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建模实验雨中漫步1学习复习课程
数学模型--人在雨中奔跑速度及淋雨量的关系4
《数学模型与数学实验》课程设计任务书摘要本文在给定的降雨条件下,分别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分析人体在雨中行走时淋雨多少与行走速度、降雨方向等因素的关系。
其中文中所涉及到的降雨量是指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雨水,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在水面上积聚的水层深度,它可以直观地表示降雨的多少。
淋雨量,是指人在雨中行走时全身所接收到得雨的体积,可表示为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淋雨的多少与接收雨的面积和淋雨时间的乘积。
针对问题一,设降雨淋遍全身不考虑雨的方向,经简化假设得人淋雨面积为前后左右及头顶面积之和。
针对问题二,雨迎面吹来,雨线方向与行走方向在同一平面,人淋雨面积为前方和头顶面积之和。
因各个方向上降雨速度分量不同,故分别计算头顶和前方的淋雨量后相加即为总的淋雨量。
据此可列出总淋雨量W与行走速度v之间的函数关系。
分析表明v时,淋雨量最少。
当行走速度为max针对问题三,雨从背面吹来,雨线与行走方向在同一平面内,人淋雨量与人和雨相对速度有关。
列出函数关系式分析并求解。
关键词淋雨量;降雨的大小;降雨的方向(风);路程的远近;行走的速度;雨滴下落的速度,角度;降雨强度;一、问题重述生活中的我们常常会遇到下雨而没带雨具的时刻,我们在那时会有很多选择,其中之一就是淋雨,往往好多人会在雨中快走或奔跑而使自己身体淋雨量最小化,但往往很多人会感觉到淋雨量并不会因为快走或奔跑而减少多少,反而有时候淋雨量倒有所增加,淋雨量和速度等有关参数的关系如何,是否人走得越快雨淋得越少,让我们假设一数学模型模拟计算真实情况。
当我们在雨中从一处沿直线跑到另一处时,如果雨速为常数,走的时候身体的动作的大小和暴露在雨中的面积大小影响着淋雨的多少,并且行走速度也同样影响着淋雨量Q,将人体简化成一个长方体,高a=1.5米,宽b=0.5米,厚c=0.2m,行走距离D,雨速u,降雨量I,行走速度为ν。
1、当我们不考虑风,即雨滴垂直下落时,淋雨量和人行走速度之间的关系?2、当雨滴从前方(斜的)下落时,即雨滴与人体的夹角为θ,建立总淋雨量与速度v及其它参数之间的关系,此时速度与淋雨量的关系?3、当雨从人的背面吹来,即雨滴与人体的夹角为θ,建立总淋雨量与速度v之间的关系?二、模型的假设与符号说明2.1 基本假设1、假设人行走的路线是直线;2、不考虑风的方向(即假定前后左右都淋雨),这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假设,主要为了建模的方便,并且假设雨滴的速度为常数;3、为计算淋雨面积的方便,把人体表面积看成长方体,长用a表示,宽用b表示,厚度用c 表示,且abc都是定值。
数学建模实验雨中漫步1学习
数学实验作业雨中漫步系部:数学系专业:s10数学教育学号:103103011013姓名: 张鹏飞实验目的:1.生活中的我们常常会遇到下雨而没带雨具的时刻,我们在那时会有很多选择,其中之一就是淋雨,往往好多人会在雨中快走或奔跑而使自己身体淋雨量最小化,但往往很多人会感觉到淋雨量并不会因为快走或奔跑而减少多少,反而有时候淋雨量倒有所增加,淋雨量和速度等有关参数的关系如何,是否人走得越快雨淋得越少2. 运用matlab软件实验内容: 给定的降雨条件下,分别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 分析人体在雨中行走时淋雨多少与行走速度、降雨方向等因素的关系。
其中文中所涉及到的降雨量是指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雨水,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在水而上积聚的水层深度,它可以直观地表示降雨的多少。
淋雨量,是指人在雨中行走时全身所接收到得雨的体积, 可表示为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淋雨的多少与接收雨的而积和淋雨时间的乘积。
1,设降雨淋遍全身不考虑雨的方向,经简化假设得人淋雨面积为前后左右及头顶面积之和。
2,雨迎而吹来,雨线方向与行走方向在同一平面,人淋雨面积为前方和头顶而积之和。
因各个方向上降雨速度分量不同,故分别计算头顶和前方的淋雨量后相加即为总的淋雨量。
据此可列出总淋雨量W与行走速度v之间的函数关系。
分析表明当行走速度为%•、时,淋雨量最少。
3,雨从背而吹来,雨线与行走方向在同一平面内,人淋雨量与人和雨相对速度有关。
列出函数关系式分析并求解。
实验准备:mat lab软件绘图,从网上查找各种资料旷一长方体的长单位:米b■—长方体的宽单位:米6-一长方体的厚度单位:米Q—-淋雨量单位:升卩-一人行走的速度单位:米每秒D路程单位:米/- 一降雨强度单位:厘米每小时P- 一雨滴的密度单位:“---雨滴下落的速度单位:米每秒0-一雨迎面吹来时与人体的夹角a与从后面吹来与人体的夹角实验步骤:在给定的降雨条件下,分别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分析人体在雨中行走时淋雨多少与行走速度、降雨方向等因素的关系。
数学建模_淋雨模型
淋雨量模型一、问题概述要在雨中从一处沿直线跑到另一处,若雨速为常数且方向不变,试建立数学模型讨论是否跑得越快,淋雨量越少。
将人体简化成一个长方体,高a=1.5m(颈部以下),宽b=0.5m,厚c=0.2m,设跑步的距离d=1000m,跑步的最大速度v m=5m/s,雨速u=4m/s,降雨量ω=2cm/h,及跑步速度为v,按以下步骤进行讨论[17]:(1)、不考虑雨的方向,设降雨淋遍全身,以最大速度跑步,估计跑完全程的总淋雨量;(2)、雨从迎面吹来,雨线与跑步方向在同一平面内,且与人体的夹角为θ,如图1.建立总淋雨量与速度v及参数a,b,c,d,u,ω,θ之间的关系,问速度v多大,总淋雨里最少。
计算θ=0,θ=30°的总淋雨量.(3)、雨从背面吹来,雨线方向跑步方向在同一平面内,且与人体的夹角为α,如图2.建立总淋雨量与速度v及参数a,b,c,d,u,ω,α之间的关系,问速度v多大,总淋雨量最小。
计算α=30°的总淋雨量.(说明:题目中所涉及的图形为网上提供)(4)、以总淋雨量为纵轴,速度v为横轴,对(3)作图(考虑α的影响),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5)、若雨线方向跑步方向不在同一平面内,试建立模型二、问题分析淋雨量是指人在雨中行走时全身所接收到得雨的体积,可表示为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淋雨的多少与接收雨的面积和淋雨时间的乘积。
