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孩子的数感
幼儿数感的培养和方法
幼儿数感的培养和方法在幼儿阶段,数学教育不仅是学习数字和计算,更是培养孩子数感和逻辑思维的重要方式。
因此,幼儿数感的培养越来越受到家长和教育者的重视。
一、数感的定义和作用数感是指人们对数学概念和运算的感性认识能力。
它是数学学习的基础,是儿童智力和思维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日常生活中进行数学思考和应用数学知识的基础。
培养幼儿的数感,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数字、认识数量、掌握加减乘除等运算,提高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水平,为未来数学学习奠定基础。
同时,数感也能帮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应用数学知识,如购物计算、时间计算等。
二、数感的培养方法1. 游戏学习法幼儿爱玩,将教育融入游戏中,可以提高孩子学习的兴趣。
通过对形状、颜色、大小等简单量属性的认识,可以培养幼儿的比较能力与排序能力。
在比较和排序过程中,幼儿能够直观感受到数量的差别,从而在比较和排序的过程中培养数感。
2. 序列建立法幼儿学习数学需要有一定的序列,从简单到复杂逐步引导幼儿学习,建立数学知识的规律性。
具体来说,可以从数字的认识、数子的数量、数字的大小和顺序、数子的名称和方法等多个方面出发,逐步帮助幼儿建立自己的数学序列。
3. 经验分享法幼儿学习上重在互动、实践和体验。
在家庭和幼儿园中,家长和老师可以与幼儿分享自己的数学经验,让孩子从实践中感受数学的魅力。
比如在购物和料理中计算应付金额或食材比例,通过实践操作,幼儿能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和重要性,从而培养数感。
4. 积极评价法幼儿的自信心极其重要,家长和老师应该给予及时而积极的鼓励与肯定,在孩子取得好成绩和进步时及时发现、及时表扬。
每一次肯定和激励都是对幼儿的支持和力量,让孩子更加信任自己、积极面对挑战,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与信心。
总之,数感的培养需要从幼儿的视角和认知角度出发,遵循幼儿认识规律、擅长体验和互动学习的特点,使其在学习中自然而然地掌握数学定律,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幼儿的整体发展。
小学生“数感”培养的实践
小学生“数感”培养的实践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也是学生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数感”就显得尤为重要。
所谓“数感”,指的是学生对于数字、数量和形式的敏感和认知能力,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
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数感”不仅需要数学老师的指导,更需要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
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小学生“数感”培养的实践。
培养小学生“数感”需要注重课堂教学。
数学老师在教学中需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感受数学的魅力。
老师可以利用教学实物、图片、数字卡片等教具,让学生进行一些有趣的数学活动,如数数、比较大小、排列组合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数学的乐趣,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数学能力。
老师还可以通过故事、游戏等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抽象的数学概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数感”。
学校可以组织一些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拓展学生的数学视野。
学校可以举办数学竞赛、数学游戏等活动,让学生在比赛中感受数学的快乐和挑战,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数学展览、数学演讲等活动,让学生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拓展他们的数学视野,培养他们对数学的浓厚兴趣。
通过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学校可以引导学生走进数学的世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他们的“数感”。
家庭也是培养小学生“数感”的重要环节。
家长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培养孩子的数学兴趣。
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玩一些数学游戏,如猜数字、数学填字游戏等,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数学,感受数学的乐趣。
家长还可以和孩子一起做一些简单的手工或烘焙活动,让孩子在实践中感受数学的魅力,培养他们的“数感”。
家长还可以给孩子讲述一些与数学相关的趣味故事,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学习数学,培养他们的“数感”。
小学生“数感”培养需要学校和家庭共同努力。
学校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的乐趣和魅力,培养他们的数学兴趣和数学能力;家长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培养孩子的数学兴趣,让他们在生活中随时随地感受数学的存在。
培养低年级学生数感的几基本方法
1.多种感知方式:低年级学生的感知能力比较强,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感知数字的变化和数量关系。
可以通过进行数学游戏、实物操作、观察实际环境中的数字等方式,让学生通过多个感知通道来感知数字的不同形式和数量的不同变化。
2.数字记忆训练:低年级学生的数字记忆能力还不够强,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数字记忆训练来帮助学生提高数字记忆能力。
可以利用数字卡片、数独游戏、数字拼图等工具,让学生进行数字记忆的训练。
3.数量比较活动:通过数量比较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对数字大小的感知能力。
可以设计一些比较活动,要求学生观察两组数字,通过比较大小来找出数字的大小关系。
可以通过数学游戏等方式,让学生进行数量比较的训练。
4.数量分类与分组:通过数量分类与分组的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对数字的分类和分组能力。
可以利用教具、实物等让学生进行数量分类和分组的活动,让学生观察并理解数字之间的共性和差异性。
5.数字的位置与方向感知:低年级学生的方向感知能力比较差,在数学教学中可以通过一些活动来培养学生对数字位置和方向的感知能力。
可以通过数字迷宫、数字之间的位置关系等方式,让学生锻炼对数字位置和方向的感知能力。
6.数量估算活动:通过数量估算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对数量的感知和判断能力。
可以设计一些数量估算的活动,要求学生通过观察、估算来判断数量的大小。
