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初一语文下册 9 鲁迅自传 (6)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初一语文下册 9 鲁迅自传 (6)
9/14/2019
18
当堂检测
• 1.选择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A)
• A.筹办(chóu)
学籍(jí)
• B.乞食(qǐ)
呐喊(nè)
• C.彷徨(fáng)
维新(wéi)
• D.侮蔑(miè)
失怙(gǔ)
9/14/2019
19
2.下列各句中都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在括号 内改正。
教师点拨: 传记的一般写法是什么?
(1)先写明自己的出生年代、籍贯、家庭情况。
(2)或按年代、或按年龄,写自己读书工作的情 况,一直写到写自传的时候为止。
(3)可把自己的经历分成几个阶段,每个阶段 突出一个方面,几个阶段又有内在的联系。
(4)表述力求言简意赅,点到为止,不必铺陈。
9/14/2019
9/14/2019
38
9/14/2019
39
9/14/2019
手蔡
稿元
。培 一
商九
讨 营
三 三
救年
共鲁
产迅
党致
人宋
信庆
的龄
、 40
这篇自传以时间为顺序,选择生活中典型
的,有代表性的材料成文,详略得当,主次分
明。对关键的事件要交代清楚,理解的清楚,
更重要的是,我们从鲁迅先生的自传中了解了
先生热爱国家、人民、求学进取、自强不息、
9/14/2019
26
精心点拨
• 鲁迅在人生道路第三次转折的原因和在鲁迅一生 中的重大意义。
鲁迅弃医从文的原因是他进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习 期间,看到一部时事影片中日本人屠杀中国人,竟有中 国人在一旁围观,看“热闹”,这一幕深深刺痛了作者 的民族自尊心,因此,他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 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壮,如何茁壮,也只 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所以我们的第一 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想提倡文艺运动了。”
2020年春语文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9.鲁迅自传
9鲁迅自传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理清鲁迅先生的生平事迹。
(重点)2.把握课文结构层次。
(重点)【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这两句著名的诗句同学们知道是谁写的吗?(生答鲁迅)。
在上学期我们也学过鲁迅的作品,谁还记得是什么?(生答)今天我们将学习《鲁迅自传》,来了解这位伟人的一生。
二、自主预习1.走近作者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
浙江省绍兴人。
中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代表作有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中篇小说《阿Q正传》,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小说集《呐喊》《彷徨》,杂文集《华盖集》等。
2.文体常识传记是用来记叙人物生平事迹的文章,也简称“传”。
传记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自述生平的,叫“自传”;一类是由别人撰写的,篇幅长的称“传”或“传略”,篇幅短的叫“小传”。
传记要求内容真实,评价公允。
《鲁迅自传》是鲁迅为自己写的传文。
3.字音字形筹.办(chóu)学籍.(jí)衰.落(shuāi) 乞.食者(qǐ)4.词语解释筹办:筹划办理。
衰落:(事物)由兴盛转向没落。
学籍:原指登记学生姓名的册子,转指作为某校学生的资格。
学力:在学问上达到的程度。
乞食:要饭。
乞:乞讨。
生计:生活;维持生活的办法。
呐喊:大声喊叫助威。
彷徨:走来走去,犹疑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
5.阅读课文,感知内容。
标出文中直接或间接表明时间的词句,了解文中牵涉的一些历史事件。
根据课文所提供的材料,梳理鲁迅在本文中所交代的一些情况。
明确:年份主要活动1881年生于浙江省绍兴府城里的一家姓周的家里。
1893年家遭大变故,寄住在亲戚家。
1896年父亲去世。
离开绍兴,前往南京求学。
1898年考入江南水师学堂;半年后改入矿路学堂。
1902年到日本留学,两年后进仙台医学专门学校。
1906年中止学医,决心从事文艺事业。
语文七年级下册《鲁迅自传》
中年鲁迅
作者作品
老年鲁迅
鲁迅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包括《孔乙己》《药》《故乡》《阿Q正传》等)、《彷徨》(包括《祝福》等)、《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包括《藤野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杂文集《华盖集》《而已集》等。
解释经文的著作。如:经传/《左传》《经传释词》
传记:列传/别传/外传/自传。如:《史记•屈原列传》
结合《呐喊》自序分析 ,鲁迅最终实现自己崇高的人生价值,不愧为民族英雄。
想用新医学来拯救当时危困的祖国
第三段中的第二年,就。。第三年又走出,到底被拒绝,红色字体等词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请找出第二段中类似的词语
表达作者因政局混乱和社会黑暗处处碰壁,从而失望,伤感,愤懑的思想感情(思想与现实不相融合的苦闷无奈)
1927年在广州
感受伟人心灵
有几个学者到段祺瑞政府去告密,说我不好,要捕拿我……一件重大的事作者为何用轻描淡写的语气?