可得:淋雨量(V)=降雨量(ω)×人体淋雨面积(S)×淋浴时间(t)①时间(t)=跑步距离(d)÷人跑步速度(v)②由①②得:淋雨量(V)=ω×S×d/v三、模型假设(1)、将人体简化成一个长方体,高a=1.5m(颈部以下),宽b=0.5m,厚c=0.2m.设跑步距离d=1000m,跑步最大速度v m=5m/s,雨速u=4m/s,降雨量ω=2cm/h,记跑步速度为v;(参考)(2)、假设降雨量到一定时间时,应为定值;(3)、此人在雨中跑步应为直线跑步;(4)、问题中涉及的降雨量应指天空降落到地面的雨,而不是人工,或者流失的水量,因为它可以直观的表示降雨量的多少;四、模型求解:(一)、模型Ⅰ建立及求解:设不考虑雨的方向,降雨淋遍全身,则淋雨面积:S=2ab+2ac+bc雨中奔跑所用时间为:t=d/v总降雨量V=ω×S×d/vω=2cm/h=2×10-2/3600 (m/s) 将相关数据代入模型中,可解得:S=2.2(㎡)V=0.00244446 (cm³)=2.44446 (L)(二)、模型Ⅱ建立及求解:若雨从迎面吹来,雨线与跑步方向在同一平面内,且与人体的夹角为θ.,则淋雨量只有两部分:顶部淋雨量和前部淋雨量. (如图1)设雨从迎面吹来时与人体夹角为θ. ,且 0°<θ<90°,建立a ,b ,c ,d ,u ,ω,θ之间的关系为:(1)、考虑前部淋雨量:(由图可知)雨速的水平分量为θsin u ⋅且方向与v 相反,故人相对于雨的水平速度为:()v sin u +⋅θ则前部单位时间单位面积淋雨量为:u /v sin u )(+⋅⋅θω又因为前部的淋雨面积为:b a ⋅,时间为: d/v于是前部淋雨量V 2为 :()()[]()v /d u /v sin u V 2⋅+⋅⋅⋅⋅=θωb a即:()()v u /v s i n u a V 2⋅+⋅⋅⋅⋅=θωd b ①(2)、考虑顶部淋雨量:(由图可知)雨速在垂直方向只有向下的分量, 且与v 无关,所以顶部单位时间单位面积淋雨量为()θωcos ⋅,顶部面积为()c b ⋅ ,淋雨时间为()v /d ,于是顶部淋雨量为:v /cos b V 1θω⋅⋅⋅⋅=d c ②由①②可算得总淋雨量 :()()v u /v sin u a v /cos c b V V V 21⋅+⋅⋅⋅⋅⋅+⋅⋅⋅⋅=+=θωθωd b d代入数据求得:v1800v 875.1sin 5.7cos V ⋅++=θθ 由V (v)函数可知:总淋雨量(V )与人跑步的速度(v )以及雨线与人的夹角(θ)两者有关。
雨中行走数学建模
雨中行走问题的分析吴珍数学与应用数学二班 A班冯奎艳数学与应用数学二班 A班杨彦云数学与应用数学二班 A班摘要本文讨论了雨线方向、跑步速度与淋雨量关系的问题.针对问题一,将人视为长方体,采用物理学中流体计算的思想方法计算淋雨量,得到速度越大淋雨量越小的结论。
针对问题二,首先引入雨滴降落频率的概念,解决了用雨速来确定降雨量雨滴降落不连续的问题。
然后采用物理学中流体计算的思想方法计算淋雨量,建立跑步速度与淋雨量关系的优化模型,得到速度越大淋雨量越小的结论。
针对问题三,在问题二的基础上,改变雨线方向,采用物理学中流体计算的思想方法,建立与跑步速度与淋雨量关系的优化模型,确定淋雨量最小情况下的跑步速度.针对问题四,综合雨线方向与跑步方向夹角,跑步速度,淋雨量的关系,建立几何模型,采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建立淋雨量模型。
关键词雨滴降落频率;优化模型;淋雨量一、问题重述一般情况下,行人未带雨具却突降大雨,都会选择加快行走速度以减少淋雨量,但如果考虑风速、雨速,就会发现淋雨量并不光与淋雨时间有关。
那么在雨中以何种速度跑,淋雨量最少。
现假设要在雨中从一处沿直线跑到另一处,若雨速为常数且方向不变,试建立数学模型,讨论是否跑得越快,淋雨量越少。
按以下步骤进行讨论:(1) 不考虑雨的方向,设降雨淋遍全身,以最大速度跑步,估计跑完全程的总淋雨量。
(2) 雨从迎面吹来,雨线与跑步方向在同一铅直平面内,且与人体的夹角为θ,问速度多大时,总淋雨量最少。
(3) 雨从背面吹来,雨线方向与跑步方向在同一铅直平面内,且与人体的夹角为α,问速度多大时,总淋雨量最少。
(4) 若雨线方向与跑步方向不在同一平面内即异面时,模型会有什么变化。
二、问题分析人在雨中行走时,行走时间即淋雨时间。
把人看成一个长方体,总淋雨量是各个面淋雨量之和。
为解决雨滴不是连续的,引进雨滴频率P (模型建立部分会做具体阐述)的概念。
对于问题一,在不考虑雨速方向的前提下,人的前、后、左、右以及顶部都会被淋到雨,此时淋雨量只与行走时间及单位时间内的降雨量有关。
《雨中行走问题》课件
行人行走的方向
行人行走的速度
雨滴对行人产生的冲击力会影响行人的行走速度和稳定性。
雨滴的冲击力
雨滴的湿度
雨滴的能见度
雨滴的湿度会影响行人的舒适度,进而影响其行走意愿和速度。
雨滴的能见度降低会影响行人的视线和判断力,从而影响其行走安全。
03
02
01
03
CHAPTER
机器学习算法
利用大量的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不断优化和改进系统的行走策略。
数据驱动
适用于数据充足且需要高度智能化的雨中行走问题,如复杂环境、不确定因素等。
适用场景
04
CHAPTER
雨中行走问题的未来研究方向
雨滴对行人的影响
雨滴下落对行人的行走速度、步态和舒适度有何影响?
1
2
3
如何建立一个能够准确描述雨中行走动态过程的数学模型?
在健康和安全领域,研究雨中行走问题可以帮助提高行人的安全意识和行为,减少事故风险。
02
CHAPTER
雨中行走问题的数学模型
雨滴下落的速度取决于风速、重力加速度以及空气阻力等因素。
雨滴下落的速度
雨滴下落的方向与风向、气压等气象条件有关,同时也受到地形、建筑物等因素的影响。
雨滴下落的方向
行人行走的速度取决于其步频、步长以及身体状况等因素。
05
CHAPTER
结论
雨中行走问题涉及到人类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对解决该问题具有实际意义。
研究雨中行走问题有助于提高人们对于行走行为和环境因素的认知,促进相关领域的发展。
解决雨中行走问题可以为人们提供更加安全、舒适和高效的行走方式,提高生活质量。
通过改进雨具的材料、结构和使用方式,提高雨具的防水性能和舒适度。
北师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精品课件 第8章 数学建模活动(一) 2 数学建模的主要步骤
二、建立数学模型
【问题思考】
1.建立数学模型应注意哪些问题?
