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高考总复习第一轮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简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简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2.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可以分为两个部分:无生命物质——无机环境和有生命物质——生物群落(图10-6)。
无机环境包括作为系统能量来源的太阳辐射能;温度、水分、空气、岩石、土壤和各种营养元素等物理、化学环境条件;以及生物物质代谢的原料如CO2、H2O、O2、N2和无机盐类等,它们构成生物生长、发育的能量与物质基础,又称为生命支持系统。
生物群落是生态系统的核心,可以分为三大类群:第一类为自养型生物,包括各种绿色植物和化能合成细菌,称为生产者。
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把吸收来的水、CO2和无机盐类转化成为初级产品——碳水化合物,并将其进一步合成成为脂肪和蛋白质等,用来建造自身,这样,太阳能便通过生产者的合成与转化源源不断地进入生态系统,成为其他生物类群的唯一食物与能量来源。
化能合成细菌也能将无机物合成为有机物,但它们利用的能量不是来自太阳,而是来自某些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产生的能量。
例如,氮化细菌能将氨(NH3)氧化成亚硝酸和硝酸,利用这一氧化过程中放出来的能量把CO2和水合成为有机物。
第二类为异养型生物,包括草食动物和食肉动物,称为消费者。
顾名思义,这些消费者不能直接利用太阳能来生产食物,只能通过直接或间接地以绿色植物为食获得能量。
根据不同的取食地位,又可以分为直接依赖植物的枝、叶、果实、种子和凋落物为生的一级消费者,如蝗虫、野兔、鹿、牛、马、羊等食草动物;以草食动物为食的肉食动物为二级消费者,如黄鼠狼、狐狸、青蛙等;肉食动物之间存在着弱肉强食的关系,其中的强者成为三级和四级消费者。
这些高级的消费者是生物群落中最凶猛的肉食动物,如狮、虎、鹰和水域中的鲨鱼等。
有些动物既食植物又食动物,称为杂食动物,如某些鸟类和鱼类等。
第三类为异养型微生物,如细菌、真菌、土壤原生动物和一些小型无脊椎动物,它们靠分解动植物残体为生,称为分解者。
微生物分布广泛,富含于土壤和水体的表层,空气中含量较少且多数为腐生的细菌和霉菌。
一轮复习 第五章 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共37张PPT)
3. “中间”营养级生物 减少的情况:如图所示食 物网中,青蛙突然减少, 则以它为食的蛇也将减少, 鹰就要过多地捕食兔和食 草鸟,从而导致兔、食草 鸟减少。因为鹰不只捕食 蛇一种生物,它可依靠其 他食物来源来维持其数量基本不变。 4. 特殊情况:在食物网中,当某种生物因某种
A.能量流动包括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
B.分解者所需的能量可来自各营养级生物所储存的能量
C.生态系统维持正常功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
D.生产者固定的能量除用于自身呼吸外,其余均流入下一 营养级
4.(2015·天津卷)下图表示生态系统、群落、种群和个体的
从属关系。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三)二者的关系
及时训练:
1、同学们在课外活动中发现植物的落叶在土壤里 会逐渐腐烂,形成腐殖质。他们猜测落叶的腐烂 是由于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不同生态系统的土壤 微生物分解能力不同,并设计了实验进行验证。
(1)实验设计首先要遵循的是单__一_变__量___原则和 ___对_照____原则。
(2)以带有同种落叶的土壤为实验材料,均分为A和 B。实验时A不做处理(自然状态);B用塑料袋包 好,放在60 ℃的恒温箱中灭菌1 h。B处理的目的 是____杀__死_土__壤_微__生_物__,_同__时__避_免__土_壤__理_化__性_质__的_改__变___。
1、甲乙丙丁四个种群在一个达到生态平衡的 环境中,所有含的总能量和残留农药DDT的 平均浓度
甲
乙
丙
丁
能量
2.8×109KJ 1.3×108KJ 9.1×107KJ 2.9×107KJ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生态系统是指由生物环境和非生物环境构成的一个整体,并进
行相互作用和影响的系统。
生态系统分为生物群落和生物圈两个层次。
生物群落是指一定区域中的物种集合,包括各个物种之间的相
互关系。
生物圈则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非生物和它们之间的相互
作用形成的一个巨大系统。
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两个方面:生物群落和非生物因素。
生物
群落包括动植物群落、微生物等生物体。
非生物因素包括土壤、水文、气候等自然要素。
这些组成部分之间具有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形成一个复杂的系统。
生态系统的功能是指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而产生的自我调
节功能。
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物质循环
是指有机物、无机物质在生物和非生物因素之间循环利用。
而能量
流动则是指在生态系统中,能量从一个物种传向另一个物种的过程。
生态系统是地球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维持着生物和环境之间的平衡。
了解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对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轮复习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C 长、发育、繁殖的能量,j、k、l表示流入分解者的能量.下列
分析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 和分解者 B.狼同化的能量可表示为c=f+i+l C.若一段时间内草原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1×106kJ,那么图中 最高营养级所获得的能量为c/a×106kJ D.食物链中处在最高营养级的生物是分解者
C
2、能量流动的特点
例4、如图为某人工鱼塘食物网及其能量传递示意图( 途中数字为能量数值,单位是J.m-2.a-1).请回答:
第一营养级
第二营养级 第三、四营养级
(2)该食物网最长的食物链有__五___个营养级,其中第
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为___1__9_%____.
