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饰”在《荀子》文本中的含义

合集下载

《荀子·非相》原文与译文(五十一)

《荀子·非相》原文与译文(五十一)

《荀子·非相》原文与译文(五十一)
[原文]
5.7 今世俗之乱君(1),乡曲之儇子(2),莫不美丽姚冶,奇衣妇饰,血气态度拟于女子;妇人莫不愿得以为夫,处女莫不愿得以为士,弃其亲家而欲奔之者,比肩并起。

然而中君羞以为臣,中父羞以为子,中兄羞以为弟,中人羞以为友;俄则束乎有司而戮乎大市,莫不呼天啼哭,苦伤其今而后悔其始。

是非容貌之患也。

闻见之下众,论议之卑尔。

然则从者将孰可也(3)?
[注释]
(1)“君”下当有“者”字,因与“君”字形似而误脱。

乱君者:犯上作乱的人。

(2)儇(xu1 n宣):轻薄巧慧。

(3)这句应5.5 节末。

批判相面术的文字至此为止,有人怀疑下面的文章原在《荣辱篇》。

[译文]
现在世上犯上作乱的人,乡里的轻薄少年,没有不美丽妖艳的,他们穿着奇装异服,像妇女那样装饰打扮自己,神情态度都和女人相似;妇女没有谁不想得到这样的人做丈夫,姑娘没有谁不想得到这样的人做未婚夫,抛弃了自己的亲人、家庭而想私奔他们的女人,比肩接踵。

但是一般的国君羞于把这种人作为臣子,一般的父亲羞于把这种人当作儿子,一般的哥哥羞于把这种人当作弟弟,一般的人羞于把这种人当作朋友。

不久,这种人就会被官吏绑了去而在大街闹市中杀头,他们无不呼天喊地号啕大哭,都痛心自己今天的下场而后悔自己当初的行为。

这并不是容貌造成的祸患啊。

信从相面的人见闻不多,所以谈论起来才是这样的不高明。

说到这儿,那么在以相貌论人与以
思想论人两者之间将赞同哪一种意见呢?。

《荀子》非十二子原文及译文

《荀子》非十二子原文及译文

《荀子》非十二子原文及译文作者:荀况假今之世,饰邪说,文奸言,以枭乱天下,矞宇嵬琐使天下混然不知是非治乱之所在者,有人矣。

纵情性,安恣孳,禽兽行,不足以合文通治;然而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众;是它嚣魏牟也。

忍情性,綦溪利跂,苟以分异人为高,不足以合大众,明大分,然而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众:是陈仲史也。

不知壹天下建国家之权称,上功用,大俭约,而僈差等,曾不足以容辨异,县君臣;然而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众:是墨翟宋钘也。

尚法而无法,下修而好作,上则取听于上,下则取从于俗,终日言成文典,反紃察之,则倜然无所归宿,不可以经国定分;然而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众:是慎到田骈也。

不法先王,不是礼义,而好治怪说,玩琦辞,甚察而不惠,辩而无用,多事而寡功,不可以为治纲纪;然而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众;是惠施邓析也。

略法先王而不知其统,犹然而犹材剧志大,闻见杂博。

案往旧造说,谓之五行,甚僻违而无类,幽隐而无说,闭约而无解。

案饰其辞,而只敬之,曰:此真先君子之言也。

子思唱之,孟轲和之。

世俗之沟犹瞀儒、嚾嚾然不知其所非也,遂受而传之,以为仲尼子弓为兹厚于后世:是则子思孟轲之罪也。

若夫总方略,齐言行,壹统类,而群天下之英杰,而告之以大古,教之以至顺,奥窔之间,簟席之上,敛然圣王之文章具焉,佛然平世之俗起焉,六说者不能入也,十二子者不能亲也。

无置锥之地,而王公不能与之争名,在一大夫之位,则一君不能独畜,一国不能独容,成名况乎诸侯,莫不愿以为臣,是圣人之不得埶者也,仲尼子弓是也。

一天下,财万物,长养人民,兼利天下,通达之属莫不从服,六说者立息,十二子者迁化,则圣人之得埶者,舜禹是也。

今夫仁人也,将何务哉?上则法舜禹之制,下则法仲尼子弓之义,以务息十二子之说。

如是则天下之害除,仁人之事毕,圣王之迹着矣。

信信、信也,疑疑、亦信也。

贵贤、仁也,贱不肖、亦仁也。

言而当、知也,默而当,亦知也,故知默犹知言也。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荀子》知识讲解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荀子》知识讲解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荀子》《荀子》论理想社会五则【一】原文离居不相待则穷,群而无分则争。

穷者患也,争者祸也。

救患除祸,则莫若明分使群矣。

出处《荀子·富国》译文人们分散居住各顾各不相互依靠是无法生存下去的,要组织在一起没有名分等级制度就必然发生斗争。

无法生存下去是忧患,发生斗争是灾祸。

拯救忧患,排除灾祸,最好的办法莫过于明确名分等级来组织起人们。

评论分析这是荀子社会理想的秩序描述。

“明分”以什么为准则呢?荀子的回答是礼义。

作为礼义的具体体现的这种“分”,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它指的是社会的分工分职,即“农分田而耕,贾分货而贩,百工分事而劝,士大夫分职而听,建国诸侯之君分土而守……”(《荀子·王霸》)第二,“分”又是社会伦理关系。