可以通过数学游戏等方式,让学生进行数量估算的训练。
7.数字游戏与问题解决:通过数字游戏和问题解决的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数感和数学思维能力。
可以设计一些数字游戏和问题,要求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计算来解决游戏和问题。
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对数字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总之,培养低年级学生数感需要通过多种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锻炼他们的感知和思维能力。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活动和方法来进行数感培养的教学。
同时,教师还应积极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数学观念,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数感。
什么是数感怎么培养孩子的数感能力
什么是数感怎么培养孩子的数感能力数感(number sense)这个理念在1954年被提出后就受到教育学者和一线教师的强烈认同,很多孩子在数学学习中的困难都能通过“数感”得以解释,所以逐渐成为国际普遍接受的概念。
国内的数学课程标准中,将数感作为十个核心概念之一,并且给出了定义。
简单地说,数感是理解数、理解抽象和具象之间关系的能力。
数感并不是为了学习数学而被定义出来的概念,它本身就贯穿于我们的生活中。
如果将人类的思维分成理性和感性,数感就是基于充分的理性经验和思考,得到的一种感性直觉,它是理性思维和感性思维的汇合点。
小到数一数桌子上的糖果有几颗,大到一个划世纪的科学灵感,都和数感一样,是在实际经验基础上的感性直觉。
在3岁左右,我们要开始教孩子数数,然后要教孩子数物对应。
因为年龄小,孩子在理解抽象和具象关系的时候一定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能力一定要在该培养的时候就抓紧培养,知识反而不用着急灌输给孩子。
数感这么重要,那么究竟该如何培养数感呢?第一:将现实生活和生活情景结合在数感的培养中,引导孩子学会用数学的语言来表达和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
第二:和孩子玩一些可以提高数感的游戏,比如数独游戏,算24点,七七大战,报数游戏等等。
第三:不管是第一点将数字结合在生活中,还是第二点用游戏提高数感,都要记住一定要持之以恒来做,至少要坚持一年才会见到效果。
为了科学地引导孩子对于数学的理解,激发数学的兴趣,提升数学能力,启发孩子自主思考,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天津早知道学校开设了一门生动有趣的数学课程,思维启蒙。
思维启蒙课系统性强,包含数感培养、几何应用、逻辑思维和能力训练等教学内容,趣味性课堂帮助孩子更好地学习与理解数学知识,满足孩子能力提升和思维训练全需求。
数学是门大学问,从抽象到具体,从思维到逻辑,从观察到推理,开启数学的秘密花园,能给孩子带来无穷无尽的乐趣,从兴趣出发,引领孩子爱上数学,就是天津早知道教育想带给孩子的数学启蒙!。
如何培养孩子的数感
如何培养孩子的数感
一、从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培养数感。
低年级的数的概念的教学,对孩子们来说很抽象,所以在教学中,我喜欢利用孩子们身边的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活动等途径来让孩子们感受数的意义、表示数和比较大小。
如一年级教学数数时我利用教室里现有的资源,让孩子们数一数有几块黑板?几扇窗户?几把扫帚?等等,还经常通过一些情景图来激发孩子们学习兴趣。
二、在游戏中培养数感。
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游戏是孩子们很喜爱的活动。
在低年级的教学中也经常用到这种教学方法。
如在教学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时可以通过找朋友、猜一猜等游戏来培养孩子们数感,有效完成教学。
三、在动手操作活动中培养数感。
孩子们都有爱动的天性,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特点,在我们的教学中适当安排一些活动,让孩子们在喜欢的活动中,在亲身的实践中学习。
如在教学数的认识时可以让孩子们摆一摆小棒,拨一拨计数器,在测量的教学中让孩子们通过操作自己去感受数量等等。
还比如在教学加减法时可以让孩子们动手分一分,合一合数一数等。
四、在实际运用中培养数感。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数感的建立来自于生活,也只有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加以应用,才能得到升华。
例如估一估课本有多长,有多重,有多少页,面积有多少,发作业时作业本有多少,够不够一组同学发,等等。
再如认识时间和元角分时让孩子们在生活中通过实际运用加深对知识的掌握。
五、重视口算,学会估算,培养数感。
口算估算在我们的数学教学中用的很多也很重要,我们要提倡算法多样化,减少单纯的技能性训练,避免繁杂计算。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之数感的培养方法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之数感的培养方法数感是指孩子在数学学习中自然而然产生的直观感觉和理解。
数感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和关键,是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之一。
但是,很多孩子在数学学习中缺乏数感,难以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针对这种情况,下面介绍一些培养数感的方法:1. 生活中寻找数字在生活中,数不胜数的数字无处不在,我们可以让孩子通过观察身边的事物,积极寻找数字。
例如,早上上学路上,可以数数路上有多少棵树,多少个红绿灯;看电视时,可以让孩子数数动画片中出现了多少只狗、多少只猫等等。
这样能让孩子加深对数字的理解和认识,从而培养数感。
2. 游戏中培养数感在比赛和游戏中,孩子们的数感也能得到很好的锻炼。
例如,玩“石头剪刀布”游戏时,可以让孩子通过比较、选择、判断等方式来学习数学思维;在比赛中,孩子们需要对比分、时间等数据作出正确地判断和决策,这也能帮助孩子培养数感。
3. 数学教材中的数感锻炼数学教材中的数感锻炼是培养数感的有效途径。
教材中的题目不仅要让孩子掌握知识点,还要通过题目的设计,从侧面培养学生的数感。
例如,可以设计一些题目,设法让孩子用不同的方式计算出答案,这样能够同时增强孩子的数感和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实践是培养孩子数感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数学实践,孩子们能够体验数字、量、形等数学概念和数学运算的实际应用过程,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理解。
例如,孩子们可以通过制作手工工艺品、烘焙蛋糕等实践活动,学习计量、角度、重量等数学知识。
以上就是一些培养孩子数感的方法,家长和老师可以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加以选择和实施。
最后,家长和老师还需要为孩子营造良好的数学学习氛围,让孩子在愉悦和轻松的状态下学习数学,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数感的作用。
浅谈发展小学数感的重要性及培养策略
