之所以选它,只是因为
它在京城人家院落中极为普通,几乎处处都有,而它青中带黄的色
彩又与全文情感基调一致,足以代表作者心中的故都秋色。
如果非
要找它哪里是清,哪里是静,哪里是悲凉,就太琐细了,也太主观
猜测了。
所以,作者笔下的北京之秋清、静、悲凉的特点,是体现
在五幅秋景图形成的总体氛围中的,这三者间又互相包容,互相映衬,清中有静,静中有清,清静中有悲凉,悲凉的外在表现即为清静。
这样去读文章,较易于触摸到作者写作这篇散文时的心境。
2、“不单是诗人,就是被关闭在牢狱里的囚犯,到了秋天,我
想也一定会感到一种不能自已的深情。
”
这一说法应源于是中国古代的刑罚制度。
我国古代刑罚制度屡有变迁。
至明、清时,又形成朝审、秋审制。
清代朝审是对京师死罪
的会审;秋审是对各省监候死罪犯的会审,于每年秋季举行。
分“情实”、“缓决”、“可矜”、“留养承祀”四类,由刑部总其成,
具奏皇帝以待敕裁,判决即行确定,依类处理。
此外,自汉以后逐渐发展成秋冬行刑制。
故而秋季对狱中囚犯,尤其是死刑犯,确具有特殊的意义,故产生“一种不能自已的深情”也是自然的了。
作者引此例意在证明,“秋之于人,何尝有国别,
更何尝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人与一切动物一样,在秋季到来时,
感受到的是幽远、严厉、萧索,即悲凉。
3、“‘一层秋雨一层凉啦!’北方人念阵字,总好像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
”
实际上,北京人说到秋雨时,不是“一阵秋雨一阵凉”,而是“一场秋雨一场凉”,其中的“场”字不读
chǎng,而读成
cháng。
这样,这句话读出来,类似于“平平仄仄仄平平”的韵律,很有点七言诗句的味道。
再加上拖长的语调和微叹的语气,其“秋”的咏叹意味就十分浓郁了。
再配上“青”的颜色和桥影或树
影阴暗的光线,与全文的情感基调十分和谐。
4、把握记叙的线索与抒发的感情:
本文以“秋味”为线索,把全文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抒发了一种健朗、深沉、充实的感情。
以“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
总是好的”起笔,便定下了全文感情的基调,并确立了记叙的线索
──秋味。
作者身处的社会环境,使他的内心投下了忧虑和冷落的阴影,他追求“清”“静”,并笼罩着淡淡的“悲凉”。
正因为这样,他笔
下的秋味、秋色和秋的意境与姿态,自然也就笼上了一层主观感情
色彩。
文章不写富有“暖色”的香山红叶,也不写游人如织的颐和园;而写作者“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在破壁腰中,静对着”蓝
色的牵牛花。
但是,“故都的秋”,又并没有因为作家的主观感受
而受到扭曲,失却了它固有的特征。
那牵牛花,那槐树的落蕊,那
秋蝉的残声,那秋风秋雨,还有那枣子树,多么逼真,多么清晰!作
者只用了寥寥数笔略作勾勒,便将读者带进了故都之秋的清、静、
悲凉之中。
一切景语皆情语,“物”“我”之间完美的交融和统一,显示了作家卓越的艺术才华。
它既是对北平之秋的客观描绘,又是
作者当时心情的折射。
5、《故都的秋》结构形式:
这篇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形式来写景抒情,开头(1~2段)总写作者对北国、江南之秋的不同感受,表达对北国之秋
的向往之情。
接着,在分写部分(从“不逢北国之秋”到“才感受得
到底”)从记叙和议论两方面记叙故都纷繁多彩的秋天景象,赞美北
国之秋。
记叙部分,采用并列结构,根据“清”“静”“悲凉”这
一特色上的联系,逐一描述了故都的自然风物。
议论部分,从中外
诗文作家共同感受的角度,进一步赞颂秋,赞颂北国的秋。
最后总
结全文,与总起的部分照应,再次强调南国之秋的色味不如北国之秋,直抒作者对故都的秋无比眷念之情。
6、《故都的秋》人文精神:
郁达夫从生活中体验到许多悲苦与忧愁,但是他没有彻底消沉,而是依然怀有一颗追求真善美的心灵,以审美的心态和眼光来观察
故都秋景,看到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美好的一面;郁达夫不写北
平的宫殿庙宇、亭台楼阁,而是写老百姓家院和普通街道上所见之景,写出了北平下层人民和不得志的知识分子的生活状况的一个侧影,也就是说作者的审美眼光是与普通人的生活联系在一起的,表
现出作者的平民意识;郁达夫是深受中国文化浸润的读书人,他从赏
景中体验和感悟到了文化气息,他以热情洋溢的文字表达了对古今
中外赏秋诗文、赏秋文化的珍爱,课文后半部分有一段集中蕴蓄着
这种文化气息和珍爱情感。
一篇写景散文能连通历史人文,亦即表
现出作者的人文关怀。
1.高中语文必修2《故都的秋》课文解读
2.高中语文必修2《故都的秋》课文解读(2)
3.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二故都的秋测试题及答案
4.高一语文必修2故都的秋
5.故都的秋同步练习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