荀子继承孔子的思想,认为君臣、父子、兄弟、夫妇等社会伦理关系是永恒的,是宇宙的“大本”。

对于这些伦理关系的每一个社会角色,他都依据礼义,作了规范性的界定。

一句话,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人各有别,这里的伦常关系是不能逾越的。

第三,“分”的核心是等级关系。

荀子讲的土农工商的分工分职,君臣父子兄弟夫妇的伦常,都贯穿着等级之分。

【二】原文有乱君,无乱国;有治人,无治法。

出处《荀子·君道》译文有使国家混乱的君主,没有本来就混乱的国家;有使国家安定的人,没有自行使国家安定的法。

评论分析中国社会的一元性政治结构,决定了当政者对于社会生活的极大主导作用,因此,各种社会理论理所当然地会对从政者个人素质提出高的要求。

君主的人格状况,直接影响他对统治方式的选择。

明智的君主,其明智同样表现在对人的重要性的认识上,那就是着力于贤能之士的拣择。

荀子的方案是:以治礼来治人,以治人来治法。

这里所说的“法”,主要是“做法”或“术”的意思。

荀子正确地认识到法治与德治是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

我认为,理想社会,正应该如此。

影响: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标志。

《荀子赋》原文及译文

《荀子赋》原文及译文

《荀子赋》原文及译文《荀子赋》原文及译文原文:针,生于山中①,处于室堂。

夫始生巨,而成功者小,长其尾②而锐其剽○3,头铦达④而尾掉缭⑤。

无知无巧,善治衣裳。

不盗不窃,穿洞而行。

一往一来,结尾以为事。

尾生而事起,尾收而事已⑥。

既以缝表。

又以连里。

既能合纵,又善连横。

无羽无翼,反复甚急。

日夜合离,以成文章。

下覆百姓,上饰帝王。

功业甚博,不显贤良。

簪以为父⑦,管⑧以为母。

用时则出,不用则藏。

(选自《荀子赋》,有删改)注释①生于山中:缝衣针用金属制成,而矿石在山中,所以说“生于山中”。

②尾:线。

③剽(piao):针尖。

④铦达:锐利挑达,畅通无队。

⑤掉缭:摇曳而缠绕的样子.形容线的长。

⑥尾收而事已:线尾打结就新衣完工。

⑦簪以为父:簪,大针。

一般小针由这种大针磨细而成,所以说“簪以为父”。

⑧管:存放针的圆管状工具。

译文针,出产于山里,放置在屋子中。

刚开始制作时很大,而制成后很小。

它的'尾巴很长而末端很尖,头部锐利而尾巴绵长。

(针)没有智慧没有技巧,却善于缝制衣裳。

既不偷盗也不行窃,却要打洞而行。

它一往一来地活动,尾上打结就开始做事。

尾巴打结工作就开始,尾巴再打结工作就停止。

既能够缝衣服外层,又能够补缀衣里;既能够合拢竖向,又善于连结横向。

没有羽毛,也没有翅膀,反复来回很匆忙。

它日夜使分离的相合,从而制成花纹。

下能够遮盖百性,上能够装饰帝王。

功劳业绩非常大,却不炫耀自己贤良。

把簪子当父亲,把管子当母亲。

用它时,它就出现;不用它时,它就隐藏。

《荀子·天论》原文与译文(二百一十六)

《荀子·天论》原文与译文(二百一十六)

《荀子·天论》原文与译文(二百一十六)
[原文]
17.12 在天者莫明于日月,在地者莫明于水火,在物者莫明于珠玉,在人者莫明于礼义。

故日月不高(1),则光晖不赫;水火不积,则晖润不博;珠玉不睹乎外(2),则王公不以为宝;礼义不加于国家,则功名不白。

故人之命在天,国之命在礼。

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好利、多诈而危,权谋、倾覆、幽险而尽亡矣。

[注释]
(1)故:犹“夫”,发语词。

(2)睹:当作“暏”,是光彩显露的意思。

[译文]
在天上的东西没有什么比太阳、月亮更明亮的了,在地上的东西没有什么比水、火更明亮的了,在物品之中没有什么比珍珠、宝玉更明亮的了,在人类社会中没有什么比礼义更灿烂的了。

太阳、月亮如果不高挂空中,那么它们的光辉就不显著;水、火如果不积聚,那么火的光辉、水的光泽就不大;
珍珠,宝玉的光彩不显露于外,那么天子、诸侯就不会把它们当作宝贝,礼义不在国内施行,那么功业和名声就不会显著。

所以人的命运在天,国家的命运在礼义。

统治人民的君主,推崇礼义、尊重贤人,就能称王天下;注重法治、爱护人民,就能称霸诸侯,喜欢财利、多搞欺诈,就会危险;玩弄权术、坑人害人、阴暗险恶,那就会彻底灭亡了。

国学经典著作《荀子》全文·注解及译文(正论篇)

国学经典著作《荀子》全文·注解及译文(正论篇)

国学经典著作《荀子》全文·注解及译文(正论篇)《荀子》是战国末年著名唯物主义思想家荀况的著作。

该书旨在总结当时学术界的百家争鸣和自己的学术思想,反映唯物主义自然观、认识论思想以及荀况的伦理、政治和经济思想。

荀子·正论篇荀子正论【原文】世俗之为说者曰:"主道利周〔1〕"。

是不然。

主者,民之唱〔2〕也;上者,下之仪〔3〕也。

彼将听唱而应,视仪而动。

唱默则民无应也,仪隐则下无动也。

不应不动,则上下无以相胥〔4〕也。

若是,则与无上同也,不祥莫大焉。

故上者,下之本也,上宣明则下治辨矣〔5〕,上端诚则下愿悫矣,上公正则下易直〔6〕矣。

治辨则易一,愿悫则易使,易直则易知。

易一则强,易使则功,易知则明,是治之所由生也。

上周密则下疑玄〔7〕矣,上幽险则下渐诈矣〔8〕,上偏曲则下比周矣〔9〕。

疑玄则难一,渐诈则难使,比周则难知。

难一则不强,难使则不功,难知则不明,是乱之所由作也。

故主道利明不利幽,利宣不利周。

故主道明则下安,主道幽则下危。

故下安则贵上,下危则贱上。

故上易知则下亲上矣,上难知则下畏上矣。

下亲上则上安,下畏上则上危。

故主道莫恶乎难知,莫危乎使下畏己。

传曰:"恶之者众则危"。

《书》曰:"克明明德〔10〕"。

《诗》曰:"明明在下〔11〕"。

故先王明之,岂特玄〔12〕之耳哉!【注解】〔1〕周:密,指隐匿真情,不让下面的人知道。

〔2〕唱:倡,倡导。

〔3〕仪:准则。

〔4〕胥:等待。

原为"有",据上下文义改。

〔5〕宣明:无所隐瞒。

治辨:治理。

这里指明确治理的方向。

〔6〕易直:平易正直。

〔7〕玄:通"眩",迷惑。

〔8〕幽险:隐瞒实情,难以猜测。

渐诈:欺诈。

〔9〕偏曲:偏私不公正。

比周:互相勾结,结党营私。

〔10〕明德:优良的品德。

此话见于《尚书·康诰》。

〔11〕明明在下:《诗经·大雅·文王》篇的诗句,意思是文王之德,明明在下,所以赫然见于天。

(精选)《荀子》中的名言名句及释义

(精选)《荀子》中的名言名句及释义

(精选)《荀子》中的名言名句及释义1.长短不饰,以情自竭,若是则可谓直士矣。

【出处】《荀子•不苟》【释义】不隐瞒自己的优缺点,对实际情况从不掩饰,这样便可称为耿直之士了。

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出处】《荀子•劝学》【释义】所以木材用墨线量过,再经辅具加工就能取直,刀剑等金属制品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多次对自己检查反省,那么他就会聪明机智,而行为就不会有过错了。

