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多媒体教案共82页
《化工原理》教案
![《化工原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dd59761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e1.png)
《化工原理》教案第一章:绪论1.1 课程介绍解释化工原理的概念和重要性概述课程的目标和内容1.2 化工过程的基本类型介绍化工过程的四个基本类型:单元操作、单元过程、化学反应和物理变化解释每种类型的特点和应用1.3 化工工艺流程图介绍化工工艺流程图的符号和表示方法分析一个简单的化工工艺流程图1.4 化工生产中的安全和环保强调化工生产中的安全措施和注意事项讨论环保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性第二章:流体力学基础2.1 流体的性质介绍流体的定义和分类解释流体的密度、粘度和表面张力等基本性质2.2 流体力学方程介绍流体力学的基本方程,如质量守恒方程、动量守恒方程和能量守恒方程解释这些方程在化工中的应用2.3 流体的流动讨论流体的层流和湍流流动分析流速、流量和流阻等概念2.4 泵与风机的原理及应用介绍泵和风机的分类和工作原理讨论泵和风机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和选择第三章:热力学基础3.1 热力学基本概念介绍热力学的定义和基本术语,如系统、状态、过程和能量解释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3.2 热力学方程介绍热力学方程,如状态方程、焓方程和熵方程分析这些方程在化工中的应用3.3 相平衡讨论相平衡的基本原理和相图解释单组分系统和多组分系统的相平衡条件3.4 热传递介绍热传递的类型和方式,如导热、对流和辐射分析热传递的数学表达式和计算方法第四章:化学平衡与反应工程4.1 化学平衡的基本概念介绍化学平衡的定义和基本原理解释化学平衡常数和勒夏特列原理4.2 化学平衡的计算介绍化学平衡的计算方法和步骤分析化学平衡计算中的限制条件和优化问题4.3 反应动力学介绍反应动力学的定义和基本方程解释零级反应、一级反应和二级反应的特点和计算方法4.4 反应器设计介绍反应器的类型和设计原则分析反应器的操作条件、效率和优化问题第五章:分离工程5.1 分离方法概述介绍分离工程的概念和重要性概述常见的分离方法,如过滤、离心、吸附和蒸馏5.2 过滤原理与设备介绍过滤原理和过滤介质的选择分析过滤设备的设计和操作条件5.3 离心分离原理与设备解释离心力产生的原理和离心分离的适用范围讨论离心分离设备的设计和操作条件5.4 蒸馏原理与设备介绍蒸馏原理和蒸馏塔的设计分析蒸馏操作的条件和蒸馏效率的优化第六章:膜分离技术6.1 膜分离原理介绍膜分离技术的定义和基本原理解释膜的筛选作用和选择性分离机制6.2 膜材料的类型及选择讨论膜材料的种类,如聚合物膜、陶瓷膜和生物膜分析膜材料的选择依据和应用领域6.3 膜分离过程及设备介绍常见的膜分离过程,如微滤、超滤、纳滤和反渗透分析膜分离设备的设计和操作条件6.4 膜污染与清洗讨论膜污染的类型和影响因素介绍膜清洗的方法和技术第七章:吸附工程7.1 吸附原理介绍吸附的概念和吸附等温线解释吸附剂的选择和吸附过程的类型7.2 吸附平衡与动力学分析吸附平衡的数学表达式和影响因素讨论吸附动力学的基本方程和特点7.3 吸附塔的设计与操作介绍吸附塔的类型和设计原则分析吸附塔的操作条件、效率和优化7.4 吸附应用实例探讨吸附技术在化工、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应用实例第八章:离子交换与电解8.1 离子交换原理介绍离子交换的定义和基本原理解释离子交换树脂的选择和离子交换过程的类型8.2 离子交换设备及操作介绍离子交换设备的类型和操作条件分析离子交换效率和优化问题8.3 电解原理与设备解释电解的概念和电解池的类型讨论电解设备的设计和操作条件8.4 电解应用实例探讨电解技术在化工、能源等领域的应用实例第九章:热泵与制冷工程9.1 热泵原理与分类介绍热泵的概念和分类,如空气源热泵、水源热泵和地源热泵解释热泵的工作原理和性能评价指标9.2 热泵系统的设计与运行介绍热泵系统的设计方法和运行条件分析热泵系统的能效比和优化问题9.3 制冷原理与设备解释制冷的概念和制冷循环的类型讨论制冷设备的设计和操作条件9.4 制冷应用实例探讨制冷技术在空调、食品保鲜等领域的应用实例第十章:化工过程控制与优化10.1 过程控制的基本概念介绍过程控制的目标和基本原理解释控制器、传感器和执行机构等基本组成部分10.2 常用过程控制策略讨论常用的过程控制策略,如比例-积分-微分控制(PID控制)和模糊控制分析这些策略在化工过程中的应用10.3 过程优化方法介绍过程优化的基本方法和算法,如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和小肠曲线法解释这些方法在化工过程中的应用和效果10.4 过程控制与优化的案例分析探讨实际化工过程中过程控制与优化的案例,分析其效果和经济效益第十一章:化工过程强化的途径11.1 过程强化的意义强调过程强化在提高化工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中的重要性讨论过程强化的目标和方法11.2 反应工程强化技术介绍反应工程中常用的强化技术,如微反应器、固定床反应器和流动床反应器分析这些技术在提高反应速率和选择性方面的应用11.3 分离工程强化技术讨论分离工程中常用的强化技术,如膜分离、吸附和离子交换分析这些技术在提高分离效率和降低能耗方面的应用11.4 能量工程强化技术介绍能量工程中常用的强化技术,如热泵、热交换器和制冷循环分析这些技术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降低运行成本方面的应用第十二章:化工过程中的节能与减排12.1 节能的意义与途径强调节能对于化工生产的重要性讨论节能的途径和方法,如过程优化、设备改进和能源管理12.2 减排的意义与途径强调减排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讨论减排的途径和方法,如废物利用、污染物控制和清洁生产12.3 节能减排技术的应用介绍节能减排技术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实例分析这些技术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12.4 节能减排的政策与法规讨论国家和地方关于节能减排的政策和法规分析遵守这些政策和法规的重要性及应对措施第十三章:化工过程中的危险与防护13.1 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介绍危险源识别和风险评价的方法和步骤分析化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危险和风险13.2 安全技术与措施介绍化工过程中常用的安全技术和措施,如泄压装置、防火防爆设施和紧急停车系统分析这些技术和措施在防止事故发生和减轻事故损失方面的作用13.3 职业健康与防护强调职业健康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性讨论化工过程中职业病的类型和防护方法13.4 应急预案与救援介绍应急预案的编制和实施分析化工事故应急救援的方法和措施第十四章:化工企业的管理与组织14.1 企业管理的基本原理介绍企业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如目标管理、绩效评价和组织结构设计分析这些原理在化工企业中的应用和效果14.2 企业战略与规划强调企业战略和规划在化工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讨论企业战略的类型和制定方法14.3 企业技术创新与管理介绍企业技术创新的途径和方法分析企业技术创新在提高竞争优势和适应市场需求方面的作用14.4 企业文化建设与员工培训强调企业文化建设在提高员工凝聚力和促进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讨论员工培训的方法和内容第十五章:化工行业的现状与展望15.1 化工行业的现状分析全球化工行业的总体状况和发展趋势讨论我国化工行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15.2 化工行业的挑战与机遇强调化工行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分析应对这些挑战和机遇的方法和策略15.3 化工行业的发展方向介绍化工行业未来发展的趋势和方向分析低碳经济、绿色化学和可持续发展在化工行业发展中的重要性15.4 化工行业的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强调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在推动化工行业发展中的重要性讨论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途径和方法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1. 化工过程的基本类型和特点2. 流体力学、热力学和化学平衡的基础知识3. 常见单元操作和单元过程的原理和应用4. 泵与风机、膜分离技术、吸附工程、离子交换与电解、热泵与制冷工程的基本原理和设备设计5. 过程控制与优化的基本概念和方法6. 化工过程强化的途径、节能与减排的措施和技术7. 化工过程中的危险与防护、管理与组织、行业的现状与展望难点:1. 流体力学方程在复杂情况下的应用2. 热力学第二定律和熵的概念理解3. 化学平衡的计算和反应工程的优化4. 分离工程中膜污染和清洗的技术5. 吸附工程中吸附等温线和动力学的分析6. 离子交换与电解设备的设计和操作7. 过程控制中的PID控制和优化算法8. 化工过程强化、节能减排技术的实际应用和效果评估9. 化工企业管理和组织结构的优化10. 化工行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以及低碳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实践这些重点和难点涵盖了教案《化工原理》的主要内容,学生在学习和理解这些知识点时,需要充分的实践和老师的指导。
