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词划分的标准、方法和量词系统

合集下载

谓词逻辑的量词与量化规则

谓词逻辑的量词与量化规则

谓词逻辑的量词与量化规则谓词逻辑是一种符号逻辑系统,用于分析和描述自然语言中的命题和关系。

在谓词逻辑中,量词(quantifier)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用于表示命题在给定领域中的范围和数量。

本文将探讨谓词逻辑中的量词与量化规则,并阐述其在逻辑推理和语义表达中的作用。

一、量词的概念与类别量词是谓词逻辑中用于确定命题范围和数量的逻辑符号。

在谓词逻辑中,常见的量词包括普遍量词(universal quantifier)和存在量词(existential quantifier)。

普遍量词(∀)表示命题是对领域内的所有个体都成立的,它对应的逻辑关系是“对于所有...都...”。

例如,∀x P(x)表示命题P(x)在领域中的所有个体x上都成立。

存在量词(∃)表示命题至少有一个个体使其成立,它对应的逻辑关系是“存在...使得...”。

例如,∃x P(x)表示命题P(x)至少存在一个个体x使其成立。

二、量词的运用和量化规则在谓词逻辑中,量词与量化规则相结合,用于确定命题范围和数量的推理与表达。

1. 普遍量词的运用普遍量词∀用于表达一个命题在领域中的所有个体上都成立。

其运用的量化规则包括全称引入(universal instantiation)和全称消去(universal generalization)。

全称引入(UI)是指从一个普遍命题推出一个特殊命题。

例如,当我们知道∀x P(x)成立时,可以通过全称引入规则得到P(a)成立,其中a是领域中的任意个体。

全称消去(UG)是指从一个特殊命题推出一个普遍命题。

例如,当我们知道P(a)成立时(a为领域中的任意个体),可以通过全称消去规则得到∀x P(x)成立。

2. 存在量词的运用存在量词∃用于表达一个命题至少有一个个体使其成立。

其运用的量化规则包括存在引入(existential instantiation)和存在消去(existential generalization)。

汉语划分词类的标准是什么

汉语划分词类的标准是什么

汉语划分词类的标准是什么汉语作为一种象形文字,其词类划分一直是语言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而汉语划分词类的标准,是指在语法学上对汉语词汇进行分类的原则和方法。

在汉语语法学中,对于词类的划分,有着一些共识和规范,本文将就汉语划分词类的标准展开讨论。

首先,汉语划分词类的标准主要包括语义、词法和句法三个方面。

在语义上,词的意义和所表达的概念是划分词类的重要依据。

比如,名词表示人、事物、地点等,动词表示动作或状态,形容词表示事物的性质特征,副词表示时间、地点、程度等,代词表示人称、指示、疑问等,介词表示动作或状态的关系,连词表示句子与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量词表示事物的数量等。

这些词类在语义上有着明显的区别,因此可以作为划分词类的基本依据。

其次,在词法上,词的构词形式和语法功能也是划分词类的重要标准。

比如,动词可以接受“了”、“着”、“过”等词缀进行时态和语态的变化,名词可以接受“的”、“之”、“们”等词缀进行修饰和构词,形容词可以接受“得”、“地”、“的”等词缀进行程度和修饰,副词可以接受“很”、“太”、“非常”等词缀进行修饰和程度,代词可以接受“这”、“那”、“谁”、“什么”等词缀进行指示和疑问,介词可以接受“在”、“向”、“对”等词缀进行关系和修饰,连词可以接受“和”、“或”、“但”等词缀进行逻辑和关系,量词可以接受“个”、“些”、“条”等词缀进行数量和修饰。

这些构词形式和语法功能的差异,也为划分词类提供了依据。

最后,在句法上,词在句子中的位置和作用也是划分词类的重要标准。

比如,名词可以作为主语、宾语、表语等,动词可以作为谓语、状语等,形容词可以作为定语、补语等,副词可以作为状语、补语等,代词可以作为主语、宾语等,介词可以作为状语、宾语等,连词可以作为连词、状语等,量词可以作为定语、状语等。

这些句法上的差异,也为划分词类提供了依据。

总的来说,汉语划分词类的标准是综合考虑语义、词法和句法三个方面的特征,通过对词汇意义、构词形式和语法功能的分析,来确定词类的归属。

汉语中的量词构成方法

汉语中的量词构成方法

汉语中的量词构成方法
汉语中的量词是表示数量的一种特殊词汇,用于修饰名词或代词。

在中文中,一个名词或代词后面必须跟一个量词才能表示具体的数量。

在汉语中,有很多量词,它们的构成方法也各不相同。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量词构成方法:
1. 单纯词:这种量词是由一个单独的词构成的,例如“只”,“张”,“个”,“条”等等。

2. 双音节词:这种量词由两个音节组成,例如“本”,“双”,“对”,“件”等等。

3. 复合词:这种量词是由两个或以上的单纯词组成的,例如“一打”、“一排”、“三十多个”等等。

4. 成语:一些成语也可以作为量词,例如“一举两得”、“一波三折”、“四面八方”等等。

5. 转化:一些词汇可以通过转化成为量词,例如“公斤”、“升”、“米”等。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量词在使用上也有各自的规则,例如“个”用于人或者没有特定计数单位的物品,而“只”用于动物或者鸟类等等。

总之,了解汉语中的量词构成方法对于正确表达数量是非常重要的。

同时,在学习中文的过程中,我们也需要多加练习和记忆各种不同的量词,以便更好地掌握汉语的语言特点。

量词的用法和例子

量词的用法和例子

量词的用法和例子一、量词的概念量词是表示数量或个数的词语,用于限定名词的数量,是汉语中的特有语法现象之一。

在中文中,数量的表达方式和习惯与西方语言有所不同,因此对量词的正确使用至关重要。

量词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汉语的文化特色和思维方式,因此对外国人学习中文而言,量词的正确使用也是一个重要的语言难点。

二、量词的分类在汉语中,量词按照其表示的内容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数量、度量(如:个、条、尺、斤等)2. 时间(如:年、月、日等)3. 金额(如:元、角、分等)4. 重量(如:千克、斤等)5. 表示集合(如:群、伙、队等)6. 表示成套的器具或设备(如:台、部、件等)7. 表示容器或容器内物品的量的量词(如:瓶、盒、碗等)以上是常见量词的分类,不同量词表示的内容也会影响它们的使用方式和搭配的名词。