浅谈发展小学数感的重要性及培养策略数感是指孩子对数学的直观感受和认识能力,它是数学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发展小学数感对于孩子的数学学习和生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数感呢?本文将从数感的重要性和培养策略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数感的重要性1. 帮助孩子建立数学概念数感是孩子建立数学概念的基础。
通过数感训练,孩子可以更加直观地认识数学概念,比如数量、大小、顺序、形状等。
数感训练可以帮助孩子直观地感受和理解数学规律,从而建立扎实的数学基础。
2.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数感可以帮助孩子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数感训练,孩子可以培养逻辑思维和创造力,锻炼孩子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孩子的问题解决能力。
3. 培养孩子的数学兴趣数感培养可以帮助孩子增加对数学的兴趣。
数感训练可以让孩子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从而让孩子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和成就感,从而增加对数学的兴趣。
4. 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数感培养可以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通过数感培养,孩子可以提高自身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促进身心发展的和谐,培养孩子全面发展的思维和品格。
二、发展小学数感的培养策略1. 利用丰富的数感教材教材是教学的基础,而丰富多样的数感教材可以帮助孩子更加直观地感受和认识数学。
老师们可以搜集、制作各种形式的数感教材,如数学玩具、数学游戏、数学实验等,让孩子在玩中学,提高数感。
2. 利用生活中的数学生活是最好的教材,数感培养也可以贴近孩子的日常生活。
比如在购物时,教孩子通过比较价格,感受数学的大小关系;在厨房里,教孩子通过做菜的过程感受数学的比例关系等等。
利用生活中的各种场景,让孩子更加直观地感受和认识数学。
3. 利用游戏的方式进行数感训练游戏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利用游戏的方式进行数感训练可以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比如数学竞赛、数学团队活动、数学游戏等,都可以帮助孩子在游戏中培养数感。
培养小学生数感的策略
培养小学生数感的策略数感是指孩子对数字和数量的敏感度、理解程度以及运用能力。
培养小学生的数感是数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不仅有助于学生建立数学基础,提高解决问题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造力。
以下是一些培养小学生数感的策略:1.利用游戏和实践活动通过游戏和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数字和数量的概念。
比如,利用卡片游戏或者角色扮演游戏来帮助孩子学习算术运算和比较大小;利用积木或者玩具来帮助孩子理解加减法和乘除法等概念;利用实际生活中的场景,比如购物、厨房烹饪等活动来帮助孩子学习货币概念和单位量的概念等等。
2.创设有趣的数学环境在课堂上或者家庭中创设有趣的数学环境,比如数学角落、数学游戏区等,让孩子自由探索数学知识,通过玩耍和学习的结合来提高他们的数感。
同时,可以利用视频和互动软件等多媒体资源来增强孩子对数学知识的兴趣和吸引力。
3.培养数学思维数学思维是指孩子在解决数学问题时运用逻辑和推理能力的能力。
培养数学思维是培养数感的重要途径之一、可以通过启发性的问题、拓展性的讨论等方式来激发孩子的思维,引导他们发现问题的规律和解决方法,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4.多元化的教学方法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来培养数感。
比如,对于视觉型学生可以利用图表和图形来教授数学知识;对于听觉型学生可以通过口述和讲解来帮助他们理解数学概念;对于动手型学生可以通过手工制作、实践活动等方式来培养他们的数感等等。
5.鼓励孩子自主学习给孩子一定的自主学习空间,让他们通过自主探索和学习来培养自己的数感。
可以设计一些自主学习任务和项目,让孩子独立完成,从而培养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解决问题能力。
6.给予及时的反馈及时的反馈是培养数感的关键之一、在孩子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及时给予他们正确或者指导性的反馈,帮助他们纠正错误和巩固所学知识,从而提高他们的数感水平。
总的来说,培养小学生数感需要多方面的配合和努力,教师和家长都应该携手合作,共同关注孩子的学习过程,引导和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数学学习,从而达到培养数感的目的。
儿童数感训练方法
儿童数感训练方法
儿童数感训练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建立数与物品之间的联系:家长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教孩子认识数字的概念,比如教孩子数数、比较大小关系、加减法等等。
家长可以在教孩子数数的同时,教孩子认识数字的概念,比如教孩子认识钟表、温度计等等。
2. 培养孩子的估算能力:家长可以教孩子估算物品的数量、长度、高度等等,让孩子逐渐掌握估算的方法和技巧。
3. 建立数学模型:家长可以让孩子用图形、物品等建立数学模型,让孩子通过实践操作来理解和掌握数字的概念。
比如让孩子用小棒子拼出数字、用积木搭建出几何图形等等。
4. 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家长可以教孩子学习加减法、乘除法等基础数学知识,让孩子掌握基本的数学运算方法。
5. 鼓励孩子参与数学活动: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参加数学竞赛、数学夏令营等活动,让孩子接触到更广泛的数学知识和实践操作,提高孩子的数学水平。
总之,家长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数感,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孩子理解和掌握数字的概念,提高孩子的数学水平。
同时,家长也要注意不要过度强调孩子的数学成绩,以免给孩子带来过大的压力和负担。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之数感的培养方法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之数感的培养方法数学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所具备的基本素养,包括数感、运算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等。
数感是数学学习的基础,是培养学生对数字、数量、形状、空间关系等数学概念的敏感度和理解能力。
下面将介绍一些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之数感的培养方法。
1. 游戏化教学法游戏是孩子们喜欢的活动,可以通过各种数学游戏培养孩子的数感。