化工原理教案(山大)
![化工原理教案(山大)](https://img.taocdn.com/s3/m/55e58e1e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28.png)
化工原理教案(山大)一、课程简介章节名称:第一章绪论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化工原理课程的重要性,明确课程的学习目标和内容。
2. 使学生熟悉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工艺流程。
3. 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化工原理课程的定义、地位和作用。
2. 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工艺流程。
3. 化工原理课程的学习目标和内容。
4. 化工原理课程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工艺流程。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化工生产中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化工原理在实际中的应用。
3. 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章节名称:第二章流体力学基础教学重点:1. 流体的基本性质:密度、粘度、压缩性等。
2. 流体力学基本方程:连续方程、动量方程、能量方程等。
3. 流动类型:层流、湍流、均匀流、非均匀流等。
4. 流动阻力:摩擦阻力、局部阻力等。
教学难点:1. 流体力学基本方程的推导和应用。
2. 流动阻力的计算和分析。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流体的基本性质、流体力学基本方程和流动类型。
2. 数值计算法: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流动阻力的计算和分析。
3. 实验法:进行流体力学实验,让学生了解流动现象和流动阻力的大小。
三、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章节名称:第三章热力学基础教学过程:1. 教学准备:提前布置预习任务,准备相关教学资料和实验设备。
2. 课堂教学:讲解热力学基本概念、原理和公式,分析实际案例。
3.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解答学生的疑问。
4. 实验教学:进行热力学实验,让学生了解热力学的应用。
教学资源:1. 教材:化工原理教材。
2. 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
3. 实验设备:热力学实验仪器和设备。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热力学基本概念、原理和公式。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化工生产中的热力学问题,让学生了解热力学的应用。
化工原理单元操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化工原理单元操作多媒体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e6d505e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fc.png)
化工原理单元操作多媒体教学课件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它不仅可以更有效地解答学生的问题,还可以提升学习效率,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所学知识。
因此,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当今教学的重要工具。
本文的目的是介绍一份适用于化工原理单元操作的多媒体教学材料。
多媒体教学课件是一种具有多媒体交互性的教学系统,它结合了多媒体处理,信息计算机技术和多媒体教学技术,能够实现高效的交互式教学。
该课件主要包括课程简介、实验流程演示、实验数据分析、实验调查及实验结果综述等内容。
在制作这套课件时,采用了动画、影像、照片、声音、文字等多种表达形式,可以更全面、更深入地认知学生的学习需求,从而更好地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
本套课件是基于化工实验室的实际情况制作的,主要介绍相关实验的操作要点,充分展示化工实验操作的流程以及步骤,通过演示和文字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操作要点,更好地应用于实际操作中。
同时,为了更加形象地呈现实验流程,采用多媒体技术,制作了一系列具有较高艺术表现力的动画,以表现实验的过程、步骤以及结果,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深入理解实验内容。
另外,本课件还通过实验数据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实验结果调查,使学生有机会掌握实验室技能,了解现代化工学科的知识,学会观察和分析化工实验过程,便于进一步探索实验原理,为以后的科学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总之,本套多媒体教学课件通过多种形式和技术,可以更有效地传播知识,提升学习效率,教师可以利用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实验过程以及掌握实验技能,更加深入地研究知识,从而更好地应用于现代化工学科的学习和研究中。
如今,多媒体技术的普及使得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应用更加趋于普遍,本课件也已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为学校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了一种全面而有效率的学习方式,以促进学生学习和研究化工原理单元操作的发展。
化工原理(上册)教案
![化工原理(上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4ddf40a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a35c269.png)
化工原理(上册)教案《化工原理》(上册)教案燕山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系张永强副教授2007.08.27本课程以传递过程为横向主线来安排各单元操作顺序。
以研究方法为纵向主线展开各单元操作内容。
主要讲授化工生产中常用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典型设备的原则结构、选型及其设计计算方法。
【教学目标】1. 对各单元操作过程做到过程清楚、原理清楚。
2. 掌握选择与发展化工过程与设备的基本方法与原则。
3. 能分析与解决典型化工单元操作中的实际问题(包括设计型问题与操作分析问题)。
4. 了解强化过程的途径。
【教学方法】1. 整个课程采用启发式、互动式,精讲精练的教学方式。
讲课与演习的学时比例约为4:1。
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2. 讲授内容强调过程的工程性质和工程处理方法,突出过程特征,揭示过程各部分内容的内在联系,启发举—反三。
凡学生通过自学或通过思考能弄清楚的内容,少讲或不讲。
3. 设置单元演习课。
演习课不是简单的多做题,而是演习经选择的有思想、有层次的题目。
演习课采用自学、讨论、测验、自检等多种形式,训练与发展智能。
4. 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引入工程实例和最新的科技成果,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求知欲。
【各章学时分配】绪论 2学时第1章流体流动 18学时第2章流体输送机械 10学时第3章非均相物系的分离和固体流态化 12学时第4章传热 14学时总学时 56学时绪论【课时安排】1. 化工原理课程的性质和基本内容 0.5学时2 单位制和单位换算 0.5学时13 物料衡算和能量衡算 1学时本章学时 2学时【掌握内容】1. 本课程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发展趋势。
2. 国际单位制和单位换算。
【了解内容】1. 物料衡算和能量衡算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1. 本课程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
第1章流体流动【课时安排】1.1 流体的物理性质 2学时1.2 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式 3学时1.3 流体流动的基本方程 3学时1.4 流体流动现象 2学时1.5流体在管内的流动阻力 2学时1.6 管路计算 2学时1.7 流量测量 2学时习题讨论课 2学时本章学时 18学时【掌握内容】1. 流体静力学方程及其应用。
《化工原理》教案
![《化工原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3cf8075336c1eb91a375df6.png)