三、量词的搭配1. 量词 + 名词数量词一般需要与名词搭配使用,用来表示一个确定的数量。

如:“一本书”、“两杯水”、“三个孩子”等。

2. 数量词 + 量词 + 名词在一些情况下,数量词和量词还会一起出现,如:“两瓶啤酒”、“三个月的时间”等,这种结构是汉语中的特色之一。

3. 量词 + 数量词 + 名词在特定情况下,数量词和量词的顺序可能会颠倒,如:“杯茶两杯”、“块饼干一块”等。

四、量词的实例1. 个- 一个苹果- 两个学生- 三个问题2. 条- 一条鱼- 两条裤子- 三条短信3. 张- 一张纸- 两张桌子- 三张照片4. 本- 一本书- 两本杂志- 三本笔记5. 头- 一头牛- 两头猪- 三头马6. 只- 一只猫- 两只鸟- 三只老虎7. 辆- 一辆汽车- 两辆自行车- 三辆公交车8. 杯- 一杯水- 两杯咖啡- 三杯牛奶以上是一些常见量词的搭配实例,可以看出,不同的量词搭配可以表示不同的物品和数量,而且还存在一些特殊的用法和习惯。

五、量词的使用注意事项1. 对于不可数名词,量词通常不能直接搭配使用,而需要通过其他方式来表示数量。

18种量词的运用方法

18种量词的运用方法

1、表示人的量词个、位、条其中“位”是比较正式客气的用法,“条”的用法有限一个人、一个大人、一个小孩一个女孩、一个男孩、一个画家一个司机、一个工人、一个农民一个士兵、一个朋友、一位同学一位老师、一位客人、一位长官一位代表、一条好汉2、表示动物的量词只、匹、头、条、峰一只狗、一只鸟、一只猴子一只鸡、一只大象、一只羊一只猫、一只老鼠、一只蝴蝶一只虫、一匹马、一头牛一头羊、一头驴、一头骡一头豹子、一条蛇、一条鱼一条虫、一峰骆驼3、表示人和动物器官部位的量词个、只、颗、根、张、片、条除了“个”和“只”以外其他大都表示形状一个脑子、一颗脑袋、一根头发一根眉毛、一只眼睛、一个鼻子一个耳朵、一张嘴、一片嘴唇一颗牙齿、一个舌头、一个下巴一条胳臂、一只手、一个手指头一个拳头、一条腿、一只脚一条尾巴、一颗心4、表示植物的量词棵、株一棵树、一棵白杨、一棵草一棵松、一株水稻、一株麦子一株树、一株小草5、表示水果的量词个、粒、根例外:一粒葡萄、一根香蕉一个苹果、一个橘子、一个柿子一个梨、一个李子、一粒葡萄一根香蕉6、表示植物部位的量词朵、片、条、颗、粒大都表示形状一朵花、一朵玫瑰、一朵红梅一片叶子、一条根、一颗种子一粒米7、表示食物的量词顿、道、片、块、根、个、粒一顿饭、一顿早饭、一份早餐一份午餐、一份晚餐、一份中餐一份西餐、一份点心、一根油条一个包子、一个馒头、一根鸡腿一个鸡蛋、一片肉、一块牛肉一个三明治、一道菜、一道汤一片面包、一块蛋糕、一根冰棒一片饼乾、一粒糖果、一片西瓜一根棒棒糖8、表示餐具的量词根、把、张一根筷子、一把叉子、一把汤匙一张餐纸9、表示家庭用品的量词张、把、条、张、台、根、个、块、盘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条板凳一条沙发、一张床、一条棉被一条毛巾、一根火柴、一根蜡烛一盏灯、一个灯泡、一把牙刷一条牙线、一块香皂、一块桌布一块手表、一面镜子、一个脸盆一只桶、一把伞、一条绳子一部电话、一台电视机、一台录影机一盘录影带、一盘录音带、一个冰箱,10、表示穿戴用品和装饰品的量词件、条、顶、个、只、枚一件衣服、一件上衣、一条裤子一个口袋、一顶帽子、一条围巾一只手套、一只袜子、一只鞋一只眼镜、一只耳环、一枚胸章一枚戒指11、表示建筑物的量词座、栋、条、面、扇、间、堵一座城、一座桥、一条路一栋房子、一座别墅、一座高楼一幢楼房、一座塔、一座庙一扇窗、一扇门、一面墙一堵墙、一间房12、表示交通工具的量词辆、列、架、艘一辆车、一辆汽车、一辆自行车一列火车、一架飞机、一条船一枚火箭、一艘军舰13、表示工具的量词把一把锤子、一把锁、一把剪刀14、表示文具的量词支、张、块、方、台一支笔、一张纸、一块墨一方砚台、一台电脑15、表示文艺作品的量词封、则、首、篇、道、幅、个、支、张一封信、一则日记、一首诗一篇文章、一幅照片、一张照片一幅画、一台戏、一道命令一首歌、一支曲子、一篇报告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16、表示事件和动作的量词件、顿、场、通、个、阵一件事、一个事件、一个动作一通电话、一顿毒打、一顿吵架一顿臭骂、一场球赛、一场风波一场战争、一场大火、一个案例一通报告、一阵骚动、一阵掌声17、表示武器的量词把、面、张、支、发、门、枚一把刀、一面盾、一张弓一支箭、一支枪、一发子弹一门大炮、一枚炮弹、一枚导弹18、表示地理天文气候的量词座、道、条、个、轮、颗、朵、阵、场一座山、一道梁、一条江一条河、一个池子、一个湖一个海、一个月亮、一轮明月一颗星星、一个太阳、一朵云一阵风、一场雨、一个响雷一道闪电量词总结数量匹、张、座、回、场、尾、条、个、首、阙、阵、网、炮、顶、丘、棵、只、支、袭、辆、挑、担、颗、壳、窠、曲、墙、群、腔、砣、座、客、贯、扎、捆、刀、令、打、手、罗、坡、山、岭、江、溪、钟、队、单、双、对、出(戏)、口、头、脚、板、跳、枝、件、贴、针、线、管、名、位、身、堂、课、本、页重量丝、毫、厘、分、钱、两、斤、担、铢、石、钧、锱、忽、长度毫、厘、分、寸、尺、丈、里、寻、常、铺、程容积撮、勺、合、升、斗、石、盘、碗、碟、叠、桶、笼、盆、盒、杯、钟、斛、锅、簋、篮、盘、桶、罐、瓶、壶、卮、盏、箩、箱、煲、啖、袋、钵时间年、月、日、季、刻、时、周、天、秒、分、旬、纪、岁、世、更、夜、春、夏、秋、冬、代、伏、辈形状丸、泡、粒、颗、幢堆、条、根、支、道、面、片、张、颗、块画的量词幅、张、轴、叠、組、卷、捆、组。

