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管理制度.doc
(完整版)危险、有害因素(危险源)辨识、评价、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11目的识别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产品和服务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并进行风险评价,及时更新,为尽量减少和控制公司各项活动中的风险提供依据。
2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危险因素识别、评价、控制和更新工作。
3 术语3.1危险、有害因素(危险源)危险、有害因素(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人员伤害或疾病、物质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因素。
危险源根据评价可以划分为重大危险源、重要危险源、一般危险源。
3.2危险、有害因素识别:认知危害、有害因素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3.3风险:特定危险、危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后果严重性的结合。
3.4风险评价:依照现有的专业经验、评价标准和准则,评价风险程度并确定风险是否可容忍的全过程。
3.5事件:发生或可能发生伤害、疾病 (不论严重程度)或死亡的与工作相关的事件。
注1 :事故是一种造成了伤害、疾病或死亡的事件。
注2:没有造成伤害、疾病或死亡的事件也被称为[near-miss未遂事件]、[near-hit虚惊事件]、[close call差点出事]或[dangerous occurrence危险事件]。
注3:紧急情况是一种特殊形式的事件。
)3.6危险、有害因素风险分级管控根据对危险、有害因素的风险评价,将危险、有害因素划分为重大风险/红色风险(A级)、较大风险/橙色风险(B级)、一般风险/黄色风险(C级)、低风险/蓝色风险(D级)四个风险等级,并采用红、橙、黄、蓝色进行标识。
3.6.1重大风险/红色风险(A级)属于不可容许的危险,必须建立管控档案,应由企业重点负责管控,必须立即整改,不能继续作业,只有当风险等级降低时,才能开始或继续工作。
标识为红色。
3.6.2较大风险/橙色风险(B级)属于高度危险,必须建立管控档案,必须制定措施进行控制管理,应由公司管理部和各职能部门根据职责分工负责管控。
标识为橙色。
3.6.3一般风险/黄色风险(C级)属于中度危险,应由所在车间负责管控,公司管理部负责监督落实。
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价和控制管理制度
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价和控制管理制度一、目的为加强**(以下简称**)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的识别、风险评价管理,确定重点危险源,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降低事故风险,减少职业健康安全危害,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生产经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常规及非常规活动的危险源辩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管理。
三、引用标准3.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3.2《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3.3《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GB/TZ33000—20163.2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 64413.3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 13861四、术语和定义4.1危险源: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4.2危险源辨识: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4.3风险: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
4.4风险评价:评估风险大小以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
4.5重点/重要危险源:企业经过风险评价,确定的本企业相对风险较大、需重点加以控制的危险源,包括企业不可接受的风险。
五、职责5.1质量与安全管理部5.1.1负责组织**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控制工作。
5.1.2负责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控制措施的汇总、登记、核实和组织评价、更新工作。
汇总编制、审核本公司《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清单》、《重点/重要危险源清单》,并对各部门危险源的识别、评价以及控制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5.1.3负责对各部门重点/重要危险源的管理进行监督检查。
5.2各部门5.2.1负责本部门危险源辨识、风险控制的管理工作。
5.2.2负责识别以及更新本部门的危险源,编制本部门《危险源辨识清单》,对本部门危险源的控制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六、工作程序和要求6.1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控制的策划和组织6.1.1在安全标准化体系建立之初、年度更新或出现需及时更新的情况时,各部门按照要求,组织开展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的基础调查、辨识,编制《危险源辨识清单》,经部门负责人批准后报安监部。
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管理制度
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管理制度
是指建立风险管理体系,通过识别和评价可能导致人员伤害、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等危险源,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从而确保组织能够在安全、健康和环境方面达到可接受的风险水平。