《化工原理》教案主讲教师:蒋卉教学班级:环境工程04级章节点名称:第一章化工分离过程概论1-4节教学序次:第1次课教学内容:1.化工分离在化工生产中的地位2. 混合物类型与分离目的3.分散质和分散介质的概念4. 分离的目的5. 分离的依据6. 分离的基本方法7.混合物表示方法教学目标:1.了解与化工生产相关的基本概念2.掌握混合物组成表示方法;并能够熟练应用于计算本次课重点:混合物表示方法本次课难点:常见的混合物组成的表示方法教学方法和手段:多媒体教学和板书相结合课后要求:复习教材本章节内容,理解相关基本概念,并完成课后习题参考资料:1.《化工原理》蒋维钧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化工原理》姚玉英主编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3《有害气体控制工程》赵毅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章节点名称:第一章化工分离过程概论5-7节教学序次:第2次课教学内容:1.传质分离过程热力学基础2.平衡分离过程3. 平衡曲线4. 分离气体混合物的基本方法5.传质分离过程的基本操作方法6.常见接触方式1)单级接触操作2)并流式接触操作3)逆流式接触操作4)错流式接触操作教学目标:1.了解分离气体混合物的基本方法2.熟悉传质分离过程热力学基础3.了解几种常见接触方式本次课重点:传质分离过程热力学基础本次课难点:传质分离过程热力学基础教学方法和手段:多媒体教学和板书相结合课后要求:复习教材本章节内容,理解相关基本概念,并完成课后习题参考资料:1.《化工原理》蒋维钧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化工原理》姚玉英主编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3《有害气体控制工程》赵毅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章节点名称:第一章化工分离过程概论8-9节教学序次:第3次课教学内容:1.传质分离过程的两种方法和设备2.传质分离过程的动力学3.分子扩散和涡流扩散的概念4.单向中物质的扩散5.费克定律6.稳态(定态)分子扩散7. 单向扩散教学目标:1.掌握费克定律的基本意义和适用范围2.熟悉稳态(定态)分子扩散和单向扩散3.了解传质分离过程的方法和设备本次课重点:1.费克定律2.稳态(定态)分子扩散和单向扩散本次课难点:1.费克定律2.稳态(定态)分子扩散和单向扩散速率公式的推导教学方法和手段:多媒体教学和板书相结合课后要求:复习教材本章节内容,理解相关基本概念,并完成课后习题参考资料:1.《化工原理》蒋维钧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化工原理》姚玉英主编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3《有害气体控制工程》赵毅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章节点名称:第二章吸收1-3节教学序次:第4次课教学内容:1.对流传质2.界面浓度3.总吸收系数及总吸收速率方程4.吸收的基本概念5.吸收操作分类6.吸收过程的气液平衡关系7.吸收过程模型及传质速率方程教学目标:1. 熟悉亨利定律.双膜理论.传质速率方程在吸收中的应用2. 了解多组分吸收,化学吸收和非等温吸收等其他类型的吸收过程本次课重点:1.亨利定律2.双膜理论本次课难点:吸收速率方程的推导及其应用教学方法和手段:多媒体教学和板书相结合课后要求:复习教材本章节内容,理解相关基本概念,并完成课后习题参考资料:1.《化工原理》蒋维钧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化工原理》姚玉英主编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3《有害气体控制工程》赵毅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章节点名称:第二章吸收4节教学序次:第5次课教学内容:1.吸收(脱吸)塔计算2.物料衡算的关系式3.溶质回收率4.吸收操作线方程与操作线5. 最小液气比6.最小液气比的计算教学目标:1. 熟悉吸收塔的基本反应过程2. 掌握最小液气比的计算3.熟悉物料衡算的关系式和吸收操作线方程本次课重点:1. 最小液气比的计算2.物料衡算的关系式3. 吸收操作线方程本次课难点:吸收操作线方程的推导教学方法和手段:多媒体教学和板书相结合课后要求:复习教材本章节内容,理解相关基本概念,并完成课后习题参考资料:1.《化工原理》蒋维钧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化工原理》姚玉英主编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3《有害气体控制工程》赵毅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章节点名称:第二章吸收5节教学序次:第6次课教学内容:1.吸收系数和传质单元高度的概念2.吸收系数和传质单元高度的实验测定3.经验公式4.特征数关联式5. 高浓度气体吸收6.化学吸收教学目标:1. 熟悉吸收系数和传质单元高度的概念2. 了解相关经验公式3.了解特征数关联式的相关公式本次课重点:吸收系数和传质单元高度本次课难点:吸收系数和传质单元高度的理解和计算教学方法和手段:多媒体教学和板书相结合课后要求:复习教材本章节内容,理解相关基本概念,并完成课后习题参考资料:1.《化工原理》蒋维钧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化工原理》姚玉英主编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3《有害气体控制工程》赵毅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章节点名称:习题课教学序次:第7次课教学内容:关于第二章的三道习题2-6、2-8、2-9的计算教学目标:掌握吸收塔的填料高度以及设计型和操作型计算本次课重点:习题2-6、2-8、2-9本次课难点:习题2-6、2-8、2-9教学方法和手段:多媒体教学和板书相结合课后要求:理解相关习题的解题步骤,并完成课后习题参考资料:1.《化工原理》蒋维钧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化工原理》姚玉英主编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3《有害气体控制工程》赵毅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章节点名称:第三章蒸馏1-3节教学序次:第8次课教学内容:1.蒸馏操作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2.二元物系的的气液相平衡3.相关概念4.温度组成图5.蒸馏方式1)简单蒸馏2)平衡蒸馏6.精馏过程的原理教学目标:1. 了解蒸馏操作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和原理2. 熟悉相关基本概念3.掌握精馏过程的原理本次课重点:精馏过程的原理本次课难点:二元物系的的气液相平衡的表达教学方法和手段:多媒体教学和板书相结合课后要求:复习教材本章节内容,理解相关基本概念,并完成课后习题参考资料:1.《化工原理》蒋维钧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化工原理》姚玉英主编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3《有害气体控制工程》赵毅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章节点名称:第三章蒸馏4节教学序次:第9次课教学内容:1.精馏塔的操作过程2. 两组分体系连续精馏的相关计算3.加料状态的影响和加料位置教学目标:1. 了解精馏塔的操作过程2. 熟悉相关基本概念3.两组分体系连续精馏的相关计算4. 掌握加料状态的影响和相关计算本次课重点:1.两组分体系连续精馏的相关计算2.加料状态的影响和相关计算本次课难点:1.两组分体系连续精馏的相关计算2.加料状态的影响和相关计算教学方法和手段:多媒体教学和板书相结合课后要求:复习教材本章节内容,理解相关基本概念,并完成课后习题参考资料:1.《化工原理》蒋维钧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化工原理》姚玉英主编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3《有害气体控制工程》赵毅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章节点名称:第三章蒸馏4节教学序次:第10次课教学内容:1.回流比的影响及其选择2.间捷法求理论板数3.两组分精馏的操作的操作型计算和操作4.两组分精馏过程的几种特殊情况5.精馏塔、冷凝器和再沸器的工艺设计6.间歇精馏教学目标:1. 掌握二元连续精馏的操作线方程和加料线方程2. 熟悉相关基本概念3.了解回流比的影响4. 了解精馏塔、冷凝器和再沸器的工艺设计本次课重点:两组分精馏的操作的操作型计算和操作本次课难点:两组分精馏的操作的操作型计算和操作教学方法和手段:多媒体教学和板书相结合课后要求:复习教材本章节内容,理解相关基本概念,并完成课后习题参考资料:1.《化工原理》蒋维钧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化工原理》姚玉英主编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3《有害气体控制工程》赵毅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章节点名称:第四章气液传质设备1节教学序次:第11次课教学内容:1.板式塔的概述2.塔板上的流体力学现象分析3.气体通过塔板的流体力学计算4.塔板结构及对塔板的要求教学目标:1. 熟悉板式塔的作用过程2. 了解塔板上的流体力学现象3.熟悉气体通过塔板的流体力学计算本次课重点:气体通过塔板的流体力学计算本次课难点:气体通过塔板的流体力学计算教学方法和手段:多媒体教学和板书相结合课后要求:复习教材本章节内容,理解相关基本概念,并完成课后习题参考资料:1.