1930年在上海
感受伟人心灵
鲁迅用轻描淡写的语气写饱含了对敌人的蔑视,“不好”正体现他“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表现了鲁迅的不畏强暴。
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一个身材矮小却形象高大的人,广大人·民称他为“民族魂”。他以匕首投枪般的文字准确剖析社会,他以“同志”般的关怀指引革命青年。他是谁呢?他就是我们深深敬仰的鲁迅先生。今天我们学习《鲁迅自传》,来了解这位伟人的一生。
“民族魂”鲁迅
自传
鲁迅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改入矿路学堂学开矿。
决意学医,进仙台医专学习。
工作
二十九岁
第二年
第三年
七年级下册语文课文解析《鲁迅自传》
七年级下册语文课文解析《鲁迅自传》七年级下册语文课文解析《鲁迅自传》(一)学习重点本文是一篇人物传记,从篇幅上:来说是小传,从传主(立传人物)来说是自传,要充分利用记叙文的有关知识理解自传和小传的特点;(二)落实字词筹办:筹划办理。
衰落:(事物)由兴盛转向没落。
学籍:登记学生姓名的册子,转指作为某校学生的资格。
学力:指在学习上达到的程度。
乞食者:要饭的人。
乞:乞讨。
生计:生活;维持生活的办法。
呐喊:大声喊叫助威。
彷徨:走来走去,犹疑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
(三)列表梳理鲁迅本文中交待的情况(四)结构及相关内容分析从内容上看,本文可以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1~3段)简要叙述了作者从1881年至1930年的经历。
这些叙述看似平淡,却寄寓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
第一段写作者的少年时代。
第二段,作者叙述了自己从18岁到29岁的经历。
在这十年的经历中,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鲁迅思想发展变化的过程和他赤诚的爱国之心。
第三段,叙述作者回国后的情况。
从一回国--第二年就走出--第三年又走出--绍兴光复后--革命政府在南京成立--后来--到一九二六年--十二月走出--四月辞职--九月出广东,这段中一个接一个的时间变化、地点变迁,让我们充分感受到,鲁迅先生归国后处在动荡的政治局势与多变的生活境况之中。
从这三个阶段可以看出,鲁迅青年时期开始就自觉地把个人的追求与祖国、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这种宝贵的思想一直贯穿在他整个人生当中。
正如在日本留学时,他写过的述志诗《自题小像》中表露的那样: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第二部分(第4段)自述创作成果。
这一段叙述的内容实际上是上文第2段中鲁迅的思想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化之后的必然结果。
在这里,作者特别提到了鲁迅这一笔名第一次使用的情况,这不仅为后人研究鲁迅提供了确凿的史料,而且也告诉我们,鲁迅先生对于1918年发表在《新青年》上的这篇小说的重视程度。
部编版初中语文课本里鲁迅文章及选自作品的汇总
【备注】此份资料归纳了部编版七至九年级语文课本里所涉及到的鲁迅写的所有课文的选自作品及我个人总结的记忆规律,方便学生背诵。
假如时间紧,可直接记最后的规律。
七上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鲁迅全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和杂文集《坟》《热风》《且介亭杂文》等。
七下第9课阿长与《山海经》选自《朝花夕拾》鲁迅全集第二卷。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八上第5课藤野先生选自《朝花夕拾》(《鲁迅全集》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八下第1课社戏鲁迅选自《呐喊》(《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社,在绍兴指一种居住区域,社戏就是每年所演的“年规戏”。