对于一个食物网来讲,某一营养级的生物代表的是处于该 营养级的所有生物,不代表单个生物个体,也不一定是一 个种群。
一轮复习生态系统的结构和 功能
考点一 生态系统的概念及成分
1.生态系统的概念
生物群落与周围的 无机环境相互作用 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 系统是生物圈。
2.生态系统的类型
a.森林生态系统
b.草原生态系统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a
d
c.农田生态系统
d.淡水生态系统
b
e
e.海洋生态系统 f
.城市生态系统
c
f
3.生态系统的结构
能量 方式:呼吸作用散热 散失 能量转变:化学能→热能
某一营 养级同 化量
自身呼吸作用散失
被下一营养级同化
用于自身生 长、发育、 繁殖
遗体、残枝败叶 下一营养级的粪便
暂时未被利 用
分解者
生物一轮复习讲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食物网中生物数量变化的分析与判断:
①第一营养级的生物减少对其他物种的影响 第一营养级的生物(生产者)减少时,则将会连锁性地引发其后的各 个营养级生物减少。 ②一条食物链中处于“天敌”地位的生物数量减少,则被捕食者数 量变化是先增加后减少,最后趋于稳定。 ③复杂食物网中某生物数量变化引起的连锁反应分析 a.以中间环节少的作为分析依据,考虑方向和顺序为: 从高营养级依次到低营养级。 b.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所以当某一生 物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需考虑生产者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c.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生物且有多种食物来源时,若其中一条食物 链中断,则该生物可通过多食其他食物而维持其数量基本不变。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C A、一种蜣螂专以大象粪为食,则该种蜣螂最多能获取大 象所同化能量的20% B. 当狼捕食兔子并同化为自身的有机物时,能量就从第 一营养级流入第二营养级 C. 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能量就从非生物环 境流入生物群落 D. 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伴随物质而循环利用的
为生物提供物 质和能量,是 作用 生物群落赖以 生存和发展的 基础
加快生态系统 通过分解作用 中的物质循环;将生物遗体、 有利于植物的 遗物分解为无 传粉和种子的 机物,供生产 传播 者重新利用
比较 项目 生物 同化 类型
非生物的 物质和能量 —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自养型 (基石)
异养型
异养型
生产者和分解者是联系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的两
③食物链中的捕食关系是长期自然选择形成的,不会倒转, 因此箭头一定是由上一营养级指向下一营养级。
④在食物链中,当某种生物大量增加时,一般会导致作 为其食物的上一营养级数量减少,作为其捕食者的下一 营养级数量增多。
简述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生态系统是生态学领域的一个主要结构和功能单位,属于生态学研究的最高层次。
生态系统是由一定范围内的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个动态的整体。
生态系统具有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等功能,这些功能是通过生物群落来实现的。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生物多样性、环境变化、生物互作、扰动等。
本文将简述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和影响因素。
一、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包括两个方面: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1.1 生物部分生物部分是指生态系统中所有的有机体,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等。
生物部分可以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划分,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按照能量来源划分,可以分为自养生物和异养生物。
自养生物是指能够利用无机物质合成有机物质的生物,如光合作用的植物和细菌;异养生物是指不能合成有机物质,而需要从其他有机体获取能量和营养的生物,如动物和真菌。
按照营养方式划分,可以分为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产者是指能够利用无机物质合成有机物质的自养生物,如植物;消费者是指以其他有机体为食物来源的异养生物,如动物;分解者是指能够将有机物质分解为无机物质的异养生物,如真菌和细菌。
按照空间位置划分,可以分为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
地上部分是指在土壤表面或水面以上的有机体,如植被、陆栖动物等;地下部分是指在土壤或水中的有机体,如根系、土壤动物等。
按照功能作用划分,可以分为功能群和功能型。
功能群是指具有相似功能或对环境变化有相似响应的一组有机体,如C4植物、食草动物等;功能型是指具有某一特定功能或特征的单个有机体或种类,如固氮植物、耐旱植物等。
1.2 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是指生态系统中所有的无机环境,包括气候、土壤、水、光照、温度、湿度、风速等。