3.在天者莫明于日月,在地者莫明于水火,在物者莫明于珠玉,在人者莫明于礼义。

【出处】《荀子•天论》【释义】在天上的事物中里,没有比日月更明亮的;在地上的事物中,没有比水火更闪亮的;在所有的事物中,没有比珍珠、美玉更光彩耀目的;在人的行为举止里,没有比礼义更贤明的。

4.少而不学,长无能也;老而不教,死无思也。

【出处】《荀子•法行》【释义】年少时如果不学习,年长了就没有才能;年老时如不教育后辈,死后就不会被怀念。

5.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

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不善在身,菑然必以自恶也。

【出处】《荀子•修身》【释义】见道善行,一定要恭谨自查,自己是否也有此善行;见到不善的行为,一定要警惕,反省自己是否也有此不善之行。

好的品行在身,就会感到坚定自信,自己也必定喜欢;不好的品行在身,就会感到全身污浊,自己也必定讨厌。

6.夫大德不称位,能不称官,赏不当功,罚不当罪,不祥莫大焉。

【出处】《荀子•正论》【释义】品德和地位不相称,能力和官职不相称,奖赏和功劳不相当,惩罚和罪过不相当,没有比这更危险的了。

7.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

【出处】《荀子•大略》【释义】善于学习的人会追根朔源,彻底了解其中的道理,善于实干的人能探究其中的疑难困惑。

8.君子博学深谋,修身端行,以俟其时。

【出处】《荀子•宥坐》【释义】君子要做到增长知识,提高能力,提升道德修养,端正品行,以便等待机遇的到来。

《荀子》全文及翻译(礼论)

《荀子》全文及翻译(礼论)

《荀子》全文及翻译(礼论)礼论篇第十九【原文】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

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

是礼之所起也。

故礼者,养也。

刍豢稻梁,五味调香,所以养口也;椒兰芬苾,所以养鼻也;雕琢刻镂,黼黻文章,所以养目也;钟鼓管磬,琴瑟竽笙,所以养耳也;疏房檖貌。

越席床笫几筵,所以养体也。

故礼者,养也。

君子既得其养,又好其别。

曷谓别?曰: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

故天子大路越席,所以养体也;侧载睪芷,所以养鼻也,前有错衡,所以养目也;和鸾之声,步中《武》《象》,趋中《韶》《护》,所以养耳也;龙旗九斿,所以养信也;寝兕、持虎、蛟韅、丝末、弥龙,所以养威也。

故大路之马,必信至教顺,然后乘之,所以养安也。

孰知夫出死要节之所以养生也?孰知夫出费用之所以养财也?孰知夫恭敬辞让之所以养安也?孰知夫礼义文理之所以养情也?故人苟生之为见,若者必死;苟利之为见,若者必害;苟怠惰偷懦之为安,若者必危;苟情说之为乐,若者必灭。

故人一之于礼义,则两得之矣;一之于情性,则两丧之矣。

故儒者将使人两得之者也,墨者将使人两丧之者也,是儒、墨之分也。

【译文】礼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呢?回答说:人生来就有欲望;如果想要什么而不能得到,就不能没有追求;如果一味追求而没有个标准限度,就不能不发生争夺;一发生争夺就会有祸乱,一有祸乱就会陷入困境。

古代的圣王厌恶那祸乱,所以制定了礼义来确定人们的名分,以此来调养人们的欲望、满足人们的要求,使人们的欲望决不会由于物资的原因而不得满足,物资决不会因为人们的欲望而枯竭,使物资和欲望两者在互相制约中增长。

这就是礼的起源。

所以礼这种东西,是调养人们欲望的。

牛羊猪狗等肉食和稻米谷子等细粮,五味调和的佳肴,是用来调养嘴巴的;椒树兰草香气芬芳,是用来调养鼻子的;在器具上雕图案,在礼服上绘彩色花纹,是用来调养眼睛的;钟、鼓、管、磬、琴、瑟、竽、笙等乐器,是用来调养耳朵的;窗户通明的房间、深邃的朝堂、柔软的蒲席、床上的竹铺、矮桌与垫席,是用来调养躯体的。

《荀子》原文及译文

《荀子》原文及译文

《荀子》原文及译文王霸篇第十一【原文】故①用国者,义立而王,信立而霸,权谋立而亡。

三者明主之所谨择也,仁人之所务白也。

【注释】①故:发语词。

【翻译】治理国家的人,确立公义的就是王者,确立诚信的就是霸者,确立权谋的就只有灭亡。

这三者,是英明君主所要谨慎选择的,仁德君子所务必要明白的。

【解读】荀子认为真正的王者和霸者,是以公义和诚信为王霸之道,但君主却常常选择权谋之术,这是应该小心的。

这不是现代从政者也很需要的准则吗?【原文】故国者、重任也,不以积持之则不立。

故国者,世所以新者也,是惮①,惮、非变也,改王改行②也。

故一朝之日也,一日之人也,然而厌焉③有千岁之国,何也?曰:援夫千岁之信法以持之也,安与夫千岁之信士为之也。

人无百岁之寿,而有千岁之信士,何也?曰:以夫千岁之法自持者,是乃千岁之信士矣。

故与积礼义之君子为之则王,与端诚信全之士为之则霸,与权谋倾覆之人为之则亡。

三者明主之所以谨择也,仁人之所以务白也。

善择之者制人,不善择之者人制之。

【注释】①惮:通“禅”,更替。

②王:通“玉”。

行:步行的礼仪。

③厌焉:安然。

【翻译】治理国家,责任重大,但如果不加以经验积累和持守就不能建立。

国家,每个世代都会更新的,这就是君主的更替。

君主更替并不表示礼义法制变了,而只是佩玉和步行礼仪的改变而已。

一日短如一朝,人生短如一日,但千年的国家却安然存在,为什么呢?答:因为国家援引了千年以来的诚信法制来持守着,和用了千年以来的诚信人物来治理。

人生寿命长的只可以有一百岁,但国家千年以来都有诚信的人,为什么呢?答:因为国家用了千年的法制来自我持守着,所以有千年的诚信人物。

所以用积累礼义的君子来治理,就是王者,用端正诚信完全的人来治理,就是霸者,用权谋倾覆手段来治理,就会灭亡。

这三者,是英明君主所以要谨慎选择的,仁德的人所以务必要明白的。

善于选择的人可治理人,不善于选择的人只好由他人治理。

【解读】王者和霸者以公义和诚信为标准,但一定要积累持守才能建立公义和诚信。

荀子的思想

荀子的思想

荀子的思想《荀子》全书论说方面极广,张觉在他的《荀子译著》说:“纵观荀子全书,凡哲学、伦理、政治、经济、军事、教育,乃至语言学、文学皆有涉猎,且多精论,足以为先秦一大思想宝库。