提示:首先为了排除众多的不同和不确定性干扰因素,建模有
一个重要环节——假设.其次,建模问题需要大量的数据,需要
收集问题涉及的数据.最后考虑数学建模所涉及的数量有哪
些.
2.为什么要检验结果?
-
,
即为不满钩组的概率;
-
满钩组的概率为 1- - − · · -
.
-
所以 D= = {m· · · -
+2m·[1- -
-
· · -
]}
-
-
= -
+ [1- - − · -
§
数学建模的主要步骤
自主预习·新知导学
合作探究·释疑解惑
一、数学建模问题
【问题思考】
1.如何提出数学建模问题?
提示: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问题,当我们对这些问题
进行思考时,我们可以提出数学建模所需要的问题.数学建模
问题的提出来源于生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2.数学建模中提出的问题的依据有哪些?
品的概率,即任一只钩子为空钩的概率是 - ;任一只钩子非
空的概率是 p=1- - ,传送系统的效率指标为 D= =
.①
为了得到比较简单的结果,在钩子数 m 相对于工人数 n 较大,
即较小的情况下,将多项式 - 展开后只取前 3 项,则有
数学建模数学建模之雨中行走问题模型
数学建模雨中行走模型系别:班级:姓名:学号:正文:数学建模之雨中行走问题模型摘要:考虑到降雨方向的变化,在全部距离上尽力地快跑不一定是最好的策略。
试建立数学模型来探讨如何在雨中行走才能减少淋雨的程度。
若雨是迎着你前进的方向向你落下,这时的策略很简单,应以最大的速度向前跑;若雨是从你的背后落下,你应控制你在雨中的行走速度,让它刚好等于落雨速度的水平分量。
① 当αsin r v <时,淋在背上的雨量为[]v vh rh pwD -αsin ,雨水总量()[]vv r h dr pwD C -+=ααsin cos .② 当αsin r v=时,此时02=C .雨水总量αcos vpwDdrC=,如030=α,升24.0=C这表明人体仅仅被头顶部位的雨水淋湿.实际上这意味着人体刚好跟着雨滴向前走,身体前后将不被淋雨. ③ 当αsin r v>时,即人体行走的快于雨滴的水平运动速度αsin r .此时将不断地赶上雨滴.雨水将淋胸前(身后没有),胸前淋雨量()v r v pwDh C αsin 2-=关键词:淋雨量, 降雨的大小,降雨的方向(风),路程的远近,行走的速度1.问题的重述人们外出行走,途中遇雨,未带雨伞势必淋雨,自然就会想到,走多快才会少淋雨呢?一个简单的情形是只考虑人在雨中沿直线从一处向另一处进行时,雨的速度(大小和方向)已知,问行人走的速度多大才能使淋雨量最少?2.问题的分析.由于没带伞而淋雨的情况时时都有,这时候大多人都选择跑,一个似乎很简单的事情是你应该在雨中尽可能地快走,以减少雨淋的时间。
但如果考虑到降雨方向的变化,在全部距离上尽力地快跑不一定是最好的策略。
,一、我们先不考虑雨的方向,设定雨淋遍全身,以 最大速度跑的话,估计总的淋雨量;二、再考虑雨从迎面吹来,雨线与跑步方向在同一平面内,且与人体的夹角为 ,如图1,建立总淋雨量与速度v 及参数a,b,c,d,u,w,θ之间的关系,问速度v 多大,总淋雨量最少,计算=0,=090时的总淋雨量;θθθ三、再是雨从背面吹来,雨线方向与跑步方向在同一平面内,且与人体的夹角为α,如图2.,建立总淋雨量与速度v及参数a , b , c, d , u , w , α之间的关系,问速度多大,总淋雨量最少;四、以总淋雨量为纵轴,对(三)作图,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五、若雨线方向不在同一平面内,模型会有什么变化;按照这五个步骤,我们可以进行研究了。
雨中行走问题(数学问题解决)
雨中行走问题(数学问题解决)-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科目:数学问题解决摘要:雨天,你有件急事需要从家中到学校去,学校离家不远,仅有一公里,况且事情紧急,你不准备花时间翻找雨具,决定碰一下运气,顶着雨去学校。
假设刚刚出发雨就大了,但你也不打算再回去了。
一路上,你将被大雨淋湿。
一个似乎很简单的事实是你应该在雨中尽可能地快走,以减少雨淋的时间。
但是如果考虑到降雨方向的变化,在全部距离上尽力地快跑不一定是最好的策略。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探讨如何在雨中行走才能减少淋雨的程度,分别从雨与人的方向以及是否在同一平面等情况找出如何在雨中行走才能淋雨最少。
一.问题的提出对于雨中行走这个实际的问题,它的背景是简单的,人人皆知无需进一步讨论。
我们的问题是:要在给定的降雨条件下,设计一个雨中行走的策略,使得你被雨水淋湿的程度最低。
显然它可以按确定性模型处理。
分析参与这一问题的因素,主要有:①降雨的大小;②风(降雨)的方向;③路程的远近与你跑的快慢。
二、模型假设1、降雨的速度(即雨滴下落速度)和降水强度(单位时间平面上降下雨水的厚度)保持不变;2、你以定常的速度跑完全程;3、风速始终保持不变;4、把人体看成一个长方体的物体;三、模型的建立与求解1、不考虑降雨的角度的影响即在你行走的过程中身体的前后左右和上方都将淋到雨水。
参数与变量::d雨中行走的距离;t雨中行走的时间;::v雨中行走的速度;:a你的身高;:b你的宽度;:c你的厚度;:q你身上被淋的雨水的总量;:w降水强度(降雨的大小,即单位时间平面上降下雨水的厚度,厘米/时)行走距离d,身体尺寸不变,从而身体被雨淋的面积22s ba ca bc=++是不变的,可认为是问题的参数。
雨中行走的速度v,从而在雨中行走的时间/t d v=及降雨强度的大小在问题中是可以调节、分析的,是问题中的变量。
考虑到各参数取值单位的一致性,可得在整个雨中行走期间整个身体被淋的雨水的总量是:()3(/3600)0.01()/(/3600)10() q t w S d v w S=⋅⋅⋅=⋅⋅⋅米升模型中的参数可以通过观测和日常的调查资料得到。
数学模型课程设计淋雨模型
攀枝花学院学生课程设计(论文) 题目:淋雨问题姓名:杨腾佼学号: 2所在院(系):数学与计算机学院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指导教师:马亮亮2014年12 月19 日攀枝花学院教务处制攀枝花学院本科学生课程设计任务书注:任务书由指导教师填写。
课程设计(论文)指导教师成绩评定表摘要本文在给定得降雨条件下,分别建立相应得数学模型,分析人体在雨中行走时淋雨多少与行走速度、降雨方向等因素得关系。
其中本文中所涉及到得降雨量就是指从天空中降落到地面上得雨水,未经蒸发。
渗透、流失而在水面上集聚得水层深度,它可以直观地表示降雨量得多少。
淋雨量,就是指人在雨中行走时全身所接收到得雨得体积,它可以表示为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淋雨得多少与接收雨得面积与淋雨时间得乘积本模型就是研究人得淋雨量与人在雨中奔跑得速度得关系。
由于人在雨中行走得过程比较复杂,难于研究,于就是我们只能将人体简化为一个长方体建立模型,便于我们后续进行讨论,然后建立模型,最终得到结果。