非生物部分为生态系统提供了能量来源、空间支持、化学元素等必要条件,同时也对生态系统产生了限制或选择作用。
非生物部分可以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划分,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按照能量来源划分,可以分为太阳能和地球能。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知识清单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知识清单一、生态系统的概念生态系统,简单来说,就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
这个整体不是生物和环境的简单相加,而是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的一个有组织、有秩序的系统。
比如说,一片森林,里面有各种各样的树木、花草、动物、微生物,还有土壤、水分、空气等非生物因素,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森林生态系统。
再比如,一个池塘,里面有鱼、虾、水草、浮游生物,还有水、底泥、阳光等,这也是一个生态系统。
二、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生态系统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分别是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1、生物部分(1)生产者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它们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同时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
生产者是生态系统中最基础的成分,为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和能量的来源。
(2)消费者消费者包括各种动物,它们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只能直接或间接地以生产者为食。
根据食性的不同,消费者可以分为初级消费者(以植物为食的草食性动物)、次级消费者(以初级消费者为食的肉食性动物)和三级消费者(以次级消费者为食的肉食性动物)等。
(3)分解者分解者主要是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它们能够将动植物遗体和排泄物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供生产者重新利用。
分解者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分解者,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将无法循环,生态系统也将无法维持平衡。
2、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等环境因素,它们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三、生态系统的结构1、食物链和食物网(1)食物链食物链是指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
比如,草→兔→狐,这就是一条简单的食物链。
食物链的起点通常是生产者,终点是不被其他生物所食的消费者。
(2)食物网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存在着许多条食物链,它们相互交错连接,形成了复杂的网状结构,这就是食物网。
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越高,因为当某一种生物的数量发生变化时,它对整个生态系统的影响会相对较小。
【步步高】2015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精品讲义 第32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 新人教版-推荐下载
1.图示食物网中包含 8 条食物链。 2.写出图中含营养级最多的食物链:草→食草昆虫→蜘蛛→青蛙→蛇→猫头鹰。 3.图中猫头鹰同时占有第三、四、五、六营养级。
4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系电通,力1根保过据护管生高线产中0不工资仅艺料可高试以中卷解资配决料置吊试技顶卷术层要是配求指置,机不对组规电在范气进高设行中备继资进电料行保试空护卷载高问与中题带资2负料2,荷试而下卷且高总可中体保资配障料置2试时32卷,3各调需类控要管试在路验最习;大题对限到设度位备内。进来在行确管调保路整机敷使组设其高过在中程正资1常料中工试,况卷要下安加与全强过,看度并25工且52作尽22下可护都能1关可地于以缩管正小路常故高工障中作高资;中料对资试于料卷继试连电卷接保破管护坏口进范处行围理整,高核或中对者资定对料值某试,些卷审异弯核常扁与高度校中固对资定图料盒纸试位,卷置编工.写况保复进护杂行层设自防备动腐与处跨装理接置,地高尤线中其弯资要曲料避半试免径卷错标调误高试高等方中,案资要,料求编试技5写、卷术重电保交要气护底设设装。备备置管4高调、动线中试电作敷资高气,设料中课并技3试资件且、术卷料中拒管试试调绝路包验卷试动敷含方技作设线案术,技槽以来术、及避管系免架统不等启必多动要项方高方案中式;资,对料为整试解套卷决启突高动然中过停语程机文中。电高因气中此课资,件料电中试力管卷高壁电中薄气资、设料接备试口进卷不行保严调护等试装问工置题作调,并试合且技理进术利行,用过要管关求线运电敷行力设高保技中护术资装。料置线试做缆卷到敷技准设术确原指灵则导活:。。在对对分于于线调差盒试动处过保,程护当中装不高置同中高电资中压料资回试料路卷试交技卷叉术调时问试,题技应,术采作是用为指金调发属试电隔人机板员一进,变行需压隔要器开在组处事在理前发;掌生同握内一图部线纸故槽资障内料时,、,强设需电备要回制进路造行须厂外同家部时出电切具源断高高习中中题资资电料料源试试,卷卷线试切缆验除敷报从设告而完与采毕相用,关高要技中进术资行资料检料试查,卷和并主检且要测了保处解护理现装。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步步高】2015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精品讲义 第32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 新人教版