量词的使用方法

量词的使用方法

量词的使用方法1. "个":表示一个整体的单一单位,可用于计数人、物品或抽象概念,如一个人、一个苹果、一个想法。

2. "只":用于计数动物,表示单一的动物,也可以用于指代一些特定的物品,如一只猫、一只手表。

3. "辆":用于车辆的计数,如一辆汽车、一辆自行车。

4. "张":用于计数薄的平面物品,如一张纸、一张桌子。

5. "把":用于计数可抓取的物品,如一把椅子、一把钥匙。

6. "位":用于计数人,多含敬意,如一位老师、一位朋友。

7. "条":用于计数长形物品,如一条鱼、一条裤子。

8. "本":用于计数书籍、文件等,如一本书、一本杂志。

9. "架":用于计数设备、机械等,如一架飞机、一架电脑。

10. "盒":用于计数盒装物品,如一盒巧克力、一盒药。

11. "份":用于计数食物、文件、工作等,如一份面条、一份报告。

12. "对":用于计数成对的物品,如一对鞋、一对耳环。

13. "双":用于计数一对具有对称性的物品,如一双袜子、一双手套。

14. "串":用于计数成串的物品,如一串葡萄、一串钥匙。

15. "间":用于计数房屋、房间等,如一间教室、一间卧室。

16. "栋":用于计数建筑物,如一栋楼、一栋别墅。

17. "头":用于计数动物、人或一些具有头部的物品,如一头牛、一头马、一头猪。

18. "匹":用于计数马匹,也可用于计数衣服等,如一匹马、一匹布。

19. "片":用于计数平面的物品,如一片叶子、一片面包。

20. "套":用于计数成套的物品,如一套家具、一套床上用品。

一年级语文常用量词归类及搭配方法

一年级语文常用量词归类及搭配方法

一年级语文常用量词归类及搭配方法
以下是小学一年级语文中常用的量词归类及搭配方法:
表示人的量词有:个、位、条。

其中,“位”是比较正式、客气的用法。

“条”的用法比较有限。

例如:一个人、一个大入、一个小孩、一个女孩、一个男孩。

表示动物的量词有:只、匹、头、条、峰。

例如:一只狗、一只鸟、一只猴子、一只鸡、一只大象、一只羊、一只猫、一只老鼠、一只蝴蝶、一只虫、一匹马、一头牛、一头羊、一头驴、一头骡、一头豹子、一条蛇、一条鱼、一条虫、一峰骆驼。

以上只是一些基础且常见的量词搭配,随着学习的深入,学生会接触到更多更复杂的量词搭配。

对于量词的用法,重要的是理解和掌握其意义,并能够根据语境正确使用。

18种量词的运用方法

18种量词的运用方法

18种量词的运用方法
1.个:表示单个事物,如一个人、一个苹果。

2.些:表示一些,但数量不多,如一些书。

3.用:表示一种数量单位,如一担粮食。

4.几:表示数量不多,不确定,如几本书。

5.没有:表示数量为零,如没有人。

6.多少:表示不确定数量,一般用于问句,如多少钱。

7.千万:表示数量非常多,如千万不要忘记。

8.数以万计:表示数量很多,如数以万计的观众。

9.百分之:表示百分比,如百分之五十。

10.大约:表示数量的估计,如大约一小时。

11.若干:表示数量不确定,但较多,如若干年。

12.各种:表示多种不同的事物,如各种颜色。

13.第:表示顺序,如第一名。

14.最:表示最高程度,如最多。

15.多:表示数量较多,比较抽象,如多人。

16.少:表示数量较少,比较抽象,如少数人。

17.非常:表示极端程度,如非常喜欢。

18.全部:表示整体,没有任何例外,如全部完成。

语文18种量词的运用方法

语文18种量词的运用方法

1、表示人的量词个、位、条其中“位”是比较正式客气的用法,“条”的用法有限一个人、一个大人、一个小孩一个女孩、一个男孩、一个画家一个司机、一个工人、一个农民一个士兵、一个朋友、一位同学一位老师、一位客人、一位长官一位代表、一条好汉2、表示动物的量词只、匹、头、条、峰一只狗、一只鸟、一只猴子一只鸡、一只大象、一只羊一只猫、一只老鼠、一只蝴蝶一只虫、一匹马、一头牛一头羊、一头驴、一头骡一头豹子、一条蛇、一条鱼一条虫、一峰骆驼3、表示人和动物器官部位的量词个、只、颗、根、张、片、条除了“个”和“只”以外其他大都表示形状一个脑子、一颗脑袋、一根头发一根眉毛、一只眼睛、一个鼻子一个耳朵、一张嘴、一片嘴唇一颗牙齿、一个舌头、一个下巴一条胳臂、一只手、一个手指头一个拳头、一条腿、一只脚一条尾巴、一颗心4、表示植物的量词棵、株一棵树、一棵白杨、一棵草一棵松、一株水稻、一株麦子一株树、一株小草5、表示水果的量词个例外:一粒葡萄、一根香蕉一个苹果、一个橘子、一个柿子一个梨、一个李子、一粒葡萄一根香蕉6、表示植物部位的量词朵、片、条、颗、粒大都表示形状一朵花、一朵玫瑰、一朵红梅一片叶子、一条根、一颗种子一粒米7、表示食物的量词顿、道、片、块、根、个、粒一顿饭、一顿早饭、一份早餐一份午餐、一份晚餐、一份中餐一份西餐、一份点心、一根油条一个包子、一个馒头、一根鸡腿一个鸡蛋、一片肉、一块牛肉一个三明治、一道菜、一道汤一片面包、一块蛋糕、一根冰棒一片饼乾、一粒糖果、一片西瓜一根棒棒糖8、表示餐具的量词根、把、张一根筷子、一把叉子、一把汤匙一张餐纸9、表示家庭用品的量词张、把、条、张、台、根、个、块、盘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条板凳一条沙发、一张床、一条棉被一条毛巾、一根火柴、一根蜡烛一盏灯、一个灯泡、一把牙刷一条牙线、一块香皂、一块桌布一块手表、一面镜子、一个脸盆一只桶、一把伞、一条绳子一部电话、一台电视机、一台录影机一盘录影带、一盘录音带、一个冰箱,10、表示穿戴用品和装饰品的量词件、条、顶、个、只、枚一件衣服、一件上衣、一条裤子一个口袋、一顶帽子、一条围巾一只手套、一只袜子、一只鞋一只眼镜、一只耳环、一枚胸章一枚戒指11、表示建筑物的量词座、栋、条、面、扇、间、堵一座城、一座桥、一条路一栋房子、一座别墅、一座高楼一幢楼房、一座塔、一座庙一扇窗、一扇门、一面墙一堵墙、一间房12、表示交通工具的量词辆、列、架、艘一辆车、一辆汽车、一辆自行车一列火车、一架飞机、一条船一枚火箭、一艘军舰13、表示工具的量词把一把锤子、一把锁、一把剪刀14、表示文具的量词支、张、块、方、台一支笔、一张纸、一块墨一方砚台、一台电脑15、表示文艺作品的量词封、则、首、篇、道、幅、个、支、张一封信、一则日记、一首诗一篇文章、一幅照片、一张照片一幅画、一台戏、一道命令一首歌、一支曲子、一篇报告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16、表示事件和动作的量词件、顿、场、通、个、阵一件事、一个事件、一个动作一通电话、一顿毒打、一顿吵架一顿臭骂、一场球赛、一场风波一场战争、一场大火、一个案例一通报告、一阵骚动、一阵掌声17、表示武器的量词把、面、张、支、发、门、枚一把刀、一面盾、一张弓一支箭、一支枪、一发子弹一门大炮、一枚炮弹、一枚导弹18、表示地理天文气候的量词座、道、条、个、轮、颗、朵、阵、场一座山、一道梁、一条江一条河、一个池子、一个湖一个海、一个月亮、一轮明月一颗星星、一个太阳、一朵云一阵风、一场雨、一个响雷一道闪电量词总结数量匹、张、座、回、场、尾、条、个、首、阙、阵、网、炮、顶、丘、棵、只、支、袭、辆、挑、担、颗、壳、窠、曲、墙、群、腔、砣、座、客、贯、扎、捆、刀、令、打、手、罗、坡、山、岭、江、溪、钟、队、单、双、对、出(戏)、口、头、脚、板、跳、枝、件、贴、针、线、管、名、位、身、堂、课、本、页重量丝、毫、厘、分、钱、两、斤、担、铢、石、钧、锱、忽、长度毫、厘、分、寸、尺、丈、里、寻、常、铺、程容积撮、勺、合、升、斗、石、盘、碗、碟、叠、桶、笼、盆、盒、杯、钟、斛、锅、簋、篮、盘、桶、罐、瓶、壶、卮、盏、箩、箱、煲、啖、袋、钵时间年、月、日、季、刻、时、周、天、秒、分、旬、纪、岁、世、更、夜、春、夏、秋、冬、代、伏、辈形状丸、泡、粒、颗、幢堆、条、根、支、道、面、片、张、颗、块画的量词幅、张、轴、叠、組、卷、捆、组。