本题中采用了优化模型,通过将人分为几个平面,分别求得各个平面所接受得淋雨量,然后求其加与得方法求解。
在问题(1)中:因为已经假设降雨淋遍全身,且人以最大得速度跑步。
所以根据已知条件,直接列出方程进行求解。
在问题(2)中:我们利用最优化原理,建立出一个动态规划模型。
雨迎面吹来,雨线方向与跑步方向在同一平面,人淋雨面积为前方与头顶面积之与。
因各个方向上降雨速度分量不同,故分别计算头顶与前方得淋雨量后相加即为总得淋雨量。
关键词:淋雨量优化模型动态规划模型目录摘要 (1)一、问题得重述 (1)二、问题分析 (2)三、模型假设 (4)四、符号说明 (5)五、模型得建立 (6)六、结果分析 (9)七、模型得评价 (10)参考文献 (11)一、问题得重述生活中得我们经常会遇到下雨而没有带雨具得时刻,我们在那时会有很多选择,其中之一就就是淋雨,往往好多人会在雨中快走或奔跑而减少多少,反而有时候淋雨量倒有所增加,淋雨量与速度等有关参数得关系如何,就是否人走得越快雨淋得越少,让我们假设一数学模型模拟计算真实情况在人行进在雨中时,淋雨量与人行进速度之间就是怎样得关系。
数模实验降雨量实验完整版
目录摘要 (3)问题提出 (3)模型假设 (4)符号说明 (4)模型建立 (5)模型求解 (6)结果分析 (8)参考文献 (9)摘要本模型建立了在雨中奔跑时淋雨最少与奔跑速度,雨量,降雨方向,路程远近的关系,从而得出在雨中如何奔跑才会淋雨最少的方法。
关键词:淋雨量,降雨的大小,降雨的方向,路程的远近,奔跑的速度一、问题提出要在雨中从沿直线跑到另一处,若雨速为常数且方向不变,试建立数学模型讨论是否跑得越快,淋雨量越少。
将人体简化成一个长方体,高a=1.50米(颈部以下),宽b=0.5米,厚c=0.2m。
v=5m/s,雨速u=4m/s,降雨量w=2cm/h,记设跑步距离d=1000m,跑步最大速度m跑步速度为v,按一下步骤进行讨论[17](1)不考虑雨的方向,设降雨淋遍全身,以最大速度跑步,,估计跑完全程的总林雨量。
(2)雨从迎面吹来,雨线跑步方向在同一平面以内,且与人体的夹角为θ,如图一,建立总淋雨量与速度v及参数a,b,c,d,u,w,θ,之间的关系,问速度v多大,总淋雨量最少,计算θ=0,θ=30时总淋雨量。
(3)雨从背面吹来,雨线方向与跑步方向在同一平面内,且与人体的夹角为α,如图2.建立总淋雨量与速度v及参数a,b,c,d,u,w,α之间的关系,问速度v为多大时,总淋雨量最小。
(4)以总林雨量为纵轴,速度v为横轴,对(3)作图(考虑α的影响),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
(5)若雨线方向与跑步方向不在同一平面内,模型会有什么变化。
二、模型假设(1)、假设人体为一个长方体;(2)、假设雨速为一个常数,且方向保持不变;(3)、假设人跑步的速度为匀速;(4)、假设产生的影响各个因素相互独立。
三、符号的说明D :人在雨中行走的距离(m )图1 图2t :人在雨中行走的时间(s )v :人在雨中行走的速度(m/s )c b a ,,:人的高度,宽度和厚度(m )w :降雨量(降雨强度,单位时间平面上的降下雨水的厚度,m/s )C :淋雨的总量(L )S:淋雨面积(2m )u :雨滴落下的速度(m/s)p :雨滴的密度(1,1=≤p p 时意味着大雨倾盆)θ:降雨的角度(雨滴落下的方向与行走的方向之间的夹角)四、模型建立问题一:不考虑降雨的角度影响:模型一:当不考虑降雨角度时,假设淋雨的部位时全身所有部位,因此淋雨的面积为)(2ac ab bc S ++=。
数学建模实践课程
数学建模实践课程数学,这门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学科,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
从简单的日常购物算账,到复杂的科学研究和工程设计,数学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数学建模,则是将数学理论与实际问题相结合的一座桥梁,让数学真正地走出书本,走进现实世界。
在这门数学建模实践课程中,我们将一同探索数学建模的奥秘,感受数学的强大力量。
数学建模,简单来说,就是用数学的语言和方法去描述和解决实际问题。
它就像是一把万能钥匙,能够打开各种复杂问题的大门。
在课程的开始,我们会先了解数学建模的基本概念和步骤。
首先,要明确问题的背景和需求,搞清楚我们到底要解决什么。
然后,对问题进行简化和假设,抓住关键因素,忽略次要的细节,这样才能让问题变得更容易处理。
接下来,就是运用数学知识和工具,建立数学模型。
这就像是搭积木一样,把各种数学公式、定理组合在一起,构建出一个能够反映问题本质的框架。
最后,通过对模型的求解和分析,得出结论,并对结果进行检验和评估。
在实际的建模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比如说,数据的收集和处理就是一个大难题。
有时候,我们需要从大量的杂乱数据中筛选出有用的信息,这就需要我们具备一定的数据处理能力和敏锐的洞察力。
还有,选择合适的数学模型也是关键。
不同的问题可能需要不同的模型,这就要求我们对各种数学模型都有一定的了解,能够根据问题的特点灵活选择。
而且,模型的求解往往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可能会遇到计算复杂、结果不准确等问题,这时候就需要我们有耐心和毅力,不断尝试和改进。
为了让我们更好地掌握数学建模的方法和技巧,课程中会安排大量的案例分析。
这些案例涵盖了各个领域,比如经济、生物、环境、交通等等。
通过对这些实际案例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数学建模是如何在不同的场景中发挥作用的。
比如,在经济领域,我们可以用数学模型来预测股票价格的走势,帮助投资者做出决策;在生物领域,我们可以用模型来研究传染病的传播规律,为防控疫情提供依据;在环境领域,我们可以用模型来评估污染物的扩散情况,制定环保政策。
最新数学建模 雨中行走问题资料
数学模型论文学校:班级:姓名:学号:雨中行走问题摘要当我们在雨中冒雨行走时总会下意思的加快速度,似乎跑得越快淋雨量就会越小。
但事实上会是这种情况吗?在这里,我们将给予综合性的考虑,来解释不同情况下的淋雨量。
在不考虑风向的情况下,若人的全身都受到雨淋,理所当然人跑的越快所淋的雨就会越少。
那么模型也可算出淋雨量。
当雨线从正面和人的跑步方向在同一平面时,并且考虑风向的影响,雨线方向和竖直方向成θ角。
因为迎着雨的方向跑,所以全身都会淋到雨,由于有夹角,可以将雨分成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两部分。
便可根据题的要求解出模型。
当雨线从后面和人的跑步方向在同一平面时,并且考虑风向的影响,雨线方向和竖直方向成α角。
因为背着雨的方向跑,所以全身不一定都会淋到雨。
可分几种情况分别来说。
关键词人速;雨速;风向;夹角1.问题的重述当人们在雨中行走时,是不是走的越快就会淋越少的雨呢?对于这个问题,建立合理的数学模型。