第32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考纲要求] 生态系统的结构(Ⅰ)。
考点一 生态系统的概念与成分[重要程度:★★★☆☆]1. 生态系统的概念: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2. 生态系统的成分(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阳光、热能、水、空气、无机盐等。
(2)生物群落1. 生态系统由两大部分组成: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它包括四个基本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2. 下图表示生态系统中四种成分的联系,据图回答相关问题:(1)由上图可知: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是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的物质和能量的最终来源。
(2)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固定在有机物中,从而可以被生物所利用。
(3)从理论上讲,消费者的功能活动不会影响生态系统的根本性质。
(4)如果一个生态系统中没有分解者的话,动植物的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就会堆积如山,生态系统就会崩溃。
(5)由图示可知四种成分的关系分别是:①基础: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②桥梁:生产者、分解者;③主导(基石):生产者。
易错警示 生态系统成分的误区类型与特例分析1.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成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动物大部分属于消费者,其中植食性动物属于第二营养级B .有的消费者无细胞结构C .生产者属于自养型生物,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成分D .一种生物只能属于生态系统中的一种生物成分答案 D解析 动物大部分属于消费者,也有小部分属于分解者,如蚯蚓、蜣螂等,其中植食性动物属于第二营养级;有的消费者无细胞结构,如营寄生生活的病毒;生产者属于自养型生物,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成分;一种生物可能属于生态系统中的不同生物成分,如猪笼草既是生产者(能进行光合作用),又是消费者(能捕捉昆虫获得营养)。
2. 如图是生态系统成分的关系图,下列对a 、b 、c 所代表的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A .b 中有真核生物,也有原核生物,但都是自养型生物B .a 中全是异养型真核生物C.c只包括腐生细菌和真菌D.a是该生态系统的基石,一旦遭到破坏会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答案 A解析生态系统包括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生物群落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2015届高考生物总复习 3-2-3 生态系统的结构课件
(
)。
பைடு நூலகம்
(4)细菌都是分解者,但分解者并不都是细菌 ( )。
(5)生产者未必都是植物,消费者未必都是动物
( )。
(6)自养型生物一定都是生产者;腐生型生物一定都是分解者; 生产者一定处于第一营养级 ( )。
答案
(1)√
(2)×
(3)√
(4)×
(5)√
(6)√
2.右图a~e各圆圈可与生产者、 腐生细菌、原核生物、蓝细菌、 分解者相对应,则a~e依次代表哪一项?
必需的 主要成
群落,为消费者、分解 分(基石)
者提供物质和能量
消
费 者 分
捕食或寄生
型异养型生 物
①绝大多数动物 ②寄生生物 ①腐生细菌和真
帮助生产者传粉、 最活跃 传播种子等 把动植物遗体、排 出物和残落物中的 有机物分解成简单 的无机物 的成分
解
者
腐生型异养 菌 型生物 ②腐食动物,如 蚯蚓、蜣螂等
物质循
环的关
键成分
3.确定下面各成分间的相互关系
思维激活 1.判断正误 (1)杂草和水稻都是生产者 (2010·海南卷,20A)( )。
(2)我国南方热带雨林中分解者的代谢活动比北方森林中的
弱 (2010·全国Ⅱ,3C)( )。
(3)虽然不同的生态系统有不同的生物成分和非生物的环境, 但从功能上看都由四部分组成,即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生物的总和;在这个图中细菌是分解者,不参与构成食物链,
与蝉构不成竞争关系;在这个生态系统中蛇处于第五营养级, 是四级消费者。 答案 A
考点2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5年14考)
(2013安徽理综、广东理综,2011全国课标卷„„)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食物网 许多食物链相互交错连结的复杂营养结构
此图有多少条食物链?
青蛙和蜘蛛的关系? 捕食和竞争 内可能会?
猫头鹰占有几个营养级? 9 第二营养级的动物有哪些? 5、如果食虫鸟因为某种原因减少,那么青蛙的数量短期
兔.鼠.昆虫
4
增加
总结: 生 态 系 统 的 结 构
生 态 系 统 的 成 分 营 养 结 构
物理信息的来源可以是无机环 境,也可以是生物!