九上第14课故乡鲁迅选自《呐喊》(《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17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鲁迅选自《且介亭杂文》(《鲁迅全集》第六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九下第5 课孔乙已选自《呐喊》(《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归纳:选自《呐喊》(《鲁迅全集》第一卷)的作品有:社戏故乡孔乙已这三篇课文的版本都是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选自《朝花夕拾》(《鲁迅全集》第二卷)的作品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这三篇课文的版本也和上面三篇一样,都是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选自《且介亭杂文》(《鲁迅全集》第六卷)的作品有: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从以上资料中,我个人总结的规律是:(此规律仅适用于部编版初中语文课本)1. 课文题目的字数≦3的,均选自字数少(只有2个字)的《呐喊》;2. 课文题目的字数≧4的,均选自字数更多点(有4个字)的《朝花夕拾》。
即:课文题目字数少的选自字数少的作品,课文题目字数多的选自字数多的作品。
语文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9课《鲁迅自传》如何阅读、写作人物传记
如何阅读、写作人物传记一、传记的定义和分类传记是遵循真实性原则,用形象化的方法记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以及其历史背景的一种叙事性文体。
(1)从叙述人称看,传记可分自传和他传。
前者是作者自己撰写的,后者是他人撰写的。
(2)从表达方式看,一般的传记以记叙为主,还有的传记,一面记述人物的经历,一面加以评论,记叙与评论各半,这种传记则被称为“评传”。
二、传记的特点1、人物的时代性和代表性。
传记里的人物都是某时代某领域较突出的人物。
2、选材的真实性和典型性。
传记的材料较翔实,作者从传主的繁杂经历中选取典型的事例,来表现传主的人格特点,有较强的说服力。
3、选文兼具史实性与文学性。
传记属于纪实性作品,要求记述的事实是客观存在的、准确的、真实的。
任何已经成为过去的历史是不可能全面复现的,任何对历史的叙述,也只能是相对真实的描述。
传记允许作者对个别细节、某些场景进行符合时代环境的合理的有限度的想象,以便丰富、生动地描绘人物,凸现人物特性,使之显得有血有肉,增加作品的可读性与感染力。
三、如何阅读并写作人物传记(一)注意把握传主的形象,概括传主的精神品质1、通过阅读梳理出主要事件。
从人物在事件中的表现来把握其形象。
如果是评传,要区分传记中的叙与评,把握事件与观点的关系。
2、同时又要注意细节描写。
细节特别是典型细节往往最能传神,最能打动人,给人以深刻印象。
阅读传记时要学会把握作品中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细节。
3、注意从传主与时代,传主与他人的关系去把握传主形象。
“传主与时代”“传主与他人”是理解传记的经纬。
首先要关注时代、社会、家庭背景下的传主。
要理解传主其人其事,就要了解他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背景、家庭生活背景等众多因素。
其次,要理解关系网中的传主。
传主的人际交往是影响他也是组成他人生经历的重要方面,通过传主与他人的关系去把握传主是阅读传记的一条通道。
(二)要学会分析传记的语言特色、文本基本特征和表现手法自传采用第一人称,语言或自然亲切或幽默调侃,通常以记叙为主,兼有描写抒情。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鲁迅自传 关于鲁迅少年时家中的"变故"素材 语文版
关于鲁迅少年时家中的“变故”
鲁迅13岁那年除夕,79岁的曾祖母去世了。
当时已有电报和轮船,所以不到一个月,祖父就从北京赶到了绍兴。
祖父丁忧回家后第二年秋天,正值浙江考举人,主考官是鲁迅祖父在科举中一道考上的同年。
浙江的乡试通常在旧历八月初举行,连试三场,每场三天,最后一场考完必在八月十七日,次日正是钱塘江大潮的日子。
周家的一位亲戚即道墟章家等,因为儿子要参加考试,就在考试前的一些日子请鲁迅祖父去通关节。
一开始,鲁迅祖父觉得不好办,后来纠缠不过,知道这年外放主考的学台,与自己是同科出身,就写了一封信。
而这个亲戚拿了这封信回到道墟,又附了1000元的钱庄期票,马上派人送到苏州的浙江学台那里去。
那时规定,学台到了省里,不能收拆私信。
信送到时,学台正与苏州知府谈话,就把信放在一边了。
可送信人不明底细,吵着要回条,学台只好按规定让知府拆信,知府拆开一看,拿着信就走,回去后就向光绪皇帝奏了周福清打通关节的事,光绪批下来要将周福清逮捕法办。