词类的划分标准

词类的划分标准

词类的划分标准在语言学中,词类是对词汇进行分类的一种方式,通过词类的划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

词类划分的标准主要包括词义、形式和句法三个方面。

下面将详细介绍词类的划分标准。

首先,词类的划分可以根据词义进行。

按照词义的不同,可以将词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数词、量词、连词、介词和感叹词等十种基本词类。

名词指代人、事物、地点、时间等,动词表示动作或状态,形容词用来修饰名词,副词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或其他副词,代词用来代替名词,数词表示数量,量词用来修饰名词,连词用来连接词语或句子,介词用来表示名词与其他词语之间的关系,感叹词用来表示感叹或情感。

这种划分标准是根据词语的词义特征进行的,能够准确地反映词语的语义特点。

其次,词类的划分也可以根据词的形式进行。

按照词的形式和构词规律,可以将词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它们具有词义,能够单独构成词组或句子。

虚词包括代词、数词、量词、连词、介词和感叹词,它们在句子中通常起连接、修饰或补充说明的作用,不能独立构成句子。

这种划分标准是根据词的形式特点进行的,能够准确地反映词语的形式特点。

最后,词类的划分还可以根据词在句子中的句法功能进行。

按照词在句子中的句法功能,可以将词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它们在句子中通常起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等成分的作用。

虚词包括代词、数词、量词、连词、介词和感叹词,它们在句子中通常起连接、修饰或补充说明的作用,不能独立构成句子。

这种划分标准是根据词在句子中的句法功能进行的,能够准确地反映词语的句法特点。

综上所述,词类的划分标准主要包括词义、形式和句法三个方面。

通过词类的划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因此,对词类的划分标准进行深入研究,对于提高语言能力和语言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量词的分类与对外汉语量词教学

量词的分类与对外汉语量词教学

量词的分类与对外汉语量词教学一、本文概述量词是汉语中一类特殊而重要的词汇,它在语言表达中起着精确计数和修饰名词的作用。

量词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使得其成为汉语学习者的难点之一。

本文旨在探讨量词的分类以及如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有效教授量词。

我们将首先介绍量词的基本概念及其在汉语中的地位,然后详细阐述量词的分类,包括名量词、动量词等。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讨论对外汉语量词教学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的策略,以期为提高汉语学习者的量词使用能力提供有益的参考。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更深入地理解量词的本质和用法,并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更为实用和有效的教学方法。

二、量词的基本概念与分类量词是汉语中一种独特的词类,它用来表示事物或动作的数量或程度。

在汉语中,量词的使用非常广泛,且种类繁多,这也是汉语的一大特色。

理解量词的基本概念及其分类对于对外汉语教学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基本概念:量词在汉语中的作用主要是用来量化名词或动词,表示事物的数量、程度或动作的次数。

例如,“个”用来量化具体的物体,“本”用来量化书籍,“次”用来量化动作的次数等。

在句子中,量词通常位于名词前或动词后,用来修饰或限定名词或动词。

分类:根据不同的标准,量词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常见的分类有以下几种:个体量词:用于表示单个事物或人物的数量,如“个、只、头、条”等。

集合量词:用于表示一组或一群事物的数量,如“双、对、群、套”等。

度量衡量词:用于表示事物的长度、重量、面积、容量等,如“米、千克、平方米、升”等。

动量词:用于表示动作的次数或持续的时间,如“次、遍、下、回”等。

时量词:用于表示时间的长度或间隔,如“年、月、日、时、分、秒”等。

量词在汉语中的丰富多样性和复杂性使得对外汉语量词教学成为一项挑战。

因此,在教授量词时,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具体的语境和用法,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汉语量词。

三、对外汉语量词教学的特点与方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量词的教学具有其独特的特点和方法。

数量词与量词的区别与运用

数量词与量词的区别与运用

数量词与量词的区别与运用数量词和量词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词语,它们在表达数量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虽然在表达数量时的功能相似,但是它们在使用方法上还是有一些区别的。

本文将对数量词和量词的区别与运用进行探讨。

一、数量词数量词是用来表示事物的数量的词语。

例如:一、二、三、四等。

数量词的主要作用是表示数目的大小,没有具体的单位。

它可以用在名词之前,表示该名词的个数。

例如:1. 三只小猫2. 五个苹果3. 十支铅笔在上述例句中,数量词分别修饰了小猫、苹果和铅笔,表示了它们的数量。

此外,数量词在表示年龄、时间和顺序等方面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例如:1. 我今年二十岁了。