2、化学信息
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还产生一 些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如:植 物的生物碱,有机酸等代谢产物,以 及动物的性外激素等。
昆虫、鱼类以及哺乳类等生物体中 都存在能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信 息素
3、行为信息
动物的特殊行为,对于同种或异 种生物也能够传递某种信息,即 生物的行为特征可以体现为行为 信息。
微 生 物 的 分 解 作 用
呼 吸 作 用
呼 吸 作 用
摄食
光 合 作 用
燃
动物
植物
烧
动植物的遗体和排出物
泥炭、煤、石油
小组交流要点归纳
(1)碳循环的形式: CO2; (2)碳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 CO2和碳酸盐; (3)碳在生物体内的存在形式: 含碳有机物; (4)碳进入生物体的途径: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5)碳在生物体之间传递途径: 食物链和食物网 (6)碳进入大气的途径:①生物的呼吸作用 ②分解者有分解作用 ③化石燃料的燃烧
莴苣种子萌发率与光的波长的关系
许多动物都能在
特定时期释放用
于吸引异性的信 息素,用来传递 性信号。
目前科学家已经确定
了其化学结构和性质
的200多种昆虫信息 素中,大部分用来传 递性信息。
【红对勾】2015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第5章 第1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高考真题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3
生态系统的结构高考真题练习一、选择题1.(2012·浙江卷)下图是某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中旅鼠的天敌、植物、旅鼠之间数量变化关系的示意图(图中不同阴影的面积表示不同比例尺下的个体数量)。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所含的食物链为捕食食物链B.这些生物的种群数量在各自的K值上下波动C.旅鼠的种群数量主要是由外源性因素调节的D.旅鼠的天敌、植物、旅鼠之间的数量变化是一种正反馈调节解析:此题考查食物链中生物数量变化的相关知识。
由植物、旅鼠及其天敌形成的食物链为植物→旅鼠→旅鼠的天敌,此食物链为捕食食物链,A正确;三种生物都生存在资源有限的环境中,都存在环境容纳量(K值),并且种群数量都在各自的K值上下波动,B正确;旅鼠的种群数量变化主要是由食物和天敌的变化引起的,C正确;在这三种生物所形成的食物链中,捕食者数量的增多,必然会引起被捕食者种群数量的减少,这属于负反馈调节,D错误。
答案:D2.(2012·海南卷)疟原虫在人体内只能进行无性生殖,在按蚊体内才进行有性生殖。
人被感染疟原虫的按蚊叮咬后可患疟疾。
在水中,按蚊幼虫(孑孓)以藻类和细菌为食,同时又被鱼类捕食。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疟原虫与人是寄生关系B.疟原虫与按蚊是共生关系C.藻类属于生产者,孑孓和鱼类属于消费者D.鱼类与藻类既存在捕食关系,也存在竞争关系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生物与环境之间关系的相关知识。
疟原虫与人是寄生关系,与按蚊之间也是寄生关系。
藻类能进行光合作用,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
孑孓和鱼类是以其他生物为食的异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鱼类以藻类为食,二者之间存在捕食关系。
鱼类与藻类生活在同一空间会因争夺生存空间、氧气等有限的生存条件而产生竞争。
答案:B3.(2010·全国Ⅱ卷)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草原生态系统比农田生态系统的群落结构复杂B.环境条件分布不均匀是形成群落水平结构的原因之一C.我国南方热带雨林中分解者的代谢活动比北方森林中的弱D.植物可通过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参与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
生物高三优质课生态学基础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生物高三优质课生态学基础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生物高三优质课:生态学基础——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科学,而生态系统则是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基本单位。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是生态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揭示了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及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本文将从生态系统的层次结构、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生物多样性等方面,探讨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1. 生态系统的层次结构生态系统被分为不同层次,每个层次都有其独特的结构和功能。
首先是最基本的生物个体层次,它是构成生态系统的基本单位。
下一个层次是种群层次,它由同一物种的个体组成。
这些种群之间相互作用、竞争,也影响着生态系统的结构。
进一步,多个种群构成了群落,群落是多种物种的集合体,它们通过相互作用、共生关系等共同组成了一个独立的生态单元。
最后,多个群落组成了生态区或生物群落,形成了更加复杂的生态系统。
2. 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受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调控。
能量是维持生物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而能量的转化一直是生态系统中的核心过程。
太阳能是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能量来源,通过光合作用,植物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进而供给给其他生物。
能量从生物体间通过食物链或食物网的方式进行传递,最终耗散为热能。
物质循环则是生态系统中的关键过程,如水循环、氮循环、碳循环等。
通过物质循环,生物体之间可以获取所需的无机物资,同时也对环境中的物质起到了调节和净化的作用。
3. 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与生物多样性密切相关。