《化工原理》蒋维钧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化工原理》姚玉英主编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3《有害气体控制工程》赵毅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章节点名称:第四章气液传质设备1-2节教学序次:第12次课教学内容:1.筛板塔的设计2.板式塔的传质与塔板效率3.各种塔板简介与比较4.填料塔与填料教学目标:1. 熟悉筛板塔的设计2. 了解各种塔板简介与比较3.熟悉板式塔的传质与塔板效率4. 了解填料塔的作用过程本次课重点:板式塔的传质与塔板效率本次课难点:板式塔的传质与塔板效率教学方法和手段:多媒体教学和板书相结合课后要求:复习教材本章节内容,理解相关基本概念,并完成课后习题参考资料:1.《化工原理》蒋维钧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化工原理》姚玉英主编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3《有害气体控制工程》赵毅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章节点名称:第四章气液传质设备2节教学序次:第13次课教学内容:1.填料塔的流体力学特征2.填料塔的传质与塔高的计算3.填料塔的主要部件4.塔设备的比较和选型教学目标:1. 熟悉填料塔的流体力学特征2. 掌握填料塔的传质与塔高的计算3. 了解塔设备的比较和选型本次课重点:填料塔的传质与塔高的计算本次课难点:填料塔的传质与塔高的计算教学方法和手段:多媒体教学和板书相结合课后要求:复习教材本章节内容,理解相关基本概念,并完成课后习题参考资料:1.《化工原理》蒋维钧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化工原理》姚玉英主编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3《有害气体控制工程》赵毅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章节点名称:第八章非均相混合物的分离1节教学序次:第14次课教学内容:1.沉降分离的一般原理2.重力沉降分离3.离心沉降分离4.电沉降-电除尘器教学目标:1. 熟悉沉降分离的一般原理2. 掌握重力沉降分离的相关计算公式3. 了解离心沉降和电沉降的基本知识本次课重点:重力沉降分离的相关计算公式本次课难点:重力沉降分离的相关计算公式的推导教学方法和手段:多媒体教学和板书相结合课后要求:复习教材本章节内容,理解相关基本概念,并完成课后习题参考资料:1.《化工原理》蒋维钧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化工原理》姚玉英主编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3《有害气体控制工程》赵毅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章节点名称:第八章非均相混合物的分离2节教学序次:第15次课教学内容:1.过滤的基本知识2.常见过滤设备3.过滤过程计算的理论基础4.过滤机生产能力的计算教学目标:1. 熟悉过滤的基本知识2. 掌握过滤过程计算方法3. 了解常见过滤设备本次课重点:过滤过程计算方法本次课难点:过滤过程计算方法及其应用教学方法和手段:多媒体教学和板书相结合课后要求:复习教材本章节内容,理解相关基本概念,并完成课后习题参考资料:1.《化工原理》蒋维钧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化工原理》姚玉英主编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3《有害气体控制工程》赵毅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章节点名称:第八章非均相混合物的分离2-3节教学序次:第16次课教学内容:1. 过滤过程计算的相关例题2.惯性分离器3.湿法除尘器4.非均相混合物分离方法的新进展5.分离方法的选择教学目标:1. 熟悉过滤过程计算的相关例题2..了解其他分离方法与分离方法的新进展本次课重点:过滤过程计算方法本次课难点:过滤过程计算的相关例题的理解教学方法和手段:多媒体教学和板书相结合课后要求:复习教材本章节内容,理解相关基本概念,并完成课后习题参考资料:1.《化工原理》蒋维钧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化工原理》姚玉英主编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3《有害气体控制工程》赵毅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章节点名称:第9.10章膜分离过程及其他分离方法教学序次:第17次课教学内容:1. 膜分离的概述2.膜分离的分类及过程3.吸附分离4.离子交换5.色谱分离6.分离方法的选择原则教学目标:1. 熟悉膜分离的分类及过程2..了解其他分离方法本次课重点:膜分离本次课难点:无教学方法和手段:多媒体教学和板书相结合课后要求:复习教材本章节内容,理解相关基本概念,并完成课后习题参考资料:1.《化工原理》蒋维钧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化工原理》姚玉英主编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3《有害气体控制工程》赵毅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章节点名称:流体力学基础教学序次:第18次课教学内容:1. 基本知识概述2. 静止流体所受的力3. 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4. 静力学原理在压力和压力差测量上的应用教学目标:1. 掌握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及其应用2.了解静力学原理在压力和压力差测量上的应用3. 熟悉静止流体所受力的表示方法本次课重点: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本次课难点: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教学方法和手段:多媒体教学和板书相结合课后要求:复习教材本章节内容,理解相关基本概念,并完成课后习题参考资料:1.《化工原理》蒋维钧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化工原理》姚玉英主编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3.《有害气体控制工程》赵毅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章节点名称:流体力学基础教学序次:第19次课教学内容:1. 流体流动的基本概念2. 质量守恒方程3. 运动方程4. 总能量守恒和机械能守恒方程教学目标:1. 掌握质量守恒方程2. 掌握总能量守恒和机械能守恒方程3.了解运动方程本次课重点:1.质量守恒方程2.总能量守恒和机械能守恒方程本次课难点:1.质量守恒方程2.总能量守恒和机械能守恒方程教学方法和手段:多媒体教学和板书相结合课后要求:复习教材本章节内容,理解相关基本概念,并完成课后习题参考资料:1.《化工原理》蒋维钧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化工原理》姚玉英主编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3.《有害气体控制工程》赵毅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章节点名称:流体力学基础教学序次:第20次课教学内容:1. 简单管路2. 复杂管路3. 管网简介4. 可压缩流体的管路计算教学目标:1. 熟悉简单管路的计算2.了解管网的基本知识本次课重点:简单管路本次课难点:简单管路教学方法和手段:多媒体教学和板书相结合课后要求:复习教材本章节内容,理解相关基本概念,并完成课后习题参考资料:1.《化工原理》蒋维钧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化工原理》姚玉英主编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3.《有害气体控制工程》赵毅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章节点名称:流体输送机械教学序次:第21次课教学内容:1. 离心式流体输送机械的基本方程2. 离心泵与风机的结构、工作原理与分类3. 离心泵与风机的性能4. 离心泵与风机的特性曲线5. 离心泵与风机的工作点选择教学目标:1. 熟悉离心泵与风机的结构、工作原理与分类2.了解离心式流体输送机械的基本原理3.掌握离心泵与风机的工作点选择方法本次课重点:1.离心泵与风机的结构、工作原理与分类2.离心泵与风机的工作点选择方法本次课难点:离心式流体输送机械的基本方程教学方法和手段:多媒体教学和板书相结合课后要求:复习教材本章节内容,理解相关基本概念,并完成课后习题参考资料:1.《化工原理》蒋维钧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化工原理》姚玉英主编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3.《有害气体控制工程》赵毅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章节点名称:热量传递基础教学序次:第22次课教学内容:1. 热量传递的基本概念2. 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3. 傅里叶定律4. 导热系数5. 热传导微分方程的定解条件教学目标:1. 掌握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2. 熟悉热传导微分方程的定解条件3. 掌握傅里叶定律本次课重点:1. 傅里叶定律2.