2. 我上个月买了一辆新车。

3. 我在队伍中排名第三。

二、量词量词是用来表示事物的量的词语。

它常常与数量词结合使用,表示具体的单位和量。

例如:个、本、条等。

量词主要用来衡量或计量事物的数量或容量等。

例如:1. 一块蛋糕2. 两本书3. 五杯咖啡在上述例句中,量词分别表示了蛋糕的块数、书的本数和咖啡的杯数。

除了表示数量,量词还可以表示泛指,表示一类事物的总称。

例如:1. 朋友们都喜欢吃火锅。

2. 我们需要购买一些日用品。

在上述例句中,量词“朋友们”和“一些”泛指了一定数量的人和物品。

三、数量词与量词的运用在使用数量词和量词时,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语境和表达的意思来选择合适的词语。

数量词和量词常常结合使用,用来表示具体的数量和单位。

例如:1. 我买了三本书。

2. 昨天我买了一双鞋。

3. 她准备好了两杯咖啡。

在上述例句中,数量词修饰了量词,表示了具体的数量。

此外,还有一些表达习惯中使用的固定搭配,需要注意。

例如:1. 一杯咖啡、一碗面、一块蛋糕2. 一本书、一张纸、一条河在上述例句中,我们使用了固定的量词与事物搭配,表示了特定的物品种类。

总之,数量词与量词在表达数量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数量词主要表示数目的大小,没有具体的单位;而量词则表示具体的单位和量。

汉语划分词类的标准

汉语划分词类的标准

汉语划分词类的标准汉语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其词类划分一直是语言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汉语词类的划分标准,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

在汉语中,词类的划分主要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数词、量词、连词、助词、介词和叹词等。

下面将从语法功能、语义特征和形式特征三个方面来探讨汉语划分词类的标准。

首先,从语法功能来看,名词是表示人、事物、地点、时间等的词,具有独立性和修饰性。

动词是表示动作或状态的词,具有谓语功能。

形容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特征或状态的词,具有修饰名词的功能。

副词是修饰动词、形容词或其他副词的词,具有修饰性。

代词是用来代替名词的词,具有指示、代替功能。

数词是表示数目的词,具有数量概念。

量词是用来限定名词数量的词,具有数量单位的功能。

连词是用来连接词、短语或句子的词,具有连接性。

助词是用来表示语法关系的词,具有语法助词的功能。

介词是用来表示词与词之间关系的词,具有位置、方向、时间等关系。

叹词是表示情感、感叹的词,具有感情表达的功能。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数词、量词、连词、助词、介词和叹词在句子中具有不同的语法功能,因此可以作为划分词类的标准之一。

其次,从语义特征来看,名词是表示人、事物、地点、时间等具体或抽象的词,具有实义性。

动词是表示动作或状态的词,具有行为性。

形容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特征或状态的词,具有描述性。

副词是修饰动词、形容词或其他副词的词,具有修饰性。

代词是用来代替名词的词,具有指代性。

数词是表示数目的词,具有数量概念。

量词是用来限定名词数量的词,具有数量单位的特征。

连词是用来连接词、短语或句子的词,具有连接性。

助词是用来表示语法关系的词,具有语法助词的特征。

介词是用来表示词与词之间关系的词,具有位置、方向、时间等关系。

叹词是表示情感、感叹的词,具有感情表达的特征。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数词、量词、连词、助词、介词和叹词在语义上有着不同的特征,因此可以作为划分词类的标准之一。

试论现代汉语词类的划分标准

试论现代汉语词类的划分标准

试论现代汉语词类的划分标准词类是词的语法性质分类,是现代汉语语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划分词类的目的在于说明语句结构和各类词的用法。

现代汉语词类划分标准,向来是一个存在很大争论的议题。

因为现代汉语和其他的语言有所不同,使其分类标准无法确定。

下面,我将通过对不同的现代汉语教材的比较,分析现代汉语词类的划分标准。

一、《马氏文通》中词类划分的标准对于《马氏文通》的词类划分标准,普遍的看法是:以词汇意作为它的划分标准。

可是,《马氏文通》讲字类除了理论上明确提到意义标准外,还隐含着一个句法功能标准。

于是,按意义标准分类,则字有定类,依句子成分标准归类,则字无定类。

为了强调这两方面的矛盾,马氏便提出了“字类假借”说。

实际上《马氏文通》所说的假借现象除了少量临时活用之外,主要是一类多功能、多类功能交叉的现象。

汉语的词类是多功能的,它可以出现于多种位置,可以充当多种句法成分。

因此,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导致词无定类,如“头发花白”、“衣服太花”、“花钱”、“花朵”。

马氏试图用“字类假借”来处理这个问题,以至于至今人们对马氏划分实词的标准说法不一。

而事实上,“字类假借”并不能解决问题,它并不能为我们提供一个清晰的词类划分标准。

二、中山大学中文系大学语言文学自学丛书《现代汉语》中关于词类划分的标准该书认为划分现代汉语词类的标准大体从三个方面:1、词和词的结合关系。

一类词能不能经常跟另一类词相结合,这是有规律的。

这种结合不一定要进入句子。

如名词前面不能加副词“不”等,可加数量词;动词、形容词前面可加副词“不”等,而不能加数量词。

这是一种对立。

动词除表心理活动以外一般不受程度副词“很”等修饰;形容词则绝大多数可受程度副词的修饰。

这也是一种对立。

形容词可直接修饰名词,副词则不能,这又是一种对立。

如此等等,就是词和词的结合关系。

2、词在句子中的职能。

哪一类词经常充当哪一类成分,也是有规律的。

如实词一般都能充当句子成分,虚词都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

量词划分的标准、方法和量词系统

量词划分的标准、方法和量词系统

量词划分的标准、⽅法和量词系统量词⼩类的划分量词作为⼀个独⽴的词类被确定下来后,接下来⾯临的问题就是对量词内部类系进⾏划分,然⽽这部分是⼀个⽼⼤难的问题,就今天来说学界也没有形成统⼀的结论,各家根据⾃⼰的标准,站在不同的⽴场上,从不同的⾓度出发,对量词⼩类的划分进⾏了各种各样的探索,所得的结果千差万别。

但量词内部范畴的划分是量词研究的基础,要想做好量词研究,量词内部范畴的划分是不能够被跨越的。

⼀、量词⼩类划分的标准量词⼩类划分的标准不⼀。

有的从量词的句法功能和形态变化等语法特征上划分,有的从语⾳形式上划分,有的从量词词汇意义上进⾏划分,有的从词源上进⾏划分,还有的从计量精度上进⾏划分;有⼈采⽤单⼀标准,⽽有⼈采⽤多重标准。