该管理制度应包括以下内容:
1. 危险源识别:对组织内部和外部的各种活动、设施和程序进行全面的识别,确定可能带来风险的危险源。
2. 风险评价:对所识别的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确定其对人员、财产和环境可能产生的潜在风险,并确定其等级和优先级。
3. 风险控制: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包括风险的消除、减轻或控制,确保风险能够以可接受的水平进行管理。
4. 培训和教育:对组织内的员工进行风险管理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对危险源识别和风险评估的能力,增强他们对风险管理的重要性的认识。
5. 风险监测和审查:对已实施的风险控制措施进行监测和审查,确保其有效性,并随时对管控措施进行修订和改进。
6. 事故调查和纠正措施:对发生的事故进行调查,找出原因和责任,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以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7. 法规和标准的遵从:确保组织的风险管理制度符合相关的法规和标准要求,并随时进行更新和调整。
通过建立和执行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管理制度,组织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潜在风险的发生概率,保护员工的安全和健康,保护财产和环境的安全。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管理制度模版(四篇)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管理制度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了确保企业安全生产,防止事故发生,减少和控制危险源,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的制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以及企业的安全管理要求。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全体员工,包括全体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作业人员等。
第二章辨识与评价流程第三条辨识与评价程序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采取分级管理的原则,具体流程如下:1. 编制危险源清单企业应组织相关部门编制危险源清单,包括危险源名称、危险源位置、可能产生的事故类型等。
2. 辨识危险源企业应组织相关部门对危险源进行辨识,明确危险源的特征、可能引发的事故以及可能造成的后果。
3. 评价风险等级根据危险源的特征、可能引发的事故以及可能造成的后果,评价风险等级,确定风险控制措施的紧急程度。
4. 制定风险控制措施根据风险等级评价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并制定具体的措施实施计划。
5. 风险控制措施的实施与跟踪责任部门和责任人按照措施实施计划,对风险控制措施进行实施,并定期进行跟踪评估,确保措施有效。
第四条辨识与评价方法1. 文献资料分析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危险源的特征、可能引发的事故以及可能造成的后果。
2. 实地调查法组织人员进行实地走访,了解危险源的具体情况,包括危险源位置、可能产生的事故类型等。
3. 专家评估法邀请相关专家对危险源进行评估,确定危险源的风险等级和控制措施。
4. 统计分析法通过对历史事故数据和事故统计数据的分析,评估危险源的风险等级和控制措施。
第三章风险控制措施的制定与落实第五条风险控制措施的制定根据已辨识与评价的危险源,企业应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包括人员培训、防护设施设备的采购与维护、工艺改进等。
第六条风险控制措施的落实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应按照风险控制措施的实施计划,履行相应的职责,确保措施的落实。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管理制度范本(5篇)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管理制度范本一、背景与目的为了确保员工的安全与健康,保障生产经营活动的安全稳定进行,公司制定了《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管理制度》。
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通过对危险源进行辨识和风险评价,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消除或控制潜在的危险源,降低与危险源相关的风险。
二、范围适用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部门、项目以及员工,包括但不限于生产车间、办公区域、实验室等。
三、术语定义1.危险源:指可能对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造成伤害的物质、设备、环境或工艺。
2.风险评价:指对危险源进行识别、分析和评估,确定风险等级和采取相应管理措施的过程。
3.风险等级:根据风险评估结果确定危险源的风险程度,一般包括高风险、中风险、低风险三个等级。
4.管理措施:指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取的针对性措施,包括消除危险源、控制风险、防范预防、应急处理等措施。
5.责任人:指被指定负责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管理措施的人员。
四、制度要求1.危险源辨识(1)各部门负责人要组织员工对所辖区域的危险源进行辨识,并将辨识结果记录并进行归类分析。
(2)对于发现的新危险源,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控制或消除,并及时调整管理措施。
(3)辨识结果应明确危险源的名称、位置、性质、影响范围等信息,并进行文档化保存。
2.风险评价(1)辨识后的危险源要进行风险评价,确定风险等级。
(2)风险评价要综合考虑潜在的危险源、可能导致的伤害程度、暴露时间以及员工的易感性等因素。
(3)根据评价结果,确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并进行文档化记录。
3.管理措施(1)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并明确责任人。