荀子的思想偏向经验以及人事方面,是从社会脉络方面出发,重视社会秩序,反对神秘主义的思想,重视人为的努力。

“孔子中心思想为“仁”,孟子中心思想为“义”,荀子继二人后提出“礼”,重视社会上人们行为的规范。

荀子的主要观点是“隆礼重法”,“尊贤爱民”。

以孔子为圣人,但反对子思和孟子为首的“思孟学派”哲学思想,认为子弓与自己才是继承孔子思想的学者。

荀子和孟子的“性善”说相反,认为人与生俱来就想满足欲望,若欲望得不到满足便会发生争执,因此主张人性生来是“恶”的,“其善者伪也”(古书“伪”与“为”相通,指心透过思虑、抉择而后作出的行动,特别是在经过学习之后,就叫做伪,也就是礼义),须要“师化之法,礼义之道”,通过“注错习俗”、“化性起伪”对人的影响,才可以为善。

荀子强调后天的学习。

从哲学上说,荀子是朴素的唯物主义者。

在天人关系上,荀子反对天命、鬼神迷信之说,肯定了“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即自然运行法则是不以人们的意识为转移的,主张“明于天人之分”,认为天有“天职”,人有“人分”,提出“制天命而用之”、“应时而使之”的人定胜天思想。

既说明规律的不可抗御,也强调应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荀子主张“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人之大行也。

”荀子继承孔子的地方,还在于他对于礼和师法的重视,坚持儒家“正名”之说,强调尊卑等级名分的必要性,主张“法后王”即效法文、武、周公之道。

又由于主张“性恶论”,因此在一定意义上荀子成为后来出现的法家的开启者。

另外,荀子在经济上主张“节用裕民,而善臧其余”,提出强本节用、开源节流和“省工贾、无夺农时”等主张。

为以后历朝历代所遵守,至今仍有借鉴之处。

在军事上,其核心思想是“仁义”,主张以德兼人,反对争夺。

荀子认为“用兵攻战之本在乎壹民”,“在乎善附民”。

论礼的有意味的形式——以荀子的饰论为例(一)

论礼的有意味的形式——以荀子的饰论为例(一)

论礼的有意味的形式——以荀子的饰论为例(一)摘要]礼是荀学的核心观念。

荀子从礼的外在形式与内在本质两个方面论证了礼的合法性依据。

礼的外在形式具有缘饰人性的功能,它既可以满足人性对审美的欲求,又符合政治生活中辨异目的。

通过对礼义的学习,以及礼对人恶劣情欲的抑制,在逐渐积善和化恶中,促使人的气质发生变化,从而使理想人格得以养成。

关键词]荀子;礼的形式;缘饰;礼论“礼”是荀学的核心观念,在《荀子》一书中,有关礼的判断甚多,或从礼的功用,或从礼的意义,或从礼的目的等等不同的方面,荀子把它作为社会法度,规范、秩序,对其起源作了理性主义的理解。

在探讨礼的文质(形式与本质)关系中,他消解了道家对礼文的非难,强调了礼文对人的情感的规约作用,以及礼乐制度的度量分界作用;在礼的本质认识方面,他汲取了孔子对仁的道德情感的重视,消化了庄子对礼的形上学的追问,并将孟子的先验道德理性改造为社会交往理性。

本文着重阐发荀子的礼文思想,以此就教于方家。

正像所有论礼的人所面临的问题一样,礼的外在形式是什么?人们生活中为什么需要这种外在形式?对此,荀子做出了自己的回答。

荀子说“凡礼:事生,饰欢也;送死,饰哀也;祭祀,饰敬也;师旅,饰威也。

是百王之所同,古今之所一也,未有知其所由来者也。

”1](《荀子·礼论》)无论何种礼,其实施的目的均在于饰,缘饰人们的某种情感。

《荀子·大略》也有基本相同的说法。

杨倞注为:“不可太质,故为之饰。

”《礼记·曾子问》有“君子以礼饰情。

”孔疏为“凡行吉凶之礼,必使外内相副,用外物以饰内情。

”孙希旦《礼记集解》云:“饰犹表也,有是情而后以表之,故礼以饰情。

”循此思路,当今礼学名家沈文倬以为“礼是现实生活的缘饰化。

”2]一、礼饰人性的依据现实生活之所以要种种形态的礼来加以缘饰,这是由人的情感、人的欲望决定的。

人首先是一种群居的动物,在群居生活的世界中,人的感情与欲望才会表现出自身的意义。

《荀子·劝学》原文,注释及译文

《荀子·劝学》原文,注释及译文

《荀子·劝学》原文,注释及译文导读: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

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时人尊称“荀卿”。

荀子50岁才开始出名,算是大器晚成。

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在人性问题上,提倡性恶论,主张人性有恶,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

荀子博学而重视实践,显得比其他思想家都更注重实效。

由于出生的年代比老子、孔孟、墨子、庄子等前辈晚,因此也就有机会比较各家的理论优劣,甚至说,荀子的思想综合了各家的长处又规避了各家的劣势。

其言之有理,听之有味,行之有用。

他的两个学生韩非子、李斯都是极其聪明的人才,但是韩非子口才不好,又被李斯整死,没有留下太多的精神财富。

李斯帮助秦国灭了六国,历来名声不好,被历史学家骂得很惨,结果导致荀子作为老师也被牵连。

由于他们师徒千古年来都没有什么好名声,结果导致研究荀子的人不是特别多,那么追随荀子思想的人也就比较少。

《劝学》是荀子的代表作品,也是《荀子》一书开宗明义的第一篇。

全文共由两大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论述学习的重要性;后一部分,论述学习的步骤、内容、途径等有关问题;而以“学不可以已”作为贯穿全文的中心思想。