于是鲁迅祖父就不得不离家躲到了别处。
但根据当时清政府的法律,捉不到本人,就要把家里其余的男人都捉去,甚至“满门抄斩”的。
于是鲁迅父亲也离家避难,其他男人也都避开了。
(摘自张能耿《鲁迅的青少年时代》)。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9《鲁迅自传》教学课件语文版
1926年
做厦门大学教授
被北洋军阀 政府通缉
您的位置:>>鲁迅自传>课文分析
1926年 到广东做了 12月 中山大学教
授
1927年 辞去中山大学 4月 教授
1927年 出广东,定居 9月 在上海
1918年
开始从事文学 因为一个朋友钱玄同
创作
的劝告
您的位置:>>鲁迅自传>课文分析
刻苦著作 鞠躬尽瘁
您的位置: >>鲁迅自传>基础知识
字 词 处 理
1、字词全解
(1) [学力] 这里指在学习上达到的程度。
(2)[生计] 维持生活的办法。 (3) [变故] 意外发生的事情;灾难。 (4) [筹(chou)办] 筹划举办。
(5) [幕友]
明清时代地方署中无官职的助理 人员,负责弄事诉讼、钱粮账务、 公文书信等事务。俗称“师爷”。
历史成就其伟大的原因:
• 将个人奋斗与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2、补充注释
(1)“我家忽而遭了一场很大的变故。”
指1893年鲁迅的祖父周福清,因科场案入 狱。1893年在京为官的周福清因其母去世,回 乡奔丧,恰逢浙江乡试,帮人买通关节,以谋 中举。后败露入狱累及鲁迅的父亲。
(2)“现在汇印成书的有两本短篇小说集:《呐喊》, 《彷徨》。一本论文,一本回忆记,一本散文诗, 四本短评。”
“一本论文”:是指他的论文集《坟》;“一本 回忆记”:指《朝花夕拾》;“一本散文诗”: 指《野草》;“四本短评”:指《华盖集续篇》、 《华盖集》、《而已集》、《热风》。
2、从此文可以看出, 自传有何特点?大致 写法如何?
特点:内真实,评价公允
(1)、篇幅不宜过长; (2)、用第一人称来写; (3)、要实事求是,不能夸大
语文版七年级下(鲁迅自传)
1918年
开始从事文学创作 因为一个朋友钱玄同 的劝告
2020/7/29
6
一、鲁迅的家世 怎样?
鲁迅本姓周,名樟寿,后改为树人;字豫山,
后改为豫才。1881年9月25日出生于浙江绍兴城
内周氏望族。祖父周福清(字介孚)出身翰林,
在京城担任内阁中书,家里有四五十亩水田,不
愁生计。其父周伯宜虽没做官,但也是读书人。
周家是一个典型的书香门第。
2020/7/29
7
二、出生于这样的家庭,鲁迅的 童年过得怎样?请同学们根据已学过 的鲁迅作品描述一下。
初生人世,不愁吃穿,有疼爱自己 的父母,有百般照顾自己的家人,有好 玩的朋友,有迷人的乐园,有博学的老 师指点,又受着书香门第的熏陶……
鲁迅的童年应该是很幸福的。
2020/7/29
8
三、鲁迅家遭遇了怎样的一场变 故?家庭景况沦落到怎样的境地?
鲁迅的祖父涉嫌科场舞弊,被罢官
下狱。狱中的打点需要钱,父亲一病三
年也需要钱,家道急剧衰落,以至于学
费都无法筹措。且家庭败落后,亲戚族
人也都一个个换了嘴脸。这种急剧的变
化,使鲁迅深刻感受到了世态的炎凉,
人生的阴暗面。从而形成了鲁迅强烈的
怀疑精神和批判精神。
鲁迅自传
鲁迅
2020/7/29
1
传:也叫传记,是记叙人物生 平事迹的文章。
大传 篇幅长短 小传 传
自传 立传人物
他传
2020/7/29
2
学力:学习上达到的程度。 生计:生活;维持生活的办法。
乞食者:qǐ 要饭的人。乞:乞讨。 筹办:chóu 筹划办理。
学籍:登记学生姓名的册子,转指作为某 校学生的资格。 呐喊:nà 大声喊叫助威。
2.1 鲁迅自传 课件 语文版七下 (6)
鲁迅名言
1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 是有的。 2 、我好象是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 牛奶。 3、不满是向上的车轮,能够载着不自满的 人前进。 4、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5、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6、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 都用在了工作上了。
齐读最后一段,结合课下注解, 完成下列各题
论文 《坟》 《呐喊》《彷徨》 短篇小说集——— --— 回忆录 《朝花夕拾》 散文诗 《野草》
短评 《华盖集》《热风》《华盖集续集》《而已集》
写作特色
1.高度的概括性 2.详略得当 3.评阅简劲.感情含畜深沉
试一试
为自己写一篇传记,让 你的朋友对你多一份了解。
2、鲁迅无钱上学,却为什么不 肯学做幕友和商人?