讨论一下,在不考虑风向时,人的淋雨量为多少;进而进一步讨论一下,在考虑雨线方向与人的跑步方向在同一平面内成不同角度时的淋雨量。
2.问题的分析当人在雨中行走时,是否跑的越快所淋的雨量就越少那,答案当然不是。
人在雨中所淋到的雨量和风向有关,因为风向的不同会导致雨线和人成不同的角度。
从而使人所淋到的雨量有所不同。
3.模型的假设与符号说明3.1模型的假设(1)把人体视为长方体,身高h米,身宽w米,身厚d米,淋雨总量C升。
(2)把降雨强度视为常量,记为:I(cm h)。
(3)风速保持不变。
v m s跑完全程D。
(4)以定速度()3.2符号说明h人体的身高(m)w 人体的宽度(m)d 人体的厚度(m)D 人跑步的全程(m)v 人跑步的速度(m/s)i 降雨强度 (cm/h)c 人在跑步中的淋雨总量 (L)s 人在雨中会被雨淋的面积 (㎡)t 人在雨中跑步的时间 (s)v 雨滴下落速度 (m/s)θ 雨滴反方向与人速度方向的夹角ρ 雨滴密度4.模型的建立与求解(1)不考虑雨的方向,此种情况,人的前后左右都会淋雨。
数学建模课程大纲
数学建模课程大纲一、课程简介数学建模是一门应用数学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运用数学工具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将通过理论讲授、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等方式,帮助学生全面理解数学建模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问题建模和问题求解等能力。
二、课程目标1.了解数学建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2.掌握数学建模的常用方法和工具;3.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4.发展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三、课程内容1.数学建模的概述1.1 数学建模的定义和分类1.2 数学建模的基本步骤1.3 数学建模的实际应用领域2.问题分析与问题建模2.1 问题分析和问题定义2.2 数据收集和处理2.3 模型假设和模型建立2.4 模型参数的选择和调整3.模型求解与结果分析3.1 模型求解的方法和技巧3.2 模型求解的稳定性和精度分析3.3 结果解释和对比分析4.数学建模软件的应用4.1 常用数学建模软件介绍4.2 数学建模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应用案例四、教学方法与评价1.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讲授、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通过课堂讲解学生基本理论知识,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熟悉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和方法,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尝试应用数学建模软件解决实际问题。
2.课程评价本课程将通过平时表现、作业和实践项目等多种评价方式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具体评价方式将在开课前和学生明确。
五、参考教材与参考资料1.参考教材-《数学建模导论》王磊著北京大学出版社-《数学建模方法与应用》李明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参考资料-《数学建模基础与方法》秦立和著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数学建模综合实例与方法》张志国著高等教育出版社六、作业与实践项目1.作业安排学生将根据课程内容安排完成一定数量的作业,包括理论推导题、模型建立题、实践操作题等。
作业将用于检查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情况。
2.实践项目学生将参与一个或多个与数学建模相关的实践项目,通过团队合作解决实际问题,并撰写实践报告。
数学模型人在雨中奔跑速度与淋雨量的关系
《数学模型与数学实验》摘要本文在给定的降雨条件下,分别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分析人体在雨中行走时淋雨多少与行走速度、降雨方向等因素的关系。
其中文中所涉及到的降雨量是指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雨水,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在水面上积聚的水层深度,它可以直观地表示降雨的多少。
淋雨量,是指人在雨中行走时全身所接收到得雨的体积,可表示为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淋雨的多少与接收雨的面积和淋雨时间的乘积。
针对问题一,设降雨淋遍全身不考虑雨的方向,经简化假设得人淋雨面积为前后左右及头顶面积之和。
针对问题二,雨迎面吹来,雨线方向与行走方向在同一平面,人淋雨面积为前方和头顶面积之和。
因各个方向上降雨速度分量不同,故分别计算头顶和前方的淋雨量后相加即为总的淋雨量。
据此可列出总淋雨量W与行走速度v之间的函数关系。
分析表明当v时,淋雨量最少。
行走速度为max针对问题三,雨从背面吹来,雨线与行走方向在同一平面内,人淋雨量与人和雨相对速度有关。
列出函数关系式分析并求解。
关键词淋雨量;降雨的大小;降雨的方向(风);路程的远近;行走的速度;雨滴下落的速度,角度;降雨强度;一、问题重述生活中的我们常常会遇到下雨而没带雨具的时刻,我们在那时会有很多选择,其中之一就是淋雨,往往好多人会在雨中快走或奔跑而使自己身体淋雨量最小化,但往往很多人会感觉到淋雨量并不会因为快走或奔跑而减少多少,反而有时候淋雨量倒有所增加,淋雨量和速度等有关参数的关系如何,是否人走得越快雨淋得越少,让我们假设一数学模型模拟计算真实情况。
当我们在雨中从一处沿直线跑到另一处时,如果雨速为常数,走的时候身体的动作的大小和暴露在雨中的面积大小影响着淋雨的多少,并且行走速度也同样影响着淋雨量Q,将人体简化成一个长方体,高a=1.5米,宽b=0.5米,厚c=0.2m,行走距离D,雨速u,降雨量I,行走速度为ν。
1、当我们不考虑风,即雨滴垂直下落时,淋雨量和人行走速度之间的关系2、当雨滴从前方(斜的)下落时,即雨滴与人体的夹角为θ,建立总淋雨量与速度v及其它参数之间的关系,此时速度与淋雨量的关系3、当雨从人的背面吹来,即雨滴与人体的夹角为θ,建立总淋雨量与速度v之间的关系二、模型的假设与符号说明2.1 基本假设1、假设人行走的路线是直线;2、不考虑风的方向(即假定前后左右都淋雨),这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假设,主要为了建模的方便,并且假设雨滴的速度为常数;3、为计算淋雨面积的方便,把人体表面积看成长方体,长用a表示,宽用b表示,厚度用c 表示,且abc都是定值。