(2)管理措施包括但不限于提供个人防护用品、加强培训教育、设立防护设施、完善应急预案等。
(3)责任人要负责组织、执行和监督相应的管理措施,并进行跟踪和评估。
4.监督与评估(1)公司要定期组织对危险源的辨识和风险评价进行全面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组织相关部门、员工进行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能力。
企业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管理制度
企业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管理制度第一章危险源评价管理制度第一条为规范企业风险评价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危险源风险管理机制,有效辨识企业在生产、管理、服务、活动过程中存在/潜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并对它们进行分析评价,评定其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合理划分风险等级,确定优先控制顺序,为安全生产决策提供可靠依据,根据《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GB/T28001-2001)、《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AQ3013-2008),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主要从风险管理的范围与评价方法、风险评价、风险控制、隐患治理和风险信息更新等环节进行规定。
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措施的制定及实施的具体操作指南,执行企业《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程序》。
第三条重大危险源的辨识、申报登记、监测、评估、监控管理,执行企业《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
第二章评价范围与方法准则第四条风险评价的范围包括:1、规划、设计和建设、投产、运行等阶段;2、常规和异常活动;3、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4、所有进入作业场所的人员的活动;5、原材料、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6、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7、人为因素,包括违反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8、丢弃、废弃、拆除与处置;9、气候、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
第五条各单位应根据需要,选择有效、可行的风险评价方法进行风险评价。
常用的评价方法有:1、工作危害分析(JHA);2、安全检查表分析(SCL);3、预危险性分析(PHA);4、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5、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6、故障树分析(FTA);7、事件树分析(ETA);8、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LEC)等方法。
第六条企业依据以下内容制定风险评价依据:1、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2、设计规范、技术标准;3、企业的安全管理标准、技术标准;4、企业的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等。
第七条风险管理及评价准则:风险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有:对全过程(企业工程业务流程)、全范围(企业管辖的平面与空间)、企业范围的全部人员(包括企业职工、施工方、供应商和承包方等)进行风险辨识,然后进行量化评估分级,再制定针对性的控制措施,保证所有的风险辨识充分,并处于受控状态。
危险源(重大)辨识与风险评价管理制度
危险源(重大)辨识与风险评价管理制度第一章目的第一条通过对危险源的辨识,评价其风险程度,判定出重大危险源,为建立实施管理体系和管理方案提供依据。
第二章危险源分类第二条参照GB6441—86《企业伤亡事故分类》,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先发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结合工程特点,将危险、危害因素确定为20种基本类型:(一)、物体打击:是指物体在重力或其他外力的作用下产生运动,打击人体造成人身伤亡事故,不包括因机械设备、车辆、起重机械、坍塌等引发的物体打击;(二)、车辆伤害:是指企业机动车辆在行驶中引起的人体坠落和物体倒塌、飞落、挤压伤亡事故,不包括起重设备提升、牵引车辆和车辆停驶时发生的事故;(三)、机械伤害:是指机械设备运动(静止)部件、工具、加工件直接与人体接触引起的夹击、碰撞、剪切、卷入、绞、碾、割、刺等伤害,不包括车辆、起重机械引起的机械伤害;(四)、起重伤害:是指各种起重作业(包括起重机安装、检修、试验)中发生的挤压、坠落(吊具、吊重)物体打击和触电;(五)、触电,包括雷击伤亡事故;(六)、淹溺,包括高处坠落淹溺,不包括矿山、井下透水淹溺;(七)、灼烫:是指火焰烧伤、高温物体烫伤、化学灼伤(酸、碱、盐、有机物引起的体内外灼伤)、物理灼伤(光、放射性物质引起的体内外灼伤),不包括电灼伤和火灾引起的烧伤;(八)、火灾;(九)、高处坠落:是指在高处作业中发生坠落造成的伤亡事故,不包括触电坠落事故;(十)、坍塌:是指物体在外力或重力作用下,超过自身的强度极限或因结构稳定性破坏而造成的事故,如挖沟时的土石塌方、脚手架坍塌、堆置物倒塌等,不适用于车辆、起重机械、爆破引起的坍塌;(十一)、放炮:是指爆破作业中发生的伤亡事故;(十二)、火药爆炸:是指火药、炸药及其制品在生产、加工、运输、储存中发生的爆炸事故;(十三)、化学性爆炸:是指可燃性气体、粉尘等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接触引爆能源时,发生的爆炸事故(包括气体分解、喷雾爆炸);(十四)、物理性爆炸:包括锅炉爆炸、容器超压爆炸、轮胎爆炸等;(十五)、中毒和窒息:包括中毒、缺氧窒息、中毒性窒息;(十六)、其他伤害:是指除上述以外的危险因素,如摔、扭、挫、擦、刺、割伤和非机动车碰撞、轧伤等(矿山、井下、坑道作业还有冒顶片帮、透水、瓦斯爆炸等危险因素)。
危险源辨识、评价及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5篇)
危险源辨识、评价及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推进危险源识别、评价及监督管理制度的实施,提高对事故的防范能力和对重大危险源的控制力,有效防范重特大事故的发生,消除事故苗头,特制定本制度。