从《劝学》前面部分节选的几个片段,解放后一直被选为中学语文教材,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传统名篇之一。

荀子《劝学》原文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左应为“车”,原字已废除)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荀子·非相》原文及译文

《荀子·非相》原文及译文

《荀⼦·⾮相》原⽂及译⽂⾮相作者:荀况来⾃ :古诗⽂⽹相⼈,古之⼈⽆有也,学者不道也。

古者有姑布⼦卿,今之世,梁有唐举,相⼈之形状颜⾊⽽知其吉凶妖祥,世俗称之。

古之⼈⽆有也,学者不道也。

故相形不如论⼼,论⼼不如择术。

形不胜⼼,⼼不胜术。

术正⽽⼼顺之,则形相虽恶⽽⼼术善,⽆害为君⼦也;形相虽善⽽⼼术恶,⽆害为⼩⼈也。

君⼦之谓吉,⼩⼈之谓凶。

故长短、⼩⼤、善恶形相,⾮吉凶也,古之⼈⽆有也。

学者不道也。

盖帝尧长,帝舜短;⽂王长,周公短;仲尼长,⼦⼸短。

昔者,卫灵公有⾂⽈公孙吕,⾝长七尺,⾯长三尺,焉⼴三⼨,⿐⽬⽿具,⽽名动天下。

楚之孙叔敖,期思之鄙⼈也,突秃长左,轩较之下,⽽以楚霸;叶公⼦⾼,微⼩短瘠,⾏若将不胜其⾐。

然⽩公之乱也,令尹⼦西、司马⼦期皆死焉;叶公⼦⾼⼊据楚,诛⽩公,定楚国,如反⼿尔,仁义功名著于后世。

故事不揣长,不揳⼤,不权轻重,亦将志乎尔,长短、⼩⼤、美恶形相,岂论也哉!且徐偃王之状,⽬可瞻焉;仲尼之状,⾯如蒙倛;周公之状,⾝如断菑;皋陶之状,⾊如削⽠;闳夭之状,⾯⽆见肤;傅说之状,⾝如植鳍;伊尹之状,⾯⽆须麋;禹跳,汤偏,尧、舜参牟⼦。

从者将论志意,⽐类⽂学邪?直将差长短,辨美恶,⽽相期傲邪?古者桀、纣长巨姣美,天下之杰也,筋⼒越劲,百⼈之敌也。

然⽽⾝死国亡,为天下⼤僇,后世⾔恶则必稽焉。

是⾮容貌之患也,闻见之不众,论议之卑尔!今世俗之乱君,乡曲之儇⼦,莫不美丽姚冶,奇⾐妇饰,⾎⽓态度拟于⼥⼦;妇⼈莫不愿得以为夫,处⼥莫不愿得以为⼠,弃其亲家⽽欲奔之者,⽐肩并起。

然⽽中君羞以为⾂,中⽗羞以为⼦,中兄羞以为弟,中⼈羞以为友,俄则束乎有司⽽戮乎⼤市,莫不呼天啼哭,苦伤其今⽽后悔其始。

是⾮容貌之患也,闻见之不众,论议之卑尔。

然则从者将孰可也。

⼤意相,即相⾯。

作者在这段中指出,相⾯是古代所没有、学者所不齿的⽅术,它与⼈的吉凶⽆关,作者以⼤量的实例证明了相⾯术的虚妄。

⼈有三不祥:幼⽽不肯事长,贱⽽不肯事贵,不肖⽽不肯事贤,是⼈之三不祥也。

《荀子》礼论原文及译文

《荀子》礼论原文及译文

《荀子》礼论原文及译文礼论作者:荀况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

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

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

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

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

故礼者养也。

刍豢稻梁,五味调香,所以养口也;椒兰芬苾,所以养鼻也;雕琢刻镂,黼黻文章,所以养目也;钟鼓管磬,琴瑟竽笙,所以养耳也;疏房檖貌,越席床笫几筵,所以养体也。

故礼者养也。

君子既得其养,又好其别。

曷谓别?曰: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

故天子大路越席,所以养体也;侧载睪芷,所以养鼻也;前有错衡,所以养目也;和鸾之声,步中武象,趋中韶护,所以养耳也;龙旗九斿,所以养信也; 寝兕持虎,蛟韅、丝末、弥龙,所以养威也;故大路之马必信至,教顺,然后乘之,所以养安也。

孰知夫出死要节之所以养生也!孰知夫出费用之所以养财也!孰知夫恭敬辞让之所以养安也!孰知夫礼义文理之所以养情也!故人苟生之为见,若者必死;苟利之为见,若者必害;苟怠惰偷懦之为安,若者必危;苟情说之为乐,若者必灭。

故人一之于礼义,则两得之矣;一之于情性,则两丧之矣。

故儒者将使人两得之者也,墨者将使人两丧之者也,是儒墨之分也。

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

无天地,恶生?无先祖,恶出?无君师,恶治?三者偏亡,焉无安人。

故礼、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

是礼之三本也。

故王者天太祖,诸侯不敢坏,大夫士有常宗,所以别贵始;贵始得之本也。

郊止乎天子,而社止于诸侯,道及士大夫,所以别尊者事尊,卑者事卑,宜大者巨,宜小者小也。

故有天下者事七世,有一国者事五世,有五乘之地者事三世,有三乘之地者事二世,持手而食者不得立宗庙,所以别积厚,积厚者流泽广,积薄者流泽狭也。

大飨,尚玄尊,俎生鱼,先大羹,贵食饮之本也。

飨,尚玄尊而用酒醴,先黍稷而饭稻粱。

祭,齐大羹而饱庶羞,贵本而亲用也。

《荀子》解蔽原文及译文

《荀子》解蔽原文及译文

《荀子》解蔽原文及译文《荀子》解蔽原文及译文《荀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著作之一,作者为战国时期的荀子。

本文将为读者详细解析《荀子》中的一段原文,以及相应的译文,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该文献。

原文如下: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其恶者真也。

恶而不治者,其身殆矣。

善而不治者,其国殆矣。

恶而不治者,其身殆矣;恶而不治者,其国殆矣。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其恶者真也。