热传导微分方程的定解条件本次课难点:热传导微分方程的定解条件教学方法和手段:多媒体教学和板书相结合课后要求:复习教材本章节内容,理解相关基本概念,并完成课后习题参考资料:1.《化工原理》蒋维钧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化工原理》姚玉英主编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3.《有害气体控制工程》赵毅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章节点名称:热量传递基础教学序次:第23次课教学内容:1. 对流传热的概述2. 管内强制对流传热3. 管外强制对流传热4. 自然对流传热教学目标:1. 熟悉对流传热的基本方法2. 熟悉管内强制对流传热的相关计算3. 熟悉管外强制对流传热的相关计算4. 了解自然对流传热本次课重点:管内外强制对流传热的相关计算本次课难点:管内外强制对流传热的相关计算教学方法和手段:多媒体教学和板书相结合课后要求:复习教材本章节内容,理解相关基本概念,并完成课后习题参考资料:1.《化工原理》蒋维钧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化工原理》姚玉英主编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3.《有害气体控制工程》赵毅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章节点名称:热量传递基础教学序次:第24次课教学内容:1. 冷凝传热的概念2. 影响冷凝传热的因素和强化3. 热辐射的基本概念4. 辐射基本定律教学目标:1. 熟悉冷凝传热的概念2. 熟悉热辐射的基本概念3. 了解影响冷凝传热的因素和强化的基本方法4. 了解辐射基本定律本次课重点:1.冷凝传热的概念2.热辐射的基本概念本次课难点:影响冷凝传热的因素和强化的基本方法教学方法和手段:多媒体教学和板书相结合课后要求:复习教材本章节内容,理解相关基本概念,并完成课后习题参考资料:1.《化工原理》蒋维钧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化工原理》姚玉英主编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3.《有害气体控制工程》赵毅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章节点名称:传热过程计算与换热器教学序次:第25次课教学内容:1. 传热过程分析2. 热量衡算方程3. 传热速率方程4. 总传热系数与壁温计算教学目标:1. 熟悉传热过程的基本分析过程2. 掌握传热过程的热量衡算3. 掌握传热速率方程4. 了解总传热系数与壁温计算本次课重点:传热过程的热量衡算和传热速率方程本次课难点:传热过程的热量衡算和传热速率方程教学方法和手段:多媒体教学和板书相结合课后要求:复习教材本章节内容,理解相关基本概念,并完成课后习题参考资料:1.《化工原理》蒋维钧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化工原理》姚玉英主编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3.《有害气体控制工程》赵毅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章节点名称:传热过程计算与换热器教学序次:第26次课教学内容:1. 传热过程的平均温差计算2. 传热效率和传热单元数3. 换热器计算的设计型和操作型问题教学目标:1. 熟悉传热过程的平均温差计算2. 熟悉传热效率和传热单元数的表达3. 掌握换热器计算的设计型和操作型问题的基本计算方法本次课重点:换热器计算的设计型和操作型问题本次课难点:换热器计算的设计型和操作型问题教学方法和手段:多媒体教学和板书相结合课后要求:复习教材本章节内容,理解相关基本概念,并完成课后习题参考资料:1.《化工原理》蒋维钧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化工原理》姚玉英主编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3.《有害气体控制工程》赵毅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章节点名称:传热过程计算与换热器教学序次:第27次课教学内容:1. 换热器计算的设计型和操作型问题的例题讲解2. 换热其的分类3. 间壁式换热器4. 列管式换热器的选用原则和设计原则5. 换热器的传热强化途径教学目标:1. 掌握换热器计算的设计型和操作型问题的基本计算方法2.了解常见换热器的基本种类和特点本次课重点:换热器计算的设计型和操作型问题本次课难点:换热器计算的设计型和操作型问题教学方法和手段:多媒体教学和板书相结合课后要求:复习教材本章节内容,理解相关基本概念,并完成课后习题参考资料:1.《化工原理》蒋维钧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化工原理》姚玉英主编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3.《有害气体控制工程》赵毅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章节点名称:复习课教学序次:第28次课教学内容:全篇总结所学课程内容,复习迎接期末考试教学目标:使学生全面了解所学内容,对课程体系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本次课重点:全部PP都是全书重点内容本次课难点:无教学方法和手段:多媒体教学和板书相结合课后要求:复习理解PP的内容,掌握全书重点参考资料:1.《化工原理》蒋维钧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化工原理》姚玉英主编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3.《有害气体控制工程》赵毅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大学化工原理教案
![大学化工原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949dfd2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fe.png)
课程名称:化工原理授课对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本科生授课学时:32学时教学目标:1. 理解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2. 掌握化工原理中的流体输送、传热、传质、热力过程和机械过程等基本操作。
3. 能够运用化工原理进行化工工艺设计、分析和优化。
教学重点:1. 流体输送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
2. 传热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
3. 传质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
4. 热力过程和机械过程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1. 复杂流体输送过程的分析与计算。
2. 高效传热和传质过程的设计与优化。
3. 复杂化工过程的热力学分析和动力学分析。
教学内容:一、流体输送1. 概述:流体输送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性。
2. 基本原理:流体力学基本方程、流体的压缩性、粘度、流速等。
3. 计算方法:管道流动、管路系统、泵与风机等。
4. 实例分析:流体输送设备选型与优化。
二、传热1. 概述:传热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性。
2. 基本原理:热传导、对流、辐射等传热方式。
3. 计算方法:传热系数、传热面积、传热量等。
4. 实例分析:传热设备选型与优化。
三、传质1. 概述:传质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性。
2. 基本原理:分子扩散、膜传质、传质速率等。
3. 计算方法:传质系数、传质面积、传质速率等。
4. 实例分析:传质设备选型与优化。
四、热力过程1. 概述:热力过程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性。
2. 基本原理:热力学第一定律、第二定律、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等。
3. 计算方法:热力过程计算、热力学分析等。
4. 实例分析:热力过程优化。
五、机械过程1. 概述:机械过程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性。
2. 基本原理:机械能转换、机械效率等。
3. 计算方法:机械过程计算、机械效率分析等。
4. 实例分析:机械过程优化。
教学方法:1. 课堂讲授:系统讲解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2. 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加深学生对化工原理的理解和运用。
3. 实验教学:进行流体输送、传热、传质等实验,使学生掌握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处理方法。
大学化工原理教案
![大学化工原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47dbed0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d4.png)
大学化工原理教案一、引言本教案旨在介绍大学化工专业的基础课程——化工原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到化工领域中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操作技术。