一、公司总工程师负责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的领导工作,并对确定的重大危险源审核批准。
二、分公司安全科及项目部负责排查、识别所辖范围内的危险源并实施和管理。
三、公司安全处负责组织危险源的识别、汇总、分析、评价和确定,各相关部门协助实施。
四、危险源识别范围:a)本公司在生产和服务活动中存在或可能发生的危险源。
b)所使用的产品或服务中存在或可能发生的危险源。
c)识别危险源应充分考虑常规、非常规两种活动状态和过去、现在、将来三个时态。
五、危险源识别方法危险源的识别采用现场排查法,由安全检查人员同其他相关人员在现场进行识别、观察。
六、风险评价采用LEC评估办法,它综合考虑各个环节发生事故的可能性,人员暴露在这些环境的频率以及一旦发生事故所产生后果的严重性等三方面因素,采取评分的办法和对比的手段,根据总的危险分值简易评价作业环境的潜在危险性。
七、分公司安全科、项目部安全员根据本程序的规定组织有关人员对所辖场所的危险源进行评分评级,确定重大危险源并实施控制。
八、重大危险源管理:1、分公司、项目部分别建立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体系和识别监控小组,明确相关人员的职责。
2、分公司、项目部分别制定重大危险源识别监控管理制度。
3、项目部由项目经理负责组织本项目有关人员对该施工工程进行危险源辨识、评价,列出一般危险源和重大危险源,确定监控时间和监控巡查时间。
国家建设部指出的七项分部分项工程必须全部列为重大危险源进行监控,同时符合论证条件的工程必须提前申请专家论证审查。
4、公司、分公司和项目部分别建立重大危险源识别监控台帐。
项目部每月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价,每月分别向安全科、安全处上报一份台帐。
5、项目部对识别出的重大危险源要单独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和应急救援措施及监控责任制度,报监理审核,总工程师审批。
公司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管理制度
公司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管理制度危险辨识及风险评价制度一、危险源识别1.1 危险源识别范围应包括:所有常规和非常规作业活动、所有设备设施、所有物料、人员和环境条件。
1.2 危险源识别应遵循客观、全面、系统、动态的原则,重点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2.1 可能导致人员伤害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危害因素;1.2.2 可能导致设备设施损坏、故障和潜在的化学反应;1.2.3 可能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因素;1.2.4 可能导致社会和政治影响、公共卫生和安全问题的因素。
二、风险评估方法2.1 风险评估应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考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后果严重程度和事故影响范围等因素。
2.2 风险评估应依据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标准、规范和规定,以及公司自身的管理要求进行。
2.3 风险评估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3.1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2.3.2 后果严重程度;2.3.3 影响范围;2.3.4 经济和社会影响。
三、风险等级判定3.1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将风险分为五个等级:低风险、较低风险、中等风险、较高风险和高风险。
3.2 风险等级判定应综合考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后果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以及经济和社会影响等因素。
四、风险控制措施4.1 根据风险等级判定结果,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包括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培训教育和个体防护等。
4.2 风险控制措施应遵循科学、合理、经济和有效的原则,同时考虑可行性、可靠性和安全性。
五、风险报告与记录5.1 各部门应定期向公司安监部门报告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估结果和控制措施等情况。
5.2 公司安监部门应对各部门的风险报告进行汇总和分析,形成公司的风险报告,报送公司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
5.3 各部门应对风险报告及相应控制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记录,建立和完善风险档案。
六、风险沟通与培训6.1 公司安监部门应定期组织开展风险沟通会议,将风险信息传递给员工和管理层,并讨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全]危险源辨识与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分级管控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编制目的为科学辨识本工程范围内作业场所和作业过程中的危险源,规范项目部安全风险管理,防范重大事故发生,确保项目部安全生产顺利进行,保障职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工程项目标准化管理手册》3、业主相关规定4、项目《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第三条适用范围本文件适用于项目部及所属劳务队第四条工作原则危险源辨识与安全风险分级管理工作应遵循〃动态管理、风险评估全过程分阶段实施、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
第二章危险源辨识评价第五条危险源相关概念一、危险源危险源:是英文Hazard一词的汉译,又被译作危害因素,《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GB/T28001-2011中,把其定义为: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其组合。