数学建模-淋雨模型
建模论文|淋雨模型姓名:王瑜班级:服工112学号:201105024211人在雨中行走的速度与淋雨量关系摘要本文在给定的降雨条件下,分别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分析人体在雨中行走时淋雨多少与行走速度、降雨方向等因素的关系。
其中文中所涉及到的降雨量是指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雨水,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在水面上积聚的水层深度,它可以直观地表示降雨的多少。
淋雨量,是指人在雨中行走时全身所接收到得雨的体积,可表示为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淋雨的多少与接收雨的面积和淋雨时间的乘积。
针对问题一,设降雨淋遍全身不考虑雨的方向,经简化假设得人淋雨面积为前后左右及头顶面积之和。
针对问题二,雨迎面吹来,雨线方向与行走方向在同一平面,人淋雨面积为前方和头顶面积之和。
因各个方向上降雨速度分量不同,故分别计算头顶和前方的淋雨量后相加即为总的淋雨量。
据此可列出总淋雨量W与行走速度v之间的函v时,淋雨量最少。
数关系。
分析表明当行走速度为max针对问题三,雨从背面吹来,雨线与行走方向在同一平面内,人淋雨量与人和雨相对速度有关。
列出函数关系式分析并求解。
关键词淋雨量;降雨的大小;降雨的方向(风);路程的远近;行走的速度;一、问题重述生活中的我们常常会遇到下雨而没带雨具的时刻,我们在那时会有很多选择,其中之一就是淋雨,往往好多人会在雨中快走或奔跑而使自己身体淋雨量最小化,但往往很多人会感觉到淋雨量并不会因为快走或奔跑而减少多少,反而有时候淋雨量倒有所增加,淋雨量和速度等有关参数的关系如何,是否人走得越快雨淋得越少,让我们假设一数学模型模拟计算真实情况。
当我们在雨中从一处沿直线跑到另一处时,如果雨速为常数,走的时候身体的动作的大小和暴露在雨中的面积大小影响着淋雨的多少,并且行走速度也同样影响着淋雨量Q,将人体简化成一个长方体,高a=1.5米,宽b=0.5米,厚c=0.2m,行走距离D,雨速u,降雨量I,行走速度为ν。
1、当我们不考虑风,即雨滴垂直下落时,淋雨量和人行走速度之间的关系?2、当雨滴从前方(斜的)下落时,即雨滴与人体的夹角为θ,建立总淋雨量与速度v及其它参数之间的关系,此时速度与淋雨量的关系?3、当雨从人的背面吹来,即雨滴与人体的夹角为θ,建立总淋雨量与速度v之间的关系?二、模型的假设与符号说明2.1 基本假设1、假设人行走的路线是直线;2、不考虑风的方向(即假定前后左右都淋雨),这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假设,主要为了建模的方便,并且假设雨滴的速度为常数;3、为计算淋雨面积的方便,把人体表面积看成长方体,长用a表示,宽用b表示,厚度用c 表示,且abc都是定值。
数学建模
淋雨数学模型一、提出问题当你在雨中行走又想少淋雨时,应当如何做?假设一人在雨中沿直线从一处走向另一处,雨速为常数且方向不变,但雨下降的方向不同,所以就降雨的方向与人行走方向考虑建立数学模型,讨论是否走得越快,淋雨量就越少。
将人体看成一个立方体,高(身高)a,长(身宽)b,宽(身厚)c。
二、分析问题从两类情形考虑:(1)若你行走的方向是顺风与雨保持一定的角度,且以雨速水平分量的速度行走,使雨相对于人是垂直下落的,可以将人看成质点考虑。
(2)而在其他情况下,在三维空间里,我们应从三个方面来考虑:1)当雨垂直下落时,淋雨面积考虑顶部、前后两面与两侧面。
2)当雨迎面吹来时,淋雨面积考虑人体顶部、前面与两侧面。
3) 当雨从背面吹来时,淋雨面积考虑人体顶部、后面与两侧面。
三、模型假设与符号说明(1)将人看成立方体(2)雨速为常数且方向不变(3)人以一定的速度匀速前行(4)降雨量为常数(5)不考虑风对人产生任何外在影响(如:风过大而无法前行)c ba符号说明:长方体的高、长、宽分别为a,b,c。
(如上图):v: 行走速度 ; u: 雨速 ; w: 降雨量;d: 走路距离 ; Q:总淋雨量 ; s: 有效淋雨面积; v: 以人为参考系时的相对速度;mv:人的最大速度;θ:降雨方向与人行走方向的夹角;α:雨迎面吹来与人体方向的夹角;β:雨从背面吹来与人体方向的夹角。
四、模型假设第一类情形:(图形如下)当v ≥ u水平时,人的淋雨量不考虑水平方向,只考虑竖直方向,且当 v =u水平时淋雨量最少。
∴ v=u*sinθ∴ θ=arcsin(u v)Oy人行走 方向第二类情形:1) 当雨垂直下落时: (如下图)v abc有效淋雨面积:s=2*ab+2*ac+bc淋雨时间: t=vd总淋雨量: Q=stw=(2*ab+2*ac+bc)*w*vd(1)2) 当雨迎面吹来时:(如下图)c由于在三维空间考虑,所以人的顶部、迎面部分和两侧面为有效淋雨面积,记顶部面积s 1=bc,迎面部分面积s 2=ab ,侧面面积s 3=2*ac淋雨时间 t=vd雨速水平分量 v1= u*sin α雨速竖直分量 v 2= u*cos α雨水相对速度 v = u*sin α+v顶部淋雨量Q1=s1*t*w* cosα=bc*v d*w* cosα迎面淋雨量Q2=s2*t*w*u v- =ab*v d*w* u v+sin*uα侧面淋雨量Q3=s3*t*w*sinα=2*ac*v d*w*cosα总淋雨量为:Q= Q1+Q2+Q3=vd*W*(bc* cosα+ ab* uv+sin*uα+2*ac*conα) (2)3)当雨从背面吹来时:(如下图)c同理,人的顶部、背面部分和两侧面为有效淋雨面积,记顶部面积为s4= bc,背面部分面积为s5=ab,侧面面积s6=2*ac淋雨时间: t=vd雨速水平分量v1= u*sinβ雨速竖直分量v2= u*cosβ雨水相对速度v=u*sinβ-v顶部淋雨量Q4=s4*t*w* cosβ=bc*v d*w* cosβ背面淋雨量Q5=s5*t*w*u v- =ab*v d*w* u v-sin*uβ侧面淋雨量Q6=s6*t*w*sinβ=2*ac*v d*w*cosβ总淋雨量为:Q= Q1+Q2+Q3=vd*W*(bc*cosβ+ ab* uv-sin*uβ+2*ac*sinβ) (3)五、模型求解运用数学分析中求函数最值的知识,对于以上所建的模型我们求解得到不同情况下人的淋雨量Q与行走速度v的具体关系如下:第一类情形:当 v ≥ u*sin(θ)时,虑竖直方向,且当 v=u*sin(θ)时,淋雨量最少。
数学建模实战实践实操指导
数学建模实战实践实操指导数学建模,对于许多同学来说,可能是一个既神秘又充满挑战的领域。
但实际上,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和技巧,通过不断的实战、实践和实操,你会发现它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