生物多样性是指生态系统中物种的多样性、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首先,物种的多样性保证了生态系统中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生态网络;其次,遗传的多样性使得物种对环境变化具有适应性,增加了生态系统的弹性和稳定性;最后,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保证了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提供不同的生态服务,如水源保护、空气净化等。
高考生物中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考点有哪些
高考生物中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考点有哪些在高考生物中,生态系统是一个重要的考点,其中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更是重中之重。
理解和掌握这部分知识,对于同学们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至关重要。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生态系统的结构。
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两大部分。
组成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为生态系统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比如阳光、热能、水、空气、无机盐等。
生产者是生态系统中最关键的成分,它们能够通过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为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
绿色植物是常见的生产者,但要注意,某些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菌,如蓝藻,也属于生产者。
消费者在生态系统中起着加快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作用,根据食性的不同,消费者又可分为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等。
分解者则能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分解成无机物,供生产者重新利用。
细菌、真菌和腐生动物如蚯蚓等都属于分解者。
接下来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也就是食物链和食物网。
食物链是指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链条式联系。
要注意的是,食物链的起点一定是生产者,终点是不被其他动物所食的动物。
例如,草→兔→狐→狼,这就是一条食物链。
而食物网则是由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成的复杂营养关系。
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就越强。
了解了生态系统的结构,我们再来看看其功能。
生态系统的功能主要包括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
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 C、H、O、N、P、S 等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不断循环的过程。
这里要重点掌握碳循环。
碳在无机环境中主要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存在,在生物群落中则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存在。
通过光合作用,二氧化碳进入生物群落,通过呼吸作用、分解作用等,有机物中的碳又回到无机环境中。
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另一个重要功能。
能量沿着食物链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流入某一营养级的能量,一部分在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一部分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储存在有机物中。
生态系统的功能(一轮复习)
谢谢指导,再见!
②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数量: 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 所固定的全部太阳光能。 ③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途径: 食物链和食物网
呼吸
呼吸
呼吸
呼吸
三级消费者 (肉食动物)
生产者 (植物)
初级消费者 (植食动物)
次级消费者 (肉食动物)
分
解
者 呼吸
B
除了能量金字塔,还有哪些类型 金字塔?
总结
从能量传递过程看,流经生态系统的
能量就是绿色植物所固定的全部太阳能,
这些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各个营养
级传递,可见生产者是消费者和分解者获 得能量的源泉,是生态系统存在和发展的 基础。
能量流动的起点: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 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 能量流动的数量 是生产者所固定的全部太阳能
生态系统的 能量流动
能量流动的途径:食物链和食物网 单向流动不循环 能量流动的特点 逐级递减传递率为10%~20% 设法调整能量流动关系 研究的目的
生态系统的功能
引言:
作为生物与环境组成的统一整体,生 态系统不仅具有一定的结构,而且具有一 定的功能。 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一是生态系统的能量 流动,二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生态系统的生产者——绿色植物通过光合
作用,把太阳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它们
制造的有机物中。生产者所固定的全部太阳能,
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
大气中的 N2
尿素及动 植物遗体 土壤中的微生物
NO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NH3
氮素化肥
总结(以碳循环为例)
碳元素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
碳元素回归无机环境的途径
简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简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生物群落和自然环境的综合体,包括生物、土壤、水和空气等各个部分。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决定了它的生存和发展。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可以分为三个方面:
1. 物理结构:物理结构是指生态系统中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联系,包括食物链、捕食和被捕食关系、竞争和合作等。
物理结构决定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2. 生物群落结构:生物群落结构是指生态系统中不同物种的数量和分布情况。
生物群落结构决定了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生产力。
3.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指生态系统中不同部分之间的能量和物质交换。
这决定了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可持续性。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还可以进一步拓展。
例如,生态系统的物理结构可以通过科学研究和实证分析来确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没有消费者
D.缺乏必要的生活设施
•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 1、食物链(1)生态系统中各生物之间由于食 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 • (2)特点:每条食物链的起点总是生产者, 终点是最高营养级。
化能合成作用(固氮作用不可以)
•CO2 • ③碳由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形式: • ④碳在生物群落内部的传递形式:•含碳有机物; • 传递途径: •食物链和食物网
• • • • • •
⑤碳返回无机环境的途径: a.生产者、消费者的呼吸作用 b.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c.化石燃料的燃烧 ⑥碳由生物群落回到无机环境的形式:CO2 ⑦碳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间循环的主要 形式: CO2
• 信息传递的作用(重点及难点) 1.有利于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对个体) 2.有利于生物种群的繁衍(对种群) 3.有利于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 系统的稳定。(对群落和生态系统)
• • • • •
比如草原返青为食草动物提供采食信息。 害虫的防治: 化学防治(杀虫剂,污染大)、 机械防治(费时费力)、 生物防治(引入天敌或寄生虫,效果好, 无污染)注意:用性外激素(化学信息) 诱杀雄虫属于生物防治。 • 信息传递是 双向传递 的。
误区类型
分析
所有的植物都 菟丝子营寄生生活,属于消费者 是生产者 蓝藻、硝化细菌和光合细菌等自养 生产者都是绿 原核生物也是生产者,应该说生产者 色植物 主要是绿色植物 动物都是消费 秃鹫、蚯蚓、原生动物等以动植物 者 残体为食的腐生动物属于分解者 细菌都是分解 硝化细菌和光合细菌是自养型,属于 生产者;寄生细菌属于消费者 者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作用 成分名 生物类型(或 同化类 成分) 称 型 非生物 为生态系统 阳光、热能、 的物 的生物提 水、空气、 质和 供物质和 无机盐等 能量 能量
地 位 必 需 成 分
将无机物合 绿色植物 成有机物, (主要)、光 把光能(无 能自养细菌、 机物中的化 自养 生产者 化能自养细 学能)转变 型 菌(硫化细 成有机物中 菌、硝化细 的化学能, 菌)等 是生态系统 的基石
负相关 稳 定 性
• 生态系统的组分越多,则食物网就越复杂, 营养结构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 抵抗力稳定性越高,恢复力稳定性越弱。 • 反之则反。
判一判 (1)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 ) (2)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恢 复力稳定性就越强。( × ) (3)抵抗力稳定性越低的生态系统,其恢复力稳定性就越高. (× )
连一连
判一判 (1)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 ) (2)“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描述了一条由三个营养级所构 成的食物链。( × ) (3)消费者通过自身的新陈代谢,能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
环。( √ )
(4)细菌都是分解者,但分解者并不都是细菌。( × ) (5)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主
含碳有机物形式进行
C.该生态系统的消费者包括图中的D、E、F、B D.A→C过程中碳流动形式主要以CO2形式进行,F→B以 含碳有机物形式进行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种类: 1.物理信息(包括声、光、温度、颜色、磁 场、电等) 2.化学信息(生物依靠自身代谢产生的化学 物质,如植物的生物碱、有机酸以及动物 的行外激素等) 信息素: 动物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 3.行为信息(动物的特殊行为,如鸟急速起 飞,给同伴报警;蜜蜂跳舞)
碳循环各成分的辨别
1.看双向箭头。找出生产者和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 2.找出分解者。生产者和消费者都由箭头指向它
A:大气中二氧化碳库 D:生产者 F:初级消费者 E:次级消费者 B:三级消费者 C:分解者
8
1:生产者 4:大气中二氧化碳库 2:消费者 3:分解者 5:呼吸作用 6:光合作用 7:呼吸作用 8: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 生产者: 第一营养级 主要是植物 自养型生物 • 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 植食性动物 异养型生物 • 次级消费者:第三营养级 小型肉食动物 异养型生物 • 三级消费者:第四营养级 大型食肉动物 异养型生物
• 食物链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加上分 解者可组成生物群落,加分解者与非生物 的物质和能量,可组成生态系统。
A :生产者 C :大气中二氧化碳库 D :初级消费者 E:次级消费者 B :分解者
吉林一中高二检测)如图表示生物圈中碳元 例1 (2013· 素的循环过程,其中A、B、C表示生态系统的不同成分,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③过程代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B.A、B分别代表消费者和生产者 C.⑦是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