此外,还将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课程目标1.理解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关键知识。
2.掌握化工反应过程和反应器设计。
3.学会运用物质平衡法分析化工系统。
4.掌握不同物质间传热现象及其计算方法。
5.理解物质输送与分离过程的基本原理。
三、教学内容1. 化工原理导论•化工与化学工程•化工原理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2. 物质平衡•物质平衡法及其应用•理想混合模型与非理想混合模型3. 反应过程与反应器设计•催化反应动力学及其机制•反应速率方程与活性•批量反应器、连续流动反应器和半批量反应器的设计4. 热力学基础•熵、焓和自由能的概念•熵增原理和热平衡条件•化学反应的热力学分析5. 传质现象与分离过程•共扩散、对流传质和界面传质•蒸馏、萃取和吸附等分离技术四、教学方法1.理论授课:通过系统性讲解,介绍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关键知识。
2.实验演示:进行实验演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工反应过程和实际操作技术。
3.讨论互动:组织小组讨论或课堂互动,激发学生思考和表达能力。
4.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
五、教材与参考书目主教材:•周兴礼, 李文泰. 大学化工原理 (第二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7.参考书目:•Hougen, O.A., Watson, K.M., Ragatz, R.A. 化学工程原理 (第三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Fogler, H.S. Elements of Chemical Reaction Engineering (Fifth Edition). Prentice Hall, 2015.六、评分与考核1.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实验报告评分。
2.考试成绩:通过闭卷考试对学生的理论知识进行评估。
化工原理多媒体教案
![化工原理多媒体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6894d25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9f6ec10.png)
化工原理多媒体教案1. 引言本教案旨在为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一套多媒体教学内容,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化工原理的概念和原理,并通过案例和实例的引导,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2. 教学目标•理解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常见化工原理的计算方法和应用技巧•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教学内容3.1 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原子与分子•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化学键和键能•物质的组成和性质3.2 物质的能量转化•热力学基础概念•内能和焓的概念•焓变和熵变的计算•热力学方程的应用3.3 化学反应动力学•化学动力学的基本概念•反应速率和反应速率常数的计算•反应速率方程和反应机制•反应平衡和平衡常数3.4 化学平衡和平衡常数•平衡常数的定义和计算•平衡常数的影响因素•酸碱中和反应的计算•配位平衡和溶解度平衡3.5 化学反应工程•反应器类型和设计原则•反应器的性能参数计算•反应器操作和调控技术•反应器设计的案例分析4. 教学方法4.1 多媒体演示通过多媒体演示,展示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计算方法。
包括文字、图表、动画等多种形式的展示,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4.2 互动讨论在课堂上引入互动讨论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通过提问、回答和讨论,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化工原理的概念和应用方法。
4.3 案例分析引入实际案例和工程应用,通过分析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可以使用多媒体展示案例的过程和结果,从而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化工原理的应用。
5. 教学评估5.1 学习成果考核通过课堂小测验、作业和期末考试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
考查学生对化工原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5.2 学习反馈定期收集学生对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反馈意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内容,以提高教学效果和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6. 教学资源本教案所需的教学资源包括多媒体设备、教材、案例分析资料等。
《化工原理》教案(2024)
![《化工原理》教案(2024)](https://img.taocdn.com/s3/m/25e98371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3e.png)
往复泵
工作原理、性能参数、特 性曲线,以及选型和操作 要点。
其他输送设备
如齿轮泵、螺杆泵等的工 作原理和性能特点。
10
管道设计与计算
根据流量和允许流速确定管道直 径的方法。
管道布置的原则和方法,以及安 装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管道材料选择 管道直径计算
管道压力降计算 管道布置与安装
不同材料的性能特点和使用范围 。
《化工原理》教案
2024/1/30
1
目录
2024/1/30
• 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 • 流体流动与输送 • 传热过程与设备 • 蒸馏过程与设备 • 吸收过程与设备 • 干燥过程与设备
2
01
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
Chapter
2024/1/30
3
《化工原理》课程概述
课程性质
《化工原理》是化学工程与工艺 专业的一门核心基础课程,旨在 培养学生掌握化工过程的基本原
理、方法和技能。
课程内容
本课程涵盖流体流动、传热、传 质分离过程(包括蒸馏、吸收、 萃取、干燥等)的基本原理、设 备结构、操作条件、过程优化等
方面的知识。
课程地位
作为连接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基 础理论与工程实践的桥梁,本课 程在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化工实 际问题的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
2024/1/30
4
教学目标与要求
知识目标
要求学生掌握化工过程的基本原 理、设备结构和操作方法,理解 化工过程中的物理和化学变化。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 决化工实际问题的能力,包括工 艺流程设计、设备选型、操作条 件优化等。
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创新意识 和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综 合素质和职业素养。
2024版年度化工原理教案
![2024版年度化工原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fb9814a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be.png)
01化工原理课程概述Chapter课程目标与要求010203化工原理在工业中应用教学方法与手段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安排实验、课程设计等实践环节,让学生在实践教材及参考书目教材参考书目02流体流动与输送机械Chapter流体性质及分类流体的定义与特性01流体的分类02流体的基本物理量03流体静力学基础流体静压力的概念流体静压力的基本方程流体静压力的应用流体流动的基本概念流体流动是指流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的宏观运动,包括层流和湍流两种基本形态。
流体流动的基本方程流体流动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这些定律构成了流体动力学的基本方程。
流体流动的应用流体流动在化工生产中的传热、传质、反应等过程具有关键作用,同时也涉及到流体输送、过滤、混合等操作。
流体动力学基础输送机械类型及特点离心泵往复泵压缩机风机与鼓风机03传热过程与设备Chapter传热基本概念及分类传热定义热量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的过程。