二、重大危险源重大危险源:《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18将其定义为: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对是否为重大危险源的评价就是基于其具有有害物质(危险化学品)数量的多少,一旦失控可能造成的后果严重程度(如死亡半径等)来确定。
因此工程施工中不适用重大危险源这个概念。
如果要使用这个概念,应该定义为经评价后的重大风险作业对应的危险源。
三、两类危险源理论危险源(Hazard)既包括不安全的根源,也包括不安全的状态与行为,但重大危险源中的危险源,指的则是能量或有害物质之类的不安全的根源,而不包括不安全的状态与行为。
东北大学的陈宝智教授根据危害因素(hazard)的性质特点,提出了两类危险源(hazard)理论:第一类危险源:是指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包括生产过程中各种能量源、能量载体或危险物质。
第一类危险源决定了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它具有的能量越多,发生事故后果越严重,具有客观性。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管理制度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国务院“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基本方针,辨识公司范围内生产、管理及道路运输过程中的危险源,确定重大危险源及控制措施,加强重大危险源的控制管理,实现对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的全面管理和有效控制,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本管理办法适用于公司生产、管理及道路运输过程中危险源的辨识、评价、控制和管理活动。
第三条危险源实施分级、分类控制、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管理工作归公司安全部负责。
第二章危险源评价和风险控制管理第四条危险源辨识和风险控制管理领导小组人员及职责公司成立危险源辨识和风险控制管理领导小组:组长:成员:设置安全部,任安全部负责人,安全部负责公司危险源辨识和风险控制管理具体工作:(一)组织实施阶段的安全生产风险分析,指导公司部门对生产、管理和服务活动过程中的危险源进行辨识、评价、控制和管理活动,排查安全生产中可能存在的重大危险源,组织制定控制措施和应急预案;(二)负责对公司的危险源辨识和风险控制管理工作进行指导、督办和动态检查;(三)定期讲公司重大危险源想行业主管部门上报。
第五条危险源定义: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或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第六条危险源辨识范围包括(一)所有进入工作场所人员包括企业员工以及从事道路活动的车辆、人员;(二)生产工作过程的危险、有害因素包括恶劣天气、道路状况、车辆车况、设备设施、违法违章操作等。
第七条危险源分类:公司范围内生产及服务中的危险源按照影响范围分为道路货物运输、经营活动场所、设施设备。
第八条危险源分级:分为一般风险和重大风险两级危险源,依据风险级别分为一般危险源和重大危险源。
(一)可能引发轻微伤害事故的危险因素一般风险的危险源列为一般危险源;(二)可能引发一般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了能引发道路交通一般及以上事故的危险因素重大风险的危险源列为重大危险源。
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管理制度模版
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管理制度模版1. 目的为确保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的安全,保护员工的身心健康,减少事故和灾害的发生,特制定本《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管理制度》。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的所有生产经营活动,包括但不限于工厂车间、办公场所、仓储区域、设备设施、生产流程等。
3. 危险源识别3.1. 危险源定义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事故和灾害发生的物理、化学、生物、人因和管理因素等。
3.2. 危险源的识别方法3.2.1. 实地调查法通过对工作场所进行实地走访,检查设备设施、工艺流程、物质储存等方面,确定潜在的危险源。
3.2.2. 文献资料研究法收集有关行业、设备、工艺的相关文献资料,分析其中的危险源情况,进行危险源识别。
3.2.3. 员工反馈法通过员工的反馈和意见调查,了解工作场所存在的潜在危险源,汇总整理并进行识别。
4. 风险评价4.1. 风险评价定义风险评价是对危险源造成的潜在危害和发生可能性进行定量或定性的评估。
4.2. 风险评价的方法4.2.1. 定性评估法根据经验和专家意见,对危险源造成的潜在危害进行评估,并分为高、中、低风险等级。
4.2.2. 定量评估法采用统计学方法,通过数据分析和模型计算,得出危险源造成的风险值。
4.3. 风险评价指标风险评价指标主要包括风险等级、可能性、影响程度、风险值等,根据具体情况确定评价指标。
5. 风险管理5.1. 风险管理措施根据风险评价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安全设施、操作规程、培训教育等。
5.2. 风险管理计划制定风险管理计划,明确风险管理目标、责任人、时间计划、预算等,确保风险管理措施的落实。
5.3. 风险管理监督建立风险管理监督机制,定期检查风险管理措施的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6. 应急管理6.1. 应急预案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包括人员疏散、设备故障处理、物资储备等内容。
6.2. 应急演练定期组织应急演练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理能力和意识,并对演练结果进行评估,完善应急预案。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管理制度范文(5篇)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做好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工作,防范事故风险,保障员工和环境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所有部门、项目和岗位。
第三条本制度的任务是通过对危险源的辨识和风险的评价,加强安全防范措施,提高事故预防能力。
第四条公司应当建立健全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的工作机构,并指定专人负责工作。