(2013· 北大附中月考 ) 下列信息传递的实例中 , 属
于调节生物种间关系的是( ) A.莴苣在适宜光波长下才能萌发生长
B.昆虫散发性外激素传递信息
C.草原返青时,“绿色”为食草动物提供信息 D.雄鸟求偶时进行复杂的“求偶”炫耀
【答案】
C
(2013· 大连第二十高中高二检测 )蟑螂喜好在夜间出来活
(2013· 浙江杭州模拟)分析以下生态系统的能量流
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简图,不能得到的结论是(
C)
A.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
B.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 环往返 C.能量①②③④的总和便是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D.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以CO2的形式进行
A.人工合成性外激素制剂,干扰害虫的正常交尾
B.控制日照时间以控制开花时间 C.利用“黑光灯”集中捕杀棉铃虫 D.利用生长素类似物杀死单子叶植物田地中的双 子叶杂草
(2013· 湖北黄冈中学高二检测 )农场中种植着粮食作物、
果树,饲养着家禽、家畜等。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运用生态
系统信息传递原理来提高农畜产品产量的措施是( A.适时灌溉与定时饲喂 B.施放过量的性引诱剂,干扰害虫的正常交尾 C.延长家禽的光照时间,提高产蛋率 D.人工控制作物光周期,达到早熟、高产的目的 )
•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又称为 生物地球化学 循环 。
• 物质循环的“物质”指的是生物体的基本 化学元素。不是单质,也不是化合物。
• 物质循环的特点: • 全球性、反复利用、循环流动
碳循环
• ①碳在无机环境中的存在形式 •CO2和碳酸盐 • :②碳由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 绿色植物的 光合作用 (主要)、
判一判
(1)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都来源于环境。( × )
(2)生物之间的信息传递只限于同种生物。( × ) (3)生态系统信息传递沿食物链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传 递。( × ) (4) 利用生长素类似物 2,4D 杀死单子叶作物田中的双子 叶杂草,属于对化学信息的应用。× ( ) (5)并非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有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 息传递的作用。( × )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 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 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叫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 负反馈调节 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 自我调节能力 的基础。 它是生态系统的
抵抗力稳定性
恢复力稳定性
:抵抗干扰,保持原状 :遭到破坏,恢复稳定
抵抗力稳定性 (自我调节能力) 恢复力稳定性 营养结构复杂程度
(4)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的
稳定性。( √ )
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 一方面要控制对生态系统干扰的程度,对生态系 统的利用应该适度,不应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 节能力; • 另一方面,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 实施相应的物质和能量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 结构与功能的协调。
D.疏松土壤可以加快⑤过程
(2013· 安徽安庆高二检测 )如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 图,图中“→”表示碳的流动方向。以下叙述正确的 是( )
A.碳元素以二氧化碳形式从D传到A和F
B.D→A→B→E构成了一条食物链 C.图中包含了7条食物链
D.B和F之间的关系为竞争和捕食
温室效应
• 产生原因:大量化石燃料燃烧、滥伐森林 大气中CO2含量增加,导致温室效应 • 应对措施: 植树造林、 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 开发新能源
动。科学家把蟑螂放在实验室里,人为地将实验室的白天 和黑夜加以颠倒,大约经过一个星期,蟑螂就在人造的“黑 夜”时间活动(尽管实际上是白天)。这个实验说明( A.蟑螂能感受物理信息的改变 )
B.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
C.行为信息可以影响蟑螂的行为 D.蟑螂可以感受一切信息刺激
下列生产实践措施不是利用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 是( )
(1)该食物网中,植物中的能量能通过________条食物链
传递给鹰,鹰所处的营养级为________;兔与人的种间关 系是________。鼠疫杆菌与人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
(2)通常情况下,寄生在鼠身上的跳蚤对鼠种群数量的影响
_______( 大于、小于、等于 ) 鼬对鼠种群数量的影响 ; 大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定性提高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 ,其抵抗力稳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 ,其 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 ,其恢复力稳定
• 2、食物网(1)概念: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许 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成的复杂营养 结构。 • (2)种间关系:捕食关系,竞争关系。
食物网中生物数量变化分析
• (1)第一营养级的生物(生产者)减少时,则引发 其后的各个营养级生物减少。这是因为生产者是 其他各种生物赖以生存的直接或间接的食物来源。 • (2)在食物链中间某一营养级突然增多,短时间 内,一般会导致作为其食物的下一营养级的数目 减少,作为其天敌的上一营养级生物数目增多。 • (3)天敌减少,被捕食者数量短时间内:增加。 而长时间:先增加后减少最后趋于稳定(总体比 之前多)。 • (4)食物网中一种生物死亡,导致食物链缩短, 天敌数应该增加,因为获得更多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