“⼈们在为量词定位、分类时,⾓度不同,依据的标准不⼀,对量词本⾝所具有的属性、特征侧重不同,因⽽划分起来有很⼤的分歧。

”1正因为这样,量词⼩类划分的⼏个标准⾸先要明确:(⼀)意义标准这⾥所谓的意义就是指词的概念意义,就是词的概念。

对于量词,实际上就是指量词的语义分布。

⽐如词典中关于“把”的解释:“量词,⽤于把⼿的器具,如:⼀把⼑,⼀把扇⼦”2。

但这⾥所说的意义标准是丰富的,还包括以下⼏个⽅⾯:⼀是是否计量,这⾥要分析量词的作⽤是计量还是表⽰事物的种类、等级顺序的,当然不计量的量词是很少的;⼆是计量的多少,有单数和复数之分,⽐如“群”和“个”⽐较,“群”所指的⼀般是复数,⽽“个”计量的⼀般是指单数;三是计量的精度,指的是量词表⽰名词事物的量是明确的还是含糊不定的,⽐如“⼀副⼿套”,中的“副”往往表⽰成对出现的事物,⽽“⼀群⼈”中“群”则表⽰数量不定;四是量词重点在于强调数量的多少还是部分属于整体,例如,“⼀截⽵竿”中的“截”指的就是相对于整根⽵竿⽽⾔的⼀部分,没有说明具体多长,强调的是部分。

(⼆)语法特征标准由于汉语量词概念的模糊性、复杂性,仅以概念意义为标准分类往往不能完成量词分类的任务。

写作文的技巧和方法量词,形容词,名词

写作文的技巧和方法量词,形容词,名词

写作文的技巧和方法量词,形容词,名词
【加词法】
名词:野花量词:一朵颜色:淡黄色形状:圆盘状
形容词:漂亮极了时间:秋天的午后
想象:像个无忧无虑的孩子
例如:秋天的午后,我在路边看到一朵淡黄色的野花,对着太阳扬起圆盘状的脸蛋,微微的风吹动着它的身姿,柔欣如绵,像一个无忧无虑的孩子,漂亮极了!
增加文章生动性,在文章结尾及名处丰富细节。

【五感法】
听:大雨哗哗地落下来,击打在碧绿的芦萑叶上,发出“啪啪”的声音。

视:看上去,就像是有人拿着水盆,从天上倾斜泼下来,形成巨大的水幕。

嗅:雨水冲刷着这个世界,冲软了坚硬的土地让人闻到一股青苹果混着泥土的味道。

触:伸手,雨水滴落在这个世界中的我的手掌上身体的温度与雨水的温度相结合,感受到夏的凉爽。

味:雨停了,大地万物就湿润了,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葡萄香,摘下一颗放进嘴里,满口香甜。

听觉:增加文章的生动
视觉:引人入胜,激发兴趣
嗅觉:添加真实感,带动回忆
触觉:让人身临其境
味觉:让文字有了生活的气息。

现代汉语划分词类的标准

现代汉语划分词类的标准

现代汉语划分词类的标准现代汉语划分词类的标准汉语作为一种比较复杂的语言,词类区分十分重要。

在参数结构语法中,汉语的主要词类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数词、量词、连词、介词、助词、叹词十一个。

这些词类共同组成了汉语的基本句式,从而实现语言的表达功能。

在现代汉语中,划分词类的标准主要包括词义、功能和形态三个方面。

首先,词义是划分词类的主要标准之一。

名词是指用于代替人、事物或抽象概念的单词。

动词是指表示动作、状态、行为的词语;形容词是指用于修饰名词或代词的词语,用于表达事物的性质、特征、状态等;副词是指修饰其他词类(如动词、形容词、副词等)或整个句子的词语,通常用于修饰时间、程度、方式、地点等方面的语义意义;代词是指用于代替名词的词语,一般分为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等类型;数词是指表示数目大小的单词,用于表示数量、次序或位置等;量词是指用于与数词配合起来表示多少个单位的单词;连词是指用于连接两个独立语句或句子成分的单词,包括并列连词、转折连词、因果连词等;介词是指用于表示空间或时间关系的单词,如“在、上、下、前、后、中、间、内、外、左、右、公、私”等;助词是指起到辅助语言表达作用的一类词语,如“了、着、的、得、地、得、过、与、跟、和、及”等;叹词是指表示感情、情感的单词,如“啊、哦、呵、唉、吟、嗯”等等。

其次,功能也是划分词类的一个重要标准。

名词一般来说可以充当主语、宾语、定语等各种语法角色,动词可以起到谓语、宾语等语法作用;形容词、副词可以作为修饰语表达形容词和副词的特定意义;数量词和量词通常用于表示数量;介词用于连接名词和表示时空关系的词语;连词用于连接句子或短语;助词起到了辅助语言表达的作用。

最后,形态也是划分词类的一个考虑因素。

在形态上,名词、形容词、动词、副词等都有着一定的词形变化规则,如名词有单数、复数等变化方式;形容词和副词在程度上可以形成比较级和最高级等;在动词形态方面,动词可以用于时态、语态、体式权等方面。

学会正确使用量词和数量词

学会正确使用量词和数量词

学会正确使用量词和数量词在中文语言中,量词和数量词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们用于表示数量、大小和程度等概念。