数数游戏可以让孩子通过数数的方式熟悉数字的大小和顺序;质数大作战可以让孩子在游戏中通过判断数字的质数与非质数,培养对数字的敏感度;数独游戏可以让孩子通过填充数字来培养对数独规则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探究式学习法通过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和数感。
在学习几何图形时,可以让学生观察并发现图形的属性,如角、边形等,并进行分类和比较,培养他们对图形的感知能力和认知能力。
3. 视觉教学法利用图表、图形、模型等视觉工具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数学概念和关系。
在学习分数时,可以用图形模型来表示分数的大小和关系,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来理解分数的概念,培养他们对数值大小和比较的敏感度。
4. 实际应用法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情境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感受数学的价值和意义。
在购物时,可以让学生计算总价、找零等,让他们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运用能力。
5. 课外拓展法鼓励学生参加数学相关的课外拓展活动,如数学竞赛、数学俱乐部等,通过与其他学生的交流和竞争,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欲望,并提高他们的数感和问题解决能力。
数感是数学核心素养的基础,需要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活动来培养。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数感,并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情境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数学的魅力,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培养孩子数感的方法
培养孩子数感的方法嘿,咱来说说培养孩子数感这事儿哈!你想想,数感就像是孩子数学世界里的一把钥匙,能打开好多奇妙的大门呢!那怎么培养呢?咱可以从日常生活入手呀!比如带孩子去超市,让他帮忙拿几个苹果,这就是在不知不觉中让他对数有感觉呀。
就像孩子喜欢的游戏一样,这多有趣呀!让孩子帮忙分糖果给小伙伴们,这既能学会分享,又能锻炼数感,一举两得呀!还有呢,平时和孩子一起走路的时候,可以数步数呀,“一步、两步、三步……”这一路上不就把数给数了嘛!或者吃饭的时候,让孩子数数有几个碗几个筷子,这多自然呀!咱也可以通过玩游戏来培养呀!像搭积木,一边搭一边数,看看搭了几层,用了几块积木。
这可比干巴巴地学数数有意思多了吧!还有猜数字游戏,你心里想个数字,让孩子猜,大了小了,一点点接近答案,这过程中孩子对数的大小概念不就更清楚了嘛!讲故事的时候也能融入数的元素呀!比如三只小猪的故事,那就是三个嘛,多形象!这就像给孩子的脑袋里种下了数的种子,慢慢就会发芽长大啦!给孩子看一些有数字的图画书也是不错的办法哟!那些可爱的图画配上数字,孩子肯定喜欢看,看着看着不就对数有感觉了嘛!咱可别小瞧了这些小小的举动,就像滴水能穿石一样,一点点积累起来,那数感不就培养起来啦!你说是不是?孩子的成长不就是这样嘛,一点点地积累,一点点地进步。
要是咱一开始就逼着孩子去死记硬背那些数字,那多无趣呀,孩子能喜欢吗?咱得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在生活中感受数的魅力呀!所以呀,家长们可别着急,别觉得培养数感是个多大的难事。
就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带着孩子一起玩,一起数,慢慢地,孩子对数的感觉就会越来越好啦!这就像是给孩子打开了一扇通往数学世界的大门,让他们能在里面尽情探索,尽情玩耍!你想想,等孩子对数感有了很好的把握,那以后学数学还会难吗?肯定不会啦!那咱们培养孩子数感的目的不就达到了嘛!。
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的数感3篇
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的数感3篇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的数感1一、在生**验中建立数感。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存在着数学思想。
如:自己的年龄、身高、体重、生日几月几日、家中几口人、家庭的电话号码、你新认识了几个小朋友,一本书有多少页,……这都是生活中的数。
所以在各种学习方式中,只有亲身体验的感觉是最直接的,也是印象最深刻的。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的、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
”一直以来,在很多人心目中(包括部分家长和学生)都认为数学学习就是会读写数,懂计算,学习数学是一件枯燥无味的事情。
为了改变这么一种片面的看法,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在入学第一节数学课上,我精心设计了一个“认座位”的游戏:认识自己是“第几行第几个”(其实这是一年级下册《位置》的内容)。
然后老师说位置,请该位置的同学***;也请同学出来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的位置和姓名,……各种形式的活动,既让学生大胆自我介绍,培养了交往能力,又使同学们感受到了数学就在自己身边。
这个游戏让同学们个个都兴高采烈的,下课了,都围着老师,吱吱喳喳地说开了:“老师,数学课真有趣,我很喜欢上数学课。
”“老师,我回家要告诉妈妈我坐第五行第3个。
”“老师,我知道了原来数学课不只是计数(算)的。
”……到了教师节,一个可爱的小男孩送给我一张贺卡,他担心我不知道他是谁,在卡片上的署名还特别写着:“第二行第5个的蒋金”。
真想不到这些小家伙这么快就能学以致用了。
其实,小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大部分都有着学前教育的基础,而他们对自己身边的各种人和事都特别感到好奇,因此,教师就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素材,时刻注意以“生活”为桥梁和纽带,使数学教学贴近生活,进而达到教学材料与学生需要之间的**,引着学生、助着学生走向教材,回归生活,让学生为“需要而学习”,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逐渐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事物,用简练、明了、清晰的数学语言去进行表达和交流,这样,在生活中体现了数的含义和作用,初步建立了数感。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感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感数感是指一个人对数的感觉和认知能力。
一个有数感的人能够在数学学习中更加自信、有效地解决问题,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够更加敏捷地使用数学知识。
培养小学生的数感是数学教育中的重要任务之一。
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些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感的方法。
1. 建立数学实践的机会让孩子有机会亲身感受数学操作。
例如,他可以参与扔骰子、数羊、数小石子、切水果、算钱等活动,这些活动都能够让孩子学会简单的数学知识和技巧,且更加有趣。
2. 利用抽象游戏来刺激数学思维玩游戏也是很好的培养数感的方法。
例如,通过下棋、拼图、玩扑克等游戏让孩子学会思考、分析和预测。