传热方式热传导、对流传热、辐射传热。
传热应用化工、能源、环保等领域。
01020304物体内部或相互接触的物体表面之间,由于温度梯度引起的热能传递。
热传导定义傅里叶定律,描述热量与温度梯度之间的关系。
热传导定律表征材料导热性能的参数。
热传导系数根据材料的热传导系数、温度差和传热面积计算热流量。
热传导计算热传导过程及计算对流传热过程及计算对流传热定义对流传热系数对流传热计算对流传热强化01020304辐射传热定义实际物体的辐射传热辐射传热定律辐射传热的强化与削弱辐射传热简介换热器类型及选用01020304换热器定义换热器类型换热器选用原则换热器设计计算04传质过程与设备Chapter传质基本概念及分类传质定义传质分类吸收操作原理吸收设备蒸馏操作原理蒸馏设备萃取操作原理萃取设备萃取设备主要包括混合澄清槽、萃取塔等,这些设备通过提供两种溶剂的充分接触条件,实现溶质的高效转移和分离。
05化学反应工程与反应器Chapter描述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关系的数学表达式。
化工原理教案资料
![化工原理教案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f6f44974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4d.png)
化工原理教案资料教学目标:1.理解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2.掌握化工原理中的基本计算方法和实验技术;3.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教学内容:1.化学平衡原理2.热力学基础3.流体力学基础4.质量传递基础5.动力学基础6.反应工程原理教学步骤:第一步:化学平衡原理1.引入化学平衡的概念和意义;2.讲解平衡常数的定义和计算方法;3.演示平衡常数对平衡位置和反应速率的影响;4.设计实验,通过测量反应物和产物浓度,计算平衡常数。
第二步:热力学基础1.介绍热力学的基本概念和热力学系统的分类;2.讲解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述和应用;3.探讨热力学定律对化工过程的影响;4.设计实验,测量化学反应热和计算反应熵变。
第三步:流体力学基础1.介绍流体的性质和流体力学基本方程;2.讲解黏性流体和非黏性流体的特点和运动规律;3.探讨化工过程中流体力学的应用;4.设计实验,测量流体的黏度和流速。
第四步:质量传递基础1.引入质量传递的概念和常见的传递方式;2.讲解质量传递过程的数学模型和传递速率的表达式;3.探讨化工过程中质量传递的影响因素;4.设计实验,测量气液质量传递系数。
第五步:动力学基础1.介绍化学反应动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反应速率的表达式;2.讲解反应速率常数的计算方法和反应级数的概念;3.探讨化工过程中反应动力学的应用;4.设计实验,测量反应速率常数和反应级数。
第六步:反应工程原理1.引入反应工程的概念和重要性;2.讲解反应器的分类和反应器内传质传热的基本原理;3.探讨化工过程中反应器选型和操作条件的影响;4.设计实验,探究不同反应器对反应物转化率的影响。
教学评价:1.通过课堂小测、作业和实验报告等方式对学生进行阶段性的评价,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的错误和问题;2.定期组织考试,对学生的理论和计算能力进行总结和评价;3.结合课程实践,对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进行评价。
教学资源:1.教材:《化工原理》2.实验室设备:反应器、测量仪器等3.网络资源:化工原理相关的视频、案例和论文教学反思:化工原理作为化工专业的基础课程,对学生的理论和实践能力有较高的要求。
化工原理教学设计
![化工原理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32a2644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fd95a47.png)
化工原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掌握常见化工过程的基本操作和计算方法;3.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内容:1.化工原理基本概念和原理介绍;2.常见化工过程的基本操作和计算方法。
教学步骤:步骤一:概念引入(10分钟)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方式引入化工原理,向学生介绍化工原理的定义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步骤二:理论讲解(20分钟)教师介绍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包括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原理等。
并通过实例解读,让学生了解化工原理的应用场景。
步骤三:化工过程基本操作演示(30分钟)教师通过实验室或者模拟实验的方式,演示化工过程的基本操作,如设备运行、物料搬运、密闭操作等。
同时,讲解操作的注意事项和安全规范。
步骤四:基本计算方法讲解(20分钟)教师讲解化工过程中常见的计算方法,如平衡计算、物料流量计算、热力学计算等。
通过例题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
步骤五:实践操作(3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化工实验操作,根据老师布置的实验任务,进行实际操作,并进行实验记录和数据分析。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步骤六: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20分钟)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进行结果分析和讨论,归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加深学生对化工原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步骤七:课堂小结与反思(10分钟)学生进行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化工原理及基本操作。
教师进行课堂反思,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和建议。
教学方法:1.多媒体引导: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方式引入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实验演示:通过实验室或模拟实验的方式演示化工过程的基本操作,帮助学生理解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3.问题解决导向:通过实践操作和实验结果分析,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4.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进行化工实验操作,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互相交流和分享经验。
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参与度;2.分析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和结果分析能力;3.收集学生的实验记录和数据分析,评估其实验操作和计算方法运用能力;4.提供反馈和建议,帮助学生改进和加强化工原理的学习。
《化工原理》电子教案 板式塔及其工艺设计计算
![《化工原理》电子教案 板式塔及其工艺设计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e34b168a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9500579.png)
一、教案基本信息《化工原理》电子教案板式塔及其工艺设计计算适用课程:化工原理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板式塔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2. 让学生掌握板式塔的工艺设计计算方法;3. 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板式塔的基本结构;2. 板式塔的工艺设计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1. 板式塔的工艺设计计算方法的运用;2. 实际工程中的板式塔设计。
二、教学准备教材:《化工原理》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板书、教案、计算器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板式塔在化工工艺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板式塔的基本结构(15分钟)教师讲解板式塔的结构组成,包括塔本体、塔板、塔内件等,并通过图片展示板式塔的实物图。
3. 板式塔的工作原理(15分钟)教师讲解板式塔的工作原理,包括气液两相流动、传质传热过程等。
4. 板式塔的工艺设计计算方法(15分钟)教师讲解板式塔的工艺设计计算方法,包括塔径计算、塔板设计、塔高计算等。