译文如下:人的本性是邪恶的,那些表现善良的人其实是假的;而那些表现邪恶的人则是真实的。

对于那些邪恶却没有加以约束和治理的人来说,他们的个人命运必然会面临危险。

同样,对于那些善良却没有加以约束和治理的国家来说,他们的命运也将不乐观。

邪恶之人如果没有进行约束和治理,那他的个人命运将面临危险;同理,如果一个国家内存在着邪恶却没有加以约束和治理,那这个国家的命运也将不乐观。

人的本性是邪恶的,那些表现善良的人其实是假的;而那些表现邪恶的人则是真实的。

接下来,我们将对上述原文内容进行详细解析。

在这段原文中,荀子阐述了人性的本质是邪恶的观点,并给出了相应的论证。

他认为人的善良只是一种伪装,而人的邪恶才是真实的本质。

在荀子看来,如果不对人性中的邪恶进行约束和治理,那么个体和国家都将面临危险和不幸的命运。

首先,荀子提到“人之性恶”的观点,这是他的一个重要论断。

他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这与孟子的“人性本善”观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荀子认为人本身没有善良的本性,只有通过外在的教化和约束才能使人变得善良。

这一观点在《荀子》中被反复强调,并成为其哲学体系的核心。

其次,荀子指出,那些表现善良的人其实是伪善的。

他认为,人们表现出来的善良只是一种外在掩饰,是为了满足自身的欲望和利益。

这种伪善的表现并不能证明人性的善良,相反,它只是一种虚伪的表象。

接着,荀子谈到如果邪恶没有得到约束和治理,个体和国家将会遭受困境。

他强调,个体的邪恶如果不受到限制和规范,会导致个人命运的不幸。

同样,没有对邪恶进行约束和治理的国家也将面临危险和灾难。

国学经典著作《荀子》全文·注解及译文(礼论篇)

国学经典著作《荀子》全文·注解及译文(礼论篇)

国学经典著作《荀子》全文·注解及译文(礼论篇)《荀子》是战国末年著名唯物主义思想家荀况的著作。

该书旨在总结当时学术界的百家争鸣和自己的学术思想,反映唯物主义自然观、认识论思想以及荀况的伦理、政治和经济思想。

荀子·礼论篇荀子礼论【原文】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1〕,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

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2〕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

【注解】〔1〕度量:所以,定多少之数。

分界:所以定彼此之分。

〔2〕屈:竭尽。

【译文】礼的兴起因为什么?答:人生来就有欲望,有欲望而得不到,就不可能不去寻求;寻求而没有限度和界限,就不能不争夺;争夺就产生混乱,混乱则导致无法收拾的局面。

过去的圣王憎恨这种混乱的局面,所以制定礼义以区分等级界限,以调节人们的欲望,满足人们的需求,让人们的欲望一定不会因为物质的不足而得不到满足,物质也一定不会因为欲望之无穷而耗尽,欲望与物质相互制约而长久地保持协调,这就是礼的源起。

【原文】故礼者,养也。

刍豢〔1〕稻粱,五味调香〔2〕,所以养口也;椒兰芬謨〔3〕,所以养鼻也;雕琢、刻镂、黼黻、文章〔4〕,所以养目也;钟鼓、管磬、琴瑟、竽笙,所以养耳也;疏房、檖貌、越席、床笫、几筵〔5〕,所以养体也。

故礼者,养也。

【注解】〔1〕刍(chú)豢(huàn):指牛羊猪犬之类的肉类。

〔2〕香:当作"益",通"和"。

〔3〕謨(bì):芳香。

〔4〕黼黻(fǔfú):绣有各种华丽花纹的服装。

文章:错杂的色彩花纹。

〔5〕疏:通,指敞亮。

檖(suì):深远。

越席:蒲席。

笫(zǐ):竹编的床席。

几筵:古代人席地而坐,依靠的叫几,垫席叫筵。

【译文】所以,礼就是满足人的欲望的。

鱼肉五谷,美味佳肴,是用来满足人的嘴巴需求的;各种香味,是用来满足人的鼻子需求的;雕刻精美的器皿和花纹色彩美丽的衣服,是用来满足人的眼睛需求的;钟鼓、管磬、琴瑟、竽笙等各种乐器,是用来满足人的耳朵需求的;高屋大房,竹席几筵,是用来满足人的身体需求的。

荀子乐论 理解

荀子乐论 理解

荀子的“礼”和“乐”的思想是相辅相成的。

“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

”(《礼论》)人性是有欲望的,且始终存在,但外界满足这些源源不断的欲望的能力是有限的,于是产生了巨大矛盾,人们为使自己享乐的欲望得以满足,就产生了争夺、算计、阴谋,以至于整个社会的动荡和不和谐。

于是塑造人的行为、规范人与人的等级关系的“礼”就应运而生了,由此可见“礼”和“乐”的初衷是一致的,都是维护社会正常运行的制度。

只不过,“且乐也者,和之不可变者也;礼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

乐合同,礼别异。

礼乐之统,管乎人心矣。

”(《乐论》)音乐使人们和谐一致,礼使人们区分等级差别,“礼”和“乐”的总体管束着人们的思想,使人在社会中和平共处、各安其位。

可见,“乐”是实现其社会理想的途径。

现今人们不再似往常只为生计奔波,精神生活的体验日渐丰富,音乐、艺术也更广泛地走入人们的生活。

以音乐为例,当今流行音乐势力之强大不可小视,从歌曲的旋律到歌词不仅能体现,也能潜移默化的引导一个社会的风尚。

下面本人就以荀子对于文艺的观点、美学观对当今艺术发展提一些建议。

1、名实相符、反映现实荀子思想的特点之一就是“名实相符”,音乐也不例外。

一方面荀子为它正名,使人们对它的重视程度和它的作用相称,另一方面,音乐也应该是反映现实、名副其实的。

我们应该提倡,好的艺术应该是能反映现实的,是建立在真实生活体验之上的,脱离真情实感是无法感动人的。

2、人的审美能力是有异的要正确引导“乐者,乐也。

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

”“以道制欲,则乐而不乱,以欲忘道,则惑而不乐。

”(《乐论》)也就是说,人的审美能力是不同的,道德水准也是有差别的,如果不正确的引导就可能走入歧途。

“人不能无乐,乐则不能无形,形而不为道,则不能无乱。

”(《乐论》)荀子认为,对于人们的娱乐要加以引导,否则就将违背礼义,陷入悖乱。

而艺术就在于它能使人的欢乐情感的表现合于礼义的要求,以此感动人的善心,不致使人流于邪恶、下流、放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9卷第1期邯郸学院学报2019年3月V ol.29 No.1 Journal of Handan University Mar. 2019论“饰”在《荀子》文本中的含义于超艺(复旦大学哲学学院,上海200433)————————————————————————————————————————————摘要:“饰”字本非严格的学术概念,但《荀子》中却频频出现,且内涵不一,有在客观意义上作修饰解,有作对邪说奸言之掩饰解,但更多的是描述“礼”的文饰功用,即“饰别”与“饰情”。