3. 利用数学故事来增强孩子的想象力数学故事寓教于乐,能够增强孩子的阅读兴趣,以及增强孩子的想象力。
通过数学故事的方式,能够让孩子理解数学的基本概念。
4. 创造具体的数学环境在生活中,利用孩子身边的物品、环境,帮助孩子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
例如,在休闲时间带着孩子去超市、商场,让孩子学会对商品价格和物品数量的认识和计算。
5. 利用数学游戏和竞赛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动力和兴趣通过比赛和游戏让孩子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解决数学问题。
6. 创造激励条件,让孩子发现数学的奥妙和乐趣在生活中,让孩子有机会发现数学的乐趣和实用性。
例如,鼓励孩子帮助家庭计算花费,购物时折扣计算等等。
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进而慢慢培养小学生的数感。
培养小学生的数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对孩子进行耐心的引导和指导。
我们一定要从孩子感兴趣和擅长的方面入手,通过有趣的方法来帮助他们学习并掌握数学知识,从而培养一个良好的数感素养,为他们未来的学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培养数感的三种方法
培养数感的三种方法数字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无处不在,从时间到金钱,从科学到日常事务。
因此,数感也被视为是一个人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数感是指一个人对数字和数量的简单、准确和熟练的理解和运用。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三种培养数感的方法。
方法一:数学游戏数学游戏可以是各种形式的游戏,包括棋盘游戏、拼图、数独、逻辑游戏等等。
这些游戏可以帮助孩子们(或成年人)在玩乐的同时学习数学知识和技能,增强他们的数学兴趣,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
例如,玩数独可以加强孩子们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让他们更加聚焦于数字的变化和模式,学习如何把数字放在正确的位置上。
而玩拼图则可以帮助孩子们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和手眼协调能力,更好地培养他们的数感。
方法二:有意识地使用数字我们可以通过简单的日常生活活动来帮助孩子们培养数感。
例如,让孩子们利用百分比计算购物时的折扣,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差价计算,或者让他们帮助您计算家庭预算和花费,让他们开始实践金融知识,更好地掌握和应用数字。
让孩子们在运动和游戏中使用数字也是很有帮助的。
例如,在游泳比赛中,让孩子们了解比赛项目的长度,帮助他们理解时间和速度之间的关系。
方法三:使用视觉辅助工具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字和数量之间的关系,在使用视觉辅助工具方面可以帮助我们。
例如,使用计数器对数字进行计数,使用图表和表格对数量和数据进行可视化,或使用数字模型和框图等视觉工具来解决数学问题。
此外,还可以制作计时器和倒计时器,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管理时间,并为他们提供在数学和日常生活中更好地应用数字的机会。
总结数感是一个重要的生活技能,没有它,我们的生活将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通过数学游戏、有意识地使用数字和使用视觉辅助工具,我们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培养数感。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使数学教育变得更加有趣,从而更好地促进数感的发展和学习过程的提升。
谈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
谈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是非常重要的。
数感是指学生对数字
和数学概念的直观感受和认知能力。
有一个强大的数感可以帮助学生深入
了解数学的本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下是几个方法,可以帮助教师
培养学生的数感。
首先,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思考数学问题,并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活动。
学生可以通过探索问题来培养他们的数感。
例如,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数学
游戏和拓展题目,让学生自由探索和发现数学概念。
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并逐渐培养他们的数感。
第三,教师可以使用多种教学资源和工具来辅助教学。
例如,教师可
以使用数学游戏、图形等教学工具,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学概念。
此外,教师还可以使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数学软件和互动教学平台,通过视听
效果帮助学生感受和认知数学概念。
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数学竞赛和团队合作项目。
这些活动可以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比如,教师可以组织
学生之间的小组竞赛,让他们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相互合作和竞争。
这种活动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乐趣和挑战,并培养他们的数感。
最后,教师还可以通过提高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认知来培养他们的数感。
数学是一门逻辑严谨的学科,因此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数学问题,帮助他们形成
逻辑思维的习惯。
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写数学作文,提高他们的数
学表达能力。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之数感的培养方法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之数感的培养方法
数感是指人对于数量和数学规律的直觉和感受能力,是数学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小学阶段是培养数感的重要时期,下面介绍一些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之数感的培养方法。
一、数量感的培养
1.数量的感受: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孩子感知数字的数量大小,例如在购物时,让孩子感受购买的数量大小;在做家务时,让孩子感受清洗的衣服数量的多少等等。
2.数量的比较:引导孩子对数量进行比较,例如放在一起比较两个块头不同的西瓜,询问孩子哪个更大一些?让孩子观察较大的一方究竟比较大在哪里?