接下来,就让我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数学建模的实战过程和相关指导。
首先,我们要明确数学建模的概念。
简单来说,数学建模就是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求解,最终给出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案。
它要求我们具备扎实的数学基础,敏锐的观察力,以及较强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
在进行数学建模实战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至关重要。
其一,要掌握必要的数学知识。
包括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数理统计等基础数学知识,以及运筹学、图论、数值分析等应用数学知识。
这些知识将为我们建立和求解数学模型提供有力的工具。
其二,要熟悉常见的数学建模方法和模型。
比如线性规划模型、非线性规划模型、微分方程模型、概率统计模型等。
了解这些模型的适用范围和求解方法,能够在面对实际问题时迅速找到合适的建模思路。
其三,要学会使用相关的数学软件和工具。
例如 Matlab、Mathematica、Lingo 等,这些软件可以帮助我们进行复杂的计算和图形绘制,提高建模的效率和准确性。
当准备工作就绪,接下来就是实战的具体步骤。
第一步,问题分析。
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问题的背景和要求,明确问题的关键所在。
这一步需要我们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
比如,有一个关于工厂生产优化的问题。
我们需要了解工厂的生产流程、设备状况、原材料供应、市场需求等多方面的信息,找出影响生产效率和成本的主要因素。
第二步,模型假设。
根据问题的特点和分析结果,对问题进行合理的简化和假设。
假设要符合实际情况,既要能够简化问题,又不能过度偏离实际,否则建立的模型将失去实用价值。
对于工厂生产优化问题,我们可以假设生产设备在一定时间内不会出现故障,原材料供应稳定,市场需求在短期内不变等。
第三步,模型建立。
雨中行走数学建模报告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Wuhan)数学建模课程作业———雨中行走问题小组成员:姓名班级学号张蓓 121131 20131002378徐静茹 121132 20131004282解傲月 123131 20131002866一、 建模准备建模题目: 雨中行走的数学模型一个雨天,你有急事需要从家中到学校去。
学校离家仅lOOOm ,而且情况紧急,你不准备花时间去翻找雨具,决定碰一下运气,顶着雨去学校。
如果刚刚出发雨就下起来了,但你也不再打算回去了。
一路上,你将被雨水淋湿。
一个似乎很简单的事实是你应该在雨中尽可能的快走,以减少淋雨的时间和淋雨量,事实是不是总是如此呢?试组建数学模型来探讨雨中行走的测略,以尽量减少淋雨量。
建模目标:在给定的降雨条件下,试组建数学模型来探讨雨中行走的测略,以尽量减少淋雨量。
题目分析:影响结果的主要因素: 淋雨量, 降雨的大小,风向,路程的远近,行走的速度。
二、创建模型假设及物理量符号标注1.将人体视为身高h 米,宽度 w 米,厚度d 米的长方体,人体所受淋雨总量用C 升来记。
2.降雨大小用降雨强度I 厘米/时来描述,降雨强度指单位时间平面上的降下水的厚度。
在这里可视其为一常量。
3.外部风速保持不变。
4.你一定常的速度 v 米/秒跑完全程D 米。
三、 模型建立与计算1.不考虑雨的方向,此时,你的前后左右和上方都将淋雨。
淋雨的面积:)(米2 wd +2dh +2wh = S , 雨中行走的时间:(秒)v D t = 降雨强度: (升)S × 3600 / I × / v)10(D = ) 米( S 0.01× 3600) / (I ×t = C ⨯ 模型中 D ,I ,S 为参数,而v 为变量。
结论,淋雨量与速度成反比。
这也验证了尽可能快跑能减少淋雨量。
s) / (m 3600)I (0.01/ = )时/ 米( 0.01I= )时/ 厘米( I若取参数D=1000米,I=2厘米/小时,h=1.50米, w=0.50米,d=0.20米,即2米2.2= S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建模实验雨中漫步1学习数学实验作业雨中漫步系部:数学系专业:s10数学教育学号:103103011013姓名:张鹏飞实验目的:1.生活中的我们常常会遇到下雨而没带雨具的时刻,我们在那时会有很多选择,其中之一就是淋雨,往往好多人会在雨中快走或奔跑而使自己身体淋雨量最小化,但往往很多人会感觉到淋雨量并不会因为快走或奔跑而减少多少,反而有时候淋雨量倒有所增加,淋雨量和速度等有关参数的关系如何,是否人走得越快雨淋得越少2.运用matlab软件实验内容:给定的降雨条件下,分别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分析人体在雨中行走时淋雨多少与行走速度、降雨方向等因素的关系。
其中文中所涉及到的降雨量是指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雨水,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在水面上积聚的水层深度,它可以直观地表示降雨的多少。
淋雨量,是指人在雨中行走时全身所接收到得雨的体积,可表示为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淋雨的多少与接收雨的面积和淋雨时间的乘积。
1,设降雨淋遍全身不考虑雨的方向,经简化假设得人淋雨面积为前后左右及头顶面积之和。
2,雨迎面吹来,雨线方向与行走方向在同一平面,人淋雨面积为前方和头顶面积之和。
因各个方向上降雨速度分量不同,故分别计算头顶和前方的淋雨量后相加即为总的淋雨量。
据此可列出总淋v雨量W与行走速度v之间的函数关系。
分析表明当行走速度为max 时,淋雨量最少。
3,雨从背面吹来,雨线与行走方向在同一平面内,人淋雨量与人和雨相对速度有关。
列出函数关系式分析并求解。
实验准备: matlab软件绘图,从网上查找各种资料a---长方体的长单位:米b---长方体的宽单位:米c---长方体的厚度单位:米Q---淋雨量单位:升v---人行走的速度单位:米每秒D---路程单位:米I---降雨强度单位:厘米每小时P---雨滴的密度单位:u---雨滴下落的速度单位:米每秒θ---雨迎面吹来时与人体的夹角α---与从后面吹来与人体的夹角实验步骤:在给定的降雨条件下,分别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分析人体在雨中行走时淋雨多少与行走速度、降雨方向等因素的关系。