人、社会与风俗,都是可以通过被“饰”而符合于“礼”,人们的注错、习俗,都可以认为是在一个被“饰”过的环境中去学习与践行“饰”。

因此,理解荀子的“饰”,对于我们理解荀子的“礼”以及荀子“礼”之“立文”的内涵,无疑是一个有益的切入点。

关键词:荀子;饰;礼中图分类号:B22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030(2019)01-0061-06收稿日期:2018-09-10作者简介:于超艺(1993-),女,陕西西安人,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博士研究生。

————————————————————————————————————————————一“饰”之一字,本非严格的学术概念,在先秦诸子中,鲜有把它当作一个讨论的对象。

如《孟子》全书中未见“饰”字,《论语》中也仅出现2次,并且皆是做修饰、装饰某具体物的字面意思使用①,并没有太多阐发空间。

但在《荀子》中,“饰”字却成了一个出现频率相当高的词,前后凡60见,尤其在《礼论》篇中,其出现了19次。

此外,《荀子》中使用“饰”字的文本还广泛出现在《乐论》《正论》《王制》《君道》等18篇中。

如果我们略加分类,荀子对“饰”字的使用大略可分为三类:一类是与《论语》中“饰”的含义类似,做修饰、装饰解,例如:兵革器械者,彼将日日暴露毁折之中原;我将修饰之,拊循之,掩盖之于府库。

(《王制》)城郭不待饰而固,兵刃不待陵而劲,敌国不待服而诎,四海之民不待令而一,夫是之谓至平。

(《君道》)棺椁三寸,衣衾三领,不得饰棺,不得昼行。

(《礼论》)此类共有16处文本,这一类文本的特点是,“饰”字所修饰的是一个具体的物品或者行为,并且在这些句子中,荀子并没有借用“饰”来阐发自己的观点,或表达价值判断。

在《荀子》中找到的第二类出现“饰”的情境则与之不同,例如:饰邪说,文奸言,为倚事,陶诞突盗,惕悍憍暴,以偷生反侧于乱世之间,是奸人之所以取危辱死刑也。

(《荣辱》)彼以让饰争,依乎仁而蹈利者也,小人之杰也,彼固曷足称乎大君子之门哉。

(《仲尼》)案往旧造说,谓之五行,甚僻违而无类,幽隐而无说,闭约而无解。

案饰其辞,而只敬之,曰:此真先君子之言也。

(《非十二子》)此类前后共有八处文本。

在这些文本中,“饰”字的有较之第一种情境下“修饰”的含义,又多了一个负①“饰”在《论语》中两次出现的文本分别是“子曰:‘为命,裨谌草创之,世叔讨论之,行人子羽修饰之,东里子产润色之《宪问》’”,此处“饰”朱子注为“润色”。

另一处文本“君子不以绀緅饰,红紫不以为亵服;当暑,袗絺绤,必表而出之《乡党》”,朱子注“饰”为“领缘”。

面的价值判断,联系上下文可以直接看出,这些“饰”的行为是荀子所不赞同的。

第三类出现“饰”字的情境则较为重要,用“饰”来正面描述一些荀子自己的观点,例如:今以夫先王之道,仁义之统,以相群居,以相持养,以相藩饰,以相安固邪。

(《荣辱》)圣王财衍,以明辨异,上以饰贤良而明贵贱,下以饰长幼而明亲疏。

(《君道》)凡礼,事生,饰欢也;送死,饰哀也;祭祀,饰敬也;师旅,饰威也”。

(《礼论》)有30多处“饰”字的使用都可以归入这一情境。

从相关文本中我们可以看出,“饰”在《荀子》中的正面用法都与“礼”有关。

如何理解“饰”在《荀子》文本中的多种使用情景?在荀子的礼学中,被“饰”的对象是什么,它又何以是可“饰”的?荀子使用“饰”的三种情境,似乎是有内在矛盾的。

在“饰邪说”“以让饰争”一类文本中,荀子显然不觉得通过“饰”,可以将邪说、奸人变为君子;但“藩饰”“饰贤良”“饰欢”“饰哀”又是荀子推崇的礼的重要意义。

“著诚去伪,礼之经也(《乐论》)”,被荀子推崇的“饰”如何不是虚伪,又如何理解《荀子》中这两类文本的共存?我们试着从文本中找一些区别。

虽然都是修饰,但有意识的“饰”自己的行为,和描述“礼”有“饰”的功能,这似乎是有所区别的。

第二类体现“饰”的负面作用的文本,都能从上下文中找到一个人物,他有意识的“饰”了自己的言行。

而第三类文本都是在客观描述“礼”的文饰功用,而这个制定“礼”如何体现“饰”的行为,在荀子文本中不是由现实社会中的个人来完成的,而可以被表述为圣王的制作。

有这样的区分,荀子在不同语境下使用同一个“饰”字,就思想内部的统一性来说,倒也是无嫌的。

“饰”奸言邪说的弊病在于虚伪不诚实,改变了表象但并没有真正改变本质。

那么礼“饰”的作用可以避免这种弊病吗?首先,从效果上而言,如《儒效》篇所说,“注错习俗,所以化性也;并一而不二,所以成积也。

习俗移志,安久移质”。

注错习俗所积,也是礼的环境带来的潜移默化的效果。

荀子认为人长时间处于某种环境当中,是可以改变本质的。

甚至荀子文本中还曾出现过一处“修饰之君子”(《礼论》)①,指的并不是深谙礼之文的君子,而是对亲人有深厚思慕之情的重质之君子,这一处用法也是十分有趣的。

此外第三节我们也将从“称情立文”的角度更本质讨论礼的“饰”,是不是虚伪的。

由上文梳理了“饰”在《荀子》文本中的三种用法,它们的词义虽然都是修饰,但使用的语境还是较为繁杂的。

其中,在“礼”的领域使用的“饰”,当是荀子与孔孟文本相比的一个特色之处,具体内涵将在下一节重点诠释;然则荀子虽有独特的“饰”的用法,但较为普通的“饰”作修饰某物或者掩饰邪说奸言的动词(第一、二类文本)使用的频率也占到总数的40%,并且分布于12个不同篇目当中。