3.数字之间的距离:让孩子对数字进行判断,例如当前数是几,下一个数会是多少,通过判断数字之间的大小关系来拓展视野和加强数量感的锻炼。
1.空间位置的感受:引导孩子注意身体和物体的位置关系,在日常生活中获得更多的空间经验,例如,在画画或者搭积木时,带领孩子观察空间中不同形体物体的位置关系。
2.空间模型的拼装:让孩子通过模型拼装的方式,锻炼其想象力和空间定向能力,例如搭建积木、搭建基础样板等等。
3.空间图形的识别:通过教授基本的几何图形和对称轴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构成规律,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认知和创造各种图形。
三、数学思维的培养
1.毕达哥拉斯学派推崇“数形”并重,因此,把纸和笔交给孩子,跟着孩子的性格和兴趣指导画图形的方法,既可以画实物,也可以抽象一些,这样能够培养孩子的空间感,进而培养数感。
2.数学游戏能够培养数学思维的开发,例如玩数学趣味游戏,对于幼儿的数学学习是非常有益的,可以从中获得愉悦和感受到成功的快感。
浅谈发展小学数感的重要性及培养策略
浅谈发展小学数感的重要性及培养策略数感是指对数学的感性认识和感觉,是孩子对数学的直观认知和感受。
在小学阶段,数感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它对孩子以后的数学学习和数学能力的发展具有基础性的作用。
对于小学生的数感培养,家长和老师们都要十分重视。
本文将从数感的重要性入手,探讨数感的培养策略。
一、数感的重要性1. 提高数学学习兴趣数感是孩子对数学的最初认识,它是孩子对数学的感性认知和感觉。
如果孩子对数感不敏感,那么数学很容易变成一种令孩子抵触的学科。
而数学的兴趣是数学学习的重要基础。
对数学有兴趣的孩子会更主动地去学习,更容易取得好的学习成绩。
2. 培养抽象思维能力在数学学习中,很多概念和定理都是抽象的,需要通过概念和定理的抽象性来理解和掌握。
数感的培养可以帮助孩子从具体的实物中感知到数学的抽象概念,有助于培养孩子的抽象思维能力。
这对以后的数学学习和解题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
3. 提升数学解题能力数学是一门需要思考和推理的学科,而数感的培养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和感知数学内容,从而提升解题的能力。
有了良好的数感,孩子对于数学问题的理解和解决能力都会有所提升。
4. 为以后学习奠定基础小学是学习数学的起点,数感的培养是为了孩子未来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如果小学阶段数感不强,那么在以后学习抽象的数学知识时就会遇到很大的困难。
数感的培养对于孩子的整个数学学习道路都是非常重要的。
二、数感的培养策略1. 注重日常生活中的数学感知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培养孩子的数感。
可以从日常的实物中引导孩子感知数字和算术,比如给孩子一定数量的物品,让孩子通过观察和感知来估算数量、做加减法等。
还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时间、距离、重量等概念来培养孩子的数感。
2. 多使用教具配合教学利用各种教具来帮助孩子感知数学。
比如算盘、小算珠、数学游戏等,这些教具可以帮助孩子更直观地感受到数学概念和算术运算,从而培养孩子的数感。
3. 引导孩子进行数学探究在教学中引导孩子进行数学探究,让他们通过实际操作和体验来感知数学。
培养一年级学生数感的有效途径
培养一年级学生数感的有效途径数感是指学生对数量和数学概念的直觉和感知能力。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感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良好的数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尤其是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数感的培养更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这将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那么,如何有效地培养一年级学生的数感呢?下面将介绍一些有效的途径。
一、通过有趣的数学游戏来培养数感数学游戏是培养学生数感的一种非常有效的途径。
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可以通过各种数字拼图、数字猜谜、数字相对大小等游戏来培养他们的数感。
通过这些游戏,学生可以在玩中学,潜移默化地提高他们的数感,使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数字的概念和意义。
二、借助实物教具来体验数学概念一年级的学生对数字的认识和理解往往是抽象的,让他们通过实物教具来体验数学概念可以更加直观地帮助他们建立数感。
通过小球、积木等实物教具,让学生感受数字的数量、大小、重量等特征,培养他们的数感。
还可以利用实物教具进行游戏,比如利用积木制作图形、用游戏中的玩具进行数学算术游戏等。
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数感,还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开展数学实践活动四、注重个性化教学,因材施教在培养一年级学生数感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来实施个性化教学。
每个学生的数感发展水平是不同的,有些学生可能对数字很敏感,有些学生可能对数字的理解能力较弱。
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来因材施教,针对性地开展数感培养活动。