然而,由于使用不当或者理解错误,很多人在使用量词和数量词时会出现一些问题。

本文将探讨如何正确使用量词和数量词,并给出一些相关的例子。

一、量词的使用量词用于表示物品的数量。

在使用量词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选择合适的量词。

中文中有很多种量词,如个、本、只、条、块等。

正确选择量词可以使表达更加准确和自然。

例子:一只鸟 (正确)一个鸟 (错误)2. 量词与名词的搭配。

不同的名词需要搭配不同的量词。

有些名词只能使用特定的量词,而有些名词可以搭配多种量词,但意义略有不同。

例子:一杯水 (正确)一个水 (错误)两本书 (正确)两个书 (错误)3. 重复使用量词。

当一个名词前有多个数量时,需要重复使用量词。

例子:两个苹果和三个橘子 (正确)两个苹果和三橘子(错误)二、数量词的使用数量词用于表示数字的多少。

在使用数量词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数量词的位置。

数量词通常位于名词的前面表示数量,或者位于动词或形容词的后面表示程度。

例子:三个人 (正确)人三个 (错误)跑得快十米 (正确)跑得快米十 (错误)2. 数量词与名词的搭配。

数量词与名词的搭配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

例子:两个苹果 (正确)两个人 (错误)三张桌子 (正确)三张书 (错误)3. 表示不确定数量时的使用。

当表示不确定数量时,可以用一些特殊的数量词来代替具体的数字,如几个、一些、大量等。

例子:几个学生 (正确)一些书 (正确)大量水果 (正确)三、使用量词和数量词时的注意事项1. 注意名词的单复数形式。

在使用量词和数量词时,需要根据名词的单复数形式适当调整词语的形式。

例子:两本书 (正确)两本书籍 (错误)2. 注意量词和数量词的抽象用法。

有些量词和数量词可以用于抽象概念,如一点、少许、不少等。

例子:一点希望 (正确)一个希望 (错误)3. 注意特殊名词的使用。

【现代汉语词类划分标准】词类划分标准与现代汉语词类系统

【现代汉语词类划分标准】词类划分标准与现代汉语词类系统

【现代汉语词类划分标准】词类划分标准与现代汉语词类系统一、划分词类的标准给事物分类,可以用不同的标准。

选择什么标准,决定于分类的目的。

语法上给词分类,目的在于说明词在语句结构中的特点,即词的组合能力。

哪些词能跟哪些词组合,不能跟另一些词这样和,组合起来能表示什么关系,不能表示什么关系,这就是词的组合能力,或称之为功能。

划分词的标准是功能。

功能与词义有一定的联系,但是意义不是划分词类的标准,而是词类的基础。

通常说表示人或事物的词叫名词,表示动作或变化的词叫动词,表示性质或状态的词叫形容词,指明的是词类的意义基础,而不是划分词类的科学标准。

例如“打仗”和“战争”有相同的意义基础,可是功能并不相同。

我们可以说“在前方打仗”,不能说“在前方战争”;可以说“一场战争”,不能说“一场打仗”。

我们把“打仗”归入动词,把“战争”归入名词,认为它们属不同词类。

又如“害怕”和“恐惧”有相同的意义基础,“害怕”可以带宾语,说成“害怕出事”,“恐惧”不能这么用。

前者属动词,后者属形容词。

二、现代汉语词类系统根据功能标准,现代汉语的词可以先划分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然后再划分出小类。

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

实词的特点是能充当句法成分,也就是能和别的语言单位(词或短语)构成主谓、述宾、定中、状中、联合等关系。

名词有一个特殊小类:方位词。

动词中有三个特殊小类:趋向动词、助动词、判断动词。

形容词中有一个特殊小类:非谓形容词。

虚词包括连词、介词、助词、语气词。

特点是不充当句法成分,在结构中起连接或附着作用。

连词起连接作用,连接词、短语或分句。

介词附着在词或短语前边,组成介词短语。

助词:时态助词附着在词或短语后边,表示时态。

结构助词连接词或短语,表示偏正关系。

结构助词“的”还可以附着在词或短语后边,构成“的字短语”。

其他助词的作用都是附着在某些语言单位后边。

语气词附着在句子后边,表示语气象声词和叹词是特殊的词类,不分虚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量词小类的划分量词作为一个独立的词类被确定下来后,接下来面临的问题就是对量词内部类系进行划分,然而这部分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就今天来说学界也没有形成统一的结论,各家根据自己的标准,站在不同的立场上,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量词小类的划分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探索,所得的结果千差万别。

但量词内部范畴的划分是量词研究的基础,要想做好量词研究,量词内部范畴的划分是不能够被跨越的。

一、量词小类划分的标准量词小类划分的标准不一。

有的从量词的句法功能和形态变化等语法特征上划分,有的从语音形式上划分,有的从量词词汇意义上进行划分,有的从词源上进行划分,还有的从计量精度上进行划分;有人采用单一标准,而有人采用多重标准。

“人们在为量词定位、分类时,角度不同,依据的标准不一,对量词本身所具有的属性、特征侧重不同,因而划分起来有很大的分歧。

”1正因为这样,量词小类划分的几个标准首先要明确:(一)意义标准这里所谓的意义就是指词的概念意义,就是词的概念。

对于量词,实际上就是指量词的语义分布。

比如词典中关于“把”的解释:“量词,用于把手的器具,如:一把刀,一把扇子”2。

但这里所说的意义标准是丰富的,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是否计量,这里要分析量词的作用是计量还是表示事物的种类、等级顺序的,当然不计量的量词是很少的;二是计量的多少,有单数和复数之分,比如“群”和“个”比较,“群”所指的一般是复数,而“个”计量的一般是指单数;三是计量的精度,指的是量词表示名词事物的量是明确的还是含糊不定的,比如“一副手套”,中的“副”往往表示成对出现的事物,而“一群人”中“群”则表示数量不定;四是量词重点在于强调数量的多少还是部分属于整体,例如,“一截竹竿”中的“截”指的就是相对于整根竹竿而言的一部分,没有说明具体多长,强调的是部分。

(二)语法特征标准由于汉语量词概念的模糊性、复杂性,仅以概念意义为标准分类往往不能完成量词分类的任务。

词的语法特征是词类划分的主要依据,量词也不例外。

这里的语1何杰:《现代汉语量词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年,第26页法特征含义较为宽泛,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一是词的句法功能,指的是量词能否充当句法成分以及能充当何种句子成分、起到什么样的句法作用等情况。

二是组合能力或分布情况,指的是量词在句子中能否与其他词类组合使用以及能和哪些词汇组合的情况,比如“层”往往和“楼房”、“纸”等具有明显层次感的名词事物组合,所以把其归为名量词,而“趟”,往往与“去”、“来”等动词组合,所以将其归为动量词。

三是词的形态变化,汉语词汇缺少形态变化,但并不是没有形态变化。

比如重叠就是其中一种,体现在量词上指哪些量词能重叠,哪些量词不能重叠使用,重叠前后意义发生怎样的改变等,比如“一件衣服”和“一桌子菜”,其中“件”就可以重叠使用,而“桌子”则不能重叠,这就体现出专用名量词和临时名量词在语法特征方面巨大的差异。

四是其他语法特征,除了以上三个主要语法标准外,量词内部类系划分还会考虑到其他的语法特征,比如很多量词在进入数量组合后会对数词有要求,“一些问题”“一帮兄弟”中的“些”、“帮”等不定集合量词不能随便选择数词,一般限于用数词“一”。

(三)稳定性标准连续性物体3难以计数个体量,量词的最初的状态是用于计量这些物体的,而这些量词一般借自容器类的名词,但“语言的范畴化要求它们达到形式上的一致”4,规则扩展使得这种借用合法并且大规模出现,量词开始大量产生。

但在语言发展过程中这些量词语法化的程度是不同的。

“‘语法化’通常指语言中意义实在的词转化为无实在意义、表语法功能的成分这样一种过程或现象,中国传统的语言学称之为‘实词虚化’”。

5由于语法化程度的不同,有的借用名词已经可以固定地充当量词,比如“台”;有的量词走向了泛化,比如“个”;还有的只是在某一刻被借用量词但实际上不是量词。

所谓的稳定性标准就是指充当量词的词类可专门做量词,还是仅在特殊的情况下被借用为量词,单独出现时并不是量词。

比如“位”本身就是专门用作量词,而“桶”“身子”等词,单独存在时是名词,只有在进入数量名组合的情况下才具有了量词的特点,比如“一桶酒”、“一身子泥巴”。

(四)内部构成标准3物体分为离散的和连续的,如果一个数量概念在其构成的整体中有分离或中断的情况,这个数量体就是(内部) 离散性的;否则,就是(内部) 连续性的,即在其构成整体中没有分离或中断的情况。