因为幕友为虎作伥,欺压百姓,作 者厌恶;商人贪图钱财,惟利是图, 作者不齿。
3、说说鲁迅为什么要选择学医,又见出于什么 考虑决定弃医从文的,从这里可以看出鲁迅是 怎样的人? • 选择学医,是因为“我确知道新的医学 对于日本维新有很大的助力”
• 弃医从文,是因为“我偶然在电影中看见 一个中国人因做侦探而将被斩,因此又觉得在 中国医好几个人也无用,还应有较广大的运动 •••••先提昌新文艺。 从中可 看出,鲁迅是一个时刻以国家为已任, 有强烈的民族责任感的艺术家。
鲁迅自传
教学目标
• 1、了解鲁迅的生平经历和主要著作。 • 2、学习运用朴素平实而又蕴含深情 的语言来写作。 • 3、学习传记文体把握人物精神实质 的写作方法。 • 4、学习传记文体高度的概括性。
检查预习情况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o)兴 绍( shà • 筹( )办 chó u • 厦( )门 xià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9课鲁迅自传(课件)
鲁迅的父亲周伯宜 鲁迅的母亲鲁瑞
写作背景
这篇自传写于1930年5月16日,其时距作者去 世仅6年,可以说是作者对自己一生中大部分经 历的概括与总结。这篇自传写得十分简练,连 标点在内也不过千字。(作者以时间为序,概 要地记述了自己近50年的经历),其中包括家 庭、求学、工作、创作等方面的情况,使读者 能够清楚地了解作者成长、奋斗的历程和他的 人生态度。其史料价值不言而喻,它是后人研 究鲁迅的十分宝贵的资料。
1、鲁迅的家 世:
鲁迅本姓周,名樟寿,后改为树人;字豫 山,后改为豫才。1881年9月25日诞生于浙江 绍兴城内周氏望族。祖父周福清(字介孚)出 身翰林,在京城担负内阁中书,家里有四五十 亩水田,不愁生计。其父周伯宜虽没做官,但 也是读书人。周家是一个典型的书香门第。
绍兴东昌坊口新台门周家。1881年9月 25日,鲁迅产生在这里。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课
《鲁迅自传》
激趣导入
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 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情。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 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 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 新文化的方向。
-------毛泽东评鲁迅
一直住在上海。
2、鲁迅在人生道路上有哪几次转折?
明确:三次。
(一)水师学堂改进矿路学堂 思
(二)决意学医
想
发
(三)弃医从文
展
3、鲁迅在人生道路上的转折最重要的 是哪一次?反应了鲁迅怎样的思想?
明确:第三次转折。
它直接表露出鲁迅先生一心为了救 国救民的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强烈的爱国 主义思想。
4、鲁迅先生为什么要学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13/2019
18
当堂检测
• 1.选择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A)
• A.筹办(chóu)
学籍(jí)
• B.乞食(qǐ)
呐喊(nè)
• C.彷徨(fáng)
维新(wéi)
• D.侮蔑(miè)
失怙(gǔ)
9/13/2019
19
2.下列各句中都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在括号 内改正。
从考入南京水师学堂到“改进矿路学堂”,这是 作者思想发展的第一个阶段;
到东京留学决意学医,为了祖国的强盛、民族的 振兴,走上医学救国的道路,这是作者思想发展 的第二个阶段;
9/13/2019
25
弃医从文,学文学,走文学救国的道路,这是 作者思想发展的第三个阶段。
9/13/2019
6
2、(1896年)我于是决心回 家,而我底父亲又生了重病,约有 三年多,死去了。
9/13/2019
7
3、我渐至于连极少的学费也无 法可想;我的母亲便给我筹办了一 点旅费,教我去寻无需学费的学校 去,因为我总不肯学做幕友或商人 ,——这是我乡衰落了的读书人家 子弟所常走的两条路。
(刚) 回国
在浙江的两级 师范学堂做化 学和生理教员
第二年 到绍兴中学 (1910年) 堂做教务长
1911年革 命政府成 立后
做绍兴师范 学校的校长
参加宣传
9/13/2019
13
1912年革命 政府在南京 成立后
到北京教育部做部员 兼做北京大学、师范 大学、女子师范大学 的国文系讲师
1918年 开始发表小说
因为确知道了新的医 学对于日本维新有很 大的助力
1906年
弃医从文
偶然在电影上看见一个 中国人因(在日俄战争 中)的侦探而将被斩, 因此又觉得在中国医好 个人也无用,还应有较 为广大的文学运动
9/13/2019
11
9/13/2019