其中所针对1,设降雨淋遍全身不考虑雨的方向,经简化假设得人淋雨面积为前后左右及头顶面积之和。
针对2,雨迎面吹来,雨线方向与行走方向在同一平面,人淋雨面积为前方和头顶面积之和。
因各个方向上降雨速度分量不同,故分别计算头顶和前方的淋雨量后相加即为总的淋雨量。
据此可列出总淋雨量W与行走速度v之间的函数关系。
分析表明当行走速度v时,淋雨量最少。
为max针对3,雨从背面吹来,雨线与行走方向在同一平面内,人淋雨量与人和雨相对速度有关。
列出函数关系式分析并求解。
一、问题重述生活中的我们常常会遇到下雨而没带雨具的时刻,我们在那时会有很多选择,其中之一就是淋雨,往往好多人会在雨中快走或奔跑而使自己身体淋雨量最小化,但往往很多人会感觉到淋雨量并不会因为快走或奔跑而减少多少,反而有时候淋雨量倒有所增加,淋雨量和速度等有关参数的关系如何,是否人走得越快雨淋得越少,让我们假设一数学模型模拟计算真实情况。
当我们在雨中从一处沿直线跑到另一处时,如果雨速为常数,走的时候身体的动作的大小和暴露在雨中的面积大小影响着淋雨的多少,并且行走速度也同样影响着淋雨量Q,将人体简化成一个长方体,高a=1.5米,宽b=0.5米,厚c=0.2m,行走距离D,雨速u,降雨量I,行走速度为ν。
1、当我们不考虑风,即雨滴垂直下落时,淋雨量和人行走速度之间的关系?2、当雨滴从前方(斜的)下落时,即雨滴与人体的夹角为θ,建立总淋雨量与速度v及其它参数之间的关系,此时速度与淋雨量的关系?3、当雨从人的背面吹来,即雨滴与人体的夹角为θ,建立总淋雨量与速度v之间的关系?二、模型的假设与符号说明2 基本假设1、假设人行走的路线是直线;2、不考虑风的方向(即假定前后左右都淋雨),这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假设,主要为了建模的方便,并且假设雨滴的速度为常数;3、为计算淋雨面积的方便,把人体表面积看成长方体,长用a表示,宽用b表示,厚度用c 表示,且abc都是定值。
三、问题分析2 问题一分析1.当雨滴垂直下落时(即没有风),此时只有顶部淋雨,淋雨量为Q=⨯⨯淋雨面积降雨强度淋雨时间2.雨迎面吹来,雨线方向与跑步方向在同一平面内且与人体夹角为θ,如图所示。
根据实际情况估计人体淋雨可分为头顶和前后左右几个方向上。
雨迎面吹来时,由于雨相对于人的速度有变化,因此人单位时间内接收雨量变化,且与相对速度成正比。
据此,推算出前后侧上单位时间接受雨量。
同理,头顶部位接雨量与雨速垂直于头顶平面的分速度成正比。
分别计算出头顶侧与前后侧单位时,即得到头顶及两侧淋雨间接雨量,并分别乘以各自面积以及时间Dv的总量。
在人体总的淋雨量.据此可得Q与v之间关系。
3.雨从背面吹来,雨线与跑步方向在同一平面内且与人体夹角为α,如图2所示。
左右方向上淋雨量为0。
头顶上单位时间内接收以雨的量与雨速垂直方向上的分量成正比,头顶面积bc与时间的Dv及单位时间内接收雨的量之积。
当sin<时,前方不受雨,后方向v uθ上单位时间内淋雨量与人前进方向上人相对于雨的速度(usinθ-v)成正比,据此推算出后方向上总淋雨量;而当sin<时,后方v uθ不受雨,由于人速已经高于雨速,这时前面会向前撞上雨滴,即前方向上单位时间内淋雨量与sin-成正比,即这时前方淋雨量为人v uθ体前面积ab和跑步时间D以及单位时间淋雨量之积。
v由此可计算出总的淋雨量。
总的淋雨量=前(后)背淋雨量+顶部淋雨量据此可得Q与v之间关系。
四、模型的建立与求解问题的求解总述:当雨滴垂直下落时(即没有风),此时只有顶部淋雨,淋雨量为淋雨面积降雨强度淋雨时间Q=⨯⨯=淋雨面积bc=pu 降雨强度=D v淋雨时间∴D Q bcpuv =问题求解雨迎面吹来,雨线方向与行走方向在同一平面内且与人体夹角为θ,如图1所示。
根据实际情况估计人体淋雨可分为头顶和前左右几个方向上。
雨迎面吹来时,由于雨相对于人的速度有变化,因此人单位时间内接收雨量变化,且与相对速度成正比。
据此,推算出前后侧上单位时间接受雨量。
同理,头顶部位接雨量与雨速垂直于头顶平面的分速度成正比。
分别计算出头顶侧与前侧单位时间接雨量,并分别乘以各自面积以及时间Dv,即得到头顶及两侧淋雨的总量。
在人体总的淋雨量.据此可得Q与v之间关系。
=⨯⨯顶部淋雨量淋雨面积降雨强度淋雨时间=cos Dbcpuvθg=⨯⨯前方淋雨量淋雨面积降雨强度淋雨时间=(sin )Dbap u v vθ+g =+cos (sin )[cos (sin )]D D Q bcpu bap u v v vbpD uc a u v vθθθθ=++=++g g 总淋雨量顶部淋雨量前方淋雨量问题求解雨从背面吹来,雨线与行走方向在同一平面内且与人体夹角为α,如图2所示。
左右方向上淋雨量为0。
先考虑sin v u θ≤的情形,也就是说人走的速度慢于雨滴的水平分速度。
这是雨滴淋在顶部和后背上,且淋在后背的雨量为:(sin )D abp u v vθ-g其顶部淋雨量为: cos D bcpu v θg所以总的淋雨量=后背淋雨量+顶部淋雨量如图:(sin )+cos D D Q abp u v bcpu v vθθ=-g g =[cos (sin )]bpD uc a u v v θθ+-当sin v u α>时,人速大于垂直于人前后面的雨速,雨会沾到人的前面顶部淋雨量: cos D bcpu vαg 前面淋雨量:(sin )D abp v u v α-g 总的淋雨量:cos (sin )D D Q bcpu abp v u v v αα=+-g g 所以[][]cos (sin )sin (sin )+cos sin D D bcpu abp v u u v v v Q D Dabp u v bcpu u v v v αααθθα⎧+-⨯⎪⎪=⎨⎪-⨯≤⎪⎩g g g g >结果表示与分析问题因为假设人体表面积是定的,且降雨强度也是一定的,所以由D Q bcpuv =可以看出,降雨强度Q 只与人的行走速度v 有关,且成反比,即人走得越快淋雨量越少。
问题上式应用了雨滴速度的分解及相对运动速度的概念,所以总的淋雨量Q [cos (sin )]bpD uc a u v vθθ=++ cos sin bpDuc bpDau bpDa v θθ+=+ 其中假设夹角θ一定,淋雨量Q 随着v 的变大而变小,即人走的越快淋雨量越少问题被雨水淋了,意味着身体前后都没被雨水淋到,当人的速度低于sinuα时,则由于雨水落在背上,使得淋雨量增加;而人的速度大于sinuα时,人的前面亦要淋到雨;所以人以可能的速度sin=走是最优策略。
v uα还有另外一种较简单的模型:柱状图即将人看成一种柱状物体,雨量固定,但时间不定。
这个比较简单注:涉及到的降雨量是指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雨水,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在水面上积聚的水层深度,它可以直观地表示降雨的多少。
淋雨量,是指人在雨中行走时全身所接收到得雨的体积,可表示为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淋雨的多少与接收雨的面积和淋雨时间的乘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