对于数学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采取更加直观的方式,对于数学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进行更深入的拓展。
五、与家长合作,共同培养数感在培养一年级学生数感的过程中,家长的参与也是非常重要的。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家长的态度和行为对孩子的数学学习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学校与家长需要紧密合作,共同为学生的数感培养努力。
学校可以组织一些家校互动的数学活动,比如家长参与孩子的数学游戏、家长讲述数学故事等,使家长更加重视并参与到孩子的数学学习中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签:班级共享分类:班级共享2010-11-29 14:50音乐有“乐感”,语文、英语有“语感”,数学亦有“数感”。
在新颁发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以下简称《课标》),第一次明确地把“数感”作为数学学习的内容提出来,这是前所未有的。
并且在新课标中的六个核心概念中,“数感”摆在首要的位置,可见理解“数感”这个概念,让孩子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良好的数感,是新课标十分强调和重视的问题。
那么如何理解“数感”?怎样建立和培养孩子的数感呢?一、对数感的认识数感是人们对于数及其运算的一般理解和感受。
在人们的学习和生活实践中,经常要和各种各样的数打交道,经常有意识地将一些现象与数量建立起联系,如“瞧,这套房子的面积真大啊,有150平方米吧”,“今天的天气太热了,大概有35度吧!”,“你的身高肯定有一米八”,象这种把实际问题与数联系起来,就是一种数感。
数感是一种主动地、自觉地理解数,运用数的态度和意识。
数感就是会“数学地”思考。
数学使人眼中看到的世界有了量化的意味,当我们遇到可能与数学有关的具体问题时,就能自然地、有意识地与数学联系起来,或者试图进一步用数学的观点和方法来处理解决。
如孩子去文具店买练习本、铅笔、橡皮等学习用品,就要考虑购买每种文具的数量、单价,应带多少钱等。
对这些问题的思考过程就是一个“数学化”的过程,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逐步地学会用数学思考的方法理解和解决现实中的问题。
我们没有必要,也不可能让每个人都成为数学家,但应当使每一个公民都具有数感,会“数学地”思考问题。
让孩子在现实的情境中看出数学问题,用数学的方法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引导孩子“数学地思考”,这才是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所以说,数感是人的一种基本的数学素养。
综上所述,“数感”就是一种主动地、自觉地理解和运用数的态度与意识,是人的一种基本数学素养。
它是建立明确的数概念和有效地进行计算等数学活动的基础,是将数学与现实问题建立联系的桥梁。
二、培养数感的途径培养孩子数感的主要内容是:“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景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
”结合这些内容,我在培养孩子数感方面作了以下尝试。
(一)数的认识。
数感指的是能很轻松地用数字思想和工作,并理解数的各种用途和数字间的关系,它涉及到数数、数字的加减等方面。
计数有助于孩子理解数学的各个方面,应从婴幼儿期就开始注意培养。
根据儿童的这种学习特点,在认识10以内的数时,从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孩子数全家共有几个人,餐桌上有几双筷子,几个碗;家里有几个男人,有几个女人;在班上哪组小朋友的人数多,哪组小朋友的人数少;数出的数中哪个数大,哪个数小等等。
这些都是儿童熟悉的日常生活的数学问题。
让儿童体会到日常生活需要数数,让儿童感悟这些数有大小,多少,一个数还可以组合成一个数等等数学现象。
这种数学思维的建立就是数学意识初步培养。
当孩子有了对数的大小,多少,组合,分解的感悟后,还要经常加以训练,让儿童的数学意识得到巩固和发展。
例如,认识100以内数时,让儿童数100根小棒,进行计时练习,并将时间进行记录,比较每次用的时间。
数的结果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逐一地数;分组数:数出100根。
让孩子想怎么样数比较快?数感强的孩子会说出:我发现10根10根地数比一根一根地数快一些,还不容易出错。
家长应该紧紧抓住孩子的这种对计数原则中的位置值的感悟,进行发掘与整理。
家长接着问为什么10根10根地数不容易出错呢?在数数的时候我们给满10根的数找一个位置,让数满10根的数都放在这个位置上。
现在我们给这个位置取个名--十位。
儿童从逐一的计数到分群计数是对数的认识的飞跃,是对计数原则中的位置值的初步体会,是对儿童的关于数的意识的发展。
l、家长的做法(1) 让孩子数一切可以数的东西!数实物能帮助孩子通过亲身体验更好地理解数字。
因此,你和孩子间做数学游戏的最佳选择就是让孩子去数生活中的实物。
如数街上的电线杆或路灯,不仅练习了数数,还培养孩子的节奏感以及感受时间和空间的关系。
(2) 为了使孩子学会正确、有效地计数,可以这样:告诉孩子待数的对象共有多少个;大人在讲出某一数字时,同时用手指着相应的实物对象;利用手指当工具;(3) 有意识地帮孩子连续数数,不要跳过某个数;重复多数几遍;简单的几个数倒着数,增强孩子对数的固定顺序的理解。
(4) 鼓励孩子挑选出颜色、形状或大小相同的东西,即找相似性;或找不同处,如挑出最大的盒子,让孩子理解数字是用来描述量及关系的。