第五条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工作应当遵循科学、规范、全面和可操作性的原则。
第六条风险评价工作应当与公司的安全生产目标相结合,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实施方案。
第七条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工作应当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第二章危险源辨识第八条危险源辨识工作是指通过对工作场所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排查,识别出存在的危险源。
第九条危险源辨识的方法包括现场观察、文献调查、专家咨询等。
第十条危险源辨识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一)技术条件及设备设施是否达到安全标准;(二)工艺流程是否存在安全隐患;(三)原材料和半成品是否存在安全风险;(四)职工操作是否存在安全风险;(五)周边环境是否对安全产生影响;(六)其他可能导致事故的因素。
第十一条危险源辨识工作应当有针对性、全面覆盖,记录辨识结果并及时整理。
第十二条危险源辨识工作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工作频次,至少每年进行一次。
第三章风险评价第十三条风险评价工作是指对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风险分析和评估,确定风险等级和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第十四条风险评价应当根据公司的安全生产目标和相关规定进行。
第十五条风险评价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一)对危险源的潜在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估;(二)对危险源引发的事故后果进行评估;(三)确定风险等级和优先进行防控的危险源。
第十六条风险评价可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第十七条风险评价的结果应当记录并进行汇总,形成风险评价报告。
第十八条风险评价应定期进行复评,根据实际情况提出调整和改进意见。
第四章风险控制第十九条风险评价的结果应当对公司的安全管理工作和各部门、项目、岗位进行指导,明确风险控制措施和责任。
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管理制度
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管理制度1、目的为了最大限度并准确识别企业经营过程中安全风险,制定风险控制措施,明确风险评价的方法、流程及风险层次控制,通过科学评价找出重大风险进行有目的的进行控制,达到事前预防、消减危害、控制风险的目的,特制定本制度。
2、适应范围适用于本企业业务活动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分析和风险控制及更新的管理。
3、引用文件、术语定义3.1危险源:也叫安全危害,是指可能造成人员受伤或疾病等伤害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者它们的组合。
3.2风险:是指危险事件发生或暴露的可能性与由该事件或暴露导致的伤害或疾病的严重程度的组合。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14〕第13号)修正)《山东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 (山东省人民政府令第303号)4、职责4.1总经理:落实危险源辨识、评价及控制所需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批准、确认本企业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4.2安全员(兼职):组织实施本场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措施,监督检查各部门的具体实施情况。
4.3各部门、班组:参与本工作区域内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负责本工作区域内危险源的风险控制措施的落实。
5、管理程序5.1安全危害识别的原则风险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有:对全过程(企业工程业务流程)、全范围(企业管辖的平面与空间)、企业范围的全部人员(包括企业职工、施工方、供应商和承包方等)进行风险辨识,然后进行量化评估分级,再制定针对性的控制措施,保证所有的风险辨识充分,并处于受控状态。
5.1.1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的范围必须包括全企业进行的所有常规和非常规活动、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的活动和作业场所内所有设备设施。
5.1.2危险源辨识时,应充分考虑三种时态、三种状态和四种危害。
5.1.3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和将来,辨识危险时,应在对现有的危害进行充分考虑的同时,也要看到以往遗留的风险以及策划中的活动可能带来的风险,尽可能全面的考虑生产活动各方面存在的风险,使风险得到控制;5.1.4三种状态:正常、异常和紧急状态。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管理制度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管理制度1 目的为充分、持续辩识危险源,确定公司危险源,正确评价风险,合理确定危险源风险等级,实施有效的控制措施,消除、降低风险可能导致的各种事故,从源头控制事故和危害,使事故频率降到最低、危害损失降到最少。
为此,特制定本制度。
2 范围适用于公司范围内生产经营活动中所有生产场所、所有设备(包括租赁设备)、所有人(包括为公司提供各种服务的相关方)等方面,危险源的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管理。
3 术语和定义3.1危险源: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其组合。
3.2重大危险源:根据GB18218《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对于市场、加工处理、储存爆炸性、易燃性、活性化学性和有毒物质超过生产场所和储存区危险化学品临界量的装置,一律评为重大危险源。
3.3风险:发生危险事件或有害暴露的可能性,与随之引发的人身伤害或健康损害的严重性的组合. 3。