因此,笔者不认为“饰”在荀子的思想中可以作为一个成熟的礼学特殊用语来使用,而且即便在与“礼”有关的文本中,“饰”的含义也不是完全一致的,第二、三节将展开对这一部分文本的论述。

二就荀子使用“饰”的三种情境而言,第三类的文本材料更多,也更能体现荀子礼学的特色,因此我们先从从第三类“饰”的文本入手,讨论“饰”在《荀子》阐述“礼”的文本中的含义。

而这一部分文本,笔者将其分为两类:“饰别”与“饰情”。

本节主要讨论“饰别”的含义。

由礼之起源来看,在自然状态下,“欲恶同物,欲多而物寡,寡则必争矣”。

(《富国》)且“分均则不偏,埶齐则不壹,众齐则不使。

有天有地,而上下有差;明王始立,而处国有制。

夫两贵之不能相事,两贱之不能相使,是天数也”。

(《王制》)因此只有以差等之分为基础的政治设计才能去乱止争,在政治设计中应当有地位的贵贱差别权力不同产生出上下等级,在级别之内规制人们的欲望,合理分配社会资源,才可以防止出现争乱穷的无序状态。

因此,虽然作为荀子思想中“一切规范的总称”[1]140的礼,目的在于养,但荀子又说:“君子既得其养,又好其别。

曷谓别?曰: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

”(《荀子·礼论》)“别”则是要达到贫富轻重皆有相应的位置,即“卑不得以临尊,轻不得以县重,愚不得以谋知”(《君道》)的效果。

“饰”在“别”这个意义上的体现,荀子称之为“藩饰”:①“修饰之君子”(《礼论》)这种用法,笔者暂且将它归入第一类“饰”的文本,这一分类或许有待商榷。

君者,何也?曰:能群也。

能群也者,何也?曰:善生养人者也,善班治人者也,善显设人者也,善藩饰人者也。

(《君道》)今以夫先王之道,仁义之统,以相群居,以相持养,以相藩饰,以相安固邪。

(《荣辱》)修冠弁衣裳,黼黻文章,琱琢刻镂,皆有等差:是所以藩饰之也。

(《君道》)“藩饰”,杨倞注为“藩蔽文饰”,[2]147“有德者宜备藩卫文饰也”。

[2]434“藩饰”是作为“能群”的四个组成部分之一被提出的,而“能群”的本质要求即在分、别。

“故为之雕琢、刻镂、黼黻、文章,使足以辨贵贱而已(《富国》)”,所以体现上下有别的等差,是“藩饰”最重要、最根本的功能。

“藩饰”之“别”是通过财物分配来体现的。

“藩饰”是以财物来“饰”:圣王财衍,以明辨异,上以饰贤良而明贵贱,下以饰长幼而明亲疏。

上在王公之朝,下在百姓之家,天下晓然皆知其所以为异也,将以明分达治而保万世也。

(《君道》)用以“别”差等的“饰”,主要体现在雕琢、刻镂、黼黻、文章等物质区分。

作为财物的“饰”其实也是“禄”的一部分,合礼的“饰”,可以将“衍”财,即满足基本生活需求之外的财物做合理分配,这一部分财物的分配也同样体现了“德必称位,位必称禄,禄必称用”(《富国》)的荀子认为合理分配原则。

在体现“别”的同时,“藩饰”起到了“饰贤良”以“养”之的作用:诚美其德也,故为之雕琢、刻镂、黼黻、文章以藩饰之,以养其德也。

(《富国》)故天之所覆,地之所载,莫不尽其美,致其用,上以饰贤良,下以养百姓而安乐之。

(《王制》)依《富国》篇,百姓依赖仁人官长的养育,赞美他们的德行,因此希望为他们准备美好的文饰来衬托他们美好的德行。

“刍豢稻梁,五味调香,所以养口也;椒兰芬苾,所以养鼻也;雕琢刻镂,黼黻文章,所以养目也;钟鼓管磬,琴瑟竽笙,所以养耳也;疏房檖貌,越席床笫几筵,所以养体也(《礼论》)”在荀子看来,仁人、贤人应该配以更好的养,这是合乎情理的规定。

在体现“别”的同时,“藩饰”起到了树立威势以维系秩序的作用:知夫为人主上者,不美不饰之不足以一民也,不富不厚之不足以管下也,不威不强之不足以禁暴胜悍也,故必将撞大钟,击鸣鼓,吹笙竽,弹琴瑟,以塞其耳……使天下生民之属,皆知己之所愿欲之举在是于也,故其赏行;皆知己之所畏恐之举在是于也,故其罚威。

(《富国》)雕琢、刻镂、黼黻、文章的藩饰构成了官长“赏行罚威”的“势”,“藩饰”的感染力,使得百姓通过耳目所见的场景,潜移默化的顺从于人主所要求的秩序。

三在《荀子》文本中,“礼”“饰”的作用还有一些较为特别的体现,这些文本具体描述了“礼”的部分意义在于修饰人伦生活中的一些情感:凡礼,事生,饰欢也;送死,饰哀也;祭祀,饰敬也。

(《礼论》)礼之大凡:事生,饰驩也;送死,饰哀也;军旅,饰威也。

(《大略》)齐衰、苴杖、居庐、食粥、席薪、枕块,所以为至痛饰也。

(《礼论》)且乐者、先王之所以饰喜也;军旅鈇钺者,先王之所以饰怒也。

(《乐论》)礼的制度设计可以起到饰欢、饰哀、饰敬、饰至痛、饰喜怒的功能,这类文本多见于荀子《礼论》,并且只见与《荀子》的《礼论》《乐论》《大略》三篇。

关于这里的“饰”应该如何解读,杨倞无注,李涤生解为“表达情意”,[3]433北大本也注为“表达”。

[4]395陈大齐解“饰”时也注意到这类文本,他结合《礼论》中“刍豢、稻梁、酒醴,餰鬻、鱼肉、菽藿、酒浆,是吉凶忧愉之情发于食饮者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