(5) 找生活环境中的数字,如门牌号、楼号、汽车牌号、信箱号,等等,并与孩子一块讨论数字的用途,例如比赛中的计分,可以用数字给东西命名,根据数字找到房子或街道的地址,也可以给食品标出价格等等;还可以玩“牌照”游戏;大声朗读各类牌照上的数字;找一个上面有“2”的牌照或找上面有宝宝年龄的牌照,这样来训练孩子对数字的识别力。
(6) 对1到10间的数字进行适当的思考。
可以给孩子提供线索,如大一点的,小一点的,然后让他们猜数。
除了有趣之外,还有助于在孩子的大脑中形成一种“数字序列”来理解不同的数及数间的关系。
(7) 和孩子一起听天气预报,或读出家中温度计的温度值,也可比较室内和室外的温度。
同时还可以问孩子这样的天气应穿什么样的衣服等,这样让孩子理解温度的概念及其高低。
(二)度量1.主要内容:时间用小时、分钟和秒来度量,长度、高度及重量等各有相应的度量单位。
通过度量方面的练习,孩子能明白事物的具体尺寸并学会如何用度量单位表示。
2.父母的做法:(1) 米、毫米等是度量用的单位,可鼓励孩子创造自己的度量单位,如“宝宝现在是5个盒子高了”。
(2) 日常的家务中处处有度量:做饭,购物(尤其食品),缝衣服,园艺等。
父母做家务时,可向孩子解释你正在做什么,或请他做帮手。
(3) 较小的孩子不明白时间的概念,不妨这样试试:(4) 先让孩子理解有些事情花费的时间要比其他的长。
如比较两件事情,看看哪一个需要更长的时间,可从简单的问题开始训练,例如:“谁单脚站立的时间长?”(5) 设置时间期限。
“你再玩5分钟,然后我们就要去赶公共汽车了。
”早上起床也是练习的好时机,用表或数数,先设定一段时间,看孩子在设定时间内能否把衣服穿好。
一开始孩子并不明白分钟等时间量度是什么意思,逐渐地,小家伙就会理解时间的持续。
(6) 把时间单位同计数联系起来。
父母可用手表来计时,按秒计的走动说:“l秒,2秒,3秒”,这种计数的方法,有助于孩子感知时间的流逝。
(7) 孩子的时间感训练,应从与他们日常生活中一些固定的事件相联系开始,如“午饭后”“晚饭后”“睡觉前”。
只有孩子长大些后,他们才能理解像昨天、今天和明天之类更抽象的概念。
(三)几何与空间感1.主要内容:几何描述了人们生活的世界,并把其分类。
指导孩子通过观察周围的世界知道形状、大小、方向等。
2.父母的做法:(1) 通过让孩子识别不同的形状、立体图形帮助孩子理解几何的概念。
可以让他们描述不同的形状,用手指在空中比划出来或在纸上画出来。
一两岁的小家伙能知道不同形状的名字,街上的交通标志就是学习的好道具。
如高速公路标记为长方形,停车标志是八边形等。
可以这样问孩子:“这个标记和刚才那条街上你看到的一样吗?”同孩子讨论标记有几条边或几个角。
大点的孩子能对他所看到的做更多的描述,但对幼儿,大人要多和孩子讲,如“这个标记是黄色的,它的形状象三角形。
”多让孩子在空中比划出形状。
(2) 孩子学几何的最佳途径就是手工制作。
只要孩子能拿住的积木、盒子等都是很好的道具,把孩子常吃的三明治、饼等切成各种形状,再让他们重新组合或排列,这些都十分有利于孩子对几何的理解。
(3) 几何与空间感可培养孩子的方向感及认路的能力。
让孩子在盒中爬进爬出,在各种家具中出、进、绕行、上、下等等,都是在体验空间感。
早上孩子穿好衣服后,让他们尽情舒展自己的身体,在房间中跳、爬,即便是小贪睡鬼也会觉得伸展肌肉有意思,这些活动能让他体会到自己在空间中的感觉。
(四)分数1.主要内容:分数代表整体中的部分。
年龄较小的幼儿看着大人把东西切成三份,他会认为东西比切前的多。
这一现象很典型,做父母的不要为此担心,这仅是孩子与成人思维方式不同而已。
2.父母的做法:大家共同参与的活动有助于孩子对分数的理解,如分食品、做家务等。
把饼切开或几个人分吃一块巧克力都是帮助孩子学习分数的很好的办法。
1.主要内容:估计是对事物的量或大小进行有根据的推测。
能做到精确的估计,必须明白数与大小的含义。
较小的孩子由于正在理解这些概念的时期,一般做不到精确估计。
他们首先必须理解多、少、大、小的含义。
当孩子会用估计的时候,他们也学会了如“大约”,“多于”“少于”等词汇。
2.父母的做法:(1) 经常使用诸如此类的词汇:大约,旁边,近似,在…之间,在…周围,大(多)于,少于等。
(2) 利用吃饭或购物等日常活动来培养孩子的估计能力。
吃饭时可以让孩子估计自己用多少勺就能吃完一碗饭,每吃一勺,数一下,一两岁的幼儿会觉得相当有趣。
若一直重复这项游戏,当孩子稍大点时,他就能很习惯地自己去估计。
若有精确答案,可以同一开始的估计作比较,这将帮助孩子学会合理的推测。
(3) 估计听起来很复杂,实际上并非如此。
仅是对事情作个猜测(如孩子的小朋友中,谁长得最高),然后验证一下精确性而已。
在训练大一点孩子的估计能力时,可以记下孩子推测的值和次数,若反复做同样的或类似的训练,孩子最终会越来越接近真实值。
例如,让孩子自己估计步行和乘车到幼儿园或学校所需多多长时间,你可用手表记一下实际所需的时间,再与孩子的估计作比较。
让孩子自己估计再作验证。
注意,是否获得精确的答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看到孩子的推测值在逐步接近正确,这种训练技巧有助于提高孩子的估计技能。
(六)图表1.主要内容:人们用曲线和图表来组织、解释信息及其关系。
图表,比如日历,可用来安排一个人一周的生活日程。
有的上小学的孩子还不会用日历,父母若和孩子一块儿使用日历,日历将是孩子学习和理解组织安排信息的相当好的工具。
2.父母的做法:(1) 事实上,任何东西都可以图表化。
举个例子,你可以把粘在香蕉、苹果或梨上的不干胶标签重新贴在一张纸上(排成一列式一行),周末时让孩子数数看每种水果吃了多少。
孩子用这种方式理解要比纸上的数字更形象。
(2) 用各种颜色块或不干胶贴记录下任何有规律的日常活动。
如每次电话铃响,就在电话机旁加一小色块,或贴在大门处,记录每天某人进来的次数。
1.主要内容:许许多多的数学问题与自然科学、艺术、音乐等有联系。
最重要的是,数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联系能帮助孩子较容易地理解数学,因为孩子可以把一个普遍性定理应用到许多不同的事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