5. 案例分析(15分钟)教师给出一个板式塔设计的实际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计算,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课堂练习(10分钟)教师布置一些有关板式塔工艺设计计算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总结与布置作业(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布置一些有关板式塔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式塔设计软件演示(10分钟)教师讲解板式塔设计软件的使用方法,让学生了解板式塔设计的现代化手段。
七、课堂互动(10分钟)学生之间进行板式塔设计计算的交流和讨论,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八、课后反思(5分钟)教师让学生谈谈对本节课内容的学习体会,提出改进意见。
九、板式塔设计竞赛(1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板式塔设计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十、课程评价(5分钟)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鼓励优秀学生,帮助后进生。
化工原理教案
![化工原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d091c86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418d059.png)
化工原理教案教案标题:化工原理教案教科书:《化工原理导论》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为高中化学课程中的化工原理部分提供教学指导和建议。
化工原理是高中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化工原理,学生可以了解化学与工程的结合,以及应用化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案目标:1.了解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掌握化工原理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3.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化工问题的能力。
4.激发学生对化工领域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重点:1.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常见化工原理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
3.培养学生应用化工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步骤:1.导入(5分钟)- 利用一个真实的化工实例,引起学生对化工的兴趣,并让学生思考化工在生活中的应用。
2.知识讲解(15分钟)- 介绍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如反应速率、反应平衡、热力学等。
- 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常见的化工反应和应用。
3.案例分析(20分钟)- 提供一些实际的化工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并运用化工原理解决问题。
- 鼓励学生合作讨论,提出解决方案,并展示他们的思考过程。
4.实践应用(15分钟)- 带领学生进行一项小实验,应用所学的化工原理来观察和解释实验现象。
- 学生可以自行进行实验记录和结果分析。
5.讨论与总结(10分钟)- 学生互相分享他们的实验结果和观察,一起讨论实验现象背后的化工原理。
-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学习收获。
教学辅助工具和资源:1.幻灯片或黑板2.化工案例和实例3.小实验所需材料和器具4.化工实验记录表格教学评估:1.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中的积极程度。
2.小实验成果:评估学生对化工原理的应用能力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3.课后作业:布置相关化工原理的练习题,检测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教学扩展:1.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化工厂或实验室,让他们亲身感受化工原理在实际中的应用。
2.项目研究:指导学生通过自主研究,深入探讨一个特定的化工原理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
化工原理教案(山大)
![化工原理教案(山大)](https://img.taocdn.com/s3/m/c0de52ba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b8.png)
化工原理教案(山大)第一章:绪论教学目标:1. 了解化工原理的研究对象和内容;2. 掌握化工过程的基本概念和分类;3. 理解化工生产中的基本单元操作。
教学内容:1. 化工原理的研究对象和内容;2. 化工过程的基本概念和分类;3. 化工生产中的基本单元操作。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单元操作。
教学资源:1. 教材:《化工原理》;2. 课件:化工原理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图片、图表;3. 案例:实际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单元操作案例。
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化工原理的研究对象和内容;2. 讲解:讲解化工过程的基本概念和分类;3.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单元操作;4. 课堂讨论: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作业与评估:1. 作业:要求学生完成相关的练习题;2. 评估:学绩的评定以作业、小测验和课堂表现为依据。
第二章:流体流动教学目标:1. 掌握流体的分类和性质;2. 理解流体流动的的基本方程;3. 掌握流体流动的阻力计算。
教学内容:1. 流体的分类和性质;2. 流体流动的基本方程;3. 流体流动的阻力计算。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流体的分类和性质,流体流动的基本方程;2. 数值计算法:讲解流体流动的阻力计算;3. 示例教学法:分析实际工程中的流体流动问题。
教学资源:1. 教材:《化工原理》;2. 课件:流体的分类和性质,流体流动的基本方程,阻力计算的示例;3. 工程案例:实际工程中的流体流动问题案例。
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流体的分类和性质;2. 讲解:讲解流体流动的基本方程;3. 数值计算:讲解流体流动的阻力计算;4. 示例分析:分析实际工程中的流体流动问题;5. 课堂讨论: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作业与评估:1. 作业:要求学生完成相关的练习题;2. 评估:学绩的评定以作业、小测验和课堂表现为依据。
第三章:化工单元操作教学目标:1. 掌握化工单元操作的基本概念;2. 理解各种化工单元操作的原理和计算;3. 掌握化工单元操作的设备和操作方法。
化工原理多媒体教学课件
![化工原理多媒体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59b7385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f4.png)
1 . 化学工程学科中的基本概念
化工单元操作的分类 根据单元操作的理论基础进行的分类
1)以动量传递(momentum transfer)理论为基础: 流体流动、流体输送机械、沉降、过滤、搅拌、固体流态化 等
2)以热量传递(heat transfer)理论为基础: 加热、冷却、蒸发 等 3)以质量传递(mass transfer)理论为基础: 吸收、精馏、萃取、干燥 等
产过程与设备计算的工程技术学科。
化学工程:研究以化学工业为代表的过程工业中有关化学过程 和物理过程的一般原理和共性规律,解决过程和装置的开发、 设计、操作及优化的理论和方法问题。
化工单元操作:(unit operation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一物理性的化工基本操作过程。 任何一种化工过程(chemicals production process)均是由若干化工单 元操作及化学反应过程有机组合而成。
流体中发生的这三种传递现象(transport phenomena)都是由于
流体质点的运动和分子扩散运动所产生的结果。
流体流动: 研究流体流动的规律,完成流体输送的任务。
流体输送机械:研究流体输送机械的性能特点,进行正确的选用及安装。
沉降:利用密度差,从气体或液体中分离悬浮的固体颗粒、液滴或气泡。
过滤:根据尺寸不同的截留,从气体或液体中分离悬浮的固体颗粒。
随着新产品、新工艺的开发或为实现绿色化工生产,对物理过程提出了
一些特殊要求,又不断地发展出新的单元操作或化工技术,如膜分离、参数 泵分离、电磁分离、超临界技术等。同时,以节约能耗,提高效率或洁净无 污染生产的集成化工艺(如反应精馏、反应膜分离、萃取精馏、多塔精馏系 统的优化热集成等)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