4风险评价:对危险源导致的风险进行评估,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加以考虑,以及对风险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4 职责4。
1总经理负责公司危险源的审批。
4。
2 质量部会同制造工程部负责组织实施公司危险源的辨识、风险评价、实施必要的控制和评审控制措施的有效性,保持相关记录.负责与上级监督单位的衔接工作。
4.3各部门负责本部门危险源的辨识、风险评价和实施必要的控制。
4。
4 员工应熟悉本岗位的危险源(特别是重要危险源)及控制方法、检查要点及作业注意事项等情况,保持检查记录.5 过程活动6。
考核指标7 工作程序8 记录附录1:注:①轻伤:指伤害不太严重,损失工作日1天(含一天以上),105天以下的事故.②重伤:指损失105天以上失能伤害。
附录2:危险源清单ZL 02 03—1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汇总表ZL 02 03—02填表时间:年月日单位:205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程序文件危险源风险控制措施评审表ZL 02 03—03 单位: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程序文件206。
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管理制度(三篇)
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管理,保障工作场所的安全与健康,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单位,包括生产、经营单位、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体工商户等,以及所有员工。
第三条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管理是指对工作场所中的危险源进行识别与评价,制定合理的风险管理措施,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与健康。
第四条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管理应遵循科学、综合、系统、预防的原则。
第五条单位应建立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管理的组织机构和工作制度,明确责任与权限。
第二章危险源识别第六条危险源识别是指对工作场所中的潜在危险源进行辨识和确认的过程。
第七条危险源识别应全面、深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 工作环境的危险源,如空气污染、噪声、震动等;2. 设备设施的危险源,如机械设备、电气设备等;3. 物质原辅材料的危险源,如有毒有害物质、易燃物质等;4. 作业方式的危险源,如高空作业、维修作业等。
第八条单位应采取多种途径进行危险源识别,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 工作场所巡查;2. 安全检查、监测;3. 安全培训与教育;4. 事故隐患排查。
第九条单位应建立完善危险源识别的记录与档案,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 危险源识别的时间、地点、人员;2. 危险源的性质、位置、可能带来的危害;3. 危险源的识别结果与处理措施。
第十条单位应及时处理发现的危险源,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控制与消除。
第三章风险评价第十一条风险评价是指对识别出的危险源进行风险量化、评估和等级划分的过程。
第十二条风险评价应包括风险的概率和严重程度两个方面,考虑潜在的人员伤害、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等因素。
第十三条风险评价应确保科学、公正、客观,依据相关标准或方法进行。
第十四条风险评价应综合考虑以下因素:1. 危险源的特性和性质;2. 动态变化的环境因素;3. 单位的现有风险管理措施。
第十五条风险评价的结果应明确风险的等级,并根据风险等级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管理制度
1 目的
为了规范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活动,明确辨识与评估危险源的职责、方法、范围、流程、控制原则、回顾、持续改进,以及建档监控,确保各类风险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特制定本制度。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各部门所有活动、产品、服务过程及工作环境中能够控制和必须施加影响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与更新工作。
3 职责
3.1 生产技术处是公司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的主管部门,负责指导危险源的管理和控制;负责监督检查危险源控制措施的落实、考核,并按照要求将重大危险源向安监部门和相关部门备案。
3.2 各部门是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的责任部门,负责实施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控制措施;负责对重要危险源和危险源的管理和控制。
危险源辨识、作业风险评估结果向生产技术处报备。
3.3 生产技术处负责组织机械、电气、工艺、安全、消防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风险评价、控制工作。
3.4 总经理批准“重要危险源清单”。
4 术语和定义
危险源: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其组合。
风险评价:对危险源导致的风险进行评估、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加以考虑以及对风险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
危险源辨识: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健康损害:可确定的、由工作活动和(或)工作相关状况引起或加重的身体或精神的不良状态。
5 工作程序
⒌1危险源辨识
⒌⒈1危险源的分类
⒌⒈⒈1物理性危险源
——溜滑或不平坦的场地;
——高空作业;
——高空物体坠落;
——作业空间不足;
——未考虑人的因素(例如工作场所设计未考虑人因);
——手工搬运;
——重复性工作;
——陷阱、缠绕、烧伤和其他因设备产生的危险源;
——在旅行时或作为行人,无论是在道路上还是在生产经营场所或位置的运输危险源(与运输工具
的速度和外部特征以及道路环境相关联);。