弃医从文
12
1909年 29岁
回国
因为母亲和几个别的人 很希望我有经济上的帮助
• A.我底母亲便给我筹办了一点旅费,教我去寻无
须学费的学校去。(“须”改为“需) ” • B小.我计便划弃,了但学都藉陆,续再失到败东了京。,( “和藉几个”朋改友为立“了籍些) ”
• C.但待到在东京的豫备学校毕业,我已经绝意要
学医了。(“绝”改为“决) ”
• D.有几个学者到段祺瑞政府去告秘,说我不好,
因为一个 朋友钱玄 同的劝告
1926年
9/13/2019
做厦门大学教授
被北洋军阀 政府通缉
14
声援学生
9/13/2019
15
1926年 12月
1927年 4月
1927年 9月
9/13/2019
到广东做了 中山大学教 授
辞去中山大学 教授
出广东,定居 在上海
16
刻苦著作 鞠躬尽瘁
9/13/2019
两本短篇小说集即《呐喊》、《彷 徨》,一本论文,一本回忆记,一本散 文诗,四本短评,《中国小说史略》, 《唐宋传奇集》,还有译著。
“初做小说”即指《狂人日记》,这是一篇讨 伐封建制度,声讨封建文化的檄文,是鲁迅文 学创作中战斗性、革命性很突出的作品。
9/13/2019
24
合作探究:
• 鲁迅在人生道路上有几次重大转折?其中 最重要的是哪一次?反应了鲁迅怎样的思 想?
9/13/2019
8
列表梳理鲁迅本文中每段交待的情况:
时 间 事件 原因 1898年18岁 旅行到南京
考入水师学 堂
改进矿路 大约过了半年 学堂学开
矿
追求真理
9/13/2019
9
时间 事件
0
一 九
被 派
二往
年日
毕本
业去
之留
后学
9/13/2019
原因
血荐轩辕
10
1904年
决意学医 进了仙台 医学专门 学校
要捕拿我。(“秘”改为“密) ”
9/13/2019
20
•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
• A.母亲以自修得到能够看书的学力。(学力:学习 的经历)
• B.我底母亲便给我筹办了一点旅费……(筹办:设 法弄到)
• C.这是我乡衰落了的读书人家子弟所常走的两条 路。(衰落:由兴盛转向没落)
学力:在学问上达到的程度。
侮蔑: 轻视,轻蔑。
9/13/2019
4
列表梳理鲁迅在本文中每段交待的情况:
时 间 事件 原因 1881年 出 生 1893年13岁 辍学回家 家里遭了很大的变故
9/13/2019
5
1、但到我十三岁时,我家忽而 遭了一场很大的变故,几乎什么也 没有了;我寄住在一个亲戚家里, 有时还被称为乞食者。
• D.我家忽而遭了一场很大的变故,几乎什么也没 有了。(变故:意外发生的事情)
9/13/2019
21
自主反思
9/13/2019
22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 1、我能了解鲁迅的生平经历和主要著作。 • 2、我要学习鲁迅先生严肃的人生态度和爱
国思想。
9/13/2019
23
自主学习:
鲁迅走上救国文学道路后,在文学创作方 面有哪些重大成果?
17
教师点拨:
传记是以写生平事迹为主,第四段则在写作者的著述 情况,对本文有什么作用,这种写法有什么好处呢?
鲁迅不但是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 更是伟大的文学家,他一生的革命实践 与文学创作是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的,文 学创作是他歌颂人民,宣传真理,打击 敌人的主要方式,他的著述是世界文化 宝库中的瑰宝,对他的著述情况做些简 单的交代是很有必要的!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 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新文化运 动的旗手,对民主革命和现代文学作出了巨大贡献,并 给人们留下了丰富宝贵的精神遗产。 1918年初在《新 青年》上发表了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抨击家 族制度与封建礼教。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 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 诗集《野草》,杂文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 《南腔北调集》《华盖集》等。
9/13/2019
1
传:也叫传记,是用来记叙人
物生平事迹的文章。 大传篇幅长短 来自传传 自传立传人物
他传
9/13/2019
2
自学目标: 1、我能掌握本课生字词和传记的特点。
2、我能找出鲁迅的生平经历和主要创作 成果。
9/13/2019
3
自主学习
给下列词语注音:
筹办(chóu bàn ) 衰落( shuāi luò) 学籍( xué jí ) 学力( xué lì ) 乞食者(qĭ shí zhě ) 生计( shēng jì) 呐喊( nà hăn ) 彷徨( páng huá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