离散的物体因相互分离,不用工具即可数出数量多少。

连续性物体外形界限不清晰,难以靠个体单独计数,必须借助于容器或者度量单位。

计量连续物体的要求可能是量词最初使用的目的。

4李先银:《汉语个体量词的产生及其原因探讨》,《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第1期汉语量词存在着一种较为特殊的情况,即复合量词。

名量词和动量词一般由一个语素构成,而复合量词由两个单纯量词组合而成。

(五)度量衡标准有的量词是度量衡单位,是国家机构专门制定的,它们有着严格的法律约定,能够精确地计量,具有科技属性。

与之相对的是非度量衡量词。

之所以采用度量衡标准是因为度量衡量词和非度量衡量词在形成机制、意义、语法特点等方面存在着诸多区别。

二、量词小类划分的方法汉语中量词数量多、作用大、内涵丰富,是汉语中极具特色的一个词类。

由于汉语和印欧语言存在着质的区别,因此量词小类的划分方法不能照搬西方语言学中以词的形态变化和句法功能为标准的分类方法,汉语量词小类的划分应采用多标准、多层次的划分方法。

(一)关于采用标准的数量,即采用单一标准一分到底还是采用多重标准。

“汉语的词并不像多数印欧语言那样有着汉语量词在语法特征上缺乏形态变化,丰富的形态变化”,“汉语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并不多,这是同英语等印欧语言稍加对比便能得出的结论。

”6同时,汉语词类和句法成分之间也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因此仅靠语法功能进行量词小类的划分必定会力不从心。

语义标准,考虑到汉语量词语义的复杂性和来源的广泛性,只靠语义也无法将其明确地分类。

再看稳定性标准、度量衡标准、内部构成标准,这些标准只能在量词小类划分的局部起作用,将它们其中之一作为唯一标准显然也不能进行科学地划分。

总之,由于汉语的特点和量词情况的复杂性,单一标准是不可能完成量词分类的任务,只能采用多标准进行分类。

(二)关于划分层次的数量,即坚持一个层次划分到底还是多层次划分。

由于汉语量词在来源、语义、语法等方面的复杂性,一个层次就将量词小类划分到底是不现实的,必须采用多层次的方法分析量词系统;同时,坚持采用多层次划分量词内部类系的方法很好地避免了冗杂和笼统问题的出现,使量词划分出来的小类既不过于笼统也不过于详细,也能将量词系统内部各个小类的不同特点充分地予以展示,这也与多标准的划分原则是一致的。

多层次的划分方法能促进分类的科学化、系统化。

但必须注意的是多层次、多标准划分并不代表多个标准可以同时使用,如果同一层次上采用多个标准划分必将造成量词小类划分的混乱,划分出的小类与上层类别之间不一定存在严格的上下位关系,小类之间也不一定能对立分布,因此,划分的原则是同一个类内同一层上的分类应该尽可能使用一个标准,力图使每个层次划分出的成员彼此能够对立分布。

同时,分类时越往顶层,分类的标准越应体现其差异的根本性和内容的广泛性。

比如名量词和动量词处于量词类系的顶层,采用语法特征中分布状况作为分类标准就体现了这两类量词的根本差异。

(三)关于如何评价划分结果,即划分的有效性。

量词小类划分的理想结果是“对内具有概括性、对外具有封闭性和排他性”7。

检验一个分类体系是否合理,往往有几个标准,第一,分出来的小类是否能够把此类量词全部包括在内,这就是所谓的对内的概括性;第二,分类的结果中还必须使分出来的某一小类明显区别于同层上的其他类别,兼类量词应该是少数,否则就是分类不精,这就是通常说的对立分布。

三、现代汉语量词系统采用以语法特征为主结合语义等标准对量词进行内部再分类符合汉语和量词的特点。

这种量词划分的方法也是大多数语法学家采用的。

“词的语法功能是划分词类的主要标准”,“量词小类的划分不能脱离句法结构”。

8量词的系类的划分必须是多层次的,同一层次上的划分应尽量使用单一的标准。

所以综合各种情况,本文采取以下的分类系统。

根据量词的分布状况将量词分为名量词、动量词,由于复合量词可以跟名词、动词进行搭配,且内部构成情况与前两者有很大区别,所以将复合量词放在与前两者并列的地方。

因此,量词第一层分类是名量词、动量词、复合量词三个大类,至于为何不立形量词,在后面会详细地论述。

见下表:7何杰:《现代汉语量词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年,第26页。

(一)名量词内部类系的划分名量词,一般用于数词之后,表示人和事物数量的量词,名量词都是单纯量词,比如“一头牛”中的“头”。

这一部分量词数量巨大、特点丰富,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所在。

对于名量词,根据稳定性标准又可分为借用名量词和专用名量词。

1、借用名量词,这部分量词都是从名词中临时借用而来的,在单独使用时它们仍然是名词,但进入数量名的组合后它们就具有了量词的特征,能修饰限制名词,“其量词的意义是在语境中体现的”9。

根据语法特征标准,可将借用名量词分为容载量词和临时名量词。

相比而言,容载量词更像量词,有的语法学家甚至将其直接归为了专用量词,然而临时名量词则更具有临时性的特点。

(1)容载量词。

由于一些连续性事物个体极为细微难以用个体计量,或者个体虽容易计量但数量极为庞大,于是在没有度量衡准确度量的情况下人们往往用承载它们的容器为其计量,很多容器名词或运载工具名词便借为量词使用。

容载量词在以后语言发展的过程中有可能发展为真正的量词。

常见的容载量词有两类:①容器量词,如:盆、盆子、碗、罐、瓶②运载工具量词,如:车、船、马车、轿(2)临时名量词。

借用名词作量词用,这类词只有在与数词组合修饰限制名词时才有量词的意义。

这部分量词大多借自表示人体器官和表示事物存在地点的名词,相比容载量词临时名量词的临时性更加强烈。

比如“身子、巴掌、脑袋、鼻子、头、山、树”等。

关于这部分量词的归类在语法学界存在不小的分歧。

虽然大部分语法学家都提出了借用量词这一类,但是将借用量词再细分为临时名量词和容载量词的人并不多。

语言学家朱德熙先生在其《语法讲义》中为临时名量词立类,相当于借用名量词,并说,“临时名量词是借用名量词充当量词使用”10。

赵元任和张志公先生也设临时名量词一类,但他们都未继续分类。

何杰女士的《现代汉语量词研究》没有设立借用量词的大类,直接在名量词下面分出了借用名量词(容载量词)和临时名量词两类,并进行了语法特征的对比,说理充分。

9何杰:《现代汉语量词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第38页之所以分出借用量词一类是因为它们本身不是量词,只有进入数量名的